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小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4 15:56:29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1

案例一:

师:同学们,七十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举世闻名的事件,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不是常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以前,我误认为是所有的红军一起走了二万五千里。后来,通过收集资料才明白,“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指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各路红军长征行程总里数为六万余里。

生2:通过读课后资料袋我了解到了t军为什么要长征。

生3:我知道长征路途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他们走过皑皑雪山、无边草地、茫茫高原。还有国军围追堵截,红军内部派系斗争。总之,他们要一边饿着肚子赶路,一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生4:我收集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长征线路图(多媒体出示长征线路图)。长征途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七律・长征》,重温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丰富,但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些资源,拓展阅读交流显得繁杂、冗长、无度。教师补充的长征线路图和《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因为出现时机不对,是为了拓展而拓展的设计,显得没有价值。

案例二:

1.故事导入,初识长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看特别勾画了长征路线的地图。教师利用教材资料袋中的内容做简介。)在这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哪些同学能和我们交流一下?

生1:我读过《倔强的小红军》,文章写了陈赓和一个小战士之间的故事,他们在长征途中没有吃的东西。

生2:我看过《丰碑》,里面讲一位军需处长在爬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别人而活活冻死。

师:长征路上,红军缺衣少食,爬雪山,过草地,如此艰辛,但红军战士却用非凡的意志完成了这一人类史上的壮举!让我们走近《七律・长征》,一起重温这段英雄的历史。

2.补充资料,建构英雄形象

(师引导学生品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出示金沙江图片。)

师: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这句话的大致意思。

生: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当时红军渡江的时间是在1935年的5月。5月正是气候变暖的时节,所以说“暖”。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资料理解诗句,很好!这句诗背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对“暖”字,你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渡过了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此时此刻红军战士的心情非常高兴、激动,这个“暖”是指他们的心情高兴,并不是指气候温暖。

师:这位同学理解的很好,这里的“暖”是指心里的暖。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师:刚才我们读懂了“暖”,那么你又是怎样理解这个“寒”字的呢?(教师出示泸定桥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泸定桥。泸定桥长约103米,高有30多米,而且在红军到达之前,木板已被敌人抽掉了,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看到这样的桥,你有什么感受?

师:就在这样一座让人心惊胆寒的桥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此时此刻,当看到一个个战士倒下,你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

师:同学们,现在你认为“寒”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这句诗中的一“暖”一“寒”,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红军?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2

《长征故事代代传》中那些不畏艰险的红军战士们,用自己那一颗颗爱国的心充分的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长征故事代代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红军战士们二万五千长征的故事。有长征路上的第一仗,抢渡湘江,智取遵义城,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跨过大草地等。

从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翻越夹金山了。大雪山夹金山位于阿坝州的小金县境内。那里有堆积多年的不化冰雪。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没有任何动植物,没有任何食物,只有一望无际的白雪。由于海拔很高,空气稀薄,呼吸很困难。温度也很低。虽然,有无数的红军战士们冻死,饿死,病死,累死。但是,剩下的红军战士们总能以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坚定意志与无情的雪山做斗争。最后,终于凭着这种气概与意志战胜了无情的雪山,翻越了夹金山。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3

一、红剧的特殊功能

在“十七年”和“”时期,并没有主旋律和红色影视剧的说法,这一方面因为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与革命相关、都在阐释中国革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文化艺术创作本身是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当下题材,都与那个时代的革命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暂且不讨论这种革命进行之中对革命的描述和书写是否真正成功,起码50-70年代的文艺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如以工农兵为人民主体、以阶级斗争为纲、“三结合”等)是相匹配的。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历史转折是通过文化伤痕和历史反思运动来完成的,曾经作为新中国确立合法性的“红色历史”不再是历史进步和真理的叙述,而是暴力、谎言和迫害的记忆。这不仅使得80年代的红色记忆变成负面的、充满血污的噩梦,而且使得执政党陷入合法性危机。在这种背景下,1987年初中央了《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两个月后全国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上出现“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说法,国家以资金和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这就是“主旋律”的由来。可见,“主旋律”是在80年代左翼文化、革命文化受到清算之后出现的应对之策。90年代中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随之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国家把50-70年代的革命作品命名为“红色经典”,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二是在市场化的大众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的文化消费。

除此之外,90年代以来主旋律创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革命历史史诗。在“主旋律”的口号提出不久,就成立了“重大和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基金来投资主旋律。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三大战役”系列、《开国大典》(1989年)、《开天辟地》(1991年)等反映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这些电影不仅以大场面、大制作著称,而且采用创世纪的史诗风格来叙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历史。这些全景式的“史诗”巨片,突显的是领袖们、伟人们运筹帷幄和高屋建瓴的能力以及他们人性化的家庭生活,其作用在于把50-70年代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叙述改写为一种个人英雄的历史观。第二种是英雄劳模片。90年代还出现了一批对50-70年代以及当下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片,如《焦裕禄》(1990年)、《蒋筑英》(1993年)、《孔繁森》(1995年)、《离开雷锋的日子》(1997年)等,这些影片主要通过对英雄人物高尚品德的展示,用个人悲情来建立一种历史感的延续和情感上的认同,把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模范与改革开放时代新的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如《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转化为市场经济时代助人为乐的志愿者精神。第三种是红色商业片。90年代中后期也出现了《红樱桃》(1994年)、《红河谷》(1996年)、《红色恋人》(1998年)、《黄河绝恋》(1999年)等采用商业片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的影片。这些电影往往把革命故事放置在西方人(外来者)的视角中来呈现,通过他者之眼的客观见证来把红色历史异质化和陌生化,从而解决80年代以来左翼故事很难自我讲述的困境。这种把红色故事商业化的尝试,主要突显红色历史的传奇性和化,以吻合于消费主义时代对历史的猎奇心理。

可以说,与80年代对红色文化的整体性拒绝不同,90年代已经出现一些讲述红色故事的新方法。不管是“自上而下”地把红色历史变成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国民教养,还是文化商品化对红色符号的去政治化,以及主旋律创作中对红色文化的多重改写,都使得80年代作为负面记忆的红色文化再度镶嵌进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文化图景中,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在这种新的国家意志和市场化的推动背后是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型,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文化生产方式逐渐被以市场化为主体的文化生产原则所取代,党的文艺工作者也变成了商业化的大众明星,主旋律的创作也从80 年代末期以国家出资为主转变为90年代民营、社会资金开始尝试介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更加彻底地转向文化产业化,民营资本将更加合法地成为红剧生产的主力军(2003年主管部门开始向民营企业发放电视剧生产证),这也是红剧完成文化意识形态蜕变的重要动因。

二、红剧的“红”与“不红”

八九十年代红剧总体上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尽管主旋律创作已经与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叙述有了很大不同(也不可能重复50-70年代的价值观),可是这种“不红”的主旋律仍然被观众“教条”地指认为一种老旧的“官方说法”和红色宣传,进而“用脚投票”使得主旋律电影基本上意味着没有票房,以至于主管部门经常使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单位“集体”包场观看。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以来出现了逆转,一波又一波的红剧热播成为这些年电视剧领域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2001年出现了一部新革命历史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事先并不被看好的小成本红色题材剧一经播出就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人们怀念50-70年代红色革命年代的代名词,那个“父亲”的时代不再是伤痕和血污的历史,而是父亲戎马生涯、并与母亲携手走过青春的浪漫岁月。这部剧有两个重要的标识意义:第一,这是一部民营公司投资拍摄的剧,也正因为这部剧的市场带动效应,使得红剧成为民营公司投资的热点题材,也造成红剧在电视剧市场中的繁荣;第二,这部剧创造了一种以泥腿子将军为主角的新革命历史剧,这种新的红剧模式影响到此后热播的《历史的天空》(2004年)、《亮剑》(2005年)、《狼毒花》(2007年)等。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开始,一种满口粗话、嗜好战争、血气方刚的泥腿子将军姜大牙、李云龙、常发等占据荧屏,这些土的、没有文化的红色英雄不仅成为不按常理打仗的常胜将军(一种个人主义男性英雄),而且大多是抗战时期与国军并肩作战、英勇杀敌的抗战英雄、民族英雄。

如果参照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历史小说对革命及近代史的去革命化改写(用民间及日常伦理以及亘古不变的乡村与历史来对抗和拒绝那种革命到来所造成的历史断裂)以及9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21世纪之初曾一度流行的红色经典改编,可以看出这些新革命历史剧有双重文化含义。一是这些电视剧大多改编自90年以来新创作的军旅文学,其在多重意义上把革命历史改写为去革命、去政治的历史,并使用传奇性(草莽英雄的故事)、爱情故事(革命的动力变成了爱情)以及国族叙述(借用抗战叙述来整合国共意识形态的内在冲突)来消解这段历史的政治色彩;二是这些剧在把红色历史去红色化的同时,又实现了后革命时代正面讲述红色历史的可能性,或者说把50-70年代的红色价值观有效地转换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正能量”。在观众看来,石光荣、李云龙、常发等不守规矩、经常违背上级命令、但却能屡建其功的英雄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CEO,李云龙挂在嘴边的话,打仗永远不吃亏的生意经,也早被人们看成是这个时代最有商业头脑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李云龙的说法,亮剑精神就是明知失败也要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很快被成功地转化为团队精神、职业培训和励志教育。从这里可以看出,新革命历史剧成功地把红色英雄与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成功者以及民族国家的英雄结合在一起。

在新革命历史剧流行之后,另外一种与红色历史密切相关的谍战剧开始热播,如《暗算》(2006年)、《潜伏》(2009年)等。谍战剧之所以能够取代新革命历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谍中谍”的故事实现了新革命历史剧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新革命历史剧在重塑民族英雄的叙述中无法处理国共内战的历史(正如《亮剑》中对三年内战的疑问“中国人为什么打中国人”),而谍战片所扮演的意识形态功能恰好是呈现1945年到1949年之间的内战历史。在从50-70年代的反特片转型为谍战剧的过程中,国共之间在正面战场上的斗争被转换为一种地下斗争、国共之间的阶级战争也被转变为隐秘战线上的斗智斗勇故事。与新革命历史剧通过国共并肩抗日来完成民族身份的认同相似,这些谍战剧也把国共书写为“相逢一笑泯恩仇”式的兄弟情谊。

除此之外,这些谍战剧还成为白领职场和办公室政治的隐喻。这些“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尖兵”们是一群有信仰、有理想的无名英雄,是一批带有知识分子特征的文质彬彬的、有勇有谋的谍战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利益甘愿牺牲、为了革命信仰而甘愿潜伏,但是这种信仰的忠贞却建立在对信仰的抽象化之上。如在《潜伏》中观众最喜欢的角色不是余则成,而是特工李涯,一个爱党爱国、为了党国利益兢兢业业的职场男,而且越挫越勇、踏实肯干,于是,共产党有信仰、也有信仰,信仰被相对化。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被白领观众读解为最为成功的CEO,这些忠于职守的地下英雄也成为白领们的职场楷模。这种对理想、信仰、灵魂的固守和强调被作为一种中产阶级职场的道德自律,这也正是这些谍战剧与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结合的方式。

三、长征故事与《十送红军》的意义

如果说新革命历史剧、谍战剧等红剧实现了红色故事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软着陆”,那么2014年播映的电视剧《十送红军》以及新世纪以来的长征故事也找到了与现实生活的切合点。

《十送红军》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最早被人们熟知是1964年大型音乐舞台史诗《东方红》中的插曲,用于红军被迫离开瑞金、北上长征的历史背景。这首歌曲实际创作于1960年,由空政文工团的张士燮、朱正本两位音乐人共同完成,吸收了他们在江西采风时收集到的当地送别红军的民歌,因而,其曲风婉转优美、歌词也朗朗上口。《十送红军》的文化意义主要是作为长征故事的一部分。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最为惨烈、也最为辉煌的事件,红军不仅要经受自然环境和严酷战争的考验,如爬雪山、过草地、躲避军队的围追堵截,而且红军内部也面临着激烈的路线斗争,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教条派与以为代表的马列主义本土实践派成为两种不同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之后,的政治路线取得支配地位。可以说,长征不只是身体和意志的磨练,也是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完成政治成熟和涅的过程。

早在1959年就有表现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随后1964年《东方红》也把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华彩篇章。相比异常惨烈、艰苦卓绝的长征叙事,《十送红军》这首抒情歌曲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故事的另外一幅面孔。这首女声演唱的歌曲既表达了苏区百姓对即将战略转移的红军依依惜别之情,又呈现了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传统。2001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长征》选用《十送红军》作为插曲和片尾曲,这部央视出品、金韬导演的主旋律电视剧的意义在于塑造了一种新的形象。与八九十年代以来“走下神坛的”不同,这部剧让唐国强这样一个大众明星来扮演。唐国强因为成功扮演过厉行改革、鞠躬尽瘁的雍正皇帝而成为皇帝专业户,这次扮演共和国的缔造者,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剧中也把遭受共产国际排挤和党内不同派系打击的书写为不屈不挠地、越挫越勇地寻找中国革命出路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成功者。

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反映红军万里长征的新剧《十送红军》,这部剧没有以长征中重大事件和政治路线斗争为主线,而是选取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从父子、战友、爱情、母子等不同角度呈现红军不畏牺牲、忠贞信仰的革命精神与意志。如果把这部剧放在80年代以来红剧演变的背景下来理解可以看出,《十送红军》再次实现了红色历史的华丽转身,就像美剧、韩剧一样既保持了商业性、可看性,又传递了当下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相比其他红剧和长征故事,《十送红军》主要有两个鲜明的特色。

其一,这部剧把叙事视角从长征故事中的及激烈的上层政治斗争转向普通士兵身上。在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叙述中,由于强调人民史观、工农兵主体和基层生活,即使偶然涉及到长征等重大事件(如《万水千山》等)也不凸显领袖的作用,而把普通士兵、人民作为历史的动力和主角。80年代以来的主旋律(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再把革命叙述为、雷锋等普通士兵参与的事业,而是历史伟人创造功绩的舞台,如《大决战》等影片把国共历史书写为两大政治集团尤其是两大政治集团的精英人物之间的楚汉战争。可以说,《十送红军》这种从领袖到红军战士的转移也是对经典红色故事传统叙述的回归。

其二,这部剧在突出普通士兵亲情、爱情、兄弟情等人性视角的同时,也把革命、牺牲、信仰等红色价值观呈现出来。如在第一个父亲拯救儿子的故事中,老兵钟石发是一个坚持原则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基层红军。第一个场景是大雨中钟石发放“白匪”俘虏一条生路的故事,让他们重新做人。随后钟石发执行军团长为红军家庭留后的命令去劝退自己的儿子从敢死队中撤出,结果亲眼见证四个儿子为了革命献出生命,并对同样牺牲儿子的老乡大声喊出“今天欠你一口棺材,明天还你一个世界”的豪言壮语,这种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愿望正是参加红军的内在动力。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4

茅台酒作为世界名酒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关于红军长征的众多故事当中,有一个红军战士们用茅台酒洗脚的“故事”流传甚广,以至于成为茅台酒的神秘传闻。那么,红军战士究竟有没有用茅台酒洗过脚呢?

朱笠夫编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写道:“开始发现这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可惜数缸美酒,已成为脚汤。”读罢这段文字,似乎红军战士用茅台酒洗过脚。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其1985年出版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也写道:“据传说,当时那些稚气未消的红军战士不知什么是茅台酒。他们涌入街道两侧的酿酒作坊,用茅台酒冲洗他们疲惫和打了泡的脚,以至酒汇成河,流出作坊,淌入泥沟。”然而,索尔兹伯里本人并未随红军参加长征,这些描述也只是他在重走长征路时所听到的比较夸张的传闻而已。

2002年《党的文献》杂志第一期发表题为《关于红军长征中一则史实的通信》的文章,对长期以来流传的关于红军战士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洗脚的传闻加以驳斥,并希望通过与当年参加长征的张爱萍将军以及四川红楼梦酒厂厂长阳治国的通信来澄清这个谣传。

文章列举的理由有两个。第一,“酿酒池里并无酒,不可能在酿酒池里洗脚;至于酒窖里存贮成品酒的酒坛、酒罐,那坛口、罐口很小,人也不可能把脚伸进去洗。”第二,由于当地气候特点且盛产白酒,“把烈酒倒来‘洗脚’是川南、黔北一带的常事。”

但这两点理由依旧存在两个方面的疑点。其一,红军战士是用茅台酒洗脚还是仅仅把茅台酒当作烈酒用来擦脚疗伤?其二,如果红军战士真的用茅台酒洗脚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洗的,事先是否知道是茅台酒?

耿飚回忆:用茅台酒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领在回忆录中都有所记述。例如,《耿飚回忆录》写道:“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成仿吾在回忆录中提到:“茅台镇是茅台名酒的家乡……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杨成武回忆录》里这样说:“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过足了瘾,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萧劲光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着在路上擦脚解乏。”长征中曾任红三军团新编第五师第十五团政治委员的罗元发也曾回忆:“其时,部队缴获不少茅台酒,许多战士并不知其为名酒。是时连续行军,天气潮湿,红军中烂脚者甚多,故有人用茅台酒洗脚消毒,其实是用酒泡脚,盛小半脸盆酒,大家轮流泡一泡。”

红军总政:保护茅台酒有章可循

从这些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军战士的确用了茅台酒,而且主要是用来擦(搓)脚疗伤、泡脚治病,舒筋活血、解除疲劳的。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5

   在20xx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

   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红色之旅”、“教育之旅”、“快乐之旅”和“团结之旅”。

   长征是历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今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是长征85周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代的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是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长征到底.

   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x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长征,一部读不完的书。

   当数万红军踏上征途,近代逐个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红军长征以慷慨悲壮的血战,绝处逢身的转折,感怀温暖的情谊,悲喜传奇的记录将长征这部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读者眼前。

   直到今天,红军战士那“抛头颅,撒热血”的壮志情怀,还让我们记忆犹新。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皮带充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激战独树镇都撒满了红军战士的遍地热血。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我们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与祖国的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过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85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1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6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红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长用和蔼的声音叫小同志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7

“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红色精神党课讲稿:半条被子_观后感材料,提纲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党课讲稿一

9月16日,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观后感二

1934年11月,长征途中的中央和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从湖南汝城出发,进军宜章,经过文明乡沙洲村时,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当天晚上,她们4人一起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徐解秀家的一床烂棉絮及一条红军的被子。6天后,女红军要走了,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这一走,让徐解秀等了50多年,那间厢房还是原来的样子。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2019年5月,根据红军长征途中的史实故事改编的红色电影《半条被子》在江西于都开机,2020年2月8日在全国院线公映。

昨天中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观察了电影《半条被子》。

电影再现了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感人故事。

一、坚定的革命信念付诸于行动。

由于路线错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不得不进行史无前例的悲壮长征。面对敌重兵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满怀胜利的信念,勇往直前。离开徐解秀家时,女红军说:等我们打了胜仗,我们要回来的,如果我们不来,我们的子孙也会回来的。

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河畔出发时的8万6千余人,经1年零3天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征后胜利到达吴起镇,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仅剩6千余人,长征路上,每行进300米,就有一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依然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是人民求解放、谋幸福、革命必然成功的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向着光明、向着胜利、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二、同甘共苦的战友情

在那个年代里,民以食为天,无食无命,食物就是生命。几个红薯,3位女红军没有独自吃,自己吃了一点,大部分留下给大家吃。一人吃一点,几轮都吃不完。想到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上甘岭》中的镜头:尽管志愿军战士们因严重缺水而嘴唇干裂,付出了极大牺牲才送上来的一个苹果,全连的指战员吃了一圈,还有一大半,很多战士只是闻闻而已。为什么1949年以后,新中国同任何的对手进行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三、不虐待俘虏的严密军纪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就制定了严密的军纪,其中一条就是”不虐待俘虏“。在旧中国,很多人当土匪、当白军,也是为了活命,为了讨口饭吃,这些人也是穷苦人家出生。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日子,也包括了这些人的幸福。俘虏放下了武器,不再以人民为敌、不以革命为敌,就让他们回家,想参加革命的,也是革命队伍的生力军。那两个与红军殊死搏斗的父子兵被红军救下来了,看到红军不同于别的军队,这是一支真心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军队,他们毅然参加了红军,为了革命,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四、以百姓心为心的忠诚

泥地里,拾到了一个红薯,那是老百姓家的,红薯带走,但钱留下了。解放后,从红军经过的地方不时传出信息:人民政府兑现当年红军写下的欠条。这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本色。

老百姓的房子被敌军烧了,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们纷纷出钱给老百姓修房子。机枪排排长张冬生从身上摸出一块大洋,那是他等革命胜利后准备用来娶媳妇的钱。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爱戴这样的军队?在红军敌众我寡的阻击战中,老百姓自己最为神圣的方式祈祷红军打胜仗,因为老百姓热爱这支军队、老百姓需要这支军队。

五、听党指挥勇于战斗

21师报务员廖小湘把电报机修好了,收到上级命令红21师抢占有利地形阻击敌军,掩护纵队过境。红21师师长及绝大部分将士牺牲,只剩下几名轻重伤员,根本不可能守住一个阵地阻击敌人。这个电报机只修好了一半:能接受信号不能发出信号,上级不知道红21师已基本打光。怎么办?汇聚起来的红军各部队的几十名战士,此刻都是红21师的人:坚决执行命令!当时红军的一个师有几千人,几千人的任务落在20多个伤兵的肩上。听党指挥,不怕牺牲,勇于战斗。

六、半条被子显真情

一条被子,是女红军的寒衣,是女红军的健康,是女红军的生命。离开徐解秀家里,剪一半留下来:“这被子咱们一家一半”。只有心里装着人民的军队,其军人才会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这样做,只有以百姓心为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才会时刻想着人民。

“要回来,要活着回来!”

共产党的红军回来了,建立了新中国。

1984年11月14日,徐解秀老人将“半条棉被”的故事讲述给《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15名老红军特意买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委托罗开富送到徐解秀老人家中。

2012年,我们学校确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为师生们的灵魂补钙。自2013年以来,我们每年秋季的“艺术体育节”把演唱《长征组歌》作为保留节目,年年传唱。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nvnvshu”为你整理了这篇利用红色资源 讲好党史故事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安龙县围绕“红军长征过安龙”等重要史实,充分挖掘整理、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在位于安龙县城草纸街71号的安龙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内,安龙三中的学生正认真的聆听讲解员讲解红军长征过安龙的历史故事,通过结合红军用过的名花多吐香瓷屏和瓷壶等物品,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安龙三中学生 张连丽

听老师讲解了曾经长征的故事,还有零距离的、观看了文物,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安龙的红色历史,参加这个活动,让我更深入的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然后也更加激励了,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成为国家的顶梁柱。

据了解,安龙县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有王宪章将军园、中央红军长征在安龙的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安龙抗战机场遗址、韦杵将军旧居、王伯勋将军旧居、“安龙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等。此外,还有“红军长征过安龙”“中共罗盘区在安龙的活动”“永和龙广暴动”“安龙剿匪建政”等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在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基础上,安龙县不断挖掘、收集、整理红军长征过安龙的史实,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际,整理出版了相关书籍。

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 唐保华

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编写出版我们的干部教育的普及读物,叫《中国共产党安龙县历史简明读本》,同时加强与各学校的对接和联系,深入开展党史知识进校园活动,和教育部门的教师和学生交流、交谈,整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使用的普及读物。

同时,在县城草纸街71号建设安龙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通过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成为了安龙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安龙县党史教育基地、黔西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 唐保华

安龙是革命遗址资源大县,我们作为党史工作者,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

目前,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红军长征过安龙的故事正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知识竞答、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深植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不断激发爱党爱国情怀,成为建设“三城六乡”绿色新安龙的强大精神动力。

(现场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跟随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行动,就驻扎在我们的草纸街。)

安龙三中校长 刘启勇

了解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9

我去电影院看了《冲锋号》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关于红军和白匪军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电影里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虎子的孤儿,别看他是个孤儿,他可厉害了,如果这部电影里没有他的话,那么多的人可能都会牺牲,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虎子不小心闯了祸了,大家都批评他,虎子羞愧之下就离开营地开始流浪去了,当他路过一位老奶奶家门口的时候,听到白匪军在欺负老奶奶,于是他就上前打白匪军,结果没打到还被白匪军抓起来了,到了白匪军的营地里,虎子就找机会把营地里的汽油罐全部打翻,用蜡烛往汽油里一放,整个营地里全部燃烧了起来。虎子的小伙伴小地瓜——就是一条大黄狗,从白匪军那里叼回了红军最缺的药箱,而且虎子还从白匪军那里听到一个消息,他们要攻打红军。于是虎子赶紧回到红军的营地,告诉了大个子叔叔,让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虎子可真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我真佩服你。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300字(二)

我公司青年职工带着孩子们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我国首部红色主题3D电影——《冲锋号》观影活动。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10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那么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1九月份,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红星照耀中国》。它描绘了第一个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苏区的故事,并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都写进了这本书。

本书用新闻来描写红军战士生活,概括了红军与白军、国民党以及日军的斗争,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敌,顽强不屈,也大段引用采访中人物所说的话,将所见所闻描述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全书先从作者前往苏区路上说起,讲了火车上一个白胡子老者对红军的偏见,加大了作者对红军的好奇与猜想。作者后来与一个“共匪”一起吃饭,了解了更多关于红色中国的故事。后来,作者逐渐深入中国苏区内部,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许多大人物,了解了国际形势、了解了红军的信仰、宗旨、口号等等,了解了中国内部战争的过程以及结果。作者将这些事连起来,写成了这一部自己戏称为“乱七八糟”的书。

作者介绍了红军的经验与客观教训,那就是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来对抗残暴的日军。也写了有组织、有武装的民众、工人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抗日战争就很难胜利,他们是一股不可征服的力量。

在斯诺笔下,我们见到了一个红色的战争岁月,一件件真实的事件在我们面前展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红色中国”。在书中,一个个人物,都被赋上了自己的个性,鲜活生动。一个个“红小鬼”,一个个乐观、爱运动、爱和平的红军战士,都被描绘的栩栩如生。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我认为:只有团结人民,发扬红色基因,为社会做贡献,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要紧跟革命先烈,学习红军精神,发扬两万五千里长征红色基因;学习红军的大无畏勇敢、学习红军官兵的步调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等精神;学习他们自始至终听话,做好战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2当我第一次见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就表现出了对这种有政治偏向的书的厌恶,而当我打开它时,我终于明白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色中国对共D各级领导人及农民、工人等民众的采访与观察,以及对红色中国的评价。

在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红军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经历风雨,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斯诺遇见的第一个红小鬼是一个号手,只有十五岁,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带着一顶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的号手可是一点也不“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看起来精神极了。这样一位“红小鬼”却是已经当了四年红军的“老红军”了。这个孩子说他小时候被红军帮助过,那时他就发誓要参加红军。十一岁,他参加了红军,虽说只是吹号,但他作为一名军人,是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与精神啊!他的年龄与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却是许多同龄人都做不到的,他们中的某些人还上前线打仗,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勇往直前。这样的“红小鬼”,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历史事件就是红军的长征。红军的长征是迫不得已的,红军为了避免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向西北长征,分成了西、南两个纵队,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出发了。红军在努力下终于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队),余下的部队则留在江西继续抗争国民党。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之后,就开始走向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本次长征共有两万五千里长,在这途中,有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们,然而红军一直在往前,从未后退。这也是红军的长征是军事伟大的业绩之一的原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乃红军气概。恰如斯,他们才走完,六千英里遥遥长征路,虽坎坷崎岖,但他们终望见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正西风落下长安,飞鸣镐。”的战争年代,他们知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誓言,亦是红军战士的誓言。

红星永远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3知道这本书很久了,但真正坐下来静静的细细的翻看却是第一次。打开它,一幅幅画卷跃然眼前,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诉说,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革命先烈们却都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革命先驱、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红色之旅对斯诺来说是一段神秘而又奇妙的旅程,一个外国人竟然和千万里外的东方古都的农民、战士有了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斯诺的这本书,我理解他分为5个部分,探索红色中国,中国共D的由来、长征、同红军在一起、回到白色世界,全篇他带着疑问,走进了红军生活的地方,从这里他认识了朱德、周恩来,他也对共D产生了最初步的认识,慢慢的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D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指导,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巧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原,头上顶着战斗机,面前迎接着大自然带来的挑战。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年轻人就像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最终是属于你们的。”我们青年人即使生在和平年代,也不应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幸福与安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把长征精神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芳华立誓,不负眼中星辰熠熠,我们要做新时代敢于追梦敢于圆梦的新时代青年,肩负初心和使命,敢试敢为,勇敢的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奋斗向前,扬帆起航。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自美国的埃德加·,他把来到中国后的所见所闻和切身经历写成一本不朽的著作,让我们年青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伟大征程。

书中提到面容削瘦,有些驼背却双眼炯炯有神,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份子面孔。虽然是红军领导人,但却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有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外表,又有机智幽默,喜欢憨笑的内在涵养。

埃加把天真质朴的优良品质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形象。

他热爱学习,对工作一细不苟,对提出的如何对待侵略者问题,主席有着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一些创造性意见。他是一个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有几次他回忆起战死的同志和由于自然灾害而死去的劳苦大众,他的双眼都湿润了,在谈论抗日战争时,他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并且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但不意味着没有别人的帮助中国人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读后感·表明,中国人只有团结一致,抵抗侵略,停止内战,才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谈工作时他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有一次和谈话时,心不在焉的解下腰带,搜寻寄生虫,看到此处,我忍俊不禁,他有非凡的头脑,也有农民的个人习惯。

他是伟大的人民领袖,他又是平易近人的农民朋友,他是中国危急时刻的救星,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神秘又伟大的印象。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心得300字5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地与作者走完了伟大的红色之路。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从1930年起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3年五月,蒋介石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错误的路线和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这之后中国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

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杀出飞夺泸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读后感·在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道:“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以为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

这就红军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