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事范文
时间:2023-04-08 18:2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回忆往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两滴泪珠悄然落下,
因为——
我在回忆往事。
往事如画一幕又一幕
掀起人生的波浪。
喜怒哀乐
都浸没在往事中。
往事如歌一首又一首
唱出最美丽的愿望,
欢乐与悲哀
往事都知道。
回忆起往事
你会发现——
人生是如此短暂,
现在就已经匆匆走过十一年。
往事会越来越多,
要常常回忆往事,
只有这样
篇2
那时的我还是小学生,由于那年我家搬家了,我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我都得早早起床乘坐23路车去上学。
凌晨六点半左右,我就必须在我家附近的停车站等候23路车了。有一天,我早早地来到停车站,睡意仍浓时我上车了,虽然是凌晨,车上的人也不少,我就在靠近车尾的地方坐下,就闭目养神了。很快,车到了下一站,我微眯着眼,看见上来很多人,其中一位老奶奶正朝我这走来,我因为太困就没有让座给她。就在这时,坐在我前面的两个中学生站了起来,让了座位给那位老奶奶。“现在的小学生真是没有公德心。”长得有点帅气的中学生对另一个中学生说。他的话引起了我的不满,因为很明显就是在说我。当时我就在想:若让我再碰到他俩,我一定要好好“修理”他们,好洗清我今天的“耻辱”。
后来,我每天坐23路公交车去上学的时候都会碰到他们俩,只要遇见他们俩,我就会想尽办法使出一些怪招去整蛊他们。有时我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俩背后贴一些办证广告,有时我会和我一起坐车的同学一起给他们去绰号。我就一直实施着这些“无伤大雅”的报复行动,但随后的一次整蛊,让我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惭愧。
一天下午放学,我和一个朋友坐车回家,那个朋友手里拿着弹弓,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他俩。于是我“灵机”一动,就对我朋友说,“不如用弹弓弹他们吧”,我朋友拍手叫好。我俩就坐在他俩的后面,我拿起弹弓向他们其中一个弹过去,结果他没有生气。我更肆无忌惮了,拿起弹弓瞄向那位曾经说我“没有公德心”的中学生。当时,他脸上有伤,贴了一个创可贴,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依旧实施我的报复行动,让我无地自容的是,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回头冲我微微一笑,打了个招呼。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实施我的报复计划了。
篇3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记忆与回忆是有区别的。“记忆”是对经过的事物记下、保存,并在事后再现的一套完整的大脑功能活动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方面。所谓“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或者是指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而“保持”则是将识记的事物以神经联系痕迹的形式保存于脑组织中的过程。“再现”是指将保存在脑组织中的事物的痕迹重新活跃起来,即能回想起来的过程。老年人回忆不起往事,不能一概认为是记忆力差所致,有的是记忆之中的再现能力减退所引起的。
老年人对以往经历的事物,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事物,多数在脑海中是留下痕迹的,只要我们认识了“再现”的原理,巧妙地运用一些方法,是可以将绝大多数往事回忆起来的。有的生理学家作过试验,用电极刺激大脑边缘系统的某个部位,可使其清楚地回忆起三岁时唱过的一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这就说明,用科学的方法促使老年人回忆往事是完全有可能舶。笔者在研究治疗脑血管疾病时,曾自服过某种致幻剂,亲身体验到致幻荆可使以往几十年前的细小事情在脑海里重现出来,但显得杂乱无章。上述用电极刺激大脑也好,使用致幻剂也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促进再现往事的可能性,但都有一定的危害,而且不能用于有目的回忆某一件事情,所以还无法实际运用。其实,再现过程又分为“有意再现”和“无意再现”两个类型。无意中突然在脑海中浮现某种往事,即为“无意再现”。上述用电极和药物刺激的往事再现,也属于无意再现的类型。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回想某一些事情,称之为“有意再现”。要使自己能很好地回忆往事,就应当设法加强大脑的这种“有意再现”能力和功能活动过程。如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加强大脑的“再现”过程,帮助老年人回忆往事。
一、清理与往事有关的衣物及各种生活工作用品如果家中还保存有自己儿童,青少年时代或工作时代的衣服,拿出来清洗干净,并仔细观看、回味,即使是一件破旧不值分文的短衣,也将把你带到以往的岁月,并立即回忆起许许多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往事。特别应注意的是,过去获得的奖章,奖状和各种纪念品,也有重新观看的意义,因为这些物品常常是自己劳动或战斗成绩的结晶,同许多经历和人物相联系在一起,能使您回忆起美好的生活情景,并从中领略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诸如此类的其他物品,如用具、工具等也都能帮助回忆往事。在离休或退休后进行适当的清理、保管很有意义,而且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的乐趣。
二、整理自己的笔记、图片和其他印刷品 曾经作过笔记、日记的人,到了老年有空时翻开看看,不仅可以使自己回忆起种种往事,还可以使自己精神上“变得年轻”。我们曾遇到一位八十余岁的老教授,他偶然发现了自己小学三年级时的作文本,那种高兴劲头简直无法形容,好象自己成了一个淘气的小学生,出现了“返老还童”的效应。另外,有过著作的人,翻看旧作,对身心健康有利自不必说,进行修改整理还可以造福人类,何乐而不为呢?值得重视的是,各种旧照片,无论是年龄照,同事照或是合家照,寻找出来,按时间顺序查看,更能使人回忆起往事,并且从中找出有益于后人的东西和知识、经验来,
三、故地置游故地重游是老年人回忆往事的一一种有益活动。当重返故乡时,可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的各种情景和亲人的形象;如果再访自己就读过的学校,那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就会浮现出来,这将使老年人恢复青春的活力;而从事革命工作的老同志,重访革命圣地和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将会往事犹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便会展现在“眼前”。至于身居国外和异乡的华侨老人,如能回国一游,看看祖国日益繁荣的面貌和故乡故里的风貌,更会感慨万端,心潮澎湃。重游故地焕发出的活力和激起的欢乐,是任何药物都起不到的效果;旅行中,在阳光明媚之日,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呼吸乡间清新的空气,对健康和延年益寿都有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对离休和退休老人来说,是山珍海眯和其他补品补药所不能代替的。总之,重游故地,可以使人回想往事,振奋精神,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真可谓其乐无穷!
四、探亲访友探亲访友是老年人乐于进行的活动,但多数老年人探亲的范围狭窄,仅限于直系亲属。其实,如果能广泛地拜访旧日的同事、同学、战友,叙谈往事旧情,除了能摆脱家务的纠缠之外,还可从中调节精神,更重要的是能从旧事中找出有益予后人的经验、知识。有的人可通过这些活动总结出有利于今人建设祖国的经验和教训,这比万元遗产有意义得多。目前,我国的台湾省尚来回归祖国,中华民族还有待振兴和进一步富强,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心中牵挂之事,如果有空旧友互访(包括国内外和台湾海峡两岸的互访),既有利于健康长寿,又有利于民族和国家,岂不美哉!
五,看书和娱兴活动有空时看一些书,特别是读一点近代史和有关自己经历过的史料或其他资料,从中找到线索,是有助于回忆往事的。至于娱兴,包括听音乐、看电影,吟诗,作画等等,这些健康的娱兴活动可使大脑清醒,情绪舒畅、灵感出现,增强大脑的“再现”功能。
篇4
??回忆是轻松愉悦的。不管在人前还是在人后,抑或一人独处,人们总是在时间的脚步声中,通过回忆来轻轻松松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回忆又是沉滞凝重的,轻描淡写地回忆自己的一生,这肯定会使人索然无味;但要回忆自己一生所有走过的路哪些显得弥足珍贵,所有经历的感情哪些让人刻骨铭心,就会显得不是那么轻松。
??人的一生必定会走过许许多多不同的路,或平坦,或崎岖,有宽广的大道,也有狭窄的小径。人的一生也会经历种种情感的风雨,或许阳光明媚,或许黑暗迷离。其中,有你甜蜜的初恋,有你不舍的爱情,还有你结发的妻子,更有你很多甜蜜和苦痛的时光。人生就象扑朔迷离的万花筒,只要大脑稍一转动,就会变换出魔幻般的五光十色的花朵来。只是平时,特别是在正当年轻的时候,我们身处在紧张繁忙的琐事中,没有转动这个万花筒罢了。然而,当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没了琐事的繁忙,生活中的沉渣就会泛起,使我们产生许许多多的回忆。
??想想,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你会回忆起哪些尘封的往事?哪些已经随风漂逝不再泛起,哪些会在自己泛黄的日历中随着回忆闸门的开启一下子涌流出来?人生好似梦一场,过去的往事,有的如过眼烟云、瞬间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回忆往事,有的似有似无、忽隐忽现,有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风过了你是否触摸,雨洒下你是否感受,香飘来你是否品尝?人生之旅,不在乎我们走过了多少崎岖,经历了多少艰辛,而在乎我们是否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是否留下了人生的记忆。走过了崎岖,进入坦途后我们会轻松得一下子忘掉前头的路;感悟了道理,今后不管走在什么路上都会成为前进的航标;留下了记忆,便是到了老年也不会让人感到缺憾。如此,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在经历生活的同时,也要努力地感悟生活吧。
篇5
在楼下,我们站好了队,艰苦的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定立的训练使得我们好多的同学精疲力竭,好多都是爬着出去的,练到最后才是胜利者,为此我都是最后一个走出训练场,两脸通红通红的。
艰苦的训练之后就是吃饭,吃饭前大家一起来唱军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各班值日的学员把饭添好了之后,排队进入吃饭,假如有抢菜现象发生,教官就会罚他,别以为会不让吃饭,恰好相反,他力求把你撑死,给你一个清醒的教训——军校的饭有的是。
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假如有一天没有睡着,你就是不合格的学员,为此可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在下午的训练之后,在夜里,我们一起洗澡,一起洗一天的衣物,互相帮助挤干毛巾,倒也求地个快活。
篇6
仍然记得,很久以前的那个清晨,慌慌忙忙停了车子提着包子和豆浆往教室里赶。那个时候停车棚里有打扫卫生的同学,扫帚扫过的地方尘土弥漫,显得乌烟瘴气。一切弥漫着忙碌的气息。从停车棚走向教学楼的路上,我能清楚地看到东方天空上的朝霞,以及慢慢升起的红日。特别是在冬日,天才刚刚亮,路上寒风彻骨,太阳照到的地方总是有些温暖,那个时候我对初升起的太阳有种特别的热爱。
还想起,某个午后来到学校,那时快要毕业了,大家都匆匆地写毕业同学录,拍毕业照。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个习惯,他总是把历年教过的学生都保留一张照片,刚开始说照片或大头照都可以,我原本给他的是大头照。后来他只要照片,让我们都给他照片。那个午后,也因为毕业证需要照片,我就匆匆拍完了快照赶来学校,正好在路上遇到数学老师。看到老师的时候,我很大声地喊老师,等等我。然后他就停下了,笑着看着我。我追上去说,老师,等等,给你照片。然而我就慌忙地摘下书包来,拉开书包,从文具盒里拿出照片,然后笑着递给他。他也笑着接过。我记得那个午后的阳光特别暖。
还有,那个时候的我总是到校很早,班里没到几个人,我学习学不下去,就走到窗前看来来往往的同学们。有认识的,又不认识的。然后突然看到那个男孩,他本来走得很洒脱,后来好像也看到我的视线,就一直低着头走。他低下头的样子,像是深思,又像是害羞。我稍微后退了一下,让自己的视线看起来不那么专注那么明显,可是又很眷恋,不舍得转移。那个时候突然意识到,如果能一直这样看下去,该多好啊!那时候,中考临近,已经快要走向毕业了。
篇7
灰飞湮灭的梦,仿佛在空气中升腾的气泡,逐一破裂,那一声声爆裂声撕裂着我耳膜,纠结着我心绪。情未逝,心却早已荒芜。
尘沙漫天的世界,已模糊我的视线,看不见尽头,看不见你离去的身影。蓦然回首,一切都似华丽的梦,那么虚无,那么飘渺。我恍惚,着所有真的存在过么?
昨日夕阳绚丽我的上半生,今时旭日灼痛我生存的躯壳,我彷徨,我徘徊在爱与恨的边缘,进一步,是美好的春光,回眸,是逝去的容颜。
叹一声人世繁华,掬一捧尘世浊水,捻一段割不断的情缘,挥一尺犀利劲鞭,让一切一切都在这惨白的月色中逝去。
每一缕痛,每一丝苦,每一滴哀愁,每一声叹息,轻轻敲打着沉睡的记忆。丝丝缕缕,渗入骨髓,唤醒千年的期盼。
狂风肆略,轻刮三生石上镌刻的字迹,雨水磅礴。冲刷着点点痕迹,所有尘缘都在风雨中消失殆尽。终于明白,一切都犹如烟花散去,了无痕迹。
细数时间沾染的青丝,缕缕青丝不经意出现在眼前,铜镜中容颜上的层层褶皱,喧嚣着我一老去。我不知道我的青春韶华丢失在哪里?
篇8
一转眼儿,就快要告别小学阶段了,还真舍不得呀。舍不得那些悉心照顾我、培育我的老师,舍不得那些与我共同经历六年的同学,更舍不得的是那一所充满了我们回忆的学校!啊——美丽的校园,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一定会永远记得和你们相处的美好时光的!我真的好舍不得哦。
可是舍不得又有什么用呢?回忆早就成了往事,一段美好的回忆是永远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的呀!
六年级:胡慧玲
篇9
对于老的Windows用户来说,Win8最不习惯的莫过于“开始”菜单不见了!虽然在任何场合,我们都可以通过按下Win+Q组合键,在“应用”中搜索打开某个程序,但那要我们记得应用名称才行,更别说搜索比点击执行的贴心程度要差好多条街那么远了。
如果你还没有习惯Win8的新界面,希望找回Windows传统的“开始”按钮,这绝对没有问题。据说,Windows中的“开始”菜单功能并没有被删除,而是被隐藏起来了—而Classic Shell就可以帮助我们把这隐藏的功能重新打开!
Classic Shell不但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样式,我们还可以在它的“Skins”标签页中,对每种样式的配色方案和外观进行微调,让它更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如果你还觉得没有调整到位,想进行更多的个性化配置,那就干脆点选Classic Shell下方的“All Settings”,琳琅满目的设置选项,会让你看花眼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微软Surface,那么启动到那个被动态磁贴覆盖的“开始”桌面无可厚非。可如果我们用的是PC,启动到传统的“桌面”才是最为大家所接受的。虽然上文说到的各种提供“开始”菜单的软件都支持登录后跳过“开始”桌面,直接进入传统“桌面”,可如果你不喜欢安装第三方软件,想通过Win8自身功能直接进入传统“桌面”,操作也很简单……
按下“Win+R”组合键打开运行窗口,输入“Regedit”,定位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 CurrentVersion\Winlogon],然后双击右侧的Shell项目,修改“数值数据”为“explorer.exe, explorer.exe”。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起来比较麻烦,也可以到我们的网站(http:// /pcd),下载SkipMetro.reg,直接导入注册表就成了。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即使我们已经把Win8设置为直接启动到传统“桌面”下,可这个桌面却空荡荡的—没有“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只有一个回收站等着我们去清空。
其实,用过Win7的用户基本都明白:要让传统桌面上显示“计算机”、“回收站”、“用户的文件”和“网络”等图标,是需要经过简单设置的。
操作起来很简单:
在传统桌面上单击右键,选择“个性化”,再点击左侧的“更改桌面图标”。在弹出的“桌面图标设置”窗口中设置即可。
篇10
集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教育家于一身的伊戈尔・马克维奇,是被人遗忘了的二十世纪国际乐坛奇才。从这款极其珍贵的影碟《伊戈尔・马克维奇》中睇到大师的指挥风采,勾起我对他传奇一生的追忆。
1912年7月27日,马克维奇出生于乌克兰首府基辅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钢琴家。幼年举家移居法国,1916年在瑞士维威定居,学于维威音乐学院。十四岁只身赴巴黎,随钢琴大师科尔托习琴,跟布朗热(N.Boulanger)兼学作曲。俄罗斯芭蕾舞团班主佳吉列夫(S.Diaghiev)对马克维奇的音乐才华极为赏识,委约他为芭蕾舞剧写一部钢琴协奏曲,1929年7月15日在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演,马克维奇亲自演奏钢琴部份,大获成功。他的芭蕾舞剧《画谜》于1932年12月15日在巴黎上演,好评如潮,他的新芭蕾舞剧《伊卡列》于1933年6月26日在巴黎首演,也受欢迎。不过,1935年12月20日,他在伦敦指挥他的神剧《失乐园》初演则遭到恶评,马克维奇心灰意冷。1934-1936年,马克维奇在瑞士随舍尔欣学指挥。1938年1月31日,他在华沙指挥他的交响乐《新时代》首演。
二战后,马克维奇以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欧洲乐坛,在重新组建佛罗伦萨5月音乐节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后指挥过英国皇家歌剧院(1945-1955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交响乐团(1952-195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1957-1961年)、古巴哈那交响乐团(1957-1958年)、法国拉穆勒管弦乐团(1957-1961年)、西班牙广播交响乐团(1965-1968年)、摩纳哥蒙特卡洛国家歌剧院乐团(1968-1972年)以及意大利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乐团(1972-1975年)等,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大师。
同时,马克维奇还有项重要音乐活动就是教授指挥课程,他先后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墨西哥泛美指挥中心、莫斯科音乐学院以及耶路撒冷音乐学院等授课或举办指挥大师班,栽培新人不遗余力,当今不少有名的指挥家曾“师从马克维奇”。
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健康问题,马克维奇逐渐退下舞台,1983年3月7日,马克维奇病逝于法国安弟贝斯,终年71岁。
马克维奇的录音、录像极少,这款他唯一的DVD虽然是黑白片、单声道之作,但更显弥足珍贵。影碟所见,马克维奇的指挥手势高雅,动作干净,图式清晰,目光炯炯,不露声色,形态冷峻。最令人称赞的是他的指挥演绎观点极为敏锐,对作品的结构、曲式、和声、旋律、配器、声部、色调、音响等了如指掌,一挥而就,“总谱在他脑子里”(背谱),这是作曲家出身的马克维奇指挥的一大特色。
本片是马克维奇指挥法国国家广播乐团演出的现场实况录像,1968年9月15日录于法国贝藏松音乐节的瓦格纳《唐豪塞》序曲,全曲充满着神圣、宏伟的气度,管乐用得尤为顽强、高昂,有着瓦格纳式庄严壮丽的音乐与强而有力的音响。马克维奇以叙事性手法指挥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贯穿全曲的几个重要的“主导动机”,陈述生动,处理细致,形象鲜明,一直保持着动感。乐队奏的“爱之死”旋律始终很优美。录音杂声过多,不过瑕不掩瑜。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