月亮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4 14:30:47

月亮的诗

月亮的诗篇1

自古以来,月亮便是美好与恬静的象征,是人们对遥远未知天国的向往,亦是各种情感得以寄托的载体。水色月华,丰富了人类梦呓般的想象;阴晴圆缺,考验着人生美妙绝伦的际遇;冰清玉洁,描绘出纯洁无瑕的憧憬;情深意笃,勾勒出缱绻旖旎的风韵……

月亮,你使生活丰富多彩,你使平庸化为神奇,你使友谊更加纯真,你使爱情充满甜蜜……

【月的传说】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唐明皇游月宫

唐明皇热爱月亮,其炽热的程度使他渴望到月宫一游,其侍从太傅、智者天奥净(中国流传的版本多说是道人罗公远,亦有说是张果老或法师叶法善),陪同明皇在桂树下开始月宫之游。他向明皇说:“陛下,这只拐杖会带领我们到月亮去,请陛下不要张开眼睛,我会把拐杖掷向天空。”他们抵达月宫后,先见到象牙阶,阶上一片明亮。他们看见了月宫的主人嫦娥,她的丈夫后羿是天宫卫士,他因将天上九个太阳射下来而闻名,并因而获赏不死药,但吃下不死药的却是其妻嫦娥,她因此获长生并飞往月亮。永远美丽的嫦娥,指着隔邻的小丘,那里玉兔正在捣药,是能医百病的仙丹灵药,至于那只桂木拐杖,就竖立在月宫长满青苔的地上生枝、发芽、开花……

【月与科学】

月亮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眷恋。这是因为,地球这样大的行星有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绝无仅有的,在银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见的。更巧合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与太阳的视角几乎完全相等,即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而且月亮、太阳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个运动平面上,因此才会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月亮的存在,乃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智慧启蒙,一半来自月亮。

月亮围绕地球的周期运动,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变化,直接促进了人类历法的形成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星宿文化。根据月亮运动和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根据太阳周期运动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综合阴历、阳历的历法称之为阴阳合历,我国的农历即阴阳合历。

中国人制定或使用阴历,最晚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既生霸”等文字记载,详细描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与此同时,殷商时期的地理文献《山海经·大荒四经》也明确记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为殷商民族始祖,所谓常羲浴月,实际上是说常羲发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而“浴之”则是这种历法的演示。

反映古代对月亮科学的认识的事例和描写同样也出现在中考试题中。例如2006年湖北恩施卷:

探月登月,这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梦想。西晋王嘉就把这个梦想诉之于笔端。让我们乘坐他的贯月槎到月宫里去作一番翱游吧。

贯月槎

王 嘉①

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②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③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槎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④,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槎⑤,亦谓挂星槎。

(选自《拾遗记》)

注:①王嘉:晋代陇西安阳人。著有志怪小说《拾遗记》十卷。②巨槎(chá):水中浮木,竹筏,船。 ③海人:航海的人。 ④一周天:绕天一周。 ⑤贯月槎:即巨槎,通到月球里的船。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周而复始”的意思。

周而复始:

2.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王嘉便想象出了一只登月的“巨槎”。这只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当时航海人看到的情形是:

3.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2007年4月发射升空。右边这幅题为“月亮之上”的图案便是“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幅图案的理解。

(提示:图案一弧两点形成古文“月”字;圆弧起笔处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为一群和平鸽;圆弧中间为一双脚印)

【月与古诗文】

月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描写月亮的自然美,暗示了他们的生活理想。

一、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古朗月行》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通过这些描绘月亮形状的咏月诗,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弯弯如船。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以下2012年试题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2012年四川凉山卷古诗文阅读试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月亮的诗篇2

关键词:月亮;中国古诗词;审美;艺术

月亮,是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可是中国古今作家却把它当作一个个艺术典型,披上了美学的外衣,使这个普通的形象显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上可追溯到神话传说里《淮南子》:“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之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这是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而下可延于今天,成为人们抒写“爱情”的意象物,当代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因此,月亮成了中国古今作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借代物,是具有文学深度的艺术典型,它丽质而清新的外表,圆而明亮的形态特征都给古今作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综观中国古诗词,赏读有关作品,笔者认为月亮这个典型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有许多不同称呼,具有丰富的名称之美

唐代诗人李白《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人将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创造了月亮朗宛若仙般的美丽景致,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文化习俗中“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瑶台镜、玉兔、蟾宫”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连封建科举及第也称为“蟾宫折桂”。除此之外,南宋词人辛弃疾《青云案》中颂元宵节盛况词写道:“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于龙舞。”文中用“玉壶光转”来描写月亮的皎洁、清光晶莹,把月亮美称为“玉壶”。陆游(宋代大诗人)《桂花》:“丹怡绿叶郁团团,消得嫦娥种广寒”,月亮又被称为“广寒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又有了“婵娟”的美称。晚唐诗人李商隐《霜月》中,把月亮的仙姿仙态写到了极致,显得风姿绰约,晶莹剔透:“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中的“素娥、青女、霜冷”又成了月亮的代名词。“宝帘闲挂小银钩”你看,月亮又被叫做“银钩”,一弯新月多象女子弯弯秀眉,人们也称它为“娥眉”……

这些对月亮的美丽的称呼,勾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人们心里构起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怪不得古代诗人要日思夜盼月亮,魂牵梦萦月亮。月亮有了这样多美丽的称呼,当然成了诗人们的构作灵魂。

二、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成了友人游子情人相思的寄托物,具有魂牵梦萦的思念之美

我国的中秋佳节,人们都有赏月的习惯,月亮寄写了月圆团聚的意蕴。唐代文学家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中有“一年明月今霄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用叙述的形式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月亮为意境烘托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由于月亮是“思念”的寄托物,自然也成了古人表达爱情的媒介,古代诗人把月亮与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闺怨思妇诗的独有景致。《诗经?陈风?月出》:“月出胶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明月皎皎啊,我心上的人儿多美好,她从容闲雅姿态窈窕,我心忧愁又急躁啊。”从比喻角度看“用皎皎来喻妇人的肤色”活画出一个“肤如凝脂”般的美人形象,怎么不僚人心乱呢!而从意境角度来看:把美人安排于月光之下,月光、美人相互映衬,俊美的秀容融入清辉的月色之中,给美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一种朦胧美。增加了主人公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诗“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深,接着转入抒情“天涯共此时”点题“怀远”。此前有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后有苏轼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同构成抒写月亮的名句,而“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女子随时间推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只得默默对月独寄了。白居易从长相思中有“月明人倚楼”,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些诗词都借明月抒写恋情或相思之苦,形象具体,意蕴浓烈。

月亮高悬空中,俯视人间,多情默视,似解人意,又常成为诗人孤独寂寞的知己,抚慰感伤心灵的佳友,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把天边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梦幻成三人,举杯共酌,使清冷的场面就热闹了。月亮成了作者形影不离的朋友,慰解自己孤寂的心灵。苏轼《酹江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一场浮空梦,只有你我最相知,你孤独,我也孤独。给月亮斟杯酒寄托自己的情怀。岳飞《小重山》:“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诗人夜不能寐,心事难排,只有月亮为伴了。

月亮的诗篇3

【关键词】模糊词;唐诗;月亮;修饰

一、引言

自然界的物体,可能没有哪一个像“月亮”这样能够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

自从有了人类,月亮,这个地球唯一的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高悬夜空,或升或降、或缺或圆、或阴或晴的周期变化,深深吸引了人类。

对月的崇拜,便有了“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的中国神话传说。

对月的向往和憧憬,便有了人类欲上九天亲月、揽月的强烈愿望,便有了我国明朝的“万户飞天”,便有了前苏联的“月球9号”、美国的“阿波罗”、欧洲航天局的“智能1号”、日本的“月亮女神”、中国的“嫦娥工程”等飞月、奔月、登月、探月的实践壮举。

对月的认识,便有了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下元节、观潮节、花朝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与月有关的民间节日。

对月的喜爱、赞扬和歌颂,便有了冰轮、冰镜、嫦娥、婵娟、妲蛾、丹桂、娥影、娥灵、方晖、飞镜、悬钩、桂魄、皓彩、晖素、金蟾、银阕、幽阳、月魄等不胜枚举的月亮别称与美称;便有了二月兰、六月雪、九月菊、月月红、月月菊、月见草、月季、月桂等植物花卉的芳名;便有了北京的月坛、承德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殿、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名胜风景的雅号;便有了月饼、月亭、月台等名称。

对月的怀念、依恋和寄托,使月亮成为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描写对象,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可谓浩若烟海,而其中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

毋庸置疑,在我国,“月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笔者仅就《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二、模糊词简述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最早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此后,模糊理论便逐渐渗入到人工智能、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性、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上得到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所谓模糊词“指的是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以往,也许过于注重强调语言和文字的准确性、精确性,从而忽略了自然语言及文字中大量存在、俯拾皆是的模糊词。毫无疑问,语言学正因为有了精确性和模糊性,才使人类对世界有了全面立体丰满的感知、认识、表达和描绘。

模糊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名词性模糊词(如“朋友”“过去”“古代”“窗前”)、形容词性模糊词(如“快”“大”“雪白”“好”“坏”)、动词性模糊词(如“抓”“拿”“爱”“恨”)、数词性模糊词(如“二三个”“七八个”)、量词性模糊词(如“些”“点”“堆”)、副词性模糊词(如“微”“几乎”“十分”“偶尔”“经常”)。

模糊词从结构上可分为:下无明确界标,上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热水”“老年”“高个子”);上无明确界标,下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冷水”“婴儿”“矮个子”);上下均无明确界标模糊词(如“温水”“中年”“中等个”)。

三、《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描述的总体概况

《唐诗一百首》含有月亮的诗共40首;“月”字共80字,确指月亮的有70字/词;诗名含有月亮的有5首(《春江花月夜》、《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首诗中提及月亮最多的当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36句,16处有月亮,几近一半;修饰月亮频率较高的字主要有“明”(14个)、“落”(5个)、“夜”(5个)。

无修饰的月亮有10处,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独酌)。

四、《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

《唐诗一百首》含有模糊词修饰月亮的诗共32首,模糊词修饰的“月亮”共61处(其中模糊名词27个、模糊形容词22个、模糊动词10个、模糊副词2个)。浅析如下:

1.模糊名词

①时间模糊

宏观时间。常用泛指时间的词有“时光”、“时节”、“日月”、“年月”、“年华”、“年岁”、“岁月”等,系典型的模糊词。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白居易的“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长恨歌)句中的 “岁月”“日月”,不再指月亮,已经延伸转化为大时间的概念了。

过去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李贺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句中的“月”均指过去的月亮,分别以“古时”“汉”“旧时”等模糊词进行了修饰。

现在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句中的“今月”的“今”系模糊词,意为“现在”“当今”。

月亮的诗篇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6、《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月亮的诗篇5

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静静地照着美丽村庄

山林笼上了薄雾啊

小河里的水轻轻流淌

我在月光底下惝佯

想起了那心爱的姑娘

你就是天上的月亮啊

没有你黑夜将如何漫长

2、《皓月》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3、《快乐的月亮》

那优雅的快乐女神

拒绝了太阳的盛情

翘首等待夜幕降临

携手风云繁星

共度爱的良辰

在风轻云淡中漫步

是她最惬意的时刻

品尝风脉脉温情的拂爱

体会云绵绵千般的柔情

她早已似醉如痴

她早就心花怒放

那爱的激流呀

让她仙姿佚貌

生辉熠熠

瞧!今夜

她披着若隐若现的风裙

驾着连绵起伏的祥云

在众星的呵护下

月亮的诗篇6

关键词:唐诗 李白 意象 月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89-01

一、表达自己高洁的理想

李白一生都在追逐着月之皎洁之心,月亮神圣、孤独、浪漫、高洁,这些恰巧是诗人身上所具备的或是正在追求的。李白一生都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他的一生漫长而坎坷,在昏庸衰败的唐玄宗时代,他的理想抱负不仅不能够实现,反而由于他的才华和盛名,不断遭到奸佞喙蟮募刀屎拖莺ΑR虼耍他痛恨人世间的黑暗和不平,憧憬有一个如明月般皎洁无瑕的世界,所以他便把自己的理想寄托给皎洁的月亮,例如他在《宣州谢I楼鉴别校书叔云》中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诗人酒兴大发时写下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极其苦闷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这便是我们的诗仙的可贵之处,能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豪迈的性格。正因为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生性好月,才用“天上之月”来形容自己的理想抱负。

再如《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用诗歌安慰自己,不免有点自欺欺人的无奈。诗人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可是必须面对现实的黑暗残酷,即使心有不甘,但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他不需要我们这些俗人的同情,因为月亮懂他。懂他的无奈,懂他的自负,更懂他的理想和抱负。

二、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失意

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被赋予了寂寞、孤独和哀愁的意象。李白是一个天才诗人,他一生广交天下好友,然而他的内心却常有孤独之感。他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于是,他只能把这种孤独、失意排解在诗歌当中。最让人感觉悲苦孤独的就是《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能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在现实生活当中,他的报国理想始终不能实现,所以李白孤苦、郁闷之极。这首诗中的月亮,就是诗人在孤独时的寄托,他找不到与他共同饮酒、共同畅谈理想的知心人,只能在月亮下独自饮酒,我们无法看见真实的场面,但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大诗人在那种境况下的落寞与悲凉。试问谁会和自己的影子还有无情的月亮同畅饮呢?正是因为诗人太孤独了,所以才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身边有的只是一壶清酒和无尽的漫漫长夜,跟随作者的依旧是无边无际的落寞与哀愁。我个人认为《月下独酌》是表达孤独落寞、失意彷徨的经典之作。

再如他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2]诗的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氛围。在深秋一个凄冷的晚上,在摇曳欲灭的孤灯前,主人公苦闷之极,便走到窗前遥望空中的那一轮同样孤寂的明月,心中酸楚难耐。那一轮明月就好像心中思念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及,徒留一声长叹!这首诗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主人公便是自己,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便是自己远大的但又难以实现的报国理想。此情此感只能寄托于诗来宣泄自己心中的失意与惆怅。

李白的一生都在幻想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但是,他为人率真豪放,蔑视权贵,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他的仕途一直不尽如人意。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倍感孤独寂寞。我倒觉得,李白之所以孤独惆怅,是因为他自恃清高,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时代能有几个像李白这样的人呢?所以李白的心境不是他们所能体会的,也许在李白的认知里只有天上的月亮才能懂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月亮知我心”说的就是他吧。所以他从不吝于赞美月亮,描写月亮。在他的诗歌中,如果你找不到家乡,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亲人,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理想,就找月亮,月亮是一个万能的倾诉对象。李白诗中的月亮是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寄托,是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纽带,是诗人的知心好友,还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诗人把他的一切感情都用月亮表现,月亮照耀着李白一生的足迹,他早已和月亮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月亮的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已成为他生命与理想的寄托,诗人对月亮的钟爱正是他皎洁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也许不只是淡淡的忧愁,还有一种永恒的追求。月之皎洁犹如我心,我们也期待着有对李白更全面更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邓诗萍.唐诗鉴赏大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罗汉.罗汉品唐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3]纪准.李白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

月亮的诗篇7

关键词:黄景仁 月亮 意象

黄景仁,字仲则,江苏武进人。他家境贫寒,四岁丧父,由母亲督促读书,自小便表露出很高的天赋。“性不耽读,而所受业倍常童。年八九岁,试使为制举文,援笔立就。”[1]黄景仁十六岁应郡试,在三千考生中夺取第一,之后却一再落榜,以游幕为生。他虽然生活在乾隆年间,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对“盛世”充满了怀疑。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黄景仁的胸中时时充斥着一股愤懑之情,他的诗歌也“如猿嗷夜雁嗥晨”。但诗人并未一直沉浸在伤感的景象中,他对浪漫的月亮也别有一番偏爱。“寓寄幽阒,于月为宜”,月亮目睹着诗人在深夜中耽于各种忧思的情状,它的阴晴圆缺给诗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黄景仁在有意无意之间,将那轮明月的清辉引入诗中,使得他的诗歌在幽苦语之外,气质上又呈现出迷蒙、优雅的一面。据笔者统计,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两当轩集》1134首诗歌中,就有182首写到了月亮这一意向。由此可见,在黄景仁的诗歌创作中,无论是意象的谋篇布局还是情感的抒发途径,月亮都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意象最突出的功能,就在由眼耳相接的些微之物,引人入于玄远之境,与万化冥合。”[2]有效地解读这一意象,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黄景仁诗中之“月”

(一)别致的“月”下之景

在黄景仁的叙事诗中,月亮常常是作为诗歌背景中的一部分出现,此时诗中的月亮并未明显承载太多的个人感情,但仍是整幅画面的灵魂所在。在对月亮的刻画上,诗人除了运用白描的手法外,还巧妙地活用动词将月亮充满灵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二道口舟次夜起》中“五夜惊风眠岸荻,一滩明月走江沙”,“走”与上句的“眠”相对,将月色由天际慢慢延展到江岸的过程表现得优雅别致。再如《夜坐怀维衍、桐巢》中的“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月色浸于酒杯之中,在诗人的妙笔之下,读者仿佛可以嗅到酒香,看到月色浮动于美酒之上,随杯沿缓缓倾泻。

诗人有时会借用前人诗歌中对“月”的感情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感悟,或疑问,或赞同,或感慨。如《月下杂感》其一中“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诗人借苏轼对月之问来表达对社会的一种怀疑,以及自己身于其间的孤独。再如《武昌杂诗》其三中“岭上凤凰归未得,月中乌鹊去何依”,借曹操的求才之心来暗示自己无人赏识的惆怅和对前途不明的彷徨。黄景仁运用月亮这一媒介,将过去的情境与当下的心情重叠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内在容量,展现出更多的图景。

诗人还常将“月亮”和 “风”、“花”进行搭配。如《湖上和酬仇丽亭》中的“湖山本是君家物,风月翻添客裹酬”,《别陈秋士次韵》中的“云山平变将行色,风月分悬别夜愁”,虽然诗歌的感情基调仍然是离愁别绪,但清风明月的组合却使得这份离愁似浓还淡,更添一股疏朗之气。而“花月”的组合则妩媚娇俏,为诗歌增添了明艳的色彩。这类组合有时是指“花”与“月”两个具体意象,如《渡淮》中“花月愁成海,鱼龙夜起波”,或者是用来指代美好却短暂的事物,如《金陵杂感》中“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二)由“月”引发的生命意识与思考

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仿佛黄景仁起起落落的人生,充满了变数。但月亮又是不受外界影响,跨越空间和时间而永恒长存的。他虽然无法解释有关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却能凭借与生俱来的敏感与诗思观照人间。诗人感慨自身,俯仰万象,对宇宙间的常变与永恒本能地发问,如《青山道中闻稚存已至姑孰》中“月色常依旧,风流孰与攀”,《十四夜》中“皓月常相似,清歌不奈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仿佛都可以因月亮而在冥冥中有一种联系。诗人通过月亮探触本体无力跨越的时空,他可以沟通远方的亲朋好友,可以与逝去的英魂神交,如《春夜杂咏》其十四中“春残月将缺,如此异乡何”,《太白墓》中的“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子夜歌》中的“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夜坐怀曹以南》中的“山中见月倘相忆,夜长漫漫惟素心”。黄景仁这种频繁通过月亮连接过去、互通友朋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诗人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缺憾所作出的心理上的补偿。

(三)知己唯“月”

相比于其他诗人,黄景仁对于月亮在喜爱之外,更有特别的依恋,这与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关。黄景仁生性孤僻,不善与人交际。虽有才华却屡屡受挫,这样的境遇更令他感到苦闷,因此好作幽苦之语。长年的漂泊生活,独有明月时时相伴。“当物象转化为意象而充满主观情绪色彩时,不是主体情绪的单向投射,而是‘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我既赠物以情,物亦答我以兴。”[2]月亮对于黄景仁不仅是一个被观照对象,更是愿意倾听他的幽苦语的知己。当诗人遭遇挫折时,只有那轮清辉与他相依偎,“有情皓月凉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于是诗人猜测知他如此的月亮是否也会被冷落,不禁发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感情,“忽看有月在空际,众人不爱我独怜”。月亮虽是无心之物,但冥冥中似乎比别人更能理解他、体谅他,“一生三万六千日,惟月与我百不嫌”。月亮能读懂他的苦闷,当家人都为黄景仁的不悦而费解时,却是“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当诗人离开家乡时,那轮明月便不辞辛苦地为他照亮前行之路,“出门渐有忆家意,前路正逢明月时”。每逢中秋之际,黄景仁便如同候望老友一般等待着月圆,若是不得便无比的失落,“寄声云将谢雨师,我心自有明明月”,“中秋无月重阳雨,孤负人生一度秋”,中秋之夜月亮的爽约,竟令诗人觉得这一整个秋天都虚度了。这样的月亮是经过黄景仁心理作用后的产物,是诗人专属的月亮。它已经成为诗人情感表现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二、偏爱“月”的原因

首先,月亮是一个神秘、极富魅力的存在。时光流转,人世变换,它亘古地存于天际,观照着所有人的生离死别。月亮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它的阴晴圆缺却能唤起人的不同感觉。并且月亮这一意象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情绪指向,它适宜陪衬观照者的任何一种心情。以上这些品质使得它在被观照的大自然的众多意象里脱颖而出,进入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月亮这一意象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与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也有很大关系。中国历来就有上元节、中秋节这样固定的赏月节日,月亮由此被深刻地烙入民族记忆中。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本就习惯偏向温柔敦厚的一面,当这种审美倾向投于自然界时,恬淡纯净的月亮便很容易为文人所偏爱。

其次,月亮这一意象对于黄景仁个人而言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命运给予黄景仁的幸运总是微乎其微,他虽有满腹才学,却屡屡落榜。在游幕期间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帮助,却始终未逢真正的伯乐。人们仰慕他的诗文,却又怯于走进他的生活。“始之慕与交者,后皆稍稍避君。”[1]他因才华而自负,又因潦倒不遇而自卑。加上身体虚弱,常年患病,“体羸疲役,年甫二十七耳,气喘喘然有若不能举其躯者”,[1]“君自知年不永”,[1]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因此,他的忧患意识和心灵敏感度更倍于常人,更易伤春悲秋,“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黄景仁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叹。“君性不广与人交,落落难合”,[1]这样的疏离虽是由黄景仁的性格所致,但这种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反过来又加重了他的孤僻,于是他只能在那些静态的常见事物中找寻精神寄托。加上黄景仁素有夜里作诗的习惯,“君日中阅试卷,夜为诗,至漏尽不止”、“或达晓不寐,而君不倦”,[1]月虽不语,却是漫漫长夜中诗人最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

三、从“月”意象探黄景仁诗歌中消极的浪漫色彩

黄景仁的诗歌一向被称作是幽苦之语,但从解读了众多的月亮意象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并非完全闭塞冷漠,只是情绪常常都沉淀到“月”的意象上去了。月亮挂于夜空中,也悬于诗人的内心里,映照着他酸甜苦辣的人生体验。黄景仁虽不善与人交际,却向夜空中的月亮敞开心扉。他暗自沉吟,也时时关注着今晚的月是明是暗,是圆是缺。在那片清辉的抚慰下,他的心灵与自然界保持着一种和谐融通的状态。这种深刻的、非自觉性的以月为友的感伤意识,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构成了黄景仁作品中一道浪漫的风景。

参考文献

月亮的诗篇8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名字有直接以“月”相称的,也有叫做“婵娟”、“娥”、“玉童”、“银蟾”、“玉兔”的;其光亮有“清辉”、“淡月”的不同;其形状有“圆月”、“残月”之分别。通过不同的抒写,月亮表现为不同的意象组合,它们各具风韵,表达着不同的情意。下面我们就对古诗词中出现的“月”之意象作一简单地梳理。

(一)望月怀远:古诗词中大量的怀远之作都有悬挂在天边的月亮陪伴,无论它是“残月”、“斜月”,还是“霜月”、“淡月”,或者“新月”、“黄昏月”,约定俗成的月夜成了孤身独处的人们思念远方亲友的最佳时机,望月怀远成为古代诗歌传统主题。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汉乐府》中的这首《伤歌行》先写月光扰人,夜不能寐,最后点明症结所在――“怀所思”。这是相当完整的月下怀远主题的佳作了。尤其是“昭昭素明月”四句更是精妙的典型,后来许多月下怀远的诗歌都能看到这几句的影子。

此后,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等等,都是分离远隔的人们在那天涯共有的清朗月光里,借明月以寄相思的书写。在一次又一次的吟唱当中,明月被赋予了情感,它不但撩人离愁,更担负起了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思念之情的重任。

(二)借月思古:人们以我观月,移情于月,使月皆著我之色,所以诗词中又有了借月抒发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之感慨的名句。诗人在一轮明月似乎亘古不变地照耀下,面对家国兴亡、人生风雨、是非成败,必然会生发出对历史、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的无尽思绪,明月成为了诗人言己之志的绝好意象。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巧妙地以“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将历史与现实组接在一起,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这其中寄托了诗人对时间、人世的感慨,那似乎年年永相似的明月,引起人们无尽的咏叹与哀思。

李煜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吟唱中将“秋月”当做一面镜子,映照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词人通过对“月”的咏叹,把一种饱含人世沧桑巨变的无法解脱的伤感传递给了后人。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形式,它生息不已又圆缺不定,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

(三)托月明理: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人类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苏轼通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书写使得其笔下的月充满了探索思辨的哲理意味。他通过对月亮的自然运转规律去完成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进一步形成透彻的认识,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带给人的启示。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对应起来,让人们认识到面对的苦难人生应当像自然界中的月亮顺应自然规律那样,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这正是词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借用月亮引导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

月亮的诗篇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主要板书计划]:

16望月

月下江景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爱幻想

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词、写近义词、背诵课文、练习册部分作业

课外:背课文、赛诗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三、课堂练习

四、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4、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5、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6、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五、作业:《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

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爱幻想)

二、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⒈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月景的美丽以及人们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情怀的思想感情。

⒉培养学生想象力、自主创造能力和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⒈收集并背诵描写月亮的古诗,学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⒉排练小合唱《月光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倾洒着它皎洁的光辉。从古至今,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像这样的图片老师还收集了一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⒉多媒体出示月景图。

[通过观看几幅美丽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的情感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⒊从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声中,老师体会到同学们被美丽的月景迷住了,谁来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⒋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景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老师有一首最喜欢的写月的词,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呢?

⒌谁来把你最喜欢的写月诗读给大家听听呢?

⒍看来同学们积累了很多写月的古诗,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二、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⒈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⒉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⒊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⒌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三、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月亮的诗篇10

似乎没有一个节日能像中秋节这样,牵动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团圆的企盼以及那满怀的诗意。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记忆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唤起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愿”是中秋的内涵,“圆”是中秋的灵魂

毋庸赘述,中秋节与月亮有关。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很多,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中秋节究竟有多少种过法?回看古今中外,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圣道如数家珍:

中秋要赏月。据说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个好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湖中赏月;二是凤凰山坡上赏月;三是岸边赏月,当推平湖秋月。其实各地赏月均有特色。

在河南省内乡县宝天曼原始林区,一个名叫骆驼峰的山上,有一处盛景,名曰“月孔石”,又称“月亮石”,其实是山崖上有一个天然的石孔,形像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据说月到中秋,月光会直射此孔。中秋节游人如织,蜂拥而至,夜宿山林,希望夜赏明月,希望一轮明月通过“月孔石”照到自己身上。传说如果通过“月孔石”的月光照到自己的话,那么就会一生亮堂、前途光明、福分无限!被照到的女孩儿,则貌美如嫦娥,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美满,人生无缺憾,终生无烦恼。

中秋要吃月饼。因为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祈盼丰收幸福。中秋吃月饼是华人亘古不变的习俗。

中秋要燃灯。湖广一带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江南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往往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图案。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其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有的灯高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赏月聊天;有的则竖一旗杆,灯笼两颗,自取其乐。

河南南阳一带男女老少习惯在中秋之夜燃放“祈愿灯”:寻一僻静院落或开阔之地,面对一轮明月,虔诚跪拜之后,内心悄悄祈愿,或求长寿,或求家庭和睦,或求五谷丰登,或求生子生孙,或求夫妻恩爱,或求生意兴隆,或求名榜高中,或求升官发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后,点燃“祈愿灯”,片刻工夫,“祈愿灯”徐徐升空,带着希冀,升腾上天,直达云端,接抵明月……人们直把头仰得发酸发困,直到看不见灯笼,方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家里。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燃灯外,许多地方还有着特殊的中秋习俗。如香港的舞火龙、浙江开化一带的舞草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的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由于中华族人的迁徙及其后代的繁衍,中秋节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依我之见,中秋节文化是以‘圆’的理念为灵魂。”许教授说。中秋佳节又称“团圆节”,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当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圆月时,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月”是最诗意的寄托,“月”是最牵魂的情思

最堪称绝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紧扣一“月”:把酒问月,起舞弄月,无眠对月,因别恨月,为月解脱,千里共明月。以月起兴,以月作结,思绪如皓月千里,一片明净,境界高旷,将诗人自己对宇宙与人生、入世与出世的哲理性思考融入其中,月之“阴晴圆缺”与人之“悲欢离合”自然交融。而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则是从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蜕变而来,虽出于蓝,却胜于蓝,表达了作者豁达的情怀。

月亮是如此多情,竟引发无数诗人不尽的诗意,无怪乎对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颇有兴趣和心得的德国诗人赫尔曼・赫塞在一首题为《中国的诗》的作品中这样写:“月光透过云朵的空隙,将根根竹梢辉映,波光粼粼的水面,印着古桥的清晰的倒影。……”不难看出,赫塞对中国诗歌的感觉是准确的,月光倒映,乡愁涟涟,这诗情画意,千古流传,成为永恒的经典。

旧体诗如此,新诗亦然,并且新诗较之旧体诗已明显摆脱了富贵还乡或潦倒思归的士大夫余韵。比如宗白华的《月亮》:“月亮,你看见了她,也看见了我,你不能替我递点消息吗?”是思亲?像是!是思乡?更有!读后只觉比李白的“我愁心与明月”更显开朗、宁静。

而台湾诗人彭邦桢的《月之故乡》则有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天上一个月亮”,是描叙性意象;“水中一个月亮”是虚拟性意象。所谓“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游子的乡思写来字字是乡,字字非乡,最愿看月,最怕看月,岂能以一个“愁”字道尽?

香港诗人蓝海文也用同样的方式写月亮,另有一番情韵:“我有三个月亮,一个在空中,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枕上;一个缺,一个圆,一个方;缺在天涯,圆在故乡,方,从梦中起来,安抚我的创伤。”缺在天涯的月亮是描叙性意象,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目之所见;圆在故乡的月亮是虚拟性意象,是游子的心之所见。“圆”与“缺”,极富弹性。由“缺”而想象“圆”,由“缺”而向往“圆”,由“缺”而追忆“圆”,着一“圆”字,滋味尽出。方,在家中的月亮自然也是虚拟性意象。思乡之切,寂寞情深,方形的枕头在眼中也幻化成月亮了。大千世界,沧桑人生,温馨的家是停泊的港湾,是避日的绿荫。方月亮是残月与圆月碰撞出来的、拥抱出来的,这是残月与圆月遥望出来的、思念出来的,变形中有常形,变态中有常态,虚实相交,天人合一,以月的意象,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歌强大的艺术张力和魅力。

舒兰有一首《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我是一怀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可谓情真挚、意绵绵,尤其是写“月亮”,具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底蕴。而沙鸥则通过绮丽的想象,在静谧安恬的春夜里,从新月如船的联想中,思绪扩展,想象飞腾,沉浸在浓郁的思乡之情里,温馨而又甜蜜,全诗为(《新月》):“新月一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红,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同是写月,同样思乡,诗人晏明的《月夜》则把思念家园同思念母亲重合在一起,叠印出人类至美至醇的情感:“十五的月从树后升起,像湖里一朵刚出水的芙蓉。”“母亲拉着我走在篱笆边,望着月儿圆圆的夜空。”

不知是诗人最先发现了月亮,还是月亮点燃了最初的诗情,郭沫若的《星空・新月》和《星空・静夜》,席慕蓉的《乡愁》、《长城谣》,余光中的《舟子的悲歌》,还有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只要有诗人的地方总能看到一个或圆或缺的月亮,只要有月亮的地方总会有一个或欢或悲的诗人,诗人崇拜着月亮,月亮点着诗空,月亮是诗人独有的,乡愁是诗人的特产,月亮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会。”月亮因其朦胧含蓄、无所不在又遥不可及,生于象外,又蕴于象内,自然而然地在灿烂诗空占据着显要位置。

最是团圆中秋夜,把酒赏月盼福祉

团圆是用亲情搓成的一根红线,贯穿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在每一个传统佳节到来之际,人们常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期盼团圆的心情。而圆月当空的中秋,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尤甚。天地间仿佛铺展着一张无形的相思巨网,多少游子成为被亲情俘获的无奈游鱼。回家团圆的渴望,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温馨梦想,正如诗中所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是团圆中秋夜。”

中秋圆月的自然之圆和平安团圆的人文之圆,经过人们诗意的引申和阐释,早已相互包容、合二为一了。包含着丰盈、完美和团聚之意的“圆”,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吉祥、幸福、安康的象征。在团聚欢庆的气氛中,中秋节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开怀畅饮的日子。这种传统的提醒,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驻足小憩,品味人与自然之间那种长存不灭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掸去一身风尘,以一种澄明平和的心境在宇宙天地和人情世故之间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美丽善良和朴素执着。正是千山万水、海角天涯的阻隔,正是人有旦夕祸福的疾病灾难和人生无常的感受,正是生命有限的无可奈何和生死轮回的不可抗拒,人们才倍加珍惜生命的宝贵,珍视至真、至纯的人间亲情,珍爱团圆的甜蜜和温馨。这种朴素的情感总让我们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拥抱生活,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满足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