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玉米地十篇

时间:2023-04-04 23:56:56

穿越玉米地

穿越玉米地篇1

玉覆面(图1)长7.8厘米,宽5.8厘米,厚0.2厘米。青白玉,夹有白斑。长圆形,两耳略外凸,各有两穿,正面以条带分为四区,各雕一浅浮雕龙纹,周边及条带间饰以云纹、斜线纹、细方格纹,背面内弧。

玉带钩(图2)长5.8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青白玉,局部呈黄褐色。钩作蛇首状,阴刻鳞形纹和细斜线纹,间以浅浮雕谷纹和斜方格纹。带身正面透雕四条长蛇,身饰细鳞纹,蛇穿过中心的圆环并盘绕四周,圆环阴刻细斜方格纹,背面光洁,有一圆扣。

石璧(图3)肉径10.8厘米,好径4.2厘米,厚0.45厘米。青灰色滑石。双面均阴刻云纹,好为单面管钻,内外缘各有一周弦纹。

双龙佩(图4)长4.6厘米,宽2.4厘米,厚0.6厘米。青白玉,上部呈橘红色,半透明,大部分受沁呈白色。中部为方形管,有穿孔贯穿上下,方管的正反两面阴刻双钩云纹和斜格纹,间以细网纹。两侧各有一透雕的长龙,张口回首,身弯曲呈“s”形,阴刻绞丝纹,间以细鳞纹。

龙形璜(图5)长12.6厘米,宽4.7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龙身体卷曲,回首卷尾,背部隆起,头部有一角,角部、面部、爪及尾部阴刻平行线纹,身部阴刻云纹,局部边缘阴刻绞丝纹,背部有一穿孔。

龙凤璜(图6)长9.6厘米,宽1.7厘米,厚0.3厘米。青白玉,一端为龙首,一端为凤首,身部呈“s”形,阴刻浅细的鳞形纹、弧线纹和卷云纹,并间有细方格纹,首、身及尾部各有一小孔。

云纹璜(图7)长8.9厘米,宽1.9厘米,厚0.35厘米。青玉,受沁后青白相间,两端呈黄褐色。上下均出牙,两端有长条形槽,阴刻云纹,中部上方有一穿。

双龙首璜(图8)长7.5厘米,宽1.6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两端作龙首形,口内獠牙构成一圆环,饰谷纹,谷纹减地呈浅浮雕,边缘内有凹槽,中部上方有一穿。

龙首璜(图9)长6.5厘米,宽1.4厘米,厚0.2厘米。青白玉,一端为龙首,一端为尾,尾部上卷,阴刻云纹和卷云纹,间以弧线纹和斜线纹,中部上方有一穿。

云纹(图10)长6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青白玉,受沁呈白色,弯月状,一端较宽,上有一穿,一端细尖,阴刻卷云纹间小谷纹,边缘有斜线纹。

玉玄鸟(图11)长3.7厘米,宽2.6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局部受沁呈白色,伴有黄褐色沁。呈展翅欲飞状,阴刻鳞形纹和斜线纹,体中部有一孔贯穿。外形娟秀俊美,刚柔相济,线条流畅,纹饰精致,充满韵律和动感,艺术价值极高。此器两面用微雕工艺阴刻细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体态优雅饱满,厚重而又不失轻盈,造型既平衡又有不对称的张力,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微雕玉器。

形佩(图12)长3.9厘米,宽2.6厘米,厚0.5厘米。白玉,略有浅黄色沁。孔一端大,一端小,一侧出一,正面浅浮雕一兽面纹,四周饰卷云纹,内面饰浅浮雕兽面纹和阴刻卷云纹,壁上方有一穿。

穿越玉米地篇2

清理发掘工作于2002年3月26日开始,至4月14日结束。这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土金、铜、铁、骨、石器及玉器料珠等文物638件。其中玉器、玛瑙器(含料器、玻璃器)315件颗。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确定,该墓葬为春秋中晚期的许国国君许公宁的墓葬。

这次清理发掘出来的玉器原主要放置在棺内。我们根据出土时的位置初步复原,大致呈下列形制:

墓主人头顶部放置一组玉佩联珠组合发饰与玉柄形器、玉笄各1件,面部放置一套缀玉赌浚耳部置两对玉i,口内置多件片状冶玉,颈部置两组玉佩玛瑙珠组合项饰;胸部放置一组由云纹玉璜组成的四璜联珠组玉佩,下腹部放置有两件玉璧与1件玉璜;双手部位各置一组料珠、玛瑙珠组合腕饰与1件作为手握玉的玉璜;脚端放置有一组玉璜联珠组合型踏玉。除此之外,头部及其下方还放置有兽面纹佩、鎏、戈形饰、镞形饰、鱼形饰、刀形饰等小型或微型玉饰,推测可能是发饰或者是缀在肩部与胸部衣服上的小件佩饰。

这些器物依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礼玉、佩玉、殓玉等。

礼玉3件,包括玉璧2件、玉璜1件。出土时位于墓主人下腹部。玉璧形制相同,大小有异,素面。较为完整的一件已破裂为3块,青玉,豆青色,有较少的黄白色小颗粒状斑点,并有一道黄白色纹理,半透明。外径9.4厘米,内径4.8厘米,厚0.4厘米。玉璜破裂为6块。

佩玉254件(颗)。根据发掘时玉器的出土情况,我们尽可能地对组合型玉佩进行串连复原。据此可将它们分为单体玉佩与组合玉佩两种。

单体玉佩21件,计有i、勾连云纹佩、卷云纹佩、兽纹佩、玉鎏、冲牙、镞形饰、戈形饰、刀形饰、条形饰、璜形饰、猪形饰、鱼形饰、弧形饰等14种。这些玉饰除玉i出土于双耳部位之外,其他大都位于头部、颈部与肩部。

组佩玉六组233件(颗)。计有夔龙纹玉佩联料珠组合发饰、夔龙纹玉佩联珠组合项饰、云纹玉佩联珠组合项饰、四璜联珠组玉佩、料珠玛瑙珠组合腕饰等五种。

1、夔龙纹玉佩联料珠组合发饰一组21件(颗)。由1件牛首形玉佩、5件夔龙纹玉佩、1件梯形玉佩、14颗轮形料珠相间串连而成。每两件玉佩之间皆由两颗料珠相间隔。这组玉佩大概是专门用来缠绕被绾起的发髻,以牛首形玉佩为总纲在缠绕后于末端打结。玉佩总长度36厘米。

牛首形玉佩为青玉质地。受沁呈黑褐色,局部呈黄白色。不透明。扁平体,面部饰卷云纹,吻部一对椭圆形凹坑作为鼻孔,两只椭圆形眼睛过分集中在一起,双角耸立而向内弯曲。吻部与双角正中的端面上各有一个小穿孔透穿于背面。高4.2厘米,最宽3.8厘米,厚0.6厘米。

夔龙纹玉佩形制、纹样、大小基本相同。青玉,冰青色略泛浅褐,微透明。扁平体,长方形。四周有齿状扉棱,正面饰粗线夔龙纹。近两端处自正面向背面各有一对小穿孔。保存完整的长方形夔龙纹玉佩长3.8厘米,宽2.6厘米,厚0.2厘米。

梯形玉佩位于组合发饰的中部。两个穿孔均残。青玉。豆青色,正面有多处灰褐色沁斑,背面受沁呈灰白色。不透明。扁平体,正面上鼓,为弧面,背面相应凹陷。两端正中的端面上各有一个穿孔斜向透穿于背面,但两个穿孔均已残坏。上底长1.7厘米,下底长2.3厘米,高3厘米,厚0.4厘米。

2、夔龙纹玉佩联珠组合项饰一组42件(颗)。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颈部。由1件鸳鸯纹玉佩、1件浮雕兽面纹玉佩、1件阴线兽面纹玉佩、9件双夔龙纹穿孔玉佩、20颗轮形料珠、10颗红玛瑙珠相间串连而成,周长约58厘米。其中鸳鸯纹玉佩与兽面纹玉佩悬垂于佩戴者胸前,每两件玉佩之间各以1颗红玛瑙珠与2颗轮形料珠呈单行串连相间隔。

鸳鸯纹玉佩1件。位于整组玉佩的正下方。其一角稍残。黄褐色,正背面因受沁而呈黄白色。整体近梯形,周边有齿状扉棱。正背面纹样相同,均饰以6只3组两两相背而立的鸳鸯纹,上边的两只较大,下边的4只较小。鸳鸯的眼、肢、翅均用细阳线雕刻而成。下边4只鸳鸯的颈部各有一小孔,中间有两个透孔,使图案造型更加生动。宽3.8厘米,高3.3厘米,厚0.3~0.4厘米。

浮雕兽面纹玉佩,悬垂于整组玉佩的下方。青玉。深冰青色,因受沁大部呈黄白色。半透明。扁平体,近梯形,周边有齿状扉棱。正面饰浮雕式兽面纹,兽面双目呈椭方形,吻部上卷,眉上似有弯曲的鹿角,面部两侧饰左右对称相互缠绕的繁絮蟠螭纹。口旁一对獠牙向外下翻卷,獠牙表面饰成束的细发丝纹。另有不少带有鳞片与弯曲利爪的长龙若隐若现地穿梭于蟠螭纹之间。背面为素面。吻部与头顶正中近边缘处各有一个小穿孔。上宽8.6厘米,下宽7.1厘米,高6厘米,厚0.3厘米。

阴线兽面纹玉佩1件悬垂于整组玉佩的最下方。自中部向下有一道裂纹。青玉。豆青色,内含褐色纹理。玉质细腻,半透明。扁平体,近梯形,两侧边有齿状扉棱,上端有一小豁口。正面饰阴线兽面纹,椭圆形双目,吻部上卷,口旁一对獠牙,粗眉与獠牙上均饰绚索纹,兽面上方饰一组左右对称的相背的卷身夔龙纹。背面为素面。吻部与头顶豁口内各有一个小穿孔。上宽4.8厘米,下宽3.9厘米,厚0.3厘米。

双夔龙纹穿孔玉佩,9件中有6件残损,其余基本完好。形制、纹样基本相同。皆为近方形扁体,中间有较大的穿孔,周边有扉棱,四角均向外突出。正面饰两个作逆向旋转的侧视夔龙头部纹样,这些夔龙吻部上卷,眼睛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出巨型獠牙垂于下方。龙身仅为一心形纹样,均置于某一相对的两角。其中一件的夔龙獠牙上有装饰纹样。玉佩两端正中的端面上各向背面透穿一斜向孔。依其中部穿孔形制的不同,可分为旋孔式佩与圆孔式佩两种。前者6件,其中3件较完整,均为青玉,因受沁局部呈黑青色或呈黄白色,不透明;后者3件,皆残,均为青玉,因受沁呈红黄色或黄白色,不透明。

3、云纹玉佩联珠组合项饰一组42件(颗)。由1件阴线兽面纹玉佩、1件悬系玉璧、12件勾连云纹玉佩、13颗红玛瑙珠、1枚红玛瑙管、14颗料珠相间串联而成,周长74厘米。其中系璧位于佩戴者项后,兽面纹玉佩悬垂于胸前。每两件玉佩之间串连两行红玛瑙珠与轮形料珠,其中组佩内侧的一行为红玛瑙珠,外侧的一行为料珠。

阴线兽面纹玉佩位于整组玉佩的正下方。边缘稍残,破裂为6块。青玉,因受沁呈黄灰色与浅灰褐色,不 透明。扁平体,正梯形。两侧边缘有齿状扉棱,上边缘有一条形豁口,下边缘中部向外凸出一榫头。正面饰勾连云纹组成的兽面纹,吻部饰C形卷云纹,圆睛,双眉与鼻梁饰单行重环纹。上边缘近豁口内有一小穿孔,下边缘的兽面鼻部两侧各有一个小穿孔。高6.1厘米,残宽5.3厘米,厚0.25厘米。

勾连云纹玉佩玉质、玉色、形制大体相同,纹样、大小略有差别。青玉。因受沁呈黑褐色、灰褐色或黄白色。不透明。扁平体,长方形,周边有齿状扉棱。正面饰双阴线勾连云纹,纹样中有两只或4只眼睛,从而组成多组简易夔龙纹或龙首纹。

保留最完整的一件粗线纹佩因受沁呈黑褐色,局部呈青黄色。正面所饰勾连云纹较粗,两只椭圆形眼睛以中心对称式分布,组成两组夔龙纹。长4.7厘米,宽3.5厘米,厚0.16厘米。

4、四璜联珠组玉佩一组88件(颗)。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胸前。由4件玉璜、1颗谷纹玉珠、3颗绿松石扁珠、1枚绿松石细管、4枚细料管、24颗轮形料珠、50颗红玛瑙珠、1枚红玛瑙管相间串连而成。整组玉佩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是用玛瑙珠、管、绿松石珠、管、料管组成的项饰;下部以4件玉璜为主体,位置自上而下,个体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玛瑙珠与料珠分列成左右两行联缀于诸璜两侧之间。有意思的是,有3件玉璜的正下方均悬垂一颗较大的玛瑙珠或谷纹珠,每颗珠的下方再连接一颗更小的玛瑙珠,以便于末端打结。这组玉佩的长度约为45厘米。

悬垂于组佩第三号璜下端的谷纹玉珠为青玉,浅冰青色,其一端有黄白色沁斑,半透明。短管形珠。表面饰凸起的谷纹。长0.9厘米,直径1.5厘米。度其工艺复杂,疑原为长管状,根据需要而锯断。

5、料珠、玛瑙珠组合腕饰两组,40颗。可分为左手腕饰与右手腕饰两种,出土时分别位于墓主人左右手部位。皆由16颗轮形料珠与4颗红玛瑙珠相间串连而成。其中料珠呈淡蓝色,表面粗糙。中部有一周锐棱,较短者呈轮式算珠形,较长者近似于枣核形。红玛瑙珠皆为短管形。左手腕饰周长15厘米。右手腕饰周长18厘米。

殓玉56件(颗)。计有缀玉、赌俊⒘嵊瘛⑽沼瘛⑻び竦取U庑┒际悄怪魅怂篮笕腴缡弊门用来殓尸的玉器。其中有些殓玉是专门制作的,如缀玉赌可系挠衿鳎挥械氖悄怪魅松前所用玉器代替,如握玉、踏玉等;有的则是用制作玉器时的边角料或残碎玉片充当,如H玉。

缀玉惧目11件。亦称为玉覆面,或称为缀玉面罩。皆为专门制成象征人面器官如眉、眼、耳、鼻、口、腮、下颌等形状的玉片。它们原本联缀在一块用丝帛制成的方巾上,覆盖在墓主人面部。方巾已腐朽不存,仅剩所缀玉片。这些玉片出土时较为零乱,许多玉片发生错位,推测应是木棺腐朽坍塌扰乱所致。其玉质、玉色互不相同,除一件右眉内含裂纹外,其余均完整无缺(图14)。

H玉35片(颗),除1件眉形玉饰和1颗蜻蜓眼式玻璃珠外,均为碎玉片。这些玉片大都是制作其他玉器时剩下的边角料,或者说是玉器在使用过程中碰伤时而脱落下的碎片。从其形制来看,有璜、[、、柄形器、云纹佩、蜻蜓眼式玻璃珠等器物残片。其中的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截至目前我国所发现最早的一颗。

握玉两件,墓主人左右手部位均有1块或数块玉璜残片,其中左手部位还有1件残玉佩,这些都应是墓主人死后入殓时被置于手中的握玉。

穿越玉米地篇3

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

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20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

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1块钱。”

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

“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12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1点半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地。

问她为何不跟大儿子去上海享清福,农妇说:“上海房子那么贵,我儿还不知啥时有窝,我和他爸哪能再去给他添乱。再说了,黄山有啥不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你们上海人南京人,花好几百块的门票也只能看两天景,我们一年到头在看山看景,赛神仙呢。”

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3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1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

约20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竟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穿越玉米地篇4

那是一个曾经被遗忘的纳西王国。那是一座至今无人登顶的神秘之山。那是一场荡涤灵魂的旅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玉龙雪山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玉龙雪山心得1玉龙雪山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今天我终于可以撩开你神秘的面纱,一睹你美丽的容颜了。山下的景色很美,绿油油的一片,那是草地。绿色中透出点点白色,那是草地上的牛羊。

上山前,爸爸又问我:“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而缆车只能坐到4000多米,剩下的路程你能完成吗?”我自信地朝爸爸点点头,说:“我们不是说好,这次就是让我来锻炼意志的吗?”我们的缆车离地面越来越远,离天上的白云越来越近了。从缆车里下来,哇,身边云雾缭绕,宛如到了仙境。旁边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海拔4506米。我可是头一回到这么高的地方。

风呼呼地刮着,把树都吹弯了腰,尽管我已穿了两件棉袄,但是我还是冷得直打哆嗦,两只手冻得通红。由于海拔太高,所以这里空气稀薄,我好象快不能呼吸了!可是,心里又好象有一种力量在鼓励着自己。困难都是可以征服的,只要你有坚强的毅力。于是,我抬起头,向前走去。

前方有一座桥。桥很长,有一百多米,由一块块小木板铺成,边上再加上几条铁索,算是桥栏,走上去摇摇晃晃的,使人感到心惊胆寒。桥上还不时传来游人的尖叫声。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放开了爸爸一直牵着我的手。

爸爸不放心的说:“居奕,你能行吗?”我点了点头。没有慌张,也没有惊险,我顺顺利利地走到了桥的对面。其实,有许多时候就是这样,困难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强大。

过了桥,秀丽的景色把我迷住了,我简直要看呆了。雪白的山峰屹立在眼前,阳光照射着山峰,发出银色的光芒。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因为这美丽的景色,更因为——我为自己骄傲!

玉龙雪山心得2暑假里总是会带来很多惊喜的事情,今年的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美丽的云南丽江,第一次登上了著名的玉龙雪山。真是一件让我兴奋又难忘的事。

来到丽江,我们带的一些食物都变“胖”了,很有趣。准备上山了,我们要先坐一段索道。来到我盼望已久的索道前,我激动得都跳了起来。索道像个密封的小房子,一直往上慢慢地升。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了洁白的雪山,变幻的云海。山下的小溪像一条条玉带,环绕在树丛中。树木像穿着绿军装的士兵,挺拔地耸立着。

坐完索道,雪山离我们就更近了。虽然我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但我还是感觉到一阵阵寒风扑面而来。雪山白得发光,上面布满了尖尖的冰刀,那就是微微泛绿的冰塔林。这时,妈妈已经坚持不住了,脸色发黄,嘴唇发紫,我猜这就是高原反应吧!我让妈妈坐下来休息会儿,我和另一个小伙伴继续往上爬。我们奋力地向山顶爬去,累了就停下来坐一会儿。当爬到海拔4546米的时候,我感到晕头转向、头重脚轻,特别想睡觉。我坐下来歇了会儿,使劲吸氧气。实在没有力气了,就开始下山,刚爬山时的兴奋劲儿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吃饭时我也没有一点胃口,真像病了一样,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一点劲儿。这回我算是真正体验到了高原反应的滋味。

登山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登雪山就更加有挑战了,我第一次爬这么高的雪山,虽然遗憾的是没有登上海拔4900多米的顶峰,但是我已经很高兴了,因为我做了一件 我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这第一次是一个开始,是我的一个挑战,我期待着下次再去攀登最高峰。

玉龙雪山心得3“丽江雪山天下绝 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 衡华真成两丘至”这是元代诗人李京描写玉龙雪山的诗句玉龙雪山山顶有银雕玉塑般的千年雪峰。

山腰常常云雾缭绕。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条玉龙腾空而起。今年八月,刚过10岁生日的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丽江旅游,见到了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据导游介绍,玉龙雪山海拔5696米,至今未被人征服,是纳西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我们乘上通往玉龙雪山4580米的大索道,开始短暂的空中之旅。

坐在缆车上向下望,牛儿、马儿、羊儿在绿油油的草甸上悠然的吃草。缆车外边是翻腾的云海,群峰若隐若现,让人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到了海拔4580米时,缆车停了下来,导游建议有高原反应的游客不要登山。爸爸说:“你患了感冒,还没有康复。不如……”“不!”我打断了爸爸的话,坚定的说:“我一定要登上玉龙雪山。”我们走出休息室。展眼望去,一片茫茫雪原。

陡峭的山峰裸露在白雪之中,洋溢着一种雄奇之美。在皑皑白雪之上是一条蜿蜒的人造长廊。在时浓时淡的白雾中,若隐若现,让人以为那是传说中的天梯。为了游客安全,人们只能在长廊上行走,在指定的位置才可以与白雪零距离接触。生长于南方的我从来没见过洁白无瑕的雪。当我见到那一堆堆白雪,那种兴奋简直无法形容。我立刻飞奔过去,捧起一大堆雪看个究竟。“咦!”我愣住了:这雪怎么跟书本上说的不一样,书本上说雪是又松又软的,而我手上的雪却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宛如南方的特色甜品——西米露。“女儿,快走吧!别发呆了。”

爸爸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你看,妈妈都跑上去啦!”于是,我加快步伐,冲着前进。可到了4570米时,我一累得举步为艰,趴在栏杆上直喘气。“还有几十米,女儿,加油!加油!”爸爸大喊。终于到了4680米最高点!周围是一团团浓浓的白雾,玉龙雪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它的脸上覆盖这一层层白纱。让人无法看清它的脸庞。我失望极了,一屁股坐在供游人坐的木椅上,动也不想动。可是,才过了几分钟,云雾渐渐散开,顿时阳光灿烂,玉龙雪山慢慢拉开它神秘的脸纱。我终于可以一睹玉龙雪山的风采。只见天空湛蓝碧透,白云朵朵,镶嵌期间。云朵的边缘特别清晰,宛如画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冰雪世界,好像空气也是冰凉冰凉的。

晶莹的雪耀眼夺目,群峰像被玉液清洗过一样,那景色美得无法形容。如果不是怕引起雪崩,我真想大喊一声:“我胜利了!我战胜了自己!”我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登上玉龙雪山的最高峰,征服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心得4四年前,我和爸爸妈妈到过玉龙雪山,可是除了白茫茫的大雾之外,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个人头。不知道这次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大早起床,准备了上山的装备——羽绒服、氧气瓶、零食等。

大巴车送着我们来到了玉龙雪山山脚。我们又换乘了“雪山环保车”来到了索道口准备上玉龙雪山。看到在我周围的人,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个个都穿着羽绒服,拿着氧气瓶,甚至还有人在一停不停地吸氧,我也连忙打开氧气瓶,吸起了氧气。

我们坐上了索道,索道带着我们从海拔3300米慢慢上升,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我们的呼吸渐渐地困难起来,我、爸爸、妈妈坐在索道里不停地吸氧。10多分钟后,我们到了4506米处,雪山上还是雾蒙蒙的一片,这让我想起了加多宝的广告词:“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我决定来一次挑战。我们一直沿着栈道,徒步行走。慢慢地,我们来到4600米。天气越来越冷,我们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嘴唇开始发紫,头开始发胀,连脚步都慢了,大概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高原反应吧!突然,我看到前方有一面白色的“墙壁”,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冰川啊!我激动地大喊:“爸爸、妈妈,我看到冰川了!”妈妈连忙拿起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我也拿起我的照相机拍了起来。

我还想往上走,可我只走了几个台阶,就受不了了。爸爸、妈妈叫我别逞能了,我只好停下脚步,慢慢地往回走。

我们又重新坐着索道回到了3300米处,我的头晕一点儿也没有好,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杯热咖啡。喝了咖啡之后,我的头晕渐渐地好了起来。

这次登玉龙雪山可真有趣啊!我不但挑战了自己,还看到了我上次登山所没有看到的冰川。我准备下次再向4680米的高度挑战。

玉龙雪山,下次见!

玉龙雪山心得5到云南的第一站玉龙雪山。一早7点多我们上了车,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去玉龙雪山的路上没有人居住,因为这下面曾经是海由于地壳运动,海底的山抬到了海平面上,玉龙雪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看到沿着道路两边的草地很稀疏露出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车又往前走了一段,我又看了看旁边的书很多树都没有叶子,树也很矮。我还看了一下天空,天空湛蓝湛蓝的,很高很轻,云洁白洁白的,很多变。

我们一下车我闻到了空气新鲜的味道。而且特别冷,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穿着两件长袖,一条长裤。可是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又变热了,就这么冷热交加导游说这种天气谁也受不了。

这时我们来到玉龙雪山脚下,首先要坐车上山到达3356米的海拔。坐在车上我紧张的问山上有没有买氧气的,我一路上都在问这句话,我们准备上缆车了。

穿越玉米地篇5

下了山,我们又游览了丽江古城的水源地——玉水寨、黑龙潭,不管走到哪里,雪山的峰顶都是最好的衬景。再见了,美丽的玉龙雪山。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玉龙雪山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玉龙雪山心得1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山高 4865米 。哪儿风景秀丽、神奇,当地藏族人将它称为“神山”

来到玉龙雪山的山脚下,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再与旁边的山比一比,玉龙雪山那云雾缭绕的山顶高得真有些神秘。

玉龙雪山的半山腰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有松树、柏树、樟树…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粉的、蓝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半山腰再向上就有一棵又一棵的松树,好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

再向上,就是冰、雪、石头的世界了。石头的身上有一条条的纹,像穿了一件花衣裳。冰晶晶莹剔透像一面大镜子。一个大冰凹里冒出爽人的气体。

说时迟那时快,云海形成了波涛汹涌,真像大海一样,然后云海又消失了。

玉龙雪山的风景真美!

玉龙雪山心得2爸爸妈妈带我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玉龙雪山。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玉龙雪山最神奇的地方是一座山上有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山脚下,四季如春,在这里,小草才刚刚从睡梦中苏醒,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花对着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微风吹过到处是鸟语花香,你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再往上走,到了山腰,这里的季节便是夏天。山腰上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草地上盛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接着往上走,快到山峰的地方,这里似乎变成的秋季,很多树木黄了,很多小草都枯黄了,还有小鸟还在树上活泼乱跳,仿佛在准备开演唱会。

山顶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雪花在空中飞舞,树枝上积满了白雪,北风呼呼这吹着,仿佛在说着,这里是我的地盘,欢迎你来到美丽的山顶。

远远望去玉龙雪山好像穿着五彩缤纷的连衣裙一样美丽的人,这里风景如画,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玉龙雪山心得3雪,是最讨人喜爱的,而雪山更是让人感叹不已。丽江最美最壮观的雪山就是部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它雄峙于丽江城北15公里处,因有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十三座雪峰如巨龙腾空而得名。

“玉龙昂首天咫尺,远视滇池照影白。”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着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乍隐乍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像刚被玉液洗过,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恋碧绿;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气象万千。

玉龙雪山还是动物的俱乐部。这里有滇金丝猴、云豹、金猫、雪豹、藏马鸡、绿绿尾梢虹雉、穿山甲、小熊猫、大小灵猫……

玉龙雪山的传说神奇美妙,像一首抒情诗。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命玉龙、哈巴两兄弟去追赶。玉龙带十三柄剑,哈巴挎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下法章:谁放过三姐妹,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江小妹就来了。她见两个哥哥挡住去路,便低头细想,急中生智唱起了婉转动人的歌,把哈巴唱睡着了。然后她乘机猛的一下就冲了过去。醒来的玉龙见此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江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要被砍头。他不能失信,砍下了哈巴的头,自己也终日泪流满面。

金沙遥遥拐弯去,玉龙长此泪如雪。

玉龙雪山心得4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不得不游的地方非玉龙雪山莫属。

玉龙雪山是云南纳西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它的主峰扇子陡也是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之一。和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一样奇怪的是,在没有人征服它的时候,它艳阳高照,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而当有人来征服它的时候,它会离奇地突然发生雪崩,使那些人失败。我们去的那天天公不作美,在玉龙雪山的最佳观赏点也看不见雪山。整座雪山披上了由雨雾做成的面纱,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顶着大雨,排队坐上了车。车从海拔2415米的地方爬升到3356米的地方。紧接着,我们又坐上了大索道上山。这条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客运索道。在缆车窗起了很大的雾,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山上的树木。索道渐渐向上爬,树木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过了10分多钟,索道终于把我们送达海拔4506米的冰川公园之上。下了索道,出了索道站,只见远远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着“4506”的字体。由于这时是夏季,这个冰川公园的积雪大多都融化了,只能看到一部分白色和主峰扇子陡风化的岩石。虽然室外温度已经是3.5度,但是我毫没有感觉到冷,只是雨滴打在身上如万根针扎在自己身上一样痛,所以我还是穿上了羽绒服。虽然说是在高山上,但是我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高原反应。

我和妈妈从海拔4506米的地方开始爬山了,只要你走得慢,爬山并不会产生高原反应。因为时间有限,我和妈妈爬到海报4571米的地方就返回了。这时,雾越大越大,主峰扇子陡风化的岩石看不到了,远处一遍白茫茫,就连隔我几步远的行人也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我们只能看到离我们很近的人和木栈道,只得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到了缆车站,坐上缆车离开了冰川公园。

玉龙雪山心得5今天,是我最最最期待的一天。因为旅程表上说今天我们要去玉龙雪山玩。我今年八岁,已经有五年没有摸过真雪了。我们迅速干完了早餐就上旅游大巴了。

到了玉龙雪山,我们就排队坐索道(缆车的意思)了大约坐了三四分钟就到了森林公园。到了森林公园。妈妈让小漆姐姐去买坐电瓶车的票,而妈妈和我先去排队。轮到了我们,我们上了电瓶车后。电瓶车上的司机让我们撕下车票上的A副卷并交给他。

收完副卷以后司机就开启了电瓶车,往一条小路开着。在车上我惊奇的发现路两边倒下的树里面有木炭。到了目的地。我又惊奇的发现玉龙雪山上只剩下了一点点雪。从我这个角度向玉龙雪山的峰顶望,大约只有三厘米的雪了。看完了雪山我们又坐电瓶车返回了。

在电瓶车上司机让我们撕下B副卷。然后开车到了原来的售票处。然后又坐车去了蓝月谷。蓝月谷的水清澈见底,碧蓝碧蓝的水仿佛仙人下凡。这时我看见了一只大雕,这时一个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要不要照相啊?二十块钱。我问可不可以照相啊?妈妈说可以。

穿越玉米地篇6

玉米住在乡下,一片山清水秀的所在,守着一群1到5年级大小不等的孩子。玉米是我豆蔻年华最温柔的回忆,也是我心底永远难以释怀的郁结。高考那年,一场车祸带走了玉米父亲的一条腿,也带走了玉米的学生时代。

玉米坐在太阳底下,搓洗一盆衣服,我搬个小马扎坐在对面,听她讲述她和阿远的故事。阿远是玉米心头的朱砂痣,心在哪里,这颗痣就跟随到哪里。暮春时节的风总有着一丝缠绵,如水般流动,操场两旁的树哗啦啦歌唱。玉米一边拧着衣服里的水,一边慢声细气地说着她和阿远的一切,声音是如此轻柔,飞到风里,转眼间消失了踪影。玉米微笑着讲,我托着下巴听,身边,有几只母鸡在觅食。

阿远是村办工厂的技术员,文静的脸庞憨憨的笑容。那年玉米辍学回家,当了村小学的老师。阿远永远难忘初见玉米时的情景,多少夜深人静的时分,玉米眼角挂着泪珠,穿着白底小蓝花裙子的样子便会走进阿远梦里,走啊走啊,走的他心尖疼。阿远从梦中醒来,望着天上那轮冷清的月亮,再也睡不着觉。于是每天清晨,玉米的屋门便总会出现一朵小花,白色的细小花瓣在风里摇摆,一打开门便出现在玉米的眼睛里。玉米说,那是一种山里极常见的花,除了苦寒时节,几乎常年盛开,生长在路边,河畔,山沟,还有人的心里。玉米知道送花的少年是谁,无数个清晨,玉米曾无数次躲在窗帘后面,偷偷看着那个英俊的面孔,看着他走来,伫立,离开,直到有一天,玉米趁阿远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打开了房门,少年惊慌不已,转身要逃,却被玉米拉住了衣角。

玉米做了两件衬衣,一样的款式,一样颜色。她收到了我的信,在信上我跟她描述我客居的城市里每天在上演的故事。我对玉米说,这个季节中,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满是情侣装的温馨。玉米写信问我,什么样子的衣服才算是情侣装。不久,玉米把做好的衬衫带到阿远的宿舍。阿远红着脸蛋问玉米,被人看见了怎么办。玉米嗔笑着捶阿远,笑他没出息。玉米说,桃子在信上跟她讲了,在南京城里,到处都是穿着一样衣服的情侣,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管街头还是巷尾。夜里玉米抱着新衬衫入了梦,梦里她在偷偷的笑。第二天,玉米早早的穿上它洗脸梳头。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着另一件衬衣的主人,不由得就羞红了脸。玉米站在门口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给衬衫加了一件大大的外衣出了门。

玉米要到县城的师范学院去进修,阿远用自行车载着她嘿哟嘿哟的去报到。学校的宿舍不够,阿远帮着玉米四下里找房子。小城里的房子便宜,三块钱一天。玉米在心底把几个简单的数字算来算去,对阿远说,不住了吧,三个月要270块钱,那是父亲一个月的药钱。玉米执意要回家,于是阿远每天来回四十里,载着他心爱的姑娘在近乎与世隔绝的村子和外面的文明间来回奔波。每个清晨,阿远顶着残星,带着玉米冲出睡意朦胧的村落,在十八弯山路间穿梭。山路两边是新出的麦子,夏草般蓊郁蓬勃,日出前的晨雾弥漫在远处,生灵置身一张朴素的水彩中。玉米穿着阿远的夹克坐在车子后座,指着远处的晨雾叫阿远快看,快看那些薄雾,后面肯定住着神仙,否则为何它的样子如此的超脱神秘。阿远汗流浃背的蹬着车子,身上的热气直往玉米脸上扑。阿远说,哪里有什么神仙?我们就是神仙,我们就是神仙!阿远欢呼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飘荡,玉米把脸紧紧的贴在了阿远背上。

阿远帮着厂里的货车卸货,被钢板砸伤了脚,裹着厚厚的石膏不能动弹,玉米把眼睛哭成了苹果。阿远对玉米说一点都不疼,不信你看看。阿远从床上坐起来,一边扶着床颠颠地走,一边偷偷的呲牙咧嘴。玉米扑哧一下笑了出来,继而吧哒吧哒掉眼泪。玉米给阿远炖参汤,小沙锅里煮着百年老参,为了这棵参,玉米跟着哥哥,翻山越岭寻找了七个早晨。阿远坐在这暖暖的香味里听玉米说话,玉米跟阿远讲学校里的故事。今天五子穿反了鞋,左脚到了右脚。小玲在作业里写到,长大了要做牙科的大夫,治好妈妈的牙痛。柱子爹上课的时候隔着窗户给柱子塞煮鸡蛋。玉米一边讲着一边给阿远掖被角,虽然阿远的被角一直掖的很好,每当这时阿远就觉得非常幸福。阿远让玉米看窗外,对面的屋檐下两只燕子在筑巢,为他们的新家忙个不停,阿远说我们就像这俩燕子一样幸福,玉米说像燕子可不好,春天筑好了巢,秋天就飞走了。阿远把玉米的手放在自己手心,说燕子秋天飞走了,来年春天还会千里迢迢飞回来,他们舍不得这个家,就像我永远也舍不得离开你。

阿远和玉米躺在屋顶上吹风,天上满是星斗。农家的房子和城里不一样,屋顶是一块水泥砌的平台,夏天用来纳凉或者晒东西。玉米把凉席铺在台子上,跟阿远一人裹一床被单躺在上面。阿远给玉米讲灵异的故事,讲他们老家那座很诡异的房子和林子后面那条传闻闹水鬼的河,还配上声音和动作,吓得玉米拿脚使劲踹他,捂着头要往被单里钻。周围一片漆黑,只有点点微弱的灯火,灯火摇曳间,父老乡亲低声慢语拉着家常,整个村子母爱一般宁静。天墨蓝墨蓝,星闪亮闪亮,玉米在信里这样和我描述当时的夜空,她说夜空像海,弯弯的覆盖着整个天地,月亮像小船,星星像鳞光,人像一颗尘埃。玉米曾经爱上一座有海的城市,中学的日子里,她曾为它付出多少日月和汗水。命运总是如此迷离,那座有海的城市最终变成了海市蜃楼,只能在玉米的梦境里烙下一块忧郁的印记。玉米对阿远说起她的豆蔻年华,说起那时的点点滴滴,说起我,说起我们怎样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挥别年华,慢慢长大,慢慢老去,直到说的泪花点点。玉米告诉我,那晚的星星真亮,就像一把钻石撒在蓝缎子上,一种难以言传的美。

她问,城市里的星星,也是这样在你头顶闪吗?我微笑着看着她,没有说话。其实我想告诉玉米,城市里的夜晚,没有星星。在霓虹的绚丽和粉尘的间隔后面,星星在寂寞的眨着眼睛。

玉米把洗好的衣服晾在操场的双杠上,跟我面对面坐在一处。风把湿漉漉的衣服吹的波波响,细小的水珠打在脸上,软软的,凉凉的。我坐在马扎上出神,迷失在思绪里,沉醉不知归路。远处有青山,近处是野花,头顶上一碧万顷,对面有我最贴心的女友。女友的微笑把我揉啊揉,揉碎在仿佛化外的境界里。玉米问,你的凯文,对你好吗?我对玉米说,他待我很好,掌心里的宝。只是,我们太忙。他要写程序,我要修改各种稿件,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的双脚都在不停的行走。一个人的时候,总有些落寞凄冷。玉米问,不在一起,不想吗。我说,想啊,于是,上网,发短信,其实,也挺好的。

说这话的时候,心尖有种酸酸的痛楚。

玉米低下头去轻轻的笑,眸子里的目光柔情似水,玉米说,还是你们城市里的人好,爱情都要现代化,不像我们,只有这样一些很土很土的爱情,在这山村里,很幼稚的生长。

玉米把后背斜倚在旁边的一棵老树上,微笑着不言语,拽起一棵草,放在指间把玩着,眼睛里,那种叫做幸福的光芒正在顾盼流离,将我全身层层包裹住。

穿越玉米地篇7

高三复习课应特别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要比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第三比穿越过程中,玉米叶子要拉你的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整体考虑.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的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而课堂教学模式是这三个目标是否能达成的重要载体.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种课型高效课堂地研究,在二轮复习中,如何进行高效的习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要求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有效地渗透方法教学,如今江苏高考更关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早年最后一题微元法的考查、数列的应用等.下面谈谈平时习题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教学感想: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认识到题中线框运动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大,但往往化简到(1)式便无法再往下分析了,一问才知道学生的困惑主要来源于y=x2(l-x)这是一个关于x的三次函数求极值问题,不像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就可以求出极值那么简单.这时我提示了一下是否可以用函数求导的方法求极值,许多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下面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是否可以利用不等式来求极值,思考讨论片刻,一位合作小组学生代表到讲台上充满自信地介绍了他们小组的解题方法,效果比我预想的好.由此可见,这些初等数学的解题方学生本已掌握,缺少的是将数学方法与物理解题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这往往是提高习题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情境二巧用数学函数表达式数形结合

穿越玉米地篇8

一些羌女在路边摆着背篼兜售苹果,或者是那些晒干的野生菌,甚至有茂汶花椒。这是一个好兆头。可是我也有一些隐忧,羌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不断涌入的外地游客注定要给他们的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强悍的羌人还能保留多少属于自己的特质呢?

到达桃坪羌寨时,正是夜幕降临。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羌寨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这片保存完好的泥石杰作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行,高低错落,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刚停下车,就涌上来一大群羌女,她们冲着我们嚷:“住羌寨,住羌寨……”毋庸置疑,这些人都是羌寨内外的原住民,他们如此热情,是希望我们到他们家里去住宿。既然吃住是刚性消费,我们当然选择住在羌寨里面,这样一醒来,我们不就能体验到羌寨的早晨吗?羌寨里现有1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农家乐,接待能力还是可观的。谈妥价格,我们住进了老杨家客栈。

在羌寨的四楼上安放好行李,我们来到一楼的厨房,老杨亲自给我们做饭炒菜。一盘羌家回锅老腊肉,肥而不腻,不咸不淡,跟绵竹的山腊肉差不多。桃坪羌寨属于山区,羌寨养猪多用自产玉米、土豆,根本不用饲料,猪肉咀嚼起来非常劲道,回锅肉硬是能起灯盏窝,让人不忍动筷子。不是不想吃,而是多年没吃到这样的回锅肉,两三下吃完了,就没有回味余地了。羌寨的香肠也不错,跟绵竹大同小异,但因为猪肉质量过硬,口感还是上乘些,属于佐酒佳品。至于米饭,则是羌寨“金裹银”。没去过羌寨的人,根本搞不懂什么是“金裹银”,其实就是俗称的玉米面蒸干饭,用大米和玉米面混合而做得名。做法是待米饭即将煮熟时放入玉米面,然后用筷子从上至下逐步均匀拌合,蒸熟既成。由于大米是白色,玉米面是黄色,故而得名“金裹银”。

1980年代时,在川西乡村生活,母亲为了改善一家人的伙食,经常在餐桌上变换花样,“金裹银”就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玉米是常见的一种大春作物,一般种在自留地里或者田边地角,作为一种补充,其脚下可以点些豇豆,这样就不需要特意给豇豆藤搭架了,它们可以一直爬到玉米梢上去,然后再走回头路缠绕下来,直到玉木棒子摘完后,玉米秆都可以站在那儿为豇豆服务。在那食物匮乏的日子,玉米秆也可以拿来放倒当甘蔗啃,甜滋滋的。玉米快要成熟时,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可以煮嫩玉米,或者一粒粒剥下来,用青椒爆炒,特别香甜。老玉米则可以放在灶膛里烤熟,我们常常啃得满嘴是灰也在所不惜。至于收获后的老玉米,则要在院坝里晒干,然后脱粒拿到打米房去磨成玉米面粉。做稀饭时,米放少点,水多些,快要熟时在锅里撒入玉米面粉,边撒边用筷子搅散开,做熟后就成了一锅黄澄澄的面搅团,是健脾养胃的好东西,粗细搭配的典范。至于干饭,则跟羌寨的“金裹银”差不多,我们称为“面蒸蒸”。因此,当我吃着老杨家的“金裹银”时,觉得特别亲切,这不就是儿时的味道吗?

我们吃饭时,老杨就坐在旁边跟我们聊天。他说桃坪羌寨以前很穷,羌人就种点庄稼过活,连老祖宗留下来的羌寨也无法维修,真是守着金饭碗讨口。多亏一些摄影者将桃坪羌寨的图片发在网上,大家才知道了这一处世外桃源。一些媒体也来推波助澜,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坐在家门口就挣钱了,而他们羌人只需要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而已。什么是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外乎就是说羌话、穿羌衣、过羌俗罢了,可是我看老杨的女儿,却穿着牛仔裤和T恤,跟城里的女娃没啥两样。老杨的女儿杨开瑞,初中毕业考上了汶川县城的一所高中,今天刚参加完军训在家休息,和我们很谈得来。羌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党项羌曾经建立过强势的西夏国与宋、金两大国抗衡,成三足鼎立之势,可惜被蒙古人灭国后,再也没有振作过,自此族人散居各地。“羌”字就表示放羊的人,而羊就是羌族的图腾,这也是为啥羌寨有很多羊头骨作为装饰品的原因。羊是一种温顺的动物,但是把羊头骨挂在那里,就有些悲壮苍凉的意味了。

夜晚的桃坪羌寨,四处寂然无声。次日早上,在朦胧晨光中醒来,羌寨里到处炊烟袅袅,一队队游人络绎不绝地走进羌寨。寨内的巨大碉楼,与羌寨后面的石山遥相呼应,显得更加雄浑挺拔。有的碉楼高达数十米,每隔两三米就有暸望孔。据说,这些暸望孔除了采光和防御外敌入侵之外,还有报时的作用。因为碉楼里面的暸望孔并不是水平的斜面,而是有意识地做成很多梯步。在不同的时辰,阳光就会照在不同的梯步上,大致可以反映出时间来。我们穿着老杨家的羊皮坎肩,戴上牧人的卷檐帽,还真有点羌人的强悍劲儿。小杨带着我们在羌寨里转了一圈,给我们介绍一些羌寨的历史,大方地同我们合影。在小杨的身上,看不到羌女的影子,只有穿上家里过节的羌服,你才会发现她和汉人的区别。对于旅游业如火如荼的桃坪羌寨,小杨一点也不留恋,她向往都市生活,希望将来做个医生,据说这也是她阿爸的意思。站在桃坪羌寨雄伟的碉楼上,小杨开心地唱着流行歌曲。

据说,桃坪羌寨碉楼施工时不绘图、不吊墨、不画线,全由羌人信手砌成。这里的石雕墙面不再平光,而是别具匠心地砌出了一道波纹,使墙面正中出现了一个由顶到底的棱角。这一棱角两侧被一分为二的墙柔和地内弯,使墙面形成鼻状。这样可使楼房所受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分流扩散,同时又使单调的墙面顿生峥嵘气势。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整个叠溪镇全部被毁,形成叠溪海子。邻近县市深受其害,而桃坪羌寨的碉楼却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穿过历史的风霜雨雪,桃坪羌寨巍然屹立,至今完好无损,成为羌人繁衍生息的庇护所。

碉楼内部也有讲究,楼层之间全用原木铺成地板隔开。上下楼层全靠那种宽大的木梯,各层之间秩序井然。步入民居,只见房间宽阔,梁柱纵横。屋内一般有三至五层,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每间房屋房顶四角或一角常常垒有一“小塔”,供奉一块卵状白色石头,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我们住的老杨家客栈,二层是客厅和厨房。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有一个火塘,是羌人家族取暖和议事的所在,家族的神龛也在火塘旁边。火塘里还有一些木材的灰烬,四周铺着兽皮,上方挂着油浸浸的腊肉。那些腊肉有的已经10多年了,色泽黄亮,据说可医治哮喘病。烟熏火燎上千年,火塘四周的墙壁全是黑黢黢的,就连那些家具也充满着一股烟火味。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唱酒歌,这样的情形不知道在火塘边出现过多少次。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八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织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堡内完整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奇观,从5000多米高的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像空调一样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穿越玉米地篇9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不管遇到谁,他们都会说:“thankyou!”

感恩节购物与黑色星期五:

感恩节购物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习俗。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美国零售业总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强,是各个商家传统的打折促销旺季。疯狂的购物月从感恩节的次日(星期五)开始,这一天即被称为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这种行为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birdofgettingupearly.(早起的鸟儿)。在外国“感恩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重要!

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始于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林肯总统当政的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穿越玉米地篇10

美国人感恩节吃的食物1、烤火鸡

每逢感恩节,美国人必有肥嫩的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它原是栖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经人们大批饲养,成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达四五十磅。现在仍有些地方设有猎场,专供人们在感恩节前射猎,有兴趣的人到猎场花些钱,就能亲自打上几只野火鸡回家。使节日更富有情趣。

火鸡的吃法也有一定讲究。它需要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还要塞上许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端上桌后,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

2、蔓越莓果酱

历史书告诉我们,蔓越莓是美国人在第一个感恩节上享用的美食,近420xx年后,这种水果依然出现在各家各户的节日餐桌上。蔓越莓酱是美国感恩节主菜火鸡的传统配料。因为蔓越莓本身的酸味较强,作为饮料的果汁内一般兑有糖浆或苹果汁等较甜的成分。

一颗小小红苺果,富含大大营养源。由于新鲜蔓越莓 果实的取得与保存不易,因此时下市面上较常见的蔓越莓产品,多以调和果汁、果乾或是锭剂的营养辅助品为主,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保健食品的原因,除了因富含水果之中不可或缺的维生素C之外,它还有许多种荣登蔬果界当中含量最高宝座的营养素,因此对于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

3、甜山芋

甜山芋是感恩节 的主要食物之一。甘薯含有膳食纤维 、胡萝卜 素、维生素 A、B、C、E及钾、铁、铜、硒、钙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

野生种山芋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甘薯传至菲律宾。

4、南瓜饼

在西方国家,感恩节这天,女主人在餐桌上摆放的不再是鲜花,而是水果和蔬菜,其中就有南瓜。感恩节为什么要吃南瓜饼?美国为怀念先民移民艰辛及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制定了一个感恩节,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吃南瓜饼。

南瓜饼是感恩节传统的美食,将南瓜洗净,去掉皮和瓤后,切成块。放入蒸锅中蒸熟捣成泥,加入蜂蜜、面粉,然后做成大小同一的圆饼,(不要加水,因为蒸过之后已经很湿了),再沾上面包糠待用。坐锅,倒入食用油,点火,到4成熟时,将圆饼投入油中炸至呈金黄色即成。

5、玉米面包

玉米面包,英国人和印第安人都喜欢的食物。玉米代表清教徒移民的死中求生经历。用在餐桌或门上的装饰,玉米代表着收获和秋天。据说玉米面包是美国妈妈们几乎都会做的食物。玉米面包是作为火鸡的馅料食用。

玉米面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 ,能使人体内胆固醇 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 的发生;玉米面中含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 、冠心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米面中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这是一种抗癌因子,在人体内能与多种外来的化学致癌物 质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 排出体外;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可抑制肿瘤生长。

适合感恩节吃的东西1、南瓜布丁

南瓜布丁也是感恩节不能少的美食之一,来源于印地安布丁。

南瓜布丁的做法也很简单,南瓜去皮,去瓤,切块,放微波炉里用专用器皿装着,盖盖,转熟,压泥。鸡蛋和蛋黄打散,和南瓜泥搅匀。牛奶和奶油和3大勺糖混合,用微波炉加热2分钟。加入混合,用筛网过筛。过筛后倒入布丁碗中,把碗盖盖,搁在一盘中,盘中放些热水,一起入微波炉用解冻档转至凝固即可。小锅中把4大勺砂糖和1大勺水一起加入,中火,一直搅拌,直出现糖色后,可再加少许开水。搅匀即可成焦糖汁。

2、苹果派

提起感恩节的美食,很多人会想起那肚子里塞满食材的烤火鸡,但除了火鸡,我们不能忽略感恩节的另一美食——苹果派。苹果派有着各式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口味,包括自由式,标准两层式,焦糖苹果派,法国苹果派,面包屑苹果派,酸奶油苹果派,举不胜举。

除了感恩节之外,许多的场合都用上苹果派。在冬天的暖炉前,吃片苹果派,不抢戏的松软派皮,盖上一层苹果肉,再加上焦糖和肉桂等馅料,一口咬下,苹果香,焦糖香和肉桂香在嘴里交织缠绵,挥之不去。

3、土豆泥

甜土豆也是感恩节餐桌上传统食物。土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优质淀粉和木质素,被称作人类的“第二面包”。在美国,土豆通常用来做土豆泥,土豆丝,烤土豆,炸薯条和薯片。土豆泥在西餐中主要作为配餐。

将土豆削皮,切成大块,放入盐水中煮至变软,取出滤干后捣成泥。加入温牛奶、大部分黄油和蛋黄并调味。轻轻搅动蛋清直到成形,拌入土豆混合物中;用勺子将调好的混合物放入5品脱的耐热浅盘中,将剩下的黄油点在顶部,并撒上黑胡椒。将浅盘放在烤箱的下层架子上,200°C的温度下烤约45分钟即可。最后洒上装饰用配菜。

4、鹿肉

印第安人带来了5头鹿。历史学家确定有两种食品出现在第一个感恩节菜单上——鹿肉和野鸟。1620xx年的秋天是普利矛斯殖民地举行的第一次感恩节。他们邀请他们的恩人印第安瓦帕诺部族来聚餐,印第安人带来鹿肉烧烤,清教徒则提供火鸡和其它的野味。

鹿肉可干烧、红烧或红扒。食用为肉类之极品,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身必需多种维生素,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之特效,纯绿色食品。加工方式与牛羊类同,药用可润五脏、调血肪。治虚劳赢疲,产后无乳。

适合感恩节玩的游戏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至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