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边塞诗十篇

时间:2023-03-15 17:10:38

王维的边塞诗篇1

一、王维边塞诗的内容分类

(一)战争类

战争类的边塞诗在王维所创作的诗词中占据主体地位,有描写危险战争场面的,体现边关战士勇敢杀敌、不惧生死,想要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比如从军行燕支行等,这些边塞诗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不会直接描写具体的战争,而是利用侧面刻画、紧张气氛的烘托等方式来叙述战争场面.比如陇西行当中,通过对士兵飞速报告军事情况的动态化描写,来体现战争的紧张.此外,战争类的边塞诗也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诗中含有诗人强烈的个人理想主义,大部分战争最终都获得了胜利,并且所有战士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特别是在燕支行这首诗中,王维更是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完全的战士形象,虽然体现的豪情壮志、慷慨淋漓,但整体显得过于夸张,少了一丝温情感.王维在亲自抵达边塞后,对塞外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而开始揭穿并批判军队当中赏罚不明以及有功不及时奖励的弊病,体现对战士不公待遇的同情和不满,也更加关心边塞战士的情感世界,比如从军辞行陇头吟等.其中在陇头吟中这样写道:“关西地区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再如老将行中,形象生动的总结了老将英勇壮烈的一生,青年参军勇敢善战、中年战绩赫赫却从没有得到任何赏赐、晚年为了国家重新披上战衣.整首诗流露着浓浓的悲凉之意,表达了王维对老将的深深同情.

(二)送别类

送别类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王维送别亲人和朋友远赴边疆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亲人和朋友去边疆的深切祝福以及对他们在边疆报效祖国的美好期望.比如在送陆员外送元二使安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等.这些送别类的边塞诗存在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边疆地区的景色的描写,借此来体现路途的辛苦,并且诗的结尾都是对朋友或亲人的祝福和鼓励,表达作者希望他们能够建功立业.由此能够看出,王维创作的送别类边塞诗过于相似,并且诗的形式也如出一辙,都是描写景色及抒发情感、遥祝和寄托的创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类边塞诗的情感真挚程度,因而其成就也不是太高.但这些诗词中却也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送别类的边塞诗对于边疆景色的描写的确体现了边塞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与众不同的边塞风景图.

二、王维边塞诗的审美艺术表现

(一)通过边塞景色表达审美意趣

使至塞上是王维刚到两周河西时所创作的边塞诗,诗中这样写道:“乘坐单车想去慰问边关,途径的属国已过居延.向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达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达燕然.”该首诗中的前两句表述的是此次出行的阵仗,即交通工具是单车,出行目的地是边关,途中经过居延,并且根据大雁北归能够判断出当时是夏季.看似平淡的表述,实际上诗人想要表达的是独自上路的无助和落寞.后两句是王维最擅长的创作手法,即以诗作画.茫茫沙漠一眼望不到边际,晴空万里却看不到一丝云彩,只有天上的一缕狼烟,在诉说着战争故事.转眼间到了傍晚,长河中倒映着红日.这其中,王维使用了对比方法来构图,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比.其一是形状上的对比,广阔的沙漠与一缕狼烟.狼烟是孤单的,而沙漠则是宽广无边的,一小一大的形状比较,让一缕孤烟更加醒目,沙漠更加广袤.其二是颜色的对比,沙漠的金黄色、天空的浅蓝色以及落日的火红色.蓝天下,一轮火红的落日垂在河上,在河面留下血红的倒影,为沙丘穿上了金色的外套.不同色彩之间彼此映衬,画面颜色凝重,反面衬托出边塞夜晚的凄凉,进一步表达出王维受朝廷排挤而难以诉说的情感.

(二)通过边塞故事抒发审美情感

相对于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来说,他的边塞诗通常会利用动态化的描写来突出阳刚之气,因为描写战胜需要进行动态化的烘托,否则将无法表现出刀剑齐动、铁骑驰逐的壮烈场面.若是将使至塞上视为一幅恬静的画卷,那么王维创作的陇西行则是一幅让人震撼的动态画面.诗中写道:“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一走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大军已将我大唐西域重镇酒泉全部包围.在收到军书后,抬头向西望去,只见漫天飞雪,望断关山也看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早已中断.”王维在创作这首诗时,题材选择的角度极其独到,并没有像其他边塞诗人那样直接描写战争,而是通过报送军书这一片段来间接的描写.王维立足点既不是军书被送出之前边关遭受围堵,也不是军书送到后派遣援军,而是精细到快马告急这一微小的片段.他利用工整对仗的词句,通过夸张地语言描写出了军书送到途中的焦急、忐忑的氛围,根据漫天大雪中断了烽火信号,来突出快马传书的迫在眉睫.而对于战争的详细情况,则让广大读者自己展开想象.王维利用“烽火”“快马”“漫天飞雪”等意象,将读者带进了战争局势紧张、忧愁压抑、大雪纷飞的情景中,通过实景来体现虚景,让有形与无形有机结合,让具象和抽象深度融合.这种巧妙的构思,独特而细致,真正让他的边塞诗成为了一幅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三)通过边塞音乐体现审美理想

王维在音乐方面具有深厚的天赋,创作过程中不仅有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能准确地控制有限的音响,善于利用声音来描绘画面,体现生动的战争场面.比如从军行这首诗,就是一首集聚各种声音的边塞诗,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各种声音在耳边回响.其中这样写道:“阵阵的号角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的准备出发.敌军已经吹响了胡笳,战马嗅到战争的气息也兴奋地叫起来,双方都在争抢黄河.太阳落到沙漠的边地,战士们的厮杀声弥漫在整个沙漠中.战士们消灭了敌军,擒获了首领,将绳子套在他们的脖子上带回来献给天子.”该首诗中出现的吹角集合、战马嘶吼、胡笳悲鸣、马蹄踏水、硝烟拼杀等多种声音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不仅展现了战争的艰辛,也歌颂了战士们勇敢拼搏、浴血奋战,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听觉的多种感受来描写战斗的场景,每个场景之间的衔接变成叙事过程.这样的创作视角,与众不同、充满创意,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无限的意境.王维年轻期间曾担任太乐丞,当他达到河西时,对边塞风土民情,特别是音乐方面,有着独到的角度和想法.大部分的边塞诗一般将“羌笛”赋予“强烈的思乡”含义,但王维却另辟蹊径,在其创作的凉州赛神这首诗中,他真实地描写了羌笛在边塞风俗民情中的作用.诗中这样写道:“凉州城外街道上行人不多,百里以外的烽火台依旧能够看到虏骑所到之处飞扬的尘土.塞神的边塞军士敲鼓吹乐,与城东骑射一绝的大神共同比赛.”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中迎神赛会的场景,通过对乐器声音的直接描写,让其成为读者眼中的客观对象,不仅体现了边塞生活,同时又描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人赞叹整首诗的韵律之美.

王维的边塞诗篇2

关键词:边塞诗词;爱国情怀;具体表现

在中国诗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情义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我们在很多边塞诗词中,能够看到诗人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边塞诗概念

边塞诗主要是指将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及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的诗。边塞诗最早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兴盛,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极具历史意义。高适、王昌龄、李白等诗人都是典型的边塞诗代表人。

二、边塞诗词中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边塞诗词中爱国情怀的表现形式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统一

纵观历史,多少朝代战火纷纷,造成生灵涂炭,使得人们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爱国诗人也同样经历了战争,他们主张和平,并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愿望融入其中。如陆游在《焉耆行二首》中,追怀汉朝统一西域的历史功绩“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耶律楚材在《西域蒲华城增蒲察元帅》中曾立下“万里遐方获此乐、不妨终老在天涯”的誓言均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此外,陈诚等诗人也在诗词中表露出维护祖国统一的心迹。在众多诗词当中,很多诗人借助其他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如从思妇角度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困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金昌绪的《春怨》中描写了思妇日日牵挂远在战场中夫君,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承受的痛苦。

(二)守边戍边情怀

反对侵略战争,捍卫国家的守边戍边情怀,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主要内容。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表现了自身的卫国豪情,具有大气磅礴的气势[1]。众所周知,宋代时期是历朝历代,外族侵略较为激烈的阶段,爱国主义诗词成为当时诗词的主要趋势。苏轼的《江城子》中“会挽雕弓如满月...”;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示儿》等都表达了重整山河、收复失地的愿望,朗诵诗词时,能够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诗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体现在自身责任感方面,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并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至诗词当中。如李清照《绝句》中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等诗词中,都是诗人运用笔墨书写自身情感,这些爱国诗人不但是讴歌者,也是实践者,他们壮阔的胸怀至今为人们所传道。

(四)揭露统治阶级罪恶

边塞战争中,有防御性、侵略性,抵抗外族侵略的战争具有正义感,统治者为了满足的奢望而侵略外族同样为人民所不容。诗人从旁观者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以及统治者的阶级罪行。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表达了战争使得战士背井离乡、无数战士战死沙场的悲痛情感。高适在《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战士军前半死生...”,一方面是前线战士前途未卜;另一方面是将领们歌舞升平的画面,让人们感知到战争对人们带来的伤害同时,也能够让人们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行为。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发动战争的目的,连未成年的男丁都不放过,最终导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的局面,造成大片农田荒芜,广大人民劳苦不堪。战士们边疆出生入死,统治阶级坐享其成,充分表达了脱离战争的强烈意识。

(五)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面对大好河山,诗人们对养育自己的山河、大地也充满了热爱之情。边塞诗词当中,不乏诗人对山河的描写。王昌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王维的《陕西行》中“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李白的《塞下曲》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等[2]。诗人们在山水吟诵中,不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寄予自己的爱国品格,同时,山水与祖国的理念同在,也充分表达了诗人们对祖国统一的向往。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古典边塞诗词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及风格,但是,爱国主义始终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也是中国文化,成为古典诗词的主流趋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品读诗词,不仅能够领悟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培养爱国主义品质,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王维的边塞诗篇3

摘要:大唐时代及个人经历使王维的思想心态呈现出前后两种特征,这两种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产生差异。从前期的多游侠边塞,呈阳刚之气,到后期的多山水田园,富阴柔之美,题材风格的变化,无不受其心态特征的影响,而其独特的心态特征又受其时代、经历等客观存在的制约。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父亲早逝,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聪颖多才,21岁中进士,为大乐丞,因属下伶人擅舞黄狮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张九龄赏识,擢为右拾遗,后升至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又受张罢相牵连被派往边地慰军,并留滞节度使幕为判官;安史之乱中陷贼并被迫做伪官,两京收复时因此获罪下狱,因其曾写反乱思主之诗《凝碧池》及平叛功高的其弟王缙请消己官以赎兄罪之力保,被赦罪降官,责授太子中允,后累迁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一生,基本上与盛唐相始终。盛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尚及时代精神对其思想、仕宦、生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在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民心理蓬勃进取的时代环境中,前期的王维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对社会、人生、功业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积极仕进、自豪自信的心态。

《塞上曲》有“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这是他前期人生理想的宣言,也是此期心态特征的真实写照。由此而来,他在诗歌题材的选择上往往以游侠、边塞为主,兼有政治感遇等,风格上呈现出雄放豪迈的阳刚之气。如游侠边塞诗《少年行》、《使至塞上》等。其他边塞诗如《燕支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描写边塞战争的雄伟场面,歌颂将士浴血疆场,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和飒飒英姿,豪气干云,神采飞扬,与高岑同调。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象。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约五分之一。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劝勉、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对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人世的建功理想和崇高的人格精神。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国家的空前强盛,经济的空前繁荣,文化的空前融通,拓边的空前需要,使唐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成为很有诱惑的现实。建功马上,立业边陲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并成为盛唐士子人生价值的重要取向,盛唐诗人大都有从戎游边的经历。王维对自己的游侠和出塞经历有着很豪迈、很精彩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人生理想和时代崇尚的一致性。这种与时代相通的情感和心态特征,也同样表现在其送别诗创作中,如《送张判官赴河西》、《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等。

王维前期也写了一些政治感遇诗。这类诗批判当时权贵骄奢、贤士坎坷、荣辱不公等不合理的政治现象,抒发怀才不遇、宦海沉浮的愤慨,同情下层妇女的不幸,表明自己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如《济上四贤咏》写四位失意的下层人士的遭遇,表现出当时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

《老将行》既是边塞诗,也是政治感遇诗,诗中写的是一位老将的经历:年轻时作战机智勇敢,身经百战,威震敌营,立下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应有的封赏,闲居在家,寂寞空虚。后边境遭扰,强敌压境,老将军不计前嫌,请缨杀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诗中既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冷酷无情。

前期王维诗作的山水题材,也同样呈现出明快热烈的色调,如l9岁时写的《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热爱。

又如《渡河到清河作》、《华岳》二首,或写水或写山。写水,写得积水淼浩,波光连天;写山,则是崔嵬峥嵘,黛色葱郁,一派廓大气势。再如《燕子龛禅师》写山间小径的盘曲险恶、山峰的陡峭、飞泉的吼喷、怪石的峥嵘等等,简直可与李白的《蜀道难》相媲美。故《芥子园画传》评此诗日:“王摩诘燕子龛诗,雄奇苍郁,非以李咸熙之笔写之不可。”李咸熙即北宋著名画家李成,其画山水,以力度著称,“骨干特显”、“挺拔坚实”为其特点。可见王维此诗表现出来的雄奇劲健、超拔挺迈之势。

从军入幕、游侠赴边是盛唐的时代风尚,这种风尚的形成,也与朝廷的鼓励政策密切相关。《新唐书?选举志》中有唐代科举把“军谋宏远”一科与选拔政治人才制并列的记载。唐玄宗亦曾明令:不及时行赏有战功的官吏皆斩,能擒贼首的士卒授大将军。这些特别的政策,大大地刺激了唐代读书人对边事军功的关注和投人,军幕中吸引了大批当时富有才华的墨客文人。在唐代布衣才士中,缘军幕而进身的大有人在,有唐以来文人仕途之最达者高适也由此而擢升至散骑常侍,封勃海侯。他在《塞下曲》中心满志得地写道:“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久佐戎幕而官至嘉州刺史的岑参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更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豪情壮志。同样,王维以战斗为美,以豪迈为美的心态特征,也是这一时代心理和民族心理趋导的结果。

法国艺术批评家丹纳说:“一个以快乐为主的时代,比如那些复兴的时期,在安全、财富、人口、享受、繁荣、美丽的或者有益的发明逐渐增加的时候,快乐就是时代的主调……那时所有的艺术品,虽然完美的程度有高下,一定是表现快乐的。”王维所处的盛唐时代,政治开明、国家统

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思想自由,民族心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沐浴在这盛世的阳光之中,王维的心态情感自然也为之感染,怀抱着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积极地追求功名,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开拓进取、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使前期的王维能以开阔的胸襟、炽热的情怀、辽阔的视野、酣畅的笔墨刻划游侠风采,描绘边塞风光,反映边塞感受,表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唱出高亢奔放的时代强音。风格豪放、境界壮阔、情调激昂、笔力雄健,流溢着阳刚之气,“盛唐气象”可见一斑。虽然在诗歌史上他没有被称为边塞诗人,但他确是盛唐第一个大量写作边塞题材的诗人,是高适、岑参之前边塞诗的最富有者。而这类题材的择取和阳刚风格的形成,又是大唐的时代环境、精神风貌及本人经历对其思想心灵感召后作用于其创作的结果。

二、平和淡远、宁静超逸是王维后期心态的主要特征。

由于时局、经历等原因,40岁以后,王维的思想、观念、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对仕途的失望、对官场的畏惧,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性,使他在难舍仕宦的同时,又对社会世俗失去了往昔的乐观执着;佛理禅旨的感悟、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他的情趣和心灵。他在田园里呼吸着无忧的空气,他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心态变得平和、淡远、宁静、超逸了。这一心态特征的变化,使他在创作中开始注重对这些带给他慰藉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择取和心灵感悟的抒发。王维的这类作品,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题材创作的最高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诗坛上的大师地位。

王维是一个能诗善画、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又工草书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兼艺术家。这些饱含感悟的姊妹艺术对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能以诗人、画家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并把所见所闻所感用诗、画再现出来,形成一种既有神韵又有情味的美妙意境。在创作中他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作用,唤起人们对光、色、音、态的联想,呈现出宛然在目的生动图画,托物达意,立象传情。苏轼对此评价极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最能代表他后期创作特色的是在宁静超逸、平和淡远心态作用下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山居秋暝》展现秋山雨后的清新气象,《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等写深山溪涧或寺院幽清的景象,而《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辋川集》20首则是描写隐居幽胜的组诗,大多写得精致美妙,脍炙人口,犹如精美的绘画小幅。描绘田园风景的诗作有《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等lO多首,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王维把山林描得清幽雅秀,令人神往,把田园生活写得和平宁静,引人入胜。这些作品,表现出诗人对清幽山林和优美田园的感悟与陶醉,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与留恋。《辋川集》是王维后期山水田园绝句的代表,它反映了诗人的隐居生活,描绘了辋川的自然景致,表现出陶醉于其中的情趣感受,呈现出独特的空明宁静的阴柔之美。

王维后期诗歌中常有“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空谷归人少”等等。这些“空”字由于后文的意象,不能作“无”和“没有”义来理解,这种“空”是诗人对眼前景的一种心灵感悟,其中内涵着万物生命的实有和灵动,是“空而不空”的特定状态。“空山不见人”,却能听到人的生命之声;“夜静春山空”,却有桂花的飘落和鸟的歌唱。可见这“空”中自有生命的流动,自有诗人独特的心灵感悟。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诗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和田园风情的同时,都流露出诗人闲逸宁静的情趣和心态,透出佛学禅理的旨趣,表现出对现实漠不关心的情绪。表面上看,其思想心态是消沉颓唐的,但从其深层意蕴和后期创作总体倾向看,王维的“万事不关心”只是对现实仕宦的不关心,对山水田园之美他不仅“关心”,而且迷醉;他的“寂为乐,闲有余”是摆脱世俗利禄烦恼后的另种层次的生命感悟和生存方式,精神并不沉沦;“伤心”而销向空门,是对世俗险恶的失望和寻求心理慰藉的一个方式,这一方式引导他从另一角度理解人生和陶醉真善美的山水田园。从当时的现实状况看,玄宗沉湎声色,昏庸无道,贤者被贬疏,奸佞却当权,政治黑暗,权贵骄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等日益滋长并渐趋激化。而在这种情形下又不能决然离去的王维,要么与之斗争,要么同流合污,要么亦官亦隐、身官心隐。王维最后选择的是后者,走了一条既适合自己又无害他人的淡漠仕宦、寄情山水、研悟禅佛之径。根据当时朝廷、社会及王维个人的具体情况,应该说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是适合包括王维在内的大多数正直官宦设身处地的实际状况的。此时的王维倘若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能有两种形式:其一,与之斗争,结果是“玉碎瓦难全”;其二,同流合污,结果又与心志相违。无论王维选择何种“积极”形式,都将既是个人政治的悲哀,也是民族文学的损失。从某种角度看,现实中的王维似乎只能走这条貌似“消极”、实不得已、确也并非消沉的道路,并由此创造出其彪炳千古的人生辉煌。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审视王维后期的思想、心态、行为及创作,而不应超现实地简单武断地评判王维后期的思想心态是消沉颓唐的。由于现实和心态的变化,此期王维淡漠的对象只是仕宦功名,而对山水田园则情趣盎然,且渐深渐浓。诗人的追求仍在,志趣仍在,就不应该说其心态真的消沉颓唐了。由对仕途功名的热衷,转为对山水田园的钟爱,新的生命意义、价值取向使他寻觅到新的生命空间和独特自我,获得了另一番人生乐趣,心态特征也由前期对仕宦的乐观进取、自豪自信,转为后期的超脱飘逸、宁静淡远,并影响和作用于其诗歌创作。应该说这是王维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的另一种理解和诠释,这种心态特征仍然是主动、积极、健康、充实的。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很难真正地理解王维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后期山水田园诗,在明洁空灵禅旨中所呈现出的生机与情趣,很难真正理解其中蕴喻的诗人对理想社会和高尚人格的期冀与追求的深层意蕴。变化了的心态特征带来创作题材和风格的变异,诗人开始更多地择取山水田园题材,并创造出空明宁静的独特风格境界。

王维在给好友裴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由此可见,在对自然山林的爱恋和陶醉中,其心态特征是主动、积极、充实的。新晨

王维的边塞诗篇4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这首诗是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开元25(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安抚,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创作于作者赴河西节度使幕府途中。诗人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的时候,心情激愤而又忧郁。“使至塞上”含义就是:奉命出使到边塞去。

这首诗,一、二句和五、六、七、八句写景。但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流淌着作者奔涌不息的激情。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我轻车简从出使边塞去察访军情,要经过西汉时的属国居延”。“单车”表明此次出使装备简单,随从不多。“过居延”点明出使行程遥远,要经历居延国,到达西北边陲。虽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语句,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作者由眼前的景物“征蓬”、“归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就像这随风漂泊的蓬草一样。孤独地飘出汉塞,又像归雁一样凄凉的飞人胡天边塞。虽是写景之句,但诗人因受排挤而激愤和压抑的内心感受却展现得生动具体。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壮阔的宏伟画面:在浩瀚无边的沙漠荒野中,一股浓烟孤然升起。在浩荡奔涌的黄河尽头。一轮落日徐然下降。画面雄浑而壮美,通过作者精美的描绘,读者想象到了诗句以外的苍天白云,也体会到了作者悲壮孤寂的情绪被融化在自然景色当中,随滚滚黄河水奔流而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不但展现了大漠景色的奇特。而且为下文抒发感情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尾联“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迎面碰到前线巡逻兵,从“侯骑”口中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抑郁孤寂的凄然即刻被兴奋昂扬的爱国之情所淹没。由单纯的沉沦于个人得失,上升到了对戍边将士的称赞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这一升华使读者眼前一亮,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王维的边塞诗篇5

边塞诗作,从《诗经》时代即已有之,经过汉、魏乐府诗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在诗坛蔚为大观,“入唐以后,边塞诗迅速地发展起来。据统计,从《诗经》的时代算起,直至隋代,现存边塞诗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边塞诗即有两千余首。初唐四杰、陈子昂的作品中已有相当数量的边塞诗。特别是到了盛唐,出现了边塞诗空前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高适、岑参、李白、王维、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崔颢等盛唐著名的诗人,创作了大量达到一流水平、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作品,使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与王、孟山水诗派一起,成为盛唐最主要的诗派之一。”[1]

然而,建国以来学界对于唐代边塞诗的研究,尽管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乃至该诗体的继承、影响,边塞诗人间的比较等各方面的探索已十分完备,但大多仍局限于纯文学领域的研究,视角较为偏狭和单一,对此,唐代文学专家傅璇琮先生曾提出:

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学,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社会概况仅仅作为文化背景贴在作家作品上,而是应当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个时代的总的精神状态,研究在这样一种综合的“历史――文化”趋向中,怎样形成作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从而研讨出一个时代以及一个群体、个人特有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心态。[2]

而任文京先生的论著,正是借鉴了傅先生的观点,采用了“历史――文化”的交叉研究方法,以全面的历史、文化、政治、地理、民俗多维视角,对唐代边塞诗歌高潮加以宏观审视,从而弥补了以往研究成果的不足,开拓了边塞诗研究新的理论境界。

通观其论著,理论体系完备而内涵充实,既挖掘探索了唐代边塞诗人的精神世界诸如历史意识、英雄意识、忧患意识,又有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对边塞诗创作的影响研究,还对边塞诗的战争与和平主题、闺怨主题等深入加以探讨,虽属宏观研究,但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微观个案研究基础之上的,可谓“宏观着眼,细部阅读”,理论创新点亦随处可见。

比如作者从唐代边塞诗人精神世界中的“汉代情结”出发,去探索边塞诗中的历史意识,就超越了前人仅把边塞诗中的汉代人名和地名作为“以汉喻唐”的比附手法的简单认识,而探究到了其本质内涵:

唐代边塞诗人具有浓厚的汉代情结,这是由他们强烈而深沉的历史意识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诗人时代责任感的鲜明体现。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一历史所持的态度,也取决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汉代情结是唐代边塞诗人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观照和对理想的追求相结合的产物。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的主体精神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质,唐朝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气度,它更需要从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寻求符合时展的精神营养和力量源泉。

唐代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以汉代唐,并多次提到汉代的军伍英雄,过去评论者多将此视为一种修辞方法,或认为是诗人就一事而发感慨。实际上,唐代边塞诗人对汉代情有独钟,是他们历史意识的集中体现,这既有唐代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是唐代对汉代军伍文化承传的结果。汉代情结通过诗歌反映不能认为是语言现象,而是典型的文化现象。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反映了当时深刻的文化背景。[3]

其次,作者由唐代边塞诗人的历史意识,继而探寻由此生发出来的英雄意识,“唐代的文化背景孕育了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英雄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今英雄的景仰和崇拜,即他们在诗中充满深情地赞美和歌颂英雄;二是他们以英雄为榜样,付诸行动,渴望建功立业,济世经邦,拜相封侯,留下千古美名;三是由于时代的熏染或亲历边塞,唐代边塞诗人心中的英雄以军伍英雄为主。事实上,唐代具有英雄意识的不仅仅是诗人,整个社会都是如此,而整个时代崇尚英雄的风气,又是唐代边塞诗人产生英雄意识的基础。同时,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承继,当这种意识转化为情感、信念、理想和追求时,就会对诗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3]并且,作者透过对大量唐代边塞诗具体作品的分析,把这种历史意识和英雄意识,视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其理论高度得以抬升。

再次,该书对于唐代边塞诗人的尚武精神与地域文化之间联系的考察,亦富于穿透力,作者通过对于大量唐代边塞诗作品的细致梳理,认为地域文化不仅对于唐代边塞诗人的尚武精神与亲身出塞有促进作用,也对于诗人形成开阔的地理视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前人多未涉及的理论问题――“北方的尚武之风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北方战乱不息,民风民俗与南方迥然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接壤地带,由于临近边塞,地理位置特殊,民性强悍勇猛、崇尚武风。……隋唐时期,北方这种尚武之风仍然炽烈。……整个社会弥漫着尚武之气,也在强化着军伍精神。在如此浓烈的社会氛围之中,诗人耳濡目染,被文化浸润,受风气熏染,于是尚武慕侠,投笔从戎,也就必然成为他们所要选择的人生之路。”[3]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也不囿于传统,而有大胆创新之处,书中大量借鉴了数理学科的图文列表、数据统计等计量方法,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说明问题,如天宝初十大节度使经略兵马配置统计表,元和年间吐蕃犯边的统计表,中唐诗人李益边塞诗中反映“汉代情结”的语词统计等,均在占有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所得出的结论客观、真实可信。

本书的作者任文京先生,现为河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兼任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四个一批”人才等多项称号,责编的《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黄河传》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并获得了多项河北省政府颁发的图书奖和优秀畅销书奖;多年来主要从事唐代边塞诗研究,并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博士阶段师从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先生,《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一书主体即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系其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曾获得诸多唐代文学专家的认可与好评。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将会推动着今后唐代边塞诗研究,向着更高要求、更深层次、更新角度获得理论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2] 傅璇琮.《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维的边塞诗篇6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因为他不是将军或元帅,所以没有大队兵马相随,他只是一个使者,只有“单车”――一辆车。“属国过居延”,“属国”是什么?书上说:“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也就是说,这类属国依附于中国,却可以保留自己的国号;“居延”是唐朝的一个属国。这两句是说,他乘坐着一辆车去边疆慰问,经过了边塞上很多依附于唐的外族小国。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联的上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写现实的景物。所谓“征蓬”者,是说有一种草叫蓬草,头长得很大,茎却很细,到了秋天风一吹,随风飘转,满地乱滚,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所以这一句可以是说:我在塞外看到很多蓬草随风翻滚,离开了我们中原地带,来到汉的边塞。“汉”,代表的是中国。第二层意思暗示作者的出塞。他说:我就像蓬草一样离开中原来到塞外了。“归雁入胡天”,“胡天”指北方的天空。杜甫描写过胡天,他说:“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你看山坡上的草,到了秋天一片枯干的白色;洮河上每一片云彩都是黄色的。“洮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因为塞外都是黄沙,风卷沙飞,连云都被染成黄色了。这一句说:秋冬之际,北雁南飞,消逝在胡天的黄云之中。

接着一联是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说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说,你如果要学作五言律诗,应该把王维的五律多看几首,好好琢磨它的滋味。过了几天,香菱来找黛玉,她说:我一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马上就想起有一次我所见到的景物就是如此。像“圆”字,乍看觉得很笨,太阳当然是圆的,它还能像月牙一样变成方的不成?还有“直”也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字,可你想不出更好的字来替代它。这一联写的是塞外风光,你如果不来到塞外,哪能看到这么广远的景色!沙漠上的烟,不管是烽烟还是炊烟,如果在静定的空气之中,它就一缕缕直直地向上升;河水从天边流过来,一轮红日显得那么大那么圆。王维真是有艺术家的眼光,他不仅掌握了景物的特征,而且这么真切地表达出来了。

王维的边塞诗篇7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一)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图”。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汉代大将军,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军”。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军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二)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图”,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三)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军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军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军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军,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一)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象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图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二)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三)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王维的边塞诗篇8

教参还解释:“颔联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

很显然,教参在这里对“归雁”的解释是自相矛盾的。那么,“归雁”是何时,作者写这首诗究竟是什么季节呢?

在自然界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因为雁的迁徙习性,所以在古代雁常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含义。先有“雁足传书”的故事,再有《归雁操》的瑟曲,而文人笔下的雁更是数不胜数。

王维的边塞诗篇9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86-01

诗歌思想情感的品味是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欠缺,这方面的失分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教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近年来,对诗歌情感品味的考查,仍从诗歌的内在情感特点这个角度命题,综观各地方的中考诗歌考查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各种类型诗歌是如何进行情感品味的。

一 送别朋友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表达作者依依惜别或对朋友思念之情的,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送别朋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感;有的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朋友为主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出对朋友的留恋、祝福与关切,使人不难想象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人、景、物为主的诗歌,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这方面的诗歌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的诗歌,寄寓的情感常常较复杂,但描绘山川美景,钟情于山水,抒发其对宁静、自由、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较多。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表达了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又暗含了对湖阴先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依恋;陶渊明的《饮酒》,此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三 征战边塞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描写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祖国的激情,如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豪情壮志与慷慨雄壮;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这些诗歌抒写了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有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中原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诗歌中。

四 咏史怀古诗

这方面的诗歌多数是对古人的凭吊,也有抒发诗人对古今的变化以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手法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或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地贪图享乐,过度奢侈或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杜甫的《泊秦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独特的见解,如杜牧的《赤壁》;或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五 咏物言志诗

这方面的诗歌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候加上一个“咏”字。大多借物或借景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高尚品质。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赋予了春雨无私润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质。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即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情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泊秦淮》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对于典故的理解是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花》,本诗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就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诗歌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模式为: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情趣;寄托 (爱慕、惆怅、苦闷等)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袒露 心迹;造就 的情致等。

参考文献

王维的边塞诗篇10

一.古代旅游诗的发轫期

中国古代旅游诗的发轫期,可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屈原流亡途中用诗歌记述“被旅游”经历的作品。如他流放湖南期间留下的《哀郢》、《涉江》、《怀沙》等名篇,其中有些佳句和片段,就具有“旅游诗”性质。例如《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汉代最早的“旅游”诗,应该是汉高祖的《大风歌》(公元前195年),那是他在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之后,从都城长安“巡行”到家乡去“摆谱”时哼的。为此,在他的故乡江苏沛县留下了一处叫“歌风台”的古迹。这也成了今天的一个旅游景点。其次,是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前往山西祭祀后土(土神),泛舟汾河,饮宴中流时写的《秋风辞》。时值秋气肃杀,鸿雁南归,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文采斐然的绝唱: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诗经》里最有名的记游诗是《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首诗对青年男女结伴春游的过程进行了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反映了先秦时代郑国每年仲春时,少男少女们齐聚溱河、洧河河畔交往的习俗。这首诗是记游诗不假,却并非“旅游”的产物。诗写的是作者家乡的事和景。写此诗时,作者既未外出“旅行”,也未离开住地“远游”,与旅游学科对“旅游”的定义,显然是不符的。由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诗歌中当年的风景,今天也并未成为旅游景点;而且,连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的可能性也没有了。既如此,就不宜生拉硬扯把它塞入“旅游文学”的范围,认定为旅游诗歌的源头了。

二.古代旅游诗的生长期

旅游诗中的一个分支──山水诗,一般认为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0)。如冯乃康主编的《旅游文学作品选》以及湖南旅游局主编的导游资格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学》教材,均将曹操的《观沧海》列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南朝刘宋时期的谢灵运、齐朝的谢I、梁朝的王籍、陈朝的阴铿,都是期间较为著名的山水诗人。阴铿的《渡青草湖》,更是公认的最早描写洞庭湖的名作,可称得上是完整的旅游诗歌[2]: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梁・王籍《入若耶溪》:“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其中名句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的手法更是“为后代诗歌在山水意境的表现及欣赏方面提供了辩证艺术思维的方式”。[3]

三.古代旅游诗的繁荣期

唐宋两朝是古代旅游诗的繁荣期,其特点是题材丰富多样,题材涉及诸多方面,如咏史、怀古、边塞、风俗人情等,可谓繁花竞秀。唐代有一种与科举制度并行的潜规则──“行卷”。即有心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把自认为最得意的诗作呈献给达官贵人,请他们加以宣扬,为自己的出名造势。“行卷”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试结果。“行卷”中的有些诗,便是古代的旅游诗。唐代的文人格外喜欢漫游。所以唐代旅游诗中,反映不同地域独特人文景观、民情民俗的风俗诗很多。如张祜的《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诗中的扬州,有十里长街,繁华市井,醉人月色,卧波长桥,窈窕丽人。尤其是禅智山,风景旖旎,简直使人想要在那里买一块墓地,美死在那个地方。

唐宋都有描写边塞生活、抒写爱国情怀的边塞诗。两朝边塞诗有所区别的是:唐代国家强盛,百姓殷实,遇周边国家祸乱入侵,唐王朝多能克敌制胜,保住疆土。边塞旅游诗的作者,往往抒发投笔从戎、边关杀敌、塞上立勋、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或誓死报国、英勇无畏、一往无前、有我无敌的英风胜概。故唐代边塞诗如黄钟大吕,大气磅礴,使人振作,催人奋进。如有过军旅生活经历的骆宾王、陈子昂,亲身经历过边关战争或长期戍守边疆的岑参、高适、严武,亲身游历过边关的王昌龄、李颀,奉命出使,亲身到过边关的王维等,均有边塞诗名作流芳百世。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描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豪气冲天的英雄主义精神。宋朝统治者对侵略国一味退让,使侵略者得寸进尺,造成宋代边塞诗整体上显得悲壮凄凉。如一心为民的范仲淹,一向反对赂敌求和的政策,可他虽然率领将士取得了一时一地的胜利,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朝廷赂敌求和的国策。这样,他的词《渔家傲》就是一派悲凉的意境: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作者忧愤国事,御侮卫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边陲将士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和对当权者赂敌求和政策的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就沉郁、悲壮、凄凉,令人感慨万千。

四.古代旅游诗的发展期

元、明两代,古代旅游诗虽然不如唐宋繁荣,但并未消歇,而是得到了继续发展。

1.元代旅游诗的著名作家有赵孟\、萨都剌、张养浩等。

赵孟\为西湖景区增色的名作是《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萨都剌咏史抒怀的名作是《百字令.石头城》: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张养浩用《中吕・山坡羊》的曲牌写了的一组怀古诗名作。如《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骊山怀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2.明代旅游诗中最出色的是边塞诗,其成就虽不如唐代的边塞诗,但却远在宋、辽、金、元诸朝之上。“唐代边塞诗繁荣之后,宋人难乎其继,金元的边塞诗更……陷入低落。这个状况到了明代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明代由于文化的进一步普及,武人多能诗,戍边将领和因公差或遭贬谪出塞的文士都写下大量的边塞诗。其中表现边将、边民艰苦卓绝的昂扬斗志和爱国情怀之作尤为动人。”[4]其代表作家,或本身即为疆场杀敌的将帅,如戚继光、俞大猷、王越等;或为有过从军经历、纵游过边塞的文人,如徐渭、尹耕、屠隆等。而主题,则是抗击西北蒙古瓦剌部族的入侵和打击骚扰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表达边疆将士、军民保卫领土的决心。如戚继光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王越经过今甘肃礼县红石山写的《过红石山》:

冬来天气正严凝,红石山高策马登。风向眼中吹出泪,霜于髯上冻成冰。

平胡岂止如擒虎,用将何须似养鹰。记得去年经此地,铁衣流汗苦炎蒸。

屠隆的《出塞》:

强兵一夜度飞狐,大雪连营照鹿卢。明月五原容射猎,长城万里不防胡。

单于塞外输龙马,天子宫中出虎符。独有流黄机上泪,西风吹不到征夫。

徐渭的《龛山凯歌》: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五.古代旅游诗的复兴期

清代旅游诗是续唐宋旅游诗之后的又一个高峰。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曾指出:“元明两代诗歌出现了例退的摹仿逆流……穷则变,变则通,……清诗正是适应此规律,在总结明代复古逆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继承发展前代遗产的实践中,在二百六十多年的社会现实土地上,开出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如钱谦益的黄山游诗,姚燮的四明、普陀游诗,刘光第的峨眉游诗,都是数十首为一组的刻画祖国壮丽河山的杰作,前代诗人从未有过这样宏伟的规模。”[4]清代旅游诗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从满人入主中原(1644年)到康熙中期,约四十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旅游诗作者的主体为从明入清的遗民,体裁以怀古、咏史,借景抒情为多,主题大多是叹惜明朝的灭亡,讽刺士人的失节降清,醉心功名。如屈大均的咏史诗《春日雨花台眺望有感》:

烟云霏霏碧草齐,断肠春在孝陵西。松楸折尽寒山露,无处堪容杜鹃啼!

在封建时代,皇帝陵墓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作者登上南京雨花台时看到的,却是孝陵――朱元璋的陵墓,四周的松楸已砍伐殆尽,只剩一片光秃秃的山体,这使他不能自已,悲从中来。但来自胜利者阵营的满族诗人纳兰性德,对明王朝灭亡的观感,却与屈大均不同,表现得相当理性。他在咏史诗《秣陵怀古》中写道: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诗人眼看秣陵(南京别名)的冷落,思绪却飞到了北京旁边埋葬了明王朝十三代国君的十三陵,想到那里也是一样的萧条。于是,诗人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历史上,人们总爱讲南京是一个不吉利的地方,不利于建都。凡是建都南京的王朝,大都是只拥有半壁江山的小朝廷,而且很快就会灭亡,就如同六朝。正因为如此,明王朝的第三代帝王朱棣,在夺取了侄儿朱允傻幕饰缓螅立即把都城迁往了北京。但是,这个拥有中原一统天下的大明王朝,不同样灭亡了吗?

这就证明:明朝的灭亡,与建都何地,毫无关系,而是另有原因。即与六朝一样的官场腐败,权贵荒淫,民不聊生。显然,纳兰性德的“怀古”旅游诗歌,比遗民诗人的伤情,思想要更有深度。

以上诗歌作者借两地墓陵从不同角度吟咏明朝皇帝,可他们中谁又能预料到,这两地墓陵,在今天却成了重要的旅游业资源?

2.中期。康熙后期至鸦片战争前,约一百五十年左右。这一时期,是满清王朝的文字狱搞得最凶的时期。人们稍不小心,就可能因文字而招来无妄之灾。这一时期旅游诗的特点是:题材大多为山水风景,在写法上,一般只描写而不议论抒情,但很注意技巧和艺术性。这些诗描绘了祖国如诗如画的山河,不同地域的风景,在旅途中对世态人生的感受,风格多样,生动活泼。如黄景仁描写富春江上游的《新安滩》: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刘大魁的《西山》:

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岗百顷潭.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西山为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在诗人的笔下,这里的景色美如江南,以致使他想把它们画成十幅屏风摆到家中去,好早晚看个够。

查慎行描写江南春天美景的《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鸳湖即今天浙江嘉兴的南湖,长水塘是鸳湖附近的水塘名。诗的后两句,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洪N的《钓台》,借写严子陵钓台之名,称赞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字文叔)是“千秋”才有“一个”的难得之人,即赞扬他在做了皇帝之后并没有忘记他自己当老百姓时的朋友,抨击那些―阔脸就变的势利小人,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喟叹:

逃却高台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3.晚期。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七十年左右。这是清代旅游诗如火如荼、异彩纷呈的繁荣期。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和各种反清社团的成长壮大,使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摇摇欲坠。这个时期旅游诗的特点,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才的召唤,对革命的渴望,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外敌入侵的悲愤。如谭嗣同的《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诗中的“河”指黄河。黄河奔流在广阔的原野,仍嫌原野束服了它。高山聚集在潼关,简直使人不知道何为平地。既是写景,也是借写景抒发渴望自由,不畏艰险的壮志。

魏源的《居庸关》:

十里缕嫱幸怀蹋连云虎跨是关城.雄山尚作窥边势,古涧难平出塞声。

居庸之高险,一连十里,都是高山峻岭,只有到关口,才可歇息一下。它高连云天,形如猛虎跨踞。雄伟的山冈,警惕地注视着边塞的形势。滔滔的涧水,高唱着走出边关、保卫疆土的战歌。

康有为的《过虎门》,则是对林则徐被朝廷错误打击的满腔愤慨: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万龙轰斗“指林则徐当年率虎门军民与英军的血战。当康有为路过时,这一切已“事如了无痕”了。但林则徐的浩然正气是永存的,游客看到遗垒、残石,就会怀念这位民族的英雄,就会感情汹涌,义愤如同浪涛翻滚。

梁启超的《太平洋遇雨》,写于失败后的1899年.当时,作者正在从日本赴美国的途中: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诗人在诗中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说法,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前仆后继,决不放弃斗志的坚定决心。诗人告诉人们:他的“远游”美洲,绝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挟风雷”,即怀抱革命的雄心壮志去进行革命活动的;出国,是为了有一天回国再度投入战斗。

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更是晚清旅游诗中的奇葩: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在波浪滔天的东海上,在只身赴日的旅途中,诗人关心的,只是革命的理想,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六.现代意义上的旅游诗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诗包括民国与共和国时期的旅游诗。

1.民国时期的旅游诗。民国(1911-1949)40年间,中国大地上,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基本上是烽火连天,战伐不息。少数经济上相对富裕、生活上相对安定些的人,虽有少量可称为“旅游”的行为,但是,对时代和社会并未产生大的影响,旅游诗词相对较少。只有诗词中那些记录革命生涯、战斗生活、历史巨变的诗篇和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少数旅游诗,很有影响力。如家喻户晓的的《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沁园春・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还有郁达夫的《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很有名:

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诗中的“江山也要文人捧”,对今天文化旅游景观的开发,有着重要启示。

2.共和国旅游诗(1949-今)。这一时期,旅游诗的作家作品比民国时期多,以写景抒情和军旅旅游诗歌影响较大,但名家名篇仍然不多。其间,贺敬之的《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影响很大。其中,最出色的是《桂林山水歌》,一开头就不同凡响: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哟,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

战士出身的公刘,则有一些出色的军旅诗、城市诗。如从军时描写边塞风光的《运杨柳的骆驼》:

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骆驼骆驼背上驮的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此外,郭小川的《西出阳关》、《雪满天山路》,也是出色的边塞旅游诗歌。而以传统诗词的形式写的旅游诗,则大多为领袖们的诗作。如的《水调歌头・游泳》、《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到韶山》、《登庐山》。还有、董必武、等人的部分诗歌。其中董老的《谒昭君墓》是影响很大的作品: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近年来,在中华诗词学会的大力倡导下,传统诗词的创作老树新花,梅开二度,大有欣欣向荣之势。但共和国新时期旅游诗词方面的名家名篇,仍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李元洛.红紫芳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9月,第004页.

[2]沈文雪编注.古诗三百首[M].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3]杜贵晨选注.明诗选・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4]钱仲联选,钱学增注.清诗三百首[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