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十篇

时间:2023-03-31 01:28:12

胡适我的母亲

胡适我的母亲篇1

天下的母亲无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疼爱的方式各有不同。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爱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来表现的,那就是让胡适从小接受“做人的训练”。这也是胡适二十多年后没齿难忘和深怀感激的。就母亲给胡适以“做人的训练”这一行为方式来看,笔者认为太具有现实意义了。

现在的孩子大都独生子女。两代人的双重呵护与疼爱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这样的环境使得孩子的性格存在着许多的个性缺陷:如自以为是,自私任性,听不得或根本不听半句批评等。胡适的母亲对胡适所作的“做人的训练”可说是给了当代家庭的母亲们上了非常现实而理性的一课,值得认真地思考与借鉴。

那么胡适的母亲究竟给了胡适怎么的“做人的训练”呢?

一、明事理,知错认错改错

孩子们往往是不一定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的,这就需要做父母的及时帮助他们指正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有利于改正错误。胡适的母亲每天对胡适所进行的“晨练”就很有特点:天刚亮就叫醒胡适,待他清醒了之后就跟他指出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胡适承认错误。知错认错是改错的前提。孩子们一般来说自觉意识差,自控能力不强,仅仅指出其所犯错误并要求承认错误是不够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其改正错误。如果没有一点强制措施不行。因此。胡适的母亲对胡适所犯的过错。就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他进行跪罚或重罚。这样做是要让胡适知道,犯了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轻则受责,重则受皮肉之苦,不然就达不到改正错误的目的。人不能不犯错误,更何况是在童年少年时期。然而这一时期能够得到父母所进行的“知错认错”的良好教育,那么就会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进而明白事理并有利于他们自觉地改正。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及一生都是受益良多的。

二、督早学,培养无人管束的自觉行为

孩子一般都有赖床的不良行为。做父母的就要帮助孩子克服掉。胡适的母亲总是天刚亮就把胡适喊醒,待天大明时,便催胡适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别小看早学一事,早起早学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而做其他什么事就不必再要人去管束了。胡适14岁离开母亲就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国留学,直到26岁学成回国。一路上学业不断长进,何成有人管束过他呢?胡适在文中深有感触地说道;“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管束过我。”这种自觉的良好品行不正是得益于他母亲成功的“做人的训练”吗?

三、护自尊,希冀踏上父亲的脚步

有意或无意,伤害孩子的自尊,都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父母的教训产生对立情绪,这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的。胡适的母亲从小在农家长大,先前并不识字,但为人贤慧,尊老爱幼。在她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对胡适当然是护爱有加,但她爱得有道,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胡适在文中写道: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这就是对胡适自尊的呵护。不仅如此,就是对待前妻所生的比她自己大好几岁的胡适的败家子大哥,“我母亲也从不骂他一句”。而对胡适犯了错误,责罚胡适也是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不让家人知道,她的儿子在受责罚。这是一般母亲所不可比拟的。孩子的自尊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就是保护孩子的进取心。孩子有了自尊,在胡适的母亲看来,当然就不会“跌他老子的股了”。

胡适的母亲23岁就成了寡妇。教育胡适成人成才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肩上。为了胡适的将来,她对胡适管教很严,她不仅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也时时不忘以胡适父亲优点、长处来影响胡适,有时甚至声泪俱下的述说与叮咛。母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胡适的父亲去世了,但父亲的地位和影响在胡适心中需要不断强化,要在胡适的心中树起一尊父亲的偶像来。这样,胡适也许就会像他老子一样,走上读书做官的道路。这正是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良苦用心与希望,而胡适后来的人生道路也正好如了她母亲的心愿。

除了“做人的训练”之外,胡适母亲身上的许多美好品质也给了胡适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是最善于观察父母亲言行的。父母的良好品行就是教育孩子的一面镜子。

胡适的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自然有许多说不出的痛苦和艰难。正如胡适所说的:“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但她的良好品质却在无声的教育着胡适。”如“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的这种处理婆媳关系的那种容忍与大度;同邻里族间“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的那种与人相处的仁慈和温和;还有那种不受他人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时的那种刚气与坚强。

在同母亲生活的14年里,母亲就是胡适的第一位恩师。胡适从他母亲那里学得了待人忍让的和气,学得了宽恕人、体谅人等诸多的为人之道,都来源于并归功于他母亲的“做人的训练”。

胡适我的母亲篇2

徽州北部绩溪上庄,一片被黄山余脉环抱的静谧土地。时值盛夏,全镇只有绿白黑三种颜色。群山连绵如黛,稻田碧绿如海。马头墙镶黑色小瓦,高耸着勾勒写意轮廓。雪白墙面被经年雨露晕染出青石底色,自然形成泼墨山水。胡适少年时代的故居,就是这些徽派古宅中的一座。

曾在北大红楼寻找发起文学革命的胡适,在台北中研院花园小房寻找寂寞夕阳里的胡适,在上庄,我似乎发现了最本真的胡适。这里的风物气质,与他的温润、保守多么一脉相承。晚年在台湾,他说:“我将来写自己的传记时,要一大章来写徽州的社会情形”。可惜这一章终究没来得及开启。或许,和所有来此寻访的人一样,他也想神游故园,追溯生命的本色。

幽深天井里的沉默房间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南宋杨万里的七绝,胡适曾用这首诗来形容上庄杨林水口的风景。常溪河经水口堤坝牵引,流入全村,形成网状水系,村中每条小路两旁都有清溪,水里看不到一丝杂质,似乎用手捧起来就能喝。

从水口循着溪水呵护的“适之路”向北,不久就走到胡适故居,推开虚掩的木门,里面是一座鹅卵石铺就的宽敞院落,黛瓦院墙背后,“竹竿尖”山峰起伏。这套傍山枕水的宅邸总共占地1100多平方米,当年除了胡适和母亲冯顺弟,还住着他大哥二哥两家人。

冯顺弟是胡适父亲胡传的第三任妻子,1889年,她从中屯嫁到上庄时还不满十六岁,胡传已四十八岁,他的发妻死于太平天国兵乱,续弦妻子病死,留下三儿三女,一半比冯顺弟还大。婚后胡传在上海担任淞沪厘卡总巡,体恤新婚妻子在大家庭中孤独尴尬,把她接出来带在自己身边。1891年,胡适在上海大东门出生,乳名嗣穈(音:门),母亲叫他穈儿。胡家这一辈兄弟名字里都带“禾”,“穈”的意思是赤色禾苗。后来胡传调到台湾担任驻军统领,母子二人也跟着漂洋过海。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次年2月,胡传请人把妻儿先送回上庄。1895年8月,胡传在返乡途中病死厦门,享年五十四岁。也有人认为,他是抵御日军时阵亡,凶死之人牌位不能入宗祠,家里才说是病逝。父亲去世时,胡适三岁零八个月,已经有了模糊的记忆。“我仿佛记得我父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

“老屋”,即现在故居院落大门旁边的小楼,为胡适祖父所建,回到故里后,胡适和母亲先住在那里,几年后搬到“新屋”——胡传生前主持兴建的砖木结构阁楼,占地一百多平方米。和所有晚清徽派民居一样,外墙不开窗,日光通过幽深的天井射进前堂和后堂,走进水磨青砖的大门,会明显感觉到阴凉。前堂东屋曾住胡适二哥,西屋是幼年胡适与母亲的卧室,后来成了他和江冬秀的新房。与西屋相连有一间小小的厢房,原本供佣人居住,但胡适母亲把它改作书房,以便时时监督儿子读书。

在胡适记忆中,母亲常常关上房门无声地流泪;他犯了错要教育他时,“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藉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孤儿寡母的喜怒悲欢,都压抑在这间阴暗的西屋里。徽州礼教森严,绩溪处处可见历代留下来的贞节牌坊,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徽州女人的宿命。冯顺弟二十三岁守寡,守了整整二十三年,空有“太夫人”之名,在家中要看胡适哥嫂的脸色,要维系大家庭的和睦,还要竭力从生活的夹缝中为胡适争取教育经费。胡适怀念母亲时写道:“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徽商家庭的兰香书韵

故居内部装修是在胡传死后完成的,素雅简单,家具用的都是普通木材,今天仍然可以感到,一家之主突然逝世,给这个家庭带来的落寞萧索。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与胡适同宗的胡成业告诉笔者,胡家当时家道中落,装修资金紧张,而且胡传本就不喜奢华,生前嘱咐过新屋只需“略事雕刻,以存其朴素”。

“略事雕刻”成就了胡宅的脱俗。徽州人多是因战乱迁来的北方移民,出于安全考虑,住宅外表低调,内部精良,砖雕、石雕、木雕极尽繁复精美之能事,并称徽州三绝。寻常人家用浮雕手法刻复杂的戏曲故事、华丽的仙鹤荷花等,而胡宅十二块落地隔扇门、四块窗棂板上,是平地阴刻的兰草。每一块都只有寥寥数笔,但风神出众,意趣高洁。作者落款“东山老人”,乃上庄徽墨雕刻大师胡国宾。胡国宾专职雕刻墨模,作品“地球墨”曾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获金奖。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胡宅门窗饰板上创作了这组千姿百态的艺术品。多年后,已离家的胡适写了一首白话诗,在台湾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其中也许寄托着胡适的故园之情。

胡传没有给儿子留下一座“豪宅”,但留下了浩瀚的藏书。故居二楼是回字形通转式阁楼,这里原本不住人,只保存胡传的书。我登上去看,空无一物,只有厚厚的尘埃。村里人说,“”时,那些书被成捆成捆抛到院子里,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干净。

胡适我的母亲篇3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几千年来回响于中国人耳畔的声音,在这貌似威严的声音伴奏下不知多少人蒙冤受辱,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身首异处,然而“天”却将掩盖一切罪恶。“天命”既是统治者实施统治的手段,亦是传统婚姻制度的立足点,胡适的婚姻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胡适与江冬秀的结合就是始于双方母亲的包办而决定于上天。胡适13岁随其母到姑婆家与江母不期而遇。江母见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就提议结为秦晋之好。但胡母未许。其一,江冬秀长胡适一岁(1890年生)又属虎,不相匹配。其二,胡姓家道中落,与江家不门当户对。原来胡适家乡流行女大一不如男大十之说,并且以为女子属虎,情格就会凶猛强悍,难得贤慧。也许现在仍称不贤淑的女人为“母老虎”即缘于此。胡母一方面担忧江冬秀会给胡家带来祸患,同时又受封建门第思想的制约,而不愿高攀江家。所以这桩婚事暂时搁浅。江母“外交失败”,又推出媒妁,即胡适的本家叔叔进行游说(他是江冬秀的老师),他屡次向胡母宣传江冬秀的八字好,胡母便让他开来八字。命也算过,二人很合。但吉凶与否还要等待“天”的评判。在当时人们看来,如果二人相合,一段时期内胡家便会太平无事,否则就会祸从天降。而检验的方式为“胡母将红纸八字叠好,放在竹升里,摆在灶神老爷面前,同时还放了别人送来提亲的几个八字、然后就虔诚地等待上天的旨意。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胡家事事顺遂,没丢一只筷子,没打碎一个汤匙,人丁兴旺,家畜肥壮。胡母便取下竹升,用筷子夹出一个八字,打开一看,是江冬秀的。这可谓“天作之合”。于是在1904年胡适、江冬秀由双方母亲作主缔结了婚约。

从始至终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神秘莫测、令人生畏的“天命”,胡适的终生大事就这样依据天意以近乎荒唐的方式确定下来。胡适所生活的时代已进入20世纪,然而其婚姻形成的基础却依然是“天命”,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命”意识在百姓的思想中是何等根深蒂固,甚至达到了左右人们命运的程度。胡适的婚姻是历代中国青年男女婚姻的缩影,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此外,墨家、法家思想亦有一定影响。这些思想纠结在一起,融化为中国人的血液,规范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情感形态、心理状态等等。体现在胡适身上,既有儒家的仁家,道家的不争,又有墨家的兼爱。由于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始终是儒家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这在胡适的婚姻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孝”与“信”。

胡适坚守婚姻最主要的是原因是为了母亲,出于至纯的孝道。胡母23岁守寡,主持家政,有着仁慈、温厚、勤俭、识大义能容忍的种种美德,并且给予了胡适至性至情的伟大母爱,这些都深深铭刻于胡适的心灵。因此,他对母亲十分尊敬,而又深感母恩无以回报。那么认可母亲包办的婚事,在他看来就是对母亲的恩情最好的报答。

胡适在给其美国女友韦莲司的书信与日记中,就曾讨论过“容忍迁就”与“各行其是”的问题。胡适认为“父母所信仰,子女虽不以为然,而有时或不忍拂爱之者之意,则容忍迁就,甘心为爱我者屈可也,其容忍也,出于体恤爱我者之心理,故曰:‘为人的容忍’。”所以胡适的婚姻,基本是“甘心为爱我者屈”的具体体现。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对他关爱备至的母亲。“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背她”这封信表明胡适对母亲的孝心“近乎基督教的原罪,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结婚,只是赎罪于万一罢了。”(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胡适之所以为长时期离开母亲而愧疚,是因为这有违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并且其母早抱孙子的愿望也因胡适求学一再推迟婚期,未能实现。所以他深恩难报的罪恶感,变化为母命难违的使命感。胡适在1918年5月2日写给他的至友胡近人的信中说:“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胡适不但感到母命难违,同时也不愿伤害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表现在行为上是自律性的克制,在思想上则显示出儒家的富于理性的牺牲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胡适如果追求婚姻自由定会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为代价,会祸及数家,而这都是胡适所不愿、不忍看到的。“今之少年往往提倡自由结婚之说,有时竟破坏已订之婚约至家庭之中龃龉不睦。有时其影响所及害及数家,此儿所不取”。从中可见胡适是十分重视家庭的和睦,并推己及人,不愿因违婚而影响相关家庭,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具体的阐释。还应提及的是,胡适思想亦受墨家学说的浸染,他曾直言喜欢墨家的兼爱说。众所周知,“兼爱”就是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墨家认为祸乱的缘由即是人们爱自己而不爱他人,彼此不相爱。胡适既爱母亲,爱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也爱江家,爱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因此,不违婚约是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共同作用的结果。

胡适婚后,许多旧人都恭维他不背旧婚约,是最可佩之事,因为他们以此为大牺牲,胡适说“当初我并不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罢了。假如我那时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胡适日记,1921年8月30日)我们没有理由说胡适写在日记里的话是违心的。在他看来,毁掉婚约,同当时许多新人一样娶了一位思想激进,才气横溢的新女性,她的光辉也无法驱逐心灵的阴影。履行婚约也许是痛苦的,那么毁婚带来的一定是更大的痛苦。

胡适的婚姻思想基础除“孝”以外,还有“信”。“信”即讲求信用,诚实无欺,也是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就婚姻而言,虽系母亲所订,但信守婚约与否取决于胡适。胡适之所以能在1904至1917年漫长的13年的人生旅程中苦苦等待,憧憬琴瑟相得的美好未来,主要缘于“孝”与“信”。当胡适的家乡谣传胡适已在美另娶时,胡母在给胡适的信中要求澄清,胡适于1915年10月3日写了一封8页的长信,力辩谣言之无稽,其中说到“儿久已认江氏之婚约为不可毁,为不必毁,为不当毁。儿久已自认为已聘未婚之人。儿久已认冬秀为儿未婚之妻……”。胡适在“不可毁”、“不必毁”、“不当毁”的旁边密圈加点,以示其诚,由此可见他信守之意是何等坚定。

一般人都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婚姻是不人道、扼杀人的天性的,这几乎成为历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胡适在上海读书时也曾对旧婚约制度给予否定,1906年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文章对传统婚制进行批评,这成为其当时文章主要内容之一。其小说《真如岛》中也有类似观点“早婚则男女皆不能自主,多有配合不宜,夫妻因而反目,坏处一”。

然而胡适留学后却对旧婚制流露出温和态度,甚至认为其中不乏合理之处。在认识上发生逆转。

首先,他认为旧式婚姻仍可成长为真实之爱情。这是他认可其包办婚姻与江冬秀结婚的又一真实原因。胡适的婚姻就“包办”而言,与几千年来多数的中国男性并无差别。不同的是:也许其他男性对包办婚姻的认同缘于一种惯性或是惰性,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胡适却不然,他是清醒的、理智的,曾经过了审慎的思考研究。他以为“订婚之后,女子对未婚夫自有特殊柔情。故偶闻人提及其姓名,伊必面赤害羞;闻人道其行事,伊必倾耳窃听;闻其有不幸事,伊必为之悲伤;闻其得意,则必为之称喜。男子对其未婚妻,亦然。及结婚时,夫妻皆知其有相爱之义务,故往往能互相体恤,互相体贴,以求相爱,向之基于想象、根于名份者,今为实际之需要、亦往往能长成为真实之爱情”。(《中国婚制》,《胡适文集·书信日记》33-3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胡适以为名份在旧婚制中是爱情的种子,在婚前萌芽破土,在婚后的互敬互爱中亦能长成参天大树。他将爱情婚姻与责任义务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明了旧婚姻主要特点。勿庸置疑,胡适的分析有其合理性。因为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描写了相思的永长,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亦是刻骨铭心的爱之绝唱。但是也必须承认,胡适对旧婚制认识失之片面,对其泯灭人天性的一面是回避的。

也许胡适对旧婚制好感缘于其亲身体验。在他求学的13年中,对未婚妻江冬秀是既重“名份”又寄真情的,并对再三延长婚期心存愧疚与歉意。在1914年7月8日与江冬秀的信中写道:“适去家十载,半生作客他乡,归期一再延误,遂至今日。吾二人之婚姻亦因此延误,殊负贤妹。”并且胡适曾在寄给江冬秀的照片背后题诗云:“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他还以《古诗十九首》的句子寄托“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的感慨与思念,体现出典型的东方情调。

其实这种情调源于他东方人的情感形态,胡适留美7年中,在许多方面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治学方法等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在家庭婚姻方面仍是赞同东方人。他在日记《容忍与各行其是》中写道:“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人”。而东方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是父(母)慈子孝,夫唱妇随,四世同堂,尽享天伦。这是胡适心向往之的。因此他在“得家中照片题诗”的末段写道:“图左立冬秀,朴素真吾妇。轩车何来迟,遂令此意负。归来会有期,与君老畦亩。筑室杨林桥,背山开户牖。辟园可十丈,种菜亦种韭。我当授君读,君为我具酒。何须赵女瑟,勿用秦人缶。此中有真趣,可以寿吾母”。这是一幅典型的体现着东方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图画:夫妻恩爱,琴瑟相得,长幼有序,母慈子孝,背山而居,种菜种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表现出东方所特有的温馨安逸,怡然自得生活状态,流露出胡适无法摆脱的也不愿摆脱的东方情结。

我们知道,胡适曾提出过“全盘西化”的观点,那么他的这一人生理想是否与之相矛盾?其实不然。胡适深知对于西洋文化,我们不但理智上不愿全盘采取,事实上也决不能全盘采取,他是希望通过旧文化的惰力来历史地自然地折衷。胡适作为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物,其文化思想上必然带有两个时期碰撞冲突又调和折衷的特征。而在家庭问题上对东方生活方式的眷恋与憧憬就化成其坚守婚约的内驱力。

其次,通过对中西婚制的比较,得出我国女子所处的地位高于西方女子的结论。他在日记中写道:“数日前余演说吾国婚制之得失,余为吾国旧俗辩护,略云:‘吾国旧婚制实能尊重女子之人格。女子不必自己向择偶市场求炫卖,亦不必求工媚人之术。’”在胡适看来,东西方女子地位的差别在于是否需要讨好男人,这不能不说是失之肤浅的。固然不能否认西方女子在社交中的处境有其卑微无奈的一面,但毕竟其有学音乐、舞蹈和与男子交往的自主。其实中西方女子的地位并无本质之别,与其构成差别的却是高高在上的男性。

总之,胡适对于封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缠足、节烈、迷信、等深恶痛绝,在许多文章中加以批判,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愤激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对于律诗也一概否定。然而对于旧的婚制却有所偏爱,虽其见解不乏合理因素,但却未能揭示其罪恶的本质,这不能说是其思想的局限。

自古道“道不同、不相谋”。的确,无论是君臣、朋友,还是夫妻间感情的维系主要依凭的是“道”。

胡适夫妇虽然兴趣、爱好、知识水准有天壤之别,但在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上却有其本质性的一致。这就是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根本原因。

首先,他们都是无神论者。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就存在“有神”与“无神”的差别,这种对立思想广泛地体现于中外思想文化中。

其实胡适也并非是天生的无神论者,他也经历了由拜神到无神的转变。胡适的父亲是无神论者,但在胡适三岁时就已去世,胡适的母亲及家中其他女眷都信神,胡适小时也曾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后来他读到了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引的范缜的《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从此胡适接受了无神论,并坚信这一学说。(留美后曾动摇,但最终放弃当耶教信徒要求)所以面对矛盾复杂的传统文化思想,胡适并不盲从,由此他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爱动脑的习惯。

尤为可贵的江冬秀也是无神论者。胡适曾夸奖她:“不迷信、不看相、不算命、不祭祖先。她的不迷信在一般留学生之上”。(《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总之胡江二人一致信仰的构筑了其婚姻的基石。此外,他们还有共同的人生理想:不做官。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方“以商立国”,中国恰好相反,“以农立国”。封建王朝长期实行“重本抑末”政策,致使商人地位低下。并且在中国四千多年的专制政治中形成了君贵臣贱,官贵民贱以及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和特权制传统。中国专制政体主要靠庞大的官僚机构来支撑,并且对官吏的选拔尤为重视。所以官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地位,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多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实现的尺度。而胡适夫妇对这一落后的传统思想是摈弃的,对升官发财,富贵荣华的中国人心仪神往的人生道路是否定的。

胡适在回国之初就在文章中反复表明远离政治,不做官的态度。他曾说:“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他也向同事们建议致力于研究和解决最基本的有关中国知识、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可见胡适首先重视的是学术而非政治。

江冬秀对仕途的厌恶要比胡适强烈,不问政治的决心也更为坚定;胡适1938年任驻美国大使后,曾在信中表明态度。“现在我出来做事心理常常感到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的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从来不作这样想。”(1938年11月24日信)还曾说:“我只能郑重向你再发一愿:至迟到战争完结时,我一定回到我的学术生活去”。(1938年7月30日信)江冬秀作为一个旧式女子能有此迥异于世俗的胸襟见识,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再不要走错了路,把你前半身的苦功放到冰泡里去了,把你的人格、思想,毁在这个年头上。”1947年力劝胡适出来参加政府,江冬秀临送胡适上飞机时还郑重叮嘱:“千万不可做官”。以往中国男性多想进入仕途,求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女子也希望男人做官,实现夫贵妻荣的梦想。而胡适夫妇的价值观却与这一传统观念相悖离,这是十分令人感佩的。

此外,胡适夫妇间互敬互爱,表现出对中外文化中进步思想的发扬与融合。首先,江冬秀是位理想的贤内助。“三从四德”的旧式教育没有扭曲她的人格,她继承了中国妇女勤劳、宽容、坚韧的美德。她善于烧菜,会做胡适最爱吃的徽州锅和徽州“塌裹”(馅饼)并且总是为丈夫预备好宵夜点心。她不但在生活上对胡适关心体贴,在精神上更给以理解,表现出从容豁达的心胸,几乎对有关丈夫的男女间的传闻一笑了之。并且参与了胡适与韦莲司书信的整理工作。

胡适我的母亲篇4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理清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1―4段追忆“我”的童年生活。5―7段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8―12段回忆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13段写“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二、分组交流,朗读课文,解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胡适对他母亲的评价?(用文中语句)

明确:“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这些评语中,为什么称母亲是“父”、是“师”?

明确:称母亲为“父”,是因为胡适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称母亲是“师”,是因为母亲督促“我”学习,又训练我“做人”。

3、本文围绕“慈母“、”严父“、”严师“着重写了哪几件事情呢?(分组讨论,分析母亲形象)

(1)天大明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明确:母亲对我的学习非常重视,要求严格

(2)母亲管我非常严,犯大错后会罚跪,或拧肉不许我出声

明确:母亲对我平时的言行管教甚严

(3)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重点)

明确:母亲教我做人的道理

小结: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我”的训导。是极其严格的,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希望我上进,养成良好的品性。

4、在面对家中这些情况时,母亲是如何处理的?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小组讨论,教师明确)

(1)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明确: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明确:表现了母亲容忍、大度、温和的性格。

(3)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么做的?

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明确: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态度认真严肃,绝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的名节。表现了母亲的正之刚气。

5、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母亲让胡适养成了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6、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里?(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学的了好脾气,学的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能勤奋、手势,在做人方面让我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行。

三、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感情

文中有很多饱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找出来谈谈感受(分组讨论)

1、“每天天刚亮时,我的母亲就把我叫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做了多久。”(明确: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到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疾。”(明确: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明确:真诚倾吐,流露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当堂小结】

爱是大自然最纯真的情感,母亲对于儿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的深情!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她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伴随着这首《烛光里的妈妈》让我们再次体会母亲的慈爱、伟大!(播放慈母的幻灯片)

胡适我的母亲篇5

好奇的江冬秀逐封细看其内容,居然全是胡适婚后背着她写给这位美国情人的情书!惊愕之余的江冬秀无声地抽泣起来,一向以制伏丈夫为荣的她终于明白,几十年与自己同床共枕、生子育女的丈夫,却始终把真爱寄托在这位美国初恋情人身上。

面对这厚厚的一摞情书,头发花白的江冬秀不得不承认,她和胡适的婚姻是无爱婚姻,她只不过是胡适名义上的夫人而已,尽管她依法继承了胡适的遗产,但却终生没有得到胡适的真爱。她痛苦地闭上眼睛,苦涩的泪水溢出眼角,如烟的往事涌上心头……

1917年的一个夏日,安徽绩溪上庄村一个农家院落里,喇叭声声,鞭炮阵阵,笑语喧哗,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正在进行中。帅气的新郎发型新潮,戴着宽边眼镜,穿西服打领带,潇洒风流;身材稍矮的新娘,头顶红盖头,身着大红古式婚服,一双三寸金莲小脚上的绣花鞋,与新郎脚上铮亮的皮鞋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主持人的高声吆喝中,新郎、新娘三拜九叩,中规中矩地完成了农村传统婚俗的每一个环节。

热闹喜庆的婚宴席上,众来宾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啧啧,这新郎胡适可是咱安徽绩溪人的骄傲啊!早年在大上海上过学,后又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得了好几个博士头衔呀!今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学贯中西,著书立说,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成了全国闻名的新派人物领袖,名气大着哩。可就这么个著名的大教授、大学者,却一点新派名人架子也没有,老老实实遵循母训回乡完婚,虽说新娘是胡母十几年前自作主张替儿子定的婚,只是一个近乎文盲的农村女子,可他胡适竟然没有一点嫌弃的表现,真是个知书达理的孝子啊!”

待来宾酒足饭饱,陆续离去时,略显疲惫的胡适才慢慢跨进红烛烁烁的洞房。他慢慢揭开新娘的盖头,这才第一次看清了眼前这位相貌平平、缠着小脚、在老家等候他十几年的妻子。他皱了皱眉头,轻轻摇了摇头,但即刻又恢复了脸上的微笑。

夜深了,新娘含情脉脉地依偎在新郎的怀里。胡适微闭着眼,茫然地用手轻轻拍打着江冬秀的后背,一颗戚苦的心却穿越夜空,飞到了几万里之外的美国大学校园,想念着美国姑娘韦廉斯。

在美国留学期间,才华出众、年轻帅气的胡适结交了一位名叫韦廉斯的美国姑娘,这是一位既漂亮大方又洒脱独立的艺术专业学生。两人在朝朝暮暮的文学艺术交谈中,彼此爱慕的情感越来越深,胡适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送给了她,有意与她结成生活伴侣。为此,胡适多次写信给母亲,希望能解除与江冬秀的婚约,主要理由是他与江从未谋面,没有感情基础,但均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

母亲在给胡适的几次回信中再三重申:你的婚事我已做主,妻子非江冬秀莫属,决不允许你再选择其他女人。为斩断儿子与异国女子的情丝,胡母甚至煞费苦心,亲自给韦廉斯及其父母写信,郑重声明儿子胡适已是有妇之男,希望韦廉斯全家人尊重中国的婚姻习俗。

讲究人格独立的西方女子韦廉斯倒不怕父母的压力,但父亲早逝、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胡适,却不愿也不敢违抗母亲的旨意,落个不孝之名,只得忍痛割爱,把本已燃烧起来的跨国之恋,慢慢降温到一般朋友关系。韦廉斯体谅胡适的难处,并不勉强他,但两人内心深处的恋情却一直贮存着。直到胡适回国后,两人还时常书信往来,互赠照片,互诉衷情……

看着怀里的新娘慢慢进入了梦乡,毫无幸福感的胡适轻轻叹了一口长气,波浪翻滚的心潮才随着报晓的鸡鸣声渐渐平息下来。

新婚半月后,因为北京大学的教务紧催,胡适把江冬秀留在家乡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自己又独自回到了北京。当时有不少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极力称赞他的婚姻是古今结合的新典范。胡适夜半独坐书房,翻阅着韦廉斯从美国寄来的一封封燃烧着爱情火焰的书信,想到她那漂亮的脸庞和才华横溢的气质,两行戚苦的清泪顺颊而下。他缓缓拿起笔,给日夜思念的心上人写信,倾诉自己在婚姻情感上扮演假面人的苦恼。

留守在安徽老家的江冬秀在时常思念新婚丈夫胡适的同时,内心又隐隐不安:从与胡适相处的半月新婚生活中,透过丈夫对自己彬彬有礼的表象,总感到他缺少新婚应有的激情。特别是当她发现丈夫婚后时常独自坐在房子里发呆时,她明显地感受到胡适内心里的郁闷。每当她询问时,丈夫又即刻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使她总感到两人之间有一种无法交流的情感隔阂。

尤其令江冬秀不安的是,胡适回到北京后,竟然几个月也不给她来一封信,莫非他嫌弃我是个没文化的农村女子,完婚只是迫于母令?莫非他心中另有所爱,正在北京缠绵贪欢,仅把我当作在老家伺候老人的丫鬟?她联想起几年前,曾听人隐约其词地提到胡适在美国搞恋爱被母亲制止的事,一种恐慌加气愤的复杂情绪在心中滋长,但她表面上仍规规矩矩地伺候着胡母。

江冬秀到北京与胡适真正生活在一起,是在结婚三年胡母去世之后。起初的几年,胡适与这个近乎文盲的小脚太太,虽然在思想和文化上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在家庭生活上还能保持夫唱妇随的表象,特别是江冬秀的拿手厨艺,有时还能让胡适在朋友面前风光一下。

但是几年之后,宽厚善良的胡适渐渐对妻子越来越反感。原因是从农村来到京城的江冬秀性格泼辣强悍,以关心丈夫为由,对胡适的干涉和约束越来越多,小如读书睡觉的时间,大如家庭对外社交以及胡适外出讲学,都要由她来确定。稍不如她意,便扯起喉咙与丈夫吵闹不休。

对于胡适与其他女往,她醋意尤甚,总要找种种理由横加干涉。一个礼拜天,一位爱好诗歌的女生特意登门向胡适请教,因为要修改诗句,两人在书房面对面坐得很近,心存狐疑、不时进来瞅瞅的江冬秀见状,立刻火冒三丈,高声训斥那名女生不懂男女规矩,缺少教养,弄得师生二人都很尴尬。那名女生羞辱难当,即刻掩面而去,剩下胡适一人气得直喘粗气,指着江冬秀浑身发抖却说不出话。

最不愿与妻子争吵,怕邻居听到会丢面子的胡适,常常这样对悍妻的无理吵闹一忍再忍,这更助长了江冬秀的凶悍气焰,致使胡适在熟人圈里落了个“惧内”的笑柄,而江冬秀“河东吼狮”、“母老虎”的恶名也逐渐传扬开来。

在多次领教江冬秀的“驯夫”手段后,胡适从心里越来越怨恨这桩给他带来羞辱和约束的婚姻,但他又迟迟不敢下决心离婚。因为当时在文化学术界名望颇高的胡适,最害怕别人议论他喜新厌旧,抛弃糟糠之妻另寻新欢,有悖为人师表的传统道德,从而影响自己学者教授的形象。爱面子、重名声的胡适只好在越来越凶的妻子面前,逆来顺受地忍让着,无爱的婚姻痛苦地折磨着他寂寞的心灵。他时常夜半独坐书房垂泪,直到有一天,他再次遇到了既漂亮又有知识的远房表妹曹诚英,沉寂压抑多年的爱情种子才又勃然发芽。

那是1923年4月,胡适在家里又一次遭受妻子的吵闹,他忍无可忍,赌气之下来到杭州烟霞洞疗养,不想却邂逅了曹诚英。曹诚英是胡适当年结婚典礼时的伴娘,此时正在上海当教师,因离婚单身独处。两人久违重逢,惊喜万状,相伴游西湖,吟诗赋词,谈话越来越投机,情感逐日加深,后来情不自禁地发展到同居。曹诚英怀了孕,两人开始商量着组合新家庭,憧憬着和谐美满的新生活。

但胡适回到北京,试探着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时,江冬秀勃然大怒,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举过头顶,高声嚷道:“好你个胡适,要离婚可以,但是我要先把咱们的两个孩子杀掉。你既然不想要我了,我和你生的孩子你也别想要了!”一边嚷着,一边去抓孩子,把孩子吓得满院跑。

邻居闻声过来劝解,江冬秀越发气恼,边哭边嚷,控诉丈夫的不忠:“想当年我在安徽老家苦苦等了12年才和你正式结婚,现在为你胡家生儿育女,却嫌弃我人老珠黄,想另寻新欢,哼!只要我不死,你休想!”

说到火头上,她扬手便把菜刀向胡适扔去,幸亏胡适及时躲开,才没酿成血案。胡适眼见看热闹的左邻右舍越聚越多,吓得面色如土,赶紧连连说软话安抚悍妻,再不敢提“离婚”两字。

万般无奈的胡适只好赶回杭州,劝说曹诚英堕胎,并心有余悸地写了两句诗给曹看:“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希望曹诚英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无奈。曹诚英看罢,长叹一声,泪流满面,善良的她不愿心爱的人再为难,只好无奈地堕了胎,与胡适结束了这段无果的爱情。

尽管美梦未圆,但两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依旧,后来曹诚英在胡适的帮助下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在大学里任教,两人暗地里时有书信来往。

有情人又一次未成眷属,表面看起来是江冬秀的阻拦,骨子里却是胡适太看重个人的名声。他太担心与曹的婚外恋情张扬到社会上,会影响自己的博士、学者、教授、文化名人、国人导师的完美形象。江冬秀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不仅在这次杭州婚外恋上轻而易举地制伏了并不爱她的丈夫,而且此后稍微发现或猜测到胡适有移情别恋的苗头时,马上在家里撒泼嚷叫,声言要拉着丈夫到单位或大街上找众人评理。这种屡试不爽的招术,使赫赫有名的新文化、新思想的导师胡适,在自己的真爱面前胆小如鼠,浅尝辄止。无奈之下,委曲求全地与一个原先无爱后来厌恶的太太,“恩爱”生活了几十年,其内心情感的痛苦折磨,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除了偷着给韦廉斯和曹诚英写信倾诉自己的内心苦恼外,胡适还非常支持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徐志摩、张恨水等人追求真爱的再婚,可见他内心深处对无爱婚姻的否定!但令他尴尬的是,就在他全力支持徐志摩解除失爱旧婚约时,江冬秀竟然支持徐志摩的老婆状告丈夫是喜新厌旧的现代陈世美,与胡适唱起了对台戏!

酷爱面子和名声的胡适,在朋友同事面前是绝对不会诉说自己家庭婚姻生活的苦涩的,他宁愿一个人默默地吞咽这颗苦果。郁闷苦恼之极时,他经常独自到街上酒馆借酒消愁,或者到公园散心,以解脱自己的情感痛苦。

胡适我的母亲篇6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语言极其自然、质朴,对母亲的描写平铺直叙,不见波澜,读来却字字动情,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母亲优秀的人格,真切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更表现了国学大师——胡适先生的非凡的写作能力。

《我的母亲》写作时作者已40岁,而笔下的故事已发生过几十年。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作者却能如此清晰地回述当时所发生的场景。由此可见,母亲的形象在胡适心里应该是多么深刻而不可磨灭。

文章回忆母亲,可通过母亲对于“哭”的态度传达出来,文章中共有几处关于哭的细节描写。

(一)母亲在教育“我”时常常自己落泪

文中写到“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这儿的泪是一个普通的单身母亲的辛酸之泪,也是希望之泪,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对复杂的生活困境的无奈,对亡夫的思念,对幼子的殷切期盼。这泪也是她教育儿子的一条软鞭子,一滴滴闪着炽热的光彩的泪,用亲情及生活的辛酸鞭策“我”用功读书,成就男儿本色。这处“泪”闪现的是母亲的良苦用心。

(二)母亲管“我”时,不许“我”哭

母亲责罚“我”时,“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此处可由学生自己探讨,母亲为何不许“我”哭出声音,应该能在文中找到:“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学生不难猜出,母亲注意维护儿子的面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小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了孩子,顾及了儿子的“小面子”,更是避免了在复杂的大家庭引发出不必要的麻烦。这体现的是母亲的良苦用心。

(三)母亲在处理大嫂二嫂时自己的哭声

对待大嫂二嫂的怄气,母亲起初“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地走出门去,眼不见耳不闻为净,忍到实在不能再忍的一天,就会以哭止争。这里应该关注的是母亲此时的哭法。“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哭她的亡夫,哭她自己的命苦,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作为一个年轻的当家后母,胡适的母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倾诉自己的委屈。她的哭声变化准确地传递着自己的感情变化:有对早逝丈夫的无尽思念和现实中没有坚实的臂膀依靠的无助,更蕴含着对挑起事端的家人的指责。哭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那一声声拉长的哭音中我们是否可以体会出其间隐藏着多少绵绵无尽的伤痛。直到“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那位嫂子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的日子。”这拉长的、绵远的哭声传递的是这位母亲身处这繁琐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心酸、隐忍和善良。

(四)母亲的维护清白之哭

“我家有一个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这次的哭音与往日不同。事实上,她对于媳妇们的怄气,是一忍再忍的,忍得太累太辛苦了才会大哭,而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使得她气得大哭,为什么呢?显然是五叔的信口雌黄损害了母亲的名节。在封建社会,“寡妇门前是非多”“身死事小,失节事大”。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如果任由流言传播,就玷污了自己宝贵的名声,也是对亡夫、对儿子的最大的侮辱,所以她一定要“大哭”,甚至于要大闹,当面大声质问,证明自己的清白。至此,那个一向温婉多礼、和蔼可亲、少言寡语、忍气吞声的母亲已变了,变身为浑身是刺的“斗鸡”,不为自己的清白名声拼出个结果,誓不罢休。

总之,这“哭”字当头的母亲,用一次又一次的“身教”,教引儿子做人之道,使他一步步完成“人”的教育。在作者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胡适的母亲,在这位母亲的身上,我们发现了更多的优点:识大体、顾大局、以柔克刚、刚烈守节。但是,你不觉得这些优点很熟悉么,从岳飞母亲的身上,从孟母的身上,甚至于在名著《红楼梦》里的李纨身上,从《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的母亲、大母的身上,我们同样找得到类似的光芒,而这些人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中国母亲,中国传统母亲。

胡适用自己质朴却深情的笔为我们完成了母亲肖像的刻画,于无声处透情怀,母亲所做的一切无不散发着中国传统女性悠远的馨香,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母亲伟大的情怀。

而编者为年轻的学子们选入这篇课文,让学生们感受到别人的母亲是如何如何地好,但更想要年幼的孩子们在感动之余找到母亲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正所谓是当局者迷,独生子女的身份,早已让儿女享受惯了,甚至于都感觉不出来这是一种享受,而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像每天都要吃饭、睡觉、呼吸一样,接受着这似空气般包围自己、无孔不入的爱;而不明白这世间还有一个词语叫“感恩”。而父母呢,因为孩子少,更是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眼前的这一个孩子上。所以,对于“不知道感恩”和“主动奉献不需要感恩”的这一对,笔者认为,是时候了,是必须叫醒的时候了。

2011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女孩叫孟佩杰,她是感恩的代表,是全中国人应该看齐的标杆。人生很漫长,人生的作业也不止有一项,其中感恩是重要一项,不论是面前尚显稚嫩的面孔,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应当学会,更都应当做好。

胡适我的母亲篇7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近日,县纪委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开展“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征集活动,正在懊恼之际,突然想起,有次帮胡小松主任整理工作日志,无意间在他的日记中了解到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照顾他的母亲,陪母亲唠嗑,在我的印象里胡主任那个年龄段的男士的周末应该是找三两个朋友坐坐茶坊、喝喝茶、聊聊天,之后在他那得知,他母亲2016年1月因腿部血栓做了高位截肢手术,加之上了年纪,需要至少两人轮流照顾,主任有四个兄妹 ,弟弟当家 ,他说他母亲最疼爱他,也最喜欢和他聊天说话,除去平日上班,周末只要没有其它工作他都会母亲那照顾她和她聊天,从16年一月到今天,三个年头,几乎没有落下一个周末,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在胡主任身上并不合适,我想除了照顾母亲,他更希望母亲有个精神寄托,对于孝敬老人,现在物质条件的满足大多已不成问题,但老人的精神需求又有多少人关注?

胡主任陪伴母亲、照顾母亲的这种坚持着实让人感动,他的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他简单朴实的语言却蕴含着大道理,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气息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胡主任用他的孝心在我们单位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胡适我的母亲篇8

这可能就要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去寻找答案了。

胡适的新文化运动思想纲领中,有“人性自由”的精神指向。所以,当他去拜访康乃尔大学地质学教授――韦莲司的父亲,而在韦莲司家里与她初次见面时,这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居然对比他大6岁的韦莲司一见钟情。韦莲司在纽约艺术学校攻读美术,她的洒脱、豪放,她超凡脱俗的气质,让胡适怦然心动。

两人相约于湖滨,漫步柳荫下,静坐鸟语间,相互牵挂与思念。

远在家乡绩溪上庄,由母亲做主许配给他的未婚妻江冬秀一直在等着他回来。胡适不愿与一个没有文化的小脚女子凑合一场婚姻,但他对母亲的百般孝顺又让他说不出口。

尽管知道自己正在面对一个美丽的漩涡,可人性的船只就是无法听从他的掌控。

1914年6月的一天下午,胡适来到纽约,来到临赫贞江岸韦莲司的宿舍。他们并立在窗前,眺望对岸的景色和江中的点点行船,不觉夜色逐渐朦胧。韦莲司忍不住问道:“今晚留在这里好吗?”胡适面对楚楚动人的红颜知己,也不忍离别,但有种锐器却重重地砸了他几下,把他的缠绵与浪漫砸成了一堆五颜六色的碎片。

于是,他轻声说道,我到敬斋那里去住吧。

那时,胡适的好友严敬斋早已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韦莲司知道胡适受中国文化礼仪与道德的熏染有多深的,平时他们无论通信还是在一起交往,从来不正面触及两人的感情,这一次自己居然情不自禁做出冒失之举,特别懊悔,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像只临水看花的蝴蝶一样盲目地扑向水面,坠入一种虚无。

1915年2月14日,正是情人节,胡适从猗色佳坐火车赶到纽约,去见他日夜牵挂的韦莲司。这一次,他们相约去看“自由女神”像。在这尊令世人崇尚的偶像前,胡适的脑子里一阵又一阵地闪过对自由婚姻的渴望,又一阵一阵地闪过母亲和江冬秀的面容。

3月10日,韦莲司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寄来的照片收到了。胡适是有意给韦莲司寄去他和江冬秀与母亲的合影的。因为他发现,他的浪漫已被一种道德的锐器敲出了几个缺口。

在这封信里,韦莲司果然也谈到了江冬秀。照片上的江冬秀似乎显得有点胖,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看到如此相貌平平的一个乡下女子居然捷足先登了,韦莲司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很挫败。自己能在思想上与胡适息息相通,江冬秀却是个没有文化的乡下女人,她与胡适怎么相处呢?

韦莲司的信看起来只是为胡适感到委屈和遗憾,却隐含了满纸的忧伤。

韦莲司的信,像一把尖刀,在胡适浪漫的心灵划了一道伤口。他无法不认可韦莲司的见解,但又没有力量从自己的婚姻中掉转船头。

另一种人生哲学,如同一只蝴蝶,从他思想的丛林里飞了出来。

胡适我的母亲篇9

一切都要从黑猫的到来说起。

自从父亲突然出走后,罗伯伯一直对我家很照顾,其实是对我母亲,而我,我想不过是爱屋及乌而已。他经常给我们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大多十分实用。黑猫是其中一件。罗伯伯说,我不在家时,黑猫可以给母亲做个伴,平时也可为这个家增些快乐的生气。

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黑猫都是一只顶出色的猫。身材颀长、柔软,脸型端正——这对于猫的长相至关重要,绝非尖嘴猴腮之辈。一双眸子发出深不见底的光,仿佛能洞察一切。

然而说起它的毛色,倒是一件奇怪的事。

它被胡伯伯抱来的时候已经三个月大,浑身墨一样的黑,所以得了黑猫这个名字。但很快,它纯黑的毛里均匀地长出了许多白色、黄色的杂毛。虽然颜色比不上从前那么纯,但是却比以前显得亲切可爱得多。

毕竟,我不喜欢纯粹的黑猫。倒不是因为厄兆的迷信,只是,它们总会让我想到诸如冷冷的黑夜、泛着潮气的噩梦等等孤独恐怖的事物。我能想象黑猫若是逃窜到夜色里,你绝对寻它不着,就好像它根本就是黑夜的一部分。

这个看法在见到黑猫的第一眼我就大声给母亲听。每一件罗伯伯带来的礼物我都会吹毛求疵地挑些毛病出来。母亲只是笑笑并不理会。

黑猫却仿佛听懂了似的,它的目光与我略带敌意的眼神直直相对了足有片刻的光阴。

很快它就不可思议地长出了颜色温柔的杂毛。

我当时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傻气,即黑猫是为了我改变自己的毛色。

没过几天,黑猫就很轻易地适应了这个只有两个女人的家庭。我指的适应还不包括诸如在哪里大小便、在哪里吃饭、睡觉等等生活细节,这些事对黑猫来说根本称不上问题。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它就明白了。或者干脆就由它自己作决定,肯定是合理又周到的。

我说的适应是,黑猫明确自己应充当的角色。

白天的时候,我去上学,黑猫永远呆在母亲视线所及的地方,又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干扰。它有时梳理着自己,或是拿我们为它准备好的草编小老鼠磨爪子,更多的时候,它安静地卧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专注地看着母亲在书桌前工作,收拾屋子,或是在厨房里为我准备饭菜。而当母亲休息的时候,比如下午午睡前坐在沙发上阅读的时候,黑猫会一跃蹿到母亲膝盖上,任由母亲抚弄。最后经常是猫和人一起进入梦乡。向我描述这些场景的时候母亲就好像在说一个孝顺的孩子,温柔的朋友。

我们养的猫简直像狗一样善解人意。母亲说。

黑猫虽不会说话,但是有它的存在,为母亲排解了许多因寂寞带来的忧伤。

这一点,我还是感谢胡伯伯的。

胡伯伯是父亲从前的同事。一个离了婚的单身男人。我总以为,许多“施舍”之后,他该要求母亲的报答,然而,想象中的求婚并没有真的发生,他也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只是一如既往地对母亲好,对我好。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是真的喜欢我,不只是因为母亲。

胡伯伯是父亲最好的朋友,按说好朋友应该在人性上保持一致,我想不通,抛弃妻女的父亲怎么会有胡伯伯这样的朋友。

晚上,等我放学回到家,无论我是多么轻手轻脚地上楼,开锁,门一打开,黑猫永远端坐在门口望着我。

这个时候它表现出的活泼劲儿跟母亲对于它白天的描述全然不同。

它一见到你就疯了。母亲笑着总结。

我放下书包的第一件事永远是陪黑猫玩耍。

戴上我的手套熊和它搏斗数十回合,或是争抢一个小球,再或者就只是摆弄它,胳肢它,挠它的肚皮,掀它的脚爪。一切简单的接触,猫和人都乐此不疲。

无论游戏如何激烈,黑猫从未真正弄伤过我,只有一次,我戴着手套熊,黑猫的爪子穿透了毛绒,我呀的一声,手伸出来看见上面一道浅浅的红印。

黑猫立刻停止了攻击,一动不动地站住,紧紧望着我的手,它的目光温柔、歉疚并带着一丝不知所措。直到我把它抱在怀中。

有时候母亲会加入我们的游戏,那时这幢房子就会很难得地溢满欢乐的笑声。

然而再快乐,猫和人的游戏也永远只是一种奇怪又孤独的游戏。

父亲走后,我和母亲睡在一起,母亲睡得不沉,经常有起夜的习惯,她说,不止一次,看到我睡熟后,黑猫轻快地一跳跳到我们的床上继续它的睡眠,有时甚至可以感觉到它在梦中颤抖和辗转反侧。

不管怎样,陪伴母亲,给这幢房子增添些生气。胡伯伯说的,黑猫都做到了。

在黑猫来到我们家半年的时候,事情有了变化。一是黑猫开始频频外出;二是我的身上,开始出现猫的影子。

那天放学回家,像以往一样,黑猫听见了我的声音,端坐在门口迎接我,并发出它特有的低沉的喵喵叫声,不同的是我非常确定这一次自己明白其中的意思。黑猫对我说:我想出去走走,放心,一会儿就回来。

我愣了有几秒钟吧,惊骇使时间定格。我几乎下意识地把门打开一条缝,黑猫马上灵巧地钻了出去。

随后我说服母亲每晚放黑猫出去散步。

“动物如果没有一点野性,就不是动物了,和毛绒玩具有什么区别?”

“它要是被人抓走怎么办?”

“怎么会,黑猫这么聪明,除非拿了超乎寻常的工具,否则休想抓住它,只要它不想让你抓住。”

再说,它是一只黑猫。

母亲同意了。

每天晚上,看到黑猫对着门喵喵叫,我们就会为它把门打开。它很乖,从来都会按时回来,

至于它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自从那次以后,我再没有听到黑猫对我说过什么。慢慢地我相信那不过是我的错觉、幻听之类的。

沫问我喜欢他什么,我看着他,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想起曾经有一部电影,男主角问了相同的问题,女主角抚摸着他的脸说,我喜欢你因为你有这样的眉毛,这样的眼睛,这样的鼻子,这样的嘴唇……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喜欢你,因为你是你。

所以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沫。

“喜欢你,没道理。”这是一句冰淇淋的广告词。

胡适我的母亲篇10

袁莉

我从斯琴高娃那里找到了自信

袁莉此次在戏中饰演的是勇敢、坚韧的女性國秀。她的感情经历十分坎坷,对于这个角色,袁莉开始时还有些不自信,袁莉说:“整部戏有1000场,國秀的戏份就占了850场,几乎每天都有我的戏,但是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成功塑造一个角色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我所付出的都是一个演员应尽的职责。”

袁莉表示自己曾一度想辞演金國秀这个角色,一是自己没有结婚担心十几岁到五六十岁的年龄跨度在诠释上会有障碍;二是她本人没有孩子,而戏中金國秀却抚养了五个孩子。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挑战这个角色。

袁莉直言自己从在剧中饰演其婆婆的老戏骨斯琴高娃那儿找到了自信:“有一次高娃老师离开剧组九天,回来后她想看一眼拍得怎么样。然后她就跟我说:嗯,挺好的。她跟我竖起大拇指。我觉得这么一个老艺术家都说好了,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同样,斯琴高娃对袁莉的前景也是十分看好:“我跟很多别的演员都合作过,但是我觉得她是特别出类拔萃的,我相信以后她会越来越好。”

胡亚捷

首次尝试老年妆很享受

《母亲,母亲》中,饰演金國秀丈夫的是实力派演员胡亚捷,胡亚捷诠释了他从城中富贾到國民党军官的传奇一生。胡亚捷饰演的丈夫侯志宏是一位典型的富二代,对刚过门的金國秀冷眼相对,在妻子的浓情爱意下竟执意娶二房过门,但并没有负起对二房妻与子的责任,是个不称职的自私父亲。但最终这个男人还是在金國秀的感召下,一步步成长,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并率部起义,加入中國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