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课后题十篇

时间:2023-03-18 20:20:26

蜡烛课后题

蜡烛课后题篇1

一、分析教材,把握学情,有效设计教学内容

正如教材中所说,本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个知识单元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我们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进而认识和体验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探究实验,所以教师的引导必须非常细致: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实验后,要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正确归因,用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验证和解释,并通过总结概括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整个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周密策划,并明确告知学生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要做到这些,教师须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方便自己见缝插针相机教学:第一,这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哪些?第二,这节课对化学基本技能与能力的要求有哪些?第三,教师在什么时候如何把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

二、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式学习的策略方法

刚接触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九年级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自主进行探究实验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需要先给学生设计好一份探究实验报告单(格式如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整个探究实验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然后,教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蜡烛及其燃烧”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细节,告知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醒学生认真倾听,随时思考和回答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放手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体验探究式学习的实验操作流程及操作方法。

探究实验报告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探究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用品(仪器、药品):

结论:

问题和建议: 。

针对该课题实验,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对下图所示的实验环节中的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

本课探究式教学活动主要按照模式Ⅰ进行操作,经历“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五个阶段。

(一)探究活动一,点燃蜡烛前对蜡烛物理性质的探究

[选择问题]

指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问题的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究式教学对于问题的选择通常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要求所选问题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做出分析与研究,最终还能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加以解决;二是因地制宜原则,要求选择的问题贴近学生,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出发,符合学生当下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知识与能力水平;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所探究的问题便于师生操作,在现有条件下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都能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四是实效性原则,要求选择的问题不脱离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教材规定的教学时间(课时)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务必在学科教学中取得实效;五是前瞻性原则,要求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善于提问的能力。

针对本课探究活动的内容,教师在M行演示实验前,先引导学生回忆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尝试在新的情境中去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师: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有哪些?

生: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师:说一说在点燃蜡烛前你观察到的蜡烛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

生: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它是白色的固体,没有气味。

师: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大家想一想怎么来比较蜡烛(石蜡)的硬度?

[提出假说]

在“提出假说”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猜想和提出假说,要求所提假说符合科学规范,具备解释性、预测性、可行性、简明性“四性”。解释性指的是有科学依据和事实佐证;预测性指的是对于存在多个变量的探究活动,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应有明确的预测性表述;可行性指的是实验的可操作性、结论的可检验性;简明性指的是所提出的假说简捷明了。

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让学生“想一想怎么来比较蜡烛的硬度”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且存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猜测”蜡烛的硬度。在这段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课堂和时间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出假说。学生提出了不少猜想,有的说比铁小,有的说比铝小,有的说比水大,等等。教师“追问”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蜡烛(石蜡)的硬度是大还是小,学生的思路开始活跃起来。

[实施探究]

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中心环节,“实施探究”特别需要强调两点:一是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督促者、共同学习者、管理者和评论者,学生是问题解决者、探究者,甚至是问题的产生和发现者、问题解决的创造者,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一个参与者及时给予指导,使探究过程有序而得法,但又始终不越俎代庖;二是把握好教学策略,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和学习经验的积累须突出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即无论探究的问题大小、深浅,都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比如观察、调查、实验、测量、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同时教会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楚需要哪些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与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等,还要组织学生协同完成探究任务(交流信息和观点,质疑、研讨,分工合作探究等)。

针对本课题的“实施探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假说中提取素材(筛选信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协同展开实验探究。

生1:把蜡烛(石蜡)在铁片上划过,铁片没有被划伤;当把铁片在蜡烛(石蜡)上划过时,蜡烛上留下了深深的划痕。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了蜡烛(石蜡)的硬度比铁小。

生2:(插话)用指甲都可以在蜡烛上划出痕迹。蜡烛的硬度比指甲的硬度还小。(生笑)

……

师:有学生说蜡烛(石蜡)的硬度比水小,大家说这个假说是否合理?

生3:硬度是对固体物质而言的。

师:对。大家知道,水的密度是1g/cm3。(启发)

生:我们可以把蜡烛(石蜡)放到水里,看看有什么现象?(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实验的“设计方案”)

师:好主意!如果看见它浮在水面或沉到水下,说明什么?

通过以上观察、探究“热身”,教师开始把问题聚焦到“比较蜡烛的密度”上。因为在中学阶段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去准确测定石蜡的密度(属于大学无机化学的内容),所以教师选择的问题是“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引导学生学会对物质进行比较,初步认识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密度也不同,该问题的定位和选择符合以上五条基本原则。理清了实验的方案与思路,在接下来有关蜡烛密度的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以小组(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为单位来完成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黄豆大小的蜡烛,把小块蜡烛放进水盆里。这时大家都可以看到,黄豆大的蜡烛全都浮在了水面上,而且不溶于水(观察现象,收集信息)。

[解释结论]

这里所说的解释有别于科学探究,只是对现有理解的更新,而不能超越现有的知识。因此,“解释结论”于教师而言,是指导学生形成解释,进行交流。于学生而言,任务有二:一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新的理解,将探究得来的认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拓展并构建新的认知系统;二是经过比较、分析、抽象、归纳等理性思维过程,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品质。解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证据是否支持提出的解释;解释是否充分;整个探究设计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存在更合理的解释。

在本课题探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因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它能浮在水面上。

生:老师,我们看到蜡烛浮在水面上!

师: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生:比水小。

师:此外我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生:家中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花生油会漂在水面上。

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评价反思]

通过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接下来的“评价反思”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反思可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方法。

在常规情况下,当实验探究结束之后,教师通常会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实验报告(每组一份),对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小结;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实验报告用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进行即时评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授。在本课中,各小组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教师选择展示了第1、3、5、7四个小组的报告进行展示,对表述清晰、准确的第1、5、7小组进行了表扬,并对第3小组实验报告中有关蜡烛熔点的描述“蜡烛的熔点不高,比铁、铝等都低”进行了必要的知识拓展:因为熔点是对纯净物而言的,而蜡烛(石蜡)是一种混合物,是由含碳原子数不同的一些烷烃混合而成的,所以,我们只能说,蜡烛(石蜡)有一个熔化的温度范围,有关知识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学到。

(二)探究活动二,蜡烛燃着时对蜡烛燃烧现象的探究

该探究活动仍然采用模式Ⅰ展开教学。活动中关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习得,包括对火焰的认知以及对蜡烛燃烧时相伴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知。下面我们围绕“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什么物质”这一探究性学习内容展开介绍。

[选择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具体的物质,教师将“蜡烛燃烧时会有化学变化吗?你的根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强调“化学变化”,旨在引导学生学科思维的方向。

师:什么是化学变化?

生: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提出假说]

师:那蜡烛燃烧时,你猜会有什么物质生成?(引导)

生:可能会有二氧化碳,还可能会有水生成。

[实施探究]

师: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呢?怎样证明有水生成?(生沉默)我们知道当水蒸汽遇冷时会怎样?(启发)

生:凝成水珠。

师:对!怎样看到这些“水珠”呢?(生再次沉默)我们可以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来观察。(师给出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那么,如何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呢?

生:小学时学过把气体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出现白色浑浊,这个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师:很好,那我们在这里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获取这些实验现象――用澄清的石灰水把烧杯内壁润湿,然后再把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大家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吧。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一边讲解、演示。最后,学生按照教师所说的操作方法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验记录。

[解释结论]

师:请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并解释一下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

生:我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还看到另一个烧杯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成浑浊的白色了。这说明蜡烛燃烧时确实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说,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三)探究活动三,观察蜡烛刚熄灭时的实验现象,探究白烟的化学成分

该探究活动重点让学生观察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探究白烟能否点燃、白烟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并对自己的探究结论进行解释。

[提出问题]

师:白烟是什么物质?为什么白烟能被点燃,使得蜡烛重新燃烧?

[实施探究]

学生做实验,吹灭蜡烛火焰,观察白烟,迅速用火点白烟(可反复操作观察)。

[解释结论]

师:(启发讲解)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烟和雾两种现象,“雾”是在空气中散布着的液体小滴,而“烟”则是在空气中散布着的固体小颗粒。大家想一想这个白烟里面有什么物质?

生:(思考后回答)有石蜡的细小颗粒。

师:为什么是石蜡的细小颗粒?

生:温度较高时石蜡是液体,火焰一灭温度变低了,石蜡又变成了固体。

师:好,石蜡的液体在更高温度下变成了气态,而这些气体在突然降温时会变成固态,这个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什么?

生:(齐答)凝华!

师:这些极微小的固体小颗粒与空气混合很容易被点燃。

教师用“最近发展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活了学生思维,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评价反思]

师:将你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看看谁能观察得更细、描述得更准确;再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做法、结论与同桌或老师分享。

蜡烛课后题篇2

师:同学们,你们研究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

师:我研究过,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变化是这样……(出示课件)

生:变大、变小、变高……

师:另外一类变化是这样……(出示课件)

生:变成大树、变成蟠桃、变成飞虫……

师:你们发现这两类变化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第一类变来变去,没有变成其他东西;第二类变来变去,变成别的东西了。

师:他们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变出新的东西。

【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出发,迅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此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两类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变成新的东西,为“蜡烛的变化”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出现作了良好的铺垫。】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变化,能说说吗?

生:秋天的树叶变黄了;铁生锈了;我们变高了……

师:想不想研究我们身边的变化?

师:那就从我们熟悉的蜡烛开始。

二、观察蜡烛的变化

师:你知道蜡烛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吗?

生:棉线和蜡块。

师:你能让蜡烛发生哪些变化?

生:折断、敲碎、点燃、熔化。

师:我们一起来点燃蜡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点燃蜡烛)

师:请认真观察蜡烛点燃后有什么现象?

生:发热、发光、熔化。

师:我们将蜡烛吹灭,看看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冒烟。

【评析:由学生的经验出发,让蜡烛发生多种变化,再让学生点燃蜡烛,观察现象。在这过程中,蜡烛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但教师不急于引导学生对现象作评论,探究这里的“烟”是什么,而是留存问题,继续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三、通过“蜡烛熔化”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

师:蜡块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

生:加热。

师:我们一起来做加热蜡块的实验。

(实验器材:酒精灯、白色汤匙、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已碎的蜡块。)

师:观察加热的蜡块有什么变化?

生:开始慢慢熔化,直至全部熔化,变成了蜡油。

师:如果继续加热可能会怎样?

生(猜测):变少、冒烟等。

师:观察继续加热的蜡块有哪些新的变化?

生:产生“白雾”。

师:看见的“白雾”可能是什么?

生(猜测):水蒸气、烟等。

师:请同学们将白色汤匙像这样盖在“白雾”上面20秒钟,收集“白雾”。然后翻过来看看有什么现象?

生:湿了。

师: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是蜡油。

师:再等会儿,看看手上的蜡油有什么变化?

生:变成了薄薄的蜡块。

师:现在你知道这个“白雾“是什么了吗?

生:蜡的蒸气。

师:谁能说一说加热蜡块的变化和蜡蒸气的变化?

生:固体蜡块加热变成液体蜡油,继续加热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

师: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

【评析:学生在蜡块加热变成蜡油,继续加热产生“白雾”的实验、观察过程中,将“白雾”是水蒸气的错误的前概念暴露了出来,教师巧妙地让学生收集“白雾”,通过看、摸,初步了解“白雾”不是水蒸气,继续让学生观察,在等待的过程中,蜡油逐渐冷却,刚才手上一层滑滑的液体变成了薄薄的蜡块,由此,“白雾”原来是蜡蒸气的概念形成便水到渠成了。实验、观察至此,教师让学生整理思路,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固体蜡块加热变成液体蜡油,蜡油继续加热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

四、通过“蜡蒸气燃烧”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师:同学们,如果将点燃的火柴放在蜡蒸气中间,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猜测):火柴的火焰变大(变小)、熄灭……

师:请同学们将点燃的火柴放在蜡蒸气中间,不要与蜡油接触,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生:蜡蒸气燃烧起来了。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燃烧的同时还有什么现象?

生:冒烟。

师:这个烟是什么呢?我们也来收集一下。将白色汤匙的底部放在火焰上方,并与火焰接触,观察白色汤匙底部有什么变化?

生:变黑

师:这黑灰是蜡蒸气燃烧产生的还是白色汤匙被烧之后产生的?

生(猜测):……

师: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用抹布擦一下),这是蜡蒸气燃烧后产生的。

师:对。这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后产生的一种新物质——碳。

【评析:“蜡的三态变化”完成,实验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让学生继续对蜡油进行加热,蜡蒸气越积越多,学生很快发现,蜡蒸气是能够燃烧的。教师继续追问:“烟”是什么,学生研究视点集中,发现蜡蒸气燃烧产生了新物质——碳。】

五、揭示物质变化的特点及分类

师:蜡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仅是形态变化。

师:蜡蒸气燃烧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产生新的物质。

师:像蜡的三态变化这一类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像蜡蒸气燃烧的这一类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现在我们来说说,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产生?

生: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蜡块熔化变成蜡油是物理变化,蜡油受热变成蜡蒸气是物理变化,蜡蒸气燃烧变成黑色的烟,也就是碳,是化学变化。

【评析:应该说,这个问题很精彩,很有价值。研究到此,学生已经清晰地建立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运用建立的概念解释“蜡烛燃烧”过程中所有的变化,也将课堂中的前后活动进行了整体呼应。】

六、拓展、辨析

师:通常,伴随着化学变化的产生,有发光发热、产生气泡、产生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发生,这也是我们辨别是否产生新物质的依据。

考考你,下面这些现象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

易拉罐变扁;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铁水变成钢锭;

碱放在白醋里的变化。

反思:

1.概念形成水到渠成。

虽然教材中并没有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这两个概念。教师以设疑、解疑为主线,巧设铺垫,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概念,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2.活动设计前后呼应。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种事物,仅仅为形状的改变,另一类是变成其他事物。这里巧设铺垫,当学生真正了解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后,教师又将课开始时设置的活动(蜡烛有哪些变化)再次拉开,让学生用刚学的概念对“蜡烛的变化”进行甄别,加深“蜡烛的变化”中的复杂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教有教路,学有学路,教学思路清晰,具有递进、层次、节奏,前后衔接、相互呼应、逐步深化的特色。

3.相机提供结构性学具。

蜡烛课后题篇3

关键词:科学课程;实验;创新

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渗透,目前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定位、知识整合、情境生成等多方面出现偏差,同样的知识点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验材料等多方面也需要改进与创新。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依标靠本,创新设计。

【案例】

1.观察蜡烛

改进及创新理由:蜡烛的特点及蜡烛在生活中的变化,学生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者淡化了观察、讨论、思考、小结的教条过程,直接让学生凭生活经验说一说蜡烛的特点,学生在回忆已有经验的过程中,就是对原有经验的思考、判断、整理等再认知的过程。如果有少部分学生有关蜡烛的经验比较少,教者可以加设一个交流讨论的环节,相互激发潜在的记忆。把具体的观察过程淡化,强调回忆的再认知,有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2.探究蜡块的固液之间的变化

改进及创新理由:蜡的物理变化有两类:一是形状变化,二是形态变化。仅仅通过蜡的固液之间的变化,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的证据性材料,学生也很难自信地进行推测。所以,教者用加热蜡块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蜡块―蜡油―蜡蒸气”逐渐变化的过程。教者再通过收集蜡蒸气让学生通过看、抹、猜、想等手段感受“蜡蒸气―蜡油―蜡块”逐渐变化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蜡的三态变化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考虑蜡块断了、碎了的变化与蜡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改进与创新,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在不同条件下的蜡,变来变去仅仅是形状或形态的变化,仍然是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探究蜡烛燃烧产生水蒸气、碳、二氧化碳的实验

改进及创新理由:教材分别通过三个实验来证明蜡烛燃烧能产生水蒸气、碳、二氧化碳,但在实验过程中,这三个实验存在很多问题,如所需材料较多、学生操作烦琐、不利于课堂增效、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实验结论存在争议等。所以教师将三个探究实验改成“蜡蒸气燃烧产生碳”一个探究实验,不仅解决了以上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蜡燃烧和棉线燃烧、蜡燃烧产生的碳和棉线燃烧产生的碳这两组问题进行比对式的深入研究,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和准确,对碳这一新物质的判断更加自信和清晰,教师化繁为简、画龙点睛的创新,虽然没有研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产生,但对于产生新物质变化的研究效果更加有利。

【反思】

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中,尤其要关注学生对实验教学改进的认同度,这样才能充分达成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的目标。

1.寻常的取材,不寻常的发现

实验所需材料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法比较熟悉,如何将学生对材料的相关生活经验提升为科学知识,有待于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去发现。如《蜡烛的变化》中的材料――蜡烛,学生对蜡烛的颜色、硬度、吸水性、作用等特点,非常熟悉,学生借助于蜡烛探究物质变化的特点与分类,就在于,如何通过实验在寻常的材料中有不寻常的发现。通过实验设计,学生除了知道颜色、硬度等常见的特点,还获得了蜡油会变成蜡蒸气、蜡的三态变化、蜡蒸气会燃烧等新的发现。

2.明确的目的,不明确的生成

实验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这节课的总体目标,在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生成性思路和问题。如,《蜡烛的变化》这节课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物质变化的特点及分类。因此,这节课的所有实验都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设计,但教师没有将学生疑惑的、错误的问题回避或课前解决,而是给学生徘徊和误入歧途的机会,在课堂上自然生成。学生对“蜡烛燃烧是什么在燃烧”“加热蜡烛油产生水蒸气”这两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或错误的想法,教师又设计了一个“燃烧棉线”的对比实验,学生质疑:“棉线燃烧时间太短,蜡烛燃烧应该还和蜡有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收集水蒸气”的验证实验,学生质疑:“收集的水蒸气,摸一摸滑滑的,过一会儿变成蜡块了,说明这不是水蒸气,应该是蜡蒸气!”

3.简单的合作,不简单的感悟

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是双刃剑。用不好,说说玩玩,走马观花;用得好,交流探究,思维火花。为了有序、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课前分工,各司其职,看似分工合作,实则流于形式。如,《蜡烛的变化》中的小组合作,简单分工,但分工不分家。从开始加热蜡块到最后收集蜡蒸气燃烧产生碳的所有实验,都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所谓观察、指导、操作等工作,都在实验情境中自然分工,形成合作,这样的小组活动,在情境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感悟。感悟合作中的交流,感悟合作中的默契,感悟合作中的快乐。

总之,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还是教师自主安排的实验,在进行实验改进与创新时,一定要依标靠本,创新设计。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认同度,才能发挥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蜡烛课后题篇4

但经过理性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这表面热闹之下的整个教学过程,更多的只是学生按照教师预先安排好的剧本“动了动手”而已。探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养成,都只停留在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的想象当中。本文以《蜡烛的变化》一课为例,剖析其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教学中折射出的问题

1.实验指导越俎代庖,让学生失去了通过研究提高实验能力的机会

很多时候,学生清楚知道要通过实验研究什么,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如何做这个实验。研究实验方法,尤其是对于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抓手。简单一点的实验,教师自然会放手让学生研究该用什么器材,该怎么做,但有的实验所需器材繁杂,操作步骤多、难度大,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无法把实验做好或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而进行非常“详细”的指导。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一课中,分别观察点燃和加热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灯、烧杯、澄清石灰水、蒸发皿、三脚架、抹布等实验器材,分别观察水蒸气、二氧化碳、碳的产生和蜡烛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回固体的过程,不仅需要用到火,而且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出于安全上的顾虑和所谓的“教学效果”的考虑,有的教师会将几个实验的做法一一演示给学生看,之后才让学生分组实验。这虽然保证了安全,也可以保证看到实验现象,但只是依样画葫芦,没有让学生充分研究实验器材,锻炼动手能力,而且事先告诉学生会出现的现象,对学生来说就形同鸡肋,味同嚼蜡。

2.观察指导轻描淡写,让学生失去了通过实践提高观察能力的机会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往往在实验的操作环节,而不是观察上。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所有的实验操作都应该是为观察服务的。对于实验中观察的指导,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特别是有的实验现象不太显眼,如果教师对观察位置和观察方法不加以指导,学生就很难观察到了。

再如《蜡烛的变化》一课中做观察点燃和加热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实验,蜡烛在点燃后产生碳和二氧化碳很容易观察,而水蒸气的产生则不容易观察。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产生的水蒸气在凝结成水珠挂在烧杯内壁上仅仅十几秒就会被再度蒸发掉。实验现象在学生观察到它之前就消失了,实验也就白做了。

3.现象汇报流于形式,让学生失去了通过碰撞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

目前的实验课汇报,一般都是由全部或部分实验小组派代表或集体向全班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往往是把教师提供的实验报告读一遍。如果出现异议,由学生或教师提出并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但汇报过程常常只是简单的描述结论,并没有对“从实验现象中推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讨。这样的汇报实际上简化甚至省略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虽然能达成广泛共识,“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却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蜡烛的变化》一课中做观察点燃和加热的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实验,蜡烛点燃后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通过澄清石灰水这个介质才能观察到的,如果在汇报时不加以分析,即便有学生不知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也很可能会在以往对燃烧的认识或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轻率得出蜡烛点燃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

二、教学中摸索出的对策

1.方法指导时精心设问,以高密度高质量的问题激活科学思维

新课标指出,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应使探究教学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指导与合理地开放,却成为科学教师的一个难题。不是抓得过紧,把学生操纵得如提线木偶,就是放得过开,探究过程变得混乱无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精心的设问是关键。例如在加热蜡烛的实验中的教学片断。

师: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那些工具?

生:需要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

师:谁能够告诉大家这些器材该如何使用?

(生描述器材使用方法)

师:大家再想想,还有没有遗漏的,会不会还需要什么器材?

(生七嘴八舌后沉默下来)

师:(启发)如果我们想要拿起坩埚观察的话该怎么做?直接用手?

生:不可以!会烫伤的。

师:那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什么?瞧瞧桌上有没有可以用的工具。

生:(在桌上发现试管夹)可以用试管夹夹着蒸发皿!

学习本课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如果实验并不复杂,可以放心让他们自己考虑选择什么实验器材。但是他们在选择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考虑得不够周详而出现疏漏。教师并没有直接提醒学生还需要什么,而是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2.观察指导时关注细节,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细节锻炼科学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更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知识的生成效果。在这样开放多元的课堂中,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更重视教学细节的处理。

教学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重大。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教学细节不仅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还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理解、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引导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碳的实验。

师:请大家观察白瓷碗放在燃烧的蜡烛上后,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瓷碗底部被烧成黑色了。

师:真的是碗变黑了么?等碗冷却以后,用手抹一抹变黑的部分,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黑色物质能被抹掉)是碗上沾了一层黑色的物质?

师:这层黑色物质不是碗发生的变化,那是怎么来的?

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候产生的……

师:对,那么,你知道这种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瓷碗出现的变化,如果只用眼睛进行观察,根本无法发现是因为沾上了蜡烛燃烧产生的碳,只用眼睛看而忘记了其他的观察方法――这是学生非常容易犯的错误。教师通过对于观察细节的简单提示,为学生的观察指明了方向,帮助学生顺利发现实验现象的真相,突破了教学难点,并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实验方法中一个辅助器具、实施实验过程一个微小动作、填写实验报告时关注的重点、质疑后验证假设的方法等环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细节,尤其是观察中的细节,通过口头提问,书面提示等形式,看似不经意地将一个个“小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和考虑这些细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成效,保证学生安全,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其科学素养提高的作用。

3.汇报环节中鼓励质疑,以问必答疑必释的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要让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和进行质疑。”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质疑与科学知识的传承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科学之所以有进步,除了科学知识的必要传承,还包括了推陈出新。而推陈出新,靠的就是历代科学工作者的勇敢质疑,大胆质疑。但是,目前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就是传授多质疑少。在我们日常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多是进行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工作,而在课堂中对科学问题进行质疑的比较少,更甚者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科学知识教学传授进度)的顺利完成,少给学生质疑时间,甚至不允许学生质疑。把科学课堂变成填鸭课堂,知识的单向灌输课,这样做,科学精神的养成从何谈起?例如:汇报蜡烛加热后的变化。

师: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蜡烛在加热时,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当蜡烛冷却后,又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在整个过程中,蜡烛仅仅发生了形态变化。

师:大家都同意么?

生:同意!

师:真的都同意么?是不是肯定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生沉默)

师:(鼓励)如果有想法就说出来。

生:(一个学生小声说)蜡烛有可能变轻了?

师:你有办法证明它变轻了么?

生:实验前后放在手上掂一掂?

师:这样能得到准确的结论么?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天平……

(师生共同验证学生的猜想,实际上蜡烛并没有变轻)

师:看样子蜡烛并没有变轻或者减少。不过同学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

很多教师希望在小组汇报中能得到一个统一的正确结论,有时会故意无视或带过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再加上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往往有些有价值的“声音”被掩盖掉。教师注意鼓励质疑,在学生分组汇报后总要追问有没有不同意见,一方面可以发现并消除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存有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每到汇报的环节,教师就应该追问“是否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有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质疑之后,教师不能因为明知学生是错误的而直接反驳,应该耐心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肯定学生质疑的精神。鼓励质疑虽然耽误了预设的教学进度,但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非常有意义。

蜡烛课后题篇5

复习课上,一道非常熟悉的探究题引起了我们的争论。

题 高低不同且燃着的两支蜡烛罩上透明玻璃罩后,哪支蜡烛先熄灭?(如图)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他们的解释是;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氧气大,因此二氧化碳气体要下沉,使玻璃罩内下部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少部分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他们的解释是:燃烧生成物产生的热气密度小,集中在玻璃罩上部,所以玻璃罩内上部二氧化碳含量高。

同学们的两种观点及理由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有一些观点是一致的,即:

(1)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是对此题做出判断的出发点。

(2)判断哪支蜡烛先熄灭的关键在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罩子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的?

于是我们利用教材中所附的“物质密度表”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了下述结论:

(1)在常规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大;

(2)气体密度因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其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要高许多。

这样看来,在本实验条件下,应该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了。大家感到很惊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来到实验室,在一块玻璃板上安置了一长一短两支蜡烛,蜡烛点燃后,又用透明玻璃罩将它们罩了起来。结果是高的蜡烛先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罩内壁变黑。

我们又对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将顶部有孔的钟罩罩在蜡烛上面,结果发现实验现象截然不同,这种情况下是低的蜡烛先熄灭。这说明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上升的,因为钟罩顶部有孔,使二氧化碳从孔里跑出去,下部二氧化碳含量高于上部,所以在此实验条件下,低的蜡烛先熄灭。

蜡烛课后题篇6

一、巧设游戏,引题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一个同学们常见的现象,上课开始演示,把课前准备好的手帕挂在火炉上方,这时,同学们有些惊奇,此时,我提问:“炉火比较旺时,挂在炉上的手帕会不停的向上飘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热空气》一课,学了之后,你们就会明白的,通过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二、动手实验,亲自感知,掌握热空气的性质

根据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第一步,首先组织学生做纸蛇实验,先指导学生把画有螺旋图形的纸沿线剪下来,在螺旋中心用针穿根线,用手提起,做成一个“纸蛇”,然后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蜡烛立在桌子上,不点燃。让每一个学生都提起纸蛇,使它悬挂在蜡烛上方(注意不要烧着纸蛇)观察有什么现象?将纸蛇横移,离开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第二步讨论纸蛇是在什么条件下旋转起来的?(悬在点燃的蜡烛上面)纸蛇的旋转与什么有关系?(与点燃的蜡烛有关系)点燃的蜡烛上方,与未点燃的蜡烛上方,有什么不同?(点燃的蜡烛上方热,未点燃的蜡烛上方不热。)

实验二:组织学生进行热气球实验。

第一步现将学生带出教室,围成一圈,接着向学生讲述试验方法,提出要求,实验时,要注意观察点燃酒精后塑料袋的变化,然后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汇报实验观察结果。然后让学生分头亲自进行试验,引导学生说出:点燃酒精后,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起来,然后上升。第二步将学生带回教室进行讨论:塑料袋是在什么条件下上升的?(点燃盘中的酒精后)点燃酒精后,塑料袋内的条件会有什么变化?(变热),纸蛇旋转的条件与塑料袋上升的条件有什么相同点?(都需要“热”的条件)为什么在“热”的条件下纸蛇会旋转,塑料袋会上升呢?是什么会推动纸蛇和塑料袋?它为什么会推动纸蛇和塑料袋呢?通过讨论并归纳出受热的空气叫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三、创设情景,应用所知,解决所疑,巩固所学

在认识热空气的性质的基础上,我又创设了新的情境,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如做我国民间过春节时候挂的一种“走马灯”,问:灯里面的小纸动物怎么会动起来?问题提出以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讨论激烈,争先恐后的发言,我及时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热空气的本领想办法,一会“走马灯”就转起来了,非常好看,我问:“你们应用了热空气的什么本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应用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本领。”我又因势利导的问:“上课时老师让你们观察挂在炉火上的手帕为什么会不停的飘动的原因弄明白了吗?”学生很高兴的回答:“明白了。”

课下我又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回家制作一个会转动的纸伞或其他玩具。

蜡烛课后题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成功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71-01

1 巧妇为炊须有米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方式,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选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剔除那些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课题。《工艺蜡烛DIY》这个课题之所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一方面,生活中的果冻壳、饮料瓶、椰子壳、糖果盒等废弃物随处可见,这些东西外形美观、质地较好,扔掉非常可惜,但留之无用,学生都感同身受;另一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市场上精美的小工艺品又深深吸引着学生,而且价格不菲,那么能不能指导学生利用废弃的物品自制一些小工艺品,变废为宝呢?于是,我指导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因为身边到处是这样的东西,学生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大家很快找来了那些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在经过一番讨论筛选之后,同学们把目标定在了工艺蜡烛制作上。在后面的活动中,又分别找来了蜡烛头、蜡线、各种容器、搪瓷盘、杯子、热水瓶、锅子、电加热器、剪刀、小刀、油画棒、图钉、铜丝、易拉罐、橡皮泥、打火机等。

这个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所想,所需、所用的物品比较容易找到,学生美好的设想能够落到实处。再拿我以前带领学生研究的另一个课题《神奇彩米贴画》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课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活动之初,我发动学生寻找各种各样的画,如用碎布头贴的画、纸浆做的画等,我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什么废弃物能制成漂亮的装饰画呢?有同学提出家中发霉的大米可以用来试试。之后经过讨论,同学们不仅研究了让米变成彩色的办法,还研究出制作装饰画的步骤:

1、制作彩米:把发霉的大米放在空的矿泉水瓶子里,把调好的颜料倒入瓶中使劲晃动,最后倒在报纸上晾干。

2、制作图案:在木板上画好或者描好需要的图案。

3、贴米:先在图案上刷上木胶,再把各种各样的彩米分别贴在相应的图案上。

4、增加光泽:等贴好的彩米画干了以后,在画上刷上一层木胶,这样不仅使画更牢固,而且还特别有光泽。

巧妇为炊须有米,研究性学习一定要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让学生把美好的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现实,这样的课题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题,也才能让学生热情地参与到其中,其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很快地找到“米”。

2 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尽量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把教室变成学生探究的阵地,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交流、调控学生与学生间的行为,疏导、解决研究性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制约因素,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思想的和方式的指导。

在“工艺蜡烛DIY”实践探究活动中,从取材、创意设计、制作探究到汇报能体现综合实践的特点,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选材时,有的学生选择了果冻壳、鸡蛋壳,也有学生选择用糖果盒,甚至橡皮泥的模具;在制作蜡烛时,有同学制出了三种彩色蜡烛的效果,还有同学制作了有三根烛芯的蜡烛,真是创意无限啊!

动手实践,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动手实践,制出有意义的、有美感的蜡烛和米贴画是这两个课题的中心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制作之前,老师需要对前面问题讨论结果作小结提升,帮学生理出关键点,明确基本任务,提出探究要求,友情提醒学生善于思考、发现、敢于探究、学会与人合作等科学素养也是必须在实践中养成的。

我的地盘我做主,让学生真正品尝到作主的滋味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老师应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3 成就感伴随始终

学生的成就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发展增强,初中生的成就感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师的一句表扬或别人的一句赞美的话,而是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这种成功,因此,在整个的研究性学习中,如何让成就感始终伴随着学生,这也是指导老师需要格外注意的。

3.1 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成功的保障。

在研究性学习中,指导老师仅仅带领学生讨论确立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制定评价、督促的制度,制度的完善是学生认真参与的保障,否则再好的设想最后也只是空想,更谈不上什么成果,用不了多久,学生的热情就会急剧下降。

3.2 氛围的营造能化腐朽为神奇

蜡烛课后题篇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人和事,本课中通过“萌娃照镜子”视频,引入新课,符合初中生孩子的心态,学生在开心的同时观察平面镜成像。寓教于乐,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再向学生介绍梳妆镜、水中倒影、平滑金属面、平板玻璃都可以看成平面镜,介绍平面镜可以成像,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方向去思考,做到有的放矢。

2.重难点引导突破

通过小孔成像与平面镜成像对比。让大家试试,蜡烛在镜中的像,能不能也用光屏接收到呢?老师演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前后移动光屏,学生观察并初步判断平面镜成的像能被眼睛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屏上,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实像与虚像的差异。这里与书本的探究顺序有些差别,是让学生一开始认识到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有助于学生攻克本节课的难点。用三个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问题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问题3: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学生思考,用桌上器材做一做,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琢磨这些问题。突破问题1:师:若将其中一只LED蜡烛作为物体A,你们如何比较A的像与A的大小关系?A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际物体怎么比大小呢?生:用一个相同的蜡烛B来替代A的像。师:为什么会想用蜡烛B来替代A的像呢?生:A在镜中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的物体没有办法比较,只有两个实际存在的物体才可比大小,所以想到用一个相同的实实在在的蜡烛B来替代A的虚像。师:很好,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用蜡烛B来等效替代A的虚像。师:可是我们通过平面镜观察只能看到蜡烛A的像,但是看不到蜡烛B呀?看不到,无法将B放在像的准确位置上。突破问题2:生:不用镜子,用玻璃板。师:为什么舍弃成像清晰的镜子,选用玻璃板呢?生: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师:蜡烛B放在哪里?生:移动蜡烛B直至与A的像重合,蜡烛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师:很好,用玻璃板轻松确定像的位置。突破问题3:师: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生:刻度尺测量。师:为了准确测量,可以记录下物、像、玻璃板位置,再测量距离,所以我们还需要什么?生:白纸。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突破了这三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教师满堂教,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关注物理方法,学生间合作,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

3.重实践自主探究

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难度大;若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变成一个执行者,不知设计意图,不知器材选择,难以锻炼思维,所以采用半开放式,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攻克难点,从而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有些地方没有硬性的限制,使学生思路更开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思考,教师也会欣喜的发现学生的能力是可以胜任探究任务的,而且不给他们条条框框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发散开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单一,从注重评价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本身转移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隐含在其中的思维方法和获取知识的体验。

4.重分析总结规律

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纠正错误的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靠近或是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大小始终不变。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点,通过实验验证,更容易让学生信服,造成思想上的冲击,认识到人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随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重应用回归生活

蜡烛课后题篇9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什么是实像.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知道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2.知道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照相机上调焦装置、光圈、快门的作用.

(三)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光屏、蜡烛、米尺、火柴、粉笔.

教师用:照相机.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同学们外出秋游,总想照张相留个影,你想知道照相机是怎样给你留影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

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用粉笔在桌面上画约1米长的直线.在直线中间某一位置标出凸透镜的位置O.根据已知的凸透镜焦距,用刻度尺在直线上标出凸透镜两侧的焦点F及二倍焦距处P.如课本图6一16.

按课本图6—16,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画好的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沿直线移动蜡烛,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请同学们观察,光屏上的像与物体比较是倒立还是正立?像与物体比较是放大了还是缩小?像在凸透镜的哪一侧?用刻度尺量出像成在什么位置?

观察完以后,教师讲解:光屏上的像是怎么形成的呢?照课本国6—17说明像是烛焰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会聚成的,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所以叫实像.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这个像与平面镜成的像是不同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要往镜子里看才能看到.

接着引导学生小结实验结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让学生阅读课本方框中“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的一段话.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②再让学生做一次实验: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仍保持距离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找到像的位置.用刻度尺量一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观察像是否仍然是倒立的?与上一次实验得到的像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移动蜡烛,缩小与凸透镜的距离再做一次.观察像的情况是怎样变化?

再将蜡烛移到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量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像是否倒立,和物体比较像的大小怎样?

实验观察结束,先让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教师再进行小结;当物体(烛焰)逐渐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大(或变小),像离凸透镜的距离也变大(或变小).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得到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黑板板书)

2.讲解照相机的原理

教师:我们做完实验得出结论了.现在就可以回答本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

出示照相机,教师讲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景物时,使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调节镜头与胶片的距离,使倒立、缩小的实像刚好成在胶片上.胶片上的感光物质被感光.感光后的胶片用化学药水冲洗成底片.用底片再洗印出照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课本上图6—18的成像光路图.

3.简单介绍照相机的主要构造及使用

①对照相机实物逐一介绍调焦装置、光圈、快门及它们的作用.讲解如何根据景物离照相机的远近正确调节焦距,根据景物的明暗程度选择适当的光圈大小及曝光时间长短.

②空机进行操作示范.讲解照相的全过程.

三、小结本课内容

本课重点内容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同时强调什么是“放大”、“缩小”、“变大”、“变小”,什么是“正立”、“倒立”.

完成本节课文后的练习1、2.

讨论:给某同学照相时,要得到较大的像,该同学离镜头是远些还是近些?

四、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章后习题第8题前半题,第10题第1横行.

(四)说明

1.本节课学生要进行分组实验,应在实验室遮光条件下进行.

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大致在同一高度.凸透镜和光屏一般是装在金属杆上的不好调节.它们的中心高度相近.主要是调整烛焰的高度.

2.有条件的,可用光具座在遮光条件下做学生实验.用光具座学生操作方便.需指出的是用光具座改变物距时是移动凸透镜,不是移动蜡烛.不论是移动凸透镜还是蜡烛,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改变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蜡烛课后题篇10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操作能力

引言

新制定的小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对于学生而言,正处于童年阶段,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都快速发育的阶段,好奇心和创造性都非常强。如果此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索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将会对以后科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目前整个社会的教学条件比较好,学生们在课下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于是忽视了课堂上的学习。这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求我们的课堂更加具有特色,从而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操作能力现状

(一)缺乏操作兴趣。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应试教育的实施,并且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地普及,从而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理论知识。因为学校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在教育上,也更倾向于动手操作也是为了掌握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在科学课的课堂上,更加注意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自己动手的练习。并且在试验的设计上,由于小学科学课所涉及试验,有的试验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比较危险,老师为了保证学生试验安全,经常做演示试验,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便减少了对课堂上的试验的兴趣。这对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都将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非常不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动手操作的转变。

(二)操作能力较差。部分学校由于自身的试验条件有限,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动手试验的机会非常少,从而使得学生的锻炼不足,从而试验的操作能力较低。或者,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科学课上一理论讲解为主,从而减少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机会。其实由于小学生仍处于童年,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锻炼,相关的操作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

二、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都非常强,于是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的情景首先需要新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这将会降低学生心中对科学认识的神秘感,从而能够更加轻易地融入课堂。比如,在《那支蜡烛先灭》的试验中,可以先展示一个图片,两只蜡烛一高一矮被一个杯子罩在了桌子上,随着时间推移,这两只蜡烛肯定会熄灭,然后向学生提问,哪只蜡烛会先熄灭呢,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做试验,兴趣和积极性都将会得到提升。

(二)明确操作目的,加强操作指导。小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都比较差,独自完成一个实验时很容易被别的事情所吸引,而忽视了正确的试验规范。所以在试验时要加强操作指导,老师要维持好试验秩序,让学生时刻明白自己的试验目的和操作步骤,从而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如在教学《放大镜:放大了多少倍?》试验,老师在开始实验前便强调试验时的纪律,并先演示一遍给学生看,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之后才开始独立试验,这样更加容易观察到试验的现象。

(三)巧妙设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好奇心为小学生不断思考提供充分的动力。所以在试验中,老师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下一些疑惑,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动手探索,寻找答案。并且在学生有目的的独立试验时,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试验的原理,从而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在斜坡上》时,老师可以提出疑惑,以下的几个斜面哪个更省力呢?10厘米的高度,不同的长度(可以20厘米长,再40厘米长,再60厘米长),从而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动手试验验证自己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同样高度的斜坡,斜坡越长越省力。

(四)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小学生的科学课程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更应该扩展到课下的活动中去,并且把课上课下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给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认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接触和认识实物。并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认知习惯,为以后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以《哪支蜡烛先熄灭?》这一实验为例,在课上我们得出结论,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以及燃烧需要氧气,以及燃烧形成的湿热的二氧化碳会在聚集在烧杯的上半部分,从而随着燃烧的进行,高的蜡烛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会先于矮的蜡烛出现不足的现象,最后先熄灭。但是试验结果一定是这样吗,如果我们采用不同的蜡烛,比如高的蜡烛是红蜡烛,矮的蜡烛是白蜡烛结果会时怎么样的呢?并且这个试验相对简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便可以进行试验。学生通过课下的动手试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试验的原理,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结语

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的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各个学校需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吉伦.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3):61-62.

[2]鲁秋敏.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5(9):29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