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0:43:10

语文教材总结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1

我国编写语文教材是在1903年全国普遍举办新学之后才有的事。早期的中学语文教材并未区分初中与高中,而是笼统冠之以“中学”、“中等”等名。1922年,我国基础教育实行“6、3、3”学制,即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各为3年,正式在中学教育中划分出高中阶段。自此,高中语文教材始独立成册。

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饶杰腾统计,从1922年初、高中分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高中”或“高级中学”字样的语文教材主要有30种版本。最初,教材的编写一直采用“审定制”,即民间编写、政府审查出版、学校自行选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改而实行“部编制”,即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并在各学校统一发行使用。这种教材编写方式一直沿用至今。<--IWMS_AD_BEGIN--><--IWMS_AD_END-->

在1922-1949年近30年间,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一直在进行新的尝试:比如,开始只选文言文,后来则逐渐选编一些平明易懂的语体文;

开始只是简单的文章汇编,后来则增加一些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教育,等等。这些都为建国后高中教材的编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过,在建国前的30余种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新中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影响较大的还是1946年由胡乔木主持编写的《中等国文》(共三册)。这套教材选文多是平易朴素的语体文,有不少是宣传性的时文,如《说服群众》、《新民主义的宪政》等等,文言文和文学作品则很少。

1950年,国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筹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该社成立后,除前面所说的将于今秋向全国推广的两套教材外,还先后编写出版过六种全国通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以1956年版和1963年版最具有代表性,分别体现了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体系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借鉴苏联经验,属“分科型”,即将高中语文课分成“汉语”和“文学”两科,编写两套相对独立的教材。其主导思想是要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份量。由于政治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次语文教材改革仅仅持续了两年,于1958年以失败而告终。后者则借鉴我国的传统经验,属“综合型”,即把阅读、写作和语文知识三者综合编进一套教材,以课文为主体,几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在课文教学中同时进行阅读、写作和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这次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由于“”的干扰和破坏也未能坚持下来。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问题在哪儿

现在全国通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是197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关于这套教材的编写,该社编审、中学语文室主任顾振彪回忆说,“”期间,语文课变成了“政文课”,教材的编写也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被集体下放而陷入一片混乱。结束后,中央决定,在1978年召开全国中小学教材工作会议,召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写人员以及全国的一批教育工作者,组成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是这次会议的产物。应该说,这套教材对于结束“”期间教材编写和使用上的混乱状态,对于恢复高中语文的正常教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79年版教材迫于当时的形势,主要是解决是一个“教材有无”的问题,在其他方面自然有欠斟酌。在此后的20年中,人教社曾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进行过三次修订,但这并没有使它免遭各界的批评。

早在1978年初的全国中小学教材会议期间,胡乔木、叶圣陶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曾提出过批评意见。不过,这还只限于小范围内。1997年,《北京文学》第11期在“世纪观察”专栏中发表了《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女儿的作业》和《文学教育的悲哀》等三篇文章,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讨论,涉及教法、教材、考试等方方面面。其中,对教材的批评就主要集中在1979年版高中语文教材上。

顾振彪对记者说,当前人们普遍反映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陈旧、不适应,如有些选文过分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跟不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形势;有些选文缺乏美感,艺术价值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整个教材没有吸收和反映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水平,等等。他认为,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前后共修订了三次,但由于教育部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甚至基本课文篇目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高中语文教材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教育处处长郑增仪则对高中语文教材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他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语文的定位偏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二是在教学上过分强调对学生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三是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过分强调使用客观题,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郑增仪认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

新教材是怎样出台的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20年间无大变化,似乎有些于理不通。事实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自这套教材出版后就一直在探索编写新的教材。

就在当前通用的这套教材出版后的第三年,即1983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为了系统地研究和探索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新途径,专门成立了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了一套全新的、供重点高中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从1985年至1997年,这套教材先后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计200多所学校,800多个教学班,约40,000名学生中进行了两轮试教。第一轮试教的时间是1985年到1988年,之后对教材进行了总结修订。第二次试教的时间是1994年到1997年,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和修订工作。该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周正逵告诉记者,《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从1983年到1999年,先后历时16年,经过了两轮实验,两轮修改,到今年送审,已经是第四次修订了。

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开始了新一轮供大面积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的调查研究。1995年,教育部组织制订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几乎在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大纲制订了编写方案,组织编写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教材。这套新教材从1997年秋季开始,分别在江西、山西、天津等两省一市进行试验,第一轮试验将于2000年上半年结束。

新教材有些什么变化

与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相比,两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比较大的变化。

顾振彪介绍说,尽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有一些延续性,但相对于现行教材而言,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体现在外观上。旧教材是32开本,而新教材则为16开本。二是体现在内容上。新教材虽保留了大量历代传诵的名家名篇作为课文,但更新了现行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以第一册为例,阅读部分的文章总共24篇,其中有12篇就是新收进的中外散文和古文。新教材选文的数量明显增加,由原来高中三年200篇增加到600篇,其中主要是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选入了大量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以及一些外国文学中影响深远和反映世界最新科技成就的作品。撷其要者,如《再别康桥》(徐志摩)、《乡愁》(余光中)、《道士塔》(余秋雨)、《剃光头发微》(何满子)、《变形记》(卡夫卡)、《〈宽容〉序言》(房龙)、《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宇宙的未来》(霍金),等等。古代作品选文的比例也显著加大,约占到整个教材的43%,而且选文更加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第三个变化是体现在编排上。新教材一改现行教材阅读与写作混合编排的方式,将写作、口语交际分离出来,编写独立的教材。在编写模式上则结合能力训练目标和课文本身的实际组织单元,不再按照现行教材中所谓“比较复杂的记叙”、

“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为线索组织单元。另外还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另一套《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则完全打破了现行教材的格局。它包括教材18册,教学指导书6册,总复习指导1册,共计25册。其特点,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顾黄初的话说,可以概括为“三文两分一主线”七个字。所谓“三文”,就是将教材分为《文言读本》(高一)、《文学读本》(高二)和《文化读本》(高三)。“两分”就是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分编、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分编。“一主线”就是以语文能力的训练为主线,按照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说话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编排各类训练项目。记者发现,这套教材收录的最新作品是发表在1999年第1期《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光是入选的新诗就有40多首,如《炉中煤》(郭沫若)、《雨巷》(戴望舒)、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乡愁·乡愁四韵》(余光中),等等。

由于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容量明显增大,而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仅仅介绍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古诗文背诵篇目以及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而没有规定教材的全部篇目,这使得新教材的选文变得尤为重要。两套新教材的主编都表示,两套新教材的选文均是严格依照典范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代表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大量的文章中筛选出来的名家名篇。尽管两套教材在选文和编排上各有千秋,但由于都覆盖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因此学生使用哪套教材都不会影响高考。另外,有家长担忧:新教材的信息量如此之大,而语文课已减少到每周四个课时,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对此,周正逵认为,如果老师的教法得当,新教材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两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问世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郑增仪认为,这两套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是我国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重大一步,它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将发挥非常积极的影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长朱绍禹在评价《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时说,“旧日体例已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语文教科书面貌已经初步改观,实在可贺!”天津市教研室认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语文》教材“体现了目前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在试教的过程中,两套新教材亦得到

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高中语文教材今后怎么改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2

一、两者相同的地方

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

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语言和文学并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于“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的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两者也各有特色。美国的文学类语言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编排体系。(1)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文学宝库》第三单元按“远方的文化”主题编排,“远方的文化”这一单元又细分为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三个小主题,分别对应的选文是,非洲探险:科学小品文《紧闭的门后》,小说《模仿树和叶子》;跨越时间:童话《鸽子王子》、科学小品文《城堡》;跨越国界:小说《横渡太平洋》、诗歌《东方地平线》、人物纪实《名字:诺姆贝瑞斯》。(2)按作品体裁编排。如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银级)按短篇小说?戏剧、纪实、散文、诗歌、美国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分单元进行编排。(3)按历史时期编排。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按作品体裁进行编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言、诗歌、文言文、文学评论等单元。

2.美国语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其语文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对此有要求。试以六年级《语言》教材为例,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共有七篇课文,其中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结构,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教材注重“初选课题一重选课题—制定计划—资料分析—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历程,让学生获得实践研究和学习语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是调查报告,最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给两篇范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少像美国语文教材不厌其烦地要学生亲自调查研究。不过,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上海就较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就搞得比较成功,深受学生的喜欢。

3.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我国语文教材却未体现。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3

(一)教材“一变多”带给人们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材长期实行“一纲一本”制,语文教材的研究没有吸引大家的注意。在那个时期,人们研究的方向大致是语文教材的整体研究。如《1901~1949年语文教科书发展研究(上)》(刘正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8~9期)《1901~1949年语文教科书发展研究(下)》(刘正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主要结合历史背景研究不同时期语文教科书的形态、内容、结构、规模、分布等。推行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语文教材打破了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出现重复编写同一水平、同一层次教材的现象;教材选文不规范的问题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面对多样化的教材市场,学校、教师应该选择哪个版本的教材;在同一课标的指导下,哪个版本教材更加科学,教材编写者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编写教材等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分析教材情况,给人们提供建议。这时研究教材显得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新课改后,人们对教材越来越关注,对教材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角度越来越细。对教材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地选用教材使教师掌握教材理论、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分析运用教材的能力;可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研究语文教材可以丰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促进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通过比较可以为我国教材编写和出版提供建设意见和专业化服务。

(二)教材研究的作用

教材(特别是教科书)在中小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在当今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质量,要求教育更科学、规范。而教材是学校教育质量基本的保证。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由此可见教科书的重要性。教材不仅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也集中了学科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它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教材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专门研制和编写的文本,所以教材应该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把教材边缘化和误读教材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和教学改革乱象的原因。我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好教材和学生的矛盾。忽视教材研读,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教学质量就会没保证。所以,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教材,研究教材。

(三)考试制度的影响

推行“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制度以来,虽然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增多,在高考考试大纲的指导下,使用不同教材的地区,却使用相同内容的试题。有的省份高考试卷自主命题,但是各个省份各个城市使用的教材是不同的。使用不同教材版本的地区用相同的试卷检测学生的水平,吸引了学者对教材的关注。人们会关注不同版本的教材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涉及到中学生需要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所以,人们对教材的关注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考试选拔人才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势必会给语文教材编写带来变化。人们从历史角度研究教材,研究某一版本教材的变化趋势,探讨高中语文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变化,更科学地编写教材。这样才会使教材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材。

二、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语文教材系统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范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材版本增多,人们对语文教材的比较不仅包括某一教材系统,还包括对整个这一系列的教材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地比较。当然,也有人因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兴趣,选择语文教材的一个侧重点深入展开。这里说的比较研究是语文教材研究领域比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并不是之前语文教材研究中经常出现的诸如语文教材的整体研究。新课改以来,纵观我国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横向比较研究

横向研究就是将现在通行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放在一个共时的系统上进行比较研究,是语文教材研究中比较常见的视角。这个角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教材比较的过程中寻找出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点,分析出不同版本教材中范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等各个板块的优缺点,从而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横向比较研究在语文教材的研究领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某个教学系统的比较研究。这一角度的研究,与教材横向研究的其他方面相比是较少的,而且大多是期刊论文的形式,但这方面研究意义也不容忽视。对不同版本某个教学系统的对比研究,在对比中取长补短,有助于语文教材中各个教学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在教学系统的研究方面,作者大多从语文教材的整体入手,分析这一教学系统的作用,最后结合具体课文分析不同版本教学系统的异同。如张永祥的《三套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比较与反思———以〈祝福〉为例》一文中,为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提出“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增强练习设计的目的性;把握语文课程特点,突出练习设计的实践性;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练习设计的实效性”等建议。(2)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同一教学专题比较研究。相同教学专题系统的比较大多先从被比较版本语文教材的整体编写理念入手,接下来是对不同版本中相同专题比较研究。如司曙娟的《人教版与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单元的比较研究》,她认为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注重学科知识与内容鉴赏的结合”“注重教材编写的灵活性”;语文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主题组元,注重衔接”“注重创新”。两版教材中文言文单元在选文系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选文标准的模糊”“选文难易缺少梯度”;助读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单元导语指导模糊”“篇章的相关衔接,无益助读”“部分注释不够严谨”;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模式单一,习题难易趋同”“练习要求宽泛,可操作性差”。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材出现不同的版本。但是,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选择了一样的教学专题系统,说明这一系统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个角度的研究,作者从现行不同版本的同一教学专题入手,运用比较的方法,寻找共同点、研究不同点,思考如何有效地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编写这个教学专题,从而为这个教学专题在教材编写中提供建议。(3)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整体比较。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研究不仅有同一教学专题的比较研究,还有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整体比较研究。虽然是同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但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体系的划分、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整体的风格等方面还是各具特色的。目前,对不同版本语文教材整体比较研究相对丰富,如严晓婕在《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中指出,“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选文数量上比粤教版少;选文的时代上人教版更注重古文,粤教版注重今文。在助读系统方面,两版语文教材都处于一种少图状态”。冯雅心的《对人教版与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了两套教材的共同点:“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观;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按一定的因素组元。”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研究,大多从不同版本教材的整体比较入手,接着从选文、助读、练习、知识系统四方面对两套教材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版本的异同,指出教材编写的不足,进而为教材编写提供建议。在教材的横向对比研究中,还涉及港澳台地区的语文教材与我国内陆地区的语文教材的对比。或者,范围再大一点,就是外国母语教材与我国母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二)纵向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研究就是对同一版本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的比较,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分析出同一版本语文教材在不同时期、不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选文篇目、选文类型、知识技能训练的倾向性,从而为教材编写提供方向,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教材。近些年,教材的纵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角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某一版本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情况。这类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某一版本教材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是历史研究方面的,尤其对课程改革前后的某一版语文教材的研究更多。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总结历史上语文教材的优缺点,吸取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材编写提供建议。如崔焕旗《新时期以来人教版四套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演变与反思》中,从选文系统、导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四个方面分析演变,对新时期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演变进行反思,并提出“课程标准的制订应更加科学化”、“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编排结构应适当改变”的建议[8]。(2)某一版本语文教材新旧版本的某教学专题、教学系统比较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针对某一版本语文教材的不断改进来说。对新旧版本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一版本教材在选文原则、编写系统、专题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找教材编写的不足,为以后教材的编写提供经验。虽然,现在人们对教材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教学专题、教学系统的研究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因为,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所以这个研究方向上以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研究为主。如田朋朋《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论文中对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文篇目统计、选文变动统计,最后分析出教材选文变动的原因,并对教材选文编选提供建议。还有《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新课标前后两套人教版教材为例》、《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研究———以人教社1990版、人教社2000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等。但是,这类研究只是浅层次的定量研究,未能真正深入分析。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研究的发展趋势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比较文学;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2016年9月,我国启用了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其不仅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在课文编排上更是求精而不是求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的编订不仅要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智慧,还同时提出了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的时代性和世界性的要求[1]。面对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和教育需求,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承担着延续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还应当面向国际,走向世界。通过对新版语文教材内容、结构的梳理和探讨,笔者发现新版语文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国家的特色,用比较文学的眼光看待中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有利于扩大研究的视野,促进治学方法的改进。故笔者采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新一版的语文教材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材的评析和使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一、新版语文教材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

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理念与比较文学兼容并包的世界文学视野相契合,教材的编订逐步显示出国际化的眼光和世界文学的经典意识。严格来说,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它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不断被完善,学科的界定还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2]。但是它所提倡的“世界性眼光和胸怀”以及研究方法,与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一致,体现了宽广的学科视野和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在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作为主要支柱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手段和视角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作为担任传播知识媒介作用的语文教材在多次的修改编订中也逐步体现出包容、创新、整合的学科意识,这一点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轨迹。比较文学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新版的语文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特征,比较文学也作为研究方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比较文学理论下新版语文教材的剖析

以2016年推行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上册为例,新版教材中,课文数量为22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一共6篇,与2015年人教版语文教材30篇课文,5篇外国文学作品相比,其结构编排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比幅虽然不大,但是很好地穿插在课文篇目中,不仅选文经典而且在编排方式上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主题、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1.从影响研究的方法看语文课文的选材影响研究是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作为比较文学领域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3]。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影响研究的方法,可以做到知人论世方便教学。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为例,新版教材选取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作为散文诗二首并列,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影响研究”的范式。比较文学的“影响”强调“外来性”,冰心作为文学的“接受者”深受文学“放送者”泰戈尔的影响。“五四”时期,泰戈尔的小诗格式给冰心创作带来了灵感启发,在深度模仿的同时,泰戈尔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也对冰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冰心“爱的哲学”思想将泰戈尔的“爱的实现”理念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新版语文教材中的两首散文诗便是最好的见证。首先泰戈尔的《金色花》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将孩子变身为一朵金色花,在母亲身旁嬉戏玩耍。冰心的《荷叶•母亲》以第三者的视角描写荷叶庇护红莲,联想母亲庇佑着孩童,感情真实,细腻动人。在内容上,泰戈尔写出了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眷恋与回报之情,冰心则借荷叶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两首散文诗内容主题相近,呼应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反映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恩,也都是两位作家对爱的哲学的推崇。在课后的阅读提示中,新版教材着重介绍了散文诗的特点并对比了两篇散文诗的不同之处,也特地提出冰心的创作风格深受泰戈尔影响。在旧版的教材中,入选的文章是冰心的《纸船》,相比较于新版的《荷叶•母亲》,《纸船》篇幅较小,在文体上也属于诗歌而不是散文诗,此次的改编使得影响研究的目的更加明显。2.从平行研究方法看课文单元结构的编排平行研究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强调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3]。新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思路,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对象通常都包含具有相同主题的作品。例如,第一单元都是以主题为四季景色的散文为主,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第五单元分别选取了中国现代作品《猫》、《鸟》,外国作品《动物笑谈》以及中国古代作品《狼》,虽然都是动物为主题,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者对于动物的描写却体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不一样的生活感悟。不同国家的作者对于相同文体类别的作品表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的寓言四则为例,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文化背景、习俗等的差异,在寓言的结构、叙述方式上存在着差别。新版教材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前两篇节选自《伊索寓言》,和之前人教版中的课文相同,后两篇分别节选自中国的《吕氏春秋》和《列子》。两则伊索寓言都是先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然后在结尾点明寓意。而中国的寓言则将哲理蕴含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具体的深意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从写作对象来看,伊索寓言以描写动物故事为主,幻想成分较多。中国古代寓言以表现人物见长,历史传说色彩较浓。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主题概念,后两篇课文替换了先前教材版本中的《塞翁失马》和《智子疑邻》。新版语文教材既延续了人教版传统的“以体裁为主”的编排方式,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主题编排”很好地融合进来。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文化背景。教师有意识地借鉴平行研究法进行比较教学,容易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世界性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发现文学的异同与美妙。3.从跨学科研究方法思考入选课文跨学科研究又称“科际整合”,专指对于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人类知识的其他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与思考,提高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而工具性要求则需要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字基础与沟通技能,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是所有学科知识呈现的载体,从而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就搭建了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平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为例,其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进行结合,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在意境中融合,较好地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特征。客观对象即指个体意象,多个个体意象联合便组成了整体意象,其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这首小令九个意象看似随意地排列组合,但都紧扣“秋思”,用枯败的滕树、黄昏的乌鸦、落寞的小道、独行的瘦马等将秋的意味渲染出来,形成整体意象,作者将自己置于这幅秋景之中,情景交融,突出漂泊的主题思想。再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以优美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巧妙的是,编者在这首诗的下面安插了一幅图画,形象生动地将诗中的情景再现。将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诗歌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更能身临其境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乡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和情境美。新教材的编订进一步将文学与心理、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念。科际整合将有效地使语文教材的编排达到多元化,然而这也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新版教材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6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紧扣教学大纲要求,从教材的角度上说,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理论,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无论是编排结构还是选材,此次改革都做了很好的优化。将比较文学视作一种方法和理念,可以给课堂注入开阔、创新和思辨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眼光来看中学语文的选材和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颖的视角,走出思维框架的牢笼,不局限于局部的学习范围,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在教学策略上,比较文学的普及和应用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1.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将比较文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让学生的眼光不局限于当下中国文学,而是有一个世界文学的总体概念,并且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写作方法互相借鉴,才会形成文化大繁荣的盛景。语文教材选编中选取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代表着对它们的认同与接收。例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泰戈尔对冰心的写作理念和创作方式影响巨大,教师有意识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横向比较,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借鉴的意识,辨别异同。在学习鲁迅作品,介绍鲁迅的时候,提及鲁迅深受外国文化影响,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在创作上深受果戈里的影响,并创作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对比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到许多借鉴的影子。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视野,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2.扩展比较主体的范围和维度新版语文教材无论是体裁编排还是主题编排,都达到了比较的初步要求。例如将第一单元的三篇写景散文进行对比,比较每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总结精华要素,彻底抓住散文写作的核心要义。在纵向比较上,同样是写冬景,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做一个比较,看中国和外国作家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将共同之处进行分类总结,将异处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在多方面的平行比较中,会加强比较的意识,强化多方面思考的思维模式,培养语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3.实现跨越式、融合式教学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理念,为构建更开放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多样互补的视野。突破语文学习的单一思维理念,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并熟练运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学科,它还可以将德育和美育深度结合,在文学作品里达到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以及提高鉴赏审美能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说作品或者诗歌作品时,可以通过视频电影的播放还原作品的情节,情景再现作品中人物台词和背景的设置,让影视与文学紧密联合,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实现学科的跨越式交流。鉴赏诗歌作品时不再单一强调理论知识,让诗画融为一体,在语言文字的渲染下构建诗中的画面感,使学生用心体会真正的情景合一,触景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中,文学与艺术、科学、宗教、心理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这样的理念通过教学手段传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联系、交叉、汇通,实现学科整体的多维互动。采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范式来思考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同时也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学生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从源头开始培养他们的创新、比较、整体的意识,将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将语文大纲贯彻到底。这不仅实现了文学教育的目标,也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应用发展。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从理念上实现了与比较文学学科的紧密融合,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应用上将理念转化为手段,把比较文学的理念、方法、精神以及相关的知识、原理运用于教学实际中,配合教材的改革发展,为培养真正有眼界、有想法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胡依灵 牟学苑 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5

做好中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一定要放长远眼光。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选文中要有世界经典,使中职学生能开阔视野,对事物有见地。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侧重实用性、应用性,体现出时代性。只有选取能反映当代文化的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样的教材才会有生命力。

1、增加有关职场道德、做人道理的人文性文章

职场上需要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需要敏捷的思维,清醒的头脑,需要勤劳能干,需要付出、需要探索精神。语文教材的编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从业特点,选取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在“诚信·就业””单元有的课文选得非常好,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为你配副好眼镜》、《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还应该加上几篇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文章,如陈大超的《敬业能救命》。

2、增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文章

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把社会反响较大的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纳入编写内容。我们的教材要接地气,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网络文学受到学生热捧,完全可以引入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如安妮宝贝、流潋紫、唐七公子等人写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作品。

3、增加趣味性文章

语文教材是给学生用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加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没事时能想起看看语文书,不会出现书刚发下来学生就撇一边的现象,尽量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边缘地位。否则别人再如何说这教材之好,学生不买帐,也是惘然。

二、增强说写能力

培养学语文,说到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对中职学生的就业而言,说和写的能力尤其重要。

1、注重口语训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会和人的沟通是生存的一大法宝。现在的社会早已进入网络时代,人与人交流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等工具,方便快捷,但同时造成一些人不愿和人说话沟通,口语交流的机会少了,口语表达能力不够。而现在的学生就业实行“双选”,面试是学生必须过的一关,很多人是因为口语表达好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我们为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说说普通话。我们学校在沈阳,学生大多是辽宁省内的,很多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语音带有明显的东北方言。所以,编写教材时应适当加入一些普通话训练内容,比如绕口令,可以纠正学生的读音,强化平翘舌。其次,加强口头作文训练,可以在每课课后加一个口头作文,当然选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方便表达的。比如《我的升学经历》、《我的初中同桌》、《难忘那一天》、《自我介绍》等。

2、大力提倡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从业技能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起到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强他们对于事物的理性认知,提升写作鉴赏能力及综合素养。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秉持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性,合理规划校内资源。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活动,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将学习内容划分成多个板块,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强化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效开展大学语文课程。部分院校对语文课程重视不够,存在课时设置较少、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当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并不符合课程标准,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源于高职院校一直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高技术能力、高实操技能的专业人才,忽视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来看,当下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虽然不少研究者已经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并有效借鉴的教学教材很少。[1]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程度来看,教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取得实效,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密切,对于课堂氛围营造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老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方案上进行优化革新,适当引入创新性教学活动方案,提出专业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学创新意识。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融合的必要性

按照教育部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相关要求,需要明确认识到高职院校开设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面对事物具有不同看法和认知状态的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在教学课堂中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其可以和高职院校中的基础课程以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进行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注重搭建人才队伍,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师资建设,实现语文和其他专业的科学融合。不管在任何岗位上,除了具备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化操作能力外,还应涵盖一些高质量的素质要求,任何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都需要建立在综合素质上,并且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基本的预期。除去一些专业的岗位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快速适应岗位变动、适应职业转变的能力,这些基础素质被简单归纳为职业能力,其中包含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与他人实现高效合作、有效解决问题并提出方案、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破局思维、高质量创新等能力。[2]而大学语文就是一门强化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素质类课程。大学语文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只有实现大学语文与专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专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才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创新,将大学语文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立足于专业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深化大学语文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此加强语文教学对专业教育的服务效能。在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将专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专业发展当中,从而在专业领域中获得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也是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内在需要,不仅有助于构建系统的高职课程体系,而且还能增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服务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路径

1.立足专业要求,选择实用性强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整体质量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多少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有些院校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专业价值;有些院校并未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语文教材的实用性不强,影响了其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语文教材的革新,立足于专业发展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对学生良好语言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要求。第一,从教材选用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语文教材,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此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语文教材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供专业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应突出教学特点,避免覆盖面广、选文杂的教材,以此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从教材开发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活页教材,面向不同专业开发差异性的语文教材,促使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从而发挥大学语文的专业价值。在开发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对不同专业的职业要求进行市场调研,总结出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并将其渗透到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3]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可以侧重对旅游景点的介绍,通过描写名胜古迹的诗歌、散文作品及人物传记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而针对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则侧重说明文文本,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2.改革课程内容,实现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教学内容应当和学生的专业产生直接联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当以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落脚点,在课下做好语言能力的巩固,按照实际情况将这部分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调整课时进度。(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整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在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大力培育技术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科学的判断能力。与此同时,用人企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并且通过沟通可以取得预期成果。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需要准确定位语文学科的关键作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构建专业的教学网络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关键,而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所在。近年来,人才市场看重的已经不再仅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弱或者基础知识的多少,而是开始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否和公司的核心文化相符合,更加看重一些具体的职业能力,诸如在谈判时,是否可以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综合素养,是否了解一些古今文化等;在工作中,是否可以和同伴协同合作完成工作,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等。实际上,当下的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缺少积极性,认为其枯燥乏味,缺乏持续探索的欲望。而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忽视了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重视语文课程,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工具性作用。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案中,除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材教学以外,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系列中外美文让学生阅读鉴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古今中外名篇背后的奥义,了解这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心境的变化,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力,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强化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以便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进行理性的综合判断,寻找最优解决方案。[4]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构建“2+3”教学模式。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向出发,结合所积累的教学改革经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和语言应用写作能力。基于此,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分组,设定成不同环节,组成不同模块,然后进行教学。在当前阶段,我们常常使用“2+3”模式(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了课前探究、自主练习、合作探究、订正练习、巩固与作业练习5个环节,即2次探究、3次练习)开展语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主要学习内容和选修课基础学习内容。前者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掌握,对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优化,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化;后者更关注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日常的学习鉴赏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学习深度,不断扩宽视野。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一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落实专题化教学,不断扩充每堂课的教学容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多样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时,除了要加强内容革新以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与创新。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时,广大教师必须要立足专业特点,选择多样性、高效性的教学方法,争取在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突出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比如,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或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多样性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需要。4.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以终结性考核为辅,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注重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需要加强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和测验成绩做好记录,不断完善学生的成绩记录体系,有效做出反馈和评价,最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有效评定。(1)加大过程性考核比例。需要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具体过程,以日常的综合成绩作为基础,重点在于能力的提升。对于总成绩的评定,可以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实现较为综合性的评定,更为公平。(2)借助网络实施考核。将大学语文考核形式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考试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调查报告、读书心得、视频编辑、文案撰写等类型作业的考评。在网络平台中展示学生作业,以激发学生主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布置预习任务,推动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借助大数据进行考评,引导学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造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5]

四总结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以其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必要性,并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一些语文课程建设意见,希望可以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

参考文献

[1]郭秀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周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融通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6(4)

[3]李海英,胡海燕.高职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刘芳.基于工学结合有效模式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7

一、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在众多教材资源中,我们应当瞄准那些人物故事性强、道德意义阐释效果较好的文章题材,在深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以“表演课本剧”形式为例,对一些人物角色较多的课文,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无论是教师要求学生“扮演”指定角色,还是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喜欢的角色,要提前给学生“演员”和“观众”准备的时间,这种准备其实就是课前预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对整个“剧情”有一个提前的预知,甚至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已经对故事情节和表达的德育内容有了总体的把握,为该堂语文课的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堂“演出”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演员”尽可能贴近角色,用心“演出”;引导学生“观众”仔细观察,注意细节。在一“演”一“观”之间,德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将有效凸显出来。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阐释课本剧的道德意义,实际操作中,可以由“演员”分别总结所演角色的人物特点,表现出的“善”或“恶”、“好”或“坏”的人性“本色”,并说明自己对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也可以由“观众”按照一定的顺序,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本剧中某些人物、某些情节的认识,对整个故事的总体评价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事先做好的教研材料,结合学生们的道德理解,对该语文教材文章进行客观准确的总体评价,真正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达到道德教育效果。

二、学习研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抒发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寄托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对这些课程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开展主题研讨形式为例,在一些古文或诗歌等课文题材的教学过程中,文章虽然文字简约,篇幅简短,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意义深远。对这些题材的教学,单靠教师的讲解,讲字面的文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只会达到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效果,却不能实现高质量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设立若干针对性较强、有利于理解文章道德主题的议题,引导学生们开展讨论。教师可以列席某些小组的讨论,聆听学生们的见解;也可以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适时提出观点,和学生们进行互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归纳有利于指向文章道德主题的有效观点,也要注意归纳矛盾性、争议性较强的观点,总结和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总结各自支持的不同观点,为讨论后总结做好准备。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陈述,并结合已掌握的不同观点和课前准备资料,对研讨议题做出最终陈述和道德评价,使学生个人见解与正确的道德观在研讨中实现顺利“接轨”,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创新形式,将道德教育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8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直到在大纲中明确规定所选外国作品的比例及具体的阅读推荐篇目为止,实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①从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共四册,洪北平、何仲英编撰),选有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材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历程,虽历尽坎坷,但外国文学作品始终在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而且比例越来越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为例,1992年版初中语文试用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17篇,所占比例为7.5℅;2000年秋初中语文试用修订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28篇,所占比例为15℅;2001年标准实验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41篇,所占比例为24℅。比较三个版本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从数量上可以说是大大增加;其次是体裁、题材丰富了。外国文学作品无论从国别、文章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时效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作品拓展到社会伦理、科普读物等多个方面,国家也由苏俄扩展到欧美亚,而且更偏重于19、20世纪的选文。三个版本中外国文学作品相同的篇目仅有7篇,《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现行标准实验版教材中:从作品的来源国家来说,美国10篇,法国7篇,英国5篇,俄国4篇……,不仅比例发生很大变化,还选有黎巴嫩、奥地利、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作品;从入选作品风格流派来说,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外,还有一些浪漫主义诗歌,哲理性散文等等,散文性作品在标准实验版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如《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莺》(布封)、《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哨子》(富兰克林)等等;从入选作品的内容上说更是哲学、科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现行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它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增加了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节选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并给出一定的阅读指导,设置一些探究性思考题,是较1992年版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变化。如:《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培根随笔》、《简•爱》等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对学生文化素养、个性的提高和健全的人格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学习的观点也产生了冲击,这才有了现今语文教材选材的重大变化。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就有“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论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教材的变化,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比较尴尬的状况,课程改革了,但是最终体现教学成果的还是分数。有论者曾经做过中学生课内外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同时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经典名著”对中学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自主性阅读没有能够体现。这些都是现今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现行教材的教参在对作品的解读从观念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跳出“用政治眼光关照文学”②的思维模式,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的阐释。但从教师角度看,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以及外国文学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导致多数老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上只能是重“知”而不重“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文学作品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只注重讲解字词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死记外国作家、作品客观知识,以应付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在解读前就已经把充满个性、饱含多重含义的作品解读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放弃了文学对学生美的情感熏陶。同时由于师范院校本身外国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课时量的减少等等原因,导致培养出的中学教师外国文学的素养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待一些近现代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讲或者略讲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真正去理解作家透过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他们时代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生存方式的求索,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异国情调”,也仅仅是学一篇是一篇,很难对外国文学作品形成整体感知,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真正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获得知识的、情感的、审美的教育。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思考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自身认识不足的特点,正是处于接受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期,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确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近年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得到了极大的完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名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说明了语文学科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思考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人员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辑中,选取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相符合的作品,保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足够的题材,这是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中的前提。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对教材文章进行讲解时,才能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小学生因为年纪小的原因,知识面不够广,对于文章大意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把这篇文章作为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文章进行大体了解,教师在课堂中再对文章进行讲解时,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掌握文章大意,教师再针对文章中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在过程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把智育和德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应该把语文教材中表现优秀或者体现精神的人物区分出来,让学生学习教材中人物的精神,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摸索,这是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基础的方式。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用散文的笔触从感觉、色彩、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秋雨的可爱,秋天的美好,在感受秋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需充分重视起来。

二、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识字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通常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每一划,然后教师开始教导学生对这个字的发音,带着学生一起读,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过程显得枯燥、无味,部分小学生就会出现睡觉或者不专心听讲的现象。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识字过程中,利用汉字本身的结构与外形特征去指导学生,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析,思考生字与品德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在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又逐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三、在小学作文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作文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安排学生写作文时,要让学生知道人格品质与文章品质的联系,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高尚的人品是写作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一篇好的作文,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技巧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去命名题目,要让学生自己感觉得到的,有自己独特想法的,才能够激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而不是一些不切实际,反应大道理的题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是与学生每天都紧密接触的,学生肯定有所感触,也就激起了学生的写作灵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为我们的名族感到骄傲,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的名族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多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教材始终有局限性,而生活确有无限的可能,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事物,了解一些大自然的规律,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够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所以,在小学作文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改善了课堂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打下结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性,需针对语文教材、识字过程以及作业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并找准时机渗透德育教育。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意义重大,需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及实施,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马伟东 单位: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校

参考文献:

语文教材总结范文篇10

语文素质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涉及的方面很广,从具体的方面讲有字、词、句的积累,写作、阅读理解以及技巧和方法,从抽象的角度讲有思想、价值观念、文化品位、知识视野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对语文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加以说明:

(一)在情感、价值方面由于国家的需要,首先要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宣传一些爱国的具体事例,来升华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需要国人代代相传继承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尊重我国的文化,重视我国的文化,以及发扬我国文化,这需要对语文课程好好学习,需要多看书,积累我国留存下来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关心当代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从书中体会作者构思的形成,对人物个性的塑造,运用的写作技巧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在扩展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上课给学生灌输一些认真读书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有这种读书的意识倾向,然后对学生读书益处有一定了解,尽量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可以让学生看懂的,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书籍或杂志。提高对学生的硬性要求,比如背诵古诗300首中的一些好的诗文,每天定性检查。给学生推荐的书籍,要求学生认真读完以后,写一篇读后感,加深学生对所读内容的反思和理解。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交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构思,写作技巧等融入到作文当中。

(三)在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关键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试着保持每天都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认真看。用心去感悟书所带给你的乐趣,用心体会书中所传达的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是怎样展开的,还有作者写作时所采用的结构。在每一块都有相应的方法的,不过这些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在阅读理解这一块,可以采用精读,略读,跳读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和情形采用不同的读书策略。在考试做题时建议采用略读和跳读结合的方式。

二、语文素质的特征

从以上语文素养基本内涵和要素的内容中,可以总结出语文素质的四个特征:

(一)统一性语文课程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语文素养的概念和要素是可以让学生达到这些的。但是反过来讲,由于工具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使得语文素养得以体现。由于人文性,带有人文气息的活动的创办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适用性理论最终是要应用到实践中的,再完美的理论,主要脱离了现实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对于现代课程理论也不例外。基础教育是要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语言素材和知识的。学生日常的交流需要用到基础教育,这也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有适用性的特点。

(三)可用性语文课程也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生语文素养从形成,到发展再到创新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语文课程的可用性。

(四)整体性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达到语文的应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语文的语言、思想感情、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和方法等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好坏程度体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它们是分不开的,从而体现出它们的整体性。

三、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方案创新

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什么是人文性?人文性是一切好的、善的,可以带给人类健康发展的语言、思想等信息。语文教学是老师通过教材传授学生有利于其发展的知识。

(一)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语文教材,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传输的一个重要枢纽,必须具备文学性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语文教材的文学性特点是显著的,教材不单是对书上的文字进行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对书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这始终只会把知识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教材也不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进行的政治宣传,这是对人类知识的践踏,是在阻止人类的进步发展。教材也不是对系统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会限制人们思维的条条框框,不利于人们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创新。教材的立意应该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放在首位,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发展空间。力求学生做到“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语文教材的时代性特点要求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不随波逐,在时代中寻找到具有时代象征性的素材和思想。在20世纪末期,语文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热论。其中主要原因是由几篇有关教育的文章所引起的,比如《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学手记》、《文学教育的悲哀》等文章的发表。每个时代所传达的气息是不一样的,如果缺乏时代气息,将会造成思想内容陈旧,缺乏创造性等问题。缺乏时代性的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会得到学生的厌倦、反感。不过那时期,出现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杂志,比如《青年博览》、《读者文摘》等。这些是时代的产物,现如今,它们还存在着,没有被时代所淹没,这是很难得的。在时代条件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尽管残酷,不过也是时代所塞选的结果。因此,教材选文需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从不同的时代中选取素材,关注人类的发展,体现一些具有时代信息的思想观念。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特点是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容纳不同的文化,而不是因循守旧去坚持所固有的东西。语文教材,不是以少数人所设计的,而是根据大部分的人群为目标,为其提供具有一定反响和社会意义的精神产品,或者提供给大部分人群的文化食量。我国是曾经是一个文明大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在地方有地方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有供大部分人群共同接受的普遍文化。语文教材在对普遍文化进行编辑的同时,夹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西湖,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对西湖进行过游览,还作了许多的名篇佳句。这就体现了地区文化。引起很多学生对西湖的遐想,甚至有趣西湖的冲动。开放性对语文教材是必要的,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语文教材的灵活性的灵活性特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举一反三,引用相类似的事例,通过比较显示出其中的差别。在语文教材内容上,善于鼓励学生对选文的质疑,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出发,在教学中,善于设定情境模式,让学生自己进行感受,体会当中的意境。编排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当中,体验其中的独特感受。例如演讲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实际表达能力,在众多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下,克服身心的胆怯。在班级之间进行辩论赛,培养学生的灵活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多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加广泛。

(二)更新教学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教学的好坏除了教材的因素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老师的问题;二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下面来介绍一下教学老师的问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对语言的运用和修饰化程度体现着教师文学素养。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就会使教课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语言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运用就会使语文课虚空,最终使得人文精神很难进入课堂。如今,教师在平时很少看书,进行自我充电,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就会造成课堂内容跟不上时代,课堂气氛死寂。教学要讲究教文育人二者结合,教师教学要注重方法,多看书,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内容要讲究“新”、“趣”、“情”,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育人方面,要做到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教师只有多关心时事,涉及广泛书籍科目,才能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宽阔的视野,强大的精神世界。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平时的接触中感受到教师身上散发的文学魅力。

(三)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学生的生存环境不同,基因不同造就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这也就要求教学要消除学生个性的不同。首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然后,试着让学生接触各类科目的书籍,对于那些偏爱某一类科目的学生试着鼓励其阅读。为了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引导学生扩展其阅读面。根据学生个性化的特点,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