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十篇

时间:2023-03-28 13:12:31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1

不能否认,此种权利观同我们传统的权利观差别太大了!几千年的中国,主流价值中从未把个体的人作为权利主体,国家、行政地域、家族等历来是权利的主体,而个人总是匍匐在这些主体脚下的客体或对象。用郝铁川先生的话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最大缺陷,就是重义务轻权利,把法律视为防民、治民的工具。”历史遗毒如此之深,以至于至今感悟权利本源和法律真意的人仍然不多。

非常可喜的是,在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本应公权色彩极浓的法律)立法中,却可见到多处立法者彰显人文关怀、尊重私权神圣的地方。

1989年《传染病防治法》没有规定保护传染病个人隐私,容易使病人及其家属的个人隐私在传染病预防和救治过程中受到侵犯,造成伤害。修订后的法律以人为本,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同时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法律还分别规定了法律责任,轻则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给予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3年6月,安徽芜湖的张先著报名参加了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和面试,成绩均排在报考者中的第一名,并进入芜湖市人事局规定的体检程序。在体检中,张先著被铜陵市人民医院诊断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他既不是“小三阳”也不是“大三阳”,只是一名普通的感染者。张先著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此案被誉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传染病防治控制措施是针对疾病的,不是针对公民人身的制裁。历史上曾有不少国家存在过歧视和驱逐麻风病等传染病病人的现象,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不光彩的一页。当前社会上,部分人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病人、感染者的歧视现象仍较严重。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不但损害传染病病人、感染者的个人权益。也不利于传染病的控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一方面应当强调维护传染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他们;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保护好健康人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对某些易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工作的职业资格有所限制,但采取职业限制时规定的传染病病种和禁止性工作必须有法律、法规和科学依据,任何单位不得随意确定。携带了乙肝病毒只是表明了今后有病变的可能,但也有不病变的可能,或者病变治疗痊愈的可能。资料表明,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生不发病,到死还不知道自己携带了乙肝病毒。而为了这种可能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剥夺了求学、就业的机会。乙肝两对半检查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公务员体检标准》将携带乙肝病毒判为不合格,将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排除在公务员队伍之外,客观上剥夺了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的权利。

1989年《传染病防治法》只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而在修订后的法律中确立了“非歧视原则”,即“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2

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大约4 000万左右,其中估计约三分之二在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与此同时,亚洲的感染者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无论是亚洲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防治艾滋病的努力都面临一个相同的巨大挑战:那就是绝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实际上,知道自己感染的人不到全世界感染者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全球感染者总数中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艾滋病(AIDS)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随着流行的进程在日益加深,控制AIDS的传播速度是性病、AIDS防治工作者当务之急。劳教人员、羁押人员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感染状况直接影响到AIDS的传播速度。为了解特殊人群HIV感染状况,2008~2009年对我市特殊人群进行了抽样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市劳教所劳教人员、娱乐场所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按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询问,填好调查表后,采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待检。

1.3检测方法 抗-HIV抗体初筛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试剂由北京万泰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第一次初筛阳性经两次复核后都阳性或一阴一阳者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免疫印迹(WB)法进行确认。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检测2245人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16岁,其中≤20岁47人,21~30岁1195人,31~40岁843人,41~50岁79人,≥51岁2人。

2.2HIV感染者检出情况 共调查特殊人群2245人,检出HIV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445%,其中7例为静脉吸毒者,占70%;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33岁;有1人有过性乱史,1人有供血浆史。

2.3监测对象的情况 检测2245人,吸毒者1270人,占56.57%;有性乱史者298人,占13.27%。

3 讨论

3.1 检测不仅是实施治疗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预防的切入点:由于感染者在没有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携带病毒7 a~10 a之久,这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人感染的事例屡屡发生,包括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自己的孩子。艾滋病检测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咨询、交流和教育过程、一个人们用躯体和脑袋体会流行病危害体验的过程。经过这个体验,那些检测呈阳性的人们可以立即考虑治疗问题、考虑保护家人的问题、考虑在可能还会发生的高危行为中保护他人的问题。而那些检测呈阴性的人们可以开始考虑如何在今后避免高危行为、如何同艾滋病感染者相处、以及如何从自己做起预防艾滋病的流行。

3.2 艾滋病检测滞后的状态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三年前全世界大概有600万艾滋病感染者已经进入发病期,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当时只有40多万人获得了药物治疗。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在去年初发起了“3x5”计划,目标是在2005年底使发展中国家300万人得到治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2.5亿人予以艾滋病病毒检测。我们还不知道“3x5”计划是否成功,但可以判定如果检测力度没有巨大转变的话,艾滋病的流行肯定不能得以遏制。

3.3 我国的三种艾滋病病毒检测渠道:在中国具备性传播、静脉吸毒传播、母婴传播、医院供血系统传播、以及原来的卖血人群已经有很多人感染艾滋病之际,加大我国的艾滋病检测力度应该成为中国全面防治艾滋病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得到的所谓国际最佳实践经验无非是在美国出台的VCT,即“自愿咨询检测”。从政策上看,我国原来的自愿咨询检测是收费的制度。2004年上半年,国家卫生部宣布,今后凡是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中国公民均可以免费得到咨询检测。这一决定的出台旨在最大限度的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其免费范围为咨询和初筛试剂,对第二次初筛结果还是阳性的疑似感染者,检测单位有责任建议做有偿的确认检测。实际上,我们的免费初筛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停止收费。除了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系统外,目前许多属于卫生服务的初筛地点还挂着收费的牌子、还在继续收费。成本不超过10元的初筛试验在各地收费50到100元不等。

3.4 两种检测艾滋病的实践:一个是哨点监测过程中的抽血检测,另外一个是在医院和其他卫生服务中的抽血检测。医院的抽血检测指需要手术、使用医疗器物进入人体、接生等情况出现时,医生提出艾滋病病毒检测。卫生服务中的艾滋病病毒监测是婚姻体检、新兵体检、孕妇体检、性病门诊检测的一部分。无论在哨点、医院还是其他卫生服务中的检测都不是自愿的检测。哨点监测中的艾滋病检测是强制性的国家行为;看病或体检过程中的艾滋病检测是医疗机构规定的措施。按照国家防治艾滋病的政策,两个措施的执行都要实施保密,都要相应地提供咨询;但是在实践中,知情同意、保密和咨询并不总会成为优先考虑,检测本身才是重中之重。疫情监测和病毒检测是防控艾滋病蔓延的两个法宝。但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对容易得出,关键在于是否可以贯彻。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3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效果观察、防疫效果显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广泛传播与猪的集约化饲养有着密切关系,该病已成为国际公认危害现代化养殖业五大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我市猪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经过多次治疗和预防性投药试验表明:氟本尼考、头孢类的抗生素能有效控制全群的发病率,但对症状典型病猪疗效不明显,停药后很快复发。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按疫苗使用说明结合我市实际初步制定免疫程序,选择4各以污染的猪场进行免疫对比,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如疫苗能够达到预防控制该病的目的,并且注苗反应小,则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该项目的推广。

1.多点控制示范试验

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流行情况调查

2010-2011年,我们对一些散养户和规模养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流行发病及死亡情况见下表1.

1.2 试验规模场的选择与分组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选择我市西留村爱珍猪场、小厂何长满猪场、堡子店刘宝忠猪场、西三里王征猪场4个污染场进行了免疫试验,分别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分组情况见表2。

1.3 疫苗选择

选取吉林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

1.4 试验时间

根据此病在我市流行特点,试验选择在2011年10月份至2012年3月份。

1.5 试验方法

试验组妊娠母猪产前40天左右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两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35~90日龄仔猪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2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90日龄以上猪只仅紧急免疫一次;免疫剂量均为2ml/头。对照组不注射,其它疫病的防疫、饲料和发病后的治疗等两组猪只相同。

2 试验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统计,4个污染场猪只按分组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后,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技术,将断奶前仔猪、30-90日龄、90日龄以上猪只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死亡情况对比结果统计到下列表格。

将疫苗免疫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点控制试验结果分类统计、汇总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表明:防疫母猪可有效的保护仔猪至断奶阶段,断奶前仔猪发病率由19.3%减少至2.5%,下降了16.8%;死亡率由18.0%减少至1.8%,下降了16.2%。

30-90日龄猪只免疫2次可保护至出栏,发病率由27.6%减少至2.4%,下降了25.2%,死亡率由26.9%减少至1.5%,下降了25.4%。

90日龄以上猪只仅免疫1次,直至出栏的猪只发病率由9.2%减少至2.5%,下降了6.7%,死亡率由8.2%减少至1.9%,下降了6.3%。

由此可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对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都具有较高的保护率,所用疫苗安全、可靠,并且成本相对治疗也较低,从跟踪统计数据表明,免疫猪只死亡率总体下降了16.1%,发病率下降了16.2%,充分显示出应用疫苗免疫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大大减少养殖损失,此项防治技术值得推广。

3 主要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3.1 技术关键

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病原较多,准确诊断病原及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该项技术推广的技术关键。

3.2 创新点

通过多次试验表明,对未发病猪场产前40天左右妊娠母猪和35-40日龄左右断奶仔猪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4

[关键词] 家畜传染病 防治工作 传染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 S8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10-01

一、我国家畜传染病防治概况

1.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兽医水平不断提高,其家畜防疫灭病工作也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在50年代初期,家畜的传染病却越发流行,严重的阻碍了当时我国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当时便以家畜传染病的防治和扑灭为主,所取成效使得危害家畜的主要传染病得到基本的控制。随即,又将家畜传染病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防猪禽病为主。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将防疫工作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到1956年,我国以世界各国少见的速度消灭了牛瘟,这使得我国近代兽医迈进新的征程。随后几十年中,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积极开展家畜传染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使得出现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今,我国的家畜传染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2.防治措施

2.1日常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营养使其抗病能力提高,做好家畜屋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在高温季节,做好家畜屋舍的通风以及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屋舍的干燥清洁。冬天的时候要注意家畜的保暖防寒并且仍要注意通风。及时清理家畜屋舍内的粪便以及排泄物,和当地的兽医机构保持联防协作,对疫情动态随时了解,以便应急。

2.2疫情发生时的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要立即对感染的家畜进行隔离,并报告给当地的兽医机构及时做好预防,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按相关规定处理死畜,以及将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对于病死的家畜做到不流通,不食用。

二、我国家畜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疫病防治技术现状

虽然在家畜防治和研究的工作中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就我国兽医科学研究基础仍叫薄弱,其关于疫病的技术储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疫病防治技术手段,以及科技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无法与日益发展的畜牧业形成统一步调。

随着我国饲养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私人经营范围扩大,畜、动物以及其产品的流通渠道增多,使得疫病流行的客观条件因素。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外来引进的畜,宠物和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流浪宠物的数量也随之变多,而检疫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使得外来的传染病引入国内,更为严重的会引起疫病的变异,使得防疫工作难度加大。

2.预防方式引发的问题

药物防治不失为预防和控制家畜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是长期使用,会使其产生耐药性菌株,从而影响防治的效果。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也会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危害,试想一下,当形成耐药性菌株后,人类却食用,便会有机会感染。因此,目前的大多数国家倾向于用疫苗来预防疾病。

3.不可控因素

国内原有的部分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在发生疫病流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变异,甚至会更严重并产生抗药性,而原有的疫苗防控手段失去原有的作用。

三、我国家畜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1.政府研究机构

1.1完善兽医法规以及防疫体系

安排相关家畜疫病实验机构进一步完善兽医法规,建立我国市场经济下家畜防治的体系,以及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在适当的能力范围内,改造和健全基层兽医机构,布置和计划确定乡镇兽医站的防疫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

1.2制定有效规划

对一些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例如猪瘟,口疫病等,拟定长期的防疫规划,其需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切实要求。对一些重要的传染病需要与其他学科例如流行病进行病学研究,开展病原细菌、病毒的基因结构分析,以及对其遗传病变规律的研究,为选择疫苗种毒、提高免疫效力,进而研制和开发新型疫苗。

1.3及时完善和改进疫病技术

研究建立畜禽基因,使得总结出畜禽的重大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检疫技术,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进和完善这些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从而提高疫苗的质量,建立疫苗质量监控技术。

2.当地兽医机构

2.1宣传疫病防治

当地的兽医机构定期的下到乡镇,与当地的养殖户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并且宣传疫病的防治措施,为当时的村民普及疫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对家畜进行科学饲养,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也为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2.2实时监控

做到对当地的疫病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不耽误,不拖延。

3.饲养机构

3.1积极配合兽医机构

饲养机构应积极配合兽医机构,对家畜进行科学免疫,及时上报疫情。

3.2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家畜加强饲养管理,为家畜进行科学免疫,提高其免疫力,适合药物防治。对家畜屋舍进行严格消毒,疫情及时上报。

四、关于我国家畜传染病的防治的最后总结

一直以来,疫病防治技术手段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发展程度。虽然我国在家畜传染病防治和研究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兽医科学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疫病防治技术手段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仍要不断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家畜传染病科学研究也需要树立商品的观念,积极地开拓市场,使科研成果能够尽快的转化为商品,走向市场的道路,只有这样,顺应市场的发展,才能够不断壮大自我。为使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更加完善的家畜疫病防疫制度,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家畜传染病,只有这样,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群辉,米玛顿珠,郑维列. 牧区家畜传染病与防治对策[J]. 家畜生态,2004,04:245-248.

[2]王扬伟,黄炎坤,卢建洲,邓同炜,王岩. 《家畜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研究[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61-62.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5

附:医疗卫生津贴试行办法全文

为了切实做好医疗卫生人员的保健工作,更好地完成疾病治疗、医学科研等任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对医疗卫生工作单位专职从事或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的人员试行医疗卫生津贴办法,现规定如下:

一、发放范围和标准

凡从事下列工作而影响身体健康的职工,均应根据工作量大小、时间长短、条件好坏、防护维易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程度等情况,分别享受一、二、三、四类医疗卫生津贴。

一类:每人每月十三元至十五元

专职从事强致癌物质研究工作的;

专职从事麻风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

专职从事烈性传染病诊治和科研工作的;

在传染病院、结核病院(所)专职从事太平间工作和病理解剖工作的。

二类:每人每月十元至十二元

在传染病医院、精神病院、结核病防治院(站、所)以及综合医院、疗养院(所)专设的传染病科、精神病科、结核病科工作的;以及专设的肝炎门诊、胃肠道传染病门诊工作的;

专职从事放射性物质保管、监测工作的;

专职从事放射线和同位素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的(包括肿瘤病院、科的放疗人员);

在职业病防治、药品检验分析、生物制品等单位中专门在强毒、强菌室内工作的;

在一般医疗机构的太平间从事专职工作以及医学院校(专业)专职从事尸体保管、解剖等工作的。

三类:每人每月七元至九元

专职从事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

专职从事超声波、激光、高压氧仓诊治工作以及口腔科接触汞等有毒物质的;

专职在医院病区直接处理污水污物及洗涤病人污染衣物工作的。

四类:每人每月四元至六元

专职从事实验动物饲养工作的;

专职从事急诊抢救室、急救站、化验科(室)、病理科(室)工作的;

专职从事中药加工和专职从事劳动卫生接触粉尘严重的。

直接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每次超过三小时以上,可区别情况分别补助五角至一元。

除上列专职人员外,其他临时参加上述现场工作的人员,也可以分别享受各类医疗卫生津贴。

二、发放办法

凡兼做两种类别以上可享受医疗卫生津贴的工作时,只享受一种津贴,不能同时享受两种津贴。

发放上述津贴的标准,除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按月发给外,其余人员均按实际接触天数发给(参加手术人员按次数给)。

专职人员调离本岗位后,应即取消其津贴。

享受医疗卫生津贴的职工,由所在单位填报名册,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实习、进修和协作的职工,其医疗卫生津贴由原单位支付。

三、享受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医药科研、药品检验以及医学生物制品等单位。

集体所有制的医疗单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四、实行时间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6

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是一所建院近百年的综合性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总结我院传染病防控与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1)明确“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方针和综合医院职责。

医疗机构是发现疫情和疫情报告的最主要来源,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检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成立感染管理办公室,实行感染管理制度化表格化。

2006年1月我院专门成立了感染管理办公室,配置了3名专职管理人员:主任1人、消毒隔离1人、本人由原作消毒隔离工作转做疫情管理信息直报工作(原疫情管理信息直报工作由电脑室人员兼职)。

结合我院实际,感染管理办公室重新修订下发实施了传染病报告制度与流程、传染病诊断标准、突发公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医院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等。同时,完善了门诊日志、病房住院登记、化验室阳性结果登记、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等。

(3)注重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实际工作中,我们多次组织全体临床医生针对传染病报告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并组织考试。对新上岗的责任报告人和实习生、进修生进行上岗前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有关条款、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各专门病种的报告要求等。例如: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禽流感、艾滋病、急性迟缓性麻痹知识的专项培训。并且组织全体参培人员考试答卷,将考试成绩作为每人本季度继续教育的考试成绩存档。

(4)形成疫情报告网络,将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头。为了全面动态掌握疫情,我院将检验科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体液室、急诊检验室、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等作为疫情监测点,通过总值班室和门诊大厅的两个报卡箱,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染病报告网络。

(5)狠抓检查考核,强化疫情报告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为了确保医院传染病疫情完整、及时、准确上报,我们坚持对各种相关科室进行日检和周检。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门诊、病房、化验室各环节的检查和核对,做好检查及处理记录。并且将检查结果作为各科室及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和奖惩依据;坚持实行了临床医生的首诊负责和报告责任制,化验室人员传染病检验结果报告制,责任疫情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的核查制。

(6)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疫情报告遇到的疑难问题。

针对无化验室阳性结果记录,仅靠临床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为防止漏报也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对新入院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先报未痰检(每日跟踪检查感染科住院患者一览表,排查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待痰检结果出来后,如是“涂阳”再报订正卡片。二是对儿科常见的风疹、水痘、猩红热等仅靠临床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一方面向医生讲明漏报的后果与责任;另方面对就诊人数、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等进行跟踪检查。

针对传染病报卡中住址栏不愿填写的病例,在摸清患者怕填写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关系带来影响的心理,向其说明填写住址是为跟踪了解病情和通知使用新药特药。同时我们也会履行为患者保密的责任。

讨 论

从事专职疫情管理直报工作的体会,可以归纳为八句话:一个目标,二个绝不,三个勤字,四个知道,五个有心,六个了解,七个必去,八个不放。

一个目标: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使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二个绝不:绝不让医院发生传染病漏报和迟报。

三个勤字:一定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

四个知道:一定要让每位医生知道报卡的病种、方法、时限、地点。

五个“心”字:即对工作要有进取心、责任心,还要有热心和耐心,最主要一条就是细心。

六个了解:了解国内外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动态;了解传染病报告网上公告栏内的最新消息;了解网传的基本知识;了解网上住址栏内区、街道的划分;了解死亡报告卡中死因ICD10疾病代码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家卫生部每月公布的传染病疫情通报。

七个必去:凡是有传染病阳性结果登记的部位必去:检验科的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体液室、急诊检验室、放射科的X光室、CT室。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7

关键词 高危人群 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为掌握劳教场所吸毒类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的状况及特点,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我所2002~2004年新收容入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检测方法 在入所时集中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进行乙肝5项、丙肝HCV抗体的ELISA法试剂盒检测,送标本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检测完成;抗-HIV(1型+2型)抗体检测,送血清到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检测在我所实验室进行RPR血清诊断试剂盒的定性、定量筛查后,阳性者现送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进行TPPA试验确认

结 果 一般资料见表。

HIV合并HBV感染12例(37.50%),合并HCV感染30例(93.7%),合并梅毒感染3例(9.38%)。HBV、HCV二者均阳性673例(56.04%),HBV、HCV、梅毒三者均为阳性99例(8.24%,HBV、HCV、HIV、梅毒四者均为阳性2例(0.17%)。

我所2000~2004年的监测情况;HIV感染率分别为0.16%, 1.75%,2.47%,2.53%,4.51%;梅毒感染率分别为9,89%,8.32%,13.37%,8.43%,21.72%。

讨 论

吸毒劳教人员中检出HIV阳性32例,感染者中31例是经静脉注射吸毒引起,有97%的感染者均为不洁针具静脉吸毒造成HIV的感染。近5年来,我所的HIV感染率分别为0.16%、1.75%、2.47%、2.53%、4.51%,增长速度较快,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劳教场所对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的哨点监测非常必要,而且采取强制干预、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措施,对于更好地控制这类传染源甚为重要。⑴

本文检出梅毒148例,患病率为12.32%,且梅毒抗体滴度在1:32以上者125例,占84.46%,梅毒的发病率在我所吸毒人群中比例较高,长期处于高患病率状况。

从吸毒人群的HBV、HCV的感染情况可以看出,吸毒人群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较多的特殊群体。HBV感染主要以第1、4、5项阳性的慢性或恢复期血清模式存在:大三阳75人,小三阳121人,乙型肝炎16人,谷丙转氨酶高68人,谷丙转氨酶偏高59人。

HCV与HIV合并感染的例数较多,比例较大,占93.8%。而其两种病毒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明了,目前有关HIV和HCV相互间混合感染的报道较少。⑵因此在合并HIV/HCV感染的临床治疗方面,如何探索药物治疗的方案、降低不良反应,掌握治疗时机,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艾滋病病毒与乙肝、丙肝病毒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HIV引起的免疫抑制更加速了慢性肝炎的进展,在低CD4细胞计数的患者中更易出现肝脏坏死性炎症和肝脏病变。本次检查例数较多,很大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吸毒人群中HIV、HBV、HCV及梅毒这类传染病合并感染的严重势头,同时也说明了在劳教场所加大性病、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8

1.是不是曾经与人发生过,但并不能确定其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A.是 B.不是

2.是不是曾经与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过?

A.是 B.不是

3.是否曾经与从事商业者(如女)或其他拥有多个的人发生过?

A.是 B.不是

4.是否曾经与静脉注射吸毒者发生过?

A.是 B.不是

5.是否曾经吸毒,并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

A.是 B.不是

6.如果曾经吸毒,是否在吸毒后兴奋的时候发生过?

A.是 B.不是

7.是否与很多人发生过?

A.是 B.不是

8.是否曾经患过性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梅毒等?

A.是 B.不是

9.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者,是否曾经与不了解的人发生,并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A.是 B.不是

10.是否曾经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A.是 B.不是

说明:

上面10个问题,只要有一个回答为“是”,就说明有过可能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属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应该尽量杜绝高危行为。也可以考虑做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目前,各地都可免费检测艾滋病病毒,并且检测结果也会严格保密。

应该掌握的有关艾滋病的10个要点

* 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珍爱生命。

*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9

关键词:看守所被监管人员 艾滋病 梅毒 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6-0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美国CDC首次报道 AIDS以来,HIV 感染已蔓延全球 190个国家和地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性病,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近年来,我国梅毒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的传播途径相似,均能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看守所中的被监管人员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其生活范围狭窄、卫生条件和防病意识相对不足,交叉感染几率大,是传染病的高危人群,了解这个人群的重要传染病患病情况,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1]。为此,对2013年大庆市某看守所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3年大庆市某看守所被监管人员。

1.2 调查方法。采集2013年大庆市某看守所全年被监管人员的血清,共908份,装入EP管内,-70℃保存。对全部908份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随机选取250份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1.3 检测方法。HI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阳性者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梅毒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筛查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复查,TRUST试验也为阳性者做定量试验。

2 结果

2.1 HIV感染情况及分析:在全部908份血清中,仅有1份血清经确证试验确认为HIV-1抗体阳性(+),HIV感染率为0.11%。经调查,该HIV抗体感染者有吸毒史。

本次监测HIV的感染率为0.11%,相比2007年深圳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感染率(2.24%)[2]和广东省清远市监狱服刑人员的(0.30%)[3]低,而比哈尔滨市羁押收教人员(0.029%)[4]和太原市羁押收教人员(0.08%)[5]高。

2.2 梅毒感染情况及分析:在250份血清中,有19份血清TPPA试验阳性,梅毒感染率为7.60%,有12份血清经TPPA及TRUST试验检测为双阳性,梅毒现症率为4.80%。经调查,这19例梅毒感染患者中13人有贩毒或吸毒史。

2.2.1 性别情况分析。见表1。

本次监测梅毒的感染率为7.60%,远高于2013年黑龙江省梅毒发病率25.9937/10万[6],低于2007年深圳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感染率(10.08%)[2]。本次梅毒感染监测,从性别情况看,男性感染率略高于女性;从年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31-40岁年龄段,即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从户籍情况看,大多为黑龙江省本辖区居民;从TRUST试验定量结果情况看,12例现症患者多数可能为隐性感染(≤1∶8)。

3 讨论与对策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人群,但与吸毒人员的性乱、吸毒等高危人员有差距,是介于普通人群和吸毒人群之间的一个危险人群。由于其成分复杂,心理活动与社会经历多与常人不同,而且多为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有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感染率。本次监测HIV及梅毒阳性患者大多有吸毒或贩毒史,提示对这类人群应加强监测、治疗及管理,防止这些疾病继续扩散。

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患者虽未经治疗或治疗剂量不足,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只是梅毒血清学反应仍为阳性,而患者并无可以引起血清学反应假阳性的其他疾病,脑脊液检查也正常,隐性梅毒不经治疗,30%的患者将发生晚期梅毒。本次监测19例梅毒感染者中有12例可能为隐性梅毒,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梅毒症状并不明显,感染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强或服用一定量的抗生素症状很快消失,另一方面可能是发现后到一些小诊所进行了不规范治疗,在未治愈时就停止治疗所致。而且这19例感染者主要为黑龙江省居民,提示我省相关部门应加强性病尤其是梅毒方面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的性病诊疗服务的培训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白松涛,刘渠.深圳市监狱服刑人群艾滋病、肝炎和性病的监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21(10):2514

[2] 陈艳卿,林丽珠,余其慧.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94-495

[3] 陈丽萍,叶浩风,等.清远市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5):25-27

[4] 温迎春,刘宏杰,张敬冬,等.哈尔滨市羁押收教人员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56-57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篇10

关键词:普外科;急诊手术;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

近几年我国传染患者群数量呈现递增的趋势,这给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埋下隐患[1]。而普外科的急诊手术通常会给患者进行输血,这也是急诊手术中抢救患者出血疾病的重要方式,输血可能会导致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尤其是近几年对安全输血的重视,为了患者的临床安全以及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并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必须对患者术前或者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为此我科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700例进行了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普外科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血清均取自其手术前或输血前,患者年龄2~68岁,男370例,女330例。全部患者均抽取静脉血5 ml,并分离血清后在6 h内完成检测。

1.2仪器和试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生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胶体金法试剂盒由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试剂盒由北京热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酶标仪采用德国behrin的SM600多功能酶标仪。

1.3试验方法 HBsAg以及抗-TP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抗-HCV则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抗-HIV1/2的检测采用胶体金法。其中抗-HIV1/2检测呈阳性的由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进行确认。检测前常温下将试剂平衡30 min备用,检测柜中分别设置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3孔、空白对照1孔、外部质控品1孔,为保障检测准确率,呈阳性的检测标本均需要经过2次检验。由胶体金试纸筛选出来的HIV阳性标本送往县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进行确认。检测过程均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的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使用SPSS 14.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均使用χ2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 700例对象查出HBsAg、抗-HCV、抗-HIV1/2、抗-TP呈阳性的分别为52例、4例、5例、1例,阳性率为7.42%、0.55%、0.69%、0.14%,见表1。

2.2不同性别患者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

3 讨论

普外科的急诊手术经常需要给患者进行输血,这也是急诊手术中应对患者出血症状的重要措施[2]。但是很多处于窗口期的病毒检测问题,让很多病毒检测并不能及时诊断,因此仍然会存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问题。而对患者术前或输血前记性传染性指标检测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诸多问题,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我国乙肝感染率较高,初步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9000万,乙肝患者约3000万。本次研究对普外科急诊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显示700例对象中有52例呈阳性,阳性率为7.42%[3]。说明这些患者在接受急诊手术之前就已经传染了乙型肝炎,且调查中乙型肝炎的阳性率最高,说明乙肝是主要的感染源。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差异不大。HCV主要的传染途径为血液或者血液制品,也可以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家族内接触传播。文本检测中HCV的阳性率为0.55%,检测结果较低,可能与近几年我县重视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有关,但是目前HCV患者中有超过半数的人位置感染途径,因此HCV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重视丙肝的防治宣传。梅毒是传染性极高的性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其他感染途径有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4]。近几年我国梅毒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由于一般血液型疾病都有着一定的隐匿期,因此检测只能诊断部分梅毒感染患者,但这也是术前诊断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而随着年轻人性思想的解放等原因,导致现阶段梅毒发病率升高,所以也必须重视梅毒的宣教工作,遏制其增长的势头。艾滋病是一项全球性的问题,目前的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检测中查出1例艾滋病患者,且均处于潜伏期中。给社会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敲响了警钟,所以必须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总之,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的诊断能够查出患者在手术前是否就存在感染病,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质,并有效的减少其职业暴露概率,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其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虎,周荣湖.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的临床诊断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07:37-39.

[2]丁海军,任杰,林子建,朱敏.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5: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