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十篇

时间:2023-03-26 16:47:03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篇1

学徒出身的童话大师

1805年4月2日,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在抗议上帝将天使贬到人间。

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

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父亲是丹麦奥登塞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体弱多病。他的妻子比丈夫大几岁,是一名质朴、耐劳的洗衣妇。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

1816年安徒生的父亲逝世,他给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制鞋工具。安徒生辍学在家,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一家香烟工厂做过工。

尽管生活艰苦,但在母亲的鼓励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还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给他的木偶做漂亮的衣服,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幻想。

纺纱室的阿婆们有时会把《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讲给来玩耍的小安徒生听,使这个原本喜欢幻想的脑子更加丰富了。小家伙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爱唱歌的童话大师

安徒生小时候的嗓音很不错,甚至被称为“奥登塞的夜莺鸟”。

父亲死后,母亲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寒冷的冬天,河水的温度低得让人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然而刻薄的流言不胫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母亲忍痛把11岁的瘦小羞怯的安徒生送到工厂里做童工。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一次工间歇息时他唱起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他那清脆、响亮的歌声能打破工地的沉闷,还要求这个小家伙做什么呢?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他甚至独自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由于声音好,安徒生后来被丹麦皇家剧院雇佣,但不久后嗓子却坏了。

安徒生决定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尽管安徒生又是哀求又是哭泣,但母亲不肯让他离开。最后是算命的女巫帮助了他:

携带着不多的盘缠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在马车上回首故乡:“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颂奥登塞……”

N年后,果然在一些地理书中出现了这样一行字: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这样说过。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终其一生,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

安徒生是诗人、 剧作家、 游记作家,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多才多艺,还剪得一手好剪纸。在纪念他的博物馆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种图案,有挂在圣诞树上的舞蹈者,有各种花卉和动物,甚至大门上的门徽,也是他的剪纸作品。

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皇冠。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认为,在诗歌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子们一点儿快乐、希望和教益,于是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

对于写童话,安徒生这样说: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录《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

第一本童话集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分,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从这一年起,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安徒生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他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夜莺》……他赋予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它们歌唱。

名篇是如何诞生的

安徒生的童话中不仅充满了奇异的梦幻般的火花,这位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对劳动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划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着圣诞夜的欢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身上插着刀叉的烤鹅冒着热气蹒跚走来……可幻景一闪即逝,元旦的清晨,人们发现她已冻死街头。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同样赤足冬夜,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深刻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哀寄希望于天国。

安徒生并非出身名门,而且并不漂亮,因此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老师古林家。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并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得安徒生的爱恋。但安徒生不希望人们知道蕴藏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儿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

安徒生童话篇2

建国以来在各种《安徒生童话》译本中,可以说影响最大、评价最高、版本、版次和印数最多的当属叶君健的译本。这个译本以其高质量的译文,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的好评与欢迎,而且在丹麦也备受称赞,叶君健还因为翻译这部作品荣获丹麦女王玛加丽特二世授予的“丹麦国旗勋章”。因为安徒生也曾荣获过这个勋章,所以这样一来,安徒生与叶君健就成为作者与译者因同样的作品获得同样勋章的唯一先例,并在世界文坛留下了一桩佳话。

关于叶君健荣获勋章的由来,他在1992年2月3日给我的信中曾简要做了介绍。信别提到丹麦许多家报纸对叶君健的中译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在《安徒生童话》80多种文字的译本中,中译本“是水平最高的译本”,因为“只有中国的译本把安徒生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译林出版社在出版叶君健的《安徒生童话选集》之前,作为出版者,我再次细读了他的译本,深感丹麦媒体的评论非常准确中肯。我深切感到叶译本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把安徒生融人于童话中的“诗情”完美地译出来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叶君健在给我的信中还说:“世界任何国家的安徒生译者,都没有获得过丹麦的奖励。我在丹麦访问时,丹麦文化部长也这样说。”叶君健何以会获得如此殊荣呢?

这得先从《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谈起。安徒生所写的童话,不像以往的许多童话多是民间故事整理出来的,安徒生写童话之前已经是个作家,他是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及对生活的感受进行了童话的创作,他的童话不仅写给孩子看,也给大人看。在安徒生童话中,作者怀着满腔热情表达对人间的爱、对人的尊严及人类进步的赞颂,在他的笔下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往往蠢得可爱,虚荣得可爱,使人们在滑稽中悟出善与恶、美与丑,这种体现在歌颂中的“诗情”和内在美,用叶君健的话来说那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

再从叶君健的译本看,他也真正领会到这个“灵魂”。记得1983年春叶君健应邀南下苏州出席首届全国英语翻译征文比赛的评委会,晚上聊天中我问他:“世界文学名著那么多,您怎么想起花那么多的精力去译安徒生童话?”他说:“安徒生父母是鞋匠和洗衣工,从小家境贫寒没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对文学有一颗赤诚和执著的心;我也是出身寒门,走上文学道路也经历了艰难坎坷的历程,类似的身世,使我在读安徒生作品时,仿佛能较容易地体察出他观察社会及生活的那种感受。当然,真正吸引我的还是那些童话的艺术感染力。安徒生童话既有美丽的幻想,更有深邃的内涵;他运用童话的形式,同情穷人,颂扬劳动,并不失夸张地揭露上层社会的丑恶及陋习,使人们在苦笑之中产生联想。如1844年发表的《丑小鸭》,深含寓意地昭示人们:受到歧视、讪笑、的丑小鸭,原来是最美、最善良的天鹅,安徒生童话中总是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的诗情!正是这种幻想童话、道德讽刺、诗歌语言三者结合的诗情,激起了我的共鸣及喜爱,促使我下决心去研究和翻译。”这一席话,当年听来并不怎么在意,如今回想起来,恰好为叶君健所以能成功翻译《安徒生童话》做了很好的注释。

叶君健在翻译中强调译者对原著的“再解释”,他没有局限于把安徒生当作只是讲故事的人,而是把他当作一位诗人、哲学家,并在“再解释”中解读出蕴含在童话中的“诗情”,又凭借他对安徒生思想及艺术的系统研究以及自己扎实的中外文功底,终于能在中译本中再现了原著的这种“诗情”。叶君健曾说过:“我一进入安徒生童话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时活跃起来。”

(选自李景端著《与名家零距离》)

Translator and Anderson's Fairy Tales

By Li Jingduan

It was more than 80 years ago that the famous fairy tales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1805-1875) were first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he first tale was The Little Match Girl translated by Zhou Zuoren and published in 1911. Many more were translated by prominent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published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However, all these were rendered into Chinese either from English or from Japanese. It was not until the early 1950s that Ye Junjian (1914-1999), a preeminent writer and translator, translated Anderson's fairy tales directly from Danish. In 1955, Ye published his first selection of the Danish author's fairy tales. In 1983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nderson's fairy tales, all translated directly from Danish by Ye over decades, was published in China.

Of all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Anderson's fairy tales, Ye's works have been most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and have seen most reprints. His high-quality translations are not only well received in China but also highly appreciated in Denmark. In 1988, Ye was awarded the Order of the Dannebrog by the Danish Queen, making him the only translator in the world who shared the honor with the author for the same masterpieces.

Some Danish critics commented that Ye's translations were the best of the translations of Anderson's fairy tales in more than 80 languages the world over. Ye was the only translator of Hans Christian Anderson's fairy tales that ever won the Order of the Dannebrog.

Why was Ye so exceptionally credited?

I chatted with Ye one night in the spring of 1983 when he worked as a juror for a nationwide English translation contest. I asked him why he had chosen Anderson's fairy tales of all the world literary masterpieces. He explained that he felt close to Anderson partly because they both had a similar poverty-stricken family background. Anderson's father was a shoemaker and his mother a garment washer. Though without proper school education, Anderson loved literature and pursued it with heart and soul. Ye also came from a poor family and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pursuing his dream of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similar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 enabled Ye to understand Anderson with relative ease. What really attracted the young Chinese was the artistic charm and inspiration in the Danish author's works. These tales express both beautiful dreams and profound morals. They sympathize with the poor, sing of work, and satire the defects and scandals of the upper classes. These tales radiated a romantic spirit in the eyes of Ye. Inspired by the dreams, moral satire and the poetic language of Anderson's fairy tales, Ye devoted himself to translating Anderson's works in a unique style.

安徒生童话篇3

童话是每个孩子的摇篮,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童话吧!《安徒生童话》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读的书,书中的丑小鸭、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深深的牵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童话》,回到我们小时候吧。

丑小鸭是我们当时觉得很可怜的人物,他长得丑,没人喜欢他,都欺负他,丑小鸭觉得很伤心,决定一个人走,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变成了白天鹅。我们是不是也要向丑小鸭学习呢?他很勇敢,很坚强,有了困难不害怕,勇往直前等等一些优点不正是我们这些在温室里的花朵所缺少的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最可怜的,她的妈妈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可她爸爸却让她上街卖火柴,不赚到钱不许回家,不许吃饭,还要挨打。相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多了吗?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把饭都做好了,等着你回来吃,你想吃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你做什么;你想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买什么;晚上睡觉还要有人哄着,害怕的话爸爸妈妈就陪着睡;每天早上爸爸妈妈把被子叠好,把衣服给你穿好。让我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毛病。我们可不可以向卖火柴的小女孩学学呢?虽然我们不用像小女孩那样上街卖东西,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者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呢?

皇帝的新装是说一位皇帝在坏人的诱导下什么也没穿就上街了。坏人还说皇帝穿的是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出来的衣服,很多大人怕被皇帝说他们不聪明,也只能说皇帝穿着衣服。后来有一个天真的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皇帝才醒悟,灰溜溜的走了。可见,有时候别人的话也要稍加考虑再决定同不同意或采不采取。

安徒生童话篇4

我看的是《狠毒的王子》,从那里,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狂傲、放肆,这个王子目空一切,心狠手辣,使百姓们都恨怒他,但又都敢怒不敢言,让他们一听见他的名字都害怕。他曾经发过誓,他的愿望一定要实现,一定要征服一切。他的权势一天天大起来,他的所作所为倒都能得逞。

他看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又瞅着自己的宏伟建筑,跟人们一起想:“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但是我并不满足,我还要更多更多,别的任何势力都不能和我相比,更别想超过我!”他向所有的邻国宣战,征服了全部邻邦。

在他驾车经过街市的时候,他用金链子把被他征服的国王锁在他的车上;在他举行酒宴的时候,他们必须跪在他和朝臣的脚边,捡参加宴席的人扔给他们的面包屑。他从征服的城市掠走金银财宝,在他的王城中收敛起来的财宝,是任何别的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他令人修建起辉煌的宫堡,教堂和过廊。任何看到这些浩瀚工程的人都说:“好了不起的王子哟!”他们不曾想到他给其他国家带来的苦难,他们更没有听到从那些被烧毁的城市传来的叹息和呻吟。

王子还让人在各个广场上,在皇室的宫廷里都摆上他的塑像。是的,他甚至要把他的塑像摆到各教堂上帝的神坛之前,但是神父不让,说上帝比他更伟大,因此他竟然要求向上帝挑战,还要征服上帝。第一次王子建造了一艘可以乘着它飞向天空的船,最后被上帝的无数天使中的一个用一滴血燃烧了船,他差点丧命;这一次,他又用了七年的时间制造了一种精巧的船。这时,上帝派来了一个蚊阵,将王子制服了。这个王子也真是胆大包天、愚昧直至啊!

人其实非常的渺小,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圣经上也说过:“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于他。”童话里更记载着:“这个敢于向上帝挑战的王子,却被一只蚊子征服了。”

这篇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贪心,对别人不能心狠手辣,一定要有一种恭维的态度,要仁慈的对待别人,否则必将遭受恶果。

安徒生童话篇5

故事刻画了许多有着高尚的品质,舍己为人的勇敢献身精神的人。

《海的女儿》中可爱,美丽的小人鱼公主——她把“人”看的那么高贵和庄严,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获得一个“人”的灵魂;《野天鹅》中善良,可爱的艾丽莎小公主---她冒着一切困难和危险忍受着一切诽谤,以最大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使得她的哥哥得救;《拇指姑娘》中的那个娇小的姑娘——她虽然长的身材微小,却具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她追求光明,也终于获得了光明,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出幸福。这些崇高的理想赋予他的童话诗一样的境界。

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残酷和虚伪,给予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豌豆上的公主》中那个“公主”,《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位皇帝,《夜莺》中的那一群大臣,他都用幽默和夸张的笔调,把他们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用御用的工具,在他的笔下也是丑态毕露。《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中的那个牧师。

他也热情地歌颂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纯朴和真诚的爱情,在《老头子做是没有错》这篇故事里表现的非常充分。

对穷苦的人们,安徒生则给予无限的同情。这一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还有的着力的描写了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小鬼和商人》中小鬼是一个可爱的形象,虽然为了那碗粥和黄油不能舍弃小商人,但是在他心目中,追求美好的事物始终是他崇高的理想。《墓地里的孩子》让我在不幸的生活中变得坚强和温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力量。

“丑小鸭”的遭遇让我思考什么叫“成长”;

“拇指姑娘”的传奇让我区分“庸俗”和“美丽”;

“艾丽莎”聚集着人类情感的一种极至:善良之至,坚定之至;

“豌豆上的公主”是“敏感”的代名词,出奇的夸张里展现的是出奇的想象力和幽默;

安徒生童话篇6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安徒生在童话《丑小鸭》的结尾这样写到。

他出身卑微,一辈子都梦想着出人头地。他用幽默和讽刺写了众多作品来揭露黑暗。却在作品中充满了对一切人的爱。

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安徒生都是从他的童话开始,但是读了刘麟先生翻译的《丹麦文学史》中关于安徒生的章节后,你会发现习惯被描绘成把一生奉献给了童话创作的和蔼可亲的绅士安徒生,其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作家,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

“丑小鸭”的梦想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的奥登塞。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是洗衣工,一家很穷困。

鞋匠父亲很喜欢文学,他经常给儿子朗读文学作品。许多星期天,父亲都放下工作,为安徒生制作望远镜、玩具舞台和可以变换的图画,这些都激发了他的艺术兴趣和想像力。他小时候就经常用木偶自编自演小戏剧,他记下了莎士比亚的大段大段台词,并能非常熟练地诵读出来。

冬天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母亲为了不让他受凉,让他待在家里。安徒生听到传来的耗子叫声后,便开始编关于耗子的故事。他想,那些吱吱的叫声一定是小耗子发出的,它们的妈妈出去找食物了,小耗子也是整天窝在洞里,见不到妈妈,又饿着肚子,所以不停地小声叫。同情它们,就把吃剩的面包渣撒在耗子洞口旁,一边撒一边担心妈妈知道了会生气。

从军当兵的父亲回来不久就病逝了,给安徒生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和所有的制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辍学在家。在这段时间他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香烟工场做过工。工间休息的时候,安徒生还会唱歌,工人们听完都觉得他挺适合做演员的,于是他便梦想做演员。

“哎呀,你真热心!看来,你应该到哥本哈根去。像你这样勤奋的小伙子,真适合进皇家剧院!”那年,从首都哥本哈根来了一批演员,在奥登塞演出,安徒生便走上舞台去给他们当不说话的配角演员,那个演员见他非常投入角色,便如此对他说。

1819年,14岁的他离开家来到了哥本哈根。在这里,他受到了别人多次的拒绝和冷嘲热讽。在拜访一位舞蹈家,并且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艺时,人家以为他是个疯子。去皇家剧院请求当一名演员时,别人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说:“你太瘦了,你的形体完全不适合演戏!”

“我呆立在那儿,心灵深深地受了创伤。在整个哥本哈根城,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人能给我出主意或者安慰我。我甚至想到了去死……”安徒生在自传里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后来,他的才华引起了皇家剧院的注意,在丹麦国王资助的奖学金帮助下,安徒生去一所语法学校上学,23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哥本哈根大学。

创作生涯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写诗歌和剧本。

1852年,安徒生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其中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此后的数年,每年圣诞节他都出版一本童话集。近40年间,他共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歌颂性的童话中体现出诗意的美,在讽刺性的童话中现出喜剧性的幽默。

他早期创作的童话多充满乐观的精神和绮丽的幻想,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的童话,增强了现实成分,在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时,也流露了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的童话作品基调低沉,更着力于描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丹麦南部大学文学教授安妮?玛丽?迈认为,安徒生的故事既是讲给孩子听的,也是讲给大人听的,在安徒生之前,几乎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是专门为儿童,或者说是以儿童的口吻来写的。

“安徒生童话具有高度纯净、透明之美,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理想,特别强调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中先说。

在安徒生出版自己的第一本童话集之前,他已是一位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游记和剧本的知名作家。之后,安徒生也没有停止创作小说、游记和剧本等。

他的长篇幻想游记《阿尔格岛漫游记》,获得了业界的肯定,皇家剧院接受了他创作的的轻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并进行了公演。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有英国评论者指出:“这本书在小说界的地位等于拜伦的《柴尔德?哈罗德游记》。”德国作家沙米索则将其“排在《巴黎圣母院》、《壁虎》等作品之上”。

甚至曾出版的德文版《安徒生文集》,并没有把他的童话放在里面,只有他创作的小说、诗歌和剧本,同时丹麦读者读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小说、戏剧和游记,而不是童话。

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

1913年,安徒生的童话来到了中国。最早介绍和研究安徒生的是周作人。在中国还有安徒生童话三大翻译家:叶君健、林桦和任溶溶。

叶君健去英国巡回演讲的时候,工作之余从丹麦朋友那里读到丹麦文的安徒生童话,这些文字给他心灵带来极大的与启示,他便萌生了翻译安徒生童话的念头。于是,在剑桥居住的5年,叶君健利用业余时间直译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回国后出版了,这样也就有了中国第一部安徒生童话全集。

郑振铎曾说,“使安徒生被中国人清楚地认识的是周作人先生”。早在1913年,周作人就发表了介绍和研究安徒生的文章。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1918年译登在《新青年》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才为大家所特别注意,1920年在重印《域外小说集》时,周作人加译了《皇帝之新衣》,并写了作家介绍。此后,安徒生为人们广泛注意,被翻译的作品渐成规模。

1925年,也就是安徒生诞辰120周年,文学研究会的机关杂志《小说月报》曾以两期来做“安徒生专号”(上、下)。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认为,安徒生童话催生了中国的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儿童文学的发展,它既帮助中国儿童文学的启蒙者开启了眼界,建立了对儿童文学的自信和自尊,也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艺术的范本。

朱自强认为,孩子们的蓝天被教科书给遮黑了,他们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而为了学习而“活着”。从儿童文化以及童年生态层面和角度看,中国社会正在为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以童年生态的被破坏作为牺牲,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要对童年负责的话,就要抵抗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对童年生态的破坏,建立以童年为本位的童年生态学,倡导整体论的生态人生观,而在“儿童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安徒生童话就是一种方法和哲学。

童话之外的他

安徒生很喜欢旅行。27岁时,他向国王申请到了一笔两年的旅行奖学金,1840年起的9年里,安徒生作了30次国际旅行,一生足迹遍及欧洲各国。他曾穿越了德国、意大利、马耳他和希腊,到达君士坦丁堡。

“旅行之于我正是使人身心舒畅的沐浴,浴后我似乎会变得年轻些、强壮些。”他这样描述自己旅行的感受。这些旅行不但成为游记作品的素材,也触发了童话创作的灵感。据他自己披露,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旅途中写的,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写于格罗斯滕堡,那时正是他前往南方的外国途中。

安徒生童话篇7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叙述声音;异故事叙述者;讲述;展示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22-02

声音引入到叙事学当中,通常指“叙述中的讲述者,以区别于叙事中的作者和非叙述性人物”。声音涵盖的面很广,“包括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的态度、认识、判断等,以叙述者看问题的立足点(即视角)为基础,选择一种合适的叙述方式与叙述语态进行叙述。”甚至于,声音可以是一个政治术语,与“具体叙述行为的原因,意识形态或社会寓意”都有一定联系。

安徒生童话中,不存在太多的叙述声音,只有一个叙述声音,在作品阅读时不会让读者造成陷入寻找太多叙述者的情况。

安徒生童话单一的叙述声音具备两方面的叙述特征:

一、充当异故事叙述者

在阅读安徒生童话时,我们发现作品中声音大多来自于一个“居高临下”的对事件进行整体讲述的叙事者,因为它不参与故事,所以被称为“异故事叙述者”。这个“异故事叙述者”叙述声音相对单一,不出现在故事中,而是站在一个相对于故事而言较高的位置上,权威地记录整个事件,获得了全知性叙事视角。“他(异故事叙述者)可以凌驾于故事之上,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的隐秘,对故事作详尽的解说。当然,他也可以抛去这种优越感,紧跟人物之后,充当纯粹的记录者,有节制地发出信息。”

安徒生童话的异故事叙述者凌驾于故事之上,对整个事件,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做全面的介绍,但叙述者并没有以特定人物身份出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旅伴》由一个不明确叙述者讲述关于约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没有出现其他的叙述者,约翰的故事由叙述者展开。故事的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而是超越人物形象的叙述者,故事的展开都根源于它,虽然看不见,但它的地位无法取代。在《玫瑰花精》里,叙述声音虚无缥缈,没有出自实际人物的声音,故事情节并不单薄,大故事里套有一对恋人的小故事,读者却完全可以了解到每一个细节情况,这都是由于这个叙述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详细地告知了玫瑰花精如何报仇,让读者全面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和进程,像上帝般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是唯一的叙述声音,整个作品通过它来了解,并且,叙述者虽不参与到故事中,可它“居高临下”地知道所有的事情,叙述者之语显而易见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在安徒生童话叙述者充当异故事叙述者背后,我们要看到异故事叙述者不等同于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三者是有所区别的。叙述者在故事中具有控制权,它操控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没有理会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的需要,而是自主地发展下去。并且,安徒生童话中的叙述者很少与读者交流,与读者方面交流的语言几乎找不到,这就让叙述者通常处于权威且孤立的位置。其作用是:叙述者具有主导性,它控制着整个故事,让故事具有明确的主旨,儿童在阅读时因为童话简单且旗帜鲜明的讲述所以对其信服度很高,他们易于认同故事讲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由于叙述者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直接传递给读者,这一片段中不存在任何造成悬念的因素,读者只需要接受信息,无需推测,无需主动做出判断……”这无疑让儿童在接受过程中容易听从叙述者声音的指引,使作为读者的儿童与叙述者的距离大大缩短。

苏珊・s.兰瑟将叙事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作者的(authorial),个人的(personal)和集体的(communal)叙述声音模式,异故事叙述的特征接近于作者型声音。作者型声音表示一种“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并且,“作者型的叙述声音因其全知视角的特点而往往被理解为虚构。”因此,在安徒生童话中,叙述者充当异故事叙述者之后,它如同作者型的叙述声音,将整个故事放在一个全知的视角之下,这样的视角不能视为客观真实,应为虚构的一种表现。安徒生童话采用作者型声音从而使故事带有大量虚构成分,而不能简单地将童话与客观真实进行对应。

由此看来,安徒生童话运用异故事叙述是站在儿童心理和儿童审美的角度,是经过作者精心考虑后而采用的叙事手法。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儿童信服,使儿童在异故事叙述者的指引下能够让故事内容蕴涵的是非善恶、价值理念有效传达成为安徒生童话选择叙事手法的初衷,在童话中,我们确实也感受到异故事叙述者的精彩叙述。

二、讲述与展示的结合

在叙事学中,根据叙述者在叙事过程中表露态度的多少,一般把叙述声音分为“讲述(telling)”和“展示(showing)”两种。“展示”和“讲述”的前身是“纯叙事”与“模仿”,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中所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话语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文学批评就将此进一步发展得到“展示”和“讲述”。“讲述”将叙述者的情感和价值判断明确地呈现出来,而“展示”则是追求客观、真实,较少地加入作者自己的情感。笔者认为,安徒生童话叙述声音应是“展示”和“讲述”的结合,既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又有对事件的客观陈述。

一方面,安徒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作家,他对童话倾注了大量的感情。据说,安徒生最喜欢给小孩子们讲故事,他的童话在创作时就考虑到用通俗简单的叙述手法让儿童容易接受,他的叙述手法类似于“讲――听”的讲述模式,叙述者如同面对着读者讲述着趣味横生的故事,听它将故事的前因后果一一道来,在一种随性中形成“故事场”的氛围,不知不觉中将安徒生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灌输到孩子身上。例如,《旅伴》中的主要人物――约翰乐善好施,他经常帮助他人,在多次遇到难关时他都得到“旅伴”的指点,从而渡过难关,最终发现那个帮助他的“旅伴”其实是他曾经帮助过的死者的化身。有这样一段约翰帮助死人的叙述:“死人是不会害人的。能害人的倒是还活着的坏人。现在就有这样两个恶劣的人……站在死人的旁边。这死人是停在教堂里,等待埋葬的…---可怜的死人啊!”故事的过程和前因后果通过叙述者作为中介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安徒生对善恶有自己的看法,他将自己的观点通过叙述者表达出来,符合了“讲述”的特征。

另一方面,安徒生童话在“讲述”的同时,不忘对故事进行客观描述,也就是“展示”,事情如何开始、进行、结尾,有着怎样的波折,叙述者通常是以一种客观冷峻的叙述呈现给读者。《飞箱》中一开始就有这样一段叙述:

从前有一个商人,非常有钱,他的银圆可以用来铺满一整条街,而且多余的还可以用来铺一条小巷,不过他没有这样做:他有别的方法使用他的钱。他拿出一个毫子,必定要赚回一块钱。他就是这样一个精明的商人――后来他死了。

这段叙述没有加入叙述者自己的情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展示”故事本身,因为处于作品开头,有类似背景介绍的作用,相对于“讲述”而言,这样的介绍具有一定客观性,也因此被称为“戏剧式”叙述。“展示”因此具有客观性、有限性的特征,叙述者仿佛已经消失了,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样,叙事效果得到扩张。

需要强调的是,绝不能简单地将客观叙述视为只一味对事情进行陈述,客观叙述的效果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它有时会造成意料不到的效果。其实,所谓的客观与主观都是相对的,客观叙述也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为下文整个理解空间的延伸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上述《飞箱》的叙述就是一个铺垫,读者禁不住会想:有钱的商人真能够用钱制造幸福吗?他死后一切会如何发展呢?这样的“展示”造成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叙述效果。又如《雏菊》,开篇的文字陈述了雏菊的生长环境:“在乡间的一条大路边,有一座别墅。你一定看见过的!别墅前面有一个种满了花的小花园和一排涂了油漆的栅栏。在这附近的一条沟里,一丛美丽的绿草中长着一颗小小的雏菊……”该展示也是放在童话开头,叙述方式同样属于客观性陈述,没有加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可造成的效果却是超越了展示本身。有了这样的展示,就不难理解了之前雏菊觉得幸福,而当见证花园被人破坏又满怀悲痛了。童话的展示只是为更好地突出后了铺垫,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

安徒生童话篇8

安徒生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爸爸谢世后,他与妈妈相依为命。但是悲惨的命运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有着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他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坎坷与失败,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从来没有自卑过。他凭着澎湃的热情,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成为了一名童话大师。

我们有着幸福的童年生活,甚至有的孩子一出生他的人生就铺满了鲜花与掌声。在家里,我们是爸爸妈妈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依赖父母。可安徒生不一样,他不仅要拼命追求自己的梦想,还要承担一切的家务和劳动。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什么是失败。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可是还有孩子没有过上我们这样的生活,他们有的连学的上不了,饭都吃不饱啊!安徒生的故事告诉我,要珍惜我应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打击才能走向人生光辉的顶点。只有经历过失败后,才能体会到成功的艰辛。

安徒生童话篇9

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丑小鸭》一文。

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了,大家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鸭妈妈都开始讨厌丑小鸭。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踢他。终于他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离开了养鸡场。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丑小鸭感到快乐。他又一次被野鸭嘲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成为丑小鸭幼年时候的一部分生活经历。

丑小鸭面对苦难,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拥有一份崇高的理想。就是这种理想使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我不仅为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感到高兴,更为他坚持不懈、满怀希望、不屈不挠、争取幸福自由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并依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因为逆境总是短暂的,奋斗后得来的是幸福的甜果。

安徒生童话篇10

《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作者安徒生写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中“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的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了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她这样对生命的追求,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对周围的每个人,在事情来临的时候,为他人着想,体现自己的胸襟和气量,这才是人生的追求。

安徒生的童话使我百看不厌,尤其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对我触动最深。

这是这年最后一夜——新年的前夕,在这样寒冷和黑暗中,有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正在街上走着,她的小脚已经冻得发青了,她有许多火柴包在一个旧围裙里;她手中还拿着一些。这天谁也没有向她要过一根;也没有一个人给她铜板。

读到这儿,我想说:那么冷的夜里,小女孩还要赤着脚卖火柴,而我们呢!正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睡着香甜的觉,她和我们真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