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练习题十篇

时间:2023-03-25 20:49:10

病句练习题

病句练习题篇1

一、分类修改练习

(一)成分残缺:

1、始终艰苦生活。

2、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3、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

4、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5、班主任组织大家参加。

(二)前后矛盾:

1、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缺席。

2、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3、家里人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4、五颜六色的红旗飘扬在*。

5、我们大概用了整整一学期,把小花圃修好了。

(三)指代不明:

1、张老师把陈力和许清喊到跟前对他说:“以后上课要认真听。”

2、张老师和李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3、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她常帮她复习功课。

4、谁来这儿都会赞叹不已。

5、李老师和小丽到我家来,我借了一本书给她。

(四)词序颠倒:

1、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2、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3、春天里,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4、近来,全班同学普遍的语文成绩提高了。

5、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会的成语。

(五)重复罗嗦:

1、他仔细端详这位老奶奶。

2、他告诉了我过去一段愉快的往事。

3、下课了,校园里顿时就一下子沸腾了。

4、他的心情十分激动的很。

5、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不贫乏。

(六)不合事实:

1、皎洁的圆月边聚集着无数小星星。

2、春天来了,桂花香飘十里。

3、少先队员轻松的干着重活。

4、小孙子摔倒了,老奶奶飞快的奔上去。

5、小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乘风破浪前进。

(七)归类不当:

1、妈妈买了香蕉、苹果、梨子和水果。

2、姑姑买了许多食品、巧克力、蛋卷、羽毛球、果冻等等。

3、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材。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干部等。

5、奶奶家养了许多家禽:鸡、鸭、马、牛等。

(八)用词不当:

1、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2、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3、小明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4、江辉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5、大海在沸腾怒吼。

(九)搭配不当:

1、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2、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3、家乡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病句练习题篇2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病句练习题篇3

一、归类整理,解决问题

复习课上得好,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往的语文复习课,许多老师往往走“练习课”的误区,找来许多复习卷,无休止地做练习,然后讲评,忽略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使老师和学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学生从而对复习课产生厌倦的心理,到头来,即使已经做过多遍的题型,学生也无法准确答题,出错率极高。所以,复习前,我先建立“板块意识”,对学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归类,并将知识系统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对重要知识通过比较、提炼、压缩,把精华的内容放在课堂上复习,让复习课物超所值。再把语文知识大致分为字词、句子、阅读、课文内容、作文五个板块,每个板块又进行了科学的归类。例如,字词板块可以分成生字词、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一字多义等类型,针对每一种类型,把学生平时预习、双基作业中易错的题型整理出来,设计趣味辨析易混字的游戏、讲故事,根据声旁判断正确读音等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屡屡混淆“拨”和“拔”两个字的音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由于萝卜太大了,小白兔力气不够,于是请了许多好朋友来帮忙,拔呀拔,拔呀拔,在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下,萝卜终于被拔起来了,此时太阳高照,大家都热得流下了汗水。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了“拔”的右边是“友”字加一点,牢牢地记住了“拔”字的写法。后来发现,孩子们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可见,复习课也是解决问题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有趣的故事中轻松地把问题消化在课堂上,做到“堂堂清”。

二、知识迁移,培养能力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举一反三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句子板块复习时,我把它分成修改病句、整理乱句、扩句、缩句、含修辞手法句式、句式转换、趣味名句积累等类型。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修改病句练习时出错率很高,我便以今天,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为复习课题,我先告诉他们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必须先掌握一系列医治的本领。再让他们自由说说在平时答题中所掌握的修改方法,并帮助归纳为“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修改病句的方法。想要让“病人”药到病除,还必须极其准确地找出其病因,如果诊断失误,即使再高明的医术也无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因此,我分别从成分残缺、词序颠倒、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嗦、指代不明,分类不当等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入手,每一种类型都找来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词序颠倒类型的病句,我找到了这个句子“爸爸妈妈从小就对我们严格要求。”这是学生平时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句,我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展现这种病句使句子的意思发生了变化甚至闹出了笑话,接着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词语的顺序调换过来就可以了,并展示修改后的句子:“爸爸妈妈对我们从小就严格要求。”在学生找准病因,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的类型题,如“英法联军到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很有成就感。这一课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效果显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练习时,还应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善于抓住细节,适时、适度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启发,逐渐形成知识结构。

似乎课上到这里就可以划上一个圆满句号了,然而复习不应只满足目已掌握的,还要让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上进行拓展,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查漏补缺,力求新的突破。

三、自主竞赛,一举两得

教育心理学认为通过教学评价能够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因此,复习完成时,还可以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检测。

在复习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一个知识竞赛活动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两节课为一个单位时间,第一节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课文时整理的问题、要求背诵的优美片段、自主复习的单元拓展积累内容。第二节课,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并给每个组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如,火箭队,扬帆队等。接着我问:“哪一队愿意先来挑战?”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把手举得高高的,这一次我又一改常态,把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接受挑战的小组如能正确回答出其他组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就能得10分,小组成员可以加以补充回答,以十道题为限,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就可以获得“小奖品”。这样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不但充分发挥了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勇于答题,而且十足地充当了一回“出题老师”,发现并提出了自己认为较难的问题,在紧张又充满挑战性的课堂中得到了锻炼,既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在复习课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是一箭双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根据不同类型复习课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还要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这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整理有序、复习有效的目标,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病句练习题篇4

修改病句不仅是对学生开展句式练习的一条有效途径,更是对学生后续作文造势的一项保障措施。而有些学生一旦碰上这种训练就会唉声叹气,避之唯恐不及的。其实不然,因为修改病句也是有诀窍可言的,那就是“一读、二找、三改、四查”。我把它称之为“病句修改四步法”。

“一读”,就是将出示的病句轻声读上几遍,明白表达者的意图,这样修改起来才会有针对性。而病句们都擅于伪装,并不是一眼就可以被识破的,所以,“读的接触”这一环节是无法省略的。学生只有在以思促读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到句子的病因究竟出在何处,那么第一次读后还有模糊感觉的话,就得读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直到没有疑窦为止;否则,像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地读上一遍,就急着去修改,势必会把句子弄得面目全非。

“二找”,就是找出句子的病因。只有在读懂句子原意的基础上找出了病因,才能有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法。句子的病因概括起来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确定病句属于哪一种类型,这一步很重要,也很关键,如同写作过程中的审题,惟有明确其要求,下笔时才能有的放矢紧扣主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病句时,必须让学生知道病句真正的症结所在,以便修改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改”,就是在找出句子的病因后所实施的“手术”。实施“手术”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修改上的技巧,如“增、删、调、换”等符号的使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句子病因,采用合适的方法,原则只有一条: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用最简捷的路径,把病句修改好。修改之前,最先要考虑的就是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有精神;否则,订正出来的句子就会失去价值。

病句练习题篇5

下面,我就针对这块知识的复习谈谈我的看法。

一、字词方面

在语文知识的复习中,字音、字形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就中考而言,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有一定的范围,通常限定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标》中明确规定“识字量达到3500个左右,能认准、能读音、能释义,书写规范、清楚”。二是选入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词。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采用删繁就简,掌握规律,各个击破的方法。如复习字的读音抓“读准”、“写准”。“读准”重要的是生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写准”就是形近字,应将课本中所出现的字词归类练习。

二、诗文填空

诗文积累的考查形式主要有:直接默写型、理解默写型、运用默写型、拓展默写型。

直接默写型就是给前句填后句,给后句填前句,给两头填中间,从内容主要考查名言警句、对偶句等。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理解默写型,可按诗的含义作用,按要求默写。如:“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以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南宋词人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运用默写型就是先叙一个特定情景,然后用古诗名句填空,如李白的诗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拓展默写型灵活性跨度大、范畴广,如写田园风光的句子;写月的句子等。

诗文的默写限于教材,在复习时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材中的诗词、附录中的诗词、古文中要求背诵的文章,重点放在名句上,包括写景句、主旨句、情感句等,并且把诗词进行归类。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另外古诗默写中的错别字现象严重,因此,在复习时,要多写多练。

三、语言运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近年来中考语文该题型的特点,语言运用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跟近期报刊媒体上的热点材料。学生和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要认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关注生活和社会,关心最新信息,搜集来进行训练。特别注意成语的运用(语义及语境)。

四、句子的使用

(1)选句填空题:要读懂语段,先有整体性,然后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联系,注意连贯性,二者的结合才能选入得体。

(2)仿写:如: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诚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考查情况看:①对对子,②仿写词语,③短语仿写,④句子仿写,⑤句式变换,⑥句子的扩缩。仿写中要围绕语境、内容统一、语言连贯,用词得当。及时搜集有关仿写语句及词语、语句排序的练习题,有计划地作专题训练。

(3)病句及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对应解决。

①成分搭配不当:主谓不当、动宾不当、主宾不当、定中不当(如:(聪明能干)的手)。

②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如: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③重复多余(成分重复、语意堆砌)。如:走近美丽的黄果树瀑布,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④语序不当。如: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⑤前后矛盾。如:五彩缤纷的白云。

⑥句式杂糅。如: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⑦句子歧义。如: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长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⑧不合事理。如: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他是多少个是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⑨用词不当。如: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在复习中要归纳若干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教给学生修改病句的方法,再附以相应的练习,力争在考前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五、名著阅读

《大纲》中推荐的十部名著。包括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的对应填写,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还要注意教材中的评介文章等。形式:填空题型;简答题型;仿写题型;表格题型。可以给学生印制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课下背诵、写准。

六、口语交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文明交流、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能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演讲等。出考题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打电话、祝贺、探病、离别等,或采访、推荐会、辩论会等。学生在练习此专项时,一要根据试题材料,把自己带入情境,避免答非所问,保证内容正确;二要强调组织语言,做到准确、简明、扼要。

七、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病句练习题篇6

策略一:强化三个意识

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要作到在备课时依据考点、在课堂中观照考点两个方面。

《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部分D级能力的“鉴赏评价”里有这样一条表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这一考点,我们选择了2010年高考全国卷I中的一题为例进行解读,并梳理答题思路和方法: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第(1)题首先要审清两问关系:从写什么到怎样写。让学生抓住意象词语及关键动词――蜂、雀、日、风、花、叶,绕、隐、争、归、见、飞,写素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指导学生归纳提炼答案: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环境渲染)、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景物衬托)来描写的。第(2)题也要审清两问关系:从含意到手法,让学生抓住第一问题干中的“咏物诗”及诗中关键句“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中的“幸”“欲”体悟“托蝶寓己”主旨。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提炼出答案:托物言志。

在复习教学中,还要把单一问题上升为同一问题,即从考点出发将问题类型化,并根据考点要求提炼答题思路和方法。比如由《咏素蝶诗》而归纳咏物诗表现手法的类型: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物寄事、借物讽事。也可以通过此题整合表达技巧鉴赏步骤:第一步,抓住诗歌内容(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效果怎样)。第二步,注意题干线索、诗歌题目、注释。第三步,回忆表现手法的类型。第四步,对应本题表现手法,提炼答案。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建议要紧紧围绕考点进行复习教学,讲、练、评、析、改,不能旁逸斜出,要突出考点的落实。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咏物诗为例。我们的操作方法是:首先,提供咏物诗或词约10首,早读时反复诵读。在课堂上讲析本题后立即课内练习2到3首。随后再进行2到3首同类型诗歌的课后巩固。紧扣考点,将同类型问题拓展深化,反复训练,直至练熟,以实现“讲一类,读一类,练一类,巩固掌握一类”的基本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还是应试的主体。所以,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树立“学生意识”,是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好的一件重要工作。

首先,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学。可以通过试卷分析、小纸条调查、个别谈话等方法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例如文言文翻译,多次训练后,我们发现学生在特殊句式的翻译题上普遍得分较低。为此,我们针对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安排训练,通过评价比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巩固。

其次,找准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教学。不妨通过分析学生答案、学生自检自省答题的思维过程(或针对某题写出答题小结)、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掌握真实情况。比如现代文阅读题,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存在四大问题:读题审题不准、关键信息提取有误、思维缺乏深刻性、提炼表达不精练。问题明确后,在复习中可对症下药逐一解决。

最后,我们还应关注“目标生”。比如上节课训练了修改病句,为了解某几个“目标生”训练情况,可再选几个句子让他们做。上课时,抽“目标生”回答问题,并评析修改答案。

我们关注考点,聚焦学生,最终可以实现提高效率。强化“效率意识”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复习来说有着关键意义。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率呢?一是课堂价值最大化、训练价值最大化;二是集中目标、突出重点、一课一得;三是练一类、会一类、熟一类、迁移一类;四是讲一类、懂一类、掌握一类、迁移一类。

策略二:加强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法来考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然后是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发现近三年考纲稳定,没有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考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如造字法和汉字形体演变不考,前者可能在字形、词语理解等方面略有帮助,但不应费时费力,后者则不需涉及。

在结合《考试说明》进行复习时,既要注意考点全覆盖,又要突出重要考点,更要关注考点创新。还要尝试紧扣考点创新题型,在创新题中,要加强多考点融合、主客观题融合的题型训练。另外,也应该注意指导选题、拼题,淘汰不符合高考试卷考点覆盖特点的试题,提高训练针对性和有效性。倘若我们静下心来,研究近三年各地高考卷的试卷结构、分值、试题编排、考点覆盖、试题与考点及能力点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高考卷语文试题选材的四个关注:关注时代热点、关注地域特点及文化特点、关注文化反思、关注日常生活。这就为我们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选好资料,精选试题,淘汰陈旧落后的试题,命制、选择和拼组时代性、文化性、生活性强的试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再说研究题型变与不变的规律与特点。比如字音、字形题,江苏省多年来第一题一直考的是宇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可是2011年突然考了字形,虽然变了,但“胜卷在握”“相形见拙”“咳不容缓”三个词语错误点明显,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判断。

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还要注意考点融合与题型综合,考点与考题不回避重复、已考常考轮换等问题。

策略三:把握三个关系

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建议把握好三个关系:知识、试题、方法的简化、优化与内化关系,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与学科整体或套题训练的关系,讲、练、改、析、评、补有机整合的关系。

要把握好知识、试题、方法的简化、优化与内化关系。首先是研究考纲与高考试题,根据其已考、常考、重考等规律特点,根据复习的不断推进,根据学生已

知、熟知、必知、不知情况,将教材、复习资料(特别是第一轮)由厚变薄,尽量将知识简化。如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文学常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就不宜多讲详说,宜简化,重在常见常用、易错易混,应记少不记多、练生不练熟。集中复习与分散训练又可以有机结合。几个板块可集中复习训练两周,然后化整为零,以“随堂小练”形式,课前三分钟,限时训练有关4个考点的选择题15个,对完答案即可,自习课时可重点讲其中几个较典型或较难的题。其次是备课组集体研究,确定深讲多练、精讲精练内容,以“精要好懂、高效好用”为原则。随后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生自己反思提炼出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好用的做题方法与习惯。最后,内化要特别强调反复训练、反复揣摩、熟能生巧,达到“得鱼忘筌”的程度。

要把握好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与学科整体或套题训练的关系。比如在进入二模复习之后,根据一模考试的情况,我们开设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筛选整合信息”专题复习,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我们教给学生四宇解决方案:“理“――通读全文、理清结构,“定”――审读题目、确定区间,“提”――精读语段、提取关键,“组”――再读题干、重组答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要把握好讲、练、改、析、评、补有机整合的关系。要讲有重点,练有方向,改有目标(考点与能力目标、目标生、边缘生),析有问题(诊断主要问题),评有针对,补有拓展(知识、能力、材料、方法与思路、题与题之间、相同相近或相反试题补充训练)。

策略四:突出三个训练

抓好三个训练:主干知识过关训练、基本能力形成训练和综合应变能力训练。

以辨析并修改病句为例,掌握判断七类病句的知识与方法就是主干知识。对它的专门过关训练,意义重大。事实证明:病句题屡做屡错的根本原因是一部分学生未能真正把病句的毛病找出来。语病具有隐蔽性,它隐藏在健康的语句之中。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还可以分得细一些,找一些典型的病例让学生细细辨析。解题时,首先要求画出有病之处,然后再加以甄别确定。

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思路梳理类题目的训练即是基本能力形成训练。行文思路,从作者角度来说是思路,从文章角度来说是结构。要考虑文体、线索、叙述方式、逻辑事理顺序、时空顺序、段落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层进、条件等)。

最后,关于综合应变能力训练。首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比如2008年重庆高考题: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顸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一副对联。(4分)

想象的调用、拟人的修辞、对联的知识等综合能力在这一题中充分得到训练考察。

还有方法、策略、思路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和知识、方法、策略、思路的灵活运用能力训练。尤其是新知识、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与旧知识、旧思路、旧策略、旧方法(常规)对比。比如2010年重庆高考题:

1.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4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

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2.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4分)

一位同学幽默地说:

一位同学含蓄地说:

对比发现:第1题要观照情景与人物身份的差异;第2题要观照“幽默”与“含蓄”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策略五:狠抓三个规范

任何考试的应对都有一定的规范可遵循。面对高考,想要获得更多的分数,我们必须强调规范。操作越规范,结果就越成功。

首先是训练的规范。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给学生做的试题应该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符合高考要求和高考模式的规范的试题。不然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同时也要求时间规范,作业按时、解题现时、考查定时。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平时练习时可以做出的题目,临场应试时往往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平时训练缺乏时间规范。5分分值的题目花20分钟时间做,在考试的限时状态下,当然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了。老师的评改也要规范,高三的老师必须要求自己按高考要求评改。以作文为例,高考的阅卷标准与平时习作的标准就有不小的差距,若不分清其中的差异,必然谬以千里。

其次是答题规范。思路方法要规范,不同题型、不同问题、不同要求有相应规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答案要规范,应按要求答题、按点答题,准确简洁、无错别字及病句。比如,我们提出阅读题规范答题四个步骤:

1.审读题干(弄懂要考什么):2.回归文本(找到答题区域);3.整合答案(连缀有效信息);4.修正润饰(检查是否完善)。

病句练习题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46-01

初中生平日与人交流时毫无障碍,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写病句的现象。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是病句呢?当一句话不符合逻辑、不符合语法和句型要求时就是病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可以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减少初中生在写作文时出现写“病句”的现象,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巩固知识,奠定基础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经常出现写“病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存在“模糊印象”,即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因此,巩固基础知识是解决学生作文中出现“病句”现象的有效措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汉语语法、语序、句子成分等,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为例,教师可以先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或段落改编成为有语病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析。比如,笔者将文中的句子“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改编成为病句“飞船绕着地球飞,进入轨道,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向月球飞行”,同时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析,指出改编后的句子存在哪些语病。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找出改编后的句子存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语病。在学生找出句子存在的语病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有语病的句子与原文进行对比,明确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具备哪些句子成分。学生通过寻找句子的语病,能够有效地掌握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具备哪些句子成分,在写作文时就能够做到文从字顺,提高写作水平。

二、写作同步,提高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习惯采取做习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做练习题,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分析句子的能力,但是在写作文时还是会出现写“病句”的现象。为了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练习题时要渗透写作练习。以引导学生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读后感为例,有一个男生写了这样一句话:“飞机飞向天空,离开水面。”这个句子存在语序错误,应该将“飞向天空”和“离开水面”的位置调换一下,即“飞机离开水面,飞向天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病句,找出病句的病因,那么,学生再次写作文时就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此外,有的初中生喜欢模仿课文中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但是由于模仿不当,导致形似而神不似,从而出现病句的现象。例如,有一个学生仿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有一个句子是这样写的:“他在拿我开玩笑,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小院子里。”这个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并且读起来让人有如云山雾绕之感。对于此类有语病的句子,教师要请学生认真分析句子,找出句子存在的语病问题,引导学生改正。将修改病句融入作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技能,在写作文时就能够做到文通字顺,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课外阅读,掌握方法

教师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的“病句”问题还不够,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降低“病句”出现的机率。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作为切入点,通过阅读减少初中生写作中出现的“病句”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第一,阅读好的文章。有的初中生喜爱网络小说,但是网络小说中有很多病句。学生一旦长期阅读网络小说,必然会影响遣词造句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转移初中生的阅读视线,指导他们阅读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如叶圣陶、毕淑敏、余秋雨等人的文章,这是实现阅读有效性的前提。第二,采取正确的阅读方式。有的初中生在阅读时喜欢走马观花,只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很少注意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行文特点。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文章的行文特点和写作方法,并仿写和改写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和段落。通过长期阅读经典文章,初中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病句”的现象将会逐渐减少。

病句练习题篇8

1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1.1汉语拼音。这部分的复习要求是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会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能给拼音注上汉字,能准确熟练地拼读、书写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1.2汉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过的字要懂意思,大部分会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正确认读、书写和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防止出现错别字。能熟练的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训练中,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到黑板上听写,再让其他同学改正错别字。

1.3词语。词语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学过的词语,并能正确读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用词造句,正确搭配词语,选词填空,进行词语归类。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和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彩。能掌握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时态助词“着”、“了”、“过”的用法。注意积累词语。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归类不准确,原因在于知识面太窄,理解能力差。在选词填空中由于对词的理解不深,经常选错词,在补充成语部分经常出现错别字。

1.4句子。对句子的复习要求是,能运用语言学的语法规则认识常见的几种句式。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能辨析和修改病句。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复习修改病句时,学生常常误改病句。这项内容是对句子的综合考察。通过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有:①成分残缺。可以添加。②罗嗦重复。可删除。③用词不当。可修改。④搭配不当。可以换。⑤误用关联词。可替换。⑥词序颠倒。可转换。改成转述句这部分内容也常常出错,需多加练习。

2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进行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分辨事物和联想,动态和静态。注意文章的细节,了解事物的联系与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清文章的条理。这部分的训练形式是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这里的“短文”是指句群以上(段、篇)的语言单位。回答问题有:①给难字注音,词语解释,理解句子含义,修辞手法。②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④回答有关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问题。其中,②、③、④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3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把语言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对字、词、句、篇的综合考查。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学会常用的标点符号。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做到认真观察事物,内容具体真实,有条理,重点突出,抓住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一般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修改作文。会写一般书信,读书笔记,通知等常用应用文。

4作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通过审题理解题目意思,明确写作要求、重点和范围,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意。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弄清是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状物。②明确题目重点。重点指题眼和作文的中心,只有抓住题眼才能做到突出中心。③明确写作范围。题目一般在对象、时间、地点、数量、领属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4.2确定中心。写作文有明确的意图,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拿到一个题目,怎样迅速而准确的确定中心呢?①把握题目要求。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中心。以感受最深的一点确定中心。如:《童年趣事》可抓住两方面确定中心。一是“童年”,只有“童年”才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趣事”。二是“趣事”只有趣才能至今难忘,这是童年生活的特点。

4.3选择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具体的事实来实现的,这些具体事实就是文章的材料。因此,中心确定后,就要认真选择材料。材料选得好,就能有力地表现中心。选择材料要做到①围绕中心。②新鲜典型。③真实有意义。材料只有真实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使人受到深刻地教育。

4.4组织材料和编写提纲。有了好的材料并不等于有好文章,还得把这些材料巧妙的加以安排使之顺理成章。安排材料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做到中心突出。

4.5写作、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根据作文提纲的顺序进行创作,写完后要反复修改才能完稿。好作文都是在修改上下过苦功的,通过修改,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病句练习题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04

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理想与否,我认为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导”,导的得法,则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不得法,则事倍功半,学生生厌。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这个“导”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对读进行有效指导

每篇课文的导入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会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一开始就耳提面命地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景中,让学生产生知识的渴求,需要。例如讲课文《春》,我先让学生去争相谈一谈本文要让我们去学会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让我们观察春天;教育我们热爱春天;学习本文手法……我对学生的见解给予鼓励、肯定、接着总结:本文作者观察细致,妙笔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生机勃然的景象,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然后启发学生对此文应如何学,学什么?有学生提议用幻灯片,有想大声朗读,还有要归纳题纲,最后一美术爱好者说要自己画出文中描绘的景象,她的想法征得同学们的响应,我马上来纳,组织了一场生动的语文写生课。

关于“学什么”的问题,我侧重于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然后针对自己所画的图,看看景物的搭配、数量、类别与课文有哪些出入。学生在查漏补缺中,熟悉了文章内容。同时,我让学生随时发现知识,随时学;随时发现问题立即讲出来,疑义相与析吗?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基础上,变学生被动学为自觉自愿活动,谁的作用?教师适时指导。

二、对问题引导思考

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师生互动质疑设问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表达力、思维力。因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需要在脑海中迅速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与以前课文对比,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过程。例如在《我的老师》(魏巍)一课中,我先提出几个问题:①本文写了哪位老师;②写了老师几件事;③这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老师的什么。这些问题较容易,但给了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接着我开始按照我的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往深挖,往宽拓,结果学生的问题还真不少。一学生发问:既然这位蔡老师是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说“先生”呢?……

引导学生在总结七件事基础上,体会文章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日到假日,从学习到思想无不饱含着老师爱护关心学生的深情厚意和学生对老师深切真挚的爱。使学生的思维紧紧附着在这一思路上,边走边思,边思边摘取这条思路的“鲜果”,从而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对逆向问题引导议

指导初中生对课文要点议论,是件较难的事。但拿取个别具有矛盾双方对立方面的问题进行分辨讨论,如好与坏,美与丑,我想学生的课将会更多一些。如《分马》中老孙头形象,是进步,还是落后,学生争论不休。教师点拨:老孙头是正在转变中的一部分农民的形象。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故事的插入对全文结构和思想的影响。展开议论。有的说不妥,它反映封建迷信教育对儿童的毒害。而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所以是矛盾;有的说妥当,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表现儿时的无忧无虑,美女蛇的故事给鲁迅的儿时带来一份新奇感。通过教师的启迪,学生的爱憎明朗起来,是非明晰可见。

四、对练习辅导发挥水平

学习的目标在于用,而配合定量的练习题,对巩固知识,训练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1.字词方面,选取学生常犯别字病句进行强化,教师给予启发,牵一字而动一系列。《初中生错别字病句大全》紧扣中考命题,结合初中生写错别字的实际情况和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缕析了错字和别字的几种常见类型,科学而实用地介绍了辨析错别字的方法,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在病句部分。《初中生错别字病句大全》遵循讲与练相结合的原则,每一病句类型后都附有“小试牛刀”这一环节,又围绕中考出题方向设置“综合练习”,让学生即学即用,举一反三,强化知识点,提高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初中生错别字病句大全》既可以作为学生平时练习之用。也可作为考前强化记忆之用,是学生告别错别字和病句的好帮手。

2.修辞方法,教师出示修辞句,引导分清修辞类别,把握每种修辞特征,进而自己模仿练习。比如对下列修辞方法要懂得、要会利用。(1)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2)借喻和借代的不同。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3)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等等。

3.阅读方面。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启示学生运用不同读法,揣摩词语在上下文中作用、含义、抓每段中心句,看每段间联系。最后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体会作者态度和观点,从读文析文中挖掘写作技巧,以便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五、调查了解——因势导

病句练习题篇10

试卷在选材上仍然会在注意贴近现实,反映时代精神,突出时代的审美追求,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适当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

下面就考试内容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展望,并提出对策。

语文基础知识的辨识、积累和运用,各地命题时都较为重视。基础知识的辨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填空、病句辨识和修改等。字音侧重多音多义字和易混字的辨识;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词语填空以双音合成实词为主,虚词为辅,主要考查词语运用时的搭配,涉及词语使用的范围、词义的轻重等知识;病句的辨识与修改包含教材所列的六种常见类型,但是更多侧重在较难辨识和修改的句式杂糅、句义不明、语序颠倒、重复累赘等方面。复习解答时应注意积累语病相关的语言标志,如有介词出现,是否成分残缺;有并列成分,是否搭配不当;有否定词语出现,是否肯定与否定颠倒。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部分,重点是古诗文原材料的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默写一直是各省市高考的必考题。命题形式往往有两类,一是限定选择,即把要求默写的句子分成两组,考生必须只选一组作答;二是任选指定数目的句子,即把要默写的句子分成若干小题,考生任意选择。考查的名句全部出自教材必背篇目,以取自高中必修教材的名句为主,但出自初中教材的名句在逐年增多。其中,古诗词最受青睐,一直是考点;文言散文也在必考范围内;先秦典籍逐渐升温,应特别重视。考查的难点为:同音异形易混字,如“三顾频烦天下计”(天津卷)中的“烦”易写成“繁”;容易写漏的虚词,如“贤者能勿丧耳”(全国新课标卷)中的“耳”;生僻难写字,如湖北卷的“休说鲈鱼堪脍”。复习时应做到认真细致,诗文兼顾,默写时书写准确无误,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等情况。

语言实际运用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它往往与阅读、知识、文体的考查相结合,如让概括要点,提炼中心,筛选信息,运用修辞仿写、拟写某种文字,要求进行图文转换等。试题呈现出实用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常有新的题型出现,具体题型如拟写标语、广告、颁奖词,概括人物形象,写人物对话,文言名句解读等。解答这类题,应建立话题意识和语境意识,即每一道题的内容都会围绕一个话题,要加以明确;而语言的表达都限制在规定的语境之中,脱离语境表达就失去规范。复习训练时要重视审题,把握题意,根据要求准确作答。

第二部分阅读包括古诗鉴赏、论述文或实用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鉴赏多数是一首诗词的鉴赏,少数地区有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考查的重点是诗歌的内容、形象、语言和技巧。复习时要注意使相关的知识系统化,如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常见意象等。训练时要从真题入手,找规律、找技巧、找要点、找模式,如表达技巧类的试题,解答时需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或何种技巧;结合诗句说出这个手法的内容;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效果;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论述文和实用文的考查,材料选择突出四个关注:关注时代热点、关注地域特点及文化特点、关注文化反思、关注日常生活。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精选时代性、文化性、生活性强的试题材料。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解答时要注意解决读题审题不准、关键信息提取有误、思想缺乏深刻性、提炼表达不精炼四大问题,提高解答的准确率。

文学类文本考查以散文为重点,小小说篇目逐年增加,名家作品特别是本土作品引人注目,怀旧文章以及表达对自然敬畏的作品日益彰显。选文的地域观念越来越强。考查面广,但重点也突出,着重在作品信息筛选、关键词句、作品结构、技巧和中心主题、意蕴情感的理解把握及想象推理等能力的考查。要在专题复习、查缺补漏的基础上,注意掌握“四字”解决方案:“理”——通读全文、理清结构,“定”——审读题目、确定区间,“提”——精读语段、提取关键,“组”——再读题干、重组答案。

作文占了总分的五分之二左右,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近两年主打题型是“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其命题材料主要有三类:一是故事类,又可分现实故事类,如重庆卷——工人与保安;寓言故事类,如天津卷——两条鱼。二是言论类,又可分看法类言论,如福建卷——冯骥才的观点;诗文类言论,如江苏卷——孟郊、艾青、罗曼·罗兰的诗文。三是图文类,如湖南卷——双手。新材料作文具有相对公平、安全的优势,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文命题内容的走向是高扬主流价值观,侧重在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民族的复兴。针对的是当代中学生的三个时代病:“贫血”——缺少真情;“缺钙”——缺理想和斗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没有独立思想。在能力上作文题考查理性思辨能力,要求考生从四个角度入手进行剖析、挖掘和延伸:理清逻辑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展开多维发散、突破思维定势。因此复习时除了强化审题、立意、构思等能力外,还要磨砺自己的穿透力——看事物要能“普遍联系”,看现象要能“由表及里”,看问题要能“寻因探果”;思辨力——剖析问题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多维观照的思路、科学发展的理念;逻辑力——探究事理要能理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揭示出事物发展的某种“必然”。

以上是语文高考试卷三方面内容的梳理。在复习冲刺阶段,首先应当强化自己的三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明白考什么,才能明白怎么复习,课程标准和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但是目标需要具体化,最现实的参照就是前两年的本地区的高考试题,冲刺时应当减化内容,瞄准考点,集中火力;二是自主意识,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同学应该在老师统一安排之下,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准薄弱环节,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弥补缺陷,发展优长;三是效率意识,要使自己的训练价值最大化,练一类、会一类、熟一类、迁移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