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生命不卑微十篇

时间:2023-04-05 01:30:00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1

一匹孤瘦的老狼可以凭借着污浊的河水和腐烂的兽骨坚持七百多个日子;一只被活捉的蜜蜂将牵系自己生命的尾针刺入人类身体来换取片刻自由;一个迷失在沙漠中的旅者可以用半壶水拼回生命。为何他们的求生欲望如此强烈?我不明白。

假如真的有神,却会厌恶那无穷无尽的生命,宁愿舍弃那通天撼地的力量,来换取一世凡人的生活,这又是为什么?我更加不明白。

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我冥思苦想着,一只飞蛾从我眼前掠过,奋力地扑向前方的那一点夺目的光亮。

“嘣、嘣”,飞蛾不断地撞向晦暗的灯光,义无反顾,直撞得自己头昏眼花,双翅发麻,撞击声使我心烦意乱。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嘿嘿”,我心中冒出一个邪恶的念头——我拿了一根蜡烛,点燃,然后又熄灭灯,不一会儿,飞蛾扑向了火光,紧接着更加卖力地扑打翅膀——它已经被燃着了。

连续三只飞蛾扑向火光,将自己的生命燃尽了。“啪”,飞蛾掉在纸上,将纸烧出了个黑窟窿。我大怒,一把抓住飞着的第四只,准备捏死它。这时,我分明感受到它那强烈的求生欲望,那一双脆弱的翅膀扑闪出的生命意念令我动容。我放了它。火光中,它仿佛是高贵的精灵。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2

一滴水、一条小河经历了奔腾曲折、峭壁险隘的历程,体验了暴风骤雨、驾帆破浪的辛酸甘苦,最后汇入大海,衬出无尽苍穹的一片透蓝光辉,展现出一种水去云舒的美景。

也许,在大海看来,一滴水是卑微的,但它守护着心中的彩虹,最后终于汇入大海,使大海更广博,更蔚蓝。

心中念着卑微,我们总是难以想象那美丽的蝴蝶是由那难看的毛毛虫变成的,总是难以想象“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总是难以想象那小不点的蒲公英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生命从来就没有卑微与高贵之分,卑微只是人们强加的想象而已。当被人们定义为卑微的事物开始守候心中的彩虹时,生命就一定会变得美丽而高贵!

当画师在昭君的脸上点上一颗痣时,国色天香就不再美丽,却铸就了一座传之千古的“青冢”。在封建社会里,昭君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可她却凭着不屈而高傲的心,守候着她心中的彩虹。“一去紫台连朔漠”,卑微的她却成就了大汉帝国几十年的休养生息、韬光养晦。

或许在汉武帝的眼中,司马迁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史官,再蒙他的“恩赐”成了一个宦官,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司马迁,可他仍执著,最后创作出了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先河。当他一心守候自己心中那美丽的彩虹时,一座中国史学上的石碑已经筑成。

曲小雪,一个普通的美国留学生。在那个拥有巨大财富与势力的银行家爱德华眼里,她再卑微不过了。可就是这个在爱德华看来是卑微的留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支起了自己的尊严,最后她赢了。那个所谓高贵的爱德华公开赔礼道歉,并向这个“卑微”的中国人赔了5250美元。小雪不屑,撕碎的美元,抛向天空。那一刻,异国的上空却升起了一道中国人尊严的“彩虹”。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3

——题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滴水,一条小河经历了奔腾曲折、峭壁险隘的历程,体验了暴风骤雨、乘风破浪的辛酸甘苦,最后汇入大海,衬出无尽苍穹的一片透蓝光辉,展现出一片水去云舒的风景.

也许在大海看来,一滴水是卑微的,但它却一直守侯着心中的彩虹,融入一生中最神往,最崇高的地方,它便广博坚强了.

如果心存卑微,哪来的“破茧成蝶”?如果心存卑微,哪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心存卑微,那么世界将变的十分渺小,人与人之间会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其实,生命从来就没有卑微与高贵之分,卑微只是人们强加的想象而已.当被定为卑微的事物开始守侯心中的彩虹时,那么它也会变的美丽而高贵.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一首歌这样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一首诗这样写:“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有一则警句这样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一段经典这样道:“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用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啊,人生路上多喜忧,总会坎坷不平,荆棘丛生.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沉迷于痛苦之中,不能“因一花凋落而丧失整个春天.”要知道,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乌云之后总会是晴空万里;寒冬过后,总会春意盎然;黑夜之后,总会是艳阳高照.

是啊,抛弃、忍耐过后,睁开双眼,我又看到了蓝天.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人生在世,经历了太多,不论成功失败,不论欢乐忧愁,只为心中的彩虹.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4

关键词:苏童;生命;卑微;疯狂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08-01

一、疯狂源自卑微

这种与生俱来的卑微性作用在人物身上时,成为解释人物行为的原因之一。无论是四太太颂莲对仆人雁儿的侮辱,还是燮王端白最终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奴才燕郎的嫉妒进而鄙视,又或者五龙那凶狠多疑的性格,对自己的家人的粗暴,都起源于卑微。这些悲哀的人都有以前或者现在正在经历的不幸。颂莲是家道中落,又失宠于老爷,没有人爱,也没有勇气去爱。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发现大少爷飞浦是一个心酸的笑话;燮王端白终日活在孟夫人和皇太后的控制之中,他只不过是皇权斗争中的赝品,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对于生活的无奈态度进而转化成对生活的无所谓的态度;五龙在社会最底层的摸爬滚打,已经有太多的嫌弃与鄙夷。他已经习惯于接受并无所谓于对他的白眼,对于他来说,被别人看的下贱是一种生活的常态。用五龙自己的话来说“你们都是人,我却是一条狗”。

在苏童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对精神层面卑微的小人物的极度蔑视,已经让人足够的震撼。更让人惊异的是,在我们目睹了其他人对卑微者人性的摧残后,迎来的是卑微者泯灭人性之后的更加残酷病态的世界。在苏童的《米》中,泯灭人性的五龙之后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生存。在小说所在的背景下,一整个社会都处于混沌疯狂的边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生活的法则。这种非常态的情况维持下去,造就了五龙这样一个以心狠手辣为生活方式的躯壳。即使是儿孙满堂的家庭生活也改变不了他,因为这个家庭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影响下的一个祭献品而已。很难说,到底是五龙的疯狂影响并改变了他的儿孙,还是这个社会没落灰暗的人际关系。不过五龙那野狗一般的特质,倒是传承了下去。当他年幼的儿子米生闷死自己的妹妹小碗的时候,我们从米生的身上看出了五龙的影子,而更让人耐人寻味的是五龙对于米生的态度。他说“你真的像我,可你怎么小小年纪就起杀心,你把你的亲妹妹活活闷死了”。至于之后的米生与兄弟柴生的斗殴,更是将从五龙身上继承的野狗一般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可是,无论五龙变得怎样疯狂,还是改变不了他那卑微鄙陋的本质。当他终于从一条狗变得像一个人后,他的愿望还是简单渺小的让人不敢相信,甚至于他的儿子都不屑一顾。五龙的生命始于米而终于米。当五龙来到这个城市时,被人逼着喊爹,而变得疯狂的五龙逼着别人喊爹,大骂着别人“没骨气,贱骨头”。同样都是为了活下去,五龙这看似矛盾的心理,正是他疯狂中无法逃离发泄的积怨多年、忍辱负重的情感围城。

苏童通过对五龙这个人物极度夸张、冷漠、半带戏谑的描写,展示了人物生命的卑微与疯狂对立统一的美学感受。当这个世界陷入疯狂的时候,也许变疯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有疯子才会理解这个疯狂的世界。因卑微而反抗,进而变得残忍,却又永远逃不过的卑微轮回正是苏童笔下深刻的生命观。

二、深陷孤独下的恐惧感

《我的帝王生涯》中,新燮王端白作为宫内争宠斗争的赝品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在端白的帝王生涯中,他的人性前期始终处于血腥和罪恶之中,自私这一品行在端白当上帝王后表露无遗。他当上帝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砍去宫人的手指,又仅仅烦恼于怎样能让那些 “脾性古怪、置生死于度外”的嫔妃闭上嘴而剜掉她们的舌头。就因为他说“我是燮王,为什么我要忍受一切,我有权毁灭我厌恶的一切。”从深层次分析端白这个人物,可以发现,贯彻在他空虚寂寞而又无奈的前半生岁月里的自私、残忍、血腥的生命观,来源于他卑微、不被重视的童年以及登上王位却在朝堂之上任人摆布的更大的卑微感。这种始终伴随在他心里的挫败感与他在宫女宦官面前的尊贵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了端白情感上的分裂。端白完全活在孟夫人和皇甫夫人的阴影中之中,懦夫从来都不会去反抗强者,他们只会过着阳奉阴又不敢违的生活。也许他唯一的反抗就是在差点被刺杀后对着皇甫夫人大喊的那句“既然什么都要听你的,为什么要我当燮王”。 而这唯一一次反抗,仅仅因为害怕“寿杖打脑袋”就“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而在走出孟夫人及皇甫夫人的视线后,端白才显得像真正的燮王。他大骂着“老不死的东西,早死早好”,对自己兄弟的百般刁难,作为发泄的一种方式。端白成为燮王是不幸的,构成他生活的全部都在孟夫人和皇甫夫人的掌控下――从从小伴随他长大的宫女,再到如同端白父亲一样存在的精神支柱觉空的离去。他的恐惧演变成真实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只是徒劳的。即使是在皇甫夫人死前,端白仍然只敢在心里充满恨意的倒数着自己祖母的生命。而在这之前,端白小时候,连自己的初次遗精都到告诉祖母。――“活见鬼,什么都要禀告老妇人”。就这样,端白最后一点儿的自我都消失殆尽。

在脱离了孟夫人与祖母皇甫夫人的掌控下的那一小段日子,应该是燮王端白最快乐的日子。而这段日子的高潮仅仅是与燕郎偷偷去品州市集上看走索艺人的表演,并在他的心中开垦出了一小点愿望的土地,并且抑制不住的生长。即使是在多年后,沦为庶民的端白也不曾忘记,最初身为高贵的燮王,端白并不快乐。最初的岁月里,他感叹过“与其听皇甫夫人和冯敖他们商讨田地税和兵役制,不如听郡王的一声响屁。”对于卑微懦弱的端白,这样似乎是最好的结局。端白的性格不适合做堂堂的大燮王,他只适合做自己,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任他人来来去去与我何干”。纵观端白的一生,僧人觉空的一句“少年为王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的不幸”将其概括地淋漓尽致。

苏童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大人的世界或是青春少年,还是红粉女性,总有作者对命运恐惧及反抗的摄入。他们虽是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小人物,却有着惊人的疯狂力量。小说充满冷酷的灾难,艰难的人生,宿命的死亡,但一切发生都那么顺其自然,读后使人不寒而栗。但这正反映了一位作家对于人物生命形态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苏童.米[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苏童.妻妾成群[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5

2、我慢慢地学会了驻足于平凡之中,我也慢慢发现,在平淡之种挖掘出流光溢彩的感动,它像一粒珍宝,在我内心的深处熠熠生辉、不眠不休。

3、平凡的人,有一颗进取心,不甘平庸,不甘堕落,我想平凡的人也会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我们平凡但不平庸。因为敢于追求梦想,所以我们不平凡。

4、相濡以沫,相爱一生,平淡却不平凡,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一样可以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希望许多年以后,我也能这样离开这个世界。

5、我们都是平凡的生命,因为平凡,我们卑微。因为卑微,我们懂得。我们无法承载生命之重,不敢把高贵的理想构筑在泥巴之上,因为卑微,更不会用谎言编织生命的花环,我们只会仰视着我们的敬仰,如同向日葵面朝太阳,我们只能在现实的围栏里,卑微的生下来,活下去。

6、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6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面貌不同的权威,戴着花样百出的面具,倾轧手无寸铁的芥民。恐吓是他们奴役弱者屡试不爽的手段,让无数被压迫者在麻木了的疼痛里为他们刀口的鲜血叫好。他们在其中寻找着藏着贪婪和野心的眼睛,驯化这些愿将良知摔碎以求富贵荣华的蛆虫,当作卑微者的叛徒,权威的守护人。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如是说。我们是卑微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处境,也非创造历史的大人物,但我们起码要有尊严地活着。这尊严是乞人对嗟来之食的不屑,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直率,是不吃救济粮的骨气。诚然,这些人很平凡地活着,但他们不是苟且偷生。纵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虫,不是谄媚,不是逢迎,不是低贱。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在黑暗中,我们恐惧于发声,但我们不应失去良知,当有勇者发声之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嘲讽。在日本,在这个右翼分子急于粉饰历史的时代,尾山宏是那个敢于发声的人。他一直在为在那段黑暗时代中受到伤害的人维权。但是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人们对历史都避而不谈,保持沉默;当然,也有人因为在黑暗中生存久了,开始为黑暗辩护,嘲讽甚至指责尾山宏。是的,在厚重的历史面前,我们是卑微的,但是尾山宏从不为黑暗辩护,坚守良知;而那些指责他的人,自然也不会被写进历史,甚至都不是轻附在史书上的灰尘。纵然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虫,不是忘却,不是回避,不是违心。

“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面对种族隔离、白人统治的南非,一个黑人太过卑微,但是曼德拉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抗争,翻开黑人运动的新篇章,与种族隔离的狂风斗争,在种族歧视的黑暗中发光。纵使生命卑微,也不愿扭曲如蛆虫,不是沉默,不是忍受,不是顺从。

当世界是黑暗的,我们可以选择生存在黑暗里,蜷伏在角落中,亦或保持沉默,但决不可屈服于黑暗,成为它的傀儡。正如但丁所说的“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可以卑微,但不能软弱。

曾经胸怀抱负的屈子对奸臣当道、帝王昏庸的社会,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带着九死不悔的信念葬身于汨罗江;曾经猛志逸四海的陶潜,面对官场的黑暗腐败,没有选择屈服,而是毅然逃离,修篱种菊于南山中。也许在一切不公与黑暗面前,人都是渺小的,但不软弱、不屈从,让我们变得高大。

反观当下,随波逐流之人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沉默并软弱着。面对社会种种问题,他们不甘于无声忍受,却又不敢发声反抗,于是,他们选择用随声附和强者的方式寻求存在感,寻求随波逐流下的莫名安然,这是一个社会的痼疾。我们可以不是名留青史的战士,但也不能做助纣为虐的小人。我们可以弱小,我们可以卑微,可我们不能麻木,我们不能卑鄙。

当时代真的被黑暗笼罩得透不出一丝光亮,那些扭曲的蛆虫苟活于时代的夹缝中,灵魂盘亘在最低处,再也无法高飞。可我们仍应庆幸,还有狄更斯,用一支笔写下生命的孤注一掷;还有鲁迅,荷戟独彷徨,用他的匕首刺痛国人麻木的灵魂。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而是永远不被黑暗湮灭。

或许我们成不了烛照黑暗的光芒,但就算安于一隅也不应成为寄生于黑暗的蝙蝠;或许我们不是那志存高远的北溟之鲲,置身阴冷的冥海仍守望春暖花开的南冥,但我们也不屑成为斥,只会去讥笑那些比我们勇敢热情的鲲鹏。

正如海子所言“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以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7

老人们说,人生来便是注定要在这世间受苦的,只是有些人受的苦更深重些,有的淡薄些罢了。在趟浮世这浑水的时候,我们像石子,不停的被消磨,又不停的被命运注入新的元素。无疑,命运对于羊脂球是无情的。生在乱世,流落风尘,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受尽人们的歧视,每一点想来都是那么苦涩。面对这些,她并没有屈服,她是积极向上的,善良天真的天性在她身上自然的流露着,不可磨灭。

白皙的透着红晕的脸庞,她的美是不加修饰的天然的美,这与同行的旅客中所谓的显贵是多么的不同,她们的脸上抹着浓重的脂粉,衣服上撒着刺鼻的香水,浓妆艳抹,看起来似乎很美丽。

初见,她急急忙忙的赶上车,那些贵妇太太们对她指指点点,掩嘴偷笑,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毫无遮拦的表现着她们的不屑和看轻。是啊,她们怎么会给她好脸色呢,眼前这个女人不过是一个轻贱的红尘女子,她没有钱财没有权利,对于她们,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她们怎么会想到,若干小时后,正是这个轻贱的女人,用自己带来的葡萄酒和各种食物填补她们饥饿的胃呢。

再相谈,羊脂球是那些高贵的人们作为与普鲁士人给予的自由交换的筹码。他们每个人都在脸上堆满了笑脸,仿佛已经忘却了她卑微的肮脏的职业,现在,她是他们唯一的突破口,只有让她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才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所以他们放下身段,对她套着近乎。而长久的等待,终于让他们撕破了脸皮,露出了丑恶的嘴脸。他们开始放狠话,有意无意的向羊脂球试探着。羊脂球是多么善良的人,她哪经得住那么多人的哀求试探,终于答应了那无理的要求。

羊脂球顺着大家的意思,做了“应该做的事”,大家终于重获自由。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8

我一边走一边感叹每一株都价格不菲,突然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我小心翼翼地挪开脚,发现踩到了路边的一株车前草。

矮小墨绿的身体紧缩在路的泥泞处,不远处还有它的同类,一路延伸至远方。在偌大的植物园里显得那么孤单、卑微。是啊,每一个走进植物园的游客,哪一个会来仔细注目你们呢!

因为到处都是,当我高仰着头向那些参天的树木礼赞时,肆意踩到你们的我,也不会俯下身体细瞧你们。所以人们也从不注意你们深绿深绿的弱小的躯体。但车前草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占领了整条道路。深深浅浅的车辙无情的压过,弯腰致敬再顽强挺立。车轮声渐渐消逝在你们的耳畔,你墨绿色的眼窝里满是泪水,身体不断流出深色的鲜血……

可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坚强?即使被践踏,即使被漠视,即使被嘲讽,岁月的轮回中却满是你的身影。那永生不朽的群体呀,仿若一团永恒燃烧的绿色燹火!

一直以来都看不见参天大树下的你,一直以来都看不见丑陋微小的你所蕴藏的坚强不屈。路边平凡的你一直在向人们彰显生命的韧性,多少次怨天尤人的我看不见。

就像是墙角的花儿,人们总惊羡它绽放时的美丽,却忽略了当初奋斗的芽儿浸满了心酸的汗水。

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看得见的是美丽的,看不见的或许是丑陋的;看得见的是卑微的,看不见的或许是强大的。就像我看得见车前草的渺小,却一直看不见它们总是默默无闻的强大的生命力。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9

【摘 要】“男尊女卑”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主流伦理道德,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在中华文明的基因—字词故事之中。透过解字说文,发掘传统文化中至善至美的道德操守、生活理念,修养女德,才能夫妻幸福,家庭和谐美好。

关键词 男尊女卑;举案齐眉;既爱且敬;夫妻幸福

“男尊女卑”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主流伦理道德,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在中华文明基因的文字之中。透过“男女”、“夫妻”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温情的生活画面,美好的人生祈愿,高尚的道德追求。

“男”甲骨文为,左田右力。“力”是古代农具“耒”的形状。表示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男性崇尚力量,司务耕作,养家糊口,主掌外事,别具阳刚之美。“女”字甲骨文写作,是先民的一种跪跽姿态,俯首交手于胸前,好似日韩女人跪坐的形象,寓意女子应有的柔顺温婉,谦和有礼,呈现阴柔之德。

“夫”甲骨文写作,大字头上加“一”,象形发簪。古代男子20岁束发行冠礼,并赐字励志,表示已告别了垂鬃总角时代,长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参与祭祀,服刑兵役,出仕做官等,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妻”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下面是一个女子端坐的姿势,上端是一只手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本义是抢劫女子,成亲生育。《说文解字》释: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意思是妻子是与丈夫相齐配的妇人。字形采用“女、屮、又”会义。又,表示操持家务是妻子的职责。

古人造字已经关注到男女的不同特质,并把男女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视为天经地义。传统文化主张“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伦理之道,认为在家庭中夫妻各司其位,各尽本分,夫唱妇随才能和谐美满,家道昌隆。

“男尊女卑”语出《易经》。《易经·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段话的大意是:天空高远在上,大地谦卑在下,(象征天的)乾和(象征地的)坤的位置就(由此)确定了。坤下乾上位序已经陈列,《易经》中六爻贵贱之位也依序排定……乾为天为父为阳构成男性,坤为地为母为阴构成女性。

这里的“尊卑”不是指身份地位的尊贵低贱,“尊”是使人感到尊贵,“卑”是使人感到亲切的意思。天尊是说天空高远在上,运行刚健,使人感到尊贵;地卑是说大地谦卑在下,顺应规律,不分净污,承载万物,使人感到踏实亲切。说到底“天尊地卑”也就是天高地低的意思,是天在上地在下的位序排布,与地位品格的贵贱没有关系。由此而论,“男尊女卑”也不是说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卑贱,而是说一个男人正直无私,辛苦付出,孝敬老人,爱护妻子,养育家人,尽职尽责的担当家庭和社会责任,女人就会尊敬他;一个女人像大地一样谦卑仁慈,厚德包容,恭顺礼让,勤俭持家,无私无怨,男人就会亲近她,爱慕她。

“男尊女卑”是古人夫妻和谐相处之道,男女依循各自的天性特质,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担不同的责任,夫妻有别,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阴阳和合,刚柔相济,才是夫妻幸福、家庭和谐的正道。

说到相敬如宾,现代人常误以为礼多情少,不屑其单调死板,认为古人的谦和礼敬扼杀了生活情趣。其实不然,人与人之间没有尊重连友谊都不会持久,又怎会有真诚永恒的爱情?爱由敬生,有敬才有爱,有爱才会有温暖和美,生活才会有生趣。现代婚姻正是夫妻之间过于放纵轻慢才会滋生出诸多的矛盾是非。古时孟光梁鸿举案齐眉,成为千古传诵的幸福伉俪,而今天来讲这样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爱情故事,也并非要大家效仿“举案齐眉”的行为,而是夫妻彼此心存敬意,真诚相爱。

爱到深处是卑微,这里的卑微无关尊严人格,是彼此间的既爱且敬,是对至爱的倾情仰慕,是捧着一颗心的呈献。在爱的世界里,没有劳怨,没有计较,那是一份心甘情愿的付出,那是一片真心诚意的敬重。张爱玲说:“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古人的雅逸情怀常常难为心气浮躁的今人懂得,误以为彬彬有礼的古人缺少宫闱之乐,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事实上,温和儒雅的生活风度,淡泊宁静的心灵境界,使得古人过着精致又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礼敬之中有深爱,平凡之中深蕴曼妙的浪漫,这样的情景,我们从承传至今的一些词语诗赋中可见一斑。

“琴瑟和鸣”通常用来描述夫妻幸福生活。夫唱妇随,心灵相契,如同琴瑟和鸣,悦耳怡心。“张敞画眉”、“卿卿我我”的宫闱之乐折射出古人弥笃的夫妻情感,和乐的生活情趣;赌书相娱、饮茶逗趣、把玩书画、“红袖添香夜伴读”的理想生活图景超越凡俗琐事,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令人温暖,令人艳羡;而那些情真意浓的爱情诗语、爱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梅尧臣的悼亡诗以平白质朴的语言追述了与妻子谢氏心心相印的恩爱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妻子的喜欢珍爱,由衷颂赞既美且贤的妻子,愿以自己的生命挽回爱妻的生命,表达了诗人灵魂深处的思妻之痛。

梅尧臣的妻子谢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美丽贤惠。一句“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道出在梅尧臣的心目中,妻子是天底下最漂亮最贤德的女子。梅尧臣曾以“举案齐眉”的孟光梁鸿自比,表明他们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感情生活。

梅尧臣家境清贫,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却一生坚守高洁的志趣,不同流俗,面对困难挫折,矢志不渝的勤奋创作,成就了开启宋朝一代诗风的灿烂诗篇。他的诗风行当时,雅俗共赏,妇孺皆知,与苏舜钦并称为“苏梅”。司马光曾写诗盛赞梅诗云:“我得圣俞(梅尧臣)诗,于身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金珠。”而梅尧臣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妻子谢氏的安慰鼓励分不开。他在《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中写道:“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自是甘努力,于今无所慑。”

心清水秀、安贫乐道的谢氏是梅尧臣精神的依托,使他在清苦的生活中,时时能得到妻子爱的抚慰,一生不为功名富贵累心,恣意随性、宠辱不惊地生活。

诗酒不分家,梅尧臣也是好饮嗜酒,动辄醉酒。谢氏不但没有丝毫怨怼,还温暖贴心的照顾。有一次,一连三日梅雨绵绵,梅尧臣闲居在家,百无聊赖,贤惠的谢氏见无所事事的梅尧臣孤闷无聊,就劝他自斟自饮,喝酒取乐,当他酒醉酩酊时,谢氏还陪护在身边,悉心照料,安之若素。

梅尧臣为人朴实正直,缺少世俗的心计,谢氏时常在旁提醒规劝,智慧地规避是非矛盾。梅尧臣曾写书告诉欧阳修:“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有时,梅尧臣自外醉酒而归,谢氏一定要追问他与谁一起喝酒。如果是与贤能的人在一起,谢氏就分外高兴,如果与品行不良的人在一起,就叹惋不已,希望夫君能亲近贤达,远离小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梅尧臣对妻子一往情深。家居则百看不厌,外出则思念无处不在,游历间每逢看到美丽景致便恨不能与妻子共同分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梅尧臣在诗中写道:“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水客莫惊笑,云间比翼多。”愿与谢氏比翼齐飞,白头偕老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但自古红颜多薄命,善良贤惠的谢氏年仅38岁便英年早逝。梅尧臣肝肠寸断,痛心泣血,难以自拔。

梅尧臣与谢氏贫贱相守、甘苦与共的婚姻生活是古今夫妻的典范。夫妻相扶相携,互敬互爱是中华民族承传千年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罗洁清.《汉语字词与男尊女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2期

[3]陈季冰.《“男尊女卑”与“男女有别”》.《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11期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篇10

文章之所以显得境界高远,积极向上,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等的深层思索,它既是作者的生命宣言,也是作者自我独立性格及人格精神的写照――作者就是一位努力抓住自己生命纤绳的强者。

作者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不断恶化,但就是在与病魔搏斗中她仍笔耕不辍,用自己的奋斗历程,诠释着生命的顽强,演绎着生命的意义。

人生在世,每日都与平凡琐屑的凡俗生活为伍,随时都可能与生老病死、困境磨难同行。在困境面前,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搏击改变命运?小飞蛾在险境中“鼓动双翅,极力挣扎”,不向困难和厄运低头,使“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墙角砖缝中的一粒香瓜子,“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的英姿,更让人敬服,“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正是小飞蛾,香瓜子那倔强的生命欲望,那擎天撼地的生命力,激励作者藐视病魔,对生命有了一种更理性的思索,对人生有了一次更深邃的感悟。作者在沉疴折磨下,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到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生命力,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她忍着病痛,写下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使自己的生命有了饱满厚重的质感。

一粒种子可以轻易地顶破人力无法打开的人的颅骨,沙漠的红柳为了获得水分和养分,其根系竟可以绵延几公里……生命的本质不就是不断在困境中取得突破,在绝境中获得新生吗?是呀,生命本身无所谓高贵与卑微,但我们选择使用生命的方式,却可以决定生命是高贵还是卑微。对于生命,“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所以“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只有“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才能使人生“更为光彩有力”。人活一世,应该“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行文至此,作者那种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活着、充实地活着,让生命在奋斗进取中延长并闪耀光彩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已像一粒鲜活的种子那样在读者心中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