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十篇

时间:2023-04-01 22:18:21

走在路上篇1

童年的我,走在路上,路旁开满鲜花,那是父母给予我们美好的环境和充分的滋养,而这路,也是父母拉着我走过。

少年的我,走在路上。路上飘着书香,我走过充满书的道路上,学习不少的知识,也了解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此时的我正处于青少年的阶段,也曾经幻想过以后的路是否艰辛,也迷茫漫漫书海,何时才能逃出?可是听父母讲,青少年阶段是美好的阶段,无忧无虑,自由。长大后的道路是困难的。一步一步朝前走,一天一天我也成长着,可怕的不是遭遇困难,而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困难,前方道路有无数个未知的困难,我们不要气馁,不要后退,要勇敢的面对。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遭遇困难又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对吗?

逐渐走在生活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父母松开了拉我们的手,告诉我们自立。当分岔路口出现,我们不知如何选择时,我们的亲人朋友出现,指引我们行走的道路,在遭遇挫折,即将绝望时,又是他们安慰我们学会勇敢和坚强。所以在成长的道路上,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也必不可少。

走在路上篇2

有一个人留过

在前面路口张望

随大雁一样

去往生前的地方

顺着江河而下

为了下一个黎明

滑过群山

一条陈旧的山岗上

谁的叫声

弥漫前方的原野

走在路上

用石头为生

似苦行僧

踏在泥泞的路途

以地平线为终点

坐在孤独门前

拥抱被抛弃的光亮

如此荒凉

迷惘,谁又不曾迷惘

岁月, 年轻而秘密

像苦难的火焰

漫长 难以熄灭

走在路上篇3

但是人类正在不知好歹地把行走看做一种负担,一种麻烦。如果说踩自行车还多多少少保留了行走的性质(必须用两只脚用力地踩),那么坐火车、汽车、飞机,骑摩托车、电动车就完全取消了行走。人类中的一部分,除了在家中从卧室到客厅走几步之外,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行走了。动物和人类的进化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身体上使用较少的部位会越来越萎缩、笨拙,使用较多的部位会越来越发达、灵敏。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人类的尊容:又短又细的双腿,向前凸出的肚子,硕大而沉重的脑袋仿佛要把整个身子压垮。女性的窈窕柔美和男性的健壮英俊仅仅出现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假如要演一部反映20世纪或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电影,恐怕再也找不到身体跟今天的人类相像的演员了。

我的童年是一个行走的童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水乡,人们除了偶尔以舟代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我们走啊走,在阳光下走,在风雨里走,在白天走,在黑夜走,走弯弯曲曲的田埂小道,走绵绵无尽的古驿道、古纤道或者新开辟的机耕路。我们一个人走,两个人走,或者一群人走。一口气走上三四十里是常事。我们边走边长大。虽然我们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我们还是比现在营养过剩的孩子要健康得多,这全赖行走的恩赐。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跟大自然建立了愈来愈深厚的交情。在春天的田野上,我们一边行走一边比赛谁能找到更多的蚕豆“耳朵”,或者一把把地割下青翠鲜嫩的马兰头准备带回家作菜肴;夏天,我们到荷塘里采几张阔大的荷叶顶在头上遮挡火辣辣的太阳;秋天的夜晚,我们一边行走一边聆听蟋蟀的歌唱;冬天的行走索性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打雪仗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坐着各种车赶路,我们跟田野里生长的一切保持着一段不可亲近的距离,那些美好的植物在我们眼前稍纵即逝。我们坐车赶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减少了与美好事物接触的时间,我们恰恰是在真正地浪费时间,因为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尽量多地拥抱和亲近最美好的事物。如果我们在田野,在草原,在树林,在群山之间,在河流之畔左顾右盼,流连忘返,或者陪伴着一位气质不俗、品行高贵的朋友慢慢行走,推心置腹地交谈,那该是多么美丽的人生境界!让飞速旋转的去飞速旋转吧,让一日千里的去一日千里吧,真正的人生需要的是从容地行走,细细地感受,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我并不反对某些方面(比如经济建设)的现代化速度,但现代化速度应当以保证人的生命质量为前提,任何有损于人的生命质量的速度都是得不偿失的。减少甚至取消行走显然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命质量。没有行走的日子,我们生活的大地上只能疯长不能结出果实的植物,我们灵魂的河流上只会塞满一无用处的水葫芦。让我们热爱行走,骄傲地行走,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我走了,双手插在空瘪的衣袋里,

外套的褴褛显得格外神气。

我在苍天下走着,缪斯,我是你的信徒,

哎呀呀,我梦想过辉煌的爱情!

(选自《解放日报》,略有改动)

走在路上篇4

题目:走在路上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立意自定;(3)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一、抓关键字词,揣摩题意。所谓抓关键字词,就是要认真推敲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弄清字词内涵,揣摩题意。

“走在路上”这个题目中,应该抓住“走”“路”来揣摩:“走”,行走的意思,强调过程重于结果。“路”既可以是本义上的道路,又可以是通往理想之路、生活之路、人生之路,还可以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之路。

二、因素补充法,丰富思路。所谓因素补充法就是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补充命题中对事物的规定,丰满所给的词语或短语,拓展写作思路。

“走在路上”这个题目,可以在题目前加上主语:谁;在题目中补充:走在什么路上;在题目后补充: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例如,1.“我走在学习路上”,“我”收获了友情、亲情。2.“我走在旅行路上”,“我”看到了风景,感悟了生活。3.不同的人走在不同的路上,收获了不同的东西,从而感悟到了真理。4.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感受到了路上之美,联想到走在人生之路上,感悟到人情之美。

展开联想和想象,在题目当中添加因素,题目中的因素越多,我们拓展、扩大题目的信息量就越丰满,意思就越明白,作文主题便呼之欲出,就能实现由“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到“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的飞跃。

三、谨慎选材,写真情实感。作文时,在限定的范围里,选取自己熟悉的、新的、小的某一件事,才最容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走在路上”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选材:

1.选取家庭生活的浪花。例如,早餐,从妈妈那慈祥的目光中读出妈妈的关心;放学回家比平时晚些,从妈妈的眼神中读出妈妈的焦急;走在人生路上,你感受到了妈妈或其他人的关心。

2.撷取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学校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人生乐趣吗?学校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人生美好吗?学习生涯中,你尝到了酸甜苦辣吗?

3.捕捉生活亮点,关注社会热点。例如,购物时,旅行中,新闻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我们人生路上所发生的事,都是我们作文取材的源泉,我们只有选取真实具体的事件来写,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

【练兵作品】

走在路上

周明乐

翻开书,我无比羡慕三毛在撒哈拉的奇遇,也流连于席慕蓉笔下的大草原;合上书,我想,为什么不用行动去见证这种美妙呢?于是,邀几位好友,简单收拾行囊,出发!

大围山,虽然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却是我许久的向往之地。

走在大围山的路上,那一路的风景令我们惊叹。最让我欣喜的是在半山腰看到的景象,简直是太美了。山脚下,层层薄雾萦绕着星星点点的村庄,若隐若现,带上了几分神秘感。向上望,有一条小溪,宛如一条五彩带披在那里,几个大圆宛如几颗黑宝石镶在上面,十分迷人,让我流连其中。一路上我们谈天说地,感受着在一起游玩的美好。

快走到山顶,我有些不舍,只好换成一小步一小步地缓慢走着,心想着若是能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时间,那该多好啊。

到达红莲寺,大风把我们一行人的头发、衣服吹得纷乱。听着寺里和尚讲着红莲寺那远古的历史,我们仿佛回到了战争时代,眼前浮现出普度苍生的菩萨身影。身在红莲寺,我们感受到红莲寺济天下之胸怀、纳百姓之仁慈……

出红莲寺,望见对面石壁上的那几朵花,竟开得那么鲜艳。红色的花瓣上沾着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迷人。

归来时,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成长后的坚定意志,也读懂了历史沉淀下来的美丽,当然还有更多……

走在路上,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者。做一个行者,我要用自己的双脚踩踏出心灵的感动。

走在路上篇5

从出生到18岁,我一直在一个小村庄生活,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块土地,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风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乡邻。我本来应该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劳作,然后在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变老。但老天偏偏让我降生在长江边,又偏偏在我家的东边生成一座50米高的小山,爬上这座小山,长江便可以一览无余。那时候长江还没有污染,可以极目远眺,看得很远很远,一些船从天边过来,又消失在天边,一些云从江边来,又消失在江边,于是我就开始好奇,天边外到底有什么?

如果我坐上船能够到哪里呢?感谢我的几个亲戚,因为他们在上海,于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母亲决定带我到上海走一趟。坐船半天一夜,终于到了上海。这次旅行,长江的壮阔、吴淞口的苍茫、上海的灯光、街道的繁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此,我的心开始渴望旅行,长大后我要走出村庄,走向更远的地方。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到北京去上大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我考大学考了整整三年,自己也没弄明白是什么让我坚持了三年。现在想来,就是心中那点模糊的渴望,走向远方的渴望。这种渴望使我死活不愿意在一个村庄待上一辈子,而唯一走出村庄的办法就是考上大学。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如果放到现在,我可能就是一个背上包四处游荡的打工者了。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爱上了火车,在车厢里听着车轮和铁轨撞击的强烈节奏,听着风声在车窗外呼啸而过;还有对面开来的火车那撕心裂肺的长鸣,常常把你的魂拉得很长很长。火车从一个城市穿过,走向另外一个城市,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就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不同的风景里。

我的大学生活是孤独和自卑的,一个农村孩子走进大城市之后的转变是深刻而痛苦的。四年大学对我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周末可以走出校园,到北京的周围去爬山。我曾经无数次坐在香山顶上看夕阳西下,群山连绵。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得了肺结核,被送进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山区的结核病疗养院。这个疗养院围墙尽管很高,但在楼上的房间里却能够看到周围的山。在医院的一年,我看遍了山的颜色——春的粉红(杏花桃花)、夏的青翠、秋的火红和冬的萧瑟。在医院的门口,有一座小山,山顶上刻着冯玉祥“精神不死”四个大字,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爬这座小山,对着这四个字发呆。后来身体好点后,医生允许我走出大门,我就去爬遍了每天从医院的窗户里可以看到的那些山峰。也就是在医院的这一年,我读完了《徐霞客游记》。

走在路上篇6

这是一次长途旅行,女孩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5个小时的客车,终于来到了她在地图上画圈的那个县城。下了车,女孩向人打听赵家裕所在的位置,又打听去赵家裕的车子。结果使她很失望,赵家裕的所在是打听到了,离这儿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但是却没有车子通到那个地方。最后,一个中年摩的司机面对女孩的无奈和她递出的一张钞票,终于答应送她一程,以免她在太阳落山后还未到达那里。女孩感激地上了摩的,中年男人载着她驶向了目的地。

一路所行,尽是山间崎岖的土路,摩托车在路上颠簸着,犹如一叶在风浪中起伏的小船。女孩从来没有在这样的路上走过。刚走一会儿,她就被颠得五脏俱乱,忍不住要吐。但她还是忍住了,她不想为此耽搁时间。

两个多小时后,摩的在颠簸的山路上停了下来。女孩有些害怕了,她不知道摩的司机要干啥。摩的司机却告诉她,剩下的路要她自己走了,因为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走过去,再翻过那座山,再往前走,应该就是赵家裕了。摩的司机对她说。大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

女孩抬头望望,眼前的山高大而又雄伟,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地通向山里,消失在密林中。女孩背起了背包走过去,行了几步,转身对怔怔地看着她的摩的司机说,明天这个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

女孩在山中沿着崎岖的小道走了近两个小时,一路上她没见到一个人,当她正为此着急的时候,一座村落出现在她的眼前。那个村落就趴在大山的深处,安详而又宁静。几只在村头游荡的老狗发现了她,它们大声地叫着唤来了村里人,将她引到了村中。

在村中的几间老房子里,女孩见到了赵小娟。赵小娟正在一块木板上写“人、口、大”,那些孩子就坐在她面前,孩子们面前是几张破桌椅。见女孩进来,赵小娟和孩子们都将疑惑的目光转向了她。村子里,难得见到一个外人,何况还是个漂亮的城市女孩。

是洪磊叫我来的。她说。

听见了洪磊的名字,赵小娟和孩子们都欢快起来,脸上充满了幸福的模样。这模样,让女孩有些嫉妒。

洪磊……他有事来不了啦,让我代表他来看看你们。赵小娟和孩子们都不出声了,失望之情溢在脸上。

噢?看来我不受欢迎呀!女孩故意制造出一些调皮的气氛来。赵小娟和孩子们这才从失望中走出来,上前热烈地围住了她。

看着孩子们和赵小娟的兴奋之情,她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村里难得来贵客,村民们争相拉着她去家里。晚上,她就和赵小娟睡在了一铺炕上。赵小娟是一个腿上有疾的女孩子,她在村里的主要工作就是给那些孩子当老师,她已经做了10年的老师了。自从那次她上了报纸后,她和那些孩子每学期都会收到一个署名洪磊的汇款单。有了这些汇款,她和村里的孩子们也能像山外面的孩子一样读书写字了。一个月前,洪磊在给赵小娟的回信中,爽快地答应了到村子里来做客的邀请。为此,村里的孩子们和赵小娟一直期盼着。

夜深了,女孩却没一点睡意。躺在土炕上,眼睛望着窗外。山里的夜晚出奇地宁静,静得让她听到了月光洒下的声音。月光映出她眼里晶莹的泪花。

第二天一早,她要回城了。她把包里的书啊本啊都拿了出来,她又拿出了那个厚厚的信封,那里面有两万块钱,她把所有能留下的东西都留下了。她谢绝了赵小娟和孩子们送给她的东西,说太沉了,我拿不动。她也谢绝了村里人的相送,她说,我还会再来的。然后,一个人背着空空的包上路了。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出了山,她看见那个摩的司机真的在那儿等着她,她就坐上摩的,像小船一样漂了两个小时到了县城,坐了5个小时的客车,然后又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回到了她所在的城市里。

回到家里,她对洪磊说,我去过赵家峪了,那儿真的很美。

一个月前,洪磊对她说,我们去旅行结婚吧。好啊。她兴奋地说,去普吉岛呢还是去巴黎?去赵家峪吧。洪磊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省下的钱还能供孩子们上学。

半个月前,洪磊去世了,因为一场交通意外。

走在路上篇7

微笑,是我对龚孝双的第一印象。相由心生,外表的阳光正折射出他内心的美好。六年来,无论爱心助学的路有多苦多难,龚孝双始终坚持微笑着面对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在他的身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爱心故事呢?

从山区农家走出来的龚孝双,在童年记忆中经常有伙伴因为贫困而辍学,幸运的是自己的父母无论多苦多难都支持着自己的求学路。走出大山的龚孝双对父母心存感激,同时一个梦也开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不要让山里的娃儿们因为贫困而失去求学的机会,要圆孩子一个上学的梦。

大学毕业后,龚孝双放弃了山外绚烂多彩的世界,2001年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执教过程中,班里仍然有孩子因为贫困而不得不辍学。看着自己当年的贫困故事再一次上演,龚孝双的心里焦虑万分。但是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他开始将眼光投向山外。

2008年5月,毛坝中学团委亢军老师的一个电话,让龚孝双的生活开始发生了改变。那个火热的5月,龚孝双跟随爱心志愿者们走访了很多贫困孩子的家庭。“看到的景象刺得我心痛,但是志愿者们的热情和真诚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一直以来苦苦寻觅的我,终于找到了一条让孩子们圆梦的路。”

从此以后,利用节假日探访贫困学生,将照片和资料上传到爱心公益网站上,为孩子们寻找资助人成了龚孝双生活的日常状态。6年来,攀越了多少座高山,跨过了多少条河流,龚孝双自己也记不清了。目前,在龚孝双的努力下,已经有两百多名学生从他手里领到了救助的善款,可以继续留在校园里求学。

我们看到了一对来领善款的父女。正在上四年级的李昌美,为了节省寄宿的费用、照顾年迈的父母,不得不每天走2个多小时山路上学。小昌美的父亲给别人盖房时摔断了腿,从此落下了残疾。母亲是一个聋哑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十几年前,父亲偶然在山坳里发现了被遗弃的小昌美,从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小昌美非常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后要帮忙做家务、照顾母亲,然后才在油灯下做作业。“上学路上,有很多地方人烟稀少,有些地段连公路都没有,都不知道孩子是咋走回去的!”说起小昌美的事,龚孝双的脸上掩饰不住的难过,言语中充满了对这个瘦弱、懂事的小姑娘的爱惜之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龚孝双的热心帮助下,爱心助学组织“中国麦田计划”对联合镇邱大青同学的眼睛进行了手术,连同她以后的生活费及学习用品也全由他们承担,共计费用大约4万元左右。2010年3月,与爱心助学组织“爱心跋涉”取得联系,对联合镇的一名8岁贫困聋哑学生李月丹进行资助,并顺利将她送往安康阳光学校就读。在近3年中,各个爱心助学组织资助助学款共计6万余元,衣服2千余件,体育用品及学习用品价值4万余元。

多年来龚孝双一直在为贫困的孩子们四处奔走,自己的生活却依然很清贫。一家三口挤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十几平米的屋子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就是放在墙角的那台电脑。龚孝双每天就是通过它将孩子们的信息发出去,与“爱心跋涉”组织的志愿者联系,为孩子们寻找资助人,圆孩子一个上学的梦。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龚孝双的,小昌美的爸爸一直不停地对我们说:“老师是好人啊!好人啊!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他。”周围的孩子们也都七嘴八舌地说着老师的好,“龚老师讲课特别好,我有什么不懂的都问他”,“老师特别亲切”,“我们有什么困难都喜欢找龚老师,他最热心了”,“我能够继续上学是龚老师的功劳,我长大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像老师一样的人”……

走在路上篇8

三年了,分别已有三年了啊……不变的景,不变的情,变的只是人吧!

“以后,我们在这儿相聚,一定不要忘记哦!”三年前,在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在那棵大榕树下约定,约定我们的将来,让道上的红枫见证。后来,我们都哭了,哭了很久很久。殊不知,当时那一个小小的约定,会不会成真?!

漫步来到当年的榕树下,一样的茂盛,一样的浓绿,但也多了一分苍桑与“成熟”。温柔地抚摸着它的树干,细细地感受着它的每一道伤疤,享受着那一份独有的安静与惬意。

“你们,都还好吗?”不禁感慨自问。“……”回答我的,是一片寂静。

是呀,她们怎么可能会听到我的话呢?睁眼望向远处,那红枫小道……

“哎,我们以后一起回来过十八岁生日好不好?”“好啊!然后,那个时候还要带上自己的男朋友!”……那一年,我们十岁,喜欢幻想,总爱走在这红枫路上,幻想着以后的相知、相遇。

时光过得真的很快,三年眨眼间便过去。再次抬头,环顾四周,想要再好好记下这一切,这榕树,这草坪,这红枫,这小道……因为,再次相会,不知还要何时?

转头想要离去,但在那一刹那停止,一股酸涩涌上,泪花不住地打转。而对方显然也愣住了,久久才有了动静。

“玲。”本是一个问句,在这时却成了一个陈述句。难以抑制的惊喜涌露出口,我不禁激动地奔上去与她们紧紧相拥。真的太久太久了,三年,说来长也不长,短也不短,但在这一刻,所有思念都崩泄而出。没有多少言语,所有情感都倾注在了那一声呼唤上……

“珊,萱!”我们微笑着,站在那红枫路上,微风吹起,地上的落叶都随风打转。在夕阳下,很美。

走在路上篇9

——题记

春华秋实,我荡漾在年少气盛的溪流自下而上,任凭凛冽的寒风拂过我几近破碎的身躯。望西湖一缕春锋吹灭心里的刚火,凭栏远眺,倾听“两岸猿声啼不住”,青春的足迹迈尽了兀逼的旅程,只剩下眼前的——那些人,那些路。

那远去的丝绸之路还未迷茫,千山万水抵不住丹心一片,一步一脚印,望着渐渐远去的国土,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带去祖国的种子,收获中外的交流;遍撒鼎盛的文化传承,收获来之不易无以相比的繁荣。远方的路人,一路走好,你们的足迹满载汗水,布满神州大地。是你,开辟了经济交流的阳光通道,是怎样的钢筋铁骨造就了你——张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珠玑妙语道出了你心中的炽热,无与伦比的灵魂使你泯然一笑,面对黑暗的仕途之路,君以不羁以对,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是超凡脱俗、飘逸的你,依然离开是非皆浊的官场,继续浪迹天涯般地生活,是你——李太白,是欲上九天揽明月的雄心壮志,是“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柔情打炼出你放荡的真性情。鞠一杯清酒,填几处陌白,成就了万古长青的“诗仙境界”。是李白,把盛唐精神推上了巅峰!

离红尘喧闹,觅一丝恬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悟出点点真谛,是何等的弱水三千而揉成的桃花源——陶渊明,你用沉默千年的民族妩美攒成了一世的清逸、静谧。你那高亢的心声呐喊在人们心中徘徊而无法逝去,我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中读出了你心中的长歌。诗篇的小路等待你去发掘,人生的蓝图有望你去完成。不一样的路设计了一条无底的深渊,你用铿锵的内心诠释去填补着。南山下的传奇!

走在路上篇10

早上出门,环城南路上挂满了红灯笼,一股子喜气扑面而来,不知是因为要过年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让没有色彩关怀的冬季绚烂了一番。这红挂在枯枝间分外醒目,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

一路上,有红色的陪伴,格外乐意。嘉兴这几年真的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感了。城南公园更名范蠡湖公园后,去除了围墙的同时也去除了刻板,在随意中彰显个性,很是大气,这是城市应有的品味。以前从媒体看到牛津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就觉得这样开放的形式很好,大学么,思想的诞生地,是不应该围困于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开放式公园也是借鉴国外的形式,也说明我们的思想观念正慢慢地与国际接轨,有些先进的理念正在被一点一点接纳,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更接近现代文明,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走在城南路和三塔路是一件很写意的事,随时可以读一读运河的水,读一读范蠡湖公园的绿。可惜,脚不争气,辜负了这水和绿的心意,很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