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翻译十篇

时间:2023-04-09 12:56:17

孔子语录翻译

孔子语录翻译篇1

摘要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虽是语录体,却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决定了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

关键词:《论语》 翻译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论语》的文本性质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文体类型属语录体。孔子对弟子提出的众多问题的解答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被称为“东方圣经”,可见其对东方世界的影响之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足见其有别于《圣经》,《论语》并不只是教人修身养性以完善自我,而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而最终“平天下”。易中天先生曾在《百家讲坛》栏目之“我读经典”中概述“孔子的理想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可以说《论语》是一部治世经略。对儒家思想的社会作用,庞德在《大学》译序中作了如下评述:儒家原则历经考验,是唯一有效的协调社会的精神力量,如果要建立和平的世界新秩序,就必须学习儒家思想,不奉行儒家原则,王朝便衰亡,世界便混乱丛生。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这是一个礼制崩溃、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孔子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以匡天下。因此,对《论语》的理解与阐释不应脱离这一历史大背景。可以说,儒学是一种政治伦理哲学,而作为儒家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自然属于哲学书籍。如果只是把《论语》看作是孔子对弟子们的道德说教,那就大大矮化了《论语》,由此对《论语》的理解也就难以说是恰当。而在此基础上的《论语》翻译也必定不能正确反映《论语》的内涵。

二 《论语》翻译的原则

原作的文本性质不同,翻译时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对文本类型与翻译的关系做出过如下论述:文章根据各自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章,……表达功能的核心是作者或话语发出者的思想,他通过这些话去表达情感,是不管反应如何的;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章……核心是(语言)外部情况,关于某个主题的事实、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还有一种功能是呼唤功能,其核心是读者或听者。这是一种号召读者或听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的功能。根据这一观点,《论语》兼顾表达功能与呼唤功能。因此,翻译《论语》时就要“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学术性”可减低译者主体性的干预程度,保证译本的严肃性及翻译的准确性;“通俗性”则能够保证译本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但是如果译本的“学术性”远高于“通俗性”,则译本不易被更多读者所接受,翻译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如果译本的“通俗性”大大高于“学术性”,则原作易被通俗化而丧失其哲学性质,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伦理说教。下面以理雅各、庞德、斯林哲兰德三人的译本为例来说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第十二》)

理译:

“Yen Yua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The Master said,“To subdue one’s 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is perfect virtue.If a man can for one day subdue him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all under heaven will ascribe perfect virtue to him. Is the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or it from others?”

庞译:

“Yen Yuan asked about full manhood.He said:Support oneself and return to the rites,that makes a man.If a man can be adequate to himself for one day and return to the rites,the empire would come home to its manhood.The business of manhood sprouts from oneself,how can it sprout from others?”

斯译:

“The Master said,“Restraining yourself and returning to the rites(keji fuli 克己复礼) constitutes Goodness. If for one day you managed to restrain yourself and return to the rites,in this way you could lead the entire world back to Goodness. The key to achieving Goodness lies within yourself――how could it come from others?”

通过比较以上三种译文可知:理译为相当正式的书面语体,用词典雅、考究,语义上忠实于原文,但译文更适合受过良好教育者阅读。庞译则文体、语言都比较通俗,更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但有释义之嫌,学术性不够,不利于读者正确理解《论语》的性质;斯译在文体、语言、语义忠实性方面介于理译与庞译之间,既保存了《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又使译作通畅易懂。因此,“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是翻译《论语》应遵循的原则。

三 《论语》翻译的方法

《论语》翻译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对其文本性质及文体风格的把握,其次便是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虽说《论语》是语录体,但是其文本性质决定了译文的遣词造句要正式、格调应严肃。同时,鉴于《论语》翻译的目的,即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翻译时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及基于“异化”策略之上的以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通俗地说,“异化”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成分以帮助读者了解异域文化。因此,翻译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时选词要得当,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译+适当注释或增词

如果译入语中有对应词就将其直接译出,并采用少量注释或增词来点明该文化负载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有别。译文中初次出现时可稍作注释,以后再次出现时就可根据其所处章节的不同而译出相应的意义,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的“君子”意为“品格高尚之人、有美德之人”。无疑理雅各将其译为“a man of complete virtue”是恰当的。

2 直译辅之以首字母大写

此译法既简洁又说明该词为特殊词汇,提示读者应注意该词的含义。例如可将“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的“忠”、“恕”译为“Loyalty”和“Consideration”。

3 音译辅之以首字母大写+适当注释或增词

如果译入语中没有对应词,可直接用汉语拼音译出,首字母需大写。另外可增加少量解释说明的字词。例如可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译为“Tao,the way of things done”。

4 直译辅之以汉语拼音+汉字

此译法的运用有一个前提,即同一文化负载词在不同章节中意义基本不变时。例如根据斯林哲兰德的译法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礼”译成“ritual(Li,礼)”,“仁”译为“benevolence(Ren,仁)”。

5 将词义概略化

也就是将某些文化负载词根据其含义译成意义宽泛的普通词。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中的“士”意为具有“读书人”的刚毅精神的“从政者”,翻译时可译为“scholarly officials”。

四 结语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虽是语录体,却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这一性质决定了翻译《论语》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翻译时宜采用以直译、音译为主的翻译方法,且选词要正式、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又能较好地再现《论语》的语意内涵。

参考文献:

[1] 魏望东:《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中国翻译》,2005年第3期。

[2] 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孔子语录翻译篇2

关键词:《论语》 仁 英译 比较

一、引言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1](P6)在古代思想家中,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一书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五经之馆辖,六艺之喉拎”[2](P5),无疑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3]意即《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在孔子去世之后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之间的对话经过讨论编撰成书,其中“论”是“编撰”之义,“语”是“话语”之义,“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话语的编撰。

据统计,《论语》全文共15953字,单字为1355,出现频率排前十的高频字依次是“子、人、君、和、仁、道、行、礼、学、天、民”(见表1),其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是《论语》一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单就词频统计而言,“仁”毫无疑问是《论语》的关键词;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仁”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精髓。但是《论语》一书中并未具体解释“仁”字,其内涵极其丰富且寓意广泛,可谓微言大义,这对《论语》中“仁”的基本内涵解读提出了巨大挑战。

表1:《论语》高频字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频字 子 人 君 和 仁 道 行 礼 学 天 民

词频 972 222 159 118 109 90 82 75 65 49 49

二、“仁”的基本内涵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仁”是会意字,“仁,亲也,从人二”。从词源学角度进行分析,“仁”乃“人”+“二”,“仁”的左边一半是“人”,右边一半是“二”,这就表示两个人在一起,当然并不是单纯数量关系上的两个人,而是指由此而发生的人际关系,泛指人与人之间要亲近友爱、互帮互助。“仁”在《论语》中的出现高度频繁,在《论语》乃至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却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解释,而是将其涵义融入自己的言论之中。杨伯俊认为:“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还有许多歧义的说法。”[4](P16)“仁”作为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涵盖了“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论语》中涉及到“仁”的语句众多,从词义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指“仁德”,代表一种品行、一种思想;第二类指“仁者、仁人”,即“有仁德、行仁事之人”;第三类指“行仁,做仁事”;第四类指“仁”的名声,即被人称为“仁”[5]。

“仁”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和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其基本内涵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归结:“克己复礼为仁”与“仁者爱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求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孔子对于弟子问“仁”的答案因人而异,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孔子“仁”的中心含义。“仁者爱人”,从肯定方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否定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合乎“仁”,“刚、毅、木、讷”近乎“仁”,“仁”并非诸德,却是包罗诸德的最高概括。一言以蔽之,“仁”字内涵深刻,可谓“一字之下,蕴义万千”。正因为“仁”在《论语》中蕴意万千,其内涵之丰富、用法之灵活,所以“仁”在英译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词,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情境分别翻译成不同的英文单词。

三、“仁”的英译比较

(一)整体评价

关于《论语》一书的翻译与研究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809年至今……产生了近40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这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6]在众多的译本中,理雅各(James Legge)与辜鸿铭(Ku Hungming)的英译本影响较大。由于译者身份、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对《论语》的解读与翻译也呈现出差异,对核心词“仁”的翻译见仁见智。

笔者统计发现,理雅各在《论语》译本中将“仁”翻译成“true virtue”或是“perfect virtue”的次数多达57次,译成“perfectly virtuous”或“truly virtuous”的次数也有12次(见表2)。除了“仁”,“德”也被理氏翻译成“virtue”。由此可见,“virtue”(其形容词为“virtuous”)是其译本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virtue”指的是“behavior or attitudes that show high moral standards;a particular good quality or habit;an attractive or useful quality”,即道德层面上好的行为、人物或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的是某种具体的美德,故用它来翻译“德”是很对等、恰当的。而辜鸿铭将“仁”视作一种道德观念,他对“仁”的解释通常以“moral”为核心词,如:moral character,high moral life,moral man/people/well-beings等(见表2)。尽管“moral”所修饰的名词多样,但翻译成中文无非是“品性端正的人”和“高尚的生活”两大类。辜氏将儒家文化本质上理解为伦理文化,他将儒家的“仁”“德”“君子”“和”“中庸”一律译作含有中心词“moral”或与“moral”相关的词,如“morality,the moral law,the moral man,moral reform,our true moral and ordinary self”。

表2:“仁”的两个译本比较

理雅各译本 辜鸿铭译本

仁 数量 仁 数量

True/perfect virtue 57 Moral character 46

Perfectly/truly Virtuous 12 (high) moral life 25

virtuous 10 Moral man/people 13

Benevolent actions/benevolence 9 Be moral/covetous 8

The man of virtue 8 To live a moral life 5

The virtuous 7 Morality 5

Pronoun 2 A (good) man 2

The good 1 Moral surrounding 1

A man 1 Man of the people 1

Act virtuously 1 Men of moral worth 1

Men of principle 1 Moral well-beings 1

total 109 total 109

总结起来,理雅各的“virtue”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美德”,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道德”。而在儒家思想中,“仁”与“德”不能等同,“仁”高于“德”。《论语》中有“仁”“德”并举的例子,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二者有别。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哲学理念,是可以通过自律和修身达到的一种人格理想;“德”则是上天赋予或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这种与生俱来潜在的“德”,但是并不一定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能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格理想而成“仁”。因此,理雅各将“仁”与“德”等同译作“virtue”无疑是将二者等同,将“仁”的内涵片面化了。理雅各和辜鸿铭对此的措辞是通篇的问题。篇幅有限,本文只举三例来说明问题。

(二)英译例举与比较分析

(1)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理译:The philosopher Yu said,“They are few who,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Now,to 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do not these form of the foundation of a moral life.

孝,指对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间的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爱。孝悌本属于家庭私德的范畴,孔子将其推而广之,引申出孝悌者不好犯上,亦必不会作乱,得出孝悌是“仁”之根本的结论。对于该句中“仁”的理解,向来众说纷纭。此处理雅各将其译作“benevolent actions”(慈爱的做法),辜鸿铭将其译作“a moral life”(有道德的生活)。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都无法将二者与“仁”对等起来。近代著名学者谢无量认为,孔子平日所言及所定五经中所有诸德,殆无不在仁之中。可见理雅各使用的“benevolent actions”及辜鸿铭使用的“a moral life”只是“仁”宽广涵义的一部分。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It is only the (truly) virtuous man,who can love,or who can hate, other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It is only 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 who know how to love men or to hate men.”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但是孔子在推崇“仁”的时候,不仅有“好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所谓的“好人”与 “恶人”并不指根据个人的好恶标准做出判断,而指明辨是非,爱仁者,恶不仁者。作为凡夫俗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标准,并且或多或少对某些人带有成见,所喜好的人未必就是好人,所憎恶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从结构上来说,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均采用了强调结构,与原文的句子结构是吻合的。理氏将“仁者”译作“virtuous man”,而辜氏将其译作“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表面看来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将二人的译文回译成汉语,问题就出现了。理译: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才能恨人。此译文显然不合逻辑,难道不是仁德之人就没有爱人与恨人的权利吗?辜译:只有仁德之人知道怎样爱人,怎样恨人。相比而言,辜氏的翻译较为恰当。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faults of me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 to which they belong.By observing a man’s faults,it may be known that he is virtuou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Men’s faults are characteristic.By observing a man’s failings you can judge of his moral character.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孔子告诫我们,为人处世时犯的不同的过错出现在不同的类群中,通过观察种种不同的错误,就知道“仁”了。这里的“党”是“类群、派别”之义。理雅各将“斯知仁矣”中的“仁”译成“virtuous”,整句回译成中文变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人们可以知道他是仁德之士。显然,理氏误解了原文的意思,回译成中文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是不符合常理的。辜鸿铭则将“仁”译作“moral character”,强调的是道德品质,再次将“仁”与“德”二者等同。

四、结语

理雅各和辜鸿铭对《论语》中“仁”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论是理雅各的“virtue”,抑或是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美德”“道德”之类。而在孔子看来,“仁”与“德”有别,“仁”高于“德”。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仁”难以在根植于欧美文化的英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词来与之相译。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体现出“仁”在原文中的旨意和风格,避免译文对读者的误导,“仁”的翻译还是以音译为“ren”为好。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赵歧.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图解论语》“孔子著”.新网~华文报摘.http://

/hb/news/2009/11~27/1988417.shtml.

[4]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

2007,(1).

孔子语录翻译篇3

关键词:孔子学院;武术;舞蹈;翻译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66-02

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爱并希望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国武术与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国人喜闻乐见。因此,近年来中国武术与古典舞在海外孔子学院的巡演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最有效载体之一。

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巡演做得更加精致,辅以更多的文化手段,以语言为文化载体,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将东方传统美学准确地以英文表述给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受众。

一、历史中的武舞结合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武术与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交缠盘错,彼此间有着极深的渊源。《中国武术史》认为,原始武舞与武术实为一体,舞者手执各种武器,作种种刺击动作姿势的演练[1]。而《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中也指出,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的色彩之一是糅合了武术和杂记两大因素[2]。武与舞,可能在殷、周时期,或远古时期已经具有了。伐纣成功后,周王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的政治秩序,制定了以“六大舞”与“六小舞”为支柱的礼乐制度,其中都轻易可觅武艺的部分。六大舞中表现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大C》和《大武》,舞者手持朱干(盾)、玉戚(斧),被称为“武舞”。“六小舞”中的“武舞”包括有《干舞》(执盾)等。至秦汉时期,随着武器制造技艺和搏击技艺的进一步发展,武与舞的结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汉代手持武器的舞蹈非常普遍,代表作为剑舞p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家喻户晓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汉代画像石如同历史的浓缩画卷,将当时的社会缩影如实地记录下来,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山东嘉祥秋胡山汉画像石上的双人持剑对刺,四川彭县九尺铺汉画像石上的持双剑而舞,山东安东汉里汉画像石的刀舞对阵等都生动反映了当时持武器而舞的情形。起源于战国流行于汉代的一种武术搏击技艺――角抵,与舞蹈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张衡所做《西京赋》所载的《角抵奇戏》中的《总会仙倡》、《曼延之戏》、《东海黄公》都是舞蹈[3]。发展到唐代,其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空前的大融合,游牧民族的重武风习开始进入中原,舞与武的结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剑舞类的《剑器》可以说最为人所熟知,唐代诗文中对此有诸多所载,如“诗圣”杜甫的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郑返摹督蜓裘攀》中写道“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明皇杂录》中记载,“上(玄宗)素晓音律。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遗妍妙,皆冠绝于时”。以上所列举的汉代与唐代的舞蹈,无论舞蹈道具、造型皆与武术对战、武术技巧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可见在中国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武术与舞蹈的发展相辅相成,直至现代中国古典舞的复兴,也多有借鉴武术之要素。

二、海外孔子学院巡演中的武舞结合

以下武舞结合的节目都曾在海外多家孔子学院演出并大获成功。《小破阵乐》由《秦王破阵乐》精简而成,舞者身着戎装,手持古代兵器,舞蹈动作中含有格斗动作,表现了古代女将的飒爽英姿、俏丽妩媚。经改编,巡演中该舞蹈中间插入了一段剑术表演,这段表演不仅不显违突兀,反而在整体节目的浓丽之风中注入一种清逸之感,显示了武术与舞蹈结合之美。《武忆江南》则是将武术表演设置在烟雨江南的风轻雨斜、如雾如诗的情境下,武者持纸伞出场,身着蓝、白等轻柔色彩的丝质服装,在动作上借鉴舞蹈的柔美之意,正值美好年华的少年行走其间,将画面定格在令人眷恋的江南雨巷。《秦王点兵》在表演者的外形塑造方面充分展示了“俑”的质感,以中国武术及中国古典舞中最具特色的动态为表现形式,展示了古代战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保卫家国的英勇形象,昭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武术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丰富了各自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使武术兼具了柔美甚至娇俏、妩媚之韵,将古典舞的历史典故融入其中,又大大提升了武术的文化欣赏价值。观众可以在极短的有效时间内,丰富地领略中华独特的审美艺术,感受中华文学、音乐、武术、舞蹈等艺术风采,并进一步体味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念,立体而鲜明地打造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国的形象,无限激发外国观众学习汉语、亲身感受中华古典文明及当今社会蓬勃风姿的兴趣。

三、关于英文翻译的思考

中国武术与古典舞蕴含大量富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涉及中国的传统习俗、思想和历史等诸多元素,是中华道德、礼仪及思想的传承载体,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传承的文化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在翻译这一类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内容时,往往因为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互译方面对译者的工作形成很大的难度。

1.相关翻译理论。在谭载喜编译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中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4]当代文学理论大师、解构主义耶鲁批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在其著作《跨越边界:关于理论的翻译》(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中指出,当某一理论由一地旅行、翻译到另一地时,会因为不同的时空与文化条件产生新效应。[2]翻译者需要将翻译内容在不同语言及文化环境下进行精准而恰当的转化,让作品本身跨越地理和文化上的边界,最大程度地适应目的语国家或文化体系的审美及文化理解。而当某一信息的表现形式是该信息所含意思的实质性成分时,要把这种意思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很困难。尽管英语中拥有一百多万个词汇,翻译时很难做到对等翻译。[5]因此翻译策略的制定显得尤其重要,需要充分理解节目本身文化要素的构成,对目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必要的取舍,体会观众的审美,把文化内涵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方能实现原语与目的语的等效。

2、翻译实例及译法初探。我国当代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译有无数古典名著,其代表作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等。“楚辞”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集,作于公元前三世纪,地区是华南的长江流域,当时主要是版图广大的楚国。[6]楚辞本身带有太多的中国历史、文学、地理信息,许渊冲先生的做法是将楚辞译为Elegies of the South,用更有代表性的南方一词替代了需要进一步加以注释的“楚”,而在其序中,对楚辞本身进行了描述。在翻译实践中,笔者曾经学习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思路,并对同一节目的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①《淑人剑器》。旨在表达崇文尚武的君子,通过剑舞的演练、修养的精神气韵来表达古人圣贤那种自强不息、文雅高尚的精神境界。舞者身着士大夫服、冠,手持长剑,动作中结合了武术与舞蹈,可以达到很好的中国古典文化展示之效。笔者曾经译出两个版本:The Man of Virtue vs. Chinese Sword Dance。观众及海外孔子学院的同事并未对任何一方做出压倒性的评价。The Man of Virtue意为有美德之人,比较符合表演者形象塑造,同时兼具中国文化韵味,但是容易使观众重点迷失。Chinese Sword Dance,观众很容易理解节目内容,却丧失了文化之美。②《小破阵乐》。据历史记载,由唐代显扬威武气势雄伟的秦王破阵乐改制而成,既保留秦王破阵乐的精神,以表现戎装女子的飒爽英姿,也表现了女子的妩媚和俏丽。笔者的译本为Warriors Triumphal Dance,但是也有在加拿大学习并工作多年的同事指出,可尝试推出女性舞蹈之特点,将女性化词语加入译本。

四、结语

奈达、米勒等翻译大师和文学大师以其高深的造诣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许渊冲大师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方法则为译者提供了直观的、极具参考价值的翻译思路。但笔者仍需要结合每一次的实际情况对翻译作品进行解析和翻译,与武术和古典舞专家进行探讨,分析出他们对该作品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想法,并制定出正确的翻译策略,使海外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可以更加清晰而直观地领略中华古典文化之美,丰富海外孔子学院巡演的宣传手段和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刘青弋,彭松.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社,1999.

[4]J.Hillis Miller,“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New Starts: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z]. Taipei: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Academia Sinica,1993.

孔子语录翻译篇4

耶稣会于1534年由依纳爵·罗耀拉(IgnaziodiLoyola)应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需求在巴黎成立,1540年教皇保罗三世(PapaPaoloIII)批准了其组织形式和会宪。耶稣会士誓愿绝对服从教皇,特别致力于教育使命。耶稣会建立了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并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耶稣会士,这些耶稣会士们的学术成就对他们在海外,包括中国的传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期历史中,来自于意大利的传教士较之其他国籍的人做出的贡献更为突出。这既包括最早确立和推行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传教路线的耶稣会士范礼安、罗明坚和利玛窦,也包括利玛窦之后的郭居静、艾儒略、卫匡国、高一志、毕方济、罗雅谷、利类思、潘国光、毕嘉、殷铎泽、龙华民和熊三拔等著名传教士。”②这里要着重介绍和评述的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儒家文学经典有一定推介作用的罗明坚、利玛窦和殷铎泽三人。

(一)罗明坚与《四书》

罗明坚(MicheleRuggeri)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耶稣会传教士,也是欧洲第一位汉学家。他1543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国,获得了民法和圣教法的博士学位。29岁时加入耶稣会,1578年和利玛窦等人一起离开欧洲前往中国,并于1579年到达澳门。罗明坚刻苦学习中国语文,他创建“经言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教授外国人汉语的学校。为了帮助自己及来华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罗明坚编写了《葡华字典》,第一栏是葡萄牙语词项,第二栏是拉丁拼音,第三栏是汉字,第四栏是意大利文词项。1588年,由于在工作中的失误和想要敦促教皇派使节来中国,罗明坚被派遣回到罗马。但因后来一系列变故导致计划无法成行,罗明坚便隐居萨莱诺,再没有回到中国。在萨莱诺,罗明坚完成了将儒家经典《四书》翻译成拉丁文的工作,其中第一部分的《大学》译文刊载于1593年波色威诺的《精选文库》中,这是最早在欧洲出版的介绍中国儒家经典的译著。意大利汉学家、教授、出版总监弗朗西斯科·达莱利(FrancescoD’Arelli)以保存在罗马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立图书馆中的手稿文献为基础,对罗明坚的《四书》译作做了细致的研究。

(二)利玛窦及其对中国文学的了解

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MatteoRicci)出生于意大利中部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城的一个贵族家庭。马切拉塔是教廷国的重要城市,宗教气氛浓厚,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活跃。利玛窦9岁便进入当地由耶稣会士开办的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6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到罗马大学法学院读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耶稣会神父,并最终成为一名皈依天主教的耶稣会修士。利玛窦在罗马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与教会上层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为后来的传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耶稣会视察员范礼安(AlessandroValignano)和耶稣会总会长阿桂委瓦(ClaudioAcquaviva)都曾和利玛窦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1578年3月,利玛窦和罗明坚等14人乘船绕过好望角向东航行,利玛窦在印度停留4年后于1582年8月抵达中国澳门。利玛窦起初作为罗明坚的助手,在罗明坚大体确定的传教策略基础上进一步调适和发展,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罗明坚离开中国后,利玛窦抛弃传教士原有的僧人打扮,改换中国儒生的服装,进一步适应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1600年5月利玛窦一行到达北京,在北京虽几经波折,但利玛窦的广泛交往使他跨越险阻,继续推动着传教事业的发展。他先后用中文撰写和出版了《天主实义》《二十五言》和《畸人十篇》。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利玛窦很早就开始了解中国文学,这也要得益于范礼安的指点,在中国当时特殊的环境中,必须要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经典作品。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的那样,他认为:“只知道我们的(指西方的)文学而不知道彼国的文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③因此,他开始非常努力地学习《四书》,并翻译成拉丁文,使《四书》配有拉丁文的解述,以便刚来中国的同教会教士阅读,并且希望他的同事能更好地理解《四书》的内容。利玛窦还十分了解《五经》,有些人认为他熟记《五经》甚至强过许多中国官员,《四书》《五经》都是选拔政府官员的科举考试的规定书目。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建立在两大理由上:1.不了解对话者受教育的典籍就无法恰当地与其交流;2.利玛窦找到了有利于传教游说的极为有利的工具,他在展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利用中国经典作品的权威性内容,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学的深厚了解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利玛窦写道:“用我们坚持并严肃探讨过的方法,以他们谦恭有礼的举止,他们自会重视圣贤之名。我希望我们可以坚持用此方法直至最后,因为这里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所有人都是神学家,现在没有人不好好致力于中国之文学,因为只知道我们的文学而不了解中国的是没用的。尊敬的神父,您会看到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认为这一方法比一万基督徒的功用还大,以此安排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皈依。”④利玛窦认真研读《四书》《五经》,因此在1595年开始写作《交友论》时,他也借鉴了孔子关于友谊的一些根本思想。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因此,好的朋友能帮助你成就仁德,友谊是仁的结果,而仁是人类的至善至美,在这方面利玛窦认为中国的理论与他熟知的基督教教义惊人地相似。利玛窦在《交友论》中写道:“正友不常,顺友亦不常。逆友有理者顺之,无理者逆之,故直言独为友之责矣。”⑤“平时交好,一旦临小利害,遂为仇敌,由其交之未出于正也。交既正,则利可分,害可共矣。”⑥“谀谄友,非友,乃偷者,偷其名而僭之耳。”⑦“永德,永友之美饵矣。凡物无不以时久为人所厌,惟德弥久,弥感人情也。”⑧这种独特的方法在《天主实义》中也有运用。利玛窦为了阐释上帝的真正含义,借用了很多中国古代经典。他写道:“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朱(朱熹注)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窃意仲尼明一之以不可为二,何独省文乎?《周颂》曰‘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又曰‘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商颂》云‘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易》曰‘帝出乎震’。夫帝也者,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能出于一乎?《礼》云‘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云‘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汤誓》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金滕》周公曰‘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上帝有庭,则不以苍天为上帝,可知。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⑨尽管利玛窦出于传教策略的需要,对中国古经书有一些误读,他也无法完全理解中国哲学的复杂性和文字概念的多义性,但他的力辩却充分反映了他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广泛而细致的研读,并通过翻译《四书》将中国的文化思想介绍和传播给西方的耶稣会士。

(三)殷铎泽———中国文学的翻译者和传播者

殷铎泽(ProsperoIntorcetta)1625年出生于西西里普拉提亚,16岁起进入卡塔尼亚的耶稣会学校,后来成为一名耶稣会士。1659年他作为传教士到达中国,在江西建昌进行传教活动。殷铎泽热爱中国哲学,对孔子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1662年他将自己读《四书》所做的笔记以拉丁文刻印出版,题目叫作《中国之智慧》(SapientiaSinica),包括2页孔子传记、14页《大学》译文和《论语》的部分译文内容。1667年他在广州又出版了《中国的政治道德学》(SinarumScientiaPolitico-moralis),对《中庸》进行了部分翻译,1669年在果阿(印度)再版时他又添加了对孔子生平的介绍。尽管这部作品的流传范围很有限,但因为1672年被法国作家、旅行家、东方学家戴夫诺(M.Thévenot)收录在他的《各种猎奇之旅之报告》(RelationsdeDi-versVoyagesCurieux)中,因此在欧洲获得了一定的关注。目前该作品在世界上仅存8本,被保存在最重要的图书馆中。他所译的《中庸》又与耶稣会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Couplet)、郭纳爵(IgnacedaCosta)的译作一起合编为《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oSinarumPhilosophusSiveScientiaSinensis),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殷铎泽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和翻译者,他用拉丁文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经典作品。1696年10月,他在杭州去世。殷铎泽将孔子及其作品介绍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莱布尼茨(G.W.Leibniz)和坦普尔(Wil-liamTemple)在读过《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后都对孔子及其思想大加赞誉,孔子在欧洲因此被称为道德与政治哲学上最伟大的学者与预言家。自由派人士欢呼这位被拉丁化了的孔子是人类最伟大的英雄人物之一,是中国的苏格拉底。

二、法国汉学的后来居上及近代意大利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从17世纪中叶起,欧洲汉学的牛耳从意大利人那里落入到法国人手中,有几方面原因:1.1658年法国从罗马教廷取得在中国、越南建立主教区的权利,这为在这些教区征招法国传教士提供了方便。法国传教士开始与清朝廷有了深入的接触,在对中国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编写出版了一些大型出版物。2.法国学者将对汉学的研究科学化、专门化,特别是在法国本土,改变了之前意大利人零散、非学术化的风格。3.在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中法条约签订以后,法国人对中国的研究更加直接。4.法国几大汉学家、翻译家,如儒莲(StanislasAignanJulien)等人的贡献突出。到19世纪,除了古文经书和科学著作之外,法国学者更注重对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如元杂剧、诗歌、爱情小说等。因此,近代意大利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常常受到法国学者的启发,或从法语译本中转译过来。皮埃特罗·安东尼奥·麦塔斯塔西奥(PietroAntonioMetastasio,1698~1782)是意大利诗人、歌剧剧本作家、剧作家、音乐剧改革家,长期为奥地利宫廷创作和演出。他秉性平和,却崇尚英雄壮举。1752年,他将歌颂忠诚正义、舍己为人的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写成意大利文歌剧,题为《中国英雄》(L’eroeCinese),于1752年春天在维也纳美泉宫皇家花园剧院上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麦塔斯塔西奥对《赵氏孤儿》的翻译和改编参照的就是收录在杜赫德(DuHalde)1935年出版的《全志》(DescriptiondelaChine)中由耶稣会神父马若瑟(JosephdePremare)翻译的法语版。阿尔丰索·安德莱奥奇(AlfonsoAndreozzi)是最早对近代中国进行研究的意大利学者之一。他1821年出生于佛罗伦萨,早年学习法律,他向往民主,同情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作为律师他曾为多梅尼科·圭拉齐(DomenicoGuerrazzi)进行辩护,因此屡遭迫害。在他流亡法国巴黎期间,他结识了法国汉学家儒莲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此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他在佛罗伦萨的语史学界教授汉语,尤其致力于阅读和翻译中国作品。1883年,他以《佛牙舍利》(IldentediBudda)为题目翻译出版了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一小部分,并于1885年再版。他对中国的法典有很深的研究,写有《论古中国人的刑法》(LeLeggiPenaliDegliAntichiCinesi)。他的翻译在字面上忠于原文意思,有时会标注音标,但也不乏缺陷和瑕疵。图罗·马萨拉尼(TulloMassarani)所编写的《玉书:远东的回声》(IlLibrodiGiada:EchiDell’Es-tremoOriente)收录、翻译了中国古代多个朝代诗人的百余首诗作。全书共176页,1882年由SuccessoriLeMonnier出版社出版,分为25个主题:“柳枝”(Ramoscellodisalice)、“渔父”(Pescatore)、“湖畔”(Inrivaallaghetto)、“镜中女人”(Unadonnaallospecchio)、“秋沙鸭”(Losmergo)、“秋思”(Pensierid’autunno)、“流放者”(L’esule)、“七夕”(Pensieridelsettimomese)等。图罗·马萨拉尼1826年出生于曼托瓦,是意大利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位犹太议员。他精通艺术,文学创作风格灵活优雅,著述颇丰。他让意大利人了解了德国浪漫派诗人海涅,推广了欧洲一些不为人知的作家的作品,特别是他对于意大利文学家卡洛·谭卡(CarloTenca)的研究最为著名。

三、明清时期意大利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译介的动机及特点

孔子语录翻译篇5

关键词: 文质之争 启示 语言 时代

1.文质之争的起源

文质概念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当初的文质概念是在论述做人的标准。引申过来,“文”即文采,是文学作品的形式方面;“质”是实质,即文学作品的内容方面。文与质的关系就成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中国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发生于公元224年。当时竺将炎与维祗难共译了《昙钵偈经》(即《法句经》)。后来支谦重新校译了该经并作《法句经序》,说竺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并批评译本“其辞不雅”。他的批评立即引起了维祗难的反击。后者认为:“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今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他还引用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和孔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话为理论依据,提出“今传胡义,实宜经达”。由此可见,支谦主张译文应该讲究文采,其译文以“辞旨文雅”流于后世,属于文派。维祗难和其他人引用佛祖、老子和孔子的话,认为佛经翻译无需修饰,主张译文语言质朴,属于质派。

2.文质之争的演进

文质之争伴随着佛经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演进。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是起步时期;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是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唐代,是鼎盛时期;第四阶段,北宋到元,是收尾时期。

2.1佛经翻译起步期的文质之争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文派的支谦和质派的维祗难。

支谦认为天竺语与汉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强调了翻译的难度。他主张译文应该讲究文采,其译文以“辞旨文雅”流于后世。他一贯主张译文的加工润饰,考虑佛经接受对象的理解能力,是文派翻译思想的首位倡导者和忠实执行者。支谦―生共翻译佛经三十六部四十八卷,其中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有《维摩诘经》二卷、《大明度无极经》四卷、《首楞严经》二卷、《慧印三味经》一卷、《老女人经》一卷和《阿弥陀经》二卷等。这些译本反映了支谦坚持一生的翻译思想。

维祗难和其他人引用佛祖、老子、孔子的话,认为佛经翻译无需修饰,主张译文语言质朴,属于质派。他们所译文字有的是胡语,有的是音译,过于质朴,言辞不雅。

2.2佛经翻译发展期文质之争的延续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文派的鸠摩罗什和质派的道安。

道安是东晋时期的僧团领袖和佛经翻译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道安本人不通梵文,但通过对同本异译的比较,对文质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道安的经文,如他自己所言:“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除了对原文中的倒装句法有所改动之外,严格按照原文顺序,不增不减。可见他的翻译依然是采取直译法。

鸠摩罗什的翻译则和道安明显有所不同,他认为在不违背原文大意的前提下,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不妨“依实出华”。他的弟子僧睿曾说鸠摩罗什“梵文委曲,以秦人好简,截而略之”,说明他注重文辞,侧重意译,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删减。

2.3佛经翻译鼎盛期的文质融合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非玄奘莫属。文质实现融合,争论至此结束。

唐贞观到贞元年间,佛经翻译在玄奘推动下达到了高潮。这个时期的译文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玄奘熟知佛教义理,精通梵语汉语,对翻译实践有很深入的认识。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即在五种情况下尽量采用“音译”;他在译文中熟练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和“代词还原法”等技巧,让译文达到形式和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正如如梁启超所评:“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佛经翻译,到了玄奘那里,达到了巅峰。文质终于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融合。

2.4佛经翻译收尾期的文质融合

自玄奘死后,由于内部统治者的镇压和外来匈奴的入侵,佛教经历了内忧外患,佛经翻译活动到了北宋,以至元朝以后就逐渐进入了收尾时期。这一时期因为没有重大的翻译事件和翻译家的出现,更多是对唐朝翻译鼎盛时期的总结,在此不做累述。

3.文质之争的原因分析及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天竺语与汉语也不例外。在进行佛经翻译时,译者不可能把用天竺语写的佛经内容和形式都用汉语尽善尽美地再现。那么该怎么办?如果质是佛经的内容,文为佛经的形式,文质之争就成了翻译佛经内容还是翻译佛经形式的争论。面对这样的选择,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质”即佛经内容,也就是佛经旨意,是肯定要传译过来的,否则就失去了佛经翻译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所有佛经译者都应该是质派。谁敢说自己翻译佛经却不传达佛祖的旨意呢?如此,哪来的文质之争?依个人愚见,所谓重文重质,第一是不能驾驭两种语言的译者给自己找的借口;第二则是时代的需要。

3.1佛经译者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

“质”派的创始者为外来僧侣,其汉语水平成为制约其翻译的重要因素。正如支谦评竺将炎所说:“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文”派的支持者,若非生长于中国,便是久居汉土,前者有支谦。支谦是月支国来华的第三代移民,深受汉文化熏陶。支敏度在《合首楞严经记》中曾如此评价支谦的翻译:“越才学深,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后者如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天竺人,出身相国之家,精通梵文和汉文。他们无论对汉语还是中土文化都有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因而译经更倾向于译入语。

由于译者本身的语言能力欠缺,往往不具备精通双语的条件,一方面导致译文错误多,另一方面导致他们对如何在译文中传达原文风格和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最科学的认识难免偏颇,表达出或偏文或偏质的不科学论断。到了唐代的玄奘,双语的造诣精深,具备比较梵语文本和汉语文本的语言条件,因而他的译文能够达到圆满调和,不至于过文或过质。

3.2重文重质的时代需要

在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面临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难度极大,因而译法上相对保守,采取的是再现原作精髓的方法。特别是在翻译宗教经典方面,译经的又都是信徒,对原著更是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逾越。因此,“质”派最先出现且占据主导位地位。随着译经实践的发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人不断改进,为使译文通顺流畅,更符合汉语的审美习惯,进而出现了“文”的倾向,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其次,这是佛教广泛传播的需要。起初佛教是在皇家贵族和来华佛教信徒之间传播的。这些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或者已经对佛经有所了解,因而对于翻译较为“质”,也就是较为晦涩的译经也可以接受。但是,随着佛教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百姓的手段而广泛传播时,佛经翻译就面临如何让普通百姓也能理解的问题。因此,译者就逐渐抛弃了以前的“质”,转而以一种更通俗,更明白的方式译经,出现了“文”派。“文”和“质”两派的观点,实则反映了译者在面对不同读者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通过对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的梳理,对于当今的译者总重要的启示就是,做翻译,最根本的是掌握两种语言,对两种语言要驾轻就熟。同时,翻译不是孤芳自赏的寒冬腊梅。翻译的兴盛,伴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随着中国文学因诺贝尔文学奖而引发翻译思考,相信中国的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到来,这无疑会为广大译者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道安法师.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第一[A].僧撰.苏晋仁等点校.出三藏记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1.

[3]吕洁.论佛经翻译理论中的文与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

[4]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5]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83(7).

[6]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威利.论语: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支谦.法句经序第十三[A].僧佑撰,苏晋仁,等.点校.出三藏记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支敏度.合首楞严经记第十[A].僧撰.苏晋仁等点校.出三藏记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8.

孔子语录翻译篇6

【关键词】翻译学 《论语》 内容与模式

前言

在人类语言研究的两千多年历史中,针对于翻译学的研究曾涌现过三个重要的研究范式,最早的是 20 世纪初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范式。第二个是 20 世纪50 年代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建立的生成语法范式,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不是所有的话语,而是个人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第三则是发生在 20 世纪末的由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转向语言及语言习得突现为核心的研究范式。由此,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翻译的历史、理论、流派;探讨翻译的性质、作用、标准、原则和方法。

一、翻译学对《论语》英译的基本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1.语法翻译法。众所周知,语法翻译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使用时间非常长,但是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具有跨时代的特点。这种模式由阅读,分析,翻译三大部分构成。人们在翻译语言时,应当将相关知识点和语法结构弄清楚,然后反复推敲,逐渐积累掌握更多语言知识,并开始接触长难新句型,最后实现人们能够独立的结合情景模式来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语法翻译法鼓励人们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熟记大量的单词。人们应当尽可能的多了解语法知识内容,结合所掌握的语法知识来研究英语的一些语法举行,并对对象进行逐句分析翻译。因此语法翻译法能够提高人们学习英语的基础,同时在利于语言的沟通交流的同时,使得人们尽管掌握了很多英语知识。如:“不亦说乎”“不亦……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常用句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相当于“不也是……的吗”“说”(yue),同“悦”,意即“高兴,快乐”。此句译成Isn't it a pleasure for one to do…或Is it not pleasant to do… 很多单词的发音和运用人们难以很好的把握。该教学方法过分的夸大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人们学习的主动性价值,严重限制了人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仅如此,该种教学方法过分的强调了语言的语法规律,忽视了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削弱了语言交流和运用的价值。

2.直接翻译法。由于社会对英语的需要开始改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已成为各个民族进行交往的工具。另外,语法翻译法也由于对口语的需求而反映出一些不足。为了填补语法翻译法的缺陷,十九世纪末期出现了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的含义是:在翻译期间,不再借助于学习者的母语,而是经过思想和英语的密切关联进行翻译。直接法中的相关内容非常灵活,同时还是人们平常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直接翻译法很重视口语,对培养以及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给予了充分关注。如:“有朋自远方来”,“有朋”:旧注曰:“同门曰朋”这里“朋”当指“弟子”解,王福林解作“志同道合的人”.多数译者译作friends,王译为like-minded people,比friends 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比较贴近原文。“自远方来”有不同的译法: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come to one from afar; coming from faraway places.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口语体的实用性,同时还要确保口语表达的正确性。直接翻译法中缺少语法规则,这样不利于人们对目的语的理解以及学习,会对人们整体掌握目的语语言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3.听说法。由于直接翻译法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很多教学研究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针对该翻译法提出异议,同时努力摸索全新的翻译方式。因此就出现了听说法。陆军法是听说法的原型。因为优秀的英语人才在二战期间非常缺少,军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培养英语人才,就提出了陆军法。二战结束后慢慢向各大学校进行宣传,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改名为听说法。提倡“听说领先”是听说法最大的特征。听说法主张语言要通过习惯慢慢养成,语言学习的含义是,要经过持续的刺激同时快速的给出反映从而培养语言习惯。听说法非常重视语言的听说,另外对培养以及训练读写能力也给与了充分关注,该翻译法认为,首先要用耳朵聆听语言材料,然后在表述出来,最终在书面文字中落实。听说翻译法重视经过不断的练习从而能够熟练应用,最后有能力类推出对思想进行表达的不同类型的语句。听说法的句型练习一般不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内容相联系,就算人们能熟练讲英语,那么也没有碰触到语言的本质,仅仅学习了语言的壳,所以无法实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另外,学习者也没有系统了解目标语的语法体系。不过,听说法非常重视口语的交际作用以及口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二、翻译学构建《论语》英译整体模式探究

1.《论语》英译的社会视角微观体现。翻译学整体性核心观念包容全体与部分两个概念,整体和部分产生和谐共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一起组成具有完整性、内部紧密关联、和谐一致性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内容。在完整的系统中能够展现出整体的价值,它并不是在单独的个体中存在,个体是当做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个体价值,必须融入到其他个体所组成的整体当中。基于《论语》,在其社会领域概念之下其实也就是微观社会的体现,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与内容的互相联系、各个主体的互相作用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包容体、一个小社会、一个彻底的微观的呈现。如:“人不知而不愠”,“人”:别人others; men.“人不知”中“知”字无宾语,解作“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欣赏自己”,译法有 don't know; take no note of;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zed by; fail to appreciate; is not properly understood.“愠”(yun):恼怒feel displeased; discomposure; take offence; feel no discontent.从《论语》英译模式的整体观上来分析,必须恪守以下原则,即英译模式设计的合理性、语言的完整性、知识技能的综合性以及语言文化的融合性。从单元的概念上,《论语》英译模式在结构上、环节上、内容上都必须要反映出整体概念,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可能对翻译实践活动长期积累的一种认知、一种对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使得人们翻译方式和环境发生改变的一种办法和析理。整体语言翻译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所共有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语言的习惯以及各种学科知识。不过,翻译者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在进行整体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相同的有关学习本性的观念,另一方面在教学期间也能采取其他不一样的方法。

2.《论语》英译的整体环境体现。整体语言翻译法并非一种完全的创新,其包容和借鉴多种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心理语言学、构成了心理学等等。完全主张整体语言翻译法学者通过其他学科的理论,延伸到人类使用语言沟通的研究领域。一些人通过相关阅读过程的社会本质、语言习得过程的类似点、人类怎样获得知识、读写能力的培养来阐述和总结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其中就包括人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并非主宰于知识的多少和人们语言练习的观点。如:“学而时习之”,“学”:学习。此段中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而”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and,第二个“而”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时”:经常constantly; at due times; from time to time.“习”:复习,练习review and practise; repeat.“之”是代词,指学过的知识what one has already learned. 从这一点上来看《论语》翻译的含义并非简单学习的阐述,而是在一定整体环境下内容、方式的使用、方法的适用、个体的理解等等所组成的整体效应。其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的翻译活动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是严格按照翻译内容从整体向部分发展的理解和行动。最佳方法是人们对整体的概念进行通透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自身已有的语言学习基础和线索,对整体的概念和印象发生认知,有了整体概念之后,对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同时注意目的性的开展,不能盲目的、没有意义的进行无关的机械式的翻译。

三、结语

从语言功能角度来讲,翻译学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含了话题、结构以及功能,同时也是意义和方式的结合体。从语言交际功能来讲,翻译学产出以及汲取之间的互动就是听说读写,翻译学所构成语言的各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存在。因此,翻译学将《论语》知识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实施,并不仅仅让人们掌握不连贯的技能以及中国古老文化知识,而且还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共同包围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支持网络,对人们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有其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琰.国内外《论语》英译研究比较[J].外语研究,2010(02).

孔子语录翻译篇7

1.中药基本名词术语的选词

1.1选词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一级中药学学科作为选词范围;(2)以中药学常用、基础词为收录重点;(3)突出中药学特点,以中医、中药学特有的词为重点收录对象;(4)强调公认性:术语正名争议大或词义界定不清者暂不收。

1.2中药基本名词术语的选词方法以各类标准、教材、辞书、论文和中医药学著作中涉及的中药学相关术语为对象,根据选词原则,参考现代应用该术语的频次确定入选术语。(1)总论:根据本标准界定的收词范围,结合建立的术语标准概念体系酌情选收;(2)采集类:收录采收中药的时期、部位和方法三类术语;(3)贮藏类:以《中华本草》、《中国药材学》等著作的贮藏部分收载术语为主要收录对象,重点收录常见的变异现象和常用的贮藏方法两方面的术语;(4)鉴定类:以鉴定常用的五大鉴定方法为框架,兼顾传统特点和系统性,重点收录鉴定方法术语和经验鉴别术语;(5)炮制类:主要收录炮制原则和炮制方法两类术语;(6)药性理论类:重点收录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方面的基础术语,部分术语因目前存在异议暂未收录,如毒性等;(7)功效类:功效类主要以《中药学》各论部分所分章节为收录对象,多以章和节名为术语名称;(8)配伍、禁忌和用法类:主要参考历版《中药学》教材以及《中医药学名词》、《中华本草》等文献收录;(9)药名类:以《中华本草》、《药典》(一部“药材及饮片”部分)、《中医药学名词》、《中药学》教材收载的中药为检索对象,通过数据库(数据库选用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光盘版)全文检索,然后根据检出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频次)多少确定该类术语。

2.术语及其定义的研究考证

2.1正名与定义的确定原则既要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又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单义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规范文字的要求。主要包括:(1)科学性:定名与定义应准确表达1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2)简明性:定名要易懂、易记、易读、简洁,使用方便,避免生僻字;(3)国际性:定名时应考虑与国际上的术语概念接轨,以利国际交流;(4)协调性:与国内已公布的名词术语方面的标准,原则上应协调一致,出现不一致的应充分考证,慎重定名;(5)符合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构词规律。

2.2正名与定义的确定方法根据中药学学科特点,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通考:对凡与考证术语有关的文献原文,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的调研和相关数据库的检索进行文献通考;(2)源流考释:对每个术语溯源寻根,以内涵为准进行考释;(3)现代应用频次:如果同一术语有多个名称,一般以频次高者作为正名;(4)力求整个标准系统、简明:在保证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按照概念层级表达概念,上一级的概念概括其下一级概念的共同特点,下一级的概念在表达时直接引用上一级术语,尽量避免重复表达上一级概念,重点表述与同一级术语概念的不同点。

3.中药学基本名词术语数据库的建立

根据以上原则,并利用excel软件初步建立了1500个中药学基本名词术语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序号、拼音、定义、来源、英文参考等项目,为定量分析和统计打下了数据上的基础。

二、中药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规范化

1.翻译原则

1.1准确、规范、统一

既然中药名词的翻译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应属于科技翻译的范畴,以准确、规范、统一为标准,用规范和统一的结构、形式准确翻译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具体做法是:(1)对每一中文正名的英文翻译进行文献通考,建立数据库;(2)与已出版的国标、行标、《药典》以及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系列著作等规范类书中对术语的翻译进行协调;(3)根据所得结果结合英译原则确定术语英文名。这样的翻译步骤就确保了译者在翻译时对中药名词术语的翻译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对翻译质量的优劣和术语翻译的趋势有具体的把握。

1.2简洁

中医药术语是中医药词汇中高度概括化的词汇,因此翻译的时候在准确的前提下,应尽量简洁。简洁的翻译有助于翻译后的英语术语具有术语的特征,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使用、便于记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翻译策略

2.1融合异化与归化,和谐共赢

异化(alienation)和归化(adaptation)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2种方法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各有其优越性和存在价值,两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并行不悖和相辅相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译者不可能对文本中的每一个词与文化因素的处理始终如一地遵循同一种原则和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始终辩证地运用两种翻译方法,从而达到译文和源语的和谐共赢。如在总论部分的部分中表达中药形状的部分,多为中药鉴定学专业术语,多用比喻以说其形,也就是意译的翻译策略。如狮子头,虽然名为狮子头,却不是狮子头形状,只是有疣点状突起,直接翻译为tuberculatestemscar。珍珠盘是指银柴胡的干燥根,其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就翻译为verrucabudsininflatedstarwortroot。金井玉兰是指某些药材横切面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黄色或淡黄色。在这里不易翻译出文学色彩,因此意译为whitephloemwithyellowxylem。再如“临睡服”这个词汇,就不能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成“takenbeforesleep。因为临睡服绝不是指睡觉前服药,因为睡觉可以随时进行,因此我们采取归化方式翻译为“takenatbedtimetakenatbedtime”,就能较好地传达出源语的内涵。当然大部分词汇我们还是采用异化的方法直接翻译。

2.2规范语言形式,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

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统一的一个整体,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前提下,规范语言形式可以使译名形象易懂,便于记忆。如功效类中有相同语言结构的,可以在形式上规范一下。如以下术语都采用—ing形式的并列:清热泻火(clearingheatandpurgingfire),清热燥湿(clearingheatanddryingdampness),清热解毒(clearingheatanddetoxicating),清热凉血(clearingheatandcoolingblood)。而以下术语采用“-ing形式+todo”的统一结构:凉血止血(coolingbloodtostopbleeding)、温经止血(warmingthechannelstostopbleeding)、化瘀止血(eliminatingbloodstasistostopbleeding)、活血化瘀(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toremovebloodstasis)。此外,用词上的一致也非常重要,如所有涉及炮制的词汇,我们在保持英语用法正确的前提下,都使用了“preparation”这个词汇。

2.3药名翻译应区别不同情况先灵活翻译再进行规范

中草药名由于产地、性味、炮制方法等不同,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翻译,切不可机械从事。在灵活翻译的基础上总结相似性,然后对某类药名由于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进行规范。(1)药典中已经翻译的按照药典译法进行翻译:药典上中药术语的翻译原则大部分有以下几种:第一,大部分是采用“属类+入药部位”的原则,如杜仲(eucommiabark),这个翻译原则大多数应用于植物药的翻译。第二,直接译出其名,如白矾(alum),这个翻译原则一般是用于动物药。第三,直接用汉语拼音,如草果(caoguo);(2)炮制方法不同的中药名的翻译:如《药典》有上半夏(pinelliatuber)、法半夏(preparedpinelliatuber),我们的项目上又增加了姜半夏、清半夏、半夏曲等,他们都是半夏的加工品,为了区别在法半夏的后面加上了(withliquorricerootandlimeliquor),当然姜半夏、清半夏、半夏曲也都加上了炮制过程中的其他辅助成分;(3)块茎、块根、根及根茎的翻译方法:块茎这一术语《药典》上有3种翻译方法:①入药部位译为tuber;②入药部位译为rhizome;③入药部位不译。我们的原则是接近于tuber定义描写的翻译为tuber,与rhizome定义接近的翻译为rhizome,药典中没有必要翻译出部位的不译。根茎《药典》也有3种处理方法:第一绝大部分翻译为rhizome;第二部分约定俗成的如人参、生姜、黄连等入药部位省去;第三入药部位翻译成root,如重楼(parisroot)。块根《药典》上有两种翻译:第一,绝大部分入药部位翻译为root,因为有些须根也能入药所以翻译为整体的根;第二,有些入药一般是块根为主,而块根主要是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的,所以翻译为roottuber。根及根茎《药典》上有4种翻译方法:一是大多翻译为root,因为这些药的整根入药;二是其次入药部位不翻译出来;三是虎杖和白前的入药部位翻译为rhizome;四是羌活的入药部位翻译为rhizomeorroot,我们基本上遵循前两个原则。

三、翻译实践要根据文化特色进行创新翻译,保留中医药文化特色,做到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平等

1.翻译思想方面要坚持文化平等、和而不同

在翻译中,一定要按照“和而不同”的翻译思想。“和而不同”的翻译思想是针对中医术语翻译西医化问题而提出的。在中医翻译时,有些人不能坚持平等翻译观,不论概念、文化、语境是否相同,用西医术语翻译中医术语,一味妥协西医概念。西医化的中医术语无法正确地表达传统中医学概念,对此,中医药翻译的西医化必将抹煞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是贬低中医价值的做法。各个民族和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化,它们都是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都具有客观性,从其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平等的。不论一种语言和文化影响力有多大,都改变不了语言文化平等的本质。因此,从翻译角度看,译者有必要以“和而不同”、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源语和目的语,对待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以平等的翻译观从事翻译活动。就中医药术语翻译而言,我们尤其要坚持“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因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一定要有富有特色的能体现本学科的学术词汇。

2.在翻译方法方面要创新方法,展现翻译再创造特征

在我们选定的中药学术语中,有些条目根本无现成的翻译实例可以参考,有些术语为中药学独有的特色,不要说翻译成英文没有经验可谈,就是对于非中药专业的中国人也不是太明白。这些术语翻译时,就要大胆创新,译出中药特色,译出中国文化特色。在中药鉴定学专业术语中,很多都带有修辞色彩,如“蚯蚓头”是指根头部饮片周边密集的环纹。这里用比喻以说其形,对于这类词亦使用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的方法,不能仅仅直译。我们译为earthworm-headshapedannulation;类似的术语还有过桥(根茎表面光滑如茎杆的节间),翻译为bridge-likesmoothrootstock;马牙嘴(炉贝药材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且开口)horse-toothshapedscaleleaves;鹦哥嘴(天麻药材顶端红棕色至深棕色的干枯芽苞):parrotmouthshapedwitheredbudsofgastrodiaetuber;疙瘩丁(饮片周边横向突起的大型皮孔)shapedlenticel。

3.在翻译态度上要开放合作、主动交流

孔子语录翻译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比较,发现机器翻译有其速度快、效率高、词汇量大的优点,但也发现机器翻译存在的不足,比如翻译死板、灵活性低、句子歧义和存在文化因素的问题。通过举例,让我们对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好地探讨和克服,提高学生合理使用机器翻译的效率。

关键词:机器翻译 人工翻译 比较 学生 效率

1、引言

谭载喜在他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提到我国的翻译史时说:“孔子周游列国,在各地言语发音不尽相同,彼此交流甚少的当时,也不得不通过象寄之才(即翻译人员)以‘达其意,通其欲’。”在这个计算机盛行的时代,网络信息激增,国际社会交流愈加频繁,机器翻译已成为克服交流时所产生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之一。合理地使用机器翻译英语,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好翻译的技巧。虽然它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翻译,但进一步了解并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以便在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或进行有机的结合。

2、机器翻译的含义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源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自然目标语言的过程,一般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它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分支,与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理解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做机器翻译软件。机器翻译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可译性,二是因为人的翻译过程具有可模拟性。

3、机器翻译软件及介绍

3.1 Babylon

来自以色列最强大的英文翻译软件,在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2千2百万人使用。Babylon提供最专业英文翻译,有别于一般的翻译软件,Babylon最迷人的是可外加其他语言字典,提供让您翻译一次可同时得到其他语言的翻译。

3.2 谷歌金山词霸豆豆

是金山公司词霸家族全新打造的一款在线词典查询工具,是词霸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要一步,目的在与通过互联网给广大英语学习用户提供即时、小巧的在线英语查词工具,通过互联网给用户提供更实时、更贴切的语言学习服务。

3.3 网译

拥有超过500万不重复词条数目,可谓庞大经抽样测试Dict.CN目前的词库己能基本包含印刷出版的权威词典所应该收录的所有单词,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未经广泛使用和正式收录的词汇。词库目前涉及的专业种类包括了化学,生物,医药,计算机,土木,机械,工业,体育,政治,宗教,日常生活,工作求职,服饰打扮,食物菜谱,职称岗位,影视书籍中英对照名等等。

4、使用机器翻译英语的现状

从1954年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成功到今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计算机应用领域。用户的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提高,计算机用户和上网人数迅速增长。许多流行软件和外国网站都是英文的,而且Internet上的信息绝大多数也是英文的,这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用户的使用,因此对翻译软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机器翻译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阅读或写作帮助,此类软件通用性较强。此外,机器翻译软件近几年在学生中盛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常用机器翻译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里存在的陌生的单词、句子,他们追求的是把意思搞懂,不影响整个句子或者整个文段的理解即可。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用此类软件去深究文段里的内涵意思以及了解中文里的成语、谚语、俗语等翻译成英语的知识。

5、使用机器翻译英语的优点

5.1 速度快,效率高

机器翻译的基本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这也是受英语专业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例如一段中文需要翻译成英文,用机器翻译只用复制粘贴就可以出来基本成形的英文,只要再花一点时间去修饰去调整就搞定了;而人工翻译却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时候常常忘记单词如何拼写,造成效率低、速度慢的结果。

5.2 词汇量大

现在的学生普遍出现词汇量短缺的现象,一些陌生的词语很难找到与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于是就用一些常见的单词代替,这就造成翻译后的英文不优美,太过于平常以及失去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一段优美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就黯然失色。而且一些常用的成语、谚语、俗语都记不住或者混淆,有时候自己造的可能存在很多语法错误或者太过繁琐的问题。机器翻译能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再偏的中文词语它都能帮忙找到合适的英文单词,而且有些成语没有固定搭配的,它也能提供多种翻译供学生们选择。

6、使用机器翻译英语的弊端

6.1 翻译死板

使用机器翻译只是句法结构的和词汇的机械对应,对源语言的分析只是求解句法关系,完全不是意义上的理解。当碰到段落一句一句处理时,上下文又缺乏联系,翻译结果无法让读者看懂,与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存在差异。而人工翻译就能先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再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翻译顺序,这样读者就一目了然了。

6.2 词义选择和句子歧义问题

多义词是英文中普遍存在的,即一个单词有多种意思,现在的机器翻译还不能从多个意思中选择适当的一个,这是阻碍机器翻译的一个难题。例如:It was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the ninth that I arrived in London.机器翻译的结果就是它在2月的早上第九我到达了伦敦,而它正确的译文是2月9日早晨我到达了伦敦。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英语句子常常存在着歧义。例如:He hit the boy with a stick.人工翻译有两种译文:“他用木棍打了那个男孩”或者“他打了拿着木棍的男孩”,而机器翻译的结果就只有第一种。

6.3 文化因素的问题

对带文化色彩的语句,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真是有着天壤之别。例如:Pandora’s box.这句话的意思是潘朵拉的盒子,源自于希腊神话,而机器翻译会翻成Pandora箱子,以此看来,机器根本无法识别“Pandora这个词。人工翻译一般可以通过音译加注、释义、增益、归化等灵活手段来对遗漏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而机器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都使用机器翻译,那么大量的文化信息就会在翻译过程中遗失,以至于读者在译文中得不到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孔子语录翻译篇9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不信试试?

删减法

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互联法

孔子语录翻译篇10

富人是从穷人那儿来的,知识是从无知那儿来的,幸福是从苦难那儿来的,跌下是从爬高那儿来的,自尊是从羞辱那儿来的,自主是从依从那儿来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