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十篇

时间:2023-03-21 07:18:15

大学校训

大学校训篇1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北大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校训篇2

1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为了保证安全和发展,国家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更需要有大批优秀的国防人才,由此必须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这些都离不开国防教育。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趋势是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保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各国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条件是能够实现的。然而,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和平时期,人们的和平麻痹思想容易滋长,国防观念容易淡化。因此,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使全体国民增强国防概念,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提高包围国家和民族安全的自觉性,是巩固和加强国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加强国防教育,使全体公民清醒的认清国际形势、国内形式,认识国防建设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保卫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国防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以经济技术为基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意识形态、对外关系、国防等的综合建设与综合作用。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开展国防教育就是要使人们认识到国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认识到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的把国防现代化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大目标去为之奋斗,这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说,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单纯从军事力量比较是片面的。现代的综合国力理论,把国家的国防力量和经济力量统一起来。通常认为,综合国力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国民生产、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社会政治制度、国防能力、内外政策、意识形态、领导的能力与魅力等因素。

国家的安全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还要有国民的精神为基础。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只有与国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以及把国家安危系于一身的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而国防教育正俱有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安危意识的重要使命。

3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强大,必须使每个公民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系国家安全为一身,关注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公民必须忠于自己的国家。因此,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公民必须依法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国防教育作为公民的基本教育内容。在我国,国防教育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青年学生,始终是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中,《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第45条规定:“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又相继制定了结合本地区特点的国防教育法规。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用一章共五条的条款对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在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是让符合法定年龄而无条件服现役的公民接受国防教育和依法服兵役的一种形式,是法律赋予每个大学生的光荣义务和历史使命。

4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国防现代化是指国防建设具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其核心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其标志是武器装备现代化。在现代战争中,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对人的因素要作全面的理解。它不尽包括人的勇敢、觉悟和牺牲精神,还包括人的智慧和才能,包括人对科学文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挑选一部分专业对口,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大学生,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就可服军官预备役,或充实到部队去弥补我军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我军自1983年以来从地方高校选拔培养的一大批大学生,已经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好形式

大学校训篇3

关键词:高校培训;大学生权益;法律保障

前言:国内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研究多限于受教育权的维护,而从整体上对大学生权益进行保障的研究有待深入。受教育权固然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但作为一名公民,作为消费者,大学生的其他合法权益却未得到法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特别重视。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历教育不能再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但我国培训机构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指导,由此导致了培训机构的乱象。加之大学生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生参加培训机构存在盲目性,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故对高校教辅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了解,有利于我国对大学生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对此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而且有利于我国培训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高校培训乱象及参训大学生权益保障的现状

现阶段的现状:国内外法学界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侧重于受教育权,大学生参训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重视,在该方面的研究不够成熟。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纷纷投入各种培训机构学习,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培训市场主要由考研、考证和兴趣三大类辅导班组成。虽然我国高校培训市场不断壮大,但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培训机构无序竞争,从而引发大量问题,如教学质量差,课时不达标以及收费混乱等问题。面对高校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大学生与培训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屡屡发生。为了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保障参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开始形成,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壮大。当我们为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迅速发展欣喜之余,我们不能无视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培训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市场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国际竞争能力差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内有关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从对教育培训业的认识、坚持先进文化的引导、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国外培训市场的研究是以教育经济理论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今已经达到很高的理论程度,认识不断深化。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就应享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权益,如受教育权、知情权、名誉权、交往权、平等就业权等,虽然这些权益易受侵犯,但国内外学者对此有很高的关注,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教育培训与大学生权益保障问题都有一定的学者进行过调研分析,但本组成员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高校培训班所受到的权益侵犯问题关注者甚少,故很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的调研,完善此方面的空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保障大学生权益的对策:

1.大学生应当增加对该行业的了解,可以更加放心的参加各种训学习技能可以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其消费权益得到更好地保障。

2.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问题。教育培训机构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其经营业务主要是学习辅导和技巧培训,这种对机构的资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如今的资质认证却未出台一个确定的标准。促使培训机构的合理规范发展,树立起良好形象,减少学生的顾虑,增加更多的生源。

3.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培训机构市场的规范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应落实消费者保护法中的规定,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靠制度管人管事,扩大公众监督力度,让教育培训机构运营在公众监督的阳光下。

4.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的途径的完善。诉讼难是当下阻碍大学生维权的一大难题。面对侵权时,司法救济不及时,诉讼程序过于繁琐,未能形成一套连贯的系统,这都是造成维权难的原因,也是大学生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的原因,因此要疏通救济渠道。

结语:如今高校中的教育培训行业在不断扩大,但相配套的监督监管机制和行业标准却为到位,致使教辅行业良莠不齐,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本项目组通过对高校培训乱象的深入调查,得到大量第一手资料,直观地展现大学生在培训中权益受侵犯问题,对培训机构的规范、对大学生的维权和高校的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兵《关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2004年

[2]张社梅《中国培训市场研究》,2004年

大学校训篇4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特性

大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与旗帜,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解读大学校训,全面、充分地认识校训的内涵及其特性,是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

1.校训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校训?通俗的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或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代师生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其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中国初版《辞海》对于校训做出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如文献综述提到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校训的含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各表述并不完全尽然,但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笔者通过对中外281所大学的校训进行整理、学习、分析和解读,将校训的概念归纳为: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精炼文字概括,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集中体现了大学精神,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和作用。

2.校训的文化内涵

(1)从校训的属性来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浅层面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中层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等),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思维模式等)。

从上面对于校训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校训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从校训的归属性来分析,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但是校训不同于其它校园文化的是,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要求,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中逐渐演化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并以主体精神文化的形式居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成为奏响校园文化之歌的主旋律,同时它一般又以标志性建筑的物化形式存在于校园。

(2) 从校训的生成来分析

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凝练,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学校训在形成的过程中,校训主要受三个方面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校训源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作为以大学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就是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文化的影响。大学本身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如南京大学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就是在学校在发展历史中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沿袭。

另外,校训也受学校所处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虽最早出现在《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中,而该校训真正的内涵出处则是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二、 校训的基本特点

1.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分析

(1)传承稳定性

即一所大学的校训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和稳定性。校训作为一种文化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制约,其生成同样要受传统文化和学校自身文化沿袭的影响,本质上还是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这一特点具有一贯性、稳定性。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唯有传承,方能传播,从而达到持久和深层次的影响力,校训也如此,在开放系统中吸收其他异质文化的优秀部分来增加自身生命力时,这种变化并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在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给学生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用《周易》中两句关于“君子”的卦辞做发挥,自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开始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一直作为清华师生的言行典范和行事准则,伴随着一代代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并在清华大学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体现了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代表的相对稳定性,虽然这八个字的具体所指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固定不变的。

(2)品牌特色性

校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学科特征、地域文化等特色,与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建设、学科设置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个学校的校训也应是极具个性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校训理应不同;即便是同等同类学校,校训也应该各具特色。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源自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02年提出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强调了办学特色和崇高理念,是北京师大百年来培养为人师表的教育人才的写照,既为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行为规范,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准则,凸现了对师生在读书治学和行为修养上的基本要求。而上海中医药大学将“仁爱”二字写入校训(勤奋、仁爱、求实、创新),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这些校训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升华,体现学校营造校园精神的品牌特色效应。

(3)精炼审美性

校训相较其它校园文化内容而言,其很突出的一个特性就是具有精炼审美性,即在对校训欣赏时可以从内容和文字上受到震撼,同时又为其美感的外在形式而打动,从而实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和谐美与意境美的统一。大多高校在制定校训时,都是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做到以最经济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达到内涵丰富,易记易懂,利于传颂,便于传播,主张含蓄、蕴藉,使人一读校训,感受到是经过了理性筛选、过滤的情感,如山东大学的新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以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境界透射著独具震撼力的精神力量,营造着催人奋进、向上的精神境界,有著无限的外延和取之不尽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它字中无山却让人感受著山的刚毅与凝重,字中无海却让人领略著海之辽阔与恢宏。

2.从内涵作用来分析

(1)约束凝聚性

校训是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凝聚力。一方面从字面对直接对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以校训为核心营造的校园文化以受教育者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客观上达到了约束和凝聚的效果。校训不仅仅适用于教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师,而且对全校教职员工都有约束力,通过宣传、引导师生发扬校训精神,激发内在情感,从而大家达成对学校目标的一致认可,共同促进,努力追求,最终增强学校凝聚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的校训,把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与学校的追求紧密联系、统一起来,帮助师生员工明确奋斗方向,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激励,提升办学品质和境界。如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等都折射出各大学的对于全校师生员工的约束力和凝聚性。

(2)价值导向性

校训是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大学的独立思想、精神追求,体现大学的历史使命感,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加强学校社会服务,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起一个主导和影响作用,而且校训这种作用的体现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形的,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从而表现出价值导向的特点。如东南大学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体现了东南大学作为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校训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反映大学的科学定位,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参照系会有不同的大学定位,因而对学校的建设也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武汉大学是研究型的部属综合性大学,于是武汉大学便从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自强、弘毅、求是、创新”为训。南华大学是教学科研型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于是便从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明德博学,求是致远”为训,应当说这校训与该校的定位是相符合的。

(3)文化归属性

校训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文化中最精华和最悠久的部分。一方面大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校训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办学时间长的学校,承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沉淀,能够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训。南京大学最早的雏形是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到了南高时期,以“诚”字为校训;易名为东南大学后,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沉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加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校训,而南大另一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2002年该校喜庆百年华诞,决定新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可谓筚路蓝缕,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的沿袭。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是大学校训根植的沃土。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是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和形成特色。如被喻为“江南第一学府”的复旦大学倡导“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校训突出了复旦人对治学之道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单位:杨卫军江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谭君南昌工程学院 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吴崇恕.世界知名大学校训校标[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78-85.

[2]黄展鹏.中国著名大学概览[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99-103.

[3]彭方第.再谈校训[J].当代教育科学,2004,7:55-57.

大学校训篇5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4-01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不仅凝练了大学的办学宗旨与特色,而且承载着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

一、校训的功能及其产生方式的演进

校训并非与学校同生,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是学校特色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与凝聚,更是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总结和大学精神的提炼。从功能上讲,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彰显大学精神,高举真理至上、崇尚科学的旗帜,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校训的产生及其内容的确定向来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校,校训的产生方式不尽相同。

(一)名人名言的铸入。有学问有影响力的名人,每每在社会的特定时期具有远见卓识和较高的社会威望,他们的思想言论往往得到学人们的尊崇。如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至今仍在沿用。

(二)领导人的题词。孙中山在建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时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镌刻在国防大学礼堂前厅的国防大学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是同志当年为抗大题写的;中国科技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由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所作的长篇讲话而诞生的;北京大学现在的校训“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是1998年百年校庆时同志的题词。

(三)校长的提议。著名的高等学府和文化中心——岳麓书院校训“实事求是”,是由民国初期湖南工专1917年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时,由校长宾步程所撰。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又一次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天津大学的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并承继至今。当年同志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给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如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仍镌刻在中央党校校园内的一块巨石上。

(四)以民主集中的方式产生。随着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思想的日益强化,校训的确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民主的方式成为主流。如湖南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就是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确立的。当前,国内高校新近确立校训的,基本上是采用民主集中的方式,广泛地吸引师生员工参与,层层组织讨论,力求形成共识,使校训产生的过程成为提炼大学精神的过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同追求的过程。

二、确立校训的基本原则

校训在学校文化建设和长远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引领作用,其影响的显度、广度、深度和长度是其他学校文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确立校训必须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一)注重凝练性。校训作为理解和体现大学精神最直接、最简明、最深刻的实现方式,它的本质是对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彰显。好的校训能激励“大学人”积极向上,追求真理,服务社会,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规范并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师生员工的行为,这就要求校训要用最精练的词语蕴涵时代精神的精华,追求真理和科学,传承学术传统,张扬学者气质。因此,构建大学文化的关键与重点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精神,确立自己的校训并使校训融入师生员工的心灵,并以此激励和鞭策人们为繁荣科学、宏扬学术、发展社会而奋斗。

(二)体现民族性。大学既有世界性,也有民族性。任何一所大学首先是属于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校训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汉书》;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牛津大学的校训“主照亮我”,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可见,校训作为校园内特有的文化形式,对民族性的体现有其必然性,任何抛弃了民族文化指引的校训,如同无源之水不能流长。

(三)力求独特性。校训因其文化传统、学科特色、治校理念不同,必然要求各具特色。西方大学在这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尽管他们都强调追求真理、服务社会,但他们的校训鲜有雷同,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精神。当然,我国的一些高校在这方面也展示出了特有的智慧。如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个性化要求;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体现了以农林为主的学科特色。

(四)坚持民主性。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确立校训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确立校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员践行校训所蕴涵的大学精神和行为准则,民主管理和师生参与的过程正是形成共识的过程。

(五)保持稳定性。校训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中国的不少高校却喜欢与时俱进,从而使校训的尊严和旗帜的形象大打折扣。保持稳定性并非使它亘古不变,其内涵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在院校调整、重组、升格,新的大学诞生之际,在各高校普遍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势下,了解和把握校训的文化底蕴,把握大学校训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建立共同愿景、凸显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校训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国省训练 校内训练 电子信息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02-06

2012年,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具体表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等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服务。为了搞好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规定:“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2]。那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自应一马当先,引领其它。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训练”的概念与任务,便是这方面的新颖构思与行动,它非常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发展战略、教育方针和就业政策。

1 为什么要搞校内训练

“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训练”的概念与任务的提出,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国省训练(列入部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创新创业训练,以下简称国省训练)的示范与启发下想出来的。

国省训练自2012年实施以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3]的作用,但因自身结构要素少的原因(仅有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以下简称三类项目),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存在着参训者少、成果少、人才少及成果、人才水准不理想的弊端,形成培养短板。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推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训练(以下简称校内训练)。

1.1 校内训练的内涵与外延

校内训练是一个概念,所以有内涵与外延。

1.1.1 校内训练的内涵

这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无穷无尽的创新成果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促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认识、检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国省训练奠定基础,提供补充。它以社会需求为基点,以国省训练为示范,以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为要求,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支撑,以创新色彩浓郁的理论教学为先导,以专门的教学条件为扶持。做法是用创新创业训练的面貌来改造实践教学,做到人人参训、个个创新。

上述内涵,同时也是教学理念,能够指引校内训练的方向,规范校内训练的行为,总结校内训练的经验,激励校内训练的前进。

1.1.2 校内训练的外延

除国省训练以外的一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学科基础实验(部分)、专业方向实验、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自主实践诸平台的活动。容纳了国省训练的三类项目,增添了学科竞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可以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内容。

1.2 校内训练的结构与功能

校内训练是一个系统,所以有结构与功能。

1.2.1 校内训练的结构

(1)外在要素,是结构的“骨肉”。它是从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巧妙地截取一部分,不必另起炉灶,推倒重来。然后,将这些要素在内在要素的统率下,按照一定方式,联系、作用而组成校内训练的结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4]所示。

在组建校内训练结构时,保留了学科基础实验(部分)平台、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平台、自主实践平台,以它们作为校内训练结构的外在要素。

(2)内在要素,是结构的“灵魂”。可分为物质要素、精神要素、政治要素3部分,统率着外在要素。物质要素是指训练的过程与结果等;精神要素是指训练的目的与指导思想等;政治要素是指训练的组织、管理、激励、协调等。

(3)要素之间的联系、作用方式为:交织融合、互动制约、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等。即根据实际,将外在要素赋予新的观念、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目的、新的手段等,由低到高,互为促进地开展训练。这种结构,容纳了国省训练的三类项目,如学科基础实验(部分)、专业方向实验和自主实践,完全可以兼做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有了成果,还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并且,增添了学科竞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可以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内容。

1.2.2 校内训练的功能

结构的不同,往往体现着功能的不同。过去的实践教学,不是校内训练的结构,虽然具备校内训练的某些外在要素,却实现不了校内训练的功能;虽然所培养的某些学生也能够创新创业,却是“搂草打兔子”式的培养,不全面、不自觉、也不专门。这样,效果从量和质上都不会达到最佳。现在的校内训练,是另一种结构,用创新创业训练的面貌来改造实践教学,仅截取了它的几个要素,集中兵力,单刀直入,全面地、自觉地、专门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却实现了校内训练的功能。效果从量和质上都会达到最佳。下面加以分述:

(1)对党的发展战略和教育方针以及就业政策而言,首先能够促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校内训练由于覆盖面广、普遍参训、形式多样等特点,事事处处都可以开展训练(完成三类项目、上实验课、学科竞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都是参训),要素远远多于国省训练,因而能以众多的、成熟的成果与人才,直接为促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这就弥补了国省训练的不足,实现了两条腿走路,造就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二者共同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力,校内训练以量取胜,国省训练以质领先。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合作共赢。以上所述关系如图2所示。

其次由于前述优点,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变成了全体学生的实践,完整的实践,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广大学生都有增长真知与才干的机会,做到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健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再次,由于前述优点,广泛的、长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就业创业阻力不大,能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创业也行有余力。

(2)对国省训练而言,一是校内训练能够为国省训练起到奠基作用,是国省训练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普遍参加,“众人拾柴火焰高”,会出众多的、成熟的成果。然后,可在此基础上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申报国省训练,既容易中标,也容易完成。所出的成果、人才,会达到很高的水准;二是它与国省训练构成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校内训练由于格低面广,优势在量上,因而是普及。它的作用是全员训练,众擎易举,为国省训练积累能量和输送选手。国省训练格高面窄,优势在质上,因而是提高。它的作用是攻坚克难,带头示范,反作用于校内训练。如果没有校内训练或校内训练搞得不好,基础不牢,超越阶段,就产生不了众多的、成熟的成果和人才。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国省训练或国省训练搞得不好,提供不了样板供人们学习借鉴,启发不了人们的联想,扩大不了认识成果,也难使校内训练上规模、上档次。因而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3)对训练的难易程度而言,它能够起到降低成本、方便运行的作用。校内训练因与实践教学部分要素相同,不须另搞一套。从形式上看,完成了实践教学即完成了校内训练:一是不必投入专门的人力、财力、物力,因而成本低廉,适于广大学生;二是虽然有计划,但手续不是那样繁琐,学校和老师都可以定,因而简便易行。

(4)对实践教学而言,它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校内训练因与实践教学部分要素相同,所以源于实践教学,又高于实践教学,很容易做出成绩,出好成绩。校内训练出了成绩,自然也是实践教学的功劳,实现了双赢。同时,这样做又促进了实践教学中其余平台的建设,使校内训练的基础更加牢固。

2 怎样搞好校内训练

一要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改造事物;二要加强环境建设,加速校内训练进程。

2.1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改造事物

校内训练既然在本质上属于实践,那么就要按照实践来对待。实践由目的、手段、过程、结果构成,校内训练也应如此。

2.1.1 提出目的,做好计划

校内训练首先要有目的。“实践是人类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其自觉性和目的性首先体现在实践目标上。人们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必先确立实践目标,然后根据实践目标的要求去计划自己的行动”[5]。校内训练也是这样,应当有自己的目的:长远目的是符合党的发展战略和教育方针以及就业政策,适应学生前途、利益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近期目的是满足校内训练需要。这就要对校内训练的三类项目和学科竞赛、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校内训练其次要做好计划,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在校内训练还没真刀真枪地行动前,就要在头脑中先预演一遍,根据相关理论和已知事实描绘训练蓝图,模拟训练过程,了解环境因素,明确注意事项,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以低投入换取高产出。古人所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这个道理。

校内训练计划,包括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及配套计划(方案)。其制定,要根据社会需求融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在任务、要求、时间、范围、方法、步骤等方面,都要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

2.1.2 明确手段,做好准备

校内训练的手段与准备,在质上与国省训练大致相同,手段不外乎组织、管理、激励、协调等。准备不外乎教会学生了解和识别有关元器件,教会学生知晓和会用有关工具,教会学生懂得正确的工具操作方法,教会学生撰写报告、商业计划书、论文等。

2.1.3 动态监控,递进完成

校内训练与国省训练一样,其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只能用负反馈的办法对训练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一边干一边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不断排除非定向动作,一步步地接近和达到目标。以毕业设计为例,首先,题目、内容必须有创新创业价值。其次在开题报告、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答辩各阶段,始终作动态性检查,发现毛病及时让学生改正,直至合格,而不是等到最后的答辩阶段才做这一切,费时费力,顾此失彼。同时,还应当看到,“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6]。校内训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部分错了,部分纠正,全部错了,全部纠正,直到完全合乎实际为止。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方案,修正认识,达到目的。

2.1.4 提升成果,转化成果

校内训练到了最后阶段,应当收获成果。目的之一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无穷无尽的创新成果,因而校内训练成果是国家创新成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校内训练成果开始可能是个“丑小鸭”,但这只是序幕,不是高潮。经过努力,假以时日,完全可以变成“白天鹅”。该专业在2014年大连市“为老服务”竞赛的获奖作品中,有5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就是证明。

有了成果,还必须加以提升。校内训练成果在档次上有高有低,有责任把档次低的成果提升为档次高的成果。科技史告诉人们,发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项发明之后,必然要伴随着一系列的改进,这样才能日臻完善。学生出了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而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例如:对学科竞赛的成果加以改进,直至上升为专利,做到水平和档次上的无可挑剔。

提升了的成果必须加以转化。不是为了成果而成果,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才出成果。所以,当学生有了像样的成果后,不能当陈列品,而要不失时机地抓好转化,从科研转向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这同时也是创业实践。到此时,校内训练方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2.2 加强环境建设

校内训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环境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在同等条件下,环境好,校内训练也会搞好。环境不好,校内训练也不会搞好。要搞好校内训练,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在。

(1)要学好国家、学校有关创新创业的文件、规定等。使校内训练事出有据,做到与时俱进,用足用好政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缺憾,提高师生参训的积极性。同时,要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培育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思想决定行动,人要获得成功,思维方式必须正确,校内训练也是如此。在校内训练中,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批判性、革命性的思维,其贯穿创新活动的全过程”[7]。创新思维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大胆质疑,追求真理,敢于打破已有的条条框框,因而是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思维方式。如果怀着死板守旧的思维方式去搞校内训练,无异缘木求鱼。用创新思维作用于校内训练,能使学生获得思想上、行动上的双重收获,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受益终身。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转变教学理念,诱发创新兴趣, 教授创新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善于创新,创设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记录创新闪念训练、发散收敛思维训练、推测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总结创新思维经验等。

(3)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8]。同理,校内训练如果没有文化支撑,也难以持续长久。创新创业文化,要从创新创业实践中产生,并反作用于创新创业实践。首先要把校内训练中产生的好想法、好做法,上升为带有该单位特色的、先进的创新创业文化。其次,用这种文化解决态度问题、方法问题、制度问题、风气问题等。

创新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一般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方面。

①创新创业物质文化是学校为满足校内训练而创设的物质载体,如: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后勤装备、活动设施、校园环境等。这些方面,是校内训练得以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特别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和适当的资金支持两项。即使与校内训练关系较远的校园环境也要把设计格局、建筑风格、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视作知识的载体,让它们闪烁创新的火花。

②创新创业制度文化是学校为满足校内训练而创设的各种政策保障和规章制度。首先,要有好的校内训练制度。例如,“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等[9];再如,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还如,建立能促进校内训练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创新评价体系等,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资金和政策保障体系,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等。特别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如:物质和精神的正激励、负激励机制,以此调动师生参加校内训练的积极性和遏止负面现象的发生。其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坏。因此执行制度必须坚决彻底,落实到位,真抓实干,令行禁止。

③创新创业精神文化是学校为满足校内训练而创设的精神产品,如教风学风、舆论环境等。它们能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领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拓展师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塑造师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建设创新创业精神文化,入手之处有:建设校内训练所需要的教风学风:教师要诲人不倦,教法日新;学生要学而不厌,砥砺创新。还要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竞争弄潮的氛围等。

(4)建立创新色彩浓郁的理论教学。

建立创新色彩浓郁的理论教学,实际上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亦为校内训练的思想先导。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二是理论联系实际。

①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总体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9]。具体要求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它的知识结构分通识教育、综合教育、专业教育三部分,那么,建立创新色彩浓郁的理论教学也要从这三部分入手。

通识教育。按教育部规定的办:“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10]。但要从学生入学做起,让他们对创新创业训练产生感性认识和参与意识,为学生大二开始的校内训练及国省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综合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好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发挥好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控制、调节好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增添激情和热情,因为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主体的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

专业教育。在相关学科基础、专业方向课上,“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9]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

②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要紧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足迹,不可变成空洞的理论。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12]。那么,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必须要以校内训练等实践为源泉,广泛占有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抽取个别的、现象的、具体的认识材料,揭示在具体形象中潜藏的共性、本质和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宝库,完成认识世界的任务。其次,校内训练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不可变成盲目的实践。要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解释校内训练现状,预测未来,把以往在校内训练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完成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根本途径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动员全体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以此取得成果,造就人才。同时,用校内训练实践检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使它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5)创造专门的教学条件,为校内训练提供扶持。

教学条件中的环境因素,属创新创业文化的物质文化,前面已经讲过,这里谈一下其他部分。

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校内训练中也不例外。所以,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没有能创新的教师,是教不出能创新的学生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为此,“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9]。国省训练往往是由学校的专业机构,如创新创业中心等组织的,专业教师很少参与组织。而进行人人参训的校内训练,必须靠全体教师来组织。在校内训练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智力,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还要以身作则,带头创新创业,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努力放飞创新思维,结出创新硕果。同时,教师要组织好校内训练活动,并将所教学生建设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创新创业队伍,完成好校内训练任务。

其次是教材。通识课教材,要在专门的创新创业教材中,选取那些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课教材,要选取那些饱含创新创业色彩的。没有,就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并注意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再次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大类,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达不到目的。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之间,教法处于支配地位,但在校内训练的不同阶段,教法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在发动阶段,主要用于兴趣教学法唤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踊跃参训;在实施阶段,主要用启发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讨论法、参与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导自学法等启发学生心智,让学生萌发创新创业思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产生创新创业成果;在收尾阶段,用经验总结法等固化创新创业成果,赢得学校和社会的承认。

3 结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虽然今天才正式提出校内训练的概念与任务,但它已经“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3]。看吧,不久的将来,校内训练将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亮丽风采,并遍地开花,成为主流,从而极大地助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无穷无尽的创新成果与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并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就业政策。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这一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北京:教育部门户网站, 2010-05-13.

[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北京:中国时政网,2012-11-20.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北京:教育部门户网站,2012-03-09.

[4]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

[5] 胡寿鹤.论实践目标[J].北京:哲学研究,1988(2):21.

[6] .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4-15.

[7] 徐阔.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19.

[8]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北京: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5-05.

[9]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05-13.

[10]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北京:教育部门户网站,2015-12-01.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6.

大学校训篇7

关键词:大学生;普通话;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09-02

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当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高等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是推广普通话的生力军。然而,随着高校全国招生的普及,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来源复杂、语音特点不同、普通话水平高低不同。因此,作为我国高素质层次人才的高校大学生在促进全民族普通话的普及和应用中并未起到应有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普通话培训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语言问题

(一)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

高校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生源较广泛,而各地的语音面貌和语言习惯又大相径庭,从用语习惯到发音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另外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通话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比较少,受到家庭、教师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培训意识比较淡薄,从而导致高校学生的普通话基础比较薄弱。

(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

由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情况,对思维训练以及语言表达训练方面基本不涉及,造成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差,说话条理不清以及语言逻辑性不强等情况。

(三)说话兴致不高,训练积极性差

高校学生大多在初高中阶段缺乏必要的语言训练,尤其是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由于语言基础差,方言严重,部分内向的学生缺乏胆量和勇气不愿与人进行语言沟通。许多学生在交流中更习惯于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尤其是与同学中的老乡一起交流时,更愿意使用家乡的语言,保持一种认同感和群体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习普通话的进程。

(四)普通话认同感差

学生对讲普通话的意义缺乏认识,更多的是为了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而做的临时性、阶段性的应付式学习,使普通话测试成为一种短期行为。随着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结束,学生对在生活工作中使用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愿望和重视程度也就结束了。

二、高校自身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的普通话意识淡薄

由于高校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教师到学生对于语言规范的意识并不强烈。尽管在高校教师中,普通话基础都较好,但难免在授课中存在用词不规范、方言授课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普通话教学的推广,教师语言规范意识不强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话教学效率的低效。

(二)培训课程随意性强

高校普通话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科学性差,以及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同时,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创造性不足,照本宣科较多。

(三)学校普通话课时少、教学资源紧张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的教学设备明显滞后,缺乏必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施。同时,在课程安排中,普通话课程课时较少,不能兼顾讲授语音理论知识和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语言知识,在普通话水平上没有大的提高。同时,学校受编制等客观条件所限,普通话培训的专业教师较少,甚至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编制,直接由普通话水平较好的老师来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话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

三、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培训效果的对策研究

普通话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从而在促进全民族普通话的普及和应用中起到应有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一)在课堂培训中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端正其学习动机。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口语活动,锻炼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普通话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改进普通话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应坚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让学生通过听音、辨音等方式掌握发声方法,通过让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纠正其方言中存在的语言缺陷,来提高学生对于普通话的语感。同时,教师要提高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提高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一种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表达的课堂环境

(三)大学生普通话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将大学生普通话培训与学生专业、职业素质相结合。大学生的普通话培养要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相结合。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普通话的教学,还要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普通话培训与专业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尤其是与口语密切的专业,可以开始“职业口语交际训练”、“商务口语”、“法律口语”等专项课程,将普通话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四)普通话测试要做好考前和考后培训工作

普通话测试的考前培训是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做好考前培训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考前教育,使其认真对待,积极准备。通过培训教师的指点和讲解,可以使学生进行系统的普通话知识学习,从而找到自己发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测试的考后培训是提高语言困难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普通话水平测试后对未通过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普通话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了解自身存在的语言缺陷等问题进行有重点的培训,从而提高这类同学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将普通话引入学生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学生的活动平台,将普通话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渗透到学生的各项日常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普通话水平。例如:通过辩论赛、演讲赛、朗诵比赛、话剧表演大赛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练习普通话,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探索高校大学生普通话培训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加强高校对于普通话培训的重视程度,强化普通话的教学和训练,从而对推动全民族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迟永长.面向现代化:我国普及普通话教育的战略思考[J].教育科学,2008,(2).

[2]王栋.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当代大学生的语文素养[J].语言教学研究,2006,(1).

[3]李学军.从普通话测试看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6).

大学校训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64-02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是高教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指向是回答高等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这个共同的范式中,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所高校的党政领导不得不为在象牙塔里是培养思想自由、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理论的专门人才,还是培养实践丰富、面向社会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断反思、徘徊前行。事实上,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促使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关键词。它无关学校所属的高校类型、高校所处的大学圈层,拟或学校的自我定位。全面发展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对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有所担当,即培养实践性较强的适应型人才,亦需完成高校自身的历史使命,即培养思想自由、有锐意进取精神的新领军者。全面发展的核心面向直指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即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使命。

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外和国内某些高校已经做出一定有效性的探索。综观国内外高校科研训练的相关模式,积极为本科生寻求科研训练的机会以及安排科研训练计划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典型代表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我国清华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科研研究机会计划: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清华大学提出的学生研究计划旨在为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1]。在上述典范的带动下,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相关模式的探索。本课题组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各高校进行了实践调研,在肯定各调研单位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本科生科研训练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还处在萌芽和摸索的状态。虽然各高校存在问题的表现层面、表现形式、表现程度上各有差异,但推敲后则不难发现,出现的问题在实质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实施中产生的共性问题

比较国内高校开展的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在意识层面,项目的参与者校方、指导教师以及参与学生存在科研训练理念认识模糊,甚至混乱的问题。某些高校的校方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训练看作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抓手,只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科研学习的一种活动;指导教师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视为承担繁重教学任务之余的调剂品,对如何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以及怎样进行相关训练缺乏系统认知;而学生对科研训练的理解为仅仅发表或提供相关的论文或报告以获取相应学分。在行为实施层面,实施科研训练项目的各高校在组织机构、实施流程等方面如出一辙,缺乏细致化的实施手段与特色性研究内容。通过解析各高校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流程发现,在项目实施之前,各高校对科研训练计划宣传形式单一,局限于院系通告或网站公示;宣传的力度不足,局限于公布政策文件而缺乏相应解读。在项目申报之前,没有组织相关项目说明会以及师生见面会,学生课题申报与教师课题指导也成为无源之水。项目申报后,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评审缺乏透明度,学生有答辩的机会却没有申诉的权利。已立项的科研训练项目,虽在规定之中有中期检查和结题环节,但缺乏日常过程的精细化操作、检查和督促。在成果体现层面,表现为对科研成果展示力度不足,经验教训总结不到位。

二、大学生零起点全程化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工程,只是简单地移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无法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简要思路是以大学生科研训练为载体,从学生大一到大四的四年学习时间系统化渗透性进行科研思维的训练。

在体系安排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应当注意以下四方面的结合:第一,注重与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结合。在设置或修改专业培养方案时将科研训练计划纳入其中,并设置相应的创新学分;第二,加强科研训练与课程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科研项目选择上着重参考与本学期所学专业知识的前沿方向及内容;第三,激励学生将科研项目与各种综合性竞赛和专业性竞赛进行有机结合,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从竞赛中得来,以期双赢;第四,结合自己所选择的科研训练方向,选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课题和指导教师,完成毕业环节的各项内容。

在实施环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艰苦、漫长的过程,只有着眼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才能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具体而言,在学生大一学年,注重对学生基本科研素养的养成。在这个阶段,培养方案中应设置信息分析与预测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锻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热点问题分析及科研思维初步养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大二学年,由于学生参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与课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或课题先行渗透,这个时期在科研训练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学生确立科研训练项目的优先性原则,即由课题决定指导教师。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可简单理解为由下而上模式。在大三学年,由于学生逐渐学习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应当注重科研训练和学生自身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进行科研训练的部门组织教师设置本专业理论前沿与实践热点课题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对相关课题进行选择。这个时期的科研训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说是自上而下模式。在大四学年,先前进行的科研训练工作已经营造出师生进行科研相得益彰的氛围,此时,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的结合水到渠成。

在科研训练的氛围凝练上,既主张科研训练过程和实验室高度融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进行相关项目实验时在实验室进行,增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同时,创造条件,激励学生将大型实验放置在社会上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科研训练的成功与否需要营造相应氛围。诸如,构建以Coffee Break和Forum为主体的交流模式。面对面的Coffee Break具有形式随意、交流自由、平等参与、广泛互动等方面的特征,此模式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灵感的闪现[3]。Forum是国外大学流行的一种教学与学术交流的方式,这种模式既能够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科研训练的一些交流,更是学生可以为研究某一项目与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的互动性极强的教学路径。

三、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有效保障

目前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平台,然而囿于各平台处于探索和初步实践阶段,此时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障。系统性的保障措施应从组织机构、制度与实施机制上进行考量。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日前实施科研训练的各高校普遍由其二级单位校团委负责实施。本文认为,应当变校团委负责为教务处主抓,增强科研训练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与毕业环节的结合度。在制度建设上,学校应系统地对科研训练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和实行一系列增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保障力。诸如,制定和实施科研训练项目管理条例、科研训练项目评审条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指南、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等规范。在实施机制上,一是建立实施科研创新培养责任机制,选派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责任人,确保科研项目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科研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并确保政策的实施,以此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活动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4]。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张帆,魏安智,王云,黄海瀛,梁宗锁.高校SRT及大学生科研素质全程化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8).

[2]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大学校训篇9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学校迎来了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级新同学,迎来了又一批追随翔宇事业,追求教育幸福的新加盟的老师,我们的这座校园增添了更多更新的活力。在此,我谨代表集团董事会向在座的每一位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刚刚加盟翔宇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军训,是同学们走进翔宇的第一课。以什么样的状态踏上新的征程,以什么样的理想开始你们新的生活,这对大家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了作风优良、训练有素的武警**中队的官兵担当教官,来给大家上好新学校、新学年的第一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承担训练任务的全体官兵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俗话说:一次军训、终身受益。军训,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团结拼搏、敢于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不仅可以学会整理内务、学会料理自己的吃、穿、用、住,学会独立生存,学会把自己融入集体,养成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作风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学习到武警官兵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作风,培养大家的国防观念。

同时,我要强调的是,当同学们跨进这座校园的时候,你们的身上就被烙上了“翔宇”的印记,无论你们是来自哪个学校,无论你们是来自哪个地方,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应该肩负起为学校的荣誉而奋斗的责任。集团取一代伟人的字来命名,就是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以总理为榜样,志存高远,扶摇万里,不羡慕笼中养鸟的安逸,不加盟檐底燕雀的舌噪,昂首向前,百折不回,俯仰天地间日月星辰沧海桑田的变迁,造就四海内卓尔超群崇高壮丽的伟业。万事开头难,起步始为艰,这一次军训,就是充满魅力的初中生活对你们的第一次考验:也许你们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自生活,也许你们会遭遇烈日骄阳,遭遇瓢泼大雨,遭遇到体力不支的情况,希望你们不要躲避,迎难而上,用你们的一言一行宣告你们的到来,展现出我们的良好精神风貌!

大学校训篇10

敬爱的党组织:

**月二十二日,大学第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党校第三分校举行,资深党员郭×老师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向我们娓娓道来。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加感受到了党的亲切与温暖。“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党的宗旨及对这一宗旨的积极实践让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郭老师的授课内容把理论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路走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诠释得淋漓尽致,历时三个小时的讲授使我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新编入党培训教程》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即三个小节。在第一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又以“党的宗旨的确立”,“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和“一代又一代的党员也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典范”三个线索进行了周密而又全面的阐明。而第二部分“执政党必须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第三部分“坚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践党的宗旨”则分别从不同的主体与不同的阶段具体提出了规划和要求。

为了更深入了解关于党的宗旨问题,我特意查阅了1944年于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上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以小见大,引用司马迁的“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以从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做实事的伟大精神中折射出整个共产党一直以来需要坚持且正在实践于生活各个方面之中的宗旨的伟大光芒。党的服务精神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国人民。

的确,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各个党员们把位人民服务以实质性的活动付诸实施,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使其得到了实惠。比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辈子时时刻刻把什么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怎样使其利益得以保证并最大化作为自己思考和奋斗的出发点,勇敢地不断创新,即使置之死地,他也会为了人民未来幸福的曙光坚持不懈而后生。他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如鲁迅笔下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样,他的每一步,每一次新的思维突破都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尽力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仅是伟人如此,就连那些甚至名字都不为人知的基层党员们也将党的宗旨深深植根于心底,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不断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让我们看看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奋战于前线而不顾自己身心俱惫的英雄之中又多少都有着光荣的党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