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台词十篇

时间:2023-03-18 22:02:49

非常完美台词

非常完美台词篇1

动漫舞台剧是当今青少年最喜欢的一种表演形式。本文拟从动漫舞台剧的现状、主要元素、中国内地动漫舞台剧与其他地区的区别、动漫舞台剧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动漫舞台剧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动漫舞台剧 Cosplay 主要元素 发展状况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74-02

一、动漫舞台剧的现状

动漫舞台剧是动漫产业链的一个衍生产品,它是以动漫文化为载体而衍生的一种舞台剧形式。

目前,吉林禹硕动漫游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动漫舞台剧的开发已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定制开发。如3D动画剧情片《青蛙运动会》的创作,吉林动画学院董事长、院长郑立国亲自挂帅,从策划、编剧到创意制作全部由本院的师生原创;完美地把中国水墨画风格与剪纸艺术巧妙结合起来的5分钟2D动画片《猫和老鼠谁将被埋葬》荣获世界级日本广岛动画片大赛的“最佳影片奖”;而由本院动漫产品所衍生的动漫舞台剧,如中国彩色水墨画风的《小鸡想飞》,被幼儿园的孩子们成功地、多次搬上了舞台。

动漫舞台剧是运用动漫思维、情节、造型、风格、技术手段等来演绎和创造出舞台剧目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面向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青少年。

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改编自漫画和影视动画片;第二是把动漫造型与多媒体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的舞台表现形式;第三种是把舞台剧改编成具有动漫风格的舞台剧。

二、动漫舞台剧中的主要元素——Cosplay、台词、音乐、舞蹈

(一)Cosplay在动漫舞台剧中的作用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术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角色的一种行为。经过近几年对动漫舞台剧的摸索,吉林动画学院已把Cosplay动漫演出作为向社会展示学院原创动漫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非常受欢迎。

中国内陆的动漫舞台剧对Cosplay的依赖程度很高,在2007年之前中国的动漫舞台剧几乎为零。现在,我们国家拥有很大的动漫舞台剧市场,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的扶持和一些政策的出台,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主要城市的剧院不断增加,但遗憾的是,优秀的剧目却非常少。我国现在的儿童剧团不足三十个,儿童舞台剧的潜力无限。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产动画片的播出,动漫舞台剧也在不断发展,动漫舞台剧的前景非常广阔,但要想与日本等国家相抗衡,就要更好地把舞台与动漫剧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专业水平的舞台动漫剧。

(二)台词在动漫舞台剧中的作用

在舞台动漫剧中,台词是决定舞台动漫剧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舞台动漫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角色自身的语言与动作表情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动漫舞台剧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

首先,台词必须具有动作性。舞台动漫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演出时间内迅速地展开行动,让角色之间发生冲突,促使对方采取新的行动,逐渐把人物关系、舞台动漫剧的情节推向高潮。台词的写作必须考虑到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使角色在舞台上动起来,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台词必须性格化,动漫舞台剧中的角色形象的塑造依靠自己的台词和行动完成,要想使台词性格化,必须得根据舞台角色的出身、职业、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特定的情境,掌握角色的语言特征。

动漫舞台剧中的台词一定要口语化,要使观众能够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理解人物,台词就必须明白浅显、通俗易懂,要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口语化使台词富于生活化的气息、亲切自然。在注意口语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形象生动的语言。这样,观众就能够看懂动漫舞台剧所要讲的故事和要表达的思想,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音乐在动漫舞台剧中的作用

根据剧情的需要,为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要在动漫舞台剧中配置相应的音乐音响,有助于表达角色的内心活动,渲染剧情,铺陈剧情的悬念、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性格,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音乐,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这一原则,目的是让观众从听觉上喜欢和理解动漫舞台剧。

(四)舞蹈在动漫舞台剧中的作用

舞蹈是动漫舞台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优美的舞姿、舞蹈步伐、手势、舞蹈的节奏和旋律以及演员细腻的面部表情等,构成完整的动漫舞台剧艺术。

舞蹈具有强劲的节奏感,与动漫舞台剧结合在一起,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动漫舞台剧中舞蹈能够宣泄情感,特征是刚柔相济,热烈奔放,符合广大观众的天性,不但能激起大众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更能从中学习到如何磨炼意志,体验人生价值。

动漫舞台剧中的舞蹈同样能够追求时尚,传递时代的信息。舞台剧里的许多形象有时候是随心所欲的发挥,摇头晃脑、顿挫有力的舞步正好与舞蹈结合在了一起,使人感觉到他们是在借助于变化的身体语言来弥补情感表达的不足。动漫舞台剧通过舞蹈中最酷、最新颖的高难度动作,展现一种时尚的追求,使动漫舞台剧达到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

三、中国内地动漫舞台剧与其他地区的区别

在港台地区、东亚以及一些欧美国家,Cosplay的表演一般没有任何剧情,只简单地进行服装展示,注重道具、布景、台风、音乐、动作等与原动漫作品形象的相似度。然而,在中国内陆地区,Cosplay的舞台表演是非常有特色的舞台表演。最早是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国际漫画大会引入了卡通服饰扮演的,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的国际动漫节大会上都有演出,内地的Cosplay表演大都是有剧情的,扮演各种卡通人物的表演者,利用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和行为特征,进行全新的情节编排,往往倾向于无厘头的闹剧、网络语言和表情,将动漫形象衍生为另一种艺术形式。

四、动漫舞台剧在我国的发展态势

(一)动漫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缺少固定的消费群体

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大多还处于对外加工阶段。这就造成了创意上的缺乏和难以创造自己的品牌。一位著名的动漫人士认为,除非故事本身特别吸引人,或者是企业自身的品牌知名度高,否则将很难进行有效的产业链后端开发。从最近中国内地的原创动漫来看,品牌意识的观念还是比较缺乏。创意的局限导致当前国产动漫产业的受众年龄较小,甚至有些儿童从来没有看过舞台动漫剧,受众人士较少,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事实证明,中国的舞台艺术的传播目标并没有落到实处,更不能奢望挖掘更多的受众。资料显示,动漫舞台剧在日本不仅有青少年的动漫舞台剧场,而且针对青年人的动漫舞台剧观众非常广,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对消费者进行艺术上的引导和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的消费者认可动漫舞台剧并喜爱它。从目前动画片的生产数量来看,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但是,一些动漫企业盲目地进行投资,很难形成自己的体系,生产不出好的动画片就形成不了好的动漫舞台剧。一些动漫企业急功近利地弄了些粗制滥造的动漫舞台剧,使其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久而久之,受众的群体越来越少。

(二)动漫舞台剧里的形象缺少应有的外在美

动漫舞台剧里的形象是通过动画片形象转化而来,而我国的动漫企业由于在投资时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在设计动漫形象时,缺乏对观众们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动画形象没有特色与吸引力,很难获得受众的认同与喜爱,因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动漫舞台剧的发展。

(三)传播内容两极化,缺乏适合普通观众的需求

国内的大多数剧目有的是为了完成表演场次;有的是为了获奖,造成了传播内容的严重失衡。为了完成演出场次,剧院把一些老的东西翻来覆去地演,经济收益没了,可看性也变低了。为了获奖,剧目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而观众又不愿意欣赏此类剧目,最后造成了票房低下,无人关注。

(四)动漫舞台剧受投资、剧本以及剧场的局限

国内对动漫舞台剧的投资甚少,一部分用于舞台剧本身的制作,另外一部分用于舞台剧的营销。动漫舞台剧最缺的是编剧,例如2006年全国只有三十多位专业的作者,因为中国的动漫产业存在着断代现象,比如在国际上多次获奖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因“哲理美”“诗情美”“画意美”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艺术审美效果。而现在的编剧就很难继承前人的艺术水准,对观众或市场需求的认识非常浅薄,创作出来的剧本没有什么亮点,很难吸引观众。

舞台美术设计人才非常缺,3D技术的应用也很少。现在,动漫舞台剧在一线城市的受欢迎程度较高,二、三线城市动漫舞台剧水平很低,缺少市场的运作。

五、动漫舞台剧的发展前景

(一)动漫舞台剧发展的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投资,动漫产业人员努力提升业技能水平。

2.开辟新的市场,把动漫舞台剧应用于其他大型表演活动中去,让更多的观众熟知。动漫舞台剧的内容要与时尚相结合,要与普通人的生活相结合。

3.大力提倡原创作品,树立自己的动漫品牌,例如“喜羊羊”“灰太狼”等,在创作、开发等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4.加大对动漫舞台剧的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告、网络和时下最流行的微博,利用新媒体,让更多的人喜爱动漫舞台剧。

(二)动漫舞台剧具有广阔的前景

1.首先对动漫游戏研发厂家来说,多彩缤纷的Cosplay表演本身就是他们营销产品的一部分,让大家直接感受到形象的魅力;对于一些房地产项目来说,举办一场精彩的动漫舞台剧抓住观众们的眼球,也就吸引了大量的买家,实现了自己的利益;还有很多大型商场商家们利用动漫舞台剧的表演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从而达到了自己的销售目标,汽车厂家利用Coser代替车模,同样也是一种扩大消费群的手段。

2.动漫舞台剧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例如玩具、音像制品、电影、书籍、服饰、游戏、动漫模型、文具等,它们都能被开发成动漫衍生产品。现在,无论是欧美地区还是日本的动漫衍生产品的收益都占据了动漫产业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动漫舞台剧和许多产业是息息相关的,庞大的经济市场必然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在做好动漫舞台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实现二者的双赢,用优秀的动漫作品改变国人对国产动漫的印象,创作出属于自己品牌的舞台动漫剧。

【参考文献】

[1]凌纾.动画编剧.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2]何立.百科辞典.学苑出版社.

[3]肖永亮.数字动画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非常完美台词篇2

关键词:灯光音响;舞台艺术;表现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24-01

一、灯光音响在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上的作用

利用灯光为人物和景物照明,能够依据舞台演出要求,按照舞美的构思,运用舞台灯光技术手段及设备配合演员的表演,塑造完美的视觉形象。灯光设计方面要根据节目形式,紧扣整场演出的主题,对不同形式的节目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创作,这样才能充分实现灯光的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的相互统一。近几年,舞台音响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在当代舞台艺术实践中,音响技术已经提出“从技术到艺术”的新理念,即技术与艺术、人性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已成为舞台表现的重要手段。但机械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本身并不具有创意,在设计与操作中起决定因素的还是灯光音响技术人员的主观创意。因此,如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使舞台灯光音响技术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体现更多的艺术价值,是灯光音响工作者要不懈探究的问题。

二、通过对灯光的设计来增进舞台艺术的表现力

舞台演出灯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舞台灯光的设计与制作是从了解演出的节目内容、演出的场地环境到制作出最佳的舞台效果呈现给观众的一系列的艺术创作过程。在为舞台设计灯光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对全局的组织和把握能力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舞台灯光的设计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综合素养,还要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对艺术也要有自己独特的鉴赏力和创造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舞台灯光为演员塑造良好的舞台人物形象,刻画舞台背景环境,为观众展现出与节目内容同步变换和发展的舞台灯光变换效果。

具体说来,舞台灯光设计者要首先了解演出的方针和节目内容,对演出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表演的特点等都要明确,对剧场的现有条件、应用灯光设备及其操作功能都要非常熟悉。其次,设计者在灯光设计上要发挥自己的独创精神。最后,设计要详细周全、面面俱到,任何情况、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将设计做到最完美。

三、通过对音响的设计来增进舞台艺术的表现力

舞台音响系统的设计、安装及使用关系到整场演出是否圆满,是否能充分体现出演员的水平等。舞台音响系统从了解演出内容、演出环境到选用合适的音响器材,再加上科学合理的安装调试,最后由音响师最终呈现给观众完美的视听艺术。

一套好的舞台音响系统要根据演出内容和情节的需要,能够恰当地表现和加强舞台演出的感染力。要根据演出方针和节目内容以及导演的意图来进行,对所表现的主题、风格样式、表演的特点等要非常明确,对演出的进程要非常了解,对剧场条件、音响设备及操作功能非常熟悉。

音响系统设计的创作首先要分析场地,重点分析场地的大小、格局、观众数量、吸声、声反射等,以做好设备、声压、效果等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与导演、舞台监督以及舞台设计、舞台灯光、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的设计和制作部门共同研讨确定舞台音响系统的具体要求。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调查和了解剧场和舞台设备的条件和状况,根据剧场(看台)调查所掌握的剧场常用设备方面的状况和演出场所具有的空间特点,结合演出剧情和环境确定可行性的音响系统设计方案。观看排练了解人物的舞台调度、形体动作和台词的表演特点、确定场景时空的转换、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变化契机。舞台音响系统的设计制图是根据预想的设计方案绘制设备配置图,并在绘图过程中不断完善设计。舞台音响系统布图的绘制过程要落实到每个变化的情节中,按比例依据舞台平面及立面分布,把绘图过程作为完善舞台音响系统创作的过程。其中包括音响设备的种类、型号、位置、方向、角度、功率、布线方式以及舞台道具等配套器具状况的图面表示。

四、结论

灯光音响设备的不断发展,使得舞台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发生了突变,也大大改变了灯光艺术的形象,赋予了舞台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千百年梦想的舞台灯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成为现实,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三维立体空间构成的光影和色彩画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灯光音响设计者要通过各种措施,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增强观众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冯德仲.舞台灯光设计程序[J].音响技术,2006(12):32-33.

非常完美台词篇3

[关键词] 影视英语;台词;认识角度;《魂断蓝桥》

 语言和语言的认知属性之间的关系,除了基本的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传播属性等。从各种角度使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语言会导致不同的类别。

一、电影台词特征

(一)简洁明快

 电影与戏剧的台词不同,戏剧更加注重华而不实的语言艺术,修辞,更深奥难懂的性能;电影台词来源于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能更微妙地表现出来,似乎更简单、简洁,更融入日常生活。电影台词通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俚语、成语和其他表现形式的线条,赋予它现代的电影艺术,用简单,易于理解意向的角色使观众尽快进入故事的可能情节中。

(二)节奏感强

在节奏感上,短语和简单的句子在英语台词中巧妙运用、自由组合,使语言有节奏感,语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以取得适当的情节,创造一个令人兴奋的气氛,增强有效的语言艺术的吸引力。

(三)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电影台词是揭示人物内心和个性的最有力的工具。当一个人发言时,他的气质、修养、性格,甚至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会展露无遗。影片中的不同人物的个性有不同的解释,或可爱,或勇敢刚毅,或残忍狡猾,或非常孤独。

二、《魂断蓝桥》的台词特点

(一)运用话语的衔接手段

融合就是使用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穿针引线地连接起一些孤立的句子,一些语言的话语会聚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在能够理解的语言上,在口头上的心理感受,连贯性地出现。收敛特性的话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衔接,第二方面是衔接手段,第三方面是连贯性。

在使用话语时,常常使用融合手段,也就是使用一个语义的链接方法,把某一部分的台词和另一部分链接起来,这样,对另一部分是否理解就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后再把两部分之间的话语衔接起来。话语的连贯性,是指这种话语作为一个整体,以满足已知的信息。

吉祥的象征,在这部影片中的作用是线索的行为,可以说在整部电影中,人物贯穿吉祥的形象。吉祥的象征,每次出现时,将会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线条。

 首先出现在两个对话人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分离后说出了吉祥的象征。

“Here,take this please.”

“And your good luck?”

“I think it will give you lucky thing, and I hope it will.”

“It’s very kind of you.”

“I want to know if you’ll remember me?”

“I think so.and I will remember you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笔者认为,这些经典的对白和细腻的话语已经深留在男女主人公和观众的内心。然后就开始来形容电影中表达的“无尽的爱”。

 之后又出现第二个吉祥的象征,与两个词有关,是类似烛光之类的语言。

“Goodbye, dear Myra.”

“Goodbye, Roy.”

“Take care.”

“You too, take care.”

“Nothing can happen to me.And your charm will know that.”

“I pray it will.See you later.”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吉祥的象征,是马拉说出的一些关联的话语。在滑铁卢桥马拉回忆,在那里他们第一次见面,马拉站在桥梁上,想起过去的那些美好日子,这时她的心情是想爱而不敢爱,回想她自己现在的境况,她认为不能损害罗伊的家族。

“I never loved anyone else.I love you.Roy,that’s the truth.I never shall.”

当罗伊抵达桥时,只见地面上吉祥的象征的秋天的落叶。可以说,吉祥的象征爱和对话,一次又一次地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因此,故事也达到了高潮,其中,曲折的情节更加感人。还有一些吉祥的象征,由此而引出了一串话语,爱的对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衔接。提供了重要线索的完整性和对话的手段。

(二)画外音

讲述人(画外音),是指会话中使用的声音,那就是没有人或物体直接的声音图片的电影之外出现的声音,是从屏幕外传来的声音。这里主要用的是独白,独白是用语言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揭示内心世界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

1.背景开始:在电影《魂断蓝桥》中,发生的时间是二战开始之前,一名叫做罗伊的英国上校来到滑铁卢桥上,他回想着以前的情景,引起了万千思绪。这时,他获得了一段非常幸运的休息时间,看着桥上,他想起了自己的往事。正在这时,女主角马拉的声音响起:

“Here,take this please.”

“And your good luck?”

“I think it will give you lucky thing, and I hope it will.”

“It’s very kind of you.”

非常完美台词篇4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害怕语法错误

学生进入大学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从原来的只关注高考变成了对英语四六级的硬性要求,导致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过级为目的学习英语。再看四六级试卷,其中的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及短文改错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在我任教期间,曾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基本上没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法知识扎实,都承认自己在考试碰到不会做的语法题时基本靠猜。

由于学生对选用的语法的不确定性,在口语表达时,常常出现需要思考几分钟才能憋出一两个句子的情况。还有的学生由于口音问题也羞于表达。这些问题都造成学生口语表达的不连贯、不清晰,且喜欢选用简单词组织自己的语言。

2.习惯表达

习惯表达也是影响学生口语中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之一。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都拥有各自悠久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产生的修辞手法和俚语数量很多。由于修辞与俚语都是富含文化寓意的表达,本身很难把握其内涵且运用得当,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最容易在这些语言表达上简单地采用机械式直译方法,形成错误的中式英语。

此外英语词汇很多都是一词多义,近义词也多。学生在分辨词与词之间的差别上存在困难。他们习惯把一个汉语词等同于一个英语词一字一句地硬性翻译,这就造成了口语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二)学校方面

1.以考试为指挥棒

无论是学校自己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国家统一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国内十分普遍的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考查方式。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听力、语法、阅读、翻译、写作上。而作为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口语,则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点。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音标发音不准,不清楚在什么地方需要连读,在课堂上也无法用英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语言中最为重要和直接的交际功能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学过程中反而被刻意忽略了。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了几年的英语之后仍然没有办法运用英语进行对话或演讲,自然对英语没有学习的欲望。又由于口语对于听力的学习是直接的辅助手段,口语发音不准确的学生在听力方面很容易碰到障碍。这也导致了英语课堂中气氛很难活跃,学生对英语很难产生兴趣,只是以考试为目的消极应付。

2.教师唱独角戏

现阶段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独角戏。英语口语课课时有限,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一般院校采取的基本方法是由外教来教授口语课,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带有翻译特点的模式上去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不能尽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设计也不能达到理想要求。

有的教师为了课程的进度,压缩了学生课堂提问的时间,这变相地减少了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实际教学情况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为了从学生中收集有代表性的口语问题,我在其任教的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中进行了“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口语表达中搜集语言错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中确认有典型意义的中式英语。之所以选择大学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年龄一般在十九至二十一岁:已有七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中学六年,大学一年),有一定的词汇量及英语语法基础,且具备一定的英语写作技能;他们又不是英语专业学生,不可能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全方位地了解英语文化与思维(英语专业一般都开设了“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并掌握一定的二语习得理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了“语言学”、“语用学”等课程),所以学习上更容易受母语及其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英语语言输出上更容易产生中式英语,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一般研究中的折中原则,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二)研究方法

通过让学生对比美剧台词与自己对台词翻译的表达中对单词的选择、时态与短语等运用的差异;美剧的中英文双语字幕的在表达上语序及俚语对应方面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口语表达中的问题,改变中式思维模式,增加词汇量。

(三)研究过程

1. 2010年3月,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美剧进度而有意设计课堂口语练习,搜集中式英语实例。

2.通过控制美剧的播放进度,学生在观看美剧的过程中对比自己对台词的翻译与字幕区别,并让学生对美剧中出现的地道表达进行记录。

3.在2010年下学期期末将学生的口语表达根据词汇、语法、口音等几个方面的正确率与开学时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三、美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据)

根据对大学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口语中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基本归结在词汇量、语法及发音上。而利用美剧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正面改善这些问题。

(一)研究统计

在统计中,学生的口语问题被分成三类:词汇量的干扰、语法的干扰及口音的干扰。各干扰项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二)教学过程

1.针对词汇、俚语

在播放美剧的过程中,第一步,老师打开双语字幕,让学生一句一句地对照着看,对于不认识而又经常出现的单词先速记下来。第二步,播放完一小段后,给学生时间查字典。与此同时,老师提出几个出现过的典型对白,让学生们试着自己表达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不强求学生发言,避免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初期引起紧张情绪,造成反作用。第三步,再次播放刚才的那段美剧,让学生在了解生词的意思后,比较自己的表达与台词的不同。

例如:《老友记》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Rachel写了一本书,然后Joey问她:“这里面有没有关于我的内容?”

在第二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此段进行翻译。在对学生进行美剧训练的初期,学生容易说出:“Is there anything about me?”和“Anything about me?”这样的句子。

待学生进行思考之后,在第三步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Joey说:Am I in it?(我在里面吗?)

2.针对语法

利用美剧进行英语语法教学的优点在于,随着剧情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时态和句型会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每个学生的语法问题都不太一样,例如有的人的问题在于不能正确地掌握谓语动词的时态,有的则对句型结构感觉很模糊。利用美剧台词情境式的出现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法弱点来关注字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于老师而言,这提高了传授语法知识的要求。老师必须根据出现的台词,由点到面地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

例如台词里出现了一个to do,那么此时就可以从不定式一般式的主动态讲到被动态to be done,又可以由一般式引申到完成式的主动态to have done和被动态to have been done,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地讲解动词ing形式的一般式和完成式,以及过去分词的完成式等相关语法知识。

3.针对口音

利用美剧纠正学生发音问题时,需要老师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发音素质,也清楚考试时听力播放所偏向的发音需求。在当下的美剧中,因为剧情的需要,剧中人物常常会以不同的口音侧面反映人物特征,所以澳洲口音,墨西哥口音等都会出现在剧中。学生在没有真正了解哪种发音最适合交际的情况下,容易选择比较个性化但并不标准的发音。在我班中,就有学生盲目模仿,发hot water用“哈特挖特”,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模仿黄陂话一样,在口语交流的时候颇有喜感,对考试听力又没什么帮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挑选英国和美国演员较多的美剧播放或者直接在美剧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只模仿某位演员的发音。

(三)教学数据统计

在一个学期中结合美剧进行教学后,通过对比学期前、学期中和学期末的口语测试,学生口语表达数据如表2所示。

通过图表可以发现,经过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在选词用词、语法时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四、结语

本研究设计了将美剧代入教学过程以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中中式英语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模式能充分利用美剧中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对白,给学生展现最新的词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语法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补充语法知识;该模式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将英语口语教学融入网络环境,利用网络环境创造更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片段为英语口语教学服务,从而真正增强了口语教学的效果。但在其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美剧播放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监控力不足等。如何结合其优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88.

[2]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

[3]邢新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4]何小群,邹威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

[5]张一平.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影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39-44.

非常完美台词篇5

——题记

四月,百花盛开的季节;四月,和风吹佛,阳光灿烂;四月,也是我们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艺术节表演。

这周,我的心情也异常激动,因为艺术节上,我有两个节目,其中练习最辛苦的是拉丁舞。因为在之前,给我伴舞的几个人都没学过,只是临时我来辅导。这周,我们晚上、下午的时间都在练习拉丁舞,十分辛苦,尽管在练习中有的同学闹情绪,又做了很大的改动,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然而我的另一个节目:三句半,它们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但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前任数学老师把三句半的台词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我们背了又背、背了又背,终于在艺术节前期定下来了。经过我们辛苦的练习,两个节目都已经练好了。

周四这天晚上,我和班上的其他表演者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新歌剧院。新歌剧院里,宾客满堂、灯光闪烁,随着美妙的乐曲,帏幕徐徐拉起,艺术节表演开始了。因为我们的节目是第14个,第18个,所以前面的节目我们还可以用来练习节目,我们四人拿好道具到新歌剧院外继续排练三句半。时光在人激动时好似过得特别快,一会,就到了我们的三句半,我们背好道具,走进了新歌剧院的后台。在后台时,我的心里似乎揣着几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生怕忘台词,我的手心都出汗了。“下面有请三句半《三国演义》上台表演。”主持人的声音落下。我赶忙定了定神,敲着锣鼓,走进了舞台。“我们四人上台来”咦,我的话筒怎么没有声音?又到了我的句子,我再洪亮的说了一句,还是没有声音,还好后面老师递给了我一个话筒。表演继续进行着,每当陈宝宝说完,台下便会哄堂大笑,看着他们的笑容,我能感到他们对节目的喜爱,想到这,我又放松了一些。陈宝宝讲完拜拜后,我们又敲起了锣鼓走下了台。“耶”我们互相击手,庆祝这次表演的成功。有了前面的成功铺垫,我后面的拉丁舞也顺利成功,没有很多大的错误。这个夜晚使我感到从所未有的快乐!

艺术节开了近两个小时我认为我看到的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每个演员表演的过程中,他们都非常认真、努力地在做动作,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看来他们也都被自己的表演陶醉了。在这些节目结束后,我都在热烈地鼓掌。

艺术节就是一个学生和教师们自我展现,尽情发挥的舞台。它供大家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释放青春的激情。我从参加活动的每位表演者的脸上飞扬的神采和观众席上的阵阵掌声和喝采声中,深刻感受到了艺术节的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学校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还能我们了解更深一层的艺术的魅力。

非常完美台词篇6

有网友评价今年三大导演的三部新作非常中肯:“张艺谋解构的是爱情,纠结的是女人这件事。陈凯歌解构的是道德,纠结的是权力这件事。姜文解构的是革命,纠结的是成功这件事。他们不在乎老百姓想看啥,只想让老百姓看自己的心病。”

与其他导演相比,冯小刚最懂得电影不是表达个人内心的阳春白雪,而是拍给老百姓看的戏。对《非诚勿扰2》,冯小刚是轻车熟路,如同葛优演戏,水到渠成,了无痕迹。王朔的加入使得该片的台词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影片尚未上映,不少经典台词已不胫而走:“婚姻怎么选择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仓央嘉措的诗和胡德夫的民谣很可能由此“梅开二度”,再火一把。

总体来讲,《非常勿扰2》主题不乱,美女养眼,风景大好,插曲与影片的画面相得益彰,片尾曲更让人难忘。在这部影片里,观众只需用眼看,用耳听,千万别扯什么思想深度。因为在百姓们那里,看电影图的是娱乐,而不是教诲。

《非诚勿扰2》 博议

@贱:冯导,麻烦非诚勿扰。

@波比夏:我有预感,《非诚勿扰2》会成为冯导的一部“艺术片”。

@ARON:在大人生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比《非诚勿扰1》深刻

@shininglove:剧本结构松散,要是没有王朔的台词撑着,就真的烂尾了。

@Taoxinxu释凡:冯小刚坐等收钱,葛优负责冷笑话,孙红雷负责煽情。

@白朵朵:前面有些段子还有趣,虽然笑点都建立在小打小闹的台词上。后半段就不对了,借讨论生死之表,行打发观众之实,很混账。总之,整部影片都缺乏诚意,相当于电影连续剧+超长版广告篇,而且故事没讲完就匆匆结束,还刻意留悬念,逼着人等《非诚勿扰3》,明目张胆地抢钱。

@Gobbe:子弹是爷们儿,非2是娘们儿。影片结束还来一字幕说另有故事且听下回分解,小钢炮摆明了要把电视剧搁在大屏幕上面演……

非常完美台词篇7

六堆客属聚落的形成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施琅率军平定台湾后,严禁粤东人民渡台,直到康熙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九六年),施琅去世后,客家先民才大规模渡海来台,沿着下淡水溪(即高屏溪)南下拓垦。移民们在南台湾建立的第一个据点是屏东县万丹乡的滥滥庄。十八世纪初期,客家先民开始越过隘寮溪,分为三路向广阔的高屏平原进发。中路的拓垦目标是竹田、万峦与内境等三乡,北路开发了麟洛和长治两乡,靠海的佳冬及新埤乡是南路,高雄县境的美浓,也在乾隆初年就已开垦完成。

"六堆"这是今天高屏客家聚落的地理名词。原先"堆"并不是地理代名词,而是"队"--种军事组织的意思。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事件,高屏地区客家先民,为了保卫乡土而按地域编组的自卫军事团练。这六堆分别指前难、后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锋堆。这股强大的地方军事力量延续了一百七十年之久,直到日据时代才解除了实际军力,然而地方上的替耆老还是习惯以"堆"相称,"六堆"于是成了纯粹的地域代号。

过去六堆的移民大都来自广东嘉应州之镇平、平远、兴宁、长乐等所谓"四县"之地,由于乡音及习俗的差异,因此兴河洛入"别成村?quot;。当时粤民全无妻室,佃耕行佣,谓之"客子",每村落聚居干人、百人,谓之"客庄"。

高屏客属地区褪去了原先军事目的而形成的"六堆地区"之后,屏东平原的农业革命,致使当地农业收入有了盈除,提高人口扶养力,容许稠密人口的成长,进而促进当地宗族的形成。屏东平原的客家人沿东港溪所形成的垦殖社会,逐渐转型成六堆定著居的社会组织。"开埤作圳,人人有份"这句六堆客家的谚语,正形容东港溪沿岸的水利设施,重新整合各聚落的人际关系,使邻近自然村落扩大,结合成为新的"客家联庄"。

二、台湾南部地区的客家音乐

台湾南部地区的客家聚落一般人称为"六堆地区",这种由客家族群关系或血缘关系形成的地理区域,一方面由于来自原乡同一方言区所带来的文化同质性的认同,再则由于闽客文化的区隔明显,六堆客家人的文化随着时间及空间的扩螅鹊牧炎迦裹a href=//dili.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地理区划分已经转化而?quot;六堆客属文化区",大大地区隔了中部东势和卓兰地区以饶平腔与大埔音为主的的"六堆客属文化区",同时另一个由桃竹苗所属的北部地区客家人,一方面来自嘉应州、惠州,以及汀州府等三个不同的客家移民,多重方言再加上闽客之间互相形成的适应性,也发展出属于"北部地区的客属文化区"。当十七世纪客家人由闽粤一带的原乡来到台湾之后随着时空的分隔,在台湾南部客家人的"六堆"客家文化与在北部的桃竹苗文化,早已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客家文化区隔,这种同中有异的现象,在客家音乐的呈现上尤为明显。

六堆地区的客家音乐系统大致可分为三类:

(1)客家民歌:也就是俗称的客家山歌。南部客家山歌与北部客家山歌,不管在曲目上或演唱风格上,都各有其差异。

(2)客家八音:在南部的客家八音则完全是一种"小而美"的四人组,南部的客家八音大都是在婚丧喜庆时用,现今的客家八音,台湾南部与北部的差异性非常大,在六堆地区的客家八音团中,还保有许多很传统的调性与乐曲。

(3)撮把戏:撮把戏是结合民歌、八音、杂耍及歌舞小调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早期有很多的班子,晚上在乡村广场中经常会看到撮把戏的演出,可是现在已经非常少见,在六堆地区现在还可以找得到能撮把戏演出的人。

三、台湾南部地区的客家山歌

过去原乡的客家人喜欢在荒山原野、田园茶山,于工作之际,就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感,自然即兴作词随口哼唱山歌,随口来个男女对唱,这是客家人寓娱乐于工作,我乐故我歌的表现。这些当时的客家移民来到台湾之后,仍然把这种爱好歌唱的客家传统特质,带到六堆客家地区,留在客家庄。也因此六堆客家地区至今一直流传?quot;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声。"的家训,受到这种牢不可破的祖训的影响,爱唱客家"山歌",也成了六堆客家人的典型标记。

客家传统民歌一般通称为"客家山歌"在高屏六堆地区的"客家山歌'除了大家熟知的"客家民谣"外,还蕴藏着许多的美浓地区特有山歌调。

(一)、台湾南部客家地区的客家山歌种类

1、一般客家山歌调: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及其它的"小调"从广东的嘉应州的四县带过来,而流传于ㄍ宓哪媳笨图业厍R簿褪撬降?quot;九腔十八调"客家山歌,此类山歌调,台湾南北所唱大致雷同。

2、福佬系歌舞小调:

由于闽客长期的交往,在客家民谣中,有一部份的歌谣是借用福佬系之歌舞小调的曲调,而将歌词改为客家话来唱的客家民谣,例如?quot;桃花开"等,此类歌曲原先是,台湾光复前后颇受喜爱的车鼓小调,传入客家庄后,把歌词改编而成为客家民谣中不可缺少的客家歌曲。

3、歌仔戏调:

在福建漳州府南靖县的都马乡,兴起以演唱地方民谣为主的"都马戏"戏中常用的歌调称之为"都马调"。流传入台湾后,"都马调"为歌仔戏所引用,而成为继"歌仔'和"七字调"后的重要唱腔之一,"歌仔调"、"七字调"、"都马调",客家人亦采用其曲调,而改用客语填词来唱,此类 由北向南传来的曲调称之为"下南调"。

4、戏曲曲牌调:

客家山歌中,有一些的曲调是直接取用台湾流行的戏曲曲牌,例如"卖酒歌"、"五更歌"等。

5.原住民的民歌曲调:

因为六堆地区客家人,以前常与原住民产生许多的互动关系,有一些美浓地区的特有客家歌谣,其原创作亦受到原住民民歌的影响,例如"半山谣"即是。

6、原乡的曲调:

美波的"大埔调"(又称"美依山歌调"),据研究及许多美波乡亲到原乡广东大埔地区,所听到的非常雷同,此类歌曲应是直接由广东大埔带入,并也直接沿用原乡的曲牌名"大埔调"来命名。

7、地道的南部客家山歌调:

有-些歌谣,以前我们只能在六堆地区尤其是高雄县的美浓地区听到,而台湾其他客家庄,几乎没听过演唱这类的歌曲,只有南部六堆地区客家人,在耳濡目染下学会了这些歌谣,例如?quot;正月牌"、"送郎"、"摇儿曲"、"哥去采茶"等。现在因为经常有南北山歌的交流演唱,所以北部地区也可以听到有人演唱,但是韵味就不同。

(二)、台湾南部地区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微

1、山歌结构与歌词的运用

台湾北部的客家山歌当中,所谓的客家三大调"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的曲调是固定的,而歌词几乎是即兴的,至于其它的小调,曲调不但是固定不可变,连歌词也少有更动。

在六堆地区的山歌,除了"大门声"的曲调是因不同的歌者的演唱,而使用不同的曲调之外,其它的所有山歌几乎是有其固定的曲调模式。然而在歌词的运用上,绝大多数的南部客家山歌都有其相当大的开放性格,也就是歌者可以相当自由的来选择运用适当的歌词去演唱,尤其是这九首(大埔调、半山谣、正月牌、送郎、摇儿曲、哥去采茶、老山歌、山子歌、平板)歌者可以自由的运用任何适当的歌词去演唱,而且还经常会发现同一鋈搜莩皇赘枨诓煌奔涓璐室膊煌那樾巍?br> 南部客家山歌的曲式结构,几乎都是相当规律式的先由一段专属

的前奏当作乐曲的引导,然后再进入到歌的演唱部份。歌的部份,是由两个几乎相同的前后乐段,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山歌段落,也就是一个曲调唱两回(第二回或稍作变化)。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中间,有一段纯器乐演奏的间奏当作过门。通常这段间奏,或为一段新的过门乐段,或者完全的奏出与前奏相同的乐句,来当作过门。至此,歌词只唱了两句七言诗句,也就是只唱了一首山歌的一半。歌者必须以同样的方式,再反覆一次同样的曲调,而唱后两句七言诗句。然后再以简短的几个音的器乐,当作尾声,这才是六堆人心目中完整的一首山歌。

客家山歌歌词体裁用的大部份是七言四句诗体,也讲究平仄韵味,通常是第一、第二、四句的末字用平声,第三句的本字用仄声,其他的词只要唱得顺口即可。在每一句的七言之中,都会加上虚字、叠句,偶而也加上长短句、感叹词。整体的音乐形式结构,是以七个字调的乐节组合作为一个乐句;再以十四个字调的两个乐句形成一个乐段;以二十八字调的两个乐段成为一首完整的山歌。

2.演唱的方式与歌者的角色

六堆客家山歌的演唱方式,不管是"大门声"、"老山歌"、"山歌子"、"平板"或其它的小调类山歌,绝大多数是以男女对唱的方式来进行演唱。但是"摇地歌"由于它独特的功能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上一个人来进行演唱的山歌。在过去南部客家人山歌的歌唱的方式中,除了男女对唱及独唱之外,是绝对听不到齐唱的方式出现。但是今天,随着人口严重的外流及年轻人美学观点与品味的改变,唱传统山歌的男性越来越少,因此也会以女扮男声来与另一女歌者对唱的情形。

此外,"摇儿曲"通常在每个民族的民歌当中,都是由母亲藉着歌唱来哄小孩入睡的歌曲。在美浓,从"摇地曲"的歌词当中,我们会发现演唱者的角色,不是母亲而是一位父代母职的男性来担任。也就是美浓的"摇儿曲",在过去是由父亲来演唱的。这种特殊的情形,与美浓地区男性和女性在客家社会中所扮演的互补角色息息相关。

3、台湾南部地区客家山歌的演唱风格

六堆地区的客家山歌是以四县腔的声调(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人、阳入六个声调),在客家山歌特有的传统旋律型,作高低、长短、起降的变化。客家入经过多次迁移却仍保留着原有的方言,诚如简上仁在其(台湾民谣》一书中提到的:"客家语接近北京腔,亦有台语主音的韵味,属北语南腔,客家民谣正反映出其具有北调豪迈的特质及南腔婉转的柔性"(1987:8)。六堆地区的客家山歌,在大门声及老山歌的部份,歌唱的风格无疑的是属于"高腔山歌",其它的山歌均属于"平腔山歌"。这些山歌的唱腔当中,又属六堆客家人所称的"大门声"最为特殊。

"大门声"是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曲牌,完全以一徒歌"或"清唱"的方式来自由而即兴的演唱。它不像"老山歌"一样,曲调是有其固定的旋律模式。"大门声"不但曲调的变化因人而异,每位歌者都有自己已经习惯的曲调模式,在歌词上的运用也都完全的即兴创作。顾名思义,所谓"大门声"就是歌者完全以他自己高亢的嗓门,把内心的意念唱给对方听,而不需依靠任何乐器的伴奏的一种歌唱方式。这种歌唱方式,六堆地方的老歌者们都一致的认为:它是所有客家山歌中最古老的唱法。它那高亢及自由吟唱的特色,无疑的可视为大陆高腔山歌系统的遗风。这种唱法,也因为曲调变化大、歌词的即兴较难掌握,因此这一代的歌者当中,仅剩下少数的歌者还能演唱。

南部客家山歌相较于北部的客家山歌,在节奏上比较徐缓自由,装饰音与洛音较多。歌者与歌者之间的个人风格,差异性较大。一般来说,六堆地区女性歌者的唱腔,不像桃竹苗地区讲究明亮、圆润、高亢、细腻的茶园风味,而以平顺、柔婉而极富烟田韵味的平腔山歌唱腔来引人入胜。这一点也是南北客家山歌,由于经济作物(北部以茶、南部以烟叶为主)和地城区隔的因素,所产生出来的差异性。

4、伴奏的乐器编制

在伴奏乐器上,六堆地区山歌所使用的编制比台湾北部地区小。通常以两种典型的器乐编制来进行伴奏:(1)二人组:只以一把二弦和音域上比二弦低五度的一把胖胡来伴奏歌唱;(2)三人组:一把二弦和一把胖胡,再加上一位打击乐师操作一组打击乐器来共同伴奏歌唱。

四、撮把戏

在说唱及车鼓音乐上,三十年前,有位卓清云以客家说唱纵横北台湾,在台湾南部则以美浓杨秀衡的客家车鼓技艺,名震遐迩。可借的是北部的卓清云,已于十年前过世,如今在北部,除了尚有一位盲者说唱乐家徐木珍保留部份这种客家难得的说唱技艺外,客家兼能保存客家说唱及客家车鼓技艺的,仅剩在南部美浓的杨秀衡(可参见许常惠多彩多姿的民俗音乐1984)。杨秀衡的客家车鼓早在三十年前就被许常惠教授发现,但由于杨秀衡夫妇在生活需要上的考量,一直不让外人记录其技艺,一直到去年超过60岁之龄,才发觉应该将其从15岁就学会的技艺保存下来。杨秀衡虽然没有得过《教育部薪传奖》,但是其一身拥有的客家音乐技艺,堪称为"'客家音乐的活字典"。他的技艺,南部的客家人称之为《撮把戏》,他融合了客家山歌、客家车鼓、客家小戏(拔伞尾),以及杂耍功夫等客家技艺。因此他自己将《撮把戏》中的音乐,分成"文套"和"武套"两个部份。《撮把戏》当中的精华,在于他将传统的客家山歌,以及客家山歌的变体来活现在客家车鼓技艺上,使得他的客家车鼓与闽南鼓完全不同。在文套演出的形式上,大部份都是以"二人组"的夫妻档为搭当,武套则以其子女及其夫妻的"四人组"为形式。这种集合客家山歌、说唱、车鼓、后场、杂耍的综合技艺《撮把戏》,不要说在台湾南部,即使是整个台湾也仅剩杨秀衡夫妇保存着。

五、结语

客家人的生活型态随着地域的区隔,客属文化区域的分离越来越

非常完美台词篇8

2013年1月16日,由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委宣传部,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在京启动。相关单位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10出传统大戏,通过巡演和电影拍摄两个环节,采用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两种形式,将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记录下来并高质量地传播。

该工程是京剧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影拍摄工程,旨在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京剧在国内外的影响,团结凝聚京剧人才队伍。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工程在剧目选择上,力求遴选出耳熟能详、寓意深刻、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观众认可的传统优秀经典剧目。在演出阵容上,形成强强联手,配角和乐队同样强调名家担纲。在电影的拍摄风格和质量上,追求既传神体现京剧的审美特点,又恰当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形成相得益彰的舞台艺术片的传世之作。

北京京剧院推出的经典传统大戏《状元媒》已于9月30日在长安大剧院公演,11月11日登陆梅兰芳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电影摄制由中影集团负责,正在紧张地筹备中。

《北京纪事》:北京京剧院的看家剧目《状元媒》顺利入选电影工程,请介绍一下这出剧目的优势所在。

李恩杰:《状元媒》是张派的代表剧目,也是北京京剧院的保留剧目。由北京京剧院完成这出剧目的电影拍摄工作名正言顺、理所应当,拍摄好这部片子也是北京京剧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状元媒》是具有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称的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备受观众喜爱,长演不衰,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其次,北京京剧院有足够强大的演员队伍、创作底蕴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当今的张派代表人物王蓉蓉、当家老生杜镇杰、谭派名家谭孝曾、优秀叶派小生李宏图及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可以组成豪华的阵容,让舞台上群星闪耀。第三,这出戏能充分地展示京剧不同行当流派的神采神韵,最大程度地体现京剧艺术在欣赏和传承上的独特价值。北京京剧院有责任有义务,让这样的作品在舞台上得以完美的呈现,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之更好地传承。

《北京纪事》:本次复排《状元媒》,北京京剧院做了哪些方面的突破?

李恩杰:不仅仅是北京京剧院,这次电影拍摄工程由于中央首长的重视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首次为该工程联手,拨专款支持推动;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组织全国的专家对拍摄方案、剧本、演员阵容进行论证,其规模、水平都前所未有。从我院来说,首先在剧本的完善和提高上下足了功夫。请出90岁高龄的迟金声老师以及众多有实力的前辈和当下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共同研究,完善剧本,细致到每一个字。其次,每个位置上的演员在能力上都富富有余。除了主演以外,九大头牌之一的裘派花脸陈俊杰出演傅丁奎之父傅龙、剧院当家架子花脸韩巨明出演傅丁奎、杨延昭由青年领军杜喆出演,另一位青年领军张建峰出演呼延赞,多位具有青年领军、梅花奖获得者、全国金奖、京剧研究生头衔的优秀青年演员出演龙套,包括常秋月、窦晓璇、詹磊、魏学雷、吴昊颐、王晓丽、王岳玲……乐队中也是高手林立,艾兵、赵旭、左旭……其三,布景、装置、服装、道具全是经过精雕细琢之后确定的,美轮美奂,体现了京剧的综合性。

《北京纪事》:您认为什么是一部戏成败的关键?

李恩杰:一部大戏的成功,除了剧本、演员等基础的条件以外,就是“认真”和“精益求精”。《状元媒》的拍摄,是建国60多年来,也是京剧历史上首次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排演、拍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京剧院以精益求精、众志成城的态度,以“一棵菜”的精神来面对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任务,力求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当然,成就辉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剧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艺术”两个字涵盖的,绝不仅仅是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它的内涵还应该更广,包括与团队的积极配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即使在台上停留一秒钟也应该尽善尽美的理念!这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或在通往艺术家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每一个青年演员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终身。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家团队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更有为了艺术和大局而奉献的高贵品质,我为之骄傲。

刘宇宸:原汁原味,重在传承

《北京纪事》:《状元媒》是北京京剧院的经典老戏,由张君秋、马连良、谭富英等大师首演。此次拍摄京剧电影,则由王蓉蓉、杜镇杰、谭孝曾、李宏图等知名演员出演。请您谈谈北京京剧院在传承上所作的努力。

刘宇宸:拍摄京剧电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现在欣赏梅兰芳、马连良、李少春、谭富英等大师的作品,大多数资料都来自电影。电影可以完整地再现舞台艺术,保留艺术家的风采。艺术工作组选择《状元媒》这出经典大戏是非常正确的决策。1961年,北京京剧团(北京京剧院前身)将地方戏《杨六郎招亲》进行整理和移植,定名为《状元媒》。当时的主演是张君秋,为他配演的都是大师级人物,比如马连良、谭富英等。这出戏也成为张派的看家剧目。

另外,这出戏一方面记录了几位大师的艺术风采、流派特色,也是他们精诚合作、彼此跨刀的见证。马谭二位都是大师级人物,这次却甘当绿叶。此次拍摄京剧电影《状元媒》可以说体现了两方面的传承:其一,是艺术的传承;其二,是“一棵菜”合作精神的传承。

原本《状元媒》是一团的戏,如今打破界限,集中了全院最优质的力量。四位主演均是北京京剧院的九大头牌。扮演柴郡主的王蓉蓉由张君秋大师亲自传授,有着非常丰富的舞台经验;状元吕蒙正从前由马连良大师扮演,这次我们选择了杜镇杰;宋王赵光义曾是谭富英的角色,现在由谭门第六代谭孝曾扮演,保持了谭派特色;曾由刘雪涛先生扮演的八贤王赵德芳这个角色则交给了李宏图。值得一提的是,龙套和宫女也集结了我院众多优秀的青年演员。此次复排《状元媒》,表达了我们对大师先贤的缅怀和崇拜,同时也是北京京剧院“一棵菜”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北京纪事》:此次复排,各方面做了哪些调整和改进?

刘宇宸:老一辈大师在排演《状元媒》的时候,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完善,常演常新。本次复排主要依据若干个版本:包括1961年叶德霖老师的原本;张君秋先生临去世前几年,在天津青年京剧团传授这出戏的时候,做了最后一次修改;还有王蓉蓉和张学津先生生前合作的录像等。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重新整理,把其中一些不太贴切的词语稍作修改,形成了拍摄电影的版本。

在舞台处理上,基本没做太大的调整,在前边为王蓉蓉加了一套快枪,强调柴郡主允文允武。其他的也就做了一些微调,尽可能多地保留大师的创作和风采。

从舞美来讲,遵循一桌二椅的精髓,重新设计了屏风和画幕,边沿幕也更注重修饰,让这出戏更加精致。

演员团队:

王蓉蓉:

不负众望,厚积薄发

《北京纪事》:《状元媒》是您的代表剧目之一,本次入选拍摄京剧电影工程,您有何感想?

王蓉蓉:能够选中《状元媒》这出戏,我非常荣幸。这是张派的代表剧目,流派特点非常突出。我对《状元媒》感情深厚,格外喜欢柴郡主这个人物形象,每年都要演几十场,到现在已经演了几百场,各方面都比较成熟。观众对这出戏的认可度非常高,大家喜闻乐见。

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我对张派艺术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接到复排《状元媒》的任务之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仔细地重新梳理了一下这个人物。文戏上,充分保留和继承张派艺术的特点,可以说没有流派艺术特色就没有柴郡主这个人物,一切技术、流派特色都要为人物来服务。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武打也加强了。我刚毕业的时候,《状元媒》也有武打,后来为了保证剧情紧凑,把武戏删减了。这次,艺委会的专家经过论证,根据人物的需要,恢复了武戏。

《北京纪事》:您本人和所扮演的角色有着不小的年龄差距,您是如何处理的?

王蓉蓉:这两天,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一些热心观众的评价,总的来讲,大家都很满意。我非常感谢观众朋友对我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水袖,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用法。一出传统剧目,若干个流派、几十名演员都在演,观众看的就是不同演员演绎的不同感觉和特色。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追求艺术完美是观众和演员的共同心声,因此,演员的舞台形象至关重要。我们京剧界有这样的说法,会化妆了,就会演戏了。我认为化妆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你的表演、技术技巧和对人物的理解是否准确,你饰演的柴郡主是否能让观众喜欢和满意,这才是演员所追求的目标——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是可以超越年龄的。

这次拍摄京剧电影,领导和专家对我委以重任,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最佳状态将《状元媒》这出经典大戏奉献给观众。

“状元”杜镇杰漫谈《状元媒》

《北京纪事》:请问您为《状元媒》的演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杜镇杰:作为中年演员,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演过状元吕蒙正这个人物,当时由迟金声先生给开的蒙。前几年,马崇仁先生也给我说过,还有我的岳父马长礼先生也教了我一些马派戏。

时隔多年,再次得到这个演出机会,我很荣幸。我向马崇仁先生、马长礼先生询问当年马连良先生创排这个人物时有什么特点,在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说句实话我们这代演员没有见过马连良先生,所以只能从见过他的老先生那里询问。因为这部戏将来要直播、要拍电影留作资料,所以我想尽可能地把人物演得原汁原味一些。

《北京纪事》:和大家一起演出,有什么感受吗?

杜镇杰:我们这些演员,包括我、王蓉蓉、李宏图都是二十几岁就在一起演出。还有谭孝曾大哥,也是八几年就在一块儿演出了。像《借东风》,我的诸葛亮、他的鲁肃;《龙凤呈祥》他的刘备、我的乔玄,都已经演过很多回了。虽然这些年大家没怎么在一起演出,但演出前大家很透心气儿,也不用过多地去对戏、去说戏,因为大家彼此之间太熟了。

《北京纪事》:这次排演的《状元媒》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杜镇杰:这次《状元媒》的剧情以及台词和唱腔,已经由专家组讨论,能精练的都尽量精练。前半部分的武戏集合了北京京剧院优秀的青年武戏力量,尽量打得精彩。后边这一块文戏,又集合了我们中年这拨儿正是好时候的演员,年龄、经验、火候应该会让观众看着很舒服。所以这出戏集合了全院的力量。如果说不同,我想北京京剧院在传统戏上的基础和积淀,相对于全国的其他院团来讲,应该说算是比较雄厚的吧。

谭孝曾:

充实内心,细腻出演

《北京纪事》:在继承的前提下,此次复排《状元媒》有哪些改进?

谭孝曾:我们按照马谭张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为范本,保留了原来主要的唱段、念白、表演,并在当中糅进了符合时代、符合观众需求的内容。从文学角度来讲,有些唱词反复斟酌、润色,基本上保持了原汁原味。老艺术家已经把这出戏演成一个精品了,甚至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我们只有在继承的前提下,结合当代的东西,以及我们重新学习和理解的内容。但绝不可以大拆大卸,弄成四不像。比如头场的行围射猎,增加了柴郡主的武打,一来符合柴郡主文武双全的特点,二来让人物更丰满,而不是画蛇添足、异想天开。

《北京纪事》:电影拍摄和舞台表演对演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何调整状态?

谭孝曾:电影更需要演员将内心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总的来说,舞台表现离观众比较远,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比较多。真正拍成电影的话,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剧中人的喜怒哀乐,演员从面部表情上要加强表演。这一切都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腻地展现,因此,演员对人物内心的把控和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八贤王”李宏图:

《状元媒》有一棵菜精神

《北京纪事》:这次排演《状元媒》时间紧张吗?

李宏图:时间有一点紧张,除了这出戏的排练,我还有其他戏到南方巡演,所以负荷大了一点,这两天也出现了声带出血的状况。但这次演出对振兴京剧有很大帮助,所以嗓子不舒服也要想办法克服。

《北京纪事》:出演八贤王这个人物有何心得?

李宏图:作为张派的经典剧目,《状元媒》其实是由那些老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所以有很多他们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作为一个传承者,除了把前辈的东西学到手之外,还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去刻画人物。在对人物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所学的行当技巧,尽量把人物演得神形兼备。

《北京纪事》:三驾马车”再次合作,默契程度怎么样?

李宏图:这出戏几十年前,我和王蓉蓉、杜镇杰就在一块儿演。所以本来就有一种默契,再加上几十年的舞台实践,磨合出来的艺术感觉——虽然我们有十多年没在一起合作,但大家成长的积累是同步的,成长的环境也几乎相同,所以我们三个人的艺术感觉很接近,同台演出,观众看着会很舒服。其实京剧艺术很重要的一点是互相帮衬,有一棵菜的精神。选择优秀的演员来演绎自己合适的角色,如果几个人的艺术水平都旗鼓相当,那么演出来一定会赏心悦目。

主创团队:

导演孙元意:

追求细节的精益求精

《北京纪事》:《状元媒》老戏新排,它新在哪里呢?

孙元意:《状元媒》是一出能够代代相传的经典剧目,可以说是京剧形式、演技的一个代表剧目,是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张君秋先生这些京剧大师共同创作出来的典范之作。新排这出戏,在内容上是不应该擅自改动的。传统剧目或许有些不足,比如文字上的处理粗糙些,但是整个剧目大的架子是不能改动的,这是大师给我们留下的范本。经过专家组的讨论,领导上的决定,我们最终达成共识——要保持这出戏的原味。

我们现在新排的《状元媒》,主要的改动是在内容上更注重细节——故事交代得更清楚、更精益求精,人物塑造也更丰满。

《北京纪事》:细节部分做了哪些修改呢?

孙元意:比如,对于柴郡主这个人物,我们安排了一些武戏,让她参与了武打部分。当年张君秋先生曾说过应该给柴郡主加入武打,毕竟柴郡主在戏里是护卫,而且本身也是武功了得的杨门女将。再比如,我们也增加了一部分戏,讲述了杨延昭为什么没有救驾,让情节更完善。在布景上,我们将原来的两次金殿的戏,改为一次偏殿一次金殿,因为这是议论皇家的亲事,不是国家大事,正式决定以后再到金殿会更合情合理,而舞台布置上也更丰富一些。

《北京纪事》:对于《状元媒》拍成电影,您会在导演方面做些什么工作呢?

孙元意:目前我们和电影方面的导演刚刚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接触,我想这部电影肯定还是以舞台表现更多一些,外景会比较少。我肯定会配合电影导演的工作,相信这部电影会取得成功。

音乐指导燕守平:

用音乐语言打动观众

《北京纪事》:新排这出戏在音乐方面的改动大吗?

燕守平:新排的《状元媒》在音乐上改动不大。当年大师们在创作《状元媒》的时候,音乐上与传统京剧音乐相比,就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是突破性的,也是我们大家一直都在学习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方面,我们遵循传统的拉法,旋律没有做很大的改变。

《北京纪事》:排这出戏的时候您觉得压力大吗?为什么?

燕守平:这出戏不是要拍电影吗?我压力大的地方就是配合方面。以前在音乐上琴师都是看谱子拉琴,这次我要求他们不看谱。为什么呢?我希望乐队和演员的配合可以更加严谨、整齐。我们乐队和演员是合作关系,要能紧密配合。音乐的表现是整个京剧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根据剧情发展的不同需要,在音乐上进行轻重配合、强弱配合,看着演员而不是看谱子,才能更好地配合演员,用音乐语言打动观众。这次的几位琴师都是我的学生,所以在合作中我没有任何顾虑,我们的合作非常默契。我严格要求他们,正是为了这出戏能演出得更好一些,让观众更喜欢。

剧本整理任秀丽:

慢工出细活

《北京纪事》:《状元媒》剧本的整理主要是从哪方面做的呢?

任秀丽:《状元媒》这出戏从一开始推出到现在,有很多大师演过,他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在口口相传中也会有不同的版本,这就造成这次唱词统一的困难度。应该说改动的地方很多,但都是细节方面的改动。这些改动主要是为了统一舞台风格。原戏中除了张君秋先生那部分唱词改动很少,基本保持原词,其他角色的唱词都有变化。因为演的多,版本也多,在剧本整理方面,最后都要融合成一个版本,一个风格。

《北京纪事》:这出戏原戏是3个小时,现在改为2个小时,电影要改为1个多小时,那么在剧本方面是如何进行改动的呢?

任秀丽:在戏词方面变化很大,因为压缩就意味着文字要减少很多,但是剧情又要能前后交代清楚。我们对唱词的每一个内容都要认真核对,有时候一些唱词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也需要修改,字改了,腔调就有一定的改变,所以我们都是要跟专家们反复讨论,最终定稿的。而演员也因为以前演惯了那些词,改动以后演的时候就会忘记,需要我们一直在排演中盯着改。总体来说,这次剧本整理的工作量很大,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

《北京纪事》:这个剧本到拍电影的时候还需要改动吗?

任秀丽:电影版里,文字还是用这个,但是因为时间需要缩短,所以还要改动。因为电影的特点,也不会有大段的唱段,所以很多的大段唱就会变成很多分镜头。所以我想,到正式拍电影的时候,剧本方面肯定还有着大量的改动工作。

舞美设计王岳:

精雕细琢做舞美

《北京纪事》:新排《状元媒》的舞台效果炫丽而且充满时代感,但又不乏传统,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岳:京剧作为传统戏曲,它的舞台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如果完全改变,观众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今天,舞台上要是还是这样,挂一个黄色底幕,放一个画的屏风,就没有新意。在设计的时候既要抓住传统的魂,又要提高它的视觉效果,主要通过舞台的样式和制作工艺的改进达到现在的效果。

《北京纪事》:具体在舞台设计上有什么样的创意呢?

王岳:过去的舞台设计是平面的,现在的设计就要有质的感觉。舞台灯光发展得很快,要求很高,但是再先进的灯光,没有好的布景也是打不出效果来的。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工艺上采用抓纱,创造质感,在灯光下也会显得更精致。同时尊重传统,比如在图案上用鸳鸯等等表现喜结良缘,效果考虑的是现代人对审美的要求。所以在样式上、工艺上、颜色上颠覆了传统的设计,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北京纪事》:设计上的特点、难点是什么呢?

王岳:《状元媒》这出戏,是经典的剧目,新排时在内容上不会有太大改变,改动最多的应该就是舞台设计。其实就是用当代的技术手段、当代的审美,去表现传统的故事。

现在很多戏都推崇舞台上的大制作,《状元媒》的设计上我们摒弃了大制作,而是采用写意、简洁的方式。同时从运输角度考虑,从材质上选择软的易折叠的材料,这样,这些布景到哪里演出都很方便携带,同时还适应各种剧场不同的舞台。

难点就是这次的很多改动都没有前车之鉴。在舞美上、样式上、视觉效果上,都需要不停的尝试,做很多实验,慢慢摸索。这次的舞美设计就是在舞台上绣花,精雕细琢的结果。

胡琴艾兵:

回味经典,也有耳目一新

《北京纪事》:给这出戏伴奏有什么难点?

艾兵:《状元媒》是一出经典的流派戏,包括了张派、谭派、马派等。我在这出戏主要拉谭派和马派。作为后人,首先不能违背他们的传统,得在规范之下再谈创新和发展,拉流派戏的难点就在这儿。

《北京纪事》:那您这回伴奏有没有创新的地方?

艾兵:我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做了一些创新,在宋王出场的那段过门,做了一些音符的变化,老中带新,让观众听起来既有原来的味道,又感觉更醒目、更精神。让宋王一出场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非常完美台词篇9

出生地:天津

主修科目:会计

年龄:22岁

个性:大方、开朗、随和、平易近人

刘:你什么时候来美国的?

彭:我是1998年来的,那时我13岁,正在读初中。由于长期在美国工作的爸爸很希望我跟妈妈来美国生活,妈妈也认为我在美国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我来到了美国。

刘:你在语言学校是怎样学英语的?

彭:每天早上报到,通常我们每天要背10到30个不同类别的单词,一直到下午爸爸下班去接我。第二天老师就会考试,考的就是前一天教的单词。说实话,那时的压力非常的大,因为我不擅长背或记东西,很怕单词考试,枯燥乏味的生活使我想放弃。如果考试没有过70%的话,就要下课以后留下来重考,家长当然就会知道你没有考好了。

刘:你是怎样背单词的?

彭:背单词当然是很重要的,可是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单词不能硬背,应当应用在恰当的句子里来加以了解,这样才记得深刻。在我学习英文的过程当中,和大部分人一样,也是词汇量不够,常常看一句话,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单字,句子的意思弄不明白。以前有朋友介绍过一个背单词软件,觉得效果蛮不错的,但此软件要自觉的人使用才有效,而对我并没有很大作用。

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喜欢看电视,卡通台、电影台,我通通看。渐渐地,我发现原来电视节目就是很好的语言老师,看着电视里的人物对话,看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慢慢地,查字典的次数越来越少,感觉受益匪浅。

刘:怎样提高英文的听、说能力呢?

彭:以电视节目为学习源头,不仅仅可以“免费”听正宗的美语发音,增强听的能力,也可以学到美国人怎么说话,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语气,什么词汇,并且将其加以应用,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我也发现,不是别人讲得出来的我就讲得出来,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可是嘴一张开,却发不出自己想要发出的那个音。所以,口语对话练习是很重要的,而且要重复自己比较弱的词和句。这样一来,就可以接近炉火纯青了。

刘:你的同学都是美国人吗?

彭:不是。只有老师是美国人,学生大多数都是台湾人。暑假语言学校上完后,我进入一家美国中学,才渐渐明白了美国教学和中国的不同。美国重视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贯通。所以,我除了背大量单字以外,也开始在课余时间看英文的书、电视和电影。通过这些,我慢慢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英文能力。不知不觉中,我克服了排斥学习英文的心理障碍,开始主动地学习英文,背单词。再加上美国教学的独特方式,让我每天都充满了好奇心,也因此成为了我学习英文的主要动力。经过了一点一滴的时间累积,我发现我的英文无形之中有所突破。就这样,过了一年,我开始可以用英文和其它同学交谈。然后,我和我的同学朋友们开始使用了ICQ网上交谈的软件。每天放学以后,我都会打开计算机,和大家一起聊天。久而久之,我英文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我以后的帮助很大。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可以正常的听课和基本的写作。

高中第三年,我参加了SAT考试,出乎意料的,我的成绩达到了美国加州大学的入学要求。我申请了两个学校,也在毕业前收到了其中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这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刘: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打算?

彭:我对数字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学会计。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等一切稳定以后,再组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想要开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自己当老板。

非常完美台词篇10

我有一个学生,以前身体健康美丽,受电视名星影响,狂热非常态减肥,身体瘦了,但以前不曾有的皮肤过敏结伴而来。她以为是过敏源的问题,考虑自身免疫力下降,继续减肥。结果过敏深化至呼吸道,变成了哮喘,且过敏源越来越多,由花粉到海鲜再到水果。她可吃的东西、玩的地方越来越少。后来是靠激素控制住,结果身材比减肥前更胖。

蒋梦婕也是因为减肥,当然是为了《红楼梦》。她每天只吃一顿早饭,整天状态晕乎乎的,抵抗力严重下降导致的那些病症。

好在《红楼梦》拍完也播完了第一轮,蒋梦婕该回到二十岁女孩应有的饮食起居。千万别做“殉角”的人。

“殉角”是我造的词,和殉情殉葬是一类的词,即演员太喜欢某个角色自觉或不自觉为角色而死。有不少演员在我之前创造了“殉角”的生活。陈晓旭就算一个。我还知道美国百老汇有个非常优秀的演员,饰演一个深度抑郁的人,戏的最后,他上吊自杀了,当然是演。他老演这个角色,本来很开朗的人就真成了抑郁症患者。这时他该上医院或求助心理医生,但制作人和导演却认为他这种状态就更入戏了,那时他已不是在塑造角色,而是表现自己。终于有一天,在舞台上,戏里他上吊时,观众为他蹬腿吐舌的逼真演技叫好,大幕关上再拉开,他真吊死在舞台上了。

幸亏蒋梦婕不是演舞台剧林黛玉的,要不还不得天天月月年年晕乎乎的?那时病症就不仅表面在指甲皮肤上,要深刻到藏腑血脉里的。

我给蒋梦婕开的乐方第一是忘了《红楼梦》,告别林黛玉,尤其不要在舞台上,电视里再以林黛玉示人,给多少钱都不干,要有清醒的认识,那些钱会要你的命的。可以套用一个戒毒口号:“珍爱生命,远离《红楼梦》”。当然,《红楼梦》的小说原著起码二十年之内别看,家里也别挂有关《红楼梦》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