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十篇

时间:2023-04-05 12:57:23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1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字叫:让鸡蛋跳舞。因为我曾听同学们说起过,我非常好奇,我决定亲自实践一下。

星期天,正好没什么事,我想起了这个实验,于是我先准备了一袋盐、一盆清水和一个鸡蛋。首先,我舀了一勺盐,用筷子搅拌一下,白色的盐粒迅速溶解在请水中,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了进去,可鸡蛋纹丝不动,我想:一定是盐太少了。于是,我又舀了一勺盐,搅拌均匀后鸡蛋还不能浮起来。这也不行呀!那该怎么办!我有些不耐烦,想放弃了。于是我把剩下的小半包盐一股脑儿倒了进去,奇迹出现了,只见鸡蛋像跳舞似的一扭一扭浮上水面,“鸡蛋浮起来了!鸡蛋浮起来了!我成功了!”我情不自禁地呼喊了起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验证了人们的说法,解答了心中的疑问,更懂得了一个道理:“你要去证实这一件事,光靠嘴巴说没有用,关键是你去做了没有!”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2

关键词:SystemVerilog VMM;IC验证;功能覆盖率收敛技术;SoC

中图分类号:TN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4-016-03

Functional Coverage Convergence Technology in VMM

HUANG Siyuan,SHAO Zhiyong,YU Chengxing,CHANG Hua,ZHANG Bo

(Verisilicon Microelectronic (Shanghai) Co.Ltd.,Shanghai,201204,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Verilog VMM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in the LCD controller is introduced.It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Verilog are sumarized.Focusing on the functional coverage convergence technology and comparing some kinds of its implementing methods.Coverage Convergence Technology(CCT)can make the coverage to converge quickly due to its negative feedback loop of collecting coverage information and controlling random generation.

Keywords:SystemVerilog VMM;IC verification;functional coverage convergence technology;SoC

0 引 言

随着IC设计中SoC规模的不断扩大,需验证在整个设计流程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先进验证方法学的研究和应用也随之涌现。Synopsys公司推出基于SystemVerilog语言的VMM(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Manual)验证方法学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种,在业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采用SystemVerilog VMM取代基于Verilog语言的传统验证方法也逐步成为IC验证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SystemVerilog语言是一种比Verilog更为抽象的高级面向对象编程(OOP)语言,相对于传统Verilog验证方法,VMM验证方法学的核心优势是具备了功能覆盖率驱动的随机约束(Coverage Driven Random Constraints)能力,而如何控制约束的生成和快速达到理想的功能覆盖率就成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以笔者实际研发项目LCD Controller的验证为例,比较SystemVerilog VMM验证方法学和传统Verilog验证方法的优劣,重点研究快速达到功能覆盖率收敛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

1 LCD Controller的SystemVerilog VMM 验证

LCD Controller是专门为笔者公司嵌入式双核多媒体SoC芯片所开发的全新IP,它的验证对于该芯片视频显示功能的正常应用至关重要。因此,以该IP为对象,分别用传统的Verilog方法和SystemVerilog VMM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比较两种验证方法的优劣。

1.1 基于Verilog的传统验证

毋庸多言,传统的Verilog验证方法就是用Verilog语言来搭建测试平台(Testbench),如图1所示。其中,DUT(Device Under Test)是待验证的LCD Controller,即VO_top。测试环境中的Ahb_master,Sdram_mdl,Lcd_model,Vo_interface都是由Verilog描述的行为模型。其主要功能就是由Ahb_master模拟CPU来配置和控制DUT。DUT从Sdram_mdl中读取预先生成的视频帧数据,然后按照CPU配置格式输出给Lcd_model,vo_interface模型用来监控收集输出数据,仿真结束后用于和期待的正确帧数据做比较,以报告本次仿真是成功或失败。这里的比较和检查功能(Self_check)独立于仿真过程,由脚本单独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对DUT的功能测试只能是每次采用人工脚本来编写Testcase去配置和控制DUT,以实现预定功能的测试。然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时间,而且还存在无法测试到没有预料到的缺陷。当测试完成后,仍然只能依赖于人工去检查测试是否完备,除了消耗资源以外,还无法得到理想的功能覆盖率。显而易见,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基于Verilog的传统测试中是难以避免的。

图1 LCD Controller的Verilog测试平台

1.2 基于SystemVerilog的VMM验证

与传统的Verilog验证方法不同,基于SystemVerilog的VMM验证是依据VMM方法学,用SystemVerilog语言来搭建测试平台,如图2所示。DUT是待验证的LCD Controller,用单独的Interface将其与testbench隔离,testbench各个模块和Interface都是用SystemVerilog描述的。其功能与1.1节所述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这里的配置(configuration)可以随机产生,testcase只用来控制随机产生的范围,这就取代了1.1节的人工生成配置和控制变量;二是可以定义和报告功能覆盖率(Functional Coverage);三是这里的比较和检查功能(Self_check)集成在Testbench中,不再需要在仿真结束后用脚本来实现。

图2 LCD Controller的SystemVerilog VMM测试平台

由于配置和控制变量是随机产生的,使得不仅能检测预定的功能,还能检测没有预料到的缺陷。此外,借助功能覆盖率收集和报告功能,能够随机生成更多的配置,迅速增加功能测试的覆盖率,提高DUT的可靠性。

1.3 基于SystemVerilog的VMM验证方法学的先进性

通过对这两种验证方法的比较可以总结出,相对于传统Verilog验证方法,基于SystemVerilog的VMM验证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可以定义功能覆盖点(Functional Cover Point),可以随机产生配置变量(Configuration),而Configuration的约束(Constraint)是由Coverage驱动的,所以由此产生的测试容易得到更高的功能覆盖率。

(2) VMM的验证平台具有更广泛的跨模块、跨系统、跨项目的重用性,这是由其内在的几个特性决定的。首先,SystemVerilog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OOP)的高级语言,其基于类的数据结构本身就具备很高的重用性;其次,VMM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模块化方法,具有统一的层次结构和编码风格,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测试平台的重复使用。

(3) VMM很容易实现基于断言的验证。SystemVerilog语言具有丰富的断言(Assertion)语法,是一种典型的ABV(Assertion Based Verification)语言。在该LCD Controller的SystemVerilog VMM测试平台中也加入了Assertion功能,尤其是它对协议方面的验证非常有效。

除此之外,相对于传统Verilog验证方法,基于SystemVerilog的VMM验证方法还有统一的消息报告机制,统一的九个执行步骤,容易创建特别测试(corner case)更小的波形文件等优点,在此不再敖述。

2 SystemVerilog的VMM 验证中功能覆盖率的快速收敛

如前所述,VMM验证方法学的核心优势是具备了功能覆盖率驱动的随机约束(Coverage Driven Random Constraints)能力,能够比较方便地得到更高的功能覆盖率。如何控制约束的生成,以快速达到理想的功能覆盖率,则功能覆盖率的收敛技术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1 VMM内嵌的restart机制

通常,运行一次仿真只能测试到一种配置、一次激励,得到相应的功能覆盖率。而VMM内嵌的restart机制,可以在一次运行中的标准九个步骤完成后自动重启,再执行一遍九个步骤。这里试图通过在多次restart之间改变随机变量,以测试不同配置来提高功能覆盖率。通过试验,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也具有很大的弊端,主要是其内在运行机制很难控制,出现问题难以调试,对编码风格有严格的要求,其次是对随机变量的控制不直接,仍然会有大量的重复。

2.2 改变随机种子(Random Seed)的Simon方法

既然运行一次仿真,只能测试到一种配置、一次激励,得到相应的功能覆盖率。那么每次仿真,可以通过命令选项的形式来指定不同的随机种子(Random Seed),从而改变生成的随机变量,以得到不同的配置来测试与前一次不同的功能,命令如下:

vcs +ntb_random_seed=1000…

可以通过脚本实现自动运行多次仿真,每次仿真都改变随机种子,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成重复的随机变量,更快地得到更高的功能覆盖率。在此,把这种方法命名为Simon方法,如图3所示。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运行次数不能预先确定,需要人工观察覆盖率是否收敛,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运行,以及运行多少次,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重复的过程。此外,由于是通过改变随机种子来控制随机变量的生成,仍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还会有较多的重复配置产生,因此功能覆盖率的收敛仍然需要较多的运行次数,相应增加了总的运行时间(Runtime)。

2.3 功能覆盖率收敛技术

功能覆盖率的收敛技术(Coverage Convergence Technology,CCT)是Synopsys公司计划于2009年6月推出的一项新技术,笔者有幸与其工程师共同完成了这项技术在LCD Controller的SystemVerilog VMM测试中的实际应用。

与Simon方法的思路一样,CCT的基本原理同样是根据每次仿真后的Coverage值来控制下一次的随机变量的生成,所不同的是不再是简单地改变随机种子,而是会记录当前功能覆盖信息,并据此来约束随机变量的生成,以减少重复配置,从而快速达到覆盖率收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探索发明了CCT的脚本控制技术,使得整个过程在功能覆盖信息与随机变量生成之间形成了一个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不再需要人工检查coverage和设定运行次数,当功能覆盖率收敛到一定值后,即可自动结束运行,如图4所示。

CCT的具体实现在代码编写和脚本控制方面都有自己特点的要求:

首先,在代码方面,需要在随机变量所在的类结构里定义Coverage Group和Cover Point,同时在此类里生成(New)和随机化(Randomize)配置信息(Configuration),对功能覆盖点(Cover Point)的采样(Sample)也在此类里于随机化(Randomize)时进行。

其次,在脚本控制方面,需要将运行步骤分为三个特定的阶段。第一是只执行编译工作,同时要在编译命令行里添加CCT选项;第二是首次执行仿真工作,建立反馈控制的偏差记录;最后是反复执行多次仿真工作,每次Synopsys仿真工具VCS的CCT功能,根据当前记录的功能覆盖信息来约束随机变量的生成,尽量减少重复配置,以测试不同的功能覆盖点,迅速增加功能覆盖率。不过为了能够实现仿真的自动退出,需要用单独的脚本在每次运行完成后收集功能覆盖率信息,然后进行收敛性检查,如果已收敛,则退出仿真,否则继续。

图3 改变随机种子的Simon方法流程图

图4 CCT流程图

2.4 CCT技术和Simon方法的实验对比

由前两节可以看出,相对于Simon方法,CCT技术在整个仿真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干预,实现了自动完成功能覆盖率的收敛,并退出仿真的功能。此外,在快速收敛的效率上CCT技术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此,以LCD Controller的SystemVerilog VMM验证为例,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CCT技术和没有CCT的Simon方法的实验对比

没有CCT的Simon方法CCT方法

实验机器IBM X3655 Sever

CPUAMD Dual Core 64 b 2.8 GHz

仿真器VCS 08.09VCS 09.06

Coverage Group13个

Cover Point246个

Coverage98.08%

仿真次数71862

运行时间26 h57 min

由表1可以看出,在仿真次数和运行时间上,使用CCT技术的方法比没有使用CCT技术的方法都大大减少;在自动运行控制的效率和功能覆盖率快速收敛的效率方面,使用CCT技术比不使用CCT技术都有极大的提高。

3 结 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Verilog验证方法,由于基于SystemVerilog语言的VMM验证方法具有功能覆盖率驱动的随机约束(Coverage Driven Random Constraints)能力,以及许多其他优势,使得它在IC设计验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CCT技术能够根据功能覆盖信息形成闭环负反馈,用以控制随机约束的生成,以使功能覆盖率快速收敛,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它的验证效率。因此它必将成为今后IC设计验证方法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Synopsys.SystemVerilog Testbench Workshop[Z].2006.

[2]Synopsys.SystemVerilog VMM Workshop[Z].2006.

[3]Janick Bergeron.SystemVerilog验证方法学[M].夏宇闻,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4]张珩,辜帆.VMM验证方法在AXI总线系统中的实现[J].中国集成电路,2007(6):20-23.

[5]侯海军,郭斌林.基于VMM的芯片验证平台设计[J].中国水运,2008(12):111-112.

[6]徐伟俊,杨鑫.针对功能覆盖率的验证过程[J].中国集成电路,2007(7):58-62.

[7]丁婷婷,申敏.分层式验证平台及覆盖率技术在SoC上的应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6):55-57.

[8]侯秋菊,沈海华.IP可重用的AMBA AXI总线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4):1 713-1 715.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3

【关键词】定期试验;核安全;一次成功率;EAM系统

0 引言

定期试验是核电厂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是检验系统、设备功能的重要手段,核电厂定期试验分为QSR定期试验、非QSR定期试验。定期试验的执行必须按试验大纲规定项目、周期、验收准则进行,只有试验结果合格才能确信在后一个试验周期之内的设计功能是可靠的[2],若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必须对相应系统、设备的可用性进行评估,没有按大纲的规定完成定期试验,则必须向核安全局报运行事件。

在核电厂内部定期试验工作涉及技术支持、运行、维修、保健物理、保卫、化学、生产计划、信息文档等部门,如何确保定期试验的执行是满足《监督要求》以及试验大纲的,是定期试验管理的工作内容、最终目标,也是工作的难点。定期试验日常工作涉及定期试验项目清单管理、结果统计、不合格项跟踪、趋势分析、日报/周报/月报、执行跟踪、定期试验管理的相关审批流程等工作,目前上述工作均通过人工完成,存在人力成本浪费、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亟需通过一套专门的软件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文正是从此处出发,从福清核电厂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定期试验组织过程及公司的管理要求提出了福清核电厂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在定期试验管理方面国内同行电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多数同行电厂均在考虑增加或已增加该系统。

1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应实现的目标和功能

定期试验管理涉及的管理要素主要有试验项目、试验周期、验收准则、一次成功率、特殊阶段(装料前、大修期间)定期试验管理,前三者是《QSR定期试验监督大纲》、《非QSR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的规定,一次成功率是衡量机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装料前、大修期间定期试验管理由于受进度的制约必须进行专项管理,以免影响机组装料或大修进度;现依次对上述要素目前的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相应功能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

1.1 试验项目

在大纲中,每个试验项目都有对应的试验规程、试验责任部门,由技术支持处组织试验责任部门根据大纲项目清单建立了统一的定期试验台账,定期试验工作中使用的装料前清单、月度到期清单、大修清单,都是从定期试验台账中触发,因此迫切需要请所有定期试验项目放入统一的数据库进行规范管理,避免人工执行大量统计工作,同时避免人的不可靠性造成人因失误。

1.2 试验周期

机组装料前定期试验建立起点后,由技术支持处组织将定期试验录入EAM预定义工作数据库按周期触发工单。定期试验是否按周期执行、工单安排时间是否满足大纲周期要求,需要人力跟踪,定期试验管理系统需要将这一过程电子化。

2015年某核电厂出现定期试验工单未触发、同时人力跟踪不到位而导致核安全相关系统定期试验超期的运行事件,对定期试验系统软件平台提出了迫切需求。

1.3 验收准则

定期试验结果是评估相关系统设备可用性的标准之一,定期试验的验收准则涉及到定期试验结果评价、试验报告审批及修改、不合格项处理流程、系统和设备可用性评价等工作,需要将相应审批流程电子化,建立一次不成功项数据库并通过数据积累最终建成专家数据库,进行试验结果趋势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做出评估。

1.4 一次成功率

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是衡量机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机组大修阶段核安全相关定期试验一次成功率是大修期间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一次不成功项原因统计分析和经验反馈有利于反映和改进系统的根本性缺陷、提升机组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电厂结果数据的趋势分析是指导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手段,电厂目前这方面的工作通过人工进行,深度的统计和分析难以开展。

1.5 特殊阶段(装料前、大修期间)定期试验管理

机组首次装料前、大修期间定期试验集中开展,需进行专项管理,涉及到试验清单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试验计划安排跟踪、试验结果跟踪、统计汇报等工作,目前人工开展此类工作,容易出现清单不完整、统计汇报不及时、人工工作量大准确率不高等问题,亟需通过软件系统进行规范化问题。

1.6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概述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定期试验大纲项目清单管理、定期试验执行清单管理、定期试验执行跟踪、定期试验结果趋势分析、定期试验日常流程管理、定期试验报告管理、定期试验历史数据管理及与EAM、ECM的系统的联动等功能,最终建成定期试验标准数据库、定期试验执行控制平台、定期试验历史执行记录数据库、定期试验缺陷处理专家支持数据库、定期试验结果趋势分析平台,以满足核电厂定期试验日常管理工作的需求。

2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定期试验功能需求,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可分为定期试验标准数据库、定期试验执行控制平台、定期试验历史执行记录数据库、定期试验缺陷处理专家支持数据库、定期试验结果趋势分析平台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核安全相关系统和设备定期试验监督要求》对试验项目、验收准则、试验周期的规定,做到各类清单不漏项、试验结果判断满足验收准则、试验执行满足周期要求,同时对定期试验结果进行充分利用以满足设备性能监督的需要。

2.1 定期试验标准数据库

定期试验标准数据库由录入定期试验系统的大纲试验条目、预定义工作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共同组成,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数据库信息应尽量全面,如机组、系统、设备、试验项目、规程名称、规程编码、职责部门、注释、质量级别、机组状态要求、是否监督站选点项目、是否超运行技术规范、是否产生第1组时间、最近一次完成时间、到期时间、各裕度控制点时间、是否一次成功、一次不成功项说明、试验结果关键参数等。

基于定期试验标准数据库,应能按指定格式准确触发出日常定期试验管理所需的所有清单,如某机组定期试验当前执行情况清单、某个时间段的到期清单、某次大修定期试验清单、某机组装料前(临界前、90%功率平台)定期试验清单等。

2.2 定期试验执行控制平台

定期试验执行控制平台主要实现定期试验执行宽限期裕度使用控制、核安全工程师对QSR定期试验的独立监督、定期试验变更调整管理等。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需定期向各部门定期试验工程师、生产计划工程师、核安全工程师、相关部门领导邮件提醒15%裕度范围内的试验,15%-25%裕度范围内的试验,要求相应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定期试验平台应实现定期试验等效申请、定期试验实施结果评价、定期试验变更、定期试验裕度使用等流程的电子化,以节省人力成本。其中定期试验等效申请、定期试验实施结果评价流程应上传扫描版试验报告及支持性文件(如系统设备可用性评价报告),从而实现试验报告的及时电子化,使得试验结果数据能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享和使用。

针对监督站选点项目,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应按要求邮件通知试验核安全部门、实施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便见证通知能及时传递。

2.3 定期试验历史执行记录数据库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应能记录试验结果数据,如完成时间、试验结果、是否一次成功、一次不成功项说明、一次不成功缺陷WR号及再次执行工单WR号,完成时间从EAM系统工单执行记录中获取。同时试验记录应有确认流程,经过指定确认流程的试验记录才是有效的试验记录。生效后的试验记录一般不能修改。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应按指定格式导出过去某一是简单的执行记录、一次成功率趋势、15%裕度使用情况及各种统计分析图表。

2.4 定期试验缺陷处理专家支持数据库

通过对一次不成功项的跟踪分析可发现设备典型隐藏缺陷、工作过程管理及工作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可导出过去某一时间段的一次不成功项清单,同时对一次不成功项的说明进行细分,如分成不成功情况说明、原因、缺陷处理措施等,随着机组的运行,将会形成定期试验缺陷处理专家支持数据库。当输入某缺陷关键词时,系统将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5 定期试验结果趋势分析平台

对结果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可掌握系统设备相关性能发展趋势,以便及时对系统设备进行纠正性维修防止设备破坏性损坏。因此要求定期试验管理系统提供定期试验结果数据趋势分析平台,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需进行趋势分析的试验数据,定期记录试验结果,从而形成趋势。从而根据趋势走势,对设备预防性维修提出合理化的方案。

2.6 和其它管理系统的互动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保持与EAM、ECM系统的联动,通过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的预定义工作项编号、工单号、WR号应能链接入EAM系统相应页面;EAM系统中定期试验工单的实计划开工时间、工单状态、际完成时间等信息应能同步到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中;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的规程编码应能链接到ECM系统中,定期试验报告应能传至ECM系统进行归档。

2.7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中数据操作权限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中应规定好系统管理员、管理部门定期试验管理工程师、试验责任部门定期试验协调员、核安全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一般查询用户等角色权限设置。

3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的特点

3.1 优点

EAM系统预定义工作PM项与大纲中定期试验项目互相对比,一个输入源、两条输入路径,互相对比,查找不一致,减少失误。

EAM系统定期试验工单、缺陷处理的工单同步到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中,作为定期试验结果记录的参照、减少了完成信息通过人员传递的工作量及人因失误。

定期试验涉及的流程都在该管理系统中电子化,定期试验报表由系统导出,报表准确可靠,节省了人力成本。

邮件自动提醒功能,无死角推动定期试验执行防止超期现象发生。

注重定期试验缺陷处理数据库建立,为机组提供运行经验和支持。

搭建了定期试验结果数据的趋势分析的平台,对重要试验的趋势做出自动分析评估。

3.2 缺点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平台在全厂应用,增加了电厂人员工作处理平台,不利于电厂信息化统一管理。建议新建电厂将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和公司的大数据相结合,统一规划电厂的软件使用需求,避免管理平台各自为阵分而治之的局面。

4 结论

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对定期试验各项活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可避免人工管理易产生人为误差的问题,本文根据定期试验管理需求设计了定期试验管理系统,对核电厂构建定期试验管理系统有实践意义,对同行电厂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4

跳远是一项速度力量性项目,其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技术动作特点对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实施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动作技术水平及其在比赛中良好发挥有很大帮助。为此,本课题应跳远项目训练的需要,以表象训练为基本手段,结合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动作的主要特点,通过对其进行长时间表象训练,探讨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表象跳远技术动作时的心理生理反应及表象训练对跳远技术动作的影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表象训练中增加情境因素对男子跳远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和技术动作发挥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为改善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高跳远助跑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第一阶段:上海体育学院男子跳远(国家二级)运动员24人,随机分为两组,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对被试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等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得出各项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专家访谈法

2.2.3实验法

本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象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2.2.3.1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表象训练,即有表象训练组和无表象训练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跳远专项技术动作指标(助跑速度、踏板准确率和距离差、跳远成绩)。实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跳远技术训练,时间为8周;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跳远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正常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分为准备阶段、放松训练阶段、表象训练阶段和巩固练习阶段。整个表象训练周期为8周,每周2-3次,每次(放松3-5分钟,表象技术动作1分钟)为1组,共3组,用时20分钟。在放松表象训练实施之前,先进行四周的放松训练学习和简单动作的表象技能学习,使被试形成和掌握放松、表象的技能。

第二阶段:情境因素对跳远运动员表象训练效果的影响

2.2.3.2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组间变量,即安静表象训练组和情境表象训练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跳远专项技术指标(助跑速度、踏板准确率和距离差、跳远成绩)。实验干预:在实验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实验一组在常规跳远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安静环境下的表象训练,即在实验室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放松表象训练(同第一阶段)。实验二组在常规跳远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情境环境下的表象训练,即在实验室中通过播放带有跳远比赛现场真实声音的音频,创设模拟跳远比赛现场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要求被试进行放松和表象。

2.2.3.3数据采集:摄像机放置在踏跳板处固定位置,拍摄被试踏板时的录像,通过图像解析系统对被试踏跳成功、失败的次数以及起跳脚脚尖至起跳线的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用秒表记录被试从助跑即刻到踏板瞬间的时间以及助跑后六步的时间(均由同一教练完成),用皮尺丈量被试每次助跑的距离和跳远成绩,从而得出助跑的平均速度和后平均六步速度。

整个常规跳远技术训练过程的练习条件、环境、教学进度均一致。

2.2.4数理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Office2003中的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求得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3.研究结果

3.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指标的比较

3.1.1实验组、对照组踏板成功次数的比较

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踏板成功次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踏板成功率由实验前的37.50%提高到了52.08%,提高了14.58%,对照组踏板成功率从39.58%上升到了47.92%,仅提高了8.34%,提高幅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水平。随着踏板成功率的升高,实验组踏板犯规率由实验前的62.50%降低到了47.92%,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成功踏跳次数的卡方检验中,实验组实验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卡方=4.128,p

3.1.2实验组与对照组踏板距离差的比较

对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踏板损失距离和犯规距离的统计分析表明:实验后期,实验组、对照组踏板损失距离和犯规距离均有所减小,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损失距离和犯规距离上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t=5.00,p

3.1.3实验组、对照组跳远成绩和助跑速度的比较

对实验后期实验组、对照组跳远成绩和助跑速度的统计分析表明:经过8周的训练,实验组被试的跳远成绩好于对照组,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t=2.60,p

3.2实验后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技术指标的比较

3.2.1实验一组、二组踏板成功次数的比较

对实验前、后实验一组和二组踏板成功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一组踏板成功率由实验前的52.08%提高到了62.50%,提高了10.42%。实验二组实验前后的踏板成功率从52.08%上升到了70.83%,上升了18.75%。实验二组实验后踏板成功率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实验一组。在对成功踏跳次数的卡方检验中,实验一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而实验二组实验前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卡方=3.562,p

3.2.2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踏板距离差的比较

对实验一组、实验二组经过4周不同环境下表象训练后,踏板损失距离和犯规距离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二组的损失距离和犯规距离明显小于实验一组,两组在损失距离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F=4.29,p

3.2.3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跳远成绩和助跑速度的比较

对实验后实验一组、实验二组跳远成绩和助跑速度的分析得知:实验后两组被试的跳远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F=4.911,p

4.结论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5

好的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尤其对于化学课堂教学,如能多溶解一些趣味进去那该多么美。众所周知实验的确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我要说教师的演示实验就更重要了,因为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与操作能力。为此,演示实验的成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太重要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上周集体备课的时候,大伙推荐我把苏教版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内容),P75实验2和实验3能否重新做一下(因为他们好几个人没有做成功),分别是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和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它们都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其实在这个地方学习的时候只要知道实验现象就行了,不需要写化学方程式,为高二学习选修5醛的知识做铺垫,说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这次实验中的第一个又称为银镜反应或银镜实验,说实话这个实验效果我每次做的也都不理想,我也知道这个实验不容易成功,每次总要做好几次才能成功。这次,我必须认真对待先试做,以免实验失败。可我心里没底,但箭在弦上只有下决心做好,要不然那多没面子。于是我就严格按书上的要求准备好了药品和仪器。以前的2%硝酸银溶液他们老师反应可能时间久了,分解了一些,浓度不够,我就又把以前的浓的和那个2%的混合了一下,葡萄糖溶液我也现配了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我也现配了一些,稀氨水我检验了一下还有用。我再上网查一下做银镜实验的注意事项,我把它详细的记录在书上。注意事项有三点:(1)氨水不能太多,其次边加边振荡。(2)最佳温度为60℃,低于此温度,反应太慢,现象不明显,高于此温度则可能发生爆炸。(3)溶液发黑。可能之一:试管不洁,反应虽然进行了,但由于试管不洁,银不能附在试管壁上而以黑色细粒沉于试管底。可能之二:葡萄糖溶液浓度过浓,量太多,导致还原反应进行的太快,银来不及附在试管壁上而以黑色细粒沉于试管底。

查完了注意事项我就开始实验了,在洁净(我用新的)的试管中加入2毫升(胶头滴管吸两次即可)2%硝酸银溶液,同时滴加2%的稀氨水,再加入1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我把它在温水浴中加热,(我预先用茶壶烧了一些水,估计在60℃,然后用水银温度计量了一下80℃,我就等它凉一会儿,直到60℃)。我看着时间3-5分钟,可是我看到的是溶液发黑,很遗憾,失败了。反省一下,据我分析可能氨水太多了,因为我没有做到边加边振荡,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接着开始第二次实验,这次我在滴氨水时完全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边加边振荡,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澄清的银氨溶液),可是5分钟到了,我看到的还是溶液变黑,只不过比上一次好一点,颜色淡一点。我没有气馁,继续找原因,这次我分析可能是葡萄糖溶液浓度大了。于是我就把溶液又加水稀释了一些,开始第三次实验,这次在滴加葡萄糖溶液时,我特别注意,胶头滴管吸一次,只滴12滴,留几滴没滴。开始加热,我看着时间3分钟过去了,溶液没有变黑,4分钟过去了,试管上开始有银白色光亮的东西了,很快试管周围至有溶液的高度全覆盖着一层银白色光亮的东西了,啊!我终于成功了!接下来第二个实验也很快的一次性的成功了。

这次演示实验的准备让我明白了,凡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会成功的,还有作为老师做演示实验之前自己一定要预做,且多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利因素。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才会更完美,更能使我们的化学课堂锦上添花!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以往单片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的层次教学法,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法;层次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单片机原理教学存在问题

1.1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单片机硬件基础知识,再讲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最后讲接口技术和一个单片机应用实例。学生只有在课程学习的最后才接触到单片机的实际应用系统,而在此之前的学习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会感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了也不知道怎么用,故而学习的兴趣不高。

1.2传统的课堂与实验教学模式

现在的单片机实验设备很完善,能操作的实验项目非常多,实验指导书对实验步骤、方法等规定得很详细,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实验题目范围变更接线,最多是在本程序内修改一下程序,动脑和动手的机会极少。实验内容充其量就是主要是验证书本上的原理,表面上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实验,实际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路,扼杀了学生孕育创新意识,忽略工程设计方面的训练,缺少文献资料查阅能力的训练,缺乏对新器件、新电路应用的认识,对单片机在工程中的应用更是一知半解,这个问题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反映更强烈。

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实验教学内容往往随教师的喜好而定,且实验考核方法不完善,“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模式普遍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普遍不重视实际应用的不良风气。

2课程层次式教学改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相结合的实践性强的课程,硬件是应用基础,但功能实现又离不开软件,只有硬件和软件都掌握了才能应用,针对单片机课程这个特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单片机教学提出层次式教学方法。所谓层次式就是根据单片机课程特点,以人的认知规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分为学习单片机基本知识和功能结构、熟练掌握基本功能应用和单片机系统应用等阶段方法来学习以及考核办法。实施分层教学法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学时来合理的确定这几个授课阶段的学时数。我们可以把单片机教学的层次阶段概括为“学”、“练”、“用”以及“考”四个层次。

2.1学――学习单片机基本功能结构和指令系统

这个层次内容包括单片机基本知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技术、汇编的编辑调试等几大块的内容。教学原则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最起码的基础,先学“一知半解”,不求多,不求快 ,也不求“全面”,更不求“系统”。以老师的教授为主,让学生感性认识、熟悉为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采取教学技巧。

(1) 上好第一堂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学习感兴趣第一次课精彩的开场白尤其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场演示,例如演示预先编好“跑马灯控制”,先用PowerPoint演示该控制程序的硬件结构原理图、程序清单等,然后现场把源程序经Keil C编译成Hex文件,通过刻录器刻录到芯片AT80C51中,通过面包板把石英晶体和电容连接到AT80C51芯片引脚XTAL1、XTAL2以及RST上就构成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通过P1口连接上8个LED,加上5V的电源(可通过干电池提供)确定无误后,就可以看到结果了。整个过程只花10分钟的时间,但却让学生了解这门课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并且初步了解单片机的开发过程,接着介绍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国防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向学生交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单片机系统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实物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理论是抽象的,最好让学生看实物,一边观察实物一边学习,把理论体现到实物上去,例如讲芯片引脚时,让学生看看芯片80C51实物,针对实物讲引脚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等;在讲到单片机的定时计数、串行通信等功能时列举一些学生们平时能够见到的仪器设备,如在物理实验中用到的数字毫秒计时器、数字信号发生器等,以增加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

(3) 指令讲授技巧记忆法

指令是程序编写的基础,如何让学生熟悉掌握MCS-51的111条指令,在按功能分为成的五类指令里,根据其功能,抓住其源、目的操作数的不同组合,再辅之以下面的教授方法,是完全能记住的。

① 指令图示讲授记忆法

图示记忆法是把操作功能相同或相似、但其操作数不同的指令,用图形和箭头将目的、源操作数的关系表示出来的一种记忆方法。例如:由助记符MOV、MOVX、MOVC组成的送数组指令,可以用图1、图2、图3表示。

② 英文还原讲授记忆法。

单片机的操作码助记符是该指令功能的英文缩写,有些指令容易混淆,可将缩写还原成英语原文,再对照汉语有助于理解其助记符含义,从而加强记忆。例如:短转移(SJMP)

Short Jump;长转移(LJMP)Long jump;比较转移(CJNE)Compare

Jump Not Equality;绝对转移(AJMP)Absolute jump;交换(XCH)Exchange;左环移(RL)Rotate Left;进位左环移(RLC)

Rotate Left Carry;右环移(RR)Rotate Right;进位右环移(RRC)Rotate Right Rarry。

③ 口诀记忆法

对于有些指令,我们可以把相关的功能用精练的语言编成一句话来记忆。如PUSH direct和POP direct这两条指令。初学者常常分不清堆栈SP的变化情况,为此编成这样一句话:(SP的内容)加1(direct的内容)再入栈,(SP的内容)弹出(到direct单元)SP才减1。又如乘法指令中积的存放,除法指令中被除数和除数以及商的存放,都可以编成口诀记忆如下:

MULAB高位积(存于)B,低位积(存于)A;DIV ABA除以B,商(存于)A余(下)B。

总之,在讲授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时,充分运用技巧,寓指令于例子当中,可以将单片机实验中的实例穿插在指令系统中介绍,并注意实例中涉及的指令尽量使用已教过的指令,让学生尽快熟悉掌握这些指令。

(4) 模拟仿真教学法

在指令学习过程中,先用软件进行程序运行模拟仿真,让学生看到指令执行的真实效果,更确切地体会到每一条指令执行时的内部过程,这样学生学指令轻松了,就激起了学习兴趣,学习汇编指令时不再枯燥无味。与此同时,尽可能让学生逐渐熟悉汇编程序编写调试的方法、技巧等。同时教导学生多读书上的例题和别人编写的程序,自己再结合实际初步编写一些程序。

2.2练――单片机基本功能应用练习

“练”这个层次主要是对单片机熟练掌握各功能模块应用,包括基本输入输出应用、定时器应用、中断应用、串行口应用、并行口扩展应用、A/D、D/A应用等,同时加强编程能力。在这个层次倡导实验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保证学生实验时间。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实验为主,教师主要任务就是针对每个功能选择、设计实例,同时把实例分解成若干个任务,针对每个任务细分为具体的教学知识点,以深入理解第一个层次学习的各知识点,通过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再独立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实验项目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实例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可设计/选择三种层次的实验项目:

① 验证性实验,用来验证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在设计时一般较简单,功能单一,就是用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不断反复修改实现不同功能要求,以提高基本运用和基础编程能力。

② 综合性实验,多个功能模块综合使用,程序较复杂,使编成能力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③ 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查阅参考资料、独立设计实验的硬件电路和程序,并对软件进行调试的能力。

同时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从已熟知的内容入手,不断增强自信心、慢慢的把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形成一个方向明确、思实验路清晰、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

2.3用――单片机的应用实践

这个层次主要是把单片机分散、独立的知识融会贯通,集中应用到具体系统中去,培养学生单片机的实际综合开发能力,通常以课程设计的形式体现。在设计之前只为学生作简单的提示,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索,学会查阅参考资料,自己决定采用什么方案、如何选用芯片、如何组织器件、如何编程实现等,并对软硬件进行联机调试、指标测试。在调试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分析结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软硬件设计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课题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使课程设计的过程与毕业设计相似,使学生了解完成一个课题的全过程。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提高了。

2.4考――单片机教学的考核

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对课程的考核成绩采用结构化成绩,由3部分组成:主卷成绩(期终理论笔试)占40%,副卷成绩占30%,平时实验成绩30%组成,创新、论文等作另外加分。

平时实验成绩主要由出勤率、实验态度、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成功率和实验报告成绩等内容组成。实验报告成绩依据学生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质量等组成。

副卷成绩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课程设计成绩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知识运用上表现出来的独立设计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重视平时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考核要求学生现场抽题完成,允许学生带教材、作业本和辅导书参加考试,但不能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较为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并且现场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结果现场给予评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加分项用于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学生有所创新、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设计功能、程序部分涉及教学以外的知识、协助老师完成科研成果、发表相关的论文时,教师酌情加分。新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经过几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逐步改变了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畏惧的态度,从下手到自行开发出实验产品,这都是加强教学改革的结果。本教学方法符合我校提出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开发型”人才为目标,开拓学生出口(就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许多课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肖洪兵,胡辉,郭速学. 跟我学单片机[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 何立民. 单片机高级教程[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3] 丁留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 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3):20-23.

[4] 鲁俊生,万忠,万光毅. 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54-56.

[5] 张晴. 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27-29.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7

【关键词】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

【中图分类号】TM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98-01

1、引言

随着火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和电网动态稳定重要性的提升,电网对火电厂机组安全性和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次调频系统的成功投运,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入网电能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市场竞争能力。一次调频指的是根据发电机和电网频率的偏差及电网的频率特性,计算出负荷需求,通过一次调频控制系统,控制调频机组加、减负荷,直到将机组频率调至额定范围。一次调频需要汽机迅速动作,最好同时有锅炉燃烧系统的调整,一支持调频能量。本文结合国电宣威电厂300MW机组#8机的改造,给出一次调频控制系统的构成、一次调频试验方案和一次调频的试验数据。

2、一次调频控制系统的构成

国电宣威电厂#8机组主机采用东方汽轮机厂3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组,锅炉配置5台磨,每台磨布置4个燃烧器,设置3层油燃烧器。制粉燃烧系统采用正压直吹送粉系统,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同步建设烟气脱硫及脱硝设施。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一次风机、送风机型式选择为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引风机的型式选择为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给水系统每台汽轮机发电机组设置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及1台50%容量的电动定速给水泵;机组设35%BMCR容量高低压两级旁路系统。

机组机炉主控制系统『1]即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国电智深公司生产的EDPF NT+分散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旁路控制系统(BPS)、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sCS)、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汽动给水泵数字电液控制系统(MEH)等系统。MCS功能包括AGC、协调控制系统及子控制系统,控制机组的负荷、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炉膛压力、烟气含氧量等主要运行参数。协调控制采用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DEB),在DCS中设计有AGC、一次调频与RB功能。

3、一次调频的试验及应用

3.1 调频功能投切试验

正式进行试验前,在开机运行条件下,对改动后的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投切逻辑进行了买际测试。强制调频出口为0,让操作人员实际在操作员站上进行多次实际投切,观察投切功能是否工作正常,操作员监视画面是否指示正确。

3.2 灵敏度试验

3.2.1 试验条件

机组协调控制在手动方式(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均在手动方式)、DEH在遥控顺序阀方式下,手动调整负荷至255.48MW,锅炉处于燃料手动方式下,送风、引风、一次风、给水投入自动。

3.2.2 试验方法

人工模拟±3.5r/min的转速差信号注入系统,其中人工死区为±2r/min,因此实际发生作用的转速差为±1.5r/min,考察系统有功出力是否发生明显变化;若有,则满足《管理规定》中对300MW火电机组电液调节系统迟缓率要求(

在DEH侧逻辑频差计算中,确证试验切换开关在切除位(转速计算采用试验值而非实际转速),强制试验切换开关在切除位(协调主控画面内),将试验切换开关置于试验位后自动生成对应输入转差的调频修正值,作用于调频计算回路;退出试验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后续所有试验步骤的转速差注入系统及退出方法于此同)。

3.2.3 试验结果

为保证灵敏度测试不受调速系统硬件回路装配间隙的影响,我们尽量注入系统的转速差为正负两个方向的信号。

3.3 DEH阀控方式下2993.5r/min、3006.5r/min试验转速一次调频动态试验:

3.3.1试验条件

-6.5r/min扰动试验,机组运行在2700MW附近(90%MCR);+6.5r/min扰动试验,机组运行在280MW附近(93.3%MCR),机组协调控制在手动方式、DEH在遥控顺序阀方式下,锅炉侧燃料手动,送风、引风、水位回路投入自动。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6.5r/min扰动试验和-6.5r/min扰动试验结果可以清楚的分析出#8机组一次调频对频差信号的有功出力响应情况,包括响应滞后时间以及达到稳定前的动态晴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对应±6.5r/min频差(0.1083Hz),按照火电机组设定的调差系数5%,此时机组有功出力变化应为±3%(+9MW),#7机组协调控制在手动方式KDEH在遥控顺序阀方式下的响应速度较快(2秒左右),在频差阶跃信号发生后45秒时机组有功功率变化为高周约-11.3MW、地周约+11.6MW。

3.4 DEH阀控方式下2989r/min试验转速一次调频动态试验:

3.4.1 试验条件:

机组运行在267.7MW(89.2%MCR)机组协调控制在手动方式、DEH在遥控顺序阀方式下,锅炉侧燃料手动,送风、引风、水位回路投入自动。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机组-11r/min,SN差扰动试验动态响应曲线结显示,机组响应速度较快(2秒左右),在频差阶跃信号发生后45秒时机组有功功率变化约+18.3MW,从开始响应到达最大响应约57秒,出力最大变化约+19MW。离计算所得的响应目标+18MW差距较小,响应幅度基本满足要求。

3.5 CCS控制方式下3006.5r/min试验转速一次调频动态试验:-6.5r/min扰动试验

3.5.1 试验条件

机组运行在280MW附近(93.3%MCR)css控制方式滑压运行下,4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167.8t/h,锅炉侧燃料,送风、引风、水位回路均投入自动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机组CSS方式下+6.5r/min扰动试验动态响应结果可以看出:机组响应速度较快(2秒左右),响应初期由于DEH侧前馈作用使得响应速度较,和幅度与阀控方式下基本相当,在频差阶跃信号发生后40秒机组用功功率变化约8.3MW,已基本趋于响应目标值9MW,在频差阶跃信号发生后45秒时机组有功功率变化约8.28MW,69秒后基本趋于稳定。

3.6 cCS控制方式下3011r/min试验转速一次调频动态试验:

试验条件

机组运行在281MW附近(93.36%MCR)cSS控制方式滑压运行下,4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176.8t/h(总煤量最大限制设定为175t/h),因煤质较差为保证燃烧稳定,燃料自动调节最低煤量限制设定为140t/h),锅炉侧燃料,送风、引风、水位回路均投入自动。

试验结果及分析

机组CSS方式下+11r/min频差扰动试验动态响应结果可以看出:机组响应速度较快,在频差阶跃信号发生后45秒机组用功功率变化约17.8MW,60秒后基本趋于响应目标18.1MW,响应幅度满足要求。锅炉侧燃料33秒减少至最低煤量限制140t/h煤量,汽包水位调节正常,炉膛燃烧稳定。

4、结论

从以上试验结果数据我们就机组响应速度和响应幅度(包括机组调节稳定时间指标)两个方面讨论一下试验结果:

4.1 从所进行的各次试验结果来看,机组响应速度满足《管理规定》中对机组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不得超过3秒的要求:试验数据结果表明#8组从频差信号注入到机组出力发生明显变化之间的延时时差均在2秒以内(快速响应性能较好)。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8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不是直接正相关的物理量——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没有学习动能定理的前提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尽管明确探究的主题,但如何形成探究的方案、怎样实施探究、操作的技巧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如何利用数据形成结论等,这些都涉及如何提高探究效度的问题,因此它应当成为日常教学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一、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诊断学习基础力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前提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列出了三个二级标题,分别为 “探究的思路”“操作的技巧”和“数据的处理”. 它们分别从“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和“分析与论证”三个层面实施部分探究来实施教学计划.

教材开宗明义提出讨论物体的动能. 通过特定物理场景的限定,指出“通过实验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从而减缓了w合=ekt-eko的学习难度. “探究的思路”中给出了“倍增法”如何量度橡皮筋变力功;间接测定小车获得的速度;描点法做出w-v图象,分析这一曲线获得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尽管变力的功有多种探究形式,但选择橡皮筋做功来探究,不仅考虑到这样处理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因为器材来源的方便性,情境的生活化和变通性易于让学生接受.

二、对探究部分环节的解读,是实施有效任务驱动的基础

探究活动的课题确定好了就需要实施操作,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教材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给师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自主空间,有意让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在探究过程中为了能使探究顺利进行,可以通过问题链引领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究的主题是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探究变力功与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为此探究过程要注重程序性和渐进性,对探究过程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做功会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基于物体的动能与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一知识层面的认识,理解研究对物体所做的功与速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题.

2. 如何形成假设

功是什么样的功?恒力功还是变力功?如何量度不同物理过程下功的大小?“倍增法”思想的渗透是培养学科思维方法的关键. 测定什么时刻的速度?为什么非得测定该特定状态下的速度?这是理解橡皮筋通过做功转化成小车动能的根本. 该探究主题涉及到选择点和如何测量这一知识点.

3.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也非常重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过程中需要什么仪器?(2)怎样保证实验条件?(3)哪些因素是自变量?(4)怎样控制变量和进行测量?(5)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6)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7)记录数据的表格需要有哪些项目?

4. 分析误差的来源

误差的来源之一是用多条橡皮筋时,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其次,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完全转化成小车的动能后,测量所选择的点从哪儿开始测量?

5. 数据处理是该探究主题的难点

在不知道动能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又不知道功与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不大,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离散型较高的探究主题下,寻求功与速度的关系无疑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学科方法的教育与操作技巧的强化是培养学科能力的载体

1. 强调实验操作的技巧

(1)制作斜面:为什么做成斜面?放置在倾斜面上的小车在平衡掉摩擦后,研究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即为合力功.

(2)橡皮筋的选择:让学生一同选择相同规格的橡皮筋是获得w倍数的前提.

(3)实验装置的安装:先固定好电火花计时器,将几根等长且长度一致的同规格橡皮筋固定于斜轨道一端两侧呈对称分布的铁夹子a、a’上.

(4)实验操作情况的控制:由于橡皮筋条数的增加,对小车的弹力增大往往使小车的运动偏离中央轴线,选择前面带小钩且质量大的四轮小车最佳.

2. 突出学科思维的方法

(1)如何理解“倍增法”定量计算不同物理过程下的变力功?橡皮筋的弹力随其改变量间是非线性关系,拉动小车的变力功无法定量计算. 选择完全相同的橡皮筋,保证各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的功都是的w倍数.

(2)选择哪些点测量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是表征功与动能变化量关系的前提.

(3)如何使描出的w-v关系比较真实?在w-v坐标系中描绘出w和v各对应点后,既要观察各点的位置关系,又要考虑这些点间应有的函数关系. 作图象时要加大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 从原点o开始描绘图线也可以避免画成直线.

(4)从w-v如何形成w-v2图象?尽管设计的表格清晰地记录实验的数据,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很难从数据上直观看出w与v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像下列表格所罗列的w-v的w-v2关系所示那样,只有通过描点法作图才能看出w与v之间存在什么“走势”,才能基于这种“走势”进行猜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为此采取描点法作出的w-v图象,是实施结论猜想的根本.

四、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是保证有序探究的根本

从教学程序上采取如下方式:设景激疑─任务驱动─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深化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流程设计为如下环节(见图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教师: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既可以从理论的层面通过逻辑推导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必须要让学生经过充分的合作性研究,讨论并形成探究方案,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也只有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学生优秀的实验方案,才能引导学生实施定向探究.

根据现实易得的实验器材,联系拉弓射箭的生活实例,采取橡皮筋拉动小车的办法就成为本节课探究方案的实验形式.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根据实验目的与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当利弊共存时,要辩证地选择合适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精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通过多媒体出示相关思考问题:

问题1: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生提出方案1:用打点计时器,也可以考虑用气垫导轨配套的光电门测量速度,或用红外线传感器直接测量物体的速度.

>

教学说明:在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量小车的速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实验的原理. 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动手实验,更是为了通过不断地动脑和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的价值也体现在这里. 在学生通过充分地思考与讨论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的基础上,就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那么,我们在实验探究前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通过师生的互动解决以下问题:(1)实验中需要首先解决哪几个关键的问题?(2)实验装置应怎么组装?(3)实验的程序?(4)怎样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问题2:橡皮筋的弹力做的功是不是就是我们所探究的功?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后,要让他们知道实验中除了橡皮筋的弹力做功,还有摩擦力做功,但实验的前提是通过营造斜面,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将摩擦力平衡掉,因此不再考虑摩擦力做的功. 而且橡皮筋做的功完全转化成小车最后的动能.

问题3:如何测定小车的速度?测定哪一点的速度?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点?

需要测量的是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 如图2所示为一纸带,在纸带上测量的物理量是图中a1、a3间的距离x,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x/27,其中t是打点计时器的振动周期.

【实验操作与相关数据的采集】

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合作讨论形成的认识,利用实验桌上给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要提醒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设计实验步骤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问题4:设计实验步骤.

要通过合作性研讨形成缜密有效的实验方案. 教师要强调实验操作的技巧,针对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方案.

(1)观察打点的纸带,点距是如何变化的?点距是否均匀?问题出在哪里?若恰能平衡摩擦力,试分析小车会做何种运动?应该采用哪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2)如何标记小车运动的初始点和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起始点?

(3)如何进行多次实验?

①使用一根橡皮筋时将小车的前(或后)端拉到点,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打点,释放小车,小车离开木板前适时使小车制动,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重复本项前面的过程,选出清晰的纸带.

②换用材料、粗细、长度相同的两根、三根、…、 六根橡皮筋分别进行实验. 记下各次实验中点距相等t=0.1s的位移δx2,δx3,…,δxn求出小车分别获得的速度v2,v3,…,vn.

③以功为纵轴(用第一次橡皮筋做的功为纵轴的单位长度),以速度为横轴(可以用适当的速度值为单位长度,也可以用第一次小车的速度为横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图象,看看是否是正比例图象,若不是,功与速度的哪种相关量(的变化量)是正比的,功就与速度的这种相关量(的变化量)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师选择部分实验小组的代表,通过视频转化装置展示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描点法作图做出的图象. 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对展示的几个成果进行研讨,听取部分学习小组的评价发言. 同时教师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探究.

(1)应该用平滑的线连接w-v坐标轴上的点,得到平滑的曲线. (2)在w-v坐标系中描绘出w、v的各对应点后,既要观察各点的位置关系,又要考虑这些点间应有的函数关系. 由于存在实验误差,这些点的位置既可能表现为直线分布,也可能呈曲线分布.

教师:在w-v图象中得到一条曲线说明什么问题?是否可以说明w、v间呈双曲线分布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否试做一下w-v2图线来看看w、v间的函数关系呢?

教师:我们将这些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在“添加趋势线”选项中可以实现线性,2次、3次、……、n次等多种曲线性质的选择,使坐标平面上作出的各离散点间拟合出来的曲线的性质更加直观明确,如图所示.

【交流与评价】

以上我们通过橡皮筋对小车做的这一变力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探究,理解了探究的原理、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验对其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寻找到了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针对自我探究的过程,就自己的认识请同学们交流!

学生甲:我们使用橡皮筋、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探究变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数据的处理在使用软件后,图象上显示功和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这和我们猜想的结果相同.

学生乙: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我们猜测橡皮筋做的功和速度的平方差成正比. 我们利用气垫导轨和两个光电门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教师:请你们具体谈一下验证新猜想时你们的实验设计?

学生丙:我们在橡皮筋伸长的状态下,取两个位置分别放上两个光电门,只要橡皮筋每次的起点相同,在两个位置间橡皮筋做的功和橡皮筋的根数同样成正比,我们只要测出两个位置的速度就可以分析功和速度平方差间的关系了.

教师:这一组同学做得非常好,得到功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还进一步探究了初速度不为零的情况下橡皮筋的功和速度的平方的差成正比.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9

【关键词】 舒利迭;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功能;异丙托溴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to lessen the acute attack of COPD.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Seretide 50μg/ 250μg inhalation, twice dai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inhalation of Ipratropine 50μg, twice per day, and the Salbutamol aerosol was used once in need, 6 months for one treatment cycl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ulmonary function was tested. The acute attack times at 6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calculat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EV1, FEV1/FVC and FEV1/predictive value were all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Seretide can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in stable period and lessen the acute attack times.

Key words: Seretide;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function; Ipratropin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众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视COPD稳定期的治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阻止其病情发展已成为共识。我国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建议COPD稳定期可进行试验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疗效确定是否吸入激素治疗[1]。本组选择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COPD急性发作次数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所入选病例均符合2003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诊断标准[2],临床分期为稳定期,严重程度分级为Ⅲ~Ⅳ级,且近半年内有反复急性发作。

1.2 对象 收集我院2005年1~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病人3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例,中途失访1例,完成试验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0~78岁,平均65.5岁,身高(164±10)cm;体重(58±10)kg;COPD病程(15±7)年;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Ⅲ级11例, Ⅳ级5例,入选前半年内反复加重次数:(5.3±1.5)次。对照组16例,因急性加重而退出1例;完成试验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2~77岁,平均64.5岁;身高(163±8)cm;体重(56±12)kg;COPD病程(17±9)年;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Ⅲ级12例,Ⅳ级3例;入选前半年内反复加重次数:(4.8±1.2)次,两组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病人除氧疗外,病情稳定期停止其它一切肺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舒利迭50μg/250μg,每次1吸,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吸入异丙托溴铵50μg,每日2次,并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使用日本Spiro Analyzer ST-75肺功能测定仪作肺功能检查,并比较开始试验前后6个月两组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

2 结果

2.1 肺功能变化 在试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预计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在试验结束时,实验组试验后上述各指标的值较试验前显著提高(P均0.05)。试验结束时实验组上述各指标的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

表1 两组试验前后肺功能变化(略)

与试验前比较,a:t=3.03,b:t=5.08,c:t=3.91,P均0.05;与对照组试验后比较,g:t=5.48,h:t=4.52,i:t=3.99,P均

转贴于

2.2 COPD急性发作次数 比较两组开始试验前、后6个月COPD急性发作次数,实验组试验后较试验前COPD急性发作次数减少(P0.05)。试验结束时实验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

表2 两组试验前后急性发作次数(略)

与治疗前比较,a:t=8.94,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t=8.33,P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有2例病人在吸入舒利迭后出现声嘶,经指导吸入方法后症状逐渐缓解。

3 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发病均与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有关。许多研究表明[3],半数COPD患者存在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治疗COPD可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反复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有益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除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二者有协同作用。

舒利迭是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通过经口吸入使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仅需较小剂量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已成功地应用于哮喘的防治。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炎症的多个环节,调控靶细胞的基因转录,抑制多种炎性细胞的活化及炎性因子的生成,提高β2-受体的敏感性, 进而预防气道重塑[4]。其中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抑制T细胞IL-1释放,促进炎症细胞凋亡及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相对亲和力均明显高于其它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而生物利用度几乎为零,具有局部抗炎活性高而系统活性低的优点[3]。沙美特罗具有高度脂溶性,极易穿过细胞膜的脂质进入细胞内,通过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进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同时沙美特罗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活化,抑制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使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减少,故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另外,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加速糖皮质激素受体向细胞核的移位,促进其敏感基因的转录,从而增强其抗炎活性[5]。而舒利迭把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按比例放在同一装置,通过同一方式吸入后两种药物可均匀地沉积在气道,共同作用在同一细胞上,充分发挥二者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既可以舒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又可以抑制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阻止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GOLD肯定了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用治疗COPD的作用与地位,推荐对严重程度为中重度的COPD病人如果反复加重应规则地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笔者观察到应用舒利迭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中COPD患者的肺功能好于单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对照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始试验后6个月较试验前6个月COPD急性发作次数减少;而对照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无明显变化, 开始试验后6个月较试验前6个月COPD急性发作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说明对于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且反复加重的COPD患者,舒利迭在改善肺功能、COPD急性发作次数从而阻止病情进展方面优于单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但由于本组选择病例应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的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goldcopd.com.SPECIAL ISSUE:GOLD WORKSHOP REPORT. GOLD Newletters. AUG18/29/03.

[3] 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61-1269.

一次成功的实验篇10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胃管置入;临床疗效

胃管置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它主要是指在病患不能自主进食或者消化道发生病变时,通过人工将胃管通过食道直接插入病患胃部抽取胃液或者提供必要的食物。胃管置入会引起病患的呕吐等生理反应,而且由于胃管直接进入病患体内,极其容易发生感染,所以置入胃管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为此,我们将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48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36例需要置入胃管患者。其中男性病患75例,女性病患61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54.39±10.59) 岁。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知情同意参加研究[2]。

1.2护理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36例需要置入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不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应用 SPSS 11. 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进行t检验,P

3.讨论

置入胃管对于病患食道的刺激比较大,容易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到位,护理方法不当,就极容易导致一次性置管不成功,给病患带来更大的痛苦。

置管术实施前,我们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病因病况,为系统性护理干预做准备[4]。耐心向患者分析置管术实施的必要性和目的,详细介绍胃管置入需要注意的饮食细节,叮嘱患者术前适当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品,为置入胃管储备必要的能量。胃管置入术实施前一段时间禁食,防止消化道内留存食物对置入的不良影响[10]。对于意识模糊或者消化道受损的病患要每日坚监测患者的身体常规指标情况,胃管置入术实施前要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空腹血糖不得高于6.5mmol/L。胃管置入术实施时,要保持手术室的无菌和整洁,室内温度以25~26℃为宜,湿度应当控制在45%~60%之间。

置入胃管前,要引导患者扩展鼻翼,尽可能松弛咽喉部肌肉。插管时,应当指导患者采取坐姿或者半卧,当胃管插入到鼻腔14~15cm时应当指导患者按照置管前的教学将下颌移向胸骨柄处并有节奏的放松咽部肌肉进行吞咽。操作人员应当随着患者的吞咽动作将胃管逐步滑入患者胃部。当病患产生恶性反应时,应当告诫患者屏息或者进行深呼吸,尽可能分散患者对咽部异物的关注。

置管术实施后,要帮助病患采取舒适的姿势平躺。利用胃管喂食时,先要注射少量温开水,然后再通过胃管灌入营养物质。每次进食不宜多于200ml,时间间隔不宜少于2h。患者所进食物以流质为主,适当配以少量研碎后的颗粒状食物[5]。喂食完毕后,还要注射少量温开水对喂食管道进行冲洗,然后将胃管抬高,用纱布包裹固定。喂食次数和剂量要进行记录,喂食时使用的过的医疗器械要及时消毒。利用胃管进食期间,要是分关注病患的口腔卫生,严防病患空腔感染。喂食期间还要间隔监测患者的身体常规指标情况和身体营养情况,及时调整喂食结构和剂量。

通过实验期内的分组对比实验,我们发现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仅为60.29%,而且实验组患者在紧张恐惧、恶心控制、医患互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也好于对照组患者。总之,对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在置入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胃管置入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沈平,罗月岚.介绍一种准确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124.

[2]戴月英.胃管留置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0,9(4):294--296.

[3]赖桂凤,李新萍,李建芳,等.胃镜胶浆在无痛插胃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8):102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