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亲人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01:16:57

胜似亲人作文

胜似亲人作文篇1

在这篇习作里,不管是对苗族老奶奶的描述,还是对热心肠妈妈的叙述,或是对“我”的刻画,都有真情流露其间。或许,仿写并没有真人真事的记叙,但是它让孩子在模仿的状态下,有了难得的机会思考原文给予自己的点点滴滴。

与“欧阳酷炫”的《胜似亲人》相比,这篇习作虽新意无多,但语言流畅,细节描写更为生动且显得真实可感,如“我抱着衣服,悄悄地走了出去。”、“小河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把我的手冻得通红,我咬咬牙,把嘴唇上咬出了一个深深的牙印。”、“这时,老奶奶走了出来,我正在晾衣服,没有察觉到。”等等;其次是结构清楚,尤其是在气氛烘托方面,前后铺垫,恰到好处,浑然一体。

感情的倾注与细节的完美刻画,决定了这篇仿写习作的成功。

鉴于本文的主体内容与“欧阳酷炫”的《胜似亲人》大同小异,因此就不再做分段具体评析了。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我们村子里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的。

我的邻居是一位苗族老奶奶,应该有七十多岁了。老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他有一个儿子,在县里当工程师,一年到头,只可以回来一次,所以老奶奶进进出出总是一个人。

她的儿子每个月寄来一千元,所以,她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老人的手、脚不灵便,行动起来慢吞吞的,总会无缘无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她的儿子也给她请过保姆,可是,不到一个月,保姆就辞职了,原因只有一个:老人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行,不必花那笔钱请人照顾自己。

妈妈是个热心肠,每天出门去买菜时,无论时间多紧,一定要先到老奶奶家,问问是否需要帮她买点什么。有一次,妈妈要上班了,到老奶奶家看了看,发现她家的一件毛衣破了一个小洞,马上坐下来,直到把小洞缝的严严实实,才肯离去。

妈妈经常教导我:“芳芳,你每天把功课做完后,要去奶奶家,帮她干点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嗯?”我总是不住的点头。

有一次,做完功课,我来到老奶奶的家里,看见地上有一大堆没洗的衣服,老奶奶则在睡觉。我抱着衣服,悄悄的走了出去。

胜似亲人作文篇2

奶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只有靠女儿从县城寄回来的500块钱。还靠平时自己捡瓶子卖来的钱功效女孩读书。但小女孩没有辜负奶奶的希望她读书非常刻苦。有时间还帮奶奶扫扫地。就这样小女孩渐渐长大了。

小女孩大了以后干的事就更多了。有空就给老奶奶做家务。但她对学习也很刻苦。

最后小女孩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找到了好的工作。但她每个月无论遇到了多么棘手的事她都要回奶奶家照护奶奶和把这个月的生活费送给奶奶。

胜似亲人作文篇3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用自己枯瘦的手抚摸着一位十几岁小姑娘油亮的秀发,用自己满是皱纹的脸贴着小姑娘白嫩、红润的脸,含着泪说:“孩子,谢谢你!”。你能相信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俩吗?

一个树木茂盛的山谷里,有一个小村庄,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位慈祥的苗族老奶奶,她有一张瘦削而慈祥的脸,总是笑的,好像永远不会发脾气。她的丈夫在很早以前离她而去了,只留下了她一个人独自生活着,他的女儿在几十里外的县城教书,一个月只回来一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了她身上。

在老奶奶家后院不足十米处住着一位汉族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小姑娘的名字叫小花。她长着一张瓜子脸,眉毛弯弯的,一双乌亮乌亮的大眼睛晶莹透澈,神态里带着一种乡里姑娘的野气和稚气。她的父母都是热心肠,一有空就去帮助老奶奶做农活。小花的妈妈还教育小花:“你是一个少先队员,应该去帮助老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花听了,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帮助老奶奶。

胜似亲人作文篇4

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他黑黑的皮肤,干枯的手,身穿黑色的大褂,耳朵戴着银色的耳环,头上包着黑色的头巾,穿着灰色的裤子。她今年80岁了,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几个月才回来一次家,只剩下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度过晚年,偏偏她的手脚不好使,很难出去买菜。幸运的是,她的邻居----小女孩,总是来帮老奶奶干活。

这个小女孩加小玲,她的家并不富裕,但每天放学都来帮老奶奶干些零碎活。一天,小玲写完了作业,看还有很多时间,就想到了隔壁的老奶奶家里还有一堆衣服没洗,急忙跑过去,拿起衣服到河边洗,回到老奶奶家里正准备晾的时候,老奶奶回到家,看见小玲在晾衣服,就走过去对她说:“小玲,你累了吧,那就休息一下吧!”老奶奶用她那满是斑点的手摸着小玲的脖子,脸和小玲的脸贴在了一起,瞧那亲切的样子,看起来真像母女。这时,小玲害羞了:“奶奶,我不累,我长大了还要帮您做更多事呢!”

胜似亲人作文篇5

生活中,关爱的事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开心,有的让你后悔,甚至有的让你悲伤。下面,让我来给你讲一讲。

那一天晚上,狂风怒号,寒风呼啸,外面冷极了,我走在回家路上,路上已经没人了,有一位搭客司机也匆忙地骑着摩托车回家。他走着走着,车子突然不动了,也许是天气冷;也许是车子没油了。只见他一直尝试开动车子,但也无济于事。正当他绝望时,一位路过的搭客司机看见了在发愁的他,坐在车上一动不动。他赶紧上前问,原来是没油了。另外一个搭客司机说:“我用绳子牵着你的车回家吧。”只见没油的司机激动地说:“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如果你没有看见我,我可要推车回家,要推一·二个小时的,你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司机说:“不用谢,无论是谁,只要有困难,我都会帮助的。他说:“把我的车推回去要多少钱?”那个司机说:“不用了,你的心意我领了,你收回去吧。”我看到这感人的一幕,真想对那个好心的叔叔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叔叔,你的心真善良。”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一个真实的故事。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东山小学六年级:姚浩铭

胜似亲人作文篇6

张奶奶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内蒙古人,儿女都在城里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家里只用张奶奶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况且家里又穷,她整天闷闷不乐。

小兰来到张奶奶家,张奶奶在家。小兰见床上有几件脏衣服,于是决定帮张奶奶洗衣服。

小兰从家里拿来一块肥皂和盆子,又抱起脏衣服到河边去洗。小兰平时是勤劳的女孩,洗起衣服来得心应手,一会儿,就把衣服洗干净了。

小兰回到张奶奶家。张奶奶正坐在凳子上盯着房顶发呆。小兰把洗好的衣服地上,走上前,甜甜地叫了声:“奶奶!”张奶奶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抱住小兰,一手摸着小兰的脸,用苍老的脸紧贴着小兰的额头,激动地说:“孩子,我的儿呀!你我的亲人,却比亲人更亲呀!奶奶经常麻烦你,真不好意思。”小兰听了奶奶的话,双手不住地在的围裙上擦,仰着头微笑着说:“奶奶,你别客气,就当我是你的亲孙女吧!”

小兰和奶奶结伴来到院子里,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衣架上,一阵风吹来,一件件衣服高兴地向小兰招手,好像在说:“谢谢你给我洗了个澡,让我变得这么白。”

胜似亲人作文篇7

丽儿是一位善良、朴实的小姑娘,丽儿所在的村寨,只有她们一家是汉族人,其余的大多是苗族人。

丽儿的邻居是黎奶奶,黎奶奶的腿脚不方便,唯一的儿子在城里打工,身边没有亲人。

丽儿的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常对丽儿说:“丽儿啊,黎奶奶身体不好,你应该帮黎奶奶做些事。”丽儿总是爽快地回答说:“OK!”

一天,丽儿吃完中午饭后,想到黎奶奶家还有一盆衣服和床单没洗,便悄悄地来到黎奶奶家,生怕吵醒正在睡午觉的黎奶奶,打好水,拿来洗衣板,就开始洗了,洗着洗着,她觉得用手洗太费力,就干脆脱鞋绾裤,用脚踩着洗,越踩越起劲。丽儿洗衣服床单的声音吵醒了黎奶奶,黎奶奶走了出来,看着丽儿洗衣服床单。因为丽儿正洗得起劲,所以没有看得到黎奶奶,黎奶奶起了过去,望着满头大汗的丽儿,心疼地叫了声:“丽儿!”丽儿顿时吓了一跳,黎奶奶走到她身边,用手摸着丽儿的脸,然后又用脸靠着丽儿,丽儿有些不好意思,黎奶奶对丽儿说:“乖孩子,你比我的儿子还亲。”丽儿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最后,一老一少都开心地笑了。

胜似亲人作文篇8

在村子里,住着几户人家。我是汉族小姑娘,我的邻居是一位苗族老奶奶,她的儿子到城里去了,难得回来一次,我的妈妈是个勤快人,经常到老奶奶家去帮忙买米,买盐,扫地,洗衣服。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我的心里也早早地打定了主意。

在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便蹦蹦跳跳的跑到老奶奶家,呀,家里没人。却看见一大堆的衣服还没洗呢!我便系上围裙,挽上裤腿和袖子,开始洗衣服了,刚洗了一半,正在晾衣服时,熟悉的身影走,我亲切地喊了一声“奶奶”,奶奶了我在帮她洗衣服,一把将我抱在怀里。用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小脸蛋,对我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可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胜似亲人作文篇9

【关键词】《西厢记》;《熙德》;父权;名誉;王权

《西厢记》与《熙德》两部作品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关于爱情和名誉、父权、王权的较量,最终男女主人公在看似胜利了“名誉、父权、王权”的结局中获得爱情,体现了父权的绝对性、名誉的重要性和王权的至高无上。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西厢记》曲词华艳优美,意境诗意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代替的史诗般的作用。《熙德》作为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作,体现了17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向绝对君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

一、都是由父权引发的悲剧

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体现了父权作为封建家族的家长对其家族中的一切人和物拥有最高支配权。特别是在儿女婚姻上,不管是《西厢记》中已亡的崔父的指婚还是《熙德》中的施曼娜之父对女儿婚姻的据顶作用,都是强调了父亲在拥有绝对的儿女婚姻支配权。

“孝”之道,毋庸置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之物,是值得的推崇的。《西厢记》中,为了守“孝”,崔莺莺才暂住于普救寺,这才有张生初见莺莺,便被其美丽容颜撞破了心扉,于是改变了游赏寺院、浪迹天涯的初衷,专心一意地追求莺莺。然而,小女莺莺曾于“老相公在日,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就算是张崔两人两情相悦,就算是张生救了这一番人的性命,崔夫人必须尊照亡夫之言,所以有了“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关于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在中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西方也同样有类似与此的真理,施曼娜也是需要父亲对自己爱人的肯定和对自己婚姻的同意的。因为一掌之仇,唐罗德里格不得不为了父亲的名誉挑战自己未来的老丈人。纵然喜欢施梅娜胜过自己的生命,但父亲的名誉胜过了施梅娜,达到父亲要求后的满足定能战胜内心的痛苦。在维护封建道德的17世纪,父之命难违。

由于父权绝对性,所以悲剧产生——张崔相处于同一屋檐之下,却不能真正的在一起,相思折磨二人;施曼娜与罗德里格因父亲对婚姻的肯定所以更加相爱,更加确定对方,但却又因为罗德里格必须遵守父命和爱人的父亲决斗致其死亡,爱有多深,恨有多深,矛盾有多复杂。

二、名誉都很重要

名誉犹如带着光环的帽子,因为不同人对它有了同样的热切期盼,所以愈显重要。不管是在西方各著作中,还是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名誉都为众人追求之物。作为中西方的名著,《西厢记》和《熙德》也无不例外地在人物形象中体现了对名誉的追求。从婚姻的开始到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历程再到最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名誉贯穿始终。崔母对茵茵婚姻的态度变化和施曼娜父亲对罗德里格的欣赏,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配得上。在封建道德社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只有一个——门当户对。

细看《西厢记》中崔母的态度转变,把女儿嫁于郑恒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完成亡夫遗愿,还有的就是郑家家世显赫,符合崔母对名誉的要求。其后,面对叛将孙飞虎将普救寺层层围住的局面,崔母危急中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予他”,心中定想“能击退贼军之人,必不是非凡之人”。然,却不料,穷困书生张生借朋友杜确之力逼退贼军。张生虽乃礼部尚书之子,但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身一人在赴京赶考路上,根本就不是崔母的理想女婿人选。最后同意张崔相恋,但是得有一前提,那便是张生必须考取功名后来与莺莺相见。

“我们只有一种荣誉,而姑娘多的很”。在《熙德》中,名誉同样也是无处不在。“不是我的欢乐全部凋零,就是我的荣誉布满污点。一个使我不幸,另一个又害得我有愧于生命”。名誉和生命相连,更何况,若是名誉受损,不只是施曼娜不再爱“我”,“我”的家族、“我”个人的仕途将被蒙上污点。即使是面对施曼娜的父亲,依旧叫嚣:“谁敢叫我失去荣誉,谁就怕把我杀死!”施曼娜纵然是美丽的,罗德里格是深爱着她的,然而,“我的名誉要我亲手捅他那么一家伙”,所以情人和名誉相比,罗德里格更爱的是自己的名誉、父亲的名誉、家族的名誉。

三、王权都是至高无上

欧洲17世纪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封建势力最为强大的法国,法国成了一个统一的等级制度深严的君主立宪制典型国家,严谨整饬的古典主义戏剧是对恣肆的文艺复兴戏剧的反驳。这就注定了古典主义戏剧必定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无一处不体现王权的至高无上。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的专制权更是无限的,王权至上,文人武士对功名的追求无一不是为了获得皇帝的认可。君王处于社会家族构成的最高顶点上,以“君王乃民之父母”的思想来行使权力进行统治。

作为反封建等级制度的名作《西厢记》其实是难逃封建君王制度的“魔掌”和王权的至高无上的。虽然作品中,根本就没有“王”的出现。在张生的一生中,从对功名的追求,到获得功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张生对至高无上的“王”所推崇之道的呼应。最后在看似爱情和个人努力“战胜”了封建制度,可是这战胜的直接因素是获得了“王”赐予的功名。张生获得了功名,凭借这功名可以与莺莺门当户对了。这功名虽然是经过个人努力,在封建制度的那时、君王的权利的绝对的,人们的爵位功名终究是必须获得皇帝的批准,所以,圆满的结局还是“王”赐予的。

在《熙德》中体现王权至高无上之处比比皆是。唐狄埃格和唐高迈斯矛盾的产生是因为唐高迈斯不满国王聘请唐狄埃格为太子师傅,王是至高无上的、是绝对正确的,唐高迈斯是不能向王提出异议,才有了与唐狄埃格的争论。施曼娜两度请求国王赐杀罗德里格,寄希望予英明的王,这里不讨论她在请求国王时的矛盾心情,只说她的行为。父亡,请国王允许自己报仇,请国王帮自己报仇,视“国王”为父母,对国王的完全信赖。

文学常常是为政治服务的,传统思想、成长氛围总是能影响作家的创作。就算是第一个提出“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的王实甫先生在《西厢记》中,同样的于细小微妙处难脱封建专制制度影响。17世纪的法国是一个统一的等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文学上古典主义盛行。高乃依先生打破了创作的“永久不变的原则”——“三一律”但是,强大的封建势力无一处不在作品中显现,《熙德》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的扭曲舞者。文学是无国度的,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往往总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所以王实甫先生和高乃依先生笔下能够跳动着的相同的音符。

【参考文献】

[1]翁敏华,陈劲松.四大名剧精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段启明.西厢论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安意如.观音[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江伙生.感情的结晶 理性的胜利——试论高乃依的《熙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胜似亲人作文篇10

父亲要做到――

第一,能赚很多钱,同时能有很多时间陪太太和孩子(供养功能);

第二,能保护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护佑功能);

第三,能够设定家庭规则维持家庭结构(规训功能);

第四,能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传道功能);

第五,父亲要比其他男人强大有力,至少也要比妈妈强,就是说,父亲要是个很Man的男人(胜利功能)。

这5大功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加和削减。

近年来美国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一本手册《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定义了成功父亲的7个功能:和孩子的母亲培育积极的关系;花时间陪孩子;养育孩子;恰当地规训孩子;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保护和供养;成为孩子的模范。

对比这两种定义,可以看到,传道功能被弱化了,而胜利功能基本上被删除了。

但是,被弱化的传道和胜利功能,可能恰恰能在孩子的意识领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先看传道功能。在传统意义上,父亲不应仅仅给孩子一堆钱。比尔・盖茨如果给他的孩子们一人100亿美元,人们对他“父亲”这个角色的评分最多是50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多元价值的社会,父亲很难传递一套价值观给孩子。况且,很多父亲,他们自己的父亲在“传道”这一功能上也是缺席的。

而胜利功能之所以被删除,是因为它本身就与“父亲”的其他功能相冲突,形成悖论――如果一个现代父亲仍像古代武士一样追求胜利,那么他就很少有时间、有精力来完成其他功能;但是孩子和孩子的母亲,以及这个男人周围的人,却总是期望他成为一个胜利者。

孩子,尤其是儿子,总是期望“我的爸爸比你爸爸厉害”,期望自己的父亲能够胜过母亲。比如英国电影《人生驾驶课》中的少年,听到父母离婚,让他最愤怒的事情是,“爸爸,你作为一个男人,怎么能够让她甩了你,而不是你甩了她?”“胜利功能”对儿子们是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