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十篇

时间:2023-03-17 22:50:26

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篇1

1、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层次最高的国家战略。

2、原985、211工程都是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而推行的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深刻而广泛,但这两个工程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学科建设目标不清晰等弊端,所以经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后,教育部于2016年宣布985、211相关文件失效,工程结束,将原985211高校统纳入双一流建设,改推双一流工程。

(来源:文章屋网 )

双一流大学篇2

1、双一流的双非大学名单: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2、目前“双非”一般是指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高校,又称“非双”。在“双一流”相关政策推出以前,“双非”一般指“非985、211”高校,随着双一流新政策的出台,“双非”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双非”一般是指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高校,故又简称“非双”。

(来源:文章屋网 )

双一流大学篇3

国家重点大学:以开国领袖主席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确定了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重点大学总数共有64所;也就是十年浩劫后,国务院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终确定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以上为计划经济年代的重点大学概念,现在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211工程: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定集中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中,112所高校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大学,当时除了看院校实力还要考虑地方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所以以省为单元至少有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

985工程: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目前全国共有39所高校进入了985工程重点大学建设序列,其中我国研究生考试自主划线的大学全部来自于985工程大学。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判断是否为知名高校和重点大学的关键性依据!

111计划工程:旨在抓住我国政治和经济实力迅速提高的历史机遇,推进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联合实施,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校遴选范围为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共包括69所重点大学。

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目前我国已经评审过两批,部分非211高校进入该计划并获得极大的支持,但是由于时间过短并未在社会中拥有较大影响力。

二、全面解析“158工程”要的是什么样的大学!

我们从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报道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第一,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该工程将分为“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两个方向推进,动词重点在“推动”说明是已经建设成功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尚未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中的大学或许不会成为本次的受益者。第二,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近十年来全国兴起的综合性大学理论或许将不再成为高校发展的主要指导,在未来的岁月中或许更加注重高校的专业“特色”。

目前国家教育部尚未任何相关文件,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表态中进行探讨: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在否认取消“985211工程”的时候介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微言教育”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中国特色,强调战略引领,突出绩效原则,鼓励改革创新,避免重复交叉,提高集成效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引领: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战略(如互联网+、新能源、“一带一路”等)相关高校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是否在这一轮获益。绩效原则、集成效益:高校未来将会在消除“高投入低回报”的影响上前进,故高校想在本轮战略调整中受益,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出和对实际经济产生效益。避免重复交叉:将对上述的建设高水平学科将会形成一个鲜明的挑战,由于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大批行业高校,行业高校之间的学科建设过于重复,本轮建设想必行业高校将会出现重点竞争。

苏州大学校长表示,《方案》与以往重点建设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第二,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方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什么样的大学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朱秀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具有一流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有明晰的办学使命、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出一大批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朱秀林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简单复制西方的大学模式,而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规律,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创建出凝聚着“中国元素”的世界一流大学。

“158双一流重点大学工程”与211、985工程有哪些不同?朱秀林表示,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我国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的确还存在着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相对于部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许多地方高校受制于身份限制,很难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战略上不可避免地处于发展受限的不利局面,不利于调动高校建设的积极性。朱秀林表示,与211、985相比,《方案》实现了适度开放,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学科的特色上,《方案》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随着《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必将走向一个全新的多样化发展阶段,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将交相辉映,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中国气派。朱秀林认为,《方案》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方案》提出,更多地以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作为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依据,在绩效评价方面,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为有更多的高校全方位参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人才、学科和社会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将充分激发出全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活力,为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增加了动力。

三、可以猜想,究竟哪些高校可成为“158工程双一流重点大学”?!

双一流大学篇4

1、双一流大学一定是一流学科大学;双一流学科大学不一定是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大学仅仅有42所,36所A类院校,6所B类院校。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简称“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其他学科当然也是双一流高校人才。

2、在双一流刚出来的第一年(2017年9月公布),的确很多单位招人的时候搞不清楚,限定一流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双一流大学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及其能力分解

“双师型”教师是高校对专业课教师基于时展背景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种特殊要求,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存在多方面,认为“双师”是“双证”“双职称”“双素质”“双来源”[1]68-69等的简称。无疑,多数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性,使其能较快适应未来岗位要求,实现“人岗匹配”。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要具体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厚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二是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实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不是简单的“双职称”“双证书”的叠加,也不是简单的“教师+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应该立足于“理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教学能力,又具有如同企业技术骨干一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彰显其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的理论诠释力和实践指导力。“双师型”教师必须是多种能力、多种素质的“集合体”,具体包括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双师型”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市场为导向等理念,将培塑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融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来。综上所述,笔者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历,同时具备行业实际工作技能的教育工作者。

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审视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特别强调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水平、信息能力和物流管理、规划和设计的实务能力。从物流工作流程来看,物流作业主要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因此,现代物流高级管理人才,是物流基础理论、物流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物流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凸显“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2]229-230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厚实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中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偏弱。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主要由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和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抽调而来,大部分均非科班出身,导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瓶颈,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对物流管理行业的不熟悉,对物流的基本工作流程有待深化,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讲得不深刻,也不透彻。同时,所招聘的青年教师,学历均在研究生以上,但同样存在专业不对口问题,所涉及的物流、管理、经济、营销和贸易等综合性知识相对不足。“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导致了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教学时,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倾向,出现“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其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准入概念不清。为更好地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广泛开展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方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行业的发展动态,带着教学问题到生产一线、工作一线需求解决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实施“请进来”策略,聘请物流管理企业中的骨干技术人员到校内兼职,承担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有效弥补了专业教学“理论知识宣讲多、实践技能锻炼少”的不足,形成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二元化教学团队。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兼职教师的理论诠释能力不足,熟练如何做,但机理讲不出来,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204-205;而专职教师到企业兼职,分散了教学精力,缺乏相应的配套激励措施。同时,高校内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准入概念不清,导致专职教师带着专业技能回来,却难以兑现“双师型”教师应有的“待遇”。再次,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处于动态发展中,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专业教学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技能。然而,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机会较少。更为严重的是,专业教师常常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中,身兼学生管理、教学科研、技能大赛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导致无法在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参与专门的实践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道障碍。最后,“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与评审制度“缺位”。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选派教师到校企合作物流企业中开展专业技能锻炼,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但是,作为一项工作安排,必须要有制度来支撑,体现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激励,方能激发其内在动力。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相应制度安排欠缺。同时,在教师的职称评审维度,要突出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导向,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创新实践等活动中的成绩,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标准,然而,现有的教师评审条件无法明确这些内容,缺乏制度导向,对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无益。

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最为活跃的因素,是高校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为高校打造更多的“大师级”人类灵魂工程师,并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对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拓宽师资来源,优化师资结构

在人才招聘上,要面向国内外重点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在学历要求研究生以上,强调“科班出身”,或者专业的高度相关性,在招聘过程中对竞聘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同时,在教学第一年度实施“人才培优”计划,即少安排教学任务、多安排教学观摩和实践锻炼,增强其教学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建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库”“专家库”“大师库”[4]232-234,积极补充优质兼职师资,优化师资结构,注重聘请其他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到本校兼职,强化校际师资交流。此外,按照“补强短板”的原则,加大对物流管理企业具有丰富实践技能和经验的高级技术骨干到校担任实训教师,确保学生熟悉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流程,解决好“怎么做”的根本教学问题。

(二)完善培训渠道,提升师资能力

增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拓宽培训渠道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渠道:一是强化校内培训,充分利用校内优质师资资源,如“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以“导师制”的形式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名师的“传、帮、带”效能;以“引进来”的方式把企业物流管理行业专家到校内讲学,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观摩,促进其综合能力成长。二是开展校企实践。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选派教师骨干到物流管理企业生产一线挂职、定岗锻炼,通过与企业技术骨干“结对子”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对人才能力需求,使其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市场导向。三是注重教学进修。选派教师参与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国培、省培或市培计划,使其能在专业的培训中实现理论知识系统化和实践能力操作化,积极与国外一流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共同签订师资培养协议。

(三)打造教学平台,强化产教融合

教学平台是“双师型”师资综合能力成长的有力载体。基于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优势,建立教师职业成长的教学基地,使专业教师熟悉物流管理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和新工艺等专业技能。在实施学生“定岗实习”的同时,让教师走入生产一线、岗位一线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构建项目演练、产学研结合以及研发共同体的“双师型”师资力量培养体系。教师把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企业骨干一起制定相应的教学项目并进行演练,及时将演练成果搬进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采用任务型学习模式,教师带着教学任务进企业学习,把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细化到产学研结合、研发共同体具体实践中,实现研发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最终助力“双师型”师资建设。

(四)健全建设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相配套的政策制度引领,着力于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和建设制度。从激励机制层面,健全“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育人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训激励政策[5]155-157,包括课题立项、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职称评定的优先考虑等,同时,在引进物流管理专业优先人才过程中给予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进而激发其内在动力,激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师资建设制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教师入职与专项培训、人才引进与聘用、资格申请与认证、管理与待遇和考核与奖惩等,通过制度的落实引导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注重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内容性评价和实践能力、社会服务奉献力评价,引入量化考核,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并把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晋级和奖励评优的重要依据,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标尺。

结语

总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之策,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需求,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拓宽师资来源、完善培训渠道、打造教学平台、健全建设制度等方面着力,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为高校实现永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鸣.基于职教集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职业,2018(22).

[2]王冬冬,姜华,郭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

[3]徐国喜,林喜庆,林苏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才智,2015(24).

双一流大学篇6

作为“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创造了东亚奇迹。新加坡不仅能直接吸收西方的信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而且也能与东方的文化传统结合得很好。新加坡的发展如此迅速,与其所具有的语言优势是分不开的。

(一)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原因

1.实行双语教育是促进各民族沟通的需要。新加坡国土面积为633平方公里,人口约321万人,其中华族占77%,其他种族占23%,是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新加坡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后三种又称为母语。自英殖民地时期,新加坡有4种学校:即英文学校、华文学校、马来语学校和印度学校,而在不同学校中都教授英语,可以说,英语就是维系不同民族思想感情的共通语言。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采用了“英语为本”的双语政策,即以英语作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第一语言;同时还应学习自己的母语。1987年以前,新加坡中小学主要有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英语校和以母语为教学语的学校,如华校、马来学校、印度学校等等。1987年新加坡政府作出了所有的学校必须采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并同时保留学习母语的双语决定。新加坡双语政策的推行,有助于减低民族间由于语言而引起的矛盾与纠纷,从而保留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2.实行双语教育有利于新加坡加强同中西方的联系。新加坡是个精英主义国家。新加坡政府认为,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才就是新加坡的重要资源,新加坡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才能取得繁荣,因此,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新加坡不但实行分流教育制度,还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李光耀在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政论坛上就新加坡政府选择英语为行政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问题时指出,“在新加坡建国初期,周围的国家都选择母语作为工作语言,新加坡政府却决定用殖民时代已经开始使用的英语,结果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优势,让我们能够跟世界顶尖的教育学府合作联办课程,建立了新加坡作为教育枢纽的地位。”由于英语是国际间通用的语言,双语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保持了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另一方面能够高起点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培养与世界接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同新加坡经贸往来和民间教育往来的不断增加,双语教育无疑会使新加坡在了解中国、开展贸易方面较其他国家更具备语言优势。

(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体制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分流。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为能力分流体制,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学后教育、大学教育4个层次。语言分流在小学教育阶段完成。小学教育第一阶段前3年的课程主要以语言学习为主。3年级结业时,按统考成绩分流进入正常双语课程,学生分别进入第二阶段的普通双语流、延长双语流和单语流。参加双语课程的学生在通过小学毕业考试后进入中学阶段,单语课程的学生在3年级进入分流后要进行5年的学习,并参加全国性小学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职业和工业训练局学习职业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与语言分流制度并存的是转流的可能性,学生可以在语言流之间进行转换,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课程与他们的能力相适应。语言分流之后的双语学生将接受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更高层次的教育。

2.重金聘请国内外优秀教师。与新加坡的人才战略相适应,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针上强调英语教育和依靠国外教师及教育顾问。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93年9月6日在“1993年第一届校长会议”开幕式上提议改善教师待遇,他提到:“如果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还不能吸引优秀的青年加入教师行列的话,我们的未来几代人就无法有机会接受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我们的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目前新加坡教师的待遇仅次于国防军,师资水平因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内的教师有很多机会去国外进修,同时新加坡又重金聘请世界名牌大学的学者、教授来新任教。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将近50%为外国教师,他们分别来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著名学府,所有的教师全部以英文授课,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即使是国内的教科书,也是在外国专家的建议下进行的修订。由于有优秀教师的加盟,从而提高了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

3.大众传播媒体创造语言环境。新加坡大众传播媒体使用4种官方语言。电视台有两个频道为华语节目,有两个频道使用马来语,有一个频道为泰米尔语节目,其余的频道全部为英语节目。目前,新加坡有3种华文日报和3种英语日报,1种马来文报纸和一种泰米尔报纸。广播电台同样也使用这4种官方语言。新加坡的大众传播媒体能够反映出不同种族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是政府贯彻其语言和文化政策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双语环境也是提高新加坡双语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降低了母语的地位。政府部门只用英文的政策实际上是降低了母语的地位。新加坡历史上华校与英校的“对峙”牺牲了整整一代受华文教育而英文水平又较低的学生的前途,他们因为英文水平低而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他们的子女全部被送到英校。有一份关于新加坡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的统计数字:全部的学习时间为100%,教育制度中规定其中31%学习英语,27%学习母语;但是,实际上学生是用33%的时间学习英语,而学习母语的时间比例不变。(海峡时报,1991年3月10日)这样使很多学生丧失了用母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技巧。精通英语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母语渐渐成为了交谈语言;甚至有人用是否会英语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准。这样的一种环境必然造成母语地位的下降。

2.过早的语言分流存在着缺陷。新加坡的分流教育政策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人施教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进行分流的教育制度,使学生过早地参与社会竞争,使进入双语流的学生有机会接受较高等教育;而进入单语流的学生只能接受职业培训。过早分流的结果,一方面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承认双语学生优于单语学生,因而进一步降低了母语的地位。

3.关于双语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在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有益论,一种是有害论。近期有教育学家研究发现,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学业能力要比单语者差。关于这个问题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二、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

(一)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发展的国际性需要人才具有国际交往的能力,而英语是国际社会的通用语言,提高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对促进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落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显然,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

(二)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1.双语教学缺乏连贯性。教育部提出的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而语言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从学校获得的语法知识缺乏交流技巧。如果中小学生接受的是单语课程,而双语教学仅仅在高校开展,加上教育在各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就必然使得高校的本科生在接受双语教学时能力参差不齐、普遍偏低,从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实施双语教学的对象有4类:(1)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2)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3)以两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国家的儿童;(4)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的儿童。我国就属于第4种类型,也是进行双语教学难度最大的一种类型。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双语教学,在生活中更没有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进入大学接受双语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2.师资力量不足。它体现在两个方面:(1)国内双语教师匮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留学归国人员,其中有些人已成为国内的学术权威;第二类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第一类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满足不了高校对双语教师的需求。第二类教师如果没有进行过相应的英语培训或没有到过英语国家生活和工作的经历,那么由他们去从事双语教学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各高校聘请的国外教授数量有限。虽然国内高校都聘请外教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他们大多数是从事语言教学,而真正从事专业课教学的外教数量很少;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进行短期讲学。

3.教学手段落后。它体现在两个方面:(1)原版教材的缺乏。国内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可选择的种类有限,而且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2)多媒体教室的缺乏。目前国内高校中,研究生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教室,而本科生的教学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室,真正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并不多。因为教学课件在传统的教室中无法使用,所以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4.语言环境缺乏。由于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也是第一语言;而英语在我国只是外语,还不能称为第二语言;加上目前在我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情况还很少,即使大众传播媒体使用英语也很有限,因此造成语言环境的缺乏。语言毕竟是交流的一种工具,语言的交流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而语言环境的缺乏也会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启示

虽然我国同新加坡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我们还不能完全照搬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但是,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经验,为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语言分流

新加坡双语教育体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语言分流。在小学3年级末完成的语言分流,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过早的语言分流给儿童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全部开展双语教学是不现实的,而且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在高校中对本科生进行语言分流。在教学之初,可对学生进行语言测试,按成绩分别进入双语教学的快班和慢班,教师可以使用两种教学语言同时授课。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转班。通过语言分流,既避免了学生因英语水平存在着差异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巧的提高,同时也避免了过早的语言分流带给学生的不利影响。因为我国的语言环境与新加坡不同,而且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并非针对全部课程,所以即使进入快班的学生有某种优越感,也不会因此降低汉语的地位。

(二)提高师资力量

如何解决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问题是双语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新加坡是通过高薪使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即使是在职教师,也有很多提高自己水平的进修机会。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1.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英语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高校可以选派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英语听说强化训练,或派往英语国家进修;也可以定期举办双语教学比赛,由优秀的双语教师讲授教学经验,并和其他高校的双语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2.聘请国外教授,吸引留学归国人员。高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请国外的专家教授来华讲学,或在有条件时高薪聘请国外的教授办讲座;高校也可以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吸引留学归国人员,他们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双语教学。

3.高等师范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我国的教师基本上是单科型的,就双语教学而言,多数教师要么懂外语而缺乏专业知识无法胜任学科教学,要么懂专业知识而英语水平欠佳,这种语言和专业知识的矛盾会限制许多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为此高等师范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或者在这些学校设置双语专业,虽然这种做法并非立竿见影,但从长期看,这些学生将是未来双语教学的主体。

(三)改革双语教学手段

1.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双语教学。新加坡的国立大学是亚洲一流的大学,除了它的师资力量雄厚外,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令人刮目相看。教学用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很方便教师使用课件;教师的讲课内容和过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共享。虽然我国的高校与新加坡的高校不同,但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校园网、提升教学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15%以上。这就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虽然有些国际组织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捐赠外文书籍,但毕竟种类有限。我国可以通过签订国际知识产权的方式购买原版专业教材的版权使用权,利用国内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从而降低教材成本,解决双语教学中教材价格昂贵、严重短缺的问题。原版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自编教材存在着语言的地道性问题。新加坡的一些学校所使用的自编教材是在国外专家的建议下修订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四)语言环境的创造

双一流大学篇7

目前“双非”一般是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又称“非双”。在双一流相关政策推出以前,“双非”一般指非985211高校,随着双一流新政策的出台,“双非”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双非”一般是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的高校,又称“非双”。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双一流大学篇8

关键词 双一流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03

The Dilemma and Outlet of "Dual Clas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gressive Decision Model

LI Xiaomi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Looking at the moment, the academic hot debate is still in a wide range of controversial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a variety of ideas, practices, but there is still no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a gradual decision making perspective to the analysis of "dual class" of this policy, a progressive way of existing legal policy to improve, pointed out that th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class" of the whole university course.

Key words dual class; dilemma; outlet

1 “双一流”概述

2016年6月,在高校中实施多年的“211”“985”工程正式成为过去,作为对接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通体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了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分阶段目标,《方案》指出,加快建成“双一流”大学,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支持和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对“985”“211”工程的彻底摒弃,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与发展。“双一流”在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211与985工程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在于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创造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两者虽有细微差别,但整体而言,前者是对后者的高度概括。“双一流”建设在目标、支持措施等方面延续了“211”“985”工程的做法。如果说“211”“985”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站起来走向世界的阶段,那么“双一流”大学建设则是跑向世界的阶段。

2渐进决策模式的内涵

渐进决策模式是美国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在1959年正式提出。所谓渐进决策,是指决策者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渐进决策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决策过程只不过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决策稍加修改而已。(2)渐变调适的原则。渐进决策对现实的变革是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从而实现根本的变革。(3)稳中求变原则。避免政策中较大幅度的变革,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进而通过一系列的量变引起质变。

3 “双一流”建设的困境

3.1 “211”“985”的负面影响

“211”“985”工程是家意志的产物,是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赶超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项工程的运行确实将一批高校带进了世界一流行列,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术水平,引入了国际视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前期开展的“211”“985”工程确实也存在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意志主导下,强化了高校“身份标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校的等级划分中,民众对于“211、985”院校过度追捧,以致于高考报考扎堆现象严重,不利于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2)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拉大。由于国家的重点扶植,“211、985”院校相对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从科研项目、经费拨款还是优惠政策,普通院校都处于劣势,以致于数量最多,承载教育人数最多的普通地方院校的发展十分受挫,办学积极性严重受损;(3)千校一面,特色办学缺失。为了迎合国家意志与教育消费人群,更多的普通院校放弃了其原有的高校发展定位与方向,盲目的追求综合性大学,例如有些原本特色突出的师范院校,为了迎合所谓的时代趋势,定位为综合性大学,将本就有限的资源用于综合性大学创办中,从众的搞学科建设,在这种盲目的追捧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变得“四不像”,既不像研究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又不像教学研究型大学,距离综合性大学又有一段距离。实则是形式主义泛滥,最终导致千校一面,办学多样性严重受损。

3.2 “形式模仿”的误区

不同的国家站在不同的历史起跑线上,形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内生型和中国这样后发外生型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后发外生型的国家来说,他会遇到一些误区和陷阱,注重表面的形式模仿而忽视深层次的制度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下中国就已经呈现出了这种形式模仿的态势与痕迹,而学术发展中“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态就能很好地佐证这一事实。叶文欣学者在北大进行交流时曾说:“北京大学一直以世界一流作为发展目标,而伯克利大学在发展的起点和很长一段时间中,没有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它的目标。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一个很谦卑的说法-服务好加州。但是若干年之后,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地方性的大学,就变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形式模仿的误区表现还体现在我国更倾向于仰望星空,而非脚踏实地,倾向于将我们的学校与其他学校进行比较,更重视横向比较,忽视纵向比较;在数量和质量的追求中,更多的去追求数量指标,追求ESI数量,忽视学术制度等深层次的东西;跳跃式发展,忽视历史发展规律,一味求快,在文化传递中更容易出现囫囵吞枣,食洋不化的问题。

3.3 “双一流”建设中的“马太效应”凸显

马太效应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在1986年提出,指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广泛运用于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等领域。双一流建设中的马太效应的表现之一就是加剧了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一类高校是优势资源汇聚,优势高等教育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这些地区借助“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本就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又加之经济发达地区在“双一流”建设中更是“大手笔、不差钱”,二者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更加凸显,而这种“一多一少”会使得差距急剧拉大,高等教育强省更强,弱省更弱。例如,2016年广东省投入20亿建设高水平大学,十三五期间投入100亿重点建设11所地方院校,并计划引进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知名强校,而人口大省的河南,在“双一流”建设中,5年的投入仅31亿元,差别如此明显。马太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各类高校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国家意志主导下的“211、985”院校本身已存在竞争优势,所以也是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有力竞争者,此类高校的结余资金更是高达数亿,据相关统计发现2015年教育部32所985直属高校平均结余超过10亿,而占全国高校总数97%、在校生与毕业生占据全国本科院校的95%的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方面则是债台高筑,这类地方高校就如承载量早已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汽车,就算给再多的动力,即使出现短暂的前进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其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得不到满足,高校与社会发展脱节,进而导致高等教育生态的恶化。

4 “双一流”建设的出路

4.1 “双一流”建设坚持按部就班原则

渐进决策模式非常强调政策的连续性,认为新的政策方案只是对原有政策的“修修补补”,渐进决策模式把政策看成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一原则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运用则是体现在:“双一流”建设的决策与推进过程。决策的制定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可忽视,它是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遵循规律――探索、试验、渐进的过程。按部就班原则要求教育政策制定程序有序合理,根据教育的长期性特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稳扎稳打,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6所全国重点高校的建设,随后的211、985工程、2011计划无不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举措,历时百余年,依然存在众多问题,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当下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也是合理的,但并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双一流”建设依然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

4.2 “双一流”建设坚持渐变调试原则

渐进决策模式认为,一个有效的政策应该是对原有政策的“修修补补”,是一个通过一点一点的政策积累从而达到政策根本性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该原则要求教育政策应该放眼长远,积小变为大变,通过量的积累,而逐步实现质的变化。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典的通知》,对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的学位点进行的改革,包括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强校的学位授权点都或多或少地被撤销,但这只是政策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因此影响改革的整体进程,并不能因为舆论和公众的压力而动摇。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学位授权点的撤销与新增不应是一锤定音的,对于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应给予弹性空间,对于新增的学位授权点更要加大后期的监管与扶植力度。一时被撤销并不意味着以后绝无可能出现复苏,笔者认为对于学位撤销后的申诉、后期争取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成立专项审核小组以负责后期事宜,只有在一个宽松但不放纵的环境中,高校才能迸发出极强的生命力。

4.3 “双一流”建设坚持稳中求变原则

在特定历史时间段内,由于人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要完全认识事物是不可能的,因而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的朝令夕改是万不可行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把握“稳”与“变”的微妙变化,坚持稳中求变的原则,“稳”是变的前提和依托,没有“稳”,无从谈“变”,这就要求教育政策必须立足于稳,而后求“变”。“双一流”是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完善,只有在整体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所以对“211、985”工程依然不能全盘抛弃,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的对待。“双一流”建设是在2015年提出,2016年正式运行,笔者认为应给予高校适应变革的时间,前期让其自行转变结构,后期借助于国家力量扶植与引导,才不至于学界人心惶惶,影响当下高校的正常管理与教师的育人工作的开展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目前,“双一流”建设依然受制于“211、985”工程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于这一变革本身的诸多误区与变革带来的“马太效应”,所以必须认识到先发内生型与我国这种后发外生型的“双一流”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我好“度”、找准方向、找准定位,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稳中求变,稳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尧.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径选择[J].七方教育,2017.

双一流大学篇9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国际化办学特色成为众多高校的不二选择,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指标,虽然双语教学仅仅是微观层面的教学手段,但是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必由之路,教育制度在高校的发展定位与规划中,悄然发生变化,2001年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就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且建议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2007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2]号)》中,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同时支持和鼓励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指标,随着地位的提升,逐步实现了现代教育制度国际化的接轨。

二、双语教学促进医学高等院校教育方式的接轨

医学双语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医学院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随着对外交流及国际间往来的增加,医疗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涉外医院、外资医院在我国相继出现,护理职业的国际化趋势,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新的临床医术的传播,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成为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的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基本英语素质较低,专业英语的词汇贫乏,口语表达能力较低,与患者或医生进行英语沟通和交流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双语教学成为医学院教育方式的改革的重要尝试,许多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师针对特定的医学专业开展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对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进行多方位探讨,对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双语教学推动世界医学交流合作的接轨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国际医学领域,英语逐渐成为第一语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学会议,都以英语进行交流,。据统计,全世界有关医学、生命科学的文献、专著中使用英文的占86%,权威性的医学期刊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国际医学会议大多使用英语交流。要促进我国的医疗事业向着国际化迈进,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查阅最新外文资料,了解国际动态和信息的能力,更直接快捷获取最新的医学信息引进新学术思想、了解学科动态和学术方法的能力,而且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将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高等医学院校培养拥有丰富双语知识的人才,才能实现与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接轨,更快到达医学学科前沿,从而提高我国医学学术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四、双语教学促进中国医学传播中的海内外的接轨

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文化,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与接受,世界交流的高度融合为中医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在国际传播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双语教学不仅为医学院的学生接近现代医学提供契机,从职业生涯来说,也要为以后的传播中国医学提供基础,在将来的国际交往和医学交流中,要通过学术交流,弘扬和传播中医诊治手段,加强中西医交流,丰富临床诊治水平,提升中医的世界地位,双语教学在开拓中医传播方面既是一个难题,又是一大创举,它的实践探索将有效的推进中国医学海内外的接轨。

双一流大学篇10

关键词:新加坡;双语教育;启示

新加坡人口组成比较复杂。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族,还有大量的马来人,印度人,各种人种又操不同的方言。因此,新加坡的语言问题尤为突出。为应对语言及种族难题,新加坡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团结,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确立英语第一,母语并进的双语教育模式。新加坡这种立足本国,放眼未来的教育发展战略取得很大成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加坡的经济,文化,科技的繁荣。新加坡教育部长说过:“双语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根本基础,是教育的基石。”[1]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分流制

新加坡的小学生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语言。三年学习后就学生就进行统考,学生按照统考成绩,就入相应的普通双语流,延长双语流,单语流。双语流的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单语流的学生继续五年的学习后,成绩及格者再接受职业培训。学习分流后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语言流里的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换流。

(二)重金聘请外国人才

要实施双语教育,对教师要求很高。新加坡规定教师要用英语授课,教学材料用英文编写。这样就要求各科教师要有很好的英语操作能力,能把本专业的知识用英语授予学生。因此,能否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是决定双语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重大因素。新加坡高薪引进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其教育开支位于政府开支第二位。新加坡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担任小学,初中,大学的教育工作,享有盛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有一半的教师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教授。所有这些教师均采用英文版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了各科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面对面的用外语交流,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外语水平。另外,新加坡政府还提供多种途径让在岗教师到外国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良好的语言环境

新加坡国是由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和部分欧洲人组成的国家。由于人种多元化,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是华语,泰米尔语,马来语,英语。新加坡的电视台,报纸等大众传媒也根据现实情况,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语言和文化多元化,保证民族团结的国策,为各种人群提供各种语言的电视节目和读物,让各种语言的报纸、书刊、音乐、CD随处可见,随处可听。一般来说,实施双语教学的对象有4类:(1)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

(2)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3)以两种语台为官方语台国家的儿童;(4)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的儿童。[2]这四类对象中,第一类的学生接受双语教育最为容易,第二类次之,第四类最难。从新加坡的情况看,前三类占多数,这无疑让新加坡人拥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正是沉浸在优良的学习环境中,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取得的重大成效。

二、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

(一)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惜今天我国还没有做到。而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做到了,“分流制”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当前国情,“分流制”在我全国实施没有基础,不实现。但笔者认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考试,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双语环境下接受教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母语与外语穿行。在高校,由于学生都已经接受了十来年的外语学习了,可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大学中接受双语教育。另外,学校可以定期考核,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同语言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流”。再次,学生和家教无需一窝蜂的涌到英语上。目前,我国有大量其他语种的人才缺口,像阿拉伯语,泰米尔语等等。家长或老师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小语种,不必一味专注于英语,说不定像阿拉伯语这些小语种更能吸引小孩子的兴趣,小孩子更想学。学生有学习热情,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当增加教育投入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国家财政大量教育资金的投入。早在两百年前,德国国王威廉三世就说过“这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得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由于贫困,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尔办穷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困,恰恰双反,教育史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3]正是由于德国重视人才培养,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战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直到今天,德国的多种技术仍然领先世界!因此,在目前占财政支出比例不大的情况下,我国可适当加大教育投入。

(三)创造更好地语言学习环境

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了,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学习,可是经过十多年的外语学习,很多学生既不会说,也不会听。因为,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的外语学习时间花在语法的训练上,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听得较少,说得更少,这就使学生普遍听不懂,不敢说,失去了 “交流”这一外语学习的根本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能与外国友人进行正常交流。首先,外语考核上应当注意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其次,外语学习方式多样化。老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外国的电影,给学生讲英文故事,鼓励学生听外国音乐,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能学习到外语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再次,社会上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目前,我们国家的电视台很少有外语台,有的也是难度较大,很多外语学习者不能听懂。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根据国人的需求,设置难,中,易几个外语电视台,为人民的外语学习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

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中国的发展必将增加对双语人才的需要。我国辩证地吸取他国双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优秀的双语人才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曹慧容.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J].乐山师范学院,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