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曾巩十篇

时间:2023-04-03 13:22:23

咏柳曾巩篇1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宋】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句译文】

像碧玉一样的高高的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恰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咏柳》贺知章)

柳树杂乱的枝条刚刚抽出,还没有改变初生时的浅黄色。因为能够倚恃东风便狂舞起来,只知用飞絮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存在。(《咏柳》曾 巩)

【对比赏析】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它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精神品质或理想。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因诗人的心情不同,经历不同,志趣不同,同咏一个事物,其思想境界、情感倾向也就大有不同。这一点在贺知章和曾巩这两位诗人题为《咏柳》的诗作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贺知章的《咏柳》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的形象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万条垂丝,也随之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的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然而,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这两句诗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曾巩的《咏柳》把柳絮翻飞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本诗炼字十分精到,极富表现力,特别是第二句“倚得东风势便狂”中的“便”字,用得更是巧妙,势为什么狂?就是因为倚得了东风。这个“便”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柳树得势即发狂的本质特点,极富讽刺意味。写作上由于诗人抓住事物的特点,使之人格化,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便跃然纸上。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实际上写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本诗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综合思考】

1.读了上面两首诗,请你说说两位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咏柳曾巩篇2

一、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

如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将咏梅与抒怀不着痕迹地结合在一起,梅花同人的情操、理想互为表里,表现出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品格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纯洁操守。那枝不着色的淡墨梅花,正是王冕画梅生涯和自我性情的写照。

杜甫则在《房兵曹胡马》一诗中,借笔下的那匹俊逸的“胡马”,寄寓了自己锐意进取的志向:“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二、抒愤――倾诉心中的不平

辛弃疾有感于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实,愤然而作《巨石》:“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巨石“亭亭”,本是“擎天”之材,而它却“缺啮多”,这正是饱经风雨摧残的结果。诗人感叹巨石“无奈风吹雨打何”,实际上是为自己、为南宋的爱国志士们的悲惨遭遇而感叹。

又如唐朝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眼光短浅的“时人”,是决不会把小松看成栋梁之材的。有多少棵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砍杀啊!杜荀鹤出身贫寒,虽然年青时就显露出不凡的才华,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在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

三、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

如唐朝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之鼠不仅体大――“如斗”,而且胆子更大――“见人开仓亦不走”,但前方守边的将士和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在挨饿!是谁日复一日地把官仓里的粮食供奉给你的?作者表面上是在质问官仓老鼠,实际上是在谴责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们。

又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托物寓意,描绘出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的丑态;并用“天地有清霜”来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四、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阐明事理

如苏轼的《琴诗》:“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探索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借此来揭示文学创作的原理:在创作的过程中,题材与技巧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像弹琴一样,只有将“琴(题材)”与“指(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奏出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五、寄趣――通过对物象、情态的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二月的杨柳,在诗人的笔下化身为一位美人;那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这“剪刀”裁制出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的美的启示。

咏柳曾巩篇3

论文关键词:风情万种 柳树

诗歌中的意象众多,柳树可谓是意象中的“明星”,提到借意象理解和鉴赏诗歌,总忘不了举出柳树的例子,不过,柳树作为意象,它的寓意可能并不像人们认识到的那么简单,可以说集褒贬于一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明星”,欣赏他多变的内涵。

一、惜别怀远

柳树最早在诗歌中出现,可能要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因“柳”与“留”谐音,可表示挽留、不舍之意。所以,到汉朝就有“折柳赠别”的风俗,还广为流传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又因柳乃喜水植物,常常被栽种在桥头溪旁。隋唐时,朝廷在今天的灞桥(西安城东)设立驿站,并在桥两边广植柳树,凡自长安离开之人,亲人好友必送到灞桥后才分手离开,离别的悲伤无法言表,此刻的心意只有借身旁温顺如丝的柳枝来表达挽留之意,于是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就成为当地特有的习俗。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人不在灞桥送别,但也深谙这“柳”与“留”之意蕴,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离伤感。同时,游子离乡后,日夜思念着亲人,回想当日送别的场面,不免又拿出珍藏已久的那柳枝,摩挲中又不由引发了思归之情。隋朝民歌《送别》诗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又有“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春意生机

柳是春的代言人,春天的脚步刚迈入人间,柳树柔软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率先透出嫩绿的枝芽,万物在蛰伏了一个严冬后,有谁还倔强的保持着他生命的活力,柳树此刻便拔了个头筹,迫不及待的探出头来四处张望,所以,柳树极强的生命力,总是给人欣欣向荣之感,而古人“折柳相赠”就不再只是表达“留”的意蕴,还有对即将远离之人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他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站稳脚跟,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春色常在。毕业论文也有单纯的借歌颂柳树来赞美春天的美丽及自然的活力的,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讥讽自叹

柳条随风摇摆,肆意轻扬,丝毫没有定力,其婀娜的姿态又让人联想到风情万种而又轻浮妩媚的女子,所以也就不由让人生发一些讥讽之意。如晚唐诗人唐彦谦的《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前两句写垂柳多情轻盈,“绊惹”“斗”等词,已透出几分招摇任性之态,后两句借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有力地讽喻了当时朝政腐败,大臣极尽迎合诌媚之能事的现象,而“楚王江畔无端种”的垂柳,恰在其中成为了楚灵王昏庸腐朽的标签,真可谓“一柳留骂名”。也许至此以来,柳在人们的眼中已不再只是生机和希望,抛开早春撞入眼帘的绿色,在春风的摇曳下,人们更注意到了她的风姿绰约,联想到那些靠出卖色相,扭动着腰身招揽生意的女子们,于是有了“烟花柳巷”之说,给“柳”蒙上了一层讥讽之意。

又如: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枝随风乐游,春风得意,却怎奈清秋遂至,斜阳笼罩,蝉鸣凄切,一派零落憔悴之景象。诗人借柳树从春到秋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生活发生变故,妻子亡故,只身赴蜀,孤独落寞,了无生趣,恰似那昔荣今枯的柳树。所以,“柳”在此处表达了诗人自伤迟暮与自叹身世的情感。

咏柳曾巩篇4

济南最早的诗篇,可溯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该诗揭露控诉了周王朝对远东地区人民的盘剥,属《诗经》中的上乘之作。作者是一位谭国(古址在济南东郊)大夫。《诗经・大东》之后,济南本土诗人辈出,唐代有崔融、员半千。宋代有范讽、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是中国第一才女,是历代词论推许的宋词婉约一派的代表词人。她开创的“易安体”优美动人,风格独具,是宋词中无可替代的奇葩。辛弃疾与苏轼一道,被誉为宋词豪放派的领军人物,时号“苏辛”。与李清照一样,辛弃疾词亦极大地拓展了宋词的表现潜能,这使“济南二安”(李字易安,辛字幼安)当之无隗地成为宋代词坛的双星。

金元之际,济南有杜仁杰、刘敏中、张养浩诸人。明代济南成为山东省省会之后,本土诗人如边贡、李开先、李攀龙、于慎行、王象春等相继涌现。有明一代,李开先以其诗文主张和创作实践,号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同时,又以其收藏金元以来的小说戏曲民歌,甲于全国,时称“曲山艺海”。于慎行不仅为一代帝师,其诗文成就亦“一时推大手笔’’(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明史》本传则称其“学有原委,贯穿百家…・一文学为一时之冠”。特别是边贡和李攀龙,他们是明代“前后七子”的中坚和盟主,是领袖明代诗坛的杰出诗人。边贡为“弘正四杰”之一,清初的王士稹说:“明诗莫盛于弘正,弘正之诗莫盛于四杰。”(《华泉先生诗选序》)。至于“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其七律堪称明代之冠冕。同样位列于“后七子”的王世贞以“峨眉天半雪中看”(《漫兴十绝》)誉其诗。胡应麟则称李为“高华杰起,一代宗风”(《诗薮》)。―个城市在一个朝代涌现如此之多影响全国的诗人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

清代济南诗坛延续着明代的辉煌。王士稹、田雯、王苹等人,各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绩占据着诗坛上的重要位置。王士稹别号渔洋山人,济南府新城(今桓台)人。宗盟海内达数十年之久,被誉为泰山北斗,与南方朱彝尊齐名。时人将其比之杜甫、韩愈。为诗倡“神韵”说,是开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24岁寓居济南时,曾在大明湖水面亭即席作《秋柳》组诗,通篇无一“柳”字,却处处在写柳,此诗一出,海内轰动,即“闺秀亦多和作”。

新中国建立后,济南又有孔孚、孙敬轩、李根红、山青、桑恒昌等众多具有全国影响的诗人涌现,其中,孔孚以其风格独具的山水诗作,在新中国山水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魏书》的著者、北齐著名史学家魏收则赞誉济南说:“吾所经多矣,至于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济南的丰饶秀丽,吸引了历代文人纷至沓来。汉末,曹操、曹植曾在济南地区任职或居住。“建安七子”中孔融、王粲、徐干、刘桢4人的籍贯都在济南附近,建安风骨无疑会深深影响济南的诗风。唐代李白、杜甫、高适等著名诗人,都曾经游历济南并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可以说是“第一次深邃、完整地表述出泉城的历史人文底蕴”(王育济《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宋代,仕宦或游历济南的,则有欧阳修、范纯仁、曾巩、苏轼、苏辙、李常、祖择之、晁补之、孔平仲和孔武仲等。他们的诗文,为济南的湖山张目增辉。他们之中仕宦济南者,又多有政绩。个中最著者是曾任齐州太守的曾巩。金元间,元好问写有多首咏赞济南的著名诗篇,而一代书画大家赵孟烦,除了描绘济南北部风光的国宝级画作《鹊华秋色图》外,还有七律《趵突泉》这样尽写趵突泉气势与神韵的名篇。明清间来济南的诗人名家,多为仕宦济南的朝廷命官和学者。明代如胡缵宗、王阳明、薛碹、王世贞、邢侗等,清代则有顾炎武、施闰章、黄叔琳、于敏中、翁方纲、阮元、刘凤浩、黄钺、何凌汉、朱彝尊、孙星衍、梁章钜、何绍基、俞正燮、铁保等数不胜数的诗人型官宦学者,而施闰章、翁方纲、朱彝尊等人,是清代一流诗家。 “济南潇洒似江南”(黄庭坚)堪称中鹄之语。潇洒之于济南,是山明水秀,更是风流倜傥、诗意盎然。“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城山色,半城清湖”的济南,是一首清明温润的田园诗。“我济富山水,人称名士乡”(边贡《春日卧病寄刘子希尹王子孟宣》)。在边贡眼里,灵山秀水,是济南之为名士乡的前提。清代济南府淄川诗人王培荀较边贡这位同乡先贤更进一步,他深有感悟地称济南(还有杭州)为“诗地”,且认为“以诗人置之诗地”最为相宜。如苏轼、白居易之守杭州,不独善政垂世,其诗亦美不胜收矣。(王培苟《乡园忆旧录》)乐天、东坡之西湖诗,足证此言不缪。王还以曾巩为例,称济南成为诗地的原因在于“山水助兴”。他说:“曾子固知齐州,虽不能诗,亦多篇什,何以故?盖山水助兴也。”济南山水使不能诗的曾巩也能写出好诗来,可见诗地之于诗人的助力。清景不合人间有,好句多因江山助。

咏柳曾巩篇5

对比和反衬

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句句对比,作者既要表达陶者的劳而不获,又要表达剥削者的不劳而获;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有对剥削者的憎恶。两相对照,鲜明而强烈。

烘托和渲染

两种手法经常混用,其实二者并不是一回事。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伏笔和铺垫

这两种手法也经常混为一谈。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的伏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花》埋下的伏笔。铺垫则是为了突出主要描述对象,先作层层铺写,如同英语语法中的原级(good)比较级(better)和最高级(best)一样。作者先描述其他事物作为原级,然后与主要描述对象进行比较,来突出主要描述对象的“更”或“最”字 。 如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间。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为了表现人心的险恶,作者先从雪峰、冰瀑、哀猿、啼鹃、吼风五个方面来写天台山的险,把天台山写得险恶无比。然而和人心相比,天台山还根本不算险,人心该有多么险恶就可想而知了。写天台山的险就是为写人心险恶而作的铺垫。

象征和托物言志

这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咏柳曾巩篇6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视它如洪水猛兽,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容是做诗歌鉴赏的基础

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2010全国卷《咏素蝶》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里就是背景及作者的为人的介绍,对做题很有帮助,读题时就不能走马观花。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 .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以《雨后池上》为例,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在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是动,哪些是静;二是“静”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只说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既无具体内容又无二者关系,这就不能满足答题要求了。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其三、要回答全面。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一首诗涉及的对象肯定是多样的。有的比较显性,有的比较隐性,从每个描述对象都可以解读出一种情感。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古诗词鉴赏。” 抒发的情感就是多元的:既有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又有眷眷乡思,还有乐观豁达之情。

当然,学生诗词鉴赏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方法,如比较法,联想与想象等。,古诗词鉴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咏柳曾巩篇7

【关键词】宋诗;唐诗;特点;诗体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以唐文化为标准来看待传统文化,惊叹于唐诗的登峰造极、不可逾越,而忽视了宋诗的博大精深。相对于唐文化的豪迈壮阔、情感激昂,宋文化在精神的深度上更胜一筹,突显出人文、思辨的内容。

一、宋诗的特点

1.喜议论、好说理。

这一点在很多书中都有所提及,例如:清・叶燮《原诗・外篇》: 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南宋? 严羽《 沧浪诗话・ 诗辨》: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以及钱钟书的《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相比于唐诗,更重理智与思索,减少了激情的直接表达。面对同样的景物,唐人与宋人的描绘有不同的倾向。唐代贺知章作咏柳诗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诗中充满了新奇的想象,难掩诗人对春日杨柳的喜爱之情。而宋人曾巩的咏柳诗写道:“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春季到来,杨柳发枝,满城飘絮,人们盛赞它们的美丽轻盈。而诗人却看到了常人不会注意的另一面:那倚着东风乱飞的柳絮,就像依附权贵而得势的小人一样,把日月遮蔽起来,却不知自己的渺小可笑,它们并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清霜的存在。诗人借此说明,那些兴风作浪的跳梁小丑只是一时的,而世间的真理正义才是永恒的。诗歌笔调冷峻,重在说理。

2.重理趣、求意胜

“理趣”指诗歌说理而能在事理中含有情趣。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陆游的《初春感事二首》:一树红梅已半残,破裘也复敌春寒。忍穷过日却差易,负终身良独难。活火静看茶鼎熟,清泉自注砚池宽。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

贫病交加的诗人,处境极为困难。但当他静静看着炉火上渐熟的香茶时,心情竟是平静安乐的。“万事当从心所安”,是诗人从品茶中悟出的道理,似乎人生的困苦坎坷都可以忘却,唯有那份安心和温暖渐渐随着香气氤氲。这就是重理趣的宋诗明显表现。

3.崇尚老淡风格

宋人对老成与老格的追求,是时代的写照。充满了忧患意识、经历过家国危机的诗人们,笔下别有沧桑的美感,他们不愿,也不能轻易去写那些轻狂浮夸的文字。老成与老格不一定指某种具体的风格, 常常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艺术精神, 总体倾向是反对少年的浮华轻薄之气,提倡如老年极境般深沉厚重的气度。

苏轼一贯追求“外枯而中膏”,进一步可以阐释为“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比如他的一首小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情绪基本没有什么起伏,却能引领读者进入无尽的遐想,仿佛那明媚的春光正打在身上,鲜美的河豚已摆上桌。然而这些想象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美和愉悦从具体的物象中得到提炼,心灵的引申感受更为美妙。平淡无奇的诗句,却能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移植入读者的脑海,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纤”与“简古”,一个瑰丽,一个朴素;一个情思缱绻,一个意在言外。宋诗则把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诗歌品质统一起来,追求真正的“平淡”境界。诗歌读来清淡如水,细品之下却醇香迷人,可见“至淡”之味即为“至味”。这种“平淡”,便是诗人们最向往的精神高地,足以安放宋人的理想世界。

二、演变进程

1.北宋初年 ―― 宗唐期

宋初诗坛, 是唐风笼罩而缺乏创造性的时期。诗坛上盛行的“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都是以唐诗为准则。

2.北宋中期 ―― 创新期

尽管西昆体盛行后, 诗的风格有所改变, 但西昆体终究是借鉴了李商隐, 并没有发挥出当时时代的自我特色; 而西昆体的末流更是模仿的甚是严重, 自身的真实情感难得一见。因此, 到了仁宗朝, 欧阳修和梅尧臣、苏舜钦等十人出现, 对当时的诗坛情况加以改革, 宋代诗歌才开始出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

3.北宋后期 ―― 蜕变期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写诗, 在注重诗歌的内容的同时还很是重视诗歌写作时运用的技巧,在他的发挥之下诗歌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他借鉴杜甫的经验运用拗律,但他在拗律上的成就,最后却远远超越了杜甫。

4.南北之际――低谷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诗人有吕本中、陈与义、曾几等。这几个人在北宋末期开始了他们辉煌的诗歌创作活动。但他们的创作倾向,和之前的江西诗派有所不同。陈与义和黄庭坚、陈师道被列为江西诗派“ 三宗” , 但他的作诗风格却显得与众不同; 古时张喋为他作墓志铭, 用“ 清邃超特, 纤余阴肆” 来形容他的作诗风格, 从中看出他的自我色彩之鲜明。曾几的诗, 赵庚夫称为“ 清于月出初三夜, 淡似汤烹第一泉” , 也和江西诗派的词语艰涩不同。这时,江西诗派的变革已经成为定数。

5.南宋中期 ――中兴期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和尤袤等“中兴四大家”崛起诗坛后, 宋诗又出现了新的生机。他们早年都是从江西诗派学习开始作诗, 之后又从各个方面超越了原来的江西诗派, 改变了徽宗朝以来数十年间诗坛上只有江西诗派一家独大的局面。

6、南宋晚期 ――回归期

在中兴四大家即将退出诗坛之际,出现了四位名字中都带有“灵”字而并称为“四灵”的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能力与技巧都不足以成为诗坛的继承者,却想另辟蹊径, 于是模仿晚唐时期, 专门思考五律, 实际上又滑入了宋初“晚唐体”的失败路线里。

总之, 我认为宋诗不仅继承了唐诗的现实主义传统, 而且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上也独具特色, 它是唐诗的继承, 也是唐诗的补充, 在中国诗史上自有其无可争议的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李欣欣(1993-),女,吉林省松原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专业为新闻学。

参考文献:

[1]胡云翼.宋诗研究[M]. 岳麓书社,2011

咏柳曾巩篇8

如果把中国的古典诗歌比作一位窈窕淑女的话,那么,诗歌的形象就好比是她婀娜的身姿,诗歌的表达技巧就好比是她美丽的装扮,作者的立场、价值态度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好像是这位美丽的女子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她内心的体会。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是诗人描绘形象,展示技巧,表情达意的载体。准确理解和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历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其中的炼字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诗歌鉴赏所有考点中被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这一考点的掌握常常是学生的一个弱项。下面就具体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在讲授这一考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炼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笔者给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了解了诗歌炼字的效果,结合高考真题,作具体分析。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高考链接】

2008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内容解析)西山重峦叠嶂,定会有猛虎出没其间;赤壁下临深渊,可能是龙王隐居的地方。在这藏龙卧虎之地,遥想当年,三国的英雄们建立的丰功伟绩,正像这滚滚长江,万古长流。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成群的白鹭,蜷曲一腿在那里栖息;仰望长空,辽远空旷,让人觉得那云端高飞的鸿雁,好像不再向前移动。群雄争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那江上垂钓的渔翁,满载而归,聆听细雨敲打着船篷。

这首诗以缅怀古代英雄起始,而归结为隐居之志。情调有些低沉。这是诗人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发出的不平之鸣。由于时代和贫穷的限制,他纵使具有凌云壮志,也只能终老江湖之上。

【参考答案】(1)“拳”和“退”,“拳”是蜷曲,“退”是后退。(步骤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步骤二)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步骤三)

【知识链接】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蒙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用)

【迁移训练】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

【巩固训练】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或“卧”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第一步)

“卧”,即“躺”,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第二步)

咏柳曾巩篇9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

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數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卵.....;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21.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2.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琐。“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

2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5.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26.视,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视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已日。视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27.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9.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0.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1.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2.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3.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34.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5.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6.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7.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8.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9.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咏柳曾巩篇10

大明湖早在唐宋时期,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成为“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当实至名归。作为一处城市湖泊,大明湖景色尤为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穿梭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传闻轶事同古迹成为一体。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涌动,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云彩浮动;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夺目。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了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卷, 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有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登上湖边假山上的浩然亭,大明湖的景色便一览无余。湖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极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湖畔中有历下亭、湖心亭,西岸有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大明湖集济南的多处名胜古迹于一体,又是繁华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成为济南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明湖并不是因为《还珠格格》中所叙述的乾隆遇到夏雨荷的风流韵事而闻名的,那是坊间杜撰的故事而已。济南本就名人辈出,自唐朝以来,大明湖以及周边区域遗留的古迹众多,有天然湖泊的自然条件,汇众泉于一湖,集碑文古帖于一体,又湖光山色浑然天成,绿柳荷韵,碧波荡漾,气候宜人,成为各地游客到济南而必往的娱乐场所。当进入园门,眼前即是碧水连天,湖堤杨柳垂及水面,随风摇曳轻沾湖水,泛起点点涟漪。公园内,湖堤边亭台水榭遍布,湖岸上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蜿蜒的小径盘旋连接在各处景点,目光所到之处皆是水光潋滟,树影婆娑。远处,山影迷离;眼下,碧水轻漾;湖心,岛屿似明珠镶嵌;堤岸,楼阁如繁星映现。无处不使人醉迷痴倒,恍如梦中。

历下亭位于大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年间,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此岛为游湖必登之地,以观名人遗迹。

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庙宇。此阁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等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道家的至上神是三清真人,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天尊(即太上老君)。王重阳是全真派的创始人,主张炼气,清修,道人要出家修行,其影响极为深远。

铁公祠可称为是大明湖中的园中之园,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后期的1792年, 当时是为纪念明初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建文帝当政时,因为削藩而引起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只能绕道而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收复济南,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而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现在若是在雨后的天清气朗时,登上“湖山一览楼”也能隐约看到远处的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眼前的大明湖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显得明明白白,真可谓是水天一色,这就是大明湖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在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即是闻名遐迩的“小沧浪亭”了。此亭是1792年以修铁公祠的余料而修建的,上面的匾额是清代书法家阮元的隶书题字。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小巧别致,布局清新典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的前门廊柱上写的就是那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也是游大明湖不可不看的。

若走到铁公祠的背后游玩是“别有洞天”,这座优美小巧的园内植有很多品种的兰花。兰花的高洁历来为众多文人所赞美,其花香淡雅悠远,素有“国香”、“王者香”的美名,所以这兰圃又得名“天香园”,符合了兰花高贵的品质。这兰圃修得清新别致,以翠竹扎成的篱笆环绕,门上是绿色琉璃瓦,园内有仿竹苑,园林小品,仿木苑分别用来展出兰花、盆景和各种稀有树木,错落起伏,各尽韵味。走在里面可听见山涧小溪淙淙流淌,身旁花木抚疏,大有临山林野趣的意境。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年间的1072年所建,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在明洪武四年的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均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为此取名为“汇波楼”。自此楼建成后,历来均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现在还能看到一些遗迹。登汇波楼,北可眺望鹊、华两山秀色,南可俯看大明湖美景。傍晚登临,夕阳西下时,霞光满天,映在湖面上别有情趣,这就是济南八景之一“汇波晚照”的壮丽景象。

遐园是济南的一座标准庭院,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的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的。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以假山为屏,园内溪水碧流,落英缤纷,蜂飞蝶舞,绿树葱茏,与园内曲廊楼阁相互呼应。园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北园”之誉。遐园内假山突兀,花木扶疏,古木参天,山石嶙峋,游廊曲折迂回,亭台结构别致环境优雅而清静,有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筑,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在园内西北角长廊壁上还嵌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笔力遒劲豪放,字如其人,是从河南南阳诸葛武侯祠拓来的。从字的苍劲和气势可看出岳飞力主抗金的气概,恢复中原的壮志,“精忠报国”的思想。这里还珍藏着许多名贵的历代汉画像石,北齐古业寺造像,北魏李璧墓志,隋开皇造像残石。看到这些先人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更感觉到历史的沧桑。遐园回廊尽头,假山之巅建有“浩然亭”,登亭可以纵览湖光山色,遐园幽深的意境即可在目光中尽情展现,铭刻一份永久的记忆。

游览大明湖,所到之处的美景目不暇接,或坐或站,或听或闻,或远眺,或近看,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可谓是看在眼中,映在心里。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今已形成如此秀丽的人间仙境。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随风摇摆时的婀娜点水,实在是迷醉了无数的游人。若是在夏日,湖中现有的四十余亩荷花池,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若于湖之北岸登楼远眺,南山苍翠,环列似屏,倒映入湖。漫游湖畔,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楼阁掩映绿荫之间,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泛舟均可在湖上真实观赏。

明湖楼是在八十年代兴建的,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以历下风味为主的鲁菜系列,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尤擅长鱼的烹制,以湖中鲜鱼、嫩藕、香莲为料的全鱼宴、冰糖莲子、水晶藕、蒲菜水饺等具“历下风味”的名吃制做的全鱼宴令人叫绝,其它的鲁菜特色也各具风味,是游客品赏济南美食的最佳之所。

游客在品赏美食之时谈论轶闻趣事是共同的话题,而大明湖四大谜由来已久,则更会引起游客探究的兴趣。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除了一些自然现象,有的确实难以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之意。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合理的答案。这些解释姑且也就听听而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