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诸葛我评说十篇

时间:2023-04-06 09:22:35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题记

茫茫历史长河中,诸葛亮的名字无疑是颗璀璨的明星。他常被人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神。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实在是神!

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致死不渝,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是义!

诸葛亮的非凡之智、济世之才、忠诚之心、报国之情,为世人所仰慕,为后人所赞颂,成为人民心中的偶像。正如闪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的不朽之作《隆中对》、《出师表》,是出自肺腑的、感人的深情篇章,一直在历史的风中不停地奏鸣,在思想的时空中久久回荡。千百年来,以至于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对他是一番深情,褒扬备至,赋予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作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

孔明,你犯的唯一大错就是轻信马谡,虽然他有些才华,但毕竟是纸上谈兵。你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兵战为下,心战为上”这句话就将至关重要之地交于一狂妄自大之人的手上。唉,要不然汉室怎能不兴隆?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2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然而我唯独欣赏诸葛亮。

为报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其赤胆忠心。为使自己转危为安,诸葛亮草船借箭,可见其神机妙算。他,是智慧的化身,虽身在草庐中,却能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真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面对初出茅庐时,关羽张飞的质疑,诸葛亮用火烧新野使他们心服口服。

面对刘备去世后的困境,诸葛亮七擒孟获,回禀北伐,面对被追杀时的无奈,诸葛亮大智大勇,一摆空城计,吓得司马懿落荒而逃诸葛亮不愧为一条卧龙,深不可测,能够用兵入神,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竭忠尽智,至死不渝,实在是可歌可泣。可惜,一代英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是在无愧于一个值得千秋赞颂的人!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3

舞台正面有一横幅,上写“诸葛孔明隐居之所”。室内布置简陋,书桌等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诸葛亮 (一手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一边摇着羽毛扇。上)岁月如梭,想我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之后,在五丈原大病一场,幸受娇妻阿丑点化,终看破红尘,来到这平舆月旦评隐居,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坐下)有人喜欢集邮,有人喜欢足球,我卧龙先生却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爱好收藏月饼!……(向幕后看了看)夫人!……夫人!……阿 丑 (画外)来了!……诸葛亮 (仰天长叹)唉!又到了八月中秋,这个令我欢喜令我忧的日子!喜的是——我又能收藏到新奇的月饼;忧的是——上面不给我拨收藏月饼的经费……阿 丑 (阿丑上,一手拿着一盒化妆品,边走边化妆)经费,经费,你整天就想着我父亲的那点退休工资了!诸葛亮 夫人说的哪里话?想我当年,乃堂堂西蜀丞相,怎么能靠岳父那点退休工资过活?阿 丑 (把化装品放下)哟!还提你从刘禅那带的那一点银子呀?你忘了,在我做过整容手术之后就用光了!这么多年,如果不是我父亲救济咱们,你哪来闲钱收藏月饼?(面现苦恼)就为了你那点爱好,我放弃了购买高档化妆品,使我这来之不易的娇好面容,凭添了几分憔悴!……诸葛亮 高档化妆品不是化学成份太多吗?低档化妆品都是纯天然的!阿 丑 你怎么又相信他们的说明书,那都是骗人的!就象你吃的什么柴鸡、土鸡,说是纯自然的,结果不是把你也吃成了一个肉鸡了吗?诸葛亮 (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自己隆起的肚子)这也不能说找不到真正的柴鸡呀?主要是那种鸡价钱涨得太快!阿 丑 涨得快?那有月饼价钱涨得快吗?想当初我们过八月中秋,一点碎银子就能买一大堆,把我们吃得像月饼一样也吃不完,你看现在的月饼,几万元一个已属平常,这样的价格就算我再会勤俭持家也买不起呀!诸葛亮 这不正说明我收藏的月饼正在升值吗?你没看前几天新闻吗?已经有月饼卖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了!我想,等月饼每斤升到十万元的时候,我就将咱们收藏的月饼全部抛出去……阿 丑 抛出去?抛出去喂狗呀?就你那些干月饼,恐怕狗都不吃!诸葛亮 (正色)夫人,这你就不懂了!常言道:“平安藏古董,乱世藏黄金!”现在太平盛世,中国也已经加入了wto,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我收藏的那些月饼才真正是古董中的极品!阿 丑 好了,好了,你那些理论我都听腻了。你以为我真的不懂呀?跟着你这位月饼收藏家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我也算是对月饼有所研究,用现在的话说,我也是那个“月饼研究协会的会员”了!诸葛亮 你的研究结果是什么?阿 丑 我的研究结果就是两个字!诸葛亮 哪两个字?阿 丑 包装!诸葛亮 包装?!阿 丑 对!就是包装!这么多年,你收藏月饼,我吃月饼,我觉的月饼的味道没有什么变化,倒是月饼的包装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诸葛亮 仔细说来听听!阿 丑 当年我们吃月饼时几乎没有包装,后来用纸包装,再后来用盒子包装!现在的盒子越来越高档,已经发展金盒子了!有的甚至在上面镶上了钻石!我倒不知道是应该吃月饼还是吃包装了?诸葛亮 难道月饼的口味没有一点变化吗?阿 丑 变化没有吃出来,倒是我的大牙吃掉了好几颗!诸葛亮 是吗?阿 丑 不知道谁这么好的创意,在月饼里面放金币,还美其名曰:“吃到者,必将大福大贵!”这富贵没有找到,倒让我去找了几次牙医!据我推断,那些牙科医院一定是月饼厂的亲戚开的!诸葛亮 (点头)夫人分析的极有道理!……但,我收藏月饼的这点爱好还是不应该就此牺牲呀!要不是这个爱好,我怎么能获得吉尼斯颁发的荣誉证书呢!阿 丑 (语气缓和下来)不是我不支持你的事业,所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谁不知道我阿丑是你的贤内助。只是这月饼并不是我们能够买的起的呀?你已经不是西蜀丞相,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收入……诸葛亮 我们不是在月旦评开辟了几亩荒地吗?阿 丑 (几乎流泪)不要再提那几亩地了。自从我们夫妻开始隐居,你就不再过问农田之事,我们那几亩地,虽说不用再交农业税,但它每年都成为假农资的实验基地!诸葛亮 (感慨)想不到我诸葛孔明会落到如此境界!阿 丑 我知道,这么多年,你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可是,那些东西真的不是我们应该收藏的……诸葛亮 那谁能收藏呢?阿 丑 自从月饼的价格快速上升,我就走遍市场,进行明查暗访,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诸葛亮 又是什么结论?阿 丑 我得出的结论还是两个字!诸葛亮 哪两个字?阿 丑 送人!……诸葛亮 送人?我以为你市场调查后得出什么好的结论,原来就是这两个字!“月饼”是我们中华民族中秋佳节走亲访友必带之物,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阿 丑 你怎么性子这么急呢?你怎么不听我把话说完呢?诸葛亮 好,你说!阿 丑 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行贿受贿!诸葛亮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在我当丞相之时,就严禁这些行为!阿 丑 可国家规定不让送月饼吗?诸葛亮 没有。阿 丑 所以说,现在的高档月饼,正是为行贿受贿,找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合法外衣!诸葛亮 那些月饼都是用来吃的,他们要这么多的月饼有什么用?他们就不怕把自己吃成个月饼吗?阿 丑 唉!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诸葛亮 我怎么糊涂了?谁不知道我诸葛先生是智慧的象征?阿 丑 这么多年你没有出山,看来脑子真的要生锈了!诸葛亮 虽说我这么多年没有出山,但我为了跟上潮流,不是也买了一台电脑吗?阿 仇 不说电脑我不生气,听说有了电脑这东西,就非要买一台,整天上那个什么因特网,和那个什么“赛貂禅”聊天聊到半夜,对我理都不理,结果网恋没恋上,却让电脑恋上了病毒!诸葛亮 我不是杀毒了吗?阿 丑 还好意思说你杀毒,人家杀毒都用杀毒软件,你倒好,非要耍你的聪明,说什么研究出了世界最先进的杀毒方法。把电脑拆开放到锅里煮了两天,耗了两罐煤气,电脑被你整没气!括弧——那煤气还是大罐的哩!诸葛亮 那是因为技术尚不成熟而已!阿 丑 不和你争论这个问题了,我们再谈那些受贿的!你想想,他们收到月饼之后,把月饼扔掉,然后拿着包装去卖,不就是钱吗?那些可都是黄金钻石呀!诸葛亮 (站起身来,长嘘一口气)夫人一席话,真如拨云见日,令我茅塞顿开!那些高档月饼,果然不是我等清贫之人享受之物!阿 丑 先生能够迷途知返,可喜可贺!来,来,来,我早已备下平舆特产永乐仙酒!(背景音乐《明月几时有》 起)在这月圆之夜,咱们夫妻二人一醉方休!二人在桌前坐定。阿 丑 只是这中秋之夜,少了……诸葛亮 (打断阿丑的话)夫人不要说了,为了我戒掉收藏月饼之癖,来,我们干一杯!二人举杯饮下。突然,电话铃声响起。诸葛亮放下酒杯去接电话。诸葛亮 (抓起电话)喂,……是我,……好……好……好……我马上到!(放下电话)阿 丑 先生,谁的电话?诸葛亮 (慌忙拿起羽毛扇,兴奋)张飞将军的古槐酒家生意红火,他愿意支持我收藏月饼了!…… 诸葛亮急下。阿 丑 (急追)啊?!……你还要收藏呀?……站住!……站住!…… (剧终) 2005年8月10号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4

刘邦的这番高论,不仅高度评价了张良,也把策划人的神奇作用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历代封建君王创业时期若得良臣辅佐,常有后人做“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的比喻。吕望即是姜子牙,著名的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讲的是吕望于渭水河畔(今宝鸡)直钩钓鱼,等待受重用的机会,后来得与周文王会面,加入灭商立周的阵营,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基业。

早在周朝之前就有商初伊尹,出仕前躬耕务农,为见到商汤,不惜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后为成汤重用,委以国政,助汤灭夏。

自周朝至春秋战国时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谋士更有辈出之势,著名的有苏秦、张仪、曹刿、商鞅、魏无忌、伍子胥、孙武、吴起、管仲、孙膑、范睢、范蠡等。 秦汉时期的吕不韦、尉缭、范增、张良、陈平、李左车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程昱、贾诩、荀攸、庞统、鲁肃、郭嘉、荀彧等。大唐开国谋臣房玄龄、杜如晦。明初谋臣、开国元勋刘伯温……。

政设谋臣,军设军师,已成古往今来组织常规。谋士市场化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现雏形,楚才晋用,谋士基本上摆脱了祖国疆域就业范围限制,至迟到了汉代就实现了职业化。

刘邦所依重的三杰,用今天的企业岗位设置来说,张良负责企划,萧何负责后援,韩信负责市场开发。

从谋士,到谋臣,到军师,策划在军事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刘邦把张良列为三杰之首,刘备把诸葛亮列为全军统帅,后由第一总监升至首席执行官。

所以,中国古代策划有两个坐标式的人物,一个是谋臣张良,一个是军师诸葛亮。如果说诸葛亮的业绩具有传说成分,而张良的业绩却是货真价实的。

汉留侯张良(字子房)出身韩国贵族,为报灭国之仇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避通缉,隐居期间“一桥三敬履”巧遇黄石公,“孺子可教”,意外得到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再入反秦浪潮,只有刘邦能听懂他的奇谈高论,便视刘邦为己主。辅佐刘邦击败秦兵入咸阳,设计为刘邦逃过项羽鸿门宴,劝刘邦烧绝所过栈道以示无意争夺中原之意来麻痹项羽,劝刘邦封韩信以名换实,集结四方诸侯会战垓下,最后打败楚军。刘邦欲废长立幼,吕后用张良计使刘邦改变主意,得以稳固朝野。所以张良的计策成了出奇制胜的代名词,后人把好点子、好计策称为“张良计”。张良计的特点是在遇到无路可行时,总能另辟蹊径,别开洞天。所以,后人为赞叹张良的智慧,坊间流传一句俗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张良给刘邦(及其家族)所出的五个奇谋:首功(入咸阳)、救主(鸿门宴)、避敌(烧栈道)、灭敌(战垓下)、护主(保太子),皆有“过墙梯”之效。

刘邦评价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不够全面,张良不仅善于为主人出谋献计,也善于为自己规划生涯。遇到千难万险能够挺身而出,危难时刻大显身手,而在功成名就之际,又能全身而退,没有因功高盖主而招致杀身之祸。“谋进万难之前,身退功成之后”也是对张良的另一个侧面写照。

将在前,相在后,士在侧,张良一直坚守自己“在侧”的位置,始终没有给刘邦留下“篡逆”的嫌疑,所以,张良比诸葛亮更有将策划职业进行到底的决心。

自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前后历经近千年,中国策划思想实践历练成熟,再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两朝又近千年,中国策划思想总结精练到位,社会从敢于策划,到善于策划,再到乐于策划,形成了从官方到民间,道、法、术、器齐全的策划思想体系。反观这2000年的历史进程,在惊叹中华策划思想文明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遗憾——中国策划思想出自政治军事竞争,也运用于政治军事竞争。成熟的思想体系,周而复始地运用于固定的领域,加之固步自封的封建王朝体制,导致策划思想后来停滞不前。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5

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9年-251年,72岁,(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30岁时受曹操三请,才出仕相助曹操,任丞相府文学掾,后任丞相府出簿。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并没有什么大用。 曹叡继位后,司马懿被封为荆、豫两州的都督。以后几年,诸葛亮连续北伐,司马懿数次击败诸葛亮。其间,司马懿顶替了曹真成为魏都督。234年,司马懿用疲军之术将诸葛亮拖死在了五丈原。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野心家,他城府很深,连曹操也看不透他。由于后人对诸葛亮的神化,司马懿就成了反面人物。其实司马懿在带兵作战方面,远比诸葛亮要厉害的多。 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评价诸葛亮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一、 司马懿对诸葛亮用人的评价案例

一是在京剧《空城计》中,司马懿有一段唱词,是评价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之事的:“用人不当你罪难容,马谡本是无能辈,山上安营理不通。我军截断他汲水道,他山上即成乱马营。原这等窝囊废早该撤掉,哪成想你去用他去守街亭!你愧对蜀军、蜀地老百姓,还有什么脸在台上装明公!”这主要是评论在街亭要道诸葛亮失败因为用“大将”不当的例子。

二是在用魏延的问题上。魏延是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诸葛亮却一直对他的态度有问题,导致团队内部矛盾。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小说《三国演义》里把魏延写成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一个反贼,这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上的魏延是蜀国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魏延跟随刘备是在荆州,由于他做事果敢、有魄力,当年刘备在夺得汉中,特意封魏延为汉中太守时,以致于“一军皆惊”。魏延对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见《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蜀军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所提出的袭取长安之计,也可以充分看出魏延的勇略过人。而且魏延本人还很会打仗,在北伐中,曾两次大破魏军。“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见《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和“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在当时蜀国中,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威望来说,魏延都是首屈一指的。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人们历来对诸葛亮未能重用,“未尽其才”,而持批评意见。但诸葛亮是否又真得是“未尽其才”呢?

在讨论诸葛亮究竟是否重用魏延的问题上,首先要把怎么样地用才能算是“重用”,讨论清楚。“重用”一词,查字典后得知,其意为“(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首先看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的问题。诸葛亮对魏延,一是“拒”。对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几乎一概拒之门外,不加采纳。

其次诸葛亮对魏延是“疑”。诸葛亮认为魏延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最后自己安排人逼魏延反,然后杀之。(参考:沈宗南、张京宏《管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版)

对此,司马懿才评价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胸怀有问题,不能容忍比自己强的人。在刘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刘备死后,诸葛亮手下根本没有强过诸葛亮的人,一个魏延比诸葛亮稍微强一点,一直处在被怀疑和排挤的境地。

二、 司马懿自己用人的案例

一是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军队的时候,重用大将张合。张合当年是大战张飞的猛将,其战斗战术能力在司马懿之上,司马懿以包容山川之胸怀重用张合,为战争战略全局的取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是由于司马懿的博大,也同时赢得了张合的敬重,其团队内部相当团结一致。

二是司马懿对桓范问题的处理。司马懿和曹操一样,历来重视人才。在司马懿夺取曹爽兵权的过程中,对曹爽的门下一概不究,对桓范等人首先是尽力争取。其气度和胸怀不得不叫人佩服。

三是司马懿对夏侯家四大将的起用。在诸葛亮五出伐魏的时候,司马懿推荐夏侯家四大将和自己抵抗诸葛亮。夏侯家四大将在许多方面远在司马懿之上,但其重而用之,为最终战胜诸葛亮提供了人才资源。

三、 司马懿用“将”成功和诸葛亮用“将”失败带给企业用“将”的启示

一是要博大包容,这是基础。诸葛亮心胸不能包容魏延,司马懿之心胸开阔,可容山川,故在用人方面相当得心应手,为三国归晋创造了良好的资源和基础。

二是要注意倾听建议和意见。要善于采纳建议。采纳建议不仅仅是对建议本身的接受,也是对他人思想和价值观的认可,这很重要。

三是欲用大将,必施大恩。中国人有古话说的好,庸才好用不顶用,人才顶用不好用。因此,对符合企业价值观的有用之才,应当施大恩,充分尊重,从经济待遇,授权等方面进行恰当调整。人才一般都比较有个性,要包容其个性。

四是诚实信用。凡用将者,不可失信于大将。

四、 结束语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6

今天要学习的是记叙文中起连缀作用的线索。诸葛老师先给大家列出了几种写作中经常使用的线索:实物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思想感情线索。又拿出四个如何运用线索的锦囊,让兄弟三人每人选择一个,限时作文,看谁能技高一筹,夺得今天的作文擂主。

关羽一个“鲤鱼打挺”,取下了“实物线索”的锦囊。

许多文章往往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例:《凡卡》一文写了小男孩凡卡悲惨的学徒经历。文章以凡卡给爷爷写信开头。他在信中记叙着自己的遭遇,还希望爷爷能接他回家,带他逃离厄运。写完信后,凡卡满怀希望地将信寄出,然后安然入梦。文章围绕一封信展开,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构思初体验

看了诸葛老师所说的参考例文,我受益匪浅。

题目:全家福

看见儿时画的全家福,想到当时的情景。

离家时,带着全家福,身在外,心却念着家。

如今,全家福已经泛黄了,我也长大成人,为家国效力。

昨天整理东西,无意间发现了小时候画的一幅全家福。纸页已经微微泛黄了,可当时画画的情景却仿佛就在眼前。那时,父亲总有使不完的力气,母亲总有做不完的活,而我总有玩不完的游戏……

诸葛老师点评:关羽已经掌握了实物为线索的精髓,构思条理清晰,紧紧围绕“全家福”展开,线索明确,行文工整,不知能否夺得擂主呢?

张飞一招“秋风扫落叶”,拿到了“人物线索”的锦囊。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例:《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泼猴,上打天庭,下闹地府。后在取经途中,性格不断发展变化,少了些胡闹多了些责任感,少了些冲动多了些思考。这就是以人物性格变化为线索来写文章。

构思初体验

题目:桃园英雄传

少年参加义勇军,初战就取得了胜利(骁勇善战)

桃园结义(敬慕君子,讲义气)

吓退曹操五千精兵(智勇双全)

未完待续(此处省略一万字……)

张飞吓退曹操五千精兵。当初曹操追剿刘备,到达当阳的长坂坡时,张飞带领二十个骑兵断后。张飞先把河上的桥弄断,又让骑兵拖着树枝扬起烟尘,然后坐在马背上大喊:“我就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吃饭不给钱的张翼德,不服的话就尽管来!”追兵看着烟尘滚滚的样子,以为张飞带了大量士兵,转身撤退了。

诸葛老师点评:张飞想写传记的心是好的,可以忆苦思甜,也可以成为后人的前车之鉴。不过写传记重在真实,这可不是写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传记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而以自己为人物线索,也要做到线索清晰明了才行。

刘备一招“探囊取物”,轻松拿到“事件线索”的锦囊。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部分。在一些文章中,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例:《后羿射日》中,开始时十个太阳轮流出现,为人间提供光和热。可后来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导致人间生灵涂炭。之后出现了一位叫后羿的小伙子,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最后,人间恢复平静。线索就是整个事件的发展,条理清晰。

构思初体验

题目:三顾茅庐

第一次寻访不到,遇见了孔明的好友。

第二次拜访又没有见到,只得留下书信。

第三次,诸葛老师在家,却在午睡。我耐心等待,等诸葛老师睡醒之后,一起讨论天下大势。

诸葛老师点评:看来,刘备完全掌握了以事件为线索的写作方法。文章取材于生活,自始至终以“寻孔明”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安排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和关羽、张飞的文章相比较,本文更胜一筹!刘备就是本次作文擂台赛的擂主啦!

最后,有请诸葛老师教大家最后一招,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来写作文。

有一些散文性较强的文章,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通常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写作线索。

例:《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其实不仅仅是记叙文需要一条情感线索,议论文、说理文等也都会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诸葛老师有话讲:所谓“阅读作文不分家”,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上述四种线索构思作文,也就可以逆向思维,推导出做阅读题的一些妙招:

诸葛老师有话讲:所谓“阅读作文不分家”,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上述四种线索构思作文,也就可以逆向思维,推导出做阅读题的一些妙招:

1.通读文章,大体了解内容,确定作者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确定线索类型。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7

关键词:道家思想;诸葛亮;人生观

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和处事准则,在千百年来对社会和人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对人生和人性都有着漫长的思索和深入的探究。而在道家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生哲学。诸葛亮作为一名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人和学者,其人生观更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历代学者对诸葛亮思想和人生观的研究都侧重于儒家和法家的研究,而忽略了道家。这必然使我们在对诸葛亮的研究中产生偏差。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赵先生在《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中,首先以《诸葛亮忠武侯文集》为依据,从战略思想和兵家思想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道家思想对诸葛亮的影响。著名学者赵清文在《诸葛亮的慧民思想》中也认为诸葛亮的一系列治国措施是为了达到一个“安其居,乐其业,至老死不相攻伐”的道家理论中的理想社会。

在道家思想对诸葛亮的诸多影响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其人生观的影响。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那就是:重我轻物,自然超脱。重我即注重个人修为,关注个人感受。在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自我情感的描述,如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的孤独感;再如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超脱感。轻物则是相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物质生活上追求俭朴,和对名利的淡漠。还包括对世事、生死的看开。重我轻物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而自然超脱则是处事的准则。自然指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超脱则是超然物外,冷眼看世界,有一个更清醒更冷静的认识。因而,道家的人生思想是健康的,高层次的。不仅是对自我的坚守,更是对自我的超越。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生活。据《魏略》记载,他“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可见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从容与超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士人,一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热血男儿,他最终走出了山林,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则是“重我”的升华,即抛却小我,选择大我,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终其一生,诸葛亮真正地做到了少私寡欲,勤俭严谨。正是由于道家重我轻物和自然超脱思想的影响,才使诸葛亮出仕而不热衷于功名,处于乱世却能保持恬淡的心态,身居高位仍能坚守自我。

他追求人人平等的治国方式,不与士族阶级妥协,不怕得罪权贵,最终在那个昏上乱相的乱世中建立了一个清明廉洁的政府,一个风化肃然的社会。而把功成身退作为最终理想,则更体现了其心羡山林,不恋名利的超脱。尽管这一理想最终未能实现而为这位英雄平添了更多的悲剧色彩,但他却成功地完成了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成为千古流传,令人敬仰的士人英雄和臣子楷模。

研究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观的影响,有利于从道家人生哲学的角度分析他的人生抉择、精神境界与人生追求。有利于穿过历史的迷雾来解读他内心的超脱和孤独,有利于从主观因素来解答围绕在他身上的诸多谜团,以及他圣人般的神圣高尚和穿越千年依然耀眼的光辉。

一、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抉择的影响

(一)走出山林,在大我与小我中抉择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火纷乱,民不聊生。如庄子所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的生活状态便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过着与世无争,简单恬淡的隐士生活。据《三国志》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在那样腐朽黑暗的乱世,能够流连于山林之中,与清风明月相伴,吟曲弹琴,衣食自足,那是怎样的适意与宁静啊。而最终打破这宁静与适意的,便是刘备的“三顾茅庐”了。

“三顾茅庐”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而后《三国志》中的“凡三往,乃见”和《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成为古今学者讨论的对象。而是否有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为什么“三顾”才肯出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是否有“三顾”和为什么“三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亮所面对的真正意义上的抉择和他最终的选择。这便是大我与小我的抉择。

在道家的人生哲学中,“重我”是其中很重要的思想。它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注重自身修养,关注个人感受。如庄子所描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的一种人,我们通常称之为“隐士”。我认为这是“重我”中的小我。而大我则是小我的超越和升华,那便是既保持淡漠的心境,又有火热的情怀;既不追名逐利,又不弃天下苍生于水火;既有最高理想,又敢于去追求最高理想。

这也正是道家思想的本质,绝不是“隐世”,而是“救世”。其最终目的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可见,不争却能利万物,无私却兼顾了天下。道家思想的人生观是“眼冷心热”,真正的高洁之士不会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天下苍生不顾。

最终,诸葛亮选择了大我。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于是走出山林,开始了兢兢业业、勤勉艰辛的一生。

(二)走出世俗,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

在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极多关于“圣人”的描述。如庄子的“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老子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因而,可以说“圣人”是道家思想中最理想的为人标准,最崇高的人物品格,最完美的领导形象。他要集谦逊、严谨、淡泊、善良于一身,要无私,要爱民如子,要公正,要有才华。

老子和庄子都生活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昏上乱相”的乱世之中。而春秋时期,士族阶级刚刚兴起,还处于萌芽状态,对于政权,只能起到一些左右的作用。真正的权利掌握在公卿贵族的手中。因而,在老庄的思想中,只能寄一切希望于“圣人”。

到了诸葛亮所生活的时代,即,从东汉到三国到魏晋的这一时期,正是士族阶级逐渐崛起,并最终取得了政权的时代。以陈群为代表的士人阶级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九品中正制。诸葛亮也是一位士人。并且是士人中最出色最完美的“国士”。然而,做为士人阶级的一员,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安享时代所给予的便利和好处,相反,他走出了世俗,完成了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成为道家思想中,标准的“圣人”。

在道家思想中,“圣人”是这样的一种人:无阶级,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因此他要公正;无私欲,一心为民为国为天下,因此他要廉洁;无差错,要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因此他要勤勉。诸葛亮真正做到了公正无私,廉洁勤勉。在个人生活上,他力倡俭朴,以至于逝后遗愿为“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在治国上他“开诚心,布公道”,建立了一个人人平等的清明社会;在管理上他做到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使他的政府公正廉洁。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可见诸葛亮的确是人们心中的圣人,一盏永远明亮的灯。

二、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企者不立,选择严谨的做人准则

在《道德经》的第二十四章中,老子告诫人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做人不能急躁,要稳重,要严谨,要有认真的态度。“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和认真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可见,诸葛亮的谨慎是人所共知的,甚至可以成为刘备举国相托的最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刘备的信任,治国治民的重担,兴复汉室的理想,使诸葛亮在为人标准上更加的严谨小心,真正做到了“夙夜忧叹”,唯恐“托付不效”。

从自身上看,严谨的做人标准使诸葛亮能够坚守自我,改善自我并不断的超越自我。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同时,他也以这样的标准与态度去处理各种事务,最终使他成为一名严格又宽容,认真又慈爱,“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的贤相。

从社会上看,诸葛亮将他严谨的做人标准应用于治国与用兵之上。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才使他在策略上“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在赏罚上他“小强绘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对待善恶是“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在管理上做到了“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事无巨细,严格要求,轻重缓急,事必躬亲。正是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才使弱小的蜀国逐渐强大,成为三国鼎立中,不可小视的一方力量。

正如勉县武侯祠上的对联所描述的那样:扶汉心坚,惟谨慎方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入云霄。

(二)俭故能广,选择朴素的生活标准

诸葛亮的节俭,已经到了令人为之心酸的田地。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作为一个堂堂的大国丞相,能有这样朴素遗愿的,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俭”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和美德。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注重物质与私欲的满足,而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轻松与愉悦。物质上愈加俭朴,精神上便愈是放松,这是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境界。

诸葛亮不仅个人极度节俭,他的家庭也是十分节俭的。在《北堂书钞》引《诸葛亮答李严书》中提及,“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一个堂堂的大国丞相,其妻连多余的衣服都没有,这是不是诸葛亮的自谦和夸张呢?不是。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上表后主,“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结果就真的“及卒,如其所言。”

作为一名丞相,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诸葛亮朴素、节俭的生活标准也必使其为官廉洁。晋宏忠在《试论诸葛亮廉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提到:“丞相诸葛亮以他一生的实践,成为中国历史上廉洁勤政的化身。在治蜀期间,并且能够使蜀汉政府的官吏也大体做到了廉洁。他向后主公开报出自己的个人财产,表明绝不敛财的决心,事实上又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同样,诸葛亮也把“俭”应用在了治国之上。他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靡风气。在他的治理下,蜀国上下风化肃然,节俭一时成风。人怀自厉, 蜀民“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奢靡的风气荡然无存。

以身作则,谦逊勤俭,严于律己,又能够做到公正公平,诸葛亮有太多的理由来得到世人的信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国家的大多数百姓都能够勤俭节约,人人自励上进,以达到其去甚、去奢、去泰,建立一个严明廉洁的政府。在这个政府的管理下,成就一个世外桃源般纯净、殷实的国家。诸葛亮基本上完成了他的这一政治理想,且不谈蜀国后来的发展,至少在诸葛亮为政期间,他是打造出了一个“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的清明世界。

作为蜀国当属第一的开国功臣,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当朝丞相,诸葛亮的节俭和廉洁足以让历代贪官自惭形秽,让古今人们肃然起敬。

(三)少私寡欲,选择淡泊的人生态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对儿孙的教导,也是对自己一生修身修德的总结。可以说,淡泊是性情上的修养,而宁静是治学上的态度。既淡泊又宁静,则是最高的修身原则,难达的精神境界。

老子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淡泊正是道家思想最提倡的修身之道。这种修身,更是修心,而心的理想状态是“至虚极,守静笃。”就是把心放在一种状态上,这种状态是相对空明的,不受任何外物侵扰的,完全自然的状态。而之所以人的心会躁动不安,则是由于外物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活动,因而,心灵修养到最高境界,则是“少私寡欲”。

在《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做的注中,评价诸葛亮为“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真正的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天下还未统一安定,当百姓还未安居乐业,对于诸葛亮来说,所要做的只有不断不断的进取,在他的头脑和意识中,没有“享乐”这两个字。

诸葛亮的无私还表现在对子弟的安置上。作为劳苦功高的老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诸葛亮有太多理由可以将自己的子孙安排在要职上,也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族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然而他没有那么做。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到了其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就真的是内无余帛,外无羸财。而最终选择的接班人也是他认定可以继承自己志向的姜维。

只这一点,便将诸葛亮的忠贞不二表现了出来:他牵挂的是天下苍生,而不是天下。他有志统一天下,却无意于天下,因为他有更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这些对于其老对手司马懿的着重培养自己的儿子,并由儿子篡权夺取天下而言,该会是汗颜惭愧了吧。

正是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才成就了诸葛亮的少私寡欲。也正是少私寡欲的高贵品质,令诸葛亮能够在纷乱的人世间,在尔虞我诈的各种权利之争面前,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之上,保持一个恬淡的心态。

大道无形,大道无私。无私才坦荡,坦荡则无畏。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可见真正的智慧,正是存在于高尚之中。也正是这种少私寡欲的高尚,这种恬淡的情怀,对名利的淡泊,对人性的洞悉,才成就了诸葛亮不凡的一生。

三、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追求的影响

(一)顺势而动,追求人人平等的治国之道

“在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在内政上诸葛亮厉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洁。在经济上诸葛亮关心农业生产,重视手工业,促进了坚持四项基本盐、铁、锦业的发展,蜀国的秩序在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这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对诸葛亮治国的评价。

诸葛亮是善于治国的。同时代的魏国著名谋士贾诩就评价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的评价是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陈寿更是认为“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在诸葛亮为政的十几年里,蜀国真正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可见,诸葛亮的治国之能,确是非同一般。

道家的治国思想,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与法家的法制权术也不同,道家的治国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道法自然”。可以说,道家的治国思想最适宜应用的就是战后重建了。动乱过后,人们最渴望的就是和平和安定,因而必要与民休息,以安民心,以蓄国力,以固社稷。

诸葛亮治国的精彩,就在于他能够以身作则,并且依据蜀国的国情及社会形态,灵活运用,将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走出独具特色的治国之路。

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兴起。三国战乱,归根结底是士族阶级与军阀之间争夺权力的战争。当时的蜀国一样也面临着被士族接管的局面。士族阶级渴望的是门阀制度,也就是后来曹魏政权中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最有利的便是士族、

门阀等贵族,而最不利的便是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士族阶级,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对待方式,如曹魏的妥协,孙吴的投靠。而诸葛亮对待士族则既不妥协也不投靠,他选择的便是,与普通百姓一视同仁,绝不特殊对待。这一系列做法自然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如《袁子》评价的“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正是他的公开、公正、公平,才使百姓心悦诚服,对他也更加爱戴,并且没有怨言。

因而,可以说诸葛亮是用他的治国方式来诠释“道法自然”的道理,那就是一视同仁,公正公平,采取有利措施,发展农业和生产。维护广大平民百姓的利益。当政者既不可将百姓放任不管,更不要层层盘剥,过于干预百姓的生活。

在诸葛亮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心慕公卿,依势力选拔人才,那不是圣人的作为,也不是诸葛亮的作为。他想建立的,是一个政治清明,政府廉洁并且人人平等的国家。

(二)爱兵如子,采取以奇用兵的用兵之道

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对用兵之道有这样的阐述:“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可见,用兵之道在于仁义。正可谓士为知己者死。

在《将苑》中的《厉士》里,对用兵之道有这样的论述“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尽管《将苑》是否为诸葛亮所作至今仍在争议,但其中的思想却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一致的。这种仁义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的士兵要尊重、信任、仁爱,也表现在对敌人的宽容和安抚。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诸葛亮用兵的故事:

“孟获收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柯、越四郡皆平 。”

这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在小说里,我们是当成一段传奇来读。而在现实中,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战场上,这是需要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磅礴的气势,多么洒脱的自信,多么宽广的仁德。能够做到七擒七纵的,我想古之为将者,也就唯有诸葛亮一人了。而诸葛亮最终收服的,自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而是整个部落的心。

同样,在道家思想中,用兵还在“奇”。正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而“以奇用兵”也正符合蜀国的国情。蜀国兵少将寡,实力有限。作为一位知识渊博,熟读兵法的军事家,诸葛亮自然明白,占有优势资源、优势兵力、优势的将才、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后,正面推进稳扎稳打这样正确的军事部署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遥远和不现实。因而他只能根据蜀国的实际情况多出险兵,多出奇兵,以弥补实力不足的缺憾。

而诸葛亮的以奇制胜也是很令人叹服的。如《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误亮诈死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被演绎的悲壮而神妙:诸葛亮出师未捷,却忧劳成疾,在悲愤交加中星落五丈原,而蜀军在其生前的安排下,增兵减灶巧布疑阵,最终退回蜀国。凭着其生前的锦囊妙计,蜀军竟可以在主帅逝去的情形下安然退出司马懿的追击。

然而,诸葛亮一生都十分谨慎,也正因为谨慎,他的“以奇用兵”也完全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小奇”。他不敢冒大险。淮茗在《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中写到:“由于过于忠诚,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处处谨慎,不敢冒险,生硬地拒绝魏延至今看来依然绝佳的奇计,不仅事倍功半,出师屡屡失利。”。“子午谷奇谋”到底可不可行,至今已经不得而知。但诸葛亮的善于带兵却是人所共知的。

《袁子》评价诸葛亮用兵:“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可见,在这样一位智慧而仁义的丞相将军的带领之下,士兵素质是极高的。是极其出入有素,秋毫无犯的。

(三)功成身退,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出山之前,诸葛亮一直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生活。他“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可见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从容与超脱。

尽管从未忘国忧,但诸葛亮生性十分喜爱山林的生活。栖身于山林,与清风明月相伴,好书法,好绘画,好音乐,好为《梁父吟》,好抱膝长啸。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热爱这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的。如果不是天下大乱,诸葛亮也许一生都过着这样宁静的生活,致力与学问的研究和心性的修为。他不慕名利,不求闻达与诸侯。而刘备的三顾茅庐和战乱中的生灵涂炭,却令他许先帝以驱驰,从此过上了夙夜忧叹、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艰辛生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没有过那样安闲的生活。

很多人把诸葛亮和汉初功臣张良做比较,他们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除了才华横溢、劳苦功高,功成身退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只是最终,张良得以实现,而诸葛亮却在忧愤交加中命陨五丈原。

在道家思想中,功成身退是天之道。正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不若其已。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真正有智慧有至德的人要成功而弗居也。也正是因为不居功,因而“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而在道家思想中,人生应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天人合一,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集安然淡泊、飘逸洒脱于一身。

尽管一生都在忧劳之中,诸葛亮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宁静安然的心性,如他在《诫子书》中所说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他是致力于这种追求的,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超脱的境界。

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作垄亩民。我相信这是诸葛亮的心愿,一个质朴又不凡,简单又高尚的心愿。

最终,诸葛亮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他没能统一中原兴复汉室,没能功成身退,达到他想要的人生境界。然而他他忘我无私的精神,他圣人一样的高尚情怀,他勤俭严谨的品格,他精神世界上的超脱,以及他有着悲彩的命运结局,都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使得千百年后,我们仍然为之感动,为之慨叹,为之肃然起敬。

在四川奉节东卧龙山上有一座祠堂,祠堂附近,翠竹千杆斜影重重,潭水清澈白云悠悠。祠堂上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振衣千仞岗看大江东去拾秋色西来无端风景正愁人茫茫河山故国可为新亭莫泣;

下联:凭栏一杯酒问黄鹤何之呼卧龙不起自古英雄造时势悠悠天地匹夫有责健者其谁。

这便是奉节武侯祠,用来祭祀的正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祠堂的对联与景物让我们想起诸葛亮栖身的山林,他生活过的简朴草堂,那清风明月,那秀山翠竹,那小桥流水,是很有一股道家的隐逸气质。穿越千百年,诸葛亮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段传奇,一腔忠义。

穿过历史的浮云,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诸葛亮内心中的精神与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他拥有各种高贵的品质,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在做人上,他忘我无私,节俭严谨;在治国上他顺时而动,追求人人平等;他理想追求上,他渴望功成身退,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尽管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他却真正是一位英雄,人们眼中的圣人,正义和仁爱的化身。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抒发了很多自我看法:“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可以说这是对诸葛亮的一生最确切的评价了。诸葛亮去世之后,百姓追思怀念,千百年来没有停止过。这正是其人格的魅力,精神上的力量使然。

直到今天,道家的深奥又质朴的人生哲学和在其影响下的诸葛亮非凡的一生,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究。即便在当今社会,道家思想的人生哲学,和诸葛亮终其一生所诠释的做人真理,依然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智慧的无尽源泉。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老子.道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庄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张万起.世说新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张志远.论诸葛亮的法治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

[9]昆生.论蜀汉政权出现的特征与方式[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3).

[10]余鹏飞.近十年来三顾茅庐、隆中对研究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08,(1).

[11]燕海霞.诸葛亮对于汉文化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12]薛琳.诸葛亮南征对祖国西南边疆统一的贡献[J].大理学院学报,2007,(1).

[13]淮茗.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J].古典文学知识,2006,(5).

[14]李刚.道家的态度“冷眼热心”[J].哲学研究,2008,(8).

[15]李长江.道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J].长治学院学报,2008,(1).

[16]蒋雪群.论道家的人生哲学[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17]平飞.道家思想的特质与功能透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

[18]南怀瑾.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9]晋宏忠.论诸葛亮廉政思想及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0]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1]赵清文.诸葛亮的惠民思想[J].襄樊学院学报,2008,(6).

[22]胡文英.庄子独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虞世南.北堂书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4]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8

关键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三国文化

泱泱中华,千秋万载,三国时期所历不过短短百年,可谓流星一瞬,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厚重悠长的历史印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作为以弘扬三国文化为己任的遗址类博物馆,所藏文物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载体,承载着三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本文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着眼,以文物重现历史,展现三国文化的深厚魅力。

一、三国时期军事斗争文物

展开三国历史的画卷,军事斗争可谓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乱世之中,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频繁而激烈的战争串联起了整个三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发展历程,遗留下诸多经典恢弘的战争遗产和富有权谋智慧的军事哲学,也有许多巧思营造,为后世所继承发扬。

清康熙空城计粉彩瓷盘,底部为圆形,彩绘脍炙人口的“空城计”故事场景。“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第95回,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诸葛亮将计就计,不设防备,悠闲抚琴,反倒让逼近城下的司马懿感觉其中有诈,遂退兵。而这实际上是诸葛亮导演的一场虚实难分的心理战。画面中诸葛亮坐于城墙之上,头戴纶巾,悠然抚琴,两小童一人执宝剑侍立其侧,一人于城门口手持扫帚清扫阶梯;城下司马懿父子三人身骑骏马,仔细查看,不敢向前。右上绘一太阳,城墙左下绘有山石和一株松树。盘壁一周彩绘芍药缠枝纹饰,共8朵芍药,红白相间。底部有直径9.5厘米的青花圆环,底心绘有一青花螺纹。

民国三英战吕布将军罐,罐身彩绘“三英战吕布”故事场景。“三英战吕布”出自《三国演义》第5回,其背景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吕布时为董卓之义子,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大战,吕布以一敌三,最终战败,而三英扬名。画面中,刘备手持双剑,眉头紧皱;关羽挥舞大刀,怒气冲冲;张飞持枪俯冲,双目圆睁。三人皆身骑骏马,冲向前方的吕布,吕布身骑赤兔宝马,手持方天画戟,翻身对抗三兄弟。罐身的另一侧,墨书七言诗一首:“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桃园结义称三美,生擒吕布征战勇。决一雌雄胜为王,英名永垂众人钦”。

“空城计”与“三英战吕布”虽然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后的三国故事,但亦为后世所流播传颂。三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所展现的令人称奇的军事场面和智慧权谋,因此,与之相关的故事题材也一直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广为流传,使三国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还藏有一些三国时期的军事武器。

弩机使用灵活、善远程射杀,因此在三国战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江苏南京石门坎考古发掘出土的魏正始二年(241年)弩机、四川郫县出土的蜀汉景耀四年(261年)弩机以及江苏宜兴西晋建兴四年(316年)周氏墓出土的两件错金铜弩机等,其形态和结构都沿袭了汉代弩机的旧制。诸葛亮曾制作出“十矢俱发”的连弩,并建立了专门使用连弩的特种兵部队――连弩士,在战场中大显威力。

蜀汉铭文青铜弩机,机身有铭文“延熙十六年四月廿日中作部典口口遂绪吏李飞口杨汲口工杨茗作立坂重二斤五两”三十五字。从铭文来看,蜀汉的弩机有一定的模式。除成都武侯祠馆藏青铜弩机,四川省郫县太平公社晋墓出土的铜弩机铭文为“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典业刘纪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体例一般是“年号+中作部+主管官员名字+吏名+工名+弩机强度+重量”,“中作部”是政府主管弩机制作的官署,“典口口”、“遂绪”、“左典业”、“刘纪业”是主管弩机制造的官员,“李飞口”、“杨汲口”、“陈深”是监造官,“杨茗”、“杨安”是具体的制造者,三级负责,责任明确。曹魏弩机铭文模式与蜀汉类似,其刻铭体例为“年号+左尚方造+监作吏名+匠、师名+编号”。而孙吴弩机刻铭的体例较为特殊,除年号、匠名外,不见监造名,亦不见生产机构,主要刻具体的使用者姓名和职务。虽然魏、蜀、吴三国制度各异,但弩机制造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还藏有若干东汉铜蒺藜。此物因状若荆棘刺,与植物蒺藜相似而得名。使用时随手抛掷蒺藜,三尖撑地,一尖直立向上,推倒立尖,下尖又起,始终如此,使接触它的人不能避其锋锐而被刺伤,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多用来在对抗中根据地形、环境进行抛撒,刺伤敌方的马匹和士卒,故又称为“扎马钉”。

据清代张澍《诸葛武侯集・制作篇》载:“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于武功五丈原,亮卒,懿追之,两长史杨仪多布铁蒺藜,是三国之际已有之。”在陕西勉县的定军山一带,曾出土大量三国时期的铜蒺藜,这里曾经是诸葛亮北伐八年的军事基地。通过上述文献和考古实例,说明铜蒺藜在蜀汉的军事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蜀军缺乏马匹,难以与骑兵力量强大的魏军抗衡,在此情况下,扎马钉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使蜀军在劣势中占据主动。因为扎马钉的实用性,在后世历代乃至近代的战争中,仍然广为使用,同时也被誉为“武侯之物”,被视为诸葛亮智慧的结晶。

东汉四耳蹲蛙青铜鼓,属于灵山型,整体作覆釜状,鼓面中心饰太阳纹,8芒12晕,每晕内饰钱币纹,团花纹及变形羽人纹等,鼓面边沿一周等距排有六只青蛙,作蹲踞状,其中三只为累蹲蛙,背上各附一只小青蛙。鼓面边缘向鼓身外略有延伸,鼓身肩腹鼓突,束腰,空腹,撇足。腹部近束腰处附对称四耳,耳中穿有铁链。鼓身饰18道复线凸弦纹,复线凸弦纹之间饰云纹、雷纹、钱币纹及花纹等。靠近鼓足处饰对称二鸟。

西南地区的人民习惯将铜鼓称之为“诸葛鼓”,而“诸葛鼓”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宋元之前尚未发现相关记载。这其中有两种传说:一说铜鼓是诸葛亮南征时在军中制作,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警报;另一种说法,说是诸葛亮制作铜鼓,散埋于山中,是为了镇压蛮夷。这些猜测无法证实,但可以看出“诸葛鼓”的产生,与诸葛亮南征时施行的民族政策的深远影响息息相关。而明清时期《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故事的深入人心,使得当时的统治者们力图通过诸葛亮在西南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威望和尊崇,在镇压人民反抗的过程中树立威信,因而促成了“诸葛鼓”的产生。但不管如何,“诸葛鼓”这一说法,反映了诸葛亮南征政策的成功影响,时至今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仍然对诸葛亮抱有崇高的敬意。

二、三国时期社会生活文物

除军事斗争之外,从馆藏文物中我们还可以一窥三国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三足鼎立的政权分裂状态,三国时期的货币经济水平较两汉时低,同时货币制度也比较混乱,魏、蜀、吴三国在沿用两汉旧钱的基础上,还分别铸造了自己的货币,建立起了截然不同的货币体系。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227年)始铸“曹魏五铢”;而吴国则根据自身经济及物资条件,实行一种虚值的“大钱政策”,铸造“大泉五百”、“大泉当千”乃至“大泉五千”等大额面值的货币;蜀汉地处西南边陲,民寡国弱,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军费开支,因此也实行“大钱”政策。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始铸货币,主要为“直百钱”,面文有“直百”和“直百五铢”两种。直百五铢钱背多见模铸或镂刻的文字符号。阳文者,钱背穿左铸一个“为”字,代表是益州犍为郡铸造的,犍为地处通往国外西南通道上,因此经济交流比较繁盛。阴文者,主要有文字、数字、符号几类。

东汉灰陶说书俑,俑呈坐姿,头包巾,于额前系花结。面部丰满,眉开眼笑,额上笑出了四道皱纹,大鼻,张嘴。俑身微向后仰,耸肩,上身袒胸露乳,叠肚,右臂配环状饰物,左臂缚有响器。下身着窄脚裤,赤脚,右腿向前伸直并抬起,左脚弯曲呈蹲坐姿,坐于一圆饼形底座上。

类似形态的说唱俑,几乎都出现在巴蜀一带,可谓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一类陶俑,神态妙趣横生,动作夸张生动,形神兼备,令人忍俊不禁。两汉时期,四川地区自然资源富庶,经济发展稳定,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死后世界的营造更为重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流行,宴饮、娱乐便是地下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东汉墓中,出土了不少伎乐俑、舞者俑、说唱俑等。此类说唱俑的集中出现,也说明了这一时期四川地区说唱艺术的盛行,而这类说唱俑既带有娱乐性,同时也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既定格了墓上空间的生活气息,也为死后世界营造出了奇幻多姿的氛围,同时也可能带有娱神的功能,以帮助墓主升仙。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大量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字砖,其中也发现了大量三国时期的纪年文字砖:在曹魏墓葬中,发现“景初”、“正始”、“嘉平”、“景元”等四个年号的纪年砖,时代集中在魏中后期;孙吴墓葬中发现“太平”、“永安”、“甘露”、“凤皇”、“天册”、“天纪”等年号的纪年砖,时代集中在吴中后期;蜀汉发现的纪年砖较少,只有“建兴”、“延熙”这两个年号的纪年砖,时代为蜀汉早期与后期。我国自汉武帝即位开始创制年号(元狩元年,前112年),而砖室墓也是从两汉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三国时期纪年铭文砖的流行正是这一历史传统的产物。

三、遗庙丹青

唐宋以来,文人雅士来到成都武侯祠,谒庙怀古,在古柏苍烟间赋诗作画、撰文题辞,数百年中留下大量珍贵墨迹。杜诗《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脍炙人口。明清至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思潮历经巨变,书画艺术亦随之在表达形式与结构内容上发生嬗变,文人雅士或摘古典作书,或以古事入画抒怀思虑,咏物比兴,心、意、境三者交融合一,画中感物,物中观心,在成都武侯祠串联起一部以三国史事为轴线的独特画史。

隆中对乃表达诸葛亮总体战略思想和主张的名篇,亦是君臣二人相携共谋汉室复兴的开始。唐代李白有诗云:“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汉末的历史正是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变化。清杨鹏《浮邱子》曰:“《诗》曰:‘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敦,誉髦斯士。’有范也夫!昔伊尹起于有莘之野,以尧舜其君其民为志,卒能相汤伐夏,格于皇天。诸葛亮《隆中对》,无过数十言,而汉用之,于是跨荆益而成霸业。”

沈尹默(1883-1971年),现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沈尹默早年学二王、文征明,后多临米黄,又精研汉魏名碑,各书体皆能,是为一代开宗立派之书家。其楷书承魏碑面貌,结体灵动变化,用笔劲健爽利,笔墨清润古雅。所书《隆中对》结体庄重匀称,用墨凝练清雅,行笔严正洒脱,整体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表现出沈氏晚年的娴熟技法与沉厚气韵,把诸葛亮隆中对策之时奇谋在胸,壮志在怀的风发意气展露无疑。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八里旧城内,公元223年,蜀汉先主刘备薨逝并在此向丞相诸葛亮托孤。鞠躬尽瘁句出自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代娄师白“白帝城图”立轴,乃娄师白游历川渝名胜后,来到成都武侯祠,感受到蜀汉先主刘备与诸葛武侯当年英爽赫奕,如今仅祠庙犹存,叹其种种随身死而俱泯,而仅此遗庙供人拜谒,千载如生,当下思如泉涌,挥毫写就。画作用笔柔和圆润,前景用中锋勾勒轮廓,后用色湿染。山石以宽皴加湿笔墨染写就,后景以较淡的湿笔渲染柔化,画意清丽旷远,颇得宋画遗风。通观此画,遥峰浮云间,孤帆逐浪,山峦叠嶂。峭壁耸立处,林木丛密,遗庙犹存。与杜诗《上白帝城》中“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之意相得益彰,暗含高远孤独之感,显示出作者对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受遗作相,先主授之无疑,蜀相处之无愧这一史事的怀古幽思。

明佚名“诸葛武侯出师图”立轴,图绘诸葛亮头戴纶巾,身着轻袍坐于轮车之上,神态沉静,指挥若定。行从众多,均骑于马上,旌旗飘扬,气势撼人。史载诸葛亮五出祁山进行北伐,图中所绘山峦起伏之地应为出蜀道路。技娴熟,气韵瑰丽,中景紧密,山石松木以青绿细笔点染,山峰蜿蜒叠嶂,节奏流动,构图整体呈现晚明时期的典型风格,盘旋曲折,意味深长。

诸葛亮《隆中对》中曾提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出兵,北伐曹魏。然而是时关羽已殁,荆州亦失,先主病故白帝城。北伐之行以弱对强,以寡敌众,以远袭近,以劳对逸。在公元228-234年间,诸葛亮共发动五次北伐战役,但均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的几次反击也未成功,战事胶着,直至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北伐虽然未竟,但诸葛亮在数次北伐中所表现出的殚精竭智,坚忍不拔的意志,及其对先主刘备和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精神却彪炳千秋,激励后人。

现代刘孟伉隶书联,联文曰:“一杯土尚巍然,向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鳞古道,令人想汉代宫仪。”末尾钤二方印,上为朱文篆书,文曰“寐叟”;下为白文篆书,文曰“刘孟伉”。此联现位于汉先主刘备惠陵寝殿,“千秋凛然”匾下,语出唐刘禹锡诗《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联文为清代完颜崇实(1820-1876年)所撰,其在武侯祠亦留下另一咏颂刘备诗联,文曰:“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刘孟伉(1894-1969年),现代诗人,书法家、篆刻家。曾任四川省文史馆馆长。书法遗迹在巴蜀甚多,为人珍视。此幅用笔遒劲稳健,方圆兼具,气象古朴浑厚,结构方正匀称,线条简洁端美,整幅意蕴高古浑厚,完整地契合并烘托出惠陵寂静萧肃的氛围,意胜于笔,情与境交融融合,极具功力。

现代范曾行书蜀相诗轴,《蜀相》乃杜诗名篇之一,诗意自出机杼,情感凝练炙热,是杜甫入蜀后的典型作品。《唐宋诗醇》卷十五评《蜀相》诗曰:

老杜入蜀,于孔明三致意焉。其志有在也。诗意豪迈哀顿,具有无数层折。……此为谒祠之作,前半用笔甚淡,五六乃写出孔明身份,七八折转而下。当时后世,悲感并到……刘会孟日:一字一泪,写得使人不忍读。故以为至。

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此诗借游祠凭吊,表达了对蜀相诸葛亮忠义及才智的称颂以及对于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赍志而殁的叹惋之情。

范曾此书通篇章法缜密,线条遒逸舒展,结体庄重匀称,用墨厚重凝练,行笔洒脱激荡,整幅意蕴高古浑厚,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表现出书家的娴熟技法与沉厚气韵,与杜诗中豪迈沉雄的千年一慨深深契合,是范氏行书中的佳作。

四、谒庙怀古

今日的武侯祠,古柏森森,曲径通幽,游人如织。步入祠内,随处林立的碑刻与悬挂的匾联镌刻着历代文人对于三国峥嵘岁月及诸葛武侯的深切追忆,也记录下了见证武侯祠变迁的点点滴滴,让今人在拜谒祠庙的同时,亦能感受到“龙虎风云际会场,苍烟古柏汉祠堂”的沧桑韵味。

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简称“唐碑”,镌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裴度撰文,柳公绰书,鲁建镌刻,此三人皆为各自领域的名家,因此此碑亦被称之为“三绝碑”。

唐元和二年(807年),武元衡接任西川节度使,入川整治之前叛乱平定后留下的乱象,成效显著。元和四年(809年)二月末,他率其僚属二十七人在成都武侯祠拜谒诸葛亮,事毕,安排属下裴度撰文记事,刻建了这通石碑。

此碑的内容,主要是赞颂诸葛亮的“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缅怀蜀汉遗德,感慨当世之政。碑文作者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主张任人唯贤,坚持与权奸、宦官、藩镇割据势力斗争,平定淮西叛乱,辅佐唐宪宗实现了“元和中兴”,后又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生“累为奸邪所排,几致颠沛”,却能“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三十年”,其风骨品格,颇有诸葛武侯之遗德,因此也不难体会此碑文中言辞恳切之意,惺惺相惜之情,汉唐贤相之风,古今一脉相承。

自唐碑刻建后,不断有人在碑的正面、碑阴的空隙处及碑的两侧题记赋诗。现存历代题刻十六则,分题诗、题跋、题记三种,其中唐人四则,宋人六则,明人四则,清人二则。目前此碑位于武侯祠大门与二门东侧碑亭中,有砖砌碑亭保护,雄伟肃穆。

唐碑之上的历代题刻,大多是到蜀中任职的官员前来拜谒武侯祠时所留,有的感叹“三绝”之精妙,有的追忆蜀汉之风貌,有的记录碑刻及祠宇之沿革,如此种种,都如锦上添花,为唐碑不断注入更为持久更为厚重的生命力,丰富了它的观赏价值、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明诸葛武侯祠堂碑记,亦简称“明碑”,镌立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撰文者张时彻,书者不详,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石。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时彻担任四川巡抚。初至成都,张时彻依惯例拜谒武侯祠,并下令对其进行维修。同年八月,武侯祠修缮完毕,张时彻亲自撰写了《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碑文。

碑文介绍了武侯祠的历史面貌及渊源沿革,同时历数刘备的奋斗历程,感怀蜀汉基业的创立,并一再强调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歌颂刘备、诸葛亮这对明君良臣的千古典范,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明朝初年,蜀献王朱椿就O成都,在参观武侯祠后,认为“君臣宜一体”,故将昭烈庙与武侯祠合并,意为突出君尊臣卑的正统礼仪,但无奈“观者不察”,百姓反而把改建后的刘备庙称为武侯祠。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任四川巡抚王蘖谷奉请蜀王,认为“侯之功德大矣,不专何崇,不崇何称”,于是在浣花溪梵安寺(今草堂寺)旁又建起了一座武侯祠,但并没有得到世人的承认。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张时彻再次重建刘备庙宇,使之焕然一新,并写下此碑文,虽然内容是以纪念蜀汉皇帝刘备及其庙宇的历史沿革为主,但仍以《诸葛武侯祠堂碑记》为名,足见诸葛亮在张时彻及世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攻心联,为清人赵藩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所撰,现悬挂于诸葛亮殿堂前正中。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可以说是闻名遐迩,深入人心,其核心即在于“攻心”与“审势”。《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在与诸葛亮的交谈中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主张运用计谋瓦解敌人斗志,收复敌人军心,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其心服,便是“攻心”战术的最好实践。“审势”,即审时度势,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制定出适用于实际的执政策略,如若不然,太过宽松或太过严格,都不是良策。

赵藩此联,是针对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一意施行苛政而作。清朝末年,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义和团起义四起,时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采取高压手段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当时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多次劝谏岑春煊未果,心中抑郁,在武侯祠中下此联,借古喻今,希望通过宣扬诸葛亮的用兵理政之道,使“后来治蜀”者有所思考与领悟。不久后,岑春煊来武侯祠游玩,见此联后若有所思,之后便在镇压上有所收敛。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9

2010年新版《三国》热播,争论迭起。曹操到底是英雄还是奸雄?诸葛亮应该如何评价?蜀汉与曹魏,谁更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故事有哪些重要的不同之处?

几年前,在新版《三国》剧本讨论之初,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品评三国的易中天曾建议主要按《三国志》等史书中的面貌重拍(见本刊2010年第24期《易中天对于意见》文)。那么,对时下由新版《三国》引发的种种关于三国人物故事的争论,易中天有何看法?2010年6月14日上午,此前一直拒绝就“三国”话题接受采访的易中天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深度解读了“三国”在历史与演义中的走样变形,他并将此“走样变形”概括为来自“两股力量(读书人、老百姓)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

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次刊载易中天的专访,本期发表上半部:“曹操变脸”和“诸葛升坛”。

一、曹操变脸

曹操的脸,从“多彩”变成了“惨白”

《望东方周刊》:《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主题是怎么形成的?

易中天:简单地说,是有“两股力量三个梦”。这“两股力量”,就是读书人和老百姓。他们又都有自己的梦。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全都跟史书的记载有了差异。可以说,“三国”已在历史和演义中走样变形。

《望东方周刊》:曹操怎么变脸?

易中天:当然是越变越丑。比方说,东汉许劭的评语,原本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但到了晋人孙盛的《异同杂语》那里,就被篡改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从此,“奸雄”这顶帽子,就被死死地扣在曹操的头上。就连我的《品三国》,也只好说他是“可爱的奸雄”。

《望东方周刊》:那么,曹操的脸,原本是什么样子的?

易中天:至少不是白脸。东汉桥玄的评价,是“命世之才”。《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王沈的《魏书》,更是肯定了曹操的五大优点:用兵如神、知人善任、文武双全、作风简朴、赏罚严明。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望东方周刊》:难道曹操的脸,原本是红的?

易中天:当然不是。陈寿的《三国志》,就已经用“春秋笔法”,揭露了曹操的许多问题,包括缺点错误,也包括罪行。比如《武帝纪》兴平元年,就说他攻陶谦时“所过多所残戮”。《陶谦传》则说“谦兵败走,死者数万,泗水为之不流”。这就是有名的“屠徐州”。说得最严重的,是《后汉书・陶谦传》,说曹操所到之处“皆屠之”,而且‘叽杀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这就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必须谴责!问题是,这事有争议。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数万死者是战士,只能说明战争的残酷。按照《后汉书》的说法,男男女女都杀,人数也变成了数十万,这才是屠杀平民。到底是哪种情况,不清楚。

《望东方周刊》:曹操有没有杀戮过多的事情呢?

易中天:当然有。误杀、冤杀、滥杀,都有。比如杀崔琰,就绝对是制造“冤假错案”,连陈寿都说崔琰之死“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望东方周刊》:那就还是白脸?

易中天:问题是曹操还有另一面。比如我们都知道,关羽曾经投降了曹操,又在诛杀颜良之后,封金挂印,拜书告辞,重归刘备。《三国演义》还据此编出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曹操的命令,却是不要追杀关羽,放他走,因为曹操很欣赏关羽的“义”。这是他“仗义”的一面。此外,曹操还有悲悯的一面,柔情的一面,坦诚的一面,正直的一面,很多面。这样看,曹操的脸,应该是各种颜色都有。或者说,有许多张不同颜色的脸,但又张张都是曹操的。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也只会出现在曹操身上。然而到后来,这张“多彩”的脸就变成“惨白”的了。

这就不但是越变越丑,而且是越变越单薄。不但虚假,而且扁平。

曹操的白脸,首先是他儿子曹丕画的

《望东方周刊》:这么说,曹操变脸,是不对的?

易中天:谈不上对不对,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不变也得变。要知道,陈寿的《三国志》,原本是很客观公正的。比方说,按照传统的修史方式,他的这本书,应该叫做《魏书》,因为此前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后汉之后,就是魏。不管后世怎么评价,魏文帝曹丕的皇帝位,至少在形式上是汉献帝禅让的。因此从传统纪年的角度讲,魏是承接了汉的,晋又从魏沿袭而来。没有魏,就没有晋。这个不可否认,何况陈寿还是晋臣。但是,他却把书名叫《三国志》,实际上承认了有三个独立的国家,承认曹丕、刘备、孙权都是皇帝。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说明他并没有偏袒谁。这是一个学者的立场。我们现在有“三国”这个词,有《三国演义》和那么多“三国戏”,真是应该感谢陈寿。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后来有了“尊刘贬曹”呢?

易中天:这涉及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中国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主制从夏启开始,之后天子都是世袭。其合法性,来自上天的授权,叫“天命”。你看古代皇帝的诏书上,都要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嘛!如果要改朝换代,就得革命,全称是“革除天命”。但这是天的事。天子失德,必须天来废他。问题是,汉献帝并没有失德呀!他也没有像殷纣王、秦二世那样,弄得“天怒人怨”呀!所以后世认为,魏承接汉不是天意。这就只能叫做“篡”,不能算是“正统”。汉的皇帝既然必须姓刘,蜀汉成了正统,因此要“尊刘贬曹”。

《望东方周刊》:如果曹丕不“篡位”,就没有后来的事?

易中天:没错!不但没有“尊刘贬曹”,就连“三国”都没有。因为曹丕不称帝,刘备就不敢。刘备不称帝,孙权就不敢。曹丕一开头,就好办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但脏水,却都泼到曹家;罪名,也得姓曹的背着。谁让你‘始作俑”呢?所以我在《品三国》中说,曹丕皇袍加身之日,就是曹操涂成白脸之时。曹操的白脸,首先是曹丕画的。当然,这只是曹操挨骂的主要原因,不是惟一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郭沫若其实做了“标题党”,曹操不需要“翻案”只需要“正名”

《望东方周刊》:曹操挨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易中天:晋代就开始了。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首开曹操“篡逆”之说。他还主张把魏从历史上抹掉,认为“皇晋宜越魏继汉”(《晋=陪-习凿齿传》)。

《望东方周刊》:从习凿齿开始,曹操就变成白脸了?

易中天:不是“白脸”,是“花脸”。因为直到唐,还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宋以后,曹操的白脸形象才完全定型,并深入人心。骂得最凶的,有苏轼、朱熹、陆游,再就是罗贯中和乾隆帝。这两个又最厉害。罗贯中征服了老百姓,乾隆帝吓住了读书人。要知道,乾隆可是最会搞“文字狱”的。他说曹操是大坏蛋,谁还敢说好?除非不要脑袋。

《望东方周刊》:也只有和郭沫若敢了,您对他们替曾操翻案怎么看?

易中天:不,历史上第一个对曹操重新做出评价的,是章太炎。之后,又先后有胡适和鲁迅。之后,又有吕思勉先生明言“替魏武帝辨诬”。最后,才是郭沫若和翦伯赞。其实依我看,郭老电只是做了“标题党”。因为史学界的主流意见,一直就跟文学界大不相同。比如陈寅恪、周一良、田余庆、张作耀诸先生,便都对曹操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有这么多顶尖级的历史学家撑腰,我不知道把曹操的历史形象告诉公众,有什么不可?总之,曹操不需要“翻案”,只需要“正名”。

《望东方周刊》:请问如何“正名”?

易中天:回到陈寿即可。

二、诸葛升坛

诸葛亮跟曹操,太有可比性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从宋朝开始,人们就普遍不喜欢曹操?

易中天: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宋朝确实是一个分水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权要让步于皇权,中央集权于皇帝。秦汉时期,宰相和皇帝是可以分庭抗礼的。那时的宰相有三个,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号称“三公”。国家有事,先由三公“会议”,拿出方案,交给皇帝批准。皇帝五日一朝,其实不过‘‘橡皮图章,’。所以汉武帝很不满意,搞出个“大将军”来对抗宰相。但是直到唐代,宰相的权力还是很大。皇帝的诏令,宰相不副署,就不能生效。另外,朝见的时候,宰相是坐下来讨论问题的,所以叫三公“坐而论道”。但宋以后,宰相就只能站着了。明太祖朱元璋,则干脆把宰相废掉,从此明清两代无宰相。总之,宋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必须“尊刘贬曹”。因为曹操是以丞相之位篡取皇权,而诸葛亮没有。这是第一个原因。

《望东方周刊》:第二个原因昵?

易中天:宋人不喜欢曹操的第二个原因,是曹操瞧不起士大夫,打击士族,打击读书人。被他杀掉的,不少是书生。比如孔融,’比如边让,都是“因言获罪”。而宋朝,又恰恰是士大夫地位最高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与子孙“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宋代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样高,怎么会喜欢跟读书人过不去的曹操?就算为了保住自己的崇高地位,也得把曹操当作“反面教员”,斗倒批臭。何况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你曹操杀了我们那么多弟兄,我们难道不能骂你个狗血喷头!别以为读书人手无寸铁好欺负。告诉你,笔杆子的作用,有时候也不亚于枪杆子!

《望东方周刊》:还有别的原因吗?

易中天: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喜欢树典型,要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这个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还最好能同时出现。巧得很,三国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反面教员可以让曹操来充当,崇拜偶像则当然是诸葛亮。

《望东方周刊》:崇拜偶像为什么是诸葛亮呢?

易中天:因为诸葛亮跟曹操,太有可比性。第一,他们都是丞相,还都是汉丞相,也都“开府”(就是有自己独立的办事机构),有着独立于皇权的相权。第二,他们也都封侯,还都是最高一级的县侯。曹操封的是“武平侯”,诸葛亮封的是“武乡侯’,名字听起来都像。第三,他们都是丞相兼领州牧。曹操领冀州牧,诸葛亮领益州牧。你看像不像?太像了!

《望东方周刊》:但是他们又截然相反?

易中天:对!曹操“篡逆”,诸葛忠诚。这真是送上门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员。因此,为了崇拜诸葛亮,必须贬低曹操。反过来也一样。为了打倒曹操,必须抬高诸葛亮。这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是朝野上下的需要。客观不客观,历史不历史,那就顾不上了。

朝野上下一条心,把诸葛亮推上了神坛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说推崇诸葛亮,是朝野上下的共同需要?

易中天:因为都需要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又都一眼就选中了诸葛亮。皇帝老儿喜欢,因为他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群众喜欢,因为他廉洁,光明正大,克己奉公,知识分子喜欢,则因为他待遇太好。宋朝科举制度已非常成熟,所有的读书人都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读书做官’。但这个“官”能不能做,能够做成啥样,可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做官以后,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尊严、体面、独立性,就更是玄乎。唯独诸葛亮,好像都做到了。所以,宋以后知识分子的理想,就是像诸葛亮一样,自己端个架子在家里坐着,皇帝来请,还请三回。请出来之后,言必信,计必行。这实在是太让人向往了!

《望东方周刊》:这就是说,社会各阶层,都把诸葛亮当作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易中天:对!统治者需要忠臣,老百姓需要清官,读书人需要样板。三个代表三个梦,朝野上下一条心,就把诸葛亮推上了神坛。

《望东方周刊》:这种推崇,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

易中天:忠诚和廉洁绝无问题。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加上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谦虚谨慎、以身作则、求真务实、执法如山等等。总之,诸葛亮确实是正人君子、道德楷模。他的个人品质,无可挑剔。但他在刘备那里的分量和地位,被夸大了,也被神化了。至少在军事上,刘备更信任的,文为庞统、法正,武为关羽、张飞。所以,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后,诸葛亮的感叹,便是“如果法正还活着就好了”(《三国志・法正传》)。这说明什么呢?诸葛亮说话并不管用,甚至可能就没说。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要夸大诸葛亮呢?

易中天:因为偶像都是制造出来的。制造偶像,先要从道德上做文章。碰巧,诸葛亮本人道德比较高尚,曹操却有不太好的记录,所以把这些都放大。但是,光讲道德,并不好玩,也不完美,不太容易通过大众文化传播。除非这位偶像,像岳飞那样被冤杀,还可以煽情。诸葛亮又不是。这就要把他从“忠臣”变成“智圣”,给他“士曾光添彩”。比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便都是虚构的。

《望东方周刊》:三顾茅庐,总是真的吧?

易中天:是真的,但具体过程史无记载。《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完全可以虚构,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把诸葛亮说成不想出山,就不对了。诸葛亮是一个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男子汉大丈夫,他怎么会不想出山?他不出山,呆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吗?显然,罗贯中表现的,是下层知识分子的理想。罗贯中本人,曾经参加张士诚的起义军,被朱元璋打败。他把自己的不得志,投射到诸葛亮身上。说难听一点,就是。

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跟着那些酸腐小文人起哄

《望东方周刊》:能不能举例说明?比如诸葛亮的北伐,对,还是不对?

易中天:说到诸葛亮的北伐,我想请大家注意―个事实,那就是刘备死后,曹魏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蜀汉。这就有了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主动挑衅?《出师表》的说法,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当然是实话。但曹魏并未进攻,吴蜀又已修好,请问威胁从何而来,益州又何以“疲弊”?结论也只有一个,就是内部出了问题。

《望东方周刊》:当时的蜀国,有问题吗?

易中天:问题大了。我们必须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一个“鸡尾酒结构”。上层,是“荆州集团”,即“刘备亲信”;中层,是“东州集团”,即“刘璋旧部”;下层,是“益州集团”,即“本土士族”。这样一个结构,肯定是要闹矛盾的。就算诸葛亮自己道德高尚,执法公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打的是国内战争。因为只有让国家处于紧急动员状态,才能镇压国内的反抗势力。他不断北伐,政治口号是中兴汉室,但更现实的考虑是解决国内问题。

千秋诸葛我评说篇10

我与桃园英雄的结识

崔建坤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寒假时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读完之后,万分感慨。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演变,不禁感叹,这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中国家朝代兴起衰亡,循环往复。在此期间,既有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肱骨之臣,又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骁勇之士,也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世奸雄。《三国演义》描绘了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的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生动的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纳贤的刘备,忠诚的诸葛,重义的关羽,无不各极其态,都给予我心中震撼,精神洗礼。

煮酒论英雄,谦让有理。三让徐州,重情重义。这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胸怀大志,谦逊有加。但他并非尽是伟大,而无半点私心私欲。只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屡败屡战的精神和他礼贤下士的态度。他虽多次寄人篱下,但从未放弃过称霸天下。他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能人义士死心塌地的助他一臂之力,这种向心力,令人叹服,你若重情重义,他人便会不离不弃。在诸多贤者中,诸葛亮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奇人。

他躬耕南阳,隐居茅庐,不问世事,德行兼修,曾以管仲、乐毅自拟。而他的家室,古之传曰:“家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从古至今,有此境界者又有几人?他性格中和,但不愿出仕,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入幕,衷心侍主。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之大计,又向他做出了攻打中原的战略方针。刘备死后,后主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但诸葛亮并未取而代之,仍为汉室尽心尽力。他聪明绝顶,才华横溢,集百家之长,众学之精。他知天文,晓地理,通人情,达奇门遁甲自然兵法,会阴阳,算数,八卦,五行,可谓集尽三韬五略之道。他一生与奸邪斗智斗勇,为战乱时代开拓光明而努力,他怜悯天下苍生疾苦,欲尽早完成统一大业,是以晚年仍不辞艰辛北伐,六出祁山,以致积劳成疾,病逝于定军山五丈原。后人称其:“至圣先师”并引以为智慧忠贞的化身与代表,为其供香立庙!至此,受世人朝拜,万代之传唱。

话说关羽,追随刘备,镇守荆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此人一生义字当头,衷心追随义兄,骁勇善战,不畏艰难,率兵打仗,所向披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使人闻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他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但不幸遭人算计,败走麦城,首级被取,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首安葬洛阳,孙权以诸侯之礼将其身躯安葬当阳,因此后人称之: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后主刘禅追封其为“壮缪侯。”

历史车轮不断前进,一幅幅,一幕幕,读来犹似亲临,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