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火柴十篇

时间:2023-04-02 21:03:38

瑞典火柴

瑞典火柴篇1

Every match starts life as a chunk of wood. A match that bends when you try to strike it would be useless, so they use hard 1)aspen wood to make rigid matchsticks.

Each log will become nearly 400,000 matches, enough to last the average Swede a thousand years. The problem is the logs are covered in soft 2)fibrous bark that’s not stiff enough for making matches, so they’re fed into the stripping machine, which ruthlessly grinds away the bark. But the bare logs are still three meters long; too big for the processing machines. A circular saw makes short work of them, slicing the trunks into uniform 60 centimeter-long chunks called “3)billets.” If you tried chopping these chunks of hard wood into matches, you’d be at it all year. So, instead of slicing the wood, they peal it with a specialist machine called a “rotary 4)lathe.” One by one the spinning logs are forced onto a blade which shaves them into sheets called “5)veneers,” just one matchstick thick. Veneers that pass 6)muster pile up against this unique machine. It chops the stack into 15 million tiny sticks or “splints” an hour.

The strangest thing about matchsticks is that they’ve got to burn well when you need them to burn, and they’ve got to go out and stay out when you’ve finished with them. So Thorsten Hobst pours flame 7)retardant 8)monoammonium phosphate into a giant blender. Here it’s mixed with water, then piped into these revolving chambers to soak the splints.

Thorsten makes sure they’ve been properly dried out. He checks the wood’s humidity level is below 5%. Then he needs to see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is doing its job. As the wood burns the monoammonium phosphate in this five gram pile of matchsticks expands and chars. This stops the match burning any more once the flame is out. He’s hoping to see just 9)nought point six of a gram of ash remaining. Any less and the matches kept on 10)smoldering, but much more and the match hasn’t burnt enough. If they’re burning right, the batch is ready to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icks to matchsticks.

This is the incredible continuous machine. Invented 150 years ago, by Swede Alexander Lagermann, this feat of engineering transforms two million splints into 40,000 boxes of matches every hour. With a bit of shaking and shoving each stick is aligned and dropped into holes in this metal conveyor belt.

Every match has to burn reliably first time, so first stop on the machine that never stops is the 11)paraffin. But even a stick soaked in paraffin won’t just spontaneously 12)combust. That’s where the match head comes in. So over in the batching room Peder Johanssen is busy cooking up a mix to start a fire. A 13)squeegee of 14)gelatin works as glue to hold the burning stuff in place. The business end of the match is made from 15)potassium chlorate, also found in fireworks and gunpowder. This kick starts the burn, setting light to the paraffin in the splint. After a drop of red to make it pretty, the mixture is ready to go to the continuous machine. The splints are dipped in the head mixture 4,000 at a time. The trouble is, if they box them now, the 16)gloopy heads would stick together. This is where the continuous machine comes into its own.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it’s 150 meter length is actually one giant moving drying rack. For the hour it takes a match to move from dipping to packaging, it’s just airing.

The safety match was born.

这个国家刚刚走出了一个漫长黑暗的寒冬,我们来到初春的瑞典南部。有这种气候,也难怪瑞典人是瞬时照明与取暖方面的先驱。这是蒂达霍尔姆附近的瑞典火柴厂。蒂达霍尔姆工厂每天大批量制造两亿五千万根火柴,并外销到80个国家。

每根火柴都从大块木头开始。在点火时会弯曲的火柴是没有用的,所以他们用坚硬的山杨木来制造不易弯曲的火柴。

每根圆木都会变成近四十万根火柴,足以让一个瑞典人用上一千年。问题在于包着圆木的是多纤维的软树皮,其硬度不适合做火柴。于是它们被投入剥皮机里,这台机器会毫不留情地磨掉树皮,但剥皮后的圆木依然有三米长,对加工机器来说太大了。一台圆锯迅速地把圆木统一锯成60厘米长的短圆木。如果你要把这些硬木块砍成火柴,你会忙上一整年,所以小圆木不是被直接切片,而是用一种叫旋切机的专门机器进行切割。一条条旋转着的圆木被推到刀片上,刨成只有一根火柴那么厚的薄木片。经检验合格的薄板堆起来,放在这台特殊的机器上,它每小时可将一堆堆的薄板切成1500万根细棒,这些细棒叫“木梗”。

火柴棒最奇异的地方在于当你需要时,它们必须良好燃烧,等你用完时,它们又必须永远熄灭。所以托森·霍布斯特要把阻燃材料磷酸二氢铵倒入一个巨大的搅拌机里,将它与水混合,然后输送到这些旋转室里去浸泡火柴梗。

托森要确认浸泡后的火柴梗确实已经烘干。他检查木头的湿度是否低于5%,然后他要检查阻燃剂是否有效。随着木头燃烧,这堆五克火柴梗里的磷酸二氢铵会膨胀并烧成炭,这样火柴在火焰熄灭后就不会再燃烧。他希望最后只剩下0.6克的灰烬。如果不够这个重量,火柴会继续闷烧;比这重则表示火柴没有烧尽。如果燃烧适当的话,这批材料就准备好要从木棒变成火柴棒了。

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连续机,150年前由瑞典人亚历山大·拉格曼发明,这个工程设计上的杰作能每小时将200万根木梗变成四万盒火柴。经过机器稍微摇晃推挤,每根火柴都对准并落入这条金属输送带的孔洞里。

瑞典火柴篇2

卖火柴的小男孩

坎普拉德的祖父和父亲,都因不善经营,使祖辈留下的家业走向败落;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都绝处逢生、重振家业,使家庭又走上了富裕之路。坎普垃德或许是具备了经商的基因,或许是承接了祖母和母亲坚韧不屈的秉性,从年幼开始他就有着强烈的挣钱愿望,并打定主意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坎普拉德的确有着比常人更丰富的商业细胞。5岁的一天上午,村里的一个小伙伴让坎普拉德陪着去买火柴,在去往商店的路途中,伙伴一直在抱怨去商店的路太远,并说宁愿用自己的零花钱搭上一些,即使贵点,也不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买火柴。灵机一动的坎普拉德想到了自己家中多余的火柴,于是与小伙伴说自己可以和他做这笔买卖。很快,两个小家伙成交了——坎普拉德赚来了一点零花钱,对方得到了需要的火柴。这次交易的成功不仅让坎普拉德尝到了冒险和兜售快乐的滋味,而且收获到了说服他人的满足感。紧接着,坎普拉德发现了村里的人家火柴用量很大,而且非常短缺。第二天,坎普拉德就求着婶婶代他从集市上花88欧尔买回了100盒火柴。

奶奶成为了坎普拉德正式推销火柴的第一个客户。坎普拉德至今清楚地记得,当自己活蹦乱跳地怀抱着火柴找到奶奶并向她推销自己的商品时,奶奶不仅拍着孙子的脑袋称赞坎普拉德头脑机灵,而且爽快地买下了几盒火柴。也正是从此之后,奶奶就成为了儿子的忠实顾客,不论需要与否,她都会从坎普拉德的手中买下各类小商品,尽管数量不多,但总是给了小坎普拉德继续经销的勇气。当然,出乎坎普拉德的臆想之外,自己花88欧尔买回的100盒火柴竟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左邻右舍抢购完毕,而且坎普拉德的手中多出了100欧尔。

火柴生意随着坎普拉德年龄的增长也越做越大。为了支持儿子的火柴推销,妈妈特地给坎普拉德配了一辆旧自行车,这样,坎普拉德就可以更快地走村串户。不仅如此,与起初依靠略抬价格出售火柴的方式完全不同,坎普拉德后来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更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少利润。这样,村民们就更加喜欢买坎普拉德的火柴。

商机往往是在与市场的直接打交道中产生。在推销火柴的过程中,坎普拉德发现村民们除了喜欢自己的火柴外,还向他提出了能够代售其他产品的要求。这样,在坎普拉德的“货囊”中,除了火柴之外,后来多出了圆珠笔、铅笔、相架、手表、钱包和尼龙袜……,只要是村民们所需要的东西,坎普拉德都会尽可能地予以提供和满足。于是,每到周末,村民都会看到一脸大汗的坎普拉德撬开各家家门,笑容可掬地站在自己的面前,那一脸的憨态和满心的真诚是农场周边村里的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轻松话题。

从小贩到巨贾

靠卖火柴起家的坎普拉德不仅历练出了日渐丰富的商业经验,而且手中积攒起了可以创业的资本筹码。17岁那年,已经在“二道贩子”商途中摸爬滚打12年的坎普拉德决定自己创建一家公司。但是,按照瑞典的法律,坎普拉德还没有达到可以独立注册公司的法定年龄。无奈之下,坎普拉德只得救助于他的亲叔叔。在听了侄子的创业计划后,叔叔没有做任何思考就在法律文本上签了字。也正是有了叔叔充当自己申办公司的监护人,坎普拉德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

坎普拉德为自己公司所取的名字“宜家”(Ikea)含义丰富。Ikea由4个人名、地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其中,“I”取自他的名英瓦尔(In-gvar),“K”取自他的姓坎普拉德(Kam-prad),“E”和“A”则分别取自他的出生地、家族农场埃耳姆哈耳特(Elmtaryd)和农场附近的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公司标志使用蓝、黄两色,这正是瑞典国旗的颜色。

宜家开始的时候只有坎普拉德一个人,而且像往常一样不亦乐乎地忙着进货发货,所不同的是,坎普拉德已经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开始接订大单业务,而且公司的第一笔大买卖还来自英国。一天,坎普拉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从报摊上卖了一张报纸,浏览中一个小豆腐块大的关于英国一个钢笔商在瑞典寻求的广告信息吸引了他。回到家后,坎普拉德进行了利与弊等各方面的认真分析,最终决定一个人承担下这个任务。而在得到了坎普拉德的请函后,英国制造商也及时作出回复,宜家公司的门前于是多了一块招牌——英国某钢笔瑞典商。

宜家公司所在的阿根纳瑞德村庄虽然并不大,但周围却盘踞着许多的小家具制造商,而且坎普拉德每天上学时都要从这些家具厂附近路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坎普拉德看到一则在做家具大买卖的人的广告,脑子突然灵机一动:“我为什么不能够将家乡附近的家具聚拢起来搞家具销售呢?”于是,27岁那年,坎普拉德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所有的其他业务而专门从事低价位家具的销售经营,宜家家居时代由此开始。

然而,经营家具的难度还是超过了坎普拉德的估计。由于当时瑞典家具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个家具制造巨头和一个零售巨头,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基本已经排除了新竞争者进入的可能。因此,当宜家进入家具销售市场后,很快就招徕了垄断商的联手限制和打压。但初生之犊不畏虎。坎普拉德一方面以零售商的身份向附近的独立生产厂家采购家具,同时以制造商的身份将家具卖给消费者,由此达到降低家具产品价格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对付国内各类家具展对宜家产品的封杀,坎普拉德寻找了一家被废弃的旧厂房,并把它改造成第一个宜家仓库兼展厅,从此第一间“宜家专卖店”正式诞生。作为对竞争者的猛烈还击,坎普拉德在接下来的家具展览会上不断地公布令竞争对手难以想象的特别价格,同时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家具,以突出宜家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并最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站稳了本土阵地的坎普拉德决定出师海外市场。宜家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坎普拉德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个瑞典以外的宜家商场,虽然一场大风击碎了商场的霓虹灯并由此引发的火灾烧毁了整家商场,但这种不吉利的开业兆头丝毫没有阻止坎普拉德扩张的脚步。接下来的10年中,宜家不仅进入到了丹麦和瑞士,而且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并继而打入加拿大、荷兰、美国和英国市场。

应当说,作为如今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宜家集团矫健与强大的身躯完全可以让已是85岁高龄的坎普拉德笑傲江湖。资料显示,目前宜家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多家商店,其销售的家居用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系列、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系列、炊具系列,以及房屋储藏系列和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万多种产品。而据宜家的最新年报显示,2011年宜家净利润40亿美元,营业收益近50亿美元,毛利润超过150亿美元,销售额达340亿美元。与此相对应,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2011年英瓦尔·坎普拉德的个人财富超过400亿美元,位居欧洲富豪榜之首。

超级成本杀手

也许是自幼在生意上与普通百姓长期打交道的原因,坎普拉德头脑中的平民化意识格外浓烈。宜家创办之初,坎普拉德去参加一个家具展览会,看到展览会上极具豪奢的展品,他想到了普通人的家具,难道不富裕,就不能享受最好的家具吗?他决定将少数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改造成大众能接受的产品,要生产大多数人的家具。也正是基于“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的经营理念,坎普拉德为宜家创设了降低与削减成本的许多独门暗器。

通过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以达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是坎普拉德创建宜家伊始就确立的经营理念。在宜家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坎普拉德就开始在公司内自己设计产品,为此,宜家从瑞典各地招聘了许多家具设计师。这些受聘的设计师们往往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会产生激烈竞争,竞争集中在同样价格的产品“谁的设计成本更低”。于是,聚拢在宜家周围的世界一流的设计师们常常会为了“是否少用一颗螺钉或能否更经济地利用一根铁棍或者更经济地利用一块塑料板”而大动干戈。这样的操作不仅会激发一些杰出的创意,而且宜家可以从产品的最上游取得成本控制的主动权以及最初的产品定价权。

同样的成本压削紧接着发生在产品的外包制造环节。在所有的产品设计确定之后,坎普拉德会和遍布在海内外的宜家贸易代表处共同确定哪些供应商可以在成本最低而又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生产这些产品。由此,数十家甚至上千家供应商会为争取宜家的订单展开激烈竞争,许多供应商会被迫提高生产效率,压低生产成本,得分高的供应商将得到“大定单”的鼓励。

最大程度地冲抵销售环节的成本驱动力量同样是坎普拉德关注的重点。当供应商将家具用品生产出来后,宜家会将这些成品运送到全球各地的中央仓库和分销中心,但在正式发送前,坎普拉德会让公司财务机构和和营销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计算,以此决定哪些产品在本地制造销售,哪些出口到海外的商店。往往每家“宜家商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宜家的贸易公司购买这些产品,通过与这些贸易公司的交易,宜家可以顺利地把所有商店的利润吸收到国外低税收甚至是免税收的国家和地区。

“平板包装”是在宜家成立的第13个年头坎普拉德创建的一种家具物流配送方式。据说,这种创意来自坎普拉德上中学时的一次经历。在哥德堡商业高中上学时,他常利用课余时间逛商店,观察店家如何做生意。有一次,坎普拉德看到鞋店店员为了寻找不同颜色的鞋爬上爬下,忙得满头大汗。他觉得这样既费力气又费时间。受这事启发,他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以最简捷和最廉价的方式把商品输送给顾客,由此产生了坎普拉德后来为宜家立下的一条规矩:一切货物都摆在架子上让顾客自取,家具一律采取扁平式包装,以便于运输。“平板包装”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运输成本,这种运送方式按照宜家负责产品运输的经理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想花钱运空气。”按照这种物流配送理念,坎普拉德会不惜在产品设计上花功夫,如宜家的邦格咖啡杯至今已进行了三次重新设计,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在一个货盘上多装一些.经过三次设计后,能装数量分别为864只、1280只和2024只。

搜寻成本最低的投资国是坎普拉德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没有停止过的脚步。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坎普拉德曾带着宜家自行设计的图纸四处寻找低成本的国家,最终,他在波兰发现了一切适合的条件:大片的森林、悠久的木材加工传统、强大的家具制造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于是,宜家在波兰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自此之后,宜家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建立自己加工厂的步伐不断提速,而今天对宜家贡献最大的国家自然就是新兴市场,其中2011财年宜家销售增长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中国和波兰。

营销设计大师

深蓝的矩形框内接着鲜黄的椭圆,椭圆之中镶嵌着的是深蓝黑体英字母“IKEA”……,坎普拉德半个世纪前为宜家设计的logo形象至今依然为市场营销大师们津津乐道。在许多营销专家看来,矩形、圆形都是家具较常采用的图形,深蓝与鲜黄也是现代家具中常用的色调,同时图形结构的简洁、敦厚象征了家具用品的可信任性与耐用性,因此,几何图形的妙用塑造了“宜家”独特又蕴含深意的品牌标识,同时向人们传递出了“宜家”的行业特点。其实,并不只在利用品牌标识和塑造品牌个性方面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市场营销的诸多环节坎普拉德都做得风生水起。

价格竞争是不少企业的不二营销手段,但这一传统的促销方式则在坎普拉德的头脑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先设计价签,再定产品”是坎普拉德自创办宜家开始就选择的定价机制。基本程序是,宜家的设计人员在参考了所有宜家商店的销售记录以及同类竞争产品状况之后,按照“价格矩阵”设计产品,并且保证这个产品的价格是最有利于销售的,比如低于市场价格30%。这种区别于其他企业“先设计产品,再定价格”的价格营销方式不仅可以使宜家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还能在此基础上获取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并进而不断强化宜家质优价廉的市场形象。

顾问式营销是坎普拉德为宜家创建的最具特色的营销方式。走进宜家的商店,人们听不到销售人员在你耳旁死缠乱打的的声音,也不会感到因为导购人员如影随行带来的烦躁与不安,所有的购买行为都由顾客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而指示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作出选择的唯一工具就是宜家的“目录名册”。据悉,“目录名册”来源于坎普拉德早年的“发明”。由于孩提时代向村民们兜售的小商品越来越多,而且为了不让村民的“订货”被忘记和延误,坎普拉德后来就将村民需要订购的商品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由此产生了宜家的目录册文化并沿用至今。

为了帮助消费者通过“目录名册”了解到每一个产品的真实信息,宜家在它的展示厅里还将不同的商品分类组合,从而形成一个个极具想象力的样板房。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将目录名册中产品在现场进行一一对应,并最终做出是否购买的选择。在坎普拉德看来,当人们看到这样的目录名册后,即使不到宜家来购买家具也并无多大关系,因为这样的目录名册除了具备消费的直接作用外,更是在传播宜家的一种思维习惯,并在间接传播宜家的品牌,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比直接销售一件商品更大。正是如此,宜家的“目录名册”至今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光在中国,一年就要发放掉200多万册,而在全世界的发出数量则以亿计。曾经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在普遍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刊物已不再是《圣经》,而是宜家的产品目录名册。

体验式营销是坎普拉德在宜家的又一大创造。与很多家具卖场中沙发、席梦思床上标出“样品勿坐”的警告完全相反,宜家鼓励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甚至包括对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因此,在宜家,消费者可以在轻柔音乐的伴随之下拉开抽屉、打开门柜、在地毯上走、试一试沙发和床是否舒适和坚固等。当然,作为协助顾客体验的一个重要工具,宜家还对许多商品配置了测试器,如在厨房用品区,厨柜的柜门和抽屉不停地开、关着,数码计数器显示了门及抽屉可承受开关的次数等。

作为体验式营销的一个重要延伸,宜家在所有的商店设立了餐厅和儿童娱乐场所,顾客完全可以将逛宜家看成是一个休闲放松的机会,如果有食欲还可以品尝一下瑞典风味的快餐。据悉,这种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宜家的创立之初。一次,坎普拉德巡查斯德哥尔摩旗舰店时发现,顾客中午饿了就会离开卖场在周围餐馆午餐,于是他就在店内开辟一块价位适中的餐点吧区,把客人留在了店里;同时,他还安排人开辟了儿童托管游乐区,以吸引年轻家庭。资料显示,仅宜家餐厅的2011年全球年收入就高达16亿美元。

DIY组装(自主组装)是坎普拉德创建的一种家具拼装与销售方式。一次,当坎普拉德与同事一起拍摄桌子照片时,一位同事嘀咕说:“天哪,这样摆放家具太占地方了,不如把桌子腿卸下来放到桌面上。”没想到,这一句话竟然掀起了一场革命。坎普拉德借用这个灵感,开始设计第一件自助组装家具——麦克斯台桌。此后,宜家不断推出组装家具,并将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消费者在宜家购买到的家具虽然需要在家中进行自我组装,但宜家的家具组装并不复杂,而且每一件家具还配有详细的组装说明书。据悉,DIY组装这一特殊的营销方式让不少欧洲消费者对宜家家具趋之若鹜,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挑战自我和收获成功的。

我小气,但我自豪

身着一件褪色外套、一双磨损旧鞋,戴着一副老式眼镜,这就是坎普拉德最为喜欢的行头。因此,虽然在坎普拉德的财富记录中有着一度超过比尔·盖茨而登顶世界首富的荣耀,而且今天仍屹立于欧洲富豪榜的首位岿然不倒,但坎普拉德却被人们看成是“瑞典最勤奋、最节约的人”,而且有人把他称作“抠门”的亿万富翁。

自从搬到瑞士洛桑至今的36时间中,坎普拉德的全家就一直居住在一个老式房子中。虽然房子靠近日内瓦湖,周围风景优美,但是在建筑群中毫不起眼,据说这是坎普拉德在等到这片小区快卖完了才以最优惠的价格买下的尾楼。不仅如此,房子里闻不到任何的古色古香,更没有令人炫目的富丽堂皇,有的只是坎普拉德从宜家商店中淘回来的便宜家具。

不喜欢穿西装是坎布拉德的一大生活偏好,而且平时穿的衣服和皮鞋都是从廉价商店购买的。作为自己退出宜家管理层后的一项重要活动,坎普拉德非常喜欢在下午价格比较便宜的时段去市场购买蔬菜、水果。不仅如此,坎普拉德总是光顾便宜的餐厅,还会为买了一条像样的围巾、吃了一顿瑞典鱼子而心疼老半天。在瑞典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是坎普拉德失去了自律,在酒店客房的小酒吧里喝了一罐高价的可乐,那么他就会到杂货店去另买一罐代偿这罐可乐。

一部快用了近20年的老牌沃尔沃是坎普拉德出门时的主要代步工具。而在出外旅行时,人们看到坎普拉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过即便他坐火车也是坐二等车厢,而乘飞机也从来都是坐经济舱。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新闻会上,坎普拉德骄傲地向记者们出示他刚刚乘坐的地铁车票,而且津津乐道于自己“享受了老年人优惠价”。同样,对于自己旅行途中下榻的酒店,坎普拉德要求一定要“经济实惠”。

的确,关于坎普拉德的节俭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在参加一个商业晚会时,坎普拉德被保安人员挡在了门外,因为他们看见坎普拉德从一辆公交车上下来。坎普拉德的家乡建起了一座坎普拉德的雕像,但在出席剪彩仪式时,坎普拉德竟把彩带工整地折好后递给市长,告诉他彩带还能继续使用。由于新聘的理发师每次只收取12美元费用,坎普拉德到处吹嘘自己解雇了长年为他服务的理发师。在第一次来到中国做投资考察时,坎普拉德在北京秀水街看好了一条要价只有100元钱的休闲裤,但最终硬是与对方讨价还价并以90元成交……

瑞典火柴篇3

宜家,一个全世界熟知的名字,在很多人心目中收购天堂。这家1943年由一名瑞典中学生创办的个人企业的创业基因是什么,借助《宜家创业史》,我们一道回顾创始人坎普拉德的创业历程。

背景:定居瑞典第一代,祖父自杀

宜家(IKEA),这一名称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创始人长大的地方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及几公里之外的教会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也是他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首字母结合而成。如今的宜家很难说还是一家瑞典公司,长久以来,集团由荷兰和比利时共同经营。但企业的发源地无疑是瑞典南部的斯马蓝达省,坎普拉·德的祖父移居此地。但第一代人的开拓之苦,迫使他选择了自杀。

祖父阿希姆·埃尔特曼·坎普拉德是大资本家地主的儿子,1894年,他从德国《狩猎报》中得知斯马蓝达省有一处附属森林的农庄出售,他买下了这个农场,从这时起,他祖父便拥有了449公顷的瑞典森林。等他从德国启程到达自己的农场时,才发现与想象中相比,这里的状态实在太糟糕,农庄需要大笔投资和艰苦的劳动才能得以改善。阿希姆试图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但没有得到贷款,购买农场花费了他大笔钱财,1897年走投无路,充满绝望的他往自己脑袋开了一枪。这时,他妻子芬妮还怀着孕。

祖母芬妮独自担负起了在艾尔姆塔里德生活的重任,接管了农场。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年轻的寡妇获得了不喜欢她的婆婆的支持,仙东妮·坎普拉德(英格瓦的太奶)带来的不止是金钱方面的帮助,这位老太太为了帮助芬妮,只身一人赶到了瑞典。

孕育期:11岁经商,以“火柴大王”为创业榜样

最初几年,父亲费奥德·坎普拉德在祖母的监督下工作,25岁时正式接过农场。1926年,英格瓦出生了,他的母亲是来自离农场不远的一个悠久的商人家庭。

赚钱在英格瓦的生活中早早占据了重要地位,11岁时为一家种子商店供货,同时把小塑料袋卖给周边的农民。“那是我第一笔真正赚到钱的生意”,用赚来的钱,他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打字机。

那时候英格瓦有个伟大的榜样,就是被誉为“火柴大王”的伊瓦·克罗格。克罗格瑞典最为知名的企业家之一,早在年轻的时候,作为建筑企业家的他就在南非和美国取得了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格回到欧洲创立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从事火柴的生产和销售。通过一系列的竞争,把旗下的瑞典火柴控股公司发展成一个企业集团。晚年的克罗格控制着全球至少33个国家的火柴市场,掌握着全世界60%的火柴产量。

在30年代的欧洲,克罗格的名字尽人皆知,这位瑞典人被视为现代资本家的典范。不过世界经济危机摧毁了他,1932年这位瑞典人自杀身亡。克罗格公司的倒闭曾动摇了瑞典的整个经济结构。

婴儿期:17岁注册“宜家”,邮购商起步

英格瓦从小就拥有商人的特质,爱做交易。上中学的英格瓦与他所能接触到的任何人进行交易。在他学校的床底下有一个纸板盒,里面放着腰带、皮夹、钟表和铅笔等物。他的生意很好,所以他决定,在中学毕业时创办一家企业。他以书面形式向管理部门申请了一家店铺,因为他刚满17岁,还算未成年,他便拜托舅舅给他签字。

1943年7月28日,他的贸易公司的名字被登记在案了。他取了自己姓名、艾尔姆塔里德农庄和阿根纳瑞德牧区的首字母,这样就构成了公司的名字:IKEA。

1947年,英格瓦必须服兵役,但他又不想放弃他的邮购生意,于是征得上级同意,不必每天晚上待在兵营,他在一个独户人家的地下室租了一块地方并把它布置成可以睡觉的地方,不久他还有了一部自己的电话。那时宜家的货品主要包括缝纫用品,尼龙袜,贺卡,种子,钢笔和皮夹等。不久,增加了便宜的相框,还有钟表和低廉的化妆品。

基础兵役服完后,坎普拉德1948年被调到了一所军官学校,在那里,他成功地成为一家文具公司驻瑞典的总人。负责他们的圆珠笔和钢笔卖给瑞典的零售商。

通过军官考试后,英格瓦搬回到父母身边。从那时起,他想以艾尔姆塔里德农庄为出发点经营自己的生意。首先,他继续从国外进口商品,再把它们卖给零售商,他还印刷了多份名为“宜家新商品”的广告单,他的父母则帮助她处理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最初几年,这一小型企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宜家公司在创始初期是一家真正的家族企业,父亲费奥德负责管理订单和账单,母亲负责接电话并帮忙包装,他们很忙碌,即使在晚上也忙个不停。后来,坎普拉德亲手盖了一座小屋,用于储存包裹。他后来写道:“我的第一个邮购室,总面积不过一平米,但却是全行业最经济的。”

起飞期:创意“家具博览会”实现,朝伟大企业迈进

英格瓦购进的第一件家具,是一个无扶手的简易沙发椅。坎普拉德能很好地记住价格和账户号码,却难以记住商品号,此外,在销售过程中,他会很直观地与顾客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于是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为这张沙发椅起一个好听的女孩名。就这样,“露德”诞生了,顾客对家具的需求量迅速增大。

1948年,这位22岁的宜家创始人雇用了第一位职员,这位叫恩斯特·埃克斯特罗姆的男士做的是会计工作。英格瓦想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大,为了宣传他的商品,他在农场阅读率很高的农民报纸,这份叫发行量达28万多的《农民邮报》上刊登商品的简介。

坎普拉德下决心要做一名更大意义上的企业家。他觉得,只有定价低才能够成功。

在商品简介中,有一段他写给顾客的序言,指出商店里的东西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有中间商的存在。他很灵活地结合农民们的日常经验说道:“请你们比较一下自己宰一公斤猪肉和在商店里买同样重量猪肉的价格吧”。坎普拉德的广告宣传成功了,订单数量飞涨。

低价策略并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宜家刚打出价格特别低廉的柜子和烫衣板时,其他邮购商便立即以更低的价格应对。随着价格的下降,产品质量也下降了。收到的投诉信也越来越多。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坎普拉德想到一个办法,即把商品拿出来展览,让顾客参观家具店,借此赢得顾客的信任。“人们可以过去现场看那些家具,并比较不同定价产品的质量。”坎普拉德如是说。宜家的这场长期展览位于铁路枢纽上的瑞典第二大城市阿尔姆胡特举行,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如若舍弃办公用品业务而专攻家具生意的话,将会是一个明智之举。

第一场宜家博览会于1953年3月18日开幕,家具摆满了两层楼。这家年轻的企业凭借崭新的理念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把邮购业务和家具店结合起来,28岁的英格瓦改革成功!第一次家具展开幕后的那段时间,被晚年的坎普拉德形容为“一份持久而有趣的工作所带来的沉醉状态”,就像他记忆中的那样,“每到周末便会来一群人在我们家具展上疯狂抢购,晚上我们则全体围坐在办公室的书桌旁清点运费单和账单”。

宜家不断进行着实验,在宜家早期的目录中,就有一种需要顾客亲手组装的桌子,它有个名字叫“马克斯”。

宜家的成功奥秘

在《宜家创业史》一书中,德国知名媒体人吕迪格·容布卢特总结出宜家的成功秘诀。

其一,不遗余力地维持低价。坎普拉德曾说:“与我们的对手保持明显的价格差异是绝对有必要的,在所有领域,我们都要一直成为价格最公道的。”

如果说低价位是宜家成功的主要原因,那么设计则是它的第二大原因。宜家的家具虽然便宜,但它精良的设计是毫无争议的,它掀起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家居风格的全世界风潮。这种风格自然而明快、朴素而实用,摈弃了优雅和浮夸。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是牢固和理性的代名词,它代表着一种自信、自主的生活感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风格和材料不断更替,人们的口味也随之变化,宜家称为家具文化影响广泛的潮流引领者。

其三,体验式营销。宜家自我认定为非服务性商家。家具购买过程中80%的工作都是顾客自己完成的。他们边看边挑选,从货架上取出中意的商品,来到收银台前,用私家车运回家。到家后,他们再把各个零部件组装成一件完整的家具。虽然宜家没有发明便携式家具,但它却是唯一把这种家具的设计和销售置于业务中心地位的贸易公司。

其四,简单的公司文化。“简单是一种美德”,坎普拉德在《一个家具商的遗嘱》中写道。没有规矩的企业不可能生存下去,但这一切都必须简单。规矩越复杂,就越难遵守。坎普拉德相信,“过于强调规划是企业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瑞典火柴篇4

“洋火”的发明史

在古罗马时期,欧洲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17世纪,法国化学家波义耳用沾有硫磺的细木棒与涂磷的粗纸摩擦后起火,产生了现代火柴的雏形。18世纪,威尼斯出现如敲鼓木槌般巨大的火柴,使用时必须有一瓶浓硫酸。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为了试制一种猎枪火药,把粘上了金属锑和钾碱混合物的木棍在地上摩擦干净时,木棍在摩擦时突然“噗”的一声冒出了火苗,燃烧了起来。受此现象启发,约翰・沃克制作了第一盒火柴。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把火柴头夹在砂纸中间,向外一拉,火柴便点燃。一时间,这种引火方式流传开来,并不断地被人改进。1830年出现了白磷火柴,这种火柴一经摩擦即可引燃,但容易出危险,而且它的烟也有毒。此后,人们用无毒的红磷代替了白磷。19世纪50年代,瑞典人又对火柴进行了改进,他们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火柴使用时必须在涂上红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程度得到大大提高。

清朝末年,这种安全火柴传入中国,其新奇方便之特征引来中国人的惊叹,由此得到了一个“尊称”――“洋火”。因其火之“自来”特征,又被中国人称为“自来火”。道光年间,火柴是西方国家向道光皇帝朝贡的高档礼品。晚清文人孙玉璋所撰写的《异闻琐录》(同治九年四月刻本)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瑶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以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洋火”之妙想不是洋人的专利

其实火柴并不是洋人的独创物,早在公元6世纪的北齐时代,中国已出现了火柴的雏形。与外国人发明的火柴雏形相似,都是用木条沾上硫磺作为引火工具。宋人陶谷 《清异录・火寸》:“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燃。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南宋时期,据《武林旧事》记载,在公元1270年左右,杭州的大街小巷已经有这种“火柴”出售了。除了被称为“引光奴”、“火寸”,还曾被称为“发烛”,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中亦载道:“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又有被称为“取灯”者,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取灯》记载说:“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以芝麻秸削为细枝,涂硫磺于顶,遇火即燃,用以引烛。”可惜,洋人后来居上,率先发明了实用又安全、可以真正实现“自来火”的现代火柴,并大量进口中国,以致人们常常忘记了,中国也曾经有过“洋火”的妙想。

从“洋火”到“火柴”

1879年,华侨商人卫省轩在广东省佛山县投资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办的火柴厂,名为巧明火柴厂,从此拉开了民族资本办的火柴厂与国外火柴商之间艰苦较量的帷幕。一方面,民族火柴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到1920年,中国共开设了23家火柴厂。其中,包括有“火柴大王”之称的刘鸿生所创办的鸿生火柴厂。刘鸿生通过不断改进火柴配方,改善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宝塔”牌火柴,不仅行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南洋。另一方面,国外火柴商凭借其技术先进、成本低等优势向中国大量进口火柴,特别是瑞典火柴商,不惜降价倾销以谋求一席之地。民族火柴工业正是在这样的挤压下艰难成长起来的。

民办火柴厂的出现,使得“洋火”不再只是来自洋人,然而由于技术落后、产量有限,洋火作为头顶“洋”字的舶来品,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持着“奢侈品”的身份,三十多年前时一度也要凭票购买。那时哪怕市面上销售的火柴大多数已是纯正国货,人们也依然称其为“洋火”,就如“洋火”刚进入国门时一样,带着点无奈的敬畏。

所以不要小瞧从“洋火”到“火柴”的改变,和许多其他摘掉“洋”帽子的物品一样,原本“洋气”的东西变得再普通不过,恰恰是国家实力发展的最好体现。“洋火”、“洋灯”、“洋锹”、“洋灰”等埋藏于时光尘埃中的旧词,记录了中国近代工业落后的窘境,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杨慧、朱上坚《一根“洋火”点燃的历史》

杨禾 《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明与发现》

【德律风】

“电话”最初传入中国时的称谓,英语telephone的音译。

【水门汀】

英语cement的音译,指水泥,接合剂,又指水泥路面。茅盾《子夜》第十一章写道:“韩孟翔把手杖一挥,就沿着那水门汀向南走。”

【文明棍】

指欧式手杖,又作“斯帝克”,由英语stick音译而来,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根简单的手杖,因为从西方而来,就穿上了“文明”的外衣,足见当时西学东渐之势。由着对西方的仰慕,这“文明”一词,便专门用来形容事物、行为和习惯具有欧美色彩了,比如“文明结婚”(西式的或在教堂举办婚礼)、“文明戏”(话剧)等等。

瑞典火柴篇5

在瑞典卡尔马省的一个边远山区,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大块的原始森林。森林里,还有烧木炭工人,他们至今仍保持着住小木屋的习惯。一次,安德烈亚斯外出旅游,他没有跟团,无意中进了这片原始森林。

天将黑定,森林中不时传来奇怪的叫声。他惊出一身冷汗,用手掖了掖随身携带的匕首,腰间硬邦邦的,东西还在,他有了底气,便匆匆地向前走,想走出丛林。

森林里无法识别方向,兜兜转转半天,安德烈亚斯走回了原地。他坐了下来,缓口气。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两团黑黢黢的影子。他心里一惊,脑子联想到丛林的野兽,他从腰间取出匕首,紧紧地握在手中。

影子越来越近,安德烈亚斯发现是两个人。他紧绷的心才舒缓过来,松了一口气。对方发现他,友善地打起了招呼。通过交谈得知,个子较高的那个人是这里烧木炭的工人,矮的那个跟他一样,也是来这里旅游的,迷了路,准备到木炭工人那里借宿。

安德烈亚斯跟在烧木炭工人后面,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到一排木屋前。推开虚掩的门,里面极其简陋,只有两张铺着羊皮的床和木柴炉。他跟个子较矮的游客住一间木屋。躺在床上,他们天南地北地聊天,提到旅游,矮的游客说,他去过中国,住过当地的茅草房,比住宾馆还舒服;吃了用柴火做的饭,味道至今难忘。

夜深了,这里极其安静,安德烈亚斯一觉睡到天亮。醒来后,他脑子里有个念头,将这里的木屋租下来,不做任何改装,开成旅馆,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森林一日游。

较矮的游客很赞同,他有些遗憾,说古老的东西被遗忘了,比如曾经住过的茅草房还有木柴烧火煮的大锅菜。如果将这里开成旅馆,不要重新装修,一切保留原样。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压力大,来这里住宿可以减压,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安德烈亚斯回到城里后,着手旅馆的筹备。一些朋友并不看好他的创业项目,因为现在的人一刻都离不开wifi,假如没有手机,日子非常难过。就凭这一点,否定了他。安德烈亚斯主打生态,如果可以上网,有服务员,还有干净的厕所,已经失去了生态旅馆的意义。他唯一做的是,将木屋上涂了泥巴,后面堆些土,游客上完厕所后,用土掩埋。

安德烈亚斯照了几张照片,发在当地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接近自然,亲近自然,跟自然对话,离开现代生活一段时间,那些木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还未开业,12个木屋被网友一抢而空。

瑞典火柴篇6

[关键词]“慢电视” 创新 电视节目 特、新、奇

近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始终被缺乏新意、节目形式、风格雷同所困扰,在电视节目创新方面,欧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位于北欧的挪威,正在进行着一场电视节目形式的“变革”。2013年2月份,NRK(挪威广播公司)二台在黄金时段连续12小时直播一堆柴火从点燃到熄灭的全过程。该节目没有任何剪辑只是单纯的进行火柴燃烧的直播,与国内的精包装精剪辑的节目相比,“慢电视”节目类型单一,运作流程简单,不导演,耗时长,节目周期长。然而,“慢电视”直播后,在挪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响迅速占领荧屏,在全国500万人口的挪威,超过300万人收看了这档节目。

事实上,“慢电视”是对马拉松式电视报道类型的概括,以事件发展的本来速度,完整报道一件普通事件,名称既指播出时间很长,也表明报道的事件节奏本来就很慢。

一、挪威慢电视特点分析

“慢电视”发源于瑞典,成名于挪威NRK。一举打破了挪威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与国内快节奏的剪辑镜头,颇费心思的后期制作相比,这档节目只是还原了真实的生活,返璞归真,让受众在舒缓的节奏中感受真实的生活和那些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

1.表现原生态,电视节目节奏缓慢

“慢电视”节目节奏缓慢,主要表现在展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如对柴火燃烧、织毛衣和钓鱼的直播上,全程不做任何删减,导演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全程直播织毛衣、钓鱼等“慢动作”。织毛衣节目展现的就是从剪羊毛到制毛线以及织毛衣整个全过程,全程直播,不进行人为干涉,原生态的、真实的进行展现和播出,力图把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给受众。

2.“放大”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让受众去思考

“慢电视”放大了人们日常护绿的小细节,可以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重新打量那些被快速的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生活。也许,对艺术来说,慢些走,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燃烧柴火、织毛衣本事生活中是一件非常普通常见的事情,甚至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真正去好奇、去注意、去观察、去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正因为它平常,才最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忽视它,“慢电视”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展现在镜头下,反而“放大”了它,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之心,带给人们深深地思索与简单的快乐。

3.内容真实感大大提升

节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真实,不作任何加工,是真正的“真人秀”。节目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是充满意外的、冒险的、失控的,观众不知道结局,甚至节目组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节目充满意外,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刻意的剪辑,却把一件小事情放大,让人们去了解、好奇、关注,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事实上它紧紧是把一件事情真实的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二、挪威“慢电视”热播原因分析

在挪威,“慢电视”出其不意,受到追捧,很多人甚至由于持续收看而忘记了时间。挪威女孩丽贝卡在网络的视频下留言说:“我在美国得克萨斯,我一直收看这个慢节奏纪录片,我热爱节目的每一分钟。”挪威“慢电视”的流行与成功大家有目共睹。

1.慢显示了一种人性的回归,节目重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它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生存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也是对自由、平等、科学、民主和人类进步的关注。人文关怀其内在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又有别于个体本位的人本主义。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在这个一切都追求快速的时代,工作是快节奏的,沟通时快速的甚至交流都是言简意赅,流行快餐文化,流行一夜成名,流行畅销,流行选秀,各种创作速成,快速搭建的各种城市地标、文化景观,快速灌输的育人模式等等,速度已成为大众追求的最大目标。当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快餐式的交流,快餐式的文艺创作,在追求快的同时,我们都忘了去留心、去注意近在眼前的美好,周围的温暖和感动。而慢恰恰是一种人性的回归,火柴燃烧也罢,织毛衣也罢,也许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火柴燃烧的过程,更是曾经与家人一起生火取暖的快乐回忆。在观看火柴燃烧的过程中,也许过去的一幕幕情景也在脑海中缓慢播放,这也正是慢电视的迷人之处。

2.打破思维定式,重视电视功能的开掘

求异思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突破已有规范,让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流畅、灵敏、迅速地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信息的思维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

挪威“慢电视”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它对求异思维的准确应用上。在直播火柴燃烧和织毛衣就体现了这一点,想别人想不出来的东西,做人们做不曾尝试的东西,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火柴燃烧虽然普遍,但又有谁去仔细观察过火柴燃烧的过程呢?因此节目一出来,大家都会很好奇,观众一旦有了好奇之心,期待之感,节目又怎会不成功?不受欢迎呢?

3.慢可以放大生活,勾起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

看着柴火燃烧的“噼啪”声,会让观众有一种“火苗也有生命”之感,把柴火燃烧这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平常的事给人感觉放大了,使观众有一种自我存在感和生活真实感。“慢电视”可以把生活中的某一部分细节无限扩大,这种看上去缓慢、无聊的节目形态,却是敏锐的电视人发现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珍指出:“无论是记录火车、游轮的旅程,还是柴火燃烧起来的过程,这类节目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捕捉容易被人的眼睛忽略掉的事物。观众在生活中对这些事物早已司空见惯,也就习惯了视而不见。但敏锐的电视人由此想出在人们的背后架起一台摄像机,充分利用电视镜头将注意力强制集中的特性,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

4.成功的选材

“慢电视”的选材也十分有意思,并不是随便选择的。在《挪威火柴之夜》中,节目组抓住了挪威人对木材的特殊情感,选材独特,直戳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回想起过去的岁月。节目的成功也是得益于挪威人对木材得天独厚的热爱。在位于北欧的挪威,由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北极,挪威大半年时间都需要保暖,大多数家庭都要取暖,而树木则是取暖的最佳资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砍树、劈柴、储藏柴火的经历,因此柴火燃烧,很容易勾起过去美好的回忆。

5.特殊的国情

特殊的国情也是“慢电视”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挪威地处北欧,有极昼极夜现象,甚至一年中有大段时间都处在漫长的白天当中。石油使得挪威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以及富裕的生活都使得挪威人生活的很轻松惬意,压力小。并且挪威实行7.5小时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因此,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自由支配,慢电视时间长,可以很好的打发空闲时间。

6.重视受众,正确把握受众的内心

“慢电视”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对受众心思的正确把握,把受众看的很高,善于并准确的把握手中的心思,了解手中的需求。如柴火燃烧,它把握了木材和挪威生活、家庭的重要关系,每个男人肯定都有自己砍柴、劈柴的家庭经历,抓住了男人们与木头的特殊情感。由于北部发现石油,让挪威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就跻身于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们对于这笔意外横财,惶恐不安的时候,巧妙的将男人与木材结合在了一起,让人们回忆起了过去。在“织毛衣”中,设计的是男人织毛衣。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织毛衣的小伙子非常帅,毛衣不断经历织错了,拆除接着织的过程。本来男人织毛衣都已经够让女人抓狂的了,足以勾起女人的兴趣,更何况织毛衣的还是个帅气的小伙子。

三、挪威“慢电视”成功,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提供的新思路

电视节目的竞争焦点在于开拓与创新。电视节目创新的标志归纳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的新、奇、变。创新是想人之所未想,就节目本体来说,创新就是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创意、新的领域、新的技术手段等。

1.除了形式与内容的变革,电视节目更应注重因地制宜

欧美电视发展起步早,时间长,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拿来主义”是中国当今电视媒体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变革,有效地打破了许多困扰着处于相对弱势媒体创新瓶颈,对弱势电视媒体迅速提高收视率,有效提升屏幕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许多引进节目由于本土化的缺失,一味照搬照抄,不考虑国情的话也会水土不服。因此在内容上应该接地气,符合国内观众的欣赏需求。

2.电视节目应重视理念创新

电视节目创新应重视理念的创新,挖掘近在身边却被人们忽视的选材。正因为柴火燃烧很常见但往往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受众在收看的时候会有一种好奇、有趣的感觉。抓住被人忽视的细节,找寻被忽视的趣味。因此电视节目除了在包装和制作上的创新外,更要注重理念上的创新。如去年引起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引进自韩国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中国版,主要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以亲子互动为主旨的节目。首先在那之前户外亲子类节目很少,明星户外亲子类节目几乎没有,所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一播出就受到巨大的好评。

3.电视节目应重视受众的需求

从挪威“慢电视”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到重视受众需求的重要性。因此,电视节目创新在选材上、内容上要设身处地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去变、去创新,只有这样,选材才能吸引受众,内容才能接地气,做出来的节目才能吸引人。随着时展,受众接触的信息庞杂,受众心理疲劳和心理期待交替上升,电视创作必须保持创新势头,必须重视受众。

从一般情况来看,人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这种心理状态只能维持4-5分钟,接着就会自动地分散注意力,这是神经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在一段时间内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就会越快地产生疲劳。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节目的品种不断翻新,传播能力不断加强,克服受众疲劳感的一大绝招就是创新,受众趋向不同的兴趣者群体,电视节目创新任重道远。

4.电视节目前期策划应重视选材

“慢电视”制片人穆克勒布斯特梅汀说起直播《挪威柴火之夜》的选材初衷是因为一本在挪威非常受欢迎的书――《实木》。这本书在挪威第一次印刷只印刷了4000册,但这本图书很快就后来者居上,排在了挪威最畅销书榜冠军,并保持了54周。仅是在挪威就卖出15万多本,在瑞典卖出5.5万本以上,还被翻译为英语、瑞典语、芬兰语、丹麦语、德语、爱沙尼亚语。《实木》出版后,媒体的相关报道大量增多,许多报纸争相报道,甚至开设专栏,设置堆柴火比赛,激发了挪威人对与柴火的强大兴趣,铺天盖地轰炸性的报道,激发了挪威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味,一夜之间,仿佛所有挪威都在讨论过去劈柴取暖的日子。《实木》一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挪威人对木材强烈的热爱。在挪威,大多数家庭都有壁炉,大多数挪威人都需要自己砍树、劈柴、储藏柴火。然而由于石油的发现,挪威人一夜暴富,突如其来的财富带来的物质享受,让挪威人迅速沉浸在金钱带来的富裕生活,他们沉浸在无语生活之中却忘了过去单纯的快乐。《实木》这本书勾起了挪威人对过去的回味与快乐的记忆,“《实木》这本书,同时也确证了挪威人对木材的巨大兴趣。这是我们制作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挪威柴火之夜》项目主管丽兹梅.斯贝西说,斯贝西很快被节目制片人卢纳.穆克勒布斯特临时征召,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做一场12小时的现场直播。从挪威慢电视的成功中不难看出,选材对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性。

5.对事情不导演、不改动,追求“真”

很多电视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博取噱头,导演设计节目,在节目内容上造假,找“托儿”表演,频频被曝光,引起受众的反感吐槽,引来一片口水战。与设计导演电视节目相比,真实的、充满意外地无法料想结果的电视节目无疑是大胆的且吸引受众关注的。挪威广播公司制作的“慢电视“,仅仅是架了一台摄像机,直播下来且充满意外地节目,谁都不知道下一秒钟柴火会不会灭?充满意外,反而吸引人,效果出人意表。

电视节目创新是个系统的过程,它牵涉环节多,对人员、设备、资金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从战略角度考虑,步伐不宜太快,应在逐步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同时在选择栏目时应注意符合电视台自身定位的要求,符合目标受众群体的价值取向要求。电视节目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节目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优秀的电视人挖掘实践与运用,更需要勇敢大胆的尝试和不怕质疑的勇气,以及独树一帜的思考和艰难的前行,这考验着电视人,同时也激励着几代电视人勇往直前,砥砺前行。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学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H13271,此为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挪威无聊慢电视意外收视率高12小时直播柴火燃烧[EB/LO].2013-09-0511:29:27/2014-04-0810:40.

[2]张婷.“视”界有多大[N].中国艺术报,2013-08-09(007).

[3]张君荣.挪威慢电视:在快世界中寻找慢的理由[J].中国新闻周刊(哲社版),2013(09).

[4]王新荣.慢,可能会看到别样的风景[N].中国艺术报,2013-07-12(001).

[5]冀虹.论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哲社版),2010(11).

[6]胡松杰.求异思维在电视节目创新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9).

[7]仲喜年.探索新形势下电视节目创新的发力点[J].新闻传播哲社版),2011(08).

[8]威廉姆・雷斯.广告中的社会交流[M].加拿大:尼尔森出版社,1990年英文版.

瑞典火柴篇7

福特公司与高盛的渊源

在前高盛联、高级合伙人约翰・怀特黑德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个大相框。相框里是一张巨大的照片,是1956年福特汽车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照片。福特汽车发行股票是高盛一手策划的,很多年了,高盛一直都记得,这可是高盛最漫长、最隐秘的一笔大生意。

对日宣战以后,高盛高级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当上了美国战时物质供应局局长,跟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以及他儿子埃德塞尔・福特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1956年1月,福特公司公开发行6.5亿美元股票。福特司上市了,西德尼・温伯格成了福特公司仅有的两个外部董事之一。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福特公司一直是高盛的大客户,中间没有出现过任何不愉快。

1999年1月,比尔・福特二世刚刚坐上福特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位置,总裁雅克・纳赛尔就从雷诺公司手上,花64f乙美元将瑞士豪华品牌沃尔沃收归福特旗下。10年间,福特公司收购品牌花去了120亿美元以上。

迅速扩张迟早会导致消化不良。2000年8月,福特陷入了轮胎“召回门”,福特汽车使用的费尔斯通轮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休斯敦一位记者甚至因轮胎爆炸,车毁人亡。一时间,福特车主们开着车到了福特公司,要求召回费尔斯通轮胎。

不到半个月,福特公司召回的轮胎数量就超过了100万只。整个“召回门”事件结束后,福特公司账面损失55亿美元。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要命的是,消费者对福特汽车的安全性胆战心惊,一夜之间,福特公司长久以来的口碑就荡然无存。

2006年8月,高盛前董事长、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部长鲁宾突然提出,辞去福特公司董事职务。全球都在大惊小怪,以为高盛要抛弃风雨飘摇之中的福特了!不过事实却出人意料,比尔・福特二世早就跟高盛一起谋划了一笔秘密的交易,铁杆老哥们儿高盛出手拯救福特公司的行动开始了。

高盛的火――肯尼斯

肯尼斯・立特是高盛合伙人之一,既是负责欧洲并购业务的董事总经理,又是高盛全球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可以说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投行领袖人物。2005年,肯尼斯・立特突然离开了高盛。2006年8月4日,比尔・福特二世宣布,聘请肯尼斯・立特为战略顾问。

2006年8月4日,福特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该季度福特公司亏损2.54亿美元,本季度每股净亏14美分。这也影响到了高盛的利益,要知道,高盛不仅仅是福特的财务顾问,还持有福特公司1%的股份。

看来,高盛需要亲自出马了。如果高盛不帮助福特进行业务架构重组,那么福特公司很有可能沦落为不入流的汽车制造商,基本还可能被吞并。于是,高盛向比尔・福特二世推荐了肯尼斯・立特。

肯尼斯・立特为福特的重组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第一步是结盟。肯尼斯给福特二世出招,让福特公司跟雷诺日产结盟。第二步是品牌重组,包括出售其全球豪华车品牌美洲豹、路虎和阿斯顿・马丁等。

尽管肯尼斯・立特的重组计划中没有出现出售沃尔沃的信息,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却开始了单相思,认为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是早晚的事情。2007年9月,李书福向福特公司总部寄出了一封挂号信,正式提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想法,希望双方能够进行正式会谈。

完美的勾引计划

李书福的“求爱信”到了美国就石沉大海,这让李书福心里很没底。不过很快就有人给李书福建议:最好邀请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的董事局主席米尔顿・科特勒来一趟吉利,这个人会有帮助。

米尔顿・科特勒担任多家美国和欧洲著名公司的独立董事,而且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米尔顿・科特勒的客户名单上全是大牌:IBM、美洲银行、J.P.摩根银行、摩托罗拉、福特公司等等。2007年12月,李书福邀请米尔顿・科特勒一行来中国考察吉利总部,并希望通过科特勒与福特总部进行联系。米尔顿・科特勒出马,李书福终于看到一线生机。

2008年1月,一个越洋电话打到了吉利汽车总部,福特公司愿意在第三方城市伦敦跟李书福谈谈。当李书福带着吉利集团的高层抵达约定的酒店时,不免有些失望,李书福见到所谓的福特公司管理层,说白了,其实也就只是福特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而已。令李书福更加失望的是,两拨人聊到最后,福特公司代表们只有一个态度:福特不会将沃尔沃卖给吉利。

李书福根本不知道,福特公司不冷不热的态度,正是肯尼斯・立特惯用的勾引术之一。肯尼斯・立特坚定地相信,福特公司这么一拒绝,会让李书福更加难以割舍,他会主动找到更多关系来说情。原因很简单,李书福盯上沃尔沃已经很久了,三番五次地要买,这就证明他不是一时冲动。

2008年11月19日,沃尔沃高层和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进行了秘密会晤,内容涉及收购的相关事宜。吉利汽车还没有弄清楚沃尔沃高层跟徐留平到底谈了些什么,长安汽车集团就放出话来:徐留平确实和福特高层包括沃尔沃有过会谈。

2008年12月1日,福特公司高调宣布:公司将重新评估其对沃尔沃的战略方案,其中包括可能出售这家总部位于瑞典的优秀汽车制造商。

2008年12月4日,福特公司正式标价60亿美元出售沃尔沃。60亿美元,这个价格对于福特公司来说也算是亏本甩卖了,因为在10年前,福特公司是以6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个瑞典汽车品牌的。

2008年12月6日,福特公司亚太地区总裁、福特中国区总裁、沃尔沃中国区总裁与徐留平秘密在重庆会面,双方会谈的时间很长,走出会议室后,再也没有谈一个字。

秘密会议的消息再次传来,这让垂涎沃尔沃已久的李书福着实忐忑不安。

傍上罗斯柴尔德

老狐狸肯尼斯・立特给福特二世献计,要福特公司聘请摩根大通作为财务顾问。摩根大通是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洛希尔银行的控股股东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摩根大通的大股东。肯尼斯・立特想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的过程中,唱一出双簧戏。

肯尼斯・立特故意将福特公司准备出售沃尔沃的消息告诉了雷诺公司,于是,雷诺公司聘请了罗斯柴尔德银行法国团队作为收购顾问。肯尼斯・立特很清楚,吉利集团要想从雷诺公司手中争夺沃尔沃的并购主动权,那么李书福寻求的财务顾问,必须不输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法国团队,而在罗斯柴尔德家族近250年的历史中,败北的概率很低,李书福最后的选择

一定会是将罗斯柴尔德银行中国团队作为财务顾问。果然不出肯尼斯所料,李书福选择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作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佳顾问。

在俞丽萍的邀请下,2008年6月,李书福在杭州迎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罗斯柴尔德银行欧洲投行部主管汉斯・奥诺夫・奥尔森。汉斯曾是沃尔沃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沃尔沃工作了40年,对沃尔沃了如指掌。俞丽萍非常清楚汉斯在罗斯柴尔德银行的地位,如果他认可吉利集团,那么他就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支持罗斯柴尔德银行中国团队,甚至还会去做沃尔沃管理层的思想工作。

汉斯・奥诺夫・奥尔森接下了俞丽萍的邀请,这令俞丽萍非常开心。这样一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事实上成了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给吉利集团的惟一财务顾问。

生意人高盛来了

当时有一种说法,盛传吉利集团资金链非常紧张,基本不惜借高利贷维持运转。一个公司沦落到借高利贷的地步,得不到银行跟政府的支持,却还要在金融危机硝烟弥漫的时候,收购一个比自己大10倍的企业,这种梦也许只有李书福才敢做。

既然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差距这么大,肯尼斯为什么还要布下一个局呢?肯尼斯很清楚:在中国,一个企业背负巨额债务未必会死掉,只要企业主肯掏心掏肺,甚至不惜出让大部分股份给政府,就能够让政府掏钱救助企业。

2008年7月,李书福收到一个消息,在汉斯・奥诺夫・奥尔森的牵线搭桥下,福特公司将派员到吉利公司洽谈。这一次见面,宾主双方不再是寒暄,福特公司的代表向吉利集团提供了沃尔沃的相关重要数据。福特公司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吉利集团必须在2009年3月底递交标书。

2009年7月30日,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递交了约束性竞标书,进入第二轮竞标,俞丽萍给吉利集团出具的收购报价是20亿美元。谈判的焦点是“钱”,福特公司一直对吉利集团的财力颇有疑惑。吉利集团也确实很差钱,在2008年前后,吉利集团一度找到贝恩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希望低价出让吉利集团股权。贝恩投资拒绝了李书福的要求,因为当时国内汽车产业格局基本成型,吉利集团这样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不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之列。

贝恩放弃了,高盛来了。2009年9月21日,高盛终于高调浮出水面。吉利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高盛资本合伙人签署协议,高盛资本合伙人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将于可转债发行及认股权证获全面行使后获得25.86亿港元(合约3.3亿美元)。

按照高盛集团的最低要求,在最后套现的时候,高盛资本合伙人至少要提走6.6亿美元。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跟高盛合伙人约定,2014年到期的可转债年息,3%,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按最初换股价每普通股1.90港元转换为约9.98亿股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新普通股。双方签约的时候约定,如果不予债转股,债券将按面值赎回,也就是说一旦转股的时候股价比债券面值低,高盛完全没必要按照约定转股,这样一来就保证稳赚不赔。

李书福一定会答应高盛这种稳赚不赔的条件,因为吉利需要大量的资金,旗下上市公司这个时候出现资金问题,对于集团收购沃尔沃可是致命的打击。

李书福,你总算上船了

2009年10月,就在高盛投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二个月,吉利集团跟福特公司的谈判突然陷入了僵局,原因是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分歧重大。福特公司就沃尔沃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方面动手脚,他们谋划组建一家全资子公司,接手并继续享用沃尔沃剥离出来的关键技术的所有权及再开发权。

这个秘密很快就泄露了,拿关键技术与知识产权做文章,这让吉利的谈判团队感到很恼火。谈判自然很难有实质性进展。肯尼斯可不想就这样把吉利给吓跑了,他知道,一旦交易失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就会哗哗地下跌,而老东家高盛想赚2到3倍的利润,那就真的有点难。

2010年1月28日,吉利集团总部迎来了一拨瑞典客人,这群人是沃尔沃管理层跟工会的代表,他们担心这家中国企业的到来会大量裁员,他们甚至呼吁瑞典政府向吉利集团施压。吉利集团的谈判团队变得很谨慎,一旦不能给工会一份满意的答卷,即便福特公司答应出售沃尔沃,吉利集团也只能望洋兴叹。

2010年3月28日,李书福与福特公司首席财务运行官刘易斯・布思在瑞典歌德堡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在签约的时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站在了李书福身后。

李书福高兴的是收购价由之前的20亿美元下调到18亿美元。事实是那样的吗?一切都是表象。吉利集团购买的成本已经由之前的20亿美元上升到27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沃尔沃为18亿美元,沃尔沃日后运营后续资金9亿美元。

吉利集团花掉27亿美元,看似赚大了,“光是福特最近10年来,就投入了相当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这里面有多少技术沉淀。”在吉利集团北京办公室,李书福沉浸在喜悦之中。

福特公司是傻帽吗?沃尔沃挤身豪华汽车品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安全性能,福特公司在收购沃尔沃后,确实大量投入了研发,这些研发可不仅仅是沃尔沃,因为福特公司已经将沃尔沃的安全性能相关技术复制到福特公司了。

美国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约翰・罗斯威尔说:“吉利收购的这些知识产权到底有多大用处?过去10年来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节能车方向转变,企业过去曾耗费巨资研发的许多技术很快就落伍,变得一文不值。”

“如果加大沃尔沃销量,达到全球37万辆,沃尔沃即可扭亏为盈。”李书福信心十足,拟定的时间为两年。在李书福的37万销量计划中,50%的销量要通过中国市场实现,即接近19万辆,李书福跟福特公司签约的时候,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是2万辆。

沃尔沃在中国还有一个竞争者,那就是奥迪。2009年,奥迪在中国的销量是20万辆,是沃尔沃销量的10倍!吉利集团要想在短短两年,提高9倍的销量,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美国著名汽车研究刊物《广告年代》替李书福算了一笔账:一家汽车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笔金钱用于研发新的车型,通常每条生产线就需要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沃尔沃在欧洲多达4000人的研发队伍,如果按照李书福过去的承诺,不大幅裁员的话,光这笔经费就会让吉利喘不过气来。

赌局刚刚开始

2011年2月25日,北京香格里拉酒店,李书福再度被聚光灯包围。

这是个敏感的时刻,全国人大与政协会议将在一个星期后召开。李书福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因为吉利收购沃尔沃,自然成为2011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李书福却出人意料地提前一周在北京召开了沃尔沃中国战略会,自己以沃尔沃全球董事长的身份,率领整个沃尔沃团队亮相北京。

没错,头上有沃尔沃全球董事长的帽子,这顶帽子多年来一直是欧美人戴着,中国人想戴戴中国区总裁的帽子都是很奢望的事。是中国强大了?是吉利强大了?福特需要在金融危机的关头断臂求生,高盛是福特的智囊,在危机关头结成一个多赢的利益结盟。李书福需要沃尔沃这个品牌为自己提高身价。明星还没有签约,李书福就跟一大帮政客签订了沃尔沃中国生产基地落户的协议。不过沃尔沃并非吉利的美丽新娘,高盛最终会从吉利抽身,留下来的接盘者将是银行以及政府投资的资金。

“卖汽车就要像卖白菜一样”,这是李书福多年以前一直叫的口号。卖白菜的人为什么不能买白菜呢?在中国,买丰田、帕萨特的人会转身买吉利跟比亚迪吗?说实话,买日本人的车,是让他们拿着中国人的钱去支持军国主义;买了德国人的车,等于让他们在国际贸易上去跟中国人斗。虽然中国人在情理上支持吉利,行动中却抛弃了吉利,一定会买日本人跟德国人的车。

瑞典火柴篇8

诺贝尔的财富是如何获得的?他对财富的态度又如何呢?

诺贝尔的家境不是很好,尽管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但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要靠借债度日。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

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由此,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但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发明也充满了兴趣。

8岁时,诺贝尔才开始上学,但只读了1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惟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因为父亲在俄国开了一家军用机械厂,全家由斯德哥尔摩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

然而到他15岁时,因交不起学费,兄弟3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并开始对工厂里的黑色火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偷偷地带了一点回家,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空中喷出火花。他又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制造地雷。

1850年至1852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当时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63年10月,诺贝尔获得炸药发爆剂的发明专利权。这项发明人们称之为“诺贝尔引燃器”。1865年,诺贝尔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斯德哥尔摩建立。在液体硝化甘油的生产过程中,他多次实验,反复钻研,研制成了固体韧性燃料,并先后在瑞典、英国和美国取得炸药的专利。接着,1888年他又发明了用来制造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的无烟炸药,亦称诺贝尔爆破炸药。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

诺贝尔不仅是个发明家,还是一个卓越的产业家,他所经营的炸药工业,遍布欧美各国,还用炸药专利款购置了大面积的油田,使自己迅速地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然而,他对金钱并不贪得无厌,对旁人,他慷慨施舍,对发展科学,他大力援助,自己却生活俭朴,甚至从来没有请人画过肖像,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后才画的。他死后,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墓室修建得非常简朴,他曾说过:“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纪念碑等荣誉,更值得我关心。”

瑞典火柴篇9

《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

像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让林格伦蜚声世界的《长袜子皮皮》写作的缘起是给自己7岁的女儿卡琳讲故事。1941年,女儿卡琳因患肺炎住在医院,林格伦守在女儿的床边。女儿每天晚上都要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有一天,林格伦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好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这个有着火红头发、力大无比、爱开玩笑、喜欢冒险的小女孩不仅有穿一只黑袜子、一只棕袜子的奇怪嗜好,而且有一个冗长而又奇怪的全名: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1944年,林格伦在女儿10岁的时候把皮皮的故事写了出来,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1945年,《长袜子皮皮》参加由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举办的儿童书籍评比大赛,获得一等奖。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关于皮皮的书一共有三本,多次再版,成为瑞典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儿童书籍。目前,该书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

《长袜子皮皮》一出版立即获得成功,此事绝非偶然。当时关于瑞典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辩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以昔日的权威性教育为一方,以现代自由教育思想为另一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开始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并有新的儿童教育思想出现。很多人提出,让儿童接受严厉的、无条件服从的教育会使儿童产生压抑感和自卑感。一些人开始揭露和批判当局推行的绝对权威和盲从的教育思想。《长袜子皮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情节简介】

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而洁白。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还曾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她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伙伴们。她十分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她好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皮皮是生活在非现实世界中的小姑娘,然而她又是真实的,成为无数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

【作者简介】

林格伦于1907年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她青年时期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做过一两年的秘书工作,后开始投身于儿童文学创作。她有三十多部作品获得过各种荣誉和奖励:1950年获瑞典图书馆协会颁发的“尼尔斯・毫尔耶松金匾”,1957年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1970年获瑞典《快报》“儿童文学和促进文学事业金船奖”,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此外,她还获得过1959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春季奖和1957年德国青年书籍比赛的特别奖。她在1946年至1970年间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文学部主编,对开创瑞典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的作品被译为几十种文字,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圈。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的童年伙伴。

【精彩选段】

火在燃烧,顶楼上的孩子在哭叫,广场上的群众在哭泣。

皮皮跳下马,走到树下。接着她拿起绳子,把它挂在纳尔逊先生的尾巴上。

“现在你会乖乖听我皮皮的话,对吗?”她说着把纳尔逊先生放到树干上,轻轻一摊。它很明白叫它做什么,就听话地爬到树上去。小猴子爬树一点也不算什么。

广场上的人们屏住气,盯着纳尔逊先生看。它很快就到了树梢。它坐在一根树枝上低头看皮皮。她招手叫它重新下来,它照办了。可这回它从树枝的另一边下来,因此它到了地下面,绳子已经挂在树枝上,绳子的两个头都在地上这儿。

“纳尔逊先生,你真聪明,要在古时候,你就可以当教授了。”皮皮说着解开猴子尾巴上的绳结。

附近有一座房子正在修理。皮皮跑过去拿来一块长跳板。她夹住跳板,另一只手抓住绳子,用脚在树干上一踢一踢的,轻快地沿着绳子爬上去。人们惊讶得连哭也忘了。她到了树顶上,把长跳板搭在粗树枝上,小心地把它推到顶楼窗口。长跳板在树梢和那窗口之间搭成了一座桥。

广场上的人鸦雀无声地抬头盯着上面看,担心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们只看见皮皮在高空里踏到跳板上,和气地对顶楼上的那两个孩子微笑着。

“你们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她说,“是肚子疼吗?”

她跑过跳板,跳进顶楼。

“这里挺热,”她说,“我可以保证,今天你们不用再加木柴了。我想明天可以在炉子里生点小火。”

接着,她一个胳肢窝夹一个男孩,重新爬出来,站到跳板上。

“现在你们真可以玩玩了,”她说,“这跟走绳索差不多。”

走到木跳板当中,她高高举起一条腿,就跟她在马戏场上做的那样。人群中掠过一阵不安的嗡嗡声。接着皮皮的一只皮鞋掉下来,几位老太太当场昏了过去。可是皮皮带着两个小男孩终于安全回到树上,下面群众欢声雷动,响彻黄昏,把大火的毕毕剥剥声也盖过了。

接着皮皮把绳子拉上去,把一头牢牢地拴在一根树枝上,另一头拴着一个小男孩,小心地慢慢放下去。孩子的妈妈站在广场上等着,惊喜交加,孩子一下来就被接住了。她热泪盈眶,张开双臂抱住她的孩子。可皮皮在上面叫:

“请你解开绳子!这里还有一个呐,他又不会飞。”

几个人帮忙解开绳子,放下小男孩。皮皮真会打绳结!她是在海上学的。接着她把绳子重新拉上去,又放下另外一个小男孩。

现在皮皮一个人留在树上了。她又跳到跳板上。所有的人抬头看着她,不知道她要干什么。皮皮在那条窄木板上跳舞,跳过来,跳过去,姿态优美地把两臂举起放下,用粗嗓子唱起了歌,广场上的人好容易听到了。

“火在烧,

火焰高,

噢,火把周围都照耀!

它为你们烧,

它也为我烧,

它为所有夜里跳舞的人来烧!”

她一边唱一边越跳越疯,广场上许多人吓得连眼睛都闭上了,心想她这样一准会掉下来跌伤。大火已经冲出顶楼窗口,在火光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皮皮。她把双手伸向夜空。当火星洒落在她头顶上时,她大叫道;

“多可爱、多可爱、多可爱的火啊!”

接着她一跳就跳到了绳子上。

“呜――!”她叫着像闪电一样快就滑到了地面。

“为长袜子皮皮四呼万岁!”消防队长大叫道。

“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全场群众欢呼。可有一个人欢呼了五遍。这个人就是皮皮。

瑞典火柴篇10

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模式、编制理念的地面武器设计思维,在后来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左右着世界地面武器发展的潮流。直到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华约的分崩离析,使国际格局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事领域的进攻和防卫体系由重装甲全地形作战转向以快速反应为主旨的轻装甲区域作战。轮式装甲车以其快速机动能力、低廉的采购费用和简易的后期维护而受到各国陆军的普遍重视。瑞士莫瓦格公司在此期间研制的第三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族成为世界地面武器界的佼佼者,不但继续享誉美洲市场,还得以返回欧洲大陆。独立潜行了近二十余年的“皮兰哈”也终于迎来了光彩眩目的白银时代。

东风有意周郎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方人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下简称:北约)盟国的导演下,华沙条约组织(WTO,以下简称:华约)迅速解体,整个东欧迅速脱离了前苏联的控制。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趁虚而入,导致东欧的政治格局陷入动荡之中。南斯拉夫由于民族成分复杂、相互之间积怨已久,成为这场政治动荡的急先锋,并且很快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战火的蔓延导致难民大量涌入西方社会,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超出了“导演们”的预料,北约盟国不得不派出大量维和部队进驻巴尔千半岛。多国部队的联合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了遏止了巴尔干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暴露出北约盟国之间武器装备存在的大量问题。长期以来,北约盟国之间基于自己利益的原因,在武器发展技术规范上统而不一,在油料、弹药等后勤保障和武器维护保养上各自为政。以至于北约理事会一个名叫查理・德拉曼的高级官员毫不讳言地说:驻扎在波黑地区的(北约)军队,缺乏长期持续作战的能力。

1992年5月,北约组织陆军顾问团委托一个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由后者对北约陆军的联合作战能力进行调研和审查,并起草一份参谋部概要。这个被命名为N1AG41的专家委员会经过18个月的工作,在1993年9月完成的调研报告中提出,应由北约盟国共同制订标准研制未来的“多用途基型装甲车”(MBAV)。这种车要求可以满足2000年以后的作战需求,具有采购成本低、维护简便、良好的战略/战术机动性、对小口径武器近距离射击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可以改装为多种特定作战车辆。报告特别提出,这种车辆不要太复杂、不要太昂贵。这份报告还得到了北约组织工业顾问组的响应,毕竟冷战结束后大量军事装备项目搁浅,各大军火商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北约的欧洲盟国是“多用途基型装甲车”最热烈的响应者,当时有四支欧洲武装力量在开展相近的装备计划:意大利以“半人马座”轮式坦克歼击车为底盘的轻型装甲骑兵团装备,联邦德国的“多用途装甲车”(GTK)计划,法国的“模块化装甲车”(VBM)计划以及英国的“战术侦察装甲作战装备需求”(TRACER)计划。除了意大利已完成装备外,其他三个装备计划还处于战术规范拟定起草阶段。在“多用途基型装甲车”的技术规范之下,实现整个欧洲、乃至整个北约组织所有成员国陆军装备步调一致,前景似乎十分美妙。然而,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以美国为首的一批国家强调“多用途基型装甲车”的战略机动性要以C-130“大力神”运输机作为衡量载具(18吨承载能力以内),德国和法国则指望以空中客车正在研制的A-400M运输机作为衡量载具(25吨承载能力以内)。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强调“多用途基型装甲车”的防护能力为有限防护,而欧洲人则强调要尽可能拥有最好的防护。车辆战术指标的不统一使军事工业界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执行欧洲战术规范的军火商占多数,而执行美军战术规范的数量很少,瑞士莫瓦格公司算是其中名头最大的一个。

变形金刚

就在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就“多用途基型装甲车”展开技术论证,还在争执轮式车辆和履带车辆孰优孰劣时,莫瓦格公司已经跟着星条旗上路了。1993年底,莫瓦格公司在“皮兰哈”Ⅱ的基础上,开始了第三代“皮兰哈”的研制工作。针对北约组织“多用途基型装甲车”的技术要求,莫瓦格公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工作:

对于现代作战环境下士兵携带战备物资大幅增加的问题,新一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将有效载重提高50%,达到6吨以上。同时保证“步兵战车”车型的战斗全重在18.5吨之内,可以用C-130“大力神”运输机进行战略机动。

在保持“皮兰哈”轮式装甲车外形尺寸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优化车辆内部空间,使车辆内部有效搭载冗余不小于10立方米。这样做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满足搭载C-130的要求,同时又可以满足长期持续作战所需大量辎重的需要。不过,传统的欧洲国家(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在研制新一代轮式装甲车时,要求车辆内部有效搭载冗余不得小于12立方米。

针对轮式装甲车战斗全重大幅提高的问题,决定采用全新的动力系统。除了前两代“皮兰哈”标准配备的底特律柴油机公司6V-53TA柴油发动机外,还可以选装康明斯公司在6CTA8.3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6CTAA8.3-T350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提高了20%以上:或者可以选装卡特皮勒公司的C3126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结构十分紧凑。同时,考虑到开拓欧洲市场,新一代“皮兰哈”还将德国安特优(MTU)公司的6V183-TE22柴油发动机作为标准配置,这种发动机是“欧洲动力组件”的选装机型,在欧洲陆军中有较大的保有量。

优化新一代“皮兰哈”的传动系统,采用更新型的全自动变速器,最大限度地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三种美国发动机匹配的都是美国艾里逊公司的全自动变速器:底特律6V-53TA柴油发动机配备的是MD3560P;康明斯6CTA8.3柴油发动机匹配的是MD3066P;卡特皮勒C3126柴油发动机匹配的是MD3066。德国安特优6V183-TE22柴油发动机匹配的则是德国ZF公司的Ecomat 6HP600。

针对车辆战斗全重增加影响新一代“皮兰哈”通过能力的问题,莫瓦格公司决定采用法国米其林公司更新型的XML系列12.00/R20或者固特异公司365/80R20型低压宽截面防弹轮胎。在采用中央充放气控制系统(CTIS)的情况下,新型轮胎的最大接地面积提高了将近20%,有效降低了车辆对地面的压强。

考虑到车辆战斗全重增加、动力输出扭矩增强、行车最大

时速提高,特别是车辆的作战区域要适应城镇人口密集特点,瑞士莫瓦格公司向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寻求合作,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应用在第三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上,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针对冷战结束后陆军的作战区域向城镇延伸、要对建筑物内近距离射击提供有效防御的问题,新一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除了车体高硬度装甲钢板的防护外,还在车体内部特别是载员舱的侧壁和顶部敷设一层防碎片复合衬层,并且将车辆附加装甲设计成模块。譬如,车辆前部和顶部的防弹模块是由凯芙拉和陶瓷装甲构成,用螺栓紧固在车体之上;而底部则可根据客户需求安装防地雷模块。

针对地面轮式车辆红外特征过大的问题,莫瓦格公司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的热信号,防范智能武器的瞄准和攻击。

考虑到作战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成熟,莫瓦格公司决定将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油气弹簧应用在新一代“皮兰哈”的悬挂系统上,比传统的螺旋弹簧具有更大的悬挂行程。既可以保证车辆在糟糕的地面上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又可以降低车辆高度以便装载在C-130狭窄的机舱内。

尽管设计和试验工作极为繁琐,但是因为第三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最大限度地继承了“皮兰哈”Ⅱ的成果,因此整个工作进展得十分迅速。1995年底,第一辆“皮兰哈”Ⅲ就在莫瓦格公司完成试制。随后开始进行道路试验工作,并且安排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部生产第二辆,交由加拿大陆军进行装备试验。而此时,法国和德国还在商议是否接受英国作为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计划的合作伙伴。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瑞士莫瓦格公司在研制“皮兰哈”Ⅲ之际,还特别根据欧洲人的地面武器思路,开发了一种10×10驱动的大型轮式装甲车,以作“皮兰哈”Ⅲ轮式装甲车的备用车型。不过,这个“十轮男巫”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反倒是根据美国思维设计的“皮兰哈”Ⅲ轮式装甲车后来得到相当多欧洲国家的采购订单。

巴黎之夏

1996年,对于欧洲地面武器工业界而言,无疑是让人极为兴奋的一年。一方面,传统的欧洲三大军事强国德、法和英三国政府决定拨出专门的预算,推进新一代陆军轮式装甲车族的发展;另一方面,加拿大陆军决议再采购一批不低于200辆第二代主战坦克和500辆新型轮式装甲车,并且声明这份订单将邀请全球所有的军火供应商前来投标。几乎所有的地面武器装备供应商都应声而动,于是当年代表世界陆军装备发展潮流的“96欧洲萨托利陆军装备展览会”就成了争奇斗艳的舞台。东道主法国人大出风头,地面武器公司展出了“维克斯特拉”(Vextra)轮式装甲车,雷诺车辆公司展出了X8A轮式装甲车:意大利人从来不愿缺席任何凑热闹的场合,依维柯・奥托地面武器公司展出了“半人马座”B1型轮式坦克歼击车;已经穷疯了的俄罗斯人当然同样眼馋,展出他们刚刚研制成功的BTR-90轮式装甲车:瑞士人则同时带来了“皮兰哈”Ⅱ和“皮兰哈”Ⅲ这两代轮式装甲车。

这里我们不得不插一个小插曲:介绍一下“皮兰哈”Ⅱ和“皮兰哈”Ⅲ的市场定位。按照一般的思维,下一代武器往往是对上一代的替代和更新,比如“豹”Ⅱ主战坦克是用来更新“豹”Ⅰ的。然而,莫瓦格公司给“皮兰啥”Ⅱ和“皮兰哈”Ⅲ的商业定位却很有意思:“皮兰哈”Ⅲ是对过往发展的两代“皮兰哈”车族的补充,并非取代。也就是说只要客户需要,随时可以在“皮兰哈”Ⅱ和“皮兰哈”Ⅲ中进行挑选,莫瓦格公司可以随时开工生产这两种轮式装甲车。从外形尺寸和整体结构来讲,“皮兰哈”Ⅱ和“皮兰哈”Ⅲ都极为相似,但是不同的设计理念造就了二者不同的战斗全重和采购价格,特别是防护能力的不同会被派遣执行不同的任务。到这里相信读者应该明白,在“96欧洲萨托利”陆军装备展览会上,瑞士莫瓦格公司为什么会同时展出“皮兰哈”Ⅱ和“皮兰哈”Ⅲ了。

“皮兰哈”Ⅲ轮式装甲车一亮相就吸引了诸多的目光,因为在人们的记忆里,“皮兰哈”更像是一型为适应美国人高机动作战理论而研制的装甲卡车,“皮兰哈”Ⅰ和“皮兰哈”Ⅱ等两代轮式装甲车轻薄的装甲很难获得欧洲人的信任。然而,“皮兰哈”Ⅲ的战斗全重和TPz-1、VAB之类“欧洲装甲车”相近,其防护能力和二者相比也毫不逊色。车体前部正面可以抵御小口径机关炮射击,其他车体部位则可以抵挡大口径机关炮的射击。同时,采用“欧洲动力组件”也为“皮兰哈”Ⅲ获得了不少印象分,许多对德、法、美GTK/VBM/MRAV联合研制计划进展缓慢不满的国家,都纷纷前来询问“皮兰哈”Ⅲ的采购价格和生产工期。这为“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族攻克欧洲市场起到了良好的积淀作用。

当然,瑞士人在巴黎除了得到大批的意向订单之外,还收获了诸多来自各国陆军的中肯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皮兰哈”Ⅲ虽然很优秀,但是其鲜明的美军地面武器设计理念很难打动传统的欧洲国家,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对“皮兰哈”Ⅲ加以改进,增大车辆的内部冗余、提高车辆的防护能力和增强车辆的搭载能力。日后“皮兰哈”Ⅲ家族形成了两大成员并存的局面:“皮兰哈”ⅢH和“皮兰哈”ⅢC。其中,“皮兰哈”ⅢH是以美军作战思想为宗旨的轻量化底盘,“皮兰哈”ⅢC则是以欧洲陆军作战理念为指导的重装化底盘。不过,初期的“皮兰哈”Ⅲ车型主要是指“皮兰哈”ⅢH底盘,加拿大和美国订购的就是这种规格。研制“皮兰哈”ⅢC底盘则是1997年之后的事情了。

重返冰原

千万不要以为北美大陆上只盛产“大炮开路、坦克突击、吉普车横冲直撞、一群杂碎拎着大枪打扫战场”的莽汉。冷战过后,诸兵种合成作战的模式迅速被小队兵力在钢筋森林中巡逻警戒所代替,地面武器的“独立作战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尽管加拿大陆军装备了大量的“皮兰哈”Ⅰ和“皮兰哈”Ⅱ,但是其低劣的防护能力让人担心他们随时有可能成为“摩加迪沙街头的蠢货”。“皮兰哈”Ⅲ良好的防护能力和其一脉相承的整体设计理念,让加拿大陆军不由得心动。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他们还是邀请其他武器供应商和“皮兰哈”Ⅲ轮式装甲车进行竞标,其中包含法国地面武器公司的“维克斯特拉”轮式装甲车,以及瑞典赫格隆公司研制的CV90履带式步兵战车和德国蒂森・亨舍尔公司研制的TH495履带式步兵战车。

在经过了两轮严格的书面评审和野外试验后,加拿大陆军决定采购“皮兰哈”Ⅲ。1997年1月,加拿大陆军和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部签订采购合同,由后者根据瑞士莫瓦格公司的生产许可证为加拿大陆军供应240辆“皮兰哈”Ⅲ,并向美国德尔科公司采购240座LAV-25双人25毫米全电控炮塔,合同总价值5.52亿加元(约折合5亿美元)。同时,加拿大陆军有权在未来五年内以同等价格追加不少于411辆同底盘的轮式装甲车,后来这些追加的车辆分三批(分别为120辆、120辆、131辆)交付加拿大陆军。首批12辆“皮兰哈”Ⅲ在1998年

早些时候交付使用。加拿大也由此成为“皮兰哈”Ⅰ、“皮兰哈”Ⅲ和“皮兰哈”Ⅲ三代轮式装甲车的全球第一个用户。加拿大陆军采购的这批“皮兰哈”Ⅲ被命名为LAV Ⅲ轮式装甲车,绰号继续采用具有加拿大独特风情的“棕熊”(Kodiak):凶猛、壮硕而灵巧,它们是冰原的主人。

在承接加拿大陆军订单的同时,瑞士莫瓦格公司根据参加“96欧洲萨托利”陆军装备展览会得到的建议,立即着手对“皮兰哈”Ⅲ进行改进:加大车体长度,以适应欧洲用户对车辆搭载能力的要求,其中车体长度增加到7.45米,较之“皮兰哈”Ⅱ增长了10%以上,比早期的“皮兰哈”Ⅲ也长了0.5米左右。提高车辆内部高度,以适应欧洲士兵高大的身材,增加驾乘舒适性。其中,车体高度增加到2.20米,较之“皮兰哈”Ⅱ增高15%左右,比加拿大陆军装备的LAV Ⅲ高出近20厘米。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整体防护能力,使整车具备对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的防御能力,最大限度保护搭载士兵的安全。

为了区别改进后的车辆,莫瓦格公司将按照加拿大陆军要求研制的“皮兰哈”Ⅲ(也就是LAV Ⅲ)称之为“皮兰哈”ⅢH,将按照欧洲客户意见改进后的“皮兰哈”Ⅲ称之为“皮兰哈”ⅢC。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皮兰哈”ⅢC战斗全重高达22吨,已经不可能在战斗状态下采用C-130“大力神”运输机进行战略机动。不过,改进后的“皮兰哈”ⅢC立即得到了一份瑞士莫瓦格公司梦寐以求的订单。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长期以来由于“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族紧跟加拿大和美国的地面武器发展理念,所以欧洲人对“皮兰哈”一直不是很“感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尽管“皮兰哈”在欧洲以外大出风头,但是在欧洲大陆除了瑞士陆军之外,几乎一张订单也没有捞到。甚至包括拥有生产许可证的英国人,也只是把“皮兰哈”当成军火贸易的摇钱树,米字旗下没有一辆“皮兰哈”。这种让人沮丧的局面直到“皮兰哈”Ⅲ的出现才被打破。1997年,“童话王国”丹麦决定采购一批大型轮式装甲车辆,装备外出执行维和任务的军队。当时出现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大型轮式装甲车要么是BTR-80之类的甩卖品、要么是TPz-1和VAB之类70年代年研制的“老家伙”,再不就是芬兰XA-180系列的低档货,抑或是GTK/VBM/MRAV等望梅止渴的图纸上的武器,只有“皮兰哈”Ⅲ轮式装甲车是最新研制的、符合西方人传统理念的新式武器。

1997年12月,丹麦陆军器材司令部宣布采购22辆“皮兰哈”Ⅲ,合同总标的额25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丹麦陆军采购的这批“皮兰哈”Ⅲ并不是刚刚研制成功“皮兰哈”ⅢC,而是加拿大陆军刚刚装备的LAV Ⅲ,也就是后来的“皮兰哈”ⅢH轮式装甲车,由瑞士莫瓦格公司在克罗伊茨林根市(Kreuzlingen)的生产线进行组装。事实上,除了当时国际军备市场上供应产品结构出现断档的原因之外,“皮兰哈”Ⅲ能得到丹麦陆军的青睐还有两个原因:“皮兰哈”Ⅲ已经得到加拿大的认可,丹麦陆军不用担心自己的士兵或成为试验用的“小白鼠”;丹麦陆军曾经在两年前采购过一批瑞士莫瓦格的产品,用于维和的“鹰”Ⅰ轮式轻型装甲车在阿尔巴尼亚和波斯尼亚的优异表现,让丹麦陆军对莫瓦格公司的产品多了一份信任感。

真正让瑞士人信心大增的是来自于爱尔兰的订单。上世纪,爱尔兰随北约部队活跃在各个维和战场,由于当时本国没有成熟的产品,爱尔兰曾经紧急采购了一批XA-180轮式装甲车装备维和部队,但是其表现让人很不满意。1998年初,爱尔兰陆军决定再采购一批高性能轮式装甲车,关键的要求是:现货!参与这次竞争除了瑞士莫瓦格公司刚研制成功的“皮兰哈”ⅢC外,还有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研制的“潘德”Ⅰ型轮式装甲车,以及爱尔兰本土著名的特种车辆专家――蒂莫尼公司的“马克”(Mark)8轮式装甲车等,共有来自世界各国12款轮式装甲车参与了此次投标。1999年12月15日,爱尔兰陆军宣布“皮兰哈”ⅢC在竞争中胜出,随后莫瓦格公司得到了这份价值5080万美元的订单。根据这份订单,莫瓦格公司在随后的两年中要向爱尔兰方面提供40辆“皮兰哈”ⅢC。这其中包含34辆装甲人员输送车、4辆指挥车、1辆抢救车和1辆救护车。据《简氏防务周刊》披露:这份订单中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安装的是英国Hello公司FVT800单人炮塔,该炮塔装备有1挺12.7毫米机枪和1挺7.62毫米机枪以及昼/夜瞄准系统。指挥车也将安装Helio炮塔,但是载员舱仅能容纳7名士兵。在合同的附件中双方约定:爱尔兰陆军有权以同样的价格在未来三年内再次采购40辆“皮兰哈”ⅢC。

忏悔的强人

如果说爱尔兰陆军成为“皮兰哈”ⅢC型轮式装甲车全球第一个用户,让瑞士人精神振奋的话,那么随后一份来自美国陆军的邀请让莫瓦格公司得到充分的自尊,尽管这份骄傲迟到了整整15年。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先后参与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如果说1991年的海湾战争让美国陆军的每一件武器都大放光彩的话,那么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让美国陆军的每一件武器都显得格外愚蠢,不是过于笨重,就是过于轻便而无持续战斗能力。眼瞧着空军和海军那帮家伙对着南联盟军队大打出手,直至获得最后的胜利,手握百万雄师坐当观众的滋味让人感到“耻辱”。科索沃战争一结束,美国陆军参谋长辛塞基(Shinseki)就提出陆型方案,国内的资深军事研究员将这一变革称之为“辛塞基转型”。

笔者以为,辛塞基提出的转型构想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过是使用成熟的电子信息技术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陆军轻量化构想加以整合而已。1999年10月,为了确保整个“辛塞基转型”计划的推进,美国陆军立即对“过渡部队”的核心装备进行招标。前来参加竞标的车型既有美国联合防务公司的履带式M8车族:也有特克斯特伦公司的XM-1117轮式轻型装甲车;还有达信・大陆公司的LAV-300和LAV-600两个轮式装甲车。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这两个车型也叫做“LAV”,但是此“LAV”非彼“LAV”,此“LAV”是卖不出去的压仓货。除了三家美国本土的公司之外,有四家欧洲公司也参加了此次竞标,分别是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潘德”轮式装甲车、法国地面武器公司的VAB轮式装甲车、德国蒂森・亨舍尔公司的TPz-1轮式装甲车和瑞士莫瓦格公司的“皮兰哈”Ⅲ型轮式装甲车。更有甚者,新加坡技术公司根据美国淘汰的技术研制的“比奥尼克斯”(Bionix)履带式步兵战车也前来凑热闹。不过最夸张的是土耳其FMC公司,他们拿来的是M113的变型车前来投标。

正式的试验工作在2000年早些时候展开,5个月后新加坡人和土耳其人卷铺盖回家,又过了5个月,奥地利人、德国人和法国人购买了返程的机票。美国陆军与瑞士莫瓦格公司、加拿大通用汽车柴油机分部签订研制合同,由后两者在“皮兰

哈”ⅢH轮式装甲车(LAV Ⅲ)的基础上进行“斯特瑞克”(Stryker)车族的研制,合同标的额为6107万美元。充足的研发费用和大量的预期订单带来的是飞快的研制进度,1年以后美国人需要的轮式装甲车平成初步试制,随后的道路试验、弹道试验和火力试验在美国阿伯丁试验中心大规模展开。

尽管经历了诸多争议和波折,美国人还是如期扔出了一份冷战后世界上最大的陆军装备采购订单,合同总价值40亿美元。按照合同约定,瑞士莫瓦格公司、加拿大通用汽车柴油机分部和通用动力欧洲地面系统公司要尽快完成2131辆“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这种“皮兰哈”ⅢH轮式装甲车的变型车使莫瓦格公司的声誉走上了巅峰。按照美国陆军的要求,“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族至少要包括:装甲输送车(ICV)、机动火炮系统(MGS)、反坦克导弹车(ATGMV)、装甲侦察车(RV)、装甲指挥/控制车(CV/TOC)、轮式自行迫击炮(MC)、工程车(ESV)、火力支援车(FSV)、三防侦察车(NBC-RV)和医疗救护车(MEV)等十个车型。事实上,这些改装要求对于“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族来说是轻车熟路,因为十几年前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装备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深谙此道了。迄今为止,美国陆军在建设“斯特瑞克旅”(SBCT)的过程中一共采购的“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族总数达到2988辆。但是,这一切和莫瓦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鲁夫先生已经没关系了,因为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将自己的公司卖给了美国人。

原谅我的心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渊源闹出不少笑话,比如中国人的“江湖”外国人理解不了,而美国人的三个“通用公司”也让很多中国军事研究者大伤脑筋。这三家美国的“通用公司”分别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接下来让我们依次认识这三家“通用公司”,并了解他们和瑞士莫瓦格公司之间的渊源。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三个“通用公司”之中历史最悠久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于1876年,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1892年在兼并了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后,更名为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总部设在康乃狄克州。通用电气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供应与服务业务的公司,是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创始114年以来唯一还存活的原始(12家)指数成份公司,被誉为美国工业企业的常青树。公司业务涉及照明、家电、航空、医疗、轨道交通、能源、媒体和金融等多个产业。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对通用电气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成就耳熟能详,他和普莱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等号称世界航空动力三大供应商。通用电气公司曾经和瑞士莫瓦格公司进行过多次技术合作,比如联合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轮式防空系统。但是,通用电气公司和瑞士莫瓦格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和财务来往。

其次,最先和瑞士莫瓦格公司产生业务往来的是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创始于1908年,创始人威廉・杜兰特。这里有一个插曲,威廉・杜兰特本来是一家马车店的老板,当他看到戴维・别克1907年创办的别克汽车公司生意前景一片光明时,果断地买下了别克汽车公司的股权。同一年在收购了奥兹汽车公司后,威廉・杜兰特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用来掌控别克汽车公司和奥兹汽车公司的股权,这家控股公司的名字就叫作: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简称GM,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历史上,通用汽车公司特别喜欢采用金融手段收购其他汽车公司,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直到2008年才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取代。2009年6月受次贷金融危机影响,通用汽车公司破产重组为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和公司标志不变。与瑞士莫瓦格公司有密切联系的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和底特律柴油机公司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子公司。1918年,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了加拿大麦克卢林马车公司之后,组建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加拿大麦克卢林马车公司旗下的发动机公司日后变成了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部。1937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创办了底特律柴油机公司。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艾里逊变速器公司也是通用汽车的子公司。1999年,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部更名为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防务部,并借助金融手段收购了瑞士莫瓦格汽车公司全部的股权。这一年,沃尔特・鲁夫先生已是96岁高龄。次年完成全部的股权转让手续。

最后,目前瑞士莫瓦格公司的控股股东是通用动力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创始于1899年,1952年更名为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简称GD,总部在弗吉尼亚州巴尔的摩市郊。和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军民业务兼顾的经营方式不同的是,通用动力公司是一家纯正的军工企业,也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军火商。旗下主要包含三块业务:水面和水下武器、地面武器、国防电子与智能弹药。历史上,通用动力公司曾经有四笔股权交易最为人所称道,一、1982年,在竞标美国第二代主战坦克失败后,直接将获胜方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部收购:二、1993年,将自己旗下的航空业务分拆,研制生产F-16战斗机的军用飞机业务卖给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生产塞斯纳小型飞机的商用飞机业务卖给达信・大陆公司;三、2001年,收购摩托罗拉集成信息系统公司,组建军事通讯电子技术公司:四、2003年,在没有机会参与“斯特瑞克”采购计划的情况下,直接收购中标方――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防务部(含瑞士莫瓦格汽车公司的全部股权),而后又收购了奥地利斯太尔地面武器公司和西班牙圣・芭芭拉地面武器公司,并将这三家公司组建成为通用动力欧洲地面武器系统公司。

从上述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等三家公司虽然都叫“通用”,但是他们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公司。瑞士莫瓦格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之间曾经进行过业务合作,而通用汽车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瑞士莫瓦格汽车公司的许可证购买方,后来利用沃尔特・鲁夫先生年事已高家族无合适继承人的机会将其收购。而后又将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防务部(含瑞士莫瓦格汽车公司的全部股权)转卖给通用动力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又将其和过往的两个竞争对手合并,开始抱团打天下。莫瓦格还是往昔的莫瓦格,而“皮兰哈”已不再是旧日的“皮兰哈”。如是沃尔特・鲁夫泉下有知他撒手之后莫瓦格研制的第四代“皮兰哈”轮式装甲车无人问津,不知他是否会后悔当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