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十篇

时间:2024-04-18 17:59:33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1

关键词 油茶;特征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62-01

兴宁市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称,也是全国油茶示范县(市)。截至2016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7万hm2,其中老油茶面积0.5万hm2,新植1.2万hm2,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罗浮、罗岗、大坪、黄陂、黄槐、石马、新陂和南部的径南、新圩、水口等镇,现挂果面积约1万hm2。据统计,茶果总产量约3.75万t,茶籽总产量约9 375 t,油茶产量约2 343.75 t,油茶年产值约3.2亿元。建成33.3 hm2以上的油茶基地32个,其中66.7 hm2以上的油茶基地25个,创建了“树人”“阳康”“山茶树”等油茶品牌。为进一步提升茶农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实践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油茶的特征特性

油茶为常绿乔木,茶树高为2~5 m,树皮多为光滑的淡褐色;叶片为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有柄,叶片长6~10 cm、宽2~4 cm,叶片叶端较尖、基部楔形,且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单叶互生。油茶花为腋生或顶生,多为白色两性花,花直径为3~5 cm,倒卵形;雄蕊多,雌蕊少,雄蕊排成2 轮,且花丝在花朵基本形成束;硕果,果实形状为橄榄形、扁圆形、桃形或者球形,果实直径多为2~4 cm;每个果实内有种子4~8粒,种子为黑色或者褐色的三角状,并伴有光泽。

由于实生油茶和嫁接油茶结果期和进入盛果期的时间不同,所以目前油茶多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繁殖。油茶生长周期为260 d,适宜生长温度为15~18 ℃,最低温度为-10 ℃,年积温为4 500~5 200 ℃,年降雨量约1 000 mm。秋末冬初油茶开花,且四季花果不断,其花果易受寒潮、秋旱等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使油茶绝收。油茶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好,加上其根系较深,因而种植在土层厚的土壤中好。

2 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2.1 林地选择

油茶适应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下的山岗、丘陵以及平原等地区。造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且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同时避免选择阴坡、积水洼以及高山等地区。如果造林地为山丘或山岗,要求其坡度低于25°。对造林地进行整地,可以起到加深土层厚度、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功能和通气性等作用[1]。

2.2 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主要有全垦、带垦、穴垦3种,不同种植地适宜不同的种植方法。在平整的田间或者缓坡地可以采用全垦的整地方式,垦深以24~30 cm为宜,并将造林地中树根、石块等杂物清除,行距、株距分别为2.5、2.2 m,并定点挖长宽均为0.6 m、深0.45 m的种植穴。带垦和穴垦适宜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丘陵以及山岗等地整地;带垦要求环山开带,外高内低,并将带宽控制在1.5 m左右,带垦直接按株距进行定点挖穴;穴垦直接在造林地按照株距进行定点挖穴。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种植密度宜控制在1 800株/hm2。为了保证油茶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可以结合整地施适量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最好[2]。

2.3 种植

由于嫁接油茶比实生油茶更早进入开花期和盛果期,所以油茶种植以嫁接为主。选择一至二年生嫁接苗,要求幼苗根系发达、顶芽饱满、苗高30 cm左右、地径0.15 cm,同时尽可能选择营养繁育嫁接的壮苗。油茶种植时间一般在“立春”至“惊蛰”之间,于油茶芽萌动期之前移植,移植时应选择阴天或者小雨天,防止因阳光直射影响其成活率。种植时,将油茶幼苗连带营养土一起置于种植穴中,培土压实,栽种深度以嫁接口露出地面1~3 cm为宜,沧愣ǜ水,最后覆盖一层松土,堆成馒头形[3]。

2.4 幼林管理

为保护油茶根系,同时防止出现杂草与油茶苗争水、争肥等情况的发生,可在幼苗种植后的第1年对幼苗林铲草1~2次。第2年进行松土、培土、扩穴以及除草等田间管理,并通过扩穴将油茶连成一片。为保证油茶苗有充足的基肥,需对油茶林进行施肥,主要在油茶树叶缘外挖对称沟或曲尺沟(宽40 cm、深30 cm),并在沟内埋上1∶1的基肥和磷钾肥。定期检查油茶林,若出现缺株、病株,要根据实际情况补种同龄壮苗,同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进行修剪[4]。

2.5 成林管理

成林管理主要为翻土垦复、修剪和肥水管理等。翻土垦复每年进行1~2次,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冬季和夏季,即冬垦和夏垦,冬垦、夏垦的深度应分别控制在20~25、10~15 cm;修剪以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等为主,并根据油茶生长情况进行适度修剪,以增大油茶受光面积。油茶成林的肥水管理方法与幼林相同,但是要适当增加肥料,以每年加施土杂肥50 kg/株为宜,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以1∶4∶3为宜。

3 参考文献

[1] 莫清清.油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3,24(1):51-53.

[2] 王刚.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45.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2

关键词 绿梅花;茶园;间种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85.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64-0

上丰乡地处黄山脚下,位于歙县北端,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逾20 km,北与黄山区、旌德、绩溪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生态环境极好。全乡人口逾12 000人,茶园面积820 hm2。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300 m以上的山坡上,以梯式和等坡条栽种植。茶叶是该乡主要经济作物,以生产黄山毛峰为主。由于该乡茶园大部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虽然近几年在政府、农业部门的支持下进行老茶园改造,发展早芽无性良种茶园,但茶园的经济效益不高,无性良种普及率很低,经济效益在3万元/hm2以下。随着上丰乡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上丰的地理条件以及区位优势指导茶农进行结构调整,在茶园间种药用、观光价值极高的绿梅花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茶园间种绿梅技术

绿梅花中文名绿萼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高达10 m。树干紫褐色,多纵驳纹。常有枝刺,小枝绿色或以绿色为底色、细长无毛。叶广卵形至卵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早春1―2月先叶开花,花白色着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单生或2朵簇生,单瓣或重瓣,有暗香。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排水良好的土壤都能种植,但要注意通风、透光[1]。

1.1 绿梅花幼苗的培育

1.1.1 砧木的培养。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毛桃或野山桃,待其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让其腐烂、取出种子,在当年的冬季种在苗圃床上,第2年选择野桃苗作为嫁接砧木。

1.1.2 嫁接。选择生长健全、无病虫害的绿梅花树作为母穗树,剪取上年生长已充分半木质化新枝作为接穗,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腋芽未萌动前,对苗圃地直径有3 cm以上的野桃苗进行嫁接,时间在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左右。嫁接方法采用切接和“T”型接法。绿梅树接穗选一饱满腋芽,下端削成楔字型。野桃苗剪成砧木,刀切砧木时下去要平,削接穗两边刀也要平,插下去形成层对准。并用塑料纸扎紧包好,待到5―6月接穗成活长高后,除去塑料包布[2]。

1.2 绿梅花苗移栽

挖定植穴,顺着梯田或条栽茶园挖一个宽0.8 m、深0.6 m的圆形定植穴,穴与穴的距离间隔7 m,上下梯田或等高行间隔5梯或5行。先施入基肥,填入表土,再上面填新土。填土时边踩边填,一直填至高于地表15 cm为止。在结合定植穴施基肥时,最好冬季也把茶园深耕20~30 cm,施入基肥。基肥可以是饼肥、畜栏肥,如是畜栏肥施15~30 t/hm2,并配施磷肥300~450 kg/hm2。绿梅幼苗移栽在冬季11―12月、春季3月上旬之前都可以进行,成活率都很高。在定植穴上移栽时边覆土边踩,而且轻提,使土壤与根系密接,不留间隙,并把嫁接口露在外面[3]。栽好后立即浇定根水,移栽225~300株/hm2。

1.3 管理

绿梅树喜阳光,生命力强,但怕干旱,干旱时树叶卷起甚至掉落,因此在干旱季节要进行树盘覆盖,可以用秸秆、杂草、落叶。绿梅树幼苗移栽后,第1、2年除草时禁止使用草甘膦,因为幼苗不高,除草时草甘膦药液容易溅到绿梅树叶,并且很快吸收引起整株死亡。绿梅树对修剪要求不严,主要疏去直立强枝、密的细弱枝,引导侧枝向上发展,充分利用阳光,确保蕾满质好。病虫害防治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但禁止使用乐果,以免造成梅树落叶,甚至死亡[4]。

1.4 采收

绿梅树苗移栽后,通过4年管理就可采收花蕾,产生经济效益。不过刚开始经济效益不高,七八年以后植株长大花蕾产量进入丰产期。每年1―2月在绿梅树花蕾蕾满初开时进行采摘,采摘下来当天烘干,或将生蕾及时销售。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茶园由于间种梅花,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同时茶园间种梅花,茶农加强了茶园管理,冬施基肥,春施追肥,茶园覆草,提高了茶园的管理水平,茶叶收入也明显提高,再加上绿梅花的经济收益,茶园的经济收益普遍上升。特别近几年上丰乡旅游业发展,政府实施梅花品牌战略,干梅花的价格一路走高,由2012年的160元/kg上升到2014年的240元/kg。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茶叶平均收入2.7万元/hm2,梅花收入58 925元/hm2;2014年茶叶平均收入26 125元/hm2,梅花收入75 400元/hm2,间种梅花茶园单位面积收入大大增加。

2.2 生态效益

茶园间种绿梅花,实行茶园立体复合型种植,既符合茶树喜温湿和漫射光的生物学特性,又符合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并且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抵御不良气候的侵袭,促进了生态平衡。同时,提高茶叶的营养成分,改善茶叶品质。梅花的树根可以固土,梅雨季节可以减缓地表的径流。地上部分在干旱季节可以遮荫,减少茶园土壤水分的蒸发,对土壤有着稳湿增湿、保墒抗旱作用。梅树的落叶在茶园腐烂,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同时,茶园间种梅花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增加茶园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有效改变生态环境。

2.3 社会效益

梅花是我国传统著名花木,是百花中的珍品,常被喻为意志坚强和百折不挠的高尚品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梅花还具有舒肝理气、养阴生津、胃化疾之功效,茶园间种绿梅花可为社会提供珍贵的药用保健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茶园上层是白白的梅花,下层是修剪成弧形常绿的茶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到春季就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拍照。茶梅间作推动上丰乡旅游的发展,也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绿梅花的采摘在1―2月,而茶园茶叶采摘在4―5月,二者采摘高峰岔开,不会造成山区劳动力紧张,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上丰乡茶园间种植绿梅花已成规模化,姬川村、屯田村、上丰村、霞江村都已开始种植,而且带动歙县其他乡镇茶园的间种。山区茶园只要合理间种,由传统的单一种植向生态立体无公害、有机茶园种植,就能促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3 参考文献

[1] 汪立祥,陈颖.歙县上丰花果山梅花资源开发利用[J].黄山学院学报,2007(5):58-60.

[2] 许联瑛.北京市梅花品种引种栽培与园林应用示范[J].中国园林,2009(4):99-102.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3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油茶属木本植物,是经济油料果树,寒带、热带都有分布。在园林选择方面,以土层深厚、肥沃、缓坡向阳,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地为宜。整地宜在冬季或早春。其方法是一般以水平带状整地效果较好。穴一般为67cm,全面开垦时,深度不少于27cm。油茶的寿命长达七八十年,有的甚至达到百年以上。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幼年、成年和衰老这3个阶段。

1.1 幼年阶段

从油茶发芽到开花结实,为幼年阶段。这阶段一般为5年。6年,是油茶生长发育的基础,幼年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这个阶段主要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十分迅速,主干生长多,分枝很少。

1.2 成年阶段

从7年~8年开始大量开花结实到衰老之前的旺盛时期,为成年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延续时间很长,一般可达到70年~80年,有的甚至更长。在成年阶段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达到旺盛阶段。

1.3 衰老阶段

油茶生长到七八十年以后。开花结实的能力与生长发育的能力都逐渐衰退,树势衰老,产量下降,大小年现象明显。为了提高老油茶树的产量,通常会根据生长情况,砍去衰老的植株,以萌发新的植株,这样会很快可以结实,增加油茶产量,增加收益。生产上叫萌发更新。

2 油茶的种植方法

2.1 植树

植树就是将苗圃培育出来的实生苗、扦插苗、营养钵苗和嫁接苗定植到油茶园。由于油茶苗木在苗圃里护理得较好,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力强,栽植后扎根快,容易成活,恢复生长快。做到早成林,早收益。栽植油茶的天气很重要,在某种情况下,比造林季节还重要,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最好的栽植天气是阴雨天,栽后下雨,或是毛毛雨天为好,轻粕上宜阴天栽,沙土宜毛毛雨天栽,壤土宜雨后晴天栽。土壤过干、过湿、冰冻、大雨、大太阳天,都不宜栽种油茶,以免降低成活率。

2.2 直播

用种子直接播种在油茶园地。这种方法简便,节省劳动力,生产成本较低,解决林地远,不便运输苗木的难题,而且又不受苗木供应的限制。缺点是用种子较多,种子容易受鼠兽损害,同时幼苗抗旱能力较差,小苗出土后,在高温干旱季节容易被灼伤或晒死,有的到了秋季,死苗根部重新萌发新枝,使油茶树变成无主干的丛生树体。为了提高直播的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提早播种季节,即改春播为冬播,可以明显提高直播的出苗率。

2.3 大枝扦插

油茶大枝带也扦插造林,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结果早的特点。插条林地的要求较高,土壤要求湿润、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山地,方向朝南或东南,背西北风。陡坡、排水不良、低洼积水或土层浅薄、卵石很多的地方,不宜作扦插林地。最好在造林的前一年挖翻,种植农作物,使土壤熟化,提高肥力。有利于扦插的成活、生长。插后可进行林粮间种。以耕代抚。插条周围约35cm范围内不要松土,以免松动插条。插条苗侧根发达,无明显主根,不耐旱,故应加强肥水管理。

3 成林管理

适宜造林地的条件是海拔500m以下,坡度20°以下,应选择土层深厚的红壤、黄壤或黄棕壤。整地时应先清理林地,需要全部砍除杂灌,一般采取水平撩壕、大穴、鱼鳞坑等三种方式。其中撩壕的方法最好。

3.1 撩壕

在山坡上每隔3m挖一条深50cm、底宽60cm,沟底水平的等高壕沟。表土填入壕底,底覆于上面,整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土,梯面宽度为1.2m~1.5m,内侧开20cm×20cm的蓄水沟。

3.2 等高大穴

按株距从山顶到山脚拉直线定点,环山水平放样,栽植穴的位置就是在水平线与垂直线的交叉点,形成上下成列、水平环山成行的格局。穴底长宽深度为60cm×60cm×50cm。环山每隔4行就挖一条宽50cm、深40cm的水平保水沟。

3.3 鱼鳞坑

沿等高线,依株距定出栽植点,上下行之间错开。表土填人坑底,作成半月形的土台,台的内侧挖深约20cm的保水沟。

4 油茶主要栽培技术

在苗木培育方面,油茶繁殖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两种方法,它们都具有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等特点,接穗或扦插枝条都应在长势壮的优良单株的向阳枝条上选择。如大量培育,最好建立采穗圃和种子园。嫁接一般应用嵌合枝接,皮下枝接法,具有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的特点。嵌合枝接的适宜时间应选择在2月底~3月初,5月底~6月初和9月底~10月初。扦插采用短穗扦捅,插穗宜用当年春梢,穗长5cm~6cm,留叶1片,夏季扦捅为好。插穗最好用200ppm~500ppm奈乙酸液浸24h,插后要遮荫、保湿。生根后,及时施稀薄人粪尿或根外追施磷酸氧钾。油茶树形枝繁叶茂,适应性强,寿命长,产量高,种植大约4年~5年就可开花结果,每年开花结果1次,开花时间很特别,是在冬季12月到次年1月开花,到次年9月左右果实成熟;果皮颜色与树皮一样,种仁外包着黑色的骨质硬壳,取出种仁晒干就可榨油。

在栽培管理上,油茶定植时间宜“十月小阳春”种植,每公顷栽900株~1200株。油茶栽植过程中,提倡合理套种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效益,用地因时制宜地进行夏垦。冬季或早春可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挖。夏季干旱高温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松表土,防止水、土、肥的流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病虫害的防治

所有的生物都会生病,油茶也不例外,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导。影响油茶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尺蠖、茶毒蛾等,它们对油茶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因此要随时观察油茶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及时采取防治。

5.1 油茶炭疽病

4月~10月容易发生此病,但7月~9月蔓延的速度最快。在发病高峰期的,可用1%波尔多液进行喷洒,每个月两次,连喷3次~4次。

5.2 油茶软腐病

发病时容易造成油茶大量落叶,落果,以致产生严重的后果,一般4月~5月下雨之后迅速蔓延,6月份以后到8月最为强烈。喷洒75%甲基托布津300倍液~500倍液就能得到有效缓解。

5.3 油茶毒蛾

幼虫吃叶和嫩枝、花芽和幼果。药物防治应掌握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为最佳。药剂可用合成洗衣粉50倍液~100倍液或100倍肥皂液~200倍肥皂液进行有效灭虫。

5.4 油茶尺蠖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4

一、以“五新三精”为推进林业科技工作抓手,开创林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县根据县情、林情,以“五新三精”为推进林业科技工作的抓手,要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市局“五新三精”工作要义,结合本岗位工作实际,认识差距,查找问题,添措施想办法,以打造“五新三精”林业产业为新契机,努力使县林业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县在打造五新三精林业方面主要狠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五新示范基地1.15万亩,分别是合什、白花、柳嘉等地油用牡丹示范基地6000亩,孔滩、白花、李场、观音、王场等地油茶栽培示范基地5500亩。二是推广了新品种5个,分别是油用牡丹、油茶、巨桉组培苗、桢楠、大叶龙竹等;三是推广了新技术2项,分别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四是探索了新模式3个,分别是油用牡丹套种核桃模式、桢楠套种砂仁模式、竹林下发展竹荪模式;五是发展了新机制2个,分别是退耕还林和镇村产业规划协调发展机制、科技特派员对口联系项目机制;六是试用了新机具1种,为新型强力消防水泵系统。通过对五新三精林业模式的探索、总结、推广,全县林业生态保障和产业建设实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林农科技培训

提高林农林业科技水平是提升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县除继续抓住“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固有的林业科技宣传普及平台对全县林农开展科技培训以外,还采用部门协作、专业合作社引导、企业辐射、项目推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林农科技培训力度。

三、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对于建设样板,示范带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年度我县重点实施了3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包括“孔滩、白花、李场、观音、王场等地优良油茶引种栽培示范项目”、“合什、白花、柳嘉等地油用牡丹栽培示范项目”,“惊雷公司多个巨竹品种栽培对比示范项目”。

四、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辐射全县

分别是合什、白花、柳嘉等地油用牡丹示范基地6000亩,孔滩、白花、李场、观音、王场等地油茶栽培示范基地5500亩。

五、精心培养科技兴林领军人才

本着突出产业重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能切实践行“五新三精”要求的原则,我县在全县发展林业产业贡献突出的典型人物中优中选优。长期工作在林业生产建设第一线,跋山涉水,帮助有志林业产业发展的企业开展林地流转,指导绿化苗木栽培繁育,参加林业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较好成绩,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六、加强保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本年度我县加大了对林业科技工作的保障力度,从人员、经费、工具等各个方面提供最大支撑,省市县各级共投入我县林业科技经费20万元,为全县林业科学技术传播、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5

【关键词】油茶种植;抚育管理;改造技术

0 引言

油茶幼林抚育管理即造林之后、幼林郁闭之前对幼林的抚育和管理的统称,包括土壤管理,除草,肥水管理,树形修整,病虫害防治等。幼林期一般需要5~6年,在此阶段中,光照时间、温度、自然灾害、缺少营养、排灌不合理、病虫害等因素,都会对幼林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采用改造技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十分重要。

1 油茶属性

油茶属山茶科,常绿小乔木,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可广泛种植在丘陵、山地、沟边、路旁等地。其树形较为高大,叶厚革质、树干粗壮光滑,树冠卵形、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树种、花两性无柄,10月开花结果,结实多,产量高,为花果同在品种。适宜生长在暖温湿润的气候,需要日照时间较长。对土壤的要求较低,耐瘠薄,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深厚、排水较好的沙质土壤有利于存活,可在pH值5~6的酸性黄壤生存。

2 抚育管理措施

2.1 整理土地

油茶虽然适生性较强,但是在定植初期根系生长较慢。为了促进其快速生长和稳产高产应将土壤进行全面垦伐,时间一般在9月初。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和丘陵可将深度控制在25~30M,将石块、杂物、树根、垃圾等挑拣出来,并将土壤暴晒熟化。在广东地区油茶大多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因此要水平带状整地,宽度随坡度大小变化,坡度越大带越窄,坡度越小带越宽,然后采用块状穴垦,按环山水平“品”字形排列定点挖穴,穴大一般50M×50M×50M,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增加水土保持。

2.2 初期造林

在造林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油茶的品种、地质条件、经营目的确定种植密度,条件较好的地方可控制在3m×3m,条件较差的地方可控制在2.5m×3m。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密植,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控制在0.6~0.8为宜。在定植过程中要注意苗木栽种要端正,深栽和根系舒展,层层垫土并将其踩实,覆盖松土。在栽种过程中注意幼苗的保护,将茶苗均匀沾满肥沃的田泥和塘泥浆。

2.3 除草培蔸松土

对于油茶周围生长的冬茅、杂灌、小竹子、杂草等必须及时清理,可使用除草剂或割灌机或刀抚结合使用草甘膦进行清除,减少对油茶幼林的营养和生长空间的抢夺,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少森林火灾,注意在幼苗第一年栽种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以免对幼苗产生威胁。对于2a以上的油茶林可以适量的进行喷药处理,将喷头调成水滴状以减少药物对林苗的伤害,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为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应定期培土,一般幼林1~2次/a较为合适。第一年的植株在夏季非常容易被高温灼伤或遭受干旱灾害,因此应给植株进行培蔸。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松土,注意松土过程中不要伤害根系,造林第一年要适当浅翻,避免伤害到根系、树皮、枝叶,以后逐年加深。松土的时间应避开三伏天和地表温度较高的季节,松土深度一般在3~5M。幼树兜边宜浅,向外可逐渐加深;壤土宜浅,粘土宜深。

2.4 肥水管理

定植的第一年在垦地后将底肥施足然后就不用施加,以后一般1a施肥2次,冬季施迟效肥、火土灰或腐熟有机肥等;春施速效肥、尿素等。到第二年油茶幼林应在4月上旬进行1次深度施肥,一般在15M左右,可以施加速效氮肥结合人畜肥或尿素,一般每株控制在50g尿素为宜。尽量避免在根系上直接施肥,沟施或穴施均可。施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翻土,以有助于土壤蓬松。进入冬季主要以土杂肥或粪肥为主。随着植株逐渐生长,树龄的增加,施加的肥料以氮磷钾、有机质为主的复混肥结合尿素,可把肥料撒在沟底,如果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将肥料施加于植株上方。施肥量要因土制宜,如果产量较大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冬季主要以施加基肥为主,夏季为了促进植株生长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在植株栽种的前2~3a,使用蔸抚,春季施肥范围可以适当扩大在1m的范围内,培蔸范围应大于50cm,每株施用30~50g。可结合施肥培蔸一起进行,壅蔸高度控制在3cm以内,范围可以适当扩大以有助于根系的伸展。进入冬季还要注意促进植株的木质化以有助于越冬,可在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

2.5 病虫害防治

油茶幼林的病虫害危害较小,但是也不可小视。要从幼林品种挑选、种植、修剪枝叶等环节进行防治。首先油茶幼林在品种上应注意优良品种的选择,选择抗病虫害较强,生长较为旺盛的品种,一级苗或2a生的苗,以利成活成林。其次在每年补植或剔除弱病残植株,可逐渐用品质较好的品种进行替换。在树形修整的过程中,应挑选出病枝、病果病梢进行修剪,以减少病原侵染,同时加强通风和光照,增加抵抗力,减少病虫害。油茶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等;虫害有蛀茎虫、茶梢蛾、天牛、象鼻虫、金龟子等。在春季即3月中旬到4月中旬是病虫害最易发生的季节,应喷洒生物农药,减少病虫害对枝梢的威胁。病虫害防治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采取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3 改进技术

3.1 花期处理

油茶幼林在4月就开始春梢分化花芽,10月开始开花,直到12月才结束,花期一般在5~6d。油茶可采用异株授粉的方式提高植株的品质,同时油茶还是虫媒授粉,因此可以大量引放土蜂来提高授粉率和结实量。花粉在柱头上第1~2d发芽率最高,生活力也最强,也最容易受精,因此要抓住授粉的最佳时机。

3.2 控制密度

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速度不同、栽种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或栽植过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补植或疏苗,按照林地走势或特点以确保植株丰产。一般控制在4~5m为宜。同时还要定期对劣质的、产量较小的、长势较弱的植株进行淘汰,可从3a树开始,同时进行换种,避免林中单一纯树种影响幼林品质。

3.3 嫁接技术

在幼林中有部分劣弱病植株,可使用优树穗条,采用皮下枝接方法进行调整树品,一般可在5~6月进行。选择树种良好生长旺盛的植株并在干高40M以上的地方截取3~4M的砧木。断砧时为了防止砧木皮层撕裂,每株留2~3个主枝作营养枝和遮阴,剩下的全部清除。为了保证接口的平滑与干净,要用清水清洗砧木断口并擦干,用嫁接刀削平锯口;切砧拉皮,为便于包扎采用单面刀片将干皮切开至木质部,朝一方向撕皮,然后对接穗进行处理,插入砧木断口,包扎时下面留少许撕皮。为防止营养流失,可用潮湿的塑料袋套住并用报纸进行包扎。

4 结语

总之,油茶幼林的抚育管理和改进对发展油茶产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油茶造林后及时抚育管理,采用改进技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是保证造林成活和早实丰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油茶种植工作者在栽培油茶过程中要加强幼林抚育管理,采用改进技术实现油茶的早产丰产、资源优化和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6

【关键词】油茶苗木; 栽培; 技术

【 abstract 】 camellia is China'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ody oil plant,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main ecological economic tree species. With its own unique camellia advantages by more and more the favour of market and recognized by people. Although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terature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but still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of cooking oil, so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utput of camellia,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eywords 】 camellia nursery stock;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粮食油料作物。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而且是重要的医药、化土原材料。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栽植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收入,而且可以起到绿化效果,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油茶育苗方法上进行研究,虽然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是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因此还要开发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

一、 苗木培育技术

1、 优良选种采集和催生芽苗

油茶是一种植物科目中异花授粉的植物,在采种的大本营中,来自优选的各地优良无性系应该至少保持着开花时期和成熟时期在根本上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质量和维持群体种族内部结构的稳定。基本上油茶的采种时期是在油茶生理期间的成熟阶段和种子自身成熟阶段之间这段时间。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下旬左右,大部分的种子都已经开始成熟,但在果实未开裂之前的话,单单只用肉眼观察种子,油茶果实的果皮上的茸毛会自然而然的脱落,并且因之而渐渐变得光滑透亮,树上慢慢会开始有少数的茶果因时间变化而裂开,那样子很容易就被剥开。当种子转为乌黑呈现光泽或显示棕黑色的时候,这时开始采摘刚刚适合。当果实采摘过后,最好是放在通风干燥的阴凉地方让它自然而然的裂开。除掉周边的杂质物品,用手选择大颗种子,在室内可用比较干净并消过毒的干河砂储藏,待到第二年时再取出来,然后用经过托布津处理过的一些湿砂去催芽。具体做法主要是:用一层砂,然后再用一层种子堆放上去,砂的厚度一般是8-10cm,然后以后的每3-5天就可以实施洒水1次,这些用来确保砂和种子的湿度能够保持原来适当的位置,然后过后注意多加观察。大概过了3个月时间,等待新芽生长到3-5cm左右时,就可以作芽苗砧嫁接。

2、 选择圃地的地点和做床

苗圃地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十分重要,应该选择在避风向阳且灌溉方便,排水容易,土壤疏松,透气良好,病虫害少,PH值最好在5.5-6.5之间的黄土壤、红土壤地。苗圃应该是整平光滑的,做床时,床宽最好为1m,高0.25m,步道宽为0.3m,预防水积现象的产生。最好是在苗床的表面位置施一层大概2cm厚的生土物质,用来减少杂草杂花生长和其他病虫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用农用塑料薄膜全方位的覆盖在苗床上,然后保摘,以搭建遮阳网或者用树枝、稻草覆上都可以。

3、 优化选穗和嫁接

在已经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母株上面,可以选用母树的中部部位区域、叶芽相对比较饱满的生木质春梢和夏梢,粗度大概在0.4cm左右的穗条作为接穗备用物品。当穗条被采摘下来之后,就应该立刻剪去多余的那些枝叶和叶片,用厚湿布包住,严谨保险,刚采即用。嫁接工具都是采用专门的切口较薄而且锋利的刀片刀口,还要同时准备一些废铝皮片剪成大概1.5×1.5cm的长条形,弯成卷筒状再进行清洁消毒,以作备用之需。等到6月上旬光景,砧苗的幼芽已经是生长到3cm左右而且即将展子叶时,而此时接穗,也进入半木质化时即可嫁接。先削掉接穗部位,将接穗上,其他多余的1/2叶片也都剪去,再将接穗倒拿在左手拇指、还有中指之间,在距芽基部,斜削成30°左右,对称两个削面,深度约1.5cm,然后将削好待用的接穗,即薄楔形的木质部分,插入苗砧并使之对齐,用做好消毒的铝皮套筒,在其对接处捏紧即可,然后完成嫁接工作。

二、 苗木的栽培管理

1、 栽培的时间和方式

选择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栽种,空气和土壤都比较湿润,而且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多,这是最适合的时间栽培。起苗时切记保护好根部,用黄泥浆护住苗根,使根系舒展再覆土踩实,培土形成馒头状就可。在此之外要覆上适量的稀疏苗木树叶,防止水分的蒸发。

2、 培育管理和施肥

料苗小时要注意一年之内的人工除草过程至少有2次,培土至少1次,在夏初和秋末进行最适宜。施肥时要注意每株在20g之内,每次每株施肥量不要超过10g最好。加强幼苗的保护措施,防止人类或者畜类进行破坏。定植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的傍晚天气进行,下雨天的话土壤太湿不适合定植。最好在根部位用磨细的稻田土或者肥沃的培植土来作定植土。

3、 油茶幼林的管理

幼林期指的是从定植之后进入到盛果前段期间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管理特点就是促使树冠能够迅速长大,培养起良好的树体结构,积累树体的养分为盛果期的营养打下基础。施肥应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肥钾肥,每年的施肥量应该逐渐增加;雨季时候注意排水,夏季干旱之时注意及时灌水,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可以用中耕除草一次,还要建造防风林带预防冬季冷空气来临;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当的时候会有内膛结果的习性,所以要注意在树冠中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形。

结语

随着人们对油茶需求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油茶栽培技术,不断改善现有的油茶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油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口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农喜.高光效育种在油茶栽培中的应用探讨 [J].农林建设,2009(11).

[2]郭明奇.浅析油茶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2008(4).

[3] 周如君.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J]. 林业实用技术,2002(10).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7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遍尝百草,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一天之内身中七十二种毒。后来,他无意间发现茶这种植物虽然模样平凡无奇,但吃下之后却能够解除身上的毒性。由此,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是茶树的原产地,更因为这里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根据史料推算,我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我国人民对于茶树生长习性和环境的认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观察得来的,这为茶树的人工栽培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东晋的郭璞曾记载茶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讲到了茶树的外部形态。但在唐代以前,人们对茶树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系统地形成一门科学。直到唐代时,竟陵人陆羽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本茶书――《茶经》,对茶树的形态特征有了比较具体的描述。书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揲担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对茶树、叶、花、果、茎、根的特征都作了形象化的描述。在《茶经》以后的茶书中,也有一些关于茶树形态特征的描述。由此可见,在近代植物学出现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茶经》在讲到茶树种植与土壤的关系时认为,夹有岩石碎屑的土壤适于茶树生长;在砾壤中,茶树生长难以茂盛;而板硬的黄土土质贫瘠,不宜于茶树生长。现代研究认为,这样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除此以外,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茶树是一种喜阴雨宜短日照的植物,种茶时需要适当采取遮阴措施,过多的光照不利于茶树的生长,也影响茶叶的质量。

我国早期的茶树繁殖技术一般采用直播法,也就是挖穴撒籽的方式,关于这一技术最早在唐代的文献中可见记载。韩鄂在《四时纂要》中对种茶的时间和方法作了详细的叙述,书中指出,种茶的时间最好在二月中旬,选择树下或背阴处挖坑,坑要挖圆三尺,深一尺。先将坑内的土捣碎,铲除其中的杂草和树根,以免妨碍茶籽发芽生长。然后将粪与土混合作为基肥,在每一个坑里播种六七十颗茶籽,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寸厚的土。之所以一个坑里要种这么多颗籽,是因为多粒较之单粒顶土能力更强,胚芽的出土比较容易。而且一旦有的茶籽丧失了活力没有萌芽,也不至于缺苗。采用茶籽直播法播种出苗后,幼苗能够连续生长,容易获得丰产,而且技术简单易行,节省劳力与费用,唐代以后一直沿用此方法。

但是,直播法的种子使用量很大,难以控制种子发芽的条件,幼芽和幼苗在田间容易遭受高温、干旱及雨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于是从宋代开始,人们逐渐掌握了茶树种子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育苗移栽。这种方式需要事先在专用的地块播种育苗,等到茶籽发芽后再选择适当的时机将茶苗移栽到别处。因为育苗时的占地面积较少,幼苗相对集中,育苗移栽对土地利用较为经济,而且便于培育和选择壮苗,节省了种子,更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比如我国云南的大部分茶区由于干湿季分明,冬、春连续少雨干旱,直播一般难以全苗,因此主要采用的就是育苗移栽的方式。

无论是直播法还是育苗移栽,都是利用茶树的种子来进行有性繁殖,但这样的方式很难保持茶树的优良种性。为了利于优良品种的保纯,人们摸索出了扦插这种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扦插也称插条,在今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植物繁殖方法。人们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部位,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这种茶树繁殖方法清代时首先在我国茶树良种资源较多的福建省创造出来,并且受到人们的重视。清代李来章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就有关于当时扦插法的记载:“将已成茶条,拣粗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或用铁钉,或用木橛,大三四分,锤入地中,用力拔出,将插条插入橛眼,外留一分,用土填实,封一小堆。两月之后,萌芽发生。”这种长穗扦插技术,起源于福建省安溪县,并一直在当地生产中应用。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了短穗扦插法。这种技术具有节省材料、繁殖系数高、发根成苗快等优点,因此被推广到全国主要茶区。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的产茶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都采用了我国这种茶树繁殖方法。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8

关键词:栽培技术;对策建议;高产油茶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李 涛(1979―),男,江西萍乡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营造林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74-02

1 引言

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50kg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幼林抚育及管理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2 材料与方法

2.1 林地选择

油茶性喜光、喜温、喜酸性土。油茶林地应选择红壤、黄壤、红黄壤地,土层深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为4.5~6.5。海拔高度100~300m的低山丘陵地区,山地造林应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所选林地要开阔,无寒风,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避开有西南风、北风侵害及积水低洼的地段。林地上典型的植物是芒萁和杜鹃。

2.2 整地施肥

整地应在造林前3个月进行,整地前期,必须清除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和树兜。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机械处理或化学除草剂处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和穴垦。要根据林地产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进行,采用穴垦的穴规格为60cm×60cm×60cm。然后根据坡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的栽植密度,一般以株距2.0~2.5m,行距2.5~3.5m,90~120株/667m2为宜。一般低山丘陵为110株/667m2为宜,株行距2m×3m。

整地后必须要施基肥,每穴可施农家肥10~20kg或复合肥0.3~0.5kg或油茶专用有机肥1~2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cm,将穴填满,使之呈馒头形。

2.3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达到高产的基础,要求为通过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苗木规格要求达Ⅱ级苗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有江西省林科院选育的“赣无1号”等25个优良无性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GLR长油1-18号无性系和赣州市林科所选育的GLS赣州油1-12号无性系。壮苗主要选用的是采用芽苗嫁接培育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裸根苗。要求苗高30~50cm,地径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2]。应采用多系配合造林,一般需5~10个无性系,至少应有5个以上混系栽植。

2.4 适时栽植

2.4.1 造林时间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都可以,以春季较好,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2.4.2 栽植方法

栽苗时要用生根粉拌泥浆蘸根处理后再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系密接,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再在兜部盖上稻草后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以防松土下沉积水。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要求最好是当日栽植完苗木,如因人工不足不能当日栽完的必须要将苗木假植在蔽阴、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

2.5 幼林抚育

2.5.1 及时补植和培兜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2.5.2 抚育时间与次数

一般要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兜和扩穴。第1次在5~6月份,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cm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兜周围的地表,给树基补兜;第1年也可以不进行此次抚育,只进行第2次抚育。第2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内油茶林地,可以林内间种作物,以耕代抚。

2.5.3 适当施肥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2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量应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2.6 幼林管理

2.6.1 定干整形

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形为主,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年主枝上保留2~3年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3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2.6.2 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在降雨多、湿润季节发生严重,象甲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应创造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以减少病源、虫源。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对于炭疽病发生严重且历年发病株以及遭受织叶蛾(蛀茎虫)危害的枝条,要予以砍除并集中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甲虫以幼虫形态在土表越冬,冬季须深挖。施肥要注意用量及搭配,过多施氮肥易使油茶染病,适量搭配磷、钾肥可提高树体抗性。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类、鸡等防治油茶尺蠖。在每年3月初、5月底、7月上旬,使用1:1:100的波尔多液全树喷雾,可防治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等。使用由生石灰、硫磺、食盐、杀菌剂等组成的白涂剂,在4月中旬刷白油茶树基部,可防治油茶半边疯。使用菊酯类药剂全树喷雾,可防治金龟子、茶蚕等。及时剪除被害梢,可清除织叶蛾、茶梢蛾等。

2.6.3 间作套种

油茶幼林期间,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紫云英、绿豆、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合理套种,还可获得部分收益,尽快收回营林投资。间作距树兜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R].南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 徐京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1(8):42~43.

Research on Key Problems of Productive Oil-tea Camelli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 Tao1,Huang Xuehui1,Deng Zhiming2,Yang Haihong1

(1.Xiangdong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16,China;

2.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55,China)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9

一、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产业提升

1、调优树种和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在果树树种结构调整中,继续调减柑橘,稳定枇杷、梨,适度发展杨梅、葡萄、桃及蓝莓、猕猴桃等优新水果。在品种结构调整中,继续扩大或适度发展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玉环柚、本地早、高橙、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黑晶杨梅、巨峰、醉金香、夏黑、提子类葡萄、白砂枇杷、“早钟6号”枇杷、中熟桃,调减中晚熟温州蜜柑、槾橘、本地水梅、藤稔葡萄、早熟桃等;茶树品种选择从“早”向“优”转变,重点发展“优质型”无性系良种;花卉发展蝴蝶兰、大花蕙兰以及反季节盆栽牡丹等高档特色花卉,扩大百合、、非洲菊、玫瑰等鲜切花生产规模,引进开发观赏凤梨、红掌、仙客来、一品红等中档盆栽花卉。全市引进果、茶、花新品种10个,筛选已引进有发展潜力的品种5个。

2、抓特色优势产区建设,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临海、黄岩、三门、玉环、椒江继续实施柑橘向山区、半山区发展;黄岩、临海、仙居稳定杨梅面积,重抓优质、精品基地建设,天台、三门适当扩大杨梅种植面积,尤其要抓好成熟期迟产区发展;温岭、玉环、路桥发展避灾型促早大棚葡萄,以上市早取胜,适当扩大天台、仙居等内地避雨设施葡萄,以质取胜;黄岩、路桥、临海重抓枇杷老园改造,玉环、温岭适当发展设施枇杷;天台、临海、仙居、三门要充分发挥高山生态提质优势,发展茶叶生产。加强对主导产业示范园和精品园建设的指导,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市新发展果园2万亩,换种改植和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2万亩,优化改造果园10万亩。

二、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品质和质量安全提升

3、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水果生产上,重点推广架式栽培、控产提质、果实套袋、病虫优化防治、营养诊断施肥、完熟采收、商品化处理和设施化、机械化、省力化等优新标准化生产技术。茶叶生产上,重点推广名优茶机制、大宗茶机采、标准茶园、加工清洁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名优茶加工从千家万户家庭作坊式向名优茶加工中心集中加工转变,茶厂优化改造向茶叶规模加工标准化生产流水线转变。

4、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制订(修改)地方标准,探索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果品质量标准,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督促建立生产档案,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不定期组织对主产区合作社、生产企业、种植大户生产记录档案抽查,提高统防统治覆盖面,严格执行安全用药间隔期制度。全市果茶标准技术覆盖面达70%以上,果茶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

5、加大对果茶产业的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强高品质果茶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树体管理、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和设施栽培等技术研究体系,开展长期专业化研究,不断推出优新技术提升生产水平。力争杨梅黄化枯死病防治技术、大棚葡萄双膜栽培技术、FD技术在杨梅上应用、名优茶机采技术等有新的突破。

三、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品牌提升

6、加强区域品牌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对已经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证明商标”等优势产业的区域品牌,要加强使用管理,严格产品质量和把握准入门槛,保持品牌的纯洁性;培育一批品质佳、效益高、品牌响、带动力强的精品、极品的企业子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品牌。加快培育葡萄、枇杷等区域品牌,茶叶按照“一县一品”培育区域品牌。

7、举办、参加各种活动,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积极举办柑橘节、文旦节、开采节、茶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展示展销、评优以及省十佳示范园评选、省农业吉尼斯擂台赛等活动,举办全市精品葡萄评比活动,推进品牌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果茶营销体系,促进市场提升

8、加强产地市场建设,优化市场布局。按照优势主导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地市场。临海做大涌泉柑橘市场,黄岩、临海、仙居、天台继续深化杨梅产地市场建设,路桥、温岭、玉环继续做好葡萄产地市场建设,达到布局合理,冷链物流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区域流通能力。

9、拓展新型销售方式,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搭建市场信息网络沟通平台,加强产销对接,构建产地市场与大中城市果品、茶叶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产销信息沟通平台,促进网上产品展示、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网上销售。培育、提升营销主体,加强规范化合作社和果茶企业实力和规模提升,提高营销能力。宣传茶文化、果文化,推广采摘观光游、农家乐和农业节庆等创意农业吸引城市居民,带动果茶销售,促进果茶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篇10

油茶效益分析及国家优惠政策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从油茶中提取的茶油属于食用油中的高品质油脂,也是我国特有的本土优质食用油。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因为茶油的营养价值高又重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市场价格也比我国其他传统食用油高出很多。因此,在油料种植业中,油茶重新受到种植者和投资者的追捧。

目前油茶市场属于卖方市场,油茶种植、加工的利润空间都很可观;我国目前茶油加工能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建了很多油茶精深加工企业,茶油现有加工能力接近目前原料供应量的4倍;现在国家对优质食用油非常重视,多年来一直大力支持油茶科研项目,目前已经选育出一大批高产稳产油茶良种,并加大了推广力度;而且,在多年种植油茶过程中,油茶种植技术日趋成熟,集约化系列栽培技术也已成型过关;国家和相关油茶产区针对油茶产业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以上这些因素都成为当前推动油茶种植的动力,也成为一般种植户种植油茶致富的保证。

一、油茶效益分析

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包括茶粕、茶壳和茶枯。茶粕经深加工可提取残油、茶皂素;茶壳可提取各种工农业原料,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栲胶、活性炭和培养基等。

1.茶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逐年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5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年消费总量将达到3200万吨。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即便是每年增加100万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也只能达到2000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还需要增加约1200万公顷,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

目前,茶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我国所产茶油在日本等地的价格基本上每吨都在3万元以上,国内顶级茶油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可达每吨10万多元。

面对庞大的人口,我国食用油原料供给严重不足,油脂工业发展潜力巨大;面对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食用油结构的改变,我国高品质食用油的供给远远跟不上国内需求;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特有茶油优质特性的认识,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油茶生产加工茶油产品,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因而,油茶种植成为一个相当有潜力的行业。

链接: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在国家对国民食用油消费规划中,即使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也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2.油茶副产品:油茶副产品还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粕饼、茶皂素、茶籽壳等副产品,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随着油茶加工企业对茶粕饼进行精深加工,原来被种植者认为废物的茶粕饼价格一路攀升,从每吨300元猛涨到每吨1800元,茶壳的售价也达到每吨249元。

二、种植油茶的优势

经过国家对油茶科研的多年扶持,现在已经培育出了很多油茶树优良品种,这些良种油茶的油茶籽果大、产量高。现在新培育的油茶园中,幼林期的油茶树平均每株就能收油茶果5~15公斤,大龄茶树单株采摘油茶果最高可达50公斤以上。油茶种仁含油率达51%左右,种子出油率一般在29%~32%。种植油茶与种植其他油料作物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不与粮油作物争面积:油茶适应性广,耐寒耐瘠,适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与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油茶不与粮食和油料作物争面积。

2.高产、稳产性好:油茶第一年单株挂果一般3~5颗,从挂果第二年开始,挂果量逐年递增,6年以后便可以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期。

3.收益时间长:油茶在幼林期前三年无经济效益,从第四年挂果开始,产量逐年增加,稳产期可持续30~50年。

4.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80元/公斤。在日本,茶油是菜籽油的7.5倍,美国市场茶油价格为12美元/公斤,价格甚至高过橄榄油。

5.加工前景好:茶油经过精加工制成高级凉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等多种用途的油脂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

6.投资少:油茶树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栽90~110株,第一年包括开山、挖坑、修路、种苗、肥料和人工,每667平方米总投入在800元左右,以后的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及肥水管理等投入,每667平方米成本约100元/年。幼林期油茶园还可以套种其他农作物。

三、政府扶持政策

1.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12月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部分优惠政策如下:

(1)基本建设投资。油茶新造林主要结合现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将列入国家造林计划的任务,按照不低于现行公益林造林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2)中央财政投资。主要用于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示范、现有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包括更新改造、嫁接改造和抚育改造)和开展技术培训。中央财政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

(3)银行信贷资金。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和各类林业贷款利率,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

(4)地方投资。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安排资金用于油茶新造林、低产林改造、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省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中心和开展技术培训。

2.建设范围:依据“全国油茶林区划”,按油茶适生条件将我国油茶栽培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和较适宜栽培区3个栽培区。

最适宜栽培区: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8省(区)的292个县(市、区)的丘陵山区。

适宜栽培区: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8省(区、市)的167个县(市、区)的低山丘陵区。

较适宜栽培区: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9省(区)的183个县(市、区)的部分地区。

链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2009年7月。具体内容见我刊网站。

3.部分当地政府油茶种植补贴:我国油茶产区所在地区政府为提高油茶产量,对原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省(区)林业厅及地方林业局都为种植油茶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除此以外,大多还提供本地油茶林种植的政府资金补贴。(国家划定油茶种植区内各省、区油茶种植优惠政策、技术及补贴等,可咨询各省、区林业厅或地方林业局。)

(1)湖南省。2008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22号),全文在湖南省政府公共信息网站。国家、省和县对符合油茶发展规划并纳入了县级当年计划的有一定的补助。具体实施在县级林业部门,如果种植的油茶符合本县规划要求,并纳入了该县当年造林计划,经验收合格后是可以获得部分补贴的,因各地财力不同,补助的标准也不一,可与当地林业部门联系。(湖南省林业厅,2012年)

(2)江西省。2012年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主要支持新造优质高产高效油茶示范林建设。对新造的优质高产高效油茶示范林,中央财政每667平方米补助300元,重点用于油茶优质苗木和肥料购置补助。(江西省林业厅,2012年)

(3)福建省。对符合申报条件和建设内容要求,经批准立项实施并且经验收合格的,每667平方米补助875元,其中中央油茶生产发展项目资金每667平方米补助750元(油茶种苗每667平方米补助125元)。(福建省林业厅,2012年)

由此可见,国家优惠政策几乎都是对成规模种植油茶项目,种植油茶成规模不但能在国家政策中获得扶持,经济效益也更好。

油茶种植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植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油茶种植者必须掌握油茶种植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几乎在国家划定的油茶种植大省、区林业厅,都会为油茶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种植油茶应根据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对现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一、新造林栽培技术

1.新造林栽培:

(1)造林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最好是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2)整地方式。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采用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3)种苗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品种。一年生优良无性系苗高在12厘米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厘米,基径粗0.4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4)林地规划。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亩)70~120株,适宜的行距为2.5~3米,株距为2~3米。品种配置要求花期、果期一致,选用5~10个以上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系进行配置造林。

(5)种植方法。拌匀基肥覆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6)造林季节。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选择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气进行,要求土壤干爽。

2.油茶幼林管理:

(1)施肥。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肥。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个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0.1~0.5公斤,12月上旬每株施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施肥量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抚育管理: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

(2)整形修剪。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前3年摘掉花蕾,可以加快树冠成形。定植后在50厘米处定干;第二年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3)合理间种。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范围与树蔸的距离在50厘米以上,并及时施肥。

3.油茶成林丰产技术措施:

(1)土壤改良。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在秋冬11~12月至次年3~4月份结合施肥进行。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抚育管理。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3)施肥技术。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肥料比例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6∶8;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

(4)灌溉技术。夏秋干旱季节,合理增加灌水,春天雨季时注意防水涝。

(5)修剪技术。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厘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链接: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岗霞村仅几年时间,就发展高产油茶苗木面积13公顷,高产油茶示范林面积67公顷。农民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油茶生产中,高产油茶形成了该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2008年,该村第一批种植的8公顷高产油茶林进入盛产期,油茶产量达到6000公斤,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50余公斤,是传统油茶产量的15倍。(《小山村何以人均增收5000元?——江西省老区发展高产油茶产业见闻》,《农民日报》,2012年)

二、低产林改造

1.低产油茶林改造原则:能抚则抚,过陡放弃,老残更新,分类改造。

2.低产林分类及改造措施:一类林: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无乔、灌木混生,适宜抚育改造。二类林:立地条件较好,林相一般,有杂灌木混生,产量较低,有选择地进行抚育改造。三类林:立地条件较好,林龄老化、林相不齐,与乔、灌木混生,适宜更新改造。四类林:立地条件差,林相不齐,与杂灌木混生,放弃成生态水保林。

3.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八项措施:

(1)清理林地。清除高大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

(2)密度调整。间密补稀,每667平方米保留60~110株。

(3)整枝修剪。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垦覆深挖。冬天深垦,夏天结合除草浅垦培蔸。

(5)蓄水保土。整土成梯或者按环山水平开挖1~1.5米的竹节沟。

(6)合理施肥。冬季结合冬垦施以土杂肥,春季适当施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

(7)病虫防治。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

(8)劣株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中,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链接:4~5公斤到40~50公斤……相同面积的一块地,油茶产量却有如此巨大的差距!科技、良种等像一只只无形的手推动着油茶产量不断上升。“刚开始,农民没有意识到技术、良种等要素对油茶高产的重要性,舍不得投入。经过我们的示范、推广,现在你就是不要求农民改良品种,他们也会主动改。”江西省林业厅有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油茶产业一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可以说它是这个富民产业的基石。”(《小山村何以人均增收5000元?——江西省老区发展高产油茶产业见闻》,《农民日报》,2012年)

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5月、8月高温高湿季节防炭疽病,3月、6月、9月、12月防软腐烟煤病,4月、5月、9月、10月防苗木根腐病。

四、专家建议

1.果实采收:寒露籽类于10月上旬寒露节、霜降籽类于10月下旬霜降节前后收摘。这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少数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

2.种子处理:果实采摘后拌上少量石灰,在土坪上堆沤3~5天,晴天摊开翻晒2~4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去净杂质,继续晒1~2天至全干即可用于榨油。

介绍几个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

1.湘林1号:别名“羊古老1号”、“区1号”,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2006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树势旺盛,树体紧凑,枝条分枝角40度左右,树冠自然圆头形或塔形;叶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钝齿,长5.0~6.5厘米、宽3.0~4.0厘米,叶面光滑,绿色至墨绿色,花期稍晚,通常于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开花,次年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呈橄榄形,红黄色,果径3~4.4厘米,每500克果数15~30个,鲜果出籽率46.8%,干果籽含油率35%,鲜果含油率8.869%。丰产,667平方米(1亩)产茶油可达78公斤以上。适用于各主要油茶产区。(彩图参见81页图1)

2.湘林210:别名“茶陵166”、“攸17”,是湖南攸县油科所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89年共同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1998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势旺盛、树形开张;叶椭圆形,较细长,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钝齿,长4.0~6.5厘米、宽2.5~3.2厘米,叶面光滑;花期适中,通常于10月底至12下旬开花,次年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呈球形或橘形,青黄色或青红色,果径33~48毫米,每500克果数15~30个,鲜果出籽率44.8%,干果籽含油率36%~41%,667平方米高产茶油可达80公斤以上。适于湘、赣、桂、浙等油茶主产区。(彩图参见81页图2)

3.湘林4号: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1998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树冠自然圆头开张形;叶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钝齿,长4.5~6.5厘米,宽2.5~3.5厘米,叶面光滑;花期稍早,通常于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开花,次年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球形,青红色或青黄色,果径30~39毫米,每500克果数15~30个,皮较薄。鲜果出籽率43.9%,干果出仁率54.17%,干籽含油率35%~39%,鲜果含油率10.71%,667平方米产茶油可达75公斤以上。

4.湘林27: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1998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树冠自然圆头形;叶椭圆形,较细长,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钝齿,长4.0~7.0厘米、宽2.5~3.2厘米,叶面光滑;花期适中,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花,次年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球形或卵形,青红色,果径30~45毫米,每500克果数15~28个,皮薄,鲜果出籽率50%~56%,干果出仁率54.67%,干籽含油率34%~37%,鲜果含油率10.7%,667平方米产茶油可达78公斤以上。

5.湘林3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1998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叶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钝齿,长4.0~6.5厘米、宽3.2厘米左右,叶面光滑;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花,次年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桃形、卵形或橄榄形,青红色或青黄色,果径30~35毫米,每500克果数25~45个,鲜果出籽率47%~52.0%,干果出仁率43.53%,干籽含油率36%~41.5%,鲜果含油率11.0%~12.0%。单位冠幅产果量为2.18公斤/平方米,667平方米产茶油可达75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