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25 06:35:03

楼道文化

楼道文化篇1

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居民群众的力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营造社区宣传舆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内涵,提高居民素质,让楼道文化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展示的活动阵地。

二、成立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街道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于素华担任,各社区也要成立楼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各社区做好调研工作,根据本辖区内楼道的实际条件和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因地制宜,因楼而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确立1-2楼道进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年底前力争每个社区打造1个特色文化楼道,全面推进和提升全街楼道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四、楼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楼道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参与特色文化楼道创建的居民楼,首先必须达到“安全、洁净、明亮”要求,安全就是楼道内不能堆放杂物,要有应急消防设施;洁净就是楼道内的墙、顶、扶栏无灰尘,墙壁上不能有小广告、“”等小招贴,并建立定期专职打扫或住户轮流、分段包干清扫制度,确保楼道内整洁、卫生;明亮就是采光要充足,楼道内有声控灯,无瞎灯、坏灯。在此基础上,主要参照以下五个方面要求,切实推进楼道文化建设:

①是市民公约、市民文明守则、环境卫生清扫责任制度上墙公布;②是在楼道内每层的休息平台处或适当部位设置专题宣传栏,以党建、居民自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健康保健、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开辟住户论坛,宣传栏可制作活动版面,定期在本楼道内不同楼层之间和其他楼道之间轮换展出,常换常新;③是在不妨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摆设适量的花卉盆景(鲜花、干花、绢花均可)点缀楼道空间,在墙壁上挂放一定的字画小品,增强楼道空间的文化艺术气息;④是以楼道为单元,策划和组织楼道内家庭之间开展文化艺术才艺展示和交流等活动,增进邻里友谊,提高艺术修养;⑤是开展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如探病、集体解难、集体贺喜、集体过生日等,促进邻里之间情感沟通,增强楼道居民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社区要把楼道文化建设工作做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切实加强对楼道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人,同时动员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楼道文化建设,形成组织有序、措施得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社区要结合“五百家”入户走访,掌握辖区内有美术绘画才能、热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吸纳他们参与楼道文化建设与日常维护管理。

2、提高认识。楼道文化建设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使楼道文化建设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各社区要注重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强化保障。

3、强化居民主体意识。楼道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楼道文化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居民的智慧和创造性。要精心组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召集议事和活动组织,从而形成政府规划倡导、居民自我组织、社会热心支持的工作格局。

楼道文化篇2

关键词:互文性 道家文化 《红楼梦》

一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典籍英译

互文性理论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不但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重要的文本理论在中国典籍英译中展示出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和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互文性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宗教的、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译者越来越重视文本本身的语篇衔接,在语篇内有语言的衔接也有语义的衔接,在语篇之外有语篇之间的衔接,从而拓展到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大文本的衔接,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即“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逻辑模式。互文性是从文本(text)到语境(context)再到互文(intertext)的无限衔接的过程,其所关注的文化传统为“先前文化”和“周围文化”。文本被置于一个非文本的历史框架之内,与历史文献、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非文学文本形成相互指涉的互文性描述,历史和文本进入到了一种互文性的运动之中。中国典籍本身与中国本土文化构成大的互文结构,作为中国典籍代表之一的《红楼梦》以其独特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道家文化,要想让西方读者读懂并且领悟译本中的道家文化,译者不但要考虑语言衔接、语义衔接、语篇衔接,还要考虑文本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外部衔接,即《红楼梦》与道家文化的互文。冯庆华教授说:“宗教文化牵涉人们的信仰,影响着其他文化成分的作用和发展,理应视作核心文化之一。在文学作品中,核心文化对作品的作用、对读者的导向都是巨大的。”

二 两个《红楼梦》全译本中道家文化英译之比较

1 道家文化语汇英译对比

首先说道家文化中“周天数”的翻译,试看下例:“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第一回)“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霍译为thirty-six thousand,five hundred and one large building blocks;而杨译为thirty-six thousand,five hundred and one blocks of stone.“三万六千五百零一”正合周天度数:即小周天上下升降规则。所谓周天,即以日月为喻,一昼一夜为一日,喻一周天;三十日为一月,亦可喻为一周天;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十二月,亦可喻为一周天,总之无所不可为喻。周天者,即是一次循环,一次往复,运行一周之义。《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家文化主张万物都是循环往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器”与“象”在变,而“道”不变。“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中“一”出自《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一”生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故事,纷繁复杂,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由“一”生出的万物最终要归于“道”。读者看到两个译本对这一文化现象均无注释,因此在体现道家文化“周天数”上还有欠缺,没有译出道家文化的味道,读者便无法理解原文的深刻寓意,在英语读者眼中,无非是机械的、冷冰的数字了,曹雪芹这绝妙的一笔在英语读者眼中只不过是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了。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它的文本;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译者要充分考虑与其互文的文本和文化,使读者充分体会译文的源语文化内涵。

再说道家文化中“魂魄、阴阳、鬼神”的翻译。阴阳是中国文化特有词汇,道家把宇宙万物都视为由阴阳二气构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从语言和语义衔接来看,阴阳、魂魄和鬼神作为体现道家文化特色的词汇把《红楼梦》与道家文化纳入大的互文结构。鬼神乃阴阳中之灵也。鬼:归也,阴之灵;神:伸也,阳之灵。一气至而伸者为神,一气反而归者为鬼。魂魄和鬼神也是阴阳。

例1: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第七回)

霍译:Terrified out of thEir wits at hearing a fellow-servant utter such enormities…

杨译:These obscenities frightened the servants hail out of thEIr wits…

杨译和霍译都把魂飞魄散译为out of their wits,程度还远远不够。魄主金,金生水,即魄生精,精者魄藏之,属阴,主静,夜隐;魂主木,木生火,即魂生神,神者魂藏之,属阳,主动,昼浮。道家文化中魂魄相离人即死,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魂飞魄散本意指人死不能复生,此处指的是被吓死了或吓得半死,表示程度,笔者认为魂飞魄散译为:feel as if one’s soul had left one’s body或be half dead with fright可能程度更进一层。

例2: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第三十一回)

霍译:‘No,stupid! ’said Xiang-yun.‘The more you say,the sillier you get“Just a lot of Yins and Yangs”

杨译:“What nonsense you do talk, you stupid thing.”Xiangyun couldn’t help laughing. “How could there be so many yins and yangs?”

两个译本把阴阳都用汉语拼音来处理,比较妥当,“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一切具体的概念都无法超越“阴阳”这一表示万物本源的对立统一的概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这一概念倍加推崇,而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步证明了“阴阳”、“五行”等概念的科学性。作为中国道家文化特有的词汇,英文中就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词汇了,因此只能用汉语拼音来译并且加以注释。

例3: “世人都晓神仙好”。(第一回)

霍译: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楼道文化篇3

从现在的情况看,学校楼宇、道路的命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直接以楼宇的功能命名,叫“教学楼”“行政楼”“科技楼”“图书馆”等,虽然易记,但过于直白;命名没有中心主题,有的楼以历史名人命名,有的楼以传统的“四维八德”“仁义礼智”命名,没有规律,且容易混淆;缺乏个性特色,多有雷同,很多学校都有“明德楼”“求真楼”“知行路”“静思路”等。

我认为,学校楼宇、道路的命名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该找到“统领全局”的抓手,也就是说,要找到学校的“魂”。这方面,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好办,在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积淀,容易从中提炼出最有内涵、最具特色的东西。比如某中学“设计”出“阳光教育”,希望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分担风雨,共享阳光”的精神:在教师中倡导“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在学生中倡导“阳光心态,最美人生”,在管理人员中倡导“少发热,多发光”,在后勤服务人员中倡导“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有了这个“抓手”之后,学校各个楼宇、各条道路的命名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从而使之成为增强师生认同感、激发师生目标意识的强化剂。

其次,命名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为避免命名太凌乱、繁杂,可采取“组团”命名或“邻近统一”的原则。对邻近的道路与楼宇、广场采取同一个主题,比如,上述某中学坐落在县城所在地旭日镇,学校打造“阳光教育”主题,那么,进大门的主广场称旭日广场,面对广场的行政楼称“日新楼”,围绕日新楼是四栋教学楼,依春夏秋冬四季按顺时针方向命名为春晖楼、夏清楼、秋实楼、冬阳楼,分别用于七、八、九年级和功能教室,七年级学生刚进校,有如朝晖;八年级学生年龄12岁,是分化最大的一个阶段,寓意学生要静心、宁静致远;九年级面对升学,寓意秋天要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样就显得有规律,很好记住。而且,围绕“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生生不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关于道路,一般来说,东西向的道路称“路”,南北向的道路称“道”。如称“道”,则前面最好加“大”,叫“大道”才响亮,直接叫“某某道”,听起来有些不顺。但是,校园里的“道”一般都不长、不大,叫“大道”有些名不副实。所以,一般还是通称“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路很多,有十几条路的时候,是很容易混淆的。如此,便应该有所区别,比如,东西向的路以地方历史名人命名,如紫阳路、鸿儒路、元杰路、天佑路、志敏路、稼轩路,而且主次道路根据历史名人相应的地位、影响而定;南北向的路以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名称命名,如晨光路、正阳路、星耀路、朗清路、风和路等。道路命名还可以取“功能性+方位指示”原则,在体现一定历史文化纪念意义和文化底蕴的同时,适当强化其明确的指示、指向和方向定位的功能性特征。比如,“干道名重文化内涵、支路名重方位指示”,尽量将干道和支路区分开来。

楼道文化篇4

[关键词]骑楼 骑楼文化 骑楼保护

一、引论

“骑楼”岭南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各大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改造,骑楼建筑被许多富有现代特色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但近这几年中,在岭南的较多城市的建设中也意识到对“骑楼”这一建筑文化的保护。

关于“骑楼”,在过去有许多新闻记者对其进行了在报刊上和网络上的报道介绍,也有部分作家将其放到作品中作为富有情感内涵的一个背景;而研究者们对骑楼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本身的角度的关注还很少。本文把“骑楼”放置于人类的整体文化中来考察,从它的历史文化渊源、中西文化交流、民俗文化特色及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来探讨骑楼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为人们认识、重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建筑文化提供新的角度。

二、骑楼及其历史渊源

何谓“骑楼”?骑楼,是南方城市(福建、广东、广西,包括香港、澳门等)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顾名思义就是骑在街道上面的楼,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而这一层它不是顺着盖,而是凸出来的,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所以也有将骑楼定义为:一个有人可以活动的悬空空间,或连接街道两侧建筑的半封闭式空中走廊 。而在西方,骑楼被称为“arcade ”, 意思是上有顶棚旁有商店的街道。

关于骑楼的渊源,一般来说有二:一是来自国外。 十八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筑”,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二是源自中国的吊脚楼。吊脚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侗家人采用自己独特的建筑工艺中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等相结合的技艺。它的基本特点是建造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房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其主体结构为两到三层,第一层设有猪圈、牛圈、鸡窝、米臼、厕所或仓库等生活设施,上层为堂厅、卧室、厨房等住室,三层设有客房,其中二层或三层为木楼最为明显的部分。吊脚楼的“吊”由此而来,它的挑出部分多为三尺,用于走廊。“吊”可以“吊”前头,也可以绕屋“吊”。房屋分为三柱屋或五柱屋,像一栋完整的框架式木楼。

三、骑楼的建筑特点及其体现的中西文化交流

骑楼是中国南方城市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骑楼建筑多为2到4层,一般分为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在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女儿墙图案简单,强调实用性。临街立面处理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称为“洋式店面”;骑楼建筑并肩联立而建,形成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也就是骑楼街。骑楼建筑遍布岭南地区的各大城市,其中西文化结合的具体体现则表现在其独特的建筑中,使骑楼成为了岭南区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广州的骑楼

广州的骑楼吸收与借鉴了中西不同建筑因素,融合了西洋古典拱廊与羊城传统。广州是中国近代骑楼的发祥地,它在外来的外廊样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临街商业建筑,是老广州人的审美观念和民族心理对西方建筑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创造性吸收的成果。在西方建筑与中国岭南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逐渐产生了骑楼式的南方商铺型建筑。广州骑楼是由竹筒屋根据南方地区避雨防晒、结合商业经营需要发展而来的。广州骑楼的最大特点是把门廊扩大,毗连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骑楼,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骑楼自由选购商品,店铺后面是工场、货仓、生活用房,楼上一般住人,这种建筑受“杆栏式”建筑的影响。另外,骑楼临街立面统一平整。立面色彩以当地盛产的贝灰白色和调以黄色为主,墙面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墙面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角、阳台铸铁栏杆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筑装饰风格。附墙柱在楼层高处以多道线脚与腰线相融,腰线下边以带形图案贯通, 使得墙面层次清晰,线条曲直富于变化。建筑细部的檐口下、碹洞、窗眉和窗台下以及门套、山花等部位,都巧妙地装饰着花饰,其图案样式具有中国古典卷草图案情调。骑楼建筑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满洲窗,这种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又被设计师们运用到骑楼上。五颜六色的玻璃及木格组成窗花的满洲窗非常特别,比我们今天常用的铁框玻璃更有艺术韵味。而楼顶的山花和女儿墙,是西方古建筑中特有的元素: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在门或窗上也有类似的组件,广州骑楼则加入了西方柱饰或各种中国传统因素,其骑楼的整体风格被中西合璧成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罗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和中国传统式。

(二)梧州的骑楼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建筑风格主要以骑楼为主,近年已成为“岭南第一骑楼城”。梧州地处岭南,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梧州的骑楼十分精巧,外观上可见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传统风格的花窗、砖雕、花鸟禅云的牌坊,其功能与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骑楼其中颇具岭南特色的当数骑楼柱上的铁环梧州骑楼最具特色之处。在沿江骑楼的柱子上,都镶嵌着两个圆形铁环,一高一低,这是梧州居民在河水上涨时以供系船所用。洪水来时,楼下被浸,楼上的外窗便变成了临对的门,商铺在二楼继续可以交通、靠船,这铁环已经伴随梧州骑楼的住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另外,房屋楼上临街的一面,还特设洪水时人们出街入市使用的活动板门,称作水门。梧州修建防洪堤后,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作为梧州的历史见证被很好地保存下来。由于梧州是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经济文化影响大,所以骑楼的西化痕迹也较浓。梧州的骑楼上拥有西方建筑风格的罗马柱、圆形拱窗、浮雕、穹雕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语言。一些骑楼上的商号如“兴隆米行”、“恬程洋货”现在仍依稀可见。中西文化在梧州骑楼上水乳交融、和谐共存,它汲取了中西建筑的精华,凝聚着历史的沧桑,至今仍散发着文化的魅力。漫步在约一平方公里的骑楼城内,但见水都风韵的清水墙,西式风格的铁栏观景阳台,洋味十足的额坊,点缀在屋檐上、窗台下的独具匠心的花纹和浮雕……无处不展现出昔日梧州百年商埠的风姿。

四、骑楼多元共存的文化价值

骑楼是务实的老百姓的居住、经商的场所,能为行人商户遮阳避雨,除了方便还是方便,所以它被喻为风雨廊。现代南方城市的骑楼,幸存下来的都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保护性建筑或旅游景点。骑楼,它不仅有着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深刻理解 ,还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楼上住人,楼下一条长长的半封闭走廊,完美地结合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楼上的采光设计和通风效果俱佳,与地 面保持一定距离则可以减少“湿气”,走廊挡风、遮阳、避雨,为购物者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心的环境。骑楼既是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一种过渡,也是交通的缓冲空间,因为骑楼街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所以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使顾客可以安全无忧地选购商品,这种建筑形式,把人行道以上的空间利用起来,节约了城市用地。骑楼之妙,不在豪华,而在旧日人与人之间的那点温情。其价值在各个骑楼城市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见证。

从总体而言,骑楼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舒适凉爽的环境;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连廊连柱,主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文化合璧,体现了其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骑楼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骑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换信息、小孩玩耍的地方,反映了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地域特色。由此,骑楼的意义及价值便充分地体现出来。

五、重视对骑楼的保护

骑楼,由于其独特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其人性化的内涵,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

而今,广州正打造世界最长骑楼路。据悉,其骑楼街建成后作为最长的岭南特色建筑,将会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广西梧州的城市建设、旅游发展也提出要以山水、骑楼为核心内容,全面改造河东区富有特色的骑楼,努力把梧州建成“岭南第一骑楼城”。深圳中英街重现骑楼风貌:在“中英街”及其相邻的商业街区,滨海地区实施完全步行街模式,并通过“三大工程”重塑“中英街”,客家骑楼将会再现中英街。在海口,骑楼与“绿荫”、“清泉水”同是海口三宝。在海口的DC城、明珠广场、乐普生等都用骑楼通道联成一体,让骑楼在现代化都市中突显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骑楼这种建筑,它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而骑楼正是独特的岭南文化和文化生态孕育的结果。在许多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中,骑楼这一建筑已不见踪影,人们崇尚的是具有大都市现代特色时尚的高楼大厦,而像现在许多商住小区的建构形式只会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关上门后彼此不认识,这显然不利于人文社会的发展,更不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让人们意识到骑楼文化的多样性价值,人们应建立起对这种建筑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让他们对骑楼这一建筑的传承产生自发的责任感。其次,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骑楼这一建筑进行保护。在近十多年中,在岭南许多城市中骑楼也受到了较高的重视,政府拨下巨额资金给予重建和修整,使之既保留原来的风韵而又集以现代化的特色。

综上所述,从整个文化生态的角度看,骑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有着多样性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骑楼将中西文化很好地传承了下去,历史的踪迹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见证;它以一种人性化的建筑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对于骑楼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在对其进行学术研究时也要注意对它进行合理的保护,使它在整个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方李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J]民族文艺,2002,(4)

[3]覃德清,中国文化概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2

[4]王杰,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J]民族艺术,2000,(3)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楼道文化篇5

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街道)推进“五项工作”,实施“五抓工程”,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初显成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创新载体,分类指导,以形成长效机制。

大宁街道;廉政文化;大众化;进家庭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2-0037-03

2009年开始,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街道)党工委承担了创建廉政文化社区示范点的任务,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显成效。

一、大宁社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实践

大宁街道坚持以扩大参与为着力点,以促进和谐为基本点,以改进干部作风为落脚点,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推进“五项工作”

1.开展“九个一”系列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声势氛围。一份倡议书:编印《“清风楼组”创建倡议书》,发放到小区、楼组及居民家庭。一批特色楼:选择基础好的楼组,营造楼组廉政文化硬环境。一组宣传牌:在居民区的绿地竖立卡通宣传牌,与“迎世博”宣传相协调呼应。一批显示屏:利用小区电子显示屏,插放廉政宣传内容。一块公开栏:各居委会宣传栏增设廉政文化学习宣传板块。一条文化街:在大宁路一段设置廉政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橱窗。一处活动园:广中99绿地“双语角”增设廉政宣传牌,引导小型群众性廉政文化活动交流。一条宣传廊:在街道机关办公楼布置廉政文化走廊。一条短信息:每逢周五向街道所属党员干部发送一条廉政短信,开展“廉政短信周末大放送”。

2.依托“三个平台”,建立创建工作有效载体。一是依托“星级文明楼组”创建平台。把廉洁方面的条件列入星级文明楼组评选标准之中,根据楼组各自特点,侧重培育廉洁文化特色楼组。二是依托“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平台。修订“五好文明家庭”评定标准,加入廉洁的条件,引导居民参与廉洁家庭创建之中。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的同时,开展“清风家庭”和“廉内助”评选。三是依托“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活动平台。在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中穿插廉政文化活动元素,促进党员在楼组中亮身份、作表率。

3.发挥“三个作用”,整合创建工作群众资源。一是发挥街道楼组协会作用。利用《楼组协会信息》小报,登载廉政宣传内容;利用楼组长工作例会,开展学习培训;在各居民区“楼组五大员”(宣传员、调解员、妇代员、计生员、治保员)中,落实“倡廉宣传员”。二是发挥街道老年协会作用。根据各层面协会会员的不同兴趣爱好,在协会活动中,融入廉政文化内容。如在书画社开展“笔墨书廉”;在影评社开展廉政影视影评。三是发挥居民学习组织作用。利用楼组居民自办的小报如《常青季报》,宣传廉政文化,开展“共话廉政”活动。

4.开展“四廉活动”,增强创建工作的亲和力和影响面。在创建活动的策划方面,大宁街道着眼于“反腐倡廉,人人可为”这一理念的宣传,注重从形式上为人所喜爱、从内容上贴近需求,以此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创建活动的行列。一是娱乐唱廉。通过“沪剧队”、“越剧队”等群众团队,在自娱自乐中,宣传廉政文化和身边好人好事。二是作品展廉。由街道楼组协会、老年协会牵头,举办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展示。三是美食载廉。在粤秀小区的“美食楼”等楼组,以美食搭桥,以廉政为题,开展交流展示。四是节日兴廉。在各小区以及楼组,把廉政文化内涵融入到各类群众节庆活动之中,如春节开展勤俭节约主题活动等。

5.采取“四项措施”,从街道机关党员干部抓起,增强创建活动的示范效应。在创建中,大宁街道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把着眼点放在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上,教育引导街道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创建活动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中培养“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精神。一是加强教育。通过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和“读书思廉”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经常进小区、进楼组、进居民家庭,与居民党员、楼组长交流、探讨“清风楼组”创建的意义和方法。二是创先争优。把干部作风转变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干部转变作风。三是落实分工。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11名处级干部每人包干1至2个居委会,全体机关干部每月与居委干部和居民一起开展创建活动。四是结对帮困。安排机关干部与社区内一二户困难家庭结对,通过开展“访贫问苦”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从而体现为民办实事这一创建工作的根本。

(二)实施“五抓工程”

一是制订家庭廉洁公约——抓自律。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引领,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共话廉政”等活动,讨论形成本小区家庭廉洁公约,促进居民群众的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组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开展讨论,街道公务员在全社区带头制订《家庭廉洁公约》。

二是提炼廉洁楼组创建标准——抓规范。结合星级文明楼组创建活动,提炼形成“廉洁楼组”评选标准。以开展楼组“五个一”为抓手:即一块阵地、一支队伍、一份公约、一定家庭参与率、一定量活动,推进“廉洁楼组”规范化创建。

三是办好楼组文化节——抓长效。在一年一度的街道楼组文化节活动中,集中展示群众廉政文艺节目,开展文艺颂廉。通过文化节展示功能的发挥,一方面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面,起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引领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引导作用,形成一个长期的推动力。

四是拍摄《百姓DV》系列宣传片——抓主动。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指导居民爱好者拍摄DV短片,每次选择一个主题(话题)来拍,在广大居民群众中播放,以形成宣传教育与情况反馈的互动效果。2012年已拍摄的《笑迎世博谈廉政》专辑,在社区内播放,引起积极反响。

五是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行——抓引领。着力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街道机关干部通过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制度,保障其经常参与创建工作之中;另一个是居住在本社区的党员干部,通过居民区党组织的宣传发动,促进其加入各项创建活动实践。

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初步成效

一是创建氛围日渐浓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壮大了宣传教育声势,扩大了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社会效应,廉政已经进入老百姓的视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了解和接受,创建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一些居民利用自身特长,自选内容、自创形式,自建载体、自办项目,创建活动在社区内形成广泛影响,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强,群众监督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群众自治水平提升。在创建活动中,不少楼组把“清风楼组”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楼组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楼组居民的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梅小区六号楼组的18名党员在党小组长引领下,秉持“楼组的事由楼组自己解决”的理念,有效地解决了楼组居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创造了楼组文明和谐的新高度,形成了广受社会好评的“六号楼现象”,《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上海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曾分别在显著栏目予以宣传报道。通过“六号楼现象”的学习宣传和楼组结对共建活动,“六号楼”示范效应正得到辐射放大,形成“雁阵”效应,涌现出一批新的楼组典型。

三是干部作风得到改进。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和熏陶,自律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得到强化。街道机关干部在窗口接待中,“一来就办、一路绿灯、一诺千斤、一视同仁”成为普遍行为;在日常工作和服务群众中,“要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所有的事情认真办”成为时刻践行的自我要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群众投诉街道机关干部的情况明显减少。大宁街道先后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

三、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思考

(一)加大宣传。虽然进行了大力宣传,但仍有部分居民和社区干部对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意义和目的及其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一些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少数居民和家庭有抵触。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优势,可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专栏”,加大家庭廉政文化的宣传建设力度。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广场舞台等场所,通过提供图书资料、举办展览、举办讲座、放映影视片、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开放程度和群众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使各阶层群众和各级干部认识到领导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舆论环境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产生潜移默化而又十分深刻地影响。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单位和细胞,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主战场,从而改变那种廉政只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有关而与普通群众无关、廉洁教育的对象只是领导干部而不是全体民众的错误认识,使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能够深入人心,用全面的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廉政文化进家庭这项工作,并抓好这项工作,防止舍本求末和急功近利的倾向。

(二)加强领导。一是成立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可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纪检、组织科、宣传科、文教、妇联等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纪检。二是建立廉政文化进家庭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强化组织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包括纪检、组织科、宣传科、文教、妇联、各居委会等科室和单位,会议由街道纪检召集。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提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总体要求和对策措施;指导协调各居民小区的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并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协调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展所长、各司其职;负责全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开展的经验、典型的总结、交流、宣传、推广和评比、表彰工作;研究决定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中的其他有关事项。

(三)健全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的责任主体,把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底检查考核,并要有刚性的制度规定,建立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奖惩机制,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创新工作进行表彰奖励。为进一步促进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对敷衍塞责或完不成分解任务的单位,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制裁措施,如取消职能单位的评先评优资格,对单位进行通报等。

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属宣传教育工作范畴,展板制作、文化创作、文艺演出、评优奖先等各种活动应有专项财政资金予以保障,并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支持基层干部和文艺工作者从事这一工作。要积极探索筹资的畅通渠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逐步完善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硬件设施,诸如添置廉政书架、书籍、音像制品以及影视播放设备等必需物品。

(四)创新载体。一是要在内容上力求通俗性,不仅要把廉政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状,从反腐倡廉的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积极挖掘和培育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弘扬和倡导先进的家庭廉政文化理念。二是要在形式上力求体现生动性。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做到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易学、易记、易传,富有渗透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举办廉洁文化文艺演出,开展廉洁征文、书画作品展览,征集廉洁警句、格言、谚语、对联,讲廉洁故事、唱廉洁歌曲,组织廉洁知识竞赛、“廉洁家庭”行为规范大讨论、“家庭助廉座谈会”等活动,建立家庭廉洁档案等。同时,可组织在校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廉洁一起走”活动,通过让学生向家长推荐廉政格言、讲廉政故事的形式,在家庭内营造廉政文化的氛围。

楼道文化篇6

海口市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骑楼街区)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骑楼街区的保护和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分步实施、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骑楼街区及其历史建筑、骑楼建筑、历史院落、其他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保护、管理。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骑楼街区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骑楼街区的保护工作,将骑楼街区保护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第五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负责骑楼街区的规划管理工作,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文物部门)负责骑楼街区的保护、管理、监督工作。

发改、住建、土地、财政、公安、消防、工商、市容、市政、旅游、商务、环保、环卫、地名管理、交通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协同做好骑楼街区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市政府设立海口市骑楼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简称市街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市骑楼街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授权的骑楼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骑楼街区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

第六条 加强骑楼街区保护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骑楼街区保护可持续地开展。保护资金来源包括:

(一)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

(三)骑楼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业主单位通过骑楼街区内合理的商业运作方式获得的部分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骑楼街区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骑楼街区历史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保护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对骑楼街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住建、土地、环保、文物、消防、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园林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保护骑楼街区及其附属设施,对破坏、损害骑楼街区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

对在骑楼街区及其附属设施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骑楼街区历史建筑的确定

第九条 市文物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对骑楼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建筑的普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建档等工作。

第十条 骑楼街区历史建筑的名录,由市文物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组织调查,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依法确定的骑楼街区历史建筑名录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依前款规定的程序报批。

骑楼街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文物部门推荐历史建筑。

第十一条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损毁历史建筑的保护标志。

第十二条 在骑楼街区进行建设工程中,发现有保护价值、但尚未公布为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建设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文物部门报告。市文物部门应当及时会同市规划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

处理意见。对经初步确认符合条件的,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的程序报批。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 骑楼街区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具体的划分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海口名城规划》)划定的区域为准。

第十四条 骑楼街区的保护与管理,按照《海口名城规划》和市政府批准公布的《海口市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以下简称《骑楼整治规划》)实施。

第十五条 在骑楼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除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骑楼整治规划》中规定的必要建设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第十六条 在骑楼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符合《骑楼整治规划》的建设施工项目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一)除确需建造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外,不得擅自改变骑楼街区的空间格局和沿街建筑的立面、材质和色彩,不得新建、扩建建筑物(含增设地下室)。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

(二)拆除建筑再建设的,应符合历史文化风貌的要求并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

(三)除《骑楼整治规划》许可外,不得擅自新建、扩建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护原有的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

(四)不得新建工业企业,对现有妨碍骑楼街区保护的工业企业应当有计划地迁移。

第十七条 在骑楼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符合《海口名城规划》和《骑楼整治规划》的建设控制要求,严格控制建筑的内容、高度、体量、形式、造型、色彩等,并与骑楼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

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时,不得破坏骑楼街区的整体风貌。

第十八条 在骑楼街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在建设项目的选址和设计方案审查时,市规划部门应当征求市文物部门的意见。

涉及文物保护的,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骑楼街区内,保护名录所确定的历史建筑或因规划需要保留的非历史建筑,依法予以保留。违反规划的非历史建筑依法予以处理。拆除非历史建筑的补偿安置,适用《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试行)》。

根据《骑楼整治规划》的要求,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需要对其他非历史建筑进行整治并要求产权所有人或使用权人搬迁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搬迁。被搬迁人置换产权的,补偿安置适用《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试行)》;被搬迁人不置换产权的,补偿安置按市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骑楼街区内未置换产权且依法应保留的建筑,修缮工作由其产权所有人、使用权人或有关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实施。

前款规定的责任人愿意自筹资金按照要求进行修缮的,可获得市政府的修缮补贴,修缮补贴规定由市政府另行制定。前款规定的责任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修缮义务的,修缮工作由市政府授权的骑楼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业主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骑楼街区内已经置换产权且依法应保留的建筑,修缮工作由市政府授权的骑楼街区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实施。

第二十二条 对骑楼街区需要修缮的建筑进行修缮,适用《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试行)》。

第二十三条 市文物部门应会同区政府和市街区管理机构,在历史建筑公布之日起2个月内将《海口市骑楼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告知书》送达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明确其应承担的保护义务和修缮职责。

市文物部门应与保护名录所确定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海口市骑楼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使用责任书》。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转让或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有关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或承租人,并签订《海口市骑楼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承诺书》。

第二十四条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骑楼街区内土地的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市规划部门批准,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的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骑楼街区内建筑的使用性质应符合骑楼街区业态规划的要求。如使用性质不符合骑楼街区业态规划要求的,市街区管理机构应责成业主予以调整。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确需改变建筑的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规划部门会同市文物部门审查后批准。

批准调整使用性质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当分别到规划、住建、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变更登记手续,并由市文物部门进行档案动态变更管理。

第二十七条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和人文价值以及完好程度,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分为以下三类: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色调、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室内装饰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保存基本完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色调和主要平面布局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建筑,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和色调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

第二十八条 对第一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按下列要求执行:

(一)严格保护现存的历史信息与原物质载体。有依据地恢复被改动的部分,增加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本着最低干预的原则,适度改善基础设施。

(二)不得改变所有原立面、屋顶造型和做法。可以清除后期添加的无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有依据地恢复原立面。

(三)不得改变平面的尺寸与布局。不得改变承重墙、主要隔墙位置和层高,不得拆除或加设隔墙和隔层。确需在次要空间增加或拆除隔墙的,必须遵循可逆性和可识别性原则。不得随意改变原装修尺寸、位置和构件。不得改变内部装饰风格,不得改变或损毁保存较好的原装饰物。

(四)不得进行非加固性结构改动。不得改变原结构,如确需加固,应遵循可逆性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添加结构加固构件仅限于排危需要。

第二十九条 对第二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按下列要求执行:

(一)严格保护现存的主要历史信息与现存的原物质载体。选择重点有依据地恢复被改动的部分。增加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允许在次要部位添加基础设施。

(二)不得改变主要立面、沿街立面、屋顶造型和做法。对城市道路、景观道路视线可及的外立面和内立面,不得改变其色彩和表面材质,不得采用与建筑类型、年代、风格不相符的建筑元素。

(三)不得改变平面尺寸。不得改变承重墙、主要隔墙位置和主要空间层高,不得拆除主要隔墙和隔层,不得加设隔墙和隔层。确需在次要空间增加隔墙的,必须遵循可逆性和可识别性原则。为改善使用功能和住户生活质量,允许在次要位置增设门窗。不得改变内部主要装饰风格。

(四)不得改变主要空间结构。对结构的加固不得影响结构的外观,包括面层材料、可见结构(如墙、柱、外露屋架)的三维尺寸。增设外露结构仅限于排危需要,且必须遵循可逆性原则。

第三十条 对第三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按下列要求执行:

(一)清除无价值的改动部分,恢复立面原貌,兼顾适度利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二)除非历史原貌不可辨识且现状保存不佳,不得改变主要立面、沿街立面、屋顶造型和做法。对立面的改动不得导致建筑类型、年代、风格不可辨识。

(三)不得改变平面的尺寸和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空间结构。

(四)不得改变主要结构,增设外露结构须遵循可识别性原则。

第三十一条 市文物部门应会同市规划部门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第三十二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和技术手册,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公布执行。骑楼街区内的其他建筑可参照执行。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技术手册应当包括:

(一)一般规定;

(二)修缮标准;

(三)市政设施改造;

(四)节能改造。

第三十三条 依法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拆除的,应当经市规划部门会同市文物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经批准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实施单位应当制定迁移或者拆除的方案,并征求市街区管理机构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历史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按照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有关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档案管理机构。

禁止走私、盗卖、哄抢骑楼街区内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构件和附属物。

第三十四条 骑楼街区内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外观不得擅自改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骑楼街区建筑物、构筑物上设置宣传栏;不得随意张贴小广告、布告、通告、墙报、标语、海报、招工、招租等影响市容的宣传品。

第三十五条 禁止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

第三十六条 严格控制在骑楼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在骑楼街区设置户外广告、遮雨篷、标志牌、标语牌、画廊、橱窗、牌匾、招牌、霓虹灯、LED灯、泛光照明和灯箱等外部设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商业性质户外广告按照有关规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骑楼整治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要求;

(二)与骑楼街区及其历史建筑的风貌相协调;

(三)广告用语应当规范,内容健康;

(四)各类户外广告、标志牌、牌匾、招牌应保持外形美观、整洁完好,且统一安装在骑楼内壁柱之间、紧靠店门的上方,并在高度和宽度上统一规范尺寸;

(五)不得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光污染;

(六)阳台及窗外不得堆放、吊挂和晾晒有碍市容的物品;设置安全网的,安全网不得超出建筑立面;

(七)在建筑物外墙安装空调的,应当安全牢固,不得影响建筑立面外观,其外机支架及空调管应置于沿街视线不及的地方,空调机冷凝水应当接入排水管道。

第三十七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正常维护管理,保证安全牢固;户外广告字体残缺、画面污损、光亮显示设施损坏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过期或失去使用价值的户外广告,应及时更换或拆除。

第三十八条 骑楼街区内建筑的业主应对其建筑外立面进行维护,保持其外观整洁,并且不得擅自改变建筑外观。

历史建筑的外立面维护方案应报市规划部门会同市文物部门审批后由业主组织实施,由市文物部门予以指导。

非历史建筑的外立面维护方案,如涉及建筑外立面材料或色彩的改变,应报市规划部门审批后由业主组织实施。

第三十九条 在骑楼街区临街建筑物内经营饮食、娱乐等项目的,须符合市工商、公安、消防、环保、卫生、文化等部门规定的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经营:

(一)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

(二)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

(三)污染环境的;

(四)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安全使用的;

(五)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

第四十条 在骑楼街区经营饮食、娱乐等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禁止沿街餐饮店炉具等设施摆设出店外;

(二)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

(三)餐饮店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烟气通过烟囱楼顶高空排放;

(四)经营饮食设置隔油池;

(五)采取防噪减震措施,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十一条 本市骑楼街区环境卫生由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和监督管理,实行分区、分部门负责制,具体区域责任人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骑楼街区主要街道、支路(小街小巷)、广场、道路、地下过街通道及公共厕所的环境卫生,由辖区环境卫生专业单位负责清扫保洁,街道办事处协助辖区环境卫生专业单位做好清扫保洁工作;

(二)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除负责本单位内部的清扫保洁外,还应当负责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划定的卫生责任区;

(三)车站、港口、影剧院、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体育场(馆)、停车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四)各类贸易市场(含露天、季节性、临时性贸易市场)的环境卫生,由主办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各种商业摊点由经营者自行清扫保洁;

(五)建筑工地现场的环境卫生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六)居民因住宅装修、改建、新建房屋等产生的建筑垃圾,由居民个人负责清运;

(七)市、区两级市政排水部门、街道办事处应按管辖权限负责定期清理所管辖的市政道路、小街小巷下水道,处理污水溢流,保障下水道排水畅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按照辖区环卫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倾倒、清运垃圾、粪便。

第四十二条 本市骑楼街区临街单位及店铺必须自觉执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保持店铺门前干净整洁,不得将垃圾收集容器摆放在街道和人行道上。

辖区环卫部门应在骑楼街区主要街道每隔50100米距离设置充足的封闭垃圾容器、果皮箱。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损害骑楼街区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和乱扔瓜果皮核、烟头、纸屑、食品包装等废弃物;

(二)乱倒垃圾、渣土、粪便和污水;

(三)从楼上向地面或从车内向车外抛撒各种废弃物、泼水;

(四)在街道上冲洗车辆;

(五)在街道上筛选、堆放或晾晒建筑材料、谷物和其他杂物;

(六)将固体废弃物丢进下水道和厕所管道;

(七)在街道、人行道、绿地、广场、公共场所烧烤、焚香、生火、燃放烟花鞭炮和垃圾收集器内焚烧各种废弃物;

(八)在街道上从事家禽家畜屠宰、肉类和水产品加工等影响环境卫生的活动;

(九)将门前垃圾扫进街道、下水道;

(十)在街道两旁堆积清掏出的下水道污泥;

(十一)其他损害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骑楼街区需要特别控制的区域绿地率控制指标,由市规划部门会同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本市骑楼街区的街道、人行道严禁擅自摆设摊点、临街商场、商店、饮食业以及制作、加工、车辆清洗和维修等行业的经营者不得有超出门窗外墙经营、摆卖物品、作业或展示商品等其他占用城市道路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及公共场地堆放物品,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因建设等特殊需要,需在街道两侧及公共场地堆放物品、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必须保障消防车道畅通,并征得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骑楼街区范围内擅自占用和挖掘道路。

第四十六条 在骑楼街区行驶的车辆应当保持车容整洁、美观。车体严重破损变形,车容明显不洁,超标准排放浓烟、黑烟的车辆,不得在骑楼街区内行驶,市街区管理机构批准的旅游专用马车、牛车除外。

在骑楼街区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应当在有关部门施划的停车泊位上停放。

处置建筑垃圾的车辆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不得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

第四十七条 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负责保持骑楼街区的市政设施完好,督促有关管理部门每天定期检查,出现破损、丢失、移位的,应当及时修复、更换或补设。

骑楼街区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沿街市政公用、供电、通信、广播电视、防空、交通、消防等设施及管线的管理和维护,使其保持完好和整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盗窃骑楼街区内的市政公用、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园林绿化、消防、道路交通和引导标识、安全设备等设施。

第四十八条 骑楼街区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达到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确因保护需要无法达到的,由市公安消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四十九条 本市骑楼街区内的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其他保护责任人,不得占用消防通道,不得在骑楼街区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不得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危害建筑安全的其他活动,不得擅自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

因修缮拆除历史建筑物的构件必须交市文物部门处理,不得擅自买卖。

第五十条 本市骑楼街区内的建筑或历史建筑因自然原因或者受到其他影响有发生损毁危险的,建筑或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并向市街区管理机构报告。市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予以督促和指导,对不符合该建筑具体保护要求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涉及文物、市容管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城市交通、卫生、住建、规划、工商、公安、环保等管理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侮辱、殴打骑楼街区执法工作人员或阻挠、妨碍其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规划、住建、文物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理;给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批准拆除历史建筑的;

(二)擅自批准在骑楼街区内从事违法建设活动,或者违法批准改变骑楼街区内土地使用性质或历史建筑使用性质的;

(三)对有损骑楼街区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骑楼街区,是指具有以下特征,并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街道、建筑群:

(一)文物保护单位、骑楼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

(二)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清后期至民国时期海口南洋风格骑楼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

本办法所称骑楼街区范围是指,海口市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的围合区域。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建筑: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建成,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建国后修建,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和人文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骑楼建筑,是指具有以下特征,并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

兴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城市。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建筑分楼顶、楼身、楼底三部分,往往几座或几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基本形式统一,艺术表现手法各异。建筑多以23层为标高,少量有4层以上的。作为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独特建筑,是近代南亚、东南亚典型的临街商业建筑形式。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历史院落,是指经市政府确定公布,空间布局形态和建筑风格具有传统地方风貌特点,或者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主要由历史建筑所围合、限定的,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历史环境质量的院落。

第五十九条 骑楼街区内骑楼建筑和历史院落的保护、管理参照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执行。

第六十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文物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自20xx年12月20日起施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引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重在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不但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

楼道文化篇7

一、重要意义:

确立学校的校训及对校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和道路进行命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弘扬历史传统、展示办学特色、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凝聚师生校友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命名原则:

命名的基本原则是:(1)体现传统;(2)反映特色;(3)响亮上口;(4)易于记忆。

三、具体方案:

㈠、校训更改设想:

建议学校将已实行了十几年的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勤奋、守纪、求实、创新”的校训,改变为:“励志,博学,修身,笃行”。

“励志”就是一个人要想成材,必然经历磨练,增强自己的精神品质。古语有云:“非志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修身”,即告诫所有学子,首先要树立道德的主体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呢;再者必须树立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志向,令我们即使身处物欲横流也不会迷失自我。

“笃行”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㈡、学校教学楼及其它主体建筑命名设想:

1、第一栋教学楼为“励志楼”,——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态度决定一切!

2、第二栋教学楼为:“敏行楼”,出自孔子《论语》:“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

3、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为:“逐日楼”—— 夸父逐日,是意志!立志高远,勤奋好学,锲而不舍。求学做人的等各方面的准则,劝勉学生要厚德载物,以厚积薄发。

4、科教中心大楼为:“思齐楼” 即“见贤思齐”之意。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为,意即看到德行高的,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5、学生食堂用“溢香苑”命名具有鲜明的饮食文化特色。

㈢、学校二栋学生公寓命名的设想:

1、男生公寓为:“怀远楼”或“正身楼”。

“怀远楼”命名典出:王充(东汉哲学家)《论衡·别通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寓意胸怀远大,志存高远。

“正身楼”命名典出《论语·子路》。原文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为,孔子说:“执政者自身端正,不用命令,百姓也会行动起来;执政者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2、女生公寓为:“毓秀楼”或“修己楼”。

“毓秀楼”取其安静祥和之意”

“修己楼”典出语出《论语·宪问》。原文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意为: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3、或以梅、兰、竹、菊四友命名

梅,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兰,终年不凋,幽香清远;竹,挺拔坚韧,虚心有节;菊,迎风怒放,从容脱俗。以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分别命名学生公寓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㈣、校园道路命名方案

①、校门至第一栋教学楼段为:“文昌路”。

取名文昌路即寓意新邵八中文教事业昌隆之意。

②、第一栋教学楼至科教楼的主干路为:“凌云路”或“凌云大道”。

(1)竹子有别称曰:凌云处士。“凌云”,直上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2)以“凌云”命名学校主干道,使人顿生豪迈不凡之气,并寓有催人奋进之意。

③、靠田径场左侧(老家属区)路段为:“德馨路”。

取此名意在昭示学校注重对学生志节和道德的薰陶和培养,体现命名的导向性和教化性。

④、沿科教楼四周地段为:“思睿路”。

思睿为“思睿观通”的简称。“思睿”出自《尚书·洪苑》:“思曰睿,睿曰圣”;“观通”出自《易·系辞》:“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

“思睿观通”之大旨在此,所在学者之善思善通善行也。

⑥、从科教楼至篮球活动中心路口段为:“大成路”。

古人赋予“大成”的含义是:“指事业大有成就”,“指学问大有成就”,“指道德智慧最圆融美满的成就”。寓意从新邵八中走出的莘莘学子都是学有所长的人, 成大才的人。

⑦、篮球活动中心旁路段为:“聚贤路” 或“竞先路”。寓为新邵八中为贤能聚集之所。

⑧、科教楼至第八栋教工宿舍路段为:“至诚路”。

“至诚”一词见诸《中庸》,是孔子的学生子思对孔子“诚”的思想的发挥。原文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至诚”,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诚实之至、诚心诚意的意思。

⑨、科教楼及男生公寓后面几栋教工宿舍前的路段分别命名为:“徳晖路”、“ 德正路”、“ 德清路”。 或是:“知行路”、“ 励行路”、“ 尚行路”。

方 案 二

楼以“文”名。

1、青少年中心大楼:“文光楼”;

2、第一栋教学楼:“文华楼”;

3、第二栋教学楼:“文慧楼”。

4、科教中心大楼:“文渊楼”

5、男生公寓楼:“文轩楼”;

6、女生公寓楼:“文妍楼”。

路以“德”名。

1、“德昌路” :第一栋教学楼前路段;

2、“德正路” :从第2栋家属楼至第8栋家属楼路段;

3、“德馨路” :第1、2、9栋家属楼前路段;

4、“德诚路” :科教楼前及四周路段;

5、“德清路” :篮球场旁路段。

㈤、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修建文化墙或文化主题广场。

楼道文化篇8

关键词:岭南建筑;骑楼;骑楼形态;现代建筑设计;形态应用

一、概况

岭南在地理概念中指的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大致上包含如今的广东、广西、闽南和海南。岭南地区由于沿海的地理优势,自古便受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移民历史悠久,因此在如今的东南亚地区仍可以看到由带有岭南骑楼特征的建筑。这个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照强烈,气温高,多潮湿、阴雨、闷热的天气,骑楼便是一种为适用这种气候特点而产生的特殊建筑形式。以骑楼为代表性特征的岭南文化是我国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属于无价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如今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每个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如今的岭南地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尝试着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利于保持和树立城市性格和特色,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宣传。

二、岭南骑楼在建筑形态上的特征

虽然“岭南建筑”这一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确立的,但其建筑形态的特点和历史底蕴却十分厚重。骑楼作为岭南地区一大特色建筑,骑楼的建筑方式所提供的避雨与遮阳功能自然地使人融入到了建筑之中。这就是一种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1]。

1、商住一体的平面布局

岭南骑楼最具特点的就是“商住一体”的使用方法,这也是这种骑楼建筑形成之初要实现的目的。通常,一层的建筑空间和沿街的建筑空间是用于商用,而楼上和后面的房屋是民用住宅,这两部分空间通过天井和通道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被分隔开,这样的设置将房屋的功能空间有机的分离开却又不失方便性。临街的门面多是开放性的门板,白天将门板卸下,门洞大开,与天井和厅堂将整栋建筑的通风能力和采光能力提升到了极致。这种实用性强的平面布局其实最早来源于广州和海口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宅形式——竹筒屋,岭南骑楼是在竹筒屋的基础上将商用功能进一步的加强,不仅将商住的问题合理的解决了,还使空间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2]。

2、中西结合的建筑立面

岭南地区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一直跟海外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与联系。旧时因自然环境恶略,很多岭南人拖家带口下南洋开创事业,逐渐发展成如今在东南亚地区居住着众多岭南移民的后裔。岭南移民迁移的同时也将骑楼文化带到新的居住地,后来又有很多移民后裔回到岭南生活,给岭南带来了异域文化,于是,岭南文化因其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将异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入结合在了骑楼建筑中。3、柱体构成的“脚”与“廊”在骑楼“三段式”的立面构造中,最底下的一层有个被柱体组成的柱廊,在骑楼群下形成一条供行人使用的遮风挡雨的廊道。在骑楼建筑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实柱体的形态也在不断的产生改变。最早的时候因为柱体是整个骑楼建筑的重要构建,所以大多呈现出方形柱体的形态,后来因个别地区地形因素,骑楼的柱体被建成规规矩矩的矩形,再后来又出现菱形柱体。在柱体的数量上也很多变,优势能看到单柱,而有的骑楼会用多柱并列的方式。由于岭南地区在夏季多阴雨、潮湿、闷热天气,梅雨期长,防水和防潮工作成为骑楼建筑建造中的必不可少的工序,而且相当的重要,直接影响骑楼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传统的骑楼柱选择砖石,但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造的骑楼柱体多选用混凝土浇灌,然后在柱体表面辅以水刷石技术,这种技术比传统技术能够更有效的防止水汽对建筑的侵害,提高骑楼的使用寿命。

三、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有关岭南骑楼形态元素的运用

1、满足现代城市需求的三大设计原则

骑楼是一种承载劳动人民智慧、岭南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新建有骑楼特征的建筑还是在原有骑楼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功能和美观的需求,都必须要遵循三个十分重要的原则。首先便是建筑整体性原则,纵观岭南地区骑楼建筑出现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骑楼建筑是孤零零的单独存在,更多的是以建筑群落的方式、街道的形态出现,这跟其商住一体的特征相吻合,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保留或者营造街道是展现骑楼建筑特色的重要方式和基础;其次,骑楼建筑是岭南近代民居设计的一大突破,具有商住两用的实用性[3]。以柱廊为主的构筑物空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和自由买卖活动的场所,这些人为的活动为骑楼建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营造商业氛围也是骑楼建筑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骑楼的改造和新建都要以满足使用要求为首要条件,骑楼建筑的产生便是为了满足人们商用和居住用的双重要求,因此在保证骑楼的传统型文化美观性的同时,保证其能够发挥本有的功能性优势也是建筑设计中的要点。

2、主要运用方式分类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在如今的岭南地区,虽然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程度已经很快,但是在以广州、香港为首的城市中,骑楼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并没有因为其老旧而被弃之不顾,反而被很多热衷于保留传统文化艺术的设计师们将其与现代建筑特征相互结合,产生出三种主要的现代化骑楼建筑形态。骑楼街区群体形式:传统骑楼建筑形式中,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骑楼以建筑群体、街区性的方式出现并存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对于骑楼街区并没有选择新建,更多的是保留了一些老旧传统街区,加以改造,如广州的洪德路,这一类街区多是位于城市的老城中,经过改造成为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区,或者商业中心等等。商住两用骑楼形态:现代的骑楼建筑形态,多是以高层建筑的方式体现传统骑楼的特征,商用和居住用的空间都被无限制的扩大。多功能混合骑楼形态:这种形态是将传统骑楼建筑的功能性进一步的扩大和丰富,多是新建的建筑,由于其功能种类繁多,所以一般呈现的特征是建筑体量大、具有现代化的线条形式。

四、总结

楼道文化篇9

关键词:城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苏州市姑苏区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94-02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以商务楼为主要载体,以服务都市为主要目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体产业,包括高科技、传统商贸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等多种产业在内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楼宇经济对于集约利用资源、开拓发展空间、聚集经济要素、提高业态档次、提升发展内涵、扩大经济总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之路。苏州市姑苏区是典型的城市中心城区,面临空间小、资源少、人口多等困难,当前正在通过发展楼宇经济,探索一条城市中心城区转型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苏州市姑苏区楼宇经济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其他城区转型发展作出示范。

一、姑苏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1.楼宇体量日益增大。截至2014年底,全区纳入统计的楼宇共有117幢,可用商务面积137万平方米。其中,国资楼宇12幢,总面积16万平方米;产权相对独立楼宇36幢,总面积41万平方米;分割销售楼宇69幢,总面积80万平方米;单体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有51幢,5 000―1万平方米的有42幢。

2.企业业态不断丰富。全区楼宇共入驻企业约5 921家,入驻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平均入驻率93.43%。所涉行业企业除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产建筑业和商贸商务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外,金融业、信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

3.税收贡献逐步提高。对比2012年和2014年数据,2012年楼宇经济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2014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44.3%。2014年单位面积出税1 061元/平方米,增加352.7元/平方米,增长49.8%。

二、姑苏区楼宇经济面临问题

1.集聚性不强,发展均衡不够。目前,全区很多楼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不够明确,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混合业态。入驻企业普遍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强、集聚性较差,单体规模较大的高品质楼宇较少,区域之间、街道之间、楼宇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从楼宇数量来看,沧浪、石路、金阊3个街道各有14幢楼宇,苏锦、虎丘、白洋湾3个街道都只有1幢楼宇;从楼宇税收来看,效益好的楼宇,如新联大厦2014年全口径税收已经达到8 504万元(扣除房地产开发税收),部分差的楼宇年税收仅有几十万元。

2.高端性不强,配套设施不够。姑苏区楼宇分类中,作为排头兵的星级楼宇仅有33幢,其他的楼宇在软硬件方面都各有缺陷和不足。从硬件条件看,大部分楼宇尤其是位于古城内楼宇的生活配套不完善,周边的车位、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不足,改进空间不大,难以吸引总部企业、高端企业落户。从软件条件看,绝大部分楼宇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数物业公司是三级资质,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物业服务,影响了楼宇经济提档升级和长远发展。

3.可控性不强,矛盾化解不够。全区117幢楼宇中,政府实际掌握的资源不多,仅有35幢楼宇为市属、区属国资或街道、新城、村级资产,其余82幢楼宇的业主均为市场主体,且大部分都是分割销售,政府对这部分楼宇的控制引导力较低。楼宇业主或管理者“重租轻税”,过于追求租金利益,与政府需要高成长性企业、属地企业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影响楼宇企业的税收属地率、贡献率和产业导向,还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三、姑苏区楼宇经济发展对策

1.科学规划,找准定位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楼宇经济繁荣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楼宇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做好商务楼宇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形成“一核多点”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一核”即平江新城现代商务商贸产业园,打造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核心区。重点加快平江新城超高层商业综合体、苏州城市广场等项目建设,突出发展金融商务、中介咨询、科技服务、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楼宇经济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多点”即以姑苏软件园、传化物流、苏州自主创新广场、原行政中心西区等为代表的各类产业园,打造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新引擎。重点加快现有载体招商、培育和辐射力度,着力发展软件科技、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实现楼宇经济定向发展、快速发展。

2.提档升级,增强后劲

提档升级是楼宇经济的发展重要路径。一是突出招商,优化入驻企业结构。以街道为主体,加强与区相关部门、楼宇业主及楼宇物业管理企业沟通衔接,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开放式招商体系,完善楼宇招商引企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全区载体资源互通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古城外街道积极承接古城内街道楼宇溢出资源,提高全区楼宇出租率,避免优质企业外流。通过赴一线城市举办招商推介会、制作楼宇宣传片、印制专题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成果、楼宇资源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推介,提高姑苏区楼宇经济的知名度。二是加大投入,提升楼宇硬件软件水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鼓励楼宇业主或楼宇物业管理企业对现有设施陈旧、智能化程度低的商务楼宇进行升级更新,聘请优质物业管理企业,拓展物业服务范围,提升商务楼宇档次水平和企业吸引力。

3.优化服务,改善环境

发展楼宇经济,必须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楼宇和楼宇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楼宇经济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推广和提升“楼宇社区”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推动党建、劳保、计生、民政、司法等社区服务进楼宇,为楼宇入驻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用好楼宇经济数据系统和信息直报系统,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建立楼宇信息平台管理维护长效机制,实现对全区楼宇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楼宇信息直报员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对信息直报员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楼宇经济管理服务整体水平。

4.强化征管,提高贡献

发展楼宇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健全完善全区协税护税网络,以各街道为主体,区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对楼宇入驻企业的工商、税务属地化管理,及时动态掌握楼宇入驻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并形成工作推进长效机制。通过提档升级,开展“腾笼换鸟”工作,对楼宇入驻企业进行有序引导,剔除一些效益不高、占用面积很大但税收产出很小的企业,提升楼宇入驻企业的档次,提高楼宇“亩产”。提升税源监管水平,对楼宇入驻企业进行工商、税务知识宣讲,重点督促区外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进行工商、税务变更,主动上门催缴征收税款,确保楼宇入驻企业税收应收尽收。

参考文献:

[1] 夏效鸿.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报告(2014)[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楼道文化篇10

西安市楼观台景区,是中国最早的道教圣地。它不仅是打造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天宫”景区,也是推动陕西“道教文化旅游”的圣地,它的宗旨是挖掘陕西旅游资源的潜力,树立道教文化资源新理念。楼观台不仅融入了陕西地方特色,而且还向人们展示了陕西民俗文化的风貌。楼观台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魅力所在。楼观台不但拥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不断发展与创造的过程中,已经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对西安的文化经济发展起了巨大地推动作用,也为西安经济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楼观台作为道教文化的圣地,不仅传承了伟大的民间传统文化,更带动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西安文化的前景提供了不竭动力。

1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

1.1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简述

楼观台创建于西周,唐朝处于鼎盛期,衰没于宋金时期,毁于宋末年间,兴盛于今。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楼观台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秦岭北麓周至县境内,它是由林业部首次批准并建设的园林公园之一。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之间被晋升为“部级景区”,从此实行了一套自身独特的管理体制。楼观台无论是从海拔、气候、森林覆盖率还是景观面积都堪称一绝,都很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挺拔的山峰、丰富的物种,繁多的古树名木以及触手可及的旅游景点。整个园林处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中,四季常青的松林竹林为环境优美的楼观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近两年来园内又增添了新的建设———百竹园和珍兽馆,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量,而且使整个楼观台拥有自然景观的优美。因此楼观台森林公园已成为娱乐休闲、科研实习、观光旅游的最佳场所选择。

1.2楼观台森林公园的特色

楼观台的特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道教艺术以及旅游开发。从楼观台站下车,往东北方向就是唐代玉华观遗址;由此往南行走是占地18150平方米的宗圣宫遗址;再南行是品种繁多的竹品园以及物种丰富的稀有珍贵动物;一路下来伴随人们的是一片片竹海绿浪,不断地涌向山间。楼观台森林公园首先会让人联想到寺、观、院、塔,洞、池、石、数等,这些都是森林公园都应具备的自然景观,最有名的要讲说经台,它是楼观台的中心建筑群,是楼观台的标识性建筑物;迎阳洞据说离讲经台不远,传说是吕洞宾修炼的地方;大榉树、皂角树的树龄约有500余年的历史,这些人文景观的价值意义令人深省。楼观台的道教艺术也是颇具意义,不论是从诗、书、画碑还是历代碑碣、雕铸器都是道教艺术的典型代表。1993年在旅游开发方面,陕西省也是将楼观台命名为“楼观台风景名胜区”,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2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1建设资金不足,影响发展速度

楼观台森林公园是上世纪80年代建园的,公园长时间没有及时开发地热能源,增加娱乐设施建设,错过了最佳时机,在激烈竞争的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失去了部分市场。1991年,虽然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提高了森林公园建设的速度,不断开发地热水,大力修建浴池,整理修建百竹园及珍兽馆,保障了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要求,但因投资不足,持续时间不够,只能开发很小的范围,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供不应求的社会现状不相符合。

2.2旅游淡旺季显著

每年的3-5月份是游客集中的时期,夏季和秋季占到了人数的一半,冬季几乎没有游客。作为自然景观优美的楼观台,夏季应该是旺盛季节,但是因为开发商没有预测到更深地发展前景,所以失去了这部分宝贵的客源。同时开发商应该将楼观台景区的人文文化、宗教精神发扬,将自己的景区同其他的景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扩大旅游的包容量,极力加强同其他景区的合作发展,提高楼观台道教旅游文化开发对策。

2.3管理水平不够

第一,楼观台是部级的自然风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数都要突破几十万,但是游客的停留率却一直很低,这与当地的旅游管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很大原因。因此要加强游客停留的时间。第二,园区内的管理有待提高,各种标牌的排放位置要醒目,标语既要让人接受又要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4服务质量水平低下

评价一所公园的形象,以及是否能够抓住游客的兴趣,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最主要的就是服务质量的高低。在景区管理方面,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训练与培养,建立景区人员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加强对进入人员的管理及各个景点的管理。在面对游客提出的基础问题时,不能或者含糊地回答;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在面对质疑时,不能果敢自信的承认错误等问题比较严重,不能把楼观台竹林的生态美、文化美信息多方位、多角度、有特色的传递给游客。因此要对讲解人员加强专业的培训,不断地普及知识,加强对自然地理学、生态文明学、生物学、管理学、云园林艺术设计、甚至是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使他们成为专业化的一流的讲解人员学。不管面对任何问题,都能熟练地处理解决,做到能力与知识协调发展。

3楼观台森林公园持续发展的策略

楼观台景区虽然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外宣传力度也不够。为了进一步提高景区园林的吸引力,最主要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改进,具体的建议如下:

3.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发展速度

每一个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加大资金的投入开发新产品,保障园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楼观台的长久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楼观台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旅游产品做奠基,特别对名贵药材、木制雕刻工艺品、竹林产品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稳步提升,还可以为园林的旅游产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当地政府进行的资金投入既要用到自然风景区的建设上,同时还要加强园林的法制管理与监控,随着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各种不法行为也日益显著,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假货、假产品的研制甚至是天价的产品逐渐涌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尊重现实的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才能消除不法行为,保障旅游景区的安逸与舒适;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2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发新能源

楼观台景区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惬意、舒心的旅游景点,不断吸引游客前来娱乐休闲,享受自然的秀丽独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等都是景区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楼观台为道教圣地,应该彰显出道教文化,可以开展不同的并且以宗教为主题的各种庙会集游、文化交流等活动,在努力打造良好的文化形象的同时不断吸引国内外游客。推广新能源是当前我国旅游开发产业所要关注的问题,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环境的改观,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我国每年在旅游服务上的投资巨大,一方面推动本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进步与完善,随着每年游客人数的剧增,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对产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因此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是旅游产业经常面临的问题。

3.3加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所谓基本的娱乐栖息地,是每个自然景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该景区的人性化服务,考虑到游客的内心需求与期望,不断建设与改造的基本设施。“楼观•道温泉”项目就是一项满足消费者的内心需求的建设。在开发地热能源的基础上并且经过当地政府的批准,旅游局的同意,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因此,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求: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消费水平;②能够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③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与许可;④符合当地自然景区的地理环境;⑤遵循市场竞争的潜在规则。因此,加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也是楼观台景区顺利发展的关键部分。

3.4加强服务管理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也是服务业的一种,因此服务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服务产业的标准。由于楼观台景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景区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加强景区服务管理刻不容缓。主要从以下几点: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定期审核,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②增强当地的法律建设,为合理有效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③大力宣传景区的规章制度,减少违法乱纪现象;④深入了解游客内心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服务标准;⑤树立高品质的旅游形象,彰显旅游景区的特色文化。这些都能更好地推动景区发展。

4结束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