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16:54

职成教育

职成教育范文篇1

1、职业教育规划

[检查落实规划的实施]检查各职校《20*-2010年职教发展规划》近期目标的落实情况;各职校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修订学校的《20*-2010年职教发展规划》,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2-3月)

[争创示范性职业学校]根据我区教育资源的实际,在加快*外事学校北址扩建工程和其他学校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规划调整我区职业教育布局,争创示范性职业学校。(1-12月)

2、教学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教学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改革,探索尝试建立学分银行制度,鼓励实施“技能+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鼓励学生多取证。(2-12月)

[修改完善学分制实施方案]各校根据已制定的“学分制实施方案”以及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研究、修改、完善“学分制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学分制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灵活性。(2-5月)

[学分制相关工作交流会]组织召开“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交流会”、“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德育工作交流会”。(3-12月)

[职业技能取证工作交流会]组织召开各校职业技能取证工作经验交流会。(9-10月)

[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搞好市场调研工作,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适应我区经济的发展与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市教委职成处新的“骨干特色专业评价体系”,评审区级骨干特色专业,推动专业建设。(2-12)

[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高职业学校实训基地装备水平,加强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增强实训基地的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学校要认真规划建设好1-2个实验、实训基地。(1-12月)

[组织评优课活动,考核学科带头人]结合我区的实际,组织我区中职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做一节示范课,并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在基层选拔的基础上,推荐参加*市组织的语文、数学学科的评优课活动。按照区教委的要求,对职业学校区级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3-6月)

[加强联合办学监控]做好20*年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适时组织教学干部与德育干部赴联合办学的外省市学校,对联合办学学校的招生、教学、德育进行指导与监控。(1-12月)

3、德育工作

[组织落实德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市、区德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组织学校学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会议精神,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大纲》的贯彻和实施,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1-12月)

[奥运主题活动]以迎奥运为动力,继续组织职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1-12月)

[德育学分工作]根据*市教委《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进学分制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导、检查各职校德育学分的实施工作,并及时进行交流与总结。(2-12月)

[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区职教德育兼职教研员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针对职校特点开展德育教科研活动;对德育干部、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德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德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继续出版《德育文摘》,增强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和交流力度。组织开展德育优秀成果征集活动。(2-12月)

[德育相关活动]继续做好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先进班集体和紫禁杯班主任的评选工作;举办第四届“文明风采”大赛;适时召开职校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1-12月)

4、教科研工作

[课程体系改革与分层教学科研工作]继续做好常规性的教研和科研工作,重点进行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改革的交流研讨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指导。(3-12月)

[专业课科研工作]以*市语文、数学评优课为契机,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交流与研讨,积极推动我区专业课教学改革。(6月)

[组织各学科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推动我区职业学校各学科均衡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各教研室组织相关学科的师生竞赛活动。语文、数学将围绕其基础知识与能力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英语将围绕“奥运”组织系列活动;计算机组织NIT考证以及其他技能竞赛活动;专业课教师将参加区级专业教学技能竞赛活动。(3-12月)

[组织课题立项]积极开展以科研促教研活动,做好“十一五”课题立项。(1-12月)

二、成人教育工作

1、成人学校的管理工作

[成人学校工作会议]20*年1月,组织全区成人学校工作会议,就我区各类成人学校目前面临的困难及今后发展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1月份)

{教学质量监控}由于成人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断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质量监控,才能更好有序地促进成人学校的健康发展。会同职成教中心、区经科大,就成人中等学校教学质量工作进行座谈,并加强成人中专达标考试的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12月)

[学籍管理]20*年9-10月,按照*市对中等学校的学籍管理要求,组织对我区成人中专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做好备案并认真核查。(9-10月)

[职工学校座谈会]20*年,做好职工学校的统筹、管理、服务工作。适时召开职工学校座谈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即成人学校是成人教育的培训基地,要克服困难,增强教育培训力度,全力以赴为西城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12月)

2、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成人教育三项培训工程]20*年,在西城区成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协调下,起草“20*年西城区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牵头组织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程(即:岗位综合培训、现代企业教育、中高级人才教育)。加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力争全年组织各类干部教育培训达十万人次;组织各类工人教育达一万人次。(1-12月)

[成人教育培训大会]20*年3月份,在政府大院组织召开20*年全区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将总结全区过去一年来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对今年全区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布置。会议还将表彰全区20*年度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涌现的优秀培训项目及优秀个人。力争通过这次会议,各单位明确任务和目标,为进一步在我区开展新一轮的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起到推动作用。(3月份)

[成人教育研讨会]20*年9月份,以区成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组织召开20*年秋季西城区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研讨会,会议将就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及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9月份)

[职工教育经费检查]20*年年中,适时会同区劳动局,围绕贯彻落实《*市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第二十二条,企业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主要用于职工职业培训的有关规定,对全区各企业对依法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情况,进行工作检查。(5-9月)

[教育培训专家讲座]根据成人(职工)教育培训的三性(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的特点,组织一次专家讲座。并根据全区职工教育的实施进展情况,研究召开西城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的可行性。(4-10月)

[成立职工教育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20*年,成立西城区职工教育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组织市区专家,对西城区的职工教育情况进行理论指导,年终将对工作富有特色的单位的工作进行评比和表彰。(3-12月)

3、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

[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20*年要依托区成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加大评估工作力度,争取评选3—5家西城区创建学习型机关先进单位,使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推进机关建设。(1-12月)

[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20*年,要继续加强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要重点围绕发展企业教育为主,下半年争取评选1—2家西城区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并从中推选一家参加*市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先进单位的评选工作。(7-12月)

[学习型事业单位创建工作]20*年继续探索学习型事业单位的创建工作,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力争评估1--2家先进单位,带动全区创建学习型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7-12月)

[试点单位工作视导]20*年,为了扎实推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组织部分市区专家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机关、企事业)试点单位进行工作视导,帮他们找问题、找差距,扎实做好创建工作。(1-12月)

[评估工作回访]针对去年在评估过程中专家对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不足,对已评估过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工作回访。对各单位一年来在完善不足方面进行监督落实,真正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为各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6-12月)

4、理论研究工作

[组织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区的职工教育培训及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3月份,由区成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教委职成教科会同区经科大、区职成教中心、区成人教育学会共同组织西城区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授课内容将涉及西城区情(包括经济形式)、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文化、机关行为规范及服务意识问题、企业教育(学习型企业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及机关建设(学习型机关问题)、职业生涯设计、培训总结及计划撰写应注意的事项等有关问题。(3月份)

[组织参观交流]20*年5月份,协助区成人教育学会,组织部分单位,就职工教育培训问题及学习型组织创建情况外出参观交流学习。(5月份)

[区县工作交流]20*年6月,将组织全区负责成人教育工作的同志,与兄弟区县(待定)就成教工作进行工作交流。(6月份)

职成教育范文篇2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职教发展氛围

通过会议、文件、实施目标管理、新闻媒体和街头展示等形式广泛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和上级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成果、地位和作用,继续宣传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进一步营造党政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自强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招生,进一步扩大职教规模

加强对职教招生工作的指导。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加强职高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春秋两季招生。召开全县中职招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片区督学、生源学校、招生学校和招办的职责。强化职教招生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将职教招生任务纳入对各职业学校和具有初中毕业生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实施一票否决。将统一制发的职教招生宣传材料(含招生简章)送发到每个初中毕业生手中,采取强有力措施规范职教招生秩序,切实做好中职招生工作,确保完成我县3200人的中职招生任务,并向市级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生源。

三、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职教办学活力

坚持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和创新促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教体制。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职教管理体制,形成部门配合、行业支持、城乡互补、协作发展的职教格局。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国办,鼓励联办,发展民办。在支持办好凤凰、全星等现有民办中职校的同时,支持和指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使民办职业学校成为我县中职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三教”沟通,瞄准社会需求施教。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订单”教育不低于2000人规模,形成大中专、普职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注重职校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严格执行“双证书”制度。狠抓就业推介,确保就业(升学)率*95%以上,努力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能就业。四是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行专业组(部门)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全员聘任制,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教师优胜劣汰,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四、抓点促面,进一步提高职教办学水平

继续抓好重点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巩固亭子职高“市重”地位,*县职高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和示范辐射作用。做好专业调整的调查论证,*县职高完成一个省级骨干专业建设,培植服务于化工基地和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与培训项目。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的工作思路,强化宏观管理,着力微观指导。推行目标责任制、教学成效跟踪制,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增强职业学校承受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

五、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

积极开展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加大本科学历层次教育、紧缺专业教师教育和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拓宽本科层次教育的渠道,尤其是要组织中学教师参加电大远程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函授本科学习。通过努力,使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升到99.2%、95.5%和70%。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职成教育范文篇3

一、从“人才强市”战略高度提高对职成教育的认识

1、办好职成教育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类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规模上不去,基本还停留在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阶段,赖以养活130万市民的农业也受到境外低投入、高产出农产品的冲击,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城市文明化程度不高,发展速度不快。导致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我市虽有130万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掌握了现代劳动技能和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太少。以2000年为例,当年全市专技人员总数不足1.5万,每万人口中只有专技人员120多人,远远低于约243人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约198人的湖南省平均水平。1万多名的专技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只有305人,大多数是员级以下的初级人才。所有专技人员中,农林工交、财贸金融、经济管理、实用技术、信息资源开发等系列的实用人才比重太少。因此,提高市民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就成了我市当前经济建设中刻不容缓的任务。职成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批拥有现代技能的劳动者。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就要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加强科普知识、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经济工商管理、农业种养技术的讲座和培训,努力为家乡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的实用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市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就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实现加工增值。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应用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因此我市当前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人才,职业中专和成人中专就蕴藏着培养这类人才的巨大市场。

2、办好职成教育是全面振兴耒阳教育的需要。

职成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讲要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决不是单一的发展普通高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成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为2000美元以下时,职高与普高的比例一般为7:3,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这个比例才依次下降。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职成教育的规模不仅未能高于普高,而且还远远低于。人才市场资料还显示,职业中专的毕业生比普通高中毕业生就业方便,工资待遇高。因此,当前我们应促使职成教育成为我国培养农村专门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主要手段。我市要通过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低、巩固率低的落后现状,为2008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职成教育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军。我市职成教育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非常严峻,甚至可以说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它直接制约了我市初中毕业升学率和高中入学率的提高,也间接地影响了我市“普九”成果的巩固。为此,我们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今年中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三教统筹,作好规划,强化措施,大力发展职成教育,保持职成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促进职成教育与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初步构建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立足服务“三农”政策统筹发展职成教育

去年,我市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今年,我们要遵循“多方协调,多管齐下,多渠道变通”的“三多”原则,按照“外援内引,挖掘特色,面向市场,校企联合,形式灵活”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我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职业学校招生力度,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壮大职成教育规模。

(一)坚持职成教育服务“三农”的正确方向。

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是当前我国中等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我市当前农业比重占绝对优势,农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市职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国民素质(农民文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目标。

(二)推行职成教育办学模式和制度创新。

改革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是增强职成教育办学活力和适应性的重要措施。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方尝试,大力推行联合办学,引导、鼓励和扶植教育以外其他部门和民间人士来参与办好职业学校,逐渐改变职成教育由教育部门独家办学的局面。

职业学校还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要进一步改革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采取措施,多方探索创新人才培训模式,鼓励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岗位培训。

(三)挖掘职专、成专优势资源,实施特色办学。

1、关于耒阳职业学校的建设:探索建立“一体两翼”的职成教育办学模式。①职业中专要增强“一个认识”,确立“两个目标”,搞好“三项建设”。一个认识:即要让职成教育姓“职”,不能任意转向或改姓“普”。两个目标:即确立年内争创省示范性职业中专,明年争创部级示范中专,坚定不移地朝这两个目标奋进。三项建设:学校硬件建设省内少有,关键在于搞好软件建设——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明确,学校办学体制灵活多样、方便学生,专业设置要切合实际、稳中求变,学校管理要特色鲜明、开放搞活,要通过先进管理方式的应用和成熟管理经验的推广,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创造条件。

②职业中专里的综合高中:课程设置在高一、高二时就要有意识地增大职业技术课的比重,一定要引导学生向姓“职”转向,高三时要及时大批量分流到职专,对口升学考试。要坚持职高姓“职”不姓“普”,要认识到开设普高课程是为了稳定职高生源。只有这样职高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存在价值,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真正认可。否则就会“离谱”,“离谱”就会短命。

2、关于成人中专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

①成人中专的办学要突出“农”字特色,按“引进、示范、推介、经营、服务”的“十字方针”,围绕种养加工设置专业。还要加强与农、林、科技、畜牧、水产等部门联系,搞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成人中专教师要经常下到农村基层,提供技术服务,推广科技知识,加强农技培训,指导农业生产。各教育办要协助具体抓好落实。

②全市要以成人中专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以各类种、养、加工基地为载体,培训引导和帮助全市农民,学好致富本领,掌握一两门种养专业技术。

3、按照谢副市长在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指示,做好职教、成教四个方面的结合文章:

①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好种养示范的文章;

②与工业改制相结合:做好下岗上岗培训的文章;

③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做好就业指导的文章;

④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做好按项目培训技工的文章。

三、增强“三个力度”确保各校招生任务完成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我市职成学校要加快自身建设,搞好内部管理,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吸引力,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推得出。一是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切实加强技能和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实用人才;二是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积极发展校办产业,提高办学活力和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为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创造条件;三是要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和健全“订单”式人才输送模式。四是要注重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职成教育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那些既懂教育又懂经济,既能当校长又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双肩挑”型人才,把他们选拔到职成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

各招生学校要尽其所能,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自我宣传力度。其一可运用学校宣传栏或发行精美小册子,也可通过电视台或制作精美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宣传职成教育的新观念、新形势,新政策,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来就读。其二可建立学校招生网页,形成招生网络,经常报道或本校和学生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势和资源优势。

2、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大政策力度。

各中学要加强领导,采取过硬措施,严格执行局颁(2004)18号文件,狠抓今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全面完成职成学校招生任务。

——层层落实责任成立升学和招生领导小组。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各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漠然视之、马虎应付、流于形式。局里已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调度全市职成学校的招生工作;招生学校也要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建立招生网络;各中学要相应的成立由校长亲自挂帅、初三班主任为成员的升学领导小组,并将招生任务分解到班,落实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建立和健全行政领导包班、班主任和毕业班科任教师包人的责任制。过去我们很多学校,眼睛只盯住考重高的部分学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分流及指导工作,没有考虑将这个“大头”送一程。殊不知,由于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分流工作,使得我们初中升学率老是上不去,也是导致初中巩固率低的重要原因。今年,我们将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巩固率的重要指标,纳入“普九”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重视起来。

——具体明确制订升学和招生工作方案。各中学要继续加大职成学校招生宣传力度,要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和主题班会宣传职成教育,重点介绍我市三所职成学校的情况,进一步鼓励学生申报上述学校。各校还要制订包括招生任务和奖罚措施在内的招生工作方案,要求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学校还要保证一定招生经费,方案要求责任教师人手一份。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填写好职成学校申报表,对已申报职成学校的学生要搞好跟踪落实,严防死守。

——纪律严明抓好毕业班教师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搞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好两个会议,即全体毕业班教师和学生动员大会。要跟老师们进行“四讲”教育:讲透政策、讲明任务,讲清责任,讲好奖惩条件。要同学生搞好“三帮”:帮助学生认清升学形势,帮助学生明晓择校的利害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申报学校的全面情况。这里强调三条纪律:一是凡未列入我市跨县招生计划的市外职成学校等单位不得在我市任何学校进行任何招生活动,任何学校不得向这类学校提供毕业学生名册、名单、档案等;二是严禁私自向上述学校输送学生,坚决杜绝买卖学生及买卖学生名单的行为;三是已列入我市跨县招生计划的市外职成学校进行招生活动,必须持有职成股出具的介绍信,录取学生的通知书上必须加盖“耒阳市职成教育招生录取专用章”,否则学校应予以拒绝。

——步调一致做好报考、录取和组织入学工作。各校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报名录取、组织入学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能走过场。暑假毕业班教师要送好通知书,毕业学校要配合招生学校组织好学生入学。过去有很多学校的通知书没能及时发到学生手中,一摞一摞地丢在办公室,最后都进了废纸篓,浪费了招生学校的心血,影响了招生任务的完成。建议学校行政暑假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招生劝学组,到学生家中进行个别家访,直至学生进入职校为止。

职成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类别特征;养成教育;困境;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在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高级一流专业技能人才。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使命。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主要指学习、言语、思维、生活等方面的习惯教育。目前,高职学生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一部分,在养成教育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研究意义。

二、高职学生类别特征多样化背景下养成教育困境

高职学生就整体而言,思想政治品德主流是积极向上,主动进步,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但是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学习状况、心理健康方面表现令人担忧,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困境,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随着高考改革和单招政策的实施,高职学生类别特征呈现出多样化,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1、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养成教育困境

(1)集体认同感薄弱,组织纪律缺失。大多学生自由散漫,不接受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的约束;学校特意为学生举办文体活动却得不到学生支持,育人全过程全方位难以体现;学生无视班级和学校规章制度,严重脱离集体,校外租房、夜不归宿、网吧通宵、迟到旷课等现象频频发生;宿舍卫生有待改进,内务杂乱,缺乏青春正能量。

(2)陋习严重,缺乏社会责任。高职学生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难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不受家长重视,监管力度和家庭教育薄弱,致使学生养成了撒谎、抽烟、酗酒、、手游、网上直播、网上、网上借贷、不文明恋爱等陋习;“四大意识”缺失,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3)不重视志愿服务,利他思想有待提高。平日只有部分同学是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主要以学生会、红会、班干部等人为主,高职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课外活动的覆盖面较窄。

(4)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高职学生害怕吃苦、害怕劳动,喜欢享受和攀比,缺乏公诚勤朴精神。部分来自偏僻农村的学生来到大学里开始贪玩,生活动力不足。

(5)网络思想言论不规范,喜欢跟风。高职学生喜欢将一些不良言论和事件转发到朋友圈和微博,甚至在百度贴吧发表不良言论等,传播一些负能量。

2、高职学生在学习状况方面的养成教育困境

(1)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在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差,专业课学习难度大。高职学生来源于单独招生或者统招专科批次,近年来高考人数下降和高职院校扩建加剧了招生难度。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尤其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基础性自然学科。经过座谈会、谈心谈话、问卷调查和班会等渠道了解到部分学生课上听不懂、课下不预习,形成了学生厌学弃学的不良学风。

(2)缺乏学习计划和学习动力。据调查约80%的学生能按时参加教学活动,遵守班级考勤纪律;另外约20%经常出现旷课、打游戏、宿舍睡觉等现象。目前,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课上玩手机睡觉、上课不拿书、不做笔记、不提问题等迷茫症状。

(3)缺乏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学习主要有社会实践、社团经历、学生会活动、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学术报告讲座、招聘会、勤工俭学、课外阅读等。高职学生课外学习的覆盖率明显低于本科院校,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有待提高。

3、高职学生在心理特征的养成教育困境

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健康测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具有聪明机灵、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良好、为人厚道讲义气等优势。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明显。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未引起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足够重视,高考过后渐渐地察觉自己与同龄人间的差距;很多偏远地区仍然存在“高职教育是最低层次的教育”和“大专想念就能上”的陈旧观念在社会上盛行。

(2)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随着5G通信和互联网+时代到来,学生主要通过移动网络获取资讯、读书交友、休闲娱乐、购物消费和网上面试等,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致使“90后”、“00后’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语言表达方面缺乏层次和逻辑。

(3)个人情感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学生渴望拥有甜美的爱情,可是恋爱过程充满酸甜苦辣,恋人间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吵架、分手等现象。情感问题属于个人隐私,一般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大学生如何端正恋爱观,还有待继续深入教育。

(4)就业压力长期困扰着高职学生。由2018两会政府报告可获悉今年毕业大学生820万,同比去年增长3.14%,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选择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深入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从而能够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业压力困扰着学生,需要合理疏导。

三、完善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

1、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精神引领。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真正做到在课堂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

(2)引导学生从小事情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党员发展主题班会、思政课、团总支、学生会、学校社团、暑期社会实践和文体比赛等平台教育培养学生,在具体的事务中锻造学生品德,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大学不但要着眼“大”,还要落脚于“小”,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小尝试”“小坚持”“小责任”“小精彩”。努力培养学生对组织纪律观念和规章制度法律敬畏心,踏实肯干能干愿干的责任心,勤勉学习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念。在《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的4大育人功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而高职学生恰好具备贪玩喜爱运动特点,因此要更加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

2、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对策

(1)改变教学策略,调动课堂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尽可能生动起来,通过视频、列举实例、实验实训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严格上课考勤和课堂纪律,鼓励学生特长爱好的发展。

(2)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作为高职学生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应该在社会实践方面留出空间。比如周末和寒暑假可以做一份兼职,以成年人的心态体验自己的大学生活,查找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方面的不足。在社会实践和校园学习角色中规划自己的职业,制定自己的目标。

(3)告别陋习,争做文明大学生。通过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督导力度,让学生努力做到准时到课、文明就寝、放下手机、杜绝抽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普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将学生书本中获取的传统知识和智能时代新知识新理念深度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3、针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对策

(1)构建四级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紧密关注学生动态。学校围绕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主要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情感学业、厌学弃学、抑郁焦虑、就业压力等方面。每学期按时对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协会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心理健康服务落地生根。

(2)开展心理健康专项活动,让心理健康深入人心。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剧、心理游戏、心理健康选修课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主动享受心理健康咨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正确归因,正视自我并悦纳自己。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着促进作用,消极堕落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着阻碍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科学合理用餐、按时就寝、加强身体锻炼、减少酗酒抽烟行为。

(4)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同学生从心灵深处交流。辅导员和班主任按照计划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包括家庭情况、学业情感、校园生活、职业规划等主要问题,与学生建立充分的信任,发自内心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以高职学生类别特征多样化为背景,着重分析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学习状况、心理健康3个方面养成教育困境的现状,提出思政体系育人、体育文化育人、课程知识育人、管理育人和心理育人方面具体策略,使得学生在思想品德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取得进步,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把高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207-208.

[2]赵福娟.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Vol15,No.3.

[3]刘慧.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浅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Vol10,No.2.

[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5]郭立宏.大学在大小之间[J].中国教育报,2018-04-12(8).

[6]何仲恺,李洵哲.体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J].高校辅导员,2017-04(2).

职成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教育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人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方面。生活的社会性要求个体必须遵循道德、法律、相关规范及规则。“自诞生开始,我们的耳边就萦绕着他人的言语,回响着表达赞成或发对的道德评价和情绪化声调。”[1]社会性贯穿生命始终,并在个体日常生活中展开。青年时期是学生社会性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性自我的形成深受他人评价影响。高职学生的成熟主要指社会化成熟,形成健康的社会性自我。社会性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对个体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集体生活,高度体现了生活的社会性,他们既要承担学生的责任,又要把社会规则、学校规范与要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扮演好自身角色并履行相应义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不断发展健康社会性自我,形成自律精神,使个体顺利、高质量度过大学生活,因此,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成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养成教育

(一)养成与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性定义。“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使之形成或成长,实质指向教育并有教育之意。养成一般指养成习惯,也特指一个人的素质体现。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提出君子是通过学校的养成之法培养而成。无论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个体素质的体现,均需要长时间坚持与磨砺,因此成人与成才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行为规范是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及相应章程等。行为规范的核心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与接受,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言行。从根本上讲,行为规范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遵循,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与延伸。日常行为规范是个体作为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学校以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依据,对学生在读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准则、规范的总称。文化哲学、现代哲学、批判哲学对日常生活作出不同解释,批判哲学研究者衣俊卿把日常生活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命存在、延续的生活资料获取和消费活动、以语言为中介的日常交往活动、以重复性和非创造性为本质的日常观念活动。学生作为常人或一般个体时,其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致,但作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生活存在差别:场所相对固定、时间集中、集体性突出、可塑性强、自在性相对较弱、自为性、他律性更加明显,学习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学生日常生活必须予以规范和引导教育。(二)养成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规定性定义。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为习惯教育、道德教育等,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心理、高尚道德品质、正确思想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养成教育包含道德理性启蒙和道德习惯培养,道德理性教育是精神基础,道德习惯教育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形成道德,侧重于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教师以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准则和规范的教育,主要包括在读期间为人处事、学习态度、言行举止、礼貌待人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成为自律性的新时代人才。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培育时代新人。”[2]是否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世界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寓所,在这个寓所中的认同感、安全感、熟悉感,保证了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培养日常观念、发展日常思维、形成日常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活观念、学习思维和行为。同时,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要求以善和美为标准,高度自律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是学生日常生活世界顺利展开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儒学经典对“蒙养”“蒙正”非常重视,强调人的成长必须靠后天养成。养成教育的特点在于日常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目的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的高尚品质。养成教育具有层次性,以培养行为习惯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强调行为习惯养成基础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最基础层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题,其显性目的在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表现出自动化、合乎规范的行为,直接指向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的最初层次。二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日常性是对养成教育的经典诠释。养成教育中的养成,体现了日常性、长期性,重复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过程性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常性,更需要长时间坚持。三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潜在目的是养成教育的显性目的,即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子系统,也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修养。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职业教育关系青年成长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高职招生进行了系列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统一高考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4]学生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二)高职学生入学层次存在较大差距。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后,学生入学层次呈现多样性。高职分类招生对象按照学生学历层次分为:参加当年全省高考报名的考生,一是应、往届中职毕业生,二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是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四是中职推优学生,五是3+2学生,2019年新增了退役军人和农民工。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在生活习惯、道德素养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职学生生活习惯较差、遇事容易冲动、过于自我、组织纪律性差、意气用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是高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未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大多由于高中时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纪律性较差,生活习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非常需要及时引导与教育。通过高考进校的学生,大学生活较之高中生活时间更充裕,懒散的毛病就慢慢显现出来,再加上其他类型学生的影响,需要好好引导保持其良好行为习惯与自律,在学生中发挥带头作用。因此,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层次性、多样性看,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三)高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突出。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且精准扶贫教育对象比例较高,贫困面较大,按理应更加懂事,但现实是学生打架斗殴、违纪违规经常发生,对待家长及尊师重教方面不尽如意,缺乏良好的文明习惯,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不遵守作息制度要求,午休和就寝时间喧闹无比(打电话、半夜歌唱、打游戏到凌晨或通宵),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导致寝室关系恶化,矛盾激增;迟到、不认真听课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喝酒闹事、打架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学生举止不文雅,不爱卫生、奇装异服现象较为明显。四是诚信缺失、不文明上网、网络贷款和高利贷已成为严峻问题。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相应规章制度才能舒心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任务。

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高职学生“成人”的意义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养成教育的生活性。养成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生活中展开并得以检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高职学生要在复杂的实际生活及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就必须遵守相应规则以规范自身行为。老子提出“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告诉我们万物的存在都是有规律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就是遵守道、遵守规律。孟子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5]作为学生,必须尊重并遵守学校的规矩要求。日常行为规范既是对学生的约束,更是对学生成人成才的保障,无论是为学还是做人,按规矩办事才能做大做强自身,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人。大学是学生社会性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自我,与学生日常生活直接相关。过什么生活,就获得什么“养料”,这个“养料”是有益的、无益的抑或是有害的,取决于个体选取的内容进而表现的相应行为。大学生具有一定可塑性,面对现实生活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纷繁复杂性,必须靠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汲取精华助推自身成长。孔子曰:知及知,仁能守知,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6]要做到见善如不及,见到不善如探汤,以善良的行为规范激励自身不断自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既是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使人成为遵守社会规范的个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之后在《学会反思》中提出学会反思。笔者认为,做人是基础,必须先学会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这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义,也是教育的要义。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个体社会化教育,使人能够在社会中正常生活,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守纪的常人。陶行知先生高度重视日常生活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教育意义与作用,提出“生活教育”的基本理论。他指出,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取得成就的大小有别,关键在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然而很多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人担忧,他们紧跟网络游戏潮流、虚度光阴,典型应了韩愈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贪图享乐和安逸,荒废和颓败,毫无所成。日常生活既指向当下生活,又包含未来生活,二者就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具有连续性,因此,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不断养成的过程。(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修身养性的教育,体现了养成教育的过程性。人的经验具有持续性,良好的行为必须靠不断坚持才能成为自动化的行为,这就是养成的过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修身养性的教育,这是内涵角度的本意,目的在于遵守行为规范,按照礼仪行事,通过潜心凝志的学习达到自律,成为一个合格时代新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修身养性的过程性,如荀子说“事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7]修身养性包含人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并按一定顺序展开,这是过程性的具体体现。人成长的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从个体层面看,只有个体经验的过程向上、有意义、有价值,才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欲望,不断丰富自身经验。因此,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经验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性是其常态化的特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过程教育,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体成长的价值,重在通过在校学习使学生具有正向积极的行为。三年就是过程,是时间的延续与积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这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8]所以要‘慎终如始’并勤而行之。过程性的成长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时间角度的修身养性本意,也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日常二字的本意,体现了养成教育之“养”的过程性本意。(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潜在目的是立德树人,体现了养成教育的目的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显性目的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潜在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与情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全过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成为讲文明、有道德的人,让自己的行为、名声,为人为学都能表现出高度自律,合乎仁德,以德为伴,做宽而不僈、惟德之基之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潜在目的是强调学生做到真诚不欺,守住仁德,真正落实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让学生最终能成为好法而行之士或笃志而体的君子,这也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四)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关键在践行,体现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养成教育的养成性需要时间的坚持,更需要通过长时间不断践行使之成为一种常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否有效必须靠长时间践行。只有通过践行,学生才能养成良好习惯、达到养成之“成”。是否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根本原因是个体有无“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的心态、是否存敬畏之心。曾国藩曾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所谓常,即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良好道德素养和行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个常是指学生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主要是对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遵守和践行。人要成人成才必须践行自已的义务与责任、发挥制度规范和约束作用,在自觉践行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学生自动化的优良行为。老子提出无为,就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不妄为,不随意而为,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规范,敬畏规矩,高度要求自身表现出不妄为和不随意而为的行为,不断践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助推自身成长。但当下的情况是很多高职学生无所患,对自己何以安身立命的问题没有意识,以至昼寝、刷视频、点抖音、打游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题,如何践行决定了学生生活的质量。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必须靠主动践行才能达成目标,以践行的态度与行为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来规范、约束自己,真正把外在规范与要求内化于心并成为自动化行为。

四、结语

职成教育范文篇6

1高职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上已经开展的初具规模,但是在高职教育上的实施却相对落后。目前虽有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养成教育,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1缺乏正确认识

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将养成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而忽视了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及各种能力的关注。在实践中,养成教育还被错位地理解为一门短期课程,将开设课程作为高职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于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养成教育特征和实施规律的理解。

1.2养成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现在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所处时生了变化,他们注重个性的张扬,他们期望成为多元价值中的不一样。养成教育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得以开展,这些变化给高职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工作缺乏对当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思想观念变化的考虑,存在联系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不够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因而造成了有些高校的养成教育工作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收效并不大的状况。

1.3养成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走入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时期的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并增添新的教育内容,而部分高校养成教育的内容显得有些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使得高职学院在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新生事物与各种新的挑战时常常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不能与社会现实进行同步互动。

2加强高职养成教育的途径

上述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今日高职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急切需要高职院校采取相应措施,遵循高职教育特征,关切高职学生身心特征,切实提高养成教育实施效果。

2.1规章制度建设,注重管理育人

规范养成管理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是通过外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来约束高职学生的言行,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建立完善制度对高职学生的品行进行有效地约束、控制之外,还要辅之以一定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措施,充分发挥校园舆论监督、抑恶扬善的作用,实现从规范他律性向高职学生自律性的转换。

2.2紧抓教育契机,适时养成学生

养成教育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契机,适时地开展养成教育工作。在整个高职学习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特殊节假日活动和政治时事参与,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强化。如军训可强化高职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新生入学教育可帮助新进学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群体,唱红歌、演讲比赛等各类主题活动能从不同侧面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熏陶。甚至,高职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敲动心灵开启灵智的大门。

2.3树立榜样,示范养成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中,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培养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职院校要善于发现和宣传社会中的正面典型,关键还要树立高职学生身边的典型,如优秀学生典型、优秀教师典型。要让真正优秀的榜样来自于高职学生所能感受和见证的真实世界,强化榜样的示范性,用榜样真实的一言一行回应高职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困惑,以此为契机直接或间接的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的价值观,在“亲其师”的过程中做到“信其道”和“践其行”。

2.4加强养成教育行为训练,实践养成

养成教育的实践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行为实践性训练,“让高职学生的优良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2],使不自觉的行为逐步转变为自觉的行为。高职院校可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活动、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高职学生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适应能力、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语

当然,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也不能离开家庭和社会,除了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之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三者协调联动,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全员育人的群体功能,最终实现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

作者:陈艳芳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

参考文献:

职成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高职师范生;初等教育;师德

养成教育随着新世纪世界格局变革,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倚重人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人才教育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师预备队伍的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合格教师队伍的关键之所在[1]。

一、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概述

高职师范院校作为专门培养输送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资源的主要基地,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对于提升我国将来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尤为重要。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从地位上讲,应与以本科和研究生等更高学历层次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处于同一水平,二者分别构成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学前、初等和中、高等教育完整体系。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也有着区别于本科及研究生等更高学历层次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特点。例如,从生源构成来看,高职师范生来自初中、中专、职高等多个教育领域,生源的构成相较于本科的单纯性生源高中毕业生要更为复杂;从招录层次来看,高职师范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最后招录批次,生源多数是成绩不理想,在学业上也处于较低水平,转而选择入学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而从在校表现情况来看,高职师范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责任意识缺失、集体观念淡薄等问题非常突出,此外还有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与合格教师接班人的标准相距甚远。近年来,有关教师师德的负面问题时有发生,一些教师自身道德水平低下、体罚甚至虐待幼儿等等事例屡见不鲜。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抵制不住物质诱惑,导致奉献精神缺失,师德意识淡漠,做出了诸如向学生强制推销学习资料、教学过程浅尝辄止却在外开设补习班强迫学生缴费学习等行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队伍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反映出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尽人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教师师德教育工作的缺失。

二、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探因

追根溯源,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来源的主体是高职师范生,高职师范生在校时期是一个未来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不能绝对地认定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出现的各种有悖师德的言行都是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培养好和发展好,但与高职师范学生职前的师德养成和高职师范院校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2]。高职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发展状况必定会影响到今后作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进而影响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现状开展相应的探究,并拟定符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人才发展需求和高职师范院校发展要求的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措施非常必要[3]。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职业道德较其他道德更具服务性和示范性。由于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机制相对滞后,师德养成规范缺失及各方面环境不良影响等因素的制约,致使高职师范生未形成对师德的明确认知么,那么从产生职业情感到转化成职业行为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师德养成教育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为未来每一位走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岗位的高职师范生开辟良好的师德养成路径,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对应措施

(一)完善高职师范院校师德养成教育机制。高职师范院校作为供给学前教育教师、初等教育教师的主阵地,培育出德才皆备的高素质高职师范生既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又是高职师范院校自我发展的根本。高职师范院校要转变发展思路,强化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念,建立起长效的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机制。要明确高职师范生师德教育学习专职部门,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既可以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将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渗透到高职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从高职师范生招录开始一直到高职师范生的职业规划制定都纳入师德因素[4]。1.完善师德养成教育学习机制。高职师范生是可塑性极强的青年群体,通过形成对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专职部门,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续性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优化师德养成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与内容,引导他们对于师德的正确认知,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参与一定时间量的教育实习和针对性的实践锻2018年7月炼,就能够真正实现师德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有效促进高职师范生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2.完善师德养成教育考评机制。增添与师德养成教育内容和要求相对应的考评内容,建立透明、公开的高职师范生师德考评机制。将对高职师范生师德考核与评价列入学生综合表现考评中,随着师德考评活动的进行和考评信息的反馈,考评的策略也要随之及时调整。通过相应的考评细则形成对高职师范生行为的约束,同时还应该设定不同程度违规的处罚办法,以做到有效监管,有据可查。促使高职师范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使其在压力中寻求进步,是对师德养成效果的检验同时也为落实师德养成效果提供监督保障[5]。用他律去激发自律,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深化对师德规范的认识,产生从教职业理想,更正自身的不良言行,自觉进行教师角色塑造,主动促成自我师德养成的实现。(二)激励高职师范生自我教育养成师德。针对教师而言,其主要工作就是育人,这是一项刚性任务,同时也属于柔性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高职师范生,必须要实现自我发展,进而寻求师德追求的更高境界,这比规范化教育的效果要更为显著。换而言之,在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过程中,良好的师德养成教育制度为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提供导向,而通过高职师范生自觉自发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才真正有利于促进师德养成教育制度的达成与执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从本质上讲,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是一种他律内化为自律的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高职师范生师德修养的塑造和完善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养成过程,只有充分尊重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其自觉参与的热情和信心。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到主动地自觉自律,使得高职师范生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社会作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体味和感悟师德,在课堂教学和各类实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师德情感,在经历中不断克服困难磨砺师德意志,最后将思想转化成为规范的师德言行。(三)创设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优良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虽然功能不一,分工不同,但是却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形成合力,共同构成高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有机整体。1.创设优良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应从思想上转变,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高职师范生影响的重要性和深远性。要与高职师范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时常沟通,关注其心理需求,重视其思想变化,及时纠正高职师范生不当的言行习惯。其次,家长应积极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待人接物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价值导向为高职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标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家风,引导高职师范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促成师德养成。2.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首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高职师范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规范言行,引导高职师范生明确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其次,要充分发挥各科教师与校内管理人员言传身教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师德品质和处事风格,潜移默化地为在校高职师范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师范生创设优良的师德养成教育校园环境。3.创设优良的社会环境。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不断强化高职师范生群体的师德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牢固树立高职师范生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坚持“教育为本,诲人不倦”的宗旨,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断强化信念与未来教育教学岗位之间的联系。充实高职师范生的精神生活,丰富高职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增强高职师范生师德意识,全社会帮助高职师范生培养起明辨是非、甘于奉献、出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师范生的师德修养,进一步提升未来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从而将整个国家教育质量导入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中。

四、结语

党的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针对教师而言,其不仅是一种社会职能,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职责,教师工作的意义就是“教书育人”,而这也奠定了其在教学环节中的核心价值。对教师的师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是一个师德逐渐渗透的过程。师德渗透的渠道有很多,不仅仅是课堂教育中渗透,每一处环境、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家庭、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起到隐性的师德教育的功能,师德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师德养成教育想要取得实效必须真抓实干,高职师范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可持续性落实的师德养成教育长效机制,在师德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上不断优化、在师德养成教育方式上锐意创新、在师德考评办法上严格监督。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隐形熏陶产生积极影响,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实现职业理想创造丰厚的外在条件。在充分掌握师德相关理论并积极投身师德养成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高职师范生必须充分发挥师德养成教育的主体作用,自觉将师德规范与更高目标的师德追求转化为师德养成的内在动力。让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促使高职师范生实现个人价值,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满腔赤忱的热情投身到为祖国教育事业献身的服务中去。

参考文献:

[1]孙永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师范学生思想教育[J].科教导刊(下旬),2016(7):53-54.

[2]吴礽超,李鼎立,王富.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建设内容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4-25.

[3]牛晓琴.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山西省新升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3):46-49.

[4]吴吟秋.师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J].亚太教育,2015(7):226.

职成教育范文篇8

——在耒阳市2004年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职成教育普遍不景气,我市职成教育面临“四难”(就业难、招生难、经费筹集难、队伍稳定难)境地的时候,同志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到“三个代表”的高度,放眼全局,积极主动配合教育局办好职成教育,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做大做强我市职成教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从“人才强市”战略高度提高对职成教育的认识

1、办好职成教育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类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规模上不去,基本还停留在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阶段,赖以养活130万市民的农业也受到境外低投入、高产出农产品的冲击,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城市文明化程度不高,发展速度不快。导致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我市虽有130万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掌握了现代劳动技能和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太少。以2000年为例,当年全市专技人员总数不足1.5万,每万人口中只有专技人员120多人,远远低于约243人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约198人的湖南省平均水平。1万多名的专技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只有305人,大多数是员级以下的初级人才。所有专技人员中,农林工交、财贸金融、经济管理、实用技术、信息资源开发等系列的实用人才比重太少。因此,提高市民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就成了我市当前经济建设中刻不容缓的任务。职成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批拥有现代技能的劳动者。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就要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加强科普知识、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经济工商管理、农业种养技术的讲座和培训,努力为家乡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的实用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市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就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实现加工增值。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应用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因此我市当前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人才,职业中专和成人中专就蕴藏着培养这类人才的巨大市场。

2、办好职成教育是全面振兴耒阳教育的需要。

职成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讲要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决不是单一的发展普通高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成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为2000美元以下时,职高与普高的比例一般为7:3,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这个比例才依次下降。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职成教育的规模不仅未能高于普高,而且还远远低于。人才市场资料还显示,职业中专的毕业生比普通高中毕业生就业方便,工资待遇高。因此,当前我们应促使职成教育成为我国培养农村专门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主要手段。我市要通过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低、巩固率低的落后现状,为2008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职成教育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军。我市职成教育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非常严峻,甚至可以说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它直接制约了我市初中毕业升学率和高中入学率的提高,也间接地影响了我市“普九”成果的巩固。为此,我们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今年中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三教统筹,作好规划,强化措施,大力发展职成教育,保持职成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促进职成教育与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初步构建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立足服务“三农”政策统筹发展职成教育

去年,我市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今年,我们要遵循“多方协调,多管齐下,多渠道变通”的“三多”原则,按照“外援内引,挖掘特色,面向市场,校企联合,形式灵活”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我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职业学校招生力度,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壮大职成教育规模。

(一)坚持职成教育服务“三农”的正确方向。

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是当前我国中等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我市当前农业比重占绝对优势,农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市职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国民素质(农民文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目标。

(二)推行职成教育办学模式和制度创新。

改革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是增强职成教育办学活力和适应性的重要措施。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方尝试,大力推行联合办学,引导、鼓励和扶植教育以外其他部门和民间人士来参与办好职业学校,逐渐改变职成教育由教育部门独家办学的局面。

职业学校还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要进一步改革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采取措施,多方探索创新人才培训模式,鼓励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岗位培训。

(三)挖掘职专、成专优势资源,实施特色办学。

1、关于耒阳职业学校的建设:探索建立“一体两翼”的职成教育办学模式。①职业中专要增强“一个认识”,确立“两个目标”,搞好“三项建设”。一个认识:即要让职成教育姓“职”,不能任意转向或改姓“普”。两个目标:即确立年内争创省示范性职业中专,明年争创部级示范中专,坚定不移地朝这两个目标奋进。三项建设:学校硬件建设省内少有,关键在于搞好软件建设——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明确,学校办学体制灵活多样、方便学生,专业设置要切合实际、稳中求变,学校管理要特色鲜明、开放搞活,要通过先进管理方式的应用和成熟管理经验的推广,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创造条件。

②职业中专里的综合高中:课程设置在高一、高二时就要有意识地增大职业技术课的比重,一定要引导学生向姓“职”转向,高三时要及时大批量分流到职专,对口升学考试。要坚持职高姓“职”不姓“普”,要认识到开设普高课程是为了稳定职高生源。只有这样职高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存在价值,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真正认可。否则就会“离谱”,“离谱”就会短命。

2、关于成人中专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

①成人中专的办学要突出“农”字特色,按“引进、示范、推介、经营、服务”的“十字方针”,围绕种养加工设置专业。还要加强与农、林、科技、畜牧、水产等部门联系,搞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成人中专教师要经常下到农村基层,提供技术服务,推广科技知识,加强农技培训,指导农业生产。各教育办要协助具体抓好落实。

②全市要以成人中专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以各类种、养、加工基地为载体,培训引导和帮助全市农民,学好致富本领,掌握一两门种养专业技术。

3、按照谢副市长在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指示,做好职教、成教四个方面的结合文章:

①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好种养示范的文章;

②与工业改制相结合:做好下岗上岗培训的文章;

③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做好就业指导的文章;

④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做好按项目培训技工的文章。

三、增强“三个力度”确保各校招生任务完成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我市职成学校要加快自身建设,搞好内部管理,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吸引力,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推得出。一是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切实加强技能和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实用人才;二是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积极发展校办产业,提高办学活力和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为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创造条件;三是要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和健全“订单”式人才输送模式。四是要注重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职成教育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那些既懂教育又懂经济,既能当校长又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双肩挑”型人才,把他们选拔到职成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

各招生学校要尽其所能,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自我宣传力度。其一可运用学校宣传栏或发行精美小册子,也可通过电视台或制作精美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宣传职成教育的新观念、新形势,新政策,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来就读。其二可建立学校招生网页,形成招生网络,经常报道或本校和学生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势和资源优势。

2、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大政策力度。

各中学要加强领导,采取过硬措施,严格执行局颁(2004)18号文件,狠抓今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全面完成职成学校招生任务。

——层层落实责任成立升学和招生领导小组。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各校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漠然视之、马虎应付、流于形式。局里已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调度全市职成学校的招生工作;招生学校也要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建立招生网络;各中学要相应的成立由校长亲自挂帅、初三班主任为成员的升学领导小组,并将招生任务分解到班,落实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建立和健全行政领导包班、班主任和毕业班科任教师包人的责任制。过去我们很多学校,眼睛只盯住考重高的部分学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分流及指导工作,没有考虑将这个“大头”送一程。殊不知,由于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分流工作,使得我们初中升学率老是上不去,也是导致初中巩固率低的重要原因。今年,我们将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巩固率的重要指标,纳入“普九”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重视起来。

——具体明确制订升学和招生工作方案。各中学要继续加大职成学校招生宣传力度,要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和主题班会宣传职成教育,重点介绍我市三所职成学校的情况,进一步鼓励学生申报上述学校。各校还要制订包括招生任务和奖罚措施在内的招生工作方案,要求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学校还要保证一定招生经费,方案要求责任教师人手一份。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填写好职成学校申报表,对已申报职成学校的学生要搞好跟踪落实,严防死守。

——纪律严明抓好毕业班教师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搞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好两个会议,即全体毕业班教师和学生动员大会。要跟老师们进行“四讲”教育:讲透政策、讲明任务,讲清责任,讲好奖惩条件。要同学生搞好“三帮”:帮助学生认清升学形势,帮助学生明晓择校的利害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申报学校的全面情况。这里强调三条纪律:一是凡未列入我市跨县招生计划的市外职成学校等单位不得在我市任何学校进行任何招生活动,任何学校不得向这类学校提供毕业学生名册、名单、档案等;二是严禁私自向上述学校输送学生,坚决杜绝买卖学生及买卖学生名单的行为;三是已列入我市跨县招生计划的市外职成学校进行招生活动,必须持有职成股出具的介绍信,录取学生的通知书上必须加盖“耒阳市职成教育招生录取专用章”,否则学校应予以拒绝。

——步调一致做好报考、录取和组织入学工作。各校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报名录取、组织入学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能走过场。暑假毕业班教师要送好通知书,毕业学校要配合招生学校组织好学生入学。过去有很多学校的通知书没能及时发到学生手中,一摞一摞地丢在办公室,最后都进了废纸篓,浪费了招生学校的心血,影响了招生任务的完成。建议学校行政暑假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招生劝学组,到学生家中进行个别家访,直至学生进入职校为止。

职成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养成教育;高职学生;管理策略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高职学校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这种全民接受教育的潮流中,高职学生教育前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有效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前提下,对其思想道德培养也在逐步加强。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探讨,如自制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集体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足等。因此,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工作重中之重。

一、养成教育内涵及特征

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高职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这也是其自身弱点所在。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对高职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高职教育目的所在。其中养成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行养成教育前,教师须明确其内涵与特征。(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是实现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指通过对学生的长期培养,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指的是一种长期的且有目的性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的关键点在于教育,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养成教育的目标。养成教育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目标,初级目标指的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在大脑中形成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人体条件反射。习惯指的是人的思维、行为活动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行为。高级目标指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三)养成教育的重点。养成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成长,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水平不一,因此付出比结果更重要。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之更快达成养成目标。

二、高职院校进行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实行养成教育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高职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经济发展与当代精神文化之间的缺失造成不良文化在社会盛行,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校园,其对学生良好三观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道德水平不足,缺乏诚信意识。教师通过养成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二)实行养成教育,有助于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教育一直是养成教育的关注点之一。就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来看,部分学校比起育人工作,更强调对书本知识的灌输,造成为数不多的学生有才无德,其教育方式是全面教育的缺失。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养成教育,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高科技人才。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技术水准也要一流。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整体水平。学校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制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及措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高职院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养成教育。当前高职院校把精力过多投入到教学改革与课程管理方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忽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养成教育制度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在养成教育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无法界定养成教育与学生管理之间的区别。在课堂教育中着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忽视了道德与思维启迪对学生发展的作用。2.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养成教育的开展高职院校在和企业实现对接方面,着重要求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以及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在养成教育方面缺少足够的经费,造成学生个人能力与道德水准不协调。(二)学校缺少养成教育的教师。多数高职学院并没有将养成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讲授,担任养成教育授课教师多为政治老师或者辅导员,养成教育不仅课时少,其教学内容也缺乏理论支撑。有些辅导员虽然对养成教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日常教学琐事繁忙,缺乏对学生针对性教学。(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存差距。高职院校生源能力水平不一,个人素质良莠不齐。首先是成绩较低的毕业生,其次是三类学校的学生,再次是通过学习提升个人水平的工人,统称为社会生。高职院校主要生源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大部分学生学习水平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薄弱、集体观念淡薄。(四)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存在脱节的状况对。高职学生实行养成教育,其难度较大,需要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并发挥其特长。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养成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有力指导,学校和学生家庭联动性较少,从而影响养成教育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培育人才方式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同等学院的教学理念决定其学校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研究学生的特点,把握其行为规律,有助于教学的有效施行。(一)缺乏自信心。高职院校通常是高考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最终选择,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一些学生认为高职教育不被社会所认可,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怀疑自己所学专业的实用性,否认自己的个人能力。(二)文明程度有待提高。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道德水准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对道德素养有基本的认识,但个人道德水准并不符合社会标准。在高职学校,迟到、旷课等行为是家常便饭,顶撞老师、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思想缺乏稳定性。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盲目选择高考志愿,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缺少职业准备。另外,一些高职学院的学生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手高眼低,过分追求利益化,职业道德不规范。(四)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问题严重,旷课时有发生,考试不认真复习,临时抱佛脚或者寄希望于作弊。忽视实践训练,不进行规范操作。(五)职业观念薄弱。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择业观念过于世俗;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范,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自我认识存在不足;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对工作持久毅力。

五、养成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策略

(一)加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高职学院教育养成中,首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导向,从思想根源上入手提高综合素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指导,培养其社会奉献意识,使其学习从点滴做起、从个人做起,为社会、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自身优缺点做出正确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身长处与缺陷,以此规避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条条大道通罗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拓学生思维模式,使其形成创业观念,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对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师要做到明察秋毫、以身作则,及时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疑惑,并帮助其有效疏通情感中的困难,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优化其教学手段,提高服务意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严查学生早退、旷课等不良行为,改变学生散漫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三)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结合学生爱好兴趣及需求,设计相关的校园活动,选用符合当代年轻人文化潮流的方式和想法独特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如志愿者、义工等。通过实物制度的奖励,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强化道德教育的目的。

六、结论

养成教育是高职学院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道德水准共同发展的重大举措。对高职院校在校生进行养成教育,为国家发展培育人才资源,加深本校文化蕴含提升其影响力。因此,高校应紧随教育发展的潮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其育人方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为社会的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世磊.基于养成教育的学风建设研究——以龙岩学院2014级采矿工程班为例[J].管理观察,2019(8):135-136+140.

[2]岑琴.浅议中职旅游学生专业技能养成教育路径[J].度假旅游,2019(3):196-197.

职成教育范文篇10

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日益深化的极其重要的阶段,社会各个领域都处于转型时期,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素质全面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踏实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将“制造”转变为“智造”,使国家制造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要培养数量较多、素质全面、技术纯熟、工艺技术较高的全面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努力,从职业养成教育中培养人才。

2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

2.1高职学生要尊重教师。无论是从古至今的子承父业或者是亘古不变的师徒相授,职业技术和工艺技艺的教授和传承是需要老师通过口头解释、动手展示、用心传授的方式实现的。在高职学生学习技艺的过程中,老师与徒弟都是主体,没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无法真正精心学习师傅的传授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明了学生自身的努力非常关键,然而在提高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老师不断指导才能实现。尤其在国内的制造行业中,高职学生最初参与工作的时候,是非常需要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技师带领的。所以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首先需要有一颗尊师重道的心。尊师重道方可使学生重视专业的理论知识,方可提高自己学习专业技能的决心。尊师重道,不仅是对老师技能的仰慕,更重要的是尊重和学习老师所具备的专业精神和踏实研究、追求极致的精神。2.2高职学生要具备严谨认真的品质和态度。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自身具备娴熟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专注的状态。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技术极致的精神,是一种基于热爱的情感,是一种坚持不懈、不放弃的耐受力,是一种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的品质。所以高职学生要想具备工匠精神,首先就要使自己拥有一颗“匠心”,也就是高职学生要具备严谨认真,追求极致,踏实肯干的品质和态度。高职学生在院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养成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用严格的技术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专业学习,而且在实践中也要保持一种挑剔的审美标准和眼光。在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服务质量、工作标准和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严谨认真的品质需要在生活学习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1]。2.3高职学生要具备积极创新的品质。一般而言,工匠技师的“造物”水平和技艺已经作为工匠技艺水平程度评判的前提条件,其能够充分反映工匠技师的智慧的流露和灵感的迸发,所以说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与品质,已经成为工匠精神的灵魂核心标志。高职学生若想成为真正的工匠就应该具备这种创新的品质,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与学生的日常专业、技能学习有效结合。高职学生自身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是日益积累和逐步发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专业老师的教学,以及开展实训等过程,通常以上三个方面之间关系统一,相辅相成。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三方面入手,按照工匠精神的意义,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品质精神。在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中,要注意和工匠精神相结合,从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3.1高职院校要转变育人观念。工匠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工匠精神内涵也会随之丰富,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工匠———高级技能人才。大量的技能人才的来源多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提供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高职院校要密切研究国家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形势,把最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始终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高职院校要以实际要求为基点,积极转变办学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明确专业优势,全员营造育人氛围,充分结合工匠精神来培养学生[2]。3.2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一般而言,课堂专业教育是学生学习技术和工艺的有效阵地,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合理科学的转变教学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和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科学地结合起来,专业老师要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不断把工匠精神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始终,不断对学生进行熏陶,同时也要将工匠精神和课程考核相结合,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所在,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深刻理解到自己的职业技能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中国技艺的传承和自身的展示。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转变观念,追求极致,踏实严谨,将工匠精神贯穿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工程中[3]。3.3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增强工匠技能。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作为对高职学生专业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测试平台。高职院校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社会赞助,在院校内或者和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合作搭建职业技能竞赛的平台,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加竞赛,不断引导学生对高超、精湛、卓越的技术工艺的追求和崇尚。比如: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活动周,或者活动月,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成果向社会展示,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邀请相关媒体进驻大赛现场,媒体转播,同时开展赛事优秀职业学生的讲座,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为全校的师生宣讲经验和事迹,形成竞争提高、共同提高的技术学习氛围,在最大程度上弘扬工匠精神,感受到工匠职业的价值,不断培养匠心,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级技能人才。3.4重视日常养成,营造良好氛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日常养成,结合生源的来源和质量,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通过对制度的坚持,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专注能力和学生的耐性。把养成教育的优势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形成从生活、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的有机统一。

4结语

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工艺技术的炉火纯青,已经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应当贯穿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这将会极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全员参与等方式加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营造培养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匠人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景波.试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3-27.

【2】张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路径研究探索[J].产业与技术论坛,2017(13):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