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影评十篇

时间:2023-03-22 03:56:11

超脱影评

超脱影评篇1

X线对比成像技术是最早用来观察女性盆腔器官下垂情况的影像技术,如排粪造影术、膀胱尿道造影术、腹膜腔造影术以及多种造影术的同步联合应用。近年来,动态膀胱造影(fluoroscopicdynamiccystoproctography,FDC)技术为医生提供了有排尿症状的POP患者的可靠数据。排粪造影可以识别前盆腔脱垂和比较罕见的后盆腔直肠脱垂以及乙状结肠和直肠套叠,通过进一步腹膜腔造影还可以诊断肠疝,也可直接诊断肛提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失弛缓。但不能反应穹窿或子宫脱垂的情况,同时,具有辐射剂量高,费用高,操作复杂及女性患者在检查中因排便而感到尴尬等限制了该项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2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技术非常适于观察前盆腔,因为膀胱内的存留尿液增加了与其他组织的对比。不仅可以识别脱垂,还可以进行量化分析,可使用耻骨联合后下缘至直肠连接点划线作为参考线,测量脱垂疝的深度,也可在Valsalva状态以及肛提肌收缩状态下进行测量。超声成像又分为二维超声成像、三维和四维超声成像、断层超声成像等技术。

2.1二维超声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主要是通过扫描患者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平面内盆腔器官结构位置变化来评估盆底功能并诊断盆底疾病,分为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经肛管超声。

2.1.1经会阴超声

常使用正中矢状切面,以耻骨联合的中轴线或后下缘为参考点,由腹侧至背侧依次显示耻骨联合、耻骨后间隙、尿道、膀胱颈、膀胱后壁、阴道、子宫、直肠和肛管。可评估会阴体、直肠阴道隔的完整性,测量肛直肠角,用于辅助诊断盆底肌失调、其解剖学改变为直肠膨出、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痉挛或肥大、肠疝、乙状结肠膨出等疾病。但由于探头位于与间的会分,检查时为避免组织变形,在保证良好组织接触的同时,探头对会阴的压力应尽量小。

2.1.2经阴道超声

是检查尿道括约肌形态的有用方法,多用于前盆腔评估。在正中矢状面,取静息或功能位,可测量膀胱壁厚度、残余尿量、膀胱-耻骨联合距离、膀胱颈的位置和移动度、尿道长度和膀胱后角。

2.1.3经肛管超声

可观察到肛管内、外括约肌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肛管括约肌的损伤,但随着探头深度的加深,患者不适感加强,且探头放置在腔内会干扰盆腔脱垂患者器官的下移度,因此腔内超声仅限于评估盆腔器官下垂。目前较常用的有经会阴超声和经阴道内超声,测量指标主要如下:(1)膀胱颈下降程度,即静息状态和Valsalva呼吸时膀胱颈距离耻骨联合水平垂直距离之差;目前尚无正常膀胱颈下降距离的参考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下降程度的平均值约为30mm。(2)膀胱颈活动度,即压力期膀胱尿道连接部相对耻骨联合下后缘的水平移位,正常人膀胱颈活动度一般<1cm。(3)尿道倾斜角,即尿道与人体纵轴所形成的夹角,正常人一般<30°。(4)尿道旋转角,即静息状态与Valsalva呼吸时尿道倾斜角的差值,正常人一般<45°。(5)膀胱尿道后角,即尿道内口与膀胱三角的夹角,注意观察有无开放,即角度是否>140°。(6)膀胱壁厚度,在膀胱空虚状态下测量膀胱前壁、膀胱三角、膀胱颈三点垂直于黏膜的膀胱壁厚度,取其均值,若厚度>5mm,提示逼尿肌功能不稳定。

2.2三维和四维超声成像技术

现有的三维超声成像模式,与二维超声相比,有着类似MRI的一些优势:(1)多平面成像可显示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横断切面,而横断面是研究盆底肛提肌和肛提肌裂孔的主要平面。在横断面上可以定性、定量评估阴道旁支持结构、肛提肌、肛提肌裂孔和尿道生殖隔裂孔;还可以同时观察肛管内、外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但是尚不能通过三维超声呈现肛提肌的三维模型。盆隔裂孔为尿道、阴道及直肠穿过的通路,是盆底的薄弱环节,因此成为膀胱突出、子宫阴道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的好发部位。常规二维超声探测无法获得盆隔裂孔的完整图像,三维超声因其多平面成像优势,经过图像后处理可以得到完整的盆隔裂孔的声像图,可以进行盆隔裂孔相关参考指标的测量,如盆隔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以及耻骨内脏肌夹角。(2)图像采集自动化,应用专门的三维容积探头置于已选定的感兴趣区,按预先设置好的平面间隔同时显示肛提肌的多个面成像,并可成像与水平面或垂直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故其可以显示容积数据内任一平面的信息,使超声扫描程序化、标准化、淡化超声检查的手法,简化超声扫描的培训要求。(3)切割功能可保留图像重点,切去无用的部分,对可疑部位进行三维重建显示。(4)图像动态显示,可多平面观察,具有360°旋转功能,能对图像进行全面观察。四维超声即实时三维超声,优势在于可以动态地观察盆隔裂孔的变化,直观地观察患者做Val⁃salva动作时盆隔裂孔的变化及盆底器官脱出的表现等。盆隔裂孔大小的定量测量对于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有重要临床意义,其大小与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脱垂越重,盆隔裂孔增大越明显。

3磁共振成像技术

MRI是一种安全、无需对比剂、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同时显示整个盆腔及盆底支持结构。在盆腔器官脱垂的检查中,量化POP的评判指标,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盆底重建手术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检查条件的不同又分为静态磁共振和动态磁共振。

3.1静态磁共振成像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精确观察盆底解剖结构,可以获得盆底肌肉、筋膜和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的信息。根据线圈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腔内MRI和体外静态MRI。因腔内线圈对患者产生的不适感,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磁共振检查均为体外常规MRI。

3.1.1静态MRI扫描

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T2WI序列,主要采用腹部线圈,扫描范围较腔内线圈大,因其良好的组织对比度在某种意义上将盆底拆开,从而将复杂的盆底肌系统、盆底支持系统和裂孔内器官的解剖形态及其功能影像显示出来。正常女性MRI二维图像显示髂尾肌为向上凸起的薄肌,起自坐骨棘盆面和肛提肌腱弓,向前中部倾斜,厚度不均匀,平均厚度为2.9mm。耻骨直肠肌呈带状包裹,后高前低,并不直接接触膀胱颈。除此,还可以在MRI断层图像上观察到耻骨联合、闭孔内肌、外括约肌、子宫、阴道、直肠、膀胱、尿道等解剖结构,轮廓清晰,边界分明。许多研究者利用静态磁共振图像,不仅可以进行盆底肌肉解剖层次的形态学描述,同时还可以在二维图像上进行某些参数值的测量,如肛提肌板的角度、肛提肌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与超声相比,显示的盆底解剖更为细致清楚,然而这些距离测量的准确性受到研究者在二维图像上取点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限制。在二维图像上,诊断和评估POP的主要参考线有PCL线和MPL线,PCL线是耻骨联合下缘至最末两节尾骨间关节的连线,正常者静息状态时,盆腔器官包括膀胱底、阴道穹窿、小肠及乙状结肠均位于此线以上。MPL线是指正中矢状面上耻骨联合中轴线,Lienemann等的研究表明,PCL线只对前盆腔脱垂状态评估具有临床意义,MPL仅对POP后盆腔的评估有临床意义,Rosenkrantz等研究显示MPL优于PCL。

3.1.2腔内线圈

可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影像,提高对解剖结构的显示,阴道线圈和直肠线圈等进行MRI成像用于观察膀胱、子宫、阴道和直肠的解剖结构,与腔内超声相比,MRI能更好的显示外括约肌异常,被认为是评价括约肌病变的最佳方法。肛管内MRI是评价失禁有价值的方法,特别对外括约肌萎缩有独特的价值,对括约肌修补术后效果的预测有重要价值。阴道内MRI较肛管内MRI显示盆底解剖范围更大,能够清晰描绘盆隔、尿生殖隔、尿道周围和副尿道韧带,特别是尿道的细微解剖。腔内MRI的不足是显示视野小,主要用于获得盆底肌肉、筋膜和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的信息。

3.2动态磁共振成像

目前对于动态磁共振的定义尚未标准化,既可指在静息期、肛提肌收缩期、最大用力期、排便期对盆底进行扫描成像,也可以指仅在静息期和最大用力期对盆底进行扫描成像。成像方法中既有静态成像又有动态成像,在静息期使用静态序列对病人进行扫描成像称为静态成像;在肛提肌收缩期、用力期(Valsalva动作)或排便期使用动态序列对盆底进行扫描成像称为动态成像。静态成像主要用于对静息时盆底解剖进行观察,动态成像主要是对肛提肌收缩或腹压增大时盆底解剖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通过对比静态成像和动态成像的二维图像,进一步观察盆底器官的运动。由于患者保持最大用力状态的时间有限,所以采集图像的序列必须是快速扫描序列,主要有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临床上利用动态MRI评估POP有两种分度系统:PCL分度系统和HMO评估系统。1991年Yang等首次提出利用PCL线评价盆腔器官脱垂,定性评价了盆腔器官脱垂;其认为以PCL线为标准,正常者无论静息或用力时,盆腔器官包括膀胱底、阴道穹窿、小肠及乙状结肠均应位于此线以上,否则应考虑盆底器官膨出或脱垂。1999年Comiter等首次提出了HMO评估系统,H线是耻骨联合下缘到直肠后壁耻骨直肠肌附着点的连线;M线是直肠后壁耻骨直肠肌附着点到PCL线的垂线。HMO评估系统中的“O”特指在Valsalva动作时膨出器官最远端至“H”线的最短距离。盆腔器官最远端低于H线水平即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为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提供了影像学方面的客观量化依据。2001年Singh等首次提出了MPL线评价盆腔器官脱垂。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盆腔动态MRI行PCL线和MPL线均能全面评价盆腔多器官脱垂情况,但两者与临床POP-Q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分度的一致性均不高,尽管如此,PCL线仍为目前最常用于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的参考线。动态磁共振对于POP的量化分度标准主要如下:PCL线的分度标准常以膀胱颈、宫颈、肛管直肠连接处为参考点,轻度脱垂定义为以上3个指示点位于PCL下3cm以内,中度脱垂为以上3个指示点位于PCL下3~6cm,重度脱垂为以上3个指示点位于PCL下>6cm。而HMO评估系统是以脱垂器官最远端与H线的距离为分度标准,脱垂最远端在H线以上无脱垂,H线下0~2cm为Ⅰ度脱垂,H线下2~4cm为Ⅱ度脱垂,H线下≥4cm为Ⅲ度脱垂,最大用力正中矢状位盆腔器官完全脱出体外,定义为Ⅳ度脱垂。李勇等研究显示对于正常女性,PCL系统及HMO评估系统的测量结果一致;对于盆底疾病患者,HMO评估系统可更全面显示盆底松弛与器官脱垂。

3.3开放式磁共振成像

开放式磁共振成像是指使用较大孔径的开放式MRI扫描仪,允许病人坐姿进行检查,避免了常规扫描仪必须仰卧位进行检查的不足。它结合了MRI和X线造影的优点,更符合病人的生理状况,开放式MRI坐位扫描与封闭式MRI扫描相比,开放式MRI坐位扫描综合敏感性较高,但也有研究两者对于有临床意义患者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别。国外也有团队利用开放型磁共振进行整个阴式分娩过程扫描图像分析,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其中就包括孕妇分娩过程盆底肌肉的形态学变化。

4三维重建技术

超脱影评篇2

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脐带脱垂至胎儿妙处的时间长短对新生儿Apgar’s评分及脐动脉血气的影响。

结果: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长短对新生儿的窒息有很大的关系,超过30min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其影响可以从新生儿的Apgar’s的评分和其脐动脉血的PH值反映出来。

结论:脐带脱垂高危因素为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新生儿体质量等,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的时间越短新生儿的病死率就越低,且新生儿的预后也就越好。

关键词:脐带脱垂 围生儿 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8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55-01

脐带脱垂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胎儿生命的一种产科急危并发症,同时脐带脱垂也是造成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存活者也市场会因为胎儿在宫内因缺血缺氮而存在预后不良症状。脐带脱垂分隐性和显性两种情况,在患者的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此种症状为脐带先露或是隐性脐带脱垂,若是胎膜破裂,脐带脱出值宫颈口外,并降至阴道内或是露至外,此时成为显性脐带脱垂。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脐带脱垂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脐带脱垂患者,年龄22~39岁;孕周情况

1.2 临床症状。单胎39例,双胎1例;胎先露头位18例,臀先露22例;新生儿男婴23例,女婴17例;胎膜早破22例,合并低置胎盘由3例,围生儿死亡1例。

1.3 分娩方式。这4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为隐性脐带脱垂,3例合并低置胎盘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现;5例在进行阴道试产过程中进行反复减行阴道检查时发现,对其采用产钳或是胎头吸引器助娩,8例隐性脐带脱垂患者1行剖宫产;24例显性脐带脱垂患者均属于胎膜早破,22例属于早产,有1例患者因脐带脱垂致胎死腹中,来我院引产后阴道分娩。其中8例在产前检查中超声波提示为隐性脐带脱垂,直接采用剖宫产终止患者妊娠,6例患者为平产,3例患者因宫口开行全阴道臀助产分娩,4例因宫口开全胎心监测示重度变异,在检查是发现,经阴道分娩。

1.4 诊断标准。隐性脐带脱垂通过患者的产前B超检查显示,或者通过阴道试产过程中持续胎心监测,出现重度变异减速发现并诊断;显性脐带脱垂通过阴道检查时显示胎先露下方触及条索状脐带且有血管搏动,或是检查阴道发现阴道外口有脐带进行诊断。本研究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以出生1min的Apgar’s评分≤7分,脐带动脉血PH值≤7.2为准。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指标采用X2检验,当P

2 结果

隐性脐带脱垂患者产出的新生儿体质量均在2500g以上,显性脐带脱垂患者产出的新生儿体质量在2500g以上的仅有7例,其中17例新生儿体的质量均在2500g以下,死胎1例。所有产出的新生儿体均为出现明显的畸形和产伤症状。

新生儿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时间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有着明显的联系,时间越长造成胎儿窒息的危险就越大,具体通过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s评分和脐带动脉血PH值来表示,详情见表1。

表1 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时间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n)

注:双胎1例,因此新生儿总数为41例。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娩时间在10min之内的新生儿评分较其他两个时间段的评分较高,且新生儿的脐带动脉血PH值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时间段的新生儿,这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脐带脱垂是由于胎儿异常;胎位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以及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等产生的。另外有相关文献研究中发现发生脐带脱垂的男婴较女婴多 [1],而对于关于脐带脱垂是否与围生儿的性别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脐带脱垂的发生率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其发生率为0.06% [2]。从本研究中发现早产儿胎膜早破造显性脐带脱垂的发生概率为91.6%,此外,不同研究调查发现为按时做产检的患者中发生脐带脱垂的概率为57.5%,明显高于定期做产检患者的发生率34%。因为产前定期做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孕者存在的高位因素,并针对这些高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严格的监测。

脐带脱垂作为一种产科急症,此病症与新生儿的存货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是围生儿的脐带血液循环被阻断时间超过7~8min,就会导致胎儿死于宫中 [3]。因此针对脐带脱垂患者制药围生儿还存活就要尽可能使用最短的时间将新生儿娩出。Mesnard等通过研究发现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时间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围生儿娩出的时间越短,新生儿的Apgar’s评分和脐带动脉血PH值就越高,同时也预示了新生儿的预后较好。通过本实验表明脐带脱垂新生儿娩出时间越短新生儿的存活率就越高,反之,新生儿的窒息了就越高,特别是娩出时间超过30min以上的新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多。

综上所述,脐带脱垂高危因素为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新生儿体质量等,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的时间越短新生儿的病死率就越低,且新生儿的预后也就越好。

参考文献

[1] 任冉,宋雁.脐带脱垂对围生儿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76-77

超脱影评篇3

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经过临床筛选,相关指阳性,年龄小于六个月新生儿及小婴儿至我院接受超声检查。有166例患儿进行详细的二维成像检查,其中男40例,女120例。仪器GE超声诊断仪,选用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5-7MHz,采用直接扫查法,首先运用Graf方法,获得α、β角数据,接着用Novick方法,探查软骨性股骨头和髋臼间距离是否增大,股骨头是否向外后方移位。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对比测量、探查。

结果:166例可疑DDH患儿中,超声表现共检出9例脱位、39例发育不良,90例发育不成熟,48例双侧发育异常,假阳性49例。对于小于三个月的患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或不稳定先给予康复锻炼,半脱位及脱位给予积极治疗,超声波监测。回访结果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 90%,效果满意。

讨论:超声对于DDH诊断、治疗方法运用、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较之骨盆平片有早期软骨显示率高、直观,可提高诊断相对准确率、实时性动态检查、安全、便捷、可以多次复查等特点。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 超声 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54-01

DDH是自小儿髋关节脱位到发育不稳定的一组较常见的发育性病变,由于预后疗效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及分型,所以治疗开展的越早、治疗效果就会越好,早期运用支具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治疗费用相对低廉。而临床早期干预性适度治疗有一定困难,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髋关节发育不稳定的患儿髋关节会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脱位,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及经济负担,所以超声实时监测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2月有166例患儿经过临床筛选,相关指阳性,年龄小于六个月新生儿及小婴儿,至我院接受超声检查。通过随访,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66例,男40例、女120例,男女比率为3∶1,年龄1天―六个月,其中皮纹不对称132例,双腿不等长10例,蛙式(+)111例,使用GEVIVI7超声仪,探头频率5―7MHz。

1.2 检查方法:患儿侧卧位,采用二维超声直接扫查法,首先运用Graf方法,对髋关节进行冠状面扫查,获得α、β角数据,接着用Novick方法,患儿屈膝屈髋位做内收外展运动,探头适度加压,探查软骨性股骨头和髋臼间距离是否增大,股骨头是否向外后方移位。然后仔细对比测量α角在动态及静态不同状态下前后变化,观察髋臼骨顶及髂骨缘形态学变化,以及股骨头被髋臼覆盖的程度来判断。双侧软骨性股骨头大小是否对称,有无骨化核形成,并停测量股骨头的最大外径。

1.3 根据Graf超声检查法,能够较好地对小儿髋关节进行早期的定性、定量评估,对TypeIIc、TypeIII、TypeIV型髋关节予以早期治疗并随访观察,最大可能降低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发生率。

2 结果

166例可疑DDH患儿中,超声表现共检出9例脱位、39例发育不良,90例发育不成熟,48例双侧发育异常,假阳性49例。髋关节脱位或发育不良的患儿临床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对于小于三个月的患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或不稳定先给予康复锻炼,筛查检出的疑似异常病例结合临床体征积极进行早期个体化干预治疗,即半脱位及脱位采用Pavlik吊带,根据超声波复查结果凋整吊带位置,经过10个月随访和超声检查,其中95例患儿均恢复正常,16例失随访。回访结果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 90%,效果满意。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小婴儿DDH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随着生长发育好转或加重。可以保守治愈的(先天性股软骨缺如除外),支具相对于6个月以下的儿童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并且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越早干预越易成功;反之,则造成解剖畸形、脱位程度增加、髋周软组织挛缩及髋臼窝软组织增生越重等,耽搁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对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方法运用、监测疗效进展、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对于年龄小患儿(小于六个月)形态学的描述和评估是髋关节检查判断的基本依据;超声较之骨盆平片有早期软骨显示率好,骨性髋臼解剖点清晰,可动态观察头臼关系,评价发育情况,安全、便捷、可以多次复查等特点。超声检查髋关节过程中要求患儿保持相对固定,声像图力求标准切面,尽可能减少误差,以免造成过度治疗。而在髋关节脱位时,重点观察软骨及骨组织结构发育情况,股骨头位置稳定性、脱位程度等,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结果,并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治疗进程,以便给临床提供详实的协诊资料。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主编.儿科超声.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 陈博昌、杨杰等.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11.28卷.11期

[3] Dogan M,Bozkurt M,Sesen H,et a1.One―stagetreatment of congenital severely dislocatedhips in older children through various acetabuloplasty techniques:22 children followedforl-5years[J].Acta Orthop,2005,76(2):2

超脱影评篇4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特色;新闻事业

中国特色即民族特色、民族气派,中国特色报刊是指具有中国民族形式和特点,站在中国立场、立足中国实践、传播关乎中国变动的信息,以服务中国大众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为目的的报刊。

自近代报刊传入汉文化地区,报刊中国化的步伐便告启动。经过宗教报刊的发端、《循环日报》等报刊的推进,至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时,中国特色报刊基本形成。其中,梁启超对报刊中国化的贡献最大。

梁启超通国学、识新学,民族情怀深厚,救世之心亦切,这就决定了梁启超以办报作为救国救民的手段时,报刊必定被赋予中国特色。也正是梁启超深广的报刊活动,使中国特色报刊雏形初具,呈现出独立、完整、鲜明的风貌。

1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

维新运动中,梁启超参与编辑《万国公报》,又任《中外纪闻》主笔。1896年,梁启超参与创办《时务报》,在《时务报》的第一册,梁启超写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两篇文章。前者鲜明地提出了“去塞求通”的思想,视该报为“耳目喉舌”;后者在七万言的篇幅里,论述了不变法的危险、变的必要、如何变等问题,明快犀利,气势如虹。《时务报》以其新思想、新文风“风靡海内”,知识界争趋之状,“如饮狂泉”。1897年《知新报》创办后,梁启超又为该报撰稿。1898年,《湘报》创刊,梁启超任董事、撰述。在创办报纸、撰写评论的同时,梁启超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对新闻学的几个主要问题都有所论及。在评论写作实践中,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并被新闻界长期使用。

总之,梁启超的报刊活动涉及报刊的创办与编辑、评论写作、文体创新、新闻思想的提炼总结等方面,范围广泛,参与深刻,影响深远。

2 梁启超对中国特色报刊形成的贡献

2.1 《时务报》的报名具有汉语言的构词特点

汉语翻译外语词汇,方法之一是音译加注释,比如Car、Beer、Aids、Pizza,翻译为卡车、啤酒、艾滋病、比萨饼,后面多了“车”、“酒”、“病”、“饼”的注释,同样,英国大报《The Times》,其汉译为“泰晤士报”而不是“泰晤士”。这一思维反映在国人所办报刊的名称上,就是报名加“报”字。就报名的意思来说,“The Times”和“时务报”是相近的,前者想做“时代的记录”,后者则要宣传时代的要务,梁启超等人给《时务报》取名《时务报》而不是《时务》,其中可见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当然,报名带“报”字不自《时务报》始,但是,《时务报》作为早期有影响的大报无疑可作为体现该特点的典型。

梁启超创办、编辑的报纸都采用书册式装订、竖排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图书的传统样式特征,尽管以后很快有所革新、但仍是以传统为起点的。

在中国近代报刊事业初具规模、大众传播初步形成时期,媒介形式包括报名、装订和排版形式的中国传统特点、中国文化特色,无疑是增强亲和力、使受众认可和接受的必要办法。

2.2 在内容上则确立了近代报刊评论本位的趋向和特征

梁启超为维新报刊写了很多高质量的评论。他作为当时的有识之士,洞悉列强环伺的险恶国际形势,觉察到了中国被瓜分以致亡国灭种的危险,同时他也看到了国人的暮气沉沉和麻木不仁。强烈的爱国情、沉重的危机感、急切的拯救心,使他笔下呈现的不是报道事物变动的“寓理于事”的新闻,而是大声疾呼、耳提面命的评论。这些评论宣扬变法,鼓吹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倡西学,启蒙了民众、警醒了国人,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推崇。同时也使中国报刊也呈现出评论本位的特点。

在此之前,王韬也写过很多评论,惜乎《循环日报》形单影只,影响不广。梁启超则挟国人办报潮起之势,巨笔如椽,指点时政,所作评论见于几乎所有维新报刊,声势影响巨大。如果说王韬是评论的开山祖,具体而微地体现着评论本位,那么梁启超则以汪洋恣肆的气势和规模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打上了评论本位的烙印。

评论本位历经百年,至今余绪不绝。2008年4月,北京、合肥、大连、武汉、昆明等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抵制家乐福事件,但《人民日报》对此并没有设置议程,没有报道相关新闻,而是连发《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国热情与国家利益》两篇评论,籍以引导舆论。评论本位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2.3 梁启超提出了卓异的新闻思想

梁启超强调信息的传递性。《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去塞求通”其主语实指为报馆、传播渠道,虚指则为信息的流动。“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故……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讲的既是渠道缺失的弊端,更是信息不畅的窘境。至“朝登一报,夕布万邦”、“文甫脱稿,电已飞驰”之处,信息传递性的思想则更为明显,简直呼之欲出了。“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上下通达,内外相闻、开民智、造舆论,都以信息的流动性为前提和基础。实现信息流动性,对于改变闭关锁国的国情、改变国人闭目塞听的状态,无疑至为重要。

梁启超强调新闻的“新”和“真”。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梁启超提出了“报事速而确”的主张,虽然它针对的是办好报章的条件,但其中体现了对新闻的认识。报纸“惠人者”以“知今为最要”,报馆要搜求“新事”,也就是说要报告外界的最新变动,使读者受益。这就比较明显地说明了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要求。

此外,梁启超还论述了报刊的性质、任务等其他问题。其中他提出的“耳目喉舌”、“党报”等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总之,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较为全面,涉及了新闻的主要问题,虽然他是以“宣传”为论述角度的,这使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不够明确和专门化,但这并不能否定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2.4 梁启超创造了新的评论文体和风格

王韬的评论,从文体和风格上来说仍不脱古代议论文的藩篱。梁启超则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评论文体的脱胎换骨,创造了新文体“报章体”,风格鲜明,耳目一新。

梁启超曾阐述了“报章体”的特征:“平易畅达”、“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皆用、“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他还特别指出了晚汉魏晋文风对自己的影响,报章体有晚汉魏晋文风的影子。可见,报章具有民族文化的“血统”,是中国特色的文体。

报章体实际上清除了大众传播的文本障碍,使信息载体呈现简明的形式,便于受众解码和接受信息,从而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3 中国特色报刊形成的意义

中国特色报刊的形成,表明报纸这种传播形式和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维新报刊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呈现出民族气派,在内容形式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报纸这种舶来品植入了中国“基因”,这使它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报刊的形成,表明报纸这种大众传播形式在中国基本确立。维新时期,传播者和传播机构的职业特色和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受众的范围也扩大了。报刊能够更好地履行传布信息、传承文化、整合社会的功能,成为中国变革和进步的推动力。

超脱影评篇5

氧化亚铁颗粒氢还原过程的结构演变

718合金轴类锻件径向锻造工艺模拟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关键材料

大扁锭凝固过程模拟及缩孔优化

钢连铸电磁搅拌工艺中流场的数值模拟

RH冶炼超低碳钢内部脱碳机理及控制工艺

Cl~-对690合金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海水温度对深海用环氧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

石英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作用

氧化锌的碱法浸出

Nb对转K2弹簧钢中MX析出相的影响

含稀土磷矿酸解动力学及稀土浸出机理

球团矿不同气氛下的高温抗压强度

LCAK钢连铸头坯亚表层hook结构特征

GH864合金组织特征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基于废气分析的RH脱碳模型

含钒超细晶双相钢的细化机制

钢液非均质形核触媒效用的点阵错配度理论

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评价标准

IF钢全氧的控制与预测

低碳冲压钢板桔皮缺陷的成因

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镍

中间包下挡墙溢流卷渣行为

硅锰合金电阻法定硅

黄铁矿强化生物浸出低品位磷矿

氧含量对易切削钢中硫化物生成行为的影响

超细赤铁矿粉非熔态还原实验研究

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弧炉炼钢脱碳模型

基于声发射的岩石疲劳损伤演化

低碳贝氏体钢在薄液膜下的初期腐蚀

利用热模拟技术优化DH36船板钢轧制工艺

氢离子辐照对CLAM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冷轧乳化废水生物破乳

钢液钙处理脱氧脱硫的动力学

多流中间包流动特征的数学模型

复吹转炉多功能法脱磷工艺

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性能设计的影响

嗜热金属球菌对镍钼矿的浸出

超声波处理焦化废水影响因素

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实验研究

中碳钢板坯保护渣结晶性能的优化

X70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电偶腐蚀行为

斜轧磷铜球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钢管张力减径过程传热模型

低碳含铌钢粗大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

FePt颗粒膜反磁化机制

共析钢温变形过程的组织球化与超细化

超脱影评篇6

Treating the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by UF,RO and ED combined technological process

Abstract : The UF,RO and Ed combined technological process was used to treat the low-level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coming from the radiochemistry laboratory in our institute. This paper referred to the percentage of desalin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and their function i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using the chemical method and the spongeball method. The URE process was found to have a good decontamination efficiency, its D.F. reaching 3.2×103.The results of the low-level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Key words: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ultra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electrodialysis, treatment, combined technological process

摘要:介绍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叙述了内压管式超滤器、中空纤维反渗透器及电渗析器在废水处理中的脱盐、去污等效果,及两种清洗方法对超滤膜通量恢复的比较等。由“三膜”组合工艺组成的URE流程去污因子高达3.2×103,为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放射性废水 超滤 反渗透 电渗析 组合工艺

一、前言

我所于七十年代起开展用“四台电渗析器”和“电渗析器-填充床电渗析器”两个流程来处理放射性废水,获得了成功。但也发现在处理本所放化实验室排除的放射性废水时,效果不理想。主要是该废水中,组分复杂,特别是含有的有机大分子、络合物等,很难用电渗析工艺去除,影响了净化效果[2]。

近年来,我们研制了YM型磺化聚砜超滤膜,并做了超滤膜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探索试验[3]。对反渗透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也作了研究[4]。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处理手段的优点,提出了用超滤(UF)-反渗透(RO)-电渗析(ED)组合工艺(简称URE流程)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新工艺。

二、流程与设备

处理低放废水URE流程见图1。采用本所研制YM型内压管式超滤器(磺化聚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万),膜面积1.5m2,纯水通量250L/h,(压力0.25Mpa)。反渗透器为海洋二所研制的HRC型中空纤维组件,膜面积40m2,纯水通量270L/h(压力1.3Mpa)。电渗析器为400mm×800mm,一级一段,膜对40对,由本所组装。

放化实验室排出的低放废水进入沉降槽,静止澄清24h后,上清液放入超滤原水槽,经超滤处理后,渗透液进入中间槽。同时启动反渗透器和电渗析器,反渗透器进一步脱盐和去污,渗透液可直接排放或流入混床进一步处理。电渗析起浓缩作用。超滤和电渗析处理的最终浓缩液留待固化处理。三个单元均采用循环式操作。

三、全流程冷试验运行

冷试验累计运行147.5h,共处理模拟废水14m3。模拟废水按实际放射性废水组份配制,

具体配方为:NaHCO3 60mg/L,NaNO3 146mg/L,NaCl 128mg/L,CaCl2 88mg/L,MgCl2 71mg/L,

Na2SO4 7mg/L,30%TBP-煤油50mg/L,机油50mg/L,洗涤剂50mg/L。冷试验运行情况分述如下:

图1 URE流程图

1. 超滤单元

在URE流程中,UF作为预处理除去大部分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以保证RO的进水要求,提高ED的浓缩效果。

⑴脱盐效果

与普通超滤膜不同,由于磺化聚砜超滤膜是荷电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脱盐能力。但脱盐率随原水中含盐量的增加和pH值的下降而降低(表1)。

表1 原水含盐量、pH对脱盐率的影响

原水含盐量(mg/L)

原水pH值

渗透液含盐量(mg/L)

脱盐率(%)

980

6

899

8.3

1010

5

938

7.1

1050

4

1000

4.8

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测定,对高价离子的去除情况也作了分析。

1. 原水含盐量对反渗透单元去污率的影响

同冷试验结果相同,当原水含盐量较高时,RO脱盐率下降,去污率也下降。通过先启动ED,使RO的进料液含盐量保持在500mg/L左右时,RO脱盐率可达90%以上,去污率也提高到95%以上(表5)。

表5 原水含盐量对反渗透单元去污率的影响

原水含盐量(mg/L)

渗透液含盐量(mg/L)

脱盐率

(%)

原水放射性计数(cpm)

渗透液放射性计数(cpm)

去污率

(%)

1650

860

47.9

6.54

0.50

92.4

445.4

48.2

89.2

7.16

0.20

97.2

2.对高价离子的去除效果

热试验中测定了UF和RO对废水中Ca2+、Fe3+离子的去除率(表6)。

结果表明:UF和RO对二价离子的去除率都高于对混合离子的去除效果。对价态较复杂、价态较高的铁离子的去除率接近100%,表明了膜分离方法去除高价的复杂离子是极为有效的。

表6 超滤、反渗透对Ca2+、Fe3+的去除效果

工艺

单元

原水混合离子含量

(mg/L)

渗透液混合离子含量

(mg/L)

混合离子去除率

(%)

原水Ca2+

含量

(mg/L)

渗透液Ca2+含量

(mg/L)

Ca2+去除率

(%)

原水

Fe3+

含量

(mg/L)

渗透液Fe3+

含量

(mg/L)

Fe3+去除率

(%)

超滤

740

660

10.8

57.8

46.4

19.7

0.13

~100

反渗透

445.2

48.2

89.2

22.9

1.14

95.0

0.23

~100

3.全流程去污效果

全流程热试运行中,用β-弱放射性测量装置测定总β,HP-Ge探头S-85多道分析器系统测总γ,每2小时取样测量一次,URE流程的去污效果及用热释光方法测定3H的情况见表7。

URE流程热试验的结果表明:放射性的去除主要依靠反渗透(总β和总γ的去污率分别为95.0%和93.7%)。该流程对3H无去除效果。表中最高剂量积累是在超滤和反渗透装置的一固定区域内,定时用β-γ辐射仪检测其放射性强度,发现热试期间最高剂量始终没有超过7.74×10-6c/kg,表明超滤器和反渗透器不会引起剂量积累。

4. 全流程评价

根据全流程的冷、热试验结果,对URE流程作出如下评价:

⑴超滤工艺取代了原流程中的凝聚沉降,减少了固体废物的处置设备,废水体积减缩比高,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超滤对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出水浊度低,满足了反渗透的进水要求,改善了下游工艺的净化效果。采用海棉球机械清洗的方法,可适当恢复其通量,清洗时不影响生产,不产生两次废液。

表7 URE流程去污效果

工艺单元

脱盐率

(%)

总β比放(Bq/L)×103

进液 出液

总β

去污率(%) 去污因子

总γ(Bq/L)

进液 出液

超滤

9

8.88

5.74

35.4

1.5

190

170

反渗透

84.9

2.28

0.114

95.0

20.0

58.50

3.70

电渗析

18.8

2.30

1.35

41.3

1.7

58.50

44.40

离子交换

98.4

0.144

0.00276

98.1

52.2

3.70

0.81

URE流程

99.83

超脱影评篇7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植入; 晶状体脱位; 瞳孔扩大; 术前散瞳评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6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60岁以上老年人中大约96%可以发现晶状体有不同程度或不同形式的混浊。当形成白内障致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需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如合并晶状体脱位时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科诊治的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致瞳孔扩大患者。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散瞳裂隙灯检查确诊为晶状体脱位。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就诊时瞳孔轻度扩大,询问病史均未用过任何口服药及滴眼液。其中男5例,女3例;右眼2例,左眼6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78岁,平均66岁。主诉患眼视物不见时间2~6个月不等,既往无患眼外伤及眼球疼痛病史。

1.2 检查

1.2.1 眼科检查 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手动3例、数指5例,上、下眼睑无内外翻及倒睫,眼球无明显他凸出及凹陷,各眼位均正常,结膜无异常增生及充血,角膜正常大小、透明度正常、无云翳,前房深度适中,房水清亮、房水闪辉阴性,虹膜纹理清晰、呈棕褐色,瞳孔居中、圆形、轻度扩大、大小约4~5 mm。晶状体核硬度及分级:3例呈棕褐色,达五级;5例呈深黄色,达四级。

1.2.2 裂隙灯检查 8例患者给复发托比卡胺眼液散瞳后,裂隙灯下检查均见上方晶状体脱位下移,但都未超过2个象限,晶状体囊袋完整,未见玻璃体溢出。晶状体颜色深,裂隙灯光带不能穿透入内,检不清后极部情况。检眼镜不能窥见眼底。眼科B超检查提示玻璃体腔内无强回声影及玻璃体后脱离征象,视网膜平伏未见异常凸起影像,视神经影清晰,上、下直肌影像清晰,A超及角膜曲率测定并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

1.3 方法 对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致瞳孔扩大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治疗,手术切口位置均选择于上方12点钟处,3例五级核患者采用SICS方法,5例四级核患者给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6例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并人工晶体植入,2例未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将植入囊袋张力环组与未植入囊袋张力环组进行对比。

2 结果

3例五级核患者采用SICS方法,2例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1例为0.6,1例为0.7;另1例患者因无力支付费用而未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娩出晶体后有少量玻璃体溢出,用卡巴胆碱缩瞳后,前房稳定,瞳孔圆,间断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后3个月配镜视力为0.15。5例四级核患者给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4例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并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为2例0.7、2例0.8;另1例因不愿囊袋张力环植入,于乳化晶体时发生12点钟处玻璃体少量溢出,给人工晶体悬吊后视力0.3。

8例中2例因未植入囊袋张力环,导致术中发生玻璃体溢出,虽然进行术后配镜及术中人工晶体悬吊,但术后视力恢复不佳。2例患者发生玻璃体溢出,考虑可能系位于玻璃体前界膜的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后失去对玻璃体前界膜的保护,加上术中娩核或注水时水流的轻微损伤使前界膜破裂导致玻璃体溢出。

术后对8例患者进行8~24个月的随访,未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等相关的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如范围不大、瞳孔小则不易诊断,此时为明确诊断,需借助药物扩大瞳孔则能较清楚地诊断本症。如脱位范围较大时晶状体移位偏离瞳孔区,诊断较容易。本组8例患者就诊时瞳孔都较正常略大,经明确诊断后为合并晶状体脱位,其瞳孔扩大的原因可能为:(1)晶状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借助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连接以固定其位置,悬韧带连接的情况是起始于锯齿缘的悬韧带纤维以玻璃体前界膜接触,止于晶状体赤道部的后囊[1]。起始于睫状体平坦部的悬韧带纤维是最粗、最坚固的韧带纤维,在向前伸展过程中,与一部分睫状突相触,然后轻度转弯与起自睫状突的纤维相交叉而附着于晶状体赤道部的前囊。起始于睫状突间凹的悬韧带纤维,是悬韧带纤维中数目最多的一种,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越过向前走的纤维,附着到晶状体赤道部的后囊。悬韧带主要附着于睫状突上,注视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睫状突形成的环缩小,悬韧带的张力松弛,晶状体变凸[2];注视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松弛,睫状突形成的环扩大,悬韧带的张力加大,使晶状体变平。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变硬并失去弹性,在看远处时,由于调节的作用,晶状体悬韧带处于紧张拉伸状态,而晶状体不再变平,反作用力使悬韧带过度拉伸,长期结果致悬韧带机械性伸长受损变性,再加上人于直立位时晶状体自身的重量或用力的咳嗽,即可使悬韧带断离晶状体发生自发性脱位[3]。(2)在虹膜基质层的后面有放射状排列的肌纤维,称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孔开大。当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松弛断离后,晶状体脱位下沉与虹膜后面相贴,虹膜基质层后面放射状排列的肌纤维受到晶状体刺激后,瞳孔开大肌收缩使瞳孔开大。

参 考 文 献

[1]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2] 惠延年.眼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129.

超脱影评篇8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 缺陷 无损检测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它是各种武器的动力装置,同时其在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具有机动性、可靠性和较易维护性的优点,极大的满足了现代战争、航天事业的要求。固体推进剂会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和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发生物理或者化学性质的变化。有可能会损坏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导致其他的缺陷。因此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分析尤为重要,并对其采用无损检测方法。

1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和其影响

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分为燃烧室缺陷、喷管缺陷。燃烧室缺陷包括药柱缺陷、粘结界面脱粘缺陷。其中粘结界面脱粘缺陷对发动机的危害最大。

粘结界面脱粘缺陷包括:壳体和绝热层间的界面脱粘、绝热层和衬层间的界面脱粘、衬层和推进剂药柱间的界面脱粘、层间脱粘和层间粘结界面疏松。

药柱缺陷包括:药柱气孔和孔洞、药柱裂缝、药柱表面裂纹、夹杂、药柱内表面缺陷、限燃层脱落和包覆套脱粘。

2固体火箭发动机损伤的诊断检测方法

2.1工业CT技术

CT技术来源于X射线照相技术,在复合材料研究中已经有十多年了,它能够检测出被扫描物体的二维空间分布,通过对断层面的密度分析,老获取复合材料内部的信息。CT技术的特点包括:高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高动态的检测范围;成像尺度的精确度高;不受几何结构的限制,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大型构件的现场检测等局限性。CT技术中的成像技术能够检测一些问题。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经研究出工业CT设备,主要应用于检测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壳体,并逐渐应用于无损检测中。中期,应用于中小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发现了难以检测出来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英国,法国等也将工业CT技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它为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监控动态疲劳载荷和质量问题等。CT技术能够应用于检测受损的内部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CT技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中,检测说明,CT技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绝热层以及药柱缺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尺寸、部位。CT技术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尤其是对其的多界面质量检测,是其他的检测方法是不能比的。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缺陷分析及其无损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2.2超声检测技术

AU技术也叫SWF技术,AU技术应用于检测研究材料中的细微缺陷及整体影响,是完整性的评估技术,AU扫描技术对粘结界面有有效的检测,能够克服传感器可达性差等的缺点。就目前而言,主要在物理传播模型中使用,来进一步的改进其评估。固体火箭发动机多为层状的粘结结构,它能够应用于复合材料中,来减轻整体重量、提高结构强度,对检测的可靠性有了新要求。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关于壳体及绝热层粘结结构的检测方法,并且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孔洞。运用自适应滤波法对检测信号的噪音讲解,对信号的多分辨率分析运用小波变换,AU技术能够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粘结质量有效性的检测。

2.3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笔检测技术中的超声C扫描的特点是直观性和速度快,它普遍运用于大型复合材料的检测技术中,超声纵波多次反射法能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喷管金属和非金属粘接界面进行更加准确的无损检测,超声波脉冲法对检查壳体和绝热层间的脱粘问题很有效,它最早应用于无损检测中。美国曾经采用超声纵波反射法检测喷管金属与非金属的粘结界面的质量情况,如今已经成功的应用于产品的批量检测。

2.4低频超声波检测

先前研究人员认为超声波通过推进剂传播的方法不可行,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两种检测方法,利用低频探头分为接触法和非接触法。(1)接触法中,将传播探头放在推进剂的表面,将接收探头放在其表面的另一旁,利用试件对这类方法进行评估,能够检测出其存在的缺陷,此方法能够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中,试件和产品的差别是其外部的绝热层和壳体。(2)非接触法。它使用能够有效改善信噪比的发射线性调频脉冲,在非接触法中,发射探头及接收探头不需要放在推进剂上。此方法能够检测推进剂中存在的缺陷。

2.5激光全息无损检测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检测的构件上加入载荷后,构件表面和材料内部是否有变化,内部存在的分层缺陷。与别的检测方法比较,它是干涉计量术,能够检测出极微小的变形,激光全息无损检测光源是激光,由于它的相加长度很大,因此能够检验大尺寸产品。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而言,激光全息技术利用光学干涉原理,当药柱受力时,其内部缺陷的表面发生变形会产生位移来确定缺陷。该方法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其灵敏度很高。

3结语

针对不同型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应当确定其的检测设备、探伤工艺。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大多在作战阵地使用,因此要保障安全发射。固体推进剂点燃后燃烧,从而产生燃气,以高速的速度排除然后推动发动机,本文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情况,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且提出了其无损检测方法,能够更好的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中不同的发动机,能够应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

参考文献:

[1]王慧,汤亮,贺平,胡武利.活门盘氟塑料热压工艺研究[J].火箭推进,2013,(05).

[2]张海艳,张连锋.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概述[J].航空制造技术,2013(Z2).

[3]潘兆义,李护林,何斌.氧化锆热障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J],火箭推进,2013(06).

超脱影评篇9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95-03

【Abstra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is an emerging imaging modality that provides high-resolution, microstructural information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biological systems. Intracoronary, OCT can identify thin-cap fibroatheroma and other vulnerable plaques tha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acute coronary even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OCT helpful in guiding coronaryinterventions, including stent apposition and earlyidentification of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It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the coronary. It might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光扫描断层显像技术,它利用波长近似于红外线的光波和新的高分辨率断面成像模式,将新发展的光学技术与超灵敏探测合为一体,加上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断层成像诊断技术。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高分辨率,分辨率大约为10-20μm,穿透力为2-3mm[1-3]。OCT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冠状动脉支架后即刻支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和药物洗脱支架后内膜增殖等方面显示出其优势。OCT还能评价斑块表面纤维帽厚度、纤维帽内巨噬细胞含量、斑块内脂质核心大小、斑块是否破裂及是否伴有血栓等[4-8],为冠心病治疗选择不同方案提供证据,本文就OCT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OCT的工作原理

OCT技术的原理与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原理有些类似,它是使用能量束在血管腔内进行360°周向扫描,获得血管横断面图像。OCT技术是采用低相干的近红外光线从组织反射回来的不同光学特征进行组织分析成像,成像速度快,OCT成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高分辨率,到目前为止,它是最高分辨率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分辨率大约为10μm,比血管内超声成像分辨率高10倍,接近观察到组织水平。OCT成像导管与血管内超声导管比较,OCT导管内仅有单一光纤维组成,不需要传感器,因而成像导管小,目前最小导管直径为0.014英寸。

2 应用OCT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Brezinski等[9]应用OCT技术对尸解中获得的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在微结构进行成像,认为OCT对组织结构的高对比性,高分辨率,以及穿透严重钙化组织的能力,使得其有希望成为冠状动脉内诊断的新成像技术。Yabushita等[10]2002年对尸解获取357个病变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节段进行OCT成像。应用前5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节段建立纤维斑块、纤维钙化斑块和富含脂质斑块等3个类型斑块的图像标准。纤维斑块的OCT成像特征是均一的强信号区;纤维钙化斑块的特征是边界很好勾画轮廓的弱信号区;富含脂质斑块的特征是边界模糊的弱信号区。以此为标准对其余307个节段进行OCT成像检查,检测纤维斑块的敏感性为71~79%、特异性为97~98%,纤维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95~96%,特异性97%,富含脂质斑块的敏感性为90~94%,特异性90~92%。认为OCT成像对检测3种类型的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非常高,为患者冠状动脉内OCT成像的评价提供了基础。

随着有关OCT基础研究资料的增加,人们对OCT技术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并在活体动物上的研究也取得了高清晰良好图像。Fujimoto等[11]利用1套探头直径2.7F(0.97mm)的导管OCT成像系统,在新西兰大白鼠的腹主动脉进行在体实验,使用超短脉冲激光作为光源以成像。因为血液对信号的衰减作用,成像过程需要注射盐水,研究结果表明OCT成像技术可明确界定动脉壁中超微结构,与组织学有明显相关,体内成像分辨率可达10微米,接近于组织病理学,对分辨高危易损斑块和指导介入治疗极有潜力。Jang等[12]研究出基于导管系统的冠状动脉内OCT成像系统并将这种技术首次用于人类,结果表明OCT比IVUS更加优越,分辨率更高,认为这种新成像技术可能在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效果和识别易损斑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Jang等[12]进一步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内OCT是安全可行的,OCT除了可检测出大多数IVUS能检测出的结构特征,还提供另外的更详细的结构信息。OCT可以检测到撕裂的内膜、腔内血栓、球囊引起夹层的深度、切割球囊的切口、组织脱垂、和内膜增生等。另外巨噬细胞对纤维帽基质的降解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OCT技术可识别纤维帽中的巨噬细胞,因此可以评价易损斑块。Tearney等[13]研究表明,OCT的高度对比性分辨率使其能够对纤维帽中的巨噬细胞进行定量,这种独特的能力使OCT能对患者进行易损斑块的鉴定。Macneill等[14]用OCT技术对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罪犯和非罪犯斑块进行OCT成像获取巨噬细胞密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巨噬细胞密度、纤维斑块和富含脂质斑块明显增加,罪犯病变部位巨噬细胞密度大于非罪犯病变,破裂斑块部位的巨噬细胞密度大于非破裂斑块。结果表明罪犯病变斑块表面的巨噬细胞浸润更能预测不稳定临床情况。Jang等[15]报道应用OCT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17例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稳定心绞痛患者相比,其斑块的脂质含量较高而纤维帽明显变薄。总的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易损斑块的占72%,不稳定心绞痛为50%,稳定性心绞痛只有20%。OCT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图像接近组织学分辨率,能够识别血管壁和管腔的形态学改变,包括管腔大小、斑块情况、血管夹层、血栓、组织裂片等方面,能够比IVUS提供更多的形态信息,改善对斑块的特征认识,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破裂斑块,指导临床治疗[16-18]。

3 OCT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有关对OC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如何更精确评价介入治疗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Bouma等[19]报道39例患者42个支架分别应用IVUS和OCT进行成像,通过对组织撕裂、组织脱垂及支架未贴壁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OCT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情况明显优于IVUS。Diaz-Sandoval等[20]对第一次应用OCT成像技术对10例冠心病患者介入前与介入后血管对介入反应进行分析评价,OCT可以清晰地显示球囊扩张后内膜撕裂和夹层、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切割球囊引起的血管改变、切口、组织脱垂、支架是否充分扩张、支架贴壁情况、未扩张开的支架和内膜增生等。Kubo等[21]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冠状动脉变化,入选不稳定心绞痛24例,稳定心绞痛31例,不稳定心绞痛斑块破裂、冠脉血栓、薄纤维帽(纤维帽厚度小于65μm)分别为42%,67%,46%;稳定心绞痛分别为3%,3%和3%,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后贴壁不良及组织脱垂分别为67%和79%;稳定心绞痛分别为32%和42%,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9个月随访支架覆盖不全不稳定心绞痛72%,稳定心绞痛32%,也具有统计学差异。

为克服金属裸支架术后内膜过度增殖而导致的再狭窄,近年来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在减少再狭窄方面取得可喜进步,但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由于支架表面内膜覆盖不全引起晚期血栓的报道逐渐增多。究竟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比格雷多长时间目前也没有明确。因此,如何检测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膜覆盖情况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有少量研究利用OCT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膜覆盖情况的报道[22]。是否可以应用OCT成像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膜覆盖情况进行评价,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当前有限的样本和临床研究资料提示,在药物洗脱支架的时代,OCT用于评价支架治疗效果是其它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Chen等[23]利用OCT观察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植入后内皮覆盖结果,6-12月药物洗脱支架新生内膜厚度明显小于金属裸支架。

4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Takarada等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经9个月治疗后,他汀类治疗组LDL-C水平显著降低,纤维帽厚度由151±110μm增加至280±120μm,对照组由153±116μm增加至179±124μm,两组纤维帽厚度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但他汀类治疗组纤维帽厚度增加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他汀类亚组治疗效果,纤维帽厚度小于中位数组增加幅度较大。Chia等利用OCT观察他汀类治疗对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的影响,他汀类治疗组26人,对照组22人,经治疗后发现富含脂质斑块他汀类治疗组69%小于对照组82%,薄的纤维帽他汀类治疗组31%小于对照组50%,钙化斑块他汀类治疗组15%多于对照组5%,冠脉血栓他汀类治疗组15%小于对照组32%,纤维帽内巨噬细胞密度两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9%和6.3%。然而,斑块破裂发生率,他汀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为8%和36%。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纤维帽的厚度有增高的趋势,分别为78μm和49μm。提示OCT是目前观察药物治疗对斑块影响的较好方法。

5 OCT与IVUS成像技术的比较研究

目前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内成像技术是IVUS,而OCT是当前最高分辨率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因此对有必要对OCT与IVUS技术进行比较研究。Kume T等[26]检查33例病人91节冠脉段,组织证实钙化斑块,比较OCT与IVUS结果,OCT发现钙化斑块明显高于IVUS。Tearney等[27]对活体猪冠状动脉进行OCT和IVUS成像研究,比较猪正常冠状动脉、内膜夹层和置入的支架情况,结果显示OCT可见到正常血管壁的三层结构、血管壁的席位结构改变、夹层、内膜裂片、内膜缺损、中层血管壁破裂和支架,IVUS不能清晰显示血管内膜和中膜破裂。

在人体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OCT和IVUS成像技术是始于2001年。Jang等[12]首次同时应用OCT与IVUS对人体冠状动脉内斑块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入选1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至中度狭窄患者,同时获取OCT和IVUS图像,比较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富含脂质斑块等方面,结果表面OCT比IVUS更加优越,分辨率更高,认为这种新成像技术可能在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效果和识别易损斑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认为冠状动脉内OCT成像是安全可行的,OCT除了可检测出大多数IVUS能检测出的结构特征,还提供另外的更详细的结构信息。OCT成像提供图像接近组织学分辨率,OCT能识别血管壁和管腔的形态学改变,包括管腔大小、斑块情况、血管夹层、血栓、组织裂片、支架几何形状、支架贴壁情况和支架扩张后对称性等方面,能够比IVUS提供更多的形态信息,改善对斑块的特征认识,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破裂斑块,指导临床治疗。Kume等[28]用OCT成像技术对评价54个冠状动脉节段的内膜-中膜厚度,并与IVUS和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OCT对评价冠状动脉节段的内膜-中膜厚度比IVUS更准确,与组织学有良好相关。

6 OCT技术存在的不足

OCT技术目前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它是有创检查,不易为患者接受。此外,由于其组织穿透力较弱,应用时会发生血液干扰,明显影响图像质量。成像导管处于血液环境中,单位体积血液内大量红细胞对OCT光源产生了广泛的散射,从而导致血管壁局部图像失真。目前克服这一情况的主要方法有:一种是在成像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以阻止红细胞的进入,另外一种是应用低压阻断球囊导管(小于0.5个大气压)阻止血液流动,再利用生理盐水代替局部血液来进行成像。因此对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和心功能较差患者不适宜OCT检查。其次,OCT成像导管是由光导纤维组成,容易折断损害,操作应格外小心,需要对成像导丝进一步改善。

OCT成像系统可以清晰显示各种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特征,评价支架后(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支架支撑杆是否未贴壁、支架位置是否不良、组织撕裂、组织脱垂、支架内再狭窄及观察血栓等均有重要临床意义。OCT有望成为评价不稳定斑块、评价支架治疗效果的理想手段。有关OCT在临床方面应用,还需要对成像导丝进行改善,在做OCT时为了防止红血球引起的散射,需要对血液进行排除。另外由于组织穿透深度低,对血管内上有大量斑块及血栓的病变,OCT对整体图像的现实较为困难。令人欣慰的是已经开发出新一代OCT系统,通过改变光源,将红外光改为激光,不用阻断血液就可以获得清晰图像,目前新一代OCT系统已经在临床开始使用,相信不久的将来OCT将会在临床广泛应用,对冠心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1,2]。

参考文献

[1] Farooq MU, Khasnis A, Majid A, et al. The role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vascular medicine. Vasc Med. 2009,14(1):63-71.

[2] Barlis P, Schmitt JM.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intracoronar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maging. EuroIntervention. 2009, 4(4):529-33.

[3] Akasaka T, Kubo T, Mizukoshi M,et al.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ssess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JCardiol. 2010,56(1):8-14.

[4]Kubo T, Imanishi T, Kitabata H, et al. Comparison of vascular response aft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 seri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08 , 1(4):475-84.

[5]Serruys PW, Ormiston JA, Onuma Y, et al. A bioabsorbable everolimus-eluting coronary stent system (ABSORB): 2-year outcomes and results from multiple imaging methods. Lancet. 2009, 373(9667):897-910.

[6]Tanimoto T, Imanishi T, Tanaka A, et al. Various types of plaque disruption in culprit coronary artery visualiz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a patient with unstable angina. Circ J. 2009, (1):187-9.

[7]Takarada S, Imanishi T, Kubo T, et al.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fibrous-cap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ssessment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Atherosclerosis.2009, 202(2):491-7.

[8] Chia S, Raffel OC, Takano M, 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in therapy with reduced coronary plaque rupture: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Coron Artery Dis. 2008, 19(4):237-42.

[9] Brezinski ME, Tearney GJ, Bouma BE, et al. Imaging of coronary artery microstructure (in vitro)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m J Cardiol, 1996, 77:92-93

[10]Yabushita H, Bouma BE, Houser S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atherosclerosis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irculation, 2002,106:1640-5

[11]Fujimoto JG, Boppart SA, Tearney GJ, et al. High resolution in vivo intra-arterial imaging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eart, 1999,82:128-133.

[12]Jang Ik, Bouma BE, Kang DH, et al. Visualiza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patients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mparison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J Am Coll Cardiol, 2002, 39:604-609.

[13]Tearney GJ, Yabushita H, Houser SL,et al. Quantification of macrophage content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irculation, 2003, 107:113-119.

[14]MacNeill BD, Jang IK, Bouma BE, et al. Focal and multi-focal plaque macrophage distribu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stable presentation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04, 44:972-979.

[15]Jang IK, Tearney GJ, MacNeill B, ET AL. 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gue by use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irculation, 2005, 111:1551-5.

[16]Rathore S, Terashima M, Matsuo H,et al. In-vivo detection of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thin-cap fibroatheroma and ruptured plaqu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study. Coron Artery Dis. 2011,22(1):64-72.

[17]Kubo T, Akasaka T. Recent advances in intracoronary imaging techniques: focus 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xpert Rev Med Devices. 2008 , 5(6):691-7.

[18] Sawada T, Shite J, Garcia-Garcia HM, et al.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use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radiofrequency data analysis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thin-cap fibroatheroma. Eur Heart J. 2008 , 29(9):1136-46.

[19]Bouma BE, Tearney GJ, Yabushita H, et al. Evaluation of intracoronary stenting by intravascula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eart, 2003, 89: 317-20.

[20]Diaz-Sandoval L, Bouma BE, Tearney GJ,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 a tool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5, 65: 492-6.

[21]Kubo T,Imanishi T,Kuroi A,et al. Comparison of vascular response aft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 seri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08 ,1(4):475-84.

[22]La Manna A,Capodanno D, Cera M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results at six-month follow-up evaluation of the CATANIA coronary stent system with nanothin Polyzene-F surface modification (from the Assessment of The LAtest Non-Thrombogenic Angioplasty Stent [ATLANTA] trial). Am J Cardiol. 2009, 103(11):1551-5.

[23]Chen BX , Ma FY , Luo W, et al. Neointimal coverage of bare-metal and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evaluated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eart. 2008, 94(5):566-70.

[24]Takarada S, Imanishi T, Kubo T, et al.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fibrous-cap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ssessment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Atherosclerosis. 2009, 202(2):491-7.

[25]Chia S, Raffel OC, Takano M, 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in therapy with reduced coronary plaque rupture: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Coron Artery Dis. 2008, 19(4):237-42.

[26]Kume T, Okura H, Kawamoto T,et al. Assessment of the coronary calcification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uroIntervention, 2011,6(6):768-72.

超脱影评篇10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超重和肥胖;现况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86-02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碍在发达国家社会负担居各种疾病的第5位[1]。所幸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抗精神病药物常可导致药源性肥胖,约50%的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引起体质量明显增加或肥胖[2],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本文就基于此对新乡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与肥胖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相关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抽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择新乡市精神病医院,对在2010年10月1日――2013年5月30日期间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样本量:预期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不低于20%,共需调查约3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1.2方法实施前统一操作程序及标准;研究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腰围。需测量日,患者早晨空腹于8:00-9:00,脱去外衣双鞋,由同一电子秤、同一研究者测量体重。身高、体重、腰围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方法操作,以体重指数(BMI)评定肥胖与否,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腰围男≥90cm,女≥80cm为腹型肥胖[3]。

1.2.1身高测量脱鞋帽站立并减去头发的影响,连续三次取其平均值,精确至0.1cm。

1.2.2体重测量要求被测者只穿一层轻薄的短衫和短裤脱鞋站于体重秤上,测出的数字减去所穿衣服重量,精确至0.1kg。

1.2.3腰围测量嘱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布在双脚上,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上,测量者坐在被测者一旁,将皮尺紧贴身体但不压迫软组织,在正常呼气末测量。周径测量精度为1mm。以BMI≥24时腰围男≥90,女≥80为腹型肥胖的标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本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以P

2结果

2.1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测评结果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住院患者药物治疗4周后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2.2药物影响体重的不同程度结果治疗前后超重肥胖人数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超重肥胖人数比较,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体重增加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降低了服药依从性,增加了治疗的危险性和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采用自制调查表,根据国人体重标准指数(BMI)等标准随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在用药4周末对所有样本的测量统计得到患者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6.35%和20.18%。与正常人的超重和肥胖率比较有了显著性差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间所致的体重增加是有差异的。氯氮平和奥氮平最易引起体重增加,且程度重。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最小,而喹硫平和利培酮介于两者之间。4结论

4.1新乡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35%和20.18%,超重和肥胖率高达56.53%。

4.2SPSS软件分析不同药物对患者体重增加的危险程度结果显示:氯氮平致体重增加的危险程度最高,奥氮平次之,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最小。

参考文献

[1]Lopez A,Murray C.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1990-2020.Nat Med,1998,4:124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