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12:04:38

美与丑的作文

美与丑的作文篇1

星期天一大早,父母就准备好一切,带上我出发了。一路上,我的心好似飞箭一般,早早地到达了目的地。车刚到外婆家门口,我匆忙地下了车,顾不得进门,便往公园飞奔而去。只听母亲在背后喊道:“你到哪去”?我头也来不及回,只是大声的说:“公园”。

跨进公园大门,我已是气喘吁吁,可是,眼前的一切好似一剂良方,使我顿时平静了许多,我自然地张开双臂,安逸地迎合这许多扑面而来的美,真是太美了!伴着薄雾中透出的丝丝霞光,眼前的树和山各自摆弄着身板,越发地惹人怜爱。几只小鸟在枝头忽隐忽现,时而传来婉转的鸣声,好像也在美景中尽情的陶醉。我情不自禁地迈开步履,一路温习着这一切久别的美。雾好像也舍不得离去,缠绵地缭绕着,不是仙境,胜是仙境。有好些老者还在晨炼,我停下脚步,正想感受他们焕发出的青春和活力,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笑声。透过薄雾看去,一对男女坐在溪边谈笑着,他们周围还“点缀”着些与这美景极不协调的垃圾袋,一片狼籍。我的心顿时汹涌起来,感觉他们的所作所为好像是在我的脸上涂抹污秽,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要反抗。不经意间,我已走到他们面前,并理直气壮地说:“叔叔、阿姨,请你们把扔的垃圾捡到垃圾箱里,好吗?!因为……”话音还未绝,“小鬼,滚开,关你屁事!”小伙大声地对我嚷嚷。不知怎么,我并没有被吓住,反而提高自己的音量说:“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是不道德的行为。眼下,大家都在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你们不会不知道吧?”透过薄雾,我看到小伙好像愤怒了,他的那张脸还真是有几分让人害怕。正当我感觉自己快要有些支持不住的时候,不远处晨练的几位老爷爷寻声走了过来,刹那间,我感到了一股力量,一股充满了美与正义的力量,那胆怯的感觉在顷刻间烟消云散了。其中的一位老爷爷说开了话:“小伙子,这孩子说得没错,你应该对你们的行为负责,难道你们不该讲道德吗?”小伙的脸骤然变得有些尴尬,他没有吱声,思考了片刻后,他们连忙站了起来,开始捡起那些垃圾,放进了旁边的垃圾箱里,然后一溜烟的跑掉了。就在那时,我第一次真正的领悟到了这世上 “美丽” 终究是能战胜“丑恶”的真理。

雾好像比先前消散了许多,天空也明亮了许多,眼前的一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更加的不容错过。告别了几位老爷爷,我又继续开始了我的“美丽”之行。一路上,我的心“美”极了,而且感觉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美,渐渐地与这周围的美融合了在一起。至今,那种美妙的感觉还牢牢的镶在我的心里,她时刻激励着我要在自己的心里编织出更多更美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美与丑的作文篇2

关键词:丑;美;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48-01

丑,是自然的一个重要属性,属于复杂的美学范畴,要想对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要联系到美。探讨艺术的美与丑,首先得理解生活中人们普遍定义的美与丑,尤其是人们对丑的理解。美,是我们看到或接触到一样东西或一件事后,心里产生的一种快乐、喜悦之情,一种乐于亲近的感觉;相反,丑,是我们看或接触后,心里产生厌恶、不快,想避开的感觉。似乎美与丑是个人的感觉,因人而异。其实,美与丑还是有着大部分人趋同的标准的。人的自然性一直引导着人类有着对好与坏、香与臭、美与丑的鉴别力,以保护人类安全生存。而艺术家眼中的丑,与普通人对丑判断是有区别的。

一、对丑的本质和特征的认识

在中国,丑的观念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西方美学家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产生美,不适宜产生丑,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丑和它所附带的不,成为了美的对立面。亚里士多德曾说丑是“无害的”,根据他的理解,把丑限于一种不和谐的可笑的形式,是“无害的”,这种无害指古典时期丑的地位也许是比较准确的。在中国古代,最早人们以“大”为美,以“小”则丑, ,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后来,发展为以恶为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丑释为“可恶也。从鬼,酉声”,恶和丑,在中国古代同训。至近代,人们普遍把丑与恶联系在了一起,认为丑与恶相比较而存在,丑的根源和内在因素是恶,当恶显现为文艺外在形象时,就是丑。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它反映了与人类正面价值体系相反的境象,是对现有价值体系的否定,丑是恶的形象的外在体现。但丑不等于恶,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恶的表现形式很多,丑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比如,《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外形上奇丑无比,但内心却是极为善良的人。丑涉及功利,但并不总是与功利性丑有时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联系。形式丑只是和形式美相对应,形式丑的审美对象有时从审美学角度其本质是美的,根本原因就是通过形式的丑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本质的美。形式丑是指畸形、毁损、芜杂等与均衡、对称、完整、和谐等形式美相对立的特征。形式丑的事物的内在品质不一定是恶,有时形式丑是崇高美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中西方对丑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作为美的对立面,丑是反和谐的。

二、丑的价值

(一)丑可显真,使美更富个性。不论中西,在所有的关于丑理论或绘画上都能看到,丑有美所不及的独特价值,当丑渗入美中时,其艺术的个性会更丰富、鲜明、突出。无论任何时代,任何时期的美,讲久了讲过了头,过于完善的时侯就会显出一种陈腐,虛假和无聊,这在西方绘画中尤为明显。就像中世纪之前的人绘画,一律的标准脸形,一律的慈祥面容再加上大差不差的动作举止,使人想起那个时候的绘画来,脑子里只有一张画。达·芬奇的那张《蒙娜丽莎》之所以让世人瞩目,不单单是她迷人的眩目的令人费解的微笑,试想如果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给她一张美丽绝伦的脸孔,精致曼妙的身躯,那她还会有现在这样的魅力吗?她美就美在那张在当时的绘画中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憨实的身躯有如村姑,可是在这样的脸上却带一幅恍恍惚惚、神秘幽远,高雅古典的笑容来,面容的平淡无奇和那微笑的神秘优美使得这幅看起来更加的耐人寻味,思索良久。

(二)美的获得离不开“丑”的批判,通过批判,可以创造美。例如在罗丹的雕塑作品《美丽的欧米哀尔》中,?那个出卖肉体的,在她年老的时候,原先那丰满、富于曲线和青春魅力的人体美消失了,变得畸形、驼背、形同枯槁。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体显然是丑陋的。但在罗丹的雕刻名作,中现实的丑神奇的转化成为了艺术的美。罗丹在解释这个问题时说:“平实的人总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我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大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这段精彩的话可以看作是罗丹为自己的作品所做的注解:这个丑陋的躯体上,人们看到社会对她的不公平的鞭笞、蹂躏与摧残。欣赏者在画中中否定丑恶,在丑恶的否定中实现审美主体的自我超越。我国当代美学家蔣孔阳在《美学新论》中说“对于感情和心灵的刺激来说,丑更胜于美。”

三、丑与美的辩证关系

丑是一个复杂的美学范畴,对丑的认识,要区别丑与美关系问题。从丑的内涵特征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与美的关系,美和丑相互对立。虽然柏拉图精心设计只允许存留美和善的影象的理想国,但现实中,美和丑总是“相伴而行”的。雨果曾宣称:“感觉到万物一切并非全是合乎人性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后面,恶与善并存,黑暗和光明同在”。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丑的衬托,就不能鲜明地显示出美的光辉。美和丑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美和丑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永恒不变的,美可以转变为丑,丑可以转变为美。对这种丑与美的互为关系现象,叶朗先生解释说:“在中国美学史上,人们对于“美”和“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并不看得那么绝对。人们认为,无论是自然物,也无论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或“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这种“生意”,就是生命力的美。”一个艺术品,只要有“生意”,只要他充分表现了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中,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也倾注其中。这些感情包括快乐的感情,同样也可以包括愤怒、同情、叹惜等令人不快的感情。所以艺术能表达现实的美与丑,并通过艺术加工,使丑的东西也能够吸引人,引发观众思考。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生活中丑的东西也成功地感染观众。因此,评判艺术中的美与丑,已不能单纯用生活中的美丑来定义了,而是要更多一个层次。评判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美丑,是要看这件作品是否能真实准确地再现了事物的原貌或原气氛,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总之,“丑”已经成为当代美学一个重要美学范畴的今天,我们要学会用一双审丑的眼睛看世界,看艺术,它补充了美的不完善,美可以净化心灵,丑可以鞭笞人性,它引导着人从审视自己开始,通过批判与否定向着更真更美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美与丑的作文篇3

关键词:丑艺术丑美发展

一、丑之为“丑”

丑有自然丑和艺术处理的丑之分,我们要探讨的丑是指的艺术行为里的丑。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并没有一个确实的定义,但肯定的是: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几乎没有一位美学家不把丑放在美面前,以美为前提来解释的。如奥古斯丁“美是绝对的而丑是相对的”;鲍母嘉通以“主体的感性认识的完善与不完善”界定美与丑;叔本华以“主体意志的客观化是否充分”界定美与丑;立普斯以“主体在对象中投射的感情是否有价值”界定美与丑;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美就有多少种丑。总之丑的本质与美一样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说丑:“在一切方面都恰好和我们提出作为美的要素的那些品质相反。”

丑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是违目的,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丑作为审美范畴,与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是其悲、喜、崇高、滑稽等美感的组成因素。在美学范围之内丑可以定义为“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二、“丑”的萌芽

中国文化早期的美丑观处在美丑善恶交混的混沌状态,是丑意识的萌芽。与西方相较,中国人更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先秦时就形成了对美和丑的独特认知。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不尚思辨而重视社会伦理感情的哲学基调,与此相联系,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实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与冲突,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不甚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先秦典籍中多将丑作“醜”,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醜,可恶也,从鬼,酉声。”从字义上说,丑与“鬼”相联系,这里透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东汉王符《潜夫论·德化》中有“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长寿而终是美好的生命形态,而夭寿,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了,这就把生命、生活和美丑观念联系在一起。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把形式的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从丑的内容来看,它既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又表现为对象的社会内涵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遍布宇宙的道才是绝对的;美丑不过是道的体化而已,只要与道通即是大美。

儒家的美丑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比之下,道家“以真为美”的美丑观更合乎美学的认识规律。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呈示出道家“体道为美”的主张:道是万物的本原,世间事物的美丑只不过是由道演化体变而来的具体形态,因而物体外表的美丑差别没有根本性的意义,美丑是相对的,而道是兼容美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对丑的宽容态度。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以大为美,以小为丑;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指出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谈到:“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从美和丑的对立与比较中认识美丑的存在,并表现出丑的独立性。可见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

三、“丑”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兴起,美与丑的冲突日趋尖锐,丑渐为人所重视。丑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袁宏道在评其弟的诗文时曾说:“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这种审美心理是合着寻求不和谐的丑的刺激的时代风尚的。郑板桥将丑引入了绘画美学,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五四”以来,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目标的功利性追求。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丑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打破了古代美丑交混的状态,丑和美成为了对立面,鲁迅成为那时期的代表人物。

四、“丑”在现代艺术中的繁盛

在现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艺术的发展停止了脚步,直到经过80年代改革变化的十年,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期待逐渐被务实的物质消费生活取代,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哲学、宗教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星星美展、85美术新潮到今天,中国现代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当尼采以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家也同样以一种批判的态度举起了尼采的旗帜。正如舒群在《为北方艺术群体阐释》一文中说:“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已有的一切传统已荡然无存,一个全新的、坚固、永恒、不枯的‘世界’将随之建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了各种艺术潮流,国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正统与另类、伪正统与伪另类、高雅与低俗、装高雅与特低部俗、深刻与肤浅,故作深刻与实在肤浅……所有的美与丑、伪美与真丑,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同台演出,面对面的叫板。

总之“丑”这一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至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关于丑的存在,但无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2]鲍姆加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东汉王符.潜夫论.三秦出版社,1999.8.

美与丑的作文篇4

关于审丑的说法,也许读者很少见着,毕竟当前充斥着媒体的都是审美。这不难理解,毕竟社会要褒扬真善美,所以人们的目光当然就更多地聚集在美的东西上。然而使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方式不仅仅是审美,审丑也应该是重要的手段。美与丑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没有丑,何以谈美?我们说一个东西美,一定有一个丑的背景来映衬,虽然丑的背景不一定是明摆着的,或不是言明的,但人们的心里总是有丑的背景存在的。适当地把目光聚集于丑的东西,更能让我们知道其丑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从而能使我们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向美的决心。具体化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体现真善美的人物或事物固然值得反复玩味,但一些丑的形象也应当得到重视。比如《皇帝的新装》中大臣们的虚伪,《变色龙》中奥楚弥罗夫的趋火附热与狡诈善变,《翔羊木雕》中父母的自私自利等,都是丑的代表,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审视、挖掘,让学生心里建立起美的对立背景,进而深入理解美的价值,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审丑教育活动也应当受到重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审丑呢?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审丑与审美的关系

美与丑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美也就没有丑。美与丑是相互映衬而存在的。审美是人的最终追求,而审丑则是审美的一种辅助形式,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正所谓知丑者才知美是也。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的各种美的形象,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审丑,让学生通过丑的对比,进一步发现美的价值。比如《腾野先生》一文中涉及到的那些“油光可鉴”、不学无术、麻木不仁的清国留学生们,也算是丑的一类,通过对这些丑的形象的审视,最终让学生理解这些人的丑陋所在,也让学生最终体会到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们的高尚之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审丑是审美的手段之一,是审美的过程,其最终目标也还是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中审丑与审美结合

在引导这生理解相关文本时,单纯审美或单纯审导都难免狭隘,只有审美与审丑活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下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谈谈审美与审丑的结合。

《皇帝的新装》一文作为童话故事,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早期时候创作的童话作品,是其的代表作品之一。纵观整个故事,可以说故事是喜剧,也是闹剧,更是一出丑剧。这个故事与中国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类似,已经成为“自欺欺人”的代名词。这样的作品,恰好极富“审丑”的价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引导学生注意其中孩子的天真无邪、无私无畏之美上,而忽略了故事中丑的形象的存在。事实上,安徒生创作的初衷恐怕不是要人们注意孩子的天真之美,恰好应是让人们注意皇帝自作聪明、爱慕虚荣、刚愎自用之丑和大臣们趋炎附势、虚伪应酬之丑上。从这一点来看,或许把审丑作为文本解读的重点才更符合作家创作的本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其中皇帝和大臣们的丑陋之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丑出发,审视人的灵魂。要让学生明白,骗子并非高明,骗子得逞的原因是皇帝的虚荣和刚愎自用。其实,皇帝不是被骗子骗了,而是被自己的虚荣骗了。而那些大臣们,明知道皇帝身上一无所有,却不敢讲真话,只是唯唯诺诺地顺着皇帝的意思来表达。虚伪让他们变得委琐不堪,他们失去了起码的做人的尊严。皇帝的一件新装,就把官僚们的丑陋的灵魂裸地展示了出来。而相比较而言,孩子们真实的回答就显得特别具有美的价值,也更进一步衬托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态。通过这种审丑活动,学生就能进一步体会人的灵魂之丑,从而形成对丑的鄙弃心态,进而自然向美追求。

三、善于发掘丑的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几乎都是名家作品,古今中外均有,内容上及天文历史,下及地理人物,有着丰富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有美的,也有丑的。美的让人感动,引人高尚和纯洁;而丑的则能让人了解人性之丑的一面,形成对人的卑劣行为的唾弃,对人的卑微人格的轻视,对人的卑鄙灵魂的讥讽。美的形象学生很容易感知到,而丑的形象则不那么容易。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涉及到的丑的形象,诱导他们去审视丑,在对丑的审视中进一步发现美,品鉴美。

美与丑的作文篇5

【关键词】美丑美系 鉴赏与接受 艺术美与艺术丑

美与丑的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中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或是混淆了美与丑的区别,对于一些事物和现象过多的从直观感受来分辨,而忽视了伦理或精神层次上的判断,在一个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社会中,每天人们所接触的信息量是无穷尽的,因为现代媒介有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和特点,另外现代文明具有了急功近利的一面,于是便催生了一些以丑为美,美丑混淆的状况。

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学艺术的表达过于表现人性的丑。鲍山葵认为一切审美的对象都必须是有形的,丑作为审美的对象也必须是有形的。于是丑作为一种有形的现象越来越展示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讲,有些作家的作品过多的表现人性的贪婪,险恶,愚昧,混沌,或是荒诞,颓废。其实文学作品中可以描写恶,就如同是钥匙与锁的关系一样,在描写之后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或是有一种真正的警示精神。因为有很多作品最后面向的受众是不分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一个好的作品可以给人以启迪,但是一个充斥着过多暴力,死亡,糜乱的作品,不仅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更会将一些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人引入歧途。尤其是当下一些作品打着“返璞归真,”“描写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展示人在迷茫的状态下”的旗号与噱头更是如此。生活并不仅仅只能表达迷茫与不知所措,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更要高于生活,而不是脱离了生活的无病或曲高和寡。或是过多描写现实生活中的黑暗,诚然,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是具有丑恶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生活中的全部,不应该以一种悲观的眼光看待这些现实。应该在鞭笞揭露丑恶的同时激发读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而并不只是表达丑恶,混沌,与毫无光明。这样的文学审丑现象也不符合概念中对于丑的定义。更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除此之外时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的现象借助网络的的实效性与便捷性被媒体大肆、过分的宣扬开来,颇有排山倒海之势。衡量美丑的标准被颠覆,行为千变万化,手段日新月异。远如芙蓉姐姐,近如凤姐,小月月,失控姐。她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娱乐自身,她们的行为与滑稽剧里的主角不同,也异于舞台上的小丑。对于这种行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们的自信很值得钦佩,有人认为她们的盲目自大很让人费解。且不说这种行为背后的功利目的,仅仅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是一股声势浩大,刺人耳目的洪流,在这一点上,从其之后源源不断的效法者跟风者身上就可以看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腐败的社会现象,一个人敢于把自己缺点或是隐私暴露于公众视野中,然后任由别人评价议论并以此操纵大众的情绪,借机提升知名度或是牟得利益,这不能说是历史的进步,也不能说是人性的复归,这种怪异的洪流与浮躁的情绪必须得到有效的抑制或是遏止。在现实社会中中允许百花齐放,允许百家争鸣,但是无论何时何人都不能不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

人对于美丑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发展过程。美与丑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理论问题。美与丑是相对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形象是人类活动的特性,美与丑可以是互相对立的,也可以是相互渗透的。一些文学作品中美丽人物身上的小小瑕疵不仅不能说是丑的,甚至可以说是可爱的或是烘托人物性格的,例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是个“咬舌子”时常将“二”读成“爱”,又加之天真烂漫毫无城府的性格,使读者不仅不为丑反而觉得可爱。又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的外形集中了丑的全部因素,但是他善良的内心与高尚的情操使人常常会忘记他外形上的粗陋而转而注意他美丽的内心。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本身就应该是复杂饱满的,并不是说一味将一种缺点或是优点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的。

丑的形象在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丑的人物与美的人物一样都能带给人震动与反思。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群像,从阿Q到康大叔,从四铭到祥林嫂,无不显示了旧中国的落后,愚昧,无知。这样丑的典型从一个侧面宣扬和烘托了美,这种美与丑的对峙,使作品更加具有激情与煽动力。使美得到渲染和升华,使观众,读者顿悟后在更高层面上体会美的深厚意蕴和普遍意义,从而从内心激发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美与丑的作文篇6

摘要:审丑疲劳的出现并日趋升温折射出现代社会审丑观念的病态,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代社会审丑疲劳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社会成因又有个人成因。审丑疲劳主要是由传统价值观念颠覆、丑恶现象蔓延、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生产的社会成因和生存压力剧增、畸形审丑观念认可的个人成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关键词:现代社会;审丑疲劳;社会成因:个人成因

一、导言

(一)劳的内涵。

“审丑疲劳”是套用“审美疲劳”生造出来的词语,是指公众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麻木冷漠,甚至美丑颠倒,以丑为美,以丑为荣的社会现象。审丑,实质上是一种对丑恶现象进行的道德评价,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丑恶现象作出符合自身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的是非、善恶价值判断。造成审丑疲劳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

(二)劳的表现。

审丑疲劳是近年来出现并日趋升温的一种社会现象,深刻传达出人们对待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感受与态度。审丑疲劳具体表现为社会成员不再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感到威胁与不适,反而麻木和认可甚至追捧效仿丑恶行为。就以“拍马屁”而言,“拍马屁”本是卑鄙的小人之举,但是却有人高喊出“马屁成功,八面来风”的论调,其实就是审丑疲劳的一种社会表现。

(三)劳的危害。

审丑疲劳的出现并日趋升温无疑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审丑疲劳颠倒是非价值判断、混淆美丑尺度界限,弱化了公众的审美鉴赏力,扭曲了正确的审丑观念。审丑疲劳以看客甚至模仿者,崇拜者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消解了美的权威性,使美及其对美的追求日益萎缩,从而为丑的扩散和蔓延铺平了道路,成为社会文明健康风尚构建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摆脱审丑疲劳,而要摆脱审丑疲劳只能从引起审丑疲劳的根源出发。笔者认为,引起审丑疲劳的成因必然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本文主要从社会成因以及个人成因两个维度进行探析。

二、现代社会审丑疲劳的社会成因

审丑疲劳,乍看之下是社会成员对待社会现象的主观态度选择以及价值判断,但其背后却是多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第一,传统价值观念颠覆的表现。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超越空间障碍和思想障碍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与合作,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思想大解放以及社会经济的转型使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在社会权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弱化,本应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不断受到质疑、淹没甚至沦丧。传统价值观念的颠覆使社会价值取向由原本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分流转变。“当今显得突出的审美价值形态不是传统美学的优美与壮美、悲剧与喜剧、崇高与滑稽等范畴,而是新起的反审美、反艺术、泛悲剧、审美与生活互渗、全球审美化、无意识的商品化、超级真实、后情感主义等。”而这一变化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社会成员对传统价值观念失去了认同与尊崇。当传统价值观念不断被否定、颠覆和消解,代之以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社会成员自然会对传统意义上的美与丑进行重新审视,这就不难回答很多丑恶现象为什么由原来的公众嗤之以鼻到现在不少人的趋之若鹜。

与此同时,全球化浪潮夹杂的观念、意识不断和本土的价值观念进行纠缠与竞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无论是自发还是自觉、主动还是被动,或迟或早都要卷八这一进程(全球化)之中,这些国家卷入全球化的进程必然地要一种根本性的转型,这种转型究其实质就是在增益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扬弃原有本土性并生成新的本土性。”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作为一股极端个性化的社会运动,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社会变革力量。”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承认现代的思想和传统价值标准,自然要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反叛和重构,导致了审美文化和审丑观念在内的价值评判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不稳定的态势中。不同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与整合本无可厚非,但不幸的是,面对纷繁复杂、不断涌现的外来价值观念,许多人失去了判断力,把腐朽当神奇,视庸俗为高尚,构建出一套是非颠倒的价值观念。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美丑价值标准混乱、人们对美丑认识的界限模糊甚至出现美丑评价观念错位的现象。

第二,丑恶现象蔓延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进程源远流长,纷繁复杂,社会痼疾的治疗与矫正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新型与传统社会问题互为交织,其中社会丑恶现象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丑恶现象,人们起初的感觉是敏锐的,批判也是犀利的。但由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是物质以及精神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很难在短期内消除,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这样一来,社会成员的揭露批判和整治矫正,就难以看到抑恶扬善的即时效应,容易使得人们陷入痛击痼疾却又感觉无济于事的身心疲乏。长此以往,人们原来消灭丑恶现象的信心逐渐消磨,进而转向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的精神困惑。以至于有人认为,既然各种各样的丑恶现象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就会永远存在,它是无法消除的恶行,彻底消灭丑恶现象只具有修辞上或意愿上的可能性,而在实践之中则是不可能的。所以,丑恶现象的屡禁不止造成的一大后果就是社会成员从希望到失望,从深痛恶绝到习以为常的转变,最终造成了面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麻木不仁,并在麻木不仁中逐渐失去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一方面,很多人寄希望于社会发展,把社会发展作为灵丹妙药,期待社会的发展能够扫除一切丑恶现象。可是事与愿违,社会的发展非但没有消除丑恶现象,相反经济的增长为丑恶现象的滋生以及蔓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社会丑恶现象由于自身的顽劣性不断催生出新的表现形式。毫无疑问,这就大大加深了公众的审丑疲劳。就拿我国的干部腐败及官僚问题来说,改革开放初期,腐败现象只存在于个别领域,程度也相对较低。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腐败现象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以及群蛀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甚至警匪一家亲,黑白合流,一次又一次突破这个社会的底线伦理。同时,腐败现象在自身的散发和蔓延过程中还不断涌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另一些领域的腐败不断浮出水面,例如学术腐败,给了我们无可回避的真实与尴尬,而大众乃至学术界的麻木与无奈更是凸显出这样一个事实:大众已经审丑疲劳了,以至于见怪不怪。更有甚者,有些人面对丑恶现象泛滥成灾致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治致使作恶者洋洋得意,活得自由自在,而善良老实者只能闻恶而逃,忍气吞声,便一改以往抨击卑劣,鞭挞丑恶的态度,进而弃善从恶,扬恶抑善,进一步壮大了社会丑恶现象的力量。

第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当今时代,商品经济大潮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社会的每一角 落,市场逻辑与消费优先的理念显示出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商品经济在推动整个时代的变化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商品经济带来文化领域的喧哗与浮躁也是不可小觑。“在现代化和商业化大潮中,现代文化在许多方面已进入误区,不得不承受着异化的苦楚,遭受着变质和退化的命运。”在商品经济中,消费的形象属性日渐突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形象的塑造掩盖了意义的追寻。商品经济大潮中,大众文化为了更好地迎合并且刺激个人的形象意识,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粘贴以及形象的精雕细琢而意蕴的粗制滥造出现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完全放弃意义和思想的求索而只注重形象打造的文化必然最终会在人们长期的鉴赏判断中受到摒弃,但其造成的审美创伤和审丑观念混乱却是不可估量的。

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本来由于美的大量存在能够很好地映衬出丑,人们自然也能够很好地区分美丑。但是,在这种眼球文化的不断充斥下,当原本笃信的一位粉饰追求的形象文化被人们所抛弃之时,这种原本的美开始转为丑或者说不美,美与丑的划分遭到了破坏,美丑由原来的泾渭分明走向交叉重叠,审美价值观念和审丑价值标准发生了混乱。也正是缘于商品经济大潮下大众文化意义的缺失,直观的、感性的审美形式使得个人的审美趣味变形和扭曲。欣赏者面对凭借外在形式的充分技术化效果遮蔽文化内涵的大众文化,只满足于对象外观的而无心在静观中体味对象的文化意蕴,获得精神愉悦,审美活动变成了一种感官操作。在这种扭曲的大众文化长期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嗅觉被钝化,审丑观念受模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大众的畸形审丑观念,它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区分美丑。试想一下,从美向丑的转变,打破了美与丑的界限,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的思想迷茫,美丑不再旗帜鲜明,自然容易出现美丑颠倒,以丑为美了。

第四,工业化生产的影响。

工业化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让人们享受到了舒适的生活,但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人的主体性和完整性的破坏,进而营造了审丑疲劳的社会氛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生产对人类精神造成的异化。工业化生产只注重物质生产忽略精神需要,导致了人的价值的毁灭,精神的真空以及人的异化程度的加深。工业化的高度分工导致人同自然、同他人乃至自己之间的对立。聚居于钢筋水泥支撑的现代化都市建筑,人逐渐沦为社会机器上的一颗齿轮、螺丝钉,人性被彻底地撕裂了。“人日益变成技术、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的奴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及其工作的关系相异化。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单一的、片面的技术关系,个人自由的理性变成技术理性,社会协调并统一了人的生产、消费和娱乐,排除了一切对立和反抗的因素。”工业化生产使物质和世界控制了人,许多构成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被否定,使生命降至科学物质化和机械化当中,导致了精神的全面崩溃。

二是工业化生产使公众失去了批判的维度。如前所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大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使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渐丧失。工业化生产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大众文化以雷同化、批量化和齐一化的文化形态大量生产和消费,导致了社会思想的模式化以及人被物化。马尔库塞也指出,“在工业文明的最发达区,社会控制已经被潜化到这样的地步,甚至连个人的抗议在根本上也受到影响,拒绝‘随大流’的思想情绪显得是神经过敏和软弱无力的。更甚者,人们借以保存‘他自己’的私人空间也已经被技术现实所侵占和削弱。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占据个人的全部身心”。个人与社会直接一致化了,个人在长年累月的一致化生产过程中丧失了对审美对象的思考和批判,成为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的人。

三、疲劳的个人成因

第一,生存压力的剧增。

当今社会,对于奔忙在快节奏工作场所的现代人而言,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竞争使一切的目标和追求都变得具体而实际。审丑作为主体的道德评价活动,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的基本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在无法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审丑活动是很难被提及的。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过于紧张,工作节奏过快,生活的压力将人们向往的自由自在富有浪漫情调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踩得粉碎。激烈的竞争激发人们强烈的欲望,也在激战中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压力,而巨大的生存压力必然会导致人们无暇顾及身边的美与丑,就更别说对美丑进行鉴别判断了。所以,“蚁族”、“蜗居”的人们看到的首先必然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社会的澄清与明澈。

第二,畸形审丑观念的认可。

审丑活动主要和根本上是一种道德评价活动,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也是十分复杂的,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如所周知,面对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丑恶现象,态度自然是多如牛毛,其中自然不乏对丑恶现象的肯定与欣赏。

问题在于,公众面对纷繁复杂的审丑观念,却不乏对畸形审丑观念的认可者。不少社会成员面对周围畸形的审丑观念不加判断,消极从众,面对丑恶现象保持沉默,任由宰割。再者,有些社会成员看到部分恶人、恶行在中国转型这一特定时期非但没有及时受到应有的惩治,反而洋洋得意,致使善良老实者闻恶色变,只能忍气吞声,便产生了失衡心理,想到的不是如何整治这些丑恶现象而是如何醉心于歪门邪道,暗箱操作。正是社会成员认可了扬恶抑善、颠倒是非的畸形审丑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审丑观念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加以运用,为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养分,也就进步加深了审丑疲劳。

四、结论

审丑疲劳是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且不容忽视的一大社会现象,传达出公众对待社会生活中丑恶现象的不正确态度和做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审丑疲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公众自身的因素。要消除审丑疲劳的负面影响以及摆脱审丑疲劳,政府加大对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以及个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各有关方面必须进行组拳,形成合力,对审丑疲劳加以治疗和矫正,以促成社会大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保障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试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科学伦理观及其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版),2008。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与丑的作文篇7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没有网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就是微信时代!腾讯在2013年1月15日宣布微信国内用户3亿,《纽约时报》评价中国微信为“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无法推向世界的命运”。

微信文化是典型的个性文化的一种,显得自由多样,标志我国人民的生活经济文化形态的转型。微信改变了传统的电影电视艺术传播方式,被视为“富媒体”的微信在蚕食着大众的阅读空间,这种浅表化碎片化的传播颠覆了传统美学,反传统美学微时代的艺术美学呈现出草根、微小、便捷、琐碎、互动特征。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崇高神圣感消失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的讴歌被眄视,微信用户信息的种类,扩大了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信息容量,有专家指出:“微”作为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和赛博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在文化和日常生活层面上,它是一种祛魅时代的平民文化,去精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1}

微时代的审美也被挤压至“微”,滴水般的碎片丑信息影响社会细胞层,纷杂冗乱的信息冲击社会,尽管微信丑艺术不如传统艺术美那么永恒经典,但这种零碎的短艺术以丑恶自私迷惑大众,容易造成谩骂、猎奇、以致围观,微媒体的无微不至、尽微致广,最后会造成全中国的审丑“集体狂欢”,微媒体的“微言大义”已经深入了中国人的意思形态。

微媒体审丑就如网络病毒一样胁持艺术的传播,有时让人束手无策,特别是小青年们猎奇心强,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容易接受丑陋、荒诞、恶搞、炫富等恶俗视频画面,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在现实交流中易发障碍,在微信细碎时间中变得浮躁,真正像躺在床上吸大烟般懒得思考,“微信”成为了“危信”,前些年的网络审丑形象代言人凤姐、芙蓉姐姐、hold住姐、干露露、犀利哥,近年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炫富的“郭美美”、微信中被传火热的北京优衣库不雅视频、“用作画”“婚礼”等引发了“注意力经济”,倾倒了大众,在微信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精英文化与劣根文化交融,同时,微信传播的自由随意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难以被掌握,主流媒体的审丑教育相对尴尬。在微信中带来的国外文艺思潮侵蚀殖民化过程中,艺术的真善美被假恶丑毁灭,微信时代的美学主导错位,无原则艺术态度造成了艺术的失范无序与杂乱无章,微信丑恶事件的传播歪曲了人类价值观、异化了人类的生存观,消解了人的自然与自我的平衡关系,扭曲了人性,影响社会群体情绪,甚至给人类带来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消极悲观无望等情绪。造成人格分裂、自私、私愤、金钱至上、道德紊乱,微媒体建构的世界让其捉摸不定、犹豫彷徨使人的精神层面失落,享乐欲望与价值理性分裂与对立。正确的美育观频频受到丑恶荒诞的纷扰,处于对艺术和艺术感受的启蒙期的青年,因单纯与缺乏经验陷入迷途中,特别围观这些丑恶荒诞的东西时人们会显露出某些轻狂和草率。

二、 微媒体审丑艺术特征与策略应对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美学研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但在对“丑”的准确定义方面被认为是美学界的“哥伦巴赫猜想”。十年前国内对“行为艺术”中血腥暴力色情等丑恶荒诞艺术的研究较热,如陈履生认为:行为艺术在中国走向一种难以容忍的极端,则已经超越了艺术的界限{2}。2009年2月由国务院新闻办与文化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查黄关闭了五百多家传播色情与低俗网站。信息年代高科技纷繁缭乱的新艺术样式呈现社会的时尚,时尚与经典这对矛盾怎样融合?微媒体传播假恶丑为何有极大的围观效应?这是我们需要开展研究的课题。而微媒体中的审丑艺术研究空间亟待深化,这一点也未能引起艺术批评界的足够重视。我们要弄清微信审丑正负面的作用,特别是负面的作用。这样,我们才会有积极的应对策略。

微信流媒w传播也可视为一种艺术,首先我们要弄清艺术丑、艺术的丑与艺术中表现的丑三种关系,“欧米哀尔”雕塑是艺术家罗丹用雕塑艺术语言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丑,这里把丑作为一种美来表达了,莱辛曾说过艺术家可以把丑作为一种美的组成因素,美学史上自从罗森克兰茨于1853年《丑的美学》出版后丑变成了一种审美形态。刘海粟指出:“艺术是表现,不是涂脂抹粉。”{3}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再现成为了艺术审丑,人们通过审丑得到美感或,美术史上所表现丑的那些经典名作如:蒙克的《呐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杜尚的《泉》,国内罗中立的《父亲》、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等等这些作品属审丑范畴。

其次,我们要弄清微信审丑正负面的作用,特别是负面的作用。这样,我们才会有积极的应对策略。我国的艺术审丑在文学、美术、音乐、影视各领域成为了流行时尚并世俗化,微信的发明使审丑跨越入全新的自由审丑时代。微信审丑不同于上述经典艺术的审丑属新载体审丑,微信审丑并非空巢来穴,离不开传统审丑的影响,也离不开国外后现代主义与艺术思潮的影响,微信这种新载体审丑表现为审丑艺术的转向,微信艺术把中国的互联网艺术推向了世界,微信流行的通俗艺术便是对我国“主旋律”艺术的补充。在大众对传统审美产生疲劳年代微信审丑艺术弥补了审美心理需要,产生微信审丑的围观,难辨真假,微信用户的刷屏围观诞生了层出不穷的丑角,他们的种种丑态使交互双方都获得心理满足感。微信审丑带来了崇高感、、恐惧感等艺术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娱乐他人与自己,满足好奇心,寻找刺激快乐减轻压力放松情绪的社会需求。微信艺术审丑暴露社会弊端使得人人都是艺术批评家,微信成了针砭痛斥丑恶的工具。

再次,我们要探讨微信审丑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从学理的角度,让微信审丑回归到艺术的范畴。微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微媒体艺术新特征,微视频图片艺术冲破了话语权的限制性、呈现为受传合一的交互性,与传统审丑艺术相比微时代的审丑审恶审假表现为感性化、大众化、平民化、碎片化、漂走化。只要刷屏就有惊喜!微信的审丑不只是专属艺术的名词,微媒体传播的免费复制粘贴使微媒体审丑即刻成为了生活中的平民化,人人都是审丑艺术的传播者、批评者,人人都在自我表达,甚至一些自恋者频频发送丑异图片视频获取认同、追求娱乐。正是由于微信的这种特有的媒介功能使得微信审丑狂欢于世。

此外,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规范微信审丑艺术。通俗-低俗-恶俗,这也是微信审丑的另一条路线,国务院新闻办出台了我国对丑恶艺术的界定:低俗内容主要包括,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具有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等。{4}

尽管对微信的公众平台有不同认识,但现在不少纸质媒体都在抢占微信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迅速发展为微信公众平台,而且发展势头迅速,不少商家也以艺术的名义开设微信订阅号平台,不少艺术类的微信平台成为了艺术爱好人士手机中的项目,微信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马路、教室、餐桌上、床上都有人在看微信,微信被大众的快捷接受性使创建艺术传播与教育工作微信平台不受环境时间限制,利用微信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平台,可缩小“代沟”,增进交流,提升相互信任感消除隔阂。把微信艺术审丑与审美并提,丰富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都需关注的事件。

微信时代丑恶艺术不少是受到国外殖民文化、后现代艺术理论炒作影响:以虚无怀疑、相对非理性主义去消解系统统一性、颠覆经典艺术、否定一切、去中心,捣毁传统和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美国的道格拉斯・凯尔纳和斯蒂文・贝特同时指出:“后现代艺术展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新的玩世不恭和新的折衷主义。”{5}后现代主义在艺术的创造上排斥艺术价值的精神性,是彻底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表现。否定艺术的本质特征、抵毁人类的道德价值和习俗而追求低糜沉沦,追求无序性、无中心、无审美,否定人类、毁灭残杀生命的倾向,这几乎成为人们讨伐微信丑恶艺术的共同心声。

三、微媒体审丑艺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微媒体审丑中发挥综合学科的运用

我国目前对微信审丑艺术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相对网络审丑艺术研究而处于薄弱,对微媒体审丑艺术的研究要从全方位考虑,要通过事例举例实证分析进行逻辑演绎,从艺术学、美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入手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现在大众对微信媒体传播的图片视频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图像驱动文化使文化产品的消费呈现碎片化、表层化和快速化,微信图片视频可以跨越网络防火墙,与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与文化交往,微信信息带有较大的感性与主观性,难以让大众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一触即发使人人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文明的破坏者。

微话语的大量繁殖带来新的社会和文化的问题,中国微媒体丑恶艺术的发展和表现如水面斑驳漂浮不以理性的方式来推展的,作为艺术教育者应该正视微媒体的双重影响,要看到微媒体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机遇。艺术教育者在跟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要把握好微信时兴的网络语言、丑恶现象、艺术新闻,通过丑恶背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2. 根据微媒体接受的心理交流特征进行审美教育交流

微信时代对审丑艺术的欣赏需要有很强的的心理适应能力,艺术教育管理者需要时刻把握大众心态,掌握大众交流方式与大众心理,将一些不良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在当前大众审美疲劳、迷惘的微信年代亟待从学术理论上对微信审丑艺术做系统梳理,把被微信侵蚀了的精英权威美学观再树立起来,微信在传播丑的事件时就具有了批评价值,“审美的丑是一种以艺术性的否定来肯定现实存在的美,它能使人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颤,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6}

在微信年代蒙昧时代的浓情、游牧时代的无私无畏、农耕时代的好汉英雄主义、工业时代的科学理性仍然具有生命力,微信里同样可以张扬古希腊罗马的至尊崇高、文艺复兴的神人同形同性之人文主义、古典浪漫主义,再造阿弗萝蒂特之美,同时也可表现百花齐放、魏晋风骨、汉唐恢弘,让拿破仑、成吉思汗精神化为微信年代的英雄高尚,继承传统铸造微媒体年代的“男神”与“女神”,利用微媒体即尊重英雄更关爱平民的特色,在“微”生活中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让微媒体的审美遍地开花、触向每一个社会细胞角落,利用微媒体传播优雅与崇高的大美风尚,消解那种多元碎片的丑恶娱乐。

3. 主流媒体转向表达审美艺术的价值取向

我国主流媒体为电视广播、各级党报党刊等,自从有了电脑手机,大众接受新闻又添了新工具新载体。进入“微媒体”年代后,中国媒体的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微媒体在我国其实早在《诗经》《庄子》《论语》《老子》这些经典微言可算得上“微媒体”,这些都是见微知著、微言大义的微媒体言论,也可为中国传统的主流媒体言论,主流媒体应该结合微媒体时代对大众被荒诞丑恶艺术吸引力的实际,需要在多学科多领域进行研究,让微媒体成为主流媒体之一种。要对丑恶荒诞艺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辨别良莠,形成对审丑艺术本质的科学认识,提出充实理论依据。通过个案研究将通过对“微媒体时代的审丑艺术”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揭示在微媒体年代审丑艺术的交融特色规律与本质,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树和谐高尚的审美社会。

4. 形成微媒体“自我净化”机制

在当今信息泛滥与信息处理、信息社会智能化的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年代,人们生活在网络wifi覆盖的世界中,需要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和处理,从而把生活变得清晰、条理、高效、愉悦。作为微媒体时代的审丑艺术要开展课题研究,发挥专业特色如用图形图像学理论去整理出中外审丑艺术实例,系统梳理微媒体时代的审丑艺术特征,深入分析微媒体审丑功能,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学、哲学、传播学、广告营销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象技术、印刷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科学知识评价微媒体审丑意义价值,对每时每刻都在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积极和消极的信息扰动人们思维和情感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给本来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烦躁不安泛滥信息进行艺术剖析,梳理出微媒体时代审丑理论,提出新的微媒体时代审丑理念。让大众在快速高效信息社会生活有更多的富余时间,精神得到更多舒畅安逸。

注释:

{1}蒋璐:《“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会议综述》,《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

{2}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3}王骁:《刘海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年版,第 251 页。

{4}曹鹏:《整治网络低俗之风需正视现实坚持不懈》,《新闻记者》2009 年 6 月。

{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特: 《后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6}聂世忠:《艺术教育应加强审丑审荒诞教育》, 《美术观察》2005年第9期。

美与丑的作文篇8

近代来,审丑逐渐作为独立的美学观念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展示。如果说美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自由性的载体,那么丑即人本质力量的异化,是反自由性的。美术教学上不给予丑和审丑应有的地位,势必在学生脑中造成一个分裂的世界。传统美学讴歌并期待的种种美好似乎渐行渐远,人的异化日趋严重,丑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实践的理念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

审丑;异化;艺术实践;自由性

丑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在美学史上曾被忽视几千年,直到近代才得到重视和专门地研究。无独有偶,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美术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审丑理念历史进程的一种缩影。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审丑才逐渐作为独立的美学观念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展示。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审丑美学的系统教育,这种对理论上的忽视造成了教学实践的困难。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审丑美学的历史背景和理论知识,在改善教学效果上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一、丑的界定及其来源

美往往与真、善、和谐相联系,丑往往与假、恶、混乱相联系。如果说美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自由性的载体,那么丑即人本质力量的异化,是反自由性的。今天我们所知的一些最早的美学判断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美学倾向于认为美即秩序,美即善。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告诫人们,千万不可将丑的事物搬上舞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自己的理想国将诗人放逐,其罪名之一也恰是诗人歌颂了众神之丑。与其他古希腊文化遗产一起,欧洲文明长期沿袭了这种美学观。这种统治美学2000年的观念含混地认为,丑是美的对立面,是人生的负面价值,丑即畸形、卑鄙、虚假、杂乱、损毁、怪诞、拙劣、混乱、分裂、令人不快和毫无创造力。

二、审丑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9世纪以降,各种艺术实践浪潮蔚然成风,直接把丑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审丑已经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范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中国的美学观念受到苏联的影响,对审丑避而不谈。甚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艺术实践本身已经相当活跃的前提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依然相当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时代。美术教学上不给予丑和审丑应有的地位,势必在学生脑中造成一个分裂的世界。一方面,古希腊文艺复兴的地位不可撼动却日趋远离公众;另一方面,是19世纪浪漫主义以降的大量西方丑艺术经典畅行于大众传媒,隐隐有居为主流之势。学生一方面在校钻研和模仿古典经典,一方面为现实召唤而自行摸索种种丑艺术的创作之实。教学和创作日趋分离,教学的重要性由此被社会现实挤压掉相当一部分。笔者在自身从教体验中,深刻感受到这种分裂及其带来的压力。鉴于此,笔者努力回顾丑和审丑的发展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捋顺了社会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关系,并将这种捋顺的过程实际注入到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在19世纪浪漫主义、明末以降的中国美术等几个课例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正视19世纪浪漫主义开启的丑艺术及其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古希腊文艺复兴的美术作品被作为楷模反复学习。但是为什么近代欧洲忽然开启了不同于这条线索的另类美术实践,并且涌现了众多空前新奇的经典作品,传统教学或语焉不详,或干脆将其简单化为艺术自身的发展必然。一般来说,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叶,丑这一概念日益被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所重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表现丑的不朽丰碑。嫉妒、欺骗、阴谋和肢体的畸形丑陋统统搬上舞台,外形丑陋无比、内心却善良高贵的卡西莫多这一将丑与美两个矛盾概念融合为一体的形象,直接击中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正的美学问题(英国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语)”:“丑的东西如果有适用于它的方式(简单说就是不歪曲地)加以再现的话,在艺术中能够是美的吗?”这一问题置于雨果作品背景之下,可以被贴切地形容为“卡西莫多之问”,即:“卡西莫多是美的吗?”德国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就认为,“一个丑陋的身体和一个优美的心灵正如油和醋,尽管尽量把它们拌合在一起,吃起来还是油是油味,醋是醋味。它们并不产生第三种东西;那身体讨人嫌,那心灵却引人喜爱,各走各道。”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莱辛式的美学观念占据了主流,直至新一代的艺术实践出现。1857年,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查尔斯•波德莱尔发表《恶之花》,震动欧洲,发现代丑学、丑艺术之先声。波德莱尔的艺术,以丑为核心和主导。他说,“你不可能在看到这么多贫病的人为了制造出精致的产品,呼吸着车间的尘土和棉花毛,受着水银的毒害而无动于衷。”②这实际是人对近代工业社会反思的必然产物。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科学技术日趋进步,物质供应极大丰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越发复杂。传统美学讴歌并期待的种种美好似乎渐行渐远,人的本质力量前所未有地被压抑,异化成为普遍现象。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实践不可避免地转向传统美学所谓的对丑的创造。文学方面有著名作家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兰兹•卡夫卡和詹姆斯•乔伊斯等人难以胜数的经典;音乐方面有表现主义流派的一系列作品;而美术方面,以一批彼时正寄居于法国和西班牙的艺术家为突出代表,大量传世的美术经典诞生。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是这方面的先驱,他创作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吞噬其子的农神》等相当数量的作品,有截然不同于古希腊文艺复兴传统的美感,甚至可以说惟妙惟肖地呈现了丑陋的人体和灵魂。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萨达纳巴尔之死》,虽然人物肢体健硕,有欧洲古风,其面貌和场面却极度混乱、堕落,为时评所不齿。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画作强烈表达了抑郁、病患和痛苦不堪的感受,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奥林匹亚》被时人称为“色情母猩猩”和“丑八怪艺术”。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19世纪丑艺术的历史,既是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又充分证实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正如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社会。从这个视角出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业社会产生的是现代丑艺术,后工业社会产生的是后现代丑艺术。理论视角的确立,论点与论据吻合,可以帮助学生正视丑艺术的存在。课堂教学和社会需要紧密相关,学可以致用,学可以管中窥豹,学可以有机会为天下先,这一点给予师生的信心无疑对高校的美术课堂大有裨益。

四、发现明末以降中国美术的“丑”转向及其教学效果

在中国传统美术部分,与古希腊类似,尚美的传统非常明确。从先秦到唐宋的书画金石,其主流都是表达美、排斥丑。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基本没有问题。问题是对明中叶之后的课例选择,如明代画家唐寅的仕女、董其昌等人的书法,清末任伯年的花鸟等,相当于强烈地暗示学生这样一个观念:中国美术追求古典美的线索是连续的、唯一的;而全球化背景下发达的审丑现象,纯粹是舶来品。更有甚者,干脆误会中国美术落伍于时展。实际上,与近代欧洲类似,16世纪的中国,特别是明王朝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一场中国美术的深刻变革。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中国艺术史终身教授白谦慎在研究1640-1650年间书法家傅山的书札时发现,同一个作者在同一时期的书法风格可以是大相径庭的。③不单傅山,文徵明、祝允明等明中叶以后的书法大家,在技巧上均出现了日趋复杂的态势,往往擅长多种风格,刻意求奇、求变。以傅山为例,早年学书法家、画家赵孟頫之秀美敦厚,越晚则越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奔放多奇,鼓吹丑、拙。越晚的傅山画作,如白谦慎拍摄的《山水》④,也明显体现了丑拙支离的风格。又如石涛,擅画支离断裂之物。在藏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册页局部《梅》中⑤,清代画家、书法家石涛画断枝之梅,残花满地,破败幻灭之感溢于纸面。他更在册页题头明白写下了“支离残腊倍精神”,又在另一山水册页中题下“丑墨丑山挥丑树”,清楚表达了对丑的有意为之。董其昌以奇为正、贬熟扬生的理论,书法家王铎的泼墨书画、书法拼接,画僧髡残的残破山水,晚明众多篆刻家对残破的热衷求索……这种不约而同的艺术选择,在更早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美术领域,由晚明的尚奇,延续至清一代的丑拙,中国美术关于美丑观念的改变几乎与欧洲同步。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观念和作品的嬗变,竟然得到惊人一致的结论。这种美术教学中的思维运动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由此认识到理论思考的力量,体验课堂教学和理论思考对于变化万千的艺术潮流所带来的不动如山的观念优势。特别是中西美术史的打通,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选择问题。丑代表人生的负面价值,是针对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作为美学范畴的丑,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艺术实践的兴起才得以确立。当下社会,人的异化日趋严重,丑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实践的理念和表达方式。给予审丑应有的教学地位,意味着美术教学得以拥有对近现代美术作品最充分的诠释力。“卡西莫多是美的吗?”这个真正的美学、审丑之问,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再次引领师生的业务学习和创作实践活动。

作者:李笑宇 石实 单位:李笑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石实系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注:

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丑’的艺术解析”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A006)

注释:

①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63.

②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63.

③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2006:144-150.

美与丑的作文篇9

【关键词】 丑 现实丑 艺术美 实质 审美转化 现实意义

【abstract】 ugliness is a complex aesthetic phenomenon .it is not only expressed in real life, but also ascends in the place of art. the rise of ugliness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which also reveals the true of transforming realistic ugliness into artistic beaut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s,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n artistic approach that can transform ugliness into beauty. profou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ransforming realistic ugliness into artistic beauty is fully affirm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ugliness, realistic ugliness, artistic beauty,true, aesthetic transform, realistic significance.

 

 

一、美学的跨时代“变异”:丑的崛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的祖先们就开始了对美的追求的漫漫历程,并留下了这样一些清晰可辨的足迹:从旧石器时代的阿舍利手斧,到古希腊时代的巴特农神庙,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绘画,再到近代的贝多芬宏伟壮丽的交响曲……然而,丑这位羞达达的小姑娘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早在古希腊时代,哲人柏拉图就在其理想国的大门前声嘶力竭地宣称:“如果哪位诗人一定要表现丑,那我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驱逐出去!”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丑的审美特性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丑多是被作为美的反面或陪衬,在研究美的本质时也是一笔带过。

直到近代,伴随着尼采的一声惊呼“上帝死了”,伴随着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精神的分析法的发现,人类在关于人、历史和自我的透视中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丑才作为一种实践本体的存在,逐渐真正撞入了艺术家们的审美视野,以其独立的艺术姿态向世人展示了其别样的审美价值。尤其是1853年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的出版,标志着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形态登上了美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一时间,现实生活中的丑如暴风雨般袭过来:节节上升的青年自杀率,吓人的酒精中毒人数,普遍的精神沮丧,难以节制的恐怖活动和犯罪行为……不仅如此,艺术界也为之沸腾了:音乐在巨匠贝多芬时代有了嘈杂凌乱的音程和刺耳的不和谐音,戏剧在莎士比亚手中开始注重“描写纯粹个性特征以及一切缺点和瑕庇”,诗歌在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将“丑”和“恶”升华成为了审美对象,文学又将阿q和葛朗台等丑恶形象搬上了生活表演的舞台。如此这般,“丑仿佛是一只五彩的画笔,先是在美的图画上勾勾点点,继而画出了美女身边丑陋的老太婆,可它的画兴一起便无法抑制,继而又涂上了荒诞和滑稽的颜料在画布上肆意地涂抹起来”[1]。

当然了,在这样一段丑的发展历程之中,人们对其的态度也是随之不断变化发展的。他们由惊愕、费解到愤然、诅骂,然后在更多冷静地思考这一切时痛切而深刻地认识到:这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美学的发展使之然,我们应坦然地接受丑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社会生活中去发掘它的独特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我们主体的能动性,积极地将其转化为艺术美,从而在更高的标准和更深的层次上真正体会丑艺术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实质

 

   说到丑,我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从美的本质(“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2])出发,得出丑的非人性的特质,即人的生命能力不能全面发展。因此,丑 “是歪曲和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它的存在阻碍和妨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与显现,因而在审美中是一种负价值”[3]。所以,从内容方面看,丑是社会生活中与人的本质力量相悖逆的事物;从形式方面看,丑是违背形式规律的、畸形的、有缺陷的或无序的感性形式。而现实生活中的丑正是丑的本质的具体体现:嘈杂响亮的噪音让人心躁不安,四处横飞的苍蝇令人反胃欲吐,恐怖凶杀的现场使人毛骨悚然……这些丑的对象让人们避之尤恐不及,因为他们只是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提起艺术美,我们可能会沉浸于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销魂于精彩纷呈的影视艺术,忘我于丰富生动的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凝聚并显示于特定物质符号形态中的美” [4]。因此在涉及艺术美时,我们不可以仅仅把现实中的美好事物集中起来捆在一起使之理想化,而不顾及现实中丑恶的东西。艺术有着极大的兼容性,它既包含了对自然美和现实美最真切的关照和美化,又包含了对生活丑的透视剥露和审美转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艺术美的独特魅力。

当然了,现实丑和艺术美尽管在外表上看起来不像是一家的孩子,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血统,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是可以转化的。关于这一点,历代美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早在古希腊那样一个模仿说的时代,人们就认为艺术不仅模仿现实美,而且也模仿现实丑。于是哲人亚里斯多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观点:“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画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5]。随后,莱辛在其代表作《拉奥孔》中更是明确主张丑可以入诗,认为丑经过艺术化的表现之后,“常由形体丑陋所引起的那种反感被冲淡了。就效果说,丑仿佛已失其为丑了”[6]。尽管他没有把丑直接当作美的一种特定形态,但是却要求将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转化为一种艺术美。到了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更是真正看到了“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并且他还在其作品《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中将这样一条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虽然对现实生活中的美丑作了非常严格的区分,但对艺术中描写丑却显得格外宽容。他认为艺术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丑之为丑”,从而使丑暴露其真实面目。

综观以上各美学家的理论,尽管说法各不相同,但我们只需仔细斟酌一下,还是不难看出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实质所在的:首先,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美的,不美的乃至丑的种种现象,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处理,就有可能变成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品。任何艺术作品既植根于现实生活,又是艺术家的创造,所以其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含有现实性因素,又包括创造性因素,而这两种因素对欣赏者的审美情感都会产生影响。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中,其中的现实性因素是丑的,而创造性因素却是美的。人们在欣赏丑的艺术时,实际上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待艺术中所包含的创造性因素,从而感受到艺术的美,体味到艺术家如何将现实丑表现得如此生动与深刻;其次,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不是丑变成了美,而是艺术家通过“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以丑衬美”让现实丑找到和谐妥帖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意象,从而在本质上否定丑.换句话说,就是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后,现实丑的本质由暗昧朦胧变得清晰昭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美是对现实丑的否定,是对现实丑本质的揭露,同时也是对现实丑的超越。

概言之,现实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通过对现实丑的否定,来达到对艺术美的表现,这正是现实丑与艺术美的内在契合,也是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实质所在。

                     三 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途径

 

既然现实丑与艺术美在表面的表现形态上总给人一种对立的感觉,而在审美的极终意义上可以找到契合点,那么,显而易见,二者已构了对立统一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它的相反面转化。因此,丑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转化为美。关于丑向美的转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和描绘一副美丽的面孔’是两种决然不同的事”。美丽地描绘实际上就是对艺术美的创造,无论这副面孔是美还是丑,只要能够美丽地描绘,就可以引起人们审美的快感。面对罗丹笔下的丑陋不堪的老妓女,人们惊叹不已;看到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人们在大笑之后细细品味。这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丑陋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找到原型的,但是原型并不美,而只有经过那些艺术家们用上了他们的点睛之笔,化腐朽为神奇,变污泥为黄金了,才能实现丑陋形象的艺术魅力。那么,最关键的是:需要怎样的“美丽地描绘”才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呢?

1、 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必须以符合规律的现实真为基础

提起美,我们可能一下子就可以联想到真和善,但是说到丑,大家可能就忽视了真的存在。其实,生活中的丑之所以可以转化为艺术中的美,就是因为,经过作家艺术创造之后的作品本身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作品是否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就直接决定着对丑的刻画的成败。

首先,艺术美丽是离不开真实的,要把生活改造成艺术美,并不是要改造生活丑的性质,而是要把丑描绘得逼真传神。《红楼梦》中描写王夫人在金钏儿投井死后的心理活动就是一段真实的反映。金钏儿投井显然是王夫人的躯赶间接造成的;人死了,作为一名奴婢,自然无人追查王夫人的罪责。但王夫人内心深处却开始愧疚起来,独自在房间里垂泪。宝玉百般劝慰,王夫人还是叹道:“虽然如此,到底我心理不安”。这岂不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人信服王夫人的生活丑。恶人也有她心善的时候嘛,可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这样就显得脱离现实了。当然了,《金瓶梅》中西门庆为瓶儿之死而落泪和这段描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固然坏,在生活中也必然有其复杂的一面。相反的,一些粗俗的影视作品只是简单化地描写叛徒叛变,只要一声喊“用刑”,他们就一骨碌招了。这样描写丑恶的无能往往是忽略了生活的真实过分夸张,并不能引起读者和观众从内心深层对丑的批判,当然就没有半点艺术美的味道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在这里强调的真,并不是指一定要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是指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的真,即现实生活中的丑应该按照“本来如此”的原则来再现生活。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了现实主义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之中。就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言,由于把笔触伸向了社会的阴暗面,丑无疑成了重要的再现对象。著名画家罗丹正是强调以真为美,其代表作《欧米哀尔》塑造的正是一位年老色衰的妓女形象。这位在风月场上沉浮了几十年的受害者,衰老得如此可怕,昔日的音容笑貌早已在她身上销声匿迹。她是如此的干枯、瘦弱、难看:佝偻的驼背,枯瘪的乳房,满是皱褶的肚皮,真可谓集形体丑于一身了!当然了,在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看到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妓女,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又都会不由自主地承认欧米哀尔确实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描述,才能真正逼真地去再现欧米哀尔那丑陋不堪的老妓女形象,只有这样的描绘才能被誉为“丑得如此精美”丑的艺术美正是通过塑造这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真实原型来体现那种对丑的深刻否定的。

2、 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必须以艺术创造的典型化为手段

 

恩格斯曾说过:“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7]。因此,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必须以艺术创造的典型化为手段,而所谓典型化,不是要改变丑本身的性质,而是按照生活本身的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丑加以集中、提炼和概括,塑造出生动鲜明的典型形象,历史地具体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使审美者从丑的形象中获得对历史规律和生活真理的认识。我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进行揭露,正是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成功塑造来实现的。因此生活丑能否转化为艺术美,以及所能达到的程度,就取决于作家、艺术家对反面人物的塑造能否达到典型化的高度了。

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展示文人心灵的作品《废都》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玩世不恭、心灰志颓、咎由自取的当代文人典型。他把当代文人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纠葛冲撞中尴尬处境和烦闷心情等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当代某类文化人的心灵轨迹的描绘,展现了光怪陆离的浮躁时代、晕眩时代的生活本相。但是,在性描写上,他却忽视了典型化原则。诚然,性描写、性意识是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更是当代文坛无可推卸的话题。社会上什么性苦闷、性野合、性插足、性报复、性宗教——千奇百怪,光怪陆离,而文学作为人学自然应该表现人的这种情感欲望,不过应该是艺术地、健康地典型化的表现。如果只描写性意识,只强调生命意识,很可能会导致文学的非理性方面发展,显得故意逃避,可能作者正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才抱着自己的所谓的现实主义的原则放开手来,使那些性描写一览无余,从而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这样,恐怕就显得太“黄”了些吧。性描写,固然不可回避,要放开来写,但却不能把它写成了“诱饵”,否则就成了一种形而下的滥调,随处可见“湿漉漉的一片”,流于直露轻浮的展览,显得缺乏典型化的提炼和升华。只有掌握分寸,通过艺术手段,将性欲艺术化、审美化处理,才能从表面上看起来丑陋的性爱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自然、最持久、最普遍、最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表现丑时,并不是去纯粹地反映生活中的丑的现象,而是通过艺术、典型化的方法,在显示丑的基础之上,进行主体能动精神构建,从而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生活丑的本质,让人们在毫无“邪念”的关照中更本真地体会生活丑的意义。

3、 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还必须以艺术家审美化的情感理想为源泉

 

就美感经验而言,情感是贯穿于审美全过程的一根红线,缺乏情感理想的审美活动只可能是吸干了汁水的甘蔗渣。同样地,生活丑向艺术美的转化也要求艺术家审美情感的渗入。否则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作家的世界观、情感理想是否审美、健康,就决定了他对丑陋的事物进行审美的再创造的成败。当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胸怀纯然的审美感情时,才能艺术地揭露丑、鞭挞丑,从而化丑为美。一部《红楼梦》包含了作者的审美激情,他对“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凤姐,对官迷心窍、贪赃枉法的贾雨村,对委屈逢迎、多放邀宠的奴才袭人等丑陋形象进行了辛辣、尖刻的批判。即使作者并未站出来大发评论,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爱憎情感却早已过滤了那丑陋的尘渣,以其纯洁的审美价值灌注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我们再把范围缩小到性描写这一关键环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了贾琏之辈的许多放荡性生活,其效果是使受众认识到了封建末世反动阶级的道德沦丧,而《浪史》、《肉蒲团》大写花花公子们的禽兽行为,却让读者大倒胃口,就好像是在享受美味佳肴时吃进了一只苍蝇。二者形成了如此大的反差,其原因就在于浓艳小说的作者们是抱着投合市民趣味的心理来写那些丑行,而曹雪芹却对这种风月笔墨嗤之以鼻,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审美激情。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当代文学界出现了这样一群扭动着妖艳身躯的丑角:他们挂起羊头的招牌卖起了狗肉,以揭露为名,大写华屋大筵、枕席生活。他们的作品充斥了粗俗化、性冲动、纵欲感,一大批丑陋的意象闯入了我们的眼帘,几欲使人浑身战栗。非但如此,他们还以一种痞气、调侃的方式把自己从作品中裸露出来,他们和文中的市井之辈有一样的粗言秽语,一样的插科打诨,是“一点正经也没有”的。这样的作家只能弯要屈膝去迎合那些未脱离低级趣味的市民们。因此,一位作家在表现丑恶事物时,唯有饱含审美情感理想才能让“恶之花”绽放得绚烂多姿。

4、 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还必须以高度的艺术技巧为支撑

 

清代著名竹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悠然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8]。其中“‘手中之竹’又不等于‘胸中之竹’也”一句实际上就强调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技巧对艺术品最终物态化或物化表达的重要作用。丑的艺术作为艺术中的独特现象,也同样离不开艺术技巧的化装和打扮。昆剧名丑王传淞扮演《十五贯》中的娄阿鼠,可谓惟妙惟肖,比起其他的平庸丑角演员,显然是要高超得多,从而让这位丑象形态的角色身上不断地流溢出许多我们觉得美的光彩。法国著名的现实批判主义作家写守财奴葛朗台时,刻意花笔墨突出其脸上的那颗大瘤子,另外还让他在搞交易时故意结巴以迷惑对方的丑象,从而让这位丑陋的人物形象穷形尽相,这真可谓淋漓尽致的艺术化表现!当然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心中所引起的美感并不是源于作家、艺术家所可以丑化的事物本身,而是来自作家、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技巧。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杰出的画家突然得了麻风病,脸上全是溃烂的疮疤,别人都不想看,就连他自己也不愿在镜中去目睹自己的丑陋面容。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拿起画笔,照着镜子将自己丑陋的面容画了下来。令人奇怪的是,他的未过门的媳妇一看,竟然高声赞道:“多美呀!”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画家改变了自己面容的丑陋,而是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使这副表现生活丑的画像得到了艺术美的价值。再将眼光投射到现当代,比如从影视演员的精湛表演中,就可以看到艺术的“奇妙的特权”。像赵本山、潘长江、葛优、李保田等,均长着小丑式的面孔,但他们却以各自出色的演技无可争议地成为炙手可热的大腕明星,为当代社会娱乐消费群体奉献出了一部部美的力作。

概言之,在刻画生活丑陋的艺术中,正是因为作家、艺术家的高超技巧,丑的形象才会表现得更加鲜明深刻,从而让我们在审美欣赏的欢笑声中激起对丑恶事物的“高贵的反感”。毫无疑问,艺术技巧在实现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过程之中不容忽视。

 

5、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最终还得接受者的参与

 

自尧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在20世纪中叶兴起以来,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对接受者审美参与的研究了。受众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直接影响着既定艺术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地实现,他们可以兼有艺术创造者的身份。我想,这样一种美学观点对于讨论生活丑向艺术美的转化这一问题是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同样地,我认为,对于没有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的欣赏者来说,再美的丑艺术也只是一大堆粪便。“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丑的艺术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懂丑的人,会自觉地运用审丑的眼光去发觉其美的光环;不懂丑的人就如同一头扎进了粪窖里,淹个够呛,还得沾一身污秽。因此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部艺术作品,不同的审美主体得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同是一部《金瓶梅》,有的人从中看到的经营之道,有的人津津乐道于人间百态的市民社会,有的人则对那西门庆的放荡淫乱的床上生活大感兴趣。虽然《金瓶梅》难以摆脱禁毁小说的命运,但是在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意义上,确实堪称“四大奇书”中的一朵奇葩。如果欣赏者能够摆脱那种性幻想的偏见,而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有关情节。因此,要想实现生活丑向艺术美的真正意义上的转化,必须要求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具有较高层次的审美修养和较健康的人文品位。否则丑的事物即使已审美化地展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但其丑的艺术价值只能作为一种审美潜能被埋藏在艺术作品之中而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实转化。

看到这样一些文艺创造中的“美丽的描绘”以及接受美学中的“美丽的接受”以后,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丑向艺术美的转化并不意味着“质”的变化。丑陋的东西经过艺术化的审美处理之后,原来丑陋的本质规定、丑的客观性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该丑还丑,只不过在单一丑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层艺术表现罢了。也就是说,“在原来现实丑的基础之上加上了审美创造者的审美情感和真实化、典型化的艺术表现技巧的光环,从而形成了双重的审美效果——丑感+美感”[9]。这就是点金术的秘密,这就是化丑为美的要旨所在。

四、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意义

 

  对于习惯了传统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人来说,可能对于把生活中的丑化作艺术而拿到眼前作为美来欣赏接受不了。而事实上,丑是客观的,是没有规范的社会现象。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丑共存,瑕不掩瑜。”这正是我们的先辈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丑现象所作出的深刻体察。他们尚且可以适应现实丑的审美价值,我们当然更应该体察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到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的深刻意义。

1、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促进了美的产生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艺术家已深刻地认识到形式上的丑有时是本质美的对比和映衬,可以使美显得更加突出。于是他们在其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之中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人物外形的丑陋来突出他们的精神美。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有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这实际上就道出了艺术美与现实丑的辨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丑的审美本质,使之“腐朽化为神奇”。例如庄子笔下就塑造了一大批肢体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人物形象。《人间世》中的支离疏《德充符》里的兀者王骀和恶人哀骀它等。他们有的是驼背,有的双腿弯曲,有的长着大瘤子,可是他们却具有超乎常人的魅力,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正如白的东西在黑颜色的衬托下,会显得更白一样,美的事物在丑的事物的衬托之下,也会显得更加美好。《白雪》之美《巴人》之丑,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唯有将二者参照比较其美其丑才越是彰显昭著。另外,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在《巴黎圣母院》中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例证:罪恶丑陋的孚罗格神父与美丽善良的爱斯梅哈尔达的对比,即使是同一个敲钟人加西莫多,其丑陋的外形和美好的心灵之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抑丑扬美之情溢于言表。因此,仅仅有美,世界还是单调的。就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而言,一方面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和揭示丑,另一方面它却从更深层次上实现了对美的热情赞扬,从而促使了精神美和艺术美的产生。

2、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造了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支配人、奴驭人的异己力量。于是,现代人出现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他们只能为大工业机器所做左右,他们只能为生存所盲目奔波,他们只能……他们在外界的异化现实世界之中已经找不到堪称精神的东西了。而现实生活中的丑在向艺术美的转化过程中,实际上触及了人的精神生活中最深刻的地方,吻合人们对社会的共同感受,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这时候,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及非理性的冲动在这里找到了一条渲泄的渠道,排出体外,使人的心理恢复平衡,人与社会也恢复到和谐状态。就这样,处于高度精神危机的现代人可以尽情地享受新时代的审丑文化套餐,从而满足自己空虚的审美需要。

3、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我们所说的审美当然并不只是欣赏美、评价美,而应该是欣赏和评价一切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激发我们的情感,引起我们思索的对象。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把历来被人视作丑的东西升华成了审美对象,这就扩大了人们审美的范围,扩展和延伸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从而促使新的审美意识的确立,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其实这样的扩展还是有其内在的形成机制的。由于在长期的传统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早已形成了固有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从而使主体养成了一种审美惰性,阻碍了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则会以其陌生化了的形态对抗传统的审美观,给审美者以强烈的震惊,使其原有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受到挫折,在此基础之上,审美感受不断得到丰富。例如,在现代绘画中,审美欣赏不再是整体性的全面透视,焦点透视法不得不让位于多角度观照,于是毕加索用缩小了的头和扩充了的身体来显示牛的力量。

另外,我们在审美欣赏之中,还得承认:丑的美虽然不像外在美那样愉悦于人的耳目,但它对单纯的美或单纯的丑来说,确是一种超越。因为“神力量和生命底蕴的体现,一旦实现了艺术美的转化,它所带给人们的审美情感将更加激烈、更加持久、更加难以磨灭”[10]!

总之,化丑为美的转变过程,表现了人的美感能力的完善和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展现了感性世界中丰富多彩的面貌,也使我们领悟到了历史和人生的深一层底蕴。只有经历了现实丑向艺术美的转化,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审丑的深刻内涵和全部力量!

 

 

【注

释】

[1]周纪文《论丑在美学发展中的意义》(a),《文史哲》(m),    1995年第4期,第77页。

[2]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7页。

[3]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37页。

[4]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4页。

[5]亚里斯多德《诗学》(m),第11页 转引自李兴武《丑陋论-美学问题的逆向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斯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第554页 ,转引自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郑板桥《题画•竹》(a),《郑板桥集》(m),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16页。

美与丑的作文篇10

关键词 现实丑 艺术美 接纳和消解 审美关系

现象界的美丑间关系是相对的,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说过:“厉与西施,道通为一”。而且现象界的美丑是可以转化的,“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2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3的这句话不难看出:现实丑可以进入艺术里,能被艺术美接纳;莱辛在《拉奥孔》中也提出“丑可以入诗”的见解。前人的研究事实,引发我这样的思考:现实丑进入艺术中的地位如何?现实丑与艺术美有何审美关系?本文试图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是艺术美的一支重要源泉。并进一步阐释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以及彼此互溶,相对互生凸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关系。 接纳与消解

回顾西方美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丑在传统美学中被拒之门外。古希腊人曾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4无疑他们排斥了丑。因此,他们不惜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不准表现丑!”。5而中国似乎一开始就重视丑:诗词中有“老树”“枯藤”“昏鸦”之意象;书法中有“苍劲”“老气”“古拙”之话语。显见,艺术又接纳了丑。而西方传统美学对现实丑的不接纳根本原因是理性主义在拒绝,到了康德《论崇高》时可算“丑”在萌芽,至尼采时代美学领域中宣布了“美之死”时,“丑”从此诞生了。二十世纪上叶“丑”进入艺术殿堂已成为美学发展的必然。

从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一般把崇高和优美称为价值或正价值,把丑和卑下称为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无论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美的表现形态。欧米哀尔年轻时十分美丽,可谓“美丽的欧米哀尔”,而年老的欧米哀尔可谓“丑陋的欧米哀尔”。对此葛赛尔却称赞罗丹的雕塑“丑得如此精美”。这句赞美之辞便能说明丑是美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无庸置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人的超越性是由创造性和破坏性两种本能构成。现实丑正与这里的破坏性相对应。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旦需要他们对抗于恐怖、邪恶、疯狂、蛆虫、病态、毒疮等感性存在时,对现实丑的虚拟性洞察和对抗便成了需要。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丑,一切都是“上帝的儿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由此可以说,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从而现实丑也必然成为创造艺术美的源泉。

接纳后的丑何以消解成为现实美,这需要艺术家对现实丑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建构。艺术美肌体的营养元素的获得全靠艺术家对现实丑的消解。莱辛说过:“丑经过艺术模仿,情况就变得有利了”6这里的“有利”就是通过“艺术模仿”而重新建构出来的。就形式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自然丑。如生活中犬吠猪叫常遭人嫌弃,而艺术舞台上这类嫌弃声却讨人掌声。自然界中一般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这都是主观对现实丑消解的努力;就内容建构而言,艺术美多消解社会丑。鲁迅《阿q正传》中的“啊q”可谓社会丑,但这部作品却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之光环。当然,艺术美对现实丑的形式和内容的消解与重构不是孤立的。在《菩萨蛮·大柏地》中写到:“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7原本鏖战后的“弹洞”自然是悲怆而凋零之物象,却在“雨后复斜阳,彩练当空舞”的折射下,竟能“装点此关山”,便是融自然之丑“弹洞”和社会之丑“”于一体,重构出一道“今朝更好看”的亮丽风景线。然而,“丑”意味着一种形式的颓废,内容的衰退。何以被艺术美消解成为一支源泉呢?首先要看现实丑在形式上的特点。它表现为畸形与扭曲、毁损与芜杂、病态与衰败,其根本特征在于反造型性,否定了固有的模式和结构,但我们从感性形式中意识到“丑显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勃发着一种恶狠的,自虐性的”8这是现实丑在艺术美中释放出的非理性的感性存在。再就现实丑的社会内容上表现出的特点来看,现实丑表现为一种否定性思维的存在,否定性思维倾向于一种审美负价值,着眼于揭露理性的有限性和非完备性。不论是现实丑的形式,还是现实丑的内容。都为接纳和消解提供了必然性。

化丑与审丑

“化丑”即使丑典型化。“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就在于此。“化”的过程就是主体对客体对象的领悟和理解的审美观照过程。对现实丑的典型化目的在于表现丑、揭露丑。一切戏剧、电影中反面形象,当然是丑类,但在艺术家的关照下否定他们的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美。然而,“化”具有不可逆性,因为成功的艺术生产不应有“艺术丑”的审美范畴,那样就会意味着艺术家创作的失败。但为了丑而丑者将会步入现实丑的泥涝,那是对艺术美的一种只言片语的误读。可见现实丑能转化成艺术美,但艺术美不能转化成现实丑。

现实丑一旦进入艺术中,它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进入了审美领,“审丑”实际上就意味着审美。对审丑者来说,需要的是“空悟”和“彻省”,本能地把丑排斥在自己的审美情感之外,去超越自我和超越现实丑本身。总之,要在否定性审美情感的基础上重铸自己的审美情感。譬如审丑者在欣赏集现实丑于一体的《金瓶梅》时,要从作品中粗鄙低劣和恣乐的人物丑剧中见出:其群丑无非是封建社会肌体上生长出来的毒瘤和恶疮,芜杂社会和沉沦人性的产物。这种审美思维是通过否定的去诊视肯定的存在,达到认识肯定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审丑的终极目的。

互溶与互生

艺术美中的现实丑如同“理之在诗,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9其中“理”、“水”、“蜜”是艺术家审美价值的存在;“体匿”、“无痕”是艺术家消解即审丑者的审美关照所至;“性存”是现实丑的本质特点的存在,“有味”是艺术美中的现实丑的价值存在。在互溶中一方面现实丑为艺术美提供“溶质”,另一方面艺术美又为现实丑提供“溶剂”。所以现实丑与艺术美彼此互溶,表现出作用与反作用的审美关系。正如“群丑”为《金瓶梅》提供了艺术传达的内容,而自身有获得了审美价值意义一样。这种价值乃为人们的评价价值意义,就其对现实丑的评价过程而言,一开始在生活中是被否定的,人们为了追求美,必须认识丑,克服丑,从而艺术家将丑真实地反映出来,此时的现实丑给人的指导意义是肯定的,它体现了合规律的真;同时现实丑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的艺术形象,使从反面肯定了美,这就体现了合目的的善。“合规律的真”和“合目的的善”共同构建而互溶成特殊价值的现实美。

若视审美价值为一株之主干,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恰似互对而生的两片绿叶。艺术美以现实丑实现了自己的审美折射价值;而现实丑又为艺术美拓宽了审美视野价值。审美折射之光源于现实丑,审美视野之边缘的存在就有了客观的理性话语。诸如“孤独”、“畏”、“烦”、“绝望”、“冷嘲”……这些从理性抽象出来的感情范畴,使我们能够感受“异化”的存在,理解现代西方的“反艺术”。也正如张竹坡在《金瓶梅》点评将丑大规模进入小说而给予肯定一样,小说不仅使现实丑获得了生存之价值,同时现实丑也极大丰富中国小说的审美视野。这是现实丑与艺术美互溶而互生滋生的特殊价值倾向。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