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3-29 11:17:40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1

近六年来,颐和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的领导下,主动求变,全面推进园林景观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效能建设、安全防范建设、公园文化建设等,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持续深化“团结协作、改革开拓、令行禁止、敢争第一”的颐和园精神,强化“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形成颐和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颐和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打造行业典范、建设世界名园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和文明建设常抓不懈理念,使得公园的综合管理水平、文明和谐程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公园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抓公园科学管理的进程中,颐和园始终把强化班子建设、增强宏观领导力和整体合力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持续拓展领导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年均开展的集中学习达到20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和履职能力,使党政领导班子把握关键,带好队伍,提高了全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制度、集体议事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凡重大事项均广泛调研、上会讨论,做到团结协作、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同时,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建立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撰写廉政风险承诺书、编撰廉政风险制度汇编以及廉政风险回头看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公园特色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和自律能力,使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稳步推进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为景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过硬的干部职工素质是公园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必备条件。全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其真正融入到职工的日常管理服务、综合素质提高、塑造行业形象和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当中。以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为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示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定期对职工进行政治形势、法制、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围绕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建党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等契机,开展主题宣讲教育活动,职工的法制观念、荣誉意识和奉献意识不断增强,党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与公园行政管理工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互动式工作格局,“团结协作、改革开拓、令行禁止、敢争第一”的颐和园精神深入人心,为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园行业典范打牢了思想基础,在全园范围内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宣传和社会宣教功能

颐和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古建园林科研示范基地、红十字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北京奥运培训基地,极为重视文化宣传阵地的发展。借助公园深厚的文化内涵、服务展示平台和窗口作用,在挖掘和梳理园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公园从“文化、文明、绿色”三方面入手,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现代文明、倡导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了首都皇家园林文化创意品牌的国际认知度与影响力。

同时,颐和园还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拓展各类文明共建活动,积极与周边单位、部队、京郊乡村进行文明共建,无偿为延庆县东小河屯村提供果皮箱和路椅,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户进行绿化养护技能指导,用智力和技术支持、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外,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发挥团组织和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注重将公园建设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组织建成集社会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自身职工志愿者四方力量为一体的多形式的社会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使得公园服务从组织形式和人员力量上进一步多样化,有效推动了公园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

坚持“文化强园”,将发展文化、改革创新、打造品牌作为公园的重要发展战略

颐和园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和外在资源,进一步激发全园的文化创造活力,坚持用文化塑造皇家园林特色,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搭建,加强颐和园文化的国际交流展示,提升颐和园优秀文化的感召力和传播力,使颐和园逐步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坚持做到加大文化挖掘和研究力度。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挖掘、整理颐和园历史典故、园林艺术、文物遗产等文化内涵,开拓思路推进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不断激发文创活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丰富公园文化活动,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持续组织开展颐和园历史文化系列讲座,加强文化典籍的研究整理和出版工作;注重文化宣传的形象化,积极主动或协助拍摄各种题材的文化宣传片,以影视形式宣传颐和园文化;积极发挥颐和园学会作用,借助社会力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开展颐和园历史、人文、地理等多项课题研究,深入挖掘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艺术价值,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实现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2

中国5000年的历史积淀留给了人们非常丰富的传统图形,它们依附在建筑、桥梁、墓室、生活器具、宗教礼器与生产劳动工具上,涉及到衣、食、住、行、用、赏、玩等各个领域。这些图形表现出了时代的脉搏,体现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中华民族的素养。中国传统图形源于自然与生活,但又独立于自然与生活,是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的美,这种美表现为意境美,通过寓意、谐音、联想、象征等抽象的表现形式,把人们美好的愿望融入其中。这种美还表现为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造型的程式化、色彩的装饰化、构图的理想化,它不只体现在青铜、玉、陶瓷等特殊的物质媒介上,更体现在韵律、色调和布局等方面。真正感染人的正是那些整齐之美、对称之美、对比之美、运动节奏之美、平衡之美。中国传统图形是一种朴素而富有生趣的视觉语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美学法则更是图形造型艺术的宝贵财富,例如古人创造的太极图式构成法则、冏形构成法则、九宫格式构成法则、平视构成法则、立式构成法则等,指导着人们创绘各种传统图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也可以运用点线面构成的西方美学法则,分析指导创绘各种传统图形,只要掌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对称、平衡、整齐、重复、运动等美学规律,利用各种抽象的点线面元素,例如方点、圆点、长点、波状线、涡线、弧线、直线、折线、方形、圆形等,从而创绘丰富多样的图形形式。

此外,在学习中国传统图形时要注意养成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注意推陈出新。不要过分强调法则,而忽略了艺术形象思维;不要过分强调自然规律,而忽略了图形传递的意境;不要过分强调欣赏效果,而忽略了图形依附的料质是否可实施。中国传统图形有源流特点,世代相传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地填充新的内容。例如,狮子形象传到中国后,经过人们的再创造,诞生了无数美好的狮子形象;忍冬花、掌状叶等形象在魏晋时期引入后扩充了传统图形的多样化;宝相花和莲花在唐代从西域引入,到宋代随着佛教中国化,儒释道合一,宝相花演化成莲花,并形成中国式的莲花造型。中国传统图形并非停步不前,而是在继承的前提下不断地展现时代风貌,推陈出新,中国传统图形之所以丰富多彩,原因就在于此。合理地选择与有效地运用中国传统图形是突出中国当代设计“中国特色”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北京奥运的形象设计中并没有龙的图形运用,原因是中国传统图形中的龙都给人十分威严的感觉,缺少热情亲和之感;北京奥运的核心图形是中国传统的祥云纹,云纹代表着祥瑞而深不可测,但团型的祥云并不好运用,中国传统图形特别讲求适合,要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构件进行设计,而且极其讲究图底关系,于是对祥云进行了精心的切割与调整,最终祥云纹成为北京奥运最重要、最具象征性的核心图形。

2颐和园品牌形象设计

2.1颐和园品牌形象调研数据分析

调查主要针对人们对颐和园品牌标志的认知程度,对颐和园主要景点的认知程度和对颐和园主要色彩的认知程度这三大方面进行。

2.1.1关于颐和园的品牌认知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颐和园在受访者心目中的认知度比较高,95%的受访者知道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此外,65%的受访者认为颐和园在标志使用和自身宣传即品牌维护方面做得一般或较差,更有86%的受访者认为颐和园内的路标、指示牌等标识系统缺少自身特色,引导性不强。受访者总体认为,路标、引导指示牌、宣传栏、垃圾桶等公用设施以及门票等信息载体没有很好地传递出颐和园的品牌形象。

2.1.2颐和园主要景点和陈设的认知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佛香阁、长廊和昆明湖是受访者认知度最高的3个景点,它们也是颐和园的代表性景点,其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外观是吸引受访者的主要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时,佛香阁正在进行大修,在受访者不能进入佛香阁排云殿景区,只能远眺的情况下,还有22.3%的受访者依然选择佛香阁,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另外有23.1%的受访者选择长廊,20.7%的受访者选择昆明湖。在颐和园的特色纹饰方面,56%的受访者认为龙纹和凤纹是最具有颐和园特色的纹饰,31%的受访者对云纹、寿纹和福纹的认可度比较高,68%的受访者认为铜牛是颐和园最具特色的陈设。

2.1.3颐和园色彩的认知度

颐和园地处北方,环境颜色受季节影响较大,因此针对经常到颐和园锻炼身体的游人和颐和园的员工进行了分季节的色彩感知调查。在分类调查中发现,69%的受访者认为春天的颐和园是绿色的,61%的受访者认为夏天的颐和园是绿色的,55%的受访者认为秋天的颐和园是黄色的,55%的受访者认为冬天的颐和园是黄色的。这与针对普通游客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46%的受访者认为颐和园给人的整体色彩印象是绿色的,26%的受访者认为是黄色的,还有23%的受访者认为是红色的。对于颐和园人文景观带给受访者的主要色彩感知,55%的受访者认为是黄色,54%的受访者认为是红色。

2.2颐和园品牌形象设计

2.2.1颐和园品牌形象中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

颐和园标志是其品牌形象的核心,要背负起彰显颐和园传统文化与价值的使命,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应对颐和园的意象进行恰如其分的现代阐释,颐和园的传统建筑、文物典籍、园林风貌等原有的文化意义应该制作出适宜的新形式。在对佛香阁、十七孔桥、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等代表性景点元素进行梳理分析中发现,佛香阁是颐和园中心,拥有绝对统领地位,它是园内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建筑,代表了人力的杰出创造,是颐和园伟大造园艺术成就的重要象征。佛香阁是一个塔式宗教建筑,矗立在万寿山前山的方形台基上。在针对佛香阁的典型传统造型进行图形化设计时,重点把握其八面三层四重檐,内有8根大柱,下有高大石台基的主要特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尤其需注意阁内大柱和台基回廊的细节处理,使得图形化的佛香阁造型朴素生动、简练大方。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古典大型山水园林,如何选择适宜的中国传统图形诠释其内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图形中的水纹、云纹、植物花草纹样、如意纹、龙纹等均可传递出适当的信息。水纹可以代表昆明湖,寓意颐和园是座山水园林;云纹代表变化和深不可测,寓意佛香阁下“神仙排云出”的排云殿;植物花草纹样代表花草树木,寓意颐和园的古树参天和植被丰茂;如意纹代表吉祥幸福,寓意颐和园的福寿文化;龙纹代表皇家,寓意颐和园是座皇家园林。提炼中国传统图形中以上纹样的综合特征,以古老的旋涡纹为框架进行整合,创新出抽象传统风格图形,并根据佛香阁图形的造型进行适形处理,使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笔者主持设计的颐和园标志,它由佛香阁与水纹、云纹、植物花草纹样、如意纹、龙纹综合抽象变化而来。标志下端的抽象传统风格的图形回抱着佛香阁,与规整严谨的佛香阁形成对比,体现着颐和园山水相依、阴阳回抱的格局。佛香阁庄重而沉稳,抽象传统图形活泼而灵动,蕴意着颐和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标志对称、庄重、严肃而灵动,有较好的层次感,在整体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增加了标志的稳重性,反映了颐和园大气磅礴、雄伟典雅的气韵。

2.2.2颐和园品牌形象中色彩的运用

标志色彩源于中国传统的色彩——中国红,醒目并具有突出的民族文化特色。红色是中国传统的颜色,代表吉祥富贵,在颐和园所有的建筑上几乎都有红色,尤其是佛香阁,它是颐和园的中心,是三山五园的中心,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标志采用红色可以突出颐和园厚重的历史和皇家文化底蕴。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红色和黄色最能代表颐和园的人文景观。未选择黄色主要是考虑到标志的后期应用,标志要大量地应用在白色的纸张等媒介上,由于黄色的明度太高,在浅色背景上不容易凸显出来,因此放弃了黄色。标志没有选择绿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考虑到标志将来在园内的应用,绿色的标志在主要色调是绿色的颐和园内,显得不突出;另一方面考虑到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不是世界自然遗产,因此选用代表文化的红色而不是代表自然的绿色。

2.2.3颐和园品牌形象中文字的运用

汉字在传统图形中常以书法的形式进行运用。颐和园标志中的文字部分来源于颐和园正门上的匾额。文字的大小与造型特征受阅读距离影响,阅读距离越远,文字就越大,笔画也越粗,阅读距离越近,文字就越小,笔画越细。对匾额中颐和园3个字进行视觉修正,在保存字体风貌的前提下对笔画进行缩减,降低文字的整体灰度,使之适合近距离阅读。笔者主持设计的颐和园文字标志。

3结语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建筑语汇,建筑语言,颐和园,皇家园林

1 中国园林语言的发展

1.1起源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在居住建筑之后便出现了园林。它产生于宫殿和寺庙之前,其产生于古人对于鬼、神、图腾的崇拜及祭祀活动。最原始的精神信仰与游戏娱乐、生产劳动等需求相结合后,园林便应运而生了。

随着场所的功能逐渐转化,用于娱乐宴庆而使神台由摆放贡品转化成了登高望远,以供观赏风景。殷周时期纣王的鹿台代表了帝王专属的游乐场所;春秋时期山水主题萌芽,吴王夫差的姑苏台等苑囿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造园高潮。

1.2发展

秦汉园林以“体象天地,经纬阴阳”为园林语言风格,上林苑为代表,规模宏大,追求奢华。建章宫太液池中的蓬莱仙岛模拟传说中的仙山,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模式。

魏晋南北朝由于历史动荡,人们思想自由,玄学与佛教结合使得园林更加高雅,规模略小,却增加了自然与写意的思想,从仙山楼居走向清新雅致。

隋、唐时期经济与文化高度繁盛,使得园林建筑愈加宏阔大气。以大明宫为代表的高、大、雍容,反映了盛唐人们乐观开敞的胸怀。

宋人好石,爱好叠山,以艮岳、金明池为代表的审美与景观创造为主题的艺术园林,突破了“一池三山”的局限,布局灵活、清新自然。元展了很多优秀的私家园林,明代园林规模渐宏大,布局开始严整,《园治》的诞生说明我国造园理论方面有了更进一步发展。

1.3高潮

清代是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风格更趋精熟,功能也趋于复合,不仅仅有祭祀,还具有观赏、游乐、休憩,甚至于居住功能。

1.3.1得体的布局:清代园林布局多样,因地制宜,各园有其独特风格。完善了山水比例、建筑密度、园林要素间关系等指导性原则,使得园林布局自然不造作,虽自人手宛若天成,可以满足不同功能方面的需要。

1.3.2精辟的手法:造园理论的发展使得对于园林中增添趣味手法的研究更加成熟多样,如框景、对景、留白、借景等手法与符号运用,成为建筑设计手法层面在园林中运用的重要经验。建筑语言的语符、语素、语序、语境等观念的引入,对今天的设计师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1.3.3精致的建筑:园林建筑富有多样性,造型丰富、种类繁多,赋予不同建筑独特的情调及鲜明的个性。

2颐和园

2.1历史及现状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18世纪中叶,清乾隆皇帝在京西郊建的“三山五园”之一。当时改西湖为昆明湖,向东北延伸,改翁山为万寿山,建佛寺“大报恩延寿寺”于万寿山南麓,沿湖一带兴建一系列如厅、楼、廊、榭等园林建筑。遭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破坏后,慈禧太后两次重新修缮增补,颐和园大致复原。

颐和园这座半人工山水园,是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占地290多公顷,水面与山地成三比一,园林建筑3000余间,掩映于湖光绿树中,是封建王朝在北京的封笔之作,集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

2.2园林意匠

颐和园是最能体现汇集天下美景特点的皇家园林。它不单纯模拟自然,而是将自然要素进行分析与再创造,集南北方建筑优点于一身,因地制宜,将自身变成了另一种“自然”。

山属阳,水属阴,昆明湖广阔空远,半包着60米高的万寿山,为求阴阳平衡,以点状建筑对湖面进行点缀,留出空旷开朗的意境;以独特的建筑形象、色彩、组合对山坚实的形象进行强化,布出了整个园的视觉中心。

2.3建筑语汇

颐和园内建筑大部分依山就势,小部分于湖边点缀。万寿山前山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大小景点各具特色,如前山景区以排云殿为中轴线,建筑以组团为单位将轴线网络设置。主轴两侧建筑位置对称,形象不同。园中建筑形象有的以黄瓦红墙制式的歇山顶体现皇家建筑的森严秩序等特点,还有如谐趣园等建筑简单灰瓦的朴素处理,建筑造型多样,有重檐攒尖顶的水边亭阁,精致石碑、石舫,藏式宗教建筑等等,建筑语言系统完善,百花齐放,大气旖旎。

十七孔桥仿卢沟桥而建,桥成弧形,桥面平坦,在空阔的水面上将动感与生气带给了水面,其韵律与层次形成丰富水面景观。

多宝琉璃塔坐落在万寿山后山与后河交汇处,由彩色琉璃瓦镶砌,以其较大的体量和斑斓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出名。

佛香阁是前山景区的构图中心,位于前山南麓沿湖平地,距湖很近,下为石座,左右设假山。这个三层高,四重檐攒尖顶的八角形塔以优雅端庄的姿势同后部万寿山前山的山形相映衬,与昆明湖的游人相遥望。

昆明湖北岸,长长的廊随形就势,它形式简洁,却灵活自如,是园内亮丽的风景线。廊内绘有山水、花鸟、故事等三类主要题材的苏式装饰彩画,是北方皇家园林对江南园林的模仿。

颐和园内牌楼常位于建筑组群最前端,起大门作用。多采用夹楼形式,施以繁密装饰。如云辉玉宇牌楼,四柱三间七楼,黄琉璃瓦覆面,多跳斗拱。

德和楼代表清代鼎盛期的戏楼,主体三层,象征天、地、人,底部放水缸置水法,可增强音效。

六座庄严威武的大小城关与园中天然幽静的氛围相对比,代表了对自然、真实园林环境的追求。

3总结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从整体规划、建筑布局、单体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浓重的宫庭氛围。它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功能完整、富丽堂皇。规模布局大分散、小聚集,景观空间层次多样。建筑形制较高,语汇丰富、精巧、独特、多样,代表了很高的艺术技术水平,是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

参考文献:

[l] 王其均,《中国园林建筑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萧默,《古代建筑营造之道》,三联书店 2008

作者简介:

丁超(1988―),女,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4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号石禅,晚年号颐渊。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专心从事教育。曾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称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五四”运动前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经亨颐的主持下迅速成为江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堪与当时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媲美。他还长期主持浙江省的教育会,力主教育摆脱政府控制,独立开展工作。1922年经亨颐在家乡上虞创办私立春晖中学,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短时间内使一所乡村新办私立学校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名校,汇聚了一批国内文化精英,并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获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名。经亨颐一生倡导的人格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实践,不仅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负笈东瀛教育救国

1877年(时光绪三年)经亨颐出生于浙江省上虞驿亭镇的一个富商家庭,经氏是当地的望族。父亲元培,曾被授五品官衔,祖父庆桂是名闻沪上的巨贾。经亨颐自幼聪颖好学,才气过人,少时入私塾学习。18岁那年,经亨颐婚后不久便遭亡父之痛,失去了精神和经济上的依靠。幸得伯父元善提携,留在身边做其侍从文秘。元善是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他的周围集结了许多沪上才俊,如蔡元培、黄炎培等人。经亨颐耳闻目濡,深受维新图强思想的影响。1898年,事件爆发,六君子罹难,慈禧欲废光绪、立大阿哥。元善集沪上同志50多人联名电诤,经亨颐也列名电末。慈禧大怒,下诏严令缉拿。经亨颐和伯父得葡萄牙人庇护,避难澳门。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仓皇西奔,经亨颐才得以安然返回故里。历经磨难,青年经亨颐深感国势颓危,决定赴日留学,以寻报国之道。

1903年,经亨颐在“母鬻田产、妻卖妆奁”资助下东渡日本,与许寿棠(鲁迅好友)、钱家治(钱学森之父)、陈衡恪(陈寅恪之兄)同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教育与数理。经亨颐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贫弱其根本原因在于良好教育的缺失。他认为教育是“基于今日而期于将来”的事业,要救国家于危难,教育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在东京,经亨颐接触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尔》。卢梭提倡自然教育,认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同时主张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这些思想对于曾经就读旧私塾,深受封建“铸型教育”之苦,希望教育救国的经亨颐来说无疑是一剂良方。“立志爱弥尔”,自然成为他回国后改革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张本。

主掌一师除旧布新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传统的科举制度,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浙江在杭州贡院旧址创建了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改为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聘此时尚在日本的经亨颐为教务长,1912年正式任命他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在主持学校期间,“不引用私人,不染指公帑,聘良师,久其任,以‘勤、慎、诚、恕’四字为校训,砥砺诸生,成效卓著”(教育界同人范寿康语)。五四前后,“一师”在全国教育界声名鹊起,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经亨颐对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推行职员专任制;学校选举产生议决学校大事的评议会,实行经济公开;倡导学生自治,培养学生的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能力;改文言文为白话文。对学生他全力倡导人格教育,主张因材施教,不加硬性拘束。学生刘质平醉心音乐,其他功课大都不及格,照样从学校毕业并成为了有名的音乐家。在课程设置上,经亨颐主张全面发展,凡是可以陶冶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教育如文学、艺术、科学、数学、体育等无所不包,其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正直、坚强、学识兼备的人才。他知人善任,广揽名师,刘大白、夏丐尊、陈望道、李叔同、李次九等当时名流都任职一师,这些教师学问渊博、思想开放、专心教学,培养了像施存统、曹聚仁、丰子恺、潘天寿、杨贤江、何明斋、魏金枝等国之栋梁,他们在政治、工艺、美术、音乐、文学等各自领域取得的卓然成就,与“一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经亨颐在“一师”的大胆改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大了,学生创办了《浙江新潮》等各类学生刊物,对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进行抨击,内容激进。1919年爆发,经亨颐积极支持师生示威游行,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同年秋,一师学生施存统在《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一时舆论哗然,引起了浙江当局的忌恨。当局逼迫经亨颐开除施存统和倡导白话文的夏丐尊等人,遭到经亨颐的拒绝。1920年当局撤消了经亨颐的校长职务,全校师生掀起了“挽经护校”运动,酿成了著名的“一师风潮”。抗争虽然未能挽留经亨颐,但他在“一师”的改革在其后任者姜伯韩手中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致力改革独立办学

清末科举制废除后,各地兴学之风日盛,为“借绅之力以辅官之不足”,清政府颁布了《教育会章程》,鼓励各省及地方设立教育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的辅助机关。1907年浙江教育总会成立,但成立之初由于会长更换频繁,当选者不能齐心一致,未能起到辅佐教育的功效。1911年时任“一师”校长的经亨颐被增选为副会长,1913年被推举为会长,从此主持教育会达之久。浙江教育会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日渐起到了其在推进浙江教育近代化中的核心作用。

当时,民国成立不久,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制定了在共和精神指导下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但不久窃取革命成果的军阀政府推行封建复古主义,否定了蔡元培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改革更是百般阻挠。在浙江,教育行政官员也大多对新教育的推行持否定态度。经亨颐担任会长后很快意识到,要改革封建教育,贯彻全新的教育主张,教育必须摆脱官府控制,走独立之路。在教育会的《教育周报》创刊号上,经亨颐撰文指出:“教育会非官厅之佐治机关,会长非隶属于官厅之佐治员,故官厅不能以命令行文教育会,亦不能用命令行文教育会长。”但一个教育组织要自谋生路谈何容易,面对重重困难,经亨颐奔走于社会各界,发起募捐活动,经过多方努力,共募得20多万元,为教育会的独立运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并建设了新的教育会所。在新的会所还举办过当时全国教育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为了使浙江教育更快发展,经亨颐认为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他担任会长不久就创办了《教育周刊》,向教育界宣传国内外教育信息,介绍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交流各地的教育改革动态和思想学术思想。除了办刊,经亨颐还经常邀请全国知名人士到浙江演讲,为新教育的推行制造舆论。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章太炎等著名人士都曾应邀到浙江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除此之外,教育会还组织教育界人士到国内外考察教育,增强他们改革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发起全省中等学校联合运动会等,推动各地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教育会还举办各类讲习会,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新教育的实施。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其他兄弟省教育界进行交流联系,经亨颐与其他各省教育会领袖发起成立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为推进全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办春晖实践理想

经亨颐在经营浙江教育会和“一师”的过程中,由于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深感推行新教育的举步维艰。他意识到唯有在不受政府牵制的私立学校,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1919年初,经亨颐回故乡上虞拜望垂暮之年的乡贤陈春澜,表达了自己的办学心愿。一生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资兴学、曾出资兴建教育会所的陈老欣然应允,答应出资20万元帮助建校,10万元建造校舍、置办教学设备,10万元购买股票作为办学基金。1919年学校董事会成立,1920年经亨颐被校董会推为校长,筹备建校事宜,并勘定了上虞白马湖为校址。经亨颐之所以选定白马湖为校址,是因为此地的绿树青山,竹影松声,偏僻幽静,可以避开外界干扰,专心他教育改革的实验。他曾说:“白马湖不是避人避世的桃源,是暂时立于局外,旁观者清,不受牵制,造成将来勇猛的生力军的所在。”

经两年的筹划建设,一所理想的学校规模初具,1922年秋学校正式对外招生。根据经亨颐的意见,私立春晖中学不向军阀政府立案,坚持独立办学。经亨颐为学校制定了“与时俱进”的校训,提出了“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校风,确定了“智、德、体、美、群”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学校切实贯彻“反对旧势力,建立新学风”的主张,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积弊”,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倡导学术自由,在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了革新。学校办学伊始,就招收女生,开全省男女同校先河。在学校管理上,组织协治会,实行民主管理。在教学上,既重文理各科的教学,也注重学生在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师资上,国内知名人士如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李叔同、王任叔(巴人)等先后前来任教,“白马湖作家群”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而到访春晖的人士中更是不乏大师级人物,蔡元培、、李叔同、叶圣陶、俞平伯、陈望道、何香凝、柳亚子、张大千、黄宾虹、胡愈之、黄炎培、廖承志等都曾在此讲学、小住。私立春晖中学的创办在当时的国内教育界引起了轰动,上海、杭州等地的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求学,“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名不胫而走。当代曾经有教育界人士感慨:“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之梦,是早已在春晖校园内出现过的真实的景观。”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经亨颐在内的春晖早期人物都先后离开了,但春晖精神却留存下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春晖学子。正如著名民主人士邵力子在春晖中学建校25周年题词中所言:“经子渊先生治校之精神与方法,皆蔡孑民先生相同⋯⋯蔡先生死矣,北大永存!经先生死矣,春晖永存!”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5

得知获奖后,编剧梅峰感到有些意外。娄烨也没想到,他早早就撤出戛纳,到了巴黎后才获知可能得奖。

没想能得奖

最佳编剧奖由导演娄烨和三位主演代领,编剧梅峰并未到场。因为梅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是本届毕业班的主任教员,他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答辩,因此无法抽身赴戛纳领取奖项。他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现在正在批改学生的毕业论文,能获奖有些意外,因为我觉得获奖应该是电影本身和导演工作的魅力,戛纳电影节单独将编剧奖项授予我,在我的预料之外。”

“没有到戛纳电影节亲自领奖,我并不遗憾,遗憾的是没能在大银幕上欣赏自己的电影。”梅峰称,“如果去了法国,就能和观众一起在电影院里看片,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或者听听观众的反应,看看哪个情节需要修改,哪个情节设置观众不喜欢。”如果这部影片还有机会去其他电影节,他将会一同前往,将在大银幕的感召下沉醉于“春风”里。

有评论表示,《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同性恋题材和拍摄手法有刻意讨好欧洲评委之嫌,对此,梅峰表示“《春风沉醉的晚上》还是专注于普通人的感情和生存”。

梅峰说自己虽然是老师,但却不擅言辞。采访过他的媒体描述他时,说他语速很慢,每句话他都习惯性地深思熟虑,情绪起伏也不大。只是在说到娄烨这个人的时候,他才略有些激动地表示,娄烨是一个有诗情的导演,他的坚持完全来自对电影的爱。正是如此,梅峰才坚持做娄烨的御用编剧,而梅峰的新作品,仍然是和娄烨合作。

和娄烨是死党

从《紫蝴蝶》开始,梅峰就开始了与娄烨合作的过程。娄烨因《颐和园》违规被禁之后,梅峰也没有再从事编剧的工作。梅峰说之所以一直与娄烨合作,是因为他敬佩娄烨。

《苏州河》是娄烨声名鹊起的一部片子,也是打动梅峰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有诗情的影片,这种‘诗电影’在中国电影里面很少。”梅峰就此认定娄烨是一个很有诗情的导演,他希望与自己喜欢的导演合作。

《春风沉醉的晚上》选择了同性恋题材,并且有很多的激情镜头。敏感的题材让《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戛纳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梅峰也坦白承认,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材,就是为了吸引目光。但他同时表示,做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为了描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而“同性恋情只是为了加强戏剧冲突,让电影更好看而已”。

2006年的《颐和园》是娄烨的滑铁卢,该片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同时,电影局审片委员会以《颐和园》送去的拷贝画面看不清,声音听不清为由,拒绝对影片进行审查。虽未获得审批,但导演娄烨仍按照电影节的日程安排,准时在戛纳举行了媒体试映场及首映仪式。最终,因违规参加境外电影节,娄烨被处罚“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电影业务”。

这部《颐和园》,梅峰是联合编剧,同样是敏感内容和激情戏。

这是两个够执着的人,“从《紫蝴蝶》开始,我们每次合作都希望能有诗歌一样的激情。”梅峰这样说。娄烨沉迷于自我,不管禁令如何,一根筋到底,借着香港的外壳,依然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能够保持专注的意识倾向,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积极情绪,这种专注的意识倾向是一种非意志力控制的结果,是发自内性的和不由自主的选择。如果专注的保持时间长,程度深,那么就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一种不由自主的专注和吸引,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认识事物和探究事物。如果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有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自然就非常好,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不高,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以至于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打不起精神,不主动思考,思想分神,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成,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主体来看。学生的年龄虽然小,但他们也会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这就需要教师把他们作为一个主体看待,平等的对待他们,充分的尊重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自己受到公平对待,他们也会尊重自己,尊重老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才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愿意去接受老师,对老师产生好感,去认真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教师的某些不经意的言行伤害到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不彼此尊重,学生也会去排斥教师,进而去排斥课堂的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何兴趣而言呢?

教师尊重学生一定要从自己的言行着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不上来,这个时候,教师千万不能去训斥学生,更不能去挖苦和讽刺学生,而是把你所设置的问题分解开来,让学生一步步回答或给学生一些提示或举一些相似的例子作为铺垫来回答,去鼓励学生,去表扬学生。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关心及鼓励,自己会更加努力,对学习的兴趣会更强烈。对于确实在课堂上犯了错误的学生,可先通过肢体语言给予暗示,如果上课中给予了批评,下课后一定要和学生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再进行教育,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言行的错误,心甘情愿的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言行。学生喜爱老师了,也会不由自主的喜爱老师所讲的课,就会给兴趣的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通过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 对于未知的事物能够保持专注,有欲望去探究和认识,而对于已知的事物保持专注的欲望少。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带领学生去探究未知事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效,合理的问题设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合理的问题是指问题的设置要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去服务,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学习和思考能够得到回答的。如何有效的设置问题呢?首先,针对课文的标题,可先由学生来提问,学生的想象丰富,提出的问题也较多,教师要从中筛选出能反映教学内容的问题,作为全体学生思考的对象,这样可引起全体同学的专注,使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去学习,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也可以把每篇文章的学习难点分解,学习重点分步,以问题的形式设置,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专注于所学的内容,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如在讲述《蝙蝠与雷达》这篇文章时,面对标题,学生可提出众多问题,教师可筛选“雷达是什么?蝙蝠与雷达有什么关系?”作为全体同学思考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述课文内容时,可以以“蝙蝠靠什么辨别方向?”“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是飞机设计师,你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雷达的功能及与蝙蝠的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专注于学习的内容,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三、使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其对于感官性,直接性的事物能够保持专注,有较浓的兴趣,而对于理性的知识则兴趣淡。针对这一特征,要在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使用能够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冲击的手段。现在的语文教材,在课文中会有许多插图,纸张也会设计成不同的颜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这些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具,并且要善于运用这些教具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冲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保持兴趣。多媒体教室也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自己设置课件,学生即可以得到视觉的享受,也可以得到听觉的享受,从而对学习内容保持兴趣。如在讲述《颐和园》这篇文章时由于颐和园的景物很多有的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那么电教手段的运用必不可少,合理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可以出示颐和园主要景物的图片,使学生在主观上感受颐和园景色的优美,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就可以在朗读时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优美,也可以让学生观看颐和园的短片,细细品味颐和园景色的优美,去热爱祖国的山河。

但是,在使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所使用的电教手段不可种类过多,内容不可过杂。电教手段只不过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主要目的还是为教学内容的完成来服务的,如果一节课中不断的使用各种电教手段,当然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但学生会享受于这种冲击,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至于不能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竞争机制的使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竞争心和相互比较的心理较强,对于充满竞争性的事物和活动能保持专注和热心,兴趣较浓。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入竞争意识和机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没有较好表现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在竞争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使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在一起竞争,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竞争的标准要有一定的适度性,标准不可过高,否则学生达不到,比赛的设置也没有意义,但标准的设置也不可过低,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竞争方法,可预先告知学生让其准备,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也可针对某一主题开展专门的竞争活动,这种方法适用于语文教材中学习园地的教学内容的完成,通过分组,交流,汇报,比赛,评价的形式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讲《夜莺的故事》这篇文章时,分角色朗读文章可分解到课堂教学中进行,而针对这一单元学习园地中的“新闻会”可专门分组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机制的使用也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不可过分强调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过多的使用,否则也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学生对于几乎每天都要上的语文课难免会分心厌倦,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能够巧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各种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竞争活动让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乐的完成教学内容,轻松的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显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周元军.情感激励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2).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红色之旅”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84-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设立,有着独特的作用,能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谐发展,可以发展学生兴趣、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

对于分科课程,教师能娴熟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而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对学生兴趣、综合主题、开放的教学过程、鲜活的课程内容这些新问题,大多数指导教师往往是不自信、不知所措的。因此,在教学中,人们经常说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瓶颈,教师有效地指导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红色之旅”课程是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吉大附中)精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本文以“红色之旅”课程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在“红色之旅”课程中教师具体的指导方法。以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关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指导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活动,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常态发展。

一、“红色之旅”课程的介绍

吉大附中创建于1989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跻身于吉林省初中名校之首。本校开设了很多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红色之旅”课程、青年军官学校、学农实践、赴山西实践等。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红色之旅”课程。

“红色之旅”课程创办于1998年秋,由崔校长提出,经过领导班子会议斟酌和商榷共同拟定的,至此已有12年历史,是吉大附枞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开发的精品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本校的“红色之旅”课程以参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起点,以登长城、游奥运村、忆圆明园、品颐和园、天坛、故宫,观纪念堂为中轴线,以培养社会各阶层领袖英才培养有贡献的科学家,培养优秀公民为宗旨,要求初二全体师生必须参加的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全年级制定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活动开展前,活动设计、人员分配、乘车路线、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须知、学生活动具体要求;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总结、活动结果的交流形式等均做出周密、详细地安排和计划。学校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开好家长会,做好校外活动地点和人员的沟通。在活动管理中,形成了以校长为首,教育办”为主导,以班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具体的指导方面,以班主任为核心,以任课教师为辅,以实习教师为补充的指导模式。“红色之旅”课程特点鲜明,是几代吉大附中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具匠心理解和实施的表现。

二、“红色之旅”课程实施中教师具体的指导

“红色之旅”课程是吉大附中独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0年来学校文化精髓和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自第一届“红色之旅”课程开始,就有完善的活动的实施方案。在此我们具体解析活动开展和交流、反思过程中,教师的具体的指导方法。

(一)对活动开展过程的指导

在“红色之旅”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关于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的指导。指导教师需特别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我价值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代替学生选择。

1 对活动容的指导

对活动内容指导主要包括针对探究活动内容的选择、理解、开展等方面的指导。在整个“红色之旅”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参观、体验的内容――参观颐和园、天坛、圆明园等;有操作性的活动――景泰蓝的制作。不同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结合自己掌握的活动方式而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另外,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着重处理好,在参观、体验和操作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上,把学生局限在某个领域,如只是参观颐和园的某个宫殿,则达不到对整个颐和园的认识和把握;若是任学生在整个颐和园走马观花地游玩和留影,则不能满足增加、丰富学生体验的目标。因此要统筹活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促使新的主题的产生和实践活动的升华,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历史、布局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活动。

2 对活动方法的指导

对方法的指导包含怎样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和怎么运用探究方法两个层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游离于传统的知识教授法,避免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概念,鼓励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调查、实验、观察、资料分析等方法。但是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使用范畴和操作方法,在活动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有时对于同一主题的探究活动,只运用一种方法是不理想的,那么我们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需要,把多种学习方法整合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探究目的。

在参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等自然景观时,指导教师引领学生选择观察法、纪录法,仔细地观察、体验、感受古代建筑雄威壮丽、技术的精湛。同时,领会古代人们征服自然、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到了科技馆,体验、观察、参观的方法就要退居二位,操作、实验和项目设计这样的活动方式就更为突出和重要了。总而言之,方法都是相对的,只是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因此,一定要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恰当的活动方法。

(二)对交流方式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交流是对活动完成情况、活动结果、活动过程的鉴赏、反思及提高。“红色之旅”课程交流活动一般采用全年级交流、班内交流和小组内交流。但是不论是在哪个范围的交流和鉴赏活动,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独立作业前提下,教师的有效指导;始终坚持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师是开展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1 对交流容的指导

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目标和内容、活动顺序和重点,来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交流内容。交流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进步、反思的过程。因此,交流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学生自我成长和活动过程,教师不能硬性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组织安排交流内容,更不能为了评比和排名等功利性目的,让学生选择能在全校、全年级和小组交流中获得名次的交流内容。当然这也不是否定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任凭交流内容只停留在收集资料和记录活动过程的层面,或是放纵学生任意拼凑交流内容。

2 对交流形式的指导

无论是全校、全年级还是小组内的交流活动,都应该尊重学生经验、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在交流形式上,吉大附中的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文字、视频、板报等手段来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知识增长、能力增强和实践能力提高。在历届的“红色之旅”北京社会实践活动,师生用文字抒发对北京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敬爱之隋,最终以优秀论文集保存下来。也不芝有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丰富多彩的体验和心灵的触动,形成各种各样的音像资料传在吉大附中的BBS中。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8

匾额最早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具有文学形象的匾额始于中唐,宋后题额多撷历代诗文名句而成。园林中的匾额主要被用作题刻园名、景名,陶情写情咏景或颂人写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辞、赋、诗、文意境于一炉,系诗情画意于一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小品。

匾额使物景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获得灵魂和生气,人们得以涵咏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园楠木厅悬有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篆书匾额“五峰仙馆”,将人们的注意力投向厅南的湖石峰峦上,“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风流。

匾额为游人点出景观的美学特点,可“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蕴。如避暑山庄“锤峰落照”、“西岭晨霞”,观朝晖夕影;避暑山庄“月色江声”,赏月色波粼;拙政园“倒影楼”,看池中倒影;颐和园“玉琴峡”、耦园“听橹楼”,听水声淙淙;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狮子林“双香仙馆”、沧浪亭的“闻妙香室”闻鲜花馨香,等等。

写意式的抽象题咏更催人遐思:拥翠山庄的“月驾轩”、沧浪亭的“陆舟水屋”、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驰舫游之思;耦园的“宛虹舡”、拙政园的“小飞虹”、“依虹亭”,骋彩虹之想。点出了虚实相济的园林欣赏空间主题,为风景传神写意。

匾额升华了创作情感,耐人品味、涵咏,给人以种种美感:

哲理美。留园书房额“汲古得绠处”,短绳难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学问,也必须找一根长绳子。网师园“集虚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出《庄子。人间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虚静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圆明园“坦坦荡荡”,撷《易经》“履道坦白”和《尚书》“王道荡荡”之意,表达帝王愉悦坦荡的心态。圆明园“鱼跃鸢飞”、留园“活泼泼地”,都是讲天机活泼,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乐人和”(颐和园)、“万方安和”、“九洲清宴”(圆明园)、“四海承平”(颐和园);有社会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坞”(留园)、“人境庐”中,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拙政园、狮子林的“见山楼”),登东皋舒啸(留园“舒啸亭”),惬意地成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别有洞天”(拙政园半亭额)、“小蓬莱”(留园)、“方壶胜境”(圆明园),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国胜境“月地云居”(圆明园)、“四大部洲”(颐和园),大做梦中佛事;或在“参禅处”(留园)“面壁”(怡园)修行,参悟“亦不仁”(留园)法门;或夫妇“枕波双隐”(耦园),眠云卧石(退思园“眠云亭”),与清风明月为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扁舟一叶,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网师园”等),象庄子般濠梁观鱼、濮水钓鱼(留园“濠濮亭”、北海“濠濮间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宁静”(圆明园),注意“澡身浴德”(圆明园),景仰严子陵之风范如“山高水长”(圆明园),要学习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庄“静含太古山房”),选贤任能,君臣和谐,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东宫“卷阿胜境”),常念创业之艰,感到热去凉来(颐和园“无暑清凉”);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怀冰握玉(拙政园“玉壶冰”)。

人伦美。娱亲的“豫园”、爱侣的“耦园”、兄弟怡怡的“怡园”,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福”(狮子林)等。与朋友“诗酒联欢”(耦园“载酒堂”)、聚饮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园“南雪”)等。

朴野美。颐和园如意的“乐农轩”、“豳风桥”、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水村居等,圆明园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园风光;承德山庄有占地58公顷的天然草原、“万树园”,占地440公顷的山区,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园林中也有反映田园野趣的题名,如拙政园有“劝耕亭”、“菜花楼”,芦荻、苇叶,棚架、花径,一派田园风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园建有山村“丰庄”、“豳圃”,种有桑树、梨、橘、桃、杏、李等果树。展现了优美的耕乐图。

园林许多门洞砖刻题名,大多是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的正反门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飞扬,内涵丰富:点景、引景:如“入胜”、“通幽”;点出厅堂方位特色:如“迎旭”(东)、“延爽”(西):“东甾”、“西爽”。抒情写志的:如“可以栖迟”:“岩扉”、“松径”:“缘溪”、“开径”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诗文名句,耐人咀嚼玩咏。当然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符合这种取之象外的艺术氛围,诗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审美意境溶为一体,从而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境。

中国寺庙园林匾额,带有题撰者主观认识与情感的题额,也都颇富文学色彩。如四川云阳张飞庙壁匾“江上清风”,刻画了寺庙临江坐落的别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题额巧妙地包容了许多内容,如杭州灵隐寺“灵鹫飞来”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飞来峰,言简意赅,催人遐思。其他如“养心若鱼”、“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爱树山房匾额)、“香国庄严”(云南晋宁盘龙寺)、“风流天下闻”(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画情感,或描写环境,或蕴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悬挂在厅馆楹柱上的叫楹联。它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融散文气势与韵文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深远,既具工整、对仗、平仄、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又具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的意境美和抒怀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文景观的联对,评说历史人物,数语关情,使人感发怀古幽思。如苏州沧浪亭原有清。齐彦槐的一幅对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出句化用宋。欧阳修《沧浪亭》诗句,咏沧浪胜景及苏舜钦当年买园本事。对句歌颂了先后成为沧浪亭园主的诗人苏舜钦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风景联对,写景状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揽景而生情文”,成为美育辅导的生动指南。如颐和园南湖岛月波楼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上联特写云影徘徊的园林竹径,那丛丛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静谧。下联则将视线移往楼内:门帘半卷,可纳天地清旷,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胧清冷的图画。全联写景聚焦在虚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浑融,形象超妙,给人以无尽美感。

写景的对联妙在切景,移他处不得,方称佳构,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北窗对联:

山势盘陀真是画,

泉流宛委遂成书。

对联悬挂在“小山丛桂轩”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两侧。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镶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画图:但见山势盘旋曲折,乔木丛生,画意横生。东侧引静石拱微形小桥下有一狭长沟壑,水流蜿蜒远去。“宛委”一词又恰为传说中夏禹得金简玉字之书的山名,寓变化于工稳之中,想象丰富而奇妙。

有的对联紧扣园名内涵,也颇耐咀嚼,如避暑山庄有条对联:

六月无暑,九夏生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上联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风,毫无暑热,清爽可人;下联切“山庄”之景:山峰重峦起伏,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凉世界!读之顿觉遍体生凉。

园林对联大量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揽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见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网师园琴室对联: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

联语将言志、抒情、状景交融为一,充满佛理禅机,表现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种脱离尘世、浮游于万物之表的心境和隐适情调,意境淡远怡美。上联与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同一韵致;下联则有宋。坡《放鹤亭记》的神采:“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人在大自然中,任意停留观赏那山光、松影、飞鹤、白云,清闲惬意,悠然自得。倚杖、横琴,风神超迈。

有些园主自撰联,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写景抒情结合,别有一种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广东梅州市杨桃墩小溪边的“人境庐”是清著名诗人黄遵宪私园,自撰对联一幅,悬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上联写园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风月,下联写园内的建筑及远借长江之景色。联语巧用基数字连接,虚实之景相互映衬,“七分明月”、“百步长江”,给人以境域浩淼联广宇的开阔之感,同时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开朗的襟怀。

名人名园,对联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随园,有这样一条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用王羲之《兰亭序》中句描写随园园景美色,下联写在这样的园林美景中可以尽情饱揽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全联并未一字实写园景,而是以虚补实;以古人名句相衬、以园主的饱学相映,既突出了名园幽雅宜人的环境,又令人相见著名文人袁枚的风采。

园林中有些对联在技巧上颇下功夫。有采用双关、象声、叠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辞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为一种清新奇巧的文化娱乐,人们又不禁为它的新颖构思和深远意趣所折服。

如怡园石听琴室一幅嵌字联:

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联语为园主顾文彬从辛弃疾词中集出。上联写隐逸之趣,跌宕潇洒;下联以琴为中心,室内主人弹琴,窗外二石听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进“听琴”二字。既表达了园主的造景意图,又显得典雅、宛转,韵味澄淡。

上海豫园对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一幅回环联,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联,顺读、倒读都合韵律,自然流丽。全联用十四对叠字组成,节奏鲜明,如美玉双叩声声入耳,极富音乐感。联文把形、色、声、情集于一体,以状艳冶之景;由于联中语词来自人们熟悉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也增加了联语的韵味和涵量。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联出句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对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蕴“一、二、三、四”之数;描绘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温州江心寺联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写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9

二程即程颢、程颐,北宋理学家。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为同胞兄弟,当时和后世称为二程。他们在政治上追随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在学术思想上,同属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既是宋学的奠基人,又是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

二人早年受父程之命,从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经自身的理解和领悟创立了理学。由于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虽然在世仅有五十余年,但他那独特的学术思想却是博大精深的。史书称赞他:“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而程颐呢,他在世时间比较长,有众多门人弟子,影响就更大一些。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但没有第二个人,那第一个就成了绝唱。绝唱不如传唱,传唱的影响才会更大,作用才会更大。理学之所以没有成为绝唱,就是因为有许多“第二人”不断地传唱。

第一声就是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发生在伊川书院,书院坐落在伊川县鸣皋镇,如今仍留有大成殿。大成殿前,有一株需三人合抱的古柏。据传此柏乃程颐亲植,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苍翠。说起伊川书院,还牵出两个人物。一个是宋代宰相文彦博,一个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程颐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回到洛阳。当时身居相位的文彦博,也不喜欢王安石,他就“赠地表心”――把自己在鸣皋的一所旧园和10顷良田赠给程颐。程颐在此建了一座书院,初名伊皋书院,后称伊川书院,教书授徒培养理学弟子。另一个人物赵孟,在伊川书院留下墨宝,写了一块“有元敕赐伊川书院碑”,竖在古柏旁,书法俊秀圆转,刻法灵动飘逸。

接下来说人物。这个成语的主角杨时、游酢是我们谈二程理学继承中不能不提的人物,他们对二程理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杨时,字中立,人称龟山先生。他来洛阳时,已经40多岁了。他先拜程颢门下,为“程门四弟子”(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之一。后程颢逝世,又拜程颐为师。可当他初见这位老师时,正值老师闭目养神之际,又天降大雪,于是制造了“程门立雪”典故。“程门立雪”有美感,雪地里两位学生渴望学习的特写,抬高了洛学的门槛,增加了洛学的魅力,平添了老师的威严,从此,理学弟子纷至沓来,不绝于途。

还有游酢,福建建阳人,程门高足之一,他是闽地最早接受“洛学”的人,杨时还是通过他的介绍,才来到程门学习的。当初,20岁的游酢来拜程颢为师,老师观察他后断言“其资可以进道”。同年八月,程颢出任河南扶沟县知县,特意举荐游酢任该县教谕。元丰四年(公元1081),游酢荐杨时拜程颢为师。两人学业精进,回福建时,老师目送学生启程,高兴地说:“吾道南矣!”

其时游酢已师事程颢十年,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吾道南矣”看来主要是对游酢说的。游酢传播理学的功绩在于编辑了《明道先生语录》,将程颢平时言行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书。

若非学道来伊洛,安得传承到闽地?这两个人,真是没有在雪地白站,站了几个时辰,传道千里万里,开始了二程理学的第一轮传承,开辟了理学入闽的康庄道路,为后来的朱熹集理学大成引来了一脉活水。

另一个弟子吕大临,陕西蓝田县人,他推动了理学入陕衍生“关学”。洛学、关学、闽学等,都是理学地域划分后的称谓,表面看是平级的,其实洛学才是根本。北宋以降,洛学再发枝杈:一是经历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师承,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二是经历了陆九渊、王守仁传承等形成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三是经历了胡安国、胡宏父子传承而形成湖湘学派;四是经历了陈傅良、叶适等人传承而形成了永嘉事功学派。

其中的朱熹,把理学梳理后,成了集大成者。他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理学在他的手中定型,自此“程朱理学”这个招牌便挂在了国门上,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

由于他的这一轮继承发展影响深远,他也因此被称为圣人。一旦为圣,他本人的故事也附带上了许多奇异色彩。相传他出生之前,易学大师邵雍曾暗示其父:日后,他儿子将是孔夫子一般的人物。此事应是民间附会,意在宣扬邵雍善卜,又说明朱熹生非凡人。

世人因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感到他很不近人情。事实上朱熹不仅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更兼有儒家济苍生救急难的情怀。从历史发展长河看,朱熹是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一生都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精于孔孟学说,又不拘泥于仁爱之说。他从“格物致知”出发,要求人们在生活中,欲求不要太过分,一切不要太奢靡。在哲学上,朱熹发展了二程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在认知上,朱熹强调“知先行后”,又兼“知行相须”,注重行在认知中的重要性。朱熹还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使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更趋完备。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10

1实习概况 

2实习记录 

3分析与讨论 

4实习心得 

5参考书目 

6对实习的建议 

  

1实习概况: 

1.1 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 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2004年4月5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 

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 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 

2 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 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 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 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NextPage]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 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为喜欢带孩子在草地上玩,因为游乐场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伤,而他们的孩子也更喜欢在草地上玩。但让他们不满意的是,广场中的树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乘凉的地方。告别了快乐的一家子,我却发现在离他们不远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践踏”四个大字。 

接着,我到了公园的广场。从上向下望,广场并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广场中滑冰。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水池但并不喷水。在广场的左边,设计师们刻意搁置了一些横放或者竖放的大石柱,让我觉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书遮挡着太阳。在广场的周边,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观的圆球,广场的有着一弧形的比广场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并没有水。我访问了一对坐在广场右边的老年夫妇,他们觉得这个广场树太少,以致于没有一个乘凉纳荫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时他们认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质太低,既然已经是不允许了,就不应该这样做;这种不遵守公共道德,应该给予指责。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 

2.6 到颐和园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建筑没有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整洁,有些凌乱,肮脏,带有些乡土气息,应该是处于城乡过度带。同时还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著名的京西稻区。后来因为北京缺水,而农业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将农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设的绿化隔离带。 

2.7颐和园: 

    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前,昆玉河的两旁是用水泥铸成的堤坝,看起来很干净,然而却没有了河流的弯曲美和自然美。在桥上,我们访问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告诉我原来昆玉河的两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于没人管理,很脏,而现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话,也如现在一样干净的话,他们还是更喜欢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现在显的有些生硬。 

颐和园中有条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儿脏,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树落下的枯枝败叶堆积而成。这枯枝败叶,对怎个湖泊生态系统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堆积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 

顺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湿地,据老师讲解,这片湿地是有芦苇和茭白所构成,生物产量很高,对净化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湿地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后的一站是万寿山。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几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这儿的山并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状,而是一层一层的呈阶梯状,感觉有点象梯田。这样做加强了雨水下渗,减缓了沙下流的速度,从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边,我们看到了侧柏。侧柏适应于碱性环境,耐干旱,能够自己生长无须人工管理,然而现在由于人工的干预,已经使的它的生长受到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本部分将对2中所描述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 人对自然的需求: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动物有着一种亲近自然的本性,这些自然环境带给人的愉悦之情是那些人工环境所不能替代的。环境心理学家们认为,“对自然环境的美好体验可以减轻人们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种美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体验”(1),因此在2.1部分对燕南园的采访中,如我们所料,被采访的女士对燕南园感到很满意。而作为修建于50年代的燕南园,生活条件并不如条件极为现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为燕南园有着极其好的自然环境,[NextPage]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和悦耳的鸟鸣。而同样在万泉河文化公园,喜爱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这自然的绿对人所产生的吸引力。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园竟然剥夺的孩子的这种权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请勿践踏”的牌子。2.2中的静园后的草地也是不许践踏的.也许,设计师们是出于保护植物的目的,才这样做的。然而,试问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是否又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需求呢?是否想到了公园的建造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仅仅追求美观,追求表层上的绿。对于人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绿是我们可以亲近的绿,而不是那可望不可即的绿。对于保护植物和满足人对绿的需求上的矛盾,这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耐践踏的植物来替代这种娇气的植物,如车前草。同时,我发现当我们在向自然亲近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仅仅是设计师们的设计失误,还有来自人们观念的僵化以及人们错误思想的指导使得他们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2.5中最后的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人似乎早已经忘却了人亲近自然的本性,似乎已经麻木。由于社会长期的误导,在他们看来,这种本无可厚非的很美好的天性反而成了素质低下的表现,是应该收到谴责的。而在他们心里,这种天性已经泯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孩子们的这种天性也将被这种观念所扼杀。而在2.4中连根一起将野菜拔起的老太太们亲近了自然,却在以着另一种方式破坏着她们所喜欢的自然环境而全然不知,也许当她们发现的时候,她们再也没了这片可亲近的自然环境了,这不也是一种可悲吗?!所以,经过这次实习,我认为要让我们能与自然更近,除了设计的改进,还应该转变人的观念,应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自然的亲近),什么是应该先考虑的(合理的人性的满足),什么是我们该做的?(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我们亲近的自然)。 

3.2 万泉河广场: 

“要使我们的城市广场句要意义,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广场是‘人性场所’”。(2)从被访问人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广场设计的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它忽略了一点:人。尽管看上去广场很漂亮,但置身其中特别是夏天,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广场的周围并没有给游人提供庇荫的大树和坐的地方,只有一些冰冷的石凳和一些设计师们认为具有艺术效果的同样冰冷的石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广场是“非人性的广场,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怀”(3)。其次,广场中的喷水池几乎是不怎么用的,那么也就是这个喷水池只是为了特殊的几天来装点门面而用,这样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再者,这样的广场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溜冰的孩子如不小心碰到周边的石球是很容易受伤的,而喜欢到处乱跑的小孩也许一不注意就会不小心在铺设的“河道”与广场的交接处踩空从而受伤。而这些也正表明了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广场时还是主要以美观排场为标准,而对人的关怀反成了其次甚至不在考虑之范围!我认为应该在这个广场其周围种上大树,并给游人提供舒服的坐椅。至于喷水池和石球石柱,我认为应该做一个适当的改造,使得这些隐患能消失。 

3.3  水(河): 

“每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4)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然而,在实习中,我却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水体的污染。在蔚秀园中的臭水不仅影响了那里的环境,更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胁,在被采访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不对此感到不满和无奈。在去颐和园的途中,我看到了流着污水的万泉河。在颐和园门前,我看到了修了水泥堤坝的昆玉河.对于前面两个问题,我们经常接触,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后一个,在采访时,原来以为这样做只是会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然而回来后,查书,发现这样做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原来自然的河堤,与水系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那里栖息着许多动物,生长着许多植物,它们不仅仅使得让我们感受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对水的自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水泥护堤建成后,这一切都遭到了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加剧.(4) 知道了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我们在大声呐喊着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破坏着它,而可悲的是,我们有时却不知道自己是在破坏反而以为是在”保护” . 看来,我们保护环境不能是盲目而为, 应该去除那种盲目自大,不信科学自以为是的心理,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只能是加剧其恶化! 

3.4 湿地: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狭义的定义通常把湿地视为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土壤浸泡在水[NextPage]中,所以特征植物得以生长。我们在颐和园看到的湿地应该正是这种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度区域。湿地的功能除了对水质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外,还有有着以下功能:滞留营养物和沉积物,防止自然力的破坏(保护海岸线,防风,排除有毒物),流量调节,防止盐水的入侵。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湿地的这些功能,而不是去破坏它,因地制宜,那么湿地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很重要的是,世界上的许多湿地还是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的蓬湿地现已变成了鸟的世界,并仍有大量鸟群不断飞来,将此地视为远离污染的纯净天堂。而对于城市,一个人工痕迹很重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我的周记六中曾提到的上海江湾湿地是上海最后一块自然湿地,现在却面临着被房地产开发的境地!很庆幸的是,颐和园的湿地还未受到开发商的威胁。 

3.5 一些未找到答案的问题: 

3.5.1 问题一:在2.8中提到的湖中的枯枝败叶的问题,试图去找找资料,然而却没找到。只是看到在森林系统中,森林及野生植物每年增加的有机物质,连同枯枝败叶,厚厚地盖着林地,腐烂以后成为优质肥料,呈现最好的水土保持,形成林地内有大量蓄水。我认为在湖泊中也同理,枯枝败叶被微生物分解腐烂后成为优质肥料,能够给湖里的生物提供养料,同时也为大树本身提供养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级消费者及生产者处于一个自己自足的状态,完全不需要人为活动的介入。如果我们认为枯枝败叶污染了湖水,而将其处理的话,反而会影响生态平衡,导致湖水环境的恶化。但,是否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矛盾:如果不加管理的话,枯枝败叶过多将会造成湖水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湖水的生态? 

3.5.2 问题二:对于途中所看到绿化隔离带,它是以京郊稻田为代价的。那么就生态价值而言,这样做是否可取? 

     

4 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给我的收获确实不小。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原来在课本上在电视中看到的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总觉得似乎离自己很远,然而在走出了象牙塔后,才发现原来这些不合理离自己是如此的近,是如此的严重。我们已经感知到了环境的恶化,也知道环境的恶化会对人类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胁,然而我们仍然有着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去破坏那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盲目的人,他们本着保护环境的心理想去做一些切实的事情,然而却由于知识的缺乏,思想上的盲目自大,往往是南辕北辙,不仅没有保护环境反而由于他们的保护心切使得环境的恶化大大加剧。而事实上往往,生态系统有它自己的调节方式,根本毋需我们的看似“好心”的多此一举。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像鲁迅先生那样“摇旗呐喊”,以唤起国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向国人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我们要树立的不仅仅是环境危机意识还更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环保意识! 

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我也发现了不少亮点。首先让我耳目一新的是燕南园中那自然淳朴的居住环境。相信这种环境应该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而其中生态与人的协调,我想也是值得我们所借鉴的。其次便是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如垃圾堆前的车前草,还有在去往颐和园途中所看到的灰藜)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5参考文献: 

(1) 摘自《环境心理学》  俞国良 王青兰 杨治良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P202 

(2) (3)摘自《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俞孔坚 李迪华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67 P75 

(4)参考《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俞孔坚 李迪华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75---P76   

3.4部分资料来源http://www.wetland.gov.cn/ 

6对实习的一些建议: 

1希望老师实习过程中能多讲解一些相关知识,比如说在这次实习中沿途的一些植被老师可以多介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