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言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42:15

狼文言文

狼文言文篇1

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狼文言文篇2

1、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2、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3、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狼文言文篇3

知识是被厘清的信息,对于人类,惟有知识最接近真相,最好的知识就是离真相最近的知识,从信息到知识,是一条中国人至今无法走上的道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1《狼》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3、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

投以骨 :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

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久之。 (2)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一词多义:

(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

(2)敌:恐前后受其敌 :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 敌方 。

(3)前:狼不敢前:向前 前后受其敌:前面

三、全文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用原文回答。

1、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是:屠惧,投以骨;

复投之。

2、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凶恶)的语句是:

(1)缀行甚远。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恰当表现狼狡诈阴险:(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⑵目似瞑,意暇甚。(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狼

“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表明屠户不失时机奋起反击的词语是:“暴起”“劈”“毙”

5、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五、内容理解

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

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 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

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前 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3.结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6.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2《寓言四则》

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3、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4、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爱慕虚荣、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兵必败,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听途说,要通过调查研究,自己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3一、《世说新语》二则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舍去

舍:舍弃

(5)去后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

今义:儿子女儿

(2)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与“来”相对

(4)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5)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领

(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狼文言文篇4

有了以上的学情和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认识,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点:

1.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特别是能夸张式地读好牧童的喊话。

2.理解“短语式语言描写”能够表现牧童的情感和品质。

3.训练“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言的寓意和写法。

【教学理念】

立足语文本体性教学,按“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强化语言表达,落实语言实践,形成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牧童的前后喊话,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

1.朗读。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则故事《牧童和狼》,谁来读好故事?

2.比较。师:故事的主角是牧童,伊索写了他的两次语言。比较下,要读出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你想怎么读?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第一句要读出牧童表面慌张,实质在戏弄、欺骗村民,有种扬扬自得的感觉;第二句要读出牧童真的是害怕、慌张的语气。两句都可以采用夸张的语调读,第一句拉长语调、得意扬扬地读,第二句带着哭腔读。)

3.演读。师:请采用表演式的朗读,来讲一讲这则故事。

(设计理念:感情朗读是每篇课文共性的语文技能,就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共性内容。本则寓言的朗读训练是采用夸张式的语调表现人物情感,将体会牧童的内心情感渗透在感情朗读这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之中。)

二、比较长句与短句,认识“短语式语言描写”方法

1.比较。师:我们再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不用第二句呢。

第一组: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好几次他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

第二组:

(1)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大家快来帮忙啊,狼真的在吃羊了。”

(第二句一是没有用“!”,二是都是长句子,不能很好地表现牧童的情感。)

2.小结。师在人物语言描写中,为了表达急切、害怕、慌张等情感,要用短句和感叹号,不该用长句。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读读、议议,认识到“短语式语言描写”能表达急切、慌张等现场情感,但学生形成的还只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三、比较原文与改写,练习“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意和写法

1.练习描写。师,故事中没有村民的语言描写,我们来试着描写村民的两次语言,写在课文合适的地方。想想,你想表达出村民怎样的内心,采用长句还是短句,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2.交流表达。

出示学生的描写:

(1)好几次村民们都互相大喊:“快打狼!快打狼!”

(2)村民们听了,摇了摇头说:“又在说谎!又在说谎!真是个贯说谎的孩子,谁还相信他呢?”

(通过“短语式语言描写”,第一句表现出村民的急切、果断,第二句表现出村民的无奈、气愤。)

3.理解寓意。师:最后,牧童明明说的是真话,村民们为什么还这样说呢?(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比较写法。师:再比较一下,伊索为什么不写出村民的语言,这样不是更具体些吗?(“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出现村民们的语言描写就不符合特点了;再说,村民们不是故事的主角,写了就不能更好地突出牧童。看来,还是请同学们擦去刚才村民们的语言描写为好。)

(设计理念:在上个环节学生获得“短语式语言描写”的概念后,通过仿写村民语言的实践运用,对“短语式语言描写”的认识变得更为清晰具体,这才可能转化为语文技能。并在实践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了寓言的寓意理解。)

四、作业

师: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请你仿照《牧童和狼》的写法,也来写一个故事,可以是编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做到短小精悍、突出语言描写、点出道理。

狼文言文篇5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狼意象往往是充满负性情感的阴险、狡诈的代名词。21世纪以来,关于狼性的文章作品重新审视了狼意象的基本特征。梳理并勾勒狼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更为明晰地辨识出“狼”形象在文学、史学、社会学等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历程,从而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关键词:狼性;意象;内涵;文化;演变;变迁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1009105

狼作为生物链中的普通物种,多年来一直恣意自由地生活着,与其他生物一样,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21世纪以来,从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刊行以来,一时间,文坛上“狼言”四起。《狼的故事》、《像狼一样思考》、《狼魂》等作品相继涌现,更有许多未公开刊印,只是在网络上的有关“狼”的作品亦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2015年初,电影《狼图腾》、《战狼》以 “非商业、非主流、非娱乐化”的“黑马”姿态,低调冲入新年电影排行榜并力拔头筹后,“狼”现象引起了诸多评论者的关注。大部分的评论着眼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幽远意旨、主题意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作品通过文字所传达的生态话语和人文话语进行了理性的思考。然而,对于“狼”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似乎不够深入,有进一步将其延伸、拓展至历史学、文化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根溯源、见微知著,探寻其来龙去脉的必要。

狼作为一种自然物种大多栖息于山地、草原、森林周边。在古代,以至近、现代,这些地区居住的人群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因此,现实生活中与狼关系较为密切的人群大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而农耕民族与狼的关系则较为疏离。狼作为山林、草原地区最为强悍、勇猛、智慧的动物而成为游牧民族、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并且往往与部落首领、英雄、始祖的出生、兴起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图腾”崇拜。《史记・大宛列传》记录了乌孙王昆莫奇异的出生及其成长,与《诗经》中《大雅・生民》篇后稷被弃,各种动物对其的种种保护有相近之处。现代学者认为,《大雅・生民》是远古图腾崇拜下的产物。那么,有理由相信,乌孙王昆莫传说就是狼图腾影响下的文化产物。相似的记载又见于《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狼图腾在游牧民族传说中记载还见于《魏书》卷一零三《高车传》载录的关于高车远祖的传说。故事中匈奴单于之小女主动“下为狼妻”,从文中的“后遂滋繁成国”之句来看,或可推测出与她婚配的是以狼为图腾的高车远祖。而“其有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之句,或可理解为高车族是喜欢引吭高歌的游牧民族。追认狼为本民族始祖的游牧民族还有突厥族和蒙古族:突厥族认为其男性始祖是一匹狼;蒙古族也认为其始祖是“苍狼”。现代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认为,人与兽婚配的故事,通常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在这些始祖崇拜的传说故事中,狼无疑是作为游牧民族之神圣崇拜物而存在的,且后世的诸多史书中亦有不少狼图腾崇拜的痕迹,如《隋书》、《新唐书》、《北史》中都载有少数民族在“牙门树狼头蠹”的习俗。不仅如此,少数民族的可汗甚至常常以狼头赏赐有功之臣,于此可见,绝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对狼保有着特殊的感情上的信仰与崇拜。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以畋猎中一只苍狼不幸殒命于犬群来预测自己命之将尽。从中可见蒙古人对狼在感情上对宗族的认同。

秦汉以来,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胶着之态。直至汉武帝后,中原农耕集团不断地稳定与发展,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加之汉人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不断地提高,农耕集团在与本来就在数量上呈劣势状态的游牧集团的对垒中明显地处于优势,使得生活于周边的游牧集团不断地流转、迁徙、分化、融合,直至形成今天的生活于边疆地区的不同的少数民族。尽管如此,这些少数民族依然保留了不少关于狼崇拜的民风、民俗:如柯尔克孜族至今还有许多关于狼的信仰,认为狼是圣物,它的肉可以保佑妇女生育,它的拐骨挂在孩子身上,作为护身符,可以保佑平安。维吾尔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也保留着许多崇尚狼的习俗,远行时要将狼骨带在身上作为护身符;产妇分娩后躺在新剥来的狼皮上;将狼的踝骨挂在婴儿摇篮上用以避邪,并希望婴儿能成长为勇敢的人;在木勺、乐器等器物上雕刻狼头等。塔塔尔族相信狼有非凡的超自然能力,至今乐于珍藏狼的后踝骨。满族和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哈萨克族等一些萨满教有崇敬黑狼的信仰,认为它是英勇无敌、嫉恶如仇、除恶祛暴的萨满护神与助手[1]。

与中国古代的狼信仰、狼崇拜一样,在古代,西方也有作为英雄崇拜的狼信仰。如罗马人相信罗慕洛(Romulus)和勒莫(Remus)是被一只母狼哺育的,他们甚至还在罗马的朱庇特神庙(canitol)树立了母狼的铜像;弗雷泽的《金枝》中记录了欧洲大陆直到19世纪上半叶,还保留着的“绿狼兄弟会”;以至波兰人现今还保留有圣诞节时人们头顶狼皮装扮成狼,让别人或牵着、或抬着走,而牵他或抬他的人可以向人家讨赏钱的风俗。所有种种表明,狼信仰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在文化、文学的初始发展中都呈现出多元意象。狼意象的正面形象在西方文学中始终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然而,在东方,尤其在我国的文化、文学发展中,狼意象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的变迁与演化。

就我国文化的发展而言,由于我国历史的长远,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冲突、相互交流与交融,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间也是一次次地融合与分化,这些复杂的历史变迁所造成的复杂因素,使得中国文学中的狼意象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蕴并逐渐趋于汉化的统一过程。具体而言,这个历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唐前阶段、唐宋阶段、元明清以降阶段。

其一,唐代之前因华夏文明所处的历史时期,农耕民族的力量尚未足以掌控宇内八荒,农耕民族的文化尚未足以同化融合游牧文化,故而此阶段的狼意象具有多元多意性,既有狼性贪婪、凶恶、狠毒的一面,又有无畏、勇猛、执著的一面。

一方面,狼性中丑陋方面自不待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猛如虎,很(狠)如羊,贪如狼”的形容;《苏秦列传》有:“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之比喻。然而与其丑陋一面性格相较而言,对其性格中另一面美好品性的描写也不乏见:《诗经・豳风・狼跋》云:“狼跋其胡,载F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F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暇。”《诗序》曰:“《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不失其圣者,闻流言不惑,王不知不怨,终立其志,成周之王功,致大平,复成王之位,又为之大师,终始无愆,圣德著焉。”[2] 郑玄笺曰:“老狼进则躐其胡,退则O其尾,进退有难,不失其猛,喻周公将欲摄政,遭四国流言,归政成王,王复留为大师,进退有难,而不失其圣。……美其圣德”[2]。诗歌将历史中上鼎鼎大名的周公比喻为“狼”,由此可见,汉代之前,狼的形象具有象征美好品德的特性。

狼性中强悍勇猛的一面,在唐前文化中也是常常受到赞扬。《礼记・玉藻》云:“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郑玄注:“卫尊者宜猛也”。这里的狼形象显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它象征着英勇、神猛和力量。法国作家勒尼・格鲁塞在《草原帝国》载,拓跋焘(魏太武帝)于429年决定向东戈壁的蠕蠕蒙古部落采取反侵寇的行动时,他的一些顾问们向他预告说:南朝(南京)帝国的汉人可能要趁机来牵制他的兵力。他简单地回答道:“汉人乃步卒,吾人则骑士。驹犊群岂能抗拒豺狼”。书中又引《阙特勤碑文》有“吾父可汗之骑士英勇如狼,其敌人则怯懦如羊”之句。这里的“豺狼”、“狼”显然也是英勇无敌的勇士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尚处于较为疏离游移的历史阶段,狼的意象处于多元多意的状态中。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相较,似乎“狼”意象的正面形象稍占上风。随着农耕民族文化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渐显渐强,狼的意象也渐渐由多元多义走向单一并最终归于统一。

其二,唐宋时期是狼意象发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此时狼意象的出现往往与异族犯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与胡人、胡族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唐代时期,安史之乱前文学中很少有狼意象,渔阳鼙鼓阵阵擂响后,唐代文学中的狼意象陡然增多。无独有偶,靖康蒙难前宋代文学中狼意象也很少,而自金、辽犯边后,宋代文学中的狼意象频频出现。如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刘商《胡笳十八拍》、李光《水调歌头》、胡铨《好事近》、吴潜《满江红》(齐山绣春台)、李曾伯《满江红》(得襄阳捷)等,诗词中的狼意象大多为凶狠、狡诈的形象。

唐宋时期之所以在以游牧民族为主题的异族进犯中原后频频出现狼意象,其主要原因当在于异族的入侵打破了农耕民族的祥和安宁,使得农耕民族的百姓流离失所、家无宁日。而游牧民族的节节胜利与农耕民族的连连失败两相对照,严重地伤害到农耕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怨恨、排斥与对抗。而以游牧民族为主题的异族胡人多以狼为图腾,以崇拜仰慕狼为信仰。故而,唐宋文人在表达内心对游牧民族的愤懑不满之情时自然地与狼相联系。而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与践踏抢掠之残暴野蛮行径自然也为狼意象涂上了一层血腥的色彩,使得狼意象由最初的英勇神猛逐渐转向贪婪、野蛮与残暴。

其三,经过唐宋时期狼意象与胡人相缠绕的过渡时期,至元明清时期,狼意象逐渐由专指走向泛化。在狼意象走向定型的过程中,元代是其重要时期。元代时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国家,其对国家的严格管理及对国人的严格分级,使得汉人难以以胡人指斥统治阶级的严酷统治,而转以蒙古族图腾狼来指代。故元代文学中以狼指斥统治阶级是一鲜明特点。如:马致远《黄粱梦》:“怎禁那公人狠劣似狼豺”、施惠《幽归记》:“虎狼似恶公人”、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则见几个巡捕弓兵如虎狼”等。元代文人以狼比喻统治阶级以发泄心中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封建统治的加强,这种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逐渐泛化下移,出现了以狼贪酷之人的义项:如,郑廷玉【感皇恩】:“你恶如虺蛇,毒如蝮蝎,狠似豺狼”;白朴【伊州遍】:“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元代狼意象的下移表明狼意象已经完全由多元多义走向了统一。明清两代的文学作品中狼意象都成为残忍、贪暴、缺少人性的象征:如何景明《述怀》:“豺狠满道尤行路,戎马他乡有战尘”、郑燮《悍吏》:“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王惟孙《征谷谣》:“怒吏如虎虎拥狼,踞坐上头索酒肉”。

非仅诗词如此,明清小说、戏剧中的狼意象亦如此。如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狼意象即显示了狼之贪婪残忍、恩将仇报的本性,借此以警戒世人。《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中有对狼因贪婪之本性而送命的揭示。《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中载有富人家自小养的两只狼在长大后食其家人后被杀的故事。作者讲完故事后,议论道:“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对狼凶险狠毒的本性进行了揭露。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狼的故事中,往往加入了人对狼本性最终的洞察与制裁,表现了残暴不论如何伪装,必将被正义之剑挑去其脉脉面纱。“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是蒲松龄对残忍、凶诈、狡猾的狼意象所象征的一切邪恶势力的慨叹和评价。

自元明清以来,狼之贪婪、狡诈、阴险、狠毒的意象形成后,中国近现代以至当代的文学作品很少有狼的正面形象的出现。提起狼,人们脑海中涌现出的往往是厌恶、甚至是恐惧的情感。然而,自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造田”运动,以至于八九十年代对经济指数的扩大化追求,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予取予求,毫无节制的破坏与掠夺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导致了生物链的断裂,自然物种不断减少甚至趋于灭绝。当作为邪恶化身的狼因现代工业车轮的碾轧而不断地失去栖息地以及人类的大量猎杀而导致数量骤减, 草原鼠害肆虐、沙化严重,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对自身的生存的困境有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恐惧,开始对社会、对现实、对自然、对人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关怀。

较早对狼性的有多重意象进行反思的是贾平凹的《怀念狼》。小说中,狼既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的生态学的对象,也可以被看作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对象,具有强健、气概和精神正映衬着人的强健、气概和精神。但是,在滚滚的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作为人类生存威胁的狼没有了,人的意志也因之消减了,人性中原有的顽强、进取、坚忍也随之消减,进而人的美好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只能作为一种怀想而存在了。《怀念狼》中,傅山与子明身上所体现出的狼性上的美好和烂头身上所体现出的狼性的丑陋完整地体现出了狼性的全部。然而,就狼意象而言,总是让人感到有一丝的缺失。狼性中贪婪凶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如狼群在白天公然地围攻家畜以至人类。而狼性中机智英猛仁慈的美好特征似乎缺少全面的表现,只有老狼送金香玉给老道士一笔是肯定的描写,即使如狼群叠摞攻城的智慧似乎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狡诈而不是机智。这或许就是长久以来狼意象所形成的“集体潜意识”的存留。《怀念狼》中人性中的狼性意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狼性中的人性意象却较为含混,没有得到充分的呈现。从而作品中人的形象与狼的形象的某种隔阂,难以引发读者情感上的高度共鸣。

姜戎的《狼图腾》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的小说。“横看成岭竖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关照,可以得到不同的内核,狼意象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而细致的反映。如狼在捕黄羊时的耐心,其等候黄羊松懈,以抓住最佳时机提高成功机率,表现了狼的智慧;在围捕猎物时,群狼合拢三面而留一口,以诱惑猎物出逃,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猎物,表现了狼性中的合作精神;母狼为了小狼崽的安全,独自出去诱惑敌人,表现狼性中的护犊慈爱;当狼群落入狗阵时,群狼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终于置之死地而后生,表现了狼性中的勇猛;失去父母仅三个月大的小狼在没有父母言传身教下独自谋生,表现了狼性中的顽强;母狼主动养育为失去妈妈的小狼,表现了狼性中的仁爱,等等。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浓墨淡彩地为我们刻画出狼性的不同风貌,展现出狼意象的多重内涵。难怪评论家孟繁华说:“《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独特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3]评论家白烨认为:姜戎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4]。因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小说通过对狼意象的剖析,可以从中体味出许多令人深思的人文话语:狼作为自然物种,其身上所体现出的勇猛、顽强的生命本能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机智勇敢、团结合作、耐心待等精神,都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故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评价《狼图腾》时指出:大草原上的生物百态在揭示着一个市场竞争的准则――竞争和变化是常态,谁也无法回避竞争,只有置身其中。

其实无论是狼还是羊或是其他生物,都在为生存拼搏,在拼搏中进化,强者恒强,适者生存。永远是“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如果你在竞争中被平衡掉,不是竞争残酷,而是你不适应竞争。而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确实也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的“多算胜,少算不胜”。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是对手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以狼性作为写作视角的文学作品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狼意象的丰富性,同时在对狼意象的展示中“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5],引起人们的深层思考,与受众产生互动与共鸣,从而有可能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0:19.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C]//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体.北京:中华书局:1980:400.

[3]汤哲声.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196.

[4]姜戎. 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封底.

[5]姜智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275.

The Wolf Image in Chinese Literature Shape Evolu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ZHANG Guiqin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Law, Dalian Radio & TV Univerc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1,China)

狼文言文篇6

论文提要:在中国古代北方三个最大的游牧集团中,皆流传着狼祖神话。狼乃是这些民族的图腾,同时也是这些民族勇猛、强悍的内在精神的象征,因而它作为一种美好形象,在草原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不衰。但由于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长期的历史冲突,以狼为象征的游牧文化群体对于农耕民族的侵扰、掠夺,加之这一历史的一次次重复,狼便作为一种凶狠贪婪的象征,出现在了农耕民族的心灵深处。草原民族一次次成批地融入了农耕民族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在新的文化选择中,完全接纳了农耕民族的文化观念,与狼告别。中国文学中狼意象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初的多义象征而走向了单义象征。在20世纪新一轮的文化冲突、融合中,狼意象又滋生出了新的意义。

从魏晋到元代的一千余年间,先后近20个来自草原的民族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上。这些民族后来在与农耕民族无数次的冲突、交会中,大多逐渐融于汉族大家庭,有的则成为中国民族的一分子。而其原初的在特有的地理生态背景与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的各具特色的族源神话,则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学的宝库,同时为我们研究民族融合历史及融合中的文化选择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的考察,研究中国文学中狼意象的变迁,从而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趋向做出进一步的认识。

北方民族狼祖神话考察

族源神话,似乎是每一个原始民族所必备的知识。活跃于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的传说中,往往将自己民族的起源、兴起与某一神秘之兽联系在一起。如拓跋鲜卑族,相传他们的先祖遇难,有一形如马、声如牛的神兽引路,使他们度过了“九难八阻”,终而得以兴起。①这一神兽,就是所谓的“鲜卑郭落”,即驯鹿。②契丹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一位乘白马的男子和一个驾着青牛车的天女结合生下的。③又说其先祖中有一号?呵者,“戴野猪头,披猪皮,居穹庐中,有事则出,退复隐入穹庐如故。后因其妻窃其猪皮,遂失其夫,莫知所如。④”党项族传说他们的祖先罗都生了马、黑牛等七个儿子,后来有了他们的族。⑤而流传最广的则是关于狼图腾的神话。

古代北方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先后有匈奴、突厥与蒙古三大少数民族集团。这三大集团同兴起于大漠,皆以狼为图腾神兽。匈奴从战国晚期即公元前三世纪始见于历史记载,直到公元五世纪才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先后存在了七个世纪,并于公元四世纪与五世纪,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汉、赵(史称前赵)、大夏等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匈奴虽没有留下关于狼祖神话的直接记述,但与匈奴有渊源关系的诸民族传说,却披露了这一信息。公元四、五世纪活动于大漠的高车部落⑥,《魏书》本传言:“其先匈奴之甥也”,《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则曰:“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这个部落的祖先相传是一只老狼。《魏书》卷一?三《高车传》曰:

俗语云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二女,安可配人,将以配天。”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于上,曰:“请天迎之。”经三年,其母欲迎之,单于曰:“不可,未彻之间耳。”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穴,经时不去。其小女曰:“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之。其姐大惊曰:“此是畜生,无乃侮父母也!”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有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

汉代时与匈奴为邻的乌孙国,其国王相传为匈奴养子。《汉书》卷六一《张骞传》曰:

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支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支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翎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

这个传说,在《史记·大宛传》中也有简略地记载。在《汉书·西域传》中,乌孙王有名“拊离”者,《北堂书抄》卷十三曹丕引《典论》论汉武帝亦云:“刈单于之旗,探符离之窟。”拊离、符离显系一事。《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曰:“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匈奴、乌孙、突厥,同属阿尔泰语系民族,拊离、符离当即突厥语buri音译之异。以“狼窟”指匈奴之巢穴,或王以狼名,皆可披露其族与狼之关系。乌孙、高车,一为匈奴养子,一为匈奴之后,加之传为匈奴别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话,以此推之,匈奴亦当有狼祖神话,只是消失于久远的历史年代之中而已。⑦

在隋唐之际,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突厥族。这是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集团,自公元五世纪出现于中国记载后,迅速“击茹茹(柔然)灭之,西破挹怛,东走契丹,北方戎狄悉归之。⑧”公元六世纪中叶,其疆域“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⑨”遂而建立了空前规模的游牧汗国,横行大漠四百年。这个民族,《周书》、《北史》、《通典》、《太平寰宇记》等皆谓其为“匈奴之别种”。最可注意者这是一个自认为狼种的集团。其族源神话云: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小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高昌国之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其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⑩

《隋书》与《北史》记阿史那氏为君长,皆有“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之言。狼无疑是突厥族神圣的图腾物,因而突厥诸部落中,对狼至为崇拜,每于旗纛上图以金狼头。{11}突厥可汗亦每以狼头纛赐其臣。{12}在《周书·突厥传》中记有突厥族源的另一则神话异说:

或云: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北史》九九作“七十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谤步等性并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征召风雨,娶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也。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辅水、剑水之间,号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种类,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儿为主,号突厥,即讷都六设也。讷都六有十妻,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讷都六死,十母子内欲择立一人,乃相率于大树下共为约曰:“向树跳跃,能最高者即推立之。”阿史那年幼而跳最高者,诸子遂奉以为主,号阿贤设。

显然这两个不同的族源神话,产生在两个不同时期和地区。前者是以封闭的草原环境及部落战争为背景的,故有“刖足”、“重遣杀之”、“草泽”、“平壤茂草”、“四面俱山”之类的描述,表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生存方式与原始意识。后者则是走出封闭、以草原地带与山林地带交接地区为生存背景的,同时出现了风雨、夏神、冬神、大树等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意象,反映了他们对季节变化的关注。而且社会组织及权力机构开始形成,“以母族为姓”,反映了母系社会性质;以比赛方式共推新主,体现着原始民主制的确立。但正如《周书》作者所言:“此说虽殊,然终狼种也。”这一点则是不变的。

突厥之后,相继有黠戛斯、回鹘、契丹等族活动于北鄙,随后有蒙古族称雄于大漠,并迅速建立跨越亚欧的大帝国政权。《元朝秘史》卷一记述了蒙古族的一则族源神话,其云:

当初元朝人的祖,是天生一个苍色的狼,与一个惨白色的鹿相配了,同渡过腾吉思名字的水,来到于斡难名字的河源头,不儿罕名字的山前住著,产了一个人,名字唤作巴塔赤罕……

《新元史》卷一用现代人的观念对此作了世俗化的解释:“孛儿帖赤那译义为苍狼,其妻豁阿马兰勒,译义为惨白牝鹿,皆以物为名,世俗附会,乃谓狼妻牝鹿,诬莫甚矣!”道润梯步新译新注《蒙古秘史》,对苍狼白鹿生人之说亦极力否定,认为“其实这不过是传说中的两个人名罢了”{13}。但如果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参之高车、乌孙、突厥之传说,就不难发现苍狼、白鹿不过是蒙古早期的图腾而已。在《多桑蒙古史》中,有如下一段记载:“有蒙古人告窝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命以千巴里失购此狼,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释之。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离此他适。’狼甫被释,猎犬群起?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入帐默久之,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寿。孰知其难逃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未久,此汗果死{14}。”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把自己的命运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无疑说明了其潜意识中对狼的认同与崇拜。在《蒙古源流》卷四中,有成吉思汗围猎时降旨不让伤害苍狼与草黄色母鹿的记载。此亦可证明《元朝秘史》对蒙古族图腾神话的记载,是有信仰与传说的根据的。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神话于苍狼之外,多了一白鹿,这似乎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但考鹿之为神物,似乎在匈奴的时代就存在了。在匈奴人的神话中,我们虽然没有发现鹿的踪影,但从出土的匈奴族的大量遗物中,却可以看到一种神秘的大角怪兽形象。这种怪兽显然是在鹿角与其它动物的结合中幻想出来的。齐东方先生在《唐代金银器研究》一书中,就言及在匈奴遗物图案中,“大角怪兽十分流行”的问题。此种怪兽虽不一定是匈奴人的图腾物,但作为一种流行图像,显然与匈奴人的宗教崇拜是有关系的。大西正男谓匈奴亦有狼祖鹿祖传说,似非无据。在突厥人的传说中则有如下的一则神话:

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海神女每日暮,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女谓射摩曰:“明日射猎,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毕形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至明入围,果所生窟中有金角鹿起,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将跳出围,遂杀之。射摩怒,遂手斩呵口尔首领,仍誓之曰:“自杀此之后,须人祭天。”即取呵口尔部子孙斩之以祭也。{15}

在这则神话中,鹿的神性是可想而知的。究其由,鹿的敏捷、善驰、温顺,鹿角的威武,皆可引起草原民族和狩猎民族对它的喜爱与崇敬。故而在匈奴与突厥的信仰与神话中,皆可找到对鹿的崇拜踪迹。所不同的是鹿对于蒙古民族来说,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崇拜物,而是图腾。苍狼白鹿的结合神话,可能孕育着狼图腾集团与鹿图腾集团联姻的历史。

民族文化融合中的“神狼”命运

族源神话大多带有图腾神话的意义。而图腾物不仅仅是一个原始群体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原始群体的审美选择与文化认同,因而它具有象征一个原始群体内在文化精神的意义。草原民族的狼图腾神话,无疑是其勇猛、强悍的民族精神的说明。突厥族即视狼为战神{16},在突厥民族英雄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战无不胜,一路走向胜利。{17}突厥可汗的侍卫之士,以狼为名,也正是取其勇猛之意义。著名的突厥文《阙特勤碑》中,也以狼来形容其士兵之猛勇。{18}在阿尔泰语系的哈萨克民族谚语中,狼代表着好汉、勇士。同时在其文物图案中,还有狼身上连着鹰头和鹰翅,扑向狮、虎的形象,以表示对凶悍、勇猛和刚烈的歌颂{19}。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中,少数民族君主往往被自己的拥护者称作“狼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匈奴狼主大怒”云云,《说岳全传》第十回“狼主可将计就计”云云,皆是其例。自称是“土耳其之父”的穆斯塔法·基马尔,在他的拥护者中享有“灰狼”的称号。活动于北美大草原的诸民族,也以狼为英雄的象征。他们自豪地歌唱:“我是一头孤独的狼,我东南西北到处闯荡。”{20}草原民族飘游不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必然会在部落之间暴发争夺水草的战争,这自然会使他们联想到作为草原之魂的狼的凶猛与不可战胜的力量,遂而产生了对游荡的狼群的敬畏与崇拜,创造出狼图腾的神话。并寻求与图腾人格上的统一,模仿狼的凶猛、强悍与进攻性,创造着他们的生活。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一个新的社会集团的形成,必然存在着对原有多种文化的选择问题。就中国北部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情况而言,主要有两种选择态度,一种是选择性继承,一种是选择性接纳。在两种不同的选择中,神话中作为北方民族始祖的神狼,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命运。草原游牧民族间的冲突融合,在文化上主要是选择性继承问题,故而神狼的地位一再地得到强化和加固。匈奴、突厥、蒙古三个游牧集团先后称霸草原,由于以相似的生活方式生活于相同的地理生态背景之下,尽管他们的族源神话故事情节各不相同,而作为其神话核心部分的神狼的地位则始终不变。并且神狼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传衍到了近代的北部广大地区的民族之中。如哈萨克族民间盛传《白狼》故事,大意言:一位青年男子与一只白狼相遇,在一座山洞共同生活了四十天,彼此相安无事。后来狼化为美女,做了年轻人的妻子,使年轻人有了许许多多的财富。类似的以狼为主角的故事与传说在哈萨克民间还有不少。{21}在今蒙古族民间,流传着狼童的传说,言:一群猎人在克鲁伦河畔狩猎,发现一只母狼带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奔于荒野。猎人赶走了狼,带回了男孩。男孩懂得各种动物的语言,帮助成吉思汗避过洪水之灾。{22}在维吾尔族的民间长诗《安哥南霍》中,神狼博坦友纳,引导维吾尔的先民,走出大山。并在神狼的进劝下,维吾尔一位铁匠先祖戴上了王冠,率十万大军,出山击败了仇敌。维吾尔族人至今视狼为勇敢无畏的象征。生了儿子,往往说生了一只狼。在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中,也有狼保护玛纳斯及其后代战胜强敌的章节。柯尔克孜族至今还有许多关于狼的信仰。认为狼是圣物,它的肉可以保佑妇女生育,它的拐骨挂在孩子身上,作为护身符,可以保佑平安。塔塔尔族相信狼有非凡的超自然能力,至今乐于珍藏狼的后踝骨。

但在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融合中,情况则发生了变化。因为农耕民族文明程度明显高于草原民族,因此这种冲突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农耕民族对草原民族的影响、接纳、消融问题,因而在文化的交汇中,更多地表现为选择性接纳,而不是继承。农耕民族对草原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仍旧滞留在草原民族的历史传说中。《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开首即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周书》卷一《文帝纪上》鲜卑宇文氏述其世系说:“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在《辽史》卷六三《世表》中,又称库莫奚、契丹都是“炎帝之裔”。这是见于汉文典籍的早期记载。在后世的传说中,相类似的汉胡同源神话也不在少数。柯尔克孜族的《创世的传说》说:汉人、突厥人、蒙人,分别是努赫的三个儿子的子孙。{23}在东蒙古神话传说中,蒙古人与汉人的女始祖乃是姐妹俩。内蒙额尔古纳旗鄂温克人中传说,人和狐狸结合,生下了十个孩子,这就是汉、蒙古、鄂温克等族的祖先。{24}这些传说虽非事实,但体现着中土文化对于四夷的影响,以及边裔民族与中土民族攀亲结好的心愿。顾颉刚先生在论及匈奴“二女在台”与狼交合的神话时,曾认为此乃商族“二女在台”吞卵生契神话之传衍。{25}窃疑即是乌孙、突厥狼乳男婴的神话,也未必不是中土“虎乳男婴”传说{26}之传衍。这种影响,当然也是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

而文化的选择性接纳,则是指草原游牧民族大批南下,部分进入农耕民族生活圈后,农耕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草原民族进入中土之后,由于生活方式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原初所具有的那种凶悍、勇猛、刚烈的精神,也在渐渐丧失。据不完全统计,从汉武帝到唐懿宗不到一千年的时间内,边裔民族如匈奴、羌、氐、鲜卑、高丽、突厥等,迁入内地的人口,最少也有681.89万口{27}。这就意味着千年间有如此多的兄弟民族人口融入了汉族大家庭。唐贞观十三年全国人口是1235万,而在此前内迁的人口最少也有600万,如果把如此众多的人口千百年间的蕃衍计算在内,纯粹的汉族血统的人实在所剩无几了,甚至可以说汉族是世界民族中血统最为复杂的民族。但草原民族一旦汉化,便极力忘却其原初的带有野蛮性的狼崇拜,视新生的来自草原的民族为狼。对图腾物情感的变化,即是文化变迁的标志。而农耕民族在接受草原民族融入的现实中,一方面包容、接纳,另一方面则对其文化进行着选择。在这种选择中,神狼遭到了厄运。因为农耕民族更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是辛勤耕作,以诚实对待脚下的土地;是建立人与土地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相安无事、和平相处的友好关系,而不是凶悍、勇猛和刚烈。从草原民族的族源神话中,我们知道他们中曾有过对牛、马、鹿、鹰等动物图腾的崇拜。这一切皆可为农耕民族所接受,唯独不能接受的是狼。这一点我们从中国文化最大的象征物龙的变化中看得非常清楚。学者们认为龙是古代多种图腾综合、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它突出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与和谐精神。我们从商周青铜器中看到的龙是作匍匐爬行状的蛇身兽首怪物。而经过战国至唐的民族大融合,龙则变成了牛头、猪嘴、马鬃、鹿角、羊须、蛇身、鱼鳞、鹰爪……众多图腾物团结一体、彼此交融的形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草原民族的另一主要图腾——鹿,其角则高高的树在了龙头上,表现出威武不屈的样子。在秦汉时,龙的头上竖起的还是牛角,而经过“五胡乱华”走向统一的隋唐盛世,牛角却分了叉变成了鹿角,此间的意义自是不言而喻的。{28}而狼则被彻底抛弃了。在传统的汉族人中,我们可以找到虎、豹、龙、蛟、雕、兔、鼠之类的名字或绰号,却很难发现以狼命名的。这里抛弃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对一种文化,是对于带有野蛮性的原始生活方式与拼杀、掠夺行为以及对崇尚凶悍、刚烈的精神的彻底抛弃。

当然,我们对于原始的草原居民的行为表现,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去理解。他们对于凶悍、勇猛、刚烈的崇尚,以及他们的带有掠夺性的行为,乃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其对于农耕民族的侵扰,在很大程度上更是生存欲望的驱动。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往往草原民族大规模南下,都与气候的变迁相联系着。由于气候的变冷变干,处于干旱地区的游牧民族,面临着草原枯竭、水源干涸、生态恶化的严重威胁。为了寻找新的牧区与生存环境,他们不得不向农耕民族发起进攻。{29}日本人类学家梅棹忠夫曾这样描写过干旱对于生存欲的驱动:“干旱地带是恶魔之巢……从很早以前起,就有可怖的狂乱的人群从这一干旱地带出发,风暴般地席卷文明世界……游牧民族是这一破坏力的主流,尽管历史提供了其典型,但表现出破坏力的并不仅仅是所谓游牧民。后来,从环绕干旱地带的文明社会本身,也有猛烈的暴力事件发生。北方的匈奴、蒙古、通古斯……都是暴力的源泉。”{30}可以说,没有草原民族的一次次内迁,就没有今天庞大的汉族。草原民族虽然对农耕民族有所伤害,但他们的加入,也给中国民族带来了生命力的活力。故而中国古代两个最强盛的王朝——汉朝和唐朝,都出现在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之后。

中国文学中狼意象意义之变迁

与“狼祖”神话密切相关,狼作为一个神话意象,反复出现在中国文学中。与民族冲突、融合的历史变迁相联系,狼意象有一个由多元象征向单一象征的变化过程。其意义及故事形态的变化,大略可分为隋前、隋唐宋元、明清以降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先秦到隋以前。这是狼意象的多义并存阶段。在这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狼意象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作为恶的象征出现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对正面的美好事物的比喻、象征意义。如《礼记·玉藻》云:“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郑玄注:“卫尊者宜猛也。”这里的狼显然是具有正面意义的,它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太平御览》卷二百七十一引《太公六韬》亦曰:“大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雨如风,如雷如电,天下尽惊,然后乃成。”在《诗经》的解释系统中,狼还具有象征圣德的意义。《诗经·狼跋》曰:“狼跋其胡,载?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诗序》曰:“《狼跋》,美周公也。”《毛传》曰:“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躐其尾,进退有难,而不失其猛。”意为狼喻周公遭流言中伤,“然犹不失其圣,能成就周道”{31}。《郑笺》说得更为明确,其云:“喻周公进则躐其胡,犹始欲摄政,四国流言,辟之而居东都也;退则?其尾,谓后复成王之位,而老,成王又留之,其如是,圣德无玷缺。”我们姑且不管其诗之本义如何,就汉儒对此诗的解释而言,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汉代及汉以前人的观念中,狼是可以作为正面象征出现的。

比较特殊的是白狼。《竹书纪年》曰:成汤时“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郭璞《山海经图赞》曰:“矫矫白狼,有道则游,应符变质,乃衔灵钩。惟德是适,出殷见周。”《艺文类聚》卷九九引《瑞应图》亦曰:“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宋书》卷二十八《符瑞》云:“白狼,宣王得之而犬戎服。”此皆是把白狼作为一种吉祥物而对待的。《宋书》卷四十六《王懿传》言:王懿与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失败后逃跑,路经大泽,会水潦暴涨,不知所往。有一白狼领路,始得免于大难。《魏书》卷二十七《穆崇传》中也说:穆崇为贼所困,匿于大泽,赖有白狼带路,始逃脱贼人的追赶。关于白狼祥瑞的信仰,在唐代史书中还残存着,但是像这样具体的“善行”故事,则不曾见到了。狼意象意义的多重性,正表明着中国文化菜成初始的多元形态。

第二个时期为隋唐宋元,这是狼意象意义的净化、稳定阶段。随着中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完成,民族文化基本趋于稳定。突厥等族在草原兴起后,开始改变了原初草原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向化”之心,他们已很难再集团性地融入汉族中,而是高扬着有狼头标志的旗帜,与农耕民族多次冲突。即如高适《部落曲》所言:“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王涯《从军词》所云:“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在此历史的持续中,狼的正面的喻意在汉文化中逐渐消失,而“凶狠贪婪”逐渐凝定成为狼意象意义的基本内核。因而在唐宋诗人的笔下,“狼”成了野蛮凶残、灭绝人性之辈的象征,并且更多情况下是指斥“胡人”。如: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婚。豺狼塞?洛,胡羯争乾坤。(高适《登百丈峰》)

身辱家已无,身居豺狼窟。(刘湾《李陵别苏武》)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杜甫《释闷》)

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京。(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刘商《胡笳十八拍》)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武元衡《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烽火连营家万里,漠漠黄沙吹雾。莽关塞,白狼玄兔。如此江山俱破碎,似输棋,局满枰无路。弹血泪,迸如雨。(吴泳《贺新凉:送游景仁赴夔漕》)

山之下,江流永;江之外,淮山暝。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吴潜《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李曾伯《满江红:得襄阳捷》)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陆游《题海首座侠客像》)

诗人们对胡人如此的责骂,自然与胡人自认是狼种有些关系。胡人的崇拜与行为,无疑强化着人们的认识。在这个背景之下,汉语中产生了大量带有贬责意义的“胡”族词汇,如胡来、胡闹、胡说、胡干等。同时狼意象凶狠贪婪的意义内核,便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稳定结构,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胡人狼祖神话的影响之下,中国人的意识中出现了狼人可以互幻的观念。《抱朴子·对俗》曰:“狐狸豺狼,皆寿八百岁。满五百岁,则善变为人形。”《白泽图》言:“百岁狼化女人,名曰知女,状如人,坐道旁,告丈夫曰:我无父母兄弟。丈夫娶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则逃去。“{32}这里所记还只是抽象的知识,而在唐宋志怪小说中则衍生出了人狼幻化的新“神话”。如《广异记》言:

唐冀州刺史子,传者忘其姓名。初,其父令之京,求改任。子往未出境,见贵人家宾从众盛。中有一女容色美丽,子悦而问之。其家甚愕,老婢怒云:“汝是何人,辄此狂妄!我幽州卢长史家娘子,夫主近亡,还京。君非州县之吏,何诘问顿剧?”子乃称:“父见任冀州,欲求姻好。”初甚惊骇,稍稍相许。后数日野合,中路却还。刺史夫妻深念其子,不复诘问,然新妇对答有理,殊不疑之。其来人马且众,举家莫不忻悦。经三十余日,一夕,新妇马相蹋,连使婢等往视,遂自拒户。及晓,刺史家人至子房所,不见奴婢,至枥中,又不见马,心颇疑之,遂白刺史。刺史夫妻遂至房前,呼子不应。令人坏窗门开之,有大白狼冲人走去,其子遇食略尽矣。

在隋之前,我们看到的白狼是一种祥瑞之物。在有关唐代历史的记载中,也隐约可见白狼的祥瑞意味,如《册府元龟》卷二四记贞观盛世符瑞,屡言白狼见。而在此,狼却变成了可幻化成美女祸害良人的妖孽。这个巨大的变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中对狼角色确定的反映。《广异记》又曰:绛州正平县有村间老翁化为老狼,每出伤人,后为其子所杀。又曰:绛州他村有小儿,年二十许,因病后,颇失精神,遂化为狼。窃食村中儿童。{33}无论是老狼还是小狼,只要它是以狼的面目出现,就必然是凶恶的,为害于人的。《宣室志》言:太原王含母金氏,本胡人女,老年后化为狼,生麋鹿致于前,立啖而尽。{34}这里特意强调其为胡女,以示胡人狼之本性的难以改变,反映了中原民族对胡人的深刻成见,以及对狼的本性的认识。《稽神录》言:晋州神山县民张某妻,梦与一黄褐衣人交,已而妊娠,生二狼子。{35}这里又把狼认作是一种之物,在“万恶淫为首”的文化意识中,自然是在本来已经十分丑恶的狼形象上,又涂了一层黑墨。《元史·五行志》言:“至正十年,彰德境内狼狈为害,夜如人形,入人家哭,就人怀抱中取小儿食之。”这里的狼在凶残之外,又多了一层狡诈。这样,狼便以凶狠贪婪为内核,、狡诈、不讲道义为内容,构成了一个标志着罪恶的文化意象,反复出现于中国的诗歌、小说之中。

第三个时期为明清以降,狼意象意义已经完全稳定下来。如果说在唐宋诗词中,狼更多的指喻带有野蛮行为的“胡人”的话,在明清以降的大量的诗词曲作中,“狼”的这一意义指喻倾向则基本消失,如何景明《述怀》:“豺狼满道无行路,戎马他乡有战尘”、郑世天《捉船行》:“里正如狼吏如虎”、郑燮《悍吏》:“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王惟孙《征谷谣》:“恶吏如虎虎拥狼,踞坐上头索酒肉”等,其普遍性的意义是象征凶残暴烈之辈。明清小说对于狼的描写也与唐宋有了较大变化,在唐宋时,狼的故事还十分近于神话,似乎人们确信人狼可以互幻。而在明清以降,这种观念已明显消失,尽管我们在《西游记》、《济公全传》以及《阅微草堂笔记》等书中,还可以看到狼化为道人、化为蕃妇之类的故事,但显然这已无法代表人的观念,而只是一种资以消遣的离奇故事而已。更多的作品则是以描述的方式,揭露狼的凶狠贪婪本性,以及其狡诈、凶险的品格。

这里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在大量关于狼的故事中,寄寓了告诫世人的深刻用心。如著名的《中山狼传》,即以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揭露了狼恩将仇报、凶险贪婪的本性,警告世人,不可怜悯狼一样的恶人。《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云:“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作者讲完故事后,感叹道:“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聊斋志异》卷五言:有位叫谢中条的人,三十丧妻,遗有二子一女。路见一绝色女子,以言相挑,终娶以为妻。原来此女子乃狼所化,趁谢外出,尽食其子女。其最后评曰:“士则无行,报亦惨矣。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其警世之意甚明。二是出现了不少人与狼斗的故事。如《续子不语》卷一《狼军师》、《聊斋志异》卷六《狼》篇等记述的这类故事,表面上它只是一种谈资,实则狼有代表着邪恶势力的意义。人与狼斗获胜的喜悦,则是民族圆满渴望的一种表现形态。在后世的童话作品中,则出现了狼伪装成羊或外婆以为害人类、终为人识破的故事。但无论故事情节怎么变化,狼都是一种罪恶的象征。其间虽然偶尔也有一二则狼知恩图报的故事,但终无法改变狼意象凶险残狠的基本意义。

20世纪,当西方文化潮水般涌入中国大陆之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带几分酒神精神的西方文化面前,人们发现中国人的精神中多了几分温柔,少了几许野性。面对富有进攻性的西方文化,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性格特点与中庸平和的行为规则,似乎无力参与世界性的大竞争。为了矫枉过正,于是在新潮人物中出现了对富有野性的狼的崇拜,产生了以狼头为图案的文化衫与“老狼”、“金狼书屋”之类的名字,在网上出现了“中国狼论坛”、“小狼的家”、“老狼的巢”、“野狼工作室”、“灰狼俱乐部”等形形的网站名,舞台上也公然唱起了“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之类的歌曲,童话中也出现了大灰狼与小白兔和平共处的故事。这种种迹象,有可能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的意义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然而凶狠贪婪作为狼意象的一个基本内核,将会永远封存于中国文化与文学之中。

注释:

① 《魏书》卷一《序纪》。

② 参见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第50页;拙著《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第九部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云:“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则曰乘白马者为“神人”,“驾青牛车”者为“天女”。事又见范镇《东斋记事》卷五、王?《东都事略》卷一二五、元城北遗民《烬余录》等。

④ 《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

⑤ 此条资料乃西夏学专家聂鸿音先生提供。

⑥ 高车又有赤狄、狄历、敕勒、丁零等名,因其人习惯于“乘高车,逐水草”,故有高车之名。

⑦ 据王承礼主编《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所收蒲田大作《释契丹古传说》(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一文言,大西正男有《匈奴社会的图腾》一著,谓匈奴亦有狼祖鹿祖传说,惜未得见。

⑧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⑨ 《周书》卷五十《突厥传》。

⑩ 见《周书》卷五十《突厥传》。又见于《隋书》卷四八《突厥传》、《北史》卷九九《突厥传》、《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太平寰宇记》卷一九四《突厥上》等。

{11} 《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

{12} 见《旧唐书》卷五五《刘武周传》。

{13} 《蒙古秘史》第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4} 《多桑蒙古史》第207-208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15}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四《境异》。

{16} 见《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

{17} 耿世民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 见突厥文《阙特勤碑》,岑仲勉《突厥集史》下册,第877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 毕木寻《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第27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0} 《世界文化象征辞》,第495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1} 毕木寻《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第24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2} 《蒙古文学史》,第27页,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3} 马学良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册,第81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4} 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第255、258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 《史迹俗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二女在台》一节。

{26} 《左传·宣公四年》:"(斗伯比)淫于云阝子之女,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遂使收之。"

{27} 此数字是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的《大事年表》统计的。每户、每帐皆按五口人计。凡言"数千"、"数万"者,"数"皆以"3"代之。因此这是一个最保守的估计数字。

{28} 参见拙作《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绪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 参见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3期。

{30} 见王子今译《文明的生态史观》,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版。

{31}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八。

{32} 陈耀文《天中记》卷六十引。

{33} 上三则见《太平广记》卷四四二引《广异记》。

狼文言文篇7

第六单元:续写和改写

提供一个片段或整篇文章,让学生按要求补充或续接,写出新的故事或情节,就是续写;在保持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从形式到内容对原作进行变动的写法,就是改写。如何进行续写和改写?1.吃透原文。无论是续写还是改写,都是在原有内容上的创造,我们应吃透原文,把握写作思路、人物性格、语言特点、时代背景等。2.忠实原文。续写的文章在语言风格和人物性格上,要与原文的保持一致,添加新内容,补充新情节,使其生动有趣。改写时要忠实于原文的主题,不能无根据地任意发挥。3.衔接自然。注意续写部分与开头,续写部分与结尾,以及续写的各段落之间的过渡,结尾要尽可能与文章开头呼应。改写时,也要做到情节首尾圆合,无懈可击。

夜幕渐渐地降临了,寂静的山路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屠夫挑着担,哼着小调,盘算着自己一天的收获,脸上写满了快乐。

屠夫穿过小树林,走过崎岖的山道,忽然发现身后有两只狼远远地盯着自己。屠夫打了一个寒战,急忙快步向前走了很远,可回头一看,狼还是跟在后面。危险来临了!屠夫的心里充满了恐惧。

夜色渐浓,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屠夫豆大的汗珠儿不住地往下流。怎么办呢?突然,屠夫眼前一亮,想起担子里还剩下几块大骨头,屠夫赶紧将骨头扔给狼。所幸,一只狼停了下来,啃起了骨头,可另一只狼仍然紧紧地跟着他。屠夫忙又扔了一块骨头,这只狼得到骨头后就乐滋滋地停下来了,可前一只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扔了又扔,骨头很快被扔完了,可贪婪的恶狼又怎么会满足于区区几块骨头呢?

屠夫回头,两只狼龇牙咧嘴不紧不慢地尾随着。屠夫害怕极了,他两腿发软,慌忙加快了脚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狼是狡猾的,万一它们一前一后夹攻自己那就完了!就在这时,屠夫发现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麦场中间堆了很多小山似的柴草。“天无绝人之路!”屠户心里升起一丝希望。 他赶忙奔到最高的那堆柴草下面,放下担子,拿起锋利的刀子,警惕地注视着狼的反应。两只恶狼不敢靠近,狠狠地瞪着屠夫。

屠夫与狼对峙了一会儿后。一只狼似乎没耐心等下去,慢腾腾地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面前,眯着眼,像睡着了一般。屠夫心想:这是个难逢的好时机呀,我要趁它不备,杀它个措手不及!屠夫想到这,便疾步上前,抡起屠刀猛地劈了下去,顿时鲜血四溅,那只狼没来得及号叫便咽了气。屠夫深深吐出一口气,心跳渐渐平稳。“走开的那一只狼应该不会那么快就放弃了呀,难道是……”于是,屠夫转到柴草堆后面,果不其然,另一只狼正在打洞,半截身子露在外面。屠夫猛喝一声,一刀劈下去,狼的屁股和尾巴被砍断了,然后屠夫又连捅数刀,这只狼也很快毙命了。屠夫恍然大悟,原来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来迷惑自己,后面的狼就趁机从后面打洞攻击,如果自己不果断出击,后果不堪设想啊!

屠夫抹了一把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屠夫挑着担子,继续上路了……

狼文言文篇8

[关键词]里耶秦简;迁陵公船;司空

8-134简文如下:

廿六年八月庚戌丙子,司空守敢言:前日言陵汉阴狼假迁陵公船一,袤三丈三尺,名曰,以求故瓦。未归船。狼属司马昌官。谒告昌官,令狼归船。报曰:狼有逮在覆狱己卒史衰、义所。今写校券一牒上,谒言己卒史衰、义所,问狼船存所。其亡之,为责券移迁陵,弗属。谒报。敢言之。九月庚辰,迁陵守丞敦狐却之:司空自以二月(假)狼船,何故弗蚤辟,今而曰谒问覆狱卒史衰、义。衰、义事已,不智所居,其听书从事。庆手。

简文中提到竟陵汉阴人狼“假迁陵公船一”,学术界对“公”的说法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狼向迁陵县借一艘公船。然邢义田先生提出不同观点,他认为楚在迁陵本已置县,依楚制,县有公,所以简文中记载的“狼假迁陵公船”应理解为狼借的“迁陵公”的船(1)。笔者认为,刑先生的思路固然正确,可在该简中理解为狼借迁陵县公船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一)“司空守敢言”

该简文记载的是迁陵县司空守向迁陵守丞上报的情况。秦代司空除了掌管土建工程、役使罪犯劳作之外,还负责各种公物的保管与借贷事务。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司空律》载有对外出借、收还官府车辆、牲畜的规定,借用期间损害官府牛车要受惩处并进行赔偿,“其主车牛者及吏、官长皆有罪”。(2)

另外,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宗正“属官有都司空令丞”。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汉书补注》引何倬曰:“船既司空所主,兼有罚作船之徒役皆在此县也。”又《汉书・地理志上》云:京兆尹有“船司空”县,王莽时改称“船利”。里耶秦简中也能看出一二。如,司空曹记录:船计,器计,赎计,赀责计,徒计,凡五计。史尚主。(8-480)司空课志:……舂产子课,船课,……(8-486)上述两条简文都可以看出,无论是统计船的数目,或是考察船的情况,都属于司空的工作。另J8-1510载:“谒令司空遣吏、船徒取”(3)同样应证了这一点。从上述记载可以推断,各类“船事”应当归属于司空管辖范围内。所以狼借船未归,由司空守上报迁陵守丞,就可得知狼借的应该是公船,将此事上报迁陵守丞正是司空的职责。

(二)船“名曰(?)”

简文中提到狼借的船“名曰?”,对于该字的校释存在多家说法。生先生认为从图版上看,这个字象“棹”,可能用作动词,是划船的意思。细审图版,该字木旁清晰,右上为西,尚存轮廓,故应释为“”。该疑字应是船名,而非动词,这就涉及到秦代公物管理的问题。

秦政府十分重视公物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出土了一系列严密的法律规范公物的管理,如《仓律》、《厩苑律》、《效律》、《金布律》等。《睡虎地秦简・工律》规定:“公器官久,久之。不可久者,以漆久之。”公物必须做相关标记,以明公、私之别。另外,对公物的相关数目和情况也必须登记在簿。综上,笔者推断,简文中提到该船“袤三丈三尺,名曰”,对船的长度和名字有明确记载,即是官府对公物管理的体现。

(三)校券

校券一词,在出土秦简中出现数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179号简载:“何谓‘亡券而害’?亡校券右为害。”《商君书・定分》:“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史记・平原君列传》:“操右券以责”等这类记载很多。古时契券从中间分为左右两半,右券起债权凭证及核验凭证的作用。8-134简“其亡之,为责(债)券移迁陵”中的责券应为右券。

结合睡虎地秦简中对于百姓向官府借用公物而产生债务关系的规定,可进一步分析8-134简。《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百姓假公器及有债未偿,其日足以收责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者代偿之。”《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有债于公及赀、赎者居它县,辄移居县责之”;“公有债百姓未偿,亦移其县,县偿”。《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中也有相关记载:“假器者,其事已及免,官收其假,弗亟收者有罪。假者死亡、有罪毋责也,吏代偿。毋擅假公器,者擅假公器者有罪”。8-134简记载,竟陵汉阴人狼借船未归,狼是司马昌官手下的人,所以知会昌官令其归船。昌官上报狼已被逮捕,其人在覆狱己卒史衰、义那里,将校券交至衰、义,问狼船在何处。如果船已丢失,将债券移交至迁陵县,可见简文描述的这一过程与秦律中法律规定的百姓假公器的程序基本一致,由此也可得知狼借的应是公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注释:

(1)邢义田:“手、半”、“曰曰”与“迁陵公”――里耶秦简初读之一,简帛网,2012年5月7日

狼文言文篇9

南方多没(mò,潜水)人,日(每天)与水居(相处)也,七岁而能涉(趟水),十岁而能浮(浮水),十五而没矣。夫没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夫没岂苟然哉?()

有得于水之道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南方多没人”,而北方“未有不溺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南方多没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北方“未有不溺者”是因为: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提着灯笼)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热(点燃)。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旧称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未耶?”陈讶其语,漫(随意)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畏?”曰:“畏啐(吹气)。”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耶?”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

(选自《金壶七墨》)

1.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张(睁大)目怒陈曰

B.就(趁着)火吸烟

C.陈悟为(成为)鬼

D.人何足(值得)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暮行郊野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字数不多于10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陈在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县官智断撞车案

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策马驰驱,自矜便捷,适与五套大车①相撞击,公子颠踣②于车前。因挟③父兄势,控诸县官。官廉④,得其情,谓之曰:“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罚令出赀⑤,为贾人修车费。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注〕①五套大车:用五匹马拉的大车。②颠踣:跌倒。③挟:倚仗。④廉:讯问,查访。⑤赀:同“资”,钱财。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①公子颠踣于车前()

②为贾人修车费( )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策马驰驱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_____________

③控诸县官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挟父兄势,控诸县官

(卖油翁)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B.官廉,得其情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大车果撞小车

未果,寻病终

D.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人不知而不愠

4.对这段文字有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子仆于前”和“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两句中的“前”都是名词作动词。

B.“自矜便捷”的意思是:自我炫耀(马车的)轻便快捷。

C.贵公子自己惹了祸,却倚仗父兄权势,到县官那里去告状。

D.县官根据惯性作用的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分清了是非,公正地作了判决。

5.这案子看上去很难处理,但聪明的县官经过仔细的思考和周密的分析,推断出是小车撞了大车。请从原文中找出县官推理的过程,并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县官推理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①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信:确实、的确。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①与家犬杂畜( )

②将舐其喉 ( )

③伪睡以俟( )

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将寐,犬又如前

B.将舐其喉

乃杀之而取其革。

C.不使前也

犬又如前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伪睡以俟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处补上省略的词语。

①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②()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蒲松龄在《狼三则》的第二则中写到:“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讥讽嘲笑了狼的狡猾。那么这段文字又写出了狼的什么特征?作者对狼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三人成虎与曾参杀人

【甲】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乙】费人有与曾子⑤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hándān):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⑤曾子:名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诽谤

C.曾子之母曰 之:结构助词,的

D.投杼逾墙而走 走:行走

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尚织自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则短文的内容各自包含了一个成语。其中出自甲文的成语是____________,出自乙文的成语是__________。

4.两则短文表现的中心非常相似,你能将它概括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然:这样于:从

2.①向会潜水的人求教,而寻求他能够潜水的方法。

②按照那人的话(到)河里面试验,没有不淹死的。

3.“南方多没人”是因为:日与水居,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北方“未有不溺者”是因为:生不识水。

4.无论做什么事,都是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意思差不多就可以)

(二)1.C

2.①傍晚在荒郊野外行走。

②确实不欺骗你们,我是和鬼接近的人罢了。

3.陈在衡不怕鬼

4.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人。如:当他知道他们是鬼的时候,他没有慌张,而是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从他们自己的口中套出,整治他们的办法。

幽默风趣的人。如:当鬼怒视而问他的时候,他笑着告诉他们:我是和鬼接近的人。

(三) 1.bógǔ

2.①鞭打②正好、恰好③之于

3.A4.A

5.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如果)果真是大车撞了小车,公子应当跌倒在后面,现在公子跌倒在前面,这是小车撞了大车。

(四)1.①养 ②咬 ③等、等待④遗留、留下、招致

2.D3.①狼或两小狼 富人 ②富人狼或二狼

4.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更不只是野心了。

5.阴险、狡猾、恶毒。 本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提醒人们对狼的凶险保持警惕。

(五)1.D

2.①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但是三个人说有就成了真的有老虎了。

②曾子的母亲还是很镇定地织着布。

3.三人成虎 曾参杀人

狼文言文篇10

一、善于抓住言语生命

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较为缓慢。而阅读教学为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典型阅读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课堂这一特定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并将阅读文字转化为语言的形式,进而充分融入阅读教学中。如,《去年的树》一文,主要讲的是一棵树与一只鸟是好朋友,由于砍伐树木的工人将树无情地砍倒了,小鸟到处寻找,跑遍了山谷才知道小树在哪,此时砍伐树木的工人才发现树与鸟的友情。文章的开头有“天天”这个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该词,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或者言语中巧妙使用。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引领学生朗诵课文)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

生:(齐声读)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那大家通过两个“天天”,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1:小鸟和树的感情非常好。

生2:小鸟和树是很好的朋友。

师:那大家能不能用个词来表达鸟和树之间的感情呢?什么词和“非常好”的意思相近?

生1:真挚。

生2:深厚。

师:对,“深厚”能够形容鸟与树之间的感情。(板书:深厚)那大家就带着这份感情把余下的课文朗诵。

生:(齐声读)日子一天天过去……

二、关注文本殊的表达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掌握重点语句结构,将蕴含深意的语言挖掘出来,如问句、感叹句及反问句等;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标点符号的运用,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如《狼和小羊》一文主要讲的是狼和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借口,不让小羊喝水。其寓意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一些坏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有实力才能够生存;同时,也说明规则是强者来制定的,所谓“弱国无外交”正是这个道理。在该篇文章中,狼和小羊有好几段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师:小时候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那谁能告诉我:狼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狼)那羊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羊)大家能不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呢?

生1:狼凶狠,羊乖巧。

生2:狼残忍,羊柔弱。

师:对,大家都很聪明(板书:凶恶、温和)。那大家试着用这样的语气(凶恶、温和)来朗读狼和小羊以下的三组对话。(出示)

第一次:“你把我喝的水 了!你 ;

第二次:“去年你 骂我, ?”;

第三次:“骂我的 ,反正都一样!”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那谁能填填上述的题目?

生:(板书)弄脏、安的什么心、经常在背地里、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三、强化情辞融合训练

课堂教学强调形式的多样化,要将枯燥的课文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将课文理解与情感体会融合在一起,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紧紧围绕语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及体会语言的魅力,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还是以《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师:学完这篇课文,大家觉得鸟儿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在哪儿呢?

生:(小组讨论)鸟儿和树木的友情。

师:那大家现在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以各种角色多向对话,拓展学生思维)那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大家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师布置的这一任务对小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适当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基本能够完成。通过学生的写作,教师发现一些问题:内容空洞、形式简单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针对小学生特点,可对鸟对树的感情编写成歌曲,赞扬鸟儿的行动,将鸟作为榜样,树立守信用及重友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