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餐桌礼仪十篇

时间:2023-03-25 23:07:55

法国餐桌礼仪

法国餐桌礼仪篇1

法国菜因为其精致美味而出名,那么在吃法国菜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刀叉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法国菜作为精致优雅的代表,其较为注重法国餐桌的文化及禁忌。刀叉的使用在这一方面就尤为重要了。

正常情况下在用餐以前,所有法国菜所需要的刀叉等工具就会被侍者准备好,规范的放在餐桌之上。刀叉放在盘子的两侧,刀在右边,叉在左边,叉与刀的尖部都朝上,需要注意的是到的刀刃方向是朝向盘子的。刀、叉、勺又各分成三种:前菜刀、主菜刀、甜点刀;前菜叉、主菜叉、甜点叉;前菜勺、主菜勺、甜点勺;当然也有可能还有可以将黄油抹在面包上的黄油刀已经备好可供你使用。很多人比较在意的就是刀叉的手执方式了,答案就是左叉右刀。一般情况下侍者会将刀叉为你摆好,你只需要从最外面的刀叉开始向内使用就可以了。

二、就餐礼仪

从就坐开始,法国餐桌的礼仪文化与禁忌就已经开始默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格调。

最符合格调的就坐方法是从座椅的左侧入座,椅子被拉开后,应当使自己的身体在快要碰到桌子的时候站立,这时候领位者会将椅子推近你的腿弯,当腿弯触碰到后面的椅子之后就可以就坐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女性在场,应该由男性为女性将椅子拉开,在所有的女性就坐完毕之后,在场的男性才能就坐。这是法国菜浪漫而又优雅的绅士礼仪,这样的点滴渗入绅士文化,也让更多的人向往法国生活。

和现在中国就餐习惯不同,法国餐桌的礼仪文化与禁忌较为繁多。在吃法国菜的时候应该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驼背耸肩,这样也会给自己的气质加分不少。和红酒时候,不应该像平时喝白酒或者啤酒一样习惯一口闷。而是一口一口的浅尝,不要酒杯倾斜太多,直到喝完的时候,红酒杯里也应该有少许剩余。面对喜欢的菜品上来时候,也切记不要表现的过于急切,应该遵循刀叉使用顺序的进食不同菜品。

(一)选用酒杯

1、如果你面前放着四个杯子,不要随便拿起哪只就用。要知道其中的区分。

2、大杯用于盛水,人们不用它来干杯。因此,干杯时不能举这个大杯。

3、中杯用于盛红葡萄酒。小杯用于盛白葡萄酒。细长杯子用来盛香槟酒。

(二)饮酒、水、饮料时应注意事项

1、在饮用杯中物时,应先将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将刀、叉在盘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纸将嘴唇擦拭干净。然后再喝酒、水等。

2、在喝酒、水等时,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而在西方这却恰恰是应避免的。 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头保持平直、一口口R饮。喝到底时,杯中总还是留一点酒。

3、在喝饮料、汤、酒、水等时,不要用嘴唇吸出声音来,而应一口一口地轻轻喝。

4、在祝酒时,总是由主人或是地位、身份 高者倡议。

5、在握杯时,应一手抓满杯子,不要在擎杯时翘起小指或其它手指。

(三)刀叉的使用

1、如在用餐时要放下刀叉,应将其放在盘子两边,刀与叉子头向内。

2、如用完了餐,即使盘中仍有剩余食物,也应把刀叉平行斜放入盘中,叉齿朝下。叉离自己近、刀离自己远。

3、在将盘中食物推到叉上去时,应使用面包,而不要用刀去推。

4、不要始终拿着刀,也不要刀朝上。而要在切好食物后,便放下刀,让刀放在盘子平行的右侧,然后使用叉吃。

5、如果不知该怎么正确使用刀叉时,就看别人如何做,“依样画葫芦”。

6、有许多刀叉排列在桌上时,使用规则为由内向外使用刀与叉。

7、在使用刀时,应刀刃向下、食指按在刀脊上切割。

(四)食用面包的方法

1、将面包放在自己左面小盘中。在食用面包时,是不用刀去切割面包的,而是用手撕下一块一块面包,然后再放入嘴中。因此,人们也不用嘴去直接咬面包,除非是三明治。

2、如果要将黄油涂上面包,应是用手一块块撕下面包,然后一小块一小块涂。不要一下子将整个面包涂满。当然在早餐时,可以在一长条半片棍子面包上涂上黄油、果酱,但在正餐中不能这样。

(五)注意事项

1、除了用手撕面包吃外,其它食物都用刀、叉、匙子来吃。

2、食用生菜不用刀去切割,只用叉的边缘去切割。

3、盘中更好不要留下剩余食品。当然也不用“涮”得很干净。

4、使用餐巾时,应将其平摊在膝盖上。用完餐后略一叠就留在桌旁好了。不能将其完全叠好,也不能将其揉成一团扔在桌上。

5、在西餐桌上很少用牙签,因此更好不用。

6、万一打翻酒杯等,不用大惊小怪,只说一声道歉便可。到用餐结束后再道歉一声更好。

法国餐桌礼仪篇2

关键词:幼儿;餐桌;礼仪

一、幼儿礼仪教育始于餐桌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睿智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娴熟的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和礼节。无论是在针锋相对的谈判桌上,还是简单的与人沟通;无论是工作中与同事相处,还是生活中与家人生活,礼仪、礼节无处不在,无处不讲。而良好的礼仪和礼节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和养成的。习惯的养成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即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所以,礼仪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而“吃”是人的本能,人来到世界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礼仪是从“吃”开始的,也就是说礼仪教育始于餐桌。然而我们不少的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孩子小,任凭孩子吃饭时用手乱抓,好吃的一个人吃,饭前不洗手,饭后不擦嘴,等等。认为树大自然直,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了,殊不知这样放纵孩子就让孩子养成了许多就餐的坏习惯。从餐桌上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培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也是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责任感,提高孩子自身素质的开始。

二、在情境创设中融合餐桌礼仪

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学习场所,利用幼儿园的优良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餐桌礼仪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能逐渐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活动室是幼儿学习、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墙面布置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学期初,就应抓住机会,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模式,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室坏境的布置,让他们成为班级环境的创造者、设计者和拥有者。例如:可在班级设置一个特色版块,版块上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布置相关的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幼儿进餐图、通俗简短的儿歌、各种卡通食物图等方式,让幼儿感受进餐的愉快氛围,从而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期是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有关调查表明,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规律之一就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可塑性大,易受外界影响和支配,特别具有易感染、易暗示等特点。所以,幼儿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并且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印象。“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在此时开展餐桌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行为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使孩子终身受益。注重这一时期餐桌礼仪的培养,为孩子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如果教育不当,把握不好,常常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就餐习惯。正确合理的起始教育,要比教育的矫正工作容易得多。

为了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并形成习惯,可采用以下几点做法:一通过具体、形象、有感染力的思想和优秀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如《漏嘴巴的小弟弟》教育幼儿要养成好习惯。二是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三是用教师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幼儿。在幼儿心目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乐于模仿,都是学习的榜样。老师的言语、态度、思维、习惯都容易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所有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好。

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餐桌礼仪

幼儿园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餐桌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可将餐桌礼仪教育渗透在语言、社会、健康等学科中,例如:在语言活动《悯农》和劳动《给种植园地拔草》等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劳动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社会活动《做客》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愉快地练习进餐的正确姿势,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好!”“谢谢”、“请”等,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在健康活动《尝一尝》中,让幼儿品尝常见的几种营养价值高,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了解这几种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养成不偏食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和幼儿共同创作三字谣,利用朗朗上口的三字谣引导幼儿,在无形中形成好的用餐习惯,并在幼儿朗诵中辐射到每个家庭,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五、不学礼,无以立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礼仪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人们往往把讲礼貌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于个人来说,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子。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餐桌旁的仪态风度是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文明修养的镜子。所以要注意,就餐不仅仅是吃一顿饭,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你的内在气质和修养的体现。

综上所述,进行礼仪的学习可以增强孩子的个人素质,塑造家庭单位的外在形象。作为仪礼之邦的中国,从小教育孩子要讲文明、讲礼貌,同时也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贾冬琴,朱成梅.幼儿餐桌礼仪案例解析[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3:118+121.

法国餐桌礼仪篇3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而随着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一些西餐餐饮礼仪,也将会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顺利地开展外交活动、生活中避免可能会遭遇的尴尬。

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社会进步,要求交际;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随着国际交融的普势化,礼仪日益显现其普认性特质。这也是人类文明时代性特征。

法国餐桌礼仪篇4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饮食问题也开始进入社会民众的视野。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首次被上升为中国优先发展的国策。幼儿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健康教育更应从幼儿抓起。由于国内教育机构和家庭对食育这一观念的关注度不足,使得许多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就没有得到完整的食育,存在大量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健康教育不仅旨在饮食健康,更应该有良好的就餐礼仪。本文即是在分析思考我国当代社会部分幼儿园幼儿食育现状之基础上,结合笔者目前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幼儿就餐礼仪培养经验,对幼儿园幼儿食育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饮食;食育活动;幼儿就餐礼仪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让我们有注重孩子高品质的膳食结构、营养搭配的机会。尽管由于物质条件匮乏所带来的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逐渐改善,但其他儿童营养问题,如能量过剩、嗜食垃圾食品、饮食行为不良等问题却日趋突出。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上出现偏差,甚至以身示范地养育着一个“小皇帝”、“小公主”,让孩子成为了礼貌修养的“绝缘体”,持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因此,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礼仪不容乐观,亟需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幼儿就餐习惯培养的原则

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学校、家庭和幼儿共同参与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和家长们捧到餐桌上给孩子享用的不应只是美味的食材,更应把优雅的餐桌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让优雅的进餐礼仪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一张明信片。幼儿时期正是养成教育,礼仪培养的关键期,良好的就餐习惯和就餐礼仪,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若能在幼儿时就习得良好的礼仪教育,未来孩子也将终身受益。

为了指导幼儿食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于2012年制定和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在健康教育领域中提出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使其受益终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笔者所在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即采用该指南提出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实际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意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等。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可显著提升幼儿饮食习惯教育的质量,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幼儿就餐礼仪培养要求

英国一位家庭教育家说“教育始于餐桌”,我园在开设食育活动中,就把餐桌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关注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更进一步具体开展了大量就餐礼仪的培育工作。教育始于餐桌,就餐礼仪在这里开始。笔者归纳整理了我园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就餐礼仪培养方式,其中对幼儿的实际要求具体如下:

(一)餐前礼仪

1.用餐前,要洗手,手洗干净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手,然后双手互握去拿毛巾擦手。2.致感恩词,感谢小值日生为我们发碗、发勺子、拉椅子。3.就坐时走到椅子右侧坐下然后缓缓转身面向餐桌。

(二)进餐礼仪

1.师长说完“请用餐”,方可进餐。2.食不言,进餐时不交谈。3.播放古典轻音乐,随音乐优雅的进餐。4.一手扶碗一手拿勺。5.吃饭时细嚼慢咽,勺子和碗不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6.打喷嚏不对准食物或人,大臂内侧掩住口鼻。7.不浪费食物。8.添饭时,保证自己碗里和嘴巴里吃完了方可,不能占有食物。9.餐中保持桌面整洁,餐后人走桌净。

(三)餐后整理

1.餐后自主送餐具,椅子归位。2.用擦嘴巾以正确的方式擦嘴(方巾亲亲小嘴巴,两手相中挤一下,方巾变成长方形的啦!两手拿起再擦擦。)3.取适量水漱口,而后水杯轻放回原处。

三、幼儿就餐礼仪培养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总结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在幼儿园的幼儿就餐礼仪培养中的具体可行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餐具选用助力就餐礼仪培养

选用瓷碗作为进餐工具。瓷碗本身特点易碎、有重量感,这就使幼儿不自觉地轻拿轻放、小心翼翼,进餐时精力集中。

(二)创设优雅的进餐环境

环境是一个绝佳的隐形教育资源。餐桌上摆放典雅的瓶花,瓷制洁白的杂物盘,小抹布等,给孩子营造一个VIP的就餐环境。我们给孩子一个尊重、优雅、高品质的环境,孩子在这里学到的也将是高雅的文明。

(三)教师榜样示范引导幼儿

喜欢模仿是幼儿的特点。崇拜自己的老师更是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教师有意无意的言行就可能引发孩子的模仿。如果我们教师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幼儿,那么我们孩子将在不知不觉中学得良好的餐桌礼仪。

(四)在食育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要想孩子悦纳刻板的礼仪规则,就要让孩子参与到礼仪的制定中来,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而在食育主题活动中孩子从头参与食物的择、洗、切、制作、摆盘、上桌等,引发食物就是幼儿“小宝宝”的爱护情结,从而自发的思考爱惜粮食;餐具的摆放及对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表达爱的方法。

(五)家园共育―家长进课堂

在幼儿教育中常常有“五天小于两天”的问题,在进行就餐礼仪教育中,如果家园规范不一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现象。所以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离不开家园观念方法一致。

邀请家长以小组形式进课堂,在教授孩子制作简单的食物的同时,家长也在和孩子共同学习进餐的礼仪,从而让家长把我们幼儿园良好的礼仪氛围带到家里去,家园一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食育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在改变,就餐礼仪的教育已悄然渗透到孩子的心里,u渐成为常态化的生活。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教育部门认识到食育对于我国国民的重要性并已经逐渐开始推广各年龄段学生的食育课程,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幼儿饮食礼仪的培养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所幼儿园都会有一整套完整的幼儿食育体系及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更健康的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培养完满的人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法国餐桌礼仪篇5

维吾尔族的民族习俗以《古兰经》为一切行为的准则,民间的礼仪习俗和规则也概莫能外。《古兰经》里,关于食物的详细阐述和分类、宗教的礼仪习俗、思想意识、信仰与文化生活等,对维吾尔族生活和民间习俗中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礼仪意识是在宗教教义的基础上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维吾尔族人从准备食物到进餐,讲究洁净,不能有任何污染。食品原料必须按照穆斯林的饮食标准可信、“合法”(hellal)的食品而准备。此外讲究饮食礼仪,注重对他人保持礼貌,进餐前、中、后都有一套完整的行为礼仪,餐具的使用、坐姿、饮用的方法都很讲究。在做客方面,这种礼仪表现更为明显,社会礼仪要求较严,文化层面内容丰富、教条较多。本文先从维吾尔族对食物的要求标准来讲解,再谈餐桌礼仪中的行为准则。

一、维吾尔族对饮食的分类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对食物的选择不是盲目的,吃什么不吃什么,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饮食活动已成为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之间有所差异。自古以来,维吾尔族人民不仅从可食与不可食的角度观察食物,也对食物形成独特的鉴别方式。

维吾尔族的饮食范围按宗教规定的“清真”和“非清真”的观念分别。“清真”一词来源悠久,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给金陵礼拜诗所题的《至圣百子赞》中有“教名清真”一语,此后“清真”一词一般就指伊斯兰教。外国穆斯林把伊斯兰教食品称为“哈拉里”,Hallal是阿拉伯语,其真正词义“合法”,即符合伊斯兰教教条,用在饮食上则表示穆斯林可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但是,《古兰经》中也明文规定了非法食物。

(一)禁忌食物

猪、狗、熊、猴、驴、老鼠等动物类;虎、豹、狼、狮、猫、蛇等一切猛兽类和鹰、鹞、鹫、鸯等凶禽类;非正常宰杀的自死动物,诸如病死、毒死、撞死、压死、闷死、摔死、淹死的一切可食用动物;非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以及非穆斯林所宰杀的一切可食用动物;所有血液,包括忌食动物的血液和被许可吃的动物的血;嗜吃粪便的牛、羊、骆驼、鸡等动物,除非使其禁吃粪便一段时间而改喂草料,方可宰杀。

(二)禁忌饮料

禁忌饮料包括:酒;血液;其肉不可食动物的奶,嗜食粪便的羊、牛、骆驼的奶;人奶(婴儿哺乳期除外)。

二、餐桌礼仪

饮食是一种具有一定文化色彩、与道德观念有一定联系的行为。饮食礼仪在每个民族生活习俗中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传统,并能表现人们的道德观、信仰和意识水平。维吾尔族将饮食习惯认为一种神圣、严肃的事,注重这方面的礼仪。维吾尔族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严格遵守道德礼仪。

(一)饮餐期间的礼仪

对人的礼仪:先让长辈、年老的或者这个家庭有尊贵的男士让座在上席,而且这位男士坐之前其他人都要站着。他坐好了,按年龄大小顺序,男士优先,女士候等的原则坐。在餐桌上年长开口时,年轻人不得说话或者不能插嘴抢话,不然被认为失礼。

1.维吾尔族人进食时必须铺布“达斯特汗”(大桌布),然后围绕着它供餐。桌布无论在饭桌上或者在大坑上都要展开所有部位,周围的人坐姿不能踩着或者碰桌布;坐式不能太靠近餐桌或者不能太往后,太靠近是不礼貌的表现;太往后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主人以为此聚餐不太理想。

2.食物顺序是:首先端上囊、瓜果、干果、甜食、果酱之类,并倒茶;先是一盘煮好的肉,其次是各种主食饭。

3.倒茶方式:壶嘴紧挨着碗边慢到,避免茶面起沫;按照年龄大小顺序、男士优先、女士候等原则倒茶;端的时候用双手端不可单手端,而且手指不可碰碗内;端茶时稍微弯下腰。

4.维吾尔族主食较多是用手抓,因此进餐前洗手,或者将水壶和盆子(qilapqa)端到客人前面,一手抓盆子,另一手抓水壶为客人倒水洗手,对方洗完手不能甩手。

5.维吾尔族家里第一道饭必须是手抓羊肉,肉食在餐桌必须出现,这种肉是用水煮,然后将胡萝卜、土豆、皮牙子之类的菜为配菜做成,端的时候将熟好的肉从肉汤里取出来,并将配菜放在大盘里,吃肉序也是年长的男士先拿刀将肉放在一个囊上切。还有大人没有说开餐之前,小孩或者年轻人也得等。

6.在进餐时,务必用右手吃,不得用左手,因为在《圣训》里禁忌用左手进食。如果饭是大盘,几个人共同吃,那必须从朝自己的方向入手,慢慢吃,不能将筷子或勺子直接送到大盘正中间;吃饭时不能翻盘里的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免得自己口中的饭渣会落在餐桌上,第一不卫生,第二不礼貌;不能朝着餐桌咳嗽,用手捂着再咳嗽,朝着没人的方向咳嗽。

7.若用手抓饭时,右手抓着饭,左手放在右手背下方护着右手,免得手里的饭落在地下;

不把讨厌或者过敏的食物放在碗里一边,不得把它放回原来的大盘里;不得用自己的筷子为别人夹菜,若需要他们自己夹或者专用的餐具来夹;不要将专用的公用餐具放在自己碗里或者嘴里。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得站着吃饭、不得躺着或者靠着某物吃饭;不得碰食物之外的东西,也不能抓身体的任何一部位。

(二)餐后的礼仪

1.饭后,主人一边体贴问客人要不要再为他们盛饭,一边倒茶。第二次开始主人端茶时,客人礼貌地将碗用双手捧着,茶倒满为止。

2.饭吃到七分饱,《圣训》里讲穆斯林吃饭必须吃到七分饱的状态”。客人喝茶时不能往茶具里吹气,但每个人务必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维吾尔族和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忌讳大吃大喝、浪费食物,用餐前要叮嘱主人自己的饭量。

3.若牙缝里有食物渣,必须刷牙或者漱口,避免牙缝里的饭入胃,民间认为这是不洁净之物。

4.若有人想走动,不得从人的正面走过,要从背后绕过;不能直视其他人吃饭的样子;不能其他人还没吃完就离开餐桌,务必等到所有人吃完饭才能起身。

5.客套地对待主人,赞美主人做的饭极好;讲一下天天有食吃,一生不愁吃穿、愿全家天天好聚,年年有丰收之类的关于饮食的祝福语。

6.主人客气地说:“伺候好诸位客人,若没能照顾周到请理解。”

7.主人不得在其他人面前与自己家人吵闹,不得用大声说话。

8若家里的客人起身要走主人必须送到门外。

三、餐具的使用

维吾尔族在饮食的餐具方面也非常讲究,要用精致的餐具来用饭,在餐桌上端筷子时不得出现单数的筷子,必须成双;喝茶的碗不能用餐,汤之类的饭用比茶碗大一点的碗,维吾尔语里每种碗都有称呼;不得使用金、银、铁之类的餐具,用陶瓷餐具;不得出现有裂印或者有污点的餐具,使用的餐具要完整无缺、干净。

四、饮食观念

维吾尔族天生就喜欢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古兰经》也强调人进食时放下所有事情,尽情享用饭食,无论生活富有或者贫穷,无论这顿饭是否如意,美味佳肴或者一个囊都要用知足和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不能说出一句不满意的话。

1.在餐桌上,维吾尔族厌恶挑食习惯,不能歧视别人做的饭菜。若肚子已经填饱可以礼貌推辞。维吾尔族最忌讳浪费事物,不得用脚踩踏任何食物,在民间有种说法若谁踩踏食物,会遭双目失明的恶报。

2.无论一碗粥或者大盘肉,进食前先邀请周围的人一起拱餐。若周围的人想尝尝,请将筷子或者勺子双手递过去,则不然,得到他人的允许再进食。

3.在餐桌上尽量避免说出不愉快的话题,关心周围的老小,让长辈的先动手,再为小的剩饭。不能议论他人吃的少或者多;在多人聚在一起的场合不能交头接耳说悄悄话,避免让身边的人尴尬。

4.若自己比别人晚到了,先礼貌地向主人道歉,再与其他人稍微弯下腰轻轻打招呼,找个边边的座位坐下,不要凑到其他人之间坐;别一进来就大笑呼唤,别为了一个个打招呼而让已经坐下的客人起身。

5.若一家人共餐,突然有客人到来,全家起身迎接客人并邀请客人与自己一起共餐,有什么就端出来与外来人一起共餐。餐桌上不得有醋意或者小气的心思。维吾尔族是心胸宽广的民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6.维吾尔族认为每个人的今生该吃多少粮食,该享用多少富贵或者遭何等的不幸都是真主在这个人出生前就为他安排好的,他人与自己一起享用自己的食物也是真主安排的。因此,无论一个人吃得多或少,或者在别处进餐,都在自己的范围内。

五、结语

对饮食方面的态度,不同国家在文化上有不同的表现。在法国,当精美的菜谱端到餐桌上时,敬意的沉默会笼罩所有客人,客人可以轻声地表达感叹,对食物毫不掩饰地赞美。而另一些国家,客人不仅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赞美,还用激动的声音与行动来强调这一赞美。阿拉伯客人在喝茶或咖啡时要喷喷有声,以此来表示满意,他们通常会喝不止一次,否则会令主人感到不愉快。日本人吃面条时的“呼噜”声,中国人吃骨头时的“喷喷”声,还有表示愉快的咂嘴声,都是为了取悦主人,表达喜庆的目的。仅此而言,无论文化与文化之间有怎么样的差异,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是古代还是现代,餐桌礼仪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像洁净的食物,对他人的态度礼仪和就餐礼仪,还有一些餐桌上的禁忌。这些礼仪是社会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社会礼仪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

维吾尔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而礼仪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各种礼仪,维吾尔族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并且,饮食礼仪中蕴藏与他人同甘共苦、和谐团结、同吃共食等文化精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中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凝聚力。玉苏普・哈斯哈吉普在《福乐智慧》中写道:

“倘若国君赐予你膳食,

进餐时应当彬彬有礼。

食物要用右手去取,

莫忘了口诵以真主的名义!

别人面前的菜油,莫要伸手,

只可把自己面前的夹送进口。

吃饭时不可啃咬骨头,

莫要招呼别人,劝人动手。

席间切不可狼吞虎咽,

也莫像女人忸怩腼腆。”

人们从中可以看出,维吾尔传统文化里就有饮食礼仪的观念,并流传到现在。通过维吾尔族饮食礼仪,人们不难看出宗教观念深深地渗入到维吾尔族的日常习惯。而在长期的生活中,这些教义规定的戒律也逐渐通过饮食风俗呈现在维吾尔族文化中。

法国餐桌礼仪篇6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以下几点: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 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咀嚼食物,特别 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源远流长,礼仪志邦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赞誉,而餐桌上的礼仪很早就有了,以下编辑小王为大家提供中国餐桌上的礼仪,一起来看下吧。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以下几点: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 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咀嚼食物,特别 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法国餐桌礼仪篇7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年轻男女在结婚前到相关部门登记时,必须如实在结婚申请书上填写各自的学历,那种没有学历或学历不够的年轻人会被“叫停”。因为英国人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足够教育的人是无法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

在英国,孩子从开始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道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人交谈等。英国人一向以有绅士风度而著称,所以他们对“进餐礼仪”非常看重。在他们看来,一个“无礼”的孩子,不仅个人学养不够、家教缺乏,而且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长大后更不会有所成就。有些家庭对孩子进行“餐桌教育”时,还特地请来当地有名的教师,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所以,英国的孩子从一周岁左右开始,就懂得了如何在餐桌上像“绅士”一样进餐、如何帮助家长摆放餐具、如何得体地与客人同桌进餐。餐桌礼仪教育,不仅锻炼了孩子本人,提高了孩子的个人修养,也给家长减轻了家务负担,同时也为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及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餐习惯,为此,英国的家长们把“进餐习惯”纳入了“餐桌教育”的内容。他们从孩子坐上餐桌的那天起,便鼓励孩子自己夹菜、进食。家长们认为,孩子“自食其力”,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独当一面”、自食其力是一个不小的启蒙和帮助。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英国的家长绝不惯孩子这个坏习惯,他们不仅给孩子讲解每道菜的营养、味道,让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摄入更多的营养,而且还“亲口”给孩子作进餐的示范,从而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毛病。

法国餐桌礼仪篇8

我们平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请人吃饭或者被请吃饭的情况,你真了解中餐礼仪吗?你知道中餐用餐礼仪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餐用餐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餐用餐礼仪1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之分。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已近为上,已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举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每张桌上,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在10人以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过于拥挤,也会照顾不过来。

在每张餐桌上位次的具体安排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每张餐桌上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手就座,形成一个谈话中心。

2、每张餐桌上有两个主宾位的排列方法。

如主人夫妇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桌上形成两个谈话中心。

如果遇到主宾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尊重,可安排主宾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左侧。

如果本单位出席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可请其在主人位就座,主人坐在身份高者左侧。

以上两种情况也可以不做变动,按常规予以安排。

中餐用餐礼仪21、中餐上菜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论何种风味,其上菜顺序大体相同。通常是首先上冷盘,接着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喝汤,最后上水果拼盘。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开始上第一道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个热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如果有个人取菜,每道菜应放在主宾面前,有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菜。却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2、用餐时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

正式宴会前,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不能用来擦脸、擦嘴、擦汗。宴会结束时,再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正式宴会上,还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一条餐巾。它应当铺放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围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领里、腰带上。餐巾可用于轻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3、用中餐的礼仪要求

由于中餐的特点和食用习惯,参见中餐宴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拿筷时再拿筷。

取菜时要相互礼让,依次进行,不要争抢。取菜时要适量,不要把对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不要擅自做主,不论对方是否喜欢,不要主动为其夹菜、添饭,以免让人家为难。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翻来翻去、挑肥拣瘦。

取菜时,要看准后夹住立即取走。不能夹起来又放下,或取回来又放回去。

中餐用餐礼仪31、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

中式餐饮的主要进餐工具是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2、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进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大,应小块华 夏 酒 报中国酒业风向标小口地吃。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以免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使劲地嘬,如汤太热,可稍候或用汤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饮料一经入口,除非是骨头、鱼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处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别人问话,适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整个进餐过程中,要热情与同桌人员交谈,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显示出一副贪吃相。

3、最后要注意牙签的使用。

法国餐桌礼仪篇9

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法国餐桌礼仪篇10

安排好来宾的吃,是接待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餐饮接待礼仪,最直接体现接待部门的礼仪水准和文明水准。

一、塑造完美的餐饮接待礼仪

吃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因此,深刻理解吃的心理性、社会性,对于塑造完美的餐饮接待礼仪,提高接待部门的餐饮接待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餐饮接待礼仪,不仅体现在来宾席次、座次的安排上,整个餐饮接待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要求。尤其是宴请,更加重视礼仪。中国在先秦时期即将各种宴会通称为礼。在《仪礼》中就记载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宴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等。这些不同的礼对宴会的仪式和内容都各有详细的规定。例如,一次乡饮酒礼,从谋宾、戒宾、陈设、速宾到迎宾、拜赐等就有24项程序,筵席的规格、档次,饮食品种,乃至馔肴在筵席上的陈列方式等,也有一定的礼数,参与者必须熟知和践行方能无过。今天的宴会礼仪,自然不像古代那样复杂烦琐,但宴会仍然是各种交际接待活动中普遍为人们所重视的正式、隆重的形式之一。

在接待工作中,要坚持正确健康导向,坚持热情、节俭、务实接待,反对铺张浪费,弘扬文明、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并以此涵盖和贯通餐饮接待礼仪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1.注重食品安全、卫生

食品安全、卫生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礼仪要求。所有食品、菜肴、饮粥、面点、小吃、饮料等,都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营养搭配合理。重要接待任务应有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参加,对工作人员要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并提出服务要求,对食品进行检验检疫。同时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以味为本。

2.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饮食禁忌

礼者,敬人也。待人的敬意,应当怎样表现,不应当怎样表现,关键是要以客人为中心。在餐饮接待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饮食禁忌。

3.突出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风味、饮食民俗,对于增加客人之于餐饮接待的新颖、快乐体验,使客人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以及节约餐饮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突出地方特色,必须恰到好处。切忌想当然、自我中心,因为,有时你认为最有地方特色、最好吃的菜肴,客人未必喜欢吃。在菜肴的配比上,要注意特色菜肴、中性菜肴的合理比例。

4、整洁的就餐环境

就餐环境尤其是宴请环境,应宽敞整洁、空气流通、庄重大方、布局合理。中餐宴会通常用圆桌设席,西餐宴会则多用长方桌。需在宴会厅内悬挂欢迎横幅时,一般挂在主桌(主位)后方的墙上。可以少量点缀鲜花、刻花等。现在人们愈来愈注重宴会主题设计。通过就餐环境和厅台的艺术设计和美化,突出宴会主题,营造强烈的视觉印象。如安排有乐队演奏席间乐,不要离得太近,乐声宜轻。宴会休息厅通常放小茶几或小圆桌,与酒会布置类同,如人数少,也可按客厅布置。

5.敬酒不劝(逼)酒

无酒不成宴。敬酒,既要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又要坚决反对在公务接待中强行劝酒和逼酒。在接待用餐使用酒水时,原则上应使用当地生产的酒水。

6.分餐与合餐的选择

工作餐和宴会,是接待用餐的两大类型。工作餐以吃饱吃好为准,一般不备酒水。宴会是一种礼遇形式。宴会除了中式宴会,还有20世纪初由欧美国家传入的冷餐酒会、鸡尾酒会等西餐宴会形式。冷餐酒会,又称冷餐会、自助餐等。

传统用餐形式是合餐制,大家围成一桌,采用合餐应实行分菜。中式自助餐,既有西式自助餐自在随意、不受拘束、适宜广泛交际等特点,在菜点设置上则多选用中式菜点,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

7.注意接待服务礼仪

工作人员既要表现出热情、真诚,又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做到热情周到、文明规范。

二、席位、桌次安排和场地布置

1.席位的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礼宾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客人席位的礼遇高低,根据我国的习惯,由相距主人席位远近而定,以右为上。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对面而坐,分别以两位主人为中心。第一主宾坐在第一主人的右侧,第二主宾(或主宾夫人)坐在第二主人的右侧。其他来宾的席位,可依其身份高低,按离主人席位的远近和方位安排。译员的席位通常安排在主宾的右侧。我方主要全陪的席位一般安排在第二主宾的左侧。在安排席位的时候,要注意我方与外方尽量间隔而坐,以避免一边倒的情况出现。

遇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以把主宾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

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经落实出席的主、客双方出席名单分别按礼宾次序开列出来。排席位时除了按礼宾顺序外,应适当照顾各种实际情况。

2.桌次的安排

如果出席宴会的人数较多,则需分席设坐。桌次的礼遇高低,则以离主桌远近和方位而定,遵循 突出主台、高近低远,右高左低的原则。台型布置要根据餐厅形状、实用面积、主办人要求以及用餐桌数进行。

多桌宴会各餐桌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5M,主宾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离应不少于2M,餐桌距四周墙壁应不少于1.2M。重大宴会的主通道要适当地宽敞一些,同时铺上红地毯,突出主通道。主桌可设于宴会厅正中位置或者显著的位置,如果难以用方位设置的办法来突出主台,也可利用主台与其他餐台的台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餐巾折花的不同以及台花的不同来突出主台。

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在席位席次确定后,要书写或印制席位卡。当宴请超过两桌时,还要书写或印制桌次牌。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问题,在桌次安排上通常不使用数字,而是通过花卉名称不同加以区别。

三、餐饮接待要求

1.做好餐前准备和现场工作。接待人员应掌握用餐(宴请)对象、规格,就餐的时间、地点、方式,菜单,以及来宾席次桌次安排等。

接待工作人员在宴会开始前1小时到现场检查准备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席位安排和现场布置。

对席位卡、菜单的摆放进行核对确认,席位卡置于酒杯或平摆于餐具上方,勿置于餐盘内,菜单一般放在餐具右侧。

对住宿的客人,接待人员应到所下榻的房间请至餐厅。

迎接参加宴请的领导,安排领导会见,向领导介绍客人。

安排好其他陪同人员、秘书、司机、工作人员就餐。

宴会开始后(主人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全体客人就座,宴会即开始)接待人员应主动退出宴会厅,并和工作人员一起用工作餐,不要随便到主桌敬酒。

注意应严格按拟定宴会菜单上菜、上酒水等,特殊情况按主陪领导意图办理。准确把握上菜节奏,不宜过快或过慢。

在宴会结束前(吃完水果,主人与主宾起立,宴会即告结束),接待人员应在宴会门口做好送行准备。

2.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既要要做到客人满意,又不要随意提高接待标准。要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和宴请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