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04 08:30:56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篇1

丧葬仪式各国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的葬礼活动还带有宗教的色彩。

人去世后,其家属或治丧机构要尽快“讣告”,将逝世的消息尽早通知死者的亲友、同事和商业上的合作者,并说明葬礼将于何时何地举行。“讣告”可以以信函的方式发出,也可以用电话电报传递;如需要通知社会上广泛的相识者,也可登报。“讣告”所用的信笺、信封,往往带有黑色的边框。

接到“讣告”的亲友熟人,可以写唁函、发唁电给死者的家属,以示哀悼。在许多国家都有为殡葬服务的殡仪馆、丧葬服务社等,承办丧葬的有关事宜,根据死者亲属的要求,协助安排后事。

西方国家,葬礼一般在教堂举行。葬礼前,灵柩停放在教堂中,由亲友轮流守灵。举行葬礼时,参加葬礼人员在教堂入座,通常是至亲好友在前面,一般亲友在后面。葬礼程序包括祷千、虽赞美诗和牧师致辞等。葬礼毕,人们向遗体告别,然后用灵车将遗体送去墓地安葬。去墓地一般只是主要送葬者出席,他们还象征性地为墓穴掩土。非宗教性的葬礼,常常就在公墓的礼堂或墓地举行。葬礼应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人们深思默祷,向死者沉痛志哀。在西方参加葬礼一般不嚎啕大哭。参加葬礼,不要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应穿深色或其他颜色暗淡的衣服。男子系无花黑领带,左臂可戴黑纱(也可不戴)。女子的饰物应当简朴。寡妇通常愿穿黑色服装。每人胸前可戴一朵白花。

参加葬礼当然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但人们倾向于不要过分流露悲伤,因为那会增加死者亲属的悲痛。当然也不应强作笑容或谈笑。同死者家属握手时,可以不说话,也可以低声说一二名表示悼唁可慰问的话,如“接受我深切的哀悼”、“请节哀”、“多保重”等。在葬礼进行时,不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哀伤的死者亲属。

给葬礼送花,可在葬礼举行前,通过葬礼承办人或花店办理。如讣告上写明“敬辞鲜花”(noflower),则应当遵从,不必送花。送花时,应附上写有悼

唁字句或“献给xxx”字样的飘带,并附有赠花者的姓名。外国习惯不用纸花。也有的人写挽联、诗或文章以纪念死者。很亲近的亲友可以登门吊唁,并帮助家属治丧。但如死者的亲人哀伤不已,不愿接见亲友,则应当为他(她)着想,不去登门。对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特别是对在职的主要领导人去世,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并下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规定,志哀期内停止娱乐。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遗体下葬时,停靠在车站码头的火车、轮船、军舰以及工厂等要鸣笛并挂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要为国家领导人去世举行“国葬”。在美国,总统、前总统、当选总统去世,或某些重要人物去世向遗体告别和葬礼等程序。总统去世的第二天中午12时以后,其遗体便安放在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举行安放仪式的当天中午12时,送葬行列从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出发,乘汽车将装有灵柩的炮车护送到国会大厦。到达国会大厦后,三军警戒线哨兵和军人组成的护送队一齐立正,举枪致敬。乐队奏哀乐和圣歌,鸣礼炮志哀。灵柩从炮车上卸下,抬往国会中央大厅安放。遗体安放完毕后,三军仪仗队严整地守卫在周围。人们开始列队从遗体旁走过,向遗体告别。遗体告别仪式约持续24小时,最后一小时用于死者亲属向死者告别。第二天中午12时,死者遗体从国会大厦运到葬礼会场,举行葬礼仪式,然后送往墓地入葬。

1994年,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逝世时,克林顿总统宣布葬礼的当天为全国志哀日。联邦政府停止办公,邮局停止投邮一天。葬礼在尼克松家乡约巴林达隆重举行。克林顿总统、共和党领袖多尔以及基辛格和加州州长先后致悼词。美国各界2000多人以及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葬礼。正在美国访问的邹家华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葬礼。主席、总理、朱镕基、钱其琛副总理发了唁电。

灵堂的布置各国不同。在我国,领导人去世,灵堂布置庄严肃穆。在入口处上方,悬挂黑底白字的横幅。门边放置签名簿,并为吊唁者准备白花。大厅内下面墙上悬挂死者遗像,镶以黑边或黑纱,上边悬挂黑底白字横幅。遗体置于遗像下大厅中间,周围拥以鲜花和常青树木。遗像两侧放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置于遗体前。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常有许多国家派政府代表团或特使前往吊唁。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的葬礼,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密特朗、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等53位国家元首、15位副总统和平共处2位总理等14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葬礼仪式。1992年老挝国家主席凯山·丰威汉的葬礼,我国派特使邹家华副总理前往万象参加。1994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逝世时,我国领导人发了唁电。邓小平、给平壤锦绣山议事堂金主席灵柩前送去了花圈。等领导人去朝鲜驻华馆吊唁。沈阳、广州等市的领导和群众也向当地朝鲜总领馆或常驻机构吊唁。在追悼会当天,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与人民大会堂下半旗志哀,广播电视停止播放娱乐性节目。对于外国代表要求来我国参加领导人丧葬仪式的,我国做法均予以婉拒。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其驻外代表机关亦应向驻在国有关单位和外交团讣告,设置灵堂和签名簿(驻外机构的灵堂布置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挂遗像和设签名簿)。在规定时间内,接受驻在国官方代表、各界人士及外交团的吊唁。驻在国官方代表前来吊唁时,治丧国使节应亲自守灵,接受吊唁,并表示感谢。其他时间亦均应有人守灵迎候驻外使节,如遇驻在国领导人去世举行葬礼仪式,应遵从驻在国礼宾部门的通知,参加各种吊唁活动,并视情况送花圈,致唁函。对于宗教性的活动,可视情况回避,或参加而不履行某些纯宗教性的动作如下跪等。驻在国停止娱乐活动期间,应停止举行一般交谊活动,并按规定下半旗志哀。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或友好人士如在华逝世,我国有关单位可参照死者遗愿或其家属的意见为其举丧,并表示悼唁。其骨灰或遗体,可按死者或家属的愿望,送回本国或在中国安葬。

丧葬礼仪篇2

关键词:陕北;丧葬习俗;陕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2-02

我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没有发生过断裂,像黄河、长江一样从远古流到现在,并波涛汹涌地流向永久。在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中,仍然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产生过辉煌灿烂的氏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较完整的传承,特别是生婚嫁娶、丧葬礼仪等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中国文化,令人赞叹不已。

死亡是每个人一生最后的归宿,无论你生前伟大还是渺小,终归难免一死。正因为人终有一死,所以才有了丧葬习俗。所谓丧俗,就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者安息满意,又要让活着的人活得安宁。中国的丧葬礼俗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如同中国灿烂的文化一样生生不息。丧葬礼俗中包含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深切体现,是中华儿女优秀美好的品德与精神。

一、陕北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及现状

陕北地处偏远,由于天灾人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偏僻荒凉、封闭落后的边塞地域。改革开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保存了非常古老的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化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区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陕北民俗的原生形态正因现代元素的融入而迅速改变着。然而,就目前陕北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礼节仪式简化了许多,不再像以往一样繁难冗杂,但主要的礼节仪式依然保存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而从中体现的孝亲特色依然十分明显,也因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陕北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

陕北这块土地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文化,而我们研究陕北丧葬礼仪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陕北丧葬礼仪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文化,使我们更加了解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

二、典型县区的丧葬习俗

(一)安塞县

据《安塞县志》载:安塞县传统习惯丧葬时,很重视棺木,年逾50、60岁就开始购备殓衣、棺木,请阴阳先生下罗盘、看风水、择墓地、砌石墓,棺木以柏、松为料,内外用漆;寿衣以丝绸为料,备5至9件。贫者无力讲究,临时制备,甚至芦席掩尸,挖土洞为穴了事。

安塞县丧葬一般分为3步,即初丧、发葬、葬后。初丧的过程极为复杂,有指明路、盖脸纸、坐草、出号、下话等环节。本县一般在3天时入殓(俗称下葬),时间均在傍晚。发葬多在早晨进行,棺材抬出大门停放,有起阳、避邪、行献礼、焚纸钱等讲究。葬后即回村至大门口,献土、谢客。还有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终七”,还有百日、周年等,亲友都要来祭奠。

本县以前丧父母者必守孝3年,孝期忌着华丽衣衫,不办婚嫁喜事,后来守孝年月缩减。3年内过春节,门上只贴绿色、黄色对联,忌用红纸。每逢岁节,都要上坟,3年后渐趋于常俗。

安塞亦有“投葬”(称“投丧”)。另外,凡12岁以下死者不置棺材不入墓,打窖葬入、封口。4至5岁死者送出村外山野,实属“天葬”。

20世纪60年代,平祖坟、建公墓,禁婚丧大庆,旧习急改。国家干部职工丧后,举行吊唁仪式、开追悼会、送花圈,孝子肩戴黑纱,胸佩白花,俯首致哀。

以上就是安塞县的丧葬习俗,可见安塞人对丧葬礼仪的重视,也可以明白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丧俗由繁到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子长县

据《子长县志》载:丧葬,俗称“白事”。死者未满12岁,不举行丧葬仪式。5岁以下,一般由家属请一长者用草裹身送至山渠沟壑掩埋,5至11岁的死者,一般挖一土洞,内铺谷草,用土封口埋葬。年老过世者一般举行葬仪,且仪式隆重,规矩繁多,有初丧、入殓、出殡、下葬等仪式。

初丧有扭倒头鸡、口含钱、岁数纸、指明路、五服、出五服等讲究。入殓,亦称成殓,死者须在亡后第三天下午落日时分经娘家检视后入棺,而后移入灵堂。出殡,葬日一经选定,随即告之亲友出殡,有酒路灯、买路钱等讲究。下葬,又叫入土。灵柩抬至墓地,有放寄食罐、安墓砖、摆墓桌等习俗。

子长县还有烧纸糊、偷葬、冥配、葬具等丧葬礼仪,而国家机关人员亡故,一般举行吊唁、开追悼会活动。

从子长县的丧俗礼仪可以看出人们对丧葬的重视,也了解到子长县与安塞县在丧俗礼仪方面的异同,但同样的在国家公职人员丧葬礼仪方面都趋于现代化。

(三)靖边县

据《靖边县志》载:靖边县旧时丧葬礼仪甚繁,有老人葬俗、孕、产期亡妇丧葬法、未婚者葬法、坟地等丧葬礼仪。

老人葬俗有送终、入殓、戴孝、出殡、复三、举七、百日、周年,守孝3年期间不穿艳服,贴白、黄、绿对联等习俗。妇女怀胎或产期死亡后,葬时必先将尸体用火烧成灰烬,方能入墓掩埋。坟地要请阴阳先生选风水好的地方立坟,坟地四周立界,不许耕种。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宣传科学,破除迷信,革除旧俗,到60年代,丧葬不请阴阳,不择日,不烧纸钱。公职人员死亡,单位开追悼会悼念,进入80年代后,旧俗又开始恢复。

由此可见,靖边县的丧俗礼仪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与安塞县、子长县相比,靖边县的丧葬礼仪稍显繁琐,但同样的,在公职人员丧葬礼仪方面都趋于简单化、现代化。

根据各县县志,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丧葬礼仪,也看出了其中的发展和变化,这对我们研究陕北文化大有裨益。

三、对陕北丧葬礼仪的评判

陕北有很多县,而每个县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进步,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丧葬礼仪,这些丧葬礼仪与各县在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他们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正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习俗礼仪。尽管各县的丧葬礼仪各有千秋,但他们同样为陕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的。

陕北丧葬礼仪虽然繁琐冗杂,但这些礼仪很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本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从陕北丧葬习俗,我们可以体会到善良、朴实、坚毅、勤劳勇敢的陕北人民对生命的重视与尊重。尽管人死如灯灭,万事皆休,但陕北人民仍然为死者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丧葬活动,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能够安息的美好期盼。同时,陕北丧葬礼仪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孝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与最高道德价值,是各种道德的根本。子女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是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之一。在陕北,不管子女对父母生前是否孝敬,民俗对丧葬礼仪的要求非常严格,孝亲的特色贯穿在丧葬礼仪的始终。丧葬礼仪中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结――念祖怀亲。从陕北丧葬习俗来看,这种孝亲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子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从哭丧、制作花圈与匾额、搭建灵棚及各种祭奠活动、居丧期间的各种禁忌(不能穿红戴绿、不理发、不剪指甲等),都表现出孝子孝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通过这些活动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而根据各县县志及周边实例,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在陕北,失去亲人后,孝子孝女都哭得极为伤心,甚至是嚎啕大哭。因而,孝亲思想在丧葬礼仪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第二,表现子女对父母来世的关爱。从葬具的准备、入殓必须注重的细节、过3天帮助死者灵魂升天、烧纸钱及将纸灰归葬、精心制作墓穴,到烧纸火为死者准备好在另一个世界的衣食住行的各种设施及一切生活必需品、备好衣饭罐、点亮长明灯以及做七、百日、周年的祭奠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亲人的关爱,他们真心地希望,父母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可以过得很好,灵魂可以得到安息。同时,他们也对父母亲人的来世充满希冀,希望他们来世可以平安喜乐,幸福一生。从这些丧葬礼仪中也深深地体现了“孝”的文化。

尽管陕北丧葬礼仪对陕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丧葬习俗太过繁琐冗杂,当然,丧事也是人生中的大事,是应该隆重认真对待,但是,隆重不一定就是繁琐复杂。从一定程度来说,繁琐冗杂是陕北丧葬礼仪的一大弊病和缺陷。

人固有一死,所以丧葬礼仪是每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深受中华子民的重视。陕北各县县志及生活中的实例证明,研究陕北丧葬礼仪让我们更加明白陕北人们对丧葬礼仪的重视,也更加明白陕北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同时,这些礼仪也诠释了陕北文化的内涵,对陕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陕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诚然,陕北丧葬礼仪意义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陕北地区也在逐渐改变丧葬习俗,不再像以往那样繁琐。社会在进步,陕北地区也在进步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做到既重视陕北丧葬礼仪,又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陕北丧葬礼仪在新时代更具意义和价值,也为陕北文化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加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曹宏信.陕北民俗[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3〕袁福堂,王毓华.陕北民俗实录[M].华夏文化出版社,2002.

〔4〕袁福堂,樊俊成.陕北民俗探源[M].延安市民俗学会,2000.

〔5〕王毓华,樊俊成.陕北民俗文华说略[M].华夏文化出版社,2007.

〔6〕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丧葬礼仪篇3

论文摘要 :从丧葬礼仪中体现孝道思想的观念 自古有之。现今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表现得非常突出。文章通过对霍山县农村丧葬礼仪的分析,说明其在 当今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中的作用。

丧葬礼 仪与孝道 观念 是 中国传 统 思 想文 化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自先秦开 始 ,二者 便 有机 地结 合 起来 。古 人 把送 死作为尽孝的极其重要的标志 ,《中庸》记载 :事死如生 ,事亡如存 ,仁 智备矣 。儒 家是 孝道 思 想 的主要 倡 导者 ,十 分 重视“孝 ”在丧 葬 中的作 用 。孔 子 有言 日 :“生 ,事之 以礼 ;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主张从精神上悼念亡者。他的孝道观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继承人的孟子和苟子,都是儒 家孝道丧葬观的典型代表。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主张厚葬就是为了讲礼尽孝否则即为不孝。苟子也十分注重孝在丧葬礼仪中的地位 ,他认为“厚其生而薄其死 ,是敬其有知而漫其无知也 ,是奸人之道”。在儒家几位代表人物的积极倡导下 ,两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奉行“慎终追远”。“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 ,认为孝莫重于丧。这种观念代代传承,如今 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现今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诸多丧葬礼仪仍然能凸现出较为浓厚 的孝道观念。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 ,大别山北麓 ,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为“七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交通相对落后,尤其是那些地 处深山的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新事物、新理念的影响较小,旧风俗很容易被保留,体现孝道思想的诸多丧葬礼仪就是其 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兹挑选当地农村丧葬礼仪中与孝道思想相关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守灵

当地葬礼的整个过程一般为 3天时间,即死者要在家中正厅停放 3天。3天里要举行诸多与死者相关的仪 式,“守灵”就是其中的~项。“守灵”即在停放尸体 的正厅里要昼夜有人守着。守灵的人基本上是死者的子孙或其直系亲属,儿子往往 因为白天的事务 比较繁忙,所以白天的守灵对他们是不作硬性要求的,但是在夜晚 ,儿子是一定要参与守灵的。守 灵 的 同时 ,还要 在 正厅 大 门内侧 事先放 置的一 个谓之 “老盆 ”的容 器 里 祭 烧 “表 纸 ”,且 边烧 边 念 叨着 “×××来 领钱”之类的句子 ,以此祈求死者在阴间能有足够的花销。如果子女不在死者身边守着,死者则会显得很孤单 ,这便意味着 子 女 “不孝 ”。

(二)哭丧

当地某人去世后 ,其亲人都会痛哭流泪。姑且不论所有痛哭之人是否真的悲伤 ,但痛哭的程度足以显示他们是否懂礼或孝顺与否。尤其对于女眷,她们须不时地在死者面前高声嚎哭,同时述说着死者生前的好处,或者喊出死者命苦之类的言辞。一些会哭的女性在很多时候还会采用一种近似唱腔的音调来倾诉 自己的情感。哭的越“悲伤”,在外人眼里就越能表现出她们对死者逝去的伤痛。哭丧之人如若是死者的同辈,别人会认为她们非常的懂礼;若是死者的晚辈 ,则 说 明她们 既懂礼 ,又孝 顺 。如果整 个 葬礼 中听不 见哭声 ,则与死者相关的女眷们会被他人视为不懂礼或不孝,同时 也会让操 办 丧事 的主人 家在颜 面上 大打 折扣 。

(三)二次葬

所谓二次葬 ,即人死后将装有尸体的棺木停放在地表某一特定的位置,随后通过 自然腐蚀的方式处理尸体 ,等到尸体的骨 肉完全分离后再收骨埋葬的过程。第一次葬,在地表停放棺木的地方叫厝基 ,棺木在此处停放的时间为 3年或更长时间 ,3年后开棺整理骨骸,然后再埋入地下。地表停放的时间越长就越 能显示死者后辈的孝顺。一般情况下.小孩夭折,非正常死亡或死者生前孤身一人,则省去第一道程序而将其直接埋入地下。“这种先停尸后下葬的做法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孝”的内容,表达活人不忍亲人离去的依依之情”[1]。另据《墨子·节葬下》:“楚之南 ,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由此推断,春秋战国之际,在我国南部地区就 已出现了先让肌体腐烂,然后在拾骨埋葬的二次葬俗,而且在当时,人们 已经把这种习俗与孝道观念联系起来了。

(四)满五七

下葬后 的第一个七 天 叫“头七 ”。接着 是 “二七 ”、“三七直 至“五七 ”。“五七 ”是指 下葬 后 的第 五 个七 天 .当地 人把 这一天称作“满五七”。“五七”是“头七”至“五七”中最为隆重的一 次祭 奠。 “五七 ”这一 天要 举行 的 主要 的祭 奠仪 式被 称作 “烧 库 ”。按 传统 观 念 。人 们 大都 相 信人 死 后会 有 灵 魂 存在,现世中的人在逝世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因此 。人们在 以现 实生 活为 原型 的基 础 上 ,为 死者 即将 在 另一个世界 的生活 做好 准备 ,“烧库 ”就是 一 个典 型 的 例子 。其实,这里所说的“库”。就是请专门的工 匠一般用红麻的桔梗捆扎起来的房屋状的结构.在 内部陈设一些 必备的“生活用品”和“家具”,这些物品都是 以现实生活为模型的,如衣物橱具、柜子、电视机 、手表等。“库房”扎好之后。四周再用不同颜色 的纸裱糊 起 来 。“烧库 ”的地点 通 常较 平 坦 、空 旷。烧的过程中,附带将死者生前的衣物一起烧掉。孝子们要跪在“库”的 四周 ,直 至其 烧尽 为止 。如 果 死者 有 已出嫁的女儿“五七”当天的开销一般 由女儿家(其实 即女婿家)支付。俗称“五七不吃家中饭”.女儿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她们尽孝的义务,算是她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后一次回报。当然 ,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有将“烧库”的程序省略掉的情况。

(五)新七月半

“新七月半”是指死者下葬后 的第一个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参加祭奠的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是一次小范围的祭奠。参加祭奠的人会携 带一些礼物至丧主家中.数量较多的“纸币”是礼物中的重要一项。一般午餐过后的下午,大家会带 上准 备好 的酒 、菜 、纸钱 和 鞭 炮 之类 的物 品 来 到 坟地然后鸣放鞭炮 ,祭烧纸钱 ,并将酒菜泼洒在坟头。当然,一些女眷通常会象征性的嚎哭几声。当地习俗有将农历七月十五 定为 “鬼节 ”的说 法 ,既然是 阴 间 的节 日。那 么 身在 现 世的子孙下辈为他们 已过世长辈的第一个节 日做适当的准 备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如果不按期操办。则可能会被 民众斥为不孝之子。

(六)守孝

古人有“三年之丧”一说。孔子弟子子宰认为三年之丧太久 ,孔子批评道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 后免于 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论语邛日货》)。小孩子出世后 ,三年不离开 父母 的怀抱 ,故父母亡故后子女要还报三年。按传统规定 。在这三年之内要穿白鞋。不可以结婚。三年内过年时门上 的春联不可以是红色的。一般第一年不贴春联,第二年为绿色,第三年为紫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要求开始慢慢变得不严格起来.不过春联的贴法在当地倒是比较完整地保留着 。三年之内的这些做法仍然是出于对逝者的尽孝。三年后则基本上宣告“守孝”的结束。

(七)坟她 的选址与坟墓的维修

当地对坟地的选址是非常考究的,因为人们相信祖上坟地风水的好坏 。将影响子孙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子孙如若升官发财 ,升学就业 ,家道 中兴等 ,人们往往会迷信地认为其祖坟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 .用当地的话叫做 “老坟葬得好”,“祖坟冒了青烟”。反之 。也会归咎于祖坟的选址出了问题。坟地是风水先生当时选址的.但对坟墓的维修则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 。有些 家 庭 因受经 济 条件 的限制 .在 死者 下葬 的当时不能将坟墓整理的非常讲究。但往后会慢慢弥补。如坟地 的绿化 ,立碑,用砖 、石块和水泥将坟墓加固等。如果出现坟墓长期失修或坍塌不修的情况。则死者的后辈将被冠以不孝之骂名,甚至连死者本身也会被咒骂一通 .说其“没有下辈 了”之 类 的话 农村丧葬礼仪根植于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观.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下 ,既有其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合理 的因素。

(一)体现 在丧葬礼仪中的孝道现的正面作用

目前在广大农村 ,人们过于追求个人物质利益 。人际关系表现 为 紧张 与不 和谐 ,尊 老 养老 敬老 的思 想观 念和传 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日趋淡化,青年一代缺乏基本的养老礼仪,不尽赡养义务和虐待老人 的现 象时常发生。因此.与诸多丧葬礼 仪相 关 的孝道 观 的倡 导就 显 得十 分必要 。

首先 ,它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农村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在农村地区 。一个大家族可以由很多个同姓支系构成,每个分支又是由众多个体家庭组合起来的。在 日常生活中,各家顾各家的情形在事实上已非常明显。一般说来,“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利益有关常常决定了人们是否会继承或者珍视传统”。[2]flI]是说 ,当牵涉到个体家庭的实际利益时 ,人们往往不会顾及家族传统的.因此出现为某事互相争执不休以致于大打出手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当家族内部有丧事时 ,人们 暂时会放弃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大限度地将人力、物力、财力投 入到葬礼之中。本来可能是兄弟反目、长幼无序 的家庭此时往往会变得步调一致.更多地服从于葬礼 的安排 。因为此时谁也不会因平时的利益冲突而遭受公众舆论的压力。背上不懂礼或不孝的骂名。由此加强了农村大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情感联 系.有助于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孝道观相联 系的丧葬活动此时已成 为一种消除社会矛盾的平台。

其次 ,它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从目前中国人 口发展的总态势看。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惊人。据有关报道 ,现在 已有 1.43亿人超过 60岁占 13亿总人口的 11%。超过 8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保险,只能依靠家庭。就安徽的情况而言。“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已占全省老龄人口的 76%。今后几十年内。老年人 口的数量将以年均 3%以上 的速度递增,至 2050年 。全省 65岁以上老年人 口比重将迅速增长到 25.69%”。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生活质量不高,同时缺乏良好 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农村老年群体必将给家庭 、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不能很好解决 。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与文化难题.如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社会伦理道德观的 日渐沦丧等。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稳定。孝道思想的倡导就是要时刻提醒人们尊敬老人 、爱护老人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老年人 以全面 的照顾 。让他们健康长寿 .使其老 有所 养 。老 有所终 。

(二)与丧葬 相关的孝道观的负面影响

其实,一味地强调与丧葬礼仪相关的孝道观念.长期将必然导致该观念在农村丧葬活动中的地位日渐上升 ,以致于 仪式的操办者在整个丧葬仪式举行的过程中,会处处受制于仪式的种种安排是否能真正体现出他们尽孝的意图。因此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因为顾及到个人或家族的面子问题 ,在举办丧礼时时常带有十分牵强的意味。往往做出一些自己很不情愿去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以此来证明他们是真的“尽孝”了。在外人看来 。他们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孝子”。又如,许多参加丧礼 的女眷。她们 是哭丧 的主要 力量 ,“哭丧 ”对 她们 的要 求就是要大声地哭。即使她们并不能真正地伤心流泪。但是,她们那种似哭非哭的唱腔往往成为他人评头论是的标准 ,她们放声大哭了。就能说明她们是非常“懂礼”或“孝顺”了,对她们自己也是件非常体面的事。这 即是典型的“愚孝”。

在人们的传统生死观中。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祖先灵魂的庇佑与否是其自身及其子孙后辈能否顺利 以致于飞黄腾达的标尺之一。人死后所到的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是相似的。有自上而下的掌权者 ,也有贫富差距等等。对灵魂的信仰使得生者大办丧事以取悦死者 ,祈 求平安 。“即使那些曾在死者生前极为不孝的子女。这时也希望把丧葬仪式搞得隆重一些 。显示他们还是很孝顺的,以求得死者的谅解 .不至于遭受惩罚”。[4]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愚孝”观念。要改变这些思想观念 ,必须要解放思想。用教育的手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

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 的直接体现。丧葬礼仪作为中国传统 民俗的一部分,农民和农村地区是其依存的主体和主要地区,因此,它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俗有体现真善美和健康伦理道德的良风美俗。也有凸现假丑恶并束缚人们 思想观念的卑劣陋俗。在当今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民俗,抵制和反对各种陈规陋习 。

中国农村人口众 多。农民知识水平低下,小生产者意识相对浓厚 .相 当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生活就是在接受传统民俗文化。参与现实民俗活动 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体现孝道观念的部分丧葬风俗 。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风水迷信,鬼神观念等唯心主义的成份。因此,农民在参与丧礼 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另~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后辈文化往往是前辈文化的复制 ,前辈的价值观念。行为礼仪等均可能为后世所仿效,进而导致后辈 自我意识、创新意识 的缺失。故上一代在葬俗 中所遵循的种种规范与禁忌很容易影nr~ ,J他们的下一代 。继而这些规范又有被继续传承的可能。传承的内容,有优良的成份,但也有很 多糟粕,如人死后的灵魂不灵观 。坟地选择过程中浓厚的风水观等。这种传承性在文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败坏农村社会风气的同时 。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事死如事生”的思想 自古至今一直左右着人们的丧事行为 。其主旨就是要求人们在对待死者的态度上要与生者等量齐观。对待长者的丧事要慎重,要严格按照丧葬礼仪的程序行事 ,这样才是行孝的最佳体现 。如果子孙后辈为前辈举行的丧葬仪式过于简单。就 会被民间社会舆论斥为 “不孝”。其 次,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 ,排场的大小,“吊丧 ”人数的多少及参与“吊丧”者的身份是死者及丧主社会地位及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是衡量后辈对长 辈是否“孝顺”,炫耀家族 门风的标志。因此,不少地方在举行葬礼的过程中,讲究排场 ,相互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这些观念的长期存在 。必将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阻碍 农 民思想 观念 的现代 化进 程 。所以对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要逐步加以改造。用简单文明的丧葬新风尚代替旧有的繁纹缛节。最后。诸如丧葬仪式中的二次葬俗 。占用了农村大量的山林和土地 。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将装有尸体的棺材停放地表 ,肌肉腐烂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很容易传播疾病,不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对农村聚落的空气 质 量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

社会转型时期 ,新风尚与旧习俗交替发展。因此要时刻教育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时展的要求 ,积极引导民风 ,倡导农 民 风 易俗 ,摒弃传统礼仪 中的不 良成 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新葬俗。以进一步推进农村家庭伦理道德与思想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

[1]方百寿.安徽方庄的丧葬礼仪[J].民俗研究,1996,(2).

[2]马种炜,何以“当大事”——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丧葬礼仪篇4

关键词:传统葬礼仪式;法律文化;孝道;等级观念;“和”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14-01

1 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 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 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 慎重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汜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悌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3.2 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 以“和”为基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 结语

总之,我们考察分析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可以发现,丧葬仪式中有许多外在的形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但隐藏在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却较为稳定。揭示丧葬礼中的法律文化,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对于构建现代丧葬礼仪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云.关于壮族“白喜事”丧葬仪式中的法律文化司考[J].经济与金卡工程,2009,(4).

[2]罗开玉.中国丧葬与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丧葬礼仪篇5

关键词:孔子后裔;丧葬礼仪;仪式用乐;传统礼乐文化;当下存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中国礼乐文明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以吉嘉军宾凶五礼用乐为基本标志,从国家到地方官府再到民间,礼乐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坐标,甚至以传统文化基因方式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讲孔夫子之儒学对礼乐文化的持续性实施与贯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崇周礼,后世崇礼制的同时亦崇孔子。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程,统治者愈加认识到孔子之儒学思想对于礼乐文明之重要,对孔子的推崇也逐渐提升,从孔宣父到文宣王,从至圣先师再到至圣先师文宣王,唐宋以降更是在全国县治以上普设文庙,孔子之祀逐渐走向鼎盛。在祀孔提升的过程中,孔子的后人也备受优渥,明代规定孔家享受亲王级待遇,所谓衍圣公依制拥有26户乐户 (比亲王少一户),用以应对多种礼仪用乐需求。

文庙祭礼乐属于国家专用的礼乐,但作为孔府属于亲王级别,作为国家制度规定性下五礼用乐都会在此使用,包括历代衍圣公在内的家庙祭祀以及嘉宾凶诸礼、日常出行所使用的卤簿乐应该由乐户承担,乐户所使用的是鼓吹乐类型,而且每种礼制仪式与用乐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性,这些礼制仪式并非仅仅用于王府,地方官府中的乐人亦应明确,这也就是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及其用乐的意义。

清代雍正皇帝禁处乐籍制度,官属乐人转而将其承载的国家礼制仪式和仪式中的用乐转而服务于民间,这也就是民间礼俗接衍国家礼制仪式用乐的意义。遍布全国各地曾经的官属乐人们承担起礼俗用乐的重任。虽然传统国家制度解体,但作为孔府的特殊性,无论是承载孔庙祭礼的乐舞生还是乐户都在孔府延续下来,直到20世纪初仍存在,因此,作为传统用乐的普适性以及祭孔用乐的特殊性在这里得到了承继。也使得当地脱离了乐籍而生存的乐人们在实施礼仪用乐之时能够持续性地有所依凭,这也就是我们对孔家后裔葬礼仪式刻意关注的道理所在。

费孝通先生讲到:“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我们以为,这种礼治是历史上传统的国家礼制被乡土社会接衍的俗化过程。虽然中国施行千百年的礼乐制度随封建国家的解体而消解,但礼及礼中用乐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通过文化下移进入到民间礼俗中,实现文化自觉,真正达到了礼治的目的。乡土社会依然沿着礼治轨迹发展,其中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祭祖、丧葬、婚礼等礼俗仪式活动,即为历史上传统国家礼制的俗化显现。本文以山东省滕州市孔家丧葬为研究对象,该丧葬仪式既具有当地丧葬仪式的普遍特点,又因其独特的地缘与血缘背景,具有典型性意义。

丧葬仪式是最为常见的礼俗之一。孟子提倡“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丧葬在中国人传统社会理念中被视为“大事”。中国“五礼” 制度中丧葬属于凶礼,当下丧葬既为礼俗,则是既接衍传统礼制,又有时代元素的融入吸收。

项阳《亲缘关系与音乐礼俗的承继》一文论述了礼俗何以具有区域稳定性:

在同一区域范围之内,人们生活在同一地理、气候、方言、经济社会形态之中,其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有着较多一致性,在许多层面上长此以往地积累,形成相当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这是所谓地缘的存在意义;在乡间社会之中,一个或周边几个村庄之间可能是有几个占据绝对多数的、具有相同宗族血缘的群体存在,这种宗族血缘是构成区域文化认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同一区域之内,相当数量的家庭有着亲缘关系,加之各自的友朋,构成文化圈。以上三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巨大的网状结构。这种亲缘关系,使一些民间礼俗有着相当宽广的生存空间,或称有着礼俗生存的土壤环境。

首先是对传统礼制的接衍,然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亲缘、地缘、血缘关系的稳定而在文化认同意义上得以积淀与延续。滕州市级索镇大官庄村(上图A位置),毗邻孔子故里曲阜与孟子故里邹城,孔氏家族因其显赫而独特的地位在当地倍受尊崇,孔氏子孙及依附于孔家的乐户、礼乐户、礼生等以阙里为中心向周边扩展生息繁衍,对宗族血缘的认同交织地缘因素影响,该地区礼仪繁琐厚重,形成对礼乐文化强烈的文化认同。

孔家认为应当依照祖先的传统仪式样态来承办,这种文化认同是群体性的,参与者都知礼懂礼,构成孔家丧葬仪式的大文化背景,礼乐文化在这场丧葬仪式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本文选择该丧葬仪式作为研究对象。

一、丧葬仪式相关背景介绍

2010年9月,笔者有幸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一行组织的对山东省滕州市孔家丧葬仪式的调查活动,促成了本论文的田野调查契机。

1.时间:2010年9月18日、19日;2.地点: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大官庄村;3.参与者:

1.)主家与客

丧葬礼仪篇6

关键词: 孔子 厚葬 薄葬 影响

我们得承认,中国人确实是世界上最为死人操心的民族。隆丧厚葬是中国殡葬传统中最大也是最怪的特点,这一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前的殷商时期。据考古发现证实,自新石器时代起,厚葬之风便绵延不断,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至少达千年之久,前后经历了商周、秦汉、唐宋和明清四大高潮。也就是说,厚葬观长期统治着中国人的丧葬行为,隆丧厚葬一直是中国人丧葬的主流。隆丧厚葬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墓地要精心选择风水宝地,墓室和棺椁要极尽奢华之能事,随葬品要尽量丰厚体面,丧葬礼仪要隆重而不厌其烦。我国厚葬之风的兴起与盛行,原本是起源于古人的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汉代及其后历朝历代统治者出于自己的目的对儒家孝道观念病态推崇,使得隆丧厚葬得以畸形发展。

一、中国人厚葬与孔子的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厚葬与孔子无关。中国人的厚葬制度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相当完备,厚葬之风在商周时期已经达到第一个高潮,用人殉葬、用人祭祀的习俗曾经登峰造极。丧葬礼节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在周代已经基本完成。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厚葬高潮已近尾声。

中国丧葬习俗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死后像鸟兽一样不葬。在氏族公社时期,没有贫富,人人平等。丧葬极为简单:活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败,盖上柴草,埋于野外,无坟无礼。这就是原始的土葬。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才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并添加了殉葬品;后来又将柴草换成了棺木,殉葬品越来越丰富。在半坡遗址墓穴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以及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氏族时期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厚葬,甚至把奴隶也作为殉葬品埋掉,作为祭品杀掉。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庄子・天下》)的葬制,天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在殓、殡、祭上,从时间、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而奴隶则只“举而委之”,或被当殉葬品活活埋掉,或像牲口一样被杀掉充当祭品。如古侯家庄发现的大墓,棺室雕饰花纹,摆满了珍贵服饰器物;椁的外面排放着商王时期的兵器和手执仪仗器物的奴隶、男女侍从奴隶,还有儿童、宠物狗猴等。像这样的大墓殉葬、祭祀一般要杀三四百个奴隶。这种奢华、浪费、残酷的杀葬陪葬令人发指。春秋以后,人殉人祭不再是普遍现象,但一直并未彻底废除。后来,因为出现辨认先人墓地的需求,墓地起土堆(坟)才开始兴起。秦汉以后就几乎是无墓不起坟了。孔子葬母时,封土(坟)的造型已有若干种,孔子选取了斧形。由于中国宗法制度的发展,人们有了家族的观念,祖坟成了本家族的源头、最高偶像物之一,乃至成为后人赖以兴旺发达的精神寄托所在。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很多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但存在,还变成了鬼。比如墨子就说:“鬼神之有,岂可疑哉!”(《墨子・明鬼》)起先人们不知道这鬼有什么本领,后来渐渐觉得这鬼似乎是万能的,既害怕它作祟于生者,又希望它保佑生者,因而万万得罪不起。墨子认为:“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道家老前辈列子居然也相信鬼的存在:“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则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列子・天瑞》)活人的精神,死后离开肉体就是鬼,鬼有它自己的去处。所以,人们要不惜花费重金去讨好死者,祭鬼祭祖。这样,生者无愧,死者欣慰。正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隆丧厚葬之习经久不衰。孔子本人一般是不谈鬼神的,他只用心研究“为人”之“礼”,并不分心于鬼神的思考。他要求学生对鬼神敬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一次,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为他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似乎并没用),拒绝了子路的请求。(《论语》)孔子似乎在委婉地告诉学生:我不知道鬼神在不在,我权当它们是在的吧,恭恭敬敬地对待它们,不要寄希望于它们,尤其千万不要得罪,万一它们在呢?尽管我也不太相信。就是用教训的口吻一再教导孔子的老聃先生也不能改变孔子对统治阶级及其礼制和对生死鬼神的小心谨慎的态度。

如果一定要说厚葬与孔子无关,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怎么能说厚葬之风盛行与儒家的这个老祖宗没一点关系呢?

孔子传承并发展了古今之礼仪,把孝道与对父母的丧葬、守孝之礼紧密结合并传承了下来。此后,中国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仪在后世统治者的引领倡导下更加完善。这种儒家丧葬礼仪形式隆重繁琐,等级森严,其基本程序据统计有三十二项之多。秦汉时期,坟丘墓得以保存,“陵”逐渐兴起,棺椁制度进一步发展,墓上建筑和陵园规划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丰富了丧葬礼仪的内涵。自此,中国丧葬礼仪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确立下来,中国后代王朝对此都很重视。随着儒学地位的确立,儒家提倡并执行的三年之丧制度也得到推广、沿袭。因此,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殡葬活动中始终大量使用着儒家丧葬礼仪形式,贯穿着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精神。

儒家孝道文化强调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并将它提高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社会治理高度(《论语》)。由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历代统治者大力提倡,对哀子顺孙的行为积极表彰,“孝”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夸耀的荣誉感,而在行“孝”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人们把表现孝道的方式与崇尚奢侈浪费的风气结合到了一起,错误地或者说片面地认为“孝”就是要在丧葬祭祀中用丰富的物质形式和隆重而繁缛的丧葬礼仪来体现。这样,儒家的孝道观就为中国社会崇尚丧葬,乃至逐渐演变为隆丧厚葬提供了一种堂而皇之的理论根据,也正因为如此,《淮南子・汜论训》也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

事实上,秦汉以后每一朝代的隆丧厚葬之风都与皇室的推波助澜分不开。秦始皇陵、汉武帝及其后的诸汉陵,唐宋及后代帝王陵绝大多数都是隆丧厚葬的典型。朝廷还依照规定向某些死者赠送物品。如果某个大臣有意行薄葬的话,朝廷也一定不予支持。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商遗命薄葬,他的儿子们很想遵从,可是皇帝女婿不同意,以朝廷的名义赐给梁商漂亮的棺材、银缕玉衣等二十八种物品,钱、帛若干;女儿皇后也赏赐无数。(《后汉书・梁商传》)上行下效,互相攀比,死者的子孙岂能小气?又岂能“不孝”?统治者自己隆丧厚葬,视死如生、孝亲是其厚葬的理由,对待他人的丧葬自然不能走另一条路子,许多有条件的人都会竞相效仿统治者。唐代丧葬一度出现过度排场的状况,终致出现类似于齐桓公时的限葬令、限祭令,凡超出规定的丧葬、祭祀都要对相关人员予以严厉惩处。

统治者不仅是隆丧厚葬的带头人,而且是火葬的阻挠者。佛教进入我国后,很多信佛之人采取了火葬。火葬本是一种节俭的丧葬方式,但是它和统治者倡导的孝道文化相抵触。唐律专设《残害死尸》条文,规定若焚烧、肢解尸体,照斗杀罪减一等,而斗杀罪轻则流刑重则死刑;若毁坏尊长尸体,则照斗杀罪处刑,那就会有杀身之祸。(《唐律疏义》卷十八)宋太祖建隆三年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续通典・礼典》)可是百姓中依然有人我行我素,比如山西人,他们还将骨灰撒于水中。南宋时民间火葬有愈演愈烈之势,屡禁不止。(顾炎武,《日知录・火葬》)明太祖也曾严令禁止火葬,给违反者治以重罪。清朝同治时法律规定不许毁坏亲尸,违者处死。为了解决穷人的丧葬用地问题,北宋起就有了漏泽园,就是在国有土地上设置乱葬场,无处下葬的尸体均可葬于此处。虽然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火葬的盛行,然而大量的佛教丧葬礼仪却还是与儒家丧葬礼仪逐步混合普遍使用起来。

儒家的殡葬伦理思想显然只是后人隆丧厚葬的理由或借口而已,因此把儒家的殡葬伦理思想简单地认定为隆丧厚葬的罪魁祸首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厚葬薄葬斗争无止境

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厚葬之风盛行的同时,薄葬的斗争一直就没停止过。

厚葬作为弊风陋俗,早为有识之士所认识,并致力于对它的抵制。先秦的思想家墨子就严厉抨击厚葬久丧“非圣王之道”,赞同古代圣王葬埋之法:“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墨子・节葬》)杨朱也说:“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名器也。”列子还编排了一个“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的故事来说明养生送死之理。列子借晏婴之口表达自己对待丧葬的态度:“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列子・杨朱》)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倡死者:“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执丧二日。”(《韩非子・显学》)

帝王之中也不乏简葬薄葬的实践者。汉文帝虽然修建了陵墓,墓中仅有一些如陶器、粮食之类不值钱的陪葬品。他对死后的礼仪安排更是简单之极:只准戴孝三天。这三天中人们结婚、饮酒、吃肉、娱乐照旧。亲人不许赤脚跳地地哭;孝麻长三寸即可;不许百姓哭丧;家人只准早晚哭叫几声;戴孝三十六天算满孝。除了夫人,所有宫女一概送回家。一切照临丧节哀、办丧从简的原则。汉景帝也是如此。汉文帝的陵墓也因而无人盗掘。遗憾的是,文、景二帝的后代子孙没能把这样的节俭方式继承下来。

汉武帝在位时大修陵墓,预备了大量的陪葬品,当时就有人与他唱对台戏。那时有个叫杨王孙的,家有千金,他叮嘱儿子在他死后裸葬,即把尸体装在布袋里,入土时抽出布袋,使的尸体直接埋入土壤中。他说:丧礼应该有,但是现在的人厚葬做得太过分了,所以“吾以裸葬,将以矫世也”。他裸葬是为了改变恶风劣俗,惊醒世俗庸人。他还谈到厚葬有两大害处,一是生者让财富随死者下葬,很多不久腐烂了,这对生者死者都没好处,不过是俗人比阔气罢了;二是厚葬引起盗墓之事,致使先人遗体遭到毁坏、暴露,这才是真正的不孝,若薄葬就不会有此事。裸葬让身体与土地直接接触,可以“反真”。杨王孙死后,儿子就为他实施了裸葬。(《汉书・杨王孙传》)

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经济萧条,薄葬盛行。掘了许多古墓的曹操和曹丕成为薄葬之风的先行者。曹操担任济南相时就明令“不准厚葬”。曹前,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下葬时穿的就是死时穿在身上的有补丁的旧衣服,陪葬品也少而简单。曹丕死后,也按照曹操的遗令进行薄葬。晋代沿袭曹魏之风,皇室的葬礼基本实行薄葬。在帝王的带动下,士大夫间遗命薄葬蔚然成风。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思想流行,许多名人雅士对待丧葬都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风范。

宋代也以薄葬为主。宋朝士大大,如宰相王旦、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都极力反对厚葬。南宋制定的“丧葬令”规定:棺椁内不得安放金宝珠玉,不准用石板作为棺椁和建造墓室。可也有人言行不一。他们把死者简单装殓,放在家中,或者寄存在寺庙等场所,等上几年甚至一二十年才掩埋;如果客死他乡还要送回老家祖坟所在地下葬。这就是停丧不葬。这个怪胎居然也成了一种习俗,唐代就已出现,宋代形成规模。杜甫便是一例。两宋盛行停丧不葬,究其原因,一是迷信风水,图求吉利;二是想厚葬而缺钱,等日后发达了再葬。此风清代到达极盛。

薄葬早于厚葬产生,相对于厚葬存在,有它存在的绝对价值,但它却没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统治阶级的强力干预,薄葬尤其是火葬始终只是作为厚葬的对立面而延续着,抗争着。

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丧葬礼仪受到严重的冲击,民国时期的丧葬习俗呈现出新旧杂糅、中西合用的特点,一些新式的丧葬礼仪逐渐被中国人接受。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丧葬礼仪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丧葬制度消亡,有千年历史的火葬和公墓成为现代丧葬的主要形式和场地。与古代相比,现代世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无神论思想使许多人开始注重生前的价值,而对身后之事不再过多费心。如果说古代丧葬礼仪是活人对死者所尽的一种孝道的话,那么现代人更注重把这种孝道表现在生前,而非死后。

可是近三十年,中国的厚葬之风与迷信思想有所抬头,丧葬业成了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同时丧葬的花费越来越高,我们发现现在有点“死不起”了,解放后逐渐被人们抛弃了的弊风陋俗和迷信思想又死灰复燃了。坟地、骨灰盒昂贵,坟墓修建费用高,宾客、吹鼓手、和尚众多,冥钱及相关用品层出不穷,丧葬礼节和祭祀活动也隆重热闹而又纷繁复杂起来。又有一批人开始讲究丧葬了。更有甚者,为活人买下大片墓地修建阴宅,直接用棺木土葬的也时有出现。很多人出于活人的目的、动机、虚荣而隆丧厚葬,效仿古人,互相攀比,这一切已经直接妨害到活人和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了。相反,文明美好的树葬、花葬、草葬、海葬等却很少有人问津,有些政府特别修建的墓园居然多年没人愿意让死去的亲属入住。“以死伤生”的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超越死亡,打造高度文明的殡葬文化氛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秦明月,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7―19部).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3.

[3]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0.

丧葬礼仪篇7

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产生了形形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一些民族中,死者临终前要请牧师做最后的忏悔和祷告。送葬时,亲属们身着黑色丧服,跟随在牧师身后,在挖好的墓穴前,牧师念诵经文,超度亡灵,然后由亲属将白色、紫色的花束扔在墓棺之上,最后以土掩埋。印度人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总希望自己的遗体能焚化在圣河——恒河的岸边。他们认为在恒河岸边举行葬礼,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送葬人直接将遗体搁在河边的柴堆上,由死者的主要亲属点燃。印度的托达人,则要前后进行两次火化才能完成葬礼。阿拉伯人死后一般先将埋体(亡人)抬到清真寺,洗埋体之后,穿上克番(裹上写有经文的白布),然后放入埋体匣子。送葬时,由亲友们抬着埋体匣子送往墓地。到达墓地后,先向墓穴的四周遍撒驱虫香料,随后在诵经声中将埋体入葬。在非洲,葬礼仪式常伴随着几天几夜的狂歌劲舞,人们集合在死者灵柩前或墓穴周围,闻鼓起舞,不停地向死者歌唱或哭诉,同时杀鸡宰羊,念咒诵经,大宴众人,以此来哀悼、纪念、评价亡人,寄托哀思。

中国的葬礼一般是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治丧活动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此外民间流行与政府提倡的治丧活动也有许多区别。元首逝世举行的治丧活动较为隆重,其程序一般包括:讣告、宣布致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追悼大会(葬礼)。追悼仪式后,由党政军领导人或治丧委员会负责人及死者家属护送遗体前往火葬场火葬(或将骨灰送至安放处)。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或开国元勋逝世后,治丧程序与元首大致相同,但规模略小、规格略低。一般人逝世,悼念仪式较为简单,只有向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两项。中国政府提倡简葬,许多生前担任党政军要职的,死后也只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仪式过后即行火葬。

丧葬礼仪篇8

[关键词]花瑶;丧葬文化;文化功能

湖南隆回瑶族也称“花瑶”,自称“模岚”,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故称“花瑶”。 据统计,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隆回花瑶共4 998人,1985年人口统计5 395人[1],现有人口12 000余人,散居在湘南雪峰山东北的小沙江5个乡和司门区大水田乡。由于历史的原因,花瑶居住于崇山峻岭之间,山势险峻,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加上古代统治者所实行的“瑶汉分治”政策,使他们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始终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少与外界往来,至今仍然保留了他们先祖最古朴、纯真、鲜活的民俗、民风。 20世纪90年代后,花瑶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引起社会各界对花瑶文化的关注,花瑶与“梅山文化”、花瑶讪歌、挑花艺术、花瑶婚俗等民俗文化得到广泛关注,本文试从花瑶丧葬礼俗的不同侧面来阐释花瑶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面貌。

一、花瑶丧葬主要程序

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过去兴岩葬,现行土葬。“拉珈支”瑶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婴儿行挂葬。八排瑶人死后,行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的将尸体抬至墓穴入棺,人们称为“游尸葬”。花瑶普遍流行的一种葬式是土葬,其中又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之分。但无论是一次葬,或二次葬,其丧葬礼仪都经历临终、报丧、入殓、停柩、奠祭、择地、出殡、下葬、守孝等过程。透过丧葬仪式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到,“鬼魂崇拜与祈求功利是瑶族丧葬制度的核心。”[2]

老人在病危临终前,儿孙须守在旁边,人死后,嘴里要衔一枚硬币,称为“含口钱”。然后孝子去河边“买水浴尸”,并替换上新衣;移尸入棺称为装殓,当日和次日要供祭。家人要守灵和哭灵,来吊唁的亲友也要陪着哭。出殓前要请道公做斋,还要做“清蛮”和“点兵”的项目,即清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让死者带去享用。有的地方在入棺时,还在尸身下垫些钱,在死者手中放些饭团或用陶罐装些酒、肉、谷种,置于棺木中。这一切的意思都是要让死者在阴间过人一样的生活。

瑶族信“鬼魂”,丧葬极其讲究。对死者一般要“做法事”超度亡灵,瑶族巫师,自称沟通人鬼之间的使者,是一切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他可以“探鬼”、“问鬼”、“征服鬼”“禳鬼求福”。花瑶把灾祸、疾病都归吝于神灵,靠“瘪皈”消除。“瘪皈”与汉族放阴相似,即问去向,寻死者阴魂下落何方,处境如何。巫师装作已问明情况,将死者的话给后人“颁巩斜”,意为赐福分。死者家属一般请巫师为死者“瘪皈”两天两夜,或一天一夜,“瘪皈”的方法是巫师坐在四方火塘边,用竹片敲击着铜钟上的铁片,口里念颂“阳阳术语”,用这些“术语”寻神觅祖。同时握着法刀,在敲击“铜钟”的同时用左手握着“法刀”在地板上击响。巫师不停地念诵“阴间咒语”,目的不是要为死者超度,而是寻死者的阴魂下落何方,处境如何。寻见问明情况后,死者给后人“颁巩斜”,然后才转达“死者的话。”家人听到“死者的话”无不悲伤痛哭。死者未出葬前,由其亲属、朋友及附近的妇女陪同哭孝。死丧不送礼,远友近亲只来吃饭凑热闹,顶多拿几根香、几片烧纸来。出殡要请阴阳先生看时辰,一般是上午出殡,要请师公和道公“开路”,孝子随后,亲友送葬。瑶族没有固定的坟山,坟地一般由阴阳先生择定,葬时请阴阳先生定方位。

埋葬时,孝子要披麻服孝,行跪、选地定针,焚烧灵屋,念拜忏,三牲祭奠,绕棺做道场,棺柩上山后不下穴,等合适的时间才下葬。下葬时,有杀鸡祭穴送粮送钱之俗。出坟山后,主家要给上山挂夏人员每人两个年粑,并邀亲戚朋友回家吃饭。及至一定时间,请师、道公在家里给死者安上神位,算是入了祖先神列。

为父母守丧期间,春节不到任何人家拜年,即使是最亲的长辈家,也要出“破五”才去,并且无论宴会或一般聚餐,孝家都不能坐上席。另外还要挂“三夏”。“挂夏”时间在清明扫墓以前进行。死者家属为其先人“挂夏”大都邀请亲属戚友参加。“挂夏”的礼物是各色纸张、爆竹、肉、年粑、粮果等,此外,逢年过节都要按时祭供。

二、花瑶丧俗文化意蕴与功能

考古学、人类学资料表明,原始的丧葬仪式是最早的宗教,“最粗野最原始的宗教是围绕着‘死亡’产生出来的种种看法。”[3]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他并没有否定宗教的社会作用等其他方面,认为宗教同时也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需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探讨花瑶丧葬礼仪的文化功能。花瑶丧葬仪式是一种“身兼多职”的“多声部”混融性文化结构,通过丧葬文化功能的解剖,我们可以看到丧仪是花瑶沟通人神、维系集团、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认为,礼俗是个人和集团为了维系并发展其社会生活的一种生活技术,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丧礼是为了适应人的某种生活需要。

花瑶丧葬礼仪中包蕴的生死观念、崇拜观念、血缘观念、灵魂观念等体现了花瑶丧俗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1.教育功能

丧葬是宣传家族历史、前辈业绩,教育族人、家人团结奋斗和宣传各种思想的重要机会。在念祭文,唱丧歌中,有背诵族史、祖先业绩,介绍族史、颂扬祖先等内容,这些能教育后代爱族敬祖。花瑶丧俗中有许多事项,如买水浴尸、备买路钱、烧灵屋服丧守孝等都有其特殊的孝道教育功能。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丧葬祭祀活动中,每年七月半,要将祖宗灵魂接回家供奉,月中烧纸人、纸船、纸马等,最后家人坐在一起,听家长诵念历代祖先之名,牢记在心并代代相传;“清明扫墓”也是常见的祭祀活动,一家一户或宗族集体扫墓,在这些礼俗中,就是集体通过仪式凝聚社会团结的需要,个体通过群体集合的仪式唤起集体力量并从中提升自我力量的心理倾向。

2.文化交流功能

花瑶是一个信仰多神崇拜的民族,巫、师、道混杂。花瑶保持着崇奉各种自然神及人鬼的习俗。清人著作多谈到瑶族“信好巫”,“信鬼崇巫”,所祭祀的神主要是祖先、人鬼,丧礼中师公信奉的神祇十分复杂, “宗教祭师身兼道、师公和巫师两重身份”[4], 因此,花瑶丧葬体现了儒、佛、道的交融,体现了花瑶民间宗教文化的复杂多元性。隆回花瑶为古梅山蛮后裔,小沙江又为梅山文化之中心区,因此,古梅山的历史文化痕迹在当地现今民俗活动中保存较为完好。如汉族的“五服”丧俗、宗族墓俗,花瑶都袭用,花瑶丧俗受楚地丧俗影响很深,如招魂、喊魂等巫术都是楚巫遗风。

转贴于

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传播也会对民俗产生影响,如瑶族流行清明上坟、烧纸钱的丧俗等。受汉民族的影响,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瑶汉文化的交融,花瑶传统的丧葬形式也日趋现代化,在一些富裕的花瑶家庭,丧礼中西洋乐队等的渗入使丧祭的宗教功能减弱,娱乐性与商业功能强化,丧礼的神圣性消解与世俗功能增加。丧礼对传统仪式发生了偏离,民众重构了传统仪式,并且转换了仪式的文化意义。

3.情感抚慰功能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派代表马林诺夫斯基在分析人类对死亡的两重心理的基础上,揭示出仪式和信仰的情感抚慰功能。这就是对于死者的爱慕与对尸体的反感和恐惧。这二重态度的深层心理结构实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与对于永生的希冀。这种生之欲求的宗教抚慰基于情感,而非诉诸理智。死亡的仪式与信仰有着重要的心理情感抚慰功能。花瑶丧葬中,人死了,活者总是希望与恐惧交织着,花瑶对死者尸体的处理,不管是销毁还是保存,都是灵魂崇拜的观念在起作用。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对活人起着危害或保佑的作用。为了使生活安宁,人们便用各种不同的葬法来讨好死者的亡灵。如用金山、灵屋、钱粮招待死者,隆丧厚葬等,因为善待死者的肉体便可以使灵魂获得慰藉而保佑活着的人。丧葬仪式的对象,表面上是死者可见可感的遗体,实际上是死者无影无形的灵魂,灵魂与生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丧葬仪式不但是安慰死者的遗体,而且能抚慰死者的灵魂和帮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完成生与死的转换。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总结过原始人受思维互渗律支配,总是对丧悼安葬竭尽全力,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满足,“如果对刚死的人的葬礼不是按照应有的那样举行,死者是能够惩罚整个部族的”,世人“害怕引起死者的仇恨,死人的报复比活着的敌人的报复更可怕。” [5]

4.社会整合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丧俗不但专使个人精神得到完整,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得到完整。人在死亡来临时,最近的亲属总要聚集一起,有时全村全寨人在一起,从而“死这专私的行为,任何人唯一最专私的行为,乃变成一项公共的事故,一项部落的事故。”[6](花瑶不论死者贫富,都有人主动操办各项事宜。亲友一般都来参加,加上彰显祖业、颂诵族史(村史、家史),更把家人族人聚合在一起,起了团结鼓舞人的作用。因此说,丧俗最具有团结群体、整合社会的功能。

花瑶内部形成了以姓氏为基础的几个大的宗族。每年清明节前后,各个宗族都要将全族男子聚集在一起召开“通族会”,共同祭拜本族祖先,公开讲述本族迁徙史与发展壮大的过程,各家各户还要在会上汇报一年来自家人口的增减状况,以便在族内增强“一家人”的强烈信念,塑造出一种“大家族”的繁荣景象。在重大的人生礼仪上,宗族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果有人去世,负责安排葬礼的是宗族中有威望的长者,而参与者除了死者的直系子孙之外,还包括所有同族或有姻亲关系的家庭所派的代表。在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里,宗族遵守着祖先所传下来的一整套礼仪,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全族人的生活交往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丧礼不仅是表面上所呈现的强化信徒与神之间的归附关系,实际上它所强化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其自身社会群体的归附关系。社会成员通过仪式强化了个体对集体(或群体)的归附感,也就将微弱的个体力量提升到强大的集体力量中。在这个过程中,仪式就起到了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强化集体力量的作用。

花瑶丧俗是亲属家庭社会集团的大集聚,是沟通家庭、社会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另外,花瑶丧俗中的许多环节如祭拜哭奠、鼓乐鸣炮、抬柩上山等都是较为人多热闹的场合,加之丧仪本身近于程式化的表演,具有明显的聚众功能。此外,丧事活动的规模是家庭实力的显示,丧葬礼俗是花瑶的大事,程序繁多,讲究隆重,也是家庭显示力量、巩固地位的好时机。以上几方面的叙述表明,花瑶丧俗有助于增强内聚力和外抗力,整合社会功能。

人类的葬式与人类的经济生活及宗教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的人类学家特纳(Victor Turner ) 认为,仪式存在着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它“为人们建构自身的社会与生活场景提供了一个反思性的空间”[7]。对花瑶丧葬习俗进行考察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瑶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面貌,从中探寻花瑶宗教信仰与思维方式,而且对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湖南隆回县.隆回县志[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218.

[2] 玉时阶. 瑶族葬式述议 [J].广西民族研究,1995,(1):72.

[3] 朱 狄.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 三联书店, 1986:426.

[4] 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20.

[5]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86.

丧葬礼仪篇9

关键词:丧葬仪式;哀伤辅导;黔江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必须经历的历程,葬礼就是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大多数人都将葬礼看成一个生命的结束,另一个生命之旅的开始。死亡,从心理创伤的角度来看,带给人的冲击是显著的。死亡,是对于重要客体的丧失,割断了生者与逝者的现实和情感联结,同样也增加了生者对死亡的恐惧。

一、哀伤辅导理论

丧失(loss)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现象。成长与丧失共存。丧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成长性丧失,创伤性丧失及预期性丧失。丧失可能会给人带来创伤,但哀伤可以修复丧失。哀伤是指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之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与哀悼的反应。狭义的哀伤是指因死亡带来的哀伤。[1]本文所探讨的即是狭义的哀伤。对于哀伤辅导,有不同的理论观点。

(一)哀伤过程假设

由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假设其为过去投资于逝者的心力需要被释放,并转而到新的对象身上(强调隔断生者与逝者关系的联结)。当旧有的联结由于逝者而消失时,如果心力从关系中释放出来,过渡性精神投入(hypercathexis)的过程便会开始。生者的情感会重温与逝者的情感联结,而最终将其转移到新的对象,从而将哀伤画上休止符。如果这一过程遇到干扰,则生者将会停留在与逝者的关系中,从而形成延迟、夸大或病理性的悲伤。[2]

(二)依恋理论

Bowlby认为亲子依恋这种亲密联结会随着成长扩展至其他重要他人。依恋关系影响一个人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包括面对丧亡、分离、陌生环境时的反应。任何关系的瓦解,均会导致焦虑、愤怒、对抗或寻找的行为。悲伤基本上是分离焦虑的一种。因此不同依恋风格类型的个体对待哀伤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

(三)过渡礼仪

阿诺德・凡・盖纳普在《过渡礼仪》中将丧葬礼作为人生仪式整个过程的一个环节来阐述,认为诸如出生、升学、结婚和丧葬等都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盖纳普使用“过渡礼仪”一词概括个人及社会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换过程,并在其著作中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离仪式,即与原社会关系脱离隔绝的阶段;过渡仪式,即从一种状况进入另一种状况的中间或等待阶段;整合仪式,即与新的社会关系结合为一体的阶段。他认为,分离仪式旨在断绝死者的旧有关系;过渡仪式是在为进入新的关系作准备,如在丧葬仪式中的停尸阶段;转移与丧失客体的心理联结,即将心力到新的社会关系,是盖纳普分析的丧葬仪式中的整合仪式。[3]

二、重庆市黔江区丧葬仪式的过程及特点

重庆市黔江区为少数民族混居区域,其丧葬习俗杂糅了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的丧葬文化特性。虽然出现诸多变迁,但其规律大体不变,可以归纳为如下环节:

其一,寿终。当老人病危时,亲人须在逝者身边,即将离世的老人要给后人“封赠”――祝福后人。在老人快咽气时,须为其准备“落气钱”,断气后,将准备好的盆类放于床前,团团跪下,将“纸钱”分张丢进盆里烧尽,同时边烧边念逝者的生卒年月日时和地名,俗称“烧落气钱”。

其二,报丧。首先,逝者咽气后,鸣鞭炮,邻里乡亲听到鞭炮声,就会前来帮忙。孝子须请“先生”(民间信仰中会做法事,以渡亡灵,通晓风水的人)挑选适合下葬的日期,待一切安排好后,管事的人安排报丧。过去是报丧人要一一走到亲戚家中报丧。现在,通讯方便,常用电话直接报丧。

其三,入殓。小殓,大殓。小殓,是指在“先生”选好时辰之后,由亲属把死者尸体从停尸板上放入内棺(棺材有内棺、外棺之分)。入殓时先用孝子的“孝帕”将内棺重新清理干净,不能有灰尘杂物。然后,放进寿枕(内填过筛石灰),最后将穿好寿衣的死者入殓,双脚用“绊脚索”捆上(多少岁缠多少根青色棉麻线),然后在脚跟垫上三角纸钱,俗称“一路富贵”,转世投入富贵门。大殓,一般是在出殡后,在坟地里,外棺合上内棺,所有的亲人在旁看最后一眼,然后清棺,盖上寿被(寿衣寿被只能为单数),寿被均一层一层的盖上,最后合棺。

其四,打绕棺。入殓之后,“先生”会在夜间“打绕棺”,即通过围绕灵堂或棺木唱跳,绕尸(棺)而唱,但是,现在一般均是由歌师(唱孝歌的人)“坐堂”而唱。人们认为,人死了,并不是仅仅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只是灵魂离开了身体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因此,要将已经离开的亡灵接回来,然后给其超度,最后选择吉时,送走亡灵。这个仪式是陪伴逝者的亡灵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免路途孤独。

其五,吊唁。根据与逝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每一个来吊唁的人在丧葬仪式中需要承担的义务不尽相同。与逝者亲缘关系越近,所承担的义务越大,以母舅和女婿为最。一般多有“老被”(也为寿被)、花圈、炮竹及“孝狮”“唢呐”和礼金、鞭炮等奔丧,旧时还有粮食等。

然后是:出殡、下葬、买山、送亮、祭七。

儒家圣贤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言曰,“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因此,可以看出丧事来作为衡量“孝”与“不孝”的标准。同样,丧葬仪式也是生者用来纪念逝者的,仪式描绘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是生命循环的一个正常过程。生者想象冥间的存在,以我们的生活为原型,为逝者创造充裕的物质生活,打理好初来驾到的“人际关系”。

三、丧葬仪式中的哀伤辅导成分

目前关于丧葬仪式的研究,除了对本身仪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对葬礼的功能进行探析。丧葬仪式的功能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下四种:教育教化、文化传承、社会整合及心理情感抚慰。管博丽分析河北农村的丧葬仪式,发现其具有对生者的情感抚慰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伦理教化、文化传承的功能。[4]孙立生对黔东南苗族的丧葬习俗进行了探析,提出人们可以从丧葬仪式中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减少生者对死亡的恐惧,缓解悲伤和焦虑(抚慰功能),以及,加强了家族、宗族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整合功能)。

确认死亡,是首要的且必须完成的任务。逝者死亡后,“先生”选择黄道吉日下葬。下葬前,尸体停于堂屋(厅屋)做道场,在停放遗体的过程中,逝者的亲属都要在遗体前跪拜,哭丧,并为逝者守灵。在守灵期间,歌师在孝歌中,会细数逝者的生平,帮助丧亲者回顾死者的一生,歌颂其事迹。让亡灵接受其亲人的感恩,然后在歌师的歌诵中送走亡灵。让丧亲者,从最初得知逝者死亡消息的震惊,否认、怀疑的情绪状态中,到确切证实逝者已经死亡,再到接受这个事实。

以前,中国并没有专业的科学的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与咨询,当然也就没有哀伤辅导。人们同样会经历亲人的亡故,老者的离世,但没有哀伤辅导,我们的生活仍然继续,并没有形成大的创伤。我们传统民间文化有着其本身的心理维护功能。[16]也许人们不一定意识到仪式中的这些功能或成分,但是它的确存在。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维,钟莠.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185.

[2] 弗洛伊德. 忧郁与哀悼. 见:陈维 钟秀筠. 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6~7

丧葬礼仪篇10

关键词:《晏子春秋》;晏子;齐国;丧葬

《晏子春秋》是记述齐国贤相晏子的一部著作,是研究晏子及同时期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作为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晏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齐鲁文明的重要内容。兹以这部典籍为依据,简单探讨一下齐国当时的丧葬礼俗及晏子的丧葬观。

一、齐国的丧葬礼俗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丧礼为古代的“凶礼”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丧葬仪礼日臻完善。从《晏子春秋》中,可以看出齐国的丧葬礼仪主要有招魂、哭踊、入殓、出殡、守葬等环节。

招魂,古人称为“复”或“复魂”。一般在人死之初,派人拿着死者的寿衣登上屋顶,面向北叫喊死者的名或字(男名,女字),然后将寿衣盖在死者的身上。齐景公的宠妾婴子死后,晏子曾劝齐景公离开死者的房间,因为有位懂道术的客人“将有鬼神之事焉。”此处的“鬼神之事”,显然属于招魂仪式。

哭踊,即哭丧。无声为泣,有声称哭,大哭叫号。此外,人死后还要擗踊。捶胸叫擗,顿足称踊,一般为男踊女擗。庄公被崔杼杀死后,晏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景公听说晏子死后,“行哭而往,伏尸而号”,“操玉加于晏子而之,涕沾襟”,“免而哭,哀尽而去”等,都属于哭踊之列。国君大臣如此,一般的庶民也不例外:逢于何安葬完母亲后,“解衰去,布衣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而不拜,已乃涕而去。”

入殓,是向死者遗体告别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主要指给死者穿衣服。“大殓”指收尸入棺,又称“入柩”“落材”“归大屋”。“大殓”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永远诀别,所以十分隆重。《晏子春秋》中有多处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婴子死后,齐景公守丧三日仍不许入殓;晏子提出“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丧”;晏子“二桃杀三士”后,齐景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

出殡,又称“出葬”“送葬”,即将死者棺材下葬墓室,封土造坟,是丧礼中最隆重的仪式。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在《晏子春秋》中也有不少:景公曾说:“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禁止人家出殡,对活着的人来说是不施恩,对死者则是不讲礼。梁丘据死后,景公要“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齐景公经晏子劝谏后,“乃使男子者袒免,女子发笄者以百数”为盆成适其母送葬。

出殡之后,死者的亲属还要为其守丧,亦称“守孝”“守制”。“守丧”指生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声音、言语、饮食、居处、衣着等方面按照相应的礼仪和规定,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的一种习俗。晏子在为其父守丧期间,“粗衰,斩,苴带、杖、菅屡,食粥,居依庐,寝苫,枕草。”

二、晏子的丧葬观

(一)于生者有施于死者有礼

死者肉体的“安息”之处,人们称之为“坟”“墓”“冢”等。入土为安,坟墓成了死者的“生活场所”,所以古人对墓地的选择十分重视。父母死后合葬是古人的一项习俗,所以后死者便以先死者之墓为墓地。由此,便可能有种种不便。

例如,逢于何父亲的墓地变为宫殿的地基后,他母亲去世后父母的合葬便成了问题,因为没有把死人埋在宫殿中的先例。晏子认为:“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所以“未尝闻诸请葬人主之宫者也”。古时候的国君不侵占活人的住所,不破坏死人的坟墓,因此没有这样的事例。但眼下“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为台榭,残人之墓,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死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仁君之行也。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现在的国君正好相反,这使得活人不能安居,死者得不到安息,必然给国家带来危亡。最后,连景公也认为“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也。”侵占人家的住所,挖毁人家的祖坟,人家的丧事,而又禁止其父母合葬,这样做对活着的人无恩,对死去的人无礼。另外,书中盆成适葬母之事与此类似。

(二)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

成人后死亡,特别是老人寿终正寝的,均有搁在家中最少三日后再入殓下葬的习俗,俗称“隔三朝”。《礼记•问丧》中说:“三日而后殓者,以候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看来古人隔三朝有希望死者复生之意。

齐景在婴子死后三天,拒绝让其入殓。晏子认为“死者之不可以生”,未经景公同意便收殓了婴子。他赞叹古代的圣贤君主:“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收殓死了的人,但不过分亲爱;为死了的人送葬,但不过分悲哀。主张“即毕殓,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收殓死者不报复生的幻想,所备棺椁衣被不要妨害对活人的供养,哭泣悲哀不要伤害了养生之道。若不听从劝阻,将会“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导致外国使者和本国臣子的不满。况且“朽而不殓,谓之戮尸,臭而不收,谓之陈”,陈列尸体和臭肉是“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有违明君的本性,将会受到百姓的指责。

晏子以为,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因自己的宠爱而使丧葬之礼毫无节制,凡事要适可而止,以社稷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

(三)慧眼识佞忠厚葬必忠臣

人们借举办葬礼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怀念,葬礼办地隆重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希望死者得到安息,所以建造豪华的坟墓也情有可原。对国君来讲,厚葬忠臣是理所应当,但若葬之非人也就可笑了。

齐景公认为梁丘据是忠臣,所以在他死后准备把丧事办地隆重一些,把坟墓建造地高大一些。晏子却认为“臣专其君,谓之不忠”,梁丘据并非忠臣。“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劝导国君亲近父兄,对群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究信用的人才算忠。接着反问景公“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如今全天下的人民和财富都归国君所有,但为什么钟爱国君的人这样少呢?晏子点名真正的原因是梁丘据“防塞群臣,拥蔽君”,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最终,齐景公停止了建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对梁丘据厚葬的命令。

(四)勿使民怨君勿使侯轻国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和宠物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了感情。宠物死后,适当地安葬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毫无顾忌地大肆厚葬,恐怕并不合适。

景公在其猎狗死后,命令朝外的官员给它置办棺材,宫内的侍从给它准备祭品,并认为这样做是“细物”,小事一桩。晏子却认为此种做法不妥:“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孤苦的老人受冻挨饿,而一条死狗却享受祭祀;鳏寡无靠的人得不到救济,而一条死狗还占用棺材。如此荒唐的行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百姓如果知道这事,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国君;诸侯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如此便会“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导致百姓的怨恨和诸侯的鄙视。于是景公命厨师杀狗烹肉,拿来和群臣会餐。

丧葬本身无可厚非,但若因做法不当而使得百姓抱怨、诸侯鄙视,那就不是“细物”了。

(五)必有补死者勿深害生者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节详细而完备,在如何具体操作问题上,晏子有他独到的看法:

他曾反对景公把孔子封到尔稽,理由之一便是孔子“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孔子提倡厚葬浪费民财致使国家贫困,主张长久守丧哀而不止,不可能爱护百姓。孔子的弟子鞠语在母亲死后,举行了很隆重葬礼,并且守丧三年,哭声悲痛。景公听说后,对此表示赞赏。晏子却认为:“古者圣人,……非不知能累世殚国以奉死,哭泣处哀以持久也,而不为者,知其无补死者而深害生者,故不以导民。今……崇死以害生,……圣王之所禁也。……此……路世之政,道事之教也。”古代圣人不会竭尽所有来祭祀死者,不会旷日持久地哭泣守灵来哀悼死者,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对死者无益,对生者有害,因此不这样去引导人民。尊崇死者来伤害生者是圣王所禁止的,并不适合为政治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晏子的丧葬观,在变通的基础上,以维护姜齐的统治为主旨。其中许多重要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丧葬仍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