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就职演讲十篇

时间:2023-04-05 15:34:50

奥巴马就职演讲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1

关键词: 奥巴马 就职演讲 批评话语分析

一、引言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CDA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大众传媒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戴炜华、陈宇昀,2004)。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其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纪玉华,2001)。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已经在国际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辛斌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不断向国内同行介绍批评语言学的研究成果,19篇。近几年,国内不少学者相继加入了CDA研究的行列,外语核心刊物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CDA研究论文。如廖益清(1999),纪玉华(2001),戴炜华、高军(2002)等学者都对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批评话语分析重视对所有非文学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而对于政治语言的研究,则成为批评话语分析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在政治讲话中,政治家的目的不在于向听众提供信息,而在于说服劝诱,在于通过讲话,博得民众心灵的共鸣,影响和控制他们的意识形态,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利益。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篇是说话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意义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它在分析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而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重新审视。本文以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为例,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奥巴马演讲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探讨他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

二、分析框架

批评话语分析要求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因此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然成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辛斌,2005)。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黄国文(2001)认为,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完全可以用这一理论进行指导。事实证明,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

根据Halliday(1994)的观点,语言主要用来表达三种意义,第一种是用语言来谈论我们对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历、看法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这种意义是概念意义;第二种是用来与别人交往,建立或保持与别人的关系,影响别人的行为,表达讲话人的态度,改变别人的态度、看法等,这是人际意义;第三种是用来组织语句和话段,把单个的情形、意念连接起来,这是语篇意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它们被称为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概念功能的一部分,是以交代各种过程及其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来反映语言的概念功能,其中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是最常见的三种表示概念功能的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它有两个参与者:“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l);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sensing)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心理活动的主体“感觉者”(senser)和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任何关系的过程,可分为“归属性关系过程”(attributive)和“限定性关系过程”(descriptive),前者对事物进行描写,后者对事物进行限定。如:

①At these moments,America has carried on not simply because of the skill or vision of those in high office,but because We the People have remained faithful to the ideals of our forbearers,and true to our founding documents.(物质过程)

②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心理过程)

③On this day,we gather because we have chosen hope over fear,unity of purpose over conflict and discord.(关系过程)

语篇的人际元功能关注的是篇章作者和篇章意图中的读者的互动关系,即说话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并影响听者的态度和行为。如韩礼德指出,这一功能承载着很重的语义负荷(李站子,2000)。语篇的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反映出来的。考察语篇的情态功能主要有两个目的:①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和承担的义务;②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在英语里,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之外,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直接、间接引语都可表达情态意义(辛斌,2005)。在政治演讲中,一般以陈述句和祈使句居多。陈述句的使用,使得演讲者显得客观、公正;而祈使句的使用,则增加了演讲的感染力,使演讲更具有煽动性。政治家在演讲中非常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调节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Maitland & Wilson,1987)。语篇中大量的情态动词(should,can,may,have to,will)表达了说话人进行判断时的不确定的心理状态。各种评价性形容词也映射出说话人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和判断:褒义、正面的词语代表了支持、赞同;相反,贬义、负面词汇表示反对和批评。所以,忽略情态成分的功能就很难充分理解语篇的语义潜势。

另外,在语篇上,名词化的过程隐藏了参与者和情态的成分,减少了行为成分,使客观性更强。修辞的应用也是政治演讲文本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保证了政治演讲的流畅与生动,还增加了文本的说服力。

本文将从词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修辞等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奥巴马是如何利用语言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劝说美国的民众接受其宣扬的意识形态的。

三、语料分析

1.词汇

历届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都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不但用来阐述美国立国的理念,更是常常定义了新总统的使命。因此,就职演讲的内容都是政治家精心准备、仔细斟酌后的结果。奥巴马的整篇演说词篇幅不长,但却传达了丰富的信息。

在总统大选期间,“change”这个词汇与奥巴马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他的就职演讲中却只说过一次;奥巴马在大选中极力提倡的“hope”一词,也仅仅使用了三次。1月20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评点出奥巴马就职演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包括“country”,“America”,“new”,“people”及“everyone”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与奥巴马的政治意图是紧密相连的。战争和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奥巴马试图唤醒每个人的责任心,建立人们对于新任总统的信任,齐心协力重建美国的霸权地位。

2.及物性

在演讲中,奥巴马主要采用了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这两种及物性系统,分别占整个语篇小句的46%和35%。在谈及如何重建美国经济和政治霸主的地位时,奥巴马选择了对行为进行描述的物质过程:

④On this day,we come to proclaim an end to the petty grievances and false promises,the recriminations and worn out dogmas,that for far too long have strangled our politics.

⑤Starting today,we must pick ourselves up,dust ourselves off,and begin again the work of remaking America.

以上各句中的动词,“proclaim”,“pick”,“dust”,“begin”属于物质动词,表明了奥巴马的决心,并表明他将和美国民众一起,改善美国现有的政治管理制度,重拾信心,共建全新美国。

而及物性系统中的关系过程是进行评价或判断最直接的方式(Hodge & Kress,1979),如以下各句中由系动词连接名词词组或形容词形成的关系过程。

⑥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They are serious and they are many.They will not be met easily or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⑦Less measurable but no less profound is a sapping of confidence across our land――a nagging fear that America’s decline is inevitable,and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must lower its sights.

第六句中的“real”,“serious”,“many”是对于美国现在所面临的“challenges”的限定。第七句中的“sapping”,“nagging”则描述了美国民众所面临的信仰危机,表明了当前局势的严重性。关系过程中一般现在时的使用增强了评价和界定的客观性。奥巴马选用这种概念过程和时态,是想证明自己所言是普遍认可的事实,并没有夹杂着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让听众认识到美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3.情态系统

(1)语气

“事实”不仅要隐藏在词汇和关系过程里,还可以通过陈述句来表达。在奥巴马的演讲中,通篇都是使用陈述句,语气坚定,句子短小有力。这样的表述,使得他的演讲显得更加的客观、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2)人称代词

为了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奥巴马很少使用单数第一人称“I”,而更多地运用了包括受众和演讲者在内的复数第一人称“we”,或者是“we”的变形“our,us”,暗示着受众被包括在语篇之内,拉近了他们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在提到美国人们的先辈时,奥巴马使用了第三人称“you”,更是将自己和听众放在同一个位置,共享历史,建立相互的信任。

(3)情态动词

虽然整篇演讲的情态动词不是很多,但是“must”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的权威地位,还表明了奥巴马要和美国民众一起重建美国的决心。作为美国的三军统帅,奥巴马有权利要求他的民众服从于他,听命他的号召。就职演讲,也是奥巴马建立自己总统威信的第一步。

4.名词化

就语篇功能而言,批评语篇分析主要研究句式的转换过程,包括名词化,即整个句子或句子成分、对行为和参与者的描写成分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名词化的角度去讨论这篇演讲辞的语篇功能。大量存在的名词化过程使丰富的信息能够浓缩到短小篇章中,并且经过转化过程,原句中的时态和过程的动作者都消失了,过程转化为状态,行为变成客观存在。例如,“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an end to the petty grievances and false promises”,“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

总之,名词化不仅使演讲这种短小的语篇尽可能传达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语篇的客观性,使人们关注现状和事件的受事人。在这篇演讲辞中,奥巴马就成功地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上,旨在唤醒人们的责任心。

5.修辞

“演讲者借助修辞获得支持,最终获得政治权威(political power)”(郭秀梅,1984)。这里,“说服”将修辞与政治连在了一起,因为政治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说服”。因此,演讲辞中的修辞功能不可忽视。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最常见的修辞形式就是排比:

Our workers are no less productive than when this crisis began.

Our minds are no less inventive,our goods and services no less needed than they were last week or last month or last year.

Our capacity remains undiminished.But our time of standing pat,of protecting narrow interests and putting off unpleasant decisions――that time has surely passed.

排比句的使用,显得演讲结构紧凑,语气坚定有力。

对比的使用,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如:“On this day,we gather because we have chosen hope over fear,unity of purpose over conflict and discord.”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的就职演讲采用了多种语言策略:大量关于国家和人民的词汇,表明了奥巴马试图唤醒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心,通过建立人们对于新任总统的信任,齐心协力重建美国的霸权地位;各小句中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以及名词化,为演讲者对美国现状的判断和评判增添了客观性,使整个语篇更有说服力;直接、强有力的陈述反映了美国面临挑战的决心;谈及美国所面临的艰巨挑战时,奥巴马更是成功地使用了人称代词,赢得他们的支持。另外,修辞手法的应用也使得整篇演讲辞结构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批评性语篇分析挖掘隐含信息,展现语篇生成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把他们的意志、观点传播给受众,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国家权利是如何利用语言作用于受众的。它为解读政治语篇提供了新的分析方式和思路。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Polity,199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Hodge,R.and Kress,G.Language as Ideology[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

[4]Kress,G.Linguistic processes in sociocultural practice. Oxford: OUP,1985.

[5]Maitland,K and Wilson,J.Pronominal selection and ideological conflict[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7,(11):495-512.

[6]Thompson,J.B.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

[7]戴炜华,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外国语,2004,(4):12-16.

[8]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外国语,2002,(6):42-48.

[9]郭秀梅.实用英语修辞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10]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1-4.

[11]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2001,(3):149-155.

[12]廖益清.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山东外语教学,1999,(2):1-5.

[13]辛斌.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现代外语,1996,(1):21-26.

[14]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4):43-49.

[15]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研究,2000,(4):44-48.

[16]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2002,(6):34-41.

[17]辛斌.略论批评语言学的哲学社会学背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1-3.

[18]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J].外国语,2004,(5):64-69.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2

关键词: 语料库 奥巴马就职演讲 词汇 修辞

一、引言

2008年,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讲,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从而引发了研究者对奥巴马的演讲进行分析的热潮。时隔四年,2013年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同时再次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讲,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随着语料库的飞速发展,这为研究奥巴马的演讲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本文通过使用Wordsmith Tools语料库索引软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经典的就职演讲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探究奥巴马的个人魅力和演讲特色。

二、对两次就职演讲的语料分析

1.文本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把文本用Wordsmith Tools语料库索引软件进行统计,得出有关这两个文本的简略统计数字。

在这两个文本中,从其形符数(tokens)和句子数可以断言,这是两个较短的文本。把它们各自的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和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andardises TTR)相比较,可推断出这两个文本的词汇变化量为中等程度。从词长来看,基本上是由2~4个字母组成的词占主导,这表明两次演讲的内容都是较容易理解的。以上说明奥巴马的就职演讲的内容都是通俗、偏易的,便于大众理解和判断,因而容易拉近和大众的距离,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2.词汇的检索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Wordsmith Tools检索软件中的Wordlist,得出有关这两个文本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以下表格中只列举了前10位。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发现,两次就职演讲的高频词汇基本一致,除却功能词“the,and,of,to,that”等,我们发现,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及其变体形式“our”用得较广泛,在两次演讲中多次出现,所占比例较大。这其实是演说者使用的一种语言技巧,可以起到强化人际关系的作用,达到演讲的目的。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可以包括讲话人及听话人,使用we就等于是讲话人把自己融为听话者的一方,与听话者是一体的,或更精确地说,是把听话人拉到了自己的一边。这样就更亲民,使听众倍感亲切,更容易赢得听众的支持。另外,第一人称复数代词还可以唤起一种团体意识,使团体内部的差异最小化,而强调团体内外的差异(Michael Osbom,198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分析We在整个演讲中的作用及演讲者的用意。

此外,通过Concordance对we的检索,可以发现奥巴马很巧妙地使用了we,它一方面很容易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听众站在演讲者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增加演讲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很自然地让听众认为自己的身份得到总统的认可和提升,他们和总统一样是国家建设的一分子,从而唤起听众的团体意识,具有很强的煽动性。总之,通过大量使用we,同听众建立了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情态动词

通过检索发现,情态动词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多次出现,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表中可以发现,在整个演讲中,表示预测和肯定的情态动词用得较多。Will多是表达对未来的预测及安排。通常总统在就职演讲中都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及自己就任总统后的计划安排,因此,will用得较多。Can通常是表示能够或是有能力,must表必须、一定,二者都是表肯定的。一个国家的总统发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威信,因此他所发表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以肯定的方式,不会以含糊的方式敷衍民众。因此,在就职演讲中用得相对较多。

3.修辞方法

演讲者的目的在于激发听众的感情,说服、打动听众,因此常常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增强演说词的艺术感染力。一般演讲的特定场合和特定目的要求它侧重于某种或某几种修辞方法。通常有排比、对比、反复、明喻、暗喻、对仗、引用等修辞方法。在奥巴马的两篇就职演讲中,排比和反复这两种修辞方法最具代表性。

(1)排比

排比是一种句法修辞手段。它是指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排成串,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加强语言的气势和实现语言平衡美的作用。在英语演讲中,常被演讲者用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使演讲的主题得到升华。通过对文本的检索发现,奥巴马非常善于运用排比,这其中包含由名词、动宾短语、不定式短语及独立的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

It’s the answer told by…

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It’s the answer that…

在第一次演讲的开头,奥巴马首先用排比的句式提出了几个疑问,这在开头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紧接着又通过三个排比,对以上疑问做出明确回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Together,we determined that a modern economy requires railroads and highways to speed travel and commerce;schools and colleges to train our workers。

Together,we discovered that a free market only thrives when there are rules to ensure competition and fair play.

Together,we resolved that a great nation must care for the vulnerable,and protect its people from life’s worst hazards and misfortune.在第二次演讲中,这里通过三个排比,奥巴马把祖国的建设成果归于每个公民,是全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样表明,祖国的建设与每一位公民分不开,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和保卫国家。

(2)反复

言为心声,将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在演讲词中,可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演讲词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演讲者可以运用反复表现强烈的感情。例如:

在第一次就职演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Yes,we can”,其在整个文本中共出现了7次,颇具震撼力,很好地带动了群众,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在第二次演讲中,“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重复出现了5次,起到了加强语气和凸显主题的作用。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演讲听起来更加生动有活力,同时也很好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奥巴马的发言赢得了全场持久掌声与欢呼喝彩,由此可见其演讲的感染力有多强。

三、结语

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从词汇及修辞方法方面,对奥巴马的两次就职演讲进行了检索分析。该分析发现奥巴马为了达到演讲目的,倾向于应用便于群众理解和判断的语汇;较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较多地用表示预测和肯定的情态动词,以及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参考文献:

[1]Michael Osborn&Suzanne Osborn.Public Speaking[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8.

[2]郭艳涛.英语公众演讲的特点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5.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3

200多年前,美国国父们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起草并发表了《独立宣言》,开启了美国通向自由之路,费城被视为美国民主和自由的摇篮。

148年前,即1861年,候任第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从费城出发,乘火车前往华盛顿出席总统就职典礼。

从费城到华盛顿,整个路程为225公里,火车行驶缓慢,沿途向欢迎群众发表演讲,林肯一行整整走了12天,所谓的“鸣笛驻足”之旅由此产生。

1月17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沿着先辈林肯的足迹,也从费城启程,坐火车前往华盛顿出席就职仪式。林肯是奥巴马崇拜的偶像,奥巴马行事风格处处闪现着林肯的影子,奥巴马将要领导的政府就是受到林肯当年组成“对手团队”之启发而组阁。现在,他的这一旅程也被称为“鸣笛驻足”之旅。

在登上“乔治300列车”之前的当地时间17日上午10时,奥巴马向聚集在费城广场上欢送的群众发表演说。之后,与家人会合,在第三十街车站登上列车开始旅程。奥巴马先后在特拉华州的克莱蒙特镇、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接受支持者的欢呼和祝福。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镇,火车短暂停留,候任副总统拜登及其家人登上火车,与奥巴马一行会合。

“乔治300列车”是一辆老式蓝色机动轨道车,挂在铁路客运公司一辆有着10节车厢的火车上。正如美联社所评,这辆轨道车“满载着一个厌倦了战争、害怕衰退并正在寻求更美好生活的国家的希望”。

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沿途不时出现在火车尾部的平台上,向寒风中裹着毯子、穿着大衣聚集在两侧的支持者挥手。

到达华盛顿

1月1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被称为奥巴马专列的机动轨道车抵达华盛顿联合车站。与当年林肯漫长旅程相比,奥巴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一辆黑色轿车从联合车站驶出,海军蓝的车牌上写着“44”两个数字,这代表奥巴马将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车子搭载着奥巴马一家人向国宾馆驶去,在那里奥巴马一家度过就职典礼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当车子经过国会山一带时,那里已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许多人手中举着相机。在寒风凛冽的华盛顿夜幕中,有些人呼喊着奥巴马的名字,有些人远远地望着他。

如果把17日的“鸣笛驻足”之旅视为奥巴马就职典礼活动拉开的序幕,那么第二天在林肯纪念堂举行的音乐会,就是举世瞩目的历时四天的系列庆祝活动的第一乐章。奥巴马和拜登一早在华盛顿军区司令陪同下,向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无名战士墓敬献花圈。之后,携妻子、女儿出席了在林肯纪念堂阶梯上举行的音乐会。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碧昂斯、夏奇拉、雪瑞•克洛等乐坛大腕都悉数登场。

据报道,奥巴马小女儿萨莎见到林肯纪念堂石头上刻着林肯总统就职宣誓词时,仰起头,问爸爸:“哇,这个演讲可够长的,你的演讲也会这么长吗?”奥巴马说:“实际上,林肯的讲话还挺短的,我的演讲要比这个长一些。”正在这个时候,大女儿马莉娅转过身来对父亲说:“第一个非洲裔美国总统!那得做得好一点才行!”

站在林肯纪念碑下,奥巴马表情严肃,他将肩负神圣的使命。

1月19日,奥巴马参加社区活动以纪念已故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当天是美国联邦假日“马丁•路德•金日”。

非洲祖母送来礼物

奥巴马的父亲是非洲肯尼亚黑人,奥巴马远在非洲的祖母莎拉千里迢迢,奔赴华盛顿,加入到观礼庆典亲友团中。

为祝贺孙子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莎拉精心准备了三件礼物:一个是卢奥族传统的三足凳、一个是驱赶苍蝇的蝇掸,一个是象征权力的盾牌。她本来还想带上一支矛,但被告知由于安全原因不能带上飞机,因此只能作罢。与莎拉同行的,还有在内罗毕的其他家庭成员,她们于1月16日飞往美国。莎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知道奥巴马看到我会很高兴。我的出现对于他很重要。”

有人猜测,三足凳指的就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苍蝇拍隐喻的是全球气候变化,而盾牌引申出来就是美国权威。来自东非礼物背后神秘的哲学,恐怕只有肯尼亚祖母才明白。

肯尼亚也同步展开庆祝活动,大型音乐会在首都上演。

狂欢时刻

从1月17日起,华盛顿一下子成了狂欢之都。200多万人,差不多四倍于首都常驻人口,这个数字打破了1966年约翰逊就职典礼时有120万名参加者的最高记录。

凡是与奥巴马有关的或与奥巴马沾边的商品都在火爆销售,印有奥巴马头像的“奥巴马T恤衫”,有奥巴马图案的“奥巴马徽章”,写着奥巴马名字的“奥巴马帽”,都成了抢手货。当地居民把自家屋腾出来,临时改为家庭旅馆。人们唱着,欢呼着,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虽是短暂的四天时间,但这确是个狂欢时刻。

有人说,华盛顿“繁荣的奥巴马经济”至少表明,这儿并没有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此次总统就职典礼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据政府管理预算办公室透露,联邦政府已经为准备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打出4900万美元的政府预算。这个数字是2001年布什就职典礼政府预算的三倍。此外,奥巴马就职典礼委员会已经筹集个人资金达4500万美元。2005年布什就职典礼委员会筹集个人资金4230万美元。据媒体披露,1993年,克林顿就职典礼仅花费了3300万美元。

奥巴马的支持者说,就职典礼的开销由奥巴马从普通民众那里筹集资金来支付。但是这样奢华庆典还是招致批评,一些担心能否保住饭碗的美国人认为这样奢华排场来得不是时候。

进入奥巴马时代

1月20日,晨曦中的国会大厦格外肃穆。在国会山前国家广场上,人头攒动。

美国东部时间早上9点50分,奥巴马夫妇乘坐的车队驶进白宫。奥巴马结红色领带,夫人米歇尔一身金黄色套装,显得庄重华贵。布什夫妇已经在门口等候迎接,他们握手问好、合影留念,一起喝咖啡,共进早餐。

差不多在此时,在国会大厦的就职典礼台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奏起了军乐,旧金山男童合唱团和女童合唱团演唱歌曲。

10点49分,奥巴马夫妇离开白宫,与布什夫妇一起乘坐一辆卡迪拉克车,13辆车为奥巴马开道,车队沿着宾夕法尼亚大街前往国会山,沿途一片欢呼。

11点30分,在美国最高法院首法官约翰•罗伯茨的主持下,奥巴马举起右手,左手则放在当年林肯宣誓时用过的《圣经》上,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随着海军陆战队军乐团奏响《向统帅致敬》,美国正式告别布什时代,进入奥巴马“梦”的时代。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4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奥巴马 意识形态 情态动词 人称代词

1、理论框架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福勒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以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官方文件等大众语篇和其他非文学语篇作为研究对象,注重分析语篇生产、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权力的关系。过去一直有语言学家对总统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近几年语言学家对奥巴马的演讲也充满兴趣。众多学者都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及其竞选演讲进行了各种研究。本文将以费尔克劳夫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模式为指导,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分析工具,对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语篇分析模式。批评性语篇分析强调语言和权力的关系。费尔克劳夫(1992b)认为话语可以同时被看作是:(1)语言文本,口头的或者书面的;(2)语篇实践(语篇生成和语篇解释);(3)社会文化实践。在此基础上,费尔克劳夫(1992a)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个步骤:描述、阐释和说明。描述语篇的语言特征和语篇的结构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说明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分析步骤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Fairclough, 1992a: 10)

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本文将结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费尔克劳夫提出的语篇分析步骤,从人际功能方面对演讲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然后联系语篇与语篇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阐释语篇的生成过程。最后作者从社会的角度联系相关的社会历史语境来说明语篇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政治语篇中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政治语篇是如何被政治家用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

2、实例分析

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是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其就任以来的第二份国情咨文。这是中期选举失利以来奥巴马首次在国会发表重大政策演说,也是中期选举后其一系列战略调整的全面汇总。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五大政策支柱:鼓励创新、改革教育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减轻企业负担和削减财政刺字。奥巴马想通过提出这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让美国人民看到他赢得未来的决心,从而重新获得美国人民的支持。下面通过对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的分析,我们将看到语篇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政治语篇是如何被政治家用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

2.1 描述

本文作者主要从人际功能方面来对演讲的语言特点进行描述。语言的人际功能可以通过情态动词和人称代词的使用得以实现。下面将从这两方面进行描述。

2.1.1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奥巴马演讲中的一大特色。情态动词must, can, could, will, would, should, may, might都出现在语篇中。这些情态动词在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情态动词can和will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情态动词。我们都知道will不仅仅用来指将来,它同时具有一些语义特点。它通常被用来表达将来的可能性。换言之,will主要被用来提供有关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信息。同时will的情态意义传达了说话者的信念、承诺、打算和决定。Will的使用表达了说话者的一种意志和坚持。Will还具有客观性的特点。通过这个情态动词的使用,奥巴马旨在增加演讲的客观性,从而使演讲更令人信服。奥巴马在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中正是通过反复使用will这个情态动词表明自己将会做一系列有益的事情,从而重新获得美国人民的支持。例如:

And these steps, taken by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will grow the economy and add to the more than one million private sector jobs created last year.

All these investments in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will make America a better place to do business and create jobs.

In the coming months, my administration will develop a proposal to merge, consolidate, and reorganiz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a way that best serves the goal of a more competitive America. I will submit that proposal to Congress for a vote and we will push to get it passed. In the coming year, we’ll also work to rebuild people’s faith in the institution of government.

以上句子中,will的使用表达了奥巴马想要把美国建设得更好的信念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决心。奥巴马想要借此重建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从而重新获得美国人民对他的支持。

在这篇演讲中,奥巴马也反复使用了情态动词can。情态动词can含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说话者可以通过使用这个情态动词清楚生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情态动词can 通常被用于肯定句中来指逻辑上和理论上的可能性。说话者可以通过使用情态动词can来实现自己的权威,同时影响听话者的看法和行为。奥巴马正是通过情态动词can的使用实现自己的权威,同时使美国人民相信他所作出的承诺和计划。例如:

Within the next five years, we’ll make it possible for businesses to deploy the next generation of high-speed wireless coverage to 98 percent of all Americans. This isn’t just about faster internet or fewer dropped calls. It’s about connecting every part of America to the digital age. It’s about a rural community in Iowa or Alabama where farmers and small business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ell their products all over the world. It’s about a firefighter who can download the design of a burning building onto a handheld device; a student who can take classes with a digital textbook; or a patient who can have face-to-face video chats with her doctor.

以上句子中can的使用使奥巴马作出的承诺计划更具有可信性,从而大大的鼓舞了美国人民,重振美国人民对奥巴马的信心。

2.1.2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通常被用来表明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亲疏关系。人称代词除了具有其外延意义还具有丰富的修辞和社会内涵。尤其是在政治话语分析中,人称代词及其关联意义描述了隐含在话语中的社会政治关系。因此人称代词的选择要受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在政治演讲中,不同人称代词的选择不仅表明演讲者的身份,同时还反映政治演讲的各种目的。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中不同人称代词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人称代词we和our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在这篇演讲中,奥巴马更多的使用we和our是为了拉近自己与美国人民的距离,增加亲和力,从而达成一致团结和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同。然而他也使用了较多的第一人称单数I,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作为总统的地位和权力。奥巴马对不同人称代词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意识,有时和美国人民处在同一立场,有时又要体现绝对权威。但在这篇演讲中we的使用远远多于其他人称代词,说明奥巴马更多时候是把自己纳入美国人民之中。因为这篇演讲是奥巴马在中期选举失利后发表的重大政治演讲,奥巴马此时迫切想要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同和重新获得他们的支持。

2.2 阐释

阐释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中间步骤,如上所述,其主要作用是将语篇本身的语言和语篇的参与者联系起来,同时分析语篇参与者在语篇的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目的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结果。在这篇演讲中,语篇的参与者是演讲者奥巴马和美国人民。在语篇的生成过程中,奥巴马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既是美国的最高权力者-总统,同时他也是美国民众中的一员。整篇演讲,奥巴马都是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上,为重新获得美国人民的支持,所以,在整个语篇中,奥巴马总是使用人称代词we为的是挽回民众的信心和支持,从而使他个人的意愿或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以此来达到其个人或阶级的某种目的。

2.3 说明

说明主要是将语篇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分析语篇与社会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奥巴马发表该演讲是在中期选举失利后首次在国会发表重大政策演说,也是中期选举后其一系列战略调整的全面汇总。此时,美国民众对奥巴马的支持已远不如两年前他刚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民众显然对他有些失望。作为总统,奥巴马必须稳定民众情绪,挽回美国人民的信心。为了实现这一言语行为,达成既定目标,在整个语篇生成过程中,演讲者采取相应的言语策略,先后扮演最高领导者和民众的一员两个角色。作为总统,奥巴马在演讲中表示,解决短期的就业和长期的美国竞争力问题将成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另外,奥巴马还讲到了医改、外交政策、军事、政府机制改革等未来政府的工作内容。奥巴马提出五大政策支柱想借此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呼吁两党合作并且相信美国人民一定能赢得未来。总之,奥巴马总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发表了这一演讲。此时,国家经济未得到发展,就业状况未得到改善,奥巴马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机。奥巴马在演讲中表达了他想要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团结全国民众建设一个美好未来的愿望。正是这些目的决定了他在语篇生成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形式。

3、结语

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模式对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作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批评性话语分析模式注重语言特征的分析描述,联系语篇及语篇参与者的意识形态,再现意识形态对语言形式选择的控制作用。本文用到的批评话语分析三步骤可被广泛用于政治话语的分析,为再现语篇的全貌提供了方便,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政治语篇。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 1992a.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2]Fairclough, N. 1992b.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Halliday, M. A.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辛斌,2005,《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辛斌,2002,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外国语》(第6期)。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5

敲开他的办公室门,我忐忑地作着自我介绍,他热情地紧握我的手,奥巴马的友善立即让我的局促一扫而空,感觉很是自在。他提议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商议实习事宜。他如此爽快地抽出时间帮我出谋划策,我真是感到喜出望外,但很快我就了解到,他是诚心诚意地以助人为乐。

他告诉我他正在写自己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在他两年前被委任法学期刊《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社长后不久,便有书商邀请他写自传。在他向我提及自传之前,我就已经在《芝加哥论坛报》上读过他自传的部分内容,还记得在报上读过后我曾暗自发愤:“如果奥巴马能成功圆梦,我也能做到!”

会面那天他给我建议和激励,此后我在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成功谋得一个实习职位。

奥巴马当时兼任了3份工作。除了在我们法学院兼职讲师职务和写自传外,他还是一位精于民权法的从业律师。但每当他有空档,我都会去办公室找他聊天,他也总愿意腾出时间与我聊。他的每一声询问并不仅出于礼貌,而是真诚地关心着对方的回答。

1994年3月,我修了一门奥巴马主持的研讨课:法律条款中种族歧视之现状。这门课上共有15名学生。一天酷热难耐,他请全班同学坐到树荫下上课。正是这样随和的授课方式使得他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讲师。有些人质疑奥巴马过于圆滑,不愿对问题明确表态,但我熟识的奥巴马并不是这种人。他一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以坚守自己的信念。

1995年从法学院毕业后,我与奥巴马仍保持着联系。我们会不时吃顿便饭,畅聊各自的工作、家庭及喜爱的运动。与奥巴马聊天总让人忍俊不禁——他是个极富幽默感的人。在我毕业这年,他向我透露了自己竞选州参议员的意愿,并说他此番竞选活动尚缺人手。我和妻子米歇尔应承会帮忙组织一场筹款宴会。奥巴马口才很好,但发表演说时看上去有些紧张,而且他总是尴尬于开口筹钱,不过他的政治主张征服了人们。高人气助他在次年成功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2004年,在他决定竞选国会议员后,我前去观看他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并当场深深折服于他谈吐间的自信与魅力。此时的奥巴马与9年前演说中掩饰不住紧张的他已判若两人。从这时起,他在政坛开始扶摇直上。这一年,他当选上国会议员,到了2007年,他更一跃成为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6

关键词:奥巴马;美国大选;个人形象塑造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个人形象塑造尤其重要。一个梦想,一句口号,就可以让支持自己的人压过反对自己的人,作为一名来自肯尼亚的黑人父亲和堪萨斯州的白人母亲的后代,没有任何政治背景、财团支持,草根出身的奥巴马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打动人心,贩卖“美国梦”。奥巴马在2008年从老练的希拉里和政治经验极为丰富的麦凯恩中逆势突围,2012年在强大的罗姆尼面前成功连任,从政治传播角度来说代表着个人形象塑造的绝对成功。

一、准确定位个人形象

作为政治人物,其形象的表现内容是多方面的,是对个人全面能力的综合反映。奥巴马的出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他是在白人家庭中长大的有混血基因的黑皮肤孩子。2008年46岁的奥巴马所有政治履历仅为:3年的国会参议员,7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内国会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但最终凭借着准确的个人定位,荣登总统宝位。正如费雷德・格林斯坦指出,人们对总统正面和负面的观点通常是按照总统个人的形象而不是他的立场来表达的。

年轻、时尚、黑人、改变,这些标签很好的说明了奥巴马的个人形象定位。

纵观奥巴马强劲的对手,从年龄上看他都占有绝对优势。罗姆尼和希拉里都是1947年,麦凯恩1936年,奥巴马1961年,这样的形象在年轻人心目中占有非常有利的地位,而且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也基本上以“80后”为主,这样年轻化的团队打造了一个更加年轻的奥巴马,年轻的奥巴马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视奥巴马为偶像、明星,崇拜他,模仿他。他利用强势的网络媒体不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以迎合新生代选民高涨的政治热情。全球最红的《江南style》也有人将其改编为奥巴马style,在年轻人群体中广泛传播。美国女孩艾婷戈为奥巴马制作了一首歌曲《我爱上了奥巴马》来表达对他的喜爱,这首歌上传到YouTube后,点击量突破800多万,这无疑是对奥巴马最好的宣传。

奥巴马被看作是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希望之星”,着泳装的大副照片登上了《人物》杂志的彩色插页,标题是“海滩美男”,人民对于奥巴马的喜爱也体现在服装上,把印有奥巴马的头像贯穿在时尚方面,处处彰显奥巴马的时尚,走在前沿的感觉。

作为第一位黑人总统,他既要做到讨好白人的时候不得罪黑人,又要讨好黑人的时候不得罪白人,受困于两股力量,挑战与协商并肩,在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奥巴马之所以能战胜罗姆尼很大程度是将族裔的票尽收囊中。

“Change”是2008年奥巴马最深入人心的竞选主张,“Yes,we can”这句竞选口号极富感染力,他的这一改变的政治理念,为美国民众带来了新的希望,把握了民众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求新求变的心态,其新锐形象给民众带来一种梦想被重新激发的自信心极易调动选民的情绪和感情,让民众感觉奥巴马就是改变的主导者。

二、形象的塑造和展示

(一)举止得体,口才强大

奥巴马一直给人一种举止儒雅,风度翩翩的印象,看起来干净却又极富内涵,正是这份魅力使得他广受女性的欢迎,“电视女皇”奥普拉、《欲望都市》女主角杰西卡・帕克、好莱坞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等。距离投票还有1个月的时间时,一个囊括了歌坛天后碧昂斯、美剧《绝望的主妇》女主角伊娃・朗格利亚等人的广告短片《Womens Voices》在YouTube上。他杰出的演讲能力让人们联想到林肯、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等人,他的演讲激情四射、振奋人心,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这种演讲经过媒体的放大,产生了强大的明星效应,平添了个人魅力。他在竞选中不断重复“改变”、“希望”、“相信”,带领支持者呼喊:“Yes,we can!”语音、语调、语气、语速都充满自信,让选民热血沸腾、无比振奋。他成功地让支持者们流泪、疯狂,并把自己变成了新美国的象征。①同时他还邀请好莱坞著名影星乔治・克鲁尼担任自己的个人形象指导,在身体语言上更加吸引民众。奥巴马承袭美国历任总统塑造形象的经验:注意演讲姿势和动作、注意微笑看着听众、注意时不时地表达对于家人的热爱,人们看到他对妻子的眼神总是包含深情与含笑。

(二)亲民形象,家庭美满

他为自己塑造了一系列的亲民形象,做俯卧撑、让儿童摸头、在街头排队买汉堡包、在大雨中演讲等等,这些都使得奥巴马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出现在身边的平凡人。2009年1月10日,正等着总统就职大典的奥巴马跑到位于华盛顿最大、历史最久远的非裔社区的快餐店吃饭,这一次他深入黑人社区,亲切地和食客们握手、拍照,还抱起一个女婴,大谈任职感受,这让餐馆内的所有人非常感动。2010年8月9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的一次活动间歇,奥巴马见助理马文・尼克森在秤盘上称体重,就悄悄地把一只脚放在秤盘上,使尼克森的体重“猛增”,这一调皮的举动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让他幽默、亲民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他在获取大选的时候,不是首先面对公众,而是打电话给106岁的黑人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来自亚特兰大,她从来没有投票过,因为不相信美国政治,不相信竞选的效果,不相信投票能够改变历史,这个106岁的非洲裔老太太第一次投票所以奥巴马感谢她。在2012年9月7日,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在美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让我们看到回归家庭的奥巴马如何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作为妻子是如此以他为自豪,家庭的美满为奥巴马加了很多的分数。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7

关键词: 文体学 奥巴马演讲 排比 对偶 头韵

引言

演讲是在公开场合下对各行各业的听众进行的。在西方世界,公众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在演讲的时候激起听众的热情,获得听众的支持。讲话人既然要想获得听众的支持,就必须使听众感到亲切。演讲文体有自己的特点,王佐良和丁往道先生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第一任就职演说和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范本,从句法结构、词汇、语音、语义、修辞手段、篇章等方面对演说辞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演说辞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2]。本文主要对对奥巴马在2012年11月大选中成功连任后的演说进行分析。

句法

1. 句型结构

奥巴马在演讲中擅用长句,含有30个词以上的句子有26个,其中40个词以上的句子为9句,其中最长的一句话达到64词,例如:

It moves forward because you reaffirmed the spirit that has triumphed over war and depression, the spirit that has lifted this country from the depths of despair to the great heights of hope, the belief that while each of us will pursue our own individual dreams, we are an American family and we rise or fall together as one nation and as one people.

在这句中,主句简练,从句复杂,是由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在原因状语从句中,宾语是三个名词,前两个宾语都带有一个定语从句为后置修饰语;第三个名词带有同位语从句,而在同位语从句中,又是一个并列复合句。长句结构复杂,使演讲语意连贯,酣畅淋漓,演讲者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但奥巴马也能做到长短结合,10个词(包括10个词)以下的短句为37句。短句言简意赅,易于传诵,具有强调和突出的功能,使演讲简明易懂,短句的运用让人感到演讲者干练有力。

2、名词词组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名词的后置修饰语比较复杂,其中定语从句有52处,同位语从句5处。在以上节选的13句中,有五个名词词组带有定语从句,一个名词带有同位语从句;有九个名词词组带有后置词组修饰。有10个名词带有前置形容词修饰语。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修饰成分以定语从句居多,少量运用了动名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现列举出演讲中所用的做后置定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和分词短语,例如:

the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destiny

the chance to talk to folks

a chance to argue about the issues

the chance to cast their ballots

3、动词词组

这篇演说的动词词组的结构比较简单,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有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为辅助时态。作者多使用状语从句作为动词的修饰语,偶尔使用动词不定式做状语。例如:

we can work together to move this country forward

so proud to lead as your president.

二、人称代词

在演说中使用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人称代词能够体现主体看待客体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在奥巴马的演说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全文中,“we”, 出现了47次,“us”13次。使用“we”以建构和维系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把说话人放到听众的立场,同时把听话人拉到说话人的一边,使听话人感到亲近,从而更容易得到听众的支持,具有较强的人际意义。演说中,“you”, 出现了35次,这一突出现象,体现了奥巴马独有的讲话风格。在运用第二人称时,表明演讲者在跟听众直接对话,体现了总统的亲和力。“I” 出现27次,少于第二人称,演讲人无论在提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提到社会发展时,以及未来的梦想时,都是把自己和听众联系在一起的。在所选段落中,使用“I ” ,八次,主格“we”,10次,宾格“us”三次,物主格“our”四次;使用第二人称“you”主格,八次,宾格一次。最后这部分运用“I”较多,主要是因为在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心。

在正式语篇中,不用缩略词,在奥巴马的演说词中,用了很多缩略词,使其有了口语化的特征,使其演说更有亲和力,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如:I’m, we’ll, you’ll 等等。

三、修辞手段

1、排比

首先对对排比的定义进行说明。王佐良先生认为,“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排比”,P109他认为排比一般由“三项或三项以上语句构成”。秦秀白先生在阐释排比时P8,虽然没有说明由几项词组或句子组成,但是他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I kissed thee ere I killed thee. 即两项就能构成排比结构。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三项以上的排比共16处,两项短语或句子构成的排比为29处。

在以上列出的段落中,奥巴马连用“I believe...” 句式,每一段以“I believe”开始,构成了段落的排比,而每一段中又运用短语排比,重申自己的信仰,在经济衰退时期,在向民众表明自己的决心,也告诉每个人,在美国无论种族,身份和肤色,只要努力,任何具有伟大抱负的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这段演说和马丁路德金的演说 “I have a dream”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美国梦的延续。

2、反复

演说中,词语或短语的反复有很多,在此重点列举三个。首先是动词短语“move forward”。奥巴马三次重复这一短语,能够表达出他所领导的美国是在不断进步的,在民众心理树立起了对美国的信心。“the best”,奥巴马三次使用“最好”这个词,来感谢支持他的大选团队和志愿者们,认为他们是最棒的,对他的获胜,他们功不可没。“I believe”的重复,表明了奥巴马的决心和信心,同时鼓舞人心。

四、语音手段

在奥巴马的演说中,多次使用押头韵。

“depths of despair” ;“heights of hope”

这两个短语不仅结构对称,意义对照,而且分别押头韵。押头韵的例子有很多,如:

“pounded the pavement or picked up the phone”, “strong, smart”, “small, silly” “through tough times” ,“lives up to its legacy as the global leader”

值得一提的是:

“Reducing our deficit. Reforming our tax”;

“Fixing our immigration system. Freeing ourselves from foreign oil”.

这两组动名词短语,运用得恰到好处,奥巴马为了强调要即将面对的挑战,解决的任务,把动名词短语运用为独立的句子,每两句的动名词不仅押头韵,尾韵,而且音节相等,前两个词,为三个音节,后两个词为两个音节,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有力。

结语

奥巴马的胜选演说不仅博得了美国人的支持和信心,而且展现了他个人的风采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正如美国现任国务卿克里所说,没有人比奥巴马总统更能体现美国梦了。他无论在阐述观点还是文字修饰方面都颇具功力。但是相比罗斯福和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讲,奥巴马的演讲没有使用大词,长词和抽象词汇;并且运用了很多缩略语,这使演说有口语化的倾向。一个原因是时代的不同,约翰・买赫特[4]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counter-culture)潮流使正式英语逐渐衰亡;对真实和个性的崇尚导致了正式演讲、写作、诗歌等的消亡,在英语口语及写作中,谈话要胜于演讲,自然表达要强于语言技巧。当前的语言运用趋势决定了奥巴马的演说措词特点会不同与六十年代之前的演说特点。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优秀的演讲辞都具有文学欣赏价值和美学意义。分析演讲辞的文体特征,有助于掌握演说辞的语言特点,还有助于提高英语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刘世生,朱瑞青. 文体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P3)

[2]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P230-240)

[3] 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P88)

[4] McWhorter, J. Doing Our Own Thing: The Degradation of Language and Music and Why We Should Like, Care. Penguin Group Inc. New York 2003

本文系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8

2017年1月20日,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正式卸任。

8年前,尚不满50岁的奥巴马携“变革”承诺以高人气当选美国总统。行至当下,奥巴马不仅在医保计划等国内政策措施上面临被新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推倒重来的风险,其外交方面也留下了一些备受诟病的“烂尾项目”。奥地利《信使报》最近的评论指出,奥巴马临走“壮志未酬”。

撤军食言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承诺,美国要“以负责任的方式从伊拉克撤军”。次年8月,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全部撤出,英国和美国的许多媒体当时都用新闻大标题欢呼战争的“结束”。

然而,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情况下,自美军以压倒性军事优势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播撒下“民主”火种之后,伊拉克国内连最基本的公共安全和秩序都难以保障,爆炸、武装袭击每天都在吞噬着伊拉克人的生命,美军“负责任”地撤离后局势更趋恶化。

2014年下半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迅速扩张,占领伊拉克和叙利亚大片领土,至今猖獗依旧。

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来说,还曾宣布将从阿富汗完全撤军,这是他最重要的竞选承诺之一,这一承诺也落空了。2016年年末,奥巴马说,鉴于紧张的安全形势,美国在阿富汗留守的官兵人数将比原计划更多、时间更长。他表示2017年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规模将削减至8400人,而不是此前计划的5500人。目前仍有近一万名美国官兵驻扎在这个亚洲国家。西班牙《阿贝赛报》说,奥巴马这样做是被迫的,因为他意识到,阿富汗“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对话伊斯兰世界”沦为空谈

“(美国与伊斯兰国家间)无休止的猜疑和不和必须结束了。”2009年4月,上任伊始的奥巴马访问中东,在埃及开罗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与伊斯兰国家应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有一个“新开端”。

两个月后,时任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访问美国,积极评价奥巴马访问开罗时对伊斯兰世界所发表的演讲,称奥巴马的演讲“消除了有关美国和穆斯林世界的所有疑问”。

就职前,奥巴马还曾多次公开承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他演讲中呼吁的那样顺遂。

从2010年开始,中东多个国家政局出现动荡。为应对这一变局,奥巴马决策团队对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多国反对派表示支持,并参与了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 即便奥巴马有“理想主义情怀”,全力推动,也会在美国政治斗争的现实下留下―个个“烂尾项目”

几年过去,这些国家往日的安宁不再,一些国家反而成了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和平尚远,和解未成,奥巴马所谓的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对话的“新开端”,已成空谈。

“无核世界”剧情反转

2009年4月,奥巴马访问欧洲,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发表演讲,倡议“无核世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国家,同时也是核武库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领导人倡议“无核世界”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奥巴马说,美国致力于寻求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将采取步骤,削弱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减少核武器库存,并与俄罗斯展开有关军备控制的新一轮会谈。他还将推动美国国会尽快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寻求达成一项新的禁止生产裂变材料的国际条约。

2011年2月,美俄就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达成一致。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然而,“无核世界”并未像W巴马倡导的那样顺利推进。2010年9月,奥巴马发表“无核世界”倡议不久,美国就进行了次临界核试验,而次临界核试验是防止现有核武器老化的“核武器维持管理计划”的一环。2013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国防订货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不允许打破战略威慑体系的平衡,不会降低本国核力量的威力。2016年12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在世界对核问题醒悟之前”,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和扩充其核能力。

《信使报》评论说,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核裁军“基本上没有进展”。

TPP搁浅

2015年10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一致,旨在推动缔约国之间进一步实现自由贸易,并在一系列贸易标准上达成一致。美联社说,TPP是奥巴马任内在亚太地区力推的“最重点项目之一”。

然而,协议却在美国国内遭遇极大阻力,无法生效。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明确表示反对TPP,担任国务卿期间曾负责TPP谈判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也一改口风,反对TPP。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9

在好莱坞大片里,未来的美国总统经常是个黑人,而不是白人。像近来火爆的美国电视剧《24小时》,帕尔默从一个黑人美国参议员到美国总统,再到因为国家危难而挺身而出的前总统,直到在第五季中被无辜杀害。这样一些意象表达了美国人潜意识里对黑人总统的一种期待。而如今,贝拉克・奥巴马成了最有可能实现这一期待的人。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在美国政治历史上,非裔美国人竞选总统并不算新闻。黑人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夏普顿等人都曾经做出尝试,但都没有能闯过初选。美国两大政党甚至从未提名过拥有非洲裔背景的黑人参加总统竞选。

三年的国会参议员生涯,七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内国会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这就是46岁的奥巴马的政治履历。这是否让他具有足够资格成为一名美国总统?黑皮肤帅气笑脸,众多年轻人、少数族裔和底层平民的支持,好莱坞明星出面力挺造声势,这是否能让奥巴马以黑马的姿态问鼎美国第44任总统的宝座?

复杂身世

白人家庭长大的黑人孩子

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父母在奥巴马两岁时分手,在听说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奥巴马跟着母亲和姥姥姥爷长大。

父亲老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母亲安・邓纳姆来自堪萨斯州。当邓纳姆与老奥巴马结婚时,她刚好18岁。这一段婚姻很短暂,老奥巴马离家前往哈佛大学念经济学的博士学位,就把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那时他才两岁)抛下了,他没有钱带上妻儿同去。毕业后,他更是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露丝回到了肯尼亚,露丝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因为在家乡他早已娶了一任妻子。

父亲离开了,奥巴马跟着母亲长大。邓纳姆后来嫁给了一名印尼石油公司的经理罗罗・素托罗,素托罗由于工作的关系需要去雅加达,于是,邓纳姆带着6岁的奥巴马去了印尼。奥巴马在印尼度过了四年的童年时光。

10岁时,母亲与继父离婚,奥巴马回到了夏威夷,大部分的时间他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邓纳姆带着她与素托罗生的女儿玛亚又回到印尼。当时,邓纳姆生活十分困难,她自己在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还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奥巴马老少一家挤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奥巴马的外祖父换过多份工作,先做过家具推销员,还当过一名很失败的保险经纪。外祖母在一家银行工作。但奥巴马竟然进了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这说明小家伙很会念书,但家里负担不轻。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是夏威夷乃至全美最优秀的私立学校,具有百年历史,学费昂贵,但凡有点钱财地位的人无论如何都是要把孩子往里塞的。一旦进去了,父母脸上有光,小孩前程似锦。

一谈到这件事,邓纳姆总是半带自豪地认为,奥巴马继承了他父亲的智慧,沿着他父亲成功的道路在走。

两岁后只见过父亲一次

这个伟大的父亲经常给奥巴马母子写信,但是,却只探望过他们母子一次。虽然由于在肯尼亚政府工作的需要,老奥巴马经常全球各地到处跑,他却只在奥巴马10岁的时候看过他,那次俩父子相处了一个月。

老奥巴马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故事。老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当过放牛娃,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美国读书,经过哈佛的镀金之后,老奥巴马在肯尼亚政府担任经济学家。奥巴马的祖母和许多亲戚如今仍住在那个小村庄,老奥巴马1982年因车祸去世后也埋在村内。

1992年时,奥巴马初访家乡寻根,也把未婚妻米歇尔领进门。2006年,奥巴马二度访问家乡,拜访生活在乡村的祖母。

奥巴马的姥姥姥爷反对女儿与老奥巴马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的父亲,反而,他们会向对父亲没太深记忆的奥巴马谈到他父亲的轶事,例如谈起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在念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的时候,奥巴马总是跟同学吹嘘,生父是一个非洲“王子”。当父亲真的来夏威夷看他时,奥巴马意识到应该打破自己的幻想。站在自己前面的男人瘦瘦的并没有伟岸的感觉。

血统不错

竟和三任总统是血亲

奥巴马是一个黑人小孩,但他熟识的家人――母亲和外祖父母都是白人。奥巴马复杂的身世是他的魅力之源,尽管有人对此也不以为然。但奥巴马对自己身世的认知无疑吸引到了很多人对他产生“理解之同情”。

2004年7月,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做“基调演讲”时,他就提到了自己的身世:“我站在这里,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故事只是大量美国故事中的一个部分,我感激所有赋予我生命的人。我的故事兴许也发生在全球的各个地方。”主动坦白复杂的身世让许多人与奥巴马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

而有美国研究者更研究了奥巴马的家谱,发现奥巴马父母的多次婚姻给奥巴马带来了7个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而他的祖先更是来自肯尼亚、英格兰、德国、爱尔兰等地。研究者最后更惊奇地发现从血统上而言,奥巴马绝对是做总统的料,他们追溯到奥巴马竟和美国三位总统都有血缘关系,杜鲁门和老布什当然还有小布什都是奥巴马的远亲!奥巴马和布什的亲缘关系可以上溯到17世纪,他们往上数10代就能找到同一个祖先。而奥巴马和副总统切尼也有亲缘关系,两人是同一个祖先的第 9代子孙。

不过,系谱学家称,这对不少美国人而言都不是稀奇的事,毕竟,许多美国人的祖先都来自英格兰。布什父子更是和总共16任美国总统是都有血缘关系。

从政长路

从底层爬起的穷人人

尽管与父亲相处时间不长,但遗传自父亲的肤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一面旗帜。1995年,奥巴马出版了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卖得很差,因为那时没人知道奥巴马是谁,但这本自传意味着奥巴马坚定了自己的身份认同。从政后,奥巴马借用了父亲的名字贝拉克,在别人对他的称呼中,感受父亲留下的烙印。而奥巴马从政的道路就是书写了一部从社会底层奋斗出头的个人成长史。

做过混混吸过大麻

奥巴马也曾深深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奥巴马在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这样写道,“烟酒、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把那些过于锋利的记忆磨到模糊。我发现我了解两个世界,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

奥巴马坦言,由于对复杂家庭的不理解,自己在恣意放纵中度过了少年时代。他经常逃学,游荡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尼的街头,尝试用大麻和酒精麻醉自己的失落。

好在这段“街头混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大学毕业后,奥巴马到芝加哥的一个穷人社区做起了社区工作者,年薪只有1.3万美元。

3年社区工作者的经历让奥巴马决心要从事公共事业,为下层民众争取权益。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奥巴马来到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就读期间,他成为《哈佛法律评论》月刊首位黑人社长。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起了宪法学。

最穷参议员曾抵押房子筹钱

奥巴马之后选择从政,连任3届伊利诺伊州州参议员,2004年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脱颖而出,将知名度扩大到全美。当年,他赢得国会参议员选举,成为目前国会中唯一一位黑人参议员,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位黑人联邦参议员。

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奥巴马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从政以来,他喊出了很多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奥巴马一家是所有美国参议员中最穷的。 2004年,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奥巴马还自称是唯一一名要自己报税的参议员。

当了多年“穷人的人”,奥巴马积攒起雄厚的民意资本。奥巴马成功地树立起清廉、为百姓着想的形象。从社会底层依靠一己之力奋斗出头的个人成长史,加上他雄辩的口才,灿烂的笑容,俘获了众多美国人的心。奥巴马在年轻人、少数族裔、底层平民和自由派中都有不少支持者。

一朝成名

一场演讲变身政坛黑马

奥巴马真正成为政治明星,是在2004年7月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他还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州议员,却被推选出来做全党的“基调演讲”,阐述在总统选举中的纲领和政策。此演讲通常由内极有政治前途的新星发表。

奥巴马一讲成名。他的演说慷慨激昂,他提出要消除党派和种族分歧、实现“一个美国”的梦想。许多媒体更是把奥巴马的演讲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讲做比较,很多人因此认识并记住了这张年轻的黑色面孔。两个月后,奥巴马以70%的高票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今年1月,奥巴马宣布成立总统竞选试探委员会。2月10日,他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角逐。不少人都认为,奥巴马已成了内最“黑”的黑马。奥巴马的爱国热情,他对梦想的执著,以及不凡的个人经历,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

就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奥巴马拥有一个白人母亲、一个黑人父亲,还到过印尼,这使他和他的母亲一样,容易对各种人产生认同感。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拉里・萨瓦托认为,奥巴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选民,无论存在何种争议。萨瓦托说:“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在政治上的成功表明: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2006年,全面阐述奥巴马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大无畏的希望:美国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逗留达三个月。《时代》周刊在该书出版之日更推出了“何以贝拉克・奥巴马能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封面报道。

选战策略家指出,奥巴马形象清新,是近年来少见的“人气王”,“他很容易就能跨越鸿沟,人们喜欢亲近他,都想和他在一起”。

对手生猛

黑人总统pk女总统

44届美国总统大选将在2008年开锣,而各路人马也已经在政治秀场紧锣密鼓造势抢人气。按照美国总统大选的惯例,两党将在选举年的2~4月份分州进行初选投票,在初选中获胜的候选人将在暑期召开的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目前登记参加的总统初选的八位政治家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是前第一夫人、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以及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自从两人宣布参选以来,他们的民调一直占据着人名单的前两位。希拉里早在克林顿做总统时已扬名,而奥巴马仅在3年前才一战成名,不得不说他是黑马。最新民调显示,希拉里领先奥巴马,希拉里获得妇女和工薪阶层选民的有力支持。而奥巴马在上过大学的选民别受到拥戴。许多人认为,党内初选将是希拉里和奥巴马的对打。

美国人爱拿这两位大热人物作比较,他们说奥巴马代表了美国的新机会和可能性,而希拉里代表的却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克林顿时代”。而比尔・克林顿的一名前顾问甚至说,奥巴马能超越并打败希拉里。民调显示,希拉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女性支持者,对于中间选民和那些摇摆不定的选民吸引力不是很大。

被誉为新一代肯尼迪

美国媒体更尖锐地指出,如果希拉里真的当选为2008年美国总统,那么她将开创两个“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和第一位曾经做过第一夫人的总统。然而,正是这一因素有可能会成为她入主白宫的最大障碍。美国第44任总统的热门候选人是第42任总统的夫人,而第43任总统则是第41任总统的儿子。从老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克林顿夫人希拉里,这样的联系让美国人觉得恍若活在一个总统世袭制的国家。希拉里若连赢了2008年及2012年总统大选,布什家和克林顿家就在1989年到2016年间轮流统治着美国。

因此,不少专家纷纷看好奥巴马这匹黑马,有人将奥巴马比作新一代的肯尼迪,年轻有为,将开启美国一个新的时代。

希拉里和奥巴马两个竞选团队为拉票各出其谋。积攒尽量多的人气是竞选成功的一大法宝。两派的竞选活动甚至还闹到了互联网上。希拉里此前在竞选网站上公开海选竞选歌曲,吸引了大量注意力。作为应对,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支持者在互联网上通过You Tube推出了一段名为“奥巴马女孩”的热舞视频。穿着性感的女模特在纽约附近地区昂首阔步,她边走边唱着一首支持奥巴马的歌曲。而且当出现奥巴马的画面时,这位女模特开始热情的展示自己身着比基尼的热舞。这段热舞视频推出后马上走红,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有近百万人点击观看。奥巴马几乎没有什么绯闻丑闻,此事一出,各大媒体大作文章。这也表现出互联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飙悍的影响力。

“脱口秀女王”高调支持

不少好莱坞明星出面力挺为奥巴马造声势。“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里9月就高调支持奥巴马。温弗里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私人宅邸为奥巴马举行盛大庆祝派对,获邀出席派对的有演艺巨星威尔・史密斯、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和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等,这些重量级明星们有望为奥巴马筹得300万美元竞选资金。

温弗里曾为奥巴马竞选班子捐款4600美元。其中2300美元用于初选,另外2300美元只有赢得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才能启用。按美国大选的规定,每个选民最多只能为一位总统候选人捐款4600美元,其中初选和提名党内总统候选人的限额各为2300美元。

温弗里对公众的影响力很大:每个工作日下午,有840万观众收看她(温弗里)的节目,她的《奥普拉杂志》有200万发行量,每周向42万名崇拜者个人动态因此,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马蒂・卡普兰认为,由于温弗里的拥趸多为女性,获得她的支持可帮助奥巴马与对手希拉里争夺女性选民。

幸福婚姻

妻子就是秘密武器

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结婚已有15年。许多了解奥巴马的人认为,奥巴马能有今天的成就,米歇尔功不可没,她也许是奥巴马竞选总统的“秘密武器”。

2007年,美国《黑檀》杂志举办的“美国十大人气夫妇”评选中,奥巴马夫妇名列其中。2月号的《黑檀》还把奥巴马夫妇作为封面人物。分析人士认为,与希拉里・克林顿问题频出的婚姻相比,奥巴马与米歇尔的婚姻健康、稳定,这显然是奥巴马参加竞选的优势,会为他赢得更多支持者。

米歇尔9月份接受了美国《魅力》杂志采访,谈到不为人所知的奥巴马,大讲丈夫生活的中“糗事”,“揭发”丈夫睡觉鼾声阵阵,早晨醒时还臭味熏人,以至于女儿们都不愿意爬进他的被窝和他亲近。这不是米歇尔第一次如此爆丈夫的秘密,此前,米歇尔就透露过奥巴马不会收拾床铺和袜子等“糗事”,从而让奥巴马更人性化,拉近与选民的距离,也希望借此削弱另一名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在女性选民中的压倒性优势。

此前,米歇尔在丈夫的从政道路上已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初选中,依靠芝加哥市商界领袖的鼎力支持,奥巴马顺利当选,而其中不少商界领袖与米歇尔关系密切。

把“老师”发展成老婆

43岁的米歇尔身高1.8米,仪态端庄,甚至有人称赞她将杰奎林・肯尼迪的风度和劳拉・布什的魅力集于一身。美国《名利场》杂志8月份评出2007年度全球最佳衣着人士排行榜,米歇尔就榜上有名。米歇尔能力也很出众,她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医院副院长,年薪高达27.5万美元,约为奥巴马的两倍。此外,米歇尔还在6家机构的董事会任职。这位贤内助将家庭摆在了第一位。2007年5月,米歇尔宣布将辞去芝加哥大学医院副院长职务,为丈夫助选。

米歇尔父亲是一名水泵工人,母亲是一名秘书。以中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后,米歇尔接着在哈佛法学院学习,毕业后,她1988年进入芝加哥一家律师所担任律师,也就是那时候,两人结识了。

奥巴马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跑去米歇尔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实习,负责指导他的律师就是米歇尔。相识4年后,两人结为伉俪,如今育有两个女儿马利亚和萨莎,一个9岁,一个6岁。

奥巴马就职演讲篇10

为迎接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挪威如临大敌:关闭边界,部署导弹,2500名警察日夜值守,奥斯陆上空武装直升机往来巡逻,警察封锁主要路口,仔细检查过往行人,街道两旁的制高点上埋伏了狙击手,居民被禁止打开窗帘,不许在楼顶活动。有报道说,安保费用超过诺贝尔和平奖奖金10倍。

和高调的安保措施相比,奥巴马的奥斯陆之行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只逗留26个小时,既没有按照惯例参加有挪威国王和王后出席的国宴,也没有在领奖后接受记者采访。从国宴上逃席,被挪威人批评为失礼;没有安排记者招待会,则让媒体讥讽为心虚。奥巴马,为什么这样低调?

如此安排,和他一贯的执政风格似乎相去甚远。早在竞选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奥巴马是一个营造气氛的大师。2009年1月17日,他黎明即起,采用充满复古色彩的“鸣笛驻足”的方式,乘坐火车前往华盛顿参加就职典礼。在1月20日的正日子,奥巴马就职典礼上使用的《圣经》,就是当年林肯宣誓就职使用过的那本;典礼结束后在白宫举行的晚宴,也是从林肯当年的那张菜单上“克隆”过来的。一系列精心的安排,含而不露地表明自己效法前贤,愿和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政治意愿,以及渴望像林肯一样青史留名的私人心愿……就职当天,华盛顿气温降到零下4摄氏度,仍有超过200万民众赶到首都。由此可见,奥巴马不但善于做秀,而且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含蓄地传递了自己的所有想法,赢得百姓广泛支持,又不会被人指责装腔作势、哗众取宠。

分寸感,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功,在这一点上,奥巴马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狠角色。就任不到半年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领奖前刚刚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三万。从获奖到领奖,奥巴马没有一天不在争议和质疑中度过。早在飞抵奥斯陆之前他就明白,无论怎么做,自己都会挨骂。低调是心虚和失礼,那么高调呢?恐怕就是厚颜了。左右都是错,奥巴马决心不做表面文章,授人以柄!

果然,他把功夫花在获奖演说上。在30分钟的演讲里,奥巴马以攻代守,努力为自己的阿富汗政策“讨回公道”。他有大道理:基于人道立场,在符合特定条件情况下发动战争、争取和平,不仅合理,而且必须。也有大气度:假如成功,批评自然平息;假如失败,世上一切赞誉和奖项都不能掩饰真相。他摆出的大道理,让人无可指摘;他表达的大气度,又有绵里藏针的反攻。人们无疑可以听出这样的潜台词:假如说他现在对获奖还自感谦卑,那么一旦以阿富汗战争为代表的反恐战略收功,他现在只是早几年接过奖章而已,拿这个奖还是当分之举。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必要单独回答记者提问?真是一切尽在所言中。内部人士透露,这篇大手笔基本由奥巴马自己操刀,乘坐“空军一号”飞往奥斯陆途中还在不断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