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本十篇

时间:2023-04-09 14:40:46

穿越剧本

穿越剧本篇1

喜迎世锦赛,争当形象大使。近日,南宁市衡阳路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了迎接世锦赛的系列活动,不仅在“你和我,都是南宁形象大使”的条幅上签名,还亲手绘制了以白头叶猴为原型的世锦赛吉祥物“南南”和“宁宁”,表达“我爱世锦”的热情。此外,四年级的同学还在操场上表演了武术操、手语舞等,展现了同学们的精、气、神。通过一系列活动,同学们不仅培养出了良好的礼仪和文明的言行举止,届时还能向世界各国的来宾展示南宁小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本刊综合采编 图/宋延康)

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在众目睽睽下亲吻了一头小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副校长看到学校门前的街道脏乱,为了让同学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他向同学们承诺,只要大家不乱丢垃圾,街道的卫生状况得到改观,他就在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同学们都被这一新奇承诺点燃了热情,一个多月来,乱扔垃圾现象明显减少,还有的同学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校园和街道的卫生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于是就有了副校长当众亲吻小猪的一幕。(本刊综合采编 图片来源网络)

【链接】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祖国汉字的学习热情,近日,百色市田阳县玉凤中心校举行了猜谜语比赛。来自各个班级的参赛选手个个斗志昂扬、胸有成竹。两天的比赛,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汉字文化的探究兴趣,还教会了大家如何观察身边事物和快速识、记字的方法。

静心“悦”读,启迪梦想。近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举办了读书节系列活动,梦想剧场、小小辩论赛、“梦境十年”美文共赏、绕口令PK赛、好书交换等活动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阅读品位得以不断提升。

穿越剧本篇2

关键词:穿越剧 文化取向 穿越小说

对“穿越”一词汉语解释为跨过、越过、穿过。现实生活当中“穿越”一词说成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指从现代穿越到过去、从过去穿越到未来、从现实穿越到游戏或异度时空等等。所谓穿越剧就是指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影视剧类型。它鲜明的标志是通过镜头的组接、蒙太奇的应用,使得剧情穿越了时空,在另一个平行空间和时间上演一段新的故事,以其新鲜、刺激的特点吸引人们的注意。“穿越剧”是对穿越时空这一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简称。如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生活,突然间的一次意外比如雷击、坠崖、喝水噎死,等醒来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时代,这就是穿越。并且在穿越的时空中人物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引出故事,那么“穿越剧”剧情就是以此为线索展开的。近两年“穿越剧”开始在内地流行,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深受欢迎。穿越历史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年轻人们的心理状态。

一、“穿越剧”的历史及流行

最近几年,中国比较流行穿越剧,有的穿越到过去,有的穿越到未来,“穿越剧”的收视率比较高。

(一)“穿越剧”原始时期

1989年上映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是最早的“穿越剧”。讲述的是秦国将军蒙天放与冬儿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蒙天放因吃了冬儿所偷的长生不老药一直活到2000多年,而昔日的恋人却被秦皇赐死。寻寻觅觅,找寻转世的她。这是一部从古穿越至今的“穿越剧”。

(二)穿越剧的第一个小高潮

2001年上映的《寻秦记》是一部穿越武侠剧。由古天乐和郭羡妮主演的《寻秦记》,可以说是TVB想开拓戏路的一个成功创举。那年可以说是掀起了热潮。而广泛的好评,以及因为科技发展使得大陆也可以观看,获得大批内地观众的支持,我想这是TVB也始料不及的。若说《寻秦记》开创了“穿越剧”的历史,那么2002年上映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给观众的则是难以磨灭的印象。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小偷,一个风情的女警,在一次交手中双双穿越到明朝,见证明朝那段争权夺位的历史。

(三)“穿越剧”仍在延续

在《穿越时空的爱恋》之后的几年,“穿越剧”好像也一下子沉淀下来。直到2005年,《神话》的上映再次将“穿越剧”推向影视剧的前端。动听的主题曲,带领着观众穿越秦代。金喜善的高贵公主,成龙的大将风范,让观众见证了那段美丽的神话。而时隔5年后,成龙监制的电视剧版《神话》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四)热门穿越小说改编,“穿越剧”的另一个里程碑

小说界中早已经呈现很多优秀的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的同名清穿小说。2011年9月10日在湖南卫视首播。故事讲述了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身不由己地卷入“九子夺嫡”的纷争。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个人情感夹杂在争斗的惨烈中备受煎熬。这些“穿越剧”都来自内地,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也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来改编历史的催人爱情故事。“穿越剧”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二、当代“穿越剧”流行的原因分析

(一)文化背景因素

1.科学理论的发展为穿越提供了严谨的科学推理

现代西方物理学和天文学理论的发展为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长久以来人们对自己生存的自然与世界的探索,对生存的时空的探索,若认真研究,最早从科学上将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并提出一种时空倒流理论的当推爱因斯坦,虽然他并未直接提出时光可穿越的想法与概念,但后来科学家霍金却力证穿梭时空是有可能的。爱因斯坦在其《相对论》中明确提出:“当一个物体达到光速,那么时间就会变慢,这一现象称为‘时间膨胀’,而当这个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时间就会倒流。”科学上很早就将把时间和空间联系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起人们对时空穿越的无限遐想。195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研究生休・埃维雷特三世提出了这个大胆的理论:人类世界存在着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穿越梦想更为美好,给“穿越剧”题材做出了科学理论依据。各种科学理论的发展,为“穿越剧”提供了严谨的科学推理。

2.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下的解构颠覆狂欢

相对其他文艺类型而言,影视艺术总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格外关注,“穿越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影视类型更是这种思潮冲击下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征是反叛性与解构性,即对已经形成的各种权威性的传统观念、理论范式、原则规范等的怀疑、批判、颠覆和消解,对真理、进步价值的否定。这些刚好与“穿越剧”的精神实质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穿越剧能够时空穿梭明显违背事实常理,这种违背事实常理的影视剧之所以能出现并得到长足发展,与后现代主义对社会的精神影响密不可分的。后现代主义学者鲍德里亚在综观后现代语境的文化后指出:“今天,当真实和想象在同样的操作整体中被混淆,美学魅惑遍及各处……真实完全被一种与其自身结果不可分离的美学所充满,实在被它自身的形象所迷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烟消云散”,“我们生活于镜中之镜的光影之中,遭遇着一处无从醒来的梦幻世界”。相形之下,这似乎道出了“穿越剧”大行荧屏的症结所在:影像连结起梦想彼岸和当下此岸的时空,让各种真实的现实和美好的幻境违背事实常理或是科学原理结合在一起,提升观众的审美愉悦性。影像符号所具有的直接性、浅显性、平面性、随意拼凑性(蒙太奇),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受众心理机制

1.逃避现实的心理机制

有学者认为穿越者能满足观众希望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以及逃避自由之类心理诉求。现代的社会发展过快,涌现出太多社会问题,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事业方面人们的压力变大,内心会有想要逃避现实的潜意识。而“穿越剧”恰好有这种魔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穿越到过去是很多年轻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可是在剧中满足了美梦。现代年轻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压力都较大,通过看“穿越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解郁闷的情绪。

2.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之间的差别

有学者认为:当代人与古代人相比在心理上有种优越感,“穿越剧”就是利用这种时代背景的差异性,让人们接受它并且喜欢它。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造成了“穿越剧”流行。给你一个历史背景,但却不求深度,历史在这里是一个脸面模糊的道具,但它却给都市白领的爱情梦写就了最为纯美的环境,使情感可以抛却车子、房子、票子的羁绊,没有了现实的压痛,现代社会奢望的纯情就越发体现了。

(三)当代文化产业的机制

1.“跟风”现象也是穿越剧流行的原因之一

国产剧都有跟风的习性,哪个题材火哪类的电视剧就特别多,一下涌现出来。比如,有段时间中国刮起一阵韩流,刮走很多年轻少女的心,韩剧受很多年轻女孩子的追捧与喜爱。随之就涌现了很多中国版的“韩剧”。比如:《王子变青蛙》(原韩剧《最后一支舞请与我一起》),《一不小心爱上你》(原韩剧《蓝色生死恋》)。穿越剧也一样,《宫》(《宫锁心玉》)的热播,也同样引领了“穿越剧”跟风拍摄的热潮。

2.穿越形式本身具有的内在魅力

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的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让观众看到现代思想和古代思想的碰撞,充满了矛盾和喜剧效果。现代人处在过去的时空中,就有了预知能力,这种预知能力在另一个时空中带来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差别,永远都是吸引人的地方。还有就是明星团体,饰演“穿越剧”的都为帅哥靓女,本身就很具有吸引力。现在的小年轻追明星热,尤其年轻的小女生还专门成立阿哥粉丝团。“穿越剧”本身充满了神奇和感动,这两种体验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心神摇曳。

当然,这种不可思议的生命体验,不可思议的爱情,不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只能在虚构中存在。“穿越剧”本质上是一个现代人按现代口味编织的爱情童话。

三、“穿越剧”流行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一)“穿越剧”的流行带给当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1.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穿越”到过去让很多年轻男女在剧中实现了生活中无法实现美梦。现代年轻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压力都较大,通过看“穿越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解郁闷的情绪。

2.“穿越剧”容易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收视需求。无论是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老年人都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客观地说,时下热播的“穿越剧”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收视要求。

(二)“穿越剧”的流行带给当代社会的消极影响

穿越剧在热播的同时出现诸多问题,这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1.对待历史有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穿越剧往往都让穿越的主人公与著名历史人物相识相恋,不少编剧不惜让历史迁就剧情,设置的人物更是天马行空,对历史极不负责。这对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构成了一种误导,甚至会让他们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造成后人对历史的怀疑和虚无感。

2.电视剧剧情(剧本)相同化倾向、艺术水平有限文化肤浅等问题。

穿越剧本篇3

最 近荧幕最火的是什么题材?毋庸置疑是穿越。芒果台改编的《步步惊心》(原作号称“清穿”三座大山之一)还正热着,笔者不小心看了一眼,便被雷得外焦里嫩:皇太后死了,荧幕上晃动着披麻戴孝的皇帝和官员,白衣配上红帽,煞是碍眼。清代规定国丧期间官帽的红缨(朱纬)要去掉,侯宝林相声《改行》也说,国丧期间酒糟鼻子都得染成蓝的(这有点夸张,但能体现出事情的严重性),而且就算在现代,也没人会在 遇到丧事时还穿红戴绿吧。

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有见识,什么都没有,还穿什么越啊。

穿越,简称穿,指的是穿越时空。为什么穿越和穿越到哪里(未来、历史、平行时空、网游或者文学作品都可以)无所谓,但是穿越者必须保留原有记忆以便制造不同时空的观念冲突。譬如,现代人穿到古代,用现代知识忽悠古人,“发明”现代东西在古代谋生,用未来世界的观念在古代行事,有意无意地制造出无数笑料和冲突(大部分穿越剧均是如此路数,不过常常因为主创知识不够而沦为穿帮剧),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因而颇具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要穿越?简单说来,人生有遗憾,却不能NG,人们才会迷上穿越,以至于穿越作品古今俱有,全球皆然,体裁不限。譬如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是最早的穿越小说;台湾作家席绢的处女座《交错时空的爱恋》(1993)是国内首部现代穿越小说;TVB根据黄易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寻秦记》(2001)是国内首部大红的穿越剧,首部国内穿越剧则是台湾的《超级女巡按》(1993),至于国外,1966年美国便拍了《时间隧道》;影片方面,有大名鼎鼎的《大话西游》,近年来比较知名的有台湾的《不能说的秘密》;歌曲方面,《一千年以后》算是代表作;动漫方面,有日本的《哆啦A梦》和《犬夜叉》……

现在穿越作品很多,且以穿回古代为主流。据有力者透露,要开始控制穿越剧了,因为穿越剧不尊重历史。(敢问哪部剧尊重历史?)虽然穿越是荒诞的,但“穿越回古代”对作者的要求很高。因为大多数穿越者的“优势”正是比古人多懂几百几千年的皮毛常识,如果古人对现代人臆造的所谓古代道具、服装、场景、语言、史实见怪不怪,a越还有意思吗?所以穿越作品的作者要懂历史。一些小说作者的确努力想做到借史实写故事,但编剧和导演不这么想,所以与其把极少数符合历史的穿越小说改成狗屁不通的穿越剧,还不如先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穿越到未来及虚拟时空的作品上。

不过有力者又说了,古装剧必须有时代背景。譬如,《笑傲江湖》本无时代背景,改编成电影时却有了一个明代背景。非要给架空小说(架空是指作品的时空背景是由作者设定的)按个朝代,这种奇怪逻辑可能正是荧幕群魔乱舞之乱源。

依托历史却又玩弄历史的穿越,根本是伪穿越。不过,以历史要求文学,也颠倒了主次。作为文艺作品,故事发生在哪个时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是否精彩、对人性的阐述是否到位。换言之,穿越的游戏规则,作者可以自由选择,但选定了就要遵守:想依托历史,就必须尊重历史;不想依托历史,想独创自己的虚拟时空,就不妨恣意想象,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好。

创作者们又想傍历史,又不懂历史,导致大陆穿越剧毛病一箩筐,但穿越剧毕竟是一把新火,甚至烧到了对岸,让吴奇隆和张世等演员火回了家乡,那么台湾穿越剧情况如何?

众所周知,台剧的主流是本土剧和偶像剧,即使有的剧以历史为背景,也一定是戏说。不过,笔者偶然发现有偶像剧把关羽和貂蝉配成一对,万分好奇地带着避雷针去看,结果竟然觉得还不错――这部以一群新人为主演的小制作偶像剧《终极三国》,披了一件教坏囡仔的雷剧外衣,但本质是正规的穿越剧,比这两年“新手上路”的《神话》和《宫锁心玉》都成熟。

《终极三国》是终极系列的最后一个系列,此前的《终极一班》、《终极一家》都有穿越元素:《终极一班》中就出现了终极系列的主要穿越者“东城卫”;《终极一家》的线索人物呼延觉罗•修是时空守护者,东城卫的首脑,他频繁穿越于铁时空和金时空之间,但他是配角,且两个时空的人物想法、语言、价值观没有明显差异,制造不出穿越的“笑果”,所以剧中的穿越元素未占主流;《终极三国》分三部,边拍边播,原本关羽是男一号,但男二号刘备(实际上是从铁时空穿到银时空的修)与孙尚香的跨时空恋爱慢慢被写成主线,加上两个时空完全不一样,经常闹出笑话和悲剧,穿越的存在感很强,这表示穿越最终成为该剧最大卖点。

《终极三国》反复强调一点,“三国是三国,银时空是银时空”,但又借用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名字和性格特征,是典型的架空同人(所谓同人,是指借用别人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二次创作)。架空同人的优点在于,受众不需要计较不合历史和小说的情节,同时还会被勾起好奇心:换个时空,在一个虚拟的校园世界,三国人物会怎么活?这样的安排神似《此间的少年》。《此间的少年》借用了金庸小说人物,写的却是现代校园中的全新故事,在同人小说还不成气候的2002年,便已风靡网络内外。可见,人们对架空同人的好奇,与对穿越的好奇是等量齐观的。

此外,由于“武虎将”的加入,《终极三国》在保留前两个系列奇幻异能的基础上新加了武打元素,显得更扎实和华丽。换言之,在台湾百无禁忌的制作环境中,该剧集武侠、奇幻、架空、穿越、同人、偶像等流行元素于一身,自由发挥,最终“小兵立大功”。

穿越剧本篇4

近两年穿越风潮的开创者当属央视八套开播的《神话》,而清穿剧《宫》当之无愧地成为穿越剧的巅峰之作。虽已落下帷幕,可它带来的穿越剧热潮仍未降温,《古今大战秦俑情》《女娲传说之灵珠》《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热播,不同程度地吸引着观众。

穿越作品以燎原之势,继军事、农村、都市、知情等题材之后,在电视荧屏分得一杯羹。但穿越剧引来了更多的批评,有编剧曾批评穿越剧:“浪费了五千年的历史!”即使这样,穿越剧也得到了更多粉丝的青睐。许多年轻人乐此不疲,梦想自己能穿越时空,更有甚者试图实践。有则新闻称,某某中学生曾计划穿越,连穿越的朝代、途径、地点都计划地相当完备。夏学銮说“年轻人喜欢模仿,他们对概念本质的含义、背后的原因不了解,因此幻想就可能变成幻觉,幻觉是与现实背离的,不但对年轻人心态塑造没有好处,还有可能造成种种恶果。”

有人评价穿越剧更像是大家十分钟爱的麻辣香锅,内容丰富,口感刺激,更符合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口味。在视觉上,导演更是费尽心力,使用大量的帅哥美女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场面浩大、有气魄,震撼着观众的神经。在听觉上时常回荡着那动人心弦、令人动容的优美旋律。同时,观看穿越剧,甚至可以将自己带入其中,面对历史上每一个人的人物命运,都了如指掌,便会有种未卜先知的。也许,这就是穿越剧的魅力,批判的声音再多、再大,也未能掩盖住穿越剧的火热光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更多的都市年轻人生活在压力之下,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逃避心理。在穿越剧中,即使是现代社会再平凡的人,只要上过历史课,哪怕只是看过少许的古装剧,都能知道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危险困境中能更多地采取主动和自我保护,绝对不会让自己被人欺负,就算一时不小心吃了亏,也绝对能找机会以牙还牙。稍稍有些生活常识,发挥一下自己的小聪明,都能获得历史上某位大人的赞赏。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穿越剧中角色的互换恰恰能让疲惫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满足内心的任何需要。

诸多批评穿越剧的人所担忧的问题确实不能忽视。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曾指出:“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穿越剧的观众群以年轻人为主,特别是尚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学生,历史的不实很容易误导他们,甚至让那些时常抱有幻想的人愈加背离现实,不利于心态的发展与塑造。

穿越剧本篇5

穿越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穿越并不仅限于回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或穿越到平行空间、平行世界、平行宇宙,或是同一时空同一时代,A穿越到B身上。还有可能空穿,穿到一个没有历史记录的时代也有可能穿到异时空(玄幻文明、仙魔文明、奇幻文明等等)。而这些作品主要包括“穿越小说”“穿越动漫”“穿越剧”等体裁。让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第一部穿越小说一般认为是马克·吐温的作品《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而中国第一部穿越小说是作家李碧华的《秦俑》,最经典的则是黄易的《寻秦记》。在《寻秦记》中,主人公项少龙依靠现代搏击和修习古代武术打败了许多英雄好汉,也利用来自未来的知识见解及自身魅力征服了许多国家的美女。在《寻秦记》之后,讲述男性穿越故事的各类小说一度在网络上大热。早期穿越小说中的穿越时空,一般需要做很多铺垫,并且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项少龙靠的是时光机器。而现在的穿越小说则极大地提高了穿越效率,走路、摔跤、洗澡甚至睡觉都可以完成穿越。很多小说的女主角一睁开眼,便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沉鱼落雁的古装美女,并且大多数女主角以尽快赶到古代与帅哥谈恋爱为第一要务。当然,现在的穿越小说为了迎合不同层次人群的阅读需求,有穿越过去完成一些政治使命的,也有戏说一段历史的,而不再纯粹是以爱情为主线了。《回到明朝当王爷》《薄荷荼靡梨花白》《兰陵王妃》等都是受到大多数读者欢迎的穿越小说。

穿越动漫一般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中的人穿越到动漫中所设定的场所;另一种是指在动漫本身情节中,动漫角色从自身所在的时空穿越到另一个不一样的时空中。一部分作家喜欢把来自A世界的穿越主角和B世界的主角来个互相对抗戏;另一部分作家喜欢把来自A世界的穿越主角和B世界的主角来个感情纠葛戏。此类动漫经常带有某种魔幻色彩,情节跌宕,深受观众们喜爱,《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穿越时空的少女》《凉宫春日的忧郁》都是其中的经典作品。

穿越剧本篇6

中国与韩国同样属于亚洲文化圈,且二者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中、韩穿越剧二者具有较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同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尝试着对于中韩穿越剧艺术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一、类同的穿越模式与形式

穿越时间、空间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管是个体,还是人类存在,都是在追忆历史与源头中完成自我理解与自我认同,从而确认自己的身份。过去的历史故事在现代人眼中,好似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有似无。因此,人们对于历史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窥探欲。时间机器是现今人类仍然无法打破的禁律,人类无法超越时空。正如古时人们对于月亮的向往“嫦娥奔月”神话正是人类借助想象力为自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穿越影视剧正是一部时光机器,它可以实现人类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梦想。中国与韩国虽说语言文化有所差异,但是穿越的模式与方法却大多相似。

1.穿越模式。

(1)现代穿越到古代:中国的穿越剧里多为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的故事《寻秦记》《神话》《古今大战秦俑情》与秦朝有夫《九五之尊》《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皆与清朝有关。而早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则是明朝,讲诉的是“靖难之变”历史故事。韩国穿越剧中从现代穿越回古代,主要是朝鲜时代《仁医》外科医生陈赫后在与患者争执时不慎跌下楼,穿越到1860年的朝鲜时代。

(2)古代人穿越到现代《九五之尊》,清朝的雍正与刺杀他的吕四娘在船上打斗之际,天象突变,二人被卷入漩涡中,穿越到了21世纪的香港。韩剧《屋塔房世子》中朝鲜王世子李悟与三位臣子在调查世子殡的死因时,因意外穿越300年的时空,来到了21世纪首尔朴荷住的屋塔房里。《仁显王后的男人》的金鹏道同样来自于朝鲜时代,在现代遇到了自己真心相爱的女子。

2.穿越形式。

借助器物媒介:《神话》的穿越器物是虎形吊坠和宝盒《穿越时空的爱恋》则是梦游仙枕遇上十三颗行星排成一线的一刻《宫锁心玉》,晴川通过古树和古井穿越于现代与古代《屋塔房世子》李悟纵马飞跃遇到圆月,穿越到现代。

意外:《步步惊心》中,若曦触电被送至清朝《仁医》陈赫与病人争执,意外坠楼,穿越回到朝鲜时代。

符咒或高科技:《寻秦记》中项少龙利用高科技穿越到了秦朝《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利用符咒多次穿越与朝鲜和韩国之间。

二、单元时空与多元时空交错叙事结构

穿越意味着时空之间的界限是可以被打破的,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原本不可能并存的时空,通过“穿越”被连接起来。交错的时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给予编剧者无尽的想象和制作空间。多种元素的聚集,再现的历史情景和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1.单元时空叙事结构。

中国式穿越剧在剧情设置上多是主角因为某种方式从现代这一时空穿越至古代另一时空,进入某一朝代。亲身经历已经尘埃落定的历史生活,并且卷入感情纠葛中。在这样一部穿越剧中,只是在开头和结尾出现在现代时空的生活场景,重点放在穿越者穿越后生活的时空。如《宫锁心玉》,讲述的是现代女子洛晴川在订婚仪式上为了追一幅被风吹走的清装美人图而跑至一座神秘树林中,美人图到手的一刹那却脚下一空,跌入时空隧道并穿越到清朝。在清朝被卷入风云诡辩的宫廷生活,并且陷入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及爱情之电《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都属于单元时空叙事结构。

2.多元时空交错叙事结构。

韩国的穿越剧多采用的是多元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在古人穿越到现代《仁显王后的男人》中,生活在朝鲜肃宗年代的状元书生金鹏道,因党派之争家族被灭。王上怜惜他的才华将其留下,后遭人刺杀凭借一纸“符咒”穿越到现代的首尔。不同于其他穿越剧中的单向次的时空转换《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用一张“护身符咒”完成了多元时空的自由转换,现代与古代场景的随意转化,完美地构成了整部剧的叙事结梅《仁医》所讲述的是外科医生陈赫因为不愿救治在工地受伤的病人与女友美娜发生争执,美娜伤心离去后遇到车祸昏迷不醒。经历这一变故的陈赫在与病人的争夺中意外坠楼后穿越至朝鲜时代,在那里他遇见了与美娜相貌相同的英莱。整部剧的大背景是皇位争夺战中紧张的政治环境,揪人心魄的医治过程,让观众的心随着主角的经历,上下起伏。陈赫身处150年前的朝鲜时空,面对与女友相同面貌的英莱,无比牵挂昏迷中的美娜,而花魁春红的奇怪行径更是让他迷惑。春红知道他的来历,也知道美娜的处境,她告诉陈赫美娜已经死了。因为她在13岁时因坠落悬崖,穿越至现代韩国,她听到的是美娜已经死了。至此,朝鲜时空、现代韩国时空、13岁小春红所处的医院与成年花魁春红,在此交错,完成了整部剧的叙事结构。

三、错综复杂与模式化的人物关系

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的穿越剧中,走的都是俊男加美女模式。而关于剧中的人物设置,中国表现为错综复杂的关系模式,韩国则是模式化的双生双旦的人物模式。

1.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中国的穿越剧中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女主角、男主角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关系,他们往往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才能在一起。女主角从异世而来,带着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思想和才智而来“男女平等”“一世一双人”的思想观念,给各位身处于“以夫为天”“三从四德”的男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为她的独特所吸引,为她的聪明才智所倾倒。因此“好女众男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同样优秀的男主角,受到很多女子的喜爱。如《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宫锁心玉》的晴川,《宫锁珠帘》中的怜儿,皆是受到众位阿哥的青睐。这就导致了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模式化的人物关系。

韩国穿越剧延续了偶像剧的人物关系设置,即男一号喜欢女一号,男二号也喜欢女一号,而女二号又喜欢男一号,女一号却始终与男一号互相喜欢。这是一种双生双旦的人物模式。就算是在不同的时空,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依然没有变。

如《屋塔王世子》中,世子殡、世子、妹妹之间的关系,就算穿越到现代也同样未曾改变。时空转换了,人物的性格、品质,彼此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变。再比如《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为保护中宫娘娘仁显王后而穿越。正巧碰上出演仁显王后的崔茵珍,二者之间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爱情。对于金鹏道而言,崔茵珍就是他豁出性命也想保护的“王后”。

四、庄重严肃与清新淡雅的美学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作品,中国和韩国穿越剧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中国穿越剧主要表现为庄严严肃,而韩国穿越剧电视剧则是清新淡雅。

1.庄重严肃的美学风格。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占据主流和大统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即可称之为“礼乐”文化《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就是对于“礼”最好的阐释。中国注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要求凡事以大局为重,虽然说现代社会提倡自由平等,但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刻入了我们的骨血里。中国穿越剧多数是由现代穿越入古代,首先就确定了整部剧的大背景是古代,整个画面所呈现的就是庄严的皇城、礼制森严的古代社会图景。尽管女主角由现代社会穿越而来,带着现代新思想而来,却只能入乡随俗。如《步步惊心》,整部居}l所处的背景就是清朝,故事的场景就设置在京城,天子脚下。如此一开始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就算是有着轻松愉快也只是短暂的,更何况剧情随着众皇子夺嫡之战,更加严肃。剧中的衣食住行皆有规制,稍有差池便是大错。所以,中国穿越剧主要呈现出庄重严肃的美学风格。

2.清新淡雅的美学风格。

穿越剧本篇7

【关键词】审美;电视剧;《步步惊心》;古装穿越剧

“穿越剧是对穿越时空这一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简称。而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说是指就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了另一时空(B时空)展开一系列活动的事件。”[2]电视剧《神话》于2010年作为内地首部穿越题材电视剧,在央视八套节目播出后,创下了该频道电视剧收视率的新记录。继清穿剧《宫》(又名《宫锁心玉》)于2011年1月31日在湖南卫视首播后,时空穿越题材电视剧便成为一种电视剧创作的热潮。2011年9月10日改编自桐华的同名清穿小说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又在湖南卫视引热荧屏。

电视剧《步步惊心》主要讲述了张晓在与男友争吵的瞬间,因车祸重创与电击,她的灵魂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依附在了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身上。马尔泰・若曦从此变成了具有现代白领张晓灵魂的另外一个人,从此身不由己地卷入“九龙夺嫡”的纷争。剧中若曦熟识历史,看透了所有人的命运,却因情感的纠葛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终被权力的争斗所深深伤害。在电视剧艺术的叙事层面,《步步惊心》情节紧凑、有条有理,以历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为线索,配以若曦与众皇子的情感纠葛,将青春与成长、友情与亲情、心计与权谋、悬疑与杀机、快乐与沉湎宣泄得淋漓尽致。《步步惊心》的收视新高,确实证明了古装穿越剧已经被电视观众所接受,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古装穿越剧引领电视剧风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其表现出的审美取向予以正确的梳理与评判,以期观众能够在享受穿越剧带来的的同时,明确正确的审美价值标准,从而将个人的审美境界引向自由、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地。

《步步惊心》:审美娱乐化的当代演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受到经济基础制约的文化领域随之受到了剧烈震荡,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大众文化以世俗化、娱乐化和商品化为特征,以普通市民阶层为主要受众,以感官愉悦为目的,消解经典性、高雅性和精英性。”[3]大众文化语境带来的社会娱乐化、审美时尚性,导致了大众审美情趣的主题性偏移。即:电视剧创作的题材范式由严肃的政治、军事题材剧向轻松活泼的世俗、生活剧转型;电视观众的审美趣味也由崇高、悲壮的美学范式转向了轻松、荒诞,甚至于无厘头式的情感宣泄。在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电视剧界也便将创作转向了彰显“后现代”特色的穿越题材。

穿越剧的“本故事纯属虚构”,点出了只要能开心地看着他们认为可以开心的电视剧,观众就满足了。在这场大众审美文化的浪潮中,穿越剧既表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平民主义趋势和大众化思潮,又通过解构、复制与拼贴,使“崇高和高雅的艺术失去独立价值;社会理想、国家前途、传统文化被模糊和淡化,导致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也由于机械的大量复制,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4]《宫》中纠缠在四阿哥和八阿哥两位皇子之间的晴川,编剧没有给她力挽狂澜的重任,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谈情说爱上;《步步惊心》中若曦也曾在四阿哥和八阿哥两份不同的情感之间徘徊,她的出发点也是想找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雷同的剧情,相似的情感演绎,竟在2011这一年两次触动了观众的审美神经,这不能不说由《宫》到《步步惊心》,当下的电视剧观众正以娱乐的方式体验着审美。大众审美文化语境与后现代艺术盛行的今天,审美的娱乐化与时尚性已经成为观众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趋同、差异消逝、个体压抑与自我宣泄的重要方式。

尊重历史:娱乐审美化的必然要求

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依托历史事件叙事,而又不等同于历史。“九龙夺嫡”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残酷惨烈的皇位争夺事件,描述的是康熙在位期间皇子各自把持一部分权位,因为政治能量、胆子大小、为人理念不同,形成了几个力量强大的夺取继承人位置的政治集团。艺术对于历史的言说会表现出不同的面貌,穿越剧《步步惊心》中女主角化身16岁少女回到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被说成是几位阿哥为了她才群起争夺皇位。古装穿越剧可以依托历史事件叙事,但不能肆意更改、伪造历史事实,否则,相对于历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的悲壮审美体验,穿越剧在粉饰历史的同时所传达出来的滑稽、轻佻的审美感受,无疑将大众的审美水准拖向了只求不求美感的非审美境地。审美需要娱乐化环境,电视剧艺术也需要给观众以视听感官的,但一味地只求娱乐而不讲审美,观众仅仅停留在视听感官的生理刺激上,不求认识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与精神的澄明,那么电视剧将不再是艺术,也就无法实现其审美的功能。所以,“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走红是电视媒介和观众共同的娱乐需求,但是,若架空历史的调侃滋生出的自娱自乐,在各种媒介为了寻求热点吸引眼球的合谋下,形成制造娱乐的伪语境和自我复制的伪热点则是可怕的。”[5]

古装穿越电视剧艺术的审美取向,不是为了赚取高收视率的迎上合下,而是通过那些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的正确审美观引领观众,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相对于《渴望》所展示的奉献、宽厚、真诚的人间真情;《苍天在上》、《英雄无悔》所传达的崇高、悲壮的人生真谛,穿越剧《步步惊心》带给观众的依然是《宫》中所展示的“美女+帅哥”的偶像组合与视听营造的感官刺激。形式上,《步步惊心》是《宫》的延续版,《宫》中晴川对四阿哥、八阿哥的爱情游戏,《步步惊心》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内容上,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在《宫》与《步步惊心》中都遭遇了爱情的冲击。古装穿越剧,暂且不否认其人物造型的优美、画面制作的精致,但静心细想,除了可以提供给观众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外,其一味追求感官娱乐刺激、削减深层审美感悟,等同于“只要娱乐,不要审美;只要,不要美感”。优秀的古装穿越剧既要“养眼”,又要“养心”;既要“大事不虚”地尊重历史,又要“小事不拘”地设计艺术的细节,这样才能让娱乐富有审美的根基。

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取向

“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6]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创作想要“既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具备蓬勃的生命力,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那就一定要与整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同步并领会时代审美精神的本质。古装穿越剧尽管是一种供观众消遣娱乐的文化艺术商品,但是在审美意义上,它还承载着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教化功能以及国家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

“文化是‘化’人的,文艺是‘养’心的。学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鉴赏文艺,把心的境界‘养’高。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才能确保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步步惊心》首播收视率为1.73%,成为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名,这说明大批观众热衷于欣赏该剧。但作为新时期电视艺术的独特类型,古装穿越剧不能仅仅将收视率看做剧作成败的唯一评价标准。收视率固然重要,但收视质量却是影响大众审美素养的。《步步惊心》将“九龙夺嫡”历史事件,虚构成阿哥们为了爱情才争夺皇位,无疑会将广大观众的历史观引向误区。这样,历史上“九龙夺嫡”的悲壮审美体验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便是那些戏谑、荒诞与无厘头的。在这种只求“”的境况下,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去“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

因此,只有在保证了穿越剧的思想性、艺术性的收视质量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穿越剧的观赏性与收视率,达到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的辩证统一、与美感的及时转化,这才是当今古装穿越剧继续发展与前进的根本。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盛行下的电视剧创作,应多出像《沂蒙》、《媳妇的美好时代》、《我是特种兵》、《人间正道是沧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经典剧目,而不能一味地“迎合”与“媚俗”。古装穿越剧创作的审美取向,亦应摒弃“庸俗”与“粗制滥造”,向“精品”与“经典”努力。只有这样,古装穿越剧才能真正做到“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才能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创作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和谐的文化需求和多样的审美需求。

中国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方向

中国电视剧自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开始,发展已过半个世纪。电视剧初创阶段,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思想的引导下政治功能被过度放大,其审美娱乐功能相应被忽视。在艰难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国电视剧都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参与进来,并对该时期的历史发展发挥了不同角度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中国的发展方向转到了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各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才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发展史。中国电视剧也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其功能由政治转向了经济,由经济扩展到了文化及审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电视剧的审美娱乐功能得以进一步放大,诸如《渴望》、《双面胶》、《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亲情树》等家庭伦理电视剧,将大众的审美带入了以“家”为核心的伦理类问题的探索上。这些经典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应该说剧中故事的每一个设计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更因为这些电视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积极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状态,因此,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相反,当下流行的穿越题材电视剧,虽然拥有一批年轻观众,但总体上,因该类剧种没有生活的原型,随便找个历史典故或事件作为华美的外衣,其实质依然还只走青春偶像剧路线。穿越剧,将爱情主题视为唯一,追求毫无根基的虚无浪漫,而抛弃真正历史事件的伟大与壮美审美的体验,这种创作方向从长远看是不会长久的。当然,在看待穿越剧这一新兴剧种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电视剧叙事的这种时间、地点、人物的穿越方法,应该算是电视剧叙事艺术手法的创新。

家庭伦理电视剧关注中国以“家”为核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穿越题材电视剧迎合了当代年轻观众的娱乐化追求,而“红色经典”电视剧将我们带入了战争年代,重新体验了革命先辈为祖国的解放、为人民的自由而浴血奋战的英雄豪情。中国电视剧剧种发展的五彩纷呈,从不同的角度,让观众感受到了电视剧这一艺术形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艺术魅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下,当代中国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还是应积极反映主流价值观念,真正将“审美”与“娱乐”巧妙地结合起来,绝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仲呈祥.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从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看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经验[J].艺术教育,2008(4).

[2]刘子嫣.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J].今传媒,2011(3).

[3]唐宏.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分析[J].电影文学,2011(15).

[4]仲呈祥,陈友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孔朝蓬.穿越的梦想与历史的沉思――穿越题材电视剧热播后的冷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5).

[6].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6年11月10日.news.省略/politics/2006-11/10/content_5315058.htm.

[7]仲呈祥.文艺要引领精神生活[N/OL].人民日报,2007年5月11日.news.省略/comments/2007-05/11/content_6083886.htm.

穿越剧本篇8

“青年性”,顾名思义,与迷茫冲动、充满活力冒险、天马行空的年轻人行为有关,但美国社会学家伯杰反对将“青年性”简单地以生理年龄来划分,而是提倡以一个人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倾向和特性加以辨别。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人是否年轻,只要其行为中体现出冲动极端、探险投机、不懂掩饰、缺乏节制和谨慎等特征,都可纳入“青年性”的定义范畴。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在其撰写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一书中将“青年文化性”的影响表征分为感性文化的崛起、‘成长’母题与成年仪式、身份认同与‘寻找’母题三大类。;匆笔者之所以认为“穿越”剧具有很强的青年文化性,不仅是因为这一类型来源于年轻人(“穿越”剧绝大多数是根据网络上流行的“穿越”小说改编而成,而网络作家清一色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主要受众是年轻人,更由于这类题材完全符合青年性的文化表征,具体分析如下:1.“穿越”的感性文化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己逐渐从理性文化时代转换到感性文化时代。这种以“感觉”、“感性”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似乎容易被扣上主观臆断、浅薄随意、不严谨和不可靠的帽子,但马克思和鲍德里亚等大师都对“感性”做出了客观评价,认为“感觉”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本体存在,身体和感觉的地位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实。‘我们姑且不论感性文化本身优劣与否,或简单评价其是否值得提倡,单是看感性文化转换所具有的普遍性这一点就不容忽视。毕竟,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释放个性、表达自我的时代,“穿越”剧便充分展示了感性、自我和释放个性的特点。首先,“穿越”时空本身属于人们的主观臆想和愿望,非客观世界所存在,而其在影视剧中的实现手段,如催眠术、时光机器、车祸撞击等,更是违背客观规律、根本不可靠的。其次,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我”都是被无限放大的,不仅用现代人的思维和经验干预古代人的生活和命运,更在很大程度上被塑造成历史进程推动者的形象,尽情地释放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此外,从“穿越”剧的创作群体和主要受众来看,平时处于社会非主导地位的,未能受到足够关注、渴望获得更多话语权的青年人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天马行空、甚至不着边际的“穿越”,恰好代表了这个群体自我表达的心声—一个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年轻主人公“穿越”时空后,也可以去书写和改变历史进程,其中象征性的隐喻和潜藏的心理爆发力可见一斑。2.“穿越”中的“成长”母题和成年仪式既然“青年性”是欠缺理性和成熟的,那么,“成长”就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脱开“青春吃语”的“成年仪式”更是必经之路。对“穿越”剧中“成长”母题与成年仪式的论证,不妨从作品主人公的典型形象设置和叙事模式来进行分析。从较早的《大括西游》、《寻秦记》到近期的《宫》、《步步惊心》,“穿越”剧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充满活力、敢扫一敢拼、叛逆张扬且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憎惜懂懂地踏入“穿越”时空之旅,在另一崭新的环境中历经坎坷,甚至陷入困境难以自拔,最终以涅案式的“告别”,宣告自己的心灵蜕变和成熟。可以说,他仃J在刚开始时都具有显著的“青年性”性格特征,但都是以摒弃“青年性”特征收场。在叙事模式方面,这些典型作品都是遵循“年轻单纯的主人公踏入陌生的时空—经历重重矛盾、饱受纠结折磨—最后成熟起来”的创作套路:有的身陷宫廷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残酷斗争,险象环生;有的则在理智与情感、道德和伦理抉择的漩涡中摇摆不定……无论是何种纠结和矛盾,这个磨砺过程最终都将主人公引向“成年仪式”的完成(焕发新生或得以重生;死亡或受到不可弥补的伤害等),尽管“成长”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无论青春是美丽还是残酷,也无论青春的结束方式是庆祝还是祭奠,“穿越”剧的主人公都完成了“成年仪式”。正如拉康的“镜像理论”所述:婴儿(年轻人)终于在“父权”(残酷与磨砺)的干预下脱离母体,长大成人了。3.“穿越”中的身份认同与“寻找”母题穿越时空,除了在本质上代表一种环境的改变外,更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迷失和困惑。一个“穿越”剧中的主人公会不停地自我追问:“我”到底是电视剧《宫》谁?附着在古代躯体上的现代灵魂到底如何界定身份?“我”知道古代历史人物的结局,可“我”自己将何去何从?纵览国产“穿越”剧,没有一个主人公能够逃开这些终极追问,从《大话西游》的至尊宝到《宫》里的晴川,再到《步步惊心》中的若曦,无一例外。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归宿,更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与彼世。

“穿越”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内核

“青年性”中蕴含着叛逆、颠覆、藐视权威的不和谐因子,这也是青年文化经常被排斥在主流文化和体制之外的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文化性”再进一层可追溯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根源,两者之间有着继承与被继承、延伸与被延伸的关系。笔者试图从后现代主义这个源头来剖析“穿越”剧的精神内核。1.“穿越”中的反扳与颠覆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是同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表征,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和超越。”⑤尽管当代中国社会远没有进入后工业时代,但这种以“怀疑、反叛和颠覆”为标志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形态,己开始渗透进中国社会的细胞里,并逐渐融入青年群体的血液之中。“穿越”剧不失为这股后现代文化势力中的主力军之一,在这里,它可以毫无顾忌地怀疑一切、反叛一切、颠覆一切。真相是被怀疑的,于是就有了《步步惊心》中对历史事实的“模糊性再创造”:雍正皇帝是否通过偷改圣旨而得以继位?康熙皇帝是否真的是因病而终?创作者显然对所谓的“正史”持质疑态度,借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历史的真相根本无从考证,所谓的“正史”也不过是人为的撰写,不足以全盘接受。在这种态度的引导下,创作者对历史事件采取了较为模糊的处理方法,虽没有明确表示对哪种“真相”版本的绝对认同,但还是有倾向性地暗示了与“正史”的不一致,可以说是将“怀疑”进行到底了。在“穿越”剧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是被反叛的,于是便有了((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与牛魔王合谋要杀害师父唐三藏”、“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有私情”、“孙悟空打破人与妖、善与恶的界限与白骨精结婚生子”以及“同一肉身的青霞与紫霞仙子反目为仇”等一系列有违伦理道德的情节设置。经典名著《西游记》被颠覆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除了保留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姓名和身份外,此“西游”已非彼“西游”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被颠覆了,尊师重道、手足相亲等传统美德化为乌有。或许,在“穿越”剧创作者看来,正统权威、精英文化、尽善尽美和秩序规范都是无足轻重的。2.“穿越”中的解构与拼贴“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建构’理念,后现代主义以‘解构主义’作为核心理论基础,试图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来取代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又力图消解各种艺术门类的规则、范式和区别……消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⑥了解了后现代主义这一核心实质,便可对“穿越”剧的惯用伎俩一目了然了: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何等惊心动魄,到头来却变成了一个“穿越”女子为爱情而无心酿成的悲剧,严密、完整的历史框架被个人琐碎的情感纠葛所解构;被誉为“千年一帝”的康熙爷何等英明神武,到头来却只能问一个“穿越”时空而来的小丫头“为什么联是一代圣君?”机智的现代小丫头竟当场吟诵的《沁园春•雪》作为应答,虽深得康熙之欢心,却令观众大跌眼镜;唐二藏师徒四人历经险阻、赴西天取经乃百年来文学创作中的佳话,如今却落得个唐三自在牢狱中对着孙悟空高唱流行歌曲:“Onlyyou(只有你)能保护我西去……Onlyyou能让螃蟹和虾蚌无法吃我……”无厘头式的错位和拼贴让人哭笑不得;西楚霸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事迹可歌可泣,现在却不得不耐心倾听一个“穿越”时空而来的小伙子大念《水调歌头》,还高喊小沈阳的“不差钱”……诸如此类的荒诞解构不胜枚举。“穿越”剧简直演变成一幕随意拼贴、极度宣泄的闹剧。古与今、雅与俗的界限在这里已被消解得所剩无几了。

结论及建议

穿越剧本篇9

[关键词]叙事;视角;悲剧性叙事;个人体验;女性主义

时下,电视荧屏刮起一股穿越之风。其中尤以历史穿越题材为盛,电视剧《步步惊心》就是典型代表。而此前已有“古人穿越到现代”的滥觞,如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仙剑奇侠传》,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等。电视剧《步步惊心》迅速蹿红,在各大卫视都竞相播出,以“穿越”一战成名。穿越剧能够步步惊心,紧扣观众心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叙事精妙,穿越惊心

电视剧《步步惊心》的编剧匠心独用,构思独特,叙事精妙。

一直以来,古今中外学者很早就致力于叙事文学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建构了相当系统的理论。在西方,经过一系列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形成了“叙事学”和“新叙事学”两个时期。在我国,在吸收和取其西方叙事理论精华之外,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国叙事学理论研究方法。叙事即讲故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它由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三部分构成。电视剧《步步惊心》将现代人张晓置身于一段具有争议性的历史纠葛——康熙之子八王争霸中,扮演女主人公马尔泰若曦这一格格,从而参与到这段爱恨情仇、角逐激烈的皇位争夺之战中。基于叙述话语,值得讲一讲当下流行的“穿越”。“穿越”涉及叙事学中的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文本时间即“讲”故事的过程,称为文本时间,而“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称为故事时间。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大表现方面就是时序。它即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而“穿越”就是逆时序叙述的。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之间还存在种种不一致的形式,即一般所说的逆时序。逆时序的叙述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因而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这就是现在许多剧本一时流行穿越攫取观众注意力的一大原因。《步步惊心》即如此:张晓作为现代人,已知晓清朝历史,了解清朝皇帝康熙驾崩之后是雍正继位那段历史结局及康熙各儿子的命运归宿。因此,在她看到诸阿哥们在宫殿外谈笑风生、意气风发的场景,此时镜头逐一特写,已将他们的未来结局呈现给观众。电视剧采取倒叙的编排,象征性给观众暗示,已调动起观众无意识的悲剧情结和好奇心,挑起观众继续观看的动机,从而让观众落入重重惊险、步步惊心的深宫大院之中。

同时,电视剧《步步惊心》编剧还采用了逆时序的另一种叙述方式——插叙,即顺时序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上下文的时间、因果关系不连属的内容故事,使主要的故事进程造成暂时的中断或延宕。在有的故事中插叙的内容反客为主,成了故事的基本内容,而顺时序的叙述则降到次要地位,成为插叙内容的框架和向导。在《步步惊心》中,整个故事的结构是:现代人张晓在医院昏迷不醒。这是故事的开端,紧接着的插叙是张晓穿越到了清代变成马尔泰若曦去经历康熙王朝种种的明争暗斗宫廷之战,结尾是在若曦香消玉殒之后,张晓从沉睡中醒来去探求自己十年多的宫廷经历是否存在,在博物馆里得到证实。如上述所言,该剧符合第二种情况,插叙的内容是该剧主要呈现的部分,开头与结尾只是引领故事的框架。如此叙事,一反常规,易引起受众的新鲜感,使其欣然接受。

二、视角新颖,内外兼“聚”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法国学者热奈特用“聚焦”这概念来阐述不同的叙事视角,将其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三种类型。

《步步惊心》采用了内外兼“聚”的视角进行剧本的建构,即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的特点是叙述者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述故事。内聚焦叙述的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通常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移入作品中,成为内聚焦。它可以体现为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既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受众进行描述和评价,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的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知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可产生身临其境般的逼真感觉。外聚焦叙述则是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而《步步惊心》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用现代人张晓的身份作为局外人,纵然知道历史的结局却无从知晓众位皇子曾经经历的故事,而安排若曦这个角色,采取内聚焦叙述的视角便可领会貌似平静实则汹涌的宫廷之中皇位争夺之惊险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若曦为每个人命运担心的心理纠葛。张晓的爱莫能助以及若曦的无可奈何,两个视角、双重身份相得益彰,相互补充,让大众将每位人物坎坷命运酣畅淋漓地体验了一回。

《步步惊心》叙事精妙,视角独特还在于:编剧巧妙地设置了若曦这一虚构的人物,在扑朔迷离的历史故事中,既不影响历史整体的进程,又作为独特个体,去参与皇宫贵室中的是非恩怨、人生百态。这一方面能清晰地向受众呈现当时历史的社会风貌,一方面又能随着若曦,带着若曦真情体验去感受每位置身在深宫大院的人物的欢喜悲忧。这也是该剧让大众大快朵颐的地方之一。

三、悲剧叙事,思考人生

如尼采所言,在人类集体无意识当中,人类就早已存在“日神”和“酒神”精神。而酒神精神是一种悲剧精神。悲剧自古以来受广大文人学士推崇是因为其具有净化效果,能够引起人类恐惧和怜悯的情绪,是人生终极意义的一个体现。

《步步惊心》很好应用了这一点,故事集中塑造了八爷这位悲剧性人物。让人联想到经典悲剧剧目《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无论怎样逃避,都摆脱不了“弑父娶母”的悲剧命运。《诗学》当中曾提到悲剧人物的塑造,应选取这样的人物:选择具有“神性”的英雄,比如说出自大家族中。而他们除了英勇神武,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摆脱不了自己的宿命。《步步惊心》当中的八阿哥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才华出众,智谋过人,虽是庶出,也长在皇族之家,在众皇子之中脱颖而出,享有“八贤王”的美誉,有着康熙皇不能小觑的八爷党。但是,他就是不能挣脱做阶下囚饮鸩而亡的命运。不管他是积极入世,还是隐退田园,都被认为是蓄谋已久;对皇位的争夺,逃不过最后真命天子不是他的命运,对皇位的放弃,挣不开他为鱼肉锒铛入狱的宿命;如俄狄浦斯,命运之神如此安排,前方之路如何抉择,本片通过呈现八爷的悲剧性的一生,不仅让受众产生对其命运唏嘘不已的怜悯,更为重要的是以期引起观众对人生的追问。

“穿越”究竟能惊心多久?任何事物都必须对其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当然,我们希望穿越剧作为新兴形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蓬勃发展,如此,必须对自身优劣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下面,笔者就该剧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夸大个人体验。

在电影学中,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新生代导演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第六代导演,他们一反第五代导演对集体记忆的追寻,而推崇个人的人生体验以及个人生命的彰显,以电影贾樟柯导演的《小武》、路学长导演的 《长大成人》为典型代表。

在《步步惊心》中,这种强调个人体验也得到了体现,甚至有些过剩。鲜明之例是:若曦凭借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给她所关心的人一些提醒或暗示,剧中一句经典台词是“做自己所做的和不得不做的,避免日后后悔”,典型的情节就是让八爷提防着四爷以及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这种强调个体作用,犯了不顾历史进程规律,强调英雄人物的作用,意欲力挽狂澜,反而被历史的洪流吞没之大忌。

其次,视觉窥视欲应用膨胀。

必须承认,当今社会是读图时代。图像的快捷这一现象被众多的广告商、媒体策划人所应用。他们通过了解受众心理、利用明星效应来为其代言等形式为成功运营增加筹码。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名词:视觉窥视欲。窥视癖,专指以偷窥为源泉的性心理现象。英国学者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和叙事电影》一文中提到好莱坞电影是如何满足男性观众的窥视欲的。当下,通过俊男靓女来吸引观众眼球的方式,比当时学者的社会背景更为普遍或者泛滥,可以说使观众的视觉范围扩大,如果说当时劳拉·穆尔维是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话,那么,如今各大媒体不会犯如此低劣的错误了,启用“高帅富男”做形象代言,让女性朋友一饱眼福外,便没有歧视女性的嫌疑了。诚然,不能全盘否定应用明星效应的策略,只要赋予美感,就值得欣赏。而一味滥用视觉,制作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就不值得提倡了。

电视剧《步步惊心》当中,启用明星,演员年轻化的策略是保证收视率的一大法宝,无可厚非。

电视剧《步步惊心》中,上至皇子贵妃,下至丫鬟奴婢,都是清一色美女帅哥。这部剧播完之后,除了留下“四爷党”“八爷党”以及他们微博大红之外,那整个剧本还给观众留下了什么?演员年轻化固然可以,但一部电视剧灵魂不在此而在内容。如果,一个人、一件事经过几次行围之后就能解决的话,那不免也会让细心的观众产生怀疑吧?编剧在情节、结构上多花心思的话,也就能避免“狗血”这样落人口实的结果了。

最后,女性主义过分夸大。

女性主义理论从最初的为女性呐喊,走向彷徨,再到最后走向沉沦。提出女性最终能替代男性,无所不能,就令人深思其正确性了。

电视剧《步步惊心》对女性主义的夸张程度没有到这般地步,但是,也有夸大女性地位的成分。若曦在文本当中,皇上的十四位阿哥,就有太子、四爷、八爷、十爷、十四爷对其倾心,不但是生活细节,就连国家大事,这些人对她的建议也多是言听计从。更为甚者,英明的康熙对她的想法也刮目相看。鲁迅曾评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说其对诸葛亮的塑造有些妖魔化,虽说《步步惊心》中若曦这一角色没有妖魔化,但多少有一点神化了。这位弱不禁风的女性,却能左右一代帝王的决策,无疑就有些夸大当时情境下女性的地位了。

“穿越”能惊心多久?笔者希望这个答案是永远能惊心下去。只有穿越剧能发扬叙事精良、视角独特、独具思想性的优势,摒弃弊端,在剧本情节、内容上多下工夫,才能使其越战越勇,展现出风格、展现出成绩!

[参考文献]

[1] 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233,246-251.

[3] 亚里士多德.诗学[M].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穿越剧本篇10

“穿越”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穿越”的盛行也许只是人们想探寻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的心理作祟。因为我们在时间面前都有无力感,我们都对时间好奇。

爱家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张丽说:“读一读穿越小说,看看类似的电视剧,不难发现,穿越的原因无非是在现代遇到了挫折,穿越回古代,获得新身份,好像得到了‘第二人生’,一切从头来过。而据调查,‘穿越迷’们之所以渴望穿越,是因为主人公可完成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的人总被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勉强自己做与自己本意相违背,却不得不做的事。于是,每当挫折来临,就总有释放自己,战胜一切的渴求。”

渴望回到过去或是不思进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婷丽说:“渴望穿越到过去的人,往往因过去某件事或某些人,曾感受到一些挫折和失败,所以就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伤痛里不肯走出来,虽然人在现在,但其思维和意识却‘穿越’到了过去,每每用过去的那些痛苦来折磨自己;而另一些人却是陶醉在过去的美好里,视过去的美好为现在的现实,不肯做出一点努力和改变。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不思进取的典型例证,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穿越过去’,常想过去而不看现在的现实,同样也不想未来该怎么办,做些什么努力或改变。”

人潜意识里都是渴望穿越

周婷丽说:“很多人面临困境时,喜欢说的口头语是,以后就好了。以后?到底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大家习以为常,也似乎认为说的很有道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在作怪,也是一种心理安慰,视目前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于不顾,把眼光指向了未来,只要未来好就行。用这样的心理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不直接面对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去解决现实问题。”

“穿越”解决不了问题

周婷丽表示,无论是想“穿越”到未来还是过去,都是没有把目光放在现在的表现。人们更应该追求的是此时此刻的感受,应该走出“过去的阴影”或离开“幻想的未来”,回到现实,不再让思想随意“穿越时空”,而是脚踏实地的停留在现实中,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和困难,提高自我效能。

张丽说:在心理学中,应对挫折的积极方式有一种叫做“升华”,如很多伟大的画家作家将悲愤的力量转化为传世之作。大家也应用这样一种“升华”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