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3:55

线路施工总结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1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专业学习方面

二四年十二月助理工程师资格批复下达本人继续武大的函授学习,并于二四年七月颁发毕业证书。二三年七月全国性的农村电网改造已经正式启动,我被黄石供电公司城网改造领导小组抽调参与配电网络的设计,此时工作年限已过四年,对原有配电网络较熟悉,能否在等等的几个月时间里按照城网改造标准完成上级交给我的工作任务,是对我专业知识的考验。在此期间,一方面放弃休息时间为专业学习,有针对性的使自己“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对自己提出问题向师傅求教,勤思、多做、苦学、牢记。利用较短的时间学会了制图、杆塔基础验算,掌握了新产品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合理应用、线路经纬仪的定位、测量与绘图方法。从起初一周勉强完成一条线路设计任务到后来三天可以独立完成一条线路的完整设计工作,给自己增添了许多工作信心。

二、专业工作方面

现专业资格工作期间,本人经历了二三年至二四年农网二期、三期改造以及大中型企业武钢大冶铁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大冶钢厂东钢公司的生产生活用电分开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分别完成城网改造条配电线路的设计,管理施工公里的中压配电线路、台公用变压器的布点、公里低压线路、改造多户城区居民用电;农网二、三期改造条配电线路的设计,管理施工公里中压配电线路、台公用变压器的布点、公里低压线路、改造多户农村居民用电;大中型企业转供电改直供改造条配电线路的设计,管理施工公里中压配电线路、台公用变压器的布点、公里低压线路、改造多户企业职工用电。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行公司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确定工作重点和难点,明确任务,合理安排,使自己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向管理型员工发展。

抓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拟定目标、向目标稳步发展。几年来认真学习成本预算管理,对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建立内部市场的管理模式,制定系列的考核实施细则,以求实现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现代化、学习方法科学化、工程效益最大化的思想。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2

一、周密安排,确保供电线路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由于四环道路施工,我处管辖的线路需要改造施工,要将原来的水泥杆换成加高铁塔,整个改造工程一共是两条线路,8基杆塔,要求在天内完成。施工时,要先将基础搞好,然后开始组铁塔,最后把架空导线施工在杆塔上,确保煤矿线路安全平稳运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供电线路改造工程,我处高度重视,因为这两条线路担负着两个煤矿生产工作任务,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要影响两个煤矿的正常生产。为此,我处施工前查看地形,分析施工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对人力物力作了周密安排,确保供电线路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二、顽强拼搏,胜利完成供电线路改造工程

煤矿区供电线路改造工程安排两个检修班同时进行施工,施工时间都在半夜。施工时北风呼呼吹,天气特别寒冷,检修班员工不怕寒冷,不怕辛苦,发扬特别能战斗的新时期供电精神,振奋工作精神,鼓足工作干劲,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决心打一个漂亮仗,胜利完成供电线路改造工程,确保正常供电,维护两个煤矿的生产。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的检修班员工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也来参加施工,要和大家一起完成这个艰巨的施工任务。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搞基础、组铁塔、架空导线施工在杆塔上的整个供电线路改造工程,确保了两条线路的正常供电,获得了煤矿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誉。

三、辛勤努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要点;技术管控

从过往的实践经验来说,采用的电力施工技术,受到人为因素和材料因素等的影响较大,增加了技术应用管控的难度。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应用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明确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把控策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1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从运用技术的层面来说,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具体如下:①停电作业。若工程相关设备以及杆塔带电,同时施工作业范围内或接触工具带电,那么要停止开展作业。如果停电线路和带电线路相交,增加了人员的安全风险,所以要断电同时需要接地线。开展10kV电力工程作业安全距离要达到1.0m;作业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7m;实验工作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35m。实施停电作业时,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和负责人制度等,做好全面的检查,保障作业的安全性。②带电作业。若进行带电作业,那么要配置监护人,做好现场作业的监护。除此之外,施工作业人员要配置绝缘工具和绝缘装备;不可以接触带电设备时和地面接触;不可以同时接触多个带电设备;没有和带电设备脱离之前,不能和其他人员接触或者传递工具;穿戴的衣物必须干燥清洁。

2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实例分析

2.1工程案例概述。以某项目施工为例,施工作业线路的长度为131.5km,施工内容如下:①电力贯通线高压架空线路长度为72.3km;②高压干线电缆线路长度为80.9km。经过施工作业沿线情况的调查明确,施工作业区域的地形条件比较复杂,有大面积树木农田,作业难度比较大。针对施工时人员的作业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施工技术应用把控要点和质控措施,强化对技术应用的效果把控。现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如下分析:2.2电杆组立施工。从电杆的组立作业角度来说,涉及到焊接、组装以及拉线、立杆操作。此次工程施工作业,选择的是电弧焊作业法。为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开展作业前的电力杆进行检查,确定没有存在偏移再作业,同时对焊口部分进行清理和除锈处理。如果钢圈的厚度超过6mm,则运用V形焊接作业法,组织开展焊接操作,反复进行焊接时,需要做好把控,尽量避开焊接接口位置。开展收口作业,将熔池全部填满。组织双杆作业前,需要做好间距以及对角线的精准测量,确保根端位于相同水平面上。需要注意的时,绝缘子的安装施工,既要做好前期的检查,也需要坐好施工环节的把控,比如球头间距等。进入拉线和立杆作业环节时,需要立起电杆,做好拉线安装的把控,完成前期工作后插入钢绞线。实施拉线作业,必须要保证回弯点位的准确性。利用准备的煨弯器,对准备的钢绞线进行处理,将其制作为弧形,确保和线夹舌板吻合。开展立杆操作时,若发现质量隐患,必须要停止作业。2.3紧线作业。组织开展紧线作业,需要严格把控以下要点:①检查绞磨设备,保证使用的设备性能正常后,启动使用设备。②对准备的分裂子导线,进行相应的检查,掌握导线的具体情况。当处于设定的弧度值参数时,需要降低转速,通过缓慢牵引,使得弧度值参数处于合理值域内。③相同的紧线施工段,要做好观测值的控制,保证其不超过温度设计标准值。对于回松值要略微超出标准值,导线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相应的观测,反复进行操作最终收紧,使得弧垂能够在合理范围内。2.4挂线作业。开展电力线路施工作业,挂线为主要内容,属于作业的最终环节。若想实现对质量的把控,要注重把控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技术要点如下:①如果导线弧垂值和预设值相同,那么要做好划印时间的把控,保证施工技术参数达到标准。②开展高空作业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活动,落实安全保护措施,营造安全的作业范围。做好事前准备后,利用牵引绳子行走到卡线器附近位置,进行导线标记。利用钢卷尺工具,进行丈量作业,测量划印点和整板U型环挂孔的距离,做好相应的记录。③精准计算下线点长度。④按照施工作业标准操作,做好前期各项测量和准备工作,再进入后续作业。开展挂线操作时,督促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保证作业的质量。完成施工作业后,进行作业质量的检查,若发现弧垂变化,需要采取调整措施[1]。

3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管理策略总结

3.1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组织开展电力施工作业,若想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例如10kV电力施工技术等,需要结合线路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施工方案,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需要注意的是,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前,要组织区域勘察工作,获得相应的资料和数据,为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优化技术方案,做好技术应用质量的把控,保证电力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益。3.2优化施工流程。采用电力施工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工作,都必须要做好施工流程层面的把控。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①规范工艺流程。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方案的检查,确保方案符合作业要求。通过合理规划,保证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②提高作业队伍的综合素质。结合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技术应用的把控,实现对技术的有力把控。③增强程序的精简性。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这需要以保证作业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程序的优化,保证程序具有精简性[2]。除此之外,要结合作业需求,准备充足的材料,强化设备的管理,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把控。3.3强化环境管理。从电力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说,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为重点。组织开展施工作业前,要做好外部环境的检查,降低其对设备和材料等的不利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外部环境检测作业,要优选铺设线路,保证线路位于干净整洁的区域,避免处于腐蚀路段。除此之外,要优选质量高的材料[3]。组织线路材料时,要做好零部件的检查,保证其具有整洁度,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若线路架设在雷电高发区域,必须要采取完善的防雷措施,采取布置避雷线装置的措施,做好严格控制,减少雷击的危害。若线路穿越森林,那么要对线杆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处于合理位置,避免受到林木的影响。对安装的电力设备,做好防护和警告牌设置,定期进行维护以及保养,保证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确保电力线路稳定运行。3.4加大技术监督管理。实施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要贯彻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强化对技术应用的监督和把控。从技术管理层面来说,采取分阶段管控措施,做好技术监督以及管理,保证电力工程整体作业的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质量和效果时,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围绕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等,开展相应的检查,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通过优选施工材料,加大施工工艺运用全过程的质量把控,避免发生材料受潮或者工艺运用不当等问题,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等[4]。3.5做好后期评估和总结工作。若想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须要注重反思和总结。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采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措施,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支持。基于对评估结果的数据整理以及分析,及时发现技术应用管理的不足,做好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和效益目标。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实现对技术应用全过程的管控[5]。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若想实现对技术应用和工程施工的有效管控,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施工流程;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技术监督管理;做好后期评估和总结工作。

参考文献

[1]谭洋港.基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8,25(07):208-209.

[2]邹孟江.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11):41.

[3]张晋.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7(20):175.

[4]朱芮含.试论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J].低碳世界,2017(22):140-141.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供电公司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方面。因此,供电公司必须重视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可以平稳运行。

1合理设计电力配网施工方案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10kV电力配网施工方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供电公司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力配网施工方案[1]。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供电公司可以选择资质较深、能力较强的设计单位,充分利用其经验与优势,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另外,供电公司还可以将专业设计人员引入到具体的施工方案设计中来,并对整个实际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以便从根本上保证电力配网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完善电力配网施工流程

要想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保证其施工流程的规范性,因此,供电公司必须对电力配网的施工流程进行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1规范施工工艺的流程。供电公司必须充分了解电力配网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其具体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实际施工的质量。2.2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让施工人员通过交流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从而有效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电公司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其主动投入到施工作业中去,从而有效保障施工的质量。2.3保证程序的精简性。供电公司还要通过科学管理、有效组织等方式,保证施工操作程序的精简性。一方面,供电公司要通过树立安全意识、设置安全标识等方式,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供电公司还要对施工材料与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做好材料的筛选和放置工作,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以便从根本上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2.4充分考虑施工成本。供电公司应将成本管理与施工流程管理结合在一起,避免资金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

3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管理

外部施工环境对施工设备有着一定的影响,会加快其损耗的速度。因此,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首先,在对线路走廊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污染严重的区域。若是实在无法避开,就必须选择绝缘性能较好的线路材料,并做好相关的防腐工作。同时,在进行线路材料布置工作的时候,要保证各个部分中零部件的清洁度,并尽可能的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其次,在实际施工中,要对各种自然因素进行有效考虑,并做好防范工作。通常情况下,若是在较为空旷的环境中施工的话,应该配备一些避雷的设备,如避雷线、避雷器等,避免线路受到雷击的影响;若是线路需要穿过森林的话,就要适当调节线杆的实际高度,或者是对线路两边的树木进行修剪。最后,在实际施工中,还要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应该将配电设施安置在离人行道路较远的地方,并在其表面涂上反光漆,让过往行人避开其行走。同时,还要在电力设备的周围设置警示牌,并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排查,排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质量进行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是以分阶段的方式管理施工技术,并通过对每一阶段施工质量的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施工整体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在对检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要加大执行的力度,严格禁止偷工减料的行为,从而保障检测环节的有效性。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安全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另外,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入场、放置以及使用等工作,从而保障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采购环节,必须选择具有合格证以及出厂证明的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抽检,并及时将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返回厂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放置与使用,从而保证其可以充分发挥功效。

5加强施工完成后的评估与总结

要想提高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借鉴、吸收以往的成功经验。评估工作就是对施工管理的过程进行评分,而总结工作就是指在对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等因素进行完评估之后,将其结果与以往的经验对比,总结出更加有效的经验,完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实际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为后期的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供电公司必须做好施工完成后的评估与总结工作,提高管理的水平,从而保证供电的安全[2]。

6结论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用电量的逐渐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完善施工流程、加强环境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及做好评估与总结工作等措施,来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促进供电公司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豪,李明浩.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84.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公司也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供电工业中的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方面。需要供电公司加强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分析,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顺利开展。

1合理设计电力配网施工方案

在电力配网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供电公司在电力配网施工前,要先对所要施工的区域进行检查,根据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电力配网施工方案。在进行设计电力配网施工方案时,供电公司要做好对设计公司的选择,尽可能的选择设计经验多、能力较强的设计公司,能够使得设计出的电力配网施工方案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在进行电力配网施工过程中,供电公司需要派遣设计技术人员到施工区域中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1]。

2完善电力配网施工流程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的保证施工过程具有规范性。所以供电公司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电力配网施工流程:(1)规范施工工艺的流程。在对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需要提前对电力配网施工方案进行检查,在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效率[2]。(2)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影响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的因素是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供电公司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定期开展交流会,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传授经验,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力问题。供电公司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行制定奖惩制度,鼓励施工人员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提升电网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1]。(3)保证程序的精简性。供电公司要保证施工程序要具有精简性的特点,需要对施工程序进行相应的简化和缩减。在电网配网工程过程中,要对易发生问题区域进行明确的指示,比如,设置安全标识等方式,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在电网配网工程施工时,需要做好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处在可使用期。将施工材料放置后,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进一步提升电网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2]。

3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管理

在对电网配网工程进行施工时,还需要提前检测施工区域的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可能会对施工设备有一定的影响,降低其使用时间。在施工前,要加强对外部施工环境管理,保证其不会损坏施工设备,提升施工效率。在进行检测外部环境时,先对所要铺设的线路进行选择,尽可能的铺设在干净的区域,避免出现线路腐蚀问题。在具有腐蚀区域进行铺设线路时,要做好线路的防腐蚀措施,选择质量较高的材质。与此同时,在布置线路材料时,需要保证每个线路中的零部件的整洁度,避免受到过多的外部影响。电网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所在区域的自然防范工作。比如,所在的施工区域在空旷的环境时,需要做好防雷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周围布置避雷线等装置,防止施工区域受到雷击的损害;如果所要铺设的线路经过森林时,需要将线杆的高度调到合适的位置,或者是将线路两旁的树木进行修剪。电网配网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要将配电设施安置在较偏僻的地方,并在其周围放置警告牌,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问题。要做好施工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的发现问题,要保证施工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而提升电网配网工程的质量[1]。

4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力度

电网配网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并且要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在电网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分阶段的方式管理施工技术。对每个阶段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检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部门,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保证每个阶段的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在施工前,要按照施工安全准则对施工区域进行排查,将易发生意外的区域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在进行监督管理施工技术时,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采购种类、放入场地、储存地址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要根据目前市场的行情进行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材料,所要采购的施工材料制造商要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在施工材料放入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运输不当出现损伤的问题;在施工材料储存地址中,要做好施工材料的保护,做好仓库的防潮,防湿等措施[2]。

5加强施工完成后的评估与总结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需要借鉴、吸收以往成功的工作经验。施工结束后的评估工作能够对整体的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评分,总结工作就是根据评估结果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在电网配网工程建设中,要加强施工完成后的评估与总结工作,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1]。

6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日常用电需求的逐渐增加,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通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创新并改进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进而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金铠.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对策分析[J].机电信息,2014(24):110-111.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电力系统

10kV配网是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能供给需求满足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与市场用电量、电能需求的不断提升,10kV配网电力工程规模、数量与要求不断增加。对此,有必要加强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提升工程质量,为配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1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

在工作经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了解到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仍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制约着电力工程优化发展,影响10kV配网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对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得到如下常见问题:理论与实际脱轨: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实际需求不相符是导致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低下,配网电力系统运行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追其原因:一是,10kV配网电力工程是一项系统、长期、综合的工程,涉及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相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管理提供了难度。当在施工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环境了解不充分、不到位时,将出现理论设计与实际施工要求偏差,施工设计指导作用减弱,工程变更、工程返修现象频发,影响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二是,10kV配网电力工程为场外作业,不可避免受环境因素影响。例如,雷电能够致使电力线路绝缘子击穿,形成闪络问题,对电气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出现设备故障、线路故障;雨水过大容易引发电力线路间距短路放电,引发10kV配网电力工程线路故障的产生[1]。对此,需做好综合分析工作,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与合理,并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工程变更行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外界因素的破坏:通常情况下,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多以单端接线为主要接线方式,通过以射线形式实现配网拓展。在此过程中,电力工程施工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易产生破坏问题,影响配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例如,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下,10kV配网电力工程需考虑城市绿化对架空导线、配电线路的影响;交通工具对环网柜、杆(塔)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电缆及其相关设施的影响。配网布置的影响: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10kV配网的科学布置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保障。因此,配网布置问题也是10kV配网电力工程较为常见的技术问题。例如,在环网供电时,需考虑架空线路周边环境对其的影响,一旦架空线路设置不合理,将严重影响配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出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故障。又如,配网布置不合理,使电气设备之间电气间隙过小或过大,以引发电压故障,并对电气设备产生破坏。

2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

针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落实处理措施,提升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方案设计中落实处理措施: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要想降低上述技术问题的产生,首先应做好电力工程方案的设计与规划,避免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实际出现过多偏差,降低工程变更、返修等行为的发生。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具备全面且充分的了解,结合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要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综合分析,掌握施工环境对电力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影响,包括输电线路、电缆基础设施、环网柜等电气设备、供电方式等,从而提升施工方案设计准确性、可行性,做好故障应急预案,落实技术问题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在施工前,做好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丰富专业知识与经验,使其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个体与组织行为的规范,降低不必要施工技术执行问题的产生与影响。施工管理中落实处理措施:行之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是处理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重要举措。例如,加强设备与材料管理,通过开展预防性试验能够有效剔除不合格材料与设备,包括绝缘子、避雷器,实现接地网接地阻值科学调整,降低天气变化对电力线路、电气设备等的影响[2]。与此同时,基于巡检,实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降低外力破坏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影响。此外,在与城建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的合作下,做好配网规划与布置,实现电力工程高质、高效与安全生产。技术应用中落实处理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引入先进技术与优质设备进行工程施工,如继电保护技术、中心点接技术等,以技术创新改善技术问题,包括线路污染问题、避雷器击穿问题、事故跳闸、电力线路短路等,提升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

3结语

在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下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整体层面来看,仍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对此,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应善于在工作经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探寻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并立足自身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处理,以实现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助力电力行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军.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3):231-232.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7

1.1土石方开挖、弃土破坏周围植被。1.2基础施工材料数量计划过多,堆放不合理,造成清理困难。1.3因施工机械出现渗漏油而污染地面。1.4在树木茂盛和果园,采用内抱杆外拉线的施工方法而大量砍伐树木。1.5展放导线时因清除放线通道而大量砍伐树木。1.6铁塔组立和架线时,所占用的施工场地过大。1.7施工场地有暗藏的古墓、化石、文物和其他有地质和考古价值的物品。1.8在架线施工中,修筑施工运输道路造成环境破坏。1.9施工后清场不彻底,一些材料的包装物和施工废弃物没有回收或回收不干净。1.10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污染。

2对上述原因的解决办法

2.1建立送电线路工程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职工自觉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和尽量减少对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2.2基础施工时,开挖出来的土方应合理堆置,施工剩余的土石方尽快运送到合适地点。施工结束后,将塔基处地形、地貌用填土、护坡等方式最大限度的恢复到原状态。2.3为了保护基坑周围植被,做到工完、料清、场净,基础施工时,砂、石、水泥堆放处敷彩条隔离布;材料定量供应,达到少占地,避免浪费,场地容易清理的目的。2.4施工机械设备在投入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并应经常检查、维护,避免渗、漏油污染地面。2.5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现场整洁,及时排除雨水和污水,从现场清除并运走废料、垃圾及不再需要的物品。2.6铁塔组立施工时合理布置场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在林木茂盛和果园处采用小抱杆起吊铁塔,减少树木砍伐。2.7在架线施工中,合理地选择牵张场位置,尽可能把牵张场选择在有道路可以到达的地方,少修筑道路,采用耐张塔高空平衡挂线减少地面作业,尽可能减少对树木和植被的毁坏。2.8展放导引绳时不砍通道,利用压线设备使导引绳徐徐升空。2.9施工人员在工地用餐时,应自带餐具,不得使用一次性餐具。2.10按照建设单位对工程环保工作的要求,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环保工作。2.11与当地环保和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在施工中注意搞好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工作。所有在工地被发掘的化石、硬币及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及有地质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和物品,应被视为国家的绝对财产。应采取合理措施,严禁施工人员或其他人移动、损害这类物品;发现文物等,应立即停止施工,通知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处理这些物品。2.12在建设单位发出任何移交证书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将所有的设备、多余材料、垃圾及各种临时工程清除、移走,并使工程及工地保持清洁,使业主、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满意。

3通过改进和创新施工方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1在高山大岭和森林保护区内用经纬仪复测分坑过程中,因通视条件差而大量砍伐树木。通过对通常复测分坑方法的改进,用GPS配合经纬仪复测(经纬仪针对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在复测过程中定出线路方向桩,以方向桩为依据,用经纬仪对一般直线、转角和单变双分歧塔等杆塔基础的分坑。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避免了测量误差的累计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因通视条件差而大量砍伐树木和农作物,对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2改造线路和放线前用经纬仪对输电线路进行视距、高差的测量,因通视条件差而大量砍伐树木。通过对输电线路传统的视距、高差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利用三角高程的测量原理,经过公式推导,提出了求视距、高差的间接测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而且可以跨一般障碍测量,不因大量的砍伐树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3传统的分解组塔方法组塔时需要起重设备升降抱杆,使用工器具较多,在山区复杂地形施工中运输困难,工作效率较低。该方法还需要反复进行抱杆升降,因固定抱杆需要打临时拉线和进行升降抱杆需要动用一整套的起重设备,占用施工场地较大,毁坏青苗和树木较多,从而出现土地承包户阻挡而无法施工,加大了施工通道的协调难度。在一少部分具备固定临时拉线的地形,因山区大部分地质开挖为石坑,地锚坑开挖难度大,组立前的准备时间长。基于传统的分解组塔方法在山区复杂地形组塔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和探索,总结出由塔角主材一带一和一带二的组塔方法代替抱杆分解组立塔身的方法;总结出无抱杆分解吊装地线横担和导线横担的方法。经实践证明不仅解决了山区复杂地形组塔的难点,而且可以减少组塔用的工器具,降低了工程费用,避免了组塔过程中毁坏大量青苗和树木,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4从降低工程造价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对山区铁塔基础型式及塔高设计的建议

在长期送电线路施工中发现相似的地形、不同的铁塔基础型式和塔高在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截然不同。在长期送电线路施工中发现相似的地形、相同的杆塔型式、在线路铁塔基础设计中,不同的基础型式在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截然不同。通常的铁塔基础型式是四个基础顶面等高,在山区施工中为保证基础正常施工需要大量的降基面,一般山区降基面需要2-6米,降基面开挖大量的土石方产生的结果使塔基周围树木被毁、塔基以下山坡上的树木被被大量的砸坏、山区本身就少的耕地被掩埋,因降方本身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还会因暴雨所产生的泥石流造成对耕地的多次掩埋、对山下公路和居民建筑的多次破坏。在山区可以推广和使用高低腿铁塔基础的设计,高低腿基础设计可以根据地形配置不同基础高度,不同型式的高低腿铁塔基础来适应山区不同复杂变化的地形,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发现根据山区不同地形设计的不同型式的高低腿基础施工,可以减少基面的开方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大部分山区采用的还是通常的基础型式,高低腿基础的设计还没有被广泛的的推广和应用,有的工程即使部分地形采用了高低腿铁塔基础,但高低腿铁塔基础型式单一不能适应复杂变化的山区地形,为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建议山区应根据不同地形采用不同型式的高低腿铁塔基础设计,达到减低工程造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长期送电线路施工中发现,相似的地形,相同的基础型式,不同的塔高,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截然不同。通常杆塔高度的设计主要是满足导线对地或对交叉跨越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对架线完毕后线下及边线外的树木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砍伐,因大规模的树木砍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山区的林区应采用高跨设计,虽然也因增高杆塔而增大投资,但增高杆塔的费用远远低于投运前因清理线路通道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山区的林区采用高跨设计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例某山区110KV线路,途径山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树木为刺梅、柏树、松树等,按照线路通道宽度需要30米左右,档距为500米保守估计需要砍伐2000多颗,就树木本身的补偿费用在10几万元左右,根据导线跨越果树及经济作物最小距离3米的规定,塔高增加3米即可不砍伐线路通道,增加塔高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增加塔高的费用远远低于树木砍伐的费用,并且还可以减少为保证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而采用的降方处理,故在山区采用高跨设计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因清理线路通道而进行树木补偿的交涉时间,减少外部干扰及不安全因素、对保护环境资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5应用实例

5.1在龙高、九虢∏接新安变线路工程施工中,由于该工程处在山区,全线大部分施工地段基本不通视,在山上有限的几基铁塔高差相对小,树木相对少,但当时正值夏季,高杆农作物较多,通视条件相对差,如果利用通常的方法进行施工,必然因砍伐树木和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利用改进后的新方法,在找桩过程中方便快捷,因该方法不存在累计误差,不仅测量精确度高于传统方法而且避免了砍伐大量的林木,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5.2在汝阳—小店线路工程施工中,放线前利用改进的方法对大档距视距、高差的检查,不仅测量精确度高而且不因大量的砍伐树木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3小店—付店线路工程大部分处于山区,全线设计为双回路,由于地形复杂,抱杆和起重抱杆用的工器具运输困难,并且大部分地形不具备安装固定抱杆临时拉线的地锚位置,一部分具备安装临时拉线的地形,由于地处森林保护区,施工需要毁坏大量的果树和林木,需要到林业部门办理的砍伐证和进行青苗补偿交涉,协调难度大,由于地处山区开挖的地锚坑大部分为石坑施工难度大。我们采用分解组塔的新方法,取消了抱杆,利用简单的组塔工具进行杆塔组立,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减少因施工而造成的青苗毁坏,对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6结论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8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通常从三个层面进行考虑。分别是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文明程度。而技术控制则主要针对前两者。其具体指标可以划分为基础工程控制,杆塔控制,架线方式控制以及质量责任制与质量保证。

2输电线路施工常见的技术问题

2.1线路相位对应问题

在线路架设中,要注意相位之间的对应。尤其是在接线处以及T形接线处。并且,对于相位在线路中的改变状况,以及线路起止端的相位状况要进行深入分析。

2.2导线排列方式问题

对于导线架设中,导线排列方式产生改变之处,例如水平排列与垂直排列之间的转变或者垂直排列与三角形排列之间的转变处,对其转变后线路间距的绝缘效果进行充分考虑。避免因为线路排列方式转变,而引起电气绝缘距离不足的问题。

2.3工程勘探施工问题

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先进行的工序就是线路的勘探。由于勘探所得的结果,是施工路线的设计以及图纸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所以对于勘探精度的要求应较为严格。避免因为勘探误差而造成整体设计出现问题。

2.4工程架线施工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中,工程架线是其最根本的施工内容。而传统的托地展放架线方式,虽然设备操作较为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导线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工作效率不能得到保证。而张力展放的方式虽然工作效率较高,但使用成本较高,且机器操作较为复杂。2.5基面积水问题对于山区或者有一定坡度的地域,在进行线路施工时,容易因为地形原因,使得山上或者高处的雨水积聚到基面之上。造成基面因为积水、渗水等情况导致破坏。危害线路以及周边人员安全。

3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控制

3.1基础工程控制

为了保障后续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需要对基础建设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准备过程中,首先严格审核图纸,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疑点,要与设计人员做好沟通,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做好预防的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中会用到的相关机器设备进行调试,准备好张力机以及牵引机。在电线杆的布设环节,需要对杆间距离使用测距仪进行精确测量。并且在电线杆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要对两杆间距进行二次测量复核。浇筑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要符合相关标准。在实际施工之前要做好试件,并对试件进行塌落度测试。电线杆柱在浇筑后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对其进行养护。注意拆模时间以及定期加水。如果施工时间是夏季的话,还需要给予适当的遮挡,防止阳光暴晒之下,造成电线杆体开裂情况。而在冬季施工时,则需要给予适当的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符合要求。在开凿地基时,如果发现当地地质属于软土类型,则需对软土层进行加固。施工中注意对问题以及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便于问题发生后对深层原因进行分析。

3.2线路杆塔控制

按照受力特点的不同,可以将输电线路的杆塔分为耐张型与直线型两种。为了方便线路维护以及保障电力供应,所以要对杆塔进行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杆常被用于线路搭建较为方便的平地施工中。对于一些跨度较大,或者垂直档距较远的施工,可以选择铁杆塔。在超过110kV以上的高压线路施工中,普通杆塔难以满足线路架设需要,因此常常使用杆塔组。而一旦应用了杆塔组结构的话,在施工的技术控制上,就会出现较多的干扰因素。例如杆塔组中每个杆塔的材质,杆塔的排列组合方式,杆塔组的避雷问题等,都要纳入考虑,将其综合起来对供电线路的施工质量进行分析。

3.3架线施工控制

施工架线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架线前的准备,附件的配置以及导线架设与电线杆之间导线的松弛度控制等几个方面。常见的导线展放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托地展放与张力绽放,这两种绽放方式在施工复杂程度以及施工效率上各有局限之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施工问题并结合环境条件对展放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方法合并使用,一方面降低施工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提高施工效率。

3.4光缆施工控制

由于光缆之中存有较多的金属物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光缆具有吸引雷电的可能。因此,对于光缆的防雷工作一定要得到重视。在施工之前,要对光缆的性能进行检查。标准的光缆盘卷长度应不超过3km。并且光缆在绕曲时,其盘卷半径与光缆外径的比值为15∶1。在施工之中,要有专人来对光缆进行展铺拖拉。防止光缆出现打结现象。注意光缆之间的连接处,保证连接稳固。注意接头处收揽方向,防止因为次序之间出现差错导致光纤变形。

3.5塔脚优化控制

施工地形如果存在较大坡度的话,就会影响到塔杆的高差与地面高差之间的平衡关系。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杆塔长脚对应基础柱增高的方式,使得高差恢复平衡状态。如果经过增高处理,仍然不能满足高差平衡要求的话,则需要在杆塔短脚处基面,进行挖方处理。

4总结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高压;输配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

一、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

当前的国家电力事业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很多工作的安排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继续按照固定的路线、标准来完成,不仅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更加会造成新的挑战,而且构成的潜在性疏漏无法妥善处理。分析认为,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数量增加、施工难度提升、技术要求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针对偏远区域的供电及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走向较为明朗。第二,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与传统工程类型不同,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技术精度和总体管控模式,都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因此我们在技术的优化、调整、更新迭代方面,都要进行综合性的完善,既要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案例的教训。

二、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完善细节技术内容。铁心夹件绝缘电阻测量的实施,必须对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所有位置都进行深入的考虑,无论是在日常的测试方面,还是在数据的搜集过程中,都要采用正确的方案来应对,这样开展工作的好处在于,能够强化各类特殊情况的预防处理,针对主体变压器、套管、尾端、绝缘摇表等设备,进行科学的衔接,数值的反馈更加精准,从而在维护或者是迭代的过程中,直接选用针对性的技术来执行。另一方面,技术细节内容的完善,已经纳入到相关的规范、条文当中,这逐步成为了一种硬性的规定,如果出现违规现象,则造成的安全损失、安全隐患、安全故障等,都是无法弥补的。(二)加强基础环节技术。当前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很多地方都对工程本身给予了较高的支持。为此,我们必须在基础施工技术上进行高度关注,绝对不能表现出任何的疏漏现象。首先,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对于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可以确保工程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得到了业界内的高度肯定。首先,杆塔的选择,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分析,或者是周边的岩层结构勘察等,都要按照精细化的方式来完善,确保在杆塔的创建、施工过程中,尽量对地形地势方面的优势开展科学的利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其次,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势必会在岩层上开展钻孔工作、钢筋施工工作、浇筑工作等,这就要充分观察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特点,以及线路本身的架设方法,还有线路自身的性能等等,尽量的对安全保障效果提升,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科学应对。(三)优化杆塔的技术操作。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变革,一定要从施工技术上良好的调整,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非常显著,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都容易导致将来的工作安排,陷入到较大的困境。为此,我们在杆塔的技术操作方面,要做出综合性的转变和优化。杆塔施工环节要做好杆塔选择工作。通常情况下,杆塔的选择需要结合输电线路的具体施工环境对其的要求,还需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施工成本、周期及供电稳定性;杆塔选择完毕后,需要考虑到其组立形式,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应用较为广泛的组立形式为分解组立。随着分解组立方式的不断丰富,衍生出了多种分解组立方式,比如内悬浮带摇臂抱杆、外抱杆分解组立形式。因此,在杆塔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杆塔组立形式,确保杆塔的组立形式满足其刚度和强度需求。(四)加强施工检查和监督。第一,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技术落实,必须对不同的岗位和操作模式,进行正确的监督、指导,尤其是高空作业或者是基础施工方面,必须进行有效的衔接,在技术数据上不断的优化,改进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坚持对不同的功能进行最优秀的展现。第二,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应坚持做出差异性的测试。现阶段的电力产业和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量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工程之间,势必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继续按照独立性的思维来操作,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成绩。此种情况下,要开展区域性的检查和督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分析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和走向,由此可以在后续的工作安排上,进行价值的更高创造。

三、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发展趋势

第一,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建设,针对施工技术方案的创新,要从初期、中期、后期,以及普通阶段、特殊阶段等方面,开展多元化的改善,分析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加强BIM技术的科学融入,为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内部保障、外部环境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技术改进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工程和具体的技术模式,进行良好的对比分析。当前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虽然整体上相同,但是地方性的差异较大,而且每一批工程的布置,都具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的技术实施方面,进行良好的完善,尽量的取得较高的匹配性,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技术实施。

四、总结

我国针对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重视程度较高,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执行,都能够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很多工作的安排,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不足。未来,要继续对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加强模拟措施和实践数据的融合,分析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特点和走向,坚持在特色工程上进行良好的打造。

参考文献:

[1]张艳婕.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0):189-190.

线路施工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查;建议

1高速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的意义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的标志,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诞生于德国的艾伏斯,而我国大陆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4年的上海嘉定到城区的高速公路,经历了30年的发展,到了2015年,我国已经成功成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连接交通和发展地区经济的优点愈发明显,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建设重点。高速公路的选址和设计要求一直都是施工项目首先考虑的要素,为了降低旅程时间,减少运输的费用,实际施工时一般尽可能选取最短或者最直的路线,这样高速公路的走线就不可避免需要途经河流、高山、山谷、城区等,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收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勘察结果,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当具体的线路通过山谷时,高速公路需要采用架桥跨越,而不是升降坡或者绕过山谷;当线路通过高山区段时,应该在山腰部的平行线上采用隧道穿过,来避免高深度的开山劈道导致司机视线被遮挡或者严重的白洞和黑洞效应;当线路通过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时,应该采用高架路或者设计多层立体交叉桥梁,来避免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另外在实际的设计与施工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自然环境,尽量不破坏地质地貌,防止开山和大填、大挖等现象,多使用高架桥和跨山桥来美化公路环境。综上分析,为了交通发展规划,实际施工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需要尽量对施工附近的地质地貌作详尽而细致的勘察工作,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首先从勘探工作的具体内容入手,对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总结并给出具体建议。

2勘察工作内容

根据不同的地质类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分为桥梁勘察、隧道勘察和采空区勘察三大类。具体的勘察工作需要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充分理解初步设计勘察的成果,再结合具体的工程结构,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布置,而采取的勘察技术和方式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需要以能明确各个工程结构所架设场地工程的地质条件为主要目的。2.1桥梁勘察桥梁勘察需要依据相关的道路建设标准和规程来执行,首先,详细查阅施工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资料以及详细的地基土结构资料,检查施工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年代、厚度、成因以及高山坡度变化,为施工方案的设计做准备。其次,施工方需要仔细勘察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而对施工地的岩土条件和工程条件作出系统性的评价,设计基础的施工方案和地基的处理方案。最重要的是,勘察人员需要对勘探点的深度、间距和具体数量进行合理地要求,勘探孔的设计也需要按照桥梁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布设。从勘察孔进行钻探取样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基起伏曲线和厚度变化,检查并标注各种不利于施工的地质现象,然后布置浅层钻孔进行浅层勘察。最后,查明附近沿线的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对于结构中的地下建筑,先进行合理评价,然后再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2.2隧道勘察对于隧道勘察来说,在充分了解初步勘察结果的基础上,以钻探勘察为主,再结合其他的勘察手段如物探等,进行综合勘察。首先需要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或者浅层地震发,在钻孔中进行超声波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和地质探测结果,沿着物探成果沿隧道的中心线进行布置布设。对于底层分界线、物探异常点、地质构造点和隧道浅埋段要着重布设,对于煤系地层或者含放射性物质的底层,还需要对岩溶区、采空区和突水突泥区进行重点勘察。对于这些不良地质地段,要加深勘察深度,至少保证深度达到稳定板以下8m。2.3采空区勘察对于采空区的勘察也需要建立在初步勘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钻探和物探等勘察手段,对于钻探和物探的操作步骤和上述桥梁勘察的钻探与隧道勘察的物探基本相同。另外,如果遇到附近的采空区有矿井等,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井下测量,得到更准确真实的勘察数据。

3主要问题分析

3.1设计方案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在前期的作图制定方案阶段的调查力度和深度不足,没有进一步讨论和分析,直接使用初期的现场调查报告进行施工设计,往往导致施工方案和现场不匹配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文件遗漏等恶性事故,对施工造成了工期延长和预算增加的影响。经常出现施工方在实地调查时,对光缆、坟地、矿井、电力杆线遗漏、数量计算错误甚至位置标注错误,遗漏太多、预算较低,造成了拆迁费用的增加,对拆迁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另外,很多施工单位的设计过于粗糙,对细节的考虑不完善也不彻底,对场坪的标高和建筑物的标高不一致;边沟和排水沟的过渡区处,不考虑实际地形来设计钢护栏,大大增加了过往行驶车辆的风险;对于一些特殊地段,关键区域的施工过程的安保措施和可操作性设计以及经费预算等问题都未作出完善的设计方案。3.2不能做到各单位协调部署。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对各个单位统筹规划、协调部署一直都是重点工作。施工单位往往很难有途径或者方式与地方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特别是在广布电气设备、电信光缆、油气管道和铁路轨道的区域,沟通不协调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施工事故,即使这样,没有沟通协调加大施工难度,对于施工方的防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3理念无法跟上新时代需求。长久以来,因为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一直遵循一套“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的设计方式模板,很多施工单位不考虑实际需求,照搬照套之前的设计思路。这样不仅没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对于“以人为本”的新思路也没有完全采纳,方案设计缺乏必要的人性化措施,设计周期寿命短,不能密切结合工程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宽容性,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欠缺对环境保护的考量,不能合理规划绿地面积、收费站规模,服务区和线路的布设也往往存在严重缺陷。

4工作要点总结

通过对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考虑并制定解决方案,总结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根据具体的地质特点分段勘察。为了提高实际的勘察效果,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详细掌握当地道路工程建设的具体地质情况,然后再根据地质特点分类并分段进行勘察。首先安排专业人员查阅当地的地址材料,询问当地的地质管理人员,然后根据了解到的初步山区地质条件,制定进一步的勘察计划。在完善勘察计划之后,对于勘察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完全依照勘察要求进行勘察工作,总结不同地质特点的地段的地质类型,分析并明确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再将勘察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勘察效果。4.2设计合理的勘察线路。为了降低施工的事故率,保障勘察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勘察前需要设计合理的勘察路线。为了提高勘察的效率,需要设计人员提前设计一条安全并且合理的路线,这需要勘察施工人员对当地环境非常了解,并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地形地貌、天气等因素,对工程的施工地址进行具体的地质勘察工作。4.3加强对勘察人员的管理。提高勘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因为勘察工作不仅危险,而且需要团队协同,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5总结

本文介绍目前高速公路线路施工项目中,不同地质特点所对应的不同勘察手段和方式,然后从这些施工内容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列举了一些勘察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常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工作要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具体施工时,需要勘察工作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结合当地环境,设计合理线路,完善设计方案,微观上对于细节问题要细致完善,宏观上,对于施工要统筹规划协调部署,对于项目要考虑长久收益,不能只关注于眼前。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韩玉龙,曹延海.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9):245-246.

[2]杨斌.铁路与高速公路地质勘察对比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06):98,100.

[3]覃春成.高速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102-103.

[4]陈晓维.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10):55-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