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花十篇

时间:2023-03-15 18:20:25

母女花篇1

在会上,一对爽朗活跃的“姐妹”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开始很多人都在偷偷猜测这对神态亲昵、容颜相似的女性的关系。那个年纪稍长的女性看上去也就约莫三十出头,显得干练优雅,而那少女看上去也有十六七岁,正是青春逼人的妙龄年纪。说是姐妹差距过大,说是母女又差距太小,可是两人神似的相貌却说明她们之间肯定有血缘关系。

上前一问,果然是母女!惊叹之余,母亲大大方方介绍起自己的保养秘籍。原来,刘女士是一家金融机构的中层管理人员,平时比较注重形象。前几年身体微微发福后,她开始警惕中年增肥的危机,慢慢寻找比较安全健康的减肥产品。结果试验了好几种,有的给身体带来副作用,有的又完全没有效果。直到去年,在同事的推荐下她开始试用全植物成分的“绿瘦减肥胶囊”,生性谨慎的刘女士登录官方指定的的网址浏览后,又拨打了400-8860-560电话反复确认,当得知瘦身顾问承诺的无效退款后,果断下单。这一试,还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看到母亲一天天苗条,进入青春期肥胖的女儿也缠着要试试“绿瘦”公司的产品。开始刘女士没有同意,因为担心会影响女儿的生长发育,但后来在网络上严谨地搜寻了不少消费者的反馈,刘女士才开始放心让女儿和自己一起服用。产品中含有多种天然植物成分,例如蔫苡仁、荷叶等,还含有甲壳素和植物膳食纤维,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也是采用活性萃取技术以保持草本植物的特性。这本身都是非常安全、不会造成身体不良反应的,再加上自己亲身的使用体验,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果然,女儿和她一样,非常健康安全地完成了减肥过程,可能是年轻人身体更容易吸收有效成分,所以减下来的速度比她这个当母亲的还要快,感觉还要明显!

母女花篇2

今年25岁的张蕊,出生在河北廊坊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以炸油条为生。张蕊很理解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小小年纪她便开始帮家人搬油运油,大的油桶搬不动就一点一点地拖回屋里。

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七八岁的城市小姑娘还躺在爸妈怀里撒娇时,张蕊就学会了烧火做饭,放学后还要干割草、喂猪等各种家务。

上初中后,张蕊喜欢上了画画,画什么都有几分神似。因为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张蕊当时最大的理想是长大后报考美术学院。高考时,张蕊一个人背着画夹天南海北地参加各种美术考试。

工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张蕊终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动画系。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大学里张蕊边读书边打工赚生活费。通过打拼不仅能养活自己,还攒钱买了一台电脑。

在校期间,张蕊是学校的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助理,拿过“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读大二时,张蕊参与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门神》,还获得了2009年全国美展金奖。在不少人看来,当时已经是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江苏省漫画协会高校协调员的张蕊,肯定会在动画界干出一番事业,因为在她拿到大奖后就有人愿意投资,让她创办一家动漫公司。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也许用不了几年,她就会成为一名拥有千万财富的时尚“白富美”。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2010年,毕业在即的张蕊却毅然选择入伍参军,这位“南艺校花”成为了我国首批24名女水兵中的一员。其实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西方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当时已经有包括美、英、法、日等16个国家的海军舰艇上,都活跃着“海上霸王花”的身影,她们主要从事通信、雷达、指控等专业,而我国在这方面却一直是块空白。所以,海军领导对此相当重视。首批“女水兵”可谓是万里挑一,她们都是从全国各高校和海军部队中经过层层考查和遴选出来的,不仅要有顽强的意志,思想和身体条件过硬,最主要的是要热爱舰艇工作。选拔条件十分苛刻,仅体检内容,就划分了43小项,每一项都与舰艇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1项不合格就不能过关。第一批被选上的24名姑娘都是80后,不仅综合素质超群,而且个个多才多艺。

登上“和平方舟”号,远赴非洲维和

穿上一身威武戎装后,这批英姿飒爽的女水兵们被带到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进行船艺、损管、战场救护等共同科目的学习。

原以为在大学里参加过军训,而且都有过在烈日酷暑下操练的经历,张蕊和其他女孩一样,最初根本没把基础训练当回事。谁料海军训练与以往的大不相同。第一次上抗眩晕课,打量着眼前的固定滚轮,张蕊跃跃欲试。上轮,旋转,落地,她开心地笑了,还觉得挺有趣。但是,真正的挑战却远不止这些。继续上轮,1圈、2圈、3圈……咬牙坚持完成训练指标规定的26圈后,一下来,张蕊就两眼呆滞,脸色煞白,开始呕吐不止。姑娘们见状都吓坏了,小小的固定滚轮眨眼间变成了“魔圈”,令人望而却步。

然而,残酷的训练并没有吓倒这些勇敢的女水兵,她们在宿舍楼的格言墙上作出如此回答:要做翱翔在大洋上的“中国海燕”,就必须磨练出搏击风雨的硬翅。练体力,她们每天晨跑5公里;练臂力,她们每天托举杠铃数百次;练单杠,她们一吊就是一分钟左右;练游泳,她们每天在百米泳道来回不停游几十次;练耐力,她们用背包绳将自己绑在滚轮上……短短几个月,黝黑的脸庞、结实的双臂、粗糙的双手见证了她们的训练成果。

如果说,体能训练再苦再累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过去,专业课的学习训练却是另外一番考验。初次拿到自己的课程安排时张蕊吓了一跳:航海专业的课程仅理论方面就有4门课程21项内容,实操训练方面还有损管堵漏、舰体灭火、舢板、包扎、绳结等共同科目训练以及本专业的装备操作。

2010年8月初,姑娘们开始了远航训练的航程。登上军舰后,她们分别进入信号、报务、雷达、操舵专业实习,并进行跟班值更、24小时值更和参加远海卫勤演练等阶段训练。“第一次登舰真的好兴奋!”回忆起初次上船的感觉,张蕊满脸笑容:“我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水兵了!”尽管这种美好的感觉很快就被海上训练的异常艰辛和严酷所取代。

舟山某军港。巨舰解缆起航。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嬉戏逐舰的海豚、跃出水面的飞鱼……梦幻般的大海,让姑娘们大饱眼福。然而,这种美妙的感觉只维持了不到一天,她们就感受到了远航生活的另一面。军舰刚驶入南中国海,平静的海面就因突然刮起高达9级阵风,掀起阵阵滔天巨浪。庞大的战舰航行在无边的大海中,像一叶小舟,时而被托上浪峰,时而被甩入浪谷,舰艇摇晃达30度左右,人在舰上难以站立,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模样与“醉汉”无异。

几天下来,一批又一批的水兵坚持不住,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轻者头昏乏力,身冒虚汗,脸色蜡黄;重者连胆汁、黄水都能吐出来,虚脱得站不起来。

这些还算不了什么,更糟糕的是,第一次面对雷达扫描仪,张蕊被界面上繁杂的数据惊呆了。“雷达是舰艇的眼睛,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雷达班长沈许荣的话,让张蕊意识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量。值班期间,她遇到难懂的问题就问;休息时间,抓住机会就研究集多种高科技于一身的某型号新型雷达。仅用半个月时间,张蕊就掌握了三个月才能学完的内容。

2010年8月31日,张蕊和女水兵们登上排水量高达1.4万吨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亚丁湾以及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国等亚非5国执行“和谐使命—2010”医疗任务。

9月中旬,“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阿拉伯海域突遇热带低气压,狂风掀起5米多高的巨浪,能见度不足20米。战位上的张蕊虽然脸色苍白,但报位时声音依旧坚定而清晰。她手上始终挂着一个白色小塑料袋,那是为晕船呕吐准备的。

在这段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航程中,张蕊及时准确报告情况20余次,确保了“和平方舟”号及时调整航向,安全通过飓风区。

其间,“和平方舟”号的总航程高达17800多海里。在为期87天的海上执行任务中,对这些青春女孩来说,孤独无疑是“最可怕的”。为此,张蕊利用业余时间办舰报、播音和主持各种文艺节目,硬是把“与世隔绝”的枯燥舰上生活,搞得有声有色。用她的话说,“歌声、笑声同样可以鼓舞士气,产生战斗力!”

2010年11月,全体女水兵在上舰两个多月,经过7天的连续考核后,终于全部拿到了独立值更的“上岗证”。这标志着海军首批女水兵,完成了从“实习水兵”到“合格舰艇兵”的转变,不仅结束了我海军舰船没有女水兵服役的历史,这也意味着,从此,她们能够独立驾驶军舰驰骋于大洋之中了!

自豪!成为中国首艘航母女舰员

美国航空母舰的规模气势和作战能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上水兵后,张蕊非常羡慕在航母上工作的那些美国女兵。

令张蕊惊喜的是,2012年年初,海军开始选拔航母舰员,尽管在年龄、经历、业务技能等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但张蕊通过长时间的远航训练,早已在风浪中磨练成一名出色的水兵。凭着过人的军事技能,张蕊顺利通过各种考核,接着又开始接受专门培训。

初秋的大连港阳光和煦,风平浪静。2012年9月25日,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服役,望着舰桥、舰首、舰尾升起的五星红旗,张蕊和战友们激动异常。这天早上6点,舰员们早早进行了人员换乘以及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舰上官兵精神抖擞,分区列队。10时许,交接入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和命名证书。仪式结束后,和等领导登上“辽宁舰”,认真察看舰上的设施设备,与官兵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工作、训练和生活情况。张蕊声音嘹亮地向领导们进行了自我介绍:“首长好,我是张蕊。”当总书记与她亲切握手交谈时,她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温暖。而远在河北农村的张蕊的父母此刻也正坐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镜头时,二老热泪横流。

“辽宁舰”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全长300多米,宽70多米。主甲板以下有10层,主甲板以上岛式上层建筑有9层。邮局、健身房、餐厅、酒吧、垃圾处理站等应有尽有。难怪有记者评价说,它就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

张蕊和战友们第一次走进航母时,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地下迷宫。“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在这里迷路的。因为在航母上各种通道加起来总共有20公里长,也就是说你要走遍3600多个舱室的话,首先要走完20多公里的通道。”

新兵上舰之后,必须在一个月内熟悉所有舱室的路线,同时舰上还设置了舰员资格考核论证。不到一周时间,在航母里迷路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张蕊告诉记者,与英、美航母一样,“辽宁舰”上也配备了将近5%的女舰员,女兵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从事通信、服务专业,她们的岗位遍布航母的各个部门。“在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对体力的要求降低了,对智力的要求较高,女性舰员细腻、柔韧,在某些岗位上比男性更有优势。”

张蕊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其他舰艇要好得多。在航空母舰上可以用电脑和家里人联系,甚至手机也可以。24小时供餐,连酒吧都分闹吧和静吧。

“辽宁舰”入役后主要以训练试验为主。作为和平盾牌,张蕊深为自己能成为中国首艘航母上的女舰员而自豪!

(本文独家采写,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上网!)

责编/毕春晖

母女花篇3

2、《大唐女将樊梨花》第34集:青面道长和杨藩抓住了梨山老母,杨藩吸走了梨山老母的元气。金莲的心里面一直的想着一虎,她整日的茶不思饭不想,应龙安慰她吃点东西。梨花怀孕了之后感到身体不是很舒服,丁山不让她跑来跑去的,这时候有下人来报说梨山老母出事了,尸体被送了回来。

3、梨花看到了梨山老母尸体之后哭得十分伤心,她问是谁杀了梨山老母,她要报仇。大家都想不明白梨花老母平时与世无争的,到底是谁下的毒手还吸干了她的内功。杨藩吸了梨山老母的内力之后发现身体里起了很大的变化,他现在要不断地吸取别人的内力来控制自己的身体,杨藩还问了青面道长诛仙阵的阵法,他猜想方法可能就在修罗秘典当中。

4、杨藩想让金定把樊梨花引过来,然后自己吸了梨花的内力之后或许就可以不在走火入魔。月娥知道梨山老母死了,她也十分的伤心,她问应龙为什么人会死,他抱着应龙哭了起来,应龙说了自己根本不是她相公,但是月娥认定了应龙就是他相公。

5、黄敖老祖根据月娥的病情给她开了药方,但是治不治的好还是另一回事,丁山告诉师傅说自己现在的心理面很不安,他猜想肯定会将有大祸将至,黄敖老祖告诉他要以不变应万变。

6、丁山和梨花他们在祭奠薛仁贵的时候金定也过来了,金定伤心的昏倒在地,金定醒了之后梨花劝她不要难过了。梨花问金定怎么一个人来了,为什么没有带自己的夫婿一起来,金定说等迟些日子再告诉梨花。丁山和金定说话,金定告诉丁山说孩子是他的,丁山听后说不可能,金定说是她用神魂领控制了丁山和自己有了夫妻之实。丁山听后有点不知所措了。

母女花篇4

俏岳母过招三女婿

该剧由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何赛飞、胡亚捷、何琳、任东霖、马德钟、马晓灿等人主演。以“俏岳母”那金花为中心,讲述了她与其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婿之间的充满嬉闹又不时感人的亲情故事。

何赛飞不怕贴标签

“我姓那,这个姓就是有点贵族味道的。”何赛飞扮演的“那金花”是个自诩贵族后裔的南方岳母,何赛飞诙谐地点评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个自私多疑、纠结的矛盾体,可以说是“非常作”。“可能我长得‘作’吧,哈哈。”她笑言或许是因为过往作品的影响,制片方常常喜欢选她演类似的角色:“要在大同中求小异,很痛苦,还要花很多工夫。”

何赛飞这段时间也饰演了多次妈妈、婆婆。此次当厉害丈母娘,当问及怕不怕被贴上“恶丈母娘专业户”的标签时,她表示:“以前就老被说成姨太太专业户,当然观众也不是恶意的,是对我角色的肯定。这次当然不想被贴上类似标签了,不过那金花并不是一个恶丈母娘,她有一些任性,有一些可爱,是一个可爱的老太太。”

更有趣的是,当年凭借一部《便衣警察》红遍大江南北的胡亚捷,此次在《那金花和她的女婿》中扮演的正是何赛飞的“女婿”,而他的实际年龄其实还比何赛飞大了许多天。对此,何赛飞忍不住感叹:“他长得太年轻了!”胡亚捷则笑言自己和何赛飞早就约定要合作一些讲述中年人情感的戏或是年代戏,没想到第一次合作两人就“差了辈分”,“她的戏太棒了,让我完全投入其中。”对此何赛飞调侃道:“拍摄时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岳母与女婿的戏演成夫妻吵架。”

母女花篇5

雍容富丽的花朵,开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衬托出花朵的高雅别致,更有那诱人的浓郁香气,甜醇得使人陶醉,这就是女儿送我的康乃馨,母亲节特别赠给母亲的鲜花。喜欢时尚的女儿,懂得康乃馨的层层花瓣代表了母亲对子女绵绵不断的感情。还有红、黄、粉三种颜色,每一色都有感人的花语:红色的用来祝愿我健康快乐,黄色的代表她对我的感激之情,粉色的是她祈祝我永葆美丽心态。女儿送的康乃馨,激发了我做母亲的幸福感。

细细地端详着一朵朵康乃馨花蕾,我发现皱折深邃的花瓣里,浮现着母亲的脸庞与亲切而慈祥的笑容。我知道给我寄来黄花菜的母亲,正用一种深情而期待的目光,遥望着千里之外,久久,久久。母爱独有的感染力,抚慰着我的思想与灵魂,送给我理解和祝福,在我的心中荡漾起一股温馨与甜蜜。

想起远在老家的母亲,平凡的人生总是伴随着默默的劳作。她就像坡旁园角的黄花菜一样,滋养抚育着我和哥哥妹妹。她用毕生的积蓄支持我在城市安身立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见识大世界。她把孩子的幸福当成自己的最大欣慰,哪怕是只有一把干黄花菜,也要千里迢迢寄给女儿,奉献她的母爱。

母亲节收到母亲寄来的黄花菜,是一种巧合,其实也是季节使然。黄花菜是萱草花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是采撷含苞欲放的花蕾晒成的干。按理说,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早有唐代孟郊的《游子诗》为证:“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因此,在母亲节中,应该是我给母亲邮寄萱草花才对。只是这种俗称金针的萱草花,一直是母亲播种与采撷的特产,要是我从城市里给她寄去,她不生我的气才怪呢。同样,城市所崇尚的康乃馨,也不是孝敬母亲的最好表达。母亲需要朴实的行动,那就是逢年过节回去看她,不必给她带什么,只要回去给她做一顿饭,再与她一起吃,然后听她数落我这一路花了那么多路费太可惜……

母女花篇6

我左看看,右看看,买了两盆带露水的月季花,红艳艳的鲜花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和蝴蝶。我捧着月季花,一边走一边想:小女孩看见这盆美丽的花,一定会开心呀!她的妈妈一定会早日康复的。

第二天,小女孩又来采花瓣了,我走了过去,捧着月季花,递给了小女孩,亲切地对她说:“小妹妹,别摘花瓣了,我这盆月季送给你,以后你就不用来摘花瓣,我祝你妈妈早日康复。”小女孩抬起头,望着我,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激动地对我说:“谢谢,谢谢。姐姐,妈妈一定很开心,一定会好起来的!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妈妈在医院打吊针,我先去陪她了。”小女孩甜甜地笑了一下,向医院走去。“哦!一个多么孝顺的孩子呀。”我望着小女孩的背影,喃喃地说。

我又捧起了另一株月季,来到了母亲的家,年迈的母亲满头白发,我心想:我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我走到母亲身旁,轻轻地说:“妈妈,我来看成你了。”“咦?这盆月季花是给谁的呀?”母亲慈祥地问。我双手捧着月季说:“母亲,这盆月季送给您。”母亲接过月季,愣住了,泪水不禁流了下来,她激动地抱住我:“女儿,你怎么想到给我送花呢?我真开心。”“是一个小女孩启发了我,她的母亲生病了,家里只剩下她。小女孩的精神打动了我。”母亲感动极了。我望着月季花上的露珠,似乎觉得自己又长大了。

母女花篇7

这种奇异的胶水是母亲那一代女性的最爱,是发油,是发胶,也是染黑剂,一物多能,是她们的闺中密友。这种染发剂,是经由游街的小贩包装叫卖的,很便宜,有一种天然的清洁。它让母亲的头发一下子油黑发亮起来,不夸张地说,此时真可谓“光可鉴人”。

上过发胶,母亲照镜子,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鬓角、发梢、额前;一切妥帖了,她开始把头发绾成束,攥紧,盘成髻,套上黑丝网,最后一道工序是插上银笄。母亲梳好发髻之后,每天总不忘在发髻上边插上一束鲜花。手边若缺鲜花,她平日也准备了许多可供随时挑选的绒花或绢花来替代。这些人造花,都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戴在头上随步摇颤。当日里商业并不发达,这些做工精巧的饰花,也是游街的商贩挑到家门口叫卖的。每当此时,妇女们便争先恐后前去挑选,这是家乡妇女平静家居生活中的一个节日。

晨起梳理头发是母亲一天生活的开始,这是一个庄严的、郑重的、也非常审美化的开始。其实,并不是母亲特别爱美,这几乎是福州妇女的习俗。福州的女性平日理家忙碌,但在发饰上用的工夫却从不吝啬和含糊。头发梳过,一般妇女都爱在鬓角、发髻上插上时花。福州妇女发间的鲜花,既取香气,又是装饰,是女界的一道秀丽风景。

遇上传统节日,或是生日聚会等应酬串门,就更加考究了。女人们会用清晨街上买来的茉莉花(或是含笑花)串成花环,把发髻团团围住。看上去,黑油油的发髻被白色的茉莉环衬着、烘托着,亮晶晶,光闪闪,满世界柔美的光亮。福州青年女子爱花是出名的。那时都穿旗袍,她们除了以鲜花为头饰,总不忘将白玉兰串成花串,坠挂在旗袍斜襟的腋下。这种天然“香水”也许不光是福州一地女子的爱好,大抵南方各地都是如此。

因为洗发麻烦,母亲不是每天洗发,平时她会十分爱护头发,保持清洁。洗发对于母亲而言,无疑是隆重的仪式。这时她会放下一切家务,用上大半天来打理。她先用热水烫洗,打上肥皂,然后用温水冲洗。这时母亲便会叫上我,让我手提水壶,缓慢地让温水从头上流下。水若烫了,母亲会让我兑上一些凉水。冲洗不是一遍,而是反复多遍。那时我做这活计,往往会不耐烦。现在想起,要是时光能够倒流该有多好,我一定会耐着性子感受母亲的快乐!水浇过几遍,母亲披散头发,让风把头发慢慢吹干。而后上发油,洒上花露水,再挽髻。

母女花篇8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2、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 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着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着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着了。

3、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 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 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着天渊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着。

“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随朋友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

“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着房门外的梁柱。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

母女花篇9

主要人物:

母亲:菊花(38岁)个体老板

女儿:小丽(4岁)幼儿园

小丽(11)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华:小丽班主任

王鹏:小丽的同班同学

学生甲乙

游客若干

1、日外,公园

夏天阳光明媚,花儿盛开。公园里的游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小丽走着走着突然摔倒。

小丽:妈妈,抱抱我。妈妈,抱抱我。(蹲在地上哭)

菊花:自己走,妈妈不抱。(菊花继续前走)

小丽:妈妈,抱抱我,抱抱我(声音大,在地上打滚)

游客甲:你看看这位妈妈够狠的,女儿哭成那样,也不管。让她抱,她就是不抱。

游客乙:嗯,够倔的。说不定人家是培养女儿独立呢!

游客甲:这大热天的,让孩子这样哭,不上火才怪的。

游客乙:说的就是呢!

小丽看见母亲不搭理她。只好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去追赶母亲(哭成小花猫脸)

时间跨越,小丽11岁。

2、日内 小丽家

小丽捧着“三好学生”证书回家。

小丽:妈妈开门,妈妈开门。

菊花:你自己没有钥匙吗?我在厨房正忙着。

小丽:妈妈,我就让你开吗。

菊花磨磨蹭蹭从厨房出来。

菊花:这孩子今天是咋的了,非让我给开门。

小丽:妈妈你看,这是什么?(把三好学生证书举到母亲面前)

菊花:哦,是三好学生证书啊,不错,继续努力!(回厨房)

小丽刚要说出“妈妈,抱抱我” 很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卧室。

3、日内 晚 餐厅

菊花:小丽,吃饭了!(没有回应)小丽吃饭了。

菊花走到小丽房间敲门

菊花:小丽,怎么啦,快过来吃饭啊。(小丽躺在床上,蒙着被在流泪)

小丽:妈妈,我不想吃。

菊花:为啥不想吃,生病了吗?(摸摸小丽头)这孩子头也不热啊!进屋还好好的,

这是怎么啦,是不是在学校老师批评你还是被学生欺负你了。

4、日内,客厅,给班主任打电话

菊花:喂,是张老师吗?我是小丽的母亲。

张老师:哦,你好张姐。您有什么事儿吗?

菊花:我想问一下,小丽今天在学校没发生什么事儿吧?

张老师:没有啊!今天学校召开期末总结表彰大会,小丽还是三好学生呢,她可高兴了,还说回家告诉妈妈。

菊花:那回家后为什么显得不高兴,饭也不吃就在她房间里哭。

张老师:是吗?不应该啊,太反常了!等明天返校我问问,您别着急。

菊花:那谢谢张老师。

5、小丽卧室。

小丽擦擦眼泪,在小桌旁打开柔和的台灯。开始写日记。

7月15日 晚

今天,我被评为“三好学生”,心里特别高兴。像小鸟一样飞到家里,就想让妈妈和我一起分享快乐的欣喜。可回到家里母亲那种很平常甚至很冷淡的样子,让我心很痛。此时的我多想让妈妈抱抱我,并和我说:“我的女儿真棒”。我所想的不是我所愿的。或许母亲怕我骄傲……

6、日内 晚上

10点多,小丽觉得有些饿,在厨房找吃的。母亲过来。

菊花:我说闺女,你今天是不是哪根神经打错了,怎么就不吃饭呢?

小丽:妈妈,没事儿。我想好了!

菊花:想好什么了?

小丽:我想好要吃饭。

菊花:妈妈都给留着你爱吃的红烧肉。

小丽:谢谢妈妈!(不好意思抬头看母亲)

菊花:闺女,你慢慢吃吧!妈妈回屋睡了,明天还得起早上班呢。

7、日内 清晨

阳光温和地从照进室内

小丽:妈妈,早饭给您做好了,老师让我去学校一趟。晚上回见!

菊花:哦,几点儿了!嘿,我睡过站了。

小丽:7点多了!

菊花快速洗漱,走到餐桌旁。发现桌上有张纸条:

妈妈,是小丽不好。惹您生气了。以后小丽不会了,一定会做个乖孩子。

爱您的小丽

菊花:这丫头,还说我生气,我也没生气啊,就是不了解女儿是因为什么哭鼻子。(自言自语)

8、日内,学校 五年一班教室

张老师:小丽,你昨晚是怎么了?你妈妈打电话问我你在学校的情况。

小丽:啊!(惊讶)我妈给您打电话了!

张老师:是啊,和我说你回家后不吃不喝,蒙着被子就是一个劲地哭。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啊?能和老师说说吗?

小丽:(低头不语,眼角流泪)老师我,我……

张老师:心里有什么委屈和老师说出来好吗?看老师能否帮你解决。

小丽:老师,您说让妈妈抱抱我,是不是很羞的事儿啊!

张老师:妈妈抱抱自己孩子算什么羞事儿。妈妈不抱你抱谁啊!

小丽:我记得自己4岁那年,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一不小心我突然摔倒了,就想让妈妈哄哄我,让妈妈抱抱我,可妈妈就是不愿意…..从我那时开始,七、八年了,妈妈从来都没有抱过我。

张老师:(惊讶)这么长时间没有抱过你?那是妈妈不喜欢你,不爱你。

小丽:也不是,妈妈也喜欢我,也爱我。但就是不愿意抱抱我。

张老师:要说爸爸不喜欢抱孩子还说得过去,母亲不喜欢抱抱自己孩子有点儿不可思议。

小丽:昨天,我兴高采烈地捧着“三好学生”证书回家,就是让妈妈为我骄傲,为我高兴。更渴望妈妈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可母亲不以为然的样子,让我很伤心。

张老师:老师明白了,原来你是为这事儿哭鼻子了。饭也不吃。

小丽:老师你不知道,我期待这天的到来,都七、八年了,您说妈妈给我一个拥抱就那么难吗?

张老师:每个母亲爱孩子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你母亲可能有些另类,也有可能她过去童年的生活有过心里上的障碍,或者说受过什么样打击。性格变得缺乏女人的柔情。

小丽:老师您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但我从小到大,非常独立,自己能做的事情从来不让妈妈帮忙。

张老师:老师知道你非常有独立性,也非常懂事。你妈妈来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见过你妈妈。有点儿像男人性格。说话办事干净利落。

小丽:嗯,妈妈是个女强人。我尽力让自己各方面都不要让妈妈操心。参加各种特长班人家孩子都有家长接送,我从来都是自己管好自己。

张老师:那你妈妈夸你吗?

小丽:夸我,就是不抱我。

9、日内 教室外

王鹏在教室门口偷听她们谈话,在教室门口,歪个小脑瓜说。

王鹏:小丽,你都多大了,还让你妈妈抱。羞不羞?

小丽:去,去,去,你懂什么?

张老师:是王鹏吗?进来,老师有话说。

王鹏走进教室。

王鹏:老师有什么事儿您吩咐。

张老师:你和小丽都是班级的文艺骨干,老师想在正式放假之前,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题目就叫《妈妈,抱抱我》。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互动。

王鹏:老师您不是专门给小丽她妈妈开的吧!

张老师:也不全是。现在年轻母亲缺乏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语言沟通不到位,肢体语言也不合格。我想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让你们的父母更加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吃好穿好玩好不是最重要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情感上的交流和亲近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心灵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小丽:老师,要是我妈妈来就好了!

张老师:你妈妈必须来。小丽,你放心,这个工作老师来做。

小丽:谢谢张老师!

9、日内 晚 小丽家

小丽:妈妈我回来了!(进屋开灯,到厨房找妈妈)妈妈怎么还没回来?

走近妈妈卧室。见母亲躺在床上,头上冒着虚汗。

小丽:妈妈您这是怎么啦?出这么多汗。

菊花:妈妈今天陪客人吃饭,不知怎的,回到家就上吐下泻,头还有点儿晕。酒也喝不少!

小丽:那赶紧去医院吧!不行我去给爸爸打电话。

菊花:你爸爸出差了!那咋办呢?(急的要哭)小丽,妈妈没事儿,休息一会就好了!等过一会儿,妈妈给你做饭。

小丽:妈妈,先不着急。再说简单的饭菜我会做。

菊花:好闺女。(深情地看着懂事的女儿)

小丽:妈妈,我先给您先冲点儿红糖水喝。您可能是虚脱了!(给菊花端一碗红糖水)

小丽去客厅打电话。

小丽:张老师,我是小丽。(哭着说)我妈妈有病了,爸爸又出差了。我不知道咋办?

张老师:小丽别着急,老师马上到。

10、日内 晚小丽家

张老师:(敲门)小丽,是老师来了。

小丽:老师好。(和小丽走进菊花卧室)

菊花:小丽这孩子也是,怎么还把老师给请来了。(示意起来)

张老师:大姐您躺着,别起来。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菊花:好多了。刚才小丽给我冲碗红糖水喝。

张老师:不然到医院打吊瓶吧!来的快。

菊花:不用,没事儿。

张老师:你真是个要强的女人。小丽,你家楼下有社区诊所吗?

小丽:有啊!上次我感冒还是诊所医生阿姨给我打的针。

张老师:那好,你下楼一趟,让医生阿姨过来给你妈妈输点儿液很快就好的。

小丽:噢,知道了!(蹬蹬跑下楼)

11、日内、菊花卧室

菊花在打吊瓶。张老师在陪菊花。小丽端来一碗面条荷包蛋儿。

小丽:妈妈,您先吃点饭吧。

张老师:大姐,您看小丽多懂事。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

小丽:(不好意思)老师别夸了,都是我应该做的。

菊花:嗯,我闺女就是听话,从小到大也不用我操心。

张老师:你先回屋写作业,我和你妈妈说两句话。

小丽:嗯,好的。

张老师:大姐啊,您的女儿真的很优秀,不仅学习好,而且还……

12、日內,菊花卧室。菊花在打吊瓶。

张老师:菊花姐,你家小丽可真懂事。

菊花:人家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袱一点都不假。

张老师:小丽不光懂事,心也特别善良。在学校大事小事都替老师操心。

菊花:在家也是,什么事都想的周全。不过张老师我还是发现,最近我家小丽有什么心事。

张老师:这就是我今天要和你说的事儿。

敲门声 小丽进屋。

小丽:妈妈,您好点儿没?

菊花:好多了!姑娘你辛苦了!(吊瓶已打完)

小丽示意张老师出来有话说。

小丽:张老师您看我妈妈身体还没太恢复好,先不要说我那心事儿。

张老师:你这孩子就是这么懂事。好,老师答应你先不说。

小丽:谢谢老师!

张老师:我看你妈没什么事了,那我就先回去了,(进屋和菊花告别)

张老师:菊花姐您慢慢养病,等有空我再来看您。

菊花:张老师,您还没和我说小丽的心事呢!

小丽:妈妈,张老师回家还有事儿。我有啥心事。回头目送張老师。

小丽:老师再见!

小丽走到母亲床边。

小丽:妈妈我的心事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菊花:这话听起来这么耳熟呢!

小丽:这不是您常和我说的那句话吗!

(学着母亲的腔调)

小丽:小丽啊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母女俩会心地 笑了!

13、日内,教室

召开主题班会《妈妈,抱抱我》

张老师: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拥抱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礼貌,在家庭中是一种亲情。同学们,当你考试得了一百分,你的父母拥抱过你吗?当你在钢琴比赛中取得笫一名,你的父母拥抱过你吗?

同学男:当我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母亲特别高兴,不是亲亲我的脸蛋儿,就是抱抱我,让我觉得特别幸福。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而我的爸爸可能因为工作忙吧,从来没有抱过我。(很失望的样子)

同学女:那次我在少儿舞蹈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父亲特别的兴奋,不仅带我高高兴兴玩一天,还请我吃肯德基。把我搂在怀里说,闺女啊,你就是老爸这生最爱的人。抱起我转了好几圈,差点把我转晕了。而母亲怎么无所谓的样子。我多希望父母一起抱着我,三口之家多好啊。(眼里充满泪水)

张老师:以上两名同学谈的都很好。看来父母的拥抱对你们很重要,它不仅仅是亲情上一种施舍,更是联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小品《妈妈,抱抱我好吗》

小品表演

小丽:(晚上回家,手里捧着绘画获奖奖杯)妈妈开门啊,妈妈开门啊。

张老师(扮演母亲角色)你不会自己开门啊,你没看妈妈在做饭吗?(要走进厨房)

小丽:妈妈你猜我今天得什么奖了?

张老师:什么奖?

小丽:绘画奖杯(把奖杯高高举起)妈妈您看。

张老师:哦,不错啊,我女儿就是厉害。

小丽:(不好意思)妈妈,我想……我想……我想让妈妈抱抱我。您都多久没有抱我了!

张老师:多久了?(疑惑地看着女儿)

小丽:足有七、八年了。(渴望)您不是不喜欢我,不爱我啊?

张老师:哪有的事儿。妈妈爱你也喜欢你。

小丽:那您为什么就不愿意抱抱我。我每次取得什么好成绩,不是想让妈妈为我做什么好吃的,就是希望妈妈能抱抱我。妈妈,您知道吗,我等您的拥抱一次都等了多长时间吗?快八年了。(背过身哭了)

这时参加班会小丽的母亲菊花情不自禁进入剧情,走到前面深情地抱着小丽。

菊花:小丽,是妈妈不好,妈妈不好。妈妈非常非常地爱你。妈妈知道你这孩子特别懂事,也特别的独立,还那么优秀。可是妈妈却不知道你内心的苦衷。妈妈以为给你好吃好穿就行了,没想到物质上的享受远不如精神上的享受。妈妈的爱有时候是麻木的,也是自私的。拥抱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不好。(紧紧抱着女儿)其实,妈妈从小就没得到父母的拥抱,父母成天吵吵闹闹,根本没有得到什么温暖。更没有品尝到拥抱是啥滋味。女儿,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错了!

小丽:谢谢妈妈。我真的好幸福。妈妈我好爱你。(台下掌声响起)

菊花: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参加今天的班会很受教育。我不知道拥抱对一个孩子多么的重要。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有很多,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最需要的那种。就像我女儿小丽,等到母亲的拥抱,等了那么久。而我这个母亲却全然不知,只知道让她有房住,有钱花,可以说要啥有啥。但这些对女儿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温暖。母亲的温暖就是通过和女儿肢体上的接触,寄予女儿的深深爱抚。(掌声)

母女花篇10

关键词:铁凝;女性意识;依附性;母性;自身价值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有实力的女作家之一,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在铁凝的《棉花垛》《麦秸垛》《玫瑰门》三部作品中,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审视,她们的身上闪现出生活在男性之城中的依附性,传统的母性,以及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打破依附性与母性的生命状态。

《棉花垛》通过讲述乔、米子、小臭子的故事,借助战争这一残酷复杂的背景,揭示了作为第二性的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心理和不可逆转的轮回的悲剧命运。《棉花垛》中的“米子”,美丽性感,生长在紫花遍地的乡村,却不稀罕下地种棉花。从一个男人泄欲的工具变成一个男人生育的工具,这似乎就是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地位和全部价值。铁凝在作品中着力表现的是处在以男性为核心的社会像米子这样的女人,她们的内心深处有很强的依附性,她们甘愿居于从属地位并对男人的占有表示默认。在这里,铁凝以悲悯的目光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审视女性依附男性的心理,揭示出这种依附与女性悲剧命运的关系,作为女人的本欲被毁灭。铁凝呼吁的是:女性最大的悲剧往往是内在的女性自身对男性长期依附的心理,有效地配合了外界环境对她们的压抑和剥夺。

“鲁迅指出,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鲁迅认为母性是女性内心世界中最基本的欲望。”铁凝在《棉花垛》中审视了女人作为第二性对男人的依附心理,以及在这种依附下悲剧的命运,在《麦秸垛》中作者用大芝娘坎坷的人生故事,及母女两代的命运轮回,表现出生活在传统男性话语中神圣的母性。在这里的女人的生命本能在伸展,在逐步突破压抑,对抗着自身的依附心理。铁凝在作品中表现了大芝娘这一“圣母”的形象,在下一代中塑造了“沈小凤”这一涌动生命,她大胆,炽烈,决绝。作为沈小凤的对立面杨青,她在女性群体中与沈进行着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波伏瓦在《女人是什么》中剖析到:“女人互相认同,所以她们能互相了解;然而又由于同样的原因,她们彼此对立”,此时的女性开始远离男权中心而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对于男人的依附淡化了,女人积极追求自身的欲望,追求作为一个女人神圣的母性,铁凝进一步深化了女性对自我生命体的认识。

《玫瑰门》中男性失去了风采和气魄,失去了诸如责任、义务、胸怀和气魄等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内容和乔装打扮,女性在对男性人物的精神优势中凸现了主体性。铁凝在此将《棉花垛》中女人对男人的依附磨灭了。女人独立并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铁凝在《麦秸垛》中写出了神圣的母性,而这被称为救渡女性生命的唯一的方舟,铁凝在《玫瑰门》中消解了母性穿越历史时空的万丈光芒,对女性生生不息永恒历史循环以及女性自身价值进行了深层的传达。《玫瑰门》中神圣的母性被颠覆了,《棉花垛》与《麦秸垛》被喻为生理的象征,而《玫瑰门》被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心理的象征”,铁凝在《玫瑰门》中表现出女人在任何现实条件之下都具有一种从容和坚韧的生命底蕴,而且又是女性的韧性要远远大于男性,相比之下男人则更多表露的是怯懦和虚伪自私的本性。女性在“没有男人”的时候,取得的是对生存选择的更大的自由,摆脱对男人的依附,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战胜艰难的自由以及独立走人生道路的希望。

《棉花垛》中铁凝写出以男性为依附的女性意识,一方面不能否定女性的本能欲望,一方面在内心对于男人的依附性的压制下让女人无法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她们的自我价值无法伸展。《麦秸垛》中铁凝一方面展现女性对延展生命的热忱,一方面展现的是女性“破土而出”敢于炽烈地追求自己最纯美的部分,此时的女人正在努力争取博大、宽厚的灵魂。而《玫瑰门》中女性寻找自我的方式变得更加坚韧,女人们颠覆了传统对男人的依附而恢复女人的“本来”面目,女人改变了男人主动索取、女人被给予的模式,反而男人在女人的攻击中不知所措,畏畏缩缩。传统的母性在这里也被女主角颠覆,为了摆脱对男人的依附,走向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即便是被人认为是浸着毒汁的罂粟花,但女性之门被打开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