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提纲十篇

时间:2023-03-23 20:10:35

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1

关键词:实践 认识论 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把“人”作为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在《提纲》内首先提到,在整个旧唯物主义理论中,由于费尔巴哈仅将客观世界作为直观世界看待而并没有进行实践活动,仅将人们当成直观的主体而非实践主体,这导致相应的能动性遭到限制。[1]并且首次明确了主体必须是“感性活动”的主体,即实践的主体。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看,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来承担的,人首先作为有生命的物质实体,才能成为历史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所以,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第一个前提条件就在于他是有人身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唯心主义视作“无人身的理性”的抽象主体,实际上是存在的。然而,单纯作为物质实体,人还不足以成为主体,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确立自己的主题地位,获得社会性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此外,在旧唯物主义理论中,是由人们的自然存在角度入手,从而完成对主体内容的划分,其没能发现,如主体仅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则不能够在整个自然界占据领主地位,也就不具备成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的可能性。

费尔巴哈在针对思想客体与感性客体的区别方面进行探究时,其并没有将人类活动当作对象性活动看待。关于“思想客体”,其属于唯心主义中的客体,认为客体的创造者是精神,如此,客体便是对某类精神产物的异在于外化,这导致实际存在的物质客体被精神主体遮盖。此外,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是没有被人们的实践活动打上意志烙印的纯粹客体。自然界只不过是一种单纯被人们直观的客观对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也只是单纯的对客体的观察,直观,而不是通过实践去能动地改造它,并在改造中认识它。他提倡用纯粹的直观去观察自然和人,去发现哲学的秘密,一味的强调直观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实践的意义。所以说,费尔巴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像,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而马克思则基于大量实践,完成了对主客体之间矛盾的顺利解决,其提出“应将人类活动当作对象活动看待”的观点。主体与客体之间属于对象性联系,可以对对象进行影响的人占据主体地位,而相关对象属于客体,故客体对主体而言是对象,而主体对客体而言也属于对象。另外,马克思于《提纲》内的第三条提出:“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同,仅能将其当成是革命实践进行理解”。[2]马克思基于对主客体的确切处理,完成了对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之间联系的合理处理,并提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意味着自身与生活环境的转变。人类在各类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基于实践经验对周遭环境进行改变,完善自身,令整个客观世界依照自身需求进行转变,同时也令自身不断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趋势。

二、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关于人类认识,不管是针对自然方面,还是社会方面,均属于从低到高、从浅至深和从片面到更多的过程。但是,所有的实现成果,均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获得的,而且,仅有实践,方能令人们实现对外界的彻底认识。此外,马克思在整个《提纲》的第二条内容内首次提到,“人类应基于不断的实践完成对自身思想的证实”。[3]其将实践思想融入认识论,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观点进行明确。对各类认识或理论是否属于真理进行评判时,应基于客观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评判,而非依照主观判断进行。因此,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列主义中提出:整个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均具备自身的特征,在整个低级阶段,认识属于感性,而在高级阶段则是论理的,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阶段均属于整个认识过程。尽管感性与理性在性质方面相异,但两者却是密切结合的,可以通过实践将其进行统一。在通过大量实践后得出:对于感受到的东西,我们并不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对其的理解,仅有能够理解其的东西方能更深入的感受它。但通过感觉仅能够应对现象问题,只有运用理论方能实现对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对此类问题实施处理时,应密切结合实践。”[4]这证明,人类不但属于认识主体,还占据实践主体的地位。而由于人属于认识主体,故人类能够实现对包含自身的“感性对象”的认识,而因为人类还占据实践主体地位,故人类能够开展“感性活动”,此外,因为思想是人类独有的一类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可以得到两个结果,一是物质成果,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二是思想成果,实践的成功和失败,推动加深我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故客体或客观物质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没有社会实践,人不可能成为认识的主体,没有实践,认识也不可能进行。

三、马克思首次科学地规定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于《提纲》内的第五条内容中提出:“相比于抽象型思维,费尔巴哈更偏向于直观,其认为感性和实践无关。”[5]此外,马克思针对所有旧唯物主义中仅由客体或直观的角度对事物、现实和感性进行理解,并不将其当成感性活动看待,当成实践活动看待,由主观角度进行理解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提出。人的本质属于单纯客体,也就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他一方面脱离历史的进程,把所谓的宗教情感,如“理智、意志、感情”等等看作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存在。另一方面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他所谓的“类”是指一切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称为人性。这种只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考察人类的共同性的观点,完全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内对其进行了否定,并提出“人的本质并非属于单个人的固有抽象物,从现实来讲,其是所有社会联系的总和”[6]。马克思打破过去的观点,基于各类社会关系对人类本质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对人类认识的革命性改进。其认为对生产关系进行解析,是探究唯物史观的重点,并非所有解析过生产关系的人士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人员,仅有对所有社会联系实施分析,且界定出思想社会关系与物质社会关系,认为思想社会关系是根据物质社会关系进行决定的,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占据最基础地位的人士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人员,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人类本质也各不相同,在历史不断前进的背景下,人的本质也在逐渐转变。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正是他从社会关系入手,由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中就含有从一切社会关系中找到生产关系这个最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并把其由整个社会关系内分离出来,进而得出人类本质与历史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内部关系,在所有社会关系内,生产关系占据最重要地位,属于“决定其它所有关系的基础型关系”。[7]

四、马克思首次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旧唯物主义中,一直以个人的直观去看待社会生活,而不是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把握人和社会的本质,其认识论的根源仍在于他们不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同样也不能给无产阶级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对此马克思于《提纲》第八条内写到:“从根本上讲,所有社会生活均属于实践”笔者基于如下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质进行分析:

首先,实践在整个社会建设过程中占据基础地位。所谓社会,是指由各类社会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有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人和人的关系同自身意识之间的联系。在此类关系内,人类占据主体地位,属于整个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则是最基础关系。而不论何种联系,均是基于实践活动构建出来的,此外,通过实践还创建出各类物质与精神事务,对繁杂的社会物质机制与精神机制进行了明确,对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方法进行了确定,对人类的社会存在与意识进行了明确。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共同组成了社会矛盾,并逐渐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客观发展趋势。故实践属于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

其次,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主要由实践组成。在整个社会生活结构内,人们的实践方法主要有创建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也就是生产实践,马克思通过揭示人们的劳动生活在历史上发挥职能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在生产活动中,分解出两个相互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一步深化实践主体研究――生产力包括了生产主体与生产对象,生产关系则是生产主体与生产对象结合的社会形势,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构为“人―社会―自然”的现实具体形式,是实践主体的“亚形态”。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生产关系的改进会对社会进步造成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社会关系与社会架构的变化趋势。此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均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是对人类人质力量的对象化。

此外,创建社会关系的实践与创建精神文化的实践,其中,前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革命,而后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学实验。而此三类实践共同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也就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8]。而且,社会是指人的社会,相应的社会历史则是人类的实践历史,如抛开人与人的实践,则不能够实现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正确阐述。在实践的历史发展线索中,随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的物质改造活动和社会改造活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的展开,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物质方式的发展,社会关系体系的发展,还意味着人作为实践主体自身的发展;即可以将实践活动当作社会本质看待,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本身为线索,找出历史进步的动力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从科学的角度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综上所述,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观当作是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同时是整个提纲中的思想灵魂。马克思站在实践的高度上,总结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敢于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予以解决,更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4-45.

[2][3][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

[4].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6.

[7]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2-165.

[8]张学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理论[N].学习时报,2001-06-18(3).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2

关键词:实践 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提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显示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提纲》一文,马克思突出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它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过程,认为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反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继而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合理解释,这样就给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了空间。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同时,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尽管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地位,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是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批判》一书的第二卷《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中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繁琐的形式主义和抽象思维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做经院哲学。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3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一1846年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及后来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个文件”。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表述了新的哲学世界观。今天,我们重读这两篇光辉论著,深刻理解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怎样批判旧唯物主义,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马克思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那么提纲的第一条则可以说是提纲的核心,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既不象唯心主义哲学那样,从抽象的人类精神活动派生物的角度去理解,也不象旧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且要把人的实践活动当作真正的人的活动,当作客观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也才能理解!日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wwW.133229.Com

在十一条《提纲》中,一共有三条是从世界观方面批评旧唯物主义的。除了第一条前面阐述的外,还有第五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提纲》第九条又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事实、现实、感性”这三个词,在费尔巴哈著作中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感性的对象,其中也包括作为肉体的人,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感性就是实际存在着的。因此,在我看来,它具有和现实同样的意义”。马克思指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暴露了费尔巴哈“承认现存的东西同时又了解现存的东西。”费尔巴哈证明某物或某人同时也就是某物某人的本质。这样,事物、现实、感性的客体存在似乎就是事物、现实、感性的本质了。马克思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 工业 发展 状况的产物,是 历史 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从马克思的这些表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言而喻的是,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要求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是因为这种活动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的。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所以把它称作新唯物主义,是因为其内容的前一个方面,表明它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是一种哲学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而其内容的后一个方面则表明它是一种和旧唯物主义有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具体地发展了能动方向的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进行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是从哲学观上对旧哲学的否定,在这种新的哲学观看来,哲学的主要宗旨和功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这样,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上,也就否定了那种把世界观仅仅看成是关于世界本体的知识体系的旧哲学观。新的哲学观是应当这样理解世界观的:世界观不是人的观察世界结果的知识体系,而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它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以外的自在之物,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它强调的不是人对自在世界的顺从,而是人对外部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因此,世界观是人以自身的眼光,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对世界的理解和根本态度,世界观所反映的主要不是自在的非人世界的客观状态,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性质和状态。其功能是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全面解放提供一个最高的根据和尺度。这样理解,才能把新世界同新哲学观统一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在这种新世界观中当然包含着人们对外部 自然 世界先在性的本体论承诺,包含着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意义上的理解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人们对外部自然物质世界的一种实践态度和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和解放的价值追求。伴随着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也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已经不是去寻找世界的本源和本体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对待世界的实践态度和评价世界的实践标准,已经不是寻找世界的抽象本体,而是要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现在事物,其目的和功能是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实践的批判,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是人的生存论、发展论、解放论。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对此,马克思在完成《提纲》不久,他又与恩格斯合作一起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受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的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们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 历史 发展 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史观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 规律 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 科学 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 经济 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一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人们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又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既确认外部 自然 界的优先地位,又把人类的劳动实践看作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这样,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既同“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同“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4

[关键词]旧唯物主义;实践;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60-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研究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思考,1845年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共十一条,内容言简意赅,结构严密。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拥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历史再一次的证明了,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治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的比较和人民的选择中,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描绘了人民美好的生活,展现了祖国发展的辉煌未来,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群体的人们都应该认同,并为之努力奋斗。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的。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西欧各国已经普遍建立了机器大工业,西欧各国机器大工业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根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伴随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而给工人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无产阶级连续不断地起义和罢工,表明了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些起义和罢工虽然失败了,但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经验之一就是无产阶级的起义或罢工,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而当时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空想的,反动的,还有资产阶级的理论,封建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经过实践证明不能指导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只有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才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

(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当时亲自参加了无产阶级斗争,关在实践中逐步转变了自己立场,自觉地站到了无产阶级一边,并且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唯一能担负历史使命的现代最先进的阶级,而当时费尔巴哈远离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没能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彻底地贯彻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特定社会历史时展的产物,由一定世界观进行指导,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黑格尔哲学虽然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是与封建贵族相妥协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但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充满着辩证法。当时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费尔巴哈批判和反对黑格尔时,就如倒洗澡水时把婴儿连同赃水一起倒掉一样了,把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与唯心主义一起抛弃掉了。虽然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坚持唯心主义,这仍然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

当时马克思能亲自参加无产阶级斗争和运动,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分析地批判,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在实践中创立了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是马克思哲学创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以实践为基础,概括了认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思想。

(一)马克思剖析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世界当作被反映的客体来理解,把人作为直接或感觉到的自然物来看待,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夸大了,把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人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把实践理解为吃喝交往,把人的感性活动排除在实践领域之外。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指出应把客观世界看作人改造的对象,把作为能动的实践主体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实践也就没有认识。

(二)在认识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

唯物主义否认客观真理,总在意识本身中寻找真理标准,怀疑论以及不可知论则否认真理标准的存在。费尔巴哈把感性直观作为标准,认为直观是决定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人的认识是否与事实相符合。马克思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不仅与唯心主义相对立,与旧唯物主义也划清了界限。

(三)马克思首次在社会历史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马克思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以及各种社会理论,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被社会实践所决定并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东西。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天离开了社会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历史观之中。

三、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方法论的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它所表述的许多观点,尤其是实践观点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观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始终,实践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坚实基础。1844年2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的“彻底”,就是指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宣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应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正确地认识和妥善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支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社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反腐败等过程中,真正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和国家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大好的成果,取得了反腐败的绝对胜利。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5

关键词: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47-02

从经典出发,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探索人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促进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文本解读

(一)人是现实的人。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费尔巴哈只是从自然共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忽视了人现实本质,即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之中,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章就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要从社会属性去寻找人的共同属性。马克思进而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单个形式的个人无法在世界上存在,人类就是每个个体的集合体,在集合体的每个人都具有人类这个“类”的共同本质。此外,单个人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所谓“现实性”就是要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以及人自身处在的社会关系中出发。认识现实的人,就是要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从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条件来探索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首先是从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出发。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要把人放在具体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从每个人所处的现实的环境出发。

(二)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费尔巴哈简单地把人和人之间自然形成的感性的、独立的、抽象的关系认为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因此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更进一步解析,这种解析是基于人们共同从事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把自己认识自然的本质给了宗教,当宗教具有了人的本质后,就反过来成为统治人、支配人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其实,宗教本身也是由人组成社会后才有的。由于物质生产的社会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随着人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又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相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周围的人形成的社会关系也不相同。所以个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个人也就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中承担着多元的角色。人除了是自然中的人,更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得以存在。此外,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在社会中所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社会也是人组成的社会,这种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人是实践的人。既然人是现实中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那么联系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也构成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从现实、主体和实践去理解对象,而是把对象客体化、直观化。因此,要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就需从实践中去解读。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创造了人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材料。人类生存下来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就是进行生产,根据人们所需生产生活的资料。人们不仅由于实践而得以生存,得以成为社会人,更是由于实践而创造与人有关的其他人的生活,使其他人也得到生活所需资料。要区别的是实践活动并不等同于人的活动,只是只有人类才在活动中以实践作为形式开展生产,但是,离开实践活动人也无法生存下去。其次,实践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由于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离不开生产实践,在实践中需要与周围的条件相联系,与周围的人相联系,在这种由实践形成的联系中,人与人之间会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通过生产实践,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

二、从人自身出发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涵养,丰富自身精神。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使人的本质为人服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精神状况。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必经途径:“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中的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每个人的自身教育程度要高,知识储备要充足。所以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通过接受教育,把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提高自身的素质涵养、道德水平,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在自身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应跟上步伐,用丰富的知识去改造社会,用高贵的精神影响社会中的人。

(二)投身社会实践,参与人际交往。实践是人自身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创造人类本身。人通过实践这一过程使自在之物转化为自我之物,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了人的本质内涵。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把个人梦想变成现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同时要回到现实生活,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全球化的到来,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方式由单一变为多元,人与人交往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往,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交往。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主动与人联系交往,是人实现其本质的必要途径。

三、关于人的本质解读的当代价值

(一)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人的价值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当中,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人的价值的本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享用的关系作为实际内容的。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应的内容也不一样。个人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需通过对他人以及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因为贡献是索取、享用的前提。所以,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除了要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要在索取满足自身需要的成果后积极贡献于他人、社会、国家。

(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观与价值观紧密相连,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利益观又决定价值观,什么样的利益观支配什么样的价值观”[4]。马克思认为,对人的本质要从其现实性和社会关系上理解,所以马克思的利益观也应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理解,利益的本质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实现自身的利益,一方面要赢得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改造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某些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倾向。由于人们追逐利益的动机不一样,就会引起摩擦,均衡的利益格局发生裂变,影响社会的和谐。要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的根本利益必须是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所以,正确的利益观要求人们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的是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全球和平交往。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关系的属性。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也是共生的,是在共生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人是在共生关系中才成为社会人的,才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人[5]。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类要结成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任务组织、任何行为体的个体性发展就要考虑国际社会的整体性,考虑如何与他者共生。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今天,人类更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充满联系的世界中和谐共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各个国家和平交往,实现互利共赢。

(四)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实现了哲学立脚点的转变――“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6]。马克思正是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个人私利为基础的财产占有逻辑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才提出了“新世界观立脚点转变”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人类发展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整体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人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的,其实践活动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面解放和实现就会受到社会关系及其条件的限制。所以,要全面解放人,最根本的就是让人成为人,成为他自己,让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到人的身上。

马克思从人的各种关系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实践的人。可见,解读《提纲》的人的本质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0.

〔4〕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9.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6

论文摘要:是知性直观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还是遵循马克思从人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基本原则,进而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新 哲学 ,这是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新哲学的关键,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就应该“始终站在现实 历史 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从 现代 社会的 发展 现实出发,人的社会物质实践与人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以下两层关系,一是认识层面上的,即人们把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发展的观念和看法,也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二是透过现实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结果去追问支配这些活动及结果的价值实践观念。在这两种关于实践的观念中,前者是客观决定主观,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知)意识,后者则是社会(价值)意识改造自然与社会。两者的现实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是前者决定后者,而从变化发展的过程来讲则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因为正确的认识是建构正确价值实践观念的基础,而正确(价值)实践观念的形成又是实际正确地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现实前提。反之也一样。所以,本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这一根本原则,来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现实的重要意义,就成为彻底摆脱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束缚的唯一选择。

一马克思新哲学的起点

    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谈到这一《提纲》时所说的,“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这其中的“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正是作为理解马克思新哲学观起点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包含着十一条新思想内容的《提纲》就已经展示出马克思新哲学观的轮廓和发展线索。

    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在此,可以看到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是从现实出发来认识世界的,缺陷“只是”在于直观地仅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事物、感性,而直观的结果则是现象地、片段地、孤立地、静止地和非联系地来理解事物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这样的理解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甚至还可能导致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理解的事物、感性、现实不是真正具体的现实,而只是一种抽象的现实。这样的现实虽然也与人有关,但只是与单个、孤独的抽象的个人有关。进而就把感性的现实人为地分成抽象的自然界和抽象的社会,而不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是由人的社会和相应的自然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在人与自然的领域是唯物主义,而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领域自然也就成了唯心主义。其根源在于没有看到,当把社会作为认识对象来理解和把握时,社会及人的实践活动也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说:“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这表明,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在各自抽象地发展着自己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往往还要略胜一筹,但“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的哲学的出发点问题,也就是哲学关照的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而根据马克思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片面性的分析与批判,马克思哲学视i}中的现实,是由社会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社会的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事物有 规律 的活动,和这两种活动彼此的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实际状态共同构成的世界。而其中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是人的活动,就在于这样的活动是区别于自然事物活动的、有思想有目的的活动。所以,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相对于自然事物而言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这样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是由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的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人工(社会)自然的出现所确证的,也就是费尔巴哈所“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之所在。而真正属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其有目的有思想为特征的,也就是以人的脑力和体力所形成的合力及其外化构成了认识层面上的真正人的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是片面的,甚至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因为把表现脑力劳动的理论思维活动与人的体力劳动绝然分开很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认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关于实践活动的观念,与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支配实际活动的价值实践观念不能混为一谈,只注重前者而轻视后者,导致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相反,注重后者而忽视前者,导致了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传统哲学的这些缺陷都源自各自狭隘的哲学立场,旧唯物主义片面地理解和重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没有看到支撑这一关系的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轻视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就成为必然;唯心主义则片面地理解和重视了人的方面,没有看到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只能是抽象和虚幻的人的社会关系,因此而导致“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和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也就成为必然。

    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时代性特征,就表现在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方面,也就是主体和主观方面,以及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事物的活动和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去理解现实世界,并把现实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作为认识对象,去理解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人们借助于 科学 实验和社会调查这样的认识性实践所获得的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在认知意义上的观念和看法,同时也通过现实社会人的实践去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价值实践观念。正是这样的现实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的现实世界图景,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图景中,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之间相互的辩证关系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且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站在人的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的相互辩证关系的立场上看现实和世界,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实践活动就自然地进入了人观察现实和世界的视阂,也就是人的认识领域。因此,马克思新哲学所具有的现当代性不是把人的社会实践引人了认识论,而是站在新的立场新的高度所获得的哲学关照的新视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如果没有 工业 和商业,哪里有自然科学?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存着,而这一切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从这一段话语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物质实践这一感性现实及其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联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不是相反。

    由此看来,工业和商业活动及其结果不仅是形成科学认知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且本身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价值实践观念外化的表现。有效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正确认识这一前提条件。所以,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没有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是非常实际和深刻的。工业和商业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没有疑问的,但知性直观地把它作为整个现实世界的基础甚至是本体就违背了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原意〕因为马克思在肯定了工业和商业所导致的人工自然环境形成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原生自然的先在性。更何况真正的现实世界是由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自然所构成,不论是原生的自然事物,还是社会自然的事物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变化发展的结果,而作为社会自然存在方式的人的实践活动,不过是物质世界不同事物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而高级的表现形式而已,作为其他事物存在方式的运动形式并不会因为工业和商业的停顿而消失。相反,会表现得更加充分和完整。只不过由于有了社会自然不同于原生自然的运动变化,才使得现实世界的内容更加具有丰富和绚丽多彩的人化趋向。尽管如此,人的社会自然的变化发展不论何时都必须以不违背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生态规律为前提,更不能以破坏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社会自然。因为原生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样也是社会自然存在的根本规律。

    总之,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出发点,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既承认原生自然的先在性,又承认不脱离原生自然的社会自然属于人的特殊性,也就是既承认物质世界的本体地位,又确定由人的脑力和体力所构成的合力的感性具体的表现即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人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彻底的唯物辩证的新哲学观,就来源于对这一由各种事物所构成的差异统一世界的现实性理解。

二马克思新哲学的真理观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从这段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的意识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对原生自然的认识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在社会自然与原生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展现。也就是说,要真正的认识自然,人不可能离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得以实现;而要真正的认识社会,人也不可能离开人与自然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得以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可能分离的,所以,传统上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是现实的、具有意识的个人和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实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是通过对现实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认识来解释人的观念的形成以及人在正确认识基础上所建构的、支配人的改造性实践的(价值)实践观念,还是从观念的东西来解释人的现实社会实践活动。前者属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后者则属于传统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传统的唯心主义正是乐于撇开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去抽象地议论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现实性问题。因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里已经涉及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的现实性,也就是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问题。而唯心主义离开感性抽象地来议论人的(认识性)思维,除了空洞的议论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就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而要实现(认识性)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仅在思维的层面进行争论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就表明(认识性)思维是否正确并具有真理性,不是单纯的思维理性就能够解决的,思维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是理性和感性内在统一的结果,而感性的东西就是促进人对原生自然的认识不断深人的科学实验实践,和促进人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不断深人的社会调查实践。没有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参与,人对原生自然事物和社会自然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不断发展,同样没有这两种实践所揭示的不同事物本身的呈现,就不可能证实或证伪人的(认识性),维是否具有或不具有正确性或真理性及其现实性的力量。

    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实践及其结果,是与人的认识是否具有正确性或真理性相联系的,与人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实践相比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其功能是促进或验证人的认识,属于人的认识活动领域,所以称其为认识性实践。这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即实践活动出发而做出的客观性判断,而人的认识的正确性或真理性,正是人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的实践所揭示的客观事物本身在认知层面上的内在统一才得以完成的。这就表明,在人的认识活动领域,客观决定主观是其明显的特征。只要承认这一点,也就应该承认真理性的认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事物本身和彼此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向人的展现,哪怕是在认识性实践参与下的展现,形式与内容都不可能分离。如果真的分离了,那还有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过程。”

    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解释人的观念的东西,首先就是要从人的认识性实践出发,也就是由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这两种实践去参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生成关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观念,进而通过这两种实践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检验人们关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观念是否正确或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样,具有真理性的关于自然事物的认识就形成关于自然的科学,它的对象是原生自然的各种不同的事物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具有真理性的关于社会不同事物的认识就形成关于社会的科学,它的认识对象就是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结果,以及这种活动和结果所承载的各种人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实践是(社会)认识的基础”的命题才是成立的。它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认识的客观对象。但要注意的是,关于社会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认识层面上的关于实践的观念,这与人们在认识社会即人们现有的实践活动方式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对现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实践方式的改造意义上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是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实践观念。这一点必须要加以严格的区分,否则,还将继续为此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整体上来看,不论是 自然 事物的活动,还是社会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客观性的物质活动,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改造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对于自然事物而言,就是要改变自然事物原有的存在方式,进而满足人们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社会事物而言,就是要改变已有的不 科学 不合理的实践方式及其结果,进而满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间和谐关系的需要。两种需要必须相互匹配,协调 发展 ,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内在统一,也就是和谐社会的实现才是可能的。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就是现实社会人的价值实践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就是要在正确认识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特别是要改造现存世界一些人以破坏原生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实践方式,更要改造在自发状态下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不科学不合理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 经济 利益关系。

    马克思新 哲学 思想向人们表明,新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变革世界。而变革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实际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更为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改造性实践方面,这已直接涉及到人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感性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新哲学的价值观

    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这是此前只知道一味地解释世界的旧哲学所无法比拟的。解释世界只是解决了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也就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改造性实践活动要取得成功也必须具备相应充分的条件,这表现在主观方面,最基本的就是:第一,必须对改造的对象(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要有正确的或真理性的认识;第二,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前者属于认知理性,后者则属于实践理性,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两种表现形式。从人的现实思维活动来看,实践理性在复杂性和创造性程度上都要比认知理性高级得多。这主要体现在人工产品、模型及工程的设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政治 经济和 法律 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的设计和建立,还有具体操作程序和措施的设计等,这些设计作为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又承载着可以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改造性实践的目的。因此,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必要前提,人们的改造性实践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而且很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就成为 现代 人改造性或价值性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不论对于自然事物的改造,还是对于社会事物的改造,原理上都是一样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鳖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表明,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认识结果不能直接用于社会的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而必须在认识结果中所内涵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规范和指引下,首先进人人的实践理性思维环节,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价值)实践观念,进而在其支配和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改造自然事物和改造社会事物的生产实践和变革不科学不合理社会关系及其制度的实践。这样的实践是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实践,是产生原生自然和社会自然原来所没有的新事物的实践,正是这样的实践使人工自然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从原生自然中呈现出来,从社会自然中诞生出来。这时,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也就充分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白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所说的“环境”当然不只是指原生自然,同时也包括社会自然,而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实践理性思维环节所建构并完成的,即首先是以观念的形式呈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⑩。这其中已经显露出,在认识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性实践观念的、现实的人的认识性思维与改造性实践理性思维之间的先后及辩证关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会有现实的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改造性实践活动,进而也才会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然的人化和自然的非人化及人化的自然同时并存。

    人的改造性实践活动,即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在建构了可操作的实践观念的前提下而产生和发展的。也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哪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井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 来建造。”动物的生产和建造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生产却是超越和高于本能的实践理性的创造。它的前提是“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要正确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关系。“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人在正确认识不同自然事物尺度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实践理性的实践观念。这种实践理性的实践观念,就是现代社会具有科学性的现代技术在观念上的体现。而对各种自然事物不同尺度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结果,就是关于不同自然事物的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前者与后者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尺度,也就是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规律与人的需要的和谐统一。在这里,马克思虽然只是就人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而做的论述,但对于改造社会自然的人的活动而言,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一是认识的对象不同,一个是自然事物,一个是社会的人本身;一个是没有思想的物,一个则是有思想的人。其次是改造对象的不同,一个是可以把人的意志和想法强加上去的物,另一个则是有思想有利益需求的人。改造物是改变物的存在形式,改变人则是改变人的观念或思想。因为人的行动及其结果是受人的改造性(价值)实践观念所支配和控制的。所以,改造前者容易,而改造后者难。难怪,现实世界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及结果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及结果如此的不匹配,看来原因就在这里。

    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创立,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为人类彻底改变这样的不匹配状况指明前进的方向。当今世界已经进人全球化的 历史 阶段,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推动下,在资本无孔不人的流动过程中,使得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马克思在世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前所确立的新哲学观的立脚点,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在今天依然正确,也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哲学立场。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7

摘要: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阅读,揭示马克思怎样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由直观唯物主义走向实践唯物主义,从旧唯物主义进入新唯物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实践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对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提纲》第一条的开头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包括费尔巴哈对对象的理解方式是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费尔巴哈的哲学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他认为哲学的对象是人和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到的“对象、现实、感性”,是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常用语,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也就是与“思维”相对应的“存在”。费尔巴哈认为现实事物都是作为人的感性对象而存在的,所以“就是感性的存在,直观的存在,感觉的存在”。把客观世界看作人的感觉、直观反映的对象,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马克思尖锐的揭示了这种观点的另一面:它没有看到客观世界是人的“实践”这种“感性活动”的对象,即“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强调人属于自然界,却没有看到人也作为主体能动地改变自然界。“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所以,费尔巴哈对客观世界“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所具有的的“直观性”进行了更详细、更具体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批评说,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在这里,马克思与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认为费尔巴哈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即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世界。

二、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五条和第九条,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作了进一步的批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五条中,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斥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不满意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这样的“抽象思维”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强调哲学应该研究自然界和人这种能被人的肉体感官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是,费尔巴哈哲学对自然界和人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表现在他仅仅从直观的角度去研究自然界和人,而不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研究自然和人,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如果离开实践去研究人和人类社会必然要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考察研究人类社会的正确的出发点,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九条进一步批评说:“直观的唯物主义,既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进一步显露出来。

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费尔巴哈以为单靠直观就能认识社会和人。但是,离开实践去观察社会和人,就不能理解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社会的本质,只能把人当做孤立的个体去观察,因而“至多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的直观”。费尔巴哈面对着处于一定物质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却只把他们当作孤立的单个人去“直观”,这样就不可能认识人与社会的本质。这说明,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把直观当作认识的基础,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根本缺陷,也是其在历史观中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由于其直观性这一缺点,必然要陷入唯心史观。

首先,在《关于费尔巴哈额提纲》第三条和第四条中,我们可以发现,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实践在改造人类社会和认识人类社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人类社会,因此,虽然他不满意现存的环境,看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必要性,但却不能正确的说明改变环境、改变人的途径,反而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归结为观念的改变问题,陷入了唯心史观;宗教方面,费尔巴哈虽然揭穿了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把宗教的世界归结为世俗的世界,但却不能正确的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不仅如此,费尔巴哈力图建立一种以“爱”为核心的新宗教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从而又走向了唯心史观。

其次,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成是“感性的对象”而没有把人看成是“感性的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只是一种直观者以及可以被人直观的对象,而不是积极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主体。因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实践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你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感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还是理想化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正因为费尔巴哈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人,不懂得实践在改造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费尔巴哈只是斥诸所谓的最高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费尔巴哈把人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寄托于一种道德理想和说教,把“爱”看成是改造社会的灵丹妙药,这就使他批判一般唯心主义又走向了历史唯心主义。

四、小结

通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我们不难发现,要超越费尔巴哈建立一种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我们既要坚持“对对象、现实、感性”做客观性的理解,又要克服其对感性对象的直观的理解方式,将感性对象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在哲学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变革了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有直观的理解转变为实践的理解,引起了唯物主义哲学形态上的变革,从旧唯物主义进入新唯物主义,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这一主要缺点,建立了新唯物主义。(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8

一、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并非像动物那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实现和得到确证的。鉴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是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标志。“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的本质不仅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是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更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

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又进一步发现了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局限性,渐渐对其唯物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845年春,以批判费尔巴哈作为发挥自己理论的主要形式,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式宣告了自己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彻底决裂,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五条又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完全克服了费尔巴哈的错误,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然后又以“实践(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视角来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了从把人仅仅看作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到把人看作是“对象性活动”的转变。

二、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批评了费尔巴哈。“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这就是说,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是一种抽掉了个别性和特殊性的普遍性,它指的是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人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共同性”,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生来就有的,默默无声地潜藏在人心深处,由许多个人以纯粹的自然方式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普遍性”并不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个人应该是彼此区别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像费尔巴哈认为的那样是纯粹自然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这是由规定它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决定的。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已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解释人的本性,用实践的人代替抽象的人,强调实践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再是凝固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已转变成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发展的。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9

关键词:马克思;《提纲》;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1-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百六十多年以来,马克思在《提纲》中所阐述的重要思想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一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写作背景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就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将之作为附录予以刊出,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1]266,称这些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笔记因此而得名。《提纲》是马克思系统构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和标志。

《提纲》的写作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为了适应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指导即思想武器。1845年初,由于德国和法国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不得不离开巴黎旅居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起深入工人中间,并同工人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他们逐渐发现当时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着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还继续存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对工人阶级也有较大的影响。清算这些错误思潮,特别是从理论上批判费尔巴哈,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写作《提纲》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为了批判以往的旧哲学,阐明新的世界观的需要。费尔巴哈哲学曾对马克思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费尔巴哈并没有超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特别是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此,阐明“新唯物主义”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成为马克思阐明“新唯物主义”实质的关键任务。第三,为了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以往的哲学更多的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世界,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设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内容研读

《提纲》共十一条,篇幅不长,语言简洁,中心思想是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强调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基本观点,其中每一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把实践引入哲学领域,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他们的根本区别;第二,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把实践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变革,提出了唯物史观。

(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理解客观对象

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活动的意义,只是从直观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第二,唯心主义虽然高度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论证了认识过程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意识好的来构造和把握外部对象,但却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没有理解现实的感性活动。第三,费尔巴哈等一切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从对抽象思维的研究转到对自然界的探讨,从虚幻的绝对观念下降到现实的人,始终没有认识到革命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和哲学发展的决定意义。

(三)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提出对社会历史中重点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第一,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彻底地批判,他从实践出发考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503提出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路径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二,阐明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对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探索,提出了实践基础上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思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545社会环境和人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作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于“变革的实践”,即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第三,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及其消亡途径。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即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变革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第四,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以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人的本质的观点为我们科学地分析抽象的人性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五,阐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考察社会生活,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01。实践是人类社会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和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和基本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动物群体生活的根本区别,一切把理论引向神秘的东西都具有实践的根源。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界、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实践改造。

(四)指明了新世界观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

以往的一切旧哲学不能立足于实践去认识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他们顶多只能提供说明世界的原则,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则立足实践,从阶级基础、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等方面论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马克思的新哲学不仅要从理论上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诉诸于实践斗争,力图通过“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新世界,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即实践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根本意义是第一次全面地、总体地实现了对旧哲学的理论批判和成功超越,并针锋相对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第一,《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彻底划清了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界限,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勾画了它的雏形。第三,《提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仅具有实践性,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征。

《提纲》所阐明的关于“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实践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红线,他不仅构成完整的实践观的理论基石,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内容内在地结合起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府强调切实把实践的观点贯穿到党的一切工作之中去,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结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舍此别无其他途径。正如所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3]66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和政府进入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要破解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起点及目的,我们要立足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认识事物和社会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美好的新世界,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认真研读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的《提纲》,对于进一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10

【关键词】《费尔巴哈》;分工;交往;生产力;市民社会

从《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序言》,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马哲史上也由此引发过“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即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次巨大得人思想转变,甚至“断裂”(马尔库塞语)。是否存在早期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对立这个争论我们不在此展开,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却是我们现在要关心的问题。从1844年到18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从形成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揭示了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联,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费尔巴哈式的人道的唯物主义事实上依旧无法去更好地实践,故此他曾列下11条批判费尔巴哈的提纲,也就是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在马克思生前也是一份手稿,但在这份提纲中一个全新的历史观在马克思那里出现萌芽。到1845年10月,被马克思讽刺为“莱比锡宗教会议”的《维干德季刊》第3卷出版,《神圣家族》中批判的鲍威尔与施蒂纳进行了反批判,这应该是促成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形态》创作的一个直接动因。

而更为宏大的背景,正如马克思在为《形态》所做序言中所说,“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阶梯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青年黑格尔派的各式各样争论、费尔巴哈人本的唯物主义、肤浅空想社会主义等等理论泛滥,“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鉴于此,“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马克思恩格斯着手了《形态》以及一个全新的世界观的构建。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而其最根本的总纲式思想,集中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

所谓意识形态,是一种占据主导的思想对其区域内思想的绝对统治,它具有权威性与不可动摇性。而当时的德国,在马克思看来,显然存在着一种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禁锢着德国人的思维乃至生活。故此,他要“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展开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意识形态是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黑格尔后,绝对精神瓦解,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各个哲学家都抓住体系的某一个方面,用它来反对体系同时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但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正如在《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你在于改变世界。”一切都是意识的幻象,一切都不能改变世界。为了改变这个世界,那么就必须跳出这种意识形态的怪圈,跳出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束缚,而最为关键的,是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个全新的方向,它的历史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是被发现的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