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9:54:48

中印贸易

中印贸易范文篇1

1.1立案数量多

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

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

1.3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

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起诉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起诉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而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贸易摩擦认知加强,加之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宣传,我企业应对印度案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应诉企业在政府的交涉、商会的指导和律师的帮助下,在大多数个案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如绸缎案的裁决对我企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2中印频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2.1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两者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制造业而言,彼此的优势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所以两国在贸易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①两国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后者同时也是它们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②两国的传统产业都比较雄厚,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医药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是外汇来源的主打产品。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效率优于印度,因而商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更大的优势,物美价廉,在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而印度虽然高等教育比较成功,但基础教育落后,文盲率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较少,低效率的生产导致产品的价格缺乏优势,质量也较为低劣,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市场。

2.2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目前中印两国的若干经济贸易政策已经成了双边经贸发展的阻碍,印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居第一位。自1995年以来,印度的出口额稳步上升,2002~2003年一度达到了18%,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的22%。同期对GDP贡献也达到了9.4%。而印度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其进口政策却是谨慎、保守甚至是防范的,其一直强调运用WTO的例外条款保护民族工业。印度官方长期将300多种进口产品视为“敏感产品”并进行重点监测,只要不是明显违背WTO规则就对其尽可能进行限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产品频繁遭遇印度反倾销调查就不足为奇了。其次,印度对授予我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上表现消极,2005年以来,印度对我做出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一起授予我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2.3印度国内蓄意制造“中国产品威胁论”

近年来,虽然印度的GDP和出口增长的势头都很快,但是同中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印度政府认为如果不对中国有所遏制,今后的增长空间有可能受到限制。一些西方学者比较中印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运用零和博弈的观点来观察中印的崛起,却很少或不愿考虑两国如何在发展中不断互补共进。在他们看来,中印贸易发展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胜一负或两败俱伤。正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印度方面一直对中国产品存有戒心,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也加以限制,“中国产品威胁论”在印度国内甚嚣尘上。

2.4中国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中印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企业自律性较差,所以相互压价出口现象比较多。有关调查表明,每当中国产品初入印度市场,只要卖的好,短期内中国企业就蜂拥而至,同类产品铺天盖地,价格愈做愈低。这在纺织服装、低端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尤为明显。另外,中国企业有个错觉,认为印度穷人多,消费水平低,就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这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再经媒体渲染后,中国企业形象大为受损。

3减少贸易摩擦的政策选择

3.1挖掘互补性,淡化竞争性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小,但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比如在钢铁、煤炭等能源领域建立合作机制,两国经济都将因此受益。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中印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及潜力,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优势很强,但是硬件建设不足。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然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3.2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积极扩大经贸合作

中印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截然不同,两国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将寻求共同利益的双赢原则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准则。两国关系之所以发展迅速,经济利益的互惠互补是最大的动力。中印两国应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第二代改革”,将进一步简化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改革金融部门,鼓励外国公司进入保险市场。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印度不断推出新的进出口政策。两国政府应坚定树立双赢观念,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这种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印双边贸易;二是中印投资环境,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对双边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由于人为限制引起的贸易逆差,避开贸易争端。

3.3调整产业和市场结构,做到有序出口

在开拓印度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中国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非价格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出口企业必须理性对待印度市场,尽快转换现有竞争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产业调整的源泉,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广告、公关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发展高科技产品,以出口产品多元化、优质化、美观化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另外,还应注重开拓国际新市场,加快实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力求分散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和降低由此所带来的风险,采取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

3.4完善机制,应对摩擦

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要建立多层次的应对机制,在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包括我驻外经商机构、涉案企业、相关商会和律师参与的多渠道的贸易救济措施信息交流网,初步形成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应诉反倾销、反补贴大要案的指导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从微观上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积极参加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应诉协调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收集贸易摩擦预警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向协会、地方商务部门反映本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国外不公正待遇,提供准确的信息的资料。此外,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做好应诉工作,在生产、销售、会计等方面要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这将有利于在贸易摩擦中保持主动。

3.5加强文化交流,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

在一个逐渐开放的体系中,文化交流导致信息的均衡化,对于消除误解和猜疑,达成更多的共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印两国之间的沟通对双边关系事关重大,这种沟通基于持续不断的思想与经验的交流以及对两国未来长期友好关系的清晰洞察,这体现在印度所提的“包容性增长”和中国所提的“和谐社会”中。两国的教育机构、媒体、旅游行业、政府和商业等部门必须努力缩小双方交流鸿沟。中国和印度同为WTO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很多方面是有着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都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良性竞争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中印两国政府应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合作,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2004,(1):50-54.

[3]周厚才.入世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J].对外经贸实务,2004,(7):3-6.

[4]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4):122-126.

[5]江勇,王磊.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69-72.

中印贸易范文篇2

关键词:贸易摩擦;现状;原因;政策选择

1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1.1立案数量多

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

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

1.3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

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起诉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起诉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而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贸易摩擦认知加强,加之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宣传,我企业应对印度案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应诉企业在政府的交涉、商会的指导和律师的帮助下,在大多数个案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如绸缎案的裁决对我企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2中印频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2.1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两者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制造业而言,彼此的优势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所以两国在贸易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①两国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后者同时也是它们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②两国的传统产业都比较雄厚,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医药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是外汇来源的主打产品。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效率优于印度,因而商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更大的优势,物美价廉,在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而印度虽然高等教育比较成功,但基础教育落后,文盲率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较少,低效率的生产导致产品的价格缺乏优势,质量也较为低劣,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市场。

2.2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目前中印两国的若干经济贸易政策已经成了双边经贸发展的阻碍,印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居第一位。自1995年以来,印度的出口额稳步上升,2002~2003年一度达到了18%,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的22%。同期对GDP贡献也达到了9.4%。而印度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其进口政策却是谨慎、保守甚至是防范的,其一直强调运用WTO的例外条款保护民族工业。印度官方长期将300多种进口产品视为“敏感产品”并进行重点监测,只要不是明显违背WTO规则就对其尽可能进行限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产品频繁遭遇印度反倾销调查就不足为奇了。其次,印度对授予我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上表现消极,2005年以来,印度对我做出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一起授予我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2.3印度国内蓄意制造“中国产品威胁论”

近年来,虽然印度的GDP和出口增长的势头都很快,但是同中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印度政府认为如果不对中国有所遏制,今后的增长空间有可能受到限制。一些西方学者比较中印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运用零和博弈的观点来观察中印的崛起,却很少或不愿考虑两国如何在发展中不断互补共进。在他们看来,中印贸易发展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胜一负或两败俱伤。正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印度方面一直对中国产品存有戒心,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也加以限制,“中国产品威胁论”在印度国内甚嚣尘上。

2.4中国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中印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企业自律性较差,所以相互压价出口现象比较多。有关调查表明,每当中国产品初入印度市场,只要卖的好,短期内中国企业就蜂拥而至,同类产品铺天盖地,价格愈做愈低。这在纺织服装、低端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尤为明显。另外,中国企业有个错觉,认为印度穷人多,消费水平低,就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这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再经媒体渲染后,中国企业形象大为受损。

3减少贸易摩擦的政策选择

3.1挖掘互补性,淡化竞争性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小,但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比如在钢铁、煤炭等能源领域建立合作机制,两国经济都将因此受益。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中印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及潜力,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优势很强,但是硬件建设不足。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然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3.2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积极扩大经贸合作

中印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截然不同,两国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将寻求共同利益的双赢原则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准则。两国关系之所以发展迅速,经济利益的互惠互补是最大的动力。中印两国应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第二代改革”,将进一步简化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改革金融部门,鼓励外国公司进入保险市场。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印度不断推出新的进出口政策。两国政府应坚定树立双赢观念,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这种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印双边贸易;二是中印投资环境,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对双边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由于人为限制引起的贸易逆差,避开贸易争端。

3.3调整产业和市场结构,做到有序出口

在开拓印度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中国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非价格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出口企业必须理性对待印度市场,尽快转换现有竞争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产业调整的源泉,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广告、公关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发展高科技产品,以出口产品多元化、优质化、美观化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另外,还应注重开拓国际新市场,加快实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力求分散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和降低由此所带来的风险,采取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

3.4完善机制,应对摩擦

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要建立多层次的应对机制,在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包括我驻外经商机构、涉案企业、相关商会和律师参与的多渠道的贸易救济措施信息交流网,初步形成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应诉反倾销、反补贴大要案的指导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从微观上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积极参加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应诉协调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收集贸易摩擦预警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向协会、地方商务部门反映本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国外不公正待遇,提供准确的信息的资料。此外,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做好应诉工作,在生产、销售、会计等方面要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这将有利于在贸易摩擦中保持主动。

3.5加强文化交流,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

在一个逐渐开放的体系中,文化交流导致信息的均衡化,对于消除误解和猜疑,达成更多的共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印两国之间的沟通对双边关系事关重大,这种沟通基于持续不断的思想与经验的交流以及对两国未来长期友好关系的清晰洞察,这体现在印度所提的“包容性增长”和中国所提的“和谐社会”中。两国的教育机构、媒体、旅游行业、政府和商业等部门必须努力缩小双方交流鸿沟。中国和印度同为WTO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很多方面是有着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都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良性竞争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中印两国政府应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合作,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2004,(1):50-54.

[3]周厚才.入世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J].对外经贸实务,2004,(7):3-6.

[4]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4):122-126.

[5]江勇,王磊.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69-72.

中印贸易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约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额约2万亿美元,外贸总额1.5万亿美元。然而,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量不到6%,从这些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双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互利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事实也正如此,印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的态势。另外,由于两国领土接壤,在云南、西藏地区,两国边境贸易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境贸易在一段时间里面有所衰退,但是两国自身都客观具备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和合作的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中印乃堆拉口岸的开放、主席2006年底成功出访印度等一系列增进双边交流合作的利好消息的到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

一、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的经济腾飞具有战略意义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和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学者也曾提议并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说明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寻求某种共同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中印双方各方面的相互合作的确还存在一定困难,单从贸易方面来讲,由于受到政策、文化、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印贸易的实际开展远不如理论上那样顺利。总结阻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对我国有一定戒备心理;其次,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在对外出口和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第三,两国陆运贸易不发达,虽然接壤,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目前两国之间大部分贸易的开展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路程远、费用高,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中印加大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明智之举,中印双方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求一种南南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中印贸易紧密程度的加强,是这种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强中印贸易的紧密联系可促使中印两国在政治方面更加相互信任

同我国一样,印度也正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它的目的同样也是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印度也有意希望借助美国等一流发达国家的力量来迅速达到赶超的目标。但这样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果能够使两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充分的合作,使双方都成为彼此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经济上的紧密性会影响政治的紧密性,在双方互为有利的基础上,稳定的双方关系应该不难创造。

2.双边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效益

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双边贸易,特别是陆运贸易,如果能适当降低关税,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量。但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关税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无疑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像许多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印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则双方获利会更大,根据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经济理论,不难推测出这个结论。

3.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可以给我国西部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点成绩对于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也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地区应该发掘自身的禀赋优势,并能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西部地区应努力做成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基地。首先,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云南、西藏到印度都有公路到达,去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更是将内地和印度的陆地距离延伸到了拉萨,而且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已经被纳入重点工程,该延长线将现有的青藏铁路从拉萨延长到了日喀则,按计划,以后还会延长至亚东口岸,这将进一步拉近了与印度的距离,为中印贸易的开展,包括边境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众多的国家,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之一。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果西部地区作为中印贸易的门户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随着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劳动力会回归到西部地区,从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开支和一系列其他相关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中印产业间贸易情况分析

在中印商品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产品类别有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HS(The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该分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科学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它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为22类、99章,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剔除了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20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和21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类商品贸易量太小,故本文以下只研究其他19类商品。如图1-图3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印商品贸易有如下特点:(1)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多数类别的商品贸易量较小,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出较高的贸易额度;

(3)从印度出口方面来看,该国出口到我国的金额最大的商品是第5类(矿产品),且在该类商品中,印度保持了较大的顺差;第15类(贱金属制品)中,两国贸易量也较大,虽然在2003年,印度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随后2004年、2005年数据显示两国贸易差额不大;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中,印度显示出略微强势的出口额,但两国这类产品的贸易量并不大;(4)从我国的出口方向来看,我国在第6类(化工产品),第11类(纺织品)和第16类(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占有比较优势。

图12003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贸易量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口或出口一边倒的形式十分明显,双方都有具备贸易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示了双方商品的互补性,这对于双方贸易的开展是有推动作用的。然而,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而且,由于诸多原因,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与许多国家的一直保持了顺差形式,加之印度本国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所以,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应该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甚至对两国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公务员之家

2.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在一系列统计指标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数(Grubel-LloydIndex)简称GL指数,是迄今最常用的权威性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某产业的GL指数表达式为:

|Xi-Mi|

Bi=1-————

Xi+Mi

其中,Xi表示某国i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某国i产业的进口额;Bi在0-1之间变动,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很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2所示。

表2中印19类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997-2005)数据来源:高校财经数据库

根据表2中的数据,本文只着重研究双方贸易额较大的商品类别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即第5、6、7、11、15、16类商品),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在印度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5类商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逐年降低;第7类和第1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大,且近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2)在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1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平稳,且产业内贸易程度很小;第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数逐年上升;第11类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可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如表3:

三、发展中印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所研究的发展中印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双方贸易商品结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发展中印贸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对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产品要继续保持其优势

对于印度的矿产品和我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虽然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成分,但是其趋势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对于纺织品贸易而言,中国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言,因为双方都有着较强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的具备前者是因先天禀赋后者是后天多年的积累结果,且都是不容易改变的固有优势,所以对于这两类产品双方应该进一步巩固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刻意弥补贸易差额,更不要恶性竞争和制定高额壁垒加以限制。

2.利用规模经济开展产业内贸易

对于塑料橡胶制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形成且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所以,对于这几类产品,两国应着重加强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在产品质量、档次、用途等方面,结合本国其他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展开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双方协作分工,产业间的恶性竞争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目前两国吸引FDI方面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

3.大力加强边境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印度进口到我国的商品所经过的陆运途径主要是经缅甸到达我国云南。值得欣喜的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已经纳入“十一五”工程的其延长线的修筑无疑对双边的陆运贸易往来是一个利好消息。铁路的运力是陆运的数倍,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以往绝大部分依靠海运的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在陆运沿线也应该相应地建立服务于双边贸易的配套设施,如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设立货物装配和集散仓库、商品加工厂等;也可以不定期在这些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博览会,针对双方的优势产品展开贸易洽谈,不论双边贸易还是地区经济亦可在会展经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1]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2]郑利:中印经济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贸易,2006(1)

[3]张建红:中印两国贸易合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9(5)

[4]斯瓦兰·辛格:中印双边贸易的基础探悉与前景展望[J].现代财经,2006(3)

中印贸易范文篇4

(一)经贸联系密切

美加墨之间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加拿大、墨西哥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投资方面,加拿大与美国互为最大的投资场所;这样密切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对促进三国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美国看来,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对外贸易的扩大,而加墨这两个巨大的市场自然对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对加拿大而言,它一向对美国市场存在严重依赖,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除了可以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经贸联系外,还可以获得墨西哥这个潜在的市场。

中印经贸关系在两国各自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经贸往来愈益密切,双边贸易额由1990年的0.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86.5亿美元。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电机、有机化学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蚕丝、特种机织物等,自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矿砂、钢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珠宝、棉花等。截至2007年底,中国公司在印度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39.6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290万美元。2007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印度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580.5万美元。2007年,印度对华投资项目78个,实际使用金额3404万美元。目前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08年1月,双方确定到201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600亿美元的目标。

(二)地缘关系占优

地理临近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地理临近为国与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便利。高昂的运输费用增加商品成本,使之失去价格竞争优势;长途运输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气候可能使某些商品变质,使之失去品质竞争优势。同时,地理临近的国家,尤其是地缘相邻区域的居民,历来在文化社会方面的交流较多,且比较熟悉各自的消费习惯,从而更有利于相互间的通商往来。

(三)经济互补性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国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的差别,使得区域内经济的互补性很强,提供了更多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机会,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同样,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这种发展水平的梯度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从国内经济总产值、经济发展速度、投资环境指标、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尽管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都还不高,但是经济结构还是显示出了相对较强的互补性。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相对和绝对的资源和禀赋不同,同时中国经济改革开始得早,经济结构总体水平要高于印度。中国在工业和机械设备、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与印度在软件和高技术方面的优势为两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合作空间。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印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印度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为原材料,而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则主要是制成品。

(四)世界经济环境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有感于欧共体经济势力的压力以及GATT在推进自由贸易方面的不力,转而放弃原来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集团的倾向,加快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圈,开始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步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借助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对手抗衡的产物。

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也存在世界经济环境的推动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几乎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有的成员则参加二十个区域集团甚至更多,区域间贸易额已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一半。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欧盟的东扩,拉美地区小规模的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亚洲遭受到贸易转移的影响,对策之一就是成立自己的自由贸易区,在开拓北美和欧盟市场方面发挥影响力。中印自由贸易协定则是理想的起点。虽然中国已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印度也寻求建立印度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但若中印之间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亚洲自由贸易区则缺乏效力。如中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亚洲其他国家会与中国和印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印两个崛起的亚洲大国,实现双边FTA可有利于增强两国在大区域内有利地位,加强彼此在政治上的合作,还有利于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

(一)南北共存

地区性贸易安排一般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有关国家组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实际运行中的“调整成本”。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中,因此,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决定了美、加、墨之间既有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基础,又客观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

(二)一国主导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美国既是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中,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诸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但它的总体经济实力远不能与美国同日而语。墨西哥则是一个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尤其是美、墨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这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利益与意愿。

(三)协商制度比较健全

三国所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法律形式规范着三国的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另外,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有一套固定的运行机制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定期协商机制,包括: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的不同的特别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秘书处,咨询机构,仲裁法庭,保护仲裁法庭的程序特别委员会。这些机构具有相应的职能,对三国的争端冲突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协调。

(四)准司法性争端解决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根据不同类型的争端设有9套争端解决机制可供选择使用,包括《协定》自创的5套争端解决机制(即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劳工争端解决机制,反倾销、反补贴争端解决机制和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解决机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和3套国际仲裁程序规则。9套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是规定以法律方法解决争端中的仲裁方式,但在《协定》中仍强调有争议的成员国应首先试图通过磋商或谈判等外交方式解决争端。ADR模式适用范围仅限于成员方与成员方之间,其具体程序为磋商——调解——仲裁,即争议双方以磋商为首选的解决争端的方式,若不成功就进入调停、调解程序,最后才是仲裁。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程序上,不存在投资人与东道国之间的协商和提请调解程序,由投资人直接提起仲裁。可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以仲裁为核心的政治性或准司法模式,这与其促进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和宗旨是协调一致的。

三、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挑战

(一)冷和平思维的存在是影响中印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重要障碍

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发生以来的较长一段时期里,印度国内谈论“中国威胁”的不乏其人,为“中国威胁论”在印度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冷和平思维的存在不仅成为制约中印关系深化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影响中印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重要障碍。

(二)缺乏有效解决双方贸易摩擦的司法程序

中印贸易摩擦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印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从2001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位居各国第一,平均每年约9起左右,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总数的近15%,占印度对外发起案件总数的近50%。2007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10起案件中有1起终止调查,总涉案金额约8.34亿美元,是继欧盟和美国后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也是对中国立案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印目前没有对解决双方贸易摩擦方面进行司法程序的制度安排,所以处理这些贸易纠纷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三)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到目前为止,虽经中方多层次、多方位交涉,印度政府没有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印度在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裁决中大量使用第三国国内价格或结构价格来确定中国产品正常价值,导致中国产品倾销幅度被人为地大幅提高。印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后,中国涉案产品在印度市场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一些企业甚至被迫退出印度市场。此外,2005年以来,印在所有原审裁决中未给予任何一家中国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影响着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正如印度商业部长纳什在世界贸易组织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上所表示的,只有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获得印度承认后,印度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才有可能。

(四)两国民间交流限制着中印自由贸易区构建

1962年以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中印之间的民间交流甚少,许多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程度。在舆论多元化的印度,部分媒体对中国有负面报道,使部分印度人对中国印象不佳。正如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1月访华时所言:“我们必须拉近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认知距离,我们应该做出长期的努力,确保相互之间有正确的了解。”

(五)高关税限制印度对外经贸合作

印度政府实行高额进出口关税制度。一是保护个别产业,确保国家在紧急状态下有充足必需品供应,国内市场不被洋货充斥,增强对外贸易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等等;二是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印度商界担心降低关税将导致低价的中国商品涌入印度市场。而中国的关税已经处于低位。所以印方担心印度生产商难以从FTA上受益。中方降低关税难以增加印度对中国的出口。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对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一)尊重相互主权和独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能保全美加墨三国享有充分完整的主权又能保证一体化组织高效运作,这一成功模式值得未来的中印自由贸易区借鉴。中印两国尽管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地缘与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两个民族无论是政治经济制度、语言文化和民族性格,还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中印之间的历史隔阂和目前仍然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对于双方特别是印方来说十分敏感,因此尊重相互主权和独立就显得很重要。

(二)构建开放型的中印自由贸易区

中印自由贸易区应定位于开放型的自由贸易区,因为南亚其他国家在地理上与中印两国毗邻,经济联系也十分紧密,因而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应该为其留下空间。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实际上就将中国、印度、东盟三者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在中印自由贸易区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更具规模的新型的区域经济组织,以期实现区域空间集聚规模效应。

(三)选择几个重点合作领域进行先期合作

由于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牵扯到许多复杂的细节问题,因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可以考虑在几个重点领域进行先期合作,如合作潜力很大的IT、钢铁、能源、农业、生物制药、汽车制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的方式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也可以相互投资,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联合研发。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印之间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也可以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

(四)对印度的实际利益给予适度关切

鉴于印度制造业的竞争劣势,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低的现状,在中印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印应分阶段就某些制造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降低关税,最终目的应是商品、服务、投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自由贸易区重点放在中印之间的互补性,中国应适度开放服务业,从而印度可以发挥其比较优势。

(五)机构设置

结合中印实际,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机构设置及其职权划分,未来的中印自由贸易区也可以设立类似的组织机构,包括:中印自由贸易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秘书处、劳工合作委员会、中印合作银行、各类咨询委员会、仲裁法庭及特别委员会,其职权范围也可以比照北美自由贸易区机构职权划分进行定制;考虑到中印边境的现实,可以成立特别的边境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印边境地区的安全、边境贸易以及边境地区的环境保护等相关事务。

(六)中印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

中印贸易范文篇5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重叠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中国和印度均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或需求档次相似。中印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印2005年出口产品构成:中国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制成品分别为0.5%、3.2%、2.3%、1.9%、91.9%,印度1.5%、8.9%、11.4%、6.9%、70.3%;进口构成:中国3.6%、3.3%、9.7%、8.1%、75.1%,印度2.0%、3.3%、36.3%、5.0%、52.4%。中印2005年进口来源出口去向构成: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55.2%、45.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4.8%、54.98%;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38.5%、34.4%,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61.5%、65.6%。从以上数据得知,除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及个别外,各项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印两国进出口和经济结构雷同,发展水平相似。明显这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阻碍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印度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多。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

(三)投资领域重叠

中印两国经济起步都较晚,且两国经济增速很快,在很多领域,具有相同的需求。特别是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这种共同的资金缺口使两国不得不寻求其他国家的投资。这种在需要投资领域的重叠,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相似的投入,使中印的产业结构以及国内需求产品趋同,从而增强了竞争性,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四)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

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随着在各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但由于印度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印两国间贸易摩擦频仍。从1994年印度对我国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6年7月,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98起,特保措施l起,保障措施2起,总计涉案金额716亿美元,印度正成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的贸易摩擦给中印两国贸易开展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

二、非经济因素

(一)政治和安全因素障碍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印方看来,密切的中巴关系为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印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印度对于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正常的国家关系看作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威胁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的的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再次,中印边界和西藏问题。中印作为亚洲的邻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遗留下了许多边境问题,直至目前双方仍未找到最终妥善解决边界问题方案。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多次重申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不允许西藏的反动势力在印度领土上进行反华活动的官方立场。这不仅给中印政治上的互信蒙上了阴影,同时也阻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二)交通运输费用高

对于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可谓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他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的运费问题。中印两国虽为紧邻,且有数千公里边界相连,但至今却没有作为基本交通设施的公路和铁路相通,使双方之间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双方大部分贸易商品只能通过南中国海,绕道马六甲海峡,经过遥远的海洋运输,从而大大增加运输成本。这不仅严重阻碍中印商品贸易扩大。而中国目前提出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修建,成为解决中印交通运输费用的一条极其可行的办法,但印度尚存疑虑,反映不是很强烈。这为中印贸易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

(三)印度的大国意识和经济发展战略

印度的大国意识和大国目标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经贸战略中始终以赶超为目的、以竞争为主题。印度是一个具有强烈大国意识的国家,但印度又缺乏一个大国所应具有的自信和风范。印度施行了内向型经济战略思维,奉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战略。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学习和借鉴中国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的经验,另一方面,印度又过度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印度的开放度不够。在享受别国经济开放带来的好处时,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来保护自己,这种体制制约着印度进一步向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也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合作共赢中求得发展,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成为两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上面对中印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要促进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首先,在经济因素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要主动去了解印度的投资和合作环境。尽量避免中印贸易中的重叠性,促进互补性产品的开发,减少贸易摩擦;在非经济方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通过高层互访来增强政治上的互信,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构想其他通道,为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文富德,论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8(1)[2]倪香芹,王晓莹,试论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6(4)

[3]杨文武,倪香芹,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2007(9)

中印贸易范文篇6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重叠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中国和印度均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或需求档次相似。中印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印2005年出口产品构成:中国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制成品分别为0.5%、3.2%、2.3%、1.9%、91.9%,印度1.5%、8.9%、11.4%、6.9%、70.3%;进口构成:中国3.6%、3.3%、9.7%、8.1%、75.1%,印度2.0%、3.3%、36.3%、5.0%、52.4%。中印2005年进口来源出口去向构成: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55.2%、45.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4.8%、54.98%;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38.5%、34.4%,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61.5%、65.6%。从以上数据得知,除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及个别外,各项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印两国进出口和经济结构雷同,发展水平相似。明显这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阻碍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印度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多。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

(三)投资领域重叠

中印两国经济起步都较晚,且两国经济增速很快,在很多领域,具有相同的需求。特别是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这种共同的资金缺口使两国不得不寻求其他国家的投资。这种在需要投资领域的重叠,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相似的投入,使中印的产业结构以及国内需求产品趋同,从而增强了竞争性,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四)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

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随着在各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但由于印度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印两国间贸易摩擦频仍。从1994年印度对我国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6年7月,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98起,特保措施l起,保障措施2起,总计涉案金额716亿美元,印度正成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的贸易摩擦给中印两国贸易开展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

二、非经济因素

(一)政治和安全因素障碍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印方看来,密切的中巴关系为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印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印度对于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正常的国家关系看作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威胁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的的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再次,中印边界和西藏问题。中印作为亚洲的邻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遗留下了许多边境问题,直至目前双方仍未找到最终妥善解决边界问题方案。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多次重申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不允许西藏的反动势力在印度领土上进行反华活动的官方立场。这不仅给中印政治上的互信蒙上了阴影,同时也阻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二)交通运输费用高

对于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可谓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他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的运费问题。中印两国虽为紧邻,且有数千公里边界相连,但至今却没有作为基本交通设施的公路和铁路相通,使双方之间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双方大部分贸易商品只能通过南中国海,绕道马六甲海峡,经过遥远的海洋运输,从而大大增加运输成本。这不仅严重阻碍中印商品贸易扩大。而中国目前提出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修建,成为解决中印交通运输费用的一条极其可行的办法,但印度尚存疑虑,反映不是很强烈。这为中印贸易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

(三)印度的大国意识和经济发展战略

印度的大国意识和大国目标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经贸战略中始终以赶超为目的、以竞争为主题。印度是一个具有强烈大国意识的国家,但印度又缺乏一个大国所应具有的自信和风范。印度施行了内向型经济战略思维,奉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战略。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学习和借鉴中国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的经验,另一方面,印度又过度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印度的开放度不够。在享受别国经济开放带来的好处时,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来保护自己,这种体制制约着印度进一步向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也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合作共赢中求得发展,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成为两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上面对中印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要促进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首先,在经济因素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要主动去了解印度的投资和合作环境。尽量避免中印贸易中的重叠性,促进互补性产品的开发,减少贸易摩擦;在非经济方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通过高层互访来增强政治上的互信,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构想其他通道,为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文富德,论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8(1)[2]倪香芹,王晓莹,试论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6(4)

[3]杨文武,倪香芹,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2007(9)

中印贸易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中印贸易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

自20世界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贸易也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双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印双边贸易额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2004、2006、2007年分别达到136、250、387亿美元。但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都很小。以2005年为例,中国对印度贸易额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印度对华贸易额也仅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5%。其原因是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印贸易的发展。

一、经济因素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重叠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中国和印度均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或需求档次相似。中印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印2005年出口产品构成:中国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制成品分别为0.5%、3.2%、2.3%、1.9%、91.9%,印度1.5%、8.9%、11.4%、6.9%、70.3%;进口构成:中国3.6%、3.3%、9.7%、8.1%、75.1%,印度2.0%、3.3%、36.3%、5.0%、52.4%。中印2005年进口来源出口去向构成: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55.2%、45.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4.8%、54.98%;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38.5%、34.4%,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61.5%、65.6%。从以上数据得知,除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及个别外,各项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印两国进出口和经济结构雷同,发展水平相似。明显这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阻碍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印度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多。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

(三)投资领域重叠

中印两国经济起步都较晚,且两国经济增速很快,在很多领域,具有相同的需求。特别是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这种共同的资金缺口使两国不得不寻求其他国家的投资。这种在需要投资领域的重叠,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相似的投入,使中印的产业结构以及国内需求产品趋同,从而增强了竞争性,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四)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

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随着在各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但由于印度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印两国间贸易摩擦频仍。从1994年印度对我国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6年7月,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98起,特保措施l起,保障措施2起,总计涉案金额716亿美元,印度正成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的贸易摩擦给中印两国贸易开展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

二、非经济因素

(一)政治和安全因素障碍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印方看来,密切的中巴关系为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印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印度对于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正常的国家关系看作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威胁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的的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再次,中印边界和西藏问题。中印作为亚洲的邻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遗留下了许多边境问题,直至目前双方仍未找到最终妥善解决边界问题方案。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多次重申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不允许西藏的反动势力在印度领土上进行反华活动的官方立场。这不仅给中印政治上的互信蒙上了阴影,同时也阻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

(二)交通运输费用高

对于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可谓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他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的运费问题。中印两国虽为紧邻,且有数千公里边界相连,但至今却没有作为基本交通设施的公路和铁路相通,使双方之间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双方大部分贸易商品只能通过南中国海,绕道马六甲海峡,经过遥远的海洋运输,从而大大增加运输成本。这不仅严重阻碍中印商品贸易扩大。而中国目前提出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修建,成为解决中印交通运输费用的一条极其可行的办法,但印度尚存疑虑,反映不是很强烈。这为中印贸易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

(三)印度的大国意识和经济发展战略

印度的大国意识和大国目标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经贸战略中始终以赶超为目的、以竞争为主题。印度是一个具有强烈大国意识的国家,但印度又缺乏一个大国所应具有的自信和风范。印度施行了内向型经济战略思维,奉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战略。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学习和借鉴中国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的经验,另一方面,印度又过度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印度的开放度不够。在享受别国经济开放带来的好处时,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来保护自己,这种体制制约着印度进一步向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也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合作共赢中求得发展,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成为两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上面对中印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要促进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首先,在经济因素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要主动去了解印度的投资和合作环境。尽量避免中印贸易中的重叠性,促进互补性产品的开发,减少贸易摩擦;在非经济方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通过高层互访来增强政治上的互信,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构想其他通道,为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文富德,论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8(1)

[2]倪香芹,王晓莹,试论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6(4)

[3]杨文武,倪香芹,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2007(9)

中印贸易范文篇8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近几年来,随着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拟对中印之间贸易往来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一分析。

一、中印贸易往来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建交五十多年来,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经历了互补、中断、恢复、增长的过程。1990年代以前,中印两国的关系是多变的,当时双方都不是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两国经济落后,可以互补的空间极其有限,所以双边经贸的规模很小。1950至1962的13年,双边贸易额总共才2.6038亿美元。此后双边贸易中断了14年,到1977年得以恢复。虽然基本趋势是稳步增长,但贸易额仍然很小,1990年才达2.64亿美元。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双方关系的逐渐回暖,中印贸易、投资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印度总理瓦杰帕依2003年6月访华,标志着困扰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坚冰已被打破,中印的政治、经贸关系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双边经贸活动越趋频繁。?近几年,中印双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2003年,中印贸易额达到75.95亿美元,同比增长53.56%。2004年达到136.04亿美元,较上年增79%,比预计提前两年突破百亿元大关,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05年双边贸易增加到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而2006年到目前为止,中印双边贸易额已达230亿美元,比去年4月总理访印时提出的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而十年前两国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10年内贸易规模增长了220%。

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统计单位: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和WTO的相关统计数据整理)

1990年1996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2.64103649.475.95136.04187目前已超230

二、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增长的贸易额背后,中印之间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简单来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与各自对外贸易规模很不相称。2005年双边贸易额虽然增加到了187亿美元,但中国对印度贸易额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印度对华贸易额也仅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5%。

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两国缺乏合作空间。恰恰相反,在能源、电子和家电、机电、制药、矿业、钢铁和化工等领域,两国互补合作的潜力很大。目前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印度的歧视性政策使中国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遇到障碍。无论是销售产品,还是直接投资,它们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加剧,这是目前中印贸易中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据商务部统计数字显示,从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到2005年年底,印度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立案数量达81起,位居WTO150个成员方的榜首。紧随其后的才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2005年4月,印度对中国的粘胶长丝和尼龙长丝反倾销调查案,仅浙江省涉案金额就达近5000万美元。2005年5月,印度对原产于我国的绸缎反倾销案,涉案金额1.8亿美元,为印度历年来对中国反倾销调查金额之最,也是纺织品一体化以后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发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反倾销案。2006年截至7月份,印度对我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就有7起,总计涉案金额达2.5亿美元,立案较去年大幅增加,涉案金额比前三年总和还要高出一倍。

三、原因透析

造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探讨:

(一)宏观因素

1、中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和贸易方面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就,对外贸易已连续多年保持顺差,这引起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关注和不满。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国际上刮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旋风,鼓吹中国对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的负面影响。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市场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这使印度不可避免地把中国看作一个很大的威胁,近年来印度对中国产品提起的种种贸易救济诉讼和投资方面的设限明显反映出了印方对中国的顾忌。

2、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使然。印度曾经长期对贸易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直到1991年发生独立以后最为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才求助于IMF并接受其经济改革的建议,开始向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转变,逐渐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是相比之下,保护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到目前为止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10年来印度的对外贸易虽然也取得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速度较缓,无论是贸易总量还是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都低于中国,2004年印度对外贸易总额为172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只有近30%,经济的内向性较为突出。而同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154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接近70%。

(二)微观因素

1、印度独特的产业结构是造成双边贸易额偏小的重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构成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一般比较小,而印度是一个例外,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似。2004年印度的服务业几乎占其GDP的一半。印度的工业化程度相对滞后,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都很落后,在制造业方面不具有优势,从1990年到2003年,印度GDP的工业比重基本上停滞在27.2%的水平。因此,工业在过去13年的GDP累计增长中只占27%。一般来说,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高的国家更容易扩展对外贸易。工业部门的发展一方面会扩大制成品出口的数量和产品种类,另外也因为需要大量的进口投入导致进口的增长。印度因为以服务业为主,无法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贸易的增长。

2、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导致贸易摩擦频发。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但是中国和印度作为经济尚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两者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制造业而言,彼此的优势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所以两国在贸易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效率优于印度,因而商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更大的优势,物美价廉,在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而印度虽然高等教育比较成功,但基础教育落后,文盲率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比较少,低效率的生产导致产品的价格与中国相较缺乏优势,质量也较为低劣。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市场,印度的生产企业增加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反倾销指控反映出他们保护自己的生产利益,保住国内市场的强烈要求。

3、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出口企业的恶性竞争。目前我们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如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企业自律性较差,所以在国际市场相互压价出口现象比较多,竞相低价争取订单,也造成了部分事实上的倾销。

四、中印经贸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双边贸易往来中有竞争,但更多地呈互补关系,经济贸易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但要实现两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还有赖于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增进两国官方的高层次互访,在发展双边经贸往来的宏观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可适当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时间表。在这点上我国已做出积极姿态。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领中国企业访问印度,当时双方提出的目标是在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但是这一目标在2003年即被突破。2005年4月总理成功访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国家主席又出访印度,设定了双边贸易的最新目标,在2010年贸易额要达到400亿美元。官方的互访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攻势,而时间表的确定可以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

第二、增进两国工商界的了解,消除误会和成见。在很多印度工商界人士看来,中印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且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互补性并不很强。而印度由于国内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灵活的劳工市场、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使印度很难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实际上双方优势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印度最近几年对华贸易已从逆差转为顺差。2001、2002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大于进口,从2003年开始,中方的进口开始超过出口,2003年、2004年、2005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9.1亿美元、17.5亿美元、8.3亿美元。所以中印之间不可能是单向交通,与中国的贸易对印度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中印贸易范文篇9

(一)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出

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四国陆地总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0%,2012年生产总值达10万亿美元。四国物产丰富,资源能源富集,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印缅孟次区域包括缅甸、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在内,陆地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亿。次区域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核心区和亚洲各次区域的重要枢纽,入有中、印、缅、孟广袤腹地,出有加尔各答、吉大港、仰光等著名港口,是中国、南亚、东南亚地区三大市场融汇地,联动全球1/3以上人口的大市场,同时也是中国开拓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通道价值、地缘区位和战略意义极其重要。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最早由云南省的学者于1998年提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关学者的策划下,1999年昆明市举办了首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一届,一直以来以非正式官方交流为主。从空间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综合视角,中印作为两个大国和大市场,尽管共有边境线较长,但出于地理特征和政治安全等因素,需要选择恰当区域开辟狭长的安全缓冲区和经济交往区,并依托本国的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优势,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投资、产业园区建设、商贸旅游文化等交流与合作,促进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及周边缅甸、孟加拉等国家的经贸往来。该区域具有明显的“跨境经济走廊”特征,涉及中印缅孟四国,因此该区域称之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近年来,中印缅孟四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相互贸易、投资等不断增加,为地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5月,总理访印期间与印度总理辛格达成一致同意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倡议建设印缅孟经济走廊,推动中印两个大市场紧密连接。这也标志着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笔者认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重点应包含以下内容:1.以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基本条件;2.互补性产业结构和巨大的相互贸易需求,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动力所在;3.分布在交通沿线的产业园区各具优势,人才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集聚明显;4.包括贸易、投资、金融、旅游在内的互联互通便利;5.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增强中印两个世界最大人口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6.提升对缅甸、孟加拉的投资水平,充分利用两国的资源、能源优势。

(二)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经历了一轮较快增长后,但自2011年以来开始下滑,突出表现为对外贸易拉动量能不足。2012年,中印贸易额由2011年的739亿美元回落至664.7亿美元,同比减少10.1%,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因此,两国都迫切需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出口市场,遏制出口贸易下滑态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于此背景,中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面临加快西向和西南向开发开放的历史重任和现实需求;同时,印度也面临东北部和北部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缅甸、孟加拉也需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中有所作为。可见,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符合四国的共同利益,次区域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望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也将注入新的活力。第二,有利于深化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方政治互信。长期以来,缅甸和孟加拉与中国的关系较为稳定,经济交往十分密切,民间往来十分频繁,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中国有必要加快在该区域的经济布局,以此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印两国关系近年来也不断改善,但领土边界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制约了两国在更多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建设,将有助于四国扩大经济合作范畴,以此为根基不断增强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可见,从深化经济务实合作入手,巩固全方位合作关系,对中国进入南亚进而连接西亚和非洲等环印度洋地区意义重大,对中国出海口战略、能源战略、资源战略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利益影响深远。第三,有利于资源技术互通,增进各方国民福利。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区域之一。但是也要看到,四国在资源、技术、资本、人力等方面各具优势,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发展潜力巨大。经济走廊建设将推动各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贸易投资往来,对促进次区域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增加投资和贸易机会,减少投资和贸易壁垒,带动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进而增强物质文化交流,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提升福利水平。可见,建设好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将促进中印两个人口大国和最具潜力市场的互联互通,同时带动缅甸和孟加拉国的发展,对开发亚洲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加快次区域融入全球化具有积极影响。

二、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

跨境区域金融合作需要核心国家的主导和推动。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中,中国和印度是主导力量,中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加以推进。SWOT分析法以系统分析方法为基础,全面分析主体所具备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面临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并按照矩阵形式排列,加以综合考量,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结果见表1。

(一)优势

1.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优势。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总量、外汇储备总量、市场容量等方面积累了明显的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工业制造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存在对IT产品服务、资源、能源、农产品等的巨大需求;西南地区也逐步成为开放前沿,并通过国内发达的交通网络,连接中国西北、中原地区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此,基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将连接到全国的大市场和大工厂。2.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优势。空间可达度是跨境经济合作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可以有效提升空间可达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国西南地区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态势明显,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强,客观上为中国西向开放提供了基础设施、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为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在金砖联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多边框架也积极支持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3.沿边开放和金改试验优势。中国西南地区在大力发展边贸、执行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基础上,经过多年来的大胆试验,沿边开发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格局。2011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些沿边开放和金改试验政策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势能。4.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优势。中印缅孟经济、文化、思想交流源远流长,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各国。近年来,在云南省政府和有关学者推动下,1999年首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召开并签署“昆明倡议”,该论坛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6月,由中国国家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邀请南亚各国商务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举办了旨在增进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系列活动;2013年12月在云南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举办的中国缅甸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已经成功举办13届。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四国在贸易投资、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二)劣势

1.缺乏国家层面的长期支持和推动。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虽然在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倡议发起,但仍缺乏实质性进展和政策性支持。由于金融合作的复杂性高于经济走廊建设,就西南地方省份而言,金融顶层制度供给缺乏自主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跨境金融机构合作和人才培养有待突破,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有待进一步放开。现有政策和基础难以满足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高要求,反而将制约经济走廊建设。2.产业梯度和互补性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竞争力以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为基础。中印缅孟次区域尽管在产业结构和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产业相似度仍高于互补性。以中印为例,印度对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其原因是印度缺乏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中国的机械、电讯、化学产品在印度市场优势明显,出于考虑保护本土产业的目的,印度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和金融合作,需要四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互补性。3.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投资的力度不够。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能否取得实效需要落实在微观主体。目前,中国仍缺乏对本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和赴印度、缅甸、孟加拉投资的全方位政策措施保障,投资壁垒、出口企业融资、对外投资企业最惠国待遇、对外投资汇率变动避险、政治风险避险等关键问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机会

1.全球金融危机为次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实践看,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利于抵御外部金融风险。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盟陷入债务危机,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人民币始终保持升值态势。吸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印缅孟次区域各国对于加快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推动地区金融一体化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这些变化增强了中印缅孟次区域国家对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赖,为中国西向金融开放和人民币次区域国际化注入了强心剂。2.印度、缅甸、孟加拉迫切需要新开放政策拉动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印缅孟次区域国家经济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缅甸和孟加拉而言,如何有效利用中印两国的大市场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捷径;对于印度而言,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和开发开放印度东北部广大地区也将为印度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可见,四国都有扩大对外开发开放的迫切需求,为中国推进跨境金融合作提供了机会。3.中印两国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机遇。2013年3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建立总额1000亿美元的紧急储备机制,旨在加强多边金融合作与协调。2013年9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上,金砖五国领导人经过非正式磋商宣布已就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达成初步共识。由中印两个大国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将有利于缅甸和孟加拉参与到次区域的金融合作中来。另外,中国—东盟自贸区业已建成,中缅金融合作也已具备良好基础。

(四)威胁

1.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掌控着全球金融话语权,华尔街的金融资本足以扰动全球实体经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地位未根本动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仍缺少话语权。WTO和主要国际贸易多边框架仍然由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主导,中国和印度在内的WTO成员国有被边缘化的趋势。2.区域内政治、领土、民族、宗教等关系复杂。国家战略定位是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一旦某国战略改变势必影响经济走廊建设和金融合作。中印缅孟次区域内双边关系中,中印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其他双边和多边关系也不容忽视。由于该区域内复杂的政治、领土、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稍有不慎可能影响到各国战略定位,威胁次区域经济合作。3.区域外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介入。中印缅孟次区域是难得的投资热土,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日本等国的资本和技术竞相进入次区域。从政治上来看,美国、日本、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一贯喜欢打“印度牌”,近期也将缅甸和孟加拉牵涉进来。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中印缅孟次区域已经成为主要世界大国的角力场,对中国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带来潜在的政治风险。

三、中国推进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构想及实现路径

金融合作是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核心和高级阶段。从长期来看,各方应致力于消除区域内高额的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建成自由贸易区,加速贸易自由化进程;致力于消除区域内投资障碍,实现区域内国民待遇,促进投资便利化;致力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生产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和贸易互补性,提升产业协同化水平;致力于区域内货币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贸易自由化

当前,WTO谈判进展缓慢,功能逐步弱化;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等多边框架也大有取代WTO之势。为避免被边缘化,中国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开展谈判争取早日加入,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自己主导或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多边框架,中国—东盟自贸区、金砖国家联盟等是中国构建多边框架的重点合作区域。中印缅孟次区域内印度是金砖国家,缅甸是东盟成员国,具备成立多边框架的基础。因此,加快建成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FTA)是推进贸易自由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在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上,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短期:一是中印缅加强在WTO多哈回合、中印加强在金砖国家联盟、中缅加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多边及双边场合涉及贸易问题的协调。二是开展区域贸易安排(RTA)谈判,加快建立有效的区域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三是加强各国标准、认证、检验、检疫以及各国贸易救济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扩大边境地区开放,扩大边境贸易。长期:一是结合RTA进展,适时组织开展中印缅孟自由贸易区谈判。二是逐步消除贸易壁垒,推进没有海关监管、查禁、关税干预下的货物自由进口、制造和再出口。三是整合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联合打造“中印制造”的最强音。

(二)投资便利化

中国和印度作为该区域的两个核心大国,投资潜力同样巨大。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满足各国企业在扩大国际市场、提升技术水平、获取资源和规避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国在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直接投资有利于各国竞争优势的发挥。在推进中印缅孟投资便利化的路径选择上,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宏观层面:一是完善商业信息交流机制,加强相关贸易、投资政策的信息交流。二是互派贸易和投资促进团体访问,为强化各国经贸部长级会议、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紧密联系提供支持。三是了解各国法律法规,提高贸易投资环境的透明度,共创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扩大在展览会、博览会等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方面的合作,增加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五是加强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微观层面:一是允许符合共同标准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各国互设分支机构,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到次区域国家发行海外债券。二是推进次区域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三是采取全面保障措施,鼓励成立对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内资本到孟印缅投资。四是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五是推动开发性金融在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中的投资参与。

(三)产业协同化

产业协同效应是指原料、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基本生产要素和供应、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等核心生产环节密切配合、结构合理、分工科学,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协同效应有集聚协同和分工协同两种类型。本轮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以来,中印缅孟次区域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特别是印度面临经济下滑压力,对国内制造业多加保护,因此对中国矿产、机电等多个领域掀起贸易救济浪潮或严苛征税。这主要归因于各国产业结构上的相似性。当前,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引致生产领域的深刻变化,中印缅孟次区域面临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的竞争,强化次区域合作有助于在适度竞争环境中提升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推进中印缅孟产业协同化的路径选择上,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中印缅孟次区域在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各有优劣势,需要各国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和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共享,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交流的基本条件,加快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区域内自然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深化贸易合作,促成产业分工与协同。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互补发展。中印缅孟次区域必须强化错位竞争及互补合作,沿经济走廊建设互补性强、市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产业园区;协调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各国产业互补性;推进产业以经济走廊的园区为核心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吸引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向各自优势产业聚集。

(四)人民币国际化

中印贸易范文篇10

农产品是一大宗产品,其种类丰富,产品差异较大,明确农产品的分类是农业贸易统计数据研究以及经济研究的前提,只有清晰明确地划分,才能使每一种产品代码所对应的农产品与其相似或者相同的农产品在一个类别之中。统计口径的不同将会使贸易统计出现诸多问题,细致的划分产品种类,对于农产品贸易数据统计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基础工作。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农产品体系为:SITC和HS,两种统计方法对产品分类不一致。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五种统计口径有:(1)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的农产品口径。该种统计口径排除了水产品,要求相关研究者对贸易统计非常熟悉,该口径下的数据范围较为复杂,并有一定局限性(2)HS的前24章。该种统计口径对农产品范围的划定清楚,通过对HS前24章贸易数据汇总统计,较为简单方便。(3)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的农产品口径,加上HS前24章中的水产品。该种贸易统计具有第一种口径的优点,此外还加入了水产品,使统计更加完整。(4)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的农产品口径加上全部水产品。该种统计口径具有第一种口径的优点,水产品种类齐全,产品范围较为复杂(5)其他口径。包括SITC农产品口径和UNCTAD和ITS口径。这些统计口径与农产品对应关系密切,但是统计很难精确,数据过大或较为粗糙。本论文采用HS前24章的统计口径,考虑数据的来源,本文是基于HS2位水平的贸易统计分析,其范围划定清晰,数据较为明确,因此,采用该种贸易统计口径。

二、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总量的特征分析

(一)中印两国进出口贸易额历经大幅度增长,10年增长最高近10倍,2003-2013年中国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额历经了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59461万美元,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长到6540266万美元,10年内,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长了近8.61倍.特别在2005年后增长加剧,到2008年中印贸易总额达5184427万美元,相比2005年翻了近3倍。2009年中印贸易额有所下降,过后两年持续增长,在2011年达到7390824万美元,达到最高,相比2003年增长近10倍,过后两年,中印贸易额有所下降。

(二)2005年是中印贸易平衡的分水岭,2005年后中美贸易出现顺差,并且逐年递增,2005年以前,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大于出口,中印贸易额呈逆差,2005年以后,中印贸易额有逆差转为顺差,并且逐年递增,在2013年达到3146216万美元,从中印进出口结构来看,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出口额较高。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是机械设备及化学制品等。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产品额比额较小,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由于长期的贸易不均衡,使得2006年中国对印度贸易出现顺差,并且逐年递增。

(三)2003年以来中印农产品贸易额呈增长状态,中国对印度农产品贸易呈逆差状态,中国对印度的进口是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旋律。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印农产品贸易呈逆差状态,并且逐年增加,2003年为—5718万美元,2008年,中印贸易逆差达—44021万美元,2009年,中美贸易逆差有大幅度的减少,2010年—2011年大幅度的上涨,2011年达到最高为—70066万美元,此后两年中,中印农产品贸易逆差逐渐下降。

(四)农产品进口贸易占总体出口贸易比重上升,农产品贸易总额占总体贸易比重总体下降,中印两国的贸易中农产品并不占主导地位,随着中印双方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双方对农产品的初级原料展开了竞争,以及印度本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使得印度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采取了一定限制,农产品在两国贸易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2.3%,到2007年下降到1.4%,2007年后有所回升,2013年达到2.0%。而中国对印度农产品进口贸易占总体进口贸易的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为2.7%,到2013年增长到5.2%。

三、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产品特征分析

(一)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进出口类别较为集中

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第HS07,HS08,HS09,HS13,HS20,HS23比例最大,这些产品为(食用蔬菜,根及茎块),(食用水果及坚果),(咖啡,茶及调味香料),(虫胶,树胶,树脂),(蔬菜,水果,坚果),(食品工业的残渣:配置的动物饲料),其中以上产品在2003年-2013年间出口额占总产品出口额的80%左右,其他章节的出口额占总额较少。

(二)部分产品在不同年份间两国间没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