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典故十篇

时间:2023-03-17 18:32:49

推敲的典故篇1

——题记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绝句,

典故千古。

由“推”改“敲”,

灵性更谐和。

“推敲”二字是斟酌,

去“推”用“敲”更传神。

“推”无声响,

“敲”有震音。

一个无声,

一个有声,

都生发出了各自不同的情。

推门?敲门?

让我们展开千年梦想的翅膀,

作一番奇思妙想的云游。

推敲的典故篇2

2012年年底《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着实给了人们不小的震动,而《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根据《甄嬛传》中相关情节而推敲“甄嬛”的“嬛”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的观点更是“石破天惊”,虽然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应读Xuān)因其过于冷僻日常实用性不高而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但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我们学习、研究和使用“汉语言文字”所应具备的严谨和审慎的态度。

于是,笔者不由想起了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关于“妖童媛女”的注释:“〔妖童媛(Yuán)女〕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妖,艳丽。媛,美好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媛”的注释为:1、Yuàn:①美女。②美好。2、Yuán:③见“婵媛”:①牵持不舍的样子。②牵连的样子。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对“媛”的注释为:1、Yuàn:〈书〉美女。2、Yuán:【婵媛】Chányuán①〈书〉(形)(姿态)美好,多形容女子。②〈书〉(动)牵连;相连:垂条婵媛。那么我们结合《采莲赋》当中“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语境,此句的意思应为“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显然,这里的“妖童媛女”为并列结构,“妖”(艳丽)修饰“童”,则“媛”(美好)修饰“女”,如果依照《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媛”的注释,那么“媛”(Yuàn)取“美好”义最为合适,如果依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对“媛”的注释,那么婵媛为“叠韵”连绵词,只有联合在一起方可用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故笔者认为此处的“媛”应读作Yuàn而非Yuán。这一点推测也为《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列举的词条“【媛女】Yuànnǔ 美女。梁元帝《采莲赋》:‘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所证实。由此,笔者还不揣冒昧地认为著名歌唱家“”的“媛”也应该读作“Yuàn”,而并非“被大众化”了的“Yuán”。

无独有偶,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中“间”的注释为:“〔间(Jiàn)〕小路。这里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的意思。”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以及《康熙字典》关于“间”的解释,均无“小路”这一义项。而《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间(Jiàn)”字的共计二十个义项当中,只有将“间”解释为“偷偷地”这一义项最贴近该句的语境,且《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所举之例句即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巧合的是,《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之“间行”的注释为:“秘密地行进”,可见“间”字在古代汉语中根本就没有“小路”这一义项,而根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原则,如果这里的“间”被翻译成“秘密地、偷偷地”完全适合语言环境的“情、理、法”的话,那么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据此,《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间行”注释为:“秘密地行进”,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印证“间”义应为“偷偷地、秘密地”而非“小路”的极好的佐证。同样可以论证上述观点成立的有力例证还有《史记·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之“间”和《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乃屏人间语”之“间”的解释。

教材在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传播过程中作为“中坚力量”无可争议,教材的“准确、规范”更需要我们广大的汉语言文字工作者们这种 “咬文嚼字”的“推敲”精神。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歌坛,当你听到刘德华把“刽子手”的“刽”(Guì)唱成了“Kuài”(《冰雨》),王菲把“低绮户”的“绮”(Qǐ)唱成了“Yǐ”(《明月几时有》), 苏芮把“说服”的“说”(Shuō)唱成了“Shuì”(《牵手》),杨钰莹把“决堤的海”的“堤”(Dī)唱成了“Tī”(《心雨》),虽然人们的反应笔者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语言文字要做到“准确、规范”,就少不了我们这种“咬文嚼字”的“推敲”精神,就少不了“实事求是”的“思考”和“认真审慎”的“思辨”。

(卫丰收 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学 454150)

推敲的典故篇3

礼仪小故事演讲稿篇【1】学校开展争做“文明礼仪之星”的活动,就是要求大家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也许有的同学会说:那还不简单,礼仪人人都知道,也能做到。是的,我想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垃圾不能乱扔,饭菜不能浪费,草地不能乱踩,要将文明礼仪变成自觉地行为习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著称,我县故邻曲阜孔子的儒家思想又有“礼仪之邦”闻名于全世界。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更是闪耀着我们古老的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我们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

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回顾我们少数同学的行为,文明意识淡薄,在走廊上追跑、疯打、大呼小叫。上课铃声响后,依然还有同学在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另外,每天的课间操,有的同学精神懒散、动作有气无力,边做边说。在日常卫生保持和维护中,有的同学为图一时方便,将纸屑、垃圾随处乱扔,即使看见了,也不愿弯弯腰,主动捡起,这些表现都是与我们倡导的文明礼仪相违背的。

争做“文明礼仪之星”,就要做到人人讲文明,处处有礼仪,感受文明礼仪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文明礼仪伴随我们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倡议大家,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师生见面先微笑,敬个礼来问声好;公共场合莫喧哗,言谈举止重文雅;君子动口不动手,有话坐下好好啦;你有困难我来帮,师生互爱如一家。我建议大家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安静、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将文明礼仪进行到底。努力吧!同学们。

礼仪小故事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为大家讲的题目是《文明----其实很简单》。文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熟悉的字眼。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可谓是数不胜数。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身边发生的故事吧!

一天晚上,我班黎军同学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是谁?爸爸?他还没有回家呢!妈妈?她正在做家务呢!一定是楼上或楼下人家的敲门声。黎军便继续做作业。刚动笔,又是几声轻轻的敲门声传来:”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啊,原来是妈妈!他赶紧说:“妈妈,快进来吧!”妈妈微笑着进了门。黎军不解地问:“妈妈,您想进来就进来好了,干嘛还敲门呢?”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说:“你正在专心地做作业,我突然推门而入,会吓你一跳的!”“嘿,妈妈我是小男子汉,不会被吓着的!“儿子,我这么做也是对你的尊重,是文明的表现呀!你说是不是?”妈妈笑眯眯地看着他。听了妈妈的话,黎军觉得比平时更爱妈妈了。想到平时进出爸爸妈妈的房间都是推门而入,他脸红了,心想:妈妈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我,为我做榜样啊!“好了,不打扰你了,做作业吧!”妈妈走出了黎军的房间,轻轻地把门带上。文明礼仪小故事演讲稿

做完作业,黎军想去看看妈妈,走到妈妈的卧室门前,刚想推门而入,猛一想起刚才妈妈的表现,立刻收住脚,定一下神,举起手,轻轻地敲了三下门。妈妈说:“请进!“他赶忙推开门,冲向妈妈的怀抱。”哎哟,吃不消,吃不消!“妈妈捧起他的脸,亲了一下说:”好儿子,也知道敲门了?“他笑了。”向妈妈学习!文明,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母子俩笑成了一团。

原来,一个小小的文明举动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多么和谐啊!

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游戏。如果你失去了文明,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将没有机会见证本身闪光的未来。

同学们,我们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们绝不能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那就让文明扎根我们心底,让文明陪伴我们一生。

礼仪小故事演讲稿篇【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回顾灿烂历史长河,泱泱中华缔造了享誉千年的“礼仪之邦”。“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文明是一种认识,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文化,文明是在内心不断生成、积累而又外显于形的,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的规范,它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每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习惯都是它最具体的表现。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自身的成长,影响我们将来的发展。一个不讲文明的人,一个低级趣味庸俗的人,一个放松了自身思想品质培养的人,一个迷失了文明和道德标杆的人,那一定是现在最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让我们相互帮助,相互督促,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着装得体、不求时尚;说话文明、举止大方;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重师长、学会关爱;遵守交通、讲究卫生等等。

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努力,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推敲的典故篇4

关键词:作文;训练;积累;综合素质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阐述道:“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成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这样看来,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要求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现代心理学充分肯定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对学生的作文素材的来源大有裨益。学生读熟了文章、积累了词汇,可以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每天利用晨会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意林中漫步,在书海中徜徉。真正做到“广泛阅读,不断积累”。

二、以日记为载体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有利的契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在写作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也是“作文”,但要求比作文训练的要求要低,学生容易达到要求,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在生活中我还注意抓住一些有意义、印象深的事让学生在日记中记叙,经过一次次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举实例,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注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不断提高他们驾驭文字的能力。例如:我给他们讲《一点值万金》《一字毁千军》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从故事中受到深刻教训,从而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能忽视细节,要从细节做起,至始至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四、在作文修改中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更注重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千锤百炼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1.通过朗读来修改作文

习作完成后好多同学喜欢边默读边修改,可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默读速度快,加上文章是自己写的,比较熟悉,有些错误常常忽略。而朗读则不然,速度较慢,易发现错误,同时通过文章语气、节奏、语感等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流畅,文笔是否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动人的地方一定是成功的。

2.通过同学互相交换作文来互评互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时达不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是知识面窄或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作文,有一定局限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可让学生3~4人一组阅读修改他人作文,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把作文改到最完美。

3.通过教给学生修改符号使他们能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有些学生对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还认不全或不认识,更谈不上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了。所以教师要把常用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如:删除号,增补号……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

4.指导学生从几个大的方面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①把用词不当、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②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③把长句改短句。④删去重复嗦的词句。⑤增添一些词句。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5.结合名人故事对学生加以熏陶,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品质

唐朝诗人贾岛在作《题李凝幽居》一诗中有这样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不知该用“推”好还是“敲”好,正在驴背上反复做“推”和“敲”的动作时冲撞了为官的韩愈,韩愈弄明事情的真相后,帮他解决了难题,“敲”字比“推”字好。所以才有文章要经得起“推敲”的典故。因此,适时结合名人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学生“乐于修改”的品质及字斟句酌习惯的养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推敲的典故篇5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课堂叩问法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段话阐明了在教学中“问”的方法,即先易后难。因为但凡是课,总有发问,特别是语文课,粗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细到品词析句质疑讨论,都离不开一个“问”字。若要细读文本,探幽索微,还非得追问不可。

鉴赏古诗词,叩问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在鉴赏古诗词课堂上,应该不断叩问,刨根问底,从语言、表现手法和意境等进行追问,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叩问的过程中,学生欣赏和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精妙之处,深入诗人内心,品读诗人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思想。

一、推敲炼字

诗词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为了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诗词人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在“炼字”方面下了一番“推敲”功夫。古人讲“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告诉我们诗词语言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因此,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懂得鉴赏“炼字”。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词中的富有表现力的“炼字”。鉴赏诗词中的“炼字”,引导学生不断地叩问,对“炼字”进行深入理解、推敲,挖掘“真义”,感受古诗词语言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蜀相》一诗时,我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中的“自”和“空”字的用法极为精妙。于是在鉴赏诗歌语言中,便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和“空”不断叩问。这里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这一叩问,如同在水中掷下一块石头,课堂上顿时溅起了阵阵思维的涟漪。有学生说,“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能换;也有学生说“自”和“空”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在赏心悦目的春色上抹上一层浓浓的寂寞和悲凉;也有学生说“自”和“空”烘托了人的心情,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正所谓“景语皆情语”……我顺势点拨,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为何要选择“自”和“空”,因为见满院萋萋碧草,缺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备感荒凉之境无限。叩问完“炼字”后,我再引用前人对这句话的点评,引导学生深层处地理解本诗。

“炼字”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来的,对诗词主题的表达、意境的深化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赏诗词语言,通过叩问,引导学生推敲、思考诗词中的“炼字”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多方位地品味诗词语言的隽美。

二、叩问用典

古诗词中的“用典”是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精深,经得起反复吟咏。用典,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诗词的内涵。但用典也给学生鉴赏诗词时造成不少麻烦。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诗词所用典故的出处和含义,还要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弄清诗人用典的意图,进而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曹操《短歌行》时,我让学生鉴赏诗中的典故时,不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且重在叩问,多层次叩问典故,让学生不仅理解了典故的来龙去脉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典故的妙用。课堂上,我问:《短歌行》末四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了典故,大家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具体内容吗?师生共同回顾了典故的内容。前两句化用管仲语意:“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上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齐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周公吐哺”一典出自《韩诗外传》,书中记载周公曾对人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是第一层次的叩问。接着,我又问: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典故呢?这一问,学生立即陷入沉思之中,学生的答案可谓五彩缤纷:可能使人喜欢这两个典句,也许诗人刚好来了“灵感”,脑海里只想到这两个人,或许……我点拨说,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大家想想,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相通之处?和诗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从而领悟到诗人化用管仲语意,不仅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方能成其大业,而且以山、海自比,标明自己将以高山、大海的宏怀,广纳天下才俊,唯才是举。“周公吐哺”借周公自比,以明效法之意。两个典故共同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渴求。然后我再跟学生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最后问:此用典意义何在?这一叩问,让学生了解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鉴赏诗词的典故,不能单纯地字面解释,而是要深入到典故背后,挖掘出更多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思想感情的东西,因此,教师要不断追问,在追问中让学生体味诗词用典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韵味。

三、追问表现手法

在鉴赏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追问诗词的表现手法,这不仅能让学生熟悉和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技巧,还能让学生在追问的过程中感受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韵味。通过不断地追问,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挖掘、不断地品味诗词,从而在诗词中找到另一番天地。

教学王维《鸟鸣涧》时,我首先提出疑问,“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创设的是一种恬静的氛围,可下一句却提到“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样会矛盾吗?此问引出了“衬托手法”,诗人用“月出”和“时鸣”去衬托“空山”。接着又问:以动衬静,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以静衬静呢?引出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变得更静,即所谓中“动之中静犹显静”。最后再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境呢?引出诗人清新宁静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鉴赏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我问学生:大家有感觉这句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有学生回答:全是由名词组成。我顺势把诗词中的“列锦”介绍给学生,这是诗词中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通过突出名词意象来写景叙事,抒情言志。接着又问,“列锦”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学生沉入思考。引出整句诗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以其最原始、最纯粹的形态出现,在语言表现上连它们的方向和位置的指涉都不存在,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接着又问,大家记得我们之前学过哪首诗也用到这种手法?学生回顾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最后再问,从本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联系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体会到诗人思乡之情。

鉴赏诗词中的表现手法,要让学生理解诗词中各种表现手法是“怎么写”的,通过多层次叩问,让学生鉴赏、学习各种表现手法,从而掌握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方法。

四、拷问意象和意境

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并通过不断的追问,让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追问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设,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我首先问学生:这首词有哪些意象?学生轻易答出: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接着我又问:这些意象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学生结合注释,也能理解出诗歌的内容来。三问:在古典诗歌中,很多意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上面哪种意象是呢?且各有什么特定意义呢?通过引导,学生会回答:月。我再做解释,强调了“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代表着送别、思乡、思念亲人等。我引导学生联系本诗其它诗句,接着又问:那么,在这首诗中,“月”表达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联系本诗中的“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语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领悟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五问:这么多意象创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孤独凄凉的氛围,绝去尘俗的意境。

不断的意象和意境拷问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诗词解读中,逐渐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多方位、多层次叩问,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把握,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掌握诗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金声.论诗歌鉴赏过程[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03)

[2]袁行霈.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3]朱玉龙.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

推敲的典故篇6

关键词:殡仪馆 火葬场 说文解字 新华字典

一、殡仪馆简述

殡仪馆是专门为逝者处理身后事、为丧家提供丧葬服务的场所。中国殡仪馆的建立最早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的产物,最初在中国成立于19世纪20年代。上海作为当时政治、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文化的的机会颇多。对于殡仪文化的接受程度也远远超越于其它的城市,上海殡仪馆也一直遥遥领先于中国其它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提议实行火化,政府大力推行火葬政策,一时间全国各地兴建火葬场。政策推行至今已有六十年,火化早已从“自觉自愿”发展成为强制性的殡葬改革政策。1985年,我国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确定了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并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火葬区和土葬区。进人21世纪以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已改革土葬,强制推行火化政策。这些为了火葬而推行的系列政策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火葬场也逐步过渡到具有接尸、化妆、悼念、火花、骨灰寄存等功能的殡仪馆。

殡仪馆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直会被人说成是火葬场,认为火葬场就是殡仪馆,这两者是同一个地方,其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此外,对于“火葬场”还是“火葬厂”,也是分不清到底哪个词是正确的,或者有人干脆认为,这两个名字都是真实存在,都可以用。对以上两种说法,作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二、“火葬场”一词存争议

(一)词语存争议案例

案例一:“生产事故”是全国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毁坏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庭。2016年还未结束就发生了多起生产事故:3月25日上海发生高空坠落事故,4人死亡;4月29日深圳粉尘爆炸4人死亡;4月18日四川宜宾安全生产事故致2死1伤;5月16日,靖远煤电公司发生井下安全生产事故1死1伤;5月21日11时许大连“5.21”火灾事故,三名六年级学生死亡;6月1日,甘肃1日连发3起安全生产事故致3人死亡1人受伤等等,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安徽卫视有一档节目名为:“记者档案”,节目播映的《直面矿难――调查小煤窑》讲述《华西报》几位记者调查山西某煤矿矿难黑幕的经过。其中一位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最让人气愤的是,发生矿难后,矿主偷偷转移遇难者的尸体,把尸体压在车厢的底下,上面铺着煤块,运到“火葬厂”。此事确实让人气愤,但事后有专家认为字幕把“火葬厂”的“厂”误认为成“场”。

案例二:如今,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习惯使用拼音输入法,而搜狗拼音输入法更是应用广泛。在搜狗拼音输入法中输入拼音“huo zang chang”会出现两个词语分别是“火葬场”与“火葬厂”。在如今电子时代,有些人对文字的书写能力有所下降,在面对如此相似的两个词语上竟一时间不知如何选择。

案例三:360百度百科词条“殡仪馆”一词的基本信息中介绍:殡仪馆别名“火葬厂”,但是360百科词条中只有“火葬场”一词,并不存在“火葬厂”词语的解释。那么“火葬厂”一词又是否真的存在。

(二)咬文嚼字辩真假

1.“场”字解释

清代陈昌治刻本『场说文解字中【卷十三】【土部】鍪臀:祭神道也。一曰田不耕。一曰治Y田也。从土[。白话文解释为祭神的方法。一种说法认为,“场”是闲置未耕的田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场”是打谷子的田头。字形采用“土”作边旁。

新华字典中解释,场(觯chǎng:(1)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如场子、场地、场所;(2)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3)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4)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5)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现代泛指进行某些活动的场所,如“操场”是做操的场所,“机场”的飞机起升降落的场所。凡“场”总结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空间,二是一般来说地形比较平整。

2.“厂”字解释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卷九】【厂部】厂释为:山石之r,人可居。象形。凡厂之俳源映А{,N文从干。白话文解释:厂,山石形成的崖岩,崖下人可居住。像崖屋之形。所有与厂相关的字,都采用“厂”作边旁。{,这是籀文写法的“厂”,采用 “干”作声旁。

新华字典中厂的简单解释。厂chǎng繁体字: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

现代汉语中的“厂”是一个工业时代的概念,指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从事生产或加工的场所,如“钢厂”是生产钢铁的场所、“玩具厂”是生产玩具的场所。

(三)总结

终上所述:火葬场是火化死者遗体的地方,不是从事生产或加工的场所,所以是“场”而不是“厂”。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Γ骸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G。’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至此之后“推敲”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思考得当。如今能按下心花几年时间认真推敲作品的人寥寥无几,对于字、词的运用也越发的不严谨。在某些论著文章上、影视屏幕上都能轻易的发现大量的错别字,语法错误,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晰的情况。有时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三、殡仪馆与火葬场之间的关系

360百科中,殡仪馆词条中解释殡仪馆别名火葬场;在火葬场的词条中,表示火葬场一般和殡仪馆在一起。如果说殡仪馆和火葬场是同一个地方,又何谈在一起。

(一)火葬场与殡仪馆的职能不对等

火葬场一般在市郊等偏远的地方。 主要有吊唁厅,也就是遗体告别的地方,这个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来决定吊唁厅的数目;还有休息室,供丧家的亲朋好友休息;还有就是存尸体的地方;存骨灰的地方;再就是炼尸炉,负责焚烧尸体,并且有相应的拾骨灰的地方,一般是由12个“洞”组成,代表不同属相。总而言之,火葬场的主要职能是火化尸体。

殡仪馆是专门举行丧礼的场地。部份殡仪馆还会提供相关的入殓服务,例如订购棺木、赔葬物品、安排下土葬或火化,整理遗体、为去世者化妆等等。殡仪馆内的设备包括有各大小不一的灵堂、休息室、等等。所以殡仪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丧家,举行丧礼。

终上所述,火葬场和殡仪馆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等的关系。

(二) 火葬场与殡仪馆之间的关系说

火葬场与殡仪馆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两者关系也是众说纷纭。

1.对等关系

有人认为火葬场就是殡仪馆,两者是同一个地方,其主要任务就是处理人们的生后事。为此,他们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两者是对等关系。

2.包含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火葬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进下,火葬场迅速崛起。为了推行政策,火葬场逐渐过渡到更多功能的殡仪馆。为此有人认为,殡仪馆是以火葬场为基础,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而形成的服务场所,因此殡仪馆包含火葬场。

3.并列合作关系

火葬场主要负责火化,拾骨和领灰等的工作,殡仪馆负责追悼会、遗体化妆、订购丧葬用品、z影摄像、播放哀乐等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有人觉得二者是并列合作的关系。

4.无关系

1985年,我国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确定了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并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火葬区和土葬区。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划为火葬区,推行火葬;人口稀少、偏僻山区、交通不方便的地区,划为土葬区,实行土葬。因此在某些地方不存在火葬场或者殡仪馆。因此,两者并无关系。

5.其它

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诸多想法。

终上所述,以上所有观点,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作者认为,我国国土辽阔,民俗丰富,火葬场与殡仪馆之间在每个地域的作用和功能都可能不尽相同。因此,殡仪馆别名“火葬厂”的说法有所偏颇。只要其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生活,创造更适应民生、民情的发展,就是其宗旨所在。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汉]徐C等校.说文解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0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张玉书.[清]康熙字典[Z].世纪出版集团,2006.

[4]达世平,沈光海.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推敲的典故篇7

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1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1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1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1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1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1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1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1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2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乱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8.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A.

11.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1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64页。

1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1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1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1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D.

1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C的内容,选项D不是其历史意义。

1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1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推敲的典故篇8

一、要掌握诗歌类别及特点

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木兰诗》)、抒情诗(《春夜喜雨》)和哲理诗(《断章》);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从军行》)与近体诗(《春望》);按语言可分为四言(《君子于役》)、五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七言(《无题》)与杂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按题材可分为写景诗(《望庐山瀑布》)与咏物诗(《鹧》)、边塞诗(《出塞》)、咏怀诗(《游子吟》)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与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

二、要了解作者及其风格

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必然带有该时代的烙印,其经历、其思想感情无不留下深刻的时代印痕,而每一个诗人又有各自独特的思想性格,因而结合作者赏析古典诗歌,有助于考生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雅俗共赏,王维的诗画一体,李商隐的朦胧隐晦,范仲淹的苍凉悲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等等,都能让品味到不同时代对诗人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和文风等方面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提取意象,体会意境,理解主旨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中创设的意境,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赏析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会。诗人把抽象的情绪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诗歌中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等。

2.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情景交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托物言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运用典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烘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小见大、联想想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及欲扬先抑等。

3.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对比、双关、反语等。

五、要揣摩诗歌中字词的妙用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是指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韩退之曰“敲”字为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应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家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好。第一,“绿”字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在我们面前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所以,在赏析诗歌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六、要结合标题、注释和题干分析

诗词的标题,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基本上可以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交代了写作的目的,崔颢的《黄鹤楼》指出了吟咏的主要对象,孟浩然的《过古人庄》揭示了诗的主要内容。

在古诗词赏析题中,命题人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或交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绍相关人物、地名,或解释有关事物,等等,都是帮助考生分析理解诗词主旨的组成部分,应该认真阅读,对照试题,反复斟酌。

推敲的典故篇9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推敲的典故篇10

一、补白式品读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如《推敲》等文本的标题非常简洁,教学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之进行补白式品鉴,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学《推敲》一文时,我曾如此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补白式品读:1.谁在“推敲”?请在标题前填上合适的人名。2.谁在什么情境下“推敲”?请在人名与标题之间填写表明时间、自然景况的词语。3.谁在什么情况下“推敲”什么?请在标题后面填上名词。4.谁在“推敲”的过程中遇到了谁?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果?

上述问题刚展示在白板上,就起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效果。你看:有的学生蹙眉深思,时而喜笑颜开;有的学生细读文本,时而在读书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有的学生喃喃自语,与同桌交头接耳。几分钟后,学生便纷纷举手抢答问题了。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尽量引导学生把话说连贯、说准确、说得有文采。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第4题,则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品读文本,细细推敲文意反复斟酌答案后再回答,并允许学生对之进行多次修改或补充。经过这次严格的补白式品读标题训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品鉴,还掌握了扩展、丰富语句内涵与话题内容的基本方法。

二、提炼式品读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标题自然也有题眼了,而这题眼就是标题中的关键词。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提炼式品鉴法找准了标题的关键词、中心词,并对之加以深刻理解,甚至沿着这个关键词或者中心词层层挖掘文本深意,不仅可以达到鸟瞰全文、为整体阅读和细致分析文本等奠定基础的目的,还可以以此确定文本的感情基调,建构话题,促进学生阅读期待的形成,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克隆之谜》一文时,我曾如此引导学生运用提炼式品读法鉴赏标题:1.标题中哪一个字高度概括了全文的中心?2.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个字的具体含义。3.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它的这些含义?标题中的题眼为“谜”,我引导学生先从解题入手:让学生查阅字典或者词典,了解“谜”的多种含义,再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确定“谜”在标题中的意思为“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体现克隆之“谜”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反复朗读、品鉴。学生由此明白了全文围绕一个“谜”字,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叫克隆。2.许多植物具有克隆的本领。3.一些单细胞生物也有克隆的本领。4.科学家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里,说明高等动物也可以克隆。5.克隆技术可以在很多方面造福人类。学生通过如此提炼性地品读标题,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对科学的无限向往之情。

三、质疑式品读

质疑式品读标题法,就是针对《早》等形散神聚、意蕴丰富、写法灵活、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维的标题从小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在文本深远广阔的思想海洋里尽情遨游。

比如教学《早》时,我预设了下列三道既有一定梯度又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文中对哪种景物的描写暗含了“早”的深意?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种在寒冬中早早开花的景物?

2.文中怎样叙述主人公课桌上“早”字的来历?由此可以感知主人公怎样的精神?

3.请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主人公终其一生时时刻刻都在以“早”字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故事。

鉴于不同学生个体知识储备、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实际差异,我对学生进行了分层管理:成绩优秀者必须独立完成第一和第二道预设题,成绩中等者必须独立完成第一道预设题,成绩暂差者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完成第一道题。对于隶属于课外延伸与拓展性质的、难度较大的第三道题,我与全班学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