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1 07:43:58

工程施工计划

工程施工计划篇1

【关键词】园林工程;工程施工;计划管理

0.引言

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较强是园林工程施工最显著的特点,这就对施工计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协调施工配合程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投入,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落实园林工程计划管理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以期使施工计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保障园林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实现施工目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开展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项目管理法中的关键部分,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强调遵循合同规定,对施工组织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统筹管理,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对园林工程来说,在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计划管理的重视,明确营造良好园林景观的发展目标,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施工工艺、技术和途经等内容进行全面管理,处理好园林工程内、外部施工活动的协调性,保障园林工程施工效果和质量[1]。

由多个单项工程构成的园林工程需要不同的施工单位共同配合,这就要求必须要设置一套完善的计划管理方案,严格约束和管理施工组织、施工资源及施工活动,使得不同工种均能完成高效的完成限定任务,并为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目标而努力。由于园林工程的特殊性,其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的本质即为按照合同条款,统一安排施工部门,在保障园林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管理,根据编制的技术落实各项施工工作,增强园林各个施工单位的凝聚力,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在于保证工程能够在约定期限内顺利完成,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还对增强园林施工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落实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程序

园林工程的施工计划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作既繁琐又重要,应遵循工程计划管理原则,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做好计划编制工作,从而实现园林工程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要求。落实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程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

根据园林工程具体项目,首先要明确编制依据,园林工程施工计划必须要保障实施的可行性,应对编制依据进行明确,要结合工程合同规定、施工图纸、施工期限、工程总量等施工指标,参考园林工程的资源、设备性能、应用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等条件,制定合理的计划,使施工计划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2]。还应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编制原则,在考察施工场地后,规定施工期限,将整合施工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确定各个阶段的目标,把握好施工的重难点,合理分配资源。在设定工程项目的设计种类及内容方面,要在施工计划中对施工材料、进度、设备、总日程、造价等关键内容进行高效的安排,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将施工计划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阶段中,并结合季度规划表和施工指标,使施工管理更加系统、全面。

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施工资源需求量的配套设计编制,其中涵盖机械设备的设计、施工材料的设计及劳动力需求量的设计。要依据实际施工状况,把握好不同设备的使用阶段和配合度,使其满足施工工艺的需求,并结合不同阶段的工程总量,编制材料购置表,科学安排各种材料的采购、应用工作,及时将材料存储并运送至施工场地,缩短施工期限[3]。而在园林工程的劳动力需求量设计方面,要基于施工进度、工程量大小,统计该阶段内所需的总人力资源量,编制需求计划表,提高施工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消耗。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的劳动力需求量计划表详见表1。

2.2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的检查、执行及调整

在完成园林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后,还要加强对施工计划的检查力度,监督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正确的调整,确保能够满足各项施工计划指标。依据计划管理中施工期限的要求,合理调度施工开展进程,确保园林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影响施工计划管理工作成效的一大因素,如果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即使编制了完善的计划,也根本落实不到实处。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益同园林工程的目标实现状况联系起来,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将施工技术要求传达到至每个员工,细化计划管理工作[4]。园林工程计划管理落实过程中,还要进行动态的检查和检测,以免出现同规划设计不符的状况,适当的发挥调度职能,协调管理组织之间的配合度,做好紧急预防工作,稳定、扎实的推进园林施工工作。

2.3园林工程施工计划执行结果信息反馈

园林工程施工计划执行结果信息反馈包括统计计划执行结果和执行结果信息反馈两大环节,前者主要指的是在完成施工计划工作后,进行结果的全面整理、统计,编写相应的报表,详细列出工程的施工时间、资源利用、工程总量等信息,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园林工程的整体状况。这就要求在日常施工计划管理中,做好实时性的数据记录工作,为执行结果信息统计工作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5]。而在后期反馈阶段,则要加强与园林工程相关的各方面干系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最终得出的计划管理工作完成状况,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效和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有效的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做好整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族外计划执行效率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园林施工计划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的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趋势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理念及方法也获得了极大的完善和创新。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明确园林工程目标,围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组织活动进行灵活的调节和控制,不断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确保下一阶段施工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发挥园林工程的美观实用价值。 [科]

【参考文献】

[1]尤海涛,戴洪稳.探讨施工计划管理的价值[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9).

[2]齐银业,常红联,桑中发.如何科学地编制项目施工计划[J].煤,2007(S2).

[3]郝金印.关于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5(03).

工程施工计划篇2

关键词:园林工程;计划;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美化建设的需求得到了快速发展。园林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计划管理在施工建设水平及施工建设技术上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施工的主要控制依据,有效的园林计划管理不仅是保证工程按时竣工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能极大的优化施工资源,节约工程建造成本。

1 园林工程计划管理的内容

园林工程计划是根据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要求,依据施工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组织,对项目施工前期工作做全面科学合理的组织,使准备工作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园林工程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建设项目,包括绿化苗木的订货采购、施工所需设备、土木、绿化施工等内容,在制定计划时不仅需要考虑时间因素,还需要考虑不同工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的计划。

1.1 材料计划管理

施工材料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是一项工程的基础,包括绿化苗木的订货采购、施工所需设备等。劳动需求量、设备需求数、绿化苗木需求数量等都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控制所有材料,根据既定的合同施工图纸和苗木工程量清单,提前将所有用于本工程的苗木采购到位。苗木进场前必须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方能进场使用。同时根据总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按每月所拟完成的工程量,做好主要材料的计划、供应、调配,并根据现场的实际进度,随时调整材料的进场计划,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做好各项材料消耗和库存信息统计工作,记录材料使用情况,做到可追溯性标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备,协调施工机械,加强机械管理及维修,使其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1.2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需要在尽量缩短总工期的前提下考虑工程项目之间的衔接。在编制工作中应当正确区分工程的主次,通过量化需找占用劳动力及资源最多的项目,并确定为主导项目,然后把其它次要项目在主导项目建设期间进行合理协调穿插,以实现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及平衡性。园林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当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符合施工单位现阶段的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切合实际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当秉承量力而行的原则,并适当为工程施工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首先,应制定出工程施工规划,明确园林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并将总的控制目标划分为各个阶段的控制目标,编制本阶段的进度计划,每个阶段施工结束后,总结上阶段进度的完成情况,保证各个阶段施工计划的连贯性。施工技术方面则根据组织计划文件,各个工序的特点,合理划分施工阶段,保持整个施工的连续流水作业,确保各分项工程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2 园林工程计划管理实施措施

施工计划管理可以从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2方面人手。在确认工程中标后,及时安排施工人员,明确双方权责,提前组织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工作的连贯性。尽可能使工程施工机械化,发挥工程机械的高效率性能,确保各分项工程在规定的计划时间内完成。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备工作方案

明晰项目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工程质量要求,依照合同对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合理规划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确立明确的分项目工期,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合理布置施工力量。

2.2 经济措施

资金的持续及时供应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制定完善措施保障资金的供应,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构配件、施工机具等要按计划组织到位,做好验收和出入库记录,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与调试。制定苗木供应计划,选定山石材料等,以防资金短缺造成工期延误。

2.3 技术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计划篇3

关键词:计划体系 计划拟定 计划实施 成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 A

一、计划体系

成本计划管理的组织体系涵盖了集团公司、施工公司、施工项目部三个层次。成本计划管理标准的制定和计划实施效果的检查由集团公司经营或合同管理部门负责,计划的拟定和控制主要由施工公司和项目部完成。涉及岗位及其主要职责如下:集团公司总经理:批准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管理实施办法(下称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经营):负责管理办法的审核及日常推动。集团公司经营合同部长:组织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对施工公司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对施工项目管理办法的实施与控制情况进行抽查。施工公司经理:批准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批准成本计划的调整超出限额的调整单。施工公司副经理(对该项目分管的):批准成本计划的调整在限额以内的调整单,对超出限额的调整单进一步审核并拿出意见。施工公司经营合同科长:组织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计划,组织审核成本计划调整单并拿出初审意见,在施工项目完工后组织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成果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施工公司成本管理员:参与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制定,核算成本计划调整单,参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成果分析。施工公司财务科:按期核查施工项目各项财务支出与成本计划的符合情况。项目经理: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组织成本计划的实施,批准成本计划调整单的上报。项目工程师:制定实际实施的施工方案,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项目成本管理员: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核查各子项目内部合同与费用支出计划与成本计划的相符性,拟定成本计划调整单。项目会计:按照成本计划和成本计划调整单进行财务支出。

以上各岗位人员组成基本的以集团公司为单位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同的施工企业可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二、计划拟定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拟定由施工公司经营合同科长组织,主要由施工公司成本管理员、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成本管理员参加。一般经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工作。主要采集施工地材料价格、机械台班价格、劳务分包价格、分包项目经验价格或竞价价格。相应岗位具体分工如下:施工公司经营合同科:向施工项目部下发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总承包合同等有关该项目的施工资料;搜集整理政府当期材料、机械台班价格,整理近期同类工程劳务分包和分包项目的内部承包或结算价格。项目工程师:组织并最终确定该项目的实际施工方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员:在施工地对材料、机械、劳务、地方资源等工程成本项进行现场询价。

2、计划拟定。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施工公司经营科长组织公司和项目的成本管理员拟定该项目的成本计划。该成本计划首先要拟定成本汇总表,成本汇总表是各附件表的提纲,附件表是汇总表的支撑。成本计划的框架主要由汇总表一级项目、二级项目、附件表项目组成,计划的拟定首先确定汇总表一级项目,作为总控,然后推及汇总表二级项目分类,再由二级项目细分附件表项目。两表三级项目的确定是形成成本计划的第一步,数据的填写与核算是第二步,数据填写要由附件表开始,然后进行汇总表汇总。

3、计划会审。成本计划完成后,由施工公司经营科长组织施工公司成本管理员、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成本管理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计划会审。计划会审主要做好“正推”和“反算”论证。

“正推”:对成本汇总表和附件表反映出来的一级项目、二级项目、附表项目划分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成本管控的角度,要尽量简单、清晰,便于控制;在实施合理性的角度,分类要与实际施工方案相符,不可“闭门造车”,经过论证的施工方案是成本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反算”:首先按照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核算各附表工程量,核算附表工程量时要兼顾实际的施工方案,然后在附表中填入经参加计划会审会议的各方达成共识的各成本单价,成本单价有争议的,采用最低单价,这就是“从紧”原则,再将各附表进行计算汇总,各附表分类汇总额汇入成本汇总表,成本汇总表无对应附表项仍由参会各方共同议出对应金额,最后将成本汇总表汇总,这样就核算出了符合实际施工方案和各方调研情况的实际施工成本计划,这就是所谓的“反算”。

4、计划批复。经以上步骤完成的工程成本计划要经施工公司主管经理审核,由经理批复,然后交由施工项目部实施。对需要调整的成本计划,亦要有公司领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审调整,不可以“长官意识”来拍板决定。

三、计划实施

成本计划的实施与控制是本篇论述的核心,工程的成本具备动态的性质,它的变化伴随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工程正式施工前我们拟定成本计划,但组成成本计划的各子项目的数量和单价会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行情的调整以及涉及工程项目的诸多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直至工程施工完成,工程成本才会最终形成。

在此阐述的成本控制采用“批复法”,工程成本计划的拟定遵循“从紧”原则,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只会出现计划的调增,发生此种情况,调整的成本计划一定要由项目部报送公司主管领导批复后生效,项目部不可擅自调整成本计划。此种成本计划的调整一般对应成本调增而言,对于成本计划的调减很少发生。在符合下述两个条件时,项目部需调整的计划方可上报。1、成本增加的子项目在业主处不能申报增加来补偿;2、成本增加的子项目不能依靠其他子项目计划成本的压缩来补偿。需调整的成本计划要在公司成本管控部门核算把关并由公司领导在客观调研和论证之后再行批复。上述上报计划调整单条件和公司批复要求,至关重要,是成本控制核心。

财务角度对成本计划的控制采用如下方法:施工项目的财务科目要完全严格按照成本计划的项目设立科目;公司财务制度要规定各科目超出子项目成本数额的不予支付;施工项目要每月报账,施工公司财务科依上述规定严格把关,形成惯例。

当然,成本计划实施的到位与否,项目经理的意识最为关键。在日常的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签每一项材料供应、劳务分包、分项分包合同,列支每一笔管理费用,作为项目经理都要有成本计划的意识。

工程施工计划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念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是以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建筑群体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整个建设项目或建筑群体施工全过程进度控制的指导性文件。它按照总体施工部署确定了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在整个项目施工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安排各类资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和控制性文件。施工总进度计划由于施工的内容较多,施工工期较长,故其计划项目综合性强,较多控制性,很少作业性。施工总进度计划一般在总承包企业的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编制。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在项目总进度计划控制目标的原则下,用以指导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进度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由于它所包含的施工内容比较具体明确,施工期较短,故其作业性较强,是进度控制的直接依据。单位工程开工前, 由项目经理组织,在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进行编制。

分阶段工程〈或专项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工程阶段目标〔或专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阶段(或专项工程)实施过程的进度控制文件。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具体实施操作其施工过程进度控制的专业性文件。由于二者编制对象为阶段性工程目标或分部分项细部目标,目的是为了把进度控制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是专业工程具体安排控制的体现。此类进度计划与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类似,由于比较简单、具体,通常由专业工程师或负责分部分项的工长进行编制。

合理施工程序和顺序安排的原则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前后顺序的体现。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必须遵循施工技术程序的规律、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开展程序去组织施工,才能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的紧密衔接和相互促进,充分利用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达到最佳工期目标。同时,才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随着施工规模、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但仍有可供遵循的共同规律,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需注意如下基本原则:

1.安排施工程序的同时,首先安排其相应的准备工作;

2.首先进行全场性工程的施工,然后按照工程排队的顺序,逐个地进行单位工程的施工; ^

3.三通工程应先场外后场内,由远而近,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工程要先下游后上游:

4.先地下后地上和先深后浅的原则;

5.主体结构施工在前,装饰工程施工在后,随着建筑产品生产工厂化程度的提高,它们之间的先后吋间间隔的长短也将发生变化; ^

6.既要考虑施工组织要求的空间顺序,又要考虑施工工艺要求的工种顺序;必须在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条件下,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使相邻两个工种在时间上合理地和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及招标投标书

(2)工程项目全部设计施工图纸及变更洽商;

(3)工程项目所在地区位置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4)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和预算资料、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等;

(5)工程项目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施工顺序、流水段划分等;

(6)工程项目需用的主要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状况、机具设备能力、物资供应来源条件等;

(7)建设方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

(8)现行规范、规程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有关技术规定。

2.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2)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3)施工企业年度计划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

(4)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大纲对该工程的有关部门规定和安排;

(5)资源配备情况。如: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及来源情况;

(6)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7)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

(8)预算文件和国家及地方规范等资料。

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 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为最主要内容,用来安排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计划开竣工日期、工期、搭接关系及其实施歩骤。资源需要跫及供应平衡表是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的保证计划,可包括劳动力、材料、预制构件和施工机械等资源的计划。

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编制的依据,假设条件,指标说明,实施重点和难点,风险估计及应对措施等。

由于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和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特点不同,建筑施工场地条件差异和施工复杂程度不同,其内容也不一样。

2.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内容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繁简程度的不同,其内容和深广度要求的不同,不强求一致,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使其真正能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1)工程建设概况: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工程投资额,开竣工日期,施工合同要求,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文件和要求以及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2)工程施工情况: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层髙、总髙、总宽、总长、平面形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基础、结构类型,室内外装修情况等。

(3)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准备工作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主要材料、设备及加工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和机具霜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方案及流水段划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等。

五、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根据独立交工系统的先后顺序,明确划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按照施工部署要求,合理确定各阶段各个单项工程的开、竣工日期。

〈2〉分解单项工程,列出每个单项工程的单位工程和每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

(3)计算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工程量。

(4)确定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持续时间。

(5)编制初始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了使施工总进度计划清楚明了,可分级编制,例如:按单项工程编制一级计划;按各单项工程中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编制二级计划;按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编制三级计划;大的分部工程可编制四级计划,具体到分项工程。 ~

(6)进行综合平衡后,绘制正式施工总进度计划图。

2.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收集编制依据;

(2)划分施工过程、施工段和施工层;

(3)确定施工顺序;

(4)计算工程量;

(5)计算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需用量;

(6)确定持续时间;

(7)绘制可行施工进度计划图;

(8)优化并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图。

六、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

施工总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宜优先采用网络计划。

工程施工计划篇5

1.编制原则

⑴项目控制性工期的要求;

⑵以本投标人工期目标和控制性工程节点为准则,以关键性工程的施工分期和施工程序为主导,协调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选择最优方案;

⑶最大限度地组织均衡施工同时,做到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当施工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和落实施工总进度;

⑷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保证措施;

2.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另附

3.进度保证措施

3.1

组织保证措施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依据制定的《项目法施工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是对项目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配套实施有关的进度计划目标保证措施和奖励政策。项目部各级主要管理负责人,按其职责划分,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的进度控制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从组织和管理制度上来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实施完成。

(1)项目经理负责定期组织召开施工进度会议,按照施工进度对会议的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每旬召开一次旬施工进度协调会,每月召开一次月进度施工协调会,根据阶段性施工计划的完成情况召开阶段性施工进度会议。根据施工进度出现的特殊情况不定期召开施工进度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施工进度专项计划措施。计划相关人员负责进度计划纠偏措施的编制,负责进度计划执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工作流程向主管人员提交上述文件,根据上级批示和指导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正。记录和整理施工进度计划协调会议的内容,负责有关施工进度计划资料、文件的分发、存档、记录和上报。负责向本投标人主管部门上报本项目的施工进度完成情况和有关资料。

(2)坚持项目部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值班制度,及时协调、处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副经理每月驻守工地不少于21天,且两人不得同时离开工地。

3.2

管理保证措施

⑴首先确定施工进度总体目标,编制系统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为确保施工进度计划实现的其他专业进度计划和措施,如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将年、月、旬施工进度计划和单项工程施工计划所构成的一个进度计划系统与以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和技术所构成的资源计划系统紧密结合起来。以总进度计划目标为控制依据,对各计划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调整和实施。

⑵对计划系统实行动态控制,目前在本投标人承建的所有施工项目中,计算机技术辅助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管理已全面应用。能够及时、准确、快捷的实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和数据处理,并在施工进度计划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度信息的处理效率和透明度较高,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和评估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⑶着眼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多方案比较,把该环节作为施工进度的计划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对施工计划编制完成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对于拟实施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提交相关的方案比较说明或论述。以便于项目部就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决策和督导。选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便于施工作业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比较合理的缩短施工周期的施工方案。

⑷严格现场管理,保证施工道路、施工供水、供电设施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机械设备的出勤率和利用率。及时排除影响施工进度的现场其他干扰因素。

⑸积极参加发包人、监理人组织的各种协调会,积极配合发包人和监理人。协调与各参建单位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⑹注意对影响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损失。在工程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重大原因造成原目标工程不可能实现或施工方案的重大改变,导致较多的作业增减,施工关系改变时,计划目标与可能目标已不能做出比较,在保证主要控制目标的前提下,需将进度目标进行调整和更新。在与建设各方协调一致认可后,按更新后的进度目标进行实施。

3.3

经济保证措施

⑴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项目部财务管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物资供应计划编制资金需求计划和资金供应计划,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上述计划进行资金需求---供应分析,论证资金需求和供应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及落实措施。

⑵确定资金供应的条件,包括资金总的供应量,资金来源和资金供应时间。项目部单独在施工所在地银行开设资金账户,由项目部自行管理,确保发包人拨付的工程款专款专用,必要时可由本投标人资金结算中心按有关制度协调流动资金,保证项目部的资金供应。

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奖罚措施,对于已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为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设置工期完成奖励专项资金,对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对于不能按期完成施工计划任务的且无特殊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实行经济处罚。

⑷根据施工进度总体目标的要求,在施工成本计划中列出: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的赶工增加费用(包括工期完成奖励专项资金)和特殊施工措施增加费等。

3.4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我们将按ISO9001/2008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建立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为核心,工程计划合同部、质量管理部为指导,现场试验室、测量队、施工队技术员为主体的三级技术管理体系,负责承担与发包人、监理人、设计人的联系,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拟采取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包括:

⑴编制合理详细的进度计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施工计划,建立目标工期计划,重点对本工程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单项工程进行控制。根据每天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工程量,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按当前施工进度继续施工将对目标工期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时对现行计划及资源投入进行调整,达到全工程按动态管理来进行控制,最终实现预期的工程进度计划。

⑵根据施工方案的作业面布置和施工班组的配置,将工程进度计划按作业面分解,制定各施工班组的作业进度计划,使各施工班组都有明确的进度计划目标。

⑶在选择施工技术、措施时考虑有利于实现施工进度目标的技术措施,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施工设备、人员的生产能力和积极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用新设备和新机械,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施工进度总体目标的实现。

⑷合理确定施工方案,正确划分工艺流程和作业面,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瓶颈因素,进行改进和创新。采用价值工程的管理方法,对工程流程上的人员、设备和机械进行优化组合,为其它施工项目提供资源。采用流水作业技术,灵活调配施工资源。

⑸加强技术管理,做好施工测量服务、技术指导、现场检测工作。及时进行测量放样、检测和中间验收工作,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加强技术人员现场值班,质量检测人员要全过程跟踪、检查,尽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处理措施。对于需要现场试验检测项目,及时进行检测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指导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5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本标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最佳效益。

⑴项目部物资机械部全面负责组织本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供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和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调整。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比机械设备需求计划相应提前5-10天。同时根据需要,计划新购进的小型设备、机具,由物资机械部提前购置进场。

⑵工程机械、设备进场之前由本投标人机械设备部负责维修、保养,确保状态良好。由项目部物资机械部统一负责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接收、管理和施工期间的保养和修理。

⑶抽调熟练技术工人操作机械,加强对进场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生产纪律教育。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效率,精心操作,防止机械故障。严禁强行作业,带病作业,保证机械设备的机械状况和性能。

⑷配备数量足够、技术全面、工种齐全的修理力量,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各类机械设备均实行机长负责制,并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

⑸机械设备配件由物资机械部负责采购供应。对施工机械的常用配件,仓库保持有一定备量。

3.6

物资供应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外购量大,要求供应强度高。因此,各种施工材料的供应,也是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⑴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工程技术部协同物资机械部编制各类施工材料的年、季、月、旬需求计划,由物资机械部负责物资供应计划的落实。在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时,物资供应计划同步调整。物资供应进场计划相比物资需求计划提前5-10日。

⑵进场后,项目部物资机械部采购人员到各种材料的生产地(厂)做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各类材料的质量情况、生产能力、运输供应能力等。对材料进场道路进行反复察勘,在供应过程中,充分掌握路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确保进场道路畅通。

⑶物资机械部采购人员根据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及时与生产商、供应商签订生产、供货合同,严格按设计规格和质量标准订货,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确保工程设备、材料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

⑷对于大宗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碎石等,项目部物资机械部必须指派专人在料场监督装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的同时确保采购量充足。

⑸物资机械部仓储管理人员将长期驻守工地现场,保证材料仓库管理做到:堆放整齐,便于管理;记录准确,规范明晰;储备充分,满足需要。

3.7

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⑴本投标人计划抽调精干的管理人员,业务熟练的技术骨干和有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来组建施工项目部。配足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工人数量,以使项目部人员精干、业务熟练、技术精良。

⑵根据进度计划的安排,合理组织劳动力进场,确保施工高峰期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投入本工程施工。

⑶投入本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持有相应的上岗作业证,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从人员素质上来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4.资金利用计划

⑴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项目部财务管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物资供应计划编制资金需求计划和资金供应计划,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上述计划进行资金需求---供应分析,论证资金需求和供应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及落实措施。

⑵确定资金供应的条件,包括资金总的供应量,资金来源和资金供应时间。项目部单独在施工所在地银行开设资金账户,由项目部自行管理,确保发包人拨付的工程款专款专用,必要时可由本投标人资金结算中心按有关制度协调流动资金,保证项目部的资金供应。

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奖罚措施,对于已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为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设置工期完成奖励专项资金,对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对于不能按期完成施工计划任务的且无特殊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实行经济处罚。

⑷根据施工进度总体目标的要求,在施工成本计划中列出: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的赶工增加费用(包括工期完成奖励专项资金)和特殊施工措施增加费等。

5.原材料检测计划

5.1原材料检测计划

本工程用于工程建设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砂石料、掺合料等。原材料在产地购买合格料,原材料进场时按照相关规定对水泥、砂石料、掺合料等按照不同的材料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牌号、炉号)以及现行规范规程要求的批次进行检测工作,材料检测要注意施工材料投入使用前的检测和使用过程中的跟踪检测。。

5.2材料试验的依据

原材料的检测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其中砂石料检验标准:JGJ52-2006,混凝土骨料遵守DL/T5144-2001,泵送混凝土骨料遵守JGJ/T10-1995;混凝土水泥遵守GB175-2007,泵送混凝土水泥遵守JGJ/T10-1995;混凝土掺合料遵守DL/T5144-2001,泵送混凝土掺合料遵守JGJ/T10-1995等规范进行检测;另外还需遵照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监理人签发的施工图纸、发包人、监理人的有关指示等。

5.3材料检测的基本要求

5.3.1水泥

⑴选用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要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且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水泥质量应满足GB175-2007的各项指标要求,氧化镁含量应在≤5.0%范围内,水泥中碱含量不应超过0.6%,SO3含量控制在≤3.5%范围内。同时混凝土中总碱含量应小于2.5kg/m3。

⑵运至工地的每一批水泥,试验室均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并向发包人(监理人)提供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试验报告,水泥按照每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为一取样单位,如果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采用机械连续取样,或从20个不同部位的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后作为样品。其总量至少10kg。

⑶水泥品质的检测试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执行。

⑷水泥试验的主要检测项目: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比表面积)等。

5.3.2骨料

⑴粗骨料的贮存要不使其破碎、污染和离析,堆存骨料的场地要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不同粒径级的骨料必须分别堆存并设置隔离设施,严禁相互混杂,不允许任何设备在骨料堆上操作。

⑵粗骨料要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

⑶不同来源的骨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⑷细骨料要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含水率保持稳定。

⑸细骨料的级配范围、坚固性、杂质的最大含量要符合有关要求。

⑹骨料检测试验的代表批量以同一料源、同一规格的500m3为一批量,不足500m3也作为一个代表批量。

⑺粗骨料的主要检测项目: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一般检测项目:压碎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表观密度、超径、逊径等。

⑻细骨料的主要检测项目: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云母含量,一般检查项目:表观密度、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细度模数、轻物质含量、坚固性等。

6.中间产品检验

中间产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抽样送检,送检数量和样品抽检方法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并见证送样。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出具的报告确保符合事实。本工程中的中间产品主要有混凝土拌和物、砂浆拌和物、砂、骨料、砂浆和混凝土试块等。

(1)混凝土拌和物

1)混凝土配合比由具有CMA资质试验室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混凝土的相关规范,控制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职质检员、试验员值班,严格遵循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2)质量检验:包括拌合物的稠度、均匀性、水灰比、水泥含量以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

3)坍落度控制试验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有关要求进行,稠度的测定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2002)的规定进行。

4)混凝土强度检验

现场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每一浇筑块内混凝土试件的数量为:混凝土28天龄期试件每100m3混凝土成型3个;每一浇筑块混凝土量不足100m3时,也应取样成型一组试件。对于抗拉强度,28天龄期混凝土成型3个试件,3个试件取自同一盘混凝土。试件必须在搅拌机口随机取样成型。必须在浇筑地点取一定数量的试件,以供比较。

对混凝土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检查资料,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成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对原始资料的统计方法及其质量评定标准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的规定执行。

(2)砂浆拌和物

1)取样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2)试件制作

①试模内壁涂刷薄层机油或其他脱模剂。

②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然后在四侧用刮刀沿试模壁插捣数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mm~8mm。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min~30min),将高出模口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3)养护

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24h±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48h。然后将试件编号、折模,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d±3d,然后进行试压。

4)强度测定

工程施工计划篇6

【关键词】工业工程简介;设施规划与设计;工业工程意义

1.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 起源于美国, 是从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开始发展起来的,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所得到的结果。”在本世纪初, 当工业工程刚兴起时, 其主要内容是以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为主的科学管理方法。20世纪20年代后, 出现了专门从事工业工程的职业, 在吸收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产生了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方法。70年代以来, 系统工程原理用于工业工程,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制造资源计划(MRPI)、准时制生产(JIT)等现代工业工程方法。可见, 工业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被认为是现代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 也是变化最快的领域之一。工业工程在国外被划入工程学的范畴, 因为它和所有其他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 一样,包括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活动。同时, 工业工程也具有管理的特征, 是用于管理的技术, 从技术角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手段。

2.设施规划与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一直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分支, 它发源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自从有了工业生产,就有了工厂设计,18世纪80年代产业革命后, 由于机械制造的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 工厂逐步取代了小手工作坊。自泰勒时代起,管理工程师就开始关心制造厂的设计工作。在早期,工厂设计的活动主要是3项,即: 操作法工程,包括工作测定、动作研究等工人的活动;工厂布置,就是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的合理配置;物料搬运,就是对从原料到制成产品的物流进行控制。

最近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工程教材《设施规划与设计》,根据上述特征,把设施规划与设计定义为: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以达到预期目标。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范围包括场址选择、布置设计、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信息通讯设计。其核心部分是布置设计和搬运系统设计,所以,工业工程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发展了很多方法和技术。布置设计,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有效的组合。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安全。由于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至少减少10%-30%,因此,在美国, 工厂布置被认为是加速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之一。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和布置设计被认为是一对伙伴。物流合理化是布置的前提,也是布置的结果。或者说, 有效的物流规划是合理配置工艺设施的基础,并促进工艺过程的有效运行。西方国家统计发现, 在工厂生产活动中,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 物料真正处于加工检验的时间只占生产周期的5%-10%, 而90%-95%的时间都处于停滞或搬运状态。在制造业中,总经营费用的20%-50%是物料搬运费用。所以,物流合理化被认为是企业利润的第二源泉(有的称为第三源泉)。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要使各种生产设施配置合理,减少物流的迂回、交叉、往返等无效搬运;减少库存和在制品,缩短物料的停滞等待; 选用适当的装卸搬运方式和机具;厂内外运输方便、协调、有机衔接等, 这就要把物流全过程所涉及的装备、器具、设施、路线及其布置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优化。设施布置和搬运设计最著名的方法就是美国的设施规划权威R·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和系统搬运分析(SHA)。它们都是有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 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次进行的阶段和程序,图表化的图例符号。SLP是将物流分析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置的技术。SHA是以分析所要搬运的物料、需要进行的移动、确定经济实用的物料搬运方法这3项为基本内容。SLP和SHA所采用的一套图表,如物料流程图、工艺过程图、从至表、作业单位相关图、搬运路线表等都是简便实用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

6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推广,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设施设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例如,场址选择问题、设计报价系统、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等。在计算机辅助布置方面,发展了两类程序:一类是为新建设施做新的布置,主要有CORELAP,ALDEP,PLAN ET等;另一类是为现有设施的改建做布置,主要有CRAFT,COFAD 等。这些程序可以优化设施布置,达到手工布置难以达到的预期目标。

3.我国应用工业工程的意义

在我国,50 年代开始实行工业化建设以来,一些领域中不同程度地用到某些属于工业工程范畴的方法。但工业工程在我国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工业工程人才,其应用既不系统也不普遍。1990年后才成立了有关学术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工业工程专业,一些企业等组织在应用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目前,我国的生产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着消耗大、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我国曾推行过许多管理技术,但单项地推行不足以解决系统的问题,而工业工程强调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 从提高系统总生产率的目标出发, 统筹分析,合理配置,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改善方案。听以有人把工业工程形容为确诊企业症结的“诊断术”; 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健身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 点金术” 。我国的一些机械、电子、汽车、飞机制造等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实践证明,它对挖掘企业潜力、提高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些专家研究认为,结合我国国情,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可以在系统规划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效率工程、质量控制与保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营销工程、工业安全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工程施工计划篇7

1.1工作分解结构

民机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以项目型号作为第一层工作单元,根据项目具体工作范围、职能部门责任划分和项目自身生产制造特点进行层层分解。直至分解到成本、资源和计划可控并且可控制的工作单元。如工艺装备分解至具体的工装图号,零件制造分解至具体的零件图号。这些工作单元确定后将按照工作分解编码规则被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是唯一的标识符。同样模式的飞机项目制造过程基本相似,因此,工作分解结构具有极大地可继承性。基于工业工程的思想建立工作分解结构模版,便于其它项目使用,如某个型号整机转包生产项目、飞机某部件转包项目、某个型号自主研发生产项目等。

1.2主阶段计划

主阶段计划适用于研制项目。研制项目即第一次从事该活动,项目管理活动需要包括工程设计数据发放、原材料和外购件可得性、工艺装备设计制造、自制零件生产和装配,以及包装运输、售后服务、备件管理等所有相关事项。研制阶段需要建立完善各部门之间的流程,使所有生产线具备稳定生产能力。确保该项目能够成功生产出第一架,并且具备后续持续稳定生产的能力。主阶段计划即公司级的一层计划,是按照客户要求和首架装配流程所做的项目总体进度描述,控制所有下层进度。二层计划主要是在一层计划的基础上依据任务性质并结合公司的职能部门职责划分做的进一步分解。一、二层计划通常由项目经理负责编制。在保证项目计划对内可以指导下层项目执行计划、对外向客户报告沟通顺畅的情况下,这两层计划可以合并为一层。三层和四层计划是对一、二层管理层计划的进一步分解的执行层计划,是对二层计划的详细表述。对于工作包进度的要求和进展状态、项目控制的基础数据和预算等都需要在这个层次体现出来。主阶段计划是以按准确的时间生产出首架合格产品为原则制定的,而且要与可行的研究和制造一致。该计划建立了工程技术资料发放、采购、制造、装配、安装、试验及产品交付之间的基本关系。这里整个项目面面俱到,为后续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的协调一致提供了便利。形成了一个可供制定详细进度计划的基本框架,为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制订确定了关键进度要求。

1.3主进度计划

主进度计划适用于批生产项目。即产品已经完成首件或者首批生产,生产线已经完全具备能力。这时项目的主要任务为材料采购、零件制造和装配交付。按照程序规定对生产线、工艺装备进行必要的定期维护和风险控制。如果有工程设计更改,则会出现针对更改项的研制型任务。批生产阶段需要通过保持合理的交付速率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同时要最佳地利用资源,使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该计划是依据项目合同交付计划或产品销售进度表、装配主进度计划、公司制造日历和原材料订货周期等确定主要活动和关键里程碑的概括性进度计划。三个主要方面周期确定方式如下:(1)材料采购周期按照采购部门积累的询价、报价、备料、运输等经验数据估算。(2)零件制造周期的确定可以依据零件制造工时、设备能力、人力资源、零件周转流程、投产批量、零件项数等因素,加上经验估算和供应商承诺交期。(3)装配周期依据装配生产部门编制的装配主进度计划。(4)进度控制数据库。进度控制数据库作为运作部门提供监控支持的一种手段。包含了每个工作分解所对应的任务、计划进度及实际状态信息,用于输入输出各类计划、监控记录、分析文件。民机项目依据分工指令建立进度控制数据库,包含每个零组件的分工路线、材料、工装、样板,工艺规程、零件制造和装配站位需求等计划和实际进展信息。 进度控制数据库为建立具体的执行层计划建立了基础,它表明了各项作业的相互关系,也通过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评估计划的进展并修正后续的执行层计划或制定赶工计划。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维护数据信息,以保证计划和监控的有效性。

2 工业工程在项目计划实施中的支持

工程施工计划篇8

各村、镇直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过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通过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2014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脆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因此,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迅速掀起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是我镇最为重要的工作。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精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防汛抗旱能力的大事来抓,深化和巩固水利普查成果,以沟渠清淤疏通为重点,全面整治全镇的沟、路、桥、井确保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水利基本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

1、沟河疏通:XX村XX沟、XX村XX沟、XX村XX沟共长Xkm,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XX村XX河Xkm,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

2、塘坝扩挖工程:XX村X大塘、XX村X大塘、XX村X大塘和X大塘、XX村X大塘、X大塘、X大塘和X大塘、X村X大塘、X村X大塘和X大塘。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改善灌溉面积X亩。

3、新打机井:X庄X眼、X庄X眼、X眼,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新增灌溉面积X万亩。

4、生产桥涵:X个、X个、X个、X个,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

四、工作目标:针对毁桥进行实地查看,既影响交通又造成水流阻塞的,镇要求统一施工进行修整,达到通畅;对中小沟、田头进行全面治理,人为造成水路不畅,造成涝灾的,利用“一事一议”,隆冬时节统一组织疏通;对原有机井进行修复,根据布置和村民意愿,适新打机井帮助缓解旱情;对于低洼治理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对于循环路、生产路低洼不平,影响交通的采取垫土、铺水泥路进行完成;对于多年荒废的大塘,要改造其充分利用,做好水面养殖的大文章;对旧村破旧房,老树等空壳村要利用冬闲季节逐村进行实施,既节约土地,又美化环境,结合新农村和村民布点规划编制方案,逐步改变农村新面貌新气象。

五、工作要求。

1、要成立X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

2、大力宣传农田水利兴修的意义,使之变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3、合理分工 ,各负其责。

4、严明纪律,狠抓落实。

5、强化监督,奖惩分明,要求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今年冬修任务。

工程施工计划篇9

1、治安联防方案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保卫工作,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根剧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工地的实际情况,为预防各类盗窃、破坏案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工程的培安联防方案。

1)本工程设立治安联防保卫领导小姐,由工程主管领导为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安全员为副组长,组员有若干。

2)工地设门卫值班室,由保安4人昼夜轮流值班,对外来人员和进出车辆及所有物资进行登记,夜间设专人巡逻护场,重点是仓库、木工棚、办公室及成品半成品保护。

3)加强对外地民工的管理,摸清人员的底数,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教育。

4)每周对职工进行一决治安教育,每月召开一决治保会,定期进行治安检查,并将会议检查整改记录存入资料内备查。

5)对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品设专库专营,非经单位领导人批准,任何人都不得动用。

6)施工现场必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负责保卫工作,层层签订保卫工作责任制,建立保卫领导小组,与各班组签订保卫工作责任书。

7)施工现场要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要佩带值勤标志。

8)办公室、工具房、库房、施工人员宿舍等易发案部位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工地内禁止、酗酒、传播淫秽物品、聚众斗殴等违法乱纪行为。

9)变电室、大型机械设备及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是现场的要害部位,要指定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10)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制定具体措施;严防被盗、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11)施工现场发生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要立即报会并保护好现场,配合公安机关侦破。

2、重大节假日安全保卫方案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重大节假日安全保卫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上级机关指示精神,落实宣传教育计划。

(2)检查督促责任制落实,预防事故的发生。

(3)亲临一线,带头值班,严抓死守,确保安全。

(4)组织检查评比,不断总结提高,推进工作。

(5)加强施工现场治安保卫工作,加强现场巡逻,加大管理力度。

3)应急准备及安全措施

(1)项目节前召集项目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一次节前安全教育,提高节日安全意识,做到人人皆知。

(2)节前进行一次易燃易爆危险品及消防安全检查,做到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复查验收。

(3)建立项目主管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

(4)成立由保安队员组成的巡逻队,负责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的24小时不同断巡逻监控,及时处理、上报各种隐患、事故,保证工地安全。

(5)项目部值班员和巡逻队队长为紧急事务联络员,负责紧急事务的联络信息反晴工作。

3、治安保卫制度

1)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治安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施工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

2)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治安保卫组织,由项目党支部牵头定期开会分析组织检查、寻找漏洞、制定措施。

3)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安保卫制度,作到有章可循,重点部位重点人口形成文字档案,作到有据可查。

4)项目部设立治安保卫值班制度,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

5)施工现场所有出入口应设警卫室,昼夜有值在人员和记录,施工重要环节应成立护场队,巡逻检查以确保安全。

6)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之间层层签订《治安包保责任书》,各自管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

7)建立健全“两会一队、,发挥其职能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9)落实好政府关于施工的管理规定,把好审查关、办证关、辞退关,将治安保卫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工地门卫制度

1)门卫人员必需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严格值勤,热情服务。

2)门卫值班人员必需着装整洁,精神饱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出入车辆物品严格检查登记。

3)工地材料出门,必须持有项目经理签字的出门条方可放行。

4)进入现场必须持有“出入证”,小商贩严禁入内,因业务往来人必需出示有效证件办理进门手续方可放行。

5)门卫人员对持包出入现场者有权开包检验,不服从者交安全部门处理。

6)对偷带工地材料,无出门品出门的,交工地安全部门处理,特殊情况,可先予扣留。

7)严格执行警卫人员“十不准”和奖惩制度。

8)门卫值班人员必须着装整洁,精神饱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出入车辆物品严格检查登记。

9)工地材料出门,必须持有项目经理签字的出门条方可放行。

5、民工住宿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住宿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防止各类安全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特现定如下

1)住宿人员需“四证”(身份证、就业证、暂住证、出入证)齐全,缺一不可。

2)住宿区内禁止躺在床上吸烟,烟头禁止乱扔。

3)禁止私拉乱接电线,未经批准禁止使用电热器具。

4)禁止挪用消防器材、乱动消防设施。

5)禁止存放工具、杂物、易燃易爆危险品。

6)禁止堵塞消防及疏散通道。

7)禁止在宿舍区、现场内闲逛。

8)禁止乱倒剩饭剩菜。

9)禁止随地大小便。

10)禁止酗酒聚众打架传看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

工程施工计划篇10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技术

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可以更好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利灾害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水力发电、农业灌溉、水利运输以及洪灾防治等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对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视,提高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在实现其基础功能的同时,争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生态水利工程特点分析

1.资金投入大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更注重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即在保证基础功能的同时,提高水力资源的应用效率。这就决定了工程建设要求更为严格,施工涉及到的专业更为广泛,相应所需资源种类与数量更多,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

2.综合性强

生态水利工程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并且为保证工程建设效果,需要做好所有细节的控制,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提高各项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减少变更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管理工作必须要全面到位,基于工程建设综合性特点,从整体与实际出发来进行规划设计,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 争取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效果[1]。

3.生态性高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目标就是实现工程的生态与功能融合性,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果。生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从科学角度出发,做好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前做好问题的规避,积极发挥工程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就生态环境发展特点来看,一个地区非生物环境多样性往往会对该地区生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即本地区自然环境种类多样性越丰富,则会影响本地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生物链也更为复杂,可以在根本上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基于此特点,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避免该流域水体内部环境的单一性,以提高生物种类多样性为目的,对河流近期与远期水文情况做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生物种类与生态环境间关系,来确保水利工程兴建可以形成足够丰富的环境,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2]。

2.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质上是实现基础功能与生态保护的融合,为保证工程能够正常施工,就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则,做好各项因素的控制,严格按照专业要求来实现工程的建设。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充分了解水质、水流等因素,分析水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侵蚀作用,以及对泥沙的堆积与搬运作用等,并掌握河道走势规律[3]。这样通过对所有信息的综合分析,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所具有的稳定性、持久性与安全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所具有的基础功能。

3.功能性原则

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整个工程被划分为多个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体之间的相互流通产生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不同水体中物质的转换造成影响,对当地区域的水体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功能性原则,在不对当地水体系统功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对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做全面分析,尽量将水体系统保持在原始状态,避免工程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损坏,真正意义上来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要点

1.完善工程检验资料

生态水利工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内容众多,要保证设计方案质量,就需要有数据资料来作为支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宏观调控来做好对所有因素的控制。因此必须要针对实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检验资料不足情况进行优化,可以对生态工程做政府双面的客观评价,提高专业理论、方法以及技术参数应用的合理性[4]。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方面工作的重视,从不同方面来收集相关资料,对水文监测站进行完善,推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2.工程方案合理性优化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实现经济、功能以及生态综合方面的协调发展,相应的受到各因素的影响也就更多。尤其是地域性因素,对于不同区域其地质地形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为保证工程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就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需要就现有的设计标准与相关规划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目的,制定更为完善的相关标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建立完善合作机制

现在部分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时,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设计与施工环节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情况,施工人员不能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导致很多设计细节处理不当。而设计人员缺乏实际施工经验,规划内容未涉及环境影响环节,大部分生态水利工程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后才开展环评工作,并且不具备完整的评价机制,降低了工程规划设计合理性。针对此在对设计工作进行优化时,需要将设计与施工融合在一起,并提前做好环境评价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方案,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将生态保护贯彻到设计与施工的每个细节中。

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措施分析

1.水源工程规划

水利工程拦河坝结构规划设计时,河流中均会带有一定量的泥沙,为满足下游农田灌溉基本功能需求,就需要通过拦河坝来将水位提高。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生态水利工程的不断运行,河床部位也会不断加宽,这样为提高泄洪的安全性,还需要做好对上下游间泥沙冲淤平衡问题进行优化,设置冲砂底孔,用闸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在满足基础功能应用需求的同时,提高河床运行的稳定性。

2.田间工程规划

一方面,田渠设计。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来说,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从本地区地质环境特点出发,以提高农田排水效果为目的,从根本上来解决引水灌溉问题。例如五常区域土地环境,具有人多地少特点,设计时应选择用灌排分区的方式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另一方面,布置形式。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农田分布形式比较复杂, 即便是统一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性规划,结合区域实际特点,设计出满足当地区域特点的合理性方案。

3.附属建筑物规划

结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对附属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第一,陡坡与跌水。为水利工程设计中重要部分,通过陡坡跌水建设可以实现具有落差渠系中对上下游平顺泄流与消能问题的处理。第二,挡土墙与反滤层。通过设计挡土墙与反滤层结构,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运行安全性,降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为提高其建设效果,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结合工程特点,严格遵循专业设计原则,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降低各项因素对工程规划设计的影响,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黎霞,崔建华,时静.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S2:79-81.

[2] 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