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15 03:21:03

跆拳道教学

跆拳道教学篇1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社会中要求培养出各种行业的新型优质人才。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就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我们要从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出发。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近些年来深受大学生喜爱、风靡世界高校的运动――跆拳道,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使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精神理念紧密结合。

关键词:跆拳道;教学;大学体育

一、以礼始,以礼终

跆拳道运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经常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礼的教育,一种由外而内的自律、修炼的过程。因为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学习动作技术,还要更加的注重对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礼仪是跆拳道运动的精神体现。其中,鞠躬是最为基本的礼仪形式。

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仁义道德、尚武尚礼的气氛和精神为主导,这种精神逐渐转化成人的情感基础,培养出人的尚礼崇德情感和对跆拳道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拜。通过向国旗、长辈、教练、老师、队友、同学鞠躬施礼,使学生养成行礼习惯,以具备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作风。而在比赛对抗的前后双方互相敬礼则充分表现了互相尊重、谦让宽容的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竞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强调武德是非常必要的。

二、跆拳道精神理念培养

跆拳道运动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注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礼仪”只是其中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跆拳道练习者除了要有文明的举止行为以外,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在跆拳道的评价体系当中,基本技能并不是全部,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很重要的考查部分。如果你的品行没有得到教练或是长辈们的认同,晋级是没有希望的。

跆拳道教学中,都会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条。有明文规定的,也有约定俗成的。其中,约定俗成的东西占大部分,而且大都是由教练或者前辈们言传身授(这是习武之人的一个特色)。这些教条大多是从具体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诚信、仁爱、谦让、克己的习武者。从不恃强凌弱,不歪门邪道,不随意动武,不心生恶念等,就能充分体现“廉耻”的精神要求。

一个有涵养的跆拳道练习者是能做到忍耐、克己的。无论任何场合,克制自己确实是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在与别人发生争执时,还是与队友实战对抗时,面对对手,若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加以攻击,将会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不谦虚不节制,没有尺度的生活,也将会失去作为武道人的资格。强者不是战胜对方的人,而是战胜自己的人。强者要自胜自强,要知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跆拳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百折不屈”的精神品质,任何竞技体育项目都是残酷的,何况跆拳道这种实战对抗项目,如果运动员不能有好的心理素质和坚毅的意志品质,将不能把跆拳道的精神气质传承下去,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无论在生活还是训练中,我们都应教育学生拿出跆拳道的精神来强大自己、武装自己。使学生在挫折中成长,从而继承跆拳道“百折不屈”的精神品质。

跆拳道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练习前后静坐冥想,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一番总结。目的是对照跆拳道的精神“礼仪、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来反思自己的得失,为今后的训练明确方向和目标。

三、跆拳道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贯穿跆拳道运动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在跆拳道的练习中,不论是初学,还是高水平修炼,教师都十分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对自己充分信任,才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打击。一个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就一定能战胜对手,比别人做得更好。这种心态,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考验,激励人历尽艰辛去追求和争取达到最终目的。

在跆拳道练习和比赛中,运动员习惯在做动作时,发出叫喊的声音,这种发声叫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大喊能使自己兴奋起来,使自己的大脑运动中枢振奋,刺激自己的肌体迅速进人兴奋状态,稳定情绪;第二,叫喊能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震慑对方;第三,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在跆拳道的练习过程中,这种自信心激励学生进取,勇往直前,成为具有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反过来,修炼中形成的统率力和胆识,又能使其充满自信心,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其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也不易动摇其信念。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支持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精神支柱。

总之,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与精神理念相结合的体育运动。这项备受广大学生亲睐体育运功,已经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丰富了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它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在意志品质和精神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而且还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身心协调发展;它体现了体育由肢体运动转向身心兼顾,重在育人的教育理念;它赋予现实社会安全教育的实际技能;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精神教育。随着跆拳道课堂教学的普及和完善,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功用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在跆拳道运动的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跆拳道教学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跆拳道;价值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也在持续向前推进,同时当前教育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小学体育课堂本身担负着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心理适应力等综合素质的能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跆拳道运动则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效率,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

一、把握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价值

1.健身。跆拳道运动是当前一种现代化体育项目,其在当前体育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专门的道馆和培训班越来越多,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来进行学习,尤其是自2004年后,陈中勇夺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冠军之后,该项目更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就小学生而言,通过跆拳道的练习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身体协调度、灵敏度和柔韧度等方面的能力均可以得到改善。与武术和田径等体育项目相比,跆拳道体育项目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与足球和篮球等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相比,跆拳道练习更适合小学生,加之跆拳道本身比较简单易学,所以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另外,跆拳道是一种侧重群体性练习的体育项目,其可以化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并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体质。

2.健心。通常而言,心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窗口,同时也是构成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此时的个体潜意识比较模糊,他们对于事物的感观和认识会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摇摆心理,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认识观念的稳定性。而跆拳道本身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所以技能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使学生接受尊师、友好、和睦和爱国等思想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所不具有的优势。另外,跆拳道项目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跆拳道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以礼始,以礼终”的礼仪规范可以逐渐增强学生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而敬礼方式也可以集中体现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且借助跆拳道运动的开展,学生会逐渐养成尊重师长和他人的行为习惯。

3.健智。智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智力因素,其不等同于知识的丰富储备量,也不可以用头脑聪明进行表达,而是一种快速、灵活理解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由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社会中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解放学生大脑、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手段。实践研究表明,跆拳道运动在启迪学生智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不管是跆拳道品势和竞技,还是功力检测,各种练习方式均存在着竞争,即在训练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则来进行有序对抗,但是这种对抗不仅仅局限于体能的训练上,还包括充分分析、假设和预判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增加少年儿童头脑和身体的灵活性,不断启迪学生智慧。

二、落实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措施

1.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跆拳道课程。跆拳道课程的开设实际上就是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但是要确保跆拳道教学时间开设的合理性,从而确保跆拳道运动开设的合理性。通常而言,跆拳道主要包括两种课程模式,一方面,将跆拳道课程加入到全校的体育课程中,确保每个年级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跆拳道练习;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实验班来开设跆拳道课程,而在小学低年级可以采取每周一次的训练,而小学高年段的年级可以进行每周两个课时的跆拳道练习。另外,学校还必须要定期对各个年级的跆拳道开展效果进行考查,确保教学的质量。

跆拳道教学篇3

[关键词]高校 跆拳道 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切实将教书育人落实于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发挥跆拳道运动崇尚武德,尊师重道的作用,使练习者的体质得到增强,技术得到提高,并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坚强品质,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项运动。从开展跆拳道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应当从跆拳道所要求的礼仪、武德,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实用性等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跆拳道学习兴趣,让跆拳道运动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高校跆拳道运动的教学特点

跆拳道虽然有一定运动量,但是并不超过负荷,是一项高校大学生都能够承受的运动项目,主要特点如下。

1.身心教育性

跆拳道的“跆”主要用脚踩、踏、踢,“拳”主要是用拳打;“道”是指一种精神,也就是指“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挠”等。练习者从列队集合起,到运动结束之后都向运动场地所悬挂的国旗敬礼,在训练前后和训练的过程中,队员之间要互相敬礼。在跆拳道武道精神之中,一是要有忠于祖国之爱国心,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有正义感与扶助弱者的献身精神。跆拳道运动的实质,是指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砺与道德品质的完善。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之中,要使人达到谦虚、恭敬、纯朴、坦诚的思想境界。因此,跆拳道运动对于学习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教育性。

2.健身性

跆拳道运动具有健体、防身等特点,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品势教学、实用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等方面。品势是跆拳道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与我国的武术套路相似。练习跆拳道要先从品势开始学,学习中应当以意设敌,掌握最主要的技术动作。在品势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练习者开展“道”的教育,使其从开始就通过对技能的逐步掌握与熟练,展示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与一往无前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在跆拳道比赛中,双方同场对抗,以腿技为主,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主要依靠于步法的移动在应用基本技术,并以下肢的有效踢击得分取胜。基本技术包括抡踢、下劈、后踢、勾踢、旋踢等等。在复杂、快速、多变的对抗过程中,不管哪种技术,其踢击的效果都在于运动员踢击部位的准确性和踢击力度。要通过持续训练,运用速度、力量、耐力与柔韧性、协调性等,提升人体的生理机能水平。

3.观赏性

跆拳道运动十分符合现代国际竞技和大众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品势的练习和表演,尤其是人数众多的集体表演,整齐划一、气势宏伟,在表演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专注、动作的力度和意境,运动员所体现出来的礼仪与境界,都十分感人。竞技跆拳道主要是双方在规定的12 米见方的场地内同场对抗。在比赛场上和练习中,因其技术特有的柔韧性与爆发力所体现出来的力与美,再加上竞赛的激烈和多变,具有十分高的观赏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思路

1.加强跆拳道礼仪教育

跆拳道运动十分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以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礼体现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礼仪教育能够使人具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应当将其作为一种指导的精神,融入到教学训练的各大环节之中,力争将礼仪形式转变为心理的动力,成为大学生学习跆拳道技术与促进身心健康的抓手。比如,在训练中,要注重完成好旋转、腾空、跳跃等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动作,这就需要练习者加强自身身体上各部位的协调与平衡,这就需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在实战比赛之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出现误判时,也要教育参加训练的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

跆拳道运动可以分竞技跆拳道与大众跆拳道,其中竞技跆拳道运动是为了克敌制胜,主要包括基础礼仪、身体素质与实战站位、步法腿法、防守技术等。要坚持竞技性、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原则,加强腿击的练习,使比赛更为紧张激烈。大众跆拳道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和娱乐交流,重点是由品势、竞技、特技表演、功力测试、文化修养、自卫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构成,以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及尊师重道素养。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最直接兴趣是跆拳道的健身效果与具有观赏性的腿法技术。要从学习跆拳道技术出发,引导大学生学习好腿法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大学生要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而避免素质练习的枯燥乏味。同时,更要注重跆拳道品势的学习,很多教练对品势教学不够重视,觉得学习跆拳道品势并不重要。其实,跆拳道品势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而且有助于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逐步领会到攻防的意识,所以,加强跆拳道品势学习,是更好地跆拳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大学生参与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问题十分容易暴露,这不但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开展训练,而且要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位参训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念,对跆拳道的认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区别地对待每位学生。要通过加强跆拳道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按照学生自身特点的差异和对跆拳道各方面感兴趣程度的差异,引导学生们去发现自身优势与弱势,并且努力在优势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与他人一起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也是高校跆拳道运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总之,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十分适合高校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不仅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意志品质、性格等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等都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如今,众多高校大学生都非常喜爱此项运动,因此要因势利导,运用各种方式,将跆拳道运动引入正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与认识跆拳道,让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和臣.学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7).

跆拳道教学篇4

关键词:高校;跆拳道教学;快乐体育模式

1前言

跆拳道运动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坚持性、礼仪性和竞争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当前很多高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重在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促进学生形成强壮的体魄,并保持身心健康。在实际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快乐体育模式,能够在寓教于乐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跆拳道的各项动作,形成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

2快乐体育模式与跆拳道教学的情况

2.1快乐体育模式

快乐体育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获得深层次的心理快感或者成功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环节感受到参与、掌握、理解以及创新运动的趣味,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快乐体育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突显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趣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环节中。[1]快乐体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逐渐发现体育运动中的内在精神,更好提升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度。

2.2跆拳道教学基本要求

跆拳道属于对抗性运动,能够有效磨砺人们的意志与品格,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跆拳道教学活动主要包含基础技术训练和组合技术训练。在高校开展跆拳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详细教授学生跆拳道基本技术,促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动作标准,规范学生的基本动作,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运动基础,促进学生后续良好掌握相关跆拳道动作技术,而在开展跆拳道组合技术教学活动时,要确保教学活动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如高校体育教师充分把握跆拳道教学的核心特征,合理结合好速度、灵活性和力量,适当向这部分教学倾斜,促进学生在跆拳道学习中全面发展,平衡各项运动指标,包含速度、力量、抗击性方面。

3快乐体育模式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意义

3.1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以往的跆拳道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讲授,不断示范和演示跆拳道的各项运动动作,而学生则需要反复练习和模仿这些动作,从而掌握跆拳道的各项动作。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说明跆拳道的理论知识,更是没有说明跆拳道的精神内核。运用快乐体育模式,可以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模式,使得跆拳道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3.2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时,能够快速进入到教学环节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完成跆拳道学习任务,掌握充分的跆拳道知识与内容。跆拳道教师要能够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采用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营造宽松的96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寓教于乐模式下感受跆拳道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跆拳道运动十分关注礼仪,讲究“以礼始,以礼终”。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运动技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好礼仪,这是掌握跆拳道内涵精神的重要前提。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进行中积极引进快乐体育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各项技巧与动作,感受到跆拳道运动的礼仪,为搭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提供良好的条件。

4快乐体育模式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4.1关注学生内在需求的原则

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进行中,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给学生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跆拳道精神。实际开展跆拳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调研学生跆拳道基础水平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分析和测试学生的技能水平,便于后续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结合理论知识讲授和竞技实践,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推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以取得良好成效。

4.2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

高校开展跆拳道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实际基础能力,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涉及教学环节,减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的情况。教师要坚持科学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掌握到跆拳道运动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模式,彰显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5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模式的应用策略

快乐体育模式适应新课程教学标准,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跆拳道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运动技巧,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积极应用快乐体育模式,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

5.1锻炼学生基本运动技巧

高校跆拳道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切实结合跆拳道教学的基本要求,合理把握好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运动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运动能力。(1)教师科学开展基本技术教学活动,规范指导学生的基础动作,使得学生可以良好掌握基本姿势、腿法和步法。很多高校学生都属于跆拳道零基础的类型,教师使用正确的动作概念,可以促使学生正确、快速地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支持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学生掌握了科学动作之后,可以提升后续中动作学习的水平。如果学生初始学习跆拳道的基础动作规范性不够高,会导致无法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动作,影响实际学习效果。(2)高度重视组合技术教学活动。跆拳道本身的基本动作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项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注重教授学生组合技术动作,促进学生能够合理结合各项动作,充分展现出跆拳道的气势与风貌。通过实施打物练习、对抗练习等方式,学生的组合动作学习能力可以显著提升。[2](3)实施柔韧性教学训练活动。当学生具备较强的柔韧性,可以更好完成各项技术动作,奠定跆拳道学习的基础。实际开展柔韧性训练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运动过程,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训练项目,在跆拳道教学全过程实施柔韧性训练。为提升学生的跆拳道运动能力,保证各项动作的灵活性和力量,促进学生的速度、力量和灵活性指标之间达到良好平衡。

5.2实战模拟教学方式

实战模拟教学方式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符合快乐体育模式的要求,可以给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对抗机会,促进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发现自身跆拳道运动中的不足和优势,从而给后续学习活动提供准确依据。学生在实战对抗中可以感受到跆拳道运动的乐趣,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到运动环节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的特征,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对手,让学生可以从实战对抗中锻炼自己。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要明确学生的技术动作特点,主要是学生的擅长点和不足点,如腿法、摔、上部攻击等方面,实施专项运动训练,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3]

5.3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模式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借助于情境教学方法这一手段,促进学生感悟跆拳道的学习意义和精神。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生动性、形象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如教师模拟出“武林高手”与“绝世大侠”的相遇场景,让学生使用跆拳道的各项动作进行拆解,在学生沉浸在学习氛围的过程中,可以检验学生的跆拳道技术动作水平,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还能提升总体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跆拳道教学表演和比赛视频,促进学生从视频中学习跆拳道运动的礼仪与竞争特性。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示范能力和跆拳道技术水平,能够在观看完视频后,选择优秀学生开展动作拆解活动,还原比赛视频中的一些经典场景,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近距离观看技术动作,并逐步掌握各项基础性动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规范。

跆拳道教学篇5

关键词: 高校跆拳道快乐体育

近年来,跆拳道以它浓厚的异国文化特征,以及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大学生对跆拳道的兴趣更是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跆拳道运动在我国高校中的开展。但在大学中,跆拳道运动让很大一部分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归”,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普遍感觉跆拳道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比他们想象的要少得多。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对跆拳道运动的快乐欲望各不相同,而传统的跆拳道教学又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望。

1.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指深层的心理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和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认为体育学习过程中本身就是快乐的,快乐体育的产生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

2.在高校中开设跆拳道选项课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跆拳道受韩国跆拳道训练思想的影响,认为跆拳道就是一种单纯的搏击运动,以腿为主,以手为辅,以竞技比赛为主要目标。其实跆拳道运动能够受到众多大学生的喜欢,不仅仅因为它的攻击性,还有因为它的欣赏性和实用性。跆拳道还包括表演、品势及特技。目前在韩国高校中跆拳道舞蹈和跆拳道操迅速流行,此运动项目是把跆拳道动作在音乐和器械的配合下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无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热情,并可以增加视觉享受,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把具有魅力的跆拳道动作与快乐的音乐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快乐跆拳道与快乐体育的内在联系。

3.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方法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快乐体育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的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而忽略了教与学的结合,从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产生消极态度,并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要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师生交流,而且要利用课余增加师生接触,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使学生有机会表达对跆拳道课的真实想法,增进对师生的信任,消除心理隔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快乐的条件。

3.2改变呆板的固定教学模式,采用非模式化的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参照,教师要精选课程内容,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我在教学中,每次都给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发展的机会,在自由练习中,注意发现他们的特点,悉心指导,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示范,当一回“老师”,让学生参与练习的组织与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3坚持因材施教是实施快乐体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尤其对基础差和缺乏兴趣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指导。此外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

3.4改进跆拳道教学评价标准是实施快乐体育的重要措施。

在跆拳道教学考核中,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如果无视这些差异,以统一化的标准评价学生的水平,显然不能客观地评定学生个体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这种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既有失公平又缺乏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跆拳道教学中应实施快乐教学,使学生在压力小或无压力条件下进行学习,根据学生个体基础、进步幅度、参与热情、锻炼效果综合评定成绩。

3.5欣赏跆拳道比赛及表演视频能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很具有观赏性的运动项目,凌厉的腿法、激烈的对抗、精彩的表演无不令人振奋。在跆拳道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但是,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水平一定会下降,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跆拳道教学、比赛及表演视频,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统一规范技术动作,创建自主、和谐、自然快乐的学习气氛。

4.结论与建议

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使跆拳道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磨练其坚韧不拔的意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高校跆拳道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快乐体育教学作为跆拳道课中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前景必定是美好的,因此在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学习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努力使每一位学生能通过对跆拳道运动的学习,从中体会到什么是快乐体育,并能快乐地学习体育。

参考文献:

[1]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高兆东.浅析在大学生中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意义[J].魅力中国,2009,(16).

[3]王强,张雪.喀什师范学院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可行性探析[J].成功(教育),2008,(08).

跆拳道教学篇6

【摘要】跆拳道既是一项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够于防身自卫的传统搏击武术,更是一项新兴的集健身、竞技及娱乐为一体的现代体育。这项在中国被誉为“男子汉”的运动,同时也受着众多女生的喜爱,现在正在不断地融入到学校体育当中,为体育事业注入了一股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关键词 跆拳道;初中体育;强身健体;运动

跆拳道以技击格斗为基础,以修心养性为核心,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培训练习者良好的礼仪及道德为目标,现在正在慢慢驻入我国体育教学中,它是起源于韩国的格斗术,现在已经列入了奥运会比赛项目。跆拳道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方面的缺失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缺失。跆拳道运动在校园中还很少开展,没有像田径、足球、篮球等在体育院校学生中开展,这使得这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开展面临很多困难,但如果真正开展起来,它的教育效果非同小可。本文谈谈跆拳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耐挫力

所谓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跆拳道竞技是以腿法为基础的,讲究腿法的变化多样和灵活多端,对人体的柔韧性、大脑反应的灵敏性、身体运动的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对人体机能和体能的综合考验。练习者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大声呐喊或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声音激荡肺腑、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胆量。这些声音还可以干扰对方情绪、刺激对方心里、降低对方自信心、使其技战术不能正常发挥,为战胜对方创造条件。因此跆拳道竞技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对抗,更重要的是智力上的对抗,以及战术的合理运用。跆拳道竞技比赛可以增强练习者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顽强拼搏的精神。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耐挫力较差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在自信心、耐挫力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另外一些性格急躁、易冲动、不善于交往、沉迷于游戏的学生,通过训练释放了多余的心理能量、提高了身体素质、改善了人际关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跆拳道作为体育项目,呈社会化、大众化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经营性道馆,许多青少年都报班学习。随着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飞跃发展,许多人均愿意学习跆拳道。针对初中学生而言,练习跆拳道可使身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身体的协调度、灵敏度、速度与力量均可明显改善。与武术、球类、田径运动比较,跆拳道运动并不显得枯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同时,与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比较,跆拳道适合学生学习,即使是女同学也可以学习。与乒乓球、排球等技能运动比较,学生练习跆拳道更为简单易学。另外,跆拳道是一项群体性的运动项目,可促进学生的思想主动,获得良好的身体锻炼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智力

智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智力不是指“头脑聪明”、“知识储备”能力程度,是一种灵活、正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电视经常报道有些学生不会整理床铺、洗衣服,教育界已经认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大脑得到思想解放,体育不是缺乏智慧,而是具备高智慧,智慧联系着个体的生活,跆拳道是一种体育项目,有利于初中学生智慧的健全。跆拳道的竞技、功力检测与品势这三种练习方法均具有竞争,处于规则范围内实现有序对抗,人、物均可成为对手,自己也可能是自己的对手,该类对抗并非是单纯体能劳动,而是进一步预判、建设和分析竞争对手,与自身技能相结合,建立合理攻防战略。针对初中学生来说,头脑结合四肢实现双向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他们增强体力的同时,还能开发头脑灵活性。

四、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

跆拳道的教学始终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根本宗旨,全面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每个级别的学生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通过。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的超越自我。因此,每一个阶段的练习都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而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跆拳道的道馆里,无论男女,无论大小,当他们挥汗如雨,咬牙坚持的时候;当他们强忍痛苦,坚定不移的时候;当他们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来的时候;当他们屡战屡败,而又锲而不舍的时候;当他们声声呐喊响彻校园的时候……这一切,都能体现出学生在克服自身的消极、胆怯、懦弱,丝毫不屈服,不畏惧。所以,练习跆拳道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果断、自信、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当今社会,孩子的娇生惯养仍然是家长和老师们头痛不已的事情。但是,从这些练习跆拳道的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我相信他们也会是新一代中国人的骄傲。

总之,跆拳道运动及文化教育对初中学体育教学来说,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科学性、安全性、趣味性、操作性很高,是一种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运动。随着跆拳道课堂教学的普及和完善,它在学校体育中的教育功用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更多的青少年会在跆拳道的学习中受益。跆拳道将会在初中体育教育中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飞荣.跆拳道兴趣课程对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3期

[3]麦浪.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考试周刊.2013(58)

跆拳道教学篇7

【关键词】:跆拳道礼仪;高校武德教育;武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11-01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仪是野蛮与文明的界标,秋序和典章制度的代表。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社会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拥有良好的礼仪,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达到友谊的美好。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无处不在,礼仪是社交的灵魂,它有助于提高人们自身的修养,完善人格,塑造形象。人与人交往需要礼仪,国与国交往需要礼仪。中国述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古至今一直推动着礼仪的前进和发展。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伴随着礼仪的特性。不仅是一个习武之人,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武德的之人。习武者因以德服人,不管是韩国跆拳道还是中国武术凡是习武之人,亦守礼法。

1、跆拳道的礼仪

跆拳道是一个有着特殊魅力的运动,拥有丰富的情感,贯注一种精神在里面。充满着“尚礼”和“仁爱”的氛围智,信,仁,勇,严。就是其中之精髓。跆拳道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忍耐克己,谦虚宽容的高尚品质,跆拳道在发展过程对礼仪的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它不仅预示着友好和尊重更展现了个人诚信和修养。练习者在训练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潜移默化,慢慢的转化为心理动机的好习惯。养成了具备礼仪风度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礼仪在跆拳道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树立了美好的形象,使人们对跆拳道深向往之。通过练习跆拳道能使人懂得礼仪。尊敬对手,克服自己,挑战自我。这礼仪中的跆拳道精神力量,使得跆拳道的成长熠熠生辉。

2、武术的武德

武术在中国流传广泛,中国功夫门派虽多,功技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却恒古不变,那就是,“习武先习德”武功绝学宁可失传,也不可误传。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武术虽然源远流长,但武德在过去的历史阶段中依然要求严格。大多以尊师重道,扶危济贫,忠孝节义。助人为乐,修身养性。惩恶扬善。所以在武术的授业过程中得以先受德为主。知礼仪而晓天下,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后人加以继承,整理提高和弘扬。所谓习武之人,一身正气,是指习武之人内外兼修。不仅武术高超,武德亦要服人。

武术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陶冶情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与文明建设。

3、跆拳道礼仪与武德教育的比较

3、1跆拳道重视礼仪细节的培养,注重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中心思想。进入道场时,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也行礼问好;训练中在教练纠错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在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两人在交换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教学过程中,教练讲话时练习者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以示谢谢;

3、2武德在高校实际教学中“名存实亡”

历来的高校武术课对学生武德教育都有明确要求,要求通过传授武德理论知识、以及结合比赛中的礼节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即明确要求:教师在进行技术教学的同时能够重视对习武学生的武德教育,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但是,实践教学中武德只是一种停留在理论上的教育,教师只是传授一些武德的精神、要求。而对课堂行为规范的要求则比较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要求。它不像跆拳道将礼仪要求到了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对武德没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学生知道武德的精神,却不知道什么才是武德或者说武德有哪些行为规范。所以这样的武德教育最终只是“名存实亡”。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武术的基本技术,而不主动学习武德的理论知识,对武德的认识不够,不了解武德的内涵,对武德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1、2大学生的习武动机比较片面, 只停留在提高个人修养方面而缺乏更深意义的比较全面的习武动机。在日常学习生活和训练中没有严格按照武德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没有把武技的学习和武德结合起来。

4、1、3高校武术教师对武德的理论知识传授较多,但没有对学生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要求。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只是停留在课堂,没有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进行要求。

4、2建议

4、2、1在课前,学生要自觉地向墙上悬挂的国旗敬礼,主要以鞠躬礼的形式。

4、2、2教学开始和结束时,集体排队与老师互相行武术特有抱拳礼。

4、2、3在练习中,如果得到了老师或同学的帮助,那么应该在帮助完后向老师或

同学行抱拳礼以示感谢。

4、2、4在课堂以外见到老师,应站在合适的距离行抱拳礼。

4、2、5见到同学要互相问好,并行抱拳礼。

习武不仅是一个习得武技的过程,还是一个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教育者应该要制定明确的武德要求,从教学开始即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武德教育,经过长时间的要求,使学生有规可依、有善可从、时时刻刻自觉遵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最终达到武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鹏.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J].武术教学研究,2005(1).

[2]陈益群.高校学生习武过程中的武德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6(8).

[3]王楠,马琳《.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武术科学,2005(4)

[4]刘维芳.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

跆拳道教学篇8

摘 要 跆拳道运动是一种可以磨练精神、体魄和技术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我国普通大学将这项运动引进到体育教学的时间不长,因而值得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跆拳道 教学方法

一、引言

跆拳道又称花郎道、跆跟,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一种民间武艺,通过不断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磨练精神、体魄和技术的一项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更能够培养出练习者勇猛顽强、临危不乱的英雄气概。因此,跆拳道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很大的推广。

这项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广受学生的欢迎。学习跆拳道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健美、健康、防身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坚强、自信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益最大,而且对这项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跆拳道课程教学方法

(一)通过讲解进行教学

讲解是让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讲解要做到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通常讲解的内容有以下几点:一、动作的名称。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的就是动作名称。在讲解动作名称的时候可以把空手道、武术等项目中动作相似但叫法不同的一些名称进行比较,使得学生对动作名称的理解加深,便于熟记;二、动作的方法。包括动作的起始点、路线、发力以及力点等等,可以边示范边讲解;三、动作的用法。可以简单介绍动作的攻防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动作要领和要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一定要讲清动作的要领和要点,这样便于学生的领悟与接受;五、动作的节奏。对于跆拳道的初学者来说,因为比较注意动作的发力效果,动作往往不易协调、连贯。因而初学者要注意动作的轻重、快慢,只有把动作的节奏层次处理好,才能将技术运用得更加精准、完美;六、动作练习方法。动作学习之后,还应该让学生们了解从掌握到定性动作所要做的一些基本练习,例如分组配对击靶、原地空击等;七、讲解动作的易犯错误。对易犯错误的讲解可以提升学生对正误的识别能力。

(二)通过口令教学

所谓口令教学就是运用洪亮短促的语言指挥学生进行练习。口令通常有教学口令、术语口令以及提示性口令这三种。

1.教学口令

这是一种类似于广播体操的数字式的口令,在组织练习时,可以使用这种口令来指挥学生进行统一的练习。口令的快慢与断续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灵活度来掌控。

2.术语口令

为了巩固语言信息的条件反射,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练习过程中可以发出不同的动作术语以及技术打法术语,学生们听到口令后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

3.提示性口令

实战训练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根据场上的情况合理运用技术打法,老师可以在旁边用语言指导学生该怎么打,该出什么招数,并逐步培养学生临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战能力。

(三)通过动作示范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准确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以及方法。动作示范的内容主要有:一、完整与分解示范。简单的动作,一般采用完整的动作示范,而结构较为复杂的动作,则需要分解示范,以便学生捕捉到每个动作的完成过程以及技术细节;二、慢动作示范。有些动作很快,为了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学习,可以放慢速度进行示范,或者放慢动作关键环节的速度进行示范;三、易犯错误的示范。通过正确动作与易犯错误的对比,可以是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更深刻,从而避免在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四、领做示范。初学新动作时,教师讲解过动作后,便进行领做示范,教师站在一个大家都能看清楚动作的位置,一遍学生们可以看清楚教师的动作路线、姿势与方法。领做速度开始时较慢,用力不大,以便于学生的观察模仿。随着动作逐渐熟练,逐渐加快到正常的动作速度。

老师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示范位置,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另外可以根据不同动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示范面,如镜面示范、背向示范、侧面示范以及不同角度的斜面示范。例如背面示范可以使得学生看清动作的发力要领;侧面示范可以让学生看清发力时重心位置;镜面示范可以让学生看清动作的路线。一般来说,水平较低、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主要以示范为主,水平较高、悟性较好的学生则以讲解为主。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尤其是当讲解和示范不能将动作的结构、过程与细节充分显示出来的时候(例如有的动作在空中进行不能停留,因而动作很快)。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动作的照片、录像、电影等,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升教学效果。

(五)分层次教学

按照学生的基础将他们分为白-黄级、黄-绿级、绿-红级、红-蓝级、蓝-黑级以及黑级以上,学生的水平到了哪个级别就进入哪个级别进行相应的训练。教师对待不同级别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使教学成效最大化。

三、结论

跆拳道作为一项能够很好锻炼人的身心的运动,很值得在普通大学的体育课程中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这项运动的魅力,同时收获健康身体与勇猛顽强的英雄气概。因此,作为高校跆拳道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深刻地掌握这项运动。

参考文献:

[1] 张淼.跆拳道教学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05).

[2] 原军义.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思路浅析[J].科技信息.2009(28).

跆拳道教学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跆拳道运动

小学阶段是少儿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重要成长阶段,而体育课作为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新课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实现健康第一,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习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健全体育教学机制,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丰富。跆拳道是一种健身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一种防身的运动方式,主要包含功力检测、品势与竞技三种方式。同时,它极为讲究礼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养,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对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健身价值

跆拳道是一项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健身价值,针对个体差异,实施不同运动方式,可达到个体化的锻炼效果,即使运动形式相同,若时间、空间对手发生变化,锻炼效果也存在差异。

首先,跆拳道竞技。竞技模式是指练习双方约定在一定规则标准下,利用各种技术,目的在于战胜对方的竞赛活动。要求竞赛双方必须具有良好体能,善于运用技术,要求较高的腿部力量、身体柔韧度,身体灵活性是获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所以,针对跆拳道竞技练习者而言,在日常训练中,主要加强身体灵敏度、腿部力量与体能锻炼,有利于提高练习者各方面的身体运动能力。

其次,跆拳道品势。它是指处于竞技时,预设、假象对方的攻防动作,根据既定套路实现动作练习。品势练习与中国武术套路较为相似,充分屈伸身体的各个部位,身体中心也在不断变化,强弱力量与缓急速度,有利于练习者筋骨、肢体活动。品势练习是一种集体性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进而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

第三,功力检测。它是指通过步伐的灵活变换,气息的合理运用,与适当转体动作、腿法相配合来调整对方。功力检测作为跆拳道的高层次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个体意志力。

二、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跆拳道在发展过程中,与“道”的传播离不开,跆拳道的礼仪之之道非常丰富,对运动竞技的人文内涵充分诠释,其礼仪宗旨就是以礼终、以礼终,跆拳道练习者学会向国旗、向教练、向观众、向对手敬礼。即使在比赛中也重视敬礼,日常训练更加严格,该类跆拳道的礼仪之道,有利于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给礼仪修养增加社会规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首先,健身。跆拳道作为体育项目,呈社会化、大众化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经营性道馆,许多青少年都报班学习。随着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飞跃发展,许多人均愿意学习跆拳道。针对小学生而言,练习跆拳道可使身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身体的协调度、灵敏度、速度与力量均可明显改善。与武术、球类、田径运动比较,跆拳道运动并不显得枯燥,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同时,与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比较,跆拳道适合小学生学习,即使是女孩子也可以学习。与乒乓球、排球等技能运动比较,小学生练习跆拳道更为简单易学。另外,跆拳道是一项群体性的运动项目,可促进小学生的思想主动,获得良好的身体锻炼效果。

其次,健心。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灵作为小学生成长窗口,健康心理体现了学生的人格健全。而小学的个体意识发展不强,但自我评价能力处于一个增长时期,正是因为该类朦胧、模糊意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小学生容易发生摇摆,对小学生的感知不稳定性给予正确引导极为重要。跆拳道作为一种古文化运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在技能练习时,始终将爱国、和睦等思想贯穿于整个练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其它运动项目无法取代其锻炼效果。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孩子练习跆拳道后,三个月后心理发生显著变化,家长认同度搞到92.4%,表明跆拳道运动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良好习惯培养。跆拳道重视礼仪规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提高对情感主动控制,实现礼节到位,集中体现于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也懂得如何尊重师长与尊重他人。

第三,健智。小学生由于刚接触到教育,其智力发展程度不高,而智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智力不是指“头脑聪明”、“知识储备”能力程度,是一种灵活、正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电视经常报道有些大学生不会整理床铺、洗衣服,教育界已经认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大脑得到思想解放,体育不是缺乏智慧,而是具备高智慧,智慧联系着个体的生活,跆拳道是一种体育项目,有利于小学生智慧的健全。跆拳道的竞技、功力检测与品势这三种练习方法均具有竞争,处于规则范围内实现有序对抗,人、物均可成为对手,自己也可能是自己的对手,该类对抗并非是单纯体能劳动,而是进一步预判、建设和分析竞争对手,与自身技能相结合,建立合理攻防战略。针对小学生来说,头脑结合四肢实现双向运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身体、头脑灵活性。

三、结语

小学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内容的必修课程,受到学校、家长的关注,体育课程数的不断增加,学校教育受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推动。跆拳道融入至小学体育教学中,因其独特的健心、健身与健智特点,为小学生提供了全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学习的体育教育,跆拳道运动的应用价值非常高,需建立规范化练习方式,通过合理有效运用跆拳道运动,积极拓展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金振东.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胡海兵.耒阳市初中开展跆拳道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跆拳道教学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跆拳道教学;可行性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加入跆拳道的意义

1.增强协调能力

跆拳道的动作要在全身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它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灵敏和耐力,提高全身素质,强身健体。其中,因为腿的力量是惊人的,且腿部的技巧有很多种,所以,腿法技术运用在跆拳道中约占3/4,威胁力很大;与腿法相比,手法的运用则更加自如,它可以灵活地控制进攻和防守,而且可以迅速地变换用法。跆拳道的本质就是运用人体的各个关节、部位作为进攻防御的武器,

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各肢体调动起来,增强全身的协调能力。

2.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

小学生的骨骼尚未发育完整,还存在软骨。软骨的不断生长,逐渐增生和骨化,进而使少年儿童的身体增长。所以,青少年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会对软骨板起到刺激作用,进而改善身体内血液的供应,促进软骨的增生和骨化,加快骨骼的生长。另外,小学生的肌肉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适当的锻炼会使儿童肌肉纤维变粗,肌肉逐渐发达。

3.提高心理素质

对于小学生来说,目前他们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向成熟过渡的时期,此时,他们具有半少年想拥有独立性,又不乏对大人们依赖的不稳定、不成熟的心理特征。此时的他们虽然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得快忘得也快。再加上他们目前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要想让他们持久的学习,老师们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在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跆拳道训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无论是品式还是竞技跆拳道的学习,都要求学员们发出洪亮的喊声,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争取在气势上战胜对手,展现自己的实力。所以,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求胜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中推行跆拳道

1.学校开设常规跆拳道课程

“跆拳道课程”即对体育课进行创新改革,在日常的体育课程中加入跆拳道,使教学时间得到保证。一般包括两种课程模式,其一,将跆拳道增加到全校的体育课程中,保证每个年级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平均得到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跆拳道的机会,并且每次具有一个课时的时间。其二,在实验班开设跆拳道,低年级每周进行一次一个课时的训练,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得到两个课时的学习。并将跆拳道教学列入正常教学的课程,以各班为单位,每期进行综合考查,极大地保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2.举行课外跆拳道活动

“跆拳道活动”就是在不占用正常体育课和其他课程的基础上,在小学课余活动中增加跆拳道项目。为了完成国家下发的小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目标,学校在正常的课程之余,比如课间或放学后,组织学习进行跆拳道的学习,不仅不与小学生的教育时间发生冲突,而且丰富了课后生活,使小学生得到了足够的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将跆拳道的礼仪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还可在学校组织跆拳道比赛,给学生实战训练的机会,增加学生展现自我的信心,增强求胜意识,树立健康的道德品格;并可以通过表彰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积极进行体育训练。

综上所述,在跆拳道进入小学体育课程中后,学校领导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合

理安排教学内容,不仅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且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