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23 09:42:00

蜡烛燃烧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还提问权给学生,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应巧设情境,引发探究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疑问;认为教师应从时间和空间上活跃气氛,唤起探究热情,使学生的各种思想相互触发、碰撞而趋于成熟、完善;认为教师应采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激发探究意识;认为教师在课结尾要留活意,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看问题和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提问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培养的是未来的创造型人才,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如何落实到教学实际操作这个层面呢?不少学校和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似乎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误区:即探究性学习就是做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对“探究性学习”有个准确的定位。“探究性学习”是个偏正词组,其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探究”。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主战场应该在课堂,即让探究的精神走进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对象——教材。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这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探究学习的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在科学课上,把“提问权”还给学生,以此作为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即活学生思维,融探究性学习于课堂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在科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巧设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笔者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设境(境即特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解决问题,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这杯水杯口朝下,手慢慢的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没有流下来。学生专注地注视着实验,实验之后同学们一脸的疑惑,一致提问:“为什么这杯水杯口朝下,杯里的水不会流下来呢?”很明显地学生们已产生了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有了疑问。这位教师乘机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了本此新课题的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积极探究问题症结所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课本内容,以期解决疑问。

二、活跃气氛,唤起探究热情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教学中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主动到去探索新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正是唤起学生探究热情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学习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学生能生动活跃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时间上说,须以学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的各种思想相互触发、碰撞而趋于成熟、完善。再从空间上看,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不仅要积极肯定能思考有主见不盲从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疑,而且要不断强化这种意识,坚持指导,直至形成“常疑”的习惯。

一位教师在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让学生研究橡皮泥由沉到浮的原因,他先拿出一块红色橡皮问:“同学们,你们猜这橡皮泥,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两种意见都有。

师:“事实胜于雄辩,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最有力”。生:“实验”。接着教师便演示起实验:取出装有一大半水的玻璃水槽,把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此时赞成橡皮泥沉的学生便高兴地鼓掌。这时教师便笑着说:“这块橡皮现在确实沉入水中,但它有没有可能浮在水面上呢?”教师话一落下便从水中取出橡皮团,用干抹布擦去表面的水,把橡皮泥捏成一个空心船形,把橡皮泥轻轻放在平静的水面上。(橡皮泥浮)顿时赞成这一结果的那部分学生也大声地鼓起掌来,这时的课堂气氛尤其的轻松活跃。突然,有个男孩子举手了“老师,什么原因,原先沉入水底,现在却浮起来了呢?”其他学生也表现出同样疑问的表情,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势必使学生缺乏形象认识和理性思考,犹如雾里看花,该教师说:“其他同学谈谈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证明大家的假设正确与否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随即展开了讨论、猜测(有说橡皮泥变轻了,也有说受到浮力变大了。),他们自己找到合作伙伴,协作从课本中找资料,想办法使自己的观点成立,以求驳倒对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教师让各组讲述自己的观点和验证方法,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方案,并通过分组实验实际验证各种猜测。在这样热烈的讨论和理性的分析中,学生对橡皮泥的沉浮原因有了更直观、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对此,笔者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或许教师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主时间,多一点信任宽容,多创设轻松活跃的气氛,从此就能点燃学生生命自信之火,唤起探究热情,甚至改变他们一生的学习轨迹?

三、形式要多样,激发探究意识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使不爱思考的学生想思,爱思,会思;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笔者认为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探究那一个个未定点;或提供设问范围,使学生探究有章可循;或引进比较对象,拓宽学生探究视野;或自由讨论发问,激起学生探究热情;或先教后提问探究,或先提问探究后整理等等。

如一教师讲《地球引力》一节时,给学生提了一些问题,1、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头朝下,会不会掉到地球外面去?2、我们为什么上坡会感到吃力?3、地球上的飞行物能否飞到天外去?4、为什么物体总是从高处落下来,水总是往低处流?学生随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紧张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对学生说: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才会有所发现,大科学家牛顿正是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后才引发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类能摆脱了地球引力飞到天外去。学生听后对生活的一些现象开始注意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讲《月球》时,通过形象的对比,配合电教录象,逐层展开,在学生眼前展现了浩瀚的宇宙,寂静的月球,环形的火山,描述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它的性质,作用以及关于它的种种传说和来历,学生看的聚精会神,听的津津有味,如醉如迷。通过讲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教师在讲《水的浮力》一课时,由中国的《曹冲称象》、《捞铁牛》讲到西方的“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这些典故许多学生都耳熟能详,甚至有的典故还在语文课上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只是从语文的角度或故事的角度来理解,学习了《水的浮力》之后,学生们都能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到了典故中的主人公那聪明的做法来自于平时的多观察、多动脑,利用自然科学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巩固了典故,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知识的门窗。

多样的方法,目的在于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出并由自己探究解决,答案让学生自己感悟、归纳、总结并完善。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靠自己或与同伴的合作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落实到课堂上,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四、结尾留活意,养成探究习惯

结课这一环节不可忽略,教师应或含蓄深远、或再掀波澜或拓展延伸……,使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这不仅是为了巩固课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无处不在,从而养成“探究”习惯。

一教师教学《恐龙》一课接近尾声时,微笑着说:“到恐龙世界里逛了一圈之后,大家的收获应该不少,能来谈一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逛了一圈之后,对恐龙世界你还在思考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进入了沉思,接着,学生便纷纷发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课外找资料,小组合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成果。这样结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发现,并由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看问题和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课堂上,教师只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善于提问,使“课堂上充满了探究的气氛”,就一定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