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研究生十篇

时间:2023-03-24 14:30:45

香港大学研究生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1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2

急功近利科研不济

香港研发能力与邻近地区对比,处于什么水平?

W:国际著名智库莱加顿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最近公布了2012年全球繁荣指数排名,香港整体排名较新加坡落后,其中创新及营商环境的分类指数,香港排名17,新加坡第8,这反映了香港在创新、科研应用等范畴不如新加坡。

香港科研历史短,直至1990年代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20年前,本港大学的教授中只有1/10在做科研,而每间大学的博士生不过一两个。

到2000年,香港针对科研的投入只有0.8亿美元,同年台湾投入到科研发展的资金达6亿美元,新加坡更高达17.4亿美元。如果按GDP计算,台湾的科研投资占当地GDP的2.05%,而香港只有可怜的0.49%。另外,新加坡有60%的科研资金来自商界,而香港工商界投入科研的资金则较少,港府每投入5.5港元,私人市场只投入1港元。

去年,香港科研投入仍仅占GDP的0.97%,远低于内地1.5%以及和韩国3.2%。

香港在经济及教育的发展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唯独研发能力一项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

W:这种尴尬的状况,与香港的历史及社会发展有关。传统上,一个地区的研发能力都是由国防研发的“刚需”所带动,大部分现代科技都是因军事需要而研发,最终转为民用并进一步发展。较早之前,香港作为殖民地,因便利性及保密性等原因,一直未有机会参与国防研发,直至1990年代香港的科研能力仍相当幼嫩。

另外,港英政府骨子里只关心如何从香港取得经济利益,从开埠到1970年代,港英政府对香港的教科文卫发展基本上是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在1970年代港英政府仓促推出了九年免费普及教育等政策,但由于香港的教育发展从起步时就是受短期经济发展目标推动的,缺乏远见,因此,教育与研发的配合一直未受重视。

及后香港经济大繁荣,投机炒卖赚快钱的风气炽热,相对而言,科研的“慢”节奏,在这个浮躁的城市中无法得到认可。在香港,从事科研的人不多,因为人们大多不相信做科研有出头的一天。

回归后,政府开始转变对科研的态度。但由于多年的落后加上市民根深蒂固的心态,香港研发能力要追上国际水平,谈何容易!

科研发展全赖外援

能否具体描述一下香港学生对读研及从事科研的态度?

W:在内地,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考研读研,但在香港选择考研的学生并不多。香港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而所谓好工作的标准,就是收入比一般人多。香港的雇主也相当现实,如果相同的职位有两位应征者,一位是本科生,另一位是研究生,老板大多会选择本科生――雇主们并不看重虚衔,更看重工作能力及稳定性,雇主们担心硕士生好高骛远,跳槽机率高。

本港研究院中逾七成学生来自内地。因为香港的大学研究生生活津贴,相当于国内应届生白领收入的四倍以上,对内地读研学生十分有吸引力。

香港是否真的没有优质的本地研究人才?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本地研究人才的发展?

W:凡事总有两面性,正因香港的科研氛围不算优异,本地人能一直执着于这份事业的,都是真正有理想有热情的研究者。名扬寰宇的科学家高锟博士,就是香港人!但由于香港政府对研发的支持不足,人才也许能在香港开花,却很难在香港结果。以高锟博士为例,或许当年光纤技术太超前,科技前景难以预料,港府竟未敢投入研究推广经费,将发明转为高科技产品及服务。最终,香港未能成为世界通讯之都,损失无法估量。

再如,中大和港大也拥有一流医学实验室和优秀医生,并非没有人才,问题是缺乏推手,没能推动业界和学界发展出商业成果。香港的大学国际排名大多在前列,学术研究也有水准,但欠缺科研商业化的能力,政府的支援也不足。

政府不积极支援专利申请、研发和验证事宜,是本地研发行业的发展障碍之一。不少研发者囿于香港知识产权制度的诸多限制,宁愿北上申请专利,既节省费用又减少麻烦。

园区孵化与部级研究

回归后,香港的研发行业有什么变化?

W:香港回归后,本地科研人员多了做部级研究项目的机会,在题材的选择及资金方面,都比以前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香港科研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转变:一是资助院校的教授们百分之百从事研究,不仅带动香港科研发展,更提升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其次,大部分的研究都达到世界水准;再次,培养了大量博士生,成为本港科研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解决香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研发不足、缺乏孵化基地等问题,港府在2001年成立香港科技园公司,并建立了香港科技园。之后将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工业公司及香港工业科技中心三家公司合并,共同管理香港科学园、创新中心和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三个工业村,为园区所有公司提供由产品发明、设计到生产的一条龙服务。科技园分三期建设,总面积22公顷。

学制改革与促进研发

香港近年正在进行的学制改革,对研发起到促进作用吗?

W:香港的大学于2012年实行四年制(之前是三年制),政府预计各院校需要额外招揽约1000名教员,包括精于研究的教授级人马。为了善用人才以强化本港的科研实力,政府考虑增加研究生学额1500个,并就科研经费开支“加码”,估计此举需要每年额外拨款6.5亿元。

现时,香港资助院校的科研和师生规模,相当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竞争力不容小觑。此外,为鼓励学生在港修读博士课程,港府拟设立奖学金,资助博士生毕业后到外国读博士后课程。

在促进科研发展方面,港府近年还有哪些计划?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3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事情后来的良洼发展。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保松挺身为内地游客、新移民说话,直言他们不是“蝗虫”;香港作家陈冠中责怪港人太容易被煽动;就连“港铁进食事件”中骂人的男子,后来亦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承认当时言论过激,希望港人理性处理,相互体谅,不要再唱“蝗虫歌”……就像对待很多“热潮”一样,今天的中国人太急于思考,太急于表达。而没有耐心去了解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可这正应了孔子的那句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是比“学而不思”更加危险的。

很多人觉得今年关于两地的所有争论,都源于孔庆东的一番偏激话语,实际上这把问题看得太过简单化了。内地与香港的矛盾,绝不是孔庆东就能挑起的,其积怨日久,早已到爆发的边缘。而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两地人均缺乏对彼此的了解。因此你会发现真正会促发矛盾的不会是广东人与香港人。因粤港两地的相互认识比较透彻,两地在文化上的差异也较小;往往越是来自北方的内地游客,越容易跟香港格格不入。而类似“孔庆东式”的思维在内地也十分盛行:香港已经回归,是中国的地方,所以就应该如何如何。倘若香港人能够随着“回归”那一夜就完全“中国化”,我也觉得太美好了。

类似的情况,我想到今天内地的城市化。内地的城市化已经超过50%。这几乎是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内完成的。在30年时间里,不计其数的非城市人口,一夜之间变成城市人口。但问题在于,城市人真的可以用拿到“城市户口”来衡量计算吗?当然不是,一个人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怎样做个城市人。相同的道理,香港人也需要时间来学习怎样做个中国人。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可能经历很多阻力,有些香港人可能会因为遇见阻力而萌生自卫心理,相反变得更加保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更多^,有包容的心。

我曾采访过一些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们跟我讲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在英国人统治香港的时候,香港人也并不觉得自己是英国人。香港人几乎从来看不到代表自己的旗(有多少人知道港英政府有旗?蓝色底,左上角是英国国旗,右边是个龙与狮子簇拥的徽章),也几乎听不到英国国歌(只有在每天电视节目停播前,会播放一段国歌,并出现英国女王的头像)。英国人很“聪明”,他们不让香港人觉得自己是英国人,因为他们害怕香港回归中国时有几百万香港人涌进英国;同时,他们也不强调香港人是中国人,因为过强的中国意识会让香港人不服从英国人的统治。所以香港人只觉得自己是香港人,对国籍的认识十分模糊是事出有因的。是不是应该给香港人空间,允许香港人只觉得自己是香港人呢?

我经常向香港读者介绍内地是怎样的社会,也看到粱文道、马家辉、欧阳应霁这样的香港文化人游走内地,向香港读者传递他们的所见所闻。但是,却似乎很少看到内地文化人写在香港的见闻。就连大骂香港的孔庆东,也承认自己只是开会时来过几次香港。言辞中流露出一股对香港的不屑,觉得“弹丸之地”的香港并没有多少研究的价值――甚至认为到香港没有义务说广东话。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内地的研究机构。我经常拿台湾跟香港做对比,内地最大的台湾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院;而内地最大的香港研究机构,则是中山大学的珠三角及港澳研究中心。且不说二者之间有“院”与“中心”之间的差别,台湾是独立的研究对象,而香港只能作为珠三角中的一员被研究。台湾研究院对台湾进行研究,从经济、政治、法律,到历史、文学、社会,巨细无遗;但珠三角及港澳研究中心对香港的研究,只集中于香港的经济、政治、法律,对历史、文学等“软件”几乎没有涉及。香港没有历史和文学吗?当然不是。内地有很多人知道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却很少有人知道香港的“六七暴动”。西西、董桥、董启章等香港作家,是华语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却很少出现在内地的文学史中。说实在的,不是香港没有价值,而是她太容易被忽略。

因此我们或许就比较能够理解,为什么内地对香港有诸多傲慢与偏见。例如,像亚洲金融风暴时香港是凭借中央力量才挺过难关的“地摊文学故事”在内地如此盛行。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香港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其实靠的是自身充足的外汇储备,得以赶走索罗斯。另外,内地“特供”香港的说法也比比皆是。我经常跟内地朋友说,香港从内地进口的食物比较优质,不是因为内地故意将好的东西供给香港,而是香港的标准较高,低质的食物根本进不了香港,在海关就会被拦下。那么内地供给香港的食水呢?其实也是香港花了高价购买来的。80年代,出售食水、食物给香港。成为广东重要的外汇来源;香港商人北上投资设厂也为广东经济建设做了重要贡献。所以了解清楚香港的历史后,我想任何人都不敢再轻易断言香港是靠内地而活,香港和内地是互有依存的关系。

理性的内地朋友告诉我,如果香港突然取消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想哭的不仅是香港人,也包括内地人,因为内地游客将失去一个便利的购物去处,那些有钱人想购买名牌包包将变得更加困难。没错,但我觉得内地游客失去的不仅是名牌包包,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轻而易举可以体验国际大都市氛围的机会。所以,我坚信只有相互理解,并且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心态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太多太多“双视野人”发挥桥梁作用。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4

这次矛头直接指向在港内地学生,这些学生到底惹了谁?

三年留港人数翻一番

香港的西式大学体系与优质科研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本科或硕士。内地学生赴港就读的人数,从2003年的不到1600人,升至2012年1.6万人,10年累计赴港就读人数超过7万人。2008年香港移民局推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使得所有在香港获得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内地学生,可以无条件留港一年寻找就业机会。由此,获批留港就业的内地学生人数,从2009年3000多人升至2012年的6400多人。

香港移民局推出此项政策,原因是香港正越来越倚重内地整体经济环境以及贸易。以香港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行业为例,已从外资与本地华资两分天下,变为外资、中资及本地华资三足鼎立。香港的外资金融机构依托香港为基地大力进军中国市场,内地多家金融机构也通过收购本地华资银行或券商,来拓展海外市场和香港。内地毕业生凭借对国情的了解及其人脉关系,在与香港本地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机构着眼于开拓内地市场,内地毕业生留港的机会自然增多。

“反内地生”广告歪曲事实

对于香港本地毕业生而言,这意味着面临更大的压力,于是,“争学位、争工作”便成为一些香港人指责内地毕业生的理由,他们呼吁港府减少内地学生赴港就读的名额,以及收紧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工作的条件。

其实,指责内地生“争学位”。几乎没什么道理。从比例上看,在香港读研究型硕士及博士学位的,的确有七成为内地学生,绝大部分研究课题为理科或工程类学科。这是因为香港本地没有很多高校教职机会供这些毕业生留校任教,同时也没有几家外企把研发部门设置在香港,因此,理工科硕士及博士生在香港就业非常困难,这也是香港本地优秀学生选择留学欧美的一个原因。为此,各所大学的教授只能从内地吸引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来港就读硕博课程,以至于出现如此之高的内地学生比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五成的研究型硕博毕业生,选择赴海外从事博士后工作,或者返回内地。

因此,“反内地生”广告的诉求并非合理,由此引发的极端“本土主义”,很可能会让香港本地学生无法正视融入内地的趋势而作出改变。事实上,香港的繁荣始终与内地紧紧联系在一起。香港在两地的融合中理应保持本身的优点及特色,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而绝非摆出“大香港”的姿态拒绝这一大趋势。

不同的思维方式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5

【关键词】 粤港合作 中医药 发展策略

自古以来,港人就有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传统习惯。根据香港的地域、经济影响以及传统市场,香港一直是我国中药集散出口的重要基地,回归后的香港必将在我国中药出口创汇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由于香港的高科技优势及资金优势,其中医药学术研究必将成为内地中医药领域的有力补充,对促进中医中药走向世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 香港中医药现状

香港的中药市场与我国内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在香港可买到的药材品种约一千九百多种。在药材铺出售的药材约九百种,其中常用的有约四百种。香港市场市面出售的中成药品种约三千三百种左右,中成药在香港的销售主要靠零售店,一般西医和医院都不用中成药。港府现行的“不良医药广告条例”,名义上对中西成药一视同仁,但对中成药的推广影响较大。主要销售渠道有国货公司、药行、超级市场、免税店等。药酒在香港被列为有税品,进口要交纳酒税,无论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均需执有酒牌。药酒业与药材业、中成药业相比,销售金额虽小,但较为稳定。近来,每年进口值约为五千万港元左右,药酒进口批发商只有几家,零售主要集中于国货公司、超级市场和一些士多店[1]。

近年来,香港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已有一定的发展。除了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外,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等也陆续建立了中医药研究中心。还有一些学会、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等也致力于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一些学术杂志。目前,香港中医药研究机构对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为保障公众健康,香港中医药工作小组通过调研后,以在内地限制的28种毒性中药为基础[2],依据香港的实际情况,把31种毒性和烈性中药列入名单内,编制了一册“毒性和烈性中药应用常识”,分发给中药调剂人员及其他中医药业内人士。其内容较为深入,其中包括毒性和烈性中药的图片及正名、别名、来源、处理方法、性味归经、功用、用法、使用注意和中毒原因及症状等,并附有一份“中药材零售行业执业指导建议”,旨在为中药材零售行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了把香港发展为国际中医药中心的构想。为实践 理想,特区政府推出了包括成立法律规管架构,设立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及促进科研发展等多项措施,在公共医护架构内增设中医药服务,并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关于加强和促进中医药的规范管理及发展的设想,并规划了综合发展蓝图。之后特区政府制定了《中医药条例》,并获立法会通过。此外,特区政府通过办巡回展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设立电话热线和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网页,以及借助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中医理念,宣传中医药疗效,加大对中医中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通过上述努力,近年来香港的中医药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医药一直被排斥在香港公立医院医疗体制之外,但在内地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性肺炎良好的疗效面前,香港医院管理局以科研为本引入中医治疗,邀请了内地中医师来港会诊,中西医生第1次在香港的临床治疗上并肩作战。医管局辖下现设有多间中医药诊所,旨在发展一个以科研为主,与多方合作的中医运作模式。

医管局同时积极与非政府机构和大学研究发展伙伴关系,希望善用他们对中医药服务的管理经验和研究培训心得,有助于公立医院引进以科研为本的循证临床中医药服务。使中西医疗法在公立医疗系统内能成功结合,为病人提供更适切的治疗。

转贴于

2 香港在发展中医药方面享有天时、地利和人和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香港可借助内地的中医药人才和丰富的中药物资、研究成果等,内地亦希望以香港为合作伙伴。香港地处中国与世界的中枢地带,不但可成为内地中药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外地的产品亦可透过香港入口中国。香港在文化、语言、资讯掌握、国际市场经验和资金筹集方面都占有优势,加上与外国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和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品研究、发明和创新意念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支持,明确表示要通过应用创新科技,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并计划研究设立中医药科研中心,协助及推动中医药发展。相对于邻近地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只属起步阶段,故可取人所长,兼容并蓄。同时又可根据现时国际情况计划一套针对不同市场的发展策略,大大提高了香港在中医药发展方面的可塑性[3]。

3 发展策略

香港中医药服务的发展目标是透过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医药的国家,香港最大的优势是背后(即内地)有大量的中医药人材,只要政府在输入人才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配合,则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可在短时间内见效。香港中医药发展策略的第一步,是发展中医服务,这包括由政府设立中医医院、中医门诊和中医专科医院,以及由私人开设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西医形式的中医联合诊所、专科诊所和私人诊所等。中医医院不须投资昂贵的仪器和设备,只要政府制订了有关政策,便可在短期内成事。至于私人诊所方面,近期已有不少此类诊所开设,若政府有明确的发展和推广中医药政策,则商机当前,加上适当的推动和监察,相当数目的高质素中医诊所可在半年至一年内开办。中医服务的发展重点是走向国际化,吸引外地病患者来港寻求治疗,使香港的中医治疗闻名于世,向各地输出中医服务。在中医发展方面,香港可采取多元化、多方面发展的策略,既发展中成药(包括单方和复方),亦发展保健食品和美容护肤品,同时继续担当药材贸易集散地的角色。在中药研究及拓展方面,可先以内地已上市及具疗效的中成药为基础,加以科学化的成分分析、临床测试和包装,再推出市场。中药保健品打进外国市场较药物容易,且回本期较短,尤其适合本港的中、小型药厂。西药形式的中药新药,回报很高,但投资风险大,又需要高新技术配合,香港药厂可考虑与外地药厂或跨国药厂合作,利用其资金、提炼技术和跨国公司原已占有的产品销售市场优势,扩大中药的国际市场。

4 建议

中医药发展须靠政府、院校、中医中药界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建议政府尽快成立跨部门专业小组,推动中医药发展及制订一套获外国药检当局认可的中药检定标准;设立中医医院,将中医纳入公共医疗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及各方面的支援。建议院校及学术界将中医药系发展成为国际性卓越学科,吸纳本地及外国留学修读中医学位;加强中医药的应用研究,与产业界、未来的中医医院及外地有关机构合作发展;加强与外地和本地学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现有教学诊所的基础上,设立临床教学中心,甚至中医学院。建议设立国际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与政府及其他有关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可由马会及政府拨款成立,主要功能包括进行研究及发展、处理对外和本地的中医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设立国际中医药资讯中心、推广中药贸易、负责对外交流及公众教育等。

香港中医药发展目标是将香港建设成国际中药港,使其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多个国际中医药中心,具体包括国际中医治疗中心、国际中药检定及注册中心、国际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国际中医药科研开发与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中药贸易中心、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注册中心、国际中医药资讯中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香港中医药发展应遵循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原则,积极而谨慎地稳步前行。通过继续加强有关中医药的规范和管理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常用中药材标准、设立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制度、加大对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培养中医药的专业人才、建立国际化的中医药诊疗、把内地科研技术商品化、促进中药贸易的发展、加强地区及国际合作,把中医药这个瑰宝推向全世界,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药材商品知识编写组.中药材商品知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50,14.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6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7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香港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73-05

从时代要求和战略选择等因素考察,内地的高等教育与香港特区面临类似的发展机遇。内地高校在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扩招之后,经十多年发展,“由小到大”。无论规模还是某些硬件设施已超过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近年,内地高等教育开始为迈向“由大到强”的新阶段而努力奋斗。但是,我们需清醒地看到,内地高等教育发展还面临办学活力不强、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和困境。为此,需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促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一、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概述

香港高等教育在现代大学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日臻成熟,在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1.积极推进体制优化

香港特区沿袭英国传统,致力于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直接联系改变为一种间接的关系,政府通过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宏观调控。在外部管理上体现为学术权力去政治化和去行政化: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体现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通过大学制度章程建设,从法律上确认了大学的自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着力健全和完善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

2.持续增加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过去10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经常性开支增幅达18%。仅在2010至2011年度,香港的教育经常性开支预算为522亿港元,是政府经常性开支的23%。香港特区教育资助委员会根据高校的学位等级、课程类型、专业设置和用途种类分别设置了人均教育经费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定期公布,稳定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同时,以绩效预算管理机制鼓励高校通过竞争性途径获取科研经费,促进教学研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努力提升国际化

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hi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香港特区有4所高校跻身200强,在“顶尖大学密度最高地区”排名上位列首位。另据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的2011年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一,前10名大学中有3所来自香港。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在短短20年时间里,取得如此骄人成就,令世人叹为高等教育史上的“香港奇迹”。有学者指出,主要原因可能是香港的大学多以英语教学,较易与英、美、欧等学校接轨,而且国际化程度高,加上教学质量高,外国教职员及学生比例大,毕业生广受雇主欢迎。众所周知,高校中留学生的比重是衡量区域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高收入国家该项指标的平均值为10.3%,中上收入国家为4.2%。2004年英国伦敦的指标为14.2%。2010年,香港高校本科生中非本地生比例为23.50%,研究生中非本地生比例为42.06%。为了落实校园国际化的目标,香港各大学制定多项计划来扩展香港境外学生的招收和本校学生海外的交换工作。例如,香港大学制定“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计划,为校内十分之一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并录取同等数量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

4.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清晰。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手册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视野,发展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香港各大学均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和通识教育委员会,是与学校平行的教学单位,机构成员有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及学生代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及意见反馈等。通识课程设置以生活实际问题或研究

法为主线组织,打破了专业界限,将学科融合为几个大的领域,建立起课程间的普遍联系,如香港大学形成文化与社会研究、思考技能与自我提升等五大领域,香港中文大学则融为“两范围”通识课程模式。

5.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有三个层次:一是外部系统。即发展基于第三方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单位分工负责。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辖下的质量保障局主要负责对其所资助院校的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进行教学质量保障,香港学术和职业资历评审局主要负责对未获自评资格的院校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副学位课程进行认可,联校素质检查委员会则负责对大学教育资助委员资助院校开办的自资副学位课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保障;二是内部系统。各院校为实现自身使命,致力于提供卓越教学与研究。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业评审设计和评审结果的运用、实践教学质量和投放于教育质量工作的资源等五个方面加以评估;三是实施社会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民间组织对各院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排名,实现全民参与办学、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正是这种多元、严格、规范和制度化的多层次质量保障机制,使得香港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信任。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特色

香港高等教育以香港大学的创建为起点,以香港科技大学的崛起为高峰,沿袭英国政府服务教育自治之精髓。秉承美国自由主义教育开放之风尚,熏染祖国传统教育内敛之意蕴,揉合三股文化,传承创新出其鲜明特色。

1.完善的制度章程

香港高等教育具有完善的制度法规和针对每个高校的大学章程,实现依法办学。特区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对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各高校通过大学章程,实现依法治校、自主管理、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

2.灵活的管理体制

香港特区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不干预”的管理政策;同时,构建“政府一中间机构一高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等中间机构,作为沟通政府与高校的桥梁,承担咨询、服务、协调、监督与建议等功能,促使高等教育沿着科学、自治、民主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3.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香港高校面向世界招聘优秀教师。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大部分教师来自香港特区以外的世界各地。师资力量成为香港实现卓 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系统持续的教育支持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师资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发展:通过独立权威的资助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师资教学和科研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通过提供充足多元的资金从物质因素上促使教师全心投入教学和科研;通过自上而下明确坚定的重教理念从舆论上为教师教学科研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专业和公正的激励措施从政策、机构、考核三方面保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学科专业建设追求卓越

香港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追求卓越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观念创新,面向市场形成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增长点,大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以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和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程度。香港大学通过提倡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加强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法与评估等环节相互促进,确保教学的高质量标准。香港中文大学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特质、课程、科目、效果、选课5个层面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法,追求专业特色。香港科技大学强调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需要设置学科专业,面向社会办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5.竞争性的尖端研究

香港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及其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现代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前沿,开展尖端研究。研究资助局以竞争性的拨款方式,引导各高校从事高、精、尖的具有国际水平、引领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项目研究。香港三大高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其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中,已明确自身优先扶持的优势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会优先满足和保障,以推动学科建设走向卓越,创造品牌效应。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香港高等教育从专业人才到复合人才培养的转变实现理念创新,从着眼本地到放眼全球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方法创新。结合自身地域条件与发

展要求,探索出一条从“实用主义”到“创新主义”的人才培养模式。香港大学提供具有高影响力和世界领先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课程,培育既好学不倦,又具个人操守和专业精神,能在所属行业担任领袖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除了应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常识外,还要成为学科专才。香港科技大学定位为通过教学和研究促进学习、追求卓越,促进香港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7.高额的教育投入

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体现在对教育的高投入上。《香港特区政府2010-2011年施政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特区政府整体经常性开支超过五分之一,是特区政府的最大开支项目。各高校也会将教育经费中的大部分投入教学与科研之中。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在2009-2010财年。在这所研究型大学的总支出中,最大一项开支用于教学与研究,占总开支的73%。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特点体现在:灵活而自主的拨款计划和周期,详细而周密的非经常补助金分配方式,及时而有效的院校成本处理应急办法。香港大学在财政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经费来源,科学研究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流向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经费与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多元化的经费拨款使学校在设立教育方向上呈现百花齐放的特色;充分利用政府、工商界及社会力量等多种筹款渠道,为大学争取到为数可观的研究资助,是香港科技大学成为世界级研究型大学的保障。

8.高效的监督机制

特区政府制订有完善的对高校的审计监督机制、年度教育报告制度和面向社会征询意见的群众监督机制,群策群力、民主开放的办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为民办学、以民为本的思想。通过综合运用政府、咨询服务机构和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协调、监督高校的办学行为,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以考核制和问责制保障学校行政职能。香港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模式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以服务精神引领全方位管理创新;行政机构精简科学,‘职责分明,监管严格,机构运行有效而有力;丰富多样的教学监督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三、香港经验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经验表明,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等方法,促使大学管理模式根本转型。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内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建设高教强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加深体制改革。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香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源于英国。经百年实践,在继承和扬弃中加以完善,形成了政府干预少、法律保障强、学术科研旺的大学运行机制。香港高校具有高度自主权,法律体系比较健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学术自由受到高度重视。政府宽松灵活的间接管理制度以及香港高校规范的自治管理制度是香港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内地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应由过去的被动、行政化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向主动、学术化及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型。颁布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早就确立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年来高校管理模式并未摆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集权模式。可喜的是,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把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真正完善并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分类推进高校章程建设,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资助体系

内地要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挺进,仍然存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自身经费筹措能力较弱等问题,应积极学习和吸收香港特区在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经验:一是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继续大幅度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比例,探索公办高校的股份制办学改革。可借鉴香港社会办学的经验,在“谁投资,谁受益”和“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积极鼓励企业购买股份,为高校提供充足的办学资金,通过合同的形式让高校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培养和培训他们所需要的对口人才,或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咨询等;同时,鼓励高校接受社会捐赠并设立高端人才引进补助专项。二是探索绩效拨款机制。以绩效预算思想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改革在香港以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成潮流。是解决财

政紧张与教育规模扩张矛盾的有效举措,也应是内地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三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需解决当前专项过多、过杂而可能破坏大学基本运行机制的问题。要进一步改革政府与高校的财政关系,改革高校专项制度,制定高校基本运行经费的财政拨款规范框架,使高校具有充分的资金使用与配置自主权,包括在不同功能间调配资金的裁决权。

3.加快国际化步伐。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紧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共通原则和惯例,提升内地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研究制订对外合作办学发展规划,把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统筹谋划,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要。二要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专业与内地高校合作。突出满足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重点做好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三要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打造一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特别要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选聘一批水平一流、业绩杰出的人才,同时千万百计利用国内外资源培养本土优秀人才,两者形成合力,努力打造一大批拥有卓越才能的本土“国际大师”和“国际学术领袖”。四要改革课程体系,多开设外语教学课程、建立灵活学分制等。五要加强海外合作办学,建设并发挥留学生教育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拓展政府奖学金资助范围,积极鼓励高校发展留学生项目,提高大学生海外学习的比例。

4.加紧书院制探索,推进知识教育改革

书院制,即在校住宿的教育制度,秉承了中华传统教育精神,是孕育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摇篮。当前,内地高校的通识教育大多由教务处统筹管理,责权不明,不少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学质量不高,很多时候开设通识教育过于形式化,广大师生对此颇有微词。书院制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实践了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通过设置独立于教务部门之外的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管理通识课程建设,以保证通识教育有序、有力地运行。在通识教育理念、组织结构、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地高校在借鉴香港高校经验时应慎重对待书院制创新,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发展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5.加强监督机制。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国家宏观调控高校办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估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然而,高等教育评估还明显存在保证主体单一、侧重外部质量监控等弊端。此外,各院校一般对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价给予高度重视,而忽视其内部的自我评价,没有把自我评价看做是整个质量保证活动的主体和基础,只是将其视为质量保证的对象。所以,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保证机制大多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反观香港高等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功能全、内外结合的质量监督机制。香港的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保证机制,才会把握住教学质量的关键。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强调通过院校内部与外部共同努力来实施,需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与院校通力合作。通过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实施外部质量监控,实行分类评价。同时,为减少重复竞争,需帮助院校发展各自特色,引导院校确保在符合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办出独具特色和高水平的大学。

香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推进高校师资及激励制度改革、建设高效办学经费管理机制,以及促使大学管理模式创新,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和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of the hong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on. generalinformation:key sta

tistics on ugc-fundedinstitutions(5 years:2006/07-2010/11)[eb/ol].http://cdcugc.edu.hk/cdcf/searchstatisticlkeport.do#,2011-11-28.

[2]泰晤士报特刊公布世界大学排名阻b/ol].http://news,xinhuaneccom/edu/2011-10/07/c122124496.htm,2011-11-28.

[3]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of the hong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on.graduate[eb/ol].http://cdcugc.edu.hk/cdcf/search statisticreport.do.2012-02-18.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9

关键词:香港高校;网站主页;网络传播;教育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87-04

一、引言

高校网站是对外宣传校园文化、对内进行信息的桥梁。实际上,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无论从时效性、便捷性还是准确性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诸如书面通知、印刷通知、口头通知等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1]。现如今,高校网站提供的所有信息与服务,甚至是网站的设计技术、主页界面,都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信息化程度和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标志[2]。

香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各个领域都融入了许多西方元素,中西方文化融合是香港最大的特点,高等教育也不例外。香港高校的网站是向外界展示香港教育的一个窗口,其网站主页的建设更是门户之中的门户,作用不容小觑。笔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别登录香港六大著名高校的网站,主要从其网站主页设计与网站主页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包含对网站主页的板式设计与颜色分布、网站主页的导航栏与文本内容等等,从而发现香港高校网站建设的特点,对内地高校网站建设得出相应启示。

二、香港六大高校网站主页设计比较

1.主页版式设计

高校网站作为高校的门面,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网站访问的用户层,无论是教职工、学生、家长,还是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版式设计都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高校网站设计,除了要满足用户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高校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文化内涵。而高校的网站主页,除了有合理的布局、清晰的模块、丰富的内容之外,还要清楚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快速吸引用户眼球,使其在获得所需信息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香港大学网站主页(如图1)采用整体分模块滑动设计,需要用户手动点击滑动指引箭头。模块涉及新闻动态、入学申请、多媒体、支持港大、最新动态、网上传媒报道、无障碍网页、活动、教与学、新闻中心、研究、一站式资讯推广服务。均以图文的方式共同呈现,其中,新闻动态模块相对突出。底部以图标的方式呈现相关链接。香港中文大学网站主页(如图2)以图片新闻与文字区域上下两个部分呈现。内容涉及新闻速递、活动预告、常用链接、中大人、号外、中大视野、中大像素。其中活动预告以图标、名称加时间自行滑动。而中大人、号外、中大视野、中大像素部分则以图片为主、标题为辅的形式呈现。香港科技大学网站主页(如图3)采用传统的三块长版布局,两边小,中间大,设计简洁、明了。内容由左侧导航、封面故事、新闻动态构成。其中封面故事所占篇幅较大。香港城市大学网站主页(如图4)上部是图片为主的城大新闻,中、下部分为的我的城大、准学生、CityU tube、公众聚焦、活动与研讨会、合作交流、访客及朋友、关注城大。各个模块下面都列出相关链接。底部是占有较大篇幅的文字导航。香港理工大学网站主页(如图5)采用图片新闻滚动加三块长版包含小模块的形式。各个小模块划分整齐,包含新闻动态、成就、活动预告、社会媒体、校园报告、日历、研究、联系与视角。底部以图标的方式呈现相关链接。香港浸会大学网站主页(如图6)采用图片由新闻部分加上文字区域两个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学术项目、院系办公室、事件日历、快速链接、自动滚动的新闻以及一些图片展示和图片链接。

2.主体颜色分布

色彩能迅速吸引网站用户的注意,高校网站主页的色分布,不仅表现了高校的人文特色,也传递出高校的精神风貌。对高校网站的第一印象,则是由色彩带来的视觉体验,好的色彩配搭则是一场视觉盛宴。表1是对香港六大著名高校主页的颜色分布进行总结、分析,并列出可供参考的视觉第一印象关键词。

通过表中可以看出,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的主色选取方面并不相同,不同的颜色展示出不同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定位。香港大学的网站主页以绿色搭配米白色,向用户传达着百年名校仍然具有生机与活力。香港中文大学的网站主页将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高度融合,用紫色和金色阐述着博文约礼。香港科技大学的网站主页以海水的深蓝为主色调,简约、深邃,带领用户进入最前沿的科技世界。香港城市大学的网站主页以紫红搭配白色,呈现出香港高校的新生力量。香港理工大学的网站主页则非常具有理工特色,色彩鲜明、清晰大气。香港浸会大学的网站主页也很好的体现出大学的特色,于典雅中彰显出平和的气质。

对比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的网站主页,不难发现,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网站主页的颜色分布,全部以一种主色搭配辅色呈现,并没有出现很多种颜色的配搭。网站主页的颜色分布,出于用户的主观感受,不能成为评判高校网站建设优与劣的主要标准。但是,网站主页颜色的设计与搭配,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里所体现出的人本主义,是一种人文关怀。

三、香港六大高校网站主页内容分析

1.导航栏分析

网站主页的导航栏可以起到迅速指引的作用,它用简单精炼的词语,把信息分类并通过超链接,使其快速跳转到相应页面。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网站主页的导航栏,在设计上都采用了传统的横向设计,都放置在网站主页上方最明显的位置。需要指出,由于香港地区长期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香港地区的特殊性,六所高校网站主页都有设置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与英文等不同语言的快速切换,方便内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者无语言障碍的了解学校。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整字号大小,这一点体现出香港高校的人文关怀,充分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网站用户提供方便。

与内地高校网站主页的信息推送平台不同,香港高校的网站主页嵌入的信息推送平台主要是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而内地的信息资源主要通过微博、公众微信号来推送,这体现出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与内地高校对内向师生分享信息、对外向世界传播与互动的平台各不相同,香港高校的社交网络与世界接轨。特别指出,由于在内地地区的网络限制,内地的网站用户是无法在打开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诸如此类的信息交互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到香港读书深造,内地与香港的交流越来越密切频繁,建议香港高校在其主页嵌入高校微博、公共微信号等链接,方便无法使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地区更及时、有效地了解香港高校的信息。这一点,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已经率先做到,在它们的网站主页底端,已嵌入诸如微博、微信等信息推送平台的链接,方便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传播。

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网站主页的导航栏,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差异。都包含学校介绍、教与学、研究、入学申请、研究成果、院系设置、校园地图、职业导向、图书馆、新闻媒体等,同时还设置了登入其他系统的快速入口。需要说明,香港中文大学是全香港唯一具有独特书院制度的大学,它的每个书院都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包含宿舍、饭堂及其它各种设施。书院注重全人教育与发展,提供不同形式的教育,让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所以香港中文大学的导航栏中,除了其他高校同时拥有的各个学院之外,也将书院放在显著位置,这样能很好的体现出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

与内地不同,香港六所高校的导航,根据用户的身份不同,在上方设置有教职员、学生、校友、访客等不同链接指示,这一细节使用户能很快的根据自己的角色,获取相应的信息。

2.文本内容分析

除图片与文字之外,网站主页也包括其他富媒体构成元素。但所有一切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文本内容,图片与文字是对文本内容的说明补充。值得指出的是,六所香港高校网站主页,都会在非常明显的地方出现一个搜索框,其检索功能也相对完善,便于对网站内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笔者在同一天浏览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的网站主页,发现除了香港浸会大学的主页主图呈现的是浸会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其他五所高校的主页主图,全部以滚动的形式展示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活动。不同于内地高校,香港高校的网站主页并没有展示太多关于高校领导层人员的活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高校网站的主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这一所高校的特点与侧重点。香港地区与内地地区网站主页的差异,也是由于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是在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香港体现了东西方融合,而内地则具有传统的中国特色。

与内地高校最大的不同在于香港高校的招生机制,这在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的网站主页上均有明显体现。由于香港高校的学生入学主要是以学生自主申请为主,在本科阶段,申请入学时需要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在研究生阶段,申请入读香港高校则不需要参加研究生考试,仅仅通过提交材料、在线申请,由香港高校择优录取。正是由于学生录取方式的不同,在香港地区六大高校的网站主页上都清楚展示出申请入学的要求、专业介绍、研究领域、学分需要等等,有利于学生对这一专业的了解和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而在内地,学生往往通过高考成绩来决定本科学校,通过研究生考试成绩来确定硕士博士的学校,因此内地高校的网站主页是没有学生申请这方面的内容。这是由于招生机制不同带来的主页内容差异,因此更能说明高校的网站主页建设所体现的重要性。

四、对内地高校网站建设的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以用户体验的方式,从香港高校网站的主页板式设计、主体颜色分布、导航栏与文本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并阐述了香港高校网站主页建设的特点,以及与内地高校网站主页的不同之处,并对内地高校网站主页建设得出如下启示:

1.内地高校网站主页应重视细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内地高校网站主页的板式设计普遍比较单一,少有富媒体元素构成,也没有突出学校的主体色彩。内地高校应丰富其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制作,传递出高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内地高校应该学习香港高校,除了有简体中文之外,应在网站主页设置简体中文和英文的快速切换按钮,便于内地高校走向世界,更多的与外界交流,赢得世界各地的关注。以河南大学的网站主页为例,河南大学的网站主页虽然有中英文切换按钮,但是在切换成英文之后,与中文展示的是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界面。其中,英文版的内容相对简单,不如中文版的丰富全面,这不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河南大学。而香港地区六大高校则是简繁体中文、英文版本对应相同的页面与相同的内容,只是进行翻译转换。这样可以使不同语言的用户都有相同的体验,更好地了解高校。

内地高校网站主页应与校内其他后台管理系统相互连接。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设置供教职工、学生、学校校友、访客等不同登陆系统的指引通道,这一“捷径”能使用户能很快地根据自己的角色,链接后台获取信息资源。

2.内地高校网站主页应重视学生活动与科研

内地高校的网站主页普遍展现出一种“重领导轻学生”的现象。有研究对内地、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地区高校网站主页的新闻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内地高校网站主页与香港、台湾、海外地区的高校相比,在报道高校领导层人员的新闻上面占据很大比例。相反,在高校网站主页所展示的学生生活与科研成果方面,香港、台湾、海外地区的高校略胜一筹[3]。笔者认为,内地高校的网站主页并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也没有很浓厚的科研与学术氛围。在这一点,内地高校应该向香港高校学习,毕竟社会还是较为关注在一所高校里面,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事情,各专业现在从事什么研究。当然,这可能与内地高校的学生活动原本就不如香港高校的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内地高校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资源相比香港高校也较为受限。因此,内地高校应在日常学习之余,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较全面的信息资源。这样,高校的网站主页才能多体现学生生活,将学生的精神风貌向外界展示。

总之,作橐恢纸逃信息资源,各个高校的网站主页都承接宣传校园文化与对内信息的重要作用。由于文化差异,香港高校的网站主页与内地高校的网站主页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还是专业设计人员的角度,在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开发中,都需要对主页版式、色彩、导航、文本内容的分布与选取等等方面加以考虑。主页只是承接后台信息资源的一扇大门,主页信息的精炼、准确、能否迅速吸引眼球,无疑是为高校网站的访问量增砖添瓦。众所周知,香港地区六大高校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也不能因为如此,内地高校就一味的照搬、模仿香港高校的网站风格,而是要突出自身的文化内涵。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之间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利用网站这一平台,将我国高校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推向世界,共同优化国内高校网站主页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帝浣,曾海标,关伟豪.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264-266.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10

通向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必由之路

民主的再思考及对香港的启示

香港精英政治之源起与流变

邓小平论“一国两制”的深意

香港青年:问题与出路

在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让法治之光照亮“一国两制”前进道路

港人国家观念的确立与民族意识的增强

维护法治的关键是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基本法

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中心凝聚香港共识

香港“双普选”理念的三重辨正

论香港行政长官普选与国际公约的关系

论全国性法律在香港特区的实施

“后政改”时期的香港经济前景

纪念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座谈会小结讲话

政改争议及两种“一国两制”理解的“对决”

“民主独立”的台湾故事与香港前路

如何审视“8·31决定”的若干法律问题

澳门基本法的司法适用研究

协商式民主与澳门社区治理实践探索

香港“占中”行动的深层剖析

有关“香港民族论”的法律思考

澳门经济发展瓶颈与“走出去”策略

香港“占领运动”:过程、特征及影响

香港“占领中环”行动的本质剖析

粤港澳经济合作走势的现实思考

港漂大学生:求学择业及生活感受

香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研究

业发展与澳门承载力适应性研究

危机与出路:香港中学中国历史科之探

香港青年“下流”问题:客观状况与主观感受

香港特区人口老龄化及老年市民对退休保障的需求

探索总结发展——写在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之际

论澳门特区政治体制设计原则及顺利落实的成因

香港移民在深圳:“双城生活”的现状与问题

刍议澳门回归15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香港“占领中环”运动:理论滥用与性质定位

“一国两制”下爱国爱澳社团的政治定位和功能拓展

人口老化对香港财政及退休保障制度的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及人口老化:香港财政的挑战

香港核心价值的变迁——基于民意调查的分析

回归后澳门社会结构的变动与治理方式调整

内地来港留学及工作人士的心态及处境研究

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设计理念与初步发现

“十三五”时期国家用好香港优势的路径与选择

香港的管治团队:英治时期的运作与回归后的更新

澳门原有法律制度与原则对法院审判权的限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