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读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4-07 18:11:41

茶花女读书笔记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1

《茶花女》这篇作品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写的成名作。他的作品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真切自然的的情理感人,是我读完了依旧身临其境。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茶花女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茶花女读书心得1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人以爱的同时,也给人以痛苦。小仲马说:“我只信奉一个原则:没有受到过‘善’的教育的女子,天主几乎总是向她们指出两条路,让她们能殊途同归地走进他的眼睛;一条是痛苦,一条是爱情。这两条路走起来都十分艰难;那些女人在上面走得两脚流血,两手破裂,但与此同时,她们把罪孽的盛装留在沿途的荆棘上,赤条条地抵达旅途的尽头,而这样全身赤裸地来到天主跟前,是用不着脸红的。”

玛格丽特便是这样一个女子,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她选择了爱情。但她并未因此摆脱痛苦,反而以爱的名义接受了更多的痛苦,直至离开人世。在她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在追求爱,但她最终也没有得到爱。或许她曾经得到过阿尔芒的爱,但她却因此失去了公爵对她的爱;又或许她从未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爱,阿尔芒爱她,却终因她的身份而离开;公爵爱她,却因不信任而时刻监视她。这些都不是爱。

爱不是交换,不是同情;爱是宽恕,是引导。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女子,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同情。她需要的是一句:“孩子,你将获得宽恕,因为你爱得多。”来抚慰她受伤的灵魂。她想要的是包容的爱,而非怜悯的爱或是情欲的爱;她想以爱的名义来解释她的所作所为,而非心血来潮或是贪图富贵。然而阿尔芒做不到,她身边的人做不到,社会做不到,我们做得到吗?用高尚的宽恕来唤起一种高尚的信仰?

玛格丽特的遭遇是非常典型的。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诗人都向妓女献出过他们的恻隐之心,有时候一个大人物用他的爱情甚至用他的名声为她们恢复名誉。但是如果这个社会本身就无法以爱的名义来爱人,又怎么谈得上要这其中的个人以爱的名义来爱人呢?即使有些人能做到,也不会长久。

反过来,倒是被称作没有爱的玛格丽特,为自己伟大的爱情而牺牲了生命。这种崇高的纯粹以爱的名义付出的爱,无法不使人深思。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本《玛侬?莱斯科》上隽秀的题词:“玛侬对玛格丽特:惭愧”。

是的,惭愧。我一直在反复回味玛格丽特这个角色,一直在想我对她到底抱着什么样的感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只是一个烟花女子,她能够付出真正的爱,而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却连怜悯之爱都做不到,不是很可悲吗?

所以,我以爱的名义,写下这些文字,来乞求上帝对所有罪孽之身的宽恕。

茶花女读书心得2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纠结中把这本书读完了,一个属于时代的爱情悲剧如同一把利剑般刺进了每一个读者的心,除了对这爱情悲剧的难过,更多的是对那个只爱素雅的茶花的女主人公的敬佩…

玛格丽特是个天使也是魔鬼,她生活在最肮脏的领域,却保持着茶花般洁白清新的气质,她富裕奢侈,但是却让许多的男人葬送在了她的奢侈之上。她本不虚荣,但是生活在那个圈子之中,她又不得不虚荣,在这个圈子中本不能获得真爱,但是幸运如她却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阿尔芒,为了自己的爱,她努力的挥别过去,但是要从那个肮脏的泥潭中爬出来,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力气。可是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世人的不理解和排挤,阿尔芒的父亲,一个善良但是却被世俗同化的人,他需要面子,他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娶一个交际花,他用自己对儿子的爱以及自己的家族的面子,用他自己的手段逼迫玛格丽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

玛格丽特又是多么的不幸,她找到了真爱,但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她又必须离开对方,这对一个除了金钱一无所有的的女人来说是多么残忍。巨大的阻力最终还是使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分开了,并且还是在误会中被迫分开,面对阿尔芒的羞辱及报复,玛格丽特实在是身心疲惫,最终,她选择了死亡,是的,或许这个时候只有死亡是最能安慰她的了,她在心爱的人的误会及世俗人的鄙视之中孤独地死去了,可怜的玛格丽特,最终真爱也抵不过世俗……

其实阿尔芒的父亲没有错,他需要为自己的儿子及家族考虑,错就错在玛格丽特所活的时代,这个时代交际花看似活在上层社会,但是实际上她们却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纵使有真爱又怎样,纵使努力的回头又怎么,她们再努力最终不过是枉然,她们的过去抹不掉,她们注定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

小仲马的《茶花女》把整个社会的黑暗反应了出来,可怜的玛格丽特,伟大的爱情在社会下最终也卑微了下来……

茶花女读书心得3我觉得《茶花女》这本由法国人写出的作品少了一点爱情的浪漫,而多了一份对命运的悲愤。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个不幸沦落风尘的女子。每当谈及妓女,人们总会露出不屑的神情。在书中或影视剧中,往往她们会经历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从而导致了一场爱恨情仇。玛格丽特也不例外,面对阿尔芒的真爱,她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哪怕是情人的误解:哪怕是内心痛苦的煎熬;哪怕是一个人静静地死去.....

我不禁要感叹这个女人的命运。她是一个为爱而死的女人,在这一点上,她是伟大的;而她又是一个曾经纸醉金迷有过很多情人的女人,这一点又将她的伟大所掩埋。到头来,换得人们的一句“风尘女子追求纯洁爱情而本该有的夙命”。

她或许生错了时代。那是一个赤裸裸的金钱时代,人的情感在金币的“光辉”下显得暗淡无光,金币也铸就了一些人冷冰冰的性格。她是时代的牺牲品。

她是书中的一个形象,而她代表的那一类人呢,又有多少相同的遭遇呢,可能我们悲悯不起。

阿尔芒,一个善良的富家子弟,与他的阶级本性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一个人物的出场,注定是一个落泪的结局,毕竟与时代与社会抗争,能成功的人少之又少。

我不想去说阿尔芒的父亲,虽然他是这场爱情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其实他也是时代悲剧的产物,只是他的悲剧要用历史来表明。

“我们不再属于自己,我们不再是人,成了物品,他们讲自尊心时把我们排在前面,要他们尊重我们时,我们却落到末位。”这爱情的浪漫就是这样一点点被磨灭,只有残存的一些与阿尔芒的藕断丝连。当她们无法选择地生在了那个时代,历史的车轮永载了当时的光荣与梦想及时代向前迈进的点点痕迹,孰不知也碾过了一些又一些人的残骸,可她们的灵魂却被伟大的作家安顿在文学之墓中。

茶花女读书心得4这段时间,我读了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这是一部法国文学名著,自1848年问世以来,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一部广受好评的著作。小仲马是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他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这种痛苦境遇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后,就以探讨社会道德问题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小仲马的成名作是小说《茶花女》。描写的是一妓女的爱情悲剧。取材于当时巴黎一个妓女的真事故事。

我认为玛格丽特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莲,洁白无瑕,透着光亮,但是这光却那么微弱,漂涉渺。最终还是被黑暗,这般强大的力量吞食掉,她也是一张弓,外表被剥食得一无所剩,而内心却是坚固、圣洁的。但是她为了能将箭射得更远、更准,她在不断崩累自己,直到自己被毁灭掉。玛格丽特是妓女,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实,在那里没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说相信,一个妓女会从良,她永远活在妓女的阴影里。最终还是为了阿尔芒,又沦落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

《茶花女》中的主人翁玛格丽特.戈蒂埃那种敢于追求和无私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懂得了不少的人生道理,真是受益匪浅呀!

茶花女读书心得5人人都说小仲马的著作《茶花女》是一本不错的书,我也眼馋了,真奔书店买下了就回家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

茶花女,一位出身贫苦的美丽少女玛格丽特被诱骗到巴黎,沦落风尘。青年阿尔芒的真挚情感打动了她,她便义无反顾地抛弃已民经拥有的一切虚荣和奢侈,甚至变卖一切帐产,与阿尔芒租一间清净的小屋,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命运对她是如此不公平。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程,强行拆散了这对恋人,她一病而去。

茶花女,是巴黎交际界当时的第一交际花。但她是善康的,一直在追求真挚的爱情,因为自身贫穷,不得不当交际花,来维持生活。但她善良的心是,你我所想不到的。例如:阿尔芒的妹妹的未婚夫,因认为未婚妻的哥哥和交际花相恋,风声不好,就要求阿尔芒马上与茶花女分手,玛格丽特真的善良的答应了。就是因为分手她才病逝了。

请问你会为了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吗?你不会。我知道,也没有几个人会。所以当时阿尔芒的父亲就夸了:“你宁可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的幸福,一定会感动上帝的。”“一定”多坚决啊!如果真的有上帝,一定会被感动的。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2

关键词: 林纾译作 影响 翻译策略

一、林纾译作及其影响简介

《巴黎茶花女遗事》和《黑奴吁天录》是林纾早期的翻译作品,也可以称得上“林译小说”里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

1.《巴黎茶花女遗事》

《巴黎茶花女遗事》讲述了巴黎名妓马克格尼尔(今译玛格丽特・戈蒂埃)与没落贵族青年亚猛(阿尔芒)之间的爱情悲剧。巴黎红极一时的名妓马克与纯真青年亚猛真心相爱后,欲摆脱过去,与亚猛隐居乡间重新开始新生活。然而亚猛父亲横加指责和粗预,蛮横地拆散了一对有情人。最终,马克含恨病逝,留给亚猛无尽的悔恨。林纾在翻译时倾情投入,译到情深意浓之处,常常不能自已。他在为他人翻译的小说《露漱格兰小传》写的序言中这样说:“余既译《茶花女遗事》,掷笔哭者三数,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挠折,方足与马克竞。”[1]《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译稿由魏瀚出资,请福州城内著名刻书匠吴玉田镌版,并于1899年2月在福州印行,衬页上有林纾自题的“己亥正月,板藏畏庐”两行字。两人未用真名,而是署“晓斋主人口译,冷红生笔述”。三四个月后由上海素隐书屋刊本行世,以后再版多达二十余次。

由于小说内容新颖,再加上林纾译笔晓畅通顺、妙语连珠,小说一经问世,即为国人推崇备至。严复曾写诗赞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2]小说的流行程度,自不待言。《巴黎茶花女遗事》打破了中国以往爱情小说的固定模式,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正如张静庐所说:“自林琴南译法人小仲马所著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辟小说未有之蹊径,打破才子佳人团圆式之结局。”[3]当时的许多报纸、期刊、文集等时常提到《巴黎茶花女遗事》。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也为周瘦鹃小说人物的箧中案头必备书,周瘦鹃:“真所谓以美人碧血沁为词华者,把卷澜,凄其万状”,“百读不厌”,“看了每发痴想”。[4]

《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大获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林纾翻译西学的热情和信心,他迫切地想再展一手。他找到自己青睐已久的《拿破仑传》,力邀友人合译,但因该书旁征博引,涉及欧洲各国语言,无人敢试,只好作罢。1901年,林纾与好友魏易借到美国斯土活夫人(今译斯托夫人)的代表作《黑奴吁天录》(今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原版书,兴奋之余便着手翻译起来。该书是林纾翻译的第二本外国小说,它的出版同样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除《巴黎茶花女遗事》之外林译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译作。

2.《黑奴吁天录》

《黑奴吁天录》以黑奴汤姆的故事为主线,揭露了黑人的悲惨生活和蓄奴制的残暴。黑奴汤姆诚实、善良,对主人忠心耿耿,却仍然逃不了被贩卖的下场。经过三番两次像牲口一样的转卖,最后汤姆被卖给了一个极其凶残的种植园主。他受尽百般虐待,却逆来顺受,从不反抗。最后,汤姆为了掩护两个逃亡的女黑奴,竟被残忍的农场主活活打死了。林纾翻译此书时,国内刚刚遭受八国联军的洗劫,再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与此同时,美国掀起大规模的排华运动,在美华人不断受歧视、驱逐,甚至遭到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这一切都激荡着林纾救国保种的爱国热情,他和魏易都带着极强的政治目的和满腔义愤翻译此书,仅仅用了六十六天的时间就全部译完,并于1901年以“武林魏氏(易)刻本”在杭州刊行。林纾在《黑奴吁天录》的《序》中写道:“其中累述奴惨状,非巧于叙悲,亦就其原书所著录者,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耳。”翻译此书的用意一目了然,他是想以黑奴的悲惨命运来警示民众:“黄种将亡!”

《黑奴吁天录》出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举国上下为之震撼,各界人士纷纷著文评介。鲁迅先生在日本收到友人寄来的译书,感慨:“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5]林纾强烈的民族意识激励着一批批爱国志士,读者灵石,声情并茂曰:“我读《吁天录》,以我同胞之未至黑人之地位,我为同胞喜。我读《吁天录》,以我同胞国家思想淡薄,故恐终不免黑人之地位,我愈为同胞危。……我读《吁天录》,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以黑人以往之境,哭我黄人之现在,我欲黄人家家置一《吁天录》。”[6]这一连串含着热泪的强烈呼声,正是当时人们对《黑奴吁天录》的强烈反响。这种反响在整个中国呼应起来,各地报纸也纷纷或设专栏或发文章,揭露排华事实,广造反美舆论,号召群众抵制美货,很快形成了对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的反抗与抵制思潮,并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反美爱国运动。

二、翻译策略浅析

林纾不懂外文,使其翻译具有局限性,也使得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1.合译

合译,是林纾翻译的特殊方式。因他不懂外文,必须与他人协作才能翻译,所以说“林译小说”是林纾与口译者合作的共同劳动成果。口译者对原著的理解能力的强弱和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林纾翻译的正确与否,因此一切有关林纾翻译的荣与辱,都与这些合译者休戚相关。在评价林译小说的历史意义时,他们的地位不可低估;林纾与合译者的默契合作,也值得后人借鉴。

王寿昌与林纾合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林纾的第一部译作,也是两人合作的唯一一部作品。对于两人合作翻译时的情景,宋鸣华和林本椿在《口译一部茶花女造就一个翻译家――记被遗忘的翻译家王寿昌》一文中这样介绍:

“据说在二人合译此书过程中,王寿昌每日口译一小时,林纾笔录三千字。王口述要意给林纾,再由林纾用生花妙笔把它写下来,虽然用古文叙述,可是由于精神贯注其中,文笔动人,处处扣人心弦,使读者神往不已。这精彩的译文,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王对原文的准确理解。王寿昌不但法语精通,中文造诣也很高,既对小仲马的小说情节十分熟悉,又富于情感,同情茶花女的遭遇,所以在合译时,能把原著内容详尽、动情地口述出来,尤其是对女主人公马克的心态描述得委婉尽致、如泣如诉,成为林纾传神而流畅的译笔不可或缺的前提,使林在笔译时能够很好地表达原文的风格神韵,这才有了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诞生。”[7]

魏易比林纾年轻许多,但年龄似乎并未影响两人的默契合作。魏易初次与林纾合译,年方二十一,恰逢风华正茂之时,才思敏捷。他与林纾合译了五十余种外国文学作品,包括众多文学大家的名著,如斯土活夫人的《黑奴吁天录》(今译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却而司迭更司的《块肉余生述》(今译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今译司各特的《艾凡赫》)、《剑底鸳鸯》,华盛顿・欧文的《拊掌录》(今译《见闻札记》),等等。

据目前所知,林纾的口译者共有20人,且都为林纾好友。林纾晚年曾说:“今已老,无他长,但随吾友魏生易、曾生宗巩、陈生杜蘅(指陈家麟)、李生世中之后,听其朗诵西文,译为华语。畏庐则走笔书之。”[8]林纾能在翻译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离不开这些好友的鼎力相助。面对名誉和金钱的诱惑,他们一直与林纾默契合作,默默无闻地做林纾的“幕后英雄”,未曾有半点怨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一点值得合译者们深思。

2.意译

林纾的翻译策略,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属于意译,即为了照顾中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对原文作一定的改动。这种改动在林纾的翻译中随处可见,也是他屡遭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学者为林纾鸣不平,认为这种改动并非全凭臆想,而是在尽量保持原著风格的基础上稍加润色。正如林纾自己在《块肉余生述》第五章的注中写道:“外国文法往往抽后来之事预言,故令观者突兀惊怪,此用笔之不同也。余所译书,微将前后移易以便观者,若此节则原书所有,万不能易,故仍其本文。”[9]可见,林纾改动只为使译文更生动,并非有意删减原著。韩洪举教授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中马克弥留之际的场景两个中译本对比为例进行了说明:

林译:

马克弥留中尚略觉双泪渍颊上。颊已瘦损,附骨色如死灰。君苟见之,并不识为向日意中人也。马克既不能书,属余书之,而目光恒注余笔端,时时微笑。想其心肝,并在君左右。时见门开,辄张目视以为君入;审其非是,睫又旋合。汗发如沸渖,触之冰凉如水,两颧已深紫如蕴血。

张保庆、高如峰译:

……玛格丽特还有知觉,还能觉察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她的肉体、精神和心灵都在遭受折磨。豆大的汗珠沿着两颊滚落。她的脸煞白无血,瘦骨嶙峋,即使您能再见到她的话,也认不出您昔日曾挚爱过的那张脸庞了。她要我答应在她不能再写字的时候继续写信给您。现在我就在她面前给您写信。她的目光已被步步逼近的死神遮住了,可她的嘴角一直挂着笑意。我敢断定,她的全部思绪、整个灵魂都在您的身上。

每次有人开门,她的眼睛就闪烁一次光芒,总以为是您进来了,当她弄清来人不是您时,脸上就又流露出一副痛苦的神情,渗出一层层冷汗,两颊也涨得血红。[10]

对照英译文,林译在细枝末节上做了处理,删繁就简,就今天的标准来看,未能恪守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但整体而言,译文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基本内容、情节乃至风格,马克弥留之际内心的痛苦、对恋人的思念及原文的忧伤笔调尽展无余。所以说,林译小说之所以风行海内外,林纾流畅的语言表达,传神的情景再现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故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指出:“平心而论,林纾用古翻译小说的试验,总算是很有成绩的了。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很少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狄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11]

凭着《巴黎茶花女遗事》和《黑奴吁天录》这两部译作,林纾在翻译界已小有名气,与此同时,他也成了举国瞩目的文学家。就这一点,张俊才教授作了精辟的分析: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林纾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柳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对林纾也不能不刮目相看。这样,无论新派旧派都不得不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文学地位。[12]

参考文献:

[1]林纾.露漱格兰小传・序[A].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A].严复诗文选[M].周振甫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M].上海:泰东图书局,1920.

[4]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5]鲁迅.致蒋抑卮.见《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灵石.读黑奴吁天录.见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7]宋鸣华、林本椿.口译一部茶花女造就一个翻译家―记被遗忘的翻译家王寿昌[J].北京:中国翻译,2003,(4).

[8]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M].见《林琴南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9]林纾.块肉余生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3

我笑,是因为民歌很有趣,还因为想起在日本关西旅行时,导游是个漂亮的女子,途中被问到是否结婚时,她回答说结了。几个男同胞酸溜溜地追问,那个幸运的家伙当初是如何开始第一步的,她笑着,故意用浓重的关西口音模仿男人的粗嗓门说:“姐儿,去喝杯茶?”

原来,不一样的民间,一样的借茶传情。只是咱们的“小娘子,叶底花”,将待嫁的少女形容成藏在叶底的花,羞容半掩,分外动人。设若她同意出来约会,就如同拨开叶子,露出鲜花的真容,那该是何等美艳动人,这样的约会确实令人向往。这样的开头,有些接近《诗经》的“比”“兴”手法,但是即便全不理会这些,听上去也赏心悦耳。这样的邀请,何等巧妙,何等妩媚,胜过日本多矣。

“无事出来吃盏茶”,男人可以这样邀请女子,女子也可以以茶的名义采取主动。郑板桥有一首《竹枝词》写的正是如此情形:“湓江江口是奴家,邓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位大胆率真的女孩子,不但邀请看上眼的帅哥,而且留下了家庭地址,可能因为没有门牌号,所以详细告诉了对方自己家的特征。

郑板桥一生除了爱竹,就是爱茶,安于“对芳兰,啜苦茗”的清贫,向往“茅屋一间,新篁数竿……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的生活,对联名句“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和“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等,里面都有茶的踪迹。除了上面这首《竹枝词》,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更是极写对茶的珍视。他在《扬州杂记》中,还记下了自己因茶结良缘的韵事:某日,郑板桥到扬州城郊游玩,进一户人家赏杏花,里面有位老妇人,“捧茶一瓯”,请他到茅亭小坐。郑板桥喝着茶,看到壁间所贴都是自己的诗词。得知来人正是郑板桥之后,老太太惊喜地叫女儿出来相见。这家的姑娘打扮得楚楚动人地出来,请求郑板桥手书他的作品《道情》十首。郑板桥书毕,又写了一首词,流露了爱慕之意,老太太便说:”听说您丧偶,何不娶了我家丫头,她挺不错,又爱慕您的才华。”于是,二人就以刚写就的那阕词订下了婚约。几年后,这家姑娘经受了穷困和利诱的考验,郑板桥也考取了进士,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当初的那盏村野之茶,竟吃出了一往情深的选择,品出了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实在颇有戏剧性。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4

一、基于教学内容,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首先应当从课标着手,将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深化、拓展,再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根据相应的目标与标准为学生们推荐合适的优秀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香菱学诗》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们粗略地阅读了一下教材课文,待学生大概了解文章内容之后,笔者便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其中的相关细节内容。如文章中对香菱作诗时的神情、动作等的描写部分,如此便引导学生们精读文章,品位文笔的妙处,最后,笔者再讲了李纨开诗社的部分内容,引发学生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与欲望,并推荐学生们在课后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精彩章节。如此一来,课外阅读便与教材教学相关联,并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稳步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结合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制订层次化、差异化的阅读计划,并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稳定、不打一丝折扣的落实计划内容。另一方面,在计划定制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文阅读中实现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时,教师便给学生制订了这样一个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两篇《青年文摘》中的文章,并写出相应的阅读感悟;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名著。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便得以提升,同时,定期、定量的阅读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定期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仅能够拓展自身的语文阅读面,还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学生才能在课外阅读中开展有质量的阅读。这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重点关注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某一固定思维方式来进行阅读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阅读分析方式,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现代文时,先讲文章结构,再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内涵,然后概括文章主旨,最后再对文章精彩例句或要点进行分析。通过先整体后部分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阅读文本内涵,如此一来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阅读技巧,更丰富了学生阅读思维,有利于课外阅读质量提高。

四、 引导学生阅读分享与交流

通过分享阅读心得,学生能够观摩他人优秀的阅读方式、阅读技巧,了解他人对阅读文本的内涵看法,通过交流阅读见解,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在分享中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提高自身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了良好学风形成,从而促进课外阅读教学发展。

例如,在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之后便将阅读体会、心得以及阅读文本中的精彩段落等都及时记录下来,并整理成读后感,然后再将读后感上交给教师检查,并评选出优秀的读后感粘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召开学生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心得。比如有一位学生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阅读《简爱》的一些心得与感悟:“我觉得简・爱是一位坚强而自尊自爱的女生,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从不向苦难低头,她身上的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位学生还朗读了《简爱》书中的精彩部分。

五、重阅读内容的输出

知识的输出能够巩固和活化知识,从而产生知识的内化效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收和理解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不进行知识的输出,那么这些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被遗忘,导致阅读的知识转化率很低。阅读知识的输出可以通过黑板报、读书笔记、读书分享活动等。

譬如,在推荐学生阅读《茶花女》后,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每个人做一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对内容的简要介绍,也可以是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或者对里面人物形象的评价。然后综合优秀的读书笔记,做一份以《茶花女》为主题的班级报纸。里面涵盖了内容简介,优秀的读后感,其中还有一个女生从玛格丽特(《茶花女》女主人公)角度写的自传,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茶花女》。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5

斗茶读书之乐

认识程峰是在一次小型的茶会上,他是这个茶会的发起人。茶会的主题是:品书斗茶。参与的每一位茶友都得自带一本书来推荐,而且要为这本书“配”一道茶;在介绍自己推荐的书的同时,你要为在场的茶友们主泡自己的茶,并说明为何以此茶配此书;最后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书友和茶友,不仅能赢得在场每位茶友准备的私房茶礼,更能享有优先主持下一趟茶会的权利,自然你也就能规定书和茶的品类咯。

本次茶会的主题是推荐一本新锐小说和一款岩茶。于我而言,这样的茶会主题很是新鲜,虽然品茶之时常听人谈书,但如此将茶与书交融在一起的活动还是首次遇见。茶会伊始,秀气的“可可豆儿”就推荐了自己的书――舒雅德的《活活烧死》。一位勇敢的约旦少女,亲身揭露家人如何密谋将她处死、如何对她施以酷刑以及她在全身70%以上遭到灼伤后,怎样挣扎求生,惊险地逃往欧洲,开创新的人生。

书本的话题本不算新鲜,但是“可可豆儿”的“配茶”让我有了重读此书的感动――她配的是2010年还未“退火”的肉桂。“其实这泡茶真的太‘冲’了,不仅是因为肉桂本身的霸气,更是因为这还没退火的茶,炭火的刺激让喉咙很不舒服,火气冲冲的滋味就跟当初看这本书的心情一样,感到愤怒。看书的时候,我的心情起伏很大,常常被作者的遭遇和勇气所左右。这不仅是个真实残酷的故事,更是呼吁世人铲除恶习、展开救援的呐喊。呐喊和反抗是需要冲劲和遭遇如鲠在喉的痛楚的,就像喝这泡茶一样。所以我希望大家记住这泡茶和这本书。”听了她的解释和推荐,不由觉得品茶读书竟然可以如此精彩。

随后便是程峰,他推荐的是2010年一本很受新生代读者推崇的畅销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配茶则是闻名多于见面的石乳香。程峰道:“小说有一种类似电影《山楂树》的基调,只是背景与我们这些七十尾八零头的更加接近。纯真的爱情在什么年代都是令人向往的,虽然青春还未远走,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感怀时光流逝,聚会之时青葱岁月已经长挂嘴边了。正如这道石乳香,刚刚泡的时候,香气馥郁,茶汤的滋味柔滑顺口。几道之后,茶气减弱,但是品种特有的花果香气则浮现出来,茶汤变薄了,但是水还是细滑清甜的。是不是如青春将远一般,有种不舍但更多的是怀念呢”

茶友们轮番推荐,之后互相评价每人的书和茶:有无伤大雅的调侃、有感兴趣的刨根问底,最难得的是品尝了好友的好茶,以及想赢得在场所有人的私藏好茶的一点点“野心”。当答案最终公布的时候,会心一笑,带着不少收获和满腹的茶香,满足地离去。

书香茶室之趣

茶会之后,我参观了程峰的茶室书房。爱阅读的他把茶室设计得犹如一间迷你的图书馆,各种书籍按分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柜里,而书柜的下方,则摆放着由各式各样的容器收纳的这几年来他到处收罗到的好茶。茶室正中央,一张宽阔的大案上摆放着一个已经微有茶色的紫砂茶盘。最妙的是茶组公道与笔筒齐头,茶杯垫与阅读卡并排。可见阅书品茶已是他的习惯了。 说 起茶、书之缘,程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茶之好,在形、在色、在味。如果仔细认真辨识,还是能够凭感官判定;书之好,秀在内。秀在文中的思想、秀在字里行间跳跃的智慧,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故此,有了之前的茶书会,鼓励那些喜欢喝茶的朋友一起阅读。茶可静心,静心读书更能领会茶的奥妙。

一贯秉承着好书配好茶,品好茶读好书的程峰,说起自己的茶书配对,犹如大孩子般顽皮之色挂在了脸上: “品茶读书都要静心,用心体会它们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不同的茶有不一样的风味,不同的书有不一般的意趣。读冰心,清纯淡绿,鲜如清明嫩尖;读鲁迅,浓如云南普洱,酽烈过瘾;读梁实秋,老练淡定,似陈年乌龙;读余秋雨,浑身芳香,如碧螺初春……”所以茶室设计之初,他就与设计师沟通,务必要营造一种放松舒适的阅读环境,并且提升空间的收纳能力。因为,这里要装下的,是他的书和茶。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6

静默,观察者的姿态

“这是一个极安静的女孩,即使课堂上哗然一片的笑话,她也顶多是轻轻一笑。”数学老师对王金凤的印象评语,立刻得到在场其他老师的一致赞同。但静默的外表依然难掩那颗敏锐内心的华彩。静静地观察,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已经成了她面对喧闹生活的基本姿态。花草虫鱼总关情,边边角角皆风景。一架丝瓜、一只老猫、一杯苦茶……在她的生花妙笔下立刻鲜活生动,街头见闻、宿舍风波、班级故事……在她的娓娓叙述中总是多姿多彩。或许正是这种静默的性格,才带来了她观察的精微,加上她良好的语感,从而铸就了描绘的精彩。

丝瓜,是夏目的南通乡下家常可见的一种景观,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然而经她一番点染,那司空见惯的黄黄绿绿立刻洋溢出几分诗情画意――“葱郁的丝瓜藤沿着竹架子像爬山虎似的猛长,无数条小蔓藤向四周拼尽全力地攀升。苍翠的绿叶,在清风中摇曳,像绿色的手掌挥舞着生命的光彩;金黄的小花,在阳光下低语,如迷人的蝴蝶踩踏着曼妙的舞步。”(《相逢是首歌》)甚至案头一杯刚冲的茶水,也会成为她作业之余歇息把玩的曼妙风景――“收缩的叶芽遇水而开,慢慢舒展,上下浮沉,轻轻飘逸。宛若青兰初绽,又似翠竹争奇。杯身晶莹剔透,有如翡翠,令人赏心悦目;杯口茶烟袅袅,如丝如缕,叫人心旷神怡。”(《茶味人生》)

善良,写作者的情怀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王金凤的文笔如此感人,因为一字一句皆源于真情。”这是《新作文》杂志编辑给王金凤获奖作文的评语。善良应该成为写作者共有的情感底色,王金凤能在这新锐云集的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五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与她善良的写作情怀是密不可分的。这个奖既是对她文字的肯定,更是对她心灵的嘉许。同学丁盛曾这样评价她:“王金凤的文笔如同小太阳,温暖每个人的心房。面对一只趴在土墙上打盹的猫,一棵伫立在窗外的玉兰树,一杯书桌旁白烟袅袅的茶,抑或只是蜿蜒在家门口曲折的路,她都能俯下身子,倾听到它们无声的心语。”

除了对“物”的满目柔情,王金凤更有颗对“人”的温热之心。在《我就是你的春天》《冬天的手感》《亲情如履》等一系列发表的亲情作品中,家里的每个人都曾亲切地走到她的笔端――任劳任怨的父亲、体贴入微的母亲、怜爱儿孙的老人……一个个细腻、温馨的家庭故事,既展现了长者的脉脉温情,也流露出晚辈的拳拳孝心。她曾在《母亲》一诗中写道:“母亲/您的一生是一次爱的航行/您用沧桑的年轮/研磨着您的心汁/书写了我成长的日历/页页都写满了希冀/行行都饱蘸着浓情。”而《五月的记忆》《马先生》等篇章里,一个个情态各异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满含赤诚的感恩之心写满字里行间。赠上一份复印文本,置于昔日恩师案头,恐怕没比这更好的教师节礼物了。

思想,智慧者的标签

依然记得两年前第一次看到作文本上的那篇《茶味人生》,我一下被她的才情深深打动了。在她清新洗练的文字中,小小毛尖竟延伸出回味悠长的人生哲思:“人生都是一杯好茶,只不过品味过程有些漫长。人生之道亦如茶道,需要精心冲泡,耐心等待,更需要细心品味。这样,你才能从看似无奇的人生之茶中透过几口苦涩,品出淡淡香甜。”苦尽甘来的道理本也寻常,但被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从茶杯里捞起,这着实让我惊异了一番。我翻到作文本封面――王金凤,心想这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姑娘。

两年的交往,印证了我的猜想。她的作品除了有让人赏心悦目的流畅文笔外,更透射出一股超越于年龄的睿智识见。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她总能慧心独具地挖掘出潜藏的意义。一场橱门上锁、卸锁的宿舍风波,被她演绎成“天下无锁”的社会憧憬(《天下无锁》);一株考场外幽然独立的玉兰,让她汲取了淡定从容的学习智慧(《窗外的玉兰》);一段关于微笑的睡前遐思,居然触动了她苦乐共生的人生思辨(《找寻遗失的微笑》)……

这些灵感一现的巧妙慧解,源于她的勤读精思。在她喜欢的诸多作家中,毕淑敏的深情、余秋雨的智慧与韩寒的辛辣是她最为欣赏的,他们的语言风格与思维方式,给了她很多写作上的帮助。她是个读书很有悟性从而吸收率颇高的学生,总能将读过的文字吸纳融解后化为己用,泰戈尔的哲言、冰心的小诗、黄落的歌词……信手拈来,别有理趣。更重要的是,阅读又激发出她在写作中新的哲思妙解。

奋进,领跑者的风采

跟多数的孩子一样,她喜欢“仁慈”的写作方式。她说真正的写作应该以自由为前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跑出来的才是真实的思绪。所以有时超额的写作任务,也常引起她饭桌上一阵猛烈“抨击”:“我告诉你们吧,这×××吧,今天又要我写篇作文,我现在气得腿疼、胃疼、脖子疼,还有嘴巴疼……”话虽如此,可她从不拖拉文学社作业,最终交上来的明显是她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偶然的牢骚并非她写作心态的真貌,更多时候的写作自觉正一步步扩大着她写作的惊喜。一年来,王金凤陆续在《美文》《作文通讯》等多家知名报刊发表作品四十余篇,计六万余字,多篇作品成为杂志的封面文章,良好的写作素养得到多位编辑老师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新作文杯”“冰心杯”“少年作家杯”等五项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写作,没有想象中的与她日常的紧张学习构成冲突,张弛有度、持之以恒的每周练笔,如今倒成为了这个小女孩“释放学习压力的镇定剂”。这种休闲与放松式的写作心境与写作自由,恐怕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易获得的。但她笔耕不辍的精神、日益垒高的样刊、隔三差五的稿酬,依然带动了班级一大批写好者执著向前。一年来,班上近百篇作文见诸报刊,十多人次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获奖。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7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他们惺惺相惜,过着平淡而又闲适的生活。但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止不前,在经历过青春这个“美丽的忧伤后”,生活仍要继续。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笔记边城,请您阅读。

读书笔记边城1课堂上读了几遍节选,颇为不过瘾,便于暑假买此书重读。

开篇,便被书中主要的故事发生地点的景色陶醉:“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江入茶峒大河。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或静静地小溪或深致一篙不能露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山间小溪,清纯可人,好一幅自然画卷。如此美丽的景色当然培育着同样自然无雕饰的翠翠:“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好山水养好人。在繁华嘈杂的都市中,此般人物,恐怕难觅其影吧!可惜,这样清纯动人的姑娘有着不该有的命运。

山间的偏僻与隔绝,至使她对一切外来事物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当她听见未曾听爷爷说过的事物时:“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又必跟着走,直到很远,且独自学习羊叫,采野花敷在头上,肚子装扮新娘。”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湾泊小小蓬船。”又有军旅人士多驻扎于此,又使其城中人诚实勇敢,爱利仗义,不拘救人救物。书中男主人公亦有相同的性格。

每逢端午,就不同与往日,擂鼓打锣,龙船竞渡,岸上呐喊助威……翠翠也会与爷爷进城,看龙头上好生俊朗的二巷。恰巧,两兄弟同时爱上自然纯朴的翠翠。

此后,便有二老月明之夜的歌词,又软又缠绵,把灵魂轻轻浮起,使翠翠舒适而睡。

一切都好似圆满,媒人来往于两家。而正当时大老溺水。家中逼迫二老洗礼碾坊的姑娘。翠翠又有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爷爷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翠翠的婚事。但二老杳无音讯,却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没放下又走了。

繁琐礼俗致使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爷爷的心愿没了就走了。不知翠翠独守船至何时。

沈从文的家人大多是军籍,躲在年年不变的无聊的工作岗位,所以就不再接触文学。故写了此篇。

该文有许过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就如展现在眼前,身临其境。对于小说,环境描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仅几句,便可勾勒出。可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致使人物更加生动,性格更为鲜明。塑造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鲜活的走向脑海,记忆犹新。

读书笔记边城2《边城》一书是直到高中才把它读完的。“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就是那么鲜活。用如此清新的文字搭构了边城。《边城》创作于一九三0年,正处于中国最黑暗的军阀混乱时期,沈从文正是借《边城》来寄寓对社会动荡的厌恶,书中的世界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吧!

茶峒、小溪、溪边的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位老艄公、一个小女孩、一条黄狗、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样的生活无形中组成了一幅图画,凝结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边城》里看到的人淳朴、勤俭、友善、和平、在这里没有军阀混乱时的阶级对立与斗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溪边白色小塔”这一形象。白塔,屹立不倒,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翠翠一家,眼看着翠翠一天天长大,看着老艄公一天天老去。翠翠心里那些不敢公开的想法都说给白塔听。但白塔永远保持沉默,正和翠翠面对自己喜欢的二佬,不敢明说,只是一味的沉默,甚至还有点冷漠。直到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白塔倒了,爷爷也在静寂中离去,就只剩下翠翠一人独自去摆渡。

翠翠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化身。在一次端午赛龙舟的盛会上与二佬傩送不期而遇,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在她心里已撩起了一丝情愫。后来正直保守的天保与生龙活虎的傩送同时喜欢上了摆渡船的翠翠。两人应该就是情敌吧!但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公平地,天保走车路,傩送走马路,唱得翠翠在梦中飞到对面的山顶上抓了把虎耳草。天保似乎预料到了自己的结果,亦然选择下江离去,免得二佬为难。但不幸溺死于湍急的涡流之中。由于天保之死,似乎也动摇了傩送“不要碾坊要渡船”的决心,也选择去独闯天下,只留下翠翠一人在溪边摆渡。也许早就注定了翠翠与她母亲同样的悲剧-永远地等待下去。但沈从文先生在最后又说:“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翠翠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些哀怨。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只是沈从文心中的边城那么遥远,在那呼唤着我们…?

读书笔记边城3一位老船夫,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更使这景色优美的湘西边城平添了一份温暖的感情,他们虽生活拮据、但却生活得很安详、佷快乐。生活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拥有佷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始终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朴实的快乐,多么向往那座边城的日子。

这那里,老船夫和他的孙女天天我别人渡船,大家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会硬塞些钱给老船夫、但老船夫却死都不肯收、天热了还会为渡江的人准备解渴的茶水,老船夫的身上闪耀着多么善良的人性光辉、试问在当今社会,像老船夫这样真诚友善待人、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那份真。

翠翠是老船夫的孙女,是个懂事的姑娘,与老船夫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着,她总怕爷爷会离开她,爷爷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一直为翠翠的婚事操着心。

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大老却来提亲了,爷爷问她愿不愿意,她始终是没给出个答案。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这是不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现?二老由于家里的压力和对哥哥的一份谴责。他不在对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热情,他离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在经历二老及其父亲顺顺冷漠的态度之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后,他离开了这个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个悲伤的力量充斥了整个结尾,让人的心紧紧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夫为别人渡船渡了一辈子,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灵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该休息了,他带着翠翠的爱闭上双眼。

可是二老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也去明天,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就这样为了那样一份兄弟情而就这样舍弃了那一份还没真正开始的爱情?

沈从文最后还是没有给出正真的答案,他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我甚至觉得这样一个捉摸不定、不果断的结局是给翠翠当初没有大胆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惩罚,她思想的保守和固执让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这是必然。

边城的人都是真诚朴实的,但读着沈从文描述的文字,总觉得有一丝拘谨缠绕在心中,总觉得在边城的人的心中还萦绕的一份保守固执,亦或者说,在边城这个僻远,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人们依山旁水地生活着,周围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们思想中的某一个成份,让人读来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

读书笔记边城4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读书笔记边城5连日的阴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随之侵袭而来。不想陷入一种空洞和无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让自己温热和活力起来。然后端坐在电脑前,慢慢地阅读起数日前朋友推荐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初读,许是习惯性的读小说的方式,急切的想寻读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故对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写似乎看不进去,可渐渐的,一幅曼妙的风情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丽的世外桃园。翠翠就是在这样一个淳朴、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之女。

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也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爱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有时间,有合适的心情,再读《边城》。

读书笔记边城6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他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8

本书记录了杨绛从出生至98岁的心路历程。作者用了将近3年时间与杨绛详谈,写作建立在大量口述的基础上。作者综合搜集来的史料,也融入了自己的见闻,史料翔实准确,叙述清晰生动。书稿完成后,杨绛为之作序,称“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

两人在图书馆埋头用功,像书虫那样“饱蠹”

牛津在伦敦西北泰晤士河上游,它没有都市的繁华喧嚣,风景幽绝,古朴淡雅,别具一种小城的静美。

钱锺书到牛津,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阿季(杨绛原名杨季康)本打算进不住宿的女子学院研修文学,但接洽入学时攻读文学的名额已满,要入学只能改修历史。她不愿意,于是决定不入学院,而在牛津大学旁听几门文学课程,自修西方文学。

阿季和锺书在校外租得一间较大的房间,做卧室兼起居室,窗临花园倒也幽静。房主姓金Mr.King,提供三餐和下午茶,房间卫生由老金的妻女负责打扫。

钱锺书是我国庚款留学的公费生,在牛津却是自费生(commoner),自费的男女学生都穿一件黑布背心,背上有两条黑布飘带。男生还有一只硬的方顶帽,但谁都不戴。领奖学金的学生穿长袍。牛津女生都戴软的方顶帽子。在牛津小城街上到处可见穿黑布背心的学生,这道街景曾使阿季当时心里难受,有失学儿童之感。她因不忍心向已患高血压的父亲开口要钱交付牛津昂贵的学费和导师费,宁愿做一名旁听生,听几门课,到大学图书馆自习。

学期开始以后,锺书也领得一件黑布背心。在牛津两年,他常穿着这种有黑飘带的黑布背心去埃克塞特学院课堂上课,到学院食堂吃晚饭。牛津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在所属学院的食堂吃四五次晚饭。吃饭,就证明这个学生住在学校。吃饭比上课重要。饭费较贵,因锺书有家眷,照顾阿季,他只需每周吃两顿饭。

亏得杨先生手勤心细,对于钱先生任何有纪念意义的物件都收藏保存得那么好。钱先生穿过的这件黑布背心,虽然随着主人屡经战乱炮火,流徙迁移,六七十年后竟还完整如昔。2003年初国家博物馆为筹备百年留学历史文物展,杨先生不仅提供了杨老先生与南洋公学留美同学在美国的合影,亲笔誊录了荫杭先生的题记;提供了他们夫妇留学时拍的许多照片;还拿出宝贝的牛津黑布背心,慷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阿季没有和锺书一起上过课,阿季上的课,他都不上,他有他的必修课。但他们在不上课的时候,两人一起上图书馆。旁听生没有作业,不作论文,不考试,有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阿季从没享受过这等自由,正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读书。

牛津大学总图书馆名Bodleian Library,钱先生译为“饱蠹楼”,藏书五百万册,手稿六万卷。两人在这里埋头用功,确有点像书虫那样饱蠹。

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向例不外借。临窗有一行单人书桌,阿季就占据一张桌子,自己从架上取书来读。读不完的书留在桌上,下次来接着读。在图书馆读书的学生不多,环境非常清静,阿季的心态也平和宁静,她给自己订了一个课程表,英国文学从乔叟开始,一个一个经典作家按照文学史往下读。主要作品一部一部从头到尾细读。代表作外,也读有关的评论。

牛津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作品以十八世纪为界,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据说这样规定是因为他们认为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算不上经典。“但十九世纪的狄更斯、萨克雷等大家,在我们心目中都是经典。”杨先生说,“二十世纪的作者比十九世纪多,越近代,作品越多。这类书都是从牛津市图书馆借的,借到就读,不能按着文学史的先后读了。戏剧、诗、小说,各大家至少看代表作三四部,有的能借到就全看。Bodleian经典作家的评传(馆中也没有后人写的),能借到或买到就读。回上海后以及1949年再到清华,能到手就补读。”

杨先生说:“法国文学也是如此,我们都按文学史先后一个个读。莫里哀的戏剧差不多全读过。我最不喜欢司汤达的《红与黑》,不自然,但其他作品比此书可读。也读两三本小作家的书,如拉康特、梅里美等,轻松,但少分量。卢梭的自传《忏悔录》,至今未能读完。他的《新爱洛绮丝》、《爱弥儿》等都读过。巴尔扎克不甚喜欢,也读了不少。左拉也读了好几本。”

我曾问杨先生:在牛津和巴黎,与钱先生都学西方文学,读同一方面的书,两人相互交流吗?杨先生答:“交流很多,十分相投,除了我读不懂的哲学和文艺理论书,我们总交流彼此的意见。”又说:“我们文学上的‘交流’是我们友谊的基础。彼此有心得,交流是乐事、趣事。锺书不是大诗人,但评论诗与文都专长。他知道我死心眼,爱先读原著,有了自己的看法,再读别人的评论或介绍。他读到好书,知道我会喜欢的,就让我也读。”

杨先生告诉我,她“有些小小的‘歪学问’,常使锺书惊奇”。她说:“一次锺书把我背的词和他刚读到的对比,一字不错,就在日记上说我想‘胜过’他呢。当然是胡说。我读了诗话,坡‘众星烂如沸’句,被诗话作者打杠。我不服,锺书和我所见恰好一样。我读雪莱诗,有一句也是‘鸟鸣山更幽’的意思,他十分赞成,也记在日记上。现在《管锥编》里还存此句,但未提我名。”

杨先生白天除了上课,就在图书馆读书。白天读外文书,晚上在家读中文书。他们带了一箱子中国旧书,还有笔、墨、砚台、字帖到牛津。两人比赛谁读的书多,年终结算。1935年终统计结果,两人所读的书册数大体相当,实际上钱先生读的全是大部头的书,阿季则把小册子也算一本;钱先生读的中文书全不算,阿季全算。钱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季承认自己‘无赖’。”

钱先生读的中外文书其实要多得多,有的书看几遍。他的体会是:“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许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会发现。”他不仅读,还做笔记。先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边读边记,因为那里的图书不外借,只准带铅笔和笔记本,书上也不许留下任何痕迹;所有的笔记都是回家经过反刍后写成的。杨先生读书笔记做的不多,所读的书中虽包括几本薄薄的小册子,不过有的书像诗集、诗话等,也是翻来覆去读几遍的。

杨先生爱读诗,中文诗、外文诗都喜欢,也喜欢和锺书一起谈诗论诗。他们常常一同背诗玩儿,并发现如果两人同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杨先生说:“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牛津最大的好处是保留着书院式的导师制,一个导师带一两个学生的教授法,逼得学生非用功不可。导师是学生入学时由校方指定的。锺书的导师名叫布瑞特・斯密斯。

锺书在班上,第一年训练作文,师生一对一地教学,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亲自为学生批改作文,要求清楚、简约,不要印度式的堆砌。论文要有未经人道的新见,所以论文往往选僻题,选(没人研究过的)小作家。如此严格的训练使钱钟书获益匪浅,于他后来英文的用语典雅精致,挥洒自如,不无积极影响。

自己打造出的快乐天地

锺书自称从小拙手笨脚,混沌不开,两人的小家由阿季主持。阿季虽然向来庇荫母亲膝下,从不曾管家理财,但宽打窄用,从未向锺书闹过饥荒。锺书佩服得不得了,把财政权全部重托。阿季记的账,他从不看。但见了好书,就忍不住要买。阿季怕书多了难以带回,只说等下次吧。有时,“下次”书就卖掉了。他气得在日记上发牢骚:“妇言不可听。”沦陷在上海时家里最穷,但阿季记账总有多余,就给锺书做猪八戒塞在耳朵里的“衬钱”,让他买书。他经常只讨几文“衬钱”。

阿季出国后,想家想得厉害。她每周寄信,每周接到家书,但一封信路上要走好久,接到总是前一信的回信。接读家书是阿季最开心的事,爸爸亲笔写信,妈妈亲笔附上几句,阿七阿必两个妹妹也没头没脑地合写一小纸。

锺书很羡慕阿季家人间浓厚的亲情,她的家书亲切有趣,他总要读;阿季给家里写信,他也附几句。锺书的家书比阿季少得多,有时阿季得三封,他才得一封。他的家信没有说笑的,家中只有严父手谕,都是谆谆教诲学养之道。母亲从不写信,三弟偶尔一封。

牛津大学放假多,假期长,学生们一到放假都走了。中国留学生也离开牛津,各处走走。只有锺书和阿季,整个学年留守牛津,假日也坚持读书。

牛津多的是英国贵族中学毕业的富家子弟,开学期间也不守校规,夜晚翻墙出去饮酒作乐。所以每个学生有两位导师:学业导师和品行导师。锺书的品行导师省心,不过是常请锺书和阿季喝喝下午茶,说说话而已。

锺书的饮食习惯比较保守,英国的奶酪、牛排、浓汤,不合他的胃口和心,如他在诗中所叹“嗜膻喜淡颉羹浑,夷味何能辨素荤”。老金家的伙食开始还好,渐渐地越来越糟。阿季担心锺书吃不饱,自己食量小,凡是他能吃的都省下一半给他。锺书饿得脸黄肌瘦了,阿季心想,需要改租一套带炉灶炊具的住房,自办伙食,改善生活,让锺书吃饱吃好。

阿季开始并不与锺书商量,只悄悄寻觅报纸广告,自己跑去找房。看了几处,都远在郊外。一次散步“探险”到牛津大学公园对街高级住宅区,偶见花园路的瑙伦园风景胜处,一座三层洋楼贴有招租启事,再去看时告示不见了。阿季不甘心,独自一人闯上门去碰碰运气。房主达蕾女士不说有无房子出租,只把阿季上下打量一番,又问了一些话,就带她上二楼看房:一间卧室,一间起居室,两间屋子前面有一个大阳台,是汽车房的房顶,下临大片草坪和花园。浴室厕所专用。厨房使用电灶,很小。这套房子与本楼其他房间分隔,由室外楼梯下达花园,另有小门出入。

阿季问明租赁条件,第二天就带锺书来看房。这里地段好,离学校和图书馆都近。环境幽雅,门对修道院。锺书看了房子很喜欢,他们就和达蕾女士订下租约并通知老金家。新年前后迁入新居。

日常需要的食品,阿季和锺书多半在上图书馆或傍晚散步时,路过商店订购,店里按时送货很方便。达蕾女士租给的家具用具中,包括炊具餐具,两人很快学会使用电灶电壶。

锺书一向早睡早起,阿季晚睡迟起。住入新居的第一天早晨,从同学那里刚学会冲茶的锺书大显身手,他烤了面包,热了牛奶,煮了“五分钟鸡蛋”,冲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还有黄油、果酱、蜂蜜,一股脑儿用带脚的托盘直端到阿季床头,请她享用早餐。阿季又惊又喜,没想到“拙手笨脚”的锺书能做出这么丰富的早餐!锺书得到夸奖也很高兴,从此两人的早餐便由锺书负责制作,这个传统以后竟持续到老。

自己有了厨房,他们玩儿着学做饭、炒菜,试做红烧肉,咸炖鲜,由失败到成功。阿季“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她把做午饭作为她的专职,锺书只当助手。自理伙食虽然花费一点心力,也增加不少情趣,特别是锺书有了中式饮食,吃得饱了,快活得只想淘气。他趁阿季午睡用浓墨给她开花脸,就是这段时候。

搬家以后,免除了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的不方便,阿季也很称心。

阿季渴望有点音乐,锺书的四言诗有句“欲调无筝,欲抚无琴”;“咏歌不足,丝竹胜肉”……说的阿季吧!爸爸应阿季的要求把《元曲选》寄到牛津,阿季自己唱唱过瘾。她教锺书唱,他很能学,但他爱插科打诨,一面读一面自己表演,笑得打跌。

阿季和锺书这段时候很快活,好像自己打造出了一个天地。

快活的天地有时也出点意外,不过富于人生智慧的阿季总能想出办法,巧妙地化险为夷,难怪锺书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1936年初春的一个早晨,锺书去学院上课,阿季送他出门,忽然一阵风刮来,把房门嘭的一声碰上了。糟糕!房门钥匙锁在屋里,她回不去了。怎么办?找锁匠开门,费用高昂不说,她身上也没有一个钱。她转到楼背后的花园,园丁正在修剪树枝草坪,有一架二三十级的长梯。阿季请园丁把长梯挪到阳台边上,她爬了上去。

阿季又细细观察:门是很厚的木门,门框上方有一扇镶嵌玻璃的小横窗,窗口开着个两寸多宽的缝,往后推推,可以开大,只是太高,阿季够不着。阳台上有只木箱,阿季站上木箱,真是“情急智生”,把脚一蹬,来个侧蹿,居然左手搭上气窗下沿。身子站直了,脑袋就可顶开气窗,脑袋进去了,上半身也进去了,下半身怎样进屋的,自己也不知道了,反正她钻进卧室了!

外间客厅中间的桌子上,一串钥匙好好地放在桌子正中,阿季赶忙拿来拴在腰带上,不敢再和它分离。锺书下课回来,家里一切如常,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听杨先生讲完这个故事,我心想好惊险啊!如果不是阿季从小淘气上树爬绳,练得身手矫健,今天这事还不知会怎么收场!

杨先生回忆说,在牛津的第一学年是她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也是她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

其后,锺书考试完毕,他们决定出游度假,到伦敦、巴黎“探险”去。他们和达蕾女士约定假后还回来,行李寄放她家。

这是他们自到牛津上学后第一次远游。这个暑假,锺书的堂弟锺韩去德国和北欧实习了,不在伦敦。他俩自己四处“探险”:由阔气的东头到贫民麇集的西头,由圣詹姆斯公园到海德公园,动物园到植物园,从特拉法广场到旧书店。他们也会见了一些在伦敦的中国同学。

到巴黎,中国同学更多,阿季和锺书还没来得及和老同学、朋友们畅快交流,就匆匆一起去瑞士日内瓦参加1936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大会了。锺书当代表,是政府当局由国内拍电报来指派的;阿季呢,是经友人介绍而认识的一位在巴黎的中共党员,邀请她当中共方面的青年代表。他俩随共产党的代表一起活动。开会前夕,同乘夜车赴日内瓦,他俩和陶行知一个车厢,三人一夜聊到天亮。

开会期间,重要的会议,阿季和锺书都参加。按理,大会代表中国青年发言的,该是国家特派的代表,但锺书不爱做这类事,就把他写的中国青年向世界青年的英文致辞交他人上台去念。

可溜的会,阿季和锺书一概逃会,到处“探险”。两人曾异想徒步绕行莱蒙湖一圈,后来发现湖面越走越宽,根本没有可能,于是放弃。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

――只要一个,像你的”

阿季怀上孩子了,回牛津途中,开始“病儿”(无锡话,儿,读如倪。北方称“害喜”),头晕。同车厢的加拿大女代表把阿季抱了横卧她膝上,另一女友来往车厢,用打湿了的大手绢冰阿季的额头。代表们称阿季“That Chinese little girl”,对她爱护备至。锺书和阿季觉得加拿大人兼有法国人的热情和英国人的诚挚。

到巴黎,逗留了一段时间。阿季在清华同班上法文的盛澄华,此时在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听说阿季和锺书有意到巴黎大学攻读学位,建议他们赶快注册入学,因为读学位需有两年学历,而巴黎大学不像牛津,没有每周“吃饭”证明本人在校的制度。他们就委托盛澄华代为办理注册入学手续。1936年秋季开学,两人虽身在牛津却已是巴黎大学的学生了。

重返牛津,达蕾女士因为另一家房客搬走了,为他们换了一套大一些的房子,浴室有大澡盆,用电热水器。

秋季开学,锺书按规定经过一学年的严格治学训练,着手撰写学位论文。锺书最初拟定的题目是《中国与英国文学》,并已写就提要,但导师不通汉学,不懂得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及其价值,未予许可。锺书不得不将研究范围大大缩小,论文题目改为《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钱先生的学位论文写成后,几经修改,获得通过,打字装订成册,收藏于牛津大学图书馆,编号为Ms B.litt.d 288。抗战期间,钱先生任教昆明西南联大时,曾将论文打印稿交给同在昆明的大后方大学图书馆总负责人、《中国图书季刊》主编袁同礼一阅,后分三期发表在1940、1941年出版的《中国图书季刊》上。2004年10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出版《钱锺书英文文集》,曾派员到牛津大学图书馆查阅钱先生论文原件,未能寻见。据说英国女王于1986年10月访华前,曾调阅此件。

锺书的潜心研读,下苦功夫,并没有影响他对怀上孩子的阿季格外关心和体贴。锺书学做家务,分担一些劳动之余,也说点痴话;他对阿季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1937年春,锺书早早地就到牛津妇产医院为阿季订下房间,预约接生大夫。女院长问:“要女大夫?”锺书答:“要最好的。”女院长推荐了斯班斯大夫,他住在阿季同一区内,房子在很美的花园里,诊所就设在家里。阿季定期去检查,开始每月一次,后来两周一次,步行来去,不过十来分钟,很方便。斯班斯大夫略一计算阿季的预产期,估计婴儿将在国王加冕大典那天诞生,对她说:“你将生一个加冕日娃娃。”

可是超过预产期快一周了,还没什么动静,大夫让住院观察。5月18日清晨,分娩有迹象了,锺书忙陪阿季乘了汽车住进医院。阿季开始阵痛,但不厉害。她躺着看完一本小说,锺书又来陪吃了午后茶,已回去。阵痛还很悠缓,医生给打了一针,让她睡过这晚。19日,阿季竭尽全身力气也无法使婴儿出生,医生不得已对阿季施了麻醉,用产钳把婴儿夹了出来。因为缺氧,婴儿已憋得浑身青紫,是护士使劲拍拍拍,才把她拍活的。

护士们说,这是牛津出生的第二个中国婴儿。可能斯班斯大夫的产钳夹红了她的脸,她感到委屈,虽然死而复生,哭得特响。护士们因她啼声洪亮,称她Miss Sing High;阿季后来为女儿译意为“高歌小姐”,译音为“星海小姐”。

不过此时阿季因为用力过度又闻了麻药,全身疼痛,昏昏欲睡,什么也顾不上。锺书这天来看阿季四次,公交车不能到达,他步行来回。上午他来,知道得了一个女儿,正合他的心意。想看望阿季,医院不准许。第二次来,知道阿季麻醉,还没醒来。第三次见到了阿季,昏昏地睡,无力说话。下午茶过后,锺书又来,阿季已醒过来,得知他已来回走了七趟,怕他累坏,让他坐汽车回去。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9

【关键词】大理古佚书钞;文学价值;简要分析

1.前言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学就已相当发达,无论诗歌、散文、民间文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南诏时,不少诗文被收录到《全唐诗》和《全唐文》中,徐嘉瑞评价说:“边疆诗人收入《唐诗》,不易觐也。”[1]大理国时期的散文、骈文或“行文寓散于骈,气势磅礴,典雅工整,艺术成就不逊于中原。”或“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可与晋唐骈文争胜。”[2]惜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常遭战乱水火以及人为禁绝等“书厄”而多有损毁、散佚。献书先生说:“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书面文学和作家,由于资料所限,为后世知道者很少,即使这些很少的书面文学作品,其作家又多限于国王、清平官等上层人士;有关流传于当时的民族民间文学,作者确知者也甚少,创作时间亦难以确定,其作者更不为人所知。”[3]

《大理古佚书钞》(以下或简称《书钞》)汇编了《三迤随笔》、《淮城夜语》、《叶榆稗史》三部明代古佚书,是明代的三部笔记小品的残抄本,由《三迤随笔》的作者李浩的第十九代孙李莼抄录,自家传而奉献社会。三部古佚书中,以《三迤随笔》的史料价值最高,作者李浩系明洪武云南总兵西平侯沐英入滇部队中的“中军录事”,后落籍大理。三部古佚书的素材来源于李浩从兵燹火患中抢救出来的一批宫廷档案,以及街谈巷语的逸闻趣事。其内容包罗万象,具备多学科价值,文学价值也很突出。

2.《大理古佚书钞》的文学价值

2.1 对史事敷陈渲染,极具文学色彩

天宝之战是南诏历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主要见载于《南诏德化碑》,现存于大理市太和村的太和城遗址。碑文文体高洁,情辞恳切、工巧,记述了天宝战争的前因后果,关于战争场面的刻划有“我命大军将段附克等,内外相应,竞角竞冲。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诏曰:‘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遂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恩旧。’”[4]简洁凝练。《大理古佚书钞》则保留了大量篇章对天宝战争进行了极具文学色彩的铺陈渲染,文史交融,提高了整部文献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三迤随笔》中的《韦安抚使与郑清平官》:“至天宝初,杨国忠为剑南节度使,误听白崖太守张虔陀言。......杨氏派鲜于仲通出师十万讨伐,仲通兵败定西岭,何履光兵败龙山脚。两军覆殁于石河城东十里。主将脱逃。”“至天宝十三载,又以剑南节度使留后李宓,带陇西子弟精兵七万及剑南诸郡兵二万馀,九万馀数号称十万之师,再次征伐南诏。适逢盛暑,唐师恶疠猝发,三十馀日,暴死二万馀,病三万馀。宓进退两难,屯军红山口三万众,伐木竹扎筏练水师。”“李宓败于恶疠,父子多染疾,日死多达千人,兵无心战。二因雨水淫湿。三因吐蕃兵至,出海东切断宓援,断宓归路。宓战殁洱河口,五子俱亡,唐军终至全军覆殁。”“蒙氏功成于地利,诸蛮援蒙,以十二路兵分击唐师,唐兵顾此失彼。李宓先亡,唐师无主,群将慌乱。唐军多死于蛮兵毒箭、马军、轻骑、蛮刀。八方杀戮,唐师乱不成阵而全覆于洱河南岸,惨不忍睹。天宝之战,惨盖古今,凤见惨而心恸,令士兵收尸三万馀具,成万人冢坑,深三丈馀,并以土掩诸尸。为时一旬,冢成而尸臭难消。历时五年,蔓草荆棘,狐兔狼窝。二十馀年无人至冢而鬼哭神嚎。凤老耋,思而祭之,立万人冢碑于冢边,立德化碑于太和城朝门。二碑文出郑清平手,详述天宝唐师覆殁始末。”对于李宓及其五郎身死,在《三迤随笔》的《重修万人冢天宝记事碑记》也有生动描写:“宓兵不服水土,意在速战。阁罗凤陈兵,固守河尾城。凤施计以腐木为吊桥,宓闯桥骂阵而桥断,马陷子河,宓为淤泥没胸,亡于乱箭。凤军杀过南岸,赞陀助以法术,风雨骤至。白妃施以帕术而唐兵迷糊,天昏地暗,嚎声震野。诸蛮伏兵四野,吐蕃飞骑由河东杀入。血洗一日,雨过天青,唐兵无一活归者。”《淮城夜语》的《散骑侍郎》篇中记:“惟天宝一役,唐大将军李宓……道阻粮绝,人误食毒果,马食断肠草死万馀。时逢中秋,烟雨连绵,三军泻肚,元帅决于速战,八月十五两军对阵,各有伤亡。十六,唐军五路水路齐发,吾与五郎,兵至天生关下三里河槽,伐岸边巨树为桥。八千馀骑攻石门天关,杀南诏军将二员,守军三千馀。忽报闻元帅殉国于吊桥,为中军射杀。五郎急退兵,腹中箭,肠出。吾为五郎扎腹,由斜阳峰脚直杀至古渡楼,抄南诏兵后路,与阁罗凤决战于大沙洲玉龙关前。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殁,无一生者。”

天宝一役,极其惨烈。战争的阴影直至明代还未消失,三部笔记小品都录有鬼神玄怪故事,从侧面作了反映。融景融情的描绘使人们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来到了昔日的战场,亲眼目睹旌旗猎猎,亲身感受金戈铁马,从而体会战场搏杀的残酷。

自古苍洱多奇花,“唯春兰中云南独占鳌首”,元初“叶榆山茶冠天下”。《三迤随笔》的《无量山多芝兰》、《山茶八十品》,《淮城夜语》的《花匠杨和泰》,《叶榆稗史》的《段功好兰》除了记载滇兰生活习性、花株特点,山茶新品嫁接等轶事外,还展开了独特的摹景状物,这些美丽的花似乎在字里行间婀娜摇曳、活色生香起来。写兰花的:“另有白花绿舌兰、白花金蛇兰,叶宽一指,长尺馀,迎春开花,花沁香清心。产于无量山阴山林中。有血兰,叶紫红,宽如拇指,长者二尺,冬月开花,花红如琥珀。”“芝兰叶如灵芝菌,色紫黑,夜有光泽。千年芝兰始开花,花似兰非兰,花开六年不谢。花瓣如菌,三层,有清香。芝兰生古柚木腐部,养之必砍其生木段植于巨盆,并以紫柚木腐木土及腐叶养于背阴处,始活。”“尤以滇西之兰,山腰以下皆有诸色俱全而多花。叶秀挺拔,每箭三五朵者居多。花色无杂色者为素兰,多生诸山阴蔽地。点苍、无量、浪穹、鸡足皆有,最多点苍尖峰……”“兰性喜荫,多生于背阴山栎木丛生地。滇中产兰,以朱砂香独浓,青莲沁心润腑,玉腕国色天娇,碧玉株挺拔独立,彩云婀娜多姿,雪素滴尘不染,紫霞奇香如麝,挡驾花大如碗而香飘数里。”写大理山茶的有:“又有金边山茶,花红似玫瑰,花瓣金边。有胭脂白面郎君,心九瓣红似胭,外九瓣白如玉,花径约六寸。有鸳鸯茶,每枝开花二朵,一红一白,枝枝皆是。”在志佚当中,显示了很高的文学造诣。

2.2 丰富了各种体裁的大理古代文学遗存,民族地方特色突出

“一般说来,就数量和质量看,文人作品比不上民间创作。”[5]《书钞》对于大理古代文学的丰富性也以民间文学为著,收录了很多在大理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但在内容上比现有资料更为丰富和完整。如鸟吊山的传说,在张文勋先生主编的《白族文学史》中是这样的:“相传很早的时候,有凤凰飞到这架山上死了。每年九月,百鸟飞来哀悼凤凰,故名鸟吊山。另一说法是:凤凰飞来此山时,掉了一根羽毛。从此,每年八九月间,百鸟从四面八方飞来朝拜凤凰,并替她寻找这根凤羽,因而叫做凤羽山,坝子叫做凤羽坝。”[6]在《书钞》中关于鸟吊山的传说就有《三迤随笔》中的《叶榆源说话凤山》和《淮城夜语》中的《谷神与彩凤女》两则,每篇均逾千字,衍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歌颂了凤仙盗取天河草抛至人间,让“人间始有诸稻”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最终凤仙被苍龙撕碎,落于西山坪,百鸟知,悲鸣而吊之,是为鸟吊山。曲折跌宕的情节,引人入胜,激发了人们对真和善的美感。

另外还有一部份民间故事为新出,但也同样真挚感人,《淮城夜语》中的《花妖玉兰》、《何首乌》、《六脚马》,体现了万物有灵,人与自然和谐、关照,以及人与花木精灵人神有别,却能惺惺相惜的美好感情。

除了民间故事,三部古佚书有分散在各篇中的近60首风格各异、雅俗迥然的诗词、民歌、俚曲、偈语,发现了一些君王、王妃以及日本诗僧的新诗作。三部古佚书记录的当时的一些民歌,如元延佑年赵州猎户陶二保唱的:“年年苍山把猎打,踏遍千山未成家,喜听鸟语伴清泉,何处不是家。家有老母伴老父,弟兄姊妹三五八,惟有我这陶老二,不爱院墙花。任赏野花跑百里,密林深山有奇花,今夕得遇花大姐,可惜不说话。爱花常以花搭棚,赏花如痴迷梦中,今夜得遇花仙子,花前月下逢。”(《花妖玉兰》)这种“三七一五”的格式实际上就是近代白族民歌的滥觞。

段赤诚为民除害死于蟒腹的传说,在大理几乎家喻户晓,段赤诚的故事在《南诏野史》、《白古通记》中都有记载。《白古通记》曰:“洱河有妖蛇名簿劫,塞河尾峡口,兴大水淹城,王出示:能灭者,赏尽官库,有段赤诚愿灭蛇,缚刀入水,蛇吞之,蛇亦死。水患息。王建寺镇之,以蛇骨灰塔,名曰灵塔”[7]而《书钞》对该故事的记述更为惊心动魄,充盈着英雄主义的豪迈情绪。并且白族的原初民族特色更为明显,如恶蟒名叫“赤缚枯”,就是白族“红蝮蛇”的音译。

唐朝中期佛教传入南诏,至大理国都奉佛教为国教,僧人既研读佛经,又习读儒书,被称为“释儒”或“儒释”。佛教也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影响,释儒们的文学作品自不必说,包括民间文学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三迤随笔》中的《观音善化收罗刹》、《负石妇轶事》等。南诏民俗歌:“忠于国君孝父母,二十四节气巧耕作,男婚女嫁有礼数,烧香敬神佛。”(《民家源说》)也有体现。甚至可以说,整部文献通观下来,几乎都浸染了浓郁的宗教色彩。

2.3 神异志怪文学的独特价值

如《前言》所说,《大理古佚书钞》所录,有材料零乱,真伪杂糅的缺点。古人作伪。

有“托古取重而作伪”,“为政治目的而作伪”等。稽隐索微还原部分历史事实,这是《大理古佚书钞》中广泛存在的看似糟粕的不经之谈的古文献学及史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文学价值。赵应宝先生在其《中的李宓》一文中通过汇总三部笔记小品的李宓资料,特别涉及大量的志怪神异说法,分析得出明地方统治者为安抚远征将士军心,通过伪托,制造舆论,有意抬高征云南的汉将李宓,贬低土著蒙段政权,最终把李宓供奉为神的结论,揭示了李宓从汉将到白族本主早期的一段历程。而且,这些伪托之作虽荒诞不经,却似用曲笔表现了战争的凄惨及战祸影响的深远。

梁启超认为:“拿神话当历史看,固然不可。但神话可以表现古代民众的心理,我们决不可看轻。而且有很多古代文化,别无可考。我们从神话研究,可以得着很多暗示,因而增加了解,所以今日有学者专门研究古民族的神话的。伪书中如谶讳一类,保存古神话不少,我们拿来当小说读,也可以知道些古代的文化和古民族的心理。”[8]《书钞》中一些夸张、怪诞的描写,让我们能真实可感的触摸到大理先民们的一些心理状态,如《淮城夜语》中的《雷击三异》、《开路神缪祜》宣扬了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同时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古代民众惩戒恶,褒扬善的愿望。另外很多篇章反映了古代大理,人们在认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很多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从而寄希望于某种超自然的神力来帮人们摆脱困厄的局面,如降水怪的罗荃法师,除旱魃的灵异乞丐都具备了某种超越自然的神奇力量。至于南诏、大理国统治者崇佛,那些高僧、护国大法师的轶闻趣事中更包含了保一方安宁的诸多“神术”,如《无为寺南诏诸高僧》、《蒙段诸异僧》、《元末大理十大高僧》等占据了书中的大量篇幅。此外,还对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侠义之士多有称颂,如《点苍十八郎》,对沉湎酒色、败坏家业的官宦子弟多有嘲讽,如《高大鼻子》。难能可贵的是,《大理古佚书钞》还书写了一系列女子的传奇,如《沐春妹凤娇》、《伍惠娘》、《沈线阳》的主人公皆是身怀绝技,搭救、护佑过隐滇的应文和尚(明建文帝)的奇女子。以及《素贞比丘尼》中通经史、善书法,精五音、善七弦,却命运多舛、出家为尼的素贞。在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中对这些女子的深明大义赞颂有加。《大理古佚书钞》中的神异志怪文学,表达了大理古代人民鲜明的爱憎、是非观念,也带给阅读者非凡的文学阅读体验,彰显了《书钞》独特的文学价值。

3.结语

清代师荔扉在《滇系》一书中写到:明代沐英统治云南,推行焚书政策,“在官典籍,在野典章,悉付一烬,遂不可考”[9]由于史料的阙佚,南诏、大理国执掌云南五百馀年的史实难辨。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理古佚书钞》的重新传世,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应继续深入探讨其在大理古代文学研究方面体现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91.

[2]杜成辉.大理国文学成就略论[J].大理学院学报,2007,43(7):1-4.

[3]献书.南诏和大理国[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86.省略豆丁网[EB/OL]..

[5]刘,张照远,贾纬等.旧唐书(卷197.西南蛮)[M].北京:中华书局,1975,5281.

[6]张文勋.白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9.

[7]李缵绪.白族神话传说集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74.

[8]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89.

茶花女读书笔记篇10

关键词:舒位诗集 人名解读 “女床山人” “稚川”

舒位是活跃在乾嘉中后期的著名诗人,著有《瓶水斋诗集》,收诗二千多首。其交友广泛,既有达官贵人又有布衣之士,对试题中出现的人名稍作统计,有一百八十多人。清人在作品中往往用人的字号,这对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一定,有时甚至会误解。拜读了陈训明先生的《舒位旅黔诗略论》(《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四期)和钱时霖先生的《舒位和茶》(《福建茶叶》,1996第3期)两篇文章,我发现他们对舒位诗集中的人名解读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关于“女床山人”

陈训明和钱时霖两先生都将“女床山人”当成舒位的一般诗友。陈训明在文中说:“当他(舒位)住在边远闭塞的南笼时,就特别怀念远在天涯的诗友。他在《小除日在兴义作家书附寄女床山人》第四首中写道:‘夏茸冬裘岁屡迁,越禽代马性难便。别期已醒中山酒,归兴多随下水船,霭霭慈云春一朵,漾潆零雨话三年。相逢莫讶囊羞涩,诗价腾昂压两肩。’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当时的激越诗情和在山乡创作惊世骇俗的奇妙诗篇的自信。”钱时霖先生解读《雪夜与女床山人话别》中作了这样的注解:“女床山人,应为女双人民,清蒋仁之号,蒋仁,仁和人,字山堂,号香罗居士、女床山民,原名泰,字阶明,布衣终身。精篆刻,尤工书,诗亦清雅、拔俗。”

据《杭州府志》(九)载,钱先生的注解有些瑕疵,蒋仁号为“吉罗居士”而不是“香罗居士”,字“阶平”而不是“阶明”。蒋仁既号为女床山人,又称为女床山民,但女床山民比较常用。蒋仁生于1743年,卒于1795年,而《雪夜与女床山人话别》写作时间大约为1795年冬,《小除日在兴义作家书附寄女床山人》为1797年,此时女床山人蒋仁已经不在人世了,由此推断舒位诗中的女床山人应该是另外一人,而不是蒋仁。

《瓶水斋诗集》中写给女床山人的诗有《寄怀女床山人》(四首)、《雪夜与女床山人话别》(一首)、《吕城雪夜寄怀女床山人》(一首)、《女床山人书问寓居近味杂写家书尾答之》(六首)、《小除日在兴义作家书附寄女床山人》(四首)、《将抵长衫偶作绝句拟于寄书日写付女床山人》(三首),从诗题来看,写给女床山人的诗附寄在家书中,可见舒位与女床山人关系非同一般。我们从所写的诗歌内容来分析就可知两人的关系。

首先看诗集中写给女床山人的第一首诗:

寄怀女床山人(四首之二)

倾城消息记秦楼,却扇诗称一顾羞。

最好风光前四月,梅花灯下看梳头。

据蒋敦复先生所作的诗注,诗人用“倾城”和“秦楼”两典故来形容女床山人的容貌之美。由此可见,女床山人应为女性而非男性。“却扇”一句写出了结婚时女性特有的娇羞。而后两旬诗人回忆两人的美好时光。

女床山人书问寓居近味杂写家书尾答之

韵字纱题锦字书,灯花消息比如何。

归期愁杀秋池涨。不忆鲈鱼忆鲤鱼。

诗中“锦字书”用了典故,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对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此诗中应特指女床山人写给舒位的书信。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认女床山人为舒位的妻子,而非诗友,更不可能使清之蒋仁,号为女床山人的布衣诗人。如果还有怀疑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小除日在兴义作家书附寄女床山人》:

自感将军容揖客,浪传夫婿觅封侯。

分明绝域从征者,到此依然笔未投。

诗人此时在诗中以夫婿直称,并且向女床山人吐露自己没有建立功业的苦闷。“相逢莫讶囊羞涩,诗价腾昂压两肩”表达就不是“诗人当时的激越诗情和在山乡创业惊世骇俗的奇妙诗篇的自信”,而是诗人面对妻子的愧疚之情,离别三年没有挣到足够的钱粮来奉养家中之老小,只能以创作的诗歌安慰妻子,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嘲。

据同时代著名诗人王的《直桥寓馆与姨母女床山人话旧,时铁云先生松郡未归,书来犹先生题封也》,试题中就明白地告之女床山人为其姨母。诗其一:

秋水人何达,梅花弧。

手铭上皇鹤,心餍季鹰鲈。

别绪三秋葛,诗情九月租。

登堂人不见,膜扶拜倪迂。

诗中表达了未见见舒位的遗憾之情。诗其三则使与其姨母话旧:

同赁皋桥住,艰难各一家。

姨来鹤年月,甥老马塍花。

骨肉抟沙聚,功名究竟茶。

牵船门外住,一住一天涯。

诗中向姨母女床山人倾诉了两家的窘况,慨叹年华已逝。除此之外,王昙还在同题另一首诗中还作了诗注:“昙读书外租夏峰先生邵郡学舍,时姨母年才十二。今忽忽三十年矣。”在《瓶水斋诗集》中王昙之名在试题中出现了41次,而且舒位写给王昙的诗篇有九十多首。可见舒位与王昙不仅是姻亲关系,而且舒位写给王昙的诗篇有九十多首。可见舒位与王昙不仅是姻亲关系,而且是志气相投的诗友,王昙记录的资料应该是可信的。

二、关于“稚川”

钱时霖在《舒位和茶》一文中引用了《中复堂雪夜用东坡北台韵同稚川作》:“花初散手纤纤,白战曾传号令咒。疑阵破除惟有酒,偏师刻划到无盐。空山一曲风吹树,老屋三弓月堕檐。莫讶酸寒成骨相,待植双袖试茶尖。”作了如下注:“稚川:清刘子壮之字。刘子壮:清黄冈人,字克酞,一字稚川。顺治进士,授修撰,著有《屺思堂集》。”钱时霖先生把“稚川”注解为“顺治时进士刘子壮”,我认为不妥。

首先从时间上考虑,就让人匪夷所思。我们不用查找史料,凭一般的历史常识就知道,历经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中后期的人至少得有上百岁的寿年。如果使诗中用典,可以不受时间之局限,但试题中点明的时间雪夜,地点中复堂,人物稚川和诗人舒位,以及此诗的用韵,可以推断稚川是与舒位年龄相差不太大的人。《清史列传》记载:“……顺治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归。九年卒,年四十四……”推断出刘子壮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顺治九年(1652),享年只有四十三岁。由此可以断定舒位诗中的“稚川”是另有其人,而非清顺治刘子壮。

其次,通观《瓶水斋诗集》,可以大致地知道稚川的情况。《瓶水斋诗集》中有关稚川的提法有如下几种:一为唐六稚川,六为其排行。如《秋夜集松南草堂堂赠主人戴丈学坡并和唐六稚川》、《琅琊书院与唐六稚川夜话》、《雨夜怀唐六稚川》、《杂言八首与唐六稚川话别》、《寄怀唐六稚川都中》。二为唐六,如《青驼寺夜雨寄唐六》、《东平道中寄怀唐六》。三为唐稚川,如《兰山尉李风书尝作塞上绝句甚工,余于唐稚川席上见之,值其罢官将去,感而增诗。尉长洲人,少有庠序。与余为表兄弟云》、《唐稚川表兄来京 相见距癸丑岁别于沂州忽逾十埝感事述怀不能无使》、《浒墅舟次接家书,述及蒋香岑、宋左彝助教、唐稚川秀才先后谢世,伧然出涕感赋一诗》。四为稚川,如《中复堂雪夜用东坡北台韵同稚川作》、《杨柳和稚川》、《题稚川失钗诗后》、《答怀稚川吴门并讯石头巷故居》、《舟次别稚川》、《雪夜怀稚川》、《寄稚川》、《稚川尝作梦游罗浮歌颇有所指,今其稿尚存,仆处夜分检笥,重为循览,戏作一诗后寄还之》。由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中复堂雪夜用东坡北台韵同稚川作》中的“稚川”与其他试题中的“稚川”为同一人、“唐六稚川”、“唐六”、“唐稚川”、“稚川”为同一个人,在《瓶水斋诗集》卷十三《破被篇》及其所附录的诗中同时提到了这些不同的称谓。“君不闻湖州唐六歌有口”(《破被篇》),附录“唐以封诗《破被诗为铁云作》”,舒位在朱鹤年《题破被图》中的注有“及读唐六稚川诗,欣然点笔,传神阿堵,不锫冷暖自知。乃至书歌图后,装池以赠稚川”。整合以上信息,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舒位诗集中的“稚川”,姓唐,名以封,字稚川,为清乾嘉时的一名怀才不遇的秀才,死于1804年前后。稚川使舒位一表兄,与舒位关系亲密,是儿时之伙伴。

《瓶水斋诗话》中有一段话:“唐稚川以封负隽才,久困场屋,故其诗多幽怨之音,好为寄托。《闺怨》云:‘辟谷只餐三秀草,戒寒犹御五铢衣。’《掌教琅邪书院》:‘三日羹汤新手爪,十年针线旧衣裳。’读之辄唤奈何。”钱仲联先生在《清诗纪事》(二)以此为据选录了唐以封诗,并作了简要生平介绍:“唐以封,字稚川,任琅邪书院山长。”

因人物字号相同,所以阅读时稍不经意就会出现错讹,这在阅读清人诗歌诗时是难免的,舒位《江上停云诗》曾指出清人爱取字号的风气非常流行:“后世好榜,称谓日日新。走卒号居士,达官署山人。”

参考文献:

[1]陈训明.舒位旅黔诗论略[J].贵州文史丛刊,1985,(4).

[2][13]钱时霖.舒位和茶[J].福建茶叶,1996,(3).

[3][清]龚嘉俊修.杭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3年.1974.

[4]浙江古籍出版社编.中国历代篆刻家(5)[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5][清]舒位.瓶水斋诗集(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蒋敦复选辑.沈F音注.舒铁云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清]舒位.瓶水斋诗集(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23.

[9][清]孔尚任.桃花扇(卷三下本)[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重印:156.

[10][清]舒位.瓶水斋诗集(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12][清]王昙.烟霞万古楼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赵尔巽撰.钟翰点校,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5715.

[15][16][清]舒位.瓶水斋诗集(卷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