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十篇

时间:2023-04-05 21:20:45

束手无策篇1

1. 这表明疫苗能够防止感染却对已经进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束手无策。

2. 但对于重建国家这一世俗而实际的任务,知识分子们却束手无策。

3.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4. 但骨痛,尤其是膝盖骨关节炎仍然让很多研究者束手无策。

5. 中国乃新兴大国,但在发挥全球影响力方面她仍然表现的束手无策且缺乏决心。

6. 正如那些评论一样激烈,对于人们对政府信心的崩塌,他们也束手无策。

7. 滚滚的山洪直衝下来,大家束手无策,只眼睁睁地看着堤防被衝垮。

8. 他们看起来就像一个束手无策的委员会。

9. 组织者邀请的与会人数超越其接待能力,当人们抵达时,组织者感到束手无策。

10. 这些年轻人做事都靠电脑,但只要一停电,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11. 他说,由于所有的办法都行不通,联邦政府已经束手无策了。

12. 休斯在那里束手无策,足有分钟。

13. 如果你感到很没有动力,束手无策或者是特别不愉快时,你应该考虑一下,做一个小变化。

14. 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15. 就在前几年,中国成功的占领了香港,从英国人手中夺去了这块土地,人们却束手无策。

16. 财富税在任何地方都让人束手无策,不是因为对财富征税不对,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定义和辨别有着巨大的实际困难。

17. 当短期利率几近为时,证据表明中央银行并不是束手无策。

18. 但是他也束手无策。

19. 而我们的经济对此束手无策。

20. 作为一个以深受天气变化无常之累而著称的国家,我们在面对大雪时却显得如此束手无策,这让我感到奇怪。

21. 信贷紧缩已经使得一些医院束手无策。

22. 工程单位虽然运来堆土机,但看着来势汹汹的土石流,也是束手无策。

23. 这个问题实在牵扯太广,决策部门一时也束手无策。

24. 但要在解决问题还是束手无策之间做选择之时,至少有一点让代表们感到宽慰:现在的形势比一年前有所好转。

25. 然而,欧元的追随者低估了危机到来的突然性和严重性,使得领导者束手无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危机使得欧盟政治紧张化。

26. 与耐克一样,那家日本出版社看起来也束手无策。

27. 对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事情,管理层也是束手无策。

28. 孩子过敏,太小又吃不了中药,妈妈也是束手无策。

29. 对于黑客入侵,大部分站长束手无策。

30. 休斯在那里束手无策,足有分钟。

31. 他们看起来就像一个束手无策的委员会。

32. 信贷紧缩已经使得一些医院束手无策。

33.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34. 这表明疫苗能够防止感染却对已经进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束手无策。

35. 但对于重建国家这一世俗而实际的任务,知识分子们却束手无策。

36. 但骨痛,尤其是膝盖骨关节炎仍然让很多研究者束手无策。

37. 中国乃新兴大国,但在发挥全球影响力方面她仍然表现的束手无策且缺乏决心。

38. 正如那些评论一样激烈,对于人们对政府信心的崩塌,他们也束手无策。

39. 滚滚的山洪直衝下来,大家束手无策,只眼睁睁地看着堤防被衝垮。

40. 组织者邀请的与会人数超越其接待能力,当人们抵达时,组织者感到束手无策。

41. 这些年轻人做事都靠电脑,但只要一停电,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42. 他说,由于所有的办法都行不通,联邦政府已经束手无策了。

43. 如果你感到很没有动力,束手无策或者是特别不愉快时,你应该考虑一下,做一个小变化。

44. 就在前几年,中国成功的占领了香港,从英国人手中夺去了这块土地,人们却束手无策。

45. 财富税在任何地方都让人束手无策,不是因为对财富征税不对,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定义和辨别有着巨大的实际困难。

46. 当短期利率几近为时,证据表明中央银行并不是束手无策。

47. 作为一个以深受天气变化无常之累而著称的国家,我们在面对大雪时却显得如此束手无策,这让我感到奇怪。

48. 工程单位虽然运来堆土机,但看着来势汹汹的土石流,也是束手无策。

49. 这个问题实在牵扯太广,决策部门一时也束手无策。

50. 但要在解决问题还是束手无策之间做选择之时,至少有一点让代表们感到宽慰:现在的形势比一年前有所好转。

束手无策篇2

有关束手无策造句【1】

1. 政府束手无策,民众只好自求多福。

2. 与耐克一样,那家日本出版社看起来也束手无策。

3.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4. 在当时条件下,对瘟疫几乎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于装神弄鬼。

5. 滚滚的山洪直衝下来,大家束手无策,只眼睁睁地看着堤防被衝垮。

6. 但要在解决问题还是束手无策之间做选择之时,至少有一点让代表们感到宽慰:现在的形势比一年前有所好转。

7. 但骨痛,尤其是膝盖骨关节炎仍然让很多研究者束手无策。

8. 休斯在那里束手无策,足有20分钟。

9. 这个问题实在牵扯太广,决策部门一时也束手无策。

10. 他们看起来就像一个束手无策的委员会。

有关束手无策造句【2】

1.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2. 一个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处逆境束手无策。

3. 像他这样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束手无策。

4. 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

5. 选择,一个熟悉的名词,可真面对时又会束手无策,你冲了,你挺过去了。那么你也就成功了。气馁了,站不起来了,也就失败了。谁会承认自己失败?让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走出自己的风格。

6. 医生的无知会给病人带来灾难。一个医生,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那是失职和羞耻,也是医生最大的痛苦。

7. 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8. 单位发不了工资,他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9. 在情感的海上,没有指南针,只好在奇异的事件前面束手无策地随意漂流。

10. 财富税在任何地方都让人束手无策,不是因为对财富征税不对,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定义和辨别有着巨大的实际困难。

11. 政府束手无策,民众只好自求多福。

12. 与耐克一样,那家日本出版社看起来也束手无策。

13.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篇3

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法宝

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人,需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进行治疗。究竟选择哪种方法治疗呢?这不仅是医生的首要问题,也是病人及家人最关心、考虑最多的问题。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有三大法宝,即手术、化疗和放疗。

三大法宝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来说,手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对于部分中期肿瘤患者,手术除能根除肿瘤本身,还可对其周围组织进行清扫,防止肿瘤的扩散和转移。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直接观察和触摸到肿瘤,根据其大小、范围及恶性程度制订手术方案。如在手术中,做病理检查可使其手术更加准确。对于部分手术后的患者,为防止肿瘤复发扩散,医生常采用化疗的方法。

化疗

化疗是指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它分为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即向静脉推注药物。局部化疗是有选择地向肿瘤及周围血管注入药物,即介入疗法。其使用范围已从过去单一的血液系统发展到可治疗多系统肿瘤,如绒癌、恶性淋巴瘤、肾胚细胞瘤等。如果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还可以治疗诸多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小细胞癌、黑色素瘤、骨肉瘤等。

然而,化疗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全身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恶心、呕吐、黏膜溃疡、脱发、白细胞下降等。有的患者因无法忍受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得不中止治疗。目前一些新型化疗保护药已投入使用,为化疗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放疗

对部分手术后的病人和中晚期肿瘤患者,医生常采用放疗或化疗加放疗的方法。放疗即为放射线治疗肿瘤。目前有许多种:后装机、加速器、伽马刀以及X刀等。各种放疗机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肿瘤。后装机,最适用于管腔部位发生的肿瘤,如宫颈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加速器则适用于体部外照射,其定位准确,射线调节范围大,所以应用也最广。伽马刀目前最适用于脑部肿瘤。近年来投入临床应用的X刀,不仅用于颅胸部肿瘤,还适用于体部肿瘤,其定位准确,大剂量、多角度、多聚焦肿瘤照射,更受医患人员的欢迎。但后两种放疗,治疗价格昂贵,也使许多病人“望而却步”。

在放疗过程中,射线除杀伤肿瘤细胞外,常可累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并产生放射反应。其症状与化疗大致相同。但随着放疗设备的改进,其反应程度已得到控制和改善。

肿瘤的手术分类有多少

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手术是首选的,但就一个患者来讲,能否进行手术,采取何种手术,则要取决于其年龄、身体状况(有无严重的慢性病)、肿瘤的发展程度和经济状况等。从手术的目的来看,可简单地把肿瘤的手术分为以下几类:

诊断性手术

指通过手术切取组织活检,或切除器官、组织活检,从而做出确切诊断。活检的第一要求是,取样大小足够病理诊断之需要,有时为获得准确诊断,需要多处取材甚至反复活检。如临床疑为癌,一次阴性活检不得为凭,再次活检至关重要,甚至有时有的肿瘤需整个切除后方能确定是否为癌(如直肠绒毛状肿瘤)。

预防性手术

指切除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等,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根治性手术

是针对恶性肿瘤的特色手术,其目标是“治愈”,即切除肿瘤病灶及其附近足够范围的组织,同时,还需根据病情,清除肿瘤区域淋巴结。这种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在某部位的生长而没有向远处转移的病人。但严格来讲,现有的各种检查方法,都无法准确地指明癌细胞在组织器官内的扩展范围,故手术治疗是相对地切除所有肉眼所见的癌组织。因此,根治性手术并不一定能根治,临床外科许多癌症病人接受根治性手术后,不久又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转移,致使根治性手术失败。如果做根治性手术时将切除的淋巴结扩大到习惯范围以外,则称之为“超根治术”。目前已广泛使用的根治术有下列数种:乳腺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贲门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

姑息性手术

束手无策篇4

1、从我们两心相许那天起,老天爷就像是把一切都注定了似的,看去貌似偶然,其实在劫难逃。

2、自从遇见你的那一天,我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你姣好的面容也躲不开我难以自持的追逐。

3、他本以为自己已安全了,没想到一不留神陷入泥潭,真是在劫难逃阿!

4、面对花丛中五彩斑斓的蝴蝶,我束手无策,忽然它不小心撞进蜘蛛网,看来在劫难逃了。

5、人们在原始森林碰到五彩斑斓的毒蛇往往束手无策,万一被咬,基本在劫难逃。

6、我军已经将日军团团包围,他们今天在劫难逃了。

7、股票市场再一次动荡,单位老许这一次在劫难逃,他所有的股票都跌了。

8、虽然那些鱼肉百姓的蛀虫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很逍遥,()相关部门对他们束手无策,但终有一日在劫难逃,人民会最终给他们宣判的。

9、面对天灾人祸,我们都束手无策,在劫难逃。

10、只因他平时交友不慎,引狼入室,如今在劫难逃了,被骗几万!

11、今天我在课上和同桌大谈,只听一声咆哮,就看见老师不慌不忙朝我走来,额,在劫难逃了。

束手无策篇5

1、从我们两心相许那天起,老天爷就像是把一切都注定了似的,看去貌似偶然,其实在劫难逃。

2、自从遇见你的那一天,我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你姣好的面容也躲不开我难以自持的追逐。

3、他本以为自己已安全了,没想到一不留神陷入泥潭,真是在劫难逃阿!

4、面对花丛中五彩斑斓的蝴蝶,我束手无策,忽然它不小心撞进蜘蛛网,看来在劫难逃了。

5、人们在原始森林碰到五彩斑斓的毒蛇往往束手无策,万一被咬,基本在劫难逃。

6、我军已经将日军团团包围,他们今天在劫难逃了。

7、股票市场再一次动荡,单位老许这一次在劫难逃,他所有的股票都跌了。

8、虽然那些鱼肉百姓的蛀虫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很逍遥,()相关部门对他们束手无策,但终有一日在劫难逃,人民会最终给他们宣判的。

9、面对天灾人祸,我们都束手无策,在劫难逃。

10、只因他平时交友不慎,引狼入室,如今在劫难逃了,被骗几万!

11、今天我在课上和同桌大谈,只听一声咆哮,就看见老师不慌不忙朝我走来,额,在劫难逃了。

束手无策篇6

关键词:社会管理;乡镇干部;监督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33-02

一、乡镇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主要监督约束机制

1.制度约束。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既需要教育引导乡镇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更需要从制度机制上强化约束,用刚性的制度来约束乡镇干部的行为。目前社会管理中,制度约束是乡镇干部监督约束机制中的最基础的约束形式。目前,已经建立了“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干部驻村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干部问责制度”等6项制度,从制度上加强规范,以制度管人,规范干部管理,切实地转变干部工作作风[1]。如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土城镇为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对“上班松散”现象的硬性约束,先后出台《镇干部机关工作纪律十项制度》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的通知》、《年休假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镇干部每周在镇上班不少于4天,下乡不少一天,公务外出必须履行请假制度,镇党政一把手外出必须向党委办秘书告知,镇干部请假必须党委书记批准,镇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建立了干部点名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公车使用制度等,有效加强对“上班松散”的管理。

2.权力约束。《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健全权力监督约束机制能够防治权大于法,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在乡镇干部监督约束机制中,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江西省萍乡市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有效防止了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主要从两方面着手:(1)完善农村基层的民主决策制度。在进一步完善乡镇集体决策制度,明确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规定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同时,注重规范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中的民主决策程序,明确民主决策内容,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根据授权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级组织不能包办代替。同时还规定村级事务中重大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听证程序,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的村级事务听证小组论证,表决同意后方可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2)实行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方式。在全市64个乡(镇、街)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年底在全市823个村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医院、学校和基层站所的办事公开制度也相继推行[2]。

3.纪律约束。纪律就是执行力、战斗力。只有加强纪律,才能保持意志和行动的统一,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总的来讲,当前乡镇政府的纪律观念是比较强的。如四川省南允市严格工作纪律,杜绝乡镇干部“走读”现象。通过电话查岗、明察暗访等有效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生活远离群众、工作蜻蜓点水、纪律涣散、作风飘浮的“走读干部”、“候鸟干部”,进行批评、诫勉,直至免职。

4.道德约束。道德对人的约束是软约束,其起作用的最佳状态,是将其内化为从政者的品质和精神。乡镇干部是最基层干部,应能最体恤民情,也要最关爱民生。长期以来,中国对乡镇政府道德上的建设很重视,通过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树立标杆,提出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同志也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道德”对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尤为重要,部分乡镇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的用人制度标准。如山西省河津市除了按照国家和党内相关规定的要求以外,新出台的《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中还规定:拟提任的干部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者不能当领导干部,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在孝敬父母后,还特别注明是“夫妻双方”。组织部门在考察县市、乡镇局级领导职务拟任人选时,要考察其德、能、勤、廉、学等各种情况。

二、乡镇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现在许多地方,乡镇党政“一把手”集诸多权力于一身,又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如脱缰野马,致使“一把手”成为“一霸手”,成为当地的“土皇帝”。很多人以权换钱,有些村管圈地建工厂,占地建别墅,成为腐败分子,当地老百姓只能敢怒不敢言。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

2.制度约束滞后。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且依靠制度反腐倡廉,对乡镇干部管理和约束的制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缜密。但是仍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忽视制度约束,使制度约束无法达到有效的成果,对乡镇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嘴巴上,部署安排多、督查落实少,口头喊得多、动真格的少,规范约束、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奖励惩罚等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缺乏对乡镇干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3.纪律约束难落实。乡镇处于一切工作的最基层,各项政策措施要落实都离不开乡镇干部的努力。但是很多地方对乡镇干部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实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量化积分考核挂钩。没有建立起目标明确、效能管理的评价体系,存在乡镇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虽然有考勤制度,但是“走读干部”上班迟到点,下班提前点,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还很严重,导致乡镇机关干部组织纪律制度形同虚设,更是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4.道德约束标准难定。做人要讲人品,做官要讲官德。乡镇干部的道德建设要有道德上线和道德底线两个方面的要求。但是目前对乡镇干部道德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不够重视,以至于不少乡镇干部守不住底线,成为腐败分子。在乡镇干部管理和约束的制度中,也缺少对道德进行管理和约束的内容。在干部选拔过程中,主要看思想政治方面的表现情况,却没有将道德作为选拔的指标;在公开选拔过程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难以考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道德指标难以量化。

三、乡镇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监督约束机制的完善对策

1.法律约束。国家法律对乡镇干部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行为予以许可和保障,但是同样对其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将权力关进“笼子”里,以保证乡镇干部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准确行使职权,忠实执行公务,不滥用权力,依法行政。

2.制度约束。干部受到政府内部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是政府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提高制度约束有效性的关键是,要不断完善政府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授权体系细化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日常行为规范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来引导和激励乡镇干部自觉规范行为。在乡镇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方面,要规范选人用人,可以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竞争上岗制、公开选拔制和公开推荐值。管理制度越细化,干部的大局意识越强化。良好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是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3.权力约束。目前,许多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权力集中,俨然成为腐败的温床。因此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科学分解乡镇干部“一把手”的权力,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是非常重要也是紧迫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切实落实选举民主,将乡镇党政“一把手”的选择权交给选民,从根本上改变自上而下的权力授受机制,对乡镇党政“一把手”坚持差额选举,实行严格的任期制,任期内不得随意调动,对连任届数作出明确规定。(2)明确界定乡镇干部的权限、职责以及对人、财、物、事管理的方式,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实行党政分开。(3)实行参与式决策,使决策过程透明化[3]。

4.纪律约束。乡镇干部要遵守工作纪律,同时受到党组织、纪检、监察等组织系统的纪律约束。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约束措施,需要与以政府治理、授权体系为核心的制度约束进行进一步的协调、配合与整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需要严肃干部工作纪律,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日常管理,落实各种考勤和请假制度,明确各个职位乡镇干部在各个环节所应负的责任,对违反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追责,并且加大失察的惩戒力度。

5.道德约束。指受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约束。中国文化具有注重个人修养的传统,道德约束是发挥乡镇干部自律意识、实现内在约束的重要手段。但道德约束需要与制度约束等措施相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持久的作用[4]。乡镇干部由于受到来自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要对其进行道德再教育,通过乡镇干部建立起道德体系,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并通过表彰奖励、警示性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激励,以防微杜渐,维护政府和乡镇干部的清廉形象。

参考文献:

[1] 龚海祥.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思考[J].领导论坛,2011,(155):15-17.

[2] 韩晓波,肖湘雄.建立乡镇领导干部长效激励机制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29-31.

束手无策篇7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保护性约束;护理对策

精神科对病人进行保护约束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精神病人因精神症状所致,常可出现严重的兴奋躁动、自伤自杀、他伤和逃走等危害行为。为了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在护理过程中,经常采取约束用具的方法来保护病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约束保护术是一项规范的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捆绑技术,包含着一定的医疗风险[1]。在保护性约束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容易出现骨折、皮肤损伤、神经麻痹、压疮甚至窒息等不安全事件,由此引起的医患纠纷成为阻碍科室发展和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索老年精神病人保护性约束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及有效护理,我院精神老年科自2010年05月至2011年1月对保护性约束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安全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病例系2009年11月~2011年1月间入住我科的的精神病病人,入组标准:符合CCMD3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伴有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逃走和行为紊乱等危害行为。符合上述条件者186例,均选男性,年龄大于50岁,平均年龄64.45±2.20岁,病程大于3月、皮肤完整、无肺部感染。2009年11月至2010年04月96例为对照组,2010年05月至2011年1月实施约束患者90例为实验组。抽样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实施约束前,年龄、病程、疾病诊断标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约束护理。

1.2.1.1解释沟通 在患者精神症状急性期,多人协助采取保护性约束。告诉患者不要害怕。劝导患者不要过分挣扎,以免消耗体力,询问患者以了解需求。

1.2.1.2实施约束根据病人情况合理选择保护用具。我科使用的是将约束带打成双套结或连马结的简便约束。这种结不会因病人躁动挣扎而越套越紧,在保护时用布垫包裹手腕或足踝,将套结在棉垫外稍拉紧。

1.2.2实验组采用保护约束安全护理对策。

1.2.2.1约束准备 新入院病人请家属填写好保护约束知情同意单,告知家属在必要时我们将对患者实施保护约束。将老年精神科大病房(床位16张)作为保护病人重点病房,所有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均安置在重点病室。严格按照保护约束操作流程进行约束、观察并及时填写好保护约束登记表。

1.2.2.2加强安全护理意识 参加保护约束的人员必须通过精神科组织的保护约束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熟悉病人病史,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可不用时尽量不用,严禁用约束惩罚病人。由医生下达医嘱,办公室护士向在场患者家属充分讲解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家属理解,专业护士写好护患沟通记录。临床班护士为病人做好心理安抚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恐惧和不安情绪。在场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严肃认真、紧密配合以体现真正爱护病人为出发点,以免引起病人反感或产生敌对情绪。老年病人骨质脆弱,极易发生骨折,加之病人在病情发作期间存在激惹、不合作、不知避讳危险,故在约束躁动病人时不能强拉一个肢体,以防扭伤及骨折,尽量保持功能位置,用力要平衡,步调一致,避免用力过猛,防止在保护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工作人员不够时用增加班次的方法缓解人员紧缺。

1.2.2.3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发病期间及步态不稳易跌倒或坠床,在无24小时留陪的情况下,为防止病人跌倒或坠床,适时给予保护约束,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作人员陪同扶持散步、解大小便;对于长期卧床的老老年病,因躯体疾病较多,常常伴有氧管、尿管、胃管或床旁心电监护,为防止病人抓扯管道也适时使用保护约束。此时,认真做好各管道护理,给予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痰,必要时吸痰。预防病人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1.2.2.4关注约束相关情况 临床及夜班护士24小时连续注意病人动态,防止病人自行解除约束带发生自缢或受到其他病人伤害。注意保护肢体的姿势和松紧度,根据病人情况调整肢体于功能位或解开约束带,以免发生褥疮、皮肤损伤或窒息等意外。

1.2.2.5做好基础护理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定时通风,同时注意病人保暖。杜绝一切危险物品。认真做好生活、饮食及其它基础护理。保护约束的病人中严重抑郁及被害妄想拒食拒饮者,要保证病人进食水,尽量安慰劝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注意鼻饲饮食的观察与护理。躁狂病人体力消耗大,我们多使用诱导方法以保证足够食水量,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或衰竭。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并及时递便盆、处理大小便,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尊重患者隐私,减少身体暴露部位。老年病人皮肤干燥,抵抗力也下降,适当使用甘油可缓解或减低皮肤损伤。

1.2.2.6适时解除约束 病人精神症状好转后,及时解除保护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约束带严加保管,认真交接班。

1.2.3观察指标

1.2.3.1臂丛神经及臀丛神经有无麻痹、皮肤有无损伤等。

1.2.3.2解除保护后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肢体功能、水电解质、活动力度、皮肤情况、自解约束带人次数、肺部感染等情况。

1.2.3.3统计两组因约束而引发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2.3.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比较以概率法进行X2 检验。

2 结果

对实验组9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约束安全护理对策后,通过高质量的保护性约束护理,多项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保护性约束安全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保护性约束安全护理对策是安全护理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医院风险管理。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而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护士必须掌握的特殊操作技术,精神病人在保护性约束时常有保护意外的情况发生。对照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对患者的尊重及有效的保护不够,由于没有严格的护士行为规范、严格的保护约束流程和护理管理者的监控,少数护士缺乏保护约束安全知识,病人稍有不合作就认为约束是首选方法,没有进行耐心劝解及准确的约束评估。实施安全护理对策,护士在保护约束时选择性参考,再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增减。根据对病人安全的危害性及问题重要性,确定优先解决的护理问题,合理安排安全的护理方式,约束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3.2保护性约束安全护理对策可减少护患纠纷,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护士经常使用的有效护理手段,但多数家属对约束持有反对或不支持态度[2]。对照组由于没有进行保护约束告知义务,患者家属不理解约束的意义而发纠纷。实验组注重及时有效地做好了护患沟通工作,给家属举例讲解约束的目的如:小儿静脉穿刺、抽血时也进行适当约束,家属比较容易接受。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自知力的恢复,明白了这是一种保护手段,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使用,有效增强了患者与家属的理解程度,赢得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化、人文化、规范化和证据化,使病家满意,护患纠纷率明显降低。另外,在这个患者维权意识大大提高的年代,在顺应举证倒置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保护自我。参照流程规范化、合理化从事医疗活动,可以真实、准确地记录约束病人的全过程,为自己的护理行为留下文字依据。即使遇到医疗纠纷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3]。

3.3保护性约束安全护理对策,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遵医行为与主动性差,多系被哄骗、诱导而来,抵触情绪较大。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4]。对照组在病人约束期间基础、生活护理效果不佳,约束解除后也没有及时做好安慰解释,让患者误解为这是在惩罚自己,给其心理上留下阴影,对以后的治疗及护理带来负面影响。 实验组将保护约束的安全护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高度重视治疗性沟通的作用,尽量做到患者自愿情况下进行保护,增加了病人的理解度。对被约束患者专人负责,重点护理,特别是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辅以正确的药物治疗。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口腔护理。及时更换、更换尿湿的床单位。此外,解除约束后,工作人员关心体贴病人,根据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合理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较明显。

与传统保护方式比较,实施保护约束安全护理对策结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精神科护士要不断努力学习精神科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知识,注重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保护性约束使用规范以及改良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有效、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高玉霞. 对住院精神患者约束保护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2006 10 (7):660-661.

[2]杨庆雄. 精神科临床保护性约束对病人及家属调查分析? 2005 11(5):421-423.

束手无策篇8

[关键词]CDMA 协同优化 频点分配 业务态切换 空闲态待机 同PN技术

1 引言

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经过近几年大规模建设,室外覆盖已比较完善。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覆盖需求日益增多,室外基站信号已不能满足相对集中的楼宇内用户通信质量要求。在高层建筑内手机能够收到的导频信号数量较多且强度相当,在众多信号作用下,难以形成保证通话质量的主导频信号,即产生高层导频污染,从而引起呼叫失败、掉话、通话质量差和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现象。CDMA现网中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描述如下:

(1)导频污染严重。高层导频污染导致用户感知差。投诉和申告事件多。室内覆盖网络吸收话务量低,室内用户占用室外大量网络资源。

(2)PN码资源不足。目前CDMA网络中大规模采用RRU信源替换了室内分布的直放站信源,而每个RRU需分配相应的PN:5马,导致密集城区PN码资源紧张。若PN分配不合理则可能引起PN干扰,导致FER(误帧率)升高和掉话发生。

(3)邻区规划困难。由于高层建筑新增的RRU信源之间、RRU与室外宏站之间均需要配置两两邻区关系,使得邻区列表超大,可能引起邻区列表长度受限。给邻区规划带来困难。

传统的室内外同频组网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这三个根本问题,本文将对此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并分析优化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

2 策略分析

针对CDMA网络高层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尽量消除高层导频污染;(2)节约PN码资源分配。

以密集市区相邻的两栋建筑为例,将高层建筑划分为高层信号区和低层信号区,高层信号区采用室内专用频点,室外专用频点以伪导频形式协助进行切换;超大型建筑可划分出几个高层信号区,分别采用不同的信源(RRU)进行覆盖,采用室内专用频点;低层信号区作为室内与室外信号的过渡区,采用室外专用频点。同时,相邻两栋建筑的低层室内信源RRU3和RRU6采用同PN技术(图1中RRU3和RRU6分配相同的PNe),以节约PN资源。详细策略描述如图1所示。

在高层引入室内专用频点,采用室内和室外异频技术,使得手机无论在室内何处,都可以驻留并起呼在该室内专用频点上。由于该频点是室内专用,外部网络无此频点,可以有效避免高层导频污染并获得满意的前向Ec/Io,保证通话质量。同时,将高层和低层的切换区域控制在楼宇内,以切换成功率高的伪导频辅助硬切换实现,而低层楼宇与外界的切换为普通软切换。

该策略涉及三个关键方面:(1)室内外频点的合理分配策略;(2)合理的空闲态待机和业务态切换策略,以保证高层与低层、室内和室外的平滑切换;(3)同PN技术策略。下面着重对这三个关键点进行讨论。

2.1 室内外频点合理分配策略

中国电信cDMA网络目前已获批使用频点为:825MHz~835MHz(上行)/870MHz~880MHz(下行),对应图2所示的37~283共7个频点,其中EV-DO对应频点从37频点开始往右使用,CDMA 1×对应频点从283开始往左使用。中国电信正申请次800M频率的使用权限:821MHz~825MHz(上行)/866MHz~870MHz(下行),其中821MHz~824MHz/866MHz~869MHz频段。国家无委之前分配给天宇通信公司和铁道部使用开展无线数传业务,申请难度较大。所以次800M频率中可用的新频率为:824MHz~825MHz(上行)/869MHz~870MHz(下行),对应图2所示的1013号频点。

鉴于目前市区CDMA 1X网络以2~3载波(对应283/201t242频点)为主,EV-DO网络以1~2(对应37/78频点)载波为主,对于室内外频点的分配策略建议为:室内专用频点优先建议采用1013号频点,119和160号为室内备用频点,室外专用频点选用283/201/242/78/37号频点。

2.2 业务态切换和空闲态待机策略

(1)业务态切换策略

高层信号区一低层信号区一室外信号区切换策略如下(图3):

1)手机由高层信号区1到高层信号区2,由于室内专用频点设置相同,故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为普通的同频软切换,遵循普通软切换算法,本文不做详细讨论。

2)手机由高层信号区2到低层信号过渡区,由于低层信号过渡区配置了伪导频(对应室内专用频点),随着高层信号区2的导频强度变弱和伪导频信号变强,触发伪导频辅助硬切换。由室内专用频点1切换到室外专用频点。

3)手机由低层信号过渡区到室外信号区,由于占用频点为室外专用频点,二者属于普通的同频软切换。

4)在高层信号区窗边区域,可能会发生与室外信号的直接切换,此时可通过手机辅助硬切换完成由室内专用频点到室外频点的切换。若高层信号区的室内信号始终无法在窗边占据主导频并且由较远的基站信号越区覆盖,则要考虑对室内覆盖系统做适当的改造以增强室内信号导频强度;并且通过优化手机辅助硬切换的相关门限,使得切换区域尽可能远离建筑物;同时对越区宏站信号加以控制,减少室外宏站对高层信号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用以上手段可有效实现避免出现窗边乒乓切换。

室外信号区一低层信号区一高层信号区切换策略如下(图4):

1)手机由室外信号覆盖区到低层信号过渡区,由于室外频点设置相同,故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为普通的同频软切换,遵循普通软切换算法。

2)手机由低层信号过渡区到高层信号区2,由于高层信号区2配置了伪导频(对应室外频点),随着低层信号区的导频强度变弱和高层信号区2的伪导频强度变强,触发伪导频辅助硬切换,由室外专用频点切换到室内专用频点。

3)手机由高层信号区2到高层信号区1,由于占用频点为室内专用频点,二者属于普通的同频软切换。

4)在高层信号区窗边区域,若手机起呼时占用室外频点,随着用户由窗边向室内移动,可能会发生由室外信号到室内信号的直接切换。由于高层信号区已配置了室外频点的伪导频,可触发伪导频辅助硬切换完成由室外频点到室内频点的切换过程。

(2)空闲态待机策略

1)手机在高层信号主覆盖区开机或起呼

此种情况下,手机由伪导频导引直接驻留在室内专用频点上,并且在室内专用频点上进行待机或起呼。

2)手机在高层信号区窗边区域(即高层信号区覆盖边缘)开机或通话结束

在高层信号区窗边开机或通话结束时,手机都会进行初始化过程。目前部分手机会记录上次通话结束时占 用的频点。并优先回到该频点进行初始化,其它手机都会回到基本业务频点(即283频点,本文列为室外专用频点之一)上进行初始化。在高层信号区窗边区域,若主导频为室内专用频点,或者上次通话结束时占用的频点为室内专用频点,则手机开机或通话结束后在室内专用频点上进行初始化,这种情况后续操作与1)相同;若主导频无法占到室内专用频点,手机可能会在室外基站的室外专用频点上进行初始化,根据室外基站的多载波参数配置,选择相应的室外专用频点进行驻留和起呼。

3)手机在低层信号区窗边区域开机或通话结束

这种情况与在高层窗边开机情况相类似,所不同的是低层室内信号区与室外信号采用同样的室外专用频点,只发生普通软切换。

2.3 同PN技术应用策略

同PN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目前中兴、华为设备均可同时支持同PN技术在1X和EV-DO两种网络上实现。在物理上原本是两个或以上的扇区,利用同PN技术可合并成一个大扇区,即某个区域原来存在几个不同PN信号,可合并成一个PN信号进行覆盖。这种技术模式对于话务不甚高的区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很好地改善小区覆盖性能,缓解导频污染,特别是提升小区边缘区域信号覆盖质量,明显降低边缘区域信号干扰,对于具有自干扰系统特性的CDMA网络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配置同PN模式还可以节省宝贵的PN资源,提高网络PN规划的效率。

在本文的室内外协同优化策略中,对于密集城区主楼和裙楼的低层信号过渡区采用同PN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切换区域,降低导频污染、节约PN资源,明显地提升这些区域1X和DO的覆盖质量,改善用户使用感受。同PN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室内分布以及高铁覆盖等场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策略实施效果对比

以某省会城市密集市区某主楼+裙楼为例,利用本文室内外协同优化策略进行改造和优化。

主楼为写字楼,高25层,裙楼为商业楼,高6层。优化改造前,主楼采用2个RRu进行覆盖,使用频点为283和201;裙楼采用1个RRU进行覆盖,使用频点为283和201。优化改造后,将主楼18~25层划分为高层信号区1,采用独立RRU1和室内专用频点1013,配置201/283为伪导频;将主楼9~17层划分为高层信号区2,采用独立RRU2和室内专用频点1013,配置201/283为伪导频;主楼8层以下楼层划分为低层信号过渡区,采用独立RRU3和室外专用频点201/283,配置1013为伪导频;裙楼采用独立RRU4和室外专用频点201/283,配置1013为伪导频,其中RRU3和RRU4采用同PN技术配置为同PN小区。

如图5所示,优化改造前由于室外信号干扰,导频污染严重,激活集中室内信源最佳导频Ec/Io为-9.0dB;优化改造后由于采用室内专用频点消除了导频污染,室内信源导频Ec/Io为-5 5dB。优化改造前后重要网络性能指标对比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优化后整楼覆盖系统话务量增长159%,室内分布吸收话务能力大大提高,由原来22Erl增长到57Erl;掉话率大大下降,由原来的2.35%下降到0.47%;同时,该策略有效避免了高层信号区窗边、低层信号区进出楼门口等区域的乒乓切换,使软切换发生比例大大降低。

4 结束语

三大移动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以完善和提高室内覆盖质量为目的的精细化覆盖变得非常重要。高层建筑的导频污染是影响3G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未来CDMA网络的发展前景。由于传统室内覆盖采用室内外同频策略,在同频状况下通过“除弱扶强”式的导频污染解决思路难以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而导频污染、窗边乒乓切换、楼宇大厅出入口乒乓切换是目前高层建筑掉话的主要原因。

本文提出的室内外协同优化策略,对于高层建筑物的低层部分采用室内与室外同频覆盖,高层部分采用室内与室外异频覆盖,以减少高层部分的导频污染;同时在高层建筑物的低层部分采用同PN技术,有效减少了室内外小区的切换次数,节约了PN资源,降低了PN规划和邻区规划难度。该室内外协同优化策略的缺点在于需要为高层建筑预留更多的室内专用频率资源,这对于大容量的网络虽难于满足,不过中国电信目前网络负荷较轻,对于容量的需求并不是网络的最大瓶颈;另外,由于高层信号区和低层信号过渡区采用不同信源,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改造成本。尽管如此,本文提出的策略仍然广泛适用于建筑物高层受室外干扰比较严重且一楼进出电梯用户较多的情况,如密集市区内的高层宾馆、酒店等场景。该策略已成功应用于网优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恒杰,孟繁丽,TD-SCDMA网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策略研究[J],移动通信,2010(6):63-68

[2]彭中文,TD-SCDMA网络建设殊场景的解决方案[J],数据通信,2009(6):41-43

[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DMA2000 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束手无策篇9

由亚诺什・科尔奈于1980年在其著作《短缺经济学》中首先提出的软预算约束概念最初是用来解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及其绩效的。但自德瓦特里庞和马斯金(1995)的开拓性贡献以来,使这一概念的应用远远超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和转型经济的范畴。

软预算约束的实质是一个动态承诺问题,一般是指支持性组织(政府或银行)不能承诺不去解救亏损企业,或者说企业出现困境时,支持性组织威胁不继续提供信贷的承诺是不可信的。但事实上,政府、银行、企业任何一方在出现危机时往往会得到其余各方的救助,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都存在软预算约束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后两者对它的救助不但体现在政府选举和连任上,更体现在推动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救助则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的普遍,以致于政府不对银行和企业危机进行救助反而成为了反常。实际上,作为自由主义楷模的美国虽然屡屡指责别国对自身银行和企业给予过多的支持。但一旦本国出现大的金融危机(如1987年的黑色7月及近两年的次贷危机)时,政府往往会倾尽全力对处于危机中的企业和银行进行全面的救助。企业对银行的救助则一般体现在当

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企业给予银行的大笔存款和对银行债券的购买。

二、简单回顾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预算软约束呢?谢弗(1989)首先从动态承诺的视角来看待软预算约束,他认为,因初始投资在第2期初成为了沉淀成本,并不进入第2期再融资的成本当中,从而不会影响事后再融资的决策。这导致了事后标准低于事先标准,而政府往往按照事后标准来行事,从而导致软预算约束出现。

德瓦特里庞――马斯金(1995)认为,集权经济是造成软预算约束的主要原因。在集权经济中,金融资源都掌握在一家国有银行手中,并由其决定是否为企业进行融资和再融资,由于资金雄厚,减少了投资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使再融资变得更为容易,因而极容易产生软预算约束。

李稻葵(1992)认为社会主义集权经济下存在的大量的公有产权是社会主义经济比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存在更广泛和严重得多的软预算约束的主要原因。公有产权的存在,不但使企业家与银行成为利益共同体,还意味着只要银行或企业有一方赞成再融资,再融资就会发生,因而极易导致预算软约束。

王一江(1991)在其模型中证明,软预算约束现象会随着企业自的扩大而日益严重。随着企业自的扩大,政府对企业的监督能力和察觉出坏项目的概率P下降,没有被观察到的坏项目的数目(1-P)(1-)上升,而政府往往会为没有被观察到的坏项目进行融资。企业经理预期到这点,就会提供更多的坏项目,从而导致软预算约束的增加。

钱颖一和罗兰(1998)在企业自扩大的情形下引入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因素。他们假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是以工作的努力程度加以衡量。虽然经理人会因道德风险而降低努力程度,但当政府给企业下放经营自从而减弱对企业的监督时,其所经营的坏项目仍可以得到再融资,从而出现软预算约束现象。

施莱弗、维什尼(1994)认为政府的干预是无效率的根源。假定没有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自的扩大能够使经理占有更多的收益,增加了经理付出努力所能得到的回报。这种正向的利润刺激,使得经理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而不是设法从政府得到补助,这有助于预算约束的硬化。

林毅夫等(1994)在论述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现象时,认为国企的软预算约束源于其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政府通过补偿企业由于政策性负担带来的损失来承担政策责任,由此造成软预算约束。

本文认为,上述原因确实有助于软预算约束的形成,甚至确实是软预算约束产生的原因之一,但造成软预算约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不同部门,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社会圈层,这个圈层在赋予其中一方在遭遇危机时有得到其余各方援助的权利的同时,也赋予它们在其余方出现危机时进行救助的义务。尤其是对于处于同一组织圈层中的政府、银行、企业的主要领导而言,其各自的利益和升迁往往息息相关,相互间更是存在极强的保障作用,当其中一方出现危机时,对危机方进行救助就成为必然。当政府领导、银行和企业的经理认识到这一点,就极易引发道德问题,从而形成所谓的软预算约束。

三、社会圈层的实质

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圈层,每一个人也都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个或多个圈层之中。但每个社会圈层的范围受天赋条件的约束极强,圈层外的人常常难以融入,使其边界难以有效的得到扩展,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优化。这种以个人为中心,在血缘基础上向家族扩展,再按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继续向外延伸的“圈层结构”(如图一)赋予其内部人员获得圈层内部其他人员帮助的权利,使其可以共享、占有和支配其他成员的部分资源,并因此获益,同时也有提供帮助的义务。这实际上放松了圈层内部成员的约束,因而对圈层内的人起着一定的的保障作用。

如图二所示,假定个人的初始资本由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组成,其初始预算线为图中的直线1,此时的效用最大化点为A点,拥有的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分别C和P;现在,由于社会圈层的建立,个人可以调用圈层内其他成员的部分资本,使个人的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分别增加到C′和P′,其个人预算线和效用曲线分别向右上角移动到更高水平的直线2和曲线2位置。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是一组权利和义务的定义,社会圈层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但其权利和义务不是法律所赋予的,也得不到法律的正式认可,更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有时甚至为法律所不容。这种产权主要来自于圈层内部成员之间的私下认同和默契,其权利的保障严重地依赖于成员之间的交情、人情等媒介。一旦这种产权不再得到人们的认同,其权利将消失得荡然无存。由于这种产权源于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通常又将它称之为关系产权。但这种产权的运用存在着所谓的人情成本。即人们在行使这一产权后,必须在今后适当的时候交出自己的部分资源供借出者使用来偿还这一债务。因此人们常将它称为 “人情债”。所以,人们行使这一产权之前往往要对其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进行权衡。问题在于,人情成本会随着借入的资源量增加而急剧增加。因此,只有当借贷资源量小于图三中的Q时,人们才会选择人情借贷。而当借贷资源大于Q时,人们将通过正规的商业借贷来实现。

四、社会圈层与软预算约束

同样,不同的组织之间也往往由于存在着相互交织、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而形成社会组织圈层,这种关系对各组织同样具有极强的保障作用。政府、银行和企业也未能例外。

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资源和生产长期由政府主导,银行和企业作为中央政府计划的执行机构决定着政府决策的执行程。这导致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长久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资金、业务和人事关系。当经济转型时,由于三者之间职能关系逐渐分离,更需要相互的协调、配合和支持。这使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圈层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甚至更加牢固。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组织的管理权、决策权等往往集中在组织的主要领导人的手中。事实上,银行和企业的主要领导人通常由相应的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所委派,他们的工作业绩和升迁也相应的由政府主管领导进行评判、监督和决定。因而银行和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业绩的好坏、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两部门领导对政府主管领导的支持等往往体现着政府主管领导的行政业绩,并进而决定着主管领导的升迁和权力大小,而银行和企业的绩效更是不可分离。这就要求三者的主要领导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与支持,并且在一方存在困难时予以一定的支持,当损失的部分资源本来就属于本组织更是如此。然而,一旦企业领导预期到自己陷入困境时会得到救助,就会因道德行为而导致预算软约束的产生。

例如,假定政府与企业通过共同投资I生产某种产品,为了使生产达到某一个确定的产量P,从而保证政府获得一定的回报。如图四所示,我们分别以企业投资Ip和政府投资Ig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其中的等产量线为初始约定的产量P,A0B0为初始的约束线,二者的焦点C即为均衡点,此时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分别为Ig0和Ip0。假定企业将一部分资金挪作他用,将自身投资减少到Ip1,则产量将下降到虚线位置,导致政府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由于政府对企业转移资金的情况并不了解,为了促使产量回到原来的等产量线上从而保证政府的投资回报,政府将不得不将投资提高到Ig1,使得生产约束曲线由A0B0变为A1B1,显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发生了预算的软约束。

但是,企业要迫使政府追加投资,政府再投资决策必须仍旧掌握在与企业领导处于同一个社会圈层的政府主管领导手中。如果再投资决策者与企业领导分属于不同的圈层,由于初期投资已经成为了沉淀成本,则决策者将有更大的动力将资金投入到有利于自身圈层发展的项目中,而任凭企业趋于亏损,甚至促使其破产清算。

五、合作生产预算的初始硬化

软预算约束往往会带来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低效率,这促使众多的人们去研究软预算约束硬化的方法。廖国民和袁仕陈(2005)认为,软预算约束的硬化主要依赖于:一推进国有银企的市场化改革,消除政府干干预;二、建立分散化的银行体系,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控;三、实行财政分权,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四、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严格财政金融纪律。显然,这些政策都有助于圈层的分解,因而有利于预算的硬化。下面,我们来分析预算约束的初始硬化问题。

在政府与企业合作生产的案例中,假定双方投入生产的资源

均可分解为相应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在二者合作生产的埃奇沃斯盒状图中(如图五所示),DC为政府和企业的生产约束线,二者的无差异曲线分别为Up和Ug,并与DC分别相交与A、B两点。此时,由于企业没有受到配给约束,因而有动力软化预算。一旦企业将部分投资品挪为他用,生产约束线将向左下方移动到EF,使生产发生在较低水平,并迫使政府进一步追加投资。

因此,政府硬化企业约束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移动无差异曲线使自己和企业的无差异曲线从投资的开始就能够交于一点。办法有二:

其一是降低政府的货币资本投入,相对增加实物资本投入,使政府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A点,使企业的投资受到配给。

其二是要求企业增加实物投资成本,相对降低其货币投资成本,使企业的无差异曲线由移动Up到U1p,并与自身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于B点。

六、结论

束手无策篇10

关键词:约束理论 瓶颈 资源配置 战略规划

在新一轮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政策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需求都必须进行战略规划转型和内部管理改革。约束理论作为从生产领域引入管理会计领域的重要理论,在医院发展的各个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当下大型公立医院由“向外扩展型战略”转向“向内精细化管理战略”转型期,基于约束理论基本步骤的资源配置分析,是医院进行战略规划和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 约束理论概述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是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物理学家Goldratt博士在最有生产技术(OPT)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套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实践中企业的生产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资源链,在所有投入到生产系统中的资源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控制着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产出,具有这样特点的资源就是瓶颈资源。TOC是一套改进解决约束的流程,基本步骤包括:第一,找出企业的主要瓶颈或约束资源。第二,寻找突破瓶颈的办法。要求企业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制约的资源,提高制约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第三,使得所有其他活动资源配合企业在主要约束因素下的活动。第四,提升约束条件的能力。第五,重复上述步骤。

二、 约束理论在医院A战略规划的应用

(一)公立医院A的基本情况

医院A创建于1946年,是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建筑面积近23万平方米,现有住院床位数2 729张,年出院病人11.06万人次,年手术量达到11.1万台,年门诊量约439万人次。改革开放以来,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A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总体改造阶段。1992年至2002年是医院A的总体改造阶段,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的建设和落成,大型医技检查设备的落户和启用,为医院A下阶段的高速发展和扩张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和扩张阶段。2003年至2012年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在整个公立医院呈现出偏好规模扩张的行业趋势下,医院A经历了高速发展和扩张的十年。十年间平均开放床位增加了48%,出院人次增长了131%,门诊人次增长了67%。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经过十年的总体改造和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医院A规模已接近最大化;受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的影响,医疗服务工作量增长速度放缓,见图1。因此,2013年至今医院A逐步开始探索“由内向外”的发展战略,探索“优化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精细化发展途径。

(二)约束理论在医院A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

医院A近十几年的发展规划和历程,也是约束理论在医院规划和布局中应用实践的历程,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约束资源,医院A遵循着约束理论的基本理念进行医院整体资源的规划和配置。

第一阶段,床位资源瓶颈期。

2000年以来,整个医疗行业呈“井喷式”增长。面对社会医疗需求的增长,处于高速发展起步阶段的医院A,面临外部医疗行业的变化,床位资源成为医院业务发展主要约束条件;床位资源的不足一方面影响必要医疗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导致病源的流失和行业地位的下降。新住院大楼的全面投入使用,保健大楼的落成和全面启用成了突破床位约束资源的主要途径,2001年至2004年间,平均开放床位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平均开放床位由1 351张增加至1 871张,增幅达到38%;住院人次也实现了相应增长。

第二阶段,人力资源瓶颈期。

2001年至2004年以来医院A的床位资源扩张实现了医疗服务量的高速增长,在人力资源的配备未能与逐年扩张的床位和逐年增长的工作量相匹配时(2001年至2004年人员数量年增幅仅为3%),一方面人均工作负荷过高影响职工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医疗纠纷隐患,引发医疗安全问题。2006年起,医院A 开始积极推行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引进人才,2005年至2009年,人员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员工人数由2005年的2 854人,增加至2009年的3 758人,增幅32%。

第三A段,手术医技类平台科室瓶颈期。

随着床位资源、人力资源瓶颈的逐步打破,手术医技等平台类科室的对医疗业务的约束逐渐凸显出来:随着近年来医学检查化验等诊断手段的高速发展以及疑难病的逐年增多,伴随医院A门诊量、出院人次的逐步提高,平台类科室运转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部分间医技检查科室(如放射CT室、放射MR室、超声科等)的排队等候时间最长达到一周至一个月,一方面影响了医疗诊断、治疗的及时性,导致部分病源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床位周转效率。以心脏超声科为例,2009年至2014年心脏超声科检查人次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增长,平均预约等候天数从2009年的3.6天增加到2014年的10.65天,增幅高达196%。

三、 基于约束理论的医院A资源配置分析

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医院A(2003年至2012年)基本沿袭着粗放式资源配置模式,即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规模的扩大、服务量的增长和医疗收入的迅速增长。前两个阶段的瓶颈期均通过直接增加资源投入的方式解决,最终使得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不足,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闲置与浪费并存,运行一段时间即产生新的约束资源。现针对医院A第三阶段面临的手术医技类平台科室瓶颈期进行医院A的资源配置总体情况分析。科室现将不同床位规模下,部分手术医技类平台类科室的资源配置和工作量情况列示如表1。

按约束理论的管理步骤,为解决现阶段医院A的瓶颈问题,建议遵循约束理论的基本步骤,解决瓶颈问题:

(一)瓶颈的识别分析阶段

医院A应该根据现阶段工作量和运营现状寻找医疗流程的瓶颈环节。如前文所述,2010年以来,部分医技检查科室(如PET中心、放射MR室、超声科等)的排队等候时间最长达到一周甚至一个月;影响了医院的运营效率,也造成了病源的流失和临床诊治的延误。从表1中2004年以来的工作量增长数据来看,在病人排队等候时间逐年延长的情况下,以上医技检查类科室的工作量增长率(10%以上)均超过了门诊、住院人次的增长率(4%、7%);说明此类科室的瓶颈现象并非科室工作量下降导致,而是客观上在医院整体医疗流程上出现了瓶颈环节――医技检查环节(部分医技科室)。

(二)寻找瓶颈环节的瓶颈因素或约束资源

找到医疗流程的瓶颈环节后,需要进一步识别瓶颈环节的约束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约束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房屋,因房屋资源相对紧缺且医院整体改造后相对稳定,调整空间有限,因此本文暂不对房屋资源进行分析和讨论。根据表1所示,近11年来,医技科室资源配置的增长情况来看,人员配置的增长远低于医技科室工作量的增长,可推断人力资源为瓶颈环节的约束资源。

(三)基于瓶颈因素调整短期医疗计划

短期内,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为缓解医技类科室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情况,需要其他医疗环节配合瓶颈环节相应调整医疗行为习惯,包括:对各类科室开单的医技检查项目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敦促门诊、住院科室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开单,严厉杜绝滥开检查、化验处方;另一方面,加强辅助类科室如输送中心对检查病人的输送和衔接,避免出现部分时间“机等病人”,部分时段病人集中前往检查科室的情况。从医技科室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可以增加运营时间,如夜间、周末加班,集中处理积压的等候病人,但因人力资源限制,很难长期保持人员的超负荷劳动,因此仅能作为短期的解决手段。

(四)基于瓶颈因素调整长期战略资源规划布局

长期来看,在医院进行下阶段战略资源规划时,重点关注对瓶颈环节的约束资源的投入;根据第二步的初步分析,可考虑人力资源的配备上,加强对瓶颈科室的倾斜。同时探索建立资源配置规划分析表,在医院整体战略规划、资源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工作量和资源配置情况,以及医院未来战略规划方向,建立医院资源配置规划模型,如表2所示,作为医院未来资源配置的战略规划依据。

四、 结论和建议

(一)约束理论是公立医院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政府卫生资源下沉、大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的医疗改革方向下,在社会公众就医的期望值逐年提高的社会因素影响下,一方面,无论从大型公立医院拥有的医疗资源,还是病源资源来看,大型公立医院垄断地位在未来将逐渐受到削弱;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大型公立医院的公众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和便捷情况、内部资源使用和管理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基于以上外部环境因素,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应逐渐由“向外扩张战略”逐渐转向“向内精细化管理战略”,即在规模受限、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医疗政策限制等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改进内部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因此约束理论是现阶段公立医院进行长期规划和短期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约束理论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应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论证,寻找和识别瓶颈资源,再通过对瓶颈资源供给的增加和对瓶颈资源需求的减少等长短期决策解决瓶颈问题

在医院发展的初期,基于约束理论的定性分析判断即可发现瓶颈、提出解决瓶颈的方案;但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的发展,若约束理论的应用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粗放式资源配置,缺乏系统全面的资源配置分析和论证体系,则必然难以单纯依靠增加资源投入解决阶段性瓶颈问题,将势必导致医院内部整体资源利用不足,资源分布不合理,闲置与短缺并存,短期内仍会出现新的瓶颈资源的问题。因此,在医院现阶段发展情况下,需要在t院各项资源投入和产出量化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约束理论的基本管理步骤,进行医院的战略资源配置规划,并从瓶颈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三)建立全面的管理会计分析和决策系统,为医院战略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案和建议

避免以往的“拍脑袋”管理决策和粗放式战略规划,围绕医院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结合外部环境信息、内部管理信息,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搭建全面的医院管理会计分析和决策系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成本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基于分析结论提出管理建议和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白明.基于约束的生产系统再造及评价方法[J].工业工程,2005,8(5).

[2]朱海丽.浅议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应用策略[J].商业会计,2012,(22).

[3]郑阳晖.大型公立医院扩张型战略模式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济,2012,(12).

[4]黄哲.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J].商业会计,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