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十篇

时间:2024-04-10 16:37:13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现状调查;培训模式

一、前言

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是既能承担各类康复,又能承担特殊教育集体教学任务人才。关于“双师型”师资的研究,纵观文献,只有孙韡郡和卢红云对特殊教育“双师型”进行论述[1],作者通过对“医教结合”项目学校教师培训的实践总结,明确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着重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评价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对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江西省范围内的特殊学校50所,主要分布于全省11个地级市,分别为南昌、九江、赣州、吉安、萍乡、鹰潭、新余、宜春、上饶、景德镇、抚州,基本代表了江西省特殊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对5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人事主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2.研究工具。为全面了解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双师型”教师师资现状,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设计了《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共21道题,主要包括学校师资情况,“双师型”师资情况、培训情况等。3.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通过邮寄、培训等方式向各特殊学校人事部门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研究者进入特殊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以深入了解特殊学校“双师型”师资情况。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特殊教育学校“双师型”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的现象。2.特殊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现象。3.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教育学方面知识掌握较多,康复知识掌握不足。

四、讨论

1.特殊教育学校“双师型”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特殊教育前几十年编制不多导致的,同时特殊教育尚未在高校普及,很多师范类毕业的学生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意愿不强烈。2.特殊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现象,这主要是由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导致的。历史原因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都是从其他行业或者普小转业过来,他们本身存在学历不高,或者不是特教专业出身。现实原因特殊教育专业职后学历教育机构或者高校不多,老师们难于在学历层面得到提高。3.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教育学方面知识掌握较多,康复知识掌握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省培或者国培的主题以特殊教育知识为主,涉及的康复知识不多导致的。五、建议综合江西省“双师型”教师师资调查情况显示,要改善“双师型”的师资现状,主要在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康复技能。1.鼓励老师通过网络形式学习特教及康复知识,随着互联网普及,很多相关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面共享,特别是康复云平台的建立,更是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提供了网络学习的好机会,2015年张玉红在《特殊教育专业康复实践教学的运行困境与突围路径》中提出了康复云康复云及其在特殊教育专业康复实践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康复云在课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和现场经验探究方面的应用前景[2]。2.积极参加学校和政府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等再次学习,增加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作者所在单位为江西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连续3年承担江西省的特殊教育师资国培工作,在江西省教育厅部署下,由相关专家制定3年的系统培训计划,在这3年的培训计划中,作者参与制定了康复类培训计划并已经执行,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传统培训方式,由政府牵头,进行国培,在国培计划中,承担国培的学校设置康复类课程培训专题班,专题班的课程安排方式为一个系列的,递进,循序渐进的,包括基础班,提高班,强化班三部分,每部分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整个专题班为三期,具体的见表1。(2)采用新型的互联网+模式进行。“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3]。“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4]。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培训,老师可以不用出校门,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课程内容包括言语语言康复、听觉康复、情绪行为康复等综合康复精品课件及实训设备,虚拟实践基地。课程形式是在线基础课程,在线实践示范课程,线下特色培训课程。在线教育康复基础课程:通过在线平台提供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运动、学习板块概述的课件,帮助学员掌握综合康复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板块,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在线教育康复实践示范课程:通过提供一系列以临床实践为主的录像,以“训练方法示范及模拟、课例模拟、真实课堂”为主线,结合专家远程指导,层层递进,帮助学员提升康复技能。线下教育康复特色培训课程:主要根绝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康复,主要包括智障康复培训特色课程,听障康复培训特色课程,自闭症康复培训特色课程,脑瘫康复培训特色课程,经过基础板块学习,实践示范课堂的学习和特殊课程的培训之后,通过互联网+康复模式通过远程指导学员进行评估,制定评估方案并实施个别化训练,从而在实践操作上提高其康复技能。

参考文献:

[1]孙韡郡,卢红云.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之初探[J].学术探索,2012,(5):121-123.

[2]张玉红,黄昭鸣,刘巧云.特殊教育专业康复实践教学的运行困境与突围路径—基于智慧康复云服务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5,(11):49-55.

[3]刘芳,孙福万,王迎,等.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教育科学文摘,2015,(2):98-99.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2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查看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查看、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3

一、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发展总趋势

  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加劳德特首次对 聋校教师进行职前培训。此后,各国相继建立 了一些学校、学院和机构,对特殊教育的师资进行职前职后培训。①并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 对师资教育进行改革。近年国内外特殊教育 师资教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a)特教教师职 前培养向高学历、专业化方向发展如美国、菲 律宾等;(2)特教师资培养形式、机构多样化; a)特教师资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4)普教特 教师资培养一体化如英国;(5)培训机构与特殊 学校合作化;(6)培训课程综合化、专业化;(7) 特教教师资格和在职培训法制化。

二、特教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研究专题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和方向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的 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 现在更重视特教教师的相关学科知识、专业理 论知识、专业操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及团队 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1.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和方向

  国内有些学者对欧美等国的特教师资培 育目标和方向进行了专门研究。我国学者马 庆发研究认为,瑞士特教师资培训重心主要集 中在职业性的培训,如与障碍学生家长的合 作、社会的合作、促进意识及咨询意识等;关键 能力方面的培养,如与不同需求、异常的人打 交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参与学校发展 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未来特教师资的学习能 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己成为瑞士特教师资培 养的重心转移。②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 制定了知识和技能标准,强调“以教育对象为 中心,以理论为先导,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学校 为纽带,以促进学生发展、与社会融合为目 的”。?英国经过培训的特教教师要具备“鉴别课堂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能力,并具有 能够给予他们特殊教育的能力;掌握针对能 力、行为、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生各科教学所需 要的技能和方法。”?使普通师资培养特殊化, 特殊师资培养普通化。赵斌等人还认为,澳大 利亚重在培训直接从事各类残疾儿童教育的 特教师资。?综观各国,在强调专业理论指导 的同时,更强调理论内化后的各种能力等。

2.国内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

  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关于加强特殊教 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 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 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培养若 干名特殊教育专家。? 2001年全国第三次特殊 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部将制定特殊教育教 师资格条件,建立特殊教育专业高等自学考试 制度;重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求高 等师范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要努力培养特殊 教育高层次人才等。?除此以外,一些学者对 此也作了大量研究。杨晓等人认为,中国的特 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应为:培养有重点倾向 (按障碍类型划分)的特殊教育师资,使其具有 关于特殊教育的理念与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 需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和形成具有从事特殊 学生培养的各种关键能力,如与不同需求、异 常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诊断残疾学生障碍程度 与己有学习程度的能力等。具有对一些富有 争议的特殊教育事项作出反思并加以改进的 意识与能力。⑧马庆发也认为,特殊教育具体 目标的多元性取向,勾勒出特殊教育师资培育 的目标重心在于:培养掌握拟订一般教育目标 能力的同时,还需具备拟订特殊教育目标的功 能性的、个性化的、专业化的并适应个别差异的能力。⑨张文京还认为,一个专业只有明确 了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双方才有方向,才有 自己的定位。[⑨马庆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3月一?张文京:高师特教通识师资的养成性教育,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华国栋:小学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华*出版社20C年3]这些足以表明我国特教师资培 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己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它己不仅仅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更是国家关注 的重点。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模式研究

  在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进程中,各国的特 教师资培育模式出现了多层次、多类别、一体 化和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综观众多学者的 研究,可以把当今的培育模式概括为两大类: 职前培养模式;职后培训模式。

  1.职前培养模式

  从发展过程看,特教师资职前培养正在由 封闭式、定向型师资培养向开放式、非定向型 师资培养模式转变,同时体现出学历的多层次 性、专业的多类别性和普教特教师资培养一体 化趋势。

(1)中等学历培养模式(“专门化”或“定向” 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能使 学生较快进入临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长 于设计并完成单课课堂教学,具有学科教学能 力(张文京,2002)。如我国中等特殊教育师范 学校和部分普通师范学校特殊班直接招收初 中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各类特殊学校、特殊 班担任教师或负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辅导 工作(赵斌,2000)。瑞士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 养机构,招收持有小学、幼儿园任教证书及手 工业或家政任教资格的教师以及高中毕业生, 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特殊学校和小班或全纳 性学校任教资格证书或从事语言矫正、精神疗 法领域的工作。(马庆发,2000)。上述模式虽 然注重了特教师资的方法能力,但培养出的师 资教育教学理论广度不足,教育观念、教育判 断力及把握完整、系统的教学活动能力有限 (张文京,2002)。因而该种模式正逐步为大专或大学学历培养模式所替代。

(2)高等学历培养模式(“非定向”培养模 式)

高等学历培养模式是在综合性大学设特 教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特教系培养高等学历的 特教师资,是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 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出的师资具有较强的 教育心理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一定特殊教育 观,较能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方 向感、判断力较佳涨文京,2002)。如我国。此 外,瑞士的一些大学也设置教育学、特殊教育 学、心理学和医学等专业为特殊教育培养师 资。菲律宾的大学则培养具有理学学士学位 且修过特殊教育课程的特教师资(马庆发, 2002)。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师资虽然具有系统 的理论知识,但临床实践不足,基本功不足,进 入教育教学实践需较长时间。因此,各国都在 探索进行改革,积极増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或开 办临床学校,以期培养学生的实作能力。

(3)叠加法”培养模式

  此种职前培养模式是在普通教育师资培 育的基础上,补充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和分 门别类的特殊教育能力。这种模式的代表主 要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澳大利亚从事 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 教育,在已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特殊 教育的专业培训,且更注重实践培训和实践锻 炼(赵斌,2000)。在美国,要成为特殊教育教 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经特殊教育课程培训, 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才能担任特教教师(顾 定倩,1999)。俄罗斯也用这种模式培养盲、聋、 智力落后教育、言语矫正四个专业特教师资。1 此模式既注重了普通教育的知识、能力,又重 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方 向更明确,培养更具针对性、专业化,体现出一 种“大特殊教育”的观念,它将成为今后特教师资培养的主流模式。

2.职后培训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多种多样的模式 和途径对特教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呈现出培育 机构的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

(1)短期非学历培训

  综观历史,各个国家各种机构如大学、师 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特殊学校以及一 些民间特殊教育专业团体纷纷采用短期非学 历培训形式对特教师资进行培训。如英国除 了长期培训(正规学历培训)就是短期培训,其 主要培训课程目标是提高技能和拓展专业知 识(马庆发,2002)。澳大利亚对特教师资的培 训多是对己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学员进行各类 短期培训,并重视加强实践培训(赵斌,2000)。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规定:特殊教 育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有关其专业 领域的继续教育,以对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更新 (顾定倩,1999)。马庆发认为,这种在职培训和 继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和先 进性。

(2)长期函授学历培训

  这种模式是针对低学历不能适应时 展的特教教师的,通过这种培训来提升低学历 特教教师的理论知识、,改变其教学理念,提高 其研究、应用能力。我国华东师范大学于1997 年开始试行这一模式,为上海市培训专升本的 在职特教师资。2日本规定,在职特教教师从 教5年以上且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经验者参加 长期进修可以获得专科教师任职资格。一?

除了上述模式以外,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还 出现一些新的模式,如美国校本培训模式;英 国的特殊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模式;德国的 网络培训模式(郄海霞,2003)。日本出现短期 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山口薰,1996)。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特教师资的培育模式 上还存在不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脱离; 职前培养缺乏实作性;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 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性和专业性等。因此, 我国的特教师资在职培训应借鉴国外成功的 经验,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培训、网络 培训、特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等 模式纳入我们的研究。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课程和内容研 

  究随着特教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特教教 师的知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单一的教 学知识向诊断、评估鉴定、设计方案、教育和研 究等综合性知识结构发展。而特教教师的知 识主要是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获得的,其 丰富性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 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上。

1.课程导向模式和内容

  马庆发研究认为,世界特教师资培育课程 一般可归为五种导向模式:(1)能力本位导向的 课程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能力和专业能 力。(2)任职资格证书导向模式:通常由国家或 专业协会指定(如美国的标准要求)。(3)教师 教育一体化导向的课程模式:其内容由两种不 同的形式组成,前者课程强调系统性,后者课 程强调拓展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如英国)。(4) 儿童本位导向的课程模式:该模式除了一般规 定之外,加大治疗和矫正、运动体验和运动行 为的课程功能。(5)知识和技能并重导向课程 模式,该课程可理解为:知识的基础促进能力 的发展,能力或专业发展依赖理论的支持,使 教师从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处在一种自 觉的、主动的状态,可以应变各种情况的水平 上,如俄罗斯、瑞士的课程框架(马庆发,2002)。

2.课程结构模式和内容

  不同的国家其特教师资培育的课程结构 也不尽相同。华国栋指出,俄罗斯在课程设置 上采用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特教师资培育课 程体现出综合化倾向,即不再专为某一种特殊学生开设课程,而是针对某一类障碍开设课 程。英国的课程结构是学科专业课程+特殊 教育专业课程(华国栋,2001)。赵斌研究认为, 澳大利亚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程依据对象 来决定,其内容有极强的针对性,除一般的教 育、教学基本理论及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外, 更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职业技术课程。

上述的课程模式和内容,呈现出这样一种 趋势:国外的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特教教师的 素质;弹性越来越大;综合性和针对性、专业性 和实用性越来越强。这正是我国特教师资职 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不足的地方,它将为我国 特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法制化的研究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远程培训;职后培训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支持特殊教育”。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社会环境支持都给特殊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必然,2012年12月《教育部等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类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各种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媒手段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既是特教师资培训方式的变革,也是特殊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发展的新方向。

一、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问题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近十年得到较大的发展,借鉴普教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国培”“市培”校本培训三个层级下多种培训形式的培训体系。目前以高等院校培训、校本培训模式为主,在培训过程中多采用专家讲座和课堂授课的形式。传统的职后培训模式随着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深入开展逐渐暴露出不足。丁勇、王辉等人通过总结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特殊教育职后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机会少而不平衡;供求不平衡,培训缺乏连贯性、针对性、适用性等问题。综观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我国特教教师数量庞大,仅特殊教育学校在编教师达31937人(赵斌,2005);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特教教师的培训资源配置不均;我国根据特殊儿童程度设置不同安置方式,也出现不同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在培训需求上有所不同;特殊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科学历背景差异显著。并且特殊教育教师兼有教学、养护责任,平时工作量大,工作与培训冲突。传统的培训模式从人力物力上都难以组织难以满足一线特教教师的教学要求。

二、远程培训在特教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优势

远程培训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体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培训课程传输给受训教师的教育形式。早在1886年,东京特殊培训学校(后为早稻田大学)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就开始以函授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目前,形成了广播、电视、函授、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面向社会的远距离教育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远程培训模式,对身处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软件授课培训。1990年起,西弗吉尼亚大学通过QuickTime和RealMedia软件向无法接收到卫星讯号的地区传授重症障碍、多重障碍、早期干预等课程,来进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远程培训打破了基于固定地点和时间进行教学的传统形式,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快速、系统地丰富其教学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培训需求;通过多种媒介手段,课件,授课视频,实时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可以真正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调配方面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真正体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成为教师培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在职教师们的青睐。虽然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并没有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远程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在国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成功应用,对于我国开展特殊教育教师的正式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三、远程培训模式对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

(一)远程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拓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远程网络培训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师的培训过程发展出多种培训形式,比如网络教育、远程视频、在线学习、交流研讨等。网络的特点使得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等变得切实可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远程培训时空自由,内容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远程培训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空的自由开放,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解决了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长期存在的“工学”矛盾;二是学习对象的开放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想参加学习的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远程培训的内容包容性强,集合了各个学科、类型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类型特殊教育教师的进修需求。

(三)远程培训媒介的丰富性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远程培训利用网络多种媒介呈现出丰富的文本、音频、视频资料。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教师来说,直观经验、技能尤为重要。实地考察费用昂贵,精力有限。网络平台以更少的成本和时间,直观形象的观摩吸收到多位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四)远程培训的互动性,可持续性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连贯、有针对性的培训。远程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超越了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特教教师培训得以常规化、可持续。依托网培中心平台建立的一个长期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教学论坛、QQ群、资源库、培训班级,在培训之前,培训期间和更长的时间内,即时了解到一线特教教师的切实需求,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搜集参培学员改进的意见。参培学员还可以持续与本专业甚至跨专业的名师、同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五)远程培训的时代性、国际化特性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最新教育理念,开阔眼界。远程培训过程中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而学习者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学媒体也不再是简单的演示工具,而是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远程培训的平台集合了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培训导师,获得最权威的信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起步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学习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术视野的开阔。

四、特殊教育教师职后远程培训面临的挑战

远程培训模式对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远程职后培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特殊教育远程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远程培训中心,要尽快利用已有的各级培训服务站的内部局域网,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全国开放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结构体系。另外,为了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快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并和培训服务站进行联接,进而联入互联网。使得特教教师在自己的学校里就能参加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师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网络只是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网上课程和丰富的网上资源,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法开展下去。现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课程杂乱,且以理论培训为主,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需求。网络课程设置需要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中心、一线特教教师共同参与下协调制定。

(三)健全远程培训监督考评机制。远程培训的评价难以把握的是对人际信息交流服务、学习模型、学习效率、学员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网络教育质量测评系统成为当前的重要课程之一。远程培训应该坚持:第一,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查学员网上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作业完成的情况。第二,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要依据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也要依据制定的评优标准进行评价。

(四)整合远程培训与传统培训模式的优势。远程培训丰富了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之一。其时空分离的特性在弥补传统培训模式不足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师生分离、教管分离,必然带来教学管理的弱化,师生情感的疏离。传统培训集中授课的组织形式,正弥补了远程培训这一弱点。中国特殊教育教师远程职后培训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基于高等院校职后培训的理论支持、基于一线特殊教育学校校本培训的经验支持,整合多种培训模式的优势是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创新的发展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筱雅.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9(9).

[2]赵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现状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4).

[3]教育部.教育部等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R/OL]./edu/2012-12/14/c_124093848.htm,2012-09-20.

[4]周瑞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5]王春燕.特教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及其破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9.

[6]王辉,陈琳等.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7]陈韵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8]孙亚红.网络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9]张慈珍.“国培计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教育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J].软件导刊,2011(3).

[10]连孙喜.信息化网络教育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11]来晓瑾.大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2]曹红卫.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5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 理论基础

分类号G760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以为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因此,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理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程度不但标志着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度,而且决定着特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深入度,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中途夭折或迷失方向。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与探讨。本文试图从“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出发,来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求教于大方。

1 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

一般认为,特殊教育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特殊教育科学,二是特殊教育活动。前者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特殊教育活动;后者是社会与学校的工作。美英等国多用“special educa-fion”(即特殊教育)表示这门学科和活动,我国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一是专业或教育工作;二是学问。

将“特殊教育”作为学科与活动两种理解思路的现象存在于相关著作中,如刘全礼教授在《特殊教育导论》中将特殊教育作为活动,如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同时,又作为学科来认识,如“特殊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要依赖医学、工程学和心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它还依赖社会学、普通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它不是这些学科的大杂烩,而是有机地按照自己的系统和规律来组织相应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它本身就是科学”。

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分别作为活动、学科来理解的情况在朴永馨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有所体现,可以说,这为我们的言辩提供了术语的规范。该词典将“特殊教育”解释为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此,特殊教育理论基础之探讨可从三种不同的路向来进行,一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亦即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钱志亮从学科的视角提出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康复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五大理论基础。二是从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卢子洲从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认为,特殊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包括人道主义基础、科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三是将从学科与活动的双重视角来谈理论基础。朴永馨从学科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有其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唯物辩证法、补偿理论。

2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活动来谈理论基础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具体理论是什么(图1),这些理论既有可能单独支撑着特殊教育活动,也可能两两联合或多者融合共同作用于特殊教育活动,例如:特殊教育活动从过去单纯的医学模式或教学训练模式走向医教结合的模式就可说明这一问题。二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学科是什么(图2),严格意义上说,这里实际上谈的是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即特殊教育活动关涉到哪些学科,当然学科内部可能有些理论在支持着特殊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理论或观点,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学科,后者跨越了具体理论、观点直接来谈学科,甚或将学科先列出,再在学科中来谈具体的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注:其中T是“理论”的英文(theory)缩写,T1代表的是第一个理论基础,Tn代表的是第n个理论基础,下同。

注:D是“学科”的英文(discipline)缩写,D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理论基础,Dn代表的是第n个学科理论基础,下同;T1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一个理论基础,T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n个理论基础,如此类推,下同。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组织的程度以及发展的特性来看,组织程度低且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可主要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谈其理论基础,组织程度高且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则可从特殊教育模式的视角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2.1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可直接利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来谈具体的理论支持系统或理论依据,也可根据图2呈现的方式来先谈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再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具体支持理论,因为只有把握了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特点,才有可能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控外在的影响因素以作用于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按照特殊儿童影响因素的一般理解,一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关涉到生物学、医学;环境关涉到生态学、社会学等;教育关涉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个体主观能动性关涉到心理学、哲学等。雷江华组织编写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以及与方俊明先生合编的《特殊教育学》主要从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可将图2中下方的D1到Dn之n理解为4)分别阐述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各自学科内部对应的理论与所衍生出的具体教育教学训练模式等。其中,关于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推演之逻辑是:从特殊教育活动出发来寻找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学(训练)模式,进而找到模式所支持的不同理论或观点,最后发掘这些理论所关

涉的不同学科,但上述2本编写的教材在介绍时则从不同学科理论体系出发阐述学科的理论观点,进而阐述具体的模式。

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正如常说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一样,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导致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拓展。从特殊教育活动来看,其理论基础往往先关涉的是具体的理论或某一理论的某个方面,或多个理论,而这一个理论或多个理论又涉及到相关的学科,因此,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介绍直接将该学科作为理论基础,出现了明显中间理论断层与模式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理论基础的泛化与扩大化的倾向。

2.2 从特殊教育模式出发来寻找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模式来进行阐述,说明该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操作水平,而不是自成系统的特殊教育活动,如果用简单实践操作状态之特殊教育活动来寻找其理论的依据,就可能出现所有的学科中的相关理论都有可能成为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极易使特殊教育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进而追求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最终导致特殊教育活动的存否显得元足轻重。因此,特殊教育活动需要上升到特殊教育模式的层面来寻找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可称为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见图3)并将特殊教育模式作为特殊教育活动成熟度的标志以及特殊教育独特性的体现。当然,每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不一定就只有一种理论的支持,同样可能有多种理论的支持,根据图3推而广之则同样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中来考察模式在中间的过渡环节。

注:M是“模式”的英文(model)缩写,M1代表的是第一个模式,Mn代表的是第n个模式。

3 从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根据学科的划分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一般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学科,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概括,因此,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将最高层次的哲学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殊教育学同样也关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第三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分别分化出现的具体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医学、生理学、工程技术学等,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子学科,谈其学科基础似乎只要从其母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来探讨其理论基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现分别从学科归属与独立特性两个角度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3.1 从学科归属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已成共识,但过去特殊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附属地位也给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教育系(现在的教育学院)中,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心理系(现在的心理学院),这样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构建出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时,有人从特殊教育学所从属的教育学来看其理论基础,甚至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恰恰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既然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有同样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专业也就与教育学原理专业可以合并了,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极有可能重视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共性而忽略了特殊教育学的特殊性,进而在实践领域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抑或其它教育)混淆起来。就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设置情况来看,大体设置在教育学或心理学的下面作为子学科存在,因此,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图4)搬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后导致了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难以扎根生存。这从目前教育学子学科在院系中的设置及其地位中可窥见一斑。在二级学科纷纷成为独立的系或学院的情况下,特殊教育仍然大多作为附属学科附属在其它学科门下,或与其它二级学科联合成立独立的系,其实仍然没有摆脱依附的状况,有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无奈只好存留于特殊教育研究所。

注:图中的s是“自然科学”的英文(science)缩写,S1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n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SS是“社会科学”的英文(social science)缩写,SS1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Sn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

3.2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借鉴教育学(或心理学)比较成熟的子学科的经验,发现属于特殊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基础(见图5),摆脱特殊教育学作为依附地位的状态,既明确自身的学科归属,又能构建属于自身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探讨其理论基础,必须从过去的附属状态走向独立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从事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科充分有效的发展。

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与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极有可能将母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学科中的理论,这样会使用特殊教育学不“特”而“普”;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则从特殊教育学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发现与特殊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基础,两者的学科基础既可能有共同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中的同一理论,也有不同的学科(如医学、康复学等),也会有同一学科中的不同理论。

4 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与学科理论基础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其实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中根据语词所推演出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存在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可以组织成自恰(self-consistent,即内在一致性)的体系图(即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所包含的理论可在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中找到所对应的学科,进而将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联系起来形成自洽的体系图,如图6、图7)。图6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从属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从属学科的逻辑思维过程。图7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独立属性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推演过程。图6和图7如果考虑到特殊教育模式在中间的中介作用,可从根据图3的思路在理论与活动之间加上模式,以进一步理顺彼此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当然,特殊教育活动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可能来源多个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既可来自于一个学科,也可来自于多个学科,因此,可由图6、图7推演出众多的分图,以说明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特殊教育活动与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不是单向的被动作用关系,而是彼此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理论来源于多个学科,这样就将多个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例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也是管理学中的理论等。当然,同一个学科同样也有多个理论(图2),例如,心理学中有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建构理论等;教育学中有自由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流派。同样,理论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多重交叉关系的现象。

5 总结

结合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首先需要从规范特殊教育的语词运用开始,否则可能大家的探讨并非在同一语境下进行,即在谈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时需要首先界定“特殊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学科,否则极易游离于学科与活动的两种状态中进行无谓的辩驳,甚至是在混淆的逻辑状态下进行辩论,结果辩论得越来越糊涂,有点“你不说我还知道点,你越说我还糊涂”。当然,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工作人员在阅读相关文献著作时也需注意将“特殊教育”这一语词结合上下文的语义逻辑背景来进行解读,不然同样会出现误解或曲解。其次,要明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各自探讨的思路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中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学科背后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思考透彻。第三,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之思考其实也关涉到特殊教育学的元思考,教育学经历了从活动的教育到学科的教育学,再到理论反思的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要学会从“母”学科那里吸取营养的精华,促进“母子共荣”的学科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6

一、“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背景分析

(一)“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

2012年9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个专门针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方面,文件指出“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2]这是复合型教师培养首次出现在政策文本中,也成为近年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2014年1月教育部联合多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指出“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3]虽未明确言及“复合型”,实则指出师范生培养中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复合”。其后,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了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4]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

改革是实现特殊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路径以“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为契机所进行的特殊教师教育改革将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特殊儿童高中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科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很少或根本未涉及学科教育的相关内容,[5]所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学科背景”,在择业和专业发展方面面临一定的障碍。探索“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成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力途径。特殊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复杂性。特殊教育工作不仅需要专业化的学科教师,同时需要有康复训练师、言语矫正师、心理咨询师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如美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就包含特殊教育诊断专家、科技辅具专家、特殊教育管理者、早期干预专家等多种专业人员。[6]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为目标,却较少考虑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这一问题,各类专业人员的缺乏已成不争事实。[7]特殊教育教师康复训练能力普遍不足,康复人员受制度因素制约难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或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能力不足,难以胜任面向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在一项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需求的调研中,对康复教师的需求被排在了第二位。[8]当前特殊教育师资或康复人员培养机构中师资、环境及其他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9]也阻碍了兼具教育、康复跨学科知识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促进学科交叉,成为解决当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问题的一条路径。

(三)“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是应对融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

特殊教育发展至今,融合教育成为普通学校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能否获得适当的、有效的教育,普通教育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融合教育素养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调整普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师教育内容,确保从事随班就读班级教学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尽管多项政策中都有关于普通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设置残疾人特殊教育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的要求,但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得到落实,目前国内的普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仍相互独立。普校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并没有系统地包含特殊教育知识内容,资格证书的获得与考核很少包含特殊教育元素。因此,随班就读师资质量得不到保障,普通学校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课堂上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习需求,随班就读质量堪忧。因此,具有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教学能力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成为应对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阐释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正是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以及教师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要内容。那么,何谓“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这是“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明晰在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现实背景及未来发展趋势殊教育教师应担当何种角色?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这是解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内涵的重要依据,也是特殊教师教育改革中确定教师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

(一)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

长期以来,各界将特殊教育教师等同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实则,特殊教育教师包含了所有直接从事特殊教育的一线教师,[10]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通学校中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等。当然,目前国内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并不似西方特殊教育发展鼎盛的国家一般——各类教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分的教师队伍,学界所构想的多类型、结构合理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理论在当下也仅是构想而非现实。因此,当下国内特殊教育教师将承担着除了教育教学外的其他责任,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兼具“康复者”、“随班就读指导与推进者”等多种角色的“复合型”知识技能的专业工作者。作为“教育者”,包括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在内的各类特殊教育教师都应将此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及专业课程知识、个别化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能力、评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11]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兼具“康复者”角色,在当前康复人员不足、专业康复工作者缺乏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相关知识的现实背景下,在学校中满足特殊儿童基本的康复需要,实现教育与康复的有效结合。[12]在融合教育的推进中,特殊教育教师将成为促进随班就读的重要支持力量,成为“随班就读的指导和推进者”。在融合环境中,承担特殊儿童教学任务的普通教师是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直接实施者,兼具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是有效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基本要求。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是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及教师提供专业支持的人员,是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指导者。[13]当前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尚不完善,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中也并未设置培养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等专业人员的专业,巡回指导教师一般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担任。[14]因此,尚未进一步细分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必然承担起随班就读推进与指导的职责,为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支持。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能力,以满足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

基于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多重角色分析,“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应兼具特殊教育能力、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康复能力、普通教育能力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但是,复合型教师并非全能型教师。面对教育实践中的不同需求,对不同工作场域殊教育教师的各领域能力要求各有侧重。结合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现实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复合”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以“特教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复合为主的特殊教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的能力,还需兼具学科知识和专业基础,即了解所教学科的核心概念、结构以及研究工具,能够组织知识、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技能;能够使用一般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教学活动;能够调整学科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例如,策略性、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自理能力的各类课程),使其适用于特殊儿童。[15]当前特殊教育向高中教育及高中后教育的延伸,使得特殊教育中对学科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科教师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是,很少或根本未涉及到学科教育的相关内容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的缺陷。[16]因此,以学科教学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应朝着“特教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复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活动。这也是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所提出的要求。2.以“教育与康复”复合能力为主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与康复”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指既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又具备康复训练技能;既掌握教育学相关知识,又了解多种特殊儿童康复知识的专任教师。对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的“复合型”能力要求侧重“教育与康复”能力的复合。在当前我国轻、中度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现实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的残疾程度越来越严重,对康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因此,具有“教育和康复”能力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成为满足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与康复双重需求的主力军,加快“教育与康复”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成为解决特殊教育师生供需紧张,实现专业化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17]当然,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承担不同类型工作的教师的各领域专业能力要求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各有侧重。承担教学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扎实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及基本的“教育康复”能力;而以康复工作为主的特殊教育教师则需具备扎实的“教育康复”能力,兼具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3.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力”复合为主的特殊教育教师目前,随班就读已成为半数以上特殊儿童就学的主要方式,[18]普通师范生培养中融入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将是帮助普通教师有效应对班级中的特殊儿童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我国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格局下,大量特殊教育资源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传统隔离式教学场所的特殊教育学校将成为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将在随班就读中承担起资源教师及区域内巡回指导教师的职责。故而,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力”的复合为主的特殊教育教师就是指兼具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能力,能够满足融合教育需要的特殊教育教师。但是,在实践中,面对特殊儿童需求的多样性,实施随班就读的教师队伍也应是一个多层级的结构。[19]即,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力”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应由专业水平不同的各层级特殊教育教师构成,包括:①掌握普通教育知识技能并具备一定特殊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普通教师;②能够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跨专业、跨学科特殊教育和辅导,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专业咨询,承担校内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工作的资源教师;③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融合教育经验,对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深入研究的巡回指导教师,他们负责区域内各学校随班就读实践的督导、教师培训等工作;他们一般在需要时介入学校教育,为有困难的儿童提供专业的评估与干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总之,“复合型”这一概念既消除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藩篱、打破教育内部各领域间的隔离,也凸显了特殊教育与医学学科交叉的实践模式。“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并非集所有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教师,而是兼具某些知识技能以满足特殊儿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它是根据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实践所需,对特殊教育教师能力结构的拓展与丰富,是对当前不同工作场域中、不同职责的特殊教育教师能力结构中重要领域的突出与强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提出仅是解决当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专业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之所迫,而非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

三、“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建议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式

基于“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其培养目标也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不仅包含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养,也包含随班就读师资;不局限于“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和教育康复能力”兼具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也涵盖融合教育的生态环境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知识技能”兼具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因此,各培养机构要结合自身定位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就业区域内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现状等,准确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方式也应多样化。例如,“4+2”模式培养兼具“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和教育康复能力”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这种培养模式下,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或康复专业学生先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再借助医学院校或师范院校的教育资源学习基本教育康复知识和技能或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满足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的需求。“4+1”模式培养从事随班就读的教师或兼具“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和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先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再提升随班就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适应随班就读工作的需要;或者特殊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合作,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先学习学科知识,再接受为期一年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科教师。

(二)建立跨学科、跨院校的机构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需要来自各医学、教育学、及其他各学科专业人员的支持,也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因此,高校应整合优化各学科教师资源,建立跨学科、跨院校的机构合作机制。例如,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与医学院校康复专业建立跨院校合作,与特殊教育学校或随班就读学校合作,培养兼具“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和教育康复能力”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学科专业建立跨院系合作,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教育教学技能和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复合型教师。

(三)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领域互补的课程体系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其培养中的课程体系也应更突出模块化、综合性、选择性和实践性。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应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情况,基于优势资源互补的理念,拓展各领域课程模块,打破传统特殊教育专业固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突出综合性,注重课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整合跨学科知识技能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此外,在课程内容中突出实践导向,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在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将特殊教育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可以使用模块制、按需设计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等措施,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

(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

诚如《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要求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机构“改革培养模式”,这种改革不应仅局限于培养体制上的变革,只强调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还应从改革教学过程中去理解,“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0]“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也更为强调教师整合跨学科知识技能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是“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的重要原则。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培养机构应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多元、立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在开展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将集中授课、技能方法演示辅助、小组合作模拟实践、自我评价等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学习——实践——反馈”的有效机制,实现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另外,培养机构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实践的价值和作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应着力构建高校与社会各种机构合作的模式:建立优质校外特殊教育实践基地,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医院康复部、特殊教育康复机构为主要实践基地,将课程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聘请医学专家、康复专家、特殊学校优秀教师、心理学专家等为学生的校外导师等。通过高校教师和合作机构教师的互动交流、研究探讨,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

四、结语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特殊教育;聋哑学校;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对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已在全球开始盛行,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理念。聋哑生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觉和语言器官的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事物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并且他们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等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结构。鉴于聋哑生的视觉补偿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科目及教学内容,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于特教群体。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样化手段加大对聋哑生的感官视觉刺激,使接受教育者通过清晰、逼真的多媒体资源感受信息化教学,进而启动聋哑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更深更快理解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分析探究了翻转课堂的普及情况,并通过具体实践情况归纳了聋哑学校应用翻转课堂的有利因素。笔者希望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科学地融入到我国聋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二、特教学校聋哑生认知特殊性分析

聋哑学生由于听觉障碍而丧失语言能力,这给他们感知外界事物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导致他们只能单一地用眼睛摄取信息,因此,聋哑儿童常常会表现出缄默状态。其反应表现出迟滞或异常,其实聋哑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视觉在他们的认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观察力极其敏锐。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特殊教育领域提供了发展机遇。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特殊教育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翻转课堂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特教领域将会是一大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2006年又出版了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针对特殊教育需要,立足于教育公平,要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山西和河北省内几家聋哑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山西聋人学校、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等。问题的设置是根据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等多维度结合;聋哑学生的问卷是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习惯、信息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来设计的。主要调查对象包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数学、英语这四个科目任课教师。并对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访谈,通过实际访谈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结合各个学科自身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学校的利用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次调查计划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问卷109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6份。下面笔者将逐一对本次调查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由于从前期的数据中得知,部分任教时间较长的老师,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困难,例如: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微课程的制作等。有43.4%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老师来说,一方面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只能在课上实施翻转,达不到让学生课下观看视频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关注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多维度结合。根据所调查的10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显示:仅有11.32%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达到了预期设想;47.17%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还有少部分教师甚至觉得其效果非常差。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在特殊教育学校不可实施,只是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也表明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视频制作、答疑解惑等过程中要注意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而在课堂上,只有老师问问题,学生才能和老师有交流讨论,学生缺乏主动交流互动的机会。但是通过课上翻转,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观看视频,这样当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先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而有13.21%的老师表示翻转课堂对学生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也有极少数教师觉得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因素。存在这两种极端反应,不仅和教师授课方式存在联系,这也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由于各个学校师资条件不同,特教老师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普遍存在差异,对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应用时的理解和优势体现。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近两年来,翻转课堂在普通中小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聋哑学生缺乏自主性。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以教师课上教过的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课下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业余时间比较多。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可根据学科特点,将其恰当地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设计好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特别是对于个别学困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学习自主性都弱一些,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各类学生都加以激励,同时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适当降低要求,在课堂上交流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有利于分层教学,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的“一对多”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达到的高度也是统一要求的,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多极分化: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课堂上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获取成功;而多数学生成绩处于中等,课上时间有限他们不能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导致一些学习问题一直存在;甚至一些学困生因长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很难再坚持学习下去。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困生对于该小节知识点或者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可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进行二次学习。同时,对于那些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倡导提前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如果有个别学生有特殊情况学业耽误,教师也可以将视频和任务单独发送给学生,这样被缺少的课程也可以及时补上,这种学习方法也体现了翻转课堂最本质的初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很少能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机械;而翻转课堂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活动丰富、灵活化和个性化。课前,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小组探讨,寻求解决策略、成果汇报、参与评价等活动。因此,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模式的改革对每一个教师都会提出新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教学,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之外,还需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提出较高要求。总之,在特殊教育领域顺利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鞭策教师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对聋哑生的教育教学研究是特教领域近一两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翻转课堂应用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翻转课堂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了其教学效果,由于地域不同,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师水平差异,本研究分析情况难免存在不足。总之,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聋哑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努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在聋哑类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攀峰 张瑞 赵依 何婞媛 刘迪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2-63.

[3]王昕,.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听障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J].甘肃科技纵横,2012(6):149-151.

[4]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15.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顺应世界教师 教育发展大趋势,将教师专业化确定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自此从实践 层面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从事特殊教 育的教师,因其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需要有更多的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已有研究发现00,我国特殊教育教 师专业化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学历层次不 高,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63. 4% ; 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为主,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 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21.8% ;专业素质水平一般, 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专业态度,其次为专业知识,水 平最差的为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应是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 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历程和职业生涯发展进程。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 支持条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约有40多所高校(不包括民办高校) 开设了本科及大专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毋庸置 疑,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是密切影响特 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见表1)具 有代表性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 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课 程设置的研究,为我国特殊教师教育及特殊教育教 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经验及启示。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及其启示

  (一)现状及特点分析培养目标是人们对人才培养的规定和标准的一 种思考及认识。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对特殊教育 人才的一种需求;另一方面,它又规定了各师资培 养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内容、组织与实施。我国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都从总体目标、 素质目标和职业目标分别阐述(见表2)。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有以下特点:体培养目标也不同。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本科层次1、差异性。差异性在于各高校的定位不同,其总 与大专层次之间。如部属本科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总体目标都是培养创新型的特 殊教育人才,这与院校所定位的研究型大学密切相 关。而大专院校则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培 养的师资除了要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与素质,还需 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技能,可以胜 任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和康复工作。这是与高 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致,即“要培养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适应基层和生产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2、同一性。 各高校的总体目标不同,但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 非常相似。各校素质目标大致可总结为:掌握特殊 教育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 际工作、科研、管理的基本能力。职业目标可大致 总结为: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 育、训练、康复、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这也突出 如今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指向一 面向基层。3、特殊性与师范性并存。由于特殊教 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和特殊教育活动的复杂性,所 以在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上,既强调普通教师教育 培养的目标,同时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 更高的标准和更复杂、更特殊的要求。培养目标一 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的共性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应 有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注重专业化的发展及特 殊教育的专业水平。4、对职业道德的忽视。部分 学校强调了特殊教育师资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却只字未提。5、普、特 结合。在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还提出面向普通 教育机构培养普通教师的目标,为普通教育机构输 送一些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 —方面增大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出口,另一方面 也为普教增加特殊教育的元素,利于随班就读学生 的培养。6、专业重点倾向性。部分专科院校,在 培养中有专业重点倾向,即按照特殊学生的特殊需 要来划分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资具有能满足特 殊学生特殊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够在不同类型的特 殊教育学校及普通学校的特殊班中承担起相应教学 工作。

(二)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给予我们启示如下:

  首先,培养目标应该多样化。特殊教育专业不 仅要培养面向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而且 还应该为普通学校培养随班就读的师资以及资源教师等。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 一共有415 992名残疾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其 中,62. 41%的残疾儿童正在普通班级或普通学校 附设的特教班接受义务教育0。可见,普通学校对 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已经不能被忽视,特殊教育师 资培养必须为此做出调整。全纳教育改变的不只是 特殊儿童的学习环境,也改变了特殊教育教师的工 作环境和方式,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将 随之发生变化,如需要增强咨询意识与技巧,具备 与普通教师合作的能力,能有技巧地帮助特殊儿童 融入普通教育环境等。面对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的新挑战,我们应从培养目标入手,与时俱进,培 养出能够满足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 人才。

第二,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偏向实践取向。特殊 教育免费师范生这一身份将学生定位在将来的一线 特殊教育学校,因此应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 力,为将来的一线教学打下基础,这也应该体现在 目前的培养目标中。

第三,培养目标中应体现职业道德元素。特殊 教育是一项即崇高又复杂的育人事业,它不仅要求 特殊教育教师具备教师共有的职业道德,如高度的 责任感,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等,还应形成以爱心 为核心、以生命关怀为基本内容、以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为导向的职业操守H。美国特殊教育教师 从教资格标准H,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伦理准则, 作为与教师知识与技能并列的维度,共同构成特殊 教育教师专业化能力,并且自1995年开始制定标 准以来,随经几次修订,其中的伦理准则标准从没 变过。足可见其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因此在特殊教 育师资培养目标上,职业道德应成为不可或缺的 元素。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及其启示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本研究中所指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高校人才培 养的方式及学制。目前,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 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本科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有四 年1贯制和2 + 2两种。

四年1贯制,是指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四年学 制。目前,多数高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采用的是四 年一贯制,即入学前已经划分了专业,四年均按照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在前半段侧重于通识 课以及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后半段侧重于专业教育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分段培养模式,即前两学年和后两学年 分段培养。先以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名义统一 招生,不分专业,前两年学习通识课和学科基础 课,是基础教育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 以及意愿选择专业,完成专业学习,是专业教育和 实践能力培养阶段。

  2.大专培养模式

  国内大专院校有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 学院两种形式,两者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目前 国内的特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有十几所,大部分是 由较早建立的中等特殊师范学校升格而来。现有大 专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有两种不同学制,一是五年 制大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三年制大专, 招收高中毕业生。

五年制大专面向初中毕业生,为特殊教育学校 培养教育教学的教师。在培养过程中一般会有专业 重点倾向。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五年制大专 也逐渐显现出其弊端,主要是因为生源质量不高, 培养出来的师资学历层次低,学生被拒于就业单位 门槛之外,学生就业相对困难。因此现在有些五年 制大专招生计划在逐步压缩。

三年制大专面向高中毕业生,一般按照特殊教 育对象的类型来划分专业方向,培养有专业重点倾 向的特殊教育师资。三年制大专解决了五年制大专 生源质量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师资素质相对较高, 且由于有重点学习的专业,因此在就业中有较强的 竞争力。但是由于该模式培养周期相对较短,学生 在三年时间里既要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特殊 教育基本技能,又要进行实践,进行必要的经验积 累,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培养机构还是对 学生来说,都有不小的压力,能否真正实现其培养 目标还有待观察。另外,同期研究发现5 :目前大 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本科学历,因此专科 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启示

  首先,应真正形成开放的特殊教师教育体系。 与普通教师的师资培养“师范院校依然是我国基础 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致,我国的特殊教 育师资培养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师范教育机构进行 的,属于定向型培养,而由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特 殊教育师资,即非定向型培养的少之又少。封闭 式、定向与开放式、非定向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走向 融合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特殊教师教 育也不例外。

其次,调整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的培养目标相 适应,培养模式也应该多样化与层次化。各高校定 位不同,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培养方式也应有所调 整&]。除了已有的模式之外,还可以有以下模式。

1、‘4+2”模式。该模式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经 过4年本科阶段相关专业学习后,选择某一类障碍 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合格后授予硕士学位。该培养 模式培养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特殊教育工作人员,主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如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等, 可在康复机构从事特殊儿童矫正及康复训练工作。 2 ‘4+3”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是指特殊教育专业 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再进行三年研究 生阶段的学习。与“4+2”模式相比,这种模式 不仅重视实际应用,更注重理论的高度。这种模式 主要培养更为专门的人才,如特殊教育研究人员, 在相关研究部门从事特殊教育研究工作。3、1”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方式是高等师范院校的特 殊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合作,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 生大学本科毕业后进行为期一年的特殊教育知识培 训,使其获得特殊教育硕士学位,这种模式主要培 养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这 也是当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最为需要的教师的专业 背景,即既接受过学科专业的训练,又接受过特殊 教育专业训练。

三、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 设置分析及其启示

  (一)课程设置现状及特点分析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类型在名称 上有些差异,但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第1, 所有课程都可以按选修课和必修课进行划分。第 二,可以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 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 程三大类。此外有的高校还设置了一类教师教育课一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技 能,在本研究中将其归入学科基础课程中。

  1.通识课程

  自19世纪初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至今, 其发展历程已近两个世纪。通识教育通过为学生提 供宽广的教育基础,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态度和 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发展,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 和全面发展的人°8。国内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都开设 了大量的通识课程,通过设置这些课程来使未来的 特殊教育教师具有更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通识课程设置特点如 下:(1)相似性。由于我国教育部对各学校设置 的必修课程有明确规定,包括“两课”外语、计 算机、体育、军事类课程,它们是通识课程的主要 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高校里,这些课程就等同于 通识必修课。并且各高校学时、学分大体接近,一 般必修课程占总学分比例25%左右,选修课程占 总学分6%左右。(2)通识课不“通识”。各校在 培养目标中都提到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人才,但是在通识课程设置中,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艺术修养类的课程非常少,本研究所考 查的所有本科院校均没有此类的通识必修课。(3) 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各本科院校通识课程占 总学分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但必修课程与选 修课程的差距很大。从通识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总体 比例来看,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与发达国 家差距并不大,但是具体来看,通识必修课程占到 通识课程总量的3/4之多,而选修课程占总量的1/ 4甚至还不足,可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悬 殊之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择 业方向选择课程的自由度非常有限。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为使学生获得有关学科的基本 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进一 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在大多数高校中包括了相 关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以及教师教育课 程。此外,某些高校还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了一类 独立的课程类型,本研究将其归入教师教育课程 之内 。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 特点如下:(1)差异性。虽然学科基础课程都以 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为主,但是各学校之间课程的一 32 — 数量、学时、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相差较大。本 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课门类、数量、学分比例明显高 于专科院校,甚至有部分本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课程 占到了总学分的一半。这与本科院校大多依托教育 学院的‘‘大教育学”背景有关,有充足的资源开 设各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奠定了厚实 的、作为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学科及心理学科的 基础,所培养的师资除了面对特殊教育学校之外, 也可以在普通学校胜任教学工作。而专科院校大多 是独立的特殊教育学院“大教育学”背景的师资 较少,并且将学生的培养定位在一线特殊教育学校 的教师,因此开设的此类“大教育学”基础课程 较少。(2)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学科基础课程 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上。如个别院校培养方 案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与心理测量 归为专业必修课程;将盲文、手语等课程归为学科 基础课程,而这些课程在其他学校是作为专业必修 课程出现。可见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部结 构体系还需合理化。

3.专业课程

  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实现特殊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的主体课程,它决定着本专业的性质和水 平。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 关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国 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 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如 下:(1)广泛的差异性。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 专业课程在课程门类、学时、学分,以及所占比例 上都有较大差异。本科院校之间、专科院校之间以 及本专科院校之间这种差异均明显存在。同时,同 一学校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种类也有一定的 差别。因为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侧 重有所不同,也发展了适应自己办学水平以及学校 特色的专业课程。(2)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过 去的培养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 技能,非常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过程中强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目前,几所部属师 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均为免费师范生,他 们都将是未来在中西部从教的一线教师,因此各高 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实践技能。大多数专业必修课 程都设置了专门的实践环节,包括课堂练习和实验 操作,以及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见习等。但是与专 科学校相比,实践教学的比例仍然偏低。(3)不 完整性。表现在:①部分专科院校的专业必修课设 置不够完整,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②学科类 课程少。③以盲、聋、弱智方向课程为主。④职业 认同教育课程显见。

4.实践课程

  本研究的实践课程主要是指教育实习。教育实 习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培 养学生从教能力的重要场域。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安排有以下 特点:(1)时间短。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实 习时间一般为10周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 师范院校学生的见、实习时间约占整个学习时间的 三分之一B]。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盲教育专 业仅实习时间就为20周&0。实习时间过短可能导 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在实践中不会灵活运用理 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不熟练,甚至完全没有掌 握。(2)模式各异。各学校采取的实习模式按地 点可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体实习。按实习时间分,可 以分为集中教育实习和分段教育实习。

(二)启示

  1.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

  培养目标反映一所学校的定位,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 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不同定位的学校、同一学 校不同专业之间,课程设置应各自有所侧重,并根 据其办学层次及对师资要求的不同而调整其课程结 构。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应重视技能性、实践 性课程的开设,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校则应重视 理论性、研究性课程的设置,这样学校才能走出自 己的办学特色,并培养出具有一定规格的特殊教育 人才。而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不同 的考虑。

2.优化课程结构

  首先,注重各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如通识课 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必修与 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的比例 等。针对目前存在必修课比重偏大,选修课比重偏 小的问题,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种类与课时,使课 程更加具有弹性,增加其灵活性与多样性,也给学 生充足的自由选择空间。另外,针对课程设置中理 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的问题,应适当压缩理论课 程,增加实践课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 技能。

其次,整合课程结构,注重课程间的联系。课 程计划设计者应具备一定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使课 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能学习到系统的、 完整的知识,并能将各科知识有机联系,综合运用 于分析、研究以及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在师资培养 中不能将这些学科机械地照搬给学生,因为学科的 不同内容和教育的关联程度不同。综合化的师资培 养课程就是抽取各个学科中与教育关系密切的部 分,以教育的需要为中心将它们组织起来,目的是 让学习者在学习后能提高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和能 力,增强教育活动的科学性。特殊教育教师面对个 体差异很大的特殊儿童,需要考虑特殊儿童的具体 特点,更大程度地调整教学方法,因此教育知识综 合化程度更高。另外,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不 仅仅是单一的学科教学,甚至还需要在全纳教育学 校中充当普通教师的助手,工作的重点可能是评估 鉴定、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咨询等,因此课程需 要更多学科的综合。如何以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为 中心,将各类课程进行综合组织,体现独具匠心的 设计,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事情。

3.完善课程内容

  首先,通识课程内容应该更加“通识”。应丰 富通识课程类型,增开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文 化艺术等多种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资源,充分尊重 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具有更宽广的视 野和敏锐的思维,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扩展模块课程内容。国内的特殊教育专 业课程,主要是针对盲、聋、弱智三类学生开设的 模块课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闭症、学习障碍、 言语障碍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问题也逐渐突出。 因此应扩展模块课程类型,在专业选修课中按障碍 类型形成关于这一类障碍的课程群,在保证广度的 基础上兼顾深度,同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专业课程中增设学科教法课程。从特殊 教育学校、机构等用人单位来看,缺少能胜任具体 科目的学科课程的教师,因此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 构也应增加具体学科教学法类的课程,使毕业生能 更好的胜任具体学科的教学,从而真正提高特殊教一育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

第四,增加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理想的课程。 目前各高校中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的教育很 少通过课程来实施,基本上是由教师的日常渗透, 这一教育方式也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证实。但如 果能增加此类课程设置,采用多样的课程形式,必 将有助于培养出有较好专业思想的特殊教育师资。

4.调整教育实习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各高校教育的实习时间最少 为18周,与之相比,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相差较远, 因此可以适当的增加实习时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 应用能力及创新、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应加强对 教育实习的实践指导和效果管理。笔者建议特殊教 育专业指定实习带教老师负责管理学生实习,并且 对学生实习中的有关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以提高 实习效果;此外,也可以和固定的特殊教育学校长 期合作,并聘任其教师担任相应学科的实践导师。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9

关键词:台湾;早期疗育;特殊教育;发展迟缓儿童

一、台湾早期疗育的发展概况

1、早期疗育的概念界定

根据2004年公布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实施细则》指出早期疗育是指,“由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专业人员,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依未满六岁的发展迟缓的儿童及家庭之个别需求,提供必要之教育、咨询、治疗、转介安置与其它服务与照顾”。早期疗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对特殊儿童而言,减少障碍程度,防止二次障碍发生;对家长而言,提高特殊儿童家长的疗育水平和能力,增进家庭功能;对社会而言,可以有效地减少教育投资和社会负担。

2、台湾早期疗育的发展

1991年台北政府委托心路文教基金会办理“心路儿童发展中心”,服务0-3岁的障碍儿童,台湾第一个早期疗育中心成立。1992年,中华民国智障者家长总会成立,积极倡导相关法律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早期疗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修正的《儿童福利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要求建立早期疗育的通报系统,规定由社会、教育及医疗系统结合民间团体共同执行“发展迟缓儿童疗育转介中心实验计划”,成立鉴定中心以及早期疗育转介中心。1997年修订的《特殊教育法》提出要将学前特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的。同年,《身心障碍者保护法》,明确规定相关单位的分工、权利和职责。1999,台湾内政部儿童局成立,台湾早期疗育的工作开始朝向跨部门、多专业整合的服务模式。随后2003年颁布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法》、2004年《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了台湾早期疗育的发展。

3、台湾早期疗育的服务流程

台湾早期疗育服务流程通常包括儿童发展筛检、发展迟缓的儿童通报与转介、评估与鉴定以及提供早期疗育等服务。

(1)发展筛检

儿童发展筛检是发展迟缓儿童进入早期疗育服务系统的起点,早期疗育的契机在于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因此及早发现是整个流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采用不同的发展筛检策略。在婴幼儿时期儿童的发展筛检主要由保健单位执行。当儿童进入幼儿园以后,筛检工作就由幼儿园的保教员来执行,一般在新生入学时候定期进行筛检。

(2)通报转介

《儿童及少年福利法》第22条规定:“各类儿童及少年福利、教育及医疗机构,发现有疑似发展迟缓儿童或者身心障碍儿童及少年,应通报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讲接收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并视其需要提供、转介适当之服务”。通报转介中心在接受通报发展迟缓儿童以及疑似发展迟缓儿童的资料以后,社工人员首先建立个案资料库,其次,要与通报者确认家长是否同意通报,以及接受后续早期疗育服务的意愿,对于同意通报的个案主动走访其家庭,并开始个案服务,提供家长早期疗育的资料。对于不愿意通报的个案,提供通报者可行之策略与相关早期疗育讯息,让通报者在日常生活中,协助疑似发展迟缓儿童的家长了解早期疗育的服务和好处,进而提高早期疗育的意愿。

(3)评估鉴定

目前在台湾地区发展迟缓儿童的评估坚定工作,是由卫生署指定的“发展迟缓儿童联合评估中心”医院执行,参与联合评估的专业人员包括:小儿神经科医师、儿童心智科医师、儿童复健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眼科医师、临床心理师、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和特教人员,各专业人员根据多专业评估模式和跨专业评估模式进行评估鉴定。

4、台湾早期疗育的专业团队

台湾的早期疗育专业团队成员包括医疗体系下的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听力治疗师、视力治疗师、临床心理师、护理师、专科医师,特殊教育体系的包括特殊教育师、普通教育师、特殊教育行政人员、特教巡回访视人员、教师助理等以及及社会福体系的社会工作人员、职业辅导人员以及家长。专业人员之间往往采用多专业团队模式、专业间团队模式、跨专业团队模式和合作式团队模式。多专业团队模式是由一般的医疗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平行服务模式,各个专业人员各司其职、独立作业,分别对服务对象提供诊断、评量、制定服务计划;专业间团队模式重视团队各个专业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相互协商和商讨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拟定服务计划;跨专业团队模式是以机构和家庭为中心,突出家庭在整个团队中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中会指定一个人成为直接服务的提供者,与个案和家庭共同讨论,执行服务计划;而合作式团队模式是根据儿童和家庭所面临疗育问题和需求采取弹性模式,兼具多专业团队模式和跨专业团队模式的特性,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求。

二、台湾早期疗育发展特点

1、健全的法律保障

受西方先进国家特殊教育立法的影响,台湾在1993年、1994年通过修订《儿童福利法》、《儿童福利法实施细则》,1997年通过《身心障碍者保护法》、修订《特殊教育法》,2003年通过《儿童及少年福利法》、以及2004年《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实施细则》,在这些法律中,不但明确规定对未满6岁的发展迟缓的儿童提供早期疗育的服务,并针对早期疗育的服务方式、原则、团队合作的形式、乃至发展迟缓儿童的定义均给出了清楚的规范,同时更进一步将特殊教育学生的入学年龄向下延伸至2岁。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根据时代要求就尊重差异性以及融合教育等方面,《特殊教育法》被不断完善和修订。

2、专业的疗育团队

台湾早期疗育的服务团队由来自医疗体系、特教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个成员组成,通过专业不同的团队模式,让每个成员发挥其专业领域的职能共同致力于发展迟缓儿童的诊断康复和治疗。例如物理治疗师主要负责对特殊幼儿的肢体动作发展、身体关节活动、神经肌肉和动作平衡等方面进行诊断和训练。职能治疗师主要对特殊幼儿进行日常生活、感官动作、手眼协调能力进行训练和调整。学前特殊教师是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合格者,或是学前教育专业在校期间特殊教育修满一定学分的专业教师负责特殊儿童在幼稚园的教育活动。

3、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多元的服务模式

台湾的早期疗育形成了比较规范化制度化的服务流程,从发现、筛检、通报、转介,到评估鉴定,

早期治疗等。通过制度的规范,台湾绝大部分特殊儿童在早期都可以及时被发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台湾早期疗育的服务模式大致分为时段、在宅服务、学前特教班、特教机构/早期疗育中心及融合式幼托机构服务。多元的服务模式可以让特殊儿童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和障碍程度选择适合的服务模式,以达到最好的疗育效果。

三、台湾早期疗育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1、完善立法,增强法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早期疗育在大陆被称作“早期干预”,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并未对此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其中与早期干预相关的法律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及《残疾人教育条例》这些法律条款主要是倡导性的、号召式的,其规定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指导残疾人教育的具体实践。应当增加对于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象等概念的界定,细化早期干预评估、鉴定等相关流程,明确政府、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部门的职责和具体程序。

2、加强早期疗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团队合作

大陆目前缺乏专业的早期疗育服务人员,尤其是缺乏大量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康复机构,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老师主要来自师范院校,大多数缺乏特殊教育背景和实践,专业能力不足。大陆特殊儿童总数、特殊教育学校数量都远远多于台湾地区,但是所培养的教师数量却要低很多,所以大陆应当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建构学前特殊教育的支持体系,从质和量上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此外应当加强专业人员团队合作,针对大陆特殊儿童的家长缺乏社会和支持,幼儿园的很多教师缺乏专业医生的指导,应当结合起医疗卫生、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力量。

3、落实早期疗育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模式

大陆目前早期疗育缺乏规范的流程和体系,从特殊儿童的发现筛检到治疗,并未能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和落实。例如很多发展迟缓的儿童由于在早期表现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在缺乏专业筛检工具和评量工具的条件下,又未能落实在医疗单位尤其是幼托机构的发现及筛检,很加之多家长和老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因而造成很多特殊幼儿没能在早期得到发现和治疗,延误了疗育在最佳时期。此外,大陆应当借鉴台湾形成多元的早期疗育服务模式,政府应当进一步建设各类早期疗育机构、幼托机构,在幼儿园开设特教班,大力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万育伟、庄凤如.从医疗与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讨我国发展迟缓儿童之早期疗育制度之规划.社会发展季刊,72,48-61,1995

[2] 孙世恒.早期疗育发展迟缓儿童筛检模式之建立.中国医药大学研究计划报告,台北:中国医药大学

[3] 杨希洁.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3,(4):63-68

[4] 传秀媚等着.早期疗育.台中市:华格那企业,2009.02

[5] 周文丽、邓丽珍、慧芳.台湾早期疗育的发展与未来展望.文教新潮,2000,(4):7-12

[6] 曾红、雷江华.台湾地区特殊幼儿早期疗育的发展之路.现代特殊教育,2011,(10):42-44

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篇10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Urban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是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被称为继传统的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师计划之后的第三种教师教育模式(third-vay)。作为第三种教师教育模式,它在弥补以往教师教育模式的不足,解决城市学校的教师短缺问题,为其培养难以雇佣(hard-to-staffareas)学科的、胜任多元文化教学的合格教师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以得到奥巴马总统交口称赞的波士顿教师驻校计划(Boston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 BTR)为个案,对该计划的状况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长期以来,波士顿城市学校面临着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比如,个别学科(数学、科学、特殊教育和英语语言学习者)教师短缺、教师的多样化程度较低、将近一半的新教师在工作后前3年流失。而现有的教师培养模式又暴露出种种弊端。“这些弊端意味着它们无法培养在城市学校课堂中成功任教的教师”。因此,BTR应运而生,提出自己的使命:“基于和为了波士顿公立学校系统,招募、培养教师以及进行持续的入职指导。”BTR的教师培养过程大致分为计划的管理、驻校生的招聘和选拔、指导教师的招聘和培训、驻校学年、策略性安置驻校生和毕业生、人职指导六个部分,每个方面均制定有详细的标准。

一 “波士顿教师驻校计划”的主要特征

(一)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

如上所述,BTR将教师招募、培养和人职指导视为教师完整培养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前后紧密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拓展了教师教育的内涵,而且“它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机地统合在了一起,实现了教师培养的一体化。”BTR首先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招聘程序,选拔那些有志于从事城市学校教学工作的人员作为未来教师的候选人。一般而言,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职业转换者和社区管理者最受青睐。接下来,进入职前培养阶段,即“驻校年”(Residency Year)时期。届时,BTR将未来教师安置在中小学校,并指定一名跟随指导教师(MenlorTeacher)负责驻校生的学习指导。每周驻校生要花费4天时间在指导教师的班级中进行课堂教学体验,与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周五,驻校生参加硕士理论课程班,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理论,借助理论理解实践,有机地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驻校年结束,驻校生成为城市学校的一名正式教师,继续接受BTR为其提供的3年人职指导,旨在使其尽快成长为领导型教师。BTR贯通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做法,“体现了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

(二)领导体制的一体化

与以往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管理机构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不同,BTR成立了由学区、麻州大学教育学院和波士顿卓越计划三方组成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该计划的实施。BTR是一个专门负责领导、管理该计划实施的独立机构,拥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它不仅限制麻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该计划实施中的权力,“BTR的课程管理和教授是由其雇佣的工作人员来实施,合作伙伴麻州大学教育学院对其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在与学区的关系上,BTR设计了“一脚在内,一脚在外”(one-foot-in,one-foot-out)的体制,使其独立于学区、不被干涉。作为BTR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和安排组织教师的招聘、培养和人职教育等事宜,克服了传统教师教育模式职前和职后教育机构各自为政的弊端,保证了培养的实效。

(三)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BTR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明确,又具有较强的衔接性。BTR的教师职前培养在层次上属于学士后的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上又是一种教师资格教育,旨在使驻校生具备一个教师的“最低限度的必要资质能力”,以便驻校生在驻校年结束后能够胜任课堂教学。在驻校年期间,跟随指导教师采用“逐渐放权的方式”,驻校生在半年后要承担50%的教学任务,驻校年结束,必须能够承担100%的课堂教学工作。同时,驻校生还要接受研究生课程学习。驻校年结束后,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州颁发的初级教师资格证书和麻州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与获得“最低限制的必要资质能力”的职前培养目的相衔接,BTR将新任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作为人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学校领导角色所需要的技能和创建建设性团队的能力,使学生高效地“由新教师成长为著名的教师”。与教育目标相对应,BTR的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教学类课程为主,包括教学基础、教学计划制定、数学、科学、英语学科教学法、沉浸式英语、特殊教育、全纳教育以及适应多元文化教学需要的相关课程。BTR的入职教育课程主要有学科指导团队、基于学校的指导、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校友网络课程等。

(四)教育场所的一体化

如前文所述,创建BTR的目的在于为城市学校培养急需的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为了保证驻校生毕业生能够留在这些学校工作,BTR将驻校生未来的就业学校作为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场所,企图教会他们学区独有的教学经验、培养他们对学区的情感、提高教师的保留率。在长达1年的学习期间,他们沉浸在未来的工作学校中,学习学校长期积累的独自的课堂知识,体验学校的文化,增加对本学区环境的感情,形成适于本学区课堂教学情景的能力。据统计,有85%的驻校生毕业后选择在波士顿公立学校工作,并保持至今。

(五)教师教育者的一体化

BTR是一种由城市学区自己培养需求教师的模式,注重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学区学校教师担当该计划的教师。参与培养计划的教师主要有跟随指导教师、课程教师(Course Instructor)、现场主管(Site Director)、临床指导教师(Clinical Teacher Educator)四类教师。除临床指导教师外,其他教师均来自于学区的公立学校,大部分教师甚至是在岗教师。课程教师负责理论课程的教授,他们主要来自于波士顿辖区的大学和学院以及知识丰富的实践者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其中“大多数都是著名的、有经验的学区教师。”对跟随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成为一名跟随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至少3年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教学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兴趣、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现场主管(Site Director)由实训学校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学指导担任,大部分的现场主管仍然在职。

二 “培养期制度+新手指导期制度相衔接”的特殊教师教育模式

借鉴波士顿教师驻校计划的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特殊教师教育的现状,本人认为,“培养期制度+新手指导期制度相结合”模式可以作为我国特教教师师资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模式的含义

第一,培养期制度,是指将招聘到的新教师集中到教育资源优质的特殊教育学校挂职学习一年。期间,采用“师徒制”的方式,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当指导教师,专门承担新教师的学习指导任务。新教师一边跟随指导教师进行课堂体验式学习,一边参加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行的理论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通过考评的新教师可以授予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并正式上岗。学习期间,新教师享受见习期教师的待遇。未合格者,解除合同。此处,本人参照了林晓鸣老师在《中国教育报》上曾提出的教师培养期制度的理念。之所以倡导建立特殊教师教育培养期制度,是因为从国际上看,它符合学士后特殊教师教育模式的理念和做法;从国内特校新任教师拥有的知识结构现状看,它有助于改善其知识结构不完善的状况。从专业背景看,我国特校目前招聘的毕业生可以分为两类:非特教专业师范生和特教专业师范生,前者一般具有精深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但很少接受过特殊教育教学的专门训练,缺少特殊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相反,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特教专业(本科)教学方案普遍存在着学科教学法课程欠缺的弊端,后者毕业时虽然拥有深厚的特殊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却缺少学科教学法的知识。无论哪种情况,都有碍于毕业生及时胜任特校的教学工作。通过培养期的教育,可以使新教师欠缺的知识得以补充,知识结构得以完善,促进其尽快地胜任特校教学工作。

第二,新手指导期制度,是指正式上岗教师培养制度。即为正式上岗的教师再提供3至4年的跟踪指导,使其迅速度过“新手到老教师”的转型期,成长为著名教师。

第三,“培养期制度+新手指导期制度相衔接”。是指以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坚持阶段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开展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育,持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具体实施措施

“培养期制度+新手指导期制度相衔接”模式的实施,要求大学、特殊学校、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参与和合作,一般以省级为单位最佳。

1 建立一体化的特殊教师教育机构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构是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载体。因为,“从内容上讲,教师培训包括培养和培训两方面”,所以,建议各省可以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为本省的特殊师资培养和管理机构。为了保障师资培养和管理的效率,首先应当创建一个合理的管理体制。第一,为更好地利用大学教育资源,建议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挂靠于本地大学的特殊教育学院(系)。第二,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内部机构。首先,建立领导协调系统,由负责管理特殊教育的省教育厅特殊教育专干、地区(市、州)教育局特殊教育专干、地方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组成教师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科学预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其次,建立专家支持系统。由大学特殊教育专家、课程专家、特校骨f教师、名校长组成专家组,负责特殊教师教育计划的制订、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估等等。再次,建立特殊教师教育队伍。组建一个由特校骨干教师和大学知名教师组成的特殊教师教育团队,承担对新教师的培养任务。特别要注重选拔特校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具有专业发展渴望的、善于传授教学知识的一线教师进入特殊教师教育队伍。最后,建立考评系统。建议实施发展性评价,对培养过程实施全程监控,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对学生产生一种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确立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教师培养“主要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其获得教师资格,为进入教师队伍,获取教师职业认证做准备,它是教师任职的前提条件。”由于新教师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已经拥有了比较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缺少特殊教育学、教学法等特殊教师教育相关知识,因此,培养期的培养日标定位于使学生了解、掌握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使其形成特殊教育教师最低限度的资质能力,能够初步胜任特校教学工作。本培养曰标的达成以获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为凭证。根据教师成长规律,新手指导期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实际教学技能的提高,帮助教师迅速度过转型期,由新手成长为领导型教师。

3 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根据培养期的培养目标和新教师的知识背景,培养期的课程内容可以设置两类:一是设置以特殊教育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包括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评估、各种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和教学法、盲文、手语、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等,其服务对象为非特教专业的毕业生。另一个是设置关于学科教学法的课程体系,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及其教学法等,其服务对象为特教专业毕业生。不管哪类课程,都应当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研讨两门课程,以加强新任教师的知识运用、转化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形成。

4 以特校课堂实践教学为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来学会教学(learn how fo teach by teaching)是BTR创建的根本理由。”通过临床实践培养教师是BTR模式的基本特点。无论培养期还是新手指导期,新教师都要植根于特校的课堂,通过亲自体验来理解、运用教学知识,锻炼和形成教学能力。同时,新教师必须每周参加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理论课程学习。在理论课上,新教师在学习特殊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还要就本周在课堂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讨,寻找解决方法。在下周进行课堂体验时,他们就可以应用和验证这些方法。这种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新教师将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教师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使新任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懈地探讨、实践才能得以发展。本文只是提出了特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一个不太成熟的思路和实施轮廓,以供各位同仁商榷。至于它的科学性、详细的实施方案、可行性论证,将是我进一步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4][8]Barneit Berry, Diana Montgomery, Rachel Curtis, Mindy Hernandez,Judy Wurtzel,Jon Snyder.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Urban Teacher Residencies:A New to Recruil, Prepare and Retain Effective Teachers in High-Needs Districts[R].http//teachingqualily,org.

[2][5]bostonleacherresidency.org/program/2011-04-20.

[3][1O]Jesse Solomon. The Boslon Teacher Residency: District-BasedTeacher Education[J].Joum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9(5):478-488.

[6]UTRU Qualily Standards for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s[R].Urban Teacher Residency United,2009,2.http//utrunited.org/EE_assets/docs/2010_UTRU_Revised_Stan-dards_and_lndicators.pdf.

[7][9]屈书杰,商霄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美国“教师驻校培养计划”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10):48-52.

[11]Boston Teacher Residcncy: How It Works/lnduction.bostonteacher residency.org.

[12] http://Bostonteacherresidency.org/evenrs.

[13][14][18] Stacey Childress, CeofrMarietta,Sara Schuman.Boston Teacher Residency: Developing a Strategy for Long-term Impact[R].N9-309-043.President and Fellow of HarvardColleg,20089.http//hbspharvardedu/edu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