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3-23 00:23:15

水的重要性篇1

水,是神圣的,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水的存在,而干净的水却不见了踪影。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源泉,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靠水来成长。水,是多么伟大啊,它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需要它帮助的人!水,是自然之母的左右手,是必不可少,必不可缺的。如果没有了水,世界会怎样?

大地干旱,花草树木失去了往常的神采奕奕,变得无精打采,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动物们也变得苟延残喘,互相残杀,只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人类失去了水,对自己之前的行为后悔不已,拜神求雨……难道我们希望看到这种场景吗?不,我们不希望。我们希望的是让鱼儿们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泳,让我们喝到清澈甘甜的泉水,让水生物得以健康成长。根据调查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们看,我们所喝的饮料,那一瓶不是水制成的?我们所吃的饭,哪一碗不是水煮成的?失去了水,世上所有生物都将频临灭绝。人类离不开水,所以更要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让我们万众一心,一致行动起来,为了明天的希望,未来的世界,子孙后代,用我们的双手再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相信,在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水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祖国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

六年级:杨梦瑜

水的重要性篇2

【关键字】道路,排水设计,简要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断透支各种恶劣的天气接踵而至,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就拿降雨量增加来说,在我国江南雨量较大一带每逢雨季到临山上的雨水都会流向低平的道路上,并随路势冲刷,日积月累,雨水的冲刷对路面损害十分严重。另外,众所周知1998年我国洪水损失高达2551亿元!2012年我国的首都发生了61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很大一部分市区完全浸泡,有如泽国,失去生命数十人,而财产损失以及灾后清理及重建数以百亿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国的道路排水系统不够发达,满足不了意外天气对道路排水的要求。我们应吸取惨痛的教训,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是道路设计中必须有一套完善并行之有效的排水系统。

二.水对道路的作用及危害

1.由于路基和路面结构外在地表,因此它直接感受着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虽然是道路上最常见的自然物质,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道路的湿度,进一步影响到了道路的使用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乃至影响行车安全。其主要表现为地面水对地表的侵蚀损害和地下水对地基日积月累的破坏。

2.由于海洋水体蒸发形成的大气降水轻微会导致地面积水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严重时则会造成对地面的重病害——可以直接冲毁边坡、路肩和路基;如果水渗入路基内部则会使土基湿软以致引起路基冻胀、翻浆或泥石流、边坡塌方等危害,甚至使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水进入结构层内可能会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从而导致基层强度的严重下降,水渗入路基内部还会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现象和松散现象;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接缝多,从接缝中渗人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巨大的动水压力,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不断的软化,形成大量的唧泥,产生一些错台、断裂等病害。

2.距离水源较近的道路会受到海、河、湖、水渠及水库水的影响

大面积的水源对附近的道路长时间作用就会造成临近水源的道路路面严重积水,以致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各种各样影响交通的病害接着就产生了。如果地上的排水不及时充分,会使水流进入到封闭性不好的道路内部从而会形成松软土层,造成路基沉陷;万一遇到易发洪水季节甚至会冲毁路基及周边的附属工程构 。1988年的洪涝和2012年首都北京特大降雨事故就是惨痛的教训。

3.如果遇到强降水,位于地下上层相对不透水层一旦滞留大量的雨水,会软化路基,使路基潮湿,降低路基的强度。

4.在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的潜水,距地面较近,在重力作用下可沿土层以薄膜形式从含水量高的位置向含水量低的地方流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冻结中心周围流动,会形成水分集中,造成路基局部损坏,影响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水温稳定性,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

5.在地面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层间地下水,当水源高于地面时,可以通过岩层裂缝冒出地面而成泉水,上升到路基,导致路基湿软,强度降低,重者也会引起路基的整体破坏。

三.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的目的

1.设计道路排水系统不仅要充分的考虑道路的等级、地质、地形、年降雨量、气候、地下水等诸多因素,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水源,设置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排水设施,使整个路基、路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我们要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水尽量的排到路基范围以外足以不影响道路的适当的地点,并防止在下雨天地面水流的过缓、滞积甚至下渗到路基内,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一些地下水,则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引流、疏通、降低,并引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将地下水的危害降低

到最低范围内,保持路基能够常年的处于干燥状态,从而能确保地下水和地表积水不会对路基和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将路面的排水情况和路基排水情况结合起来充分的考虑,将道路排水与农田灌溉、周围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考虑,将地上排水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结合考虑,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综合考虑。我们通常把道路排水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路界地面排水包括路面(含路肩和中央分隔带)排水、沟渠排水、路基边坡排水等。地下排水包括路基地下排水和中央分隔带地下排水以及纵向填、挖方交界处地下排水等。

2.设计道路排水设施对施工的目的。我们在施工前首先应检查分析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当地天气特点及降雨量的要求,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必须予以补充或修改,我们应重视排水工程的实际质量和使用效果。此外,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施工现场临时性排水措施,确保路基土石方和附属结构在能够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一定要确保消除路基基底和土体内与水有关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路基工程质量。

3.养护道路排水设施的目的。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排水设施进行经常性、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若发现道路上有排水不流畅,道路淤积和堵塞现象,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疏导措辞。

四.结束语

2012年我国的首都发生了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很大一部分市区完全浸泡,有如泽国,失去生命数十人,而财产损失以及灾后清理及重建数以百亿计。我们在悲伤沉痛的同时应该充分意识到,北京洪灾事件本身充分暴露了当前我国的城市排水基础建设的严重不足,还远远未达到突出性洪水灾害的功能性需求。在当今如此进步的社会人民群众仍然有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些不科学、不合理规划与建设买单......时值今日,我们如果还不能意识与警觉错误,让城市建设停留在落后陈旧的观念上,那么我们将可能仍然且难以抗拒地接受新的一次洪水的袭击。我们应吸取惨痛的教训,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是道路设计中必须有一套完善并行之有效的排水系统。

在道路建设中路面强度和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同道路上的雨水是否能及时排放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很多种,形成这些病害的原因更是也有很多,但其中雨水的作用应该是主要因素。路基、路面的病害都与地下水的侵蚀和地面水的浸湿和冲刷破坏有关。雨水的破坏作用加剧了路基路面结构的损坏,同时加快了路面使用性能的损坏,大大的缩短了路面的正常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徐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0.

[2]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9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水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对策

Abstract: Soil eros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greatly affecting these areas people's production, life, restricts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ingly serious harm. China is the world's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Soil and water loss makes our country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Key word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soil eros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一、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而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江河洪水威胁,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近年,长江流域屡受洪涝威胁,与沿江湖泊萎缩有很大关系。此外,因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而河道淤积造成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据水利部门的调查,凡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都是人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力下降,耕地萎缩,生产结构单一,农民陷入一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要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二、水土保持的预防和治理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精髓。预防水土流失就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使人们在生产活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更不能加剧水土流失。

措施可分为以下三点:1.坚决禁止严重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如禁止毁林开荒等。2.严格控制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并要求达到法定的条件,如实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制度等。3.积极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等,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并合理配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因害设防,综合整治,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针对新的水土流失的不断产生、水土流失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水土保持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必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引发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为破坏生态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把预防监督放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

水土保持是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但是我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治理力度不够。我国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面广,碰到的问题较多,往往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途径、后果及防治措施等,熟悉看法不一,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治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种措施综而不合,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治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搞工程的轻视坡面植被建设,搞林业的轻视沟道工程,大大降低了治理的综合效益。

所以必须坚持综合治理,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凡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假如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三、水土保持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强化意识,做好宣传工作。继续开展多形式的、多层次的以普及水土保持法律知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知识、增强保护意识为目标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各级乡镇领导及工矿企业法人代表的水土保持意识。普及、培养和教育引导生态型的生态方式和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经济利益和环保利益的关系增强全县水土保持意识。对水土保持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培养自觉守法的社会氛围。

2.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单单是退耕后不再种粮食作物,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营建水保林、生态林,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

3.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这项跨行业、跨部门建设的领导,建议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设立专职机构,加强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农、林、牧、水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项目实施中,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明确规定上述过程中必须有水土保持和农、林、牧、水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参加,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 4.实施生态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避免人为干扰,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资源利用模式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修复增加生态系统本身的造血功能才是改善地区的有效途径。

水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水文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27-01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障,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对于水资源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水资源的缺乏是我国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何对于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而水文对其的作用值得去深入的进行探究。

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本概述

水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它有着其自然的属性,其中有着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以及时空的分布不均性等,同时还具有蒸发以及汇流等方面的特性,水自身还具有着自净能力,在水循环的以及水平衡方面其对于生态环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特性就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可再生资源[1]。水资源还有这其社会的属性,这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在流域之内,每个不同的地区对于其都有着最为基本的使用权,这和其它的社会需要有着很大的不同,还有就是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对于可持续的原则以及公平的原则得以充分的体现出来。水资源还有着经济的属性,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可利用价值,还有就是可能造成的灾害,这就在利害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水资源为全社会所有在转让的时候需要经济的量度;还有就是其参与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当中突出了其经济价值。

2 水文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探讨

在我国的水资源的总量大约是两万八千多亿平方米,占世界的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水资源其实并不多,而在发展的今天我国已经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之一,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阻碍。水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较为的密切,水文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首先是对于水文的测报以及预报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次就是对于水资源的评价以及监测得以有效的完善,从而给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服务,最后就是对于水文的基础建设能够得以加强对水利的发展就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提供更可靠的服务,把水文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做好能够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水文的相关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是水资源在流域以及区域方面的管理需要给水资源的流域调度以及质量和评价分析等这些方面的基础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就是在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在水平衡的测试以及计划用水和节水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还有就是对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相关需求给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监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就是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以及气候的变化等方面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这些需要给我国的水文基础的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水文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相互的促进影响的。

3 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探究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形成,最为主要的思想就是要能够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能给后代人带来危害,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各个国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物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水资源的发展在以往的没有价值的发展中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瓶颈资源,它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状态,甚至是全球的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世界面临着资源和人口以及环境这几个重要的严峻课题,而水资源在当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摆在了人类发展的面前,依照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角度来看,要对于水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在持久性和连续性方面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了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人们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持久稳定的进步发展,而没有水资源作为人类发展的支撑就会反作用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从这一观点进行出发,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其实就是在这一重要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利用的一个全新的模式,它体现着社会的一个新的需求以及利用模式,这也是对于水资源匮乏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3]。

水文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依据,从现代的发展来看,水文不只是把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了防涝抗旱这些工作上,它对于当下的水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保护以及管理这方面的工作更加的重视,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水文工作能够很好的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在水资源的论证以及水文的分析以及检测等等方面能够有效的做好[4]。同时在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方面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和各级的水行政主管的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配合下与水文的工作得以有效的结合,从而能够对水资源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同时还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服务起到了促进作用,水文工作能够通过在市区所建立的一些流量和雨量的监测网站进对相关的信息加以研究,从而更好的把握一些动态的水生态信息,为保护水土生态的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结语

本文主要在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下对于水资源以及水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重在说明其重要性,通过在这些方面的介绍探究可以看到,在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水文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的重要的,它为我国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方面提供了智力的支持,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黄文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化初析[J].福建地理,2004(12).

[2] 樊引琴,李,刘婷婷,等.物元分析法在水质监测断面优化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2(11):82-84.

水的重要性篇5

在严寒地区引水式电站中,引水渠道长达64.69km、流量100m3/s,在国内少有。电站压力管道长2.06km,未设置调压设施(地形限制),泄水槽落差大、弯道多,消能工布置和设计要求高。泄水槽和尾水渠衔接段因地形限制优化布置形式关键。渠道沿线地基探察点多、面广,前期和实施阶段均应进行深入细致勘探。沿线涵洞多、气象水文调查繁琐,泄流能力设计应充分。冬季引水发电渠道面临结冰问题,应进行深入论证,应加强电站冬季引水、排冰和发电运行研究。不同部门间调度管理繁琐、困难。

2基建程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2.1项目建议书阶段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并严格报批制度,未经批复不得开展下一步工作。2.2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可研阶段应对项目方案进行比选,论证技术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严格报批制度,报批后不得随意更改。2.3初步设计阶段该阶段应重点论述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性,编制总概算,并应对初步设计中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意见进行完善。最后,审查后的初步设计按规定程序报批。2.4施工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完成征地、临建、招标设计、招投标、项目法人组建、资金计划等工作,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方能办理开工手续,否则,对工程建设各项工作估计不足,将造成不利影响。2.5建设实施主要完成建设管理模式、合同签订及外部条件协调等工作。2.6生产准备主要完成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工作,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做好准备。2.7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基建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

3违反基建程序情形及危害分析

3.1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3.1.1工程立项盲目,忽视环境影响重经济、轻环境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一味搞政绩建设或者形象工程,却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判断和论证,导致工程建设中大量土地被占用,水资源受到污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虽然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暂时促进作用,但长期下来对环境造成恶性循环的事件比比皆是。3.1.2审批程序把控不严,造成环节疏忽不同归口部门,基建程序审批内容和程序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局部名称及叫法不一致之处,如电力和水利部门对初步设计审批中,就存在名称上不尽相同的地方,电力可研审批内容和水利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相同,在行政审批中就容易搞混。本电站建设中就存在初步设计尚未审批,项目却已核准现象,导致实际初步设计文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未经咨询论证和修改完善,给工程建设阶段留下了重大技术及安全隐患。如泄水槽泄流及消能估计不充分,消能工设计不合理,导致泄流系统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泄流,后经改造后有较大改善;泄水系统与尾水渠衔接段布置未充分论证,导致尾水渠边板破坏;电站压力管道未设置调压设施(地形限制),调保计算与设备招标不匹配,达不到装机容量。3.1.3勘察阶段不详细,地基、基础等地质情况处理失误不同工程所在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均不同,无法达到建筑工程的复制性,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变异性大,因此,针对每一工程均应详细调查情况,摸清地基、基础情况,以便为后续结构设计提供准确无误的地基资料,确保工程的地基安全。水利工程因地质地基处理失误导致事故现象时有发生。本工程因勘察阶段调查范围有限,地质情况调查粗略,导致建设后方发现地基与勘察阶段存在较大出入,地基为湿陷性黄土,最终导致渠道变形严重,产生垮渠事故。疆内另一渠道也存在同样情况,工程损坏同时也造成了较恶劣社会影响。另有某电站库区山体地质情况透水性大,勘察初期未能深入论证,导致建设蓄水后,山体渗透严重,不得不放空库容,进行山体灌浆处理。以上情况均系地质勘察不详细,给工程建设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应引以为鉴。3.1.4招投标及合同签订过分重视合同金额,低价中标低价中标,恶性竞争,选择单位不具备承担建设项目实力,低于成本承接工程项目,将直接导致开工建设时偷工减料、工程变更、资金短缺、农民工上访等恶性事件,影响极坏。疆内某电站混凝土坝建设过程中施工方由于低价中标,施工期间无利可图,项目亏损。一直在向甲方透支工程款维持运行,最后,给甲方造成了巨大亏损。低价中标直接导致一些项目方均为挂靠单位,中标后,仅有“老板”在场,工程质量失控,管理难度很大,工程安全质量隐患重重。

3.2建设实施阶段

3.2.1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建设进程受阻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投资大,施工难度大,建设费用高,建设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拨款和自有贷款。一些地区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或者在建设过程中资金被逐级扣押,最终导致工程建设资金有缺口,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出现建设到一半烂尾的情况。但本工程由于资金供应充足,投资计划安排妥善,工程建设中保证了资金供给,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3.2.2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现代工程建设主要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进行,核心机制是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只有解决核心问题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能迅速找到责任人并采取解决措施。目前,多数工程投招标过程中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没有明确的项目规范、监理人素质不高、合同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一旦出现纠纷,对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极大的影响。3.2.3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监理合同费用低,导致无法找到素质高技术硬的监理人员,其结果就形成了业主监理化,这也直接导致了监理工作无法开展,针对施工方公正性也就无从谈起,往往导致工程腐败现象发生,损害工程质量。

4结语

水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在近些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的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危及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水土流失作为水利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水土保持方面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资源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农业的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在水利行业中,主要是对水的开发利用、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等,水利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比较粗放,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现阶段的水资源供给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生产生活所需,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由于我国的很多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加之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后发生一次自然灾害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三,在农业发展中,由于灌溉技术比较落后,导致农田中的有效灌溉面积较少,加之对于水利灌溉方面的管理制度落后,造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第四,我国现有的有些水利工程,由于建设的质量不高,加之日常的维修养护不到位,致使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老化,无法正常运行。在有些大型的工程中,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致使工程的效益较低。 第五,在工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居民的生活用水等都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水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工作重心,由此就需要在水资源发展中也倡导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关键,由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号召下,对于水土保持工作要给予重视。 二、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在现有的土地中,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山区丘陵,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风力侵蚀,水力侵蚀,以及混合侵蚀等。水土流失所呈现的规律是覆盖面积比较广,流失量大。水土流失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三、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都有重要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水利包括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除洪防涝、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与运用等内容。其中,水土保持是重要的组成单元。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使得地表的土壤大量的减少,对于水的蓄积能力减弱,从而无法保留水资源,在枯水期的时候,土壤无法蓄积水量,所以水量会更少,在洪水期的时候会更多。由于水土流失,造成了河道、水库和梯田等形成堵塞,在蓄水容积方面更加的减少,从而在汛期阶段更加容易发生涝灾。 2、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3、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4、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5、水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如前所述,水土流失使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同时,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因此,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四、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1)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水土保持能够增进土壤入渗量,通过一些水利工程,如水库、梯田等,还能拦蓄径流。在丰水期,能够削减洪峰,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在枯水期,能够补充径流的不足,减少径流年际变化。 (2)减少水土流失量。通过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如排灌沟渠、小山塘、水平梯田等,不仅能拦泥拽沙,从而增加塘库的蓄水量,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益。还能减少河道、湖泊、水库的淤积,以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3)水土保持还能减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从而降低泥石流、滑坡造成的损坏,有效保护水利工程,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4)水土保持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污染源进入水体,减少水利工程中的泥沙含量,能大大提高水环境质量,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结语

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维护地表的土壤,防止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道造成河道堵塞;有利于加强河道和水库等防洪能力;有利于改善江河湖泊的水体质量;有利于防止泥沙对水库的冲击,增加水库的蓄水空间,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要不断的完善水土保持,保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03:118.

水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水质监测

中图分类号: TU731 文献标识码: A

自来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有严格的指标,出厂前要进行取样分析,检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输送到供水管网中。所以,严把质量关,使自来水出厂时达到国家标准,是自来水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依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就能保证完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因为自来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自身的几个特点。

⑴ 自来水从出厂后到用户使用是通过无数的供水管道来进行输送的。新疆阿勒泰市目前埋地的输水管道已有数百公里,有多种形式的管径、管材。自来水通过各种管道在连续、不间断的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而影响水质,以及管道破漏抢修、开管接驳、安装工程、管材质量问题、二次供水设施影响及用户违章用水直接造成的污染等。

⑵ 自来水出厂后的输送过程是不可逆的,它是一种不可退换的商品。它的这种特殊性是与其它产品完全不同的,它将直接体现管网水质的好坏。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自来水水质的好坏决不能仅仅以出厂时的检测数据作为最终衡量,还必须每天对管网各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出具体的数据,并结合市卫生防疫部门的抽检监测结果及用户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综合评价,使广大市民安全得到的饮用水。在有关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在全部采样点中,应有一定的点数选在水源、出厂水、水质易受污染的地方、管网末梢和管网系统陈旧部分等”。“检验项目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列为须检项目,其它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具体监测8个项目:浊度、游离余氯、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总铁、细菌、大肠杆菌群。我们实行每天现场取样、分析、监测,以保证自来水水质。另外,阿勒泰市卫生防疫站每月监督抽检两次,监测项目随时确定。

多年的经验表明,通过对管网水质的监测,对水质监测数据(如浊度、余氯、菌类、总铁等)变化的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及时地把分析结果反馈给水厂,调整各种内控指标,改善制水、净水工艺,从而制订出合理的出厂水水质数据,进一步加强了水质控制把关,并为领导提供了很好的管理依据。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经验:

⑴ 通过对管网水质的监测,取样点的取样,加强了与用户的直接联系,第一时间听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技术的改进和深化企业内部的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

⑵ 通过对管网水质的监测,从中发现用户用水点的水质异常变化,反过来可以指导生产,提高企业管理。

① 管网监测如果浊度超标,反映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能有些环节未处理好,如原水浊度突变而生产中未及时进行处理;个别滤池渗漏等;管网施工接驳工程竣工后阀门开启过快、过急;抢修后较大干管通水时管道内部有杂物或开启阀门过急;用户违章用水的间接供水设施与市政管道连通,当市政管道压降时,二次水倒灌入管网造成污染等。

② 我们在实际监测中发现管网中游离余氯有时会低于标准值,反映出厂内可能投氯发生故障;管网局部干管用水量少,造成管内水滞留等等。

③ 如果管网监测细菌类指标超标,反映出取样点附近供水管网抢修后恢复供水时,施工中渗入污水或其它污秽物;违章用户造成供水管网二次污染;出厂水余氯控制指标未适应水质变化等等。

水的重要性篇8

    响却很大,某些工程甚至可能成倍的增加或减少投资,单项工程设计中,其设计方案和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工程布置、闸型选择、站型选择、方案比较、材料选用、细部结构、基础类型选用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1.2设计产品质量影响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地形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施工条件变化大,设计成果是否完整并达到要求精度,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水利工程最后结算的价款远远大于投标报价,一些工程施工下来甚至堆集了几十份设计变更联系单,有的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浪费。

    1.3工程设计对运行费用的影响

    工程设计质量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运行费用,例如,增加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检测费用等等,如某供水工程未能对设计年用水量作充分分析,设计规模偏大,工程运行费用居高不下,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然,工程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用经常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提高设计质量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工程建设项目运行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1.4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一些工程设计中对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今后使用(如城防工程设计对美观考虑不足);或采用落后的机电设备,使设备维护费用高、对系统运行不利;这些均会造成工程在运行使用当中需进行重新改造,造成了重复投资的现象。

    2水利工程设计阶段未能较好实现投资控制的原因分析

    2.1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产品的质量和造价控制监控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水行政部门对设计产品审查形成重安全、规模、施工,轻造价的观念,认为要为社会把水利工程安全关,而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可由业主和设计单位自行负责,在项目有上补助资金时,更是不甚了了,睁只眼闭只眼。根据现有体制,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多靠设计会审来发现一些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项目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由此使设计单位在向追求产量和数量的方向滑坡,安全和经济利益成了众多设计单位的主旋律。

    2.2水利设计市场体制不健全

    目前水利工程设计领域,未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部分设计单位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混岗,设计经营也往往讲区域、讲地盘、凭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提高设计质量和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缺乏压力和动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造价的比例计取或事先协定,设计质量的优劣无法在设计收费中得以体现,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加大安全系数现象,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设计单位对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积极性。

    3提高设计产品质量合理控制造价

    3.1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提高设计产品综合质量的监控

    第一,要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施工图阶段主要是注重对结构、安全等方面的审查,要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初设阶段的咨询和审查尤为重要。在初步设计方案咨询审查人员中,要注意有造价专业人员组成和参与,设计方案比较中要注意审查各方案造价分析的正确性,而这对方案正确的优选至关重要。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提高设计综合质量;在加强对水利造价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同时,注意提高非造价工程人员造价专业知识水平和经济意识。第三,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3.2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目前,水利工程设计监理工作开展面较小。而大规模或复杂水利工程,仅靠政府监控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业主专业人员较少  时,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有助于控制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投资,更好实现工程效益。 3.3建立必要的水利工程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其招标体系不够完善评标方法不够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

    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第一,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招标时应加强对投标单位的专业性选择及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二,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应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对拟建项目应提出明确的功能及投资效益目标;第四,设计招标应根据项目情况有充足时间,同时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充分、公平竞争。

    3.4深化水利设计单位体制改革

    水利设计单位是设计工作的主体,其现有体制较其他行业落后,要通过研究探讨,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对于外部环境上,要打破设计地域分块现象,设计单位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断提高质量、进度、信誉、服务水平。在内部管理方面,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信誉挂钩,建立个人信誉库,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设计成果应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设计人员的聘用及合理流动机制也亟待建立健全。

水的重要性篇9

1、卸妆水的作用就是清洁毛孔,让皮肤保持通畅。

2、卸妆是护肤的基础,却经常被忽视。残妆是油性污垢,会阻塞毛孔,使细胞不能顺畅呼吸,妨碍肌肤再生周期,使得肌肤渐渐变得粗糙、毛孔粗大、肤色泛黄,还滋生暗粒、粉刺。

(来源:文章屋网 )

水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给水管网;布局形式;管段重要性;水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给水管网布局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给水管网布局的发展来看,给水管网包含两种基本布置形式:树状网和环状网。通常认为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管网中任一管段损坏时,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得不到服务。而环状管网中,管线连接成环;直观上认为任意管段损坏时,水还可从另外管线供应用户,可以缩小断水区域,从而增加供水可靠性。事实上如果引入给水管网冗余,即备选路径配水能力的概念,将会发现当由连通管将树状管网形成环状管网时,如果供水压力不是很充分,很可能出现仅具有连通性(即从水源到某一节点具有不同的连通路径)冗余,而没有提高能力(管段的过水能力)冗余。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中,除按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决定管道直径和水泵尺寸外,还应进行事故工况校核。即按最不利管段损坏而断水检修的条件,核算事故时的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的70%)和水压是否满足要求。当靠近水源处具有两条以上不同方向的管道时,最不利管段的选择通常根据主观经验确定。

2给水管网布局分析

给水管网布局分析将分5种情况讨论:

①单环路管网情况;②多环路管网情况;③增加贮水池供水压力情况;④改变连通管道直径情况;⑤管网中添加另一水源情况。

2.1单环路管网

树状管网中不同位置添加连通管道,形成了各种单环路管网。本组分6种方案讨论:方案a,不含环路的管网,即树状网;方案b,添加连通管段L12,管径250 mm;方案c,添加连 通管段L13,管 径200mm;方案d,添加连通管段L14,管径200mm;方案e,添加连通管段L15,管径200mm;方案f,添加连通管段L16,管径200mm。经计算,方案a的水力计算结果满足各节点需水量和水压要求,所以当方案b~方案f中去除各连通管段时,不影响管网的供水能力,故按照管段重要性定义。

2.2多环路管网

树状管网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连通管道,形成了含多个基环的管网。本组给水管网布局分析分以下5种方案讨论:方案g,添加连通管段L12(管径250mm)和L13(200 mm);方案h,添加连通管段L15(200mm)和L16(200mm);方案i,添加连通管段L12、L13和L14(200mm);方案j,添加连通管段L14、L15和L16;方案k,添加连通管段L12—L16,共含5个基环。随着方案a、b、g、i和k中基环数的增加,环内所含管段的重要性依次降低。方案f、h、j、k中成环管段数未变;但随着基环数量的增加,可知:靠近添加连通管段处的管段重要性降低,而远离连通管段处的管段重要性受环数增加的影响较小,该特性可称作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即管段数量较少(总管长较小)的基环内部某条管段断开,对整个管网供水影响较小;管段重要性为零的情况依次增多。

2.3管网供水总压力增大情况

管网供水压力增加后的管段重要性

本组方案将探讨管段重要性对管网供水压力增大后的敏感性。选取管网布局方案a1、d1、f1和k1,分别对应于方案a、d、f和k;水源(节点R1)的总水头由原来的H1=80m提高到H1= 90m。经计算,各方案的管段重要性见上表。

可以看出:①方案a1与方案a相比,因为树状管网内各节点需水量未变,且在H1=80m条件下就可以满足供水管网水力需求,供水管网总压力升高后同样可以满足需求,且各管段流量不变,因此相应的管段重要性未发生变化;②环状管网方案d1、f1、k1分别与方案d、f、k比较,随着供水压力的变化,环内各管段存在流量重新分配的问题,因此成环部分管段重要性发生了变化;随着供水压力的提高,具有多个方向来水的节点需水量在一条管段断开时,更加有机会得以满足,因此成环部分管段重要性降低,管网总体供水可靠性提高。

2.4连通管段直径变化情况

本组管网布局方案用于探讨管段重要性指标对连通管段直径变化的敏感性。选取方案c2、d2、e2和f2,分别对应于方案c、d、e和f;各方案中所有连通管段(L13—L16)的直径改为100mm。经计算,各方案的管段重要性见下表。

连通管段直径为100mm时的管段重要性

将方案c2、d2、e2、f2分别与方案c、d、e、f比较,可以看出当连通管段直径由大变小后,与连通管段相邻的部分管段重要性增大,而其他管段重要性数值受到影响较小;同样可以看作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即因为连通管段长度较短,在各种流量下引起的水头损失在整个管网中所占比重较小。

2.5添加新水源

在节点J12处新增一处水源,供水水位H12=85m,选取方案a3、f3和k3,分别对应于方案a、f和k,考察管段重要性变化情况。经计算,各方案的管段重要性见下表。

双水源供水情况下各方案的管段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出:(1)尽管方案a3和a的管网布局为树状管网,节点J2,J4,J6,J8,J10和J12满足双向、双水源供水,与这些节点相连的单条管段断开,仍可满足节点需水量,因此L1,L3,L5,L7,L9,L11的管段重要性均降至零。但对于单向供水的节点J3,J5,J7,J9和J11,当与其相连管段断开后,需水量满足情况与方案a相同,因此L2,L4,L6,L8,L10的管段重要性不变。因此可以得出,当树状管网由单水源改为多水源供水时,能够通过多向、多水源供水的节点,与其相连的管段重要性降低;而单向供水的节点,与其相连的管段重要性没有受到影响。

(2)方案f3和方案k3中各管段的重要性均为零。说明当环状管网由单水源改为多水源供水时,由于管网内环路影响,节点通过双水源供水的可能性提高,与其相连的管段重要性降低。

3 结束语

管段重要性作为管段在整个管网中关键程度的相对性衡量,在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便于及时判断并关注重要性高的关键管段。树状管网从水源到每一需水节点仅存在一条输水路径,无连通性冗余和能力冗余,当某管段出现故障后,其下游需水节点均受到影响,因此具有高供水能力要求的上游管段重要性要比具有低供水能力要求的下游管段重要性高。

通过添加连通管,树状管网形成环状管网后,随即出现连通性冗余,但能力冗余将取决于整体布局:

(1)当添加连通管道成环后,连通管段所在基环内的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但重要性数值升高或者降低需进一步确定;

(2)环状管网基环数目依次增多时,即存在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在所添加连通管道附近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但远离小环部分的管段重要性未受影响;

(3)随着供水压力的升高,成环部分各管段重要性下降,管网的能力冗余提高;

(4)当连通管道的管径由大变小时,连通管段同样存在局部效应,即与连通管道相邻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由小变大),其余管段重要性受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