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提纲十篇

时间:2023-03-19 04:15:59

费尔巴哈提纲

费尔巴哈提纲篇1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费尔巴哈提纲篇2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费尔巴哈提纲篇3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民群众;环境;实践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61-02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思路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的一个总清算,批判了鲍威尔的英雄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发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存在的缺陷,确立了新的哲学立场,以实践为核心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人性论;提出了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与环境辩证关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改造世界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

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确立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性与现实社会性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马克思认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一方面,费尔巴哈撇开了人的历史性来说明人的本质,他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把宗教情感固定为独立的东西,这使得“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54、恩格斯指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241另一方面,费尔巴哈没有从人的现实社会性把握人的本质,“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60,而“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现实的关系”[1]49。在关于人的本质上,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1]60,费尔巴哈对于人的考察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1]59,他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把握人的本质,便会向宗教寻求帮助,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的这一见解具有不彻底性,他认为费尔巴哈“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1]59。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本质》一书中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的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3]28他仅仅认为人是一个感性的存在,没有把人放在特定的现实社会、历史中去考察人的本质属性,实际上不仅割裂了人的意识不同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且割裂了人的精神属性与生理机体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割裂了人们的意识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因而,费尔巴哈看不到“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无法以世俗本身的矛盾为基础,也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通过直观发现“人自身”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这种感性还是没有摆脱“抽象的意识”,他讲的“主体”和“实践”仍然是抽象的,人民群众不仅仅能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历史与社会现实中能动地通过“感性活动”这一实践过程来改造世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要在一定的历史维度中去考察,“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58而马克思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从“现实的个人”的历史活动来认识人的本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二、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过分夸大“天才”人物在环境和教育中的作用最终会陷入英雄史观,提出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与环境辩证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55,这里的“唯物主义学说”主要是源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人的观点,后来为德国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继承。他们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里所讲的环境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爱尔维修说:“哲学家研究人,对象是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既取决于支配人们生活和法律,也取决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4]478紧接着他又指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马克思指出他们夸大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在教育和环境中的能动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使得改变的环境和教育又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实践在改造环境和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环境的基础。环境决定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说“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下,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统治下,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才也没有勇气;他们在性格上的这种区别,乃是这两种统治下所受的教育不同的结果”[4]465,环境决定论者认为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而改变糟糕的环境的任务落在了天才人物的身上,天才人物是天生的统治者和教育者,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由少数精英决定,受环境影响的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即少数人是改变环境的主体力量,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也认为只有依靠天才人物发现真理,自上而下改变环境才能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这陷入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没有意识到天才也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最终导致“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55,形成相应的社会等级观念,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主体正是绝大多数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环境改变人,同时人在实践中也在改变环境,人(主体与环境(客体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相互作用,它既是一种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改造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对主体影响的过程,是主体的自我改造过程,,马克思肯定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得出了革命的实践结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55

三、马克思指出了旧哲学的缺陷,提出人民群众是改变世界的主体,哲学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在功能上的区别,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1]96,而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确立了新的世界观,在功能上不仅要解释世界、发现客观规律,还要能动地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需要理论做指导,而当时哲学界出现了现实和群众相脱离的现象。马克思说:“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那种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从哲学的整个发展来看,它不是通俗易懂的;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它被当作一个魔术师,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得他们在念些什么。”[5]120而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注重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在《提纲》完成之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已经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152,这同样突出强调了科学的理论要为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服务来改造世界。马克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是源于他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力量,《提纲》对哲学理论要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实践服务的强调对旧哲学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回应。

四、结论

《提纲》是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标志,他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存在的缺陷,而且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以实践为核心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人性论。实践活动贯穿于人民群众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影响着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同样也受环境的制约,改造世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应该在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维度中去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发现人的本质属性,生产关系(交往形式是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有的特征的社会。”[7]487他还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221有关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诸多关系中去把握人的本质,发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荣震华,王太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刘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费尔巴哈提纲篇4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一个思想提纲,是马克思对自己新唯物主义的第一次描述。在短短的11条提纲中,马克思用一千多字时刻围绕“实践”这一主线,从根本上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因此,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提纲》以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里程碑身份而被视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基础。

一、《提纲》解析及实践哲学

(一)《提纲》的基本构架

《提纲》全文不足1500字,短短的十一条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全文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本点(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

《提纲》第一条开门见山对以往一切哲学进行总体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庸俗的、被动的,其主体是物而不是人。旧唯物主义的要害在于,它没有理解到现存的社会是一种自我分裂的社会,它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只有揭示了异化劳动这世俗的根源,才可能通过扬弃劳动的异化性质而建立起属于人的世界。然而自我分裂的社会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因此属人的社会要以对象化的劳动,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为基础。以往旧哲学对实践的不理解致使其不能革命批判地对待现实的世界,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定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定位和所面临的双重任务,明确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切入点――以实践为核心的认识论。他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传统哲学中如康德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在彼岸世界,马克思则坚决否定彼岸的存在,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在现实之中,真理性即现实性。

《提纲》的三至九条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概括总结传统的唯物主义理论的局限性,首次将实践观点应用于现实社会研究领域,确立了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哲学基本思路。马克思实然性的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离开社会,孤立地考察人的结果。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而不是某种远离实践的因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是实践范畴的引入,导致了哲学革命性的变革。

《提纲》最后一部分通过对比新旧唯物主义,指出哲学的价值取向在于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其功能在于指导实践。旧哲学认为“立脚点是‘市民’社会”: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在利益双方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始终存在矛盾,且属个人的私人利益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公共利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他认为国家权力如同上帝天国一样是虚幻共同体,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他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从本质上颠覆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立场,坚持要回到现实社会、回到历史当中,确定了人的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宗教,其所旨在的终究关怀是为提升人类的水平,使人由现实理解引向未来,给人一种面向未来的趋向,号召人们向共产主义迈进。他主张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仅仅认识世界还不是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纠正了哲学的功能,催生哲学体系变化。

(二)实践哲学

马克思的学说可以称之为实践哲学,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不仅包含物质生产活动,还包含人改造或创造人自身及其所处世界的一切活动。这种实践有多种规定性,如自由、创造性、感性、批判性、革命性等等。人与环境都是由人的创造性产生的人,在现实意义上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现实世界中创造着自己的存在方式,“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然而现存的社会是一种自我分裂的社会,人的自我异化导致现实世界处于分裂状态,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扬弃这种分裂。一切认识问题,无论是“抽象的思维”还是“感性的直观”,本质问题上都是实践的问题,因此新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从实践的角度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马克思将实践观念引入认识论,认为世界是由关系产生的而非由实体产生的。马克思虽然没有本体论观点,但却有本体观,他认为世界是由人和客体的关系生成的,通过认识论阐发本体观。纵观《提纲》全文,紧扣实践这一主线,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阐述了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科学的说明了人的本质。《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石,包含了新世界观的萌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尤其是我党夺取革命领导权提供理论指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之本,也是我国坚持不懈追随的活的灵魂。我国始终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仅由于时代背景的需要,更是由于其自身的强大生命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提供了契机,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创造性地将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思想。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为我国取得政权做出了巨大的功绩。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理论飞跃,为后来中国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转折的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情形,并借鉴其他社会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解决了改革开放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理论传承了思想中的实践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眼光看世界,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为新中国建设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既思想之后我国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飞跃。

“律人必先律己”,在确定中国发展战略方向之后,我国执政领导人必须进行自身的党建建设。以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在继承前两展的基础之上,确实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要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积累出的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时间推逝进21世纪,我国早已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且不断朝更高更好迈进。21世纪的中国不单单是中国的中国,更是世界的中国。面对全世界的迅猛发展,中国不仅没有落后,反而在许多领域成为世界领先。与时俱进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是确保中国继续进步的顽强力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依据,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借鉴。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采用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加大对民生、三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更加注重惠民、惠国问题。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具体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之根,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我国的发展又不断指引着我国继续向繁荣强大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3]陈波,刘俊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吴德希.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费尔巴哈提纲篇5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一1846年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及后来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个文件”。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表述了新的哲学世界观。今天,我们重读这两篇光辉论著,深刻理解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怎样批判旧唯物主义,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马克思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那么提纲的第一条则可以说是提纲的核心,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既不象唯心主义哲学那样,从抽象的人类精神活动派生物的角度去理解,也不象旧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且要把人的实践活动当作真正的人的活动,当作客观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也才能理解!日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在十一条《提纲》中,一共有三条是从世界观方面批评旧唯物主义的。除了第一条前面阐述的外,还有第五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提纲》第九条又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事实、现实、感性”这三个词,在费尔巴哈著作中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感性的对象,其中也包括作为肉体的人,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感性就是实际存在着的。因此,在我看来,它具有和现实同样的意义”。马克思指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暴露了费尔巴哈“承认现存的东西同时又了解现存的东西。”费尔巴哈证明某物或某人同时也就是某物某人的本质。这样,事物、现实、感性的客体存在似乎就是事物、现实、感性的本质了。马克思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 工业 发展 状况的产物,是 历史 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从马克思的这些表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言而喻的是,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要求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是因为这种活动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的。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所以把它称作新唯物主义,是因为其内容的前一个方面,表明它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是一种哲学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而其内容的后一个方面则表明它是一种和旧唯物主义有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具体地发展了能动方向的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进行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是从哲学观上对旧哲学的否定,在这种新的哲学观看来,哲学的主要宗旨和功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这样,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上,也就否定了那种把世界观仅仅看成是关于世界本体的知识体系的旧哲学观。新的哲学观是应当这样理解世界观的:世界观不是人的观察世界结果的知识体系,而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它所关注的不是那种以外的自在之物,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它强调的不是人对自在世界的顺从,而是人对外部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因此,世界观是人以自身的眼光,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对世界的理解和根本态度,世界观所反映的主要不是自在的非人世界的客观状态,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性质和状态。其功能是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全面解放提供一个最高的根据和尺度。这样理解,才能把新世界同新哲学观统一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在这种新世界观中当然包含着人们对外部 自然 世界先在性的本体论承诺,包含着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意义上的理解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人们对外部自然物质世界的一种实践态度和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和解放的价值追求。伴随着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也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已经不是去寻找世界的本源和本体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对待世界的实践态度和评价世界的实践标准,已经不是寻找世界的抽象本体,而是要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现在事物,其目的和功能是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实践的批判,以解决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是人的生存论、发展论、解放论。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对此,马克思在完成《提纲》不久,他又与恩格斯合作一起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受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的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们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 历史 发展 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史观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 规律 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 科学 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 经济 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一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人们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又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既确认外部 自然 界的优先地位,又把人类的劳动实践看作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这样,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既同“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同“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费尔巴哈提纲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群态)两篇文幸的分析,说明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轰终实现了其思怒 发展 第二次逆料转变,创立了 历史 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象任何理论思维(包括哲学)都是时代产物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正如所说:“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 经济 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 科学 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 工业 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的发展也是在现实的影响和参加斗争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以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就是《神圣家族》。(神圣家族)主要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清算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批判和清算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地论证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是池们在思想上彻底划清与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一切唯心主义界限的标志,为建立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但应该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没有达到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役有形成唯物史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他们不仅看到了一切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而且也看到了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于是批判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划清马克思的新观点与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观点的界限就提到了日程上。至于真正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出的。

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只以下简称(提纲》)。《提纲》共有十一条,字数不到1 sdd字。但言简意赅,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在(提纲》中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总论、分论、结论,在这三部分中,马克思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俐析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了解实践及其愈义。在《提纲》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缺陷,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池们把实践排除在人和客观物质世界之外,因此、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只能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世界,而不能变革世界。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就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且,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的唯物主义,就得出一个具有根本性质的思想: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其二,批判唯心主义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歪曲,进一步分析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念,提出马克思的实践观。马克思分析了旧唯物主义以后说:“所以,结果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即唯心主义看到了、肯定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活动的意义,但是唯心主义者把这种主观能动性只是“抽象的发展”了。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们的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他们认为精神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源泉。实质上,唯心主义者也是把实践活动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同时,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虽然不满意黑格尔式的抽象思维,从思辨哲学回到唯物主义,但他仍然没有超出旧唯物主义的范畴,仍然同旧唯物主义者一样,从被动、直观、消极的方面去把握客体。在原则上费尔巴哈虽然并没有否认实践概念,但他所说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之间有着天地之别。例如,他曾说过如此的话:暂时在一个人头脑中存在着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的东西就是实践。很显然,他所讲的实践决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是人的认识和理论活动。所以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被动的和直观的性质的揭示及其认识论根源的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表达了他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实践本身是一种“对象性们的即客观的和物质的活动,是一种不同于思想客体的感性客体;其次,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和根据,因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实践也就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再次.由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主、客体统一的基础和根据,所以必须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客观对象,即把实践的观点提升为一种客观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证明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其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解决了一些旧唯物主义所不能正确解决的社会历史问题。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马克思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思维的真理性标准以及主、客体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和人的理论的同时,对人与环境和 教育 的关系、宗教的问题、人的本质等这些长期困扰哲学认识、特别是困扰德国哲学认识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说明。在《提纲》中,马克思特别批评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按照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人的感性也应是一种实践的产物,是一个理性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运用来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就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奠定了基础。

其四,揭示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与意义。旧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一般而言都是剥削阶级的实践观,而就其哲学主张来说,又都局限于对实践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另一方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只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才能把正确地说明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结合起来,把哲学变成广大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按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去改造世界,这是新唯物主义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它同旧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也正是这种特点,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思想史变革中的伟大意义。

《提纲》虽然篇幅不大,但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在这,马克思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制定了对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具有全局意义的范畴—社会实践的范畴。这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第一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社会实践这一基本范畴作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一块“整钢”。恩格斯对这一提纲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虽然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但毕竟是作进一步研究用的提纲,这些观点还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这个任务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部巨著完成的。

(形态)这部科学巨著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思辨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特别是为了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而在1945年11月至1946年8月撰写的。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一般思想前提,把当时作为德国哲学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根本谬误和局限归结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诸代表人物的专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阐释和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其一,提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概念,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时,鲜明地提出了 哲学 与现实、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他们把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当成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并把物质生活条件”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区分出来,为唯物主义地认识社会生活和人类 历史 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在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颠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批判过程中,从正面探刻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首先,从意识的起源来阐明意识对存在的依赖性。他们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不是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主体。意识总是人的意识,它总是受人的肉体组织所制约;必须有人的存在,才会肴人的意识。只有在物质生产中,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产生语言,因而也就同时产生人的意识。其次,考察了意识是怎样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 发展 而发展。他们指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出现,特别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人类的意识就向前发展了一步。意识开始摆脱了对物质生活条件的直接的依赖关系,产生了意识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意识形式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管它多么抽象,都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东西,不能否定它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受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制约:在这.亦阐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错误的思想、意识,虽然是被歪曲了的,但它也是存在的反映。最后,他们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阐明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阐明意识的阶级性。他们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各个阶级统一的共同的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其二,论证社会生产的决定作用,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 规律 的初次表述。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 科学 地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明确论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容与实质,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物质生产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但两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徉的。首先,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总和也就预先规定了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性质。其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发展的快慢,又同生产关系的状况有关。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随若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要不,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会变成束缚他们的自主活动的侄桔。同样,生产关系是否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进步的,又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说明生产关系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完全被动的因素。因此,生产关系终归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发生“历史冲突”、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何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厉史上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而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的发生,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也就说明,征服和战争对社会的发展虽然有巨大的影响,但它们不能任意改变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时,他们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交往方式(生产关系),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 经济 形态;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揭示了每种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以及为更高一级的所有制所代替的规律性,这就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 自然 历史过程。

其三.解剖市民社会,初步阐明经济荃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同时,在深入研究 政治 经济学和解剖市民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首先,明确了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他们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而且认为上层建筑就是指在市民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国家、法以及“以及任何观念上层建筑”。其次,阐明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即指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他们又认为上层建筑不是可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自动地发生变化,尤其是象国家、法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往往有传统的势力的支持,因此,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这就说明上层建筑具有柑对独立性的特点,同时说明像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一样,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也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实现。

其四,阐明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新世界观的鲜明特点。《形态》中他们着重阐明,唯物史观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指出:唯物史观的发现“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系统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初步揭示了这些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社会的结构和厉史发展的规律。以难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间题的这种提法,表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已不只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上的科学。

费尔巴哈提纲篇7

关键词:实践;社会自由;法治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石,是人类的根本生存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点。马克思在批判和吸收黑格尔和费尔本哈实践观的基础上,创造出科学的实践观,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武器。

(一)批判黑格尔的实践

黑格尔在认识世界时,从意识或思想出发,企图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幻想着去改造现实社会。这种抽象的“绝对精神”就是黑格尔思想的起点,从而他的哲学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

费尔巴哈的实践在根本上没有超越黑格尔思想的束缚,把实践视为抽象人的活动,把实践看成是人满足自己身理需要的利己活动,把人的实践与社会历史隔离,直观的、抽象的认识社会实践。在费尔巴哈的视野里理论实践高于人的社会实践,他认为理论总是闪耀着光辉和力量,最终达到解放人类的目的。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这种贬低人的实践,最终使他的理论陷入形而上诡辩论中不可自拔。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超越

马克思突破了旧哲学的理论缺陷,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哲学发生重大的革命,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方法论和指南。

思维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在证明理论的客观性的同时,实践把理论变成直接现实,使他成为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实践是沟通“此岸”和“彼岸”的桥梁。

人类思维的实践最终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实践又能够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推动着人类的认识向前发展,最终实现人类思维的超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实践: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改变环境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相一致,这是一个革命实践问题。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人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的改变。而人是以积极的活动者和实践者的身份,在实践活动中人也改变者环境。如果具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物质因素,并且这种因素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就会发生革命的震荡。这就是说,社会环境的改变,是靠革命的实践。

人在实践活动中,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是自己受到教育,改变着人本身,改造着人自身的本质。马克思说“无论是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的意识普遍的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都必须是人们普遍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没有其他任何办法能够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

人类本质: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活动的,他总是处在这种或那种社会关系中,而不能以单个人的面目出现。这种社会关系愈到后来愈扩大,也越来越复杂。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生产关系,而且形成了思想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形成阶级关系。人是什么样的,就要把它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做综合考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以哲学作为指导能动改造世界,合理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合理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主题。人在社会生活中更能体现的是我们的社会性,因为在社会实践中的第一件事是生产实践,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变革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改造世界提供现实的力量。

三、马克思实践观对当前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我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为我们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行动的指南。

1.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途径

说“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个人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绝不会走封闭僵化的来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国建社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看一种理论对不对首先就是要看到理论本身是否有可行性,还有就是在实践中的检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群众旧社会,自己改造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解放和自由,一步一步的探索实践,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实践。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奠定基础。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用实践的思维去积极的改造世界,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理论的创新,始终保持革命性和批判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实践是深化改革的力量之源

当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我们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要打破利益僵化的藩篱,冲破阻碍我们社会发展的阻力。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全社会形成通约性的法制生活方式,积极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我们改革的实践中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加后劲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积极的探索实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社会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我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实践。

4.实践是获得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重要途径

社会自由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哪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最终目的是获得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而实现人解放的途径就是实践。在阶级社会中,我们要用具体的实践方式,比如是科技方式、革命方式以及变革生产力等具体实践,使得我们通向自由。

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处级阶段,分配方式、社会制度都还不健全,我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向前实践,这个阶段的实践还不算太成熟,但是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实践可以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积累经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实践目的是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够自由涌动,社会最终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邢S思,马列主义选读哲学[M].1989.

[2]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2005.

费尔巴哈提纲篇8

一、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并非像动物那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实现和得到确证的。鉴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是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标志。“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的本质不仅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是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更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

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又进一步发现了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局限性,渐渐对其唯物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845年春,以批判费尔巴哈作为发挥自己理论的主要形式,马克思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式宣告了自己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彻底决裂,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五条又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完全克服了费尔巴哈的错误,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然后又以“实践(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视角来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了从把人仅仅看作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到把人看作是“对象性活动”的转变。

二、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批评了费尔巴哈。“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就是说,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是一种抽掉了个别性和特殊性的普遍性,它指的是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人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共同性”,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生来就有的,默默无声地潜藏在人心深处,由许多个人以纯粹的自然方式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普遍性”并不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个人应该是彼此区别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像费尔巴哈认为的那样是纯粹自然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这是由规定它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决定的。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已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解释人的本性,用实践的人代替抽象的人,强调实践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再是凝固的、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已转变成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发展的。

费尔巴哈提纲篇9

[关键词]实践观 《提纲》 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20-02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起被看作是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的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哲学创立标志性著作。《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个“萌芽”指的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的“实践观”,有学者认为“《提纲》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朱光潜:《美学拾穗集》),“《提纲》的一个最为重大的贡献在于对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进行了彻底改造,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这些观点都反映出实践在《提纲》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对认识论、历史观等哲学基本范畴的分析,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

一、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的分析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缺点是没有找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途径,或者不承认真理存在,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也就否认检验真理的标准存在;或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没有找到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例如,费尔巴哈指出:“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者你的创造物,而是大家的创造物。那种把我和你联合起来的思想,就是真理的思想。只有这种联合才是真理的核准、标志和确证,因为联合本身就已经是真理了。”费尔巴哈认为,真理的标准就是一个群体的意见统一。这是旧唯物主义对真理标准认识不清楚的表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自己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判断,把实践和思维放在同一个范畴中来理解,弥合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对二者的割裂,从而提出了认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准则,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进展,同时也表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标准问题。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实、合理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如果不跳出认识本身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无法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具有这一功能,不能表现其自身的改变是否与认识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找到一个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媒介,既能反映主观能动性又能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实践就是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因为正是通过实践,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识才找到变为实际的可能性,才使认识世界的主观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客观结果统一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实际,并把改造的结果再同认识对比,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通过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现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目的。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联系到后来的理论继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能更加确切地说明这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二、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用实践的观点认识人c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指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说。旧唯物主义者总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一方面,“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更确切地说,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但另一方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样推论,就产生一个悖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的观点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缺陷。由于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产生、发展特别是在改变社会环境上的作用,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要想突破这个怪圈,马克思指出,就“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这部分人是“天生的教育者”,具有教育他人和改变环境的能力,是创造历史的伟大人物,社会的变革就是要靠这些伟大人物,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由部分人的观点来适配,这就陷入了“意识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马克思进一步批判性地发展了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体现在《提纲》的第六到第八条内容中,既然全部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那么宗教作为一种意识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就是说,实践是联系人与环境的纽带,对人起决定作用的环境,正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还对实践改变环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是从实践的结果界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肯定实践的作用;其次是扩大了实践对象的范围,即不仅是社会,还包括人的“自我改造”,这样就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于实践中,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通过这个一致性,最后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

三、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理解是:“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他认为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不是从孤立的单一个体来认识人的本质,而是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答案。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尽管如此,马克思并没有止步,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的本质,但是并没有继续深入地分析人的社会本质的历史属性,即实践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观的思想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本质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内涵,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有三层含义:第一,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第二,“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某一方面的具体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第三,人的本质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非孤立的。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界定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再进一步,“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最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奋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通过在这些分析界定人的本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奠定了基础。值得主义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摒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这恰恰是理解人的本质的起点,因为实践首先是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对于理解阶级社会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关系尤其是在生态危机严重的现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实践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任务不是限于理论领域,要通过实践实现“解释”到“改变”的转变。以实践为主线,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的观点与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突破了旧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指出实践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人的本质上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中的伟大作用,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和进步,奠定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

2004(02).

[2]徐长福.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3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3]陶富源.实践主导的辩证唯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4).

费尔巴哈提纲篇10

【关键词】《费尔巴哈》;分工;交往;生产力;市民社会

从《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序言》,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马哲史上也由此引发过“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即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次巨大得人思想转变,甚至“断裂”(马尔库塞语)。是否存在早期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对立这个争论我们不在此展开,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却是我们现在要关心的问题。从1844年到18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从形成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揭示了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联,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费尔巴哈式的人道的唯物主义事实上依旧无法去更好地实践,故此他曾列下11条批判费尔巴哈的提纲,也就是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在马克思生前也是一份手稿,但在这份提纲中一个全新的历史观在马克思那里出现萌芽。到1845年10月,被马克思讽刺为“莱比锡宗教会议”的《维干德季刊》第3卷出版,《神圣家族》中批判的鲍威尔与施蒂纳进行了反批判,这应该是促成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形态》创作的一个直接动因。

而更为宏大的背景,正如马克思在为《形态》所做序言中所说,“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阶梯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青年黑格尔派的各式各样争论、费尔巴哈人本的唯物主义、肤浅空想社会主义等等理论泛滥,“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鉴于此,“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马克思恩格斯着手了《形态》以及一个全新的世界观的构建。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而其最根本的总纲式思想,集中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

所谓意识形态,是一种占据主导的思想对其区域内思想的绝对统治,它具有权威性与不可动摇性。而当时的德国,在马克思看来,显然存在着一种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禁锢着德国人的思维乃至生活。故此,他要“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展开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意识形态是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黑格尔后,绝对精神瓦解,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各个哲学家都抓住体系的某一个方面,用它来反对体系同时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但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正如在《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你在于改变世界。”一切都是意识的幻象,一切都不能改变世界。为了改变这个世界,那么就必须跳出这种意识形态的怪圈,跳出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束缚,而最为关键的,是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个全新的方向,它的历史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是被发现的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