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策划十篇

时间:2024-03-27 18:03:45

科技成果策划

科技成果策划篇1

关键词 科技新闻策划;策划的度;量的积累和界限:适度策划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013-01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计划。其目的是更好的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使报道更具特色,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新闻策划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新闻策划,都必须限制在新闻业务活动范围内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度”。作为宣传科技的――科技新闻,也不例外,也有其自己的“度”。科技新闻策划的“度”,是规定媒体及采编人员对所要报道的科技新闻事件进行策划的范围、策划的量的界限。科技新闻策划一定要在“度”的范围内进行。科技新闻策划要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且不能超过科技新闻策划的“度”的界限。否则将引起科技新闻报道的质的变化。只有把握好科技新闻策划的“度”,才能使科技新闻报道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1 把握科技新闻策划的“度”,是科技新闻宣传报道的根基

科技新闻的策划是科技宣传实践活动中的新生事物,它的产生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宣传工作的需要。目前各大媒体及采编人员在科技新闻报道上广泛的应用策划进行宣传报道,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我们知道,采编人员在接到一个关于科技方面的新闻报道任务后,特别是重大题材、重要内容、重大活动的报道。就会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诸如怎样采访、选择什么角度、以什么为切入点、采用何种形式、手段报道等等。这些问题经过采编人员的思考和反复推敲,形成了一个方案后,采编人员就会在精力、物力、行为上按照方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准备并实施,这种从思考――计划――实施过程,是一次报道策划的完成过程,如果这个科技新闻策划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量的积累,不超过一定的界限,即一定的“度”,那么这个策划就是一个成功的科技新闻策划,会产生与科技新闻策划相匹配的报道效果,科技报道的质量就能得到保障,就能够形成正确的传播氛围。

科技新闻报道不能“过度”或达不到一定的“度”,过度的策划就会造成以点带面,以偏盖全,夸大事实、脱离实际的失实的报道和假新闻。反之,如果重要题材,重大内容不去有目的的策划而没能达到一定的“度”,那么所报道的科技新闻是呆板、平淡无味,失去科技新闻应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受众是不会爱看的,更谈不到保证质量。所以说“注意分寸”、“掌握火候”科技新闻策划就能够发挥报道的主动权。就能够为科技报道取得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掌握好科技新闻报道策划的“度”是科技类新闻报道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科技新闻报道中“适度”的策划,是科技报道的必要准备。报道前的策划,可以对可知的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的重大题材、重要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缜密思考研究,做充分精细的思想、物质、行为准备,使报道的科技新闻主题突出,特点鲜明;更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正确性。

科技新闻报道中“适度”的策划,能拓展报道领域,科技新闻报道是为受众提供生动的、形象的受众愿意接受的科技信息,科技新闻策划在科技报道中的作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科技新闻报道丰富多彩,同时适度的策划,能够及时的发掘、发现与科技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和科技新闻事实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及科技新闻背后的新闻,从而使科技新闻报道的领域更加宽阔。

科技新闻报道中“适度”的策划,是媒体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推广日新月异,这也为各个媒体提供了良好的新闻报道素材,但是目前我们媒体竞争相当激烈,都在争抢有利的要地。媒体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信息占有量和的速度的竞争,就是争夺听众和观众,媒体都想在第一时间得要重大新闻,并出去,在激烈的竞争中,谁都没有把握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重要新闻,但可以通过对科技新闻事件进行“适度”的策划,寻找科技新闻的其他落点,最佳的角度,在做精、做细、做深上下功夫,同样会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3 影响科技新闻策划“度”的几个关键因素

1)编采人员的素质。编采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及主动性和创造性,决定着科技新闻策划的“度”。提高编采人员的两个素质和编采人员对科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成度,是做好科技新闻策划的前提

2)科技新闻事件的价值。一条科技新闻是否能策划,关键要看这一新闻是否有策划的价值,也就是说事件的价值决定了策划。如果没有价值的科技新闻事件,硬要去策划,就可能是策划出一些失实的东西,也就严重的违背了新闻报道规律。

3)宣传纪律。宣传纪律这把尺子。是度量科技新闻策划的重要工具,编采人员在运用新闻策划时,要具备较强的宣传纪律意识。否则将对受众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4)策划者的实力。掌握好科技新闻策划的“度”,策划者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盲目的不切实际的策划不仅收不到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科技成果策划篇2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科技计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繁荣,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有效手段。每类科技计划的出台,都有其自身的背景、目标和任务,也都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科技计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计划评价内涵及意义

科技计划,是指在特定时段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技活动的整体目标而制定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科技活动安排。科技计划评价是运用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在科技活动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对科技活动的作用、影响和效果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旨在增强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质量。建立科学的计划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计划的整体成效出发,同时还要分析与计划相关的指标,研究计划长期策略规划与计划成效之间的不同,并将评价结果反馈至政府制定长期科技计划的战略和过程中,这不仅是进一步发展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计划评价具有为科技计划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功能,通过对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计划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改善今后的立项决策和管理。通过对计划的评价,可加强对项目执行单位的监督,包括项目是否按进度执行,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用途,是否达到了合同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显著等等,从而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对项目的执行过程、效益和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使科技计划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和评估者学习到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的管理水平,对促进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内容

理论界将科技计划评价划分为形成式评价和总结式评价两种模式。前者是属于管理上的,期待能从评价的过程与结果中,获得补助研发的制度如何改进提升建议,出发点是组织内部的,此种取向称之为“形成式评价”。后者则是关心研发补助的成效,出发点是组织外部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研发补助的合理性或者是为了进行资源的适当合理分配。我国1997年,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并在31个省市和部门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将科技评价作为“第三方立场”引入政府科技决策系统。2000年底,科技部出台了《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国家或地方重大科学技术计划的设立和实施效果,将科学技术计划评价分为前期评价、中期评估和绩效评价,并且规定科学技术项目要实行分类评价,对我国科技评价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着重大作用。

笔者认为科技计划评价并不简单等同于对政府投入的科技项目及其成果的验收评估,也不是简单以单一项目为评价对象的,而是要以对整体计划、组织(研究架构)的评价为核心。计划评价应采取组合评价方法,而不是集中于单一项目的评价,不仅要评价项目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影响,而且要评价整体计划的执行,不仅要针对参与项目的企业,还要面向计划的政策制定者和设计、执行计划的管理者。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级一体”的科技计划评价体系,即科技计划的宏观、微观、中观评价。

科技计划的宏观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对科技计划实施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价。

科技计划的宗旨是通过科技的进步,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将科技计划的总体效果评价分解为技术、经济和社会三部分。技术效果评价,即科技进步效果评价,是指科技计划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作用。经济效果评价,反映科技计划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程度,对科技计划整体以及科技计划支持重点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社会效果评价,反映科技计划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包括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等。

科技计划的中观评价,是从中观角度,对科技计划的结构包括科技计划实施、分布与发展的均衡性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行业角度,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对科技计划课题服务的主导产业导向性进行分析,即建立各行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进行效率分析,进而评价科技计划课题的安排与产业发展方向的符合性,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与建议;二是从领域角度,对科技计划所属的技术领域进行评价分析;三是进行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年度评价。

科技计划的微观评价,是从微观角度,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评价对象,建立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计划项目各项指标所产生的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有推动作用的成果进行评价,包括人员效果、学术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3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项目绩效的重要保证,是准确评价项目绩效的一种有效方法。不同的指标体系,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从而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的科技计划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科技计划评价质量的基本前提。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文中所要选取的指标都应该满足文章的研究目的,而且应该具有有效性以及典型性。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抓住主要信息,对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都能给予反映,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与可信度。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产出效果,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因素的加入,指标含义尽量明确,注意入选指标的权威性、普适性和代表性。简明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明确地反映目标与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指标体系的大小也必须适宜,评价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将会将评估过程集中在细小的问题上,增加评价的工作量,且往往会扭曲评价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又不能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整体状况。可操作性原则,在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指标应尽可能简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料数据的易得性;二是指标容易量化,对定量指标要保证其可信度,对定性指标应尽量适用,或选择那些能间接赋值或计算予以转化的定量指标,同时能够便于他人进行操作和利用。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科技计划的本质、内涵及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科技管理人员、课题研发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分析和推敲,分别建立了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中观和微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技计划实施效果中观评价内容,以及DEA方法评价的要求,我们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微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人员效果、学术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依据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效果的构成因素与评价原则,本文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四层框架结构,基本内容包含4个模块,13个因素,33个基本指标,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 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2007,(3):89-92.

[2] 杨志江,罗掌华,钟优慧.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131-134.

科技成果策划篇3

关键词: 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管理体制;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01-03

1 科技成果研发状况

我国通信科研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组成,具体包括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参与通信科技研究的高等院校约30多所。承担通信科研的有8家部级重点通信研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数百项,申请专利400多项,获得多项部级奖项,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为我国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1 科研活动投入

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信息产业尤其是通信行业科研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高于其他行业。信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科研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科研投入人员、经费比重较高,占到全国的50%以上。2009年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76188人,占到全国的3.19%;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157.5173亿元,占到全国的2.71%。2009年信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中R&D经费投入占到所有行业总投入56%,位居第一,详见表1。

1.2 科技成果产出

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2008年,我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数量每年增加1000项左右。2009年比上年增加3029项,增长7.6%。其中登记的应用科技成果共获得1.5万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企业占60.8%、大专院校占26%、独立科研机构占8.9%。2005-2009年,应用技术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中电子信息领域所占比重10.3%。

2008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30386件,占到全国的25%。与2007年相比,电信技术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增加3065件,提高8.4%;申请授权数增加6238件,提高67.9%。分类授权数大幅度提高,说明电信科技成果成绩显著。(见表2)

2009年,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通信技术类企业5家,且通信类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到65%(详见表3)。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量占到51.6%。说明电信科技成果成绩显著。电子信息行业科技投入较低,但成果产出比例较高,见表4。

在连续两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中,第九届收到申报项目186项,评选出7项入选项目,其中通信项目3项;第十届评选出5项入选项目,其中通信项目2项。

2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

2.1 科技成果转化法规 目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法规有11项。这些法规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营造了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特别加大了鼓励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进一步激发了高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积极性。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为促进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通信业开放竞争环境的形成,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通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革。尤其是在国家创新战略指导下,使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渠道与转化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由计划经济下单一的运行机制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多种转化模式并存的运行机制。

2.2.1 政府主导的转化模式 目前,科技部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在不同层次上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主要是采用政府推行的方式进行转化。国家加大了对这些计划项目转化资金的投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大大提高了转化率。同时,通信行业及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中除了一般项目以外,特别增加了产业化培育项目。政府主导的转化主要通过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采取产学研联盟组织形式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系统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我国TD—SCDMA产业化过程,LED技术的研发等。

2.2.2 市场主导的转化模式 经过不断改革和技术发展,中国通信业真正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通信业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一,业务应用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通信制造与运营市场成长出具有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大量的产业链上的中小型企业,为通信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市场主导的转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2.2.1 企业自主研发转化 目前骨干电信运营商与制造商已成为通信科技创新的主体,分别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在广州、四川建立自己的研究基地。中国电信成立技术创新中心,重点研究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创新,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推动中国电信未来基础性、前瞻性以及对通信和信息行业有重大影响的高端技术,以保持中国电信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中兴和华为在下一代网和3G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大部分科技成果能自行转化。经过企业化改制的科研机构,大部分根据已有的科研优势,开发市场需求的各种应用技术产品,自行转化,转化率很高。如烽火集团成为光通信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果转化率达到90%。

2.2.2.2 合作转化 大型骨干电信运营企业除了自行转化科技成果外,还与制造商通过客户关系建立了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模式,双方在信息沟通、合作过程中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合作转化机制。同时,他们还与科研院所进行各种技术合作,校企合作及产学研联合等。调查表明,改制后的科研机构30.4%的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合作完成的。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采取“院所合作”、“走进园区”、“校企联盟”、“校地合作”等形成产学研联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调研表明,高校已经积极主动与市场接轨,在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采取企业合作转化的占到38%,产学研结合转化的占到29%,技术转让的占到20%,三者所占比例87%,企业合作的模式尤为突出。

2.2.2.3 技术转让 中小型通信企业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或者资金不足,主要通过从技术市场获取技术,或者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产品应用,最终主要服务于大型制造商与各类电信运营商需求。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通过进驻科技园区获得人才、技术、资金和政策上的服务支撑。由于中小型通信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吸收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限,技术转让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2.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用转化率来反映,即在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已被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成果所占比例。从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报告的数据来看,2009年全国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状态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稳定应用的成果仍保持较高的比例91.4%,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成果比例为8.2%和0.4%。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资金问题尤为突出占50.2%,其次是技术问题占26.3%。根据我们可获得的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3.1 从中国科技成果网收集的资料来看,2009年通信类科技成果378项,转化52项,转化率为13.76%。转化项目中稳定应用的占63.5%。转化项目中21%是来源于高校或与高校合作研发转化的成果。

2.3.2 根据我们对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高校、独立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调查,不同性质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独立科研院所相对较高。在调查的8家研究院所中,成果转化率在60%以上的占87.5%。各类信息服务公司的成果转化率因企业规模的大小而不同。其中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成果转化率均在60%以上;而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成果转化率介于20%-40%之间。

2.3.3 根据我们对通信科技产出相关高校调研可知,31.91%的科研人员的专利项目实现转化。拥有专利数的占47.06%,说明被调查人员中只有15.02%的专利实现了转化,转化比例较低,与我国每年20%以上的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相比也是较低的。

2.3.4 据国家科技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左右,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贡献率。通信科技是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部分,无疑自主创新与转化成效也需要提高。

总之,从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的运行机制来看,企业自主转化的项目,基本上全部转化。科技部的科技计划项目中,重大项目或是涉及到整个行业、产业链的,转化速度较慢,但一般有政府支持;一般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项目、产学研联合的项目,转化率较高;一般高校独立研究的项目,主要由于资金缺乏等,转化率较低。各省市科技厅(局)的科技计划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产业化项目,由于在立项阶段要求与企业合作,转化率较高;其它项目尤其是高校独立研究的项目,转化率较低。

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通信市场竞争加剧,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通信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对我国通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不高,从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障碍。

3.1 管理体制方面

3.1.1 政府部门的条块划分难以形成创新合力 从我国现有的科研体制和产业发展体制来看,我国政府部门间条块划分以及责权范围割裂(科技部负责科技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产业发展,发改委负责宏观发展战略),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科技与产业之间管理集成度不高,两个领域协同性不强。行业管理部门不能掌握科技研发投入资金,致使科技与产业在管理体制上脱节。此外,国家与地方科技计划相互独立、封闭、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出现中央、地方与部门的管理条块分割,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整体能力。

3.1.2 科技资源配置运行机制不协调 信息产业领域的科研机构如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在科技发展链上出现缺位、错位与越位现象,科技界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通信科研机构、大学被逐步推向市场,按照市场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各大科研机构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同时,为了经济效益,大量基础性研究机构纷纷转向工程项目研究,科研骨干花费大量精力去争取项目,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越来越不被重视。由于基础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应用技术性能、成熟度和可转化性受到影响,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强。

3.2 政策环境方面

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通信产业成果转化不仅受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政策环境影响,同时还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

3.2.1 一般政策环境问题

3.2.1.1 法律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例,关于国家财政收入、税收优惠、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过于原则,无程序性规定,缺乏操作性。同时,本法的配套与具体落实措施没跟上,例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成果权的依据,但是无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等,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利益分配无法律依据。《技术市场管理办法》、《技术合同登记办法》等技术市场管理法规中没有关于技术咨询、登记、信息、知识产权及评估等中介组织的规定等,致使有法难依,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

3.2.1.2 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单调,企业税收负担重

税收优惠政策基本局限于所得税率优惠和定额减免。事实上对新投入市场的产品,可能前几年都是亏损的,基本上享受不到优惠。而国外通行的加速折旧、技术开发基金、对研究开发投资准予费用列支、减免流转税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在我国政策中很少体现。且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也很短。同时,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调动投资者和研发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2.1.3 缺少面向技术成果需求者的激励政策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但实际执行力不足。以上海为例,上海世博会工程中的许多产品,上海电气集团是承担者,但最终使用的都是国外产品。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科研资金和政策投入,致力于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少重大创新领域、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订货,又往往不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实践。政府的发展政策和激励政策相脱节,缺少对技术成果使用者的激励。

3.2.1.4 缺少支持风险投资的政策

现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关于风险投资的条款不清晰,对于研究资金的投入和转化资金的投入的比例没有相对较为明确的规定,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据估计,我国风险投资资金规模总量仅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1%。由于体制缺陷,在风险投资领域,公共财政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功能和倍增机制难以实现,导致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比例较低。

3.2.2 通信产业政策环境问题

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与网络生产经营特征决定了政府通信产业发展一直在竞争与管制之间平衡。政府通信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通常会影响到通信科技成果的现实应用,制约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2.2.1 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此形势下,我国通信产业也不可能结合产业的特点与需求,系统利用国家已有政策建设自主创新环境。行业主管部门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成果管理方式,致使其在产业科技发展规划、技术创新引导和协调等方面的职能未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未能建立起适应通信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系统创新政策。

3.2.2.2 缺乏促进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

纵观通信业发展历史,无论技术还是业务应用都在不断地改变着通信产业的边界。通信技术创新不仅开拓了市场,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产业组织。尤其是在“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的发展背景下,现有的管制政策往往与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要求产生一定的冲突。同时,通信的网络经济特征在技术应用中又受到运营网络的技术水平与吸收能力限制,例如入网检测,要求考虑互联互通、信息安全等,在缺乏系统的产业政策前提下,技术研发形成的科技成果就无法得到转化应用。因此,通信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受政策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成果在研发后才发现与新出台的政策不相符而难以转化。

3.3 支撑服务方面

支撑服务系统是科技成果转化必不可少的动力和保障。目前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已初建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

3.3.1 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现象,即研发阶段有资金投入或较为充足,但转化阶段的资金严重短缺,许多科技成果停留在样机或样品上,致使科技向经济领域推进受阻。尤其是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从研发到中试、现网实验和产业化过程中,不仅政府直接投入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市场融资渠道和方式,特别是阻碍高校及中小通信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调查,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是只完成实验室样机,无资金支持进一步研发(见图1)。同时50%的科技人员希望财政拨款获得资金,这既表明科技人员市场意识不强,又表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的缺乏。

3.3.2 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 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行业协会、生产力中心、科技园区、创新工场等中介服务组织形式。服务功能在不断完善,由信息咨询、、融资服务到直接产业化推动。但是属于通信行业性中介服务组织少,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的通信中介专家非常缺乏。另外,大部分能为通信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分散在各地区与部门之间,无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能力相对较低。调查表明,64%高校科技人员急需资金支持和合作伙伴信息的服务,但中介机构难以满足。同时,信息产业领域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模式尚不成功,多数仍依靠政府支持。

综上所述,目前通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大量科技资源浪费,通信科技创新能力的合力无法体现,有碍于我国通信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已不适应通信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黄伟著.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M].方志出版社.2006.3.

[2]徐辉,费忠华著.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效应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

[3]张玉明等著.企业自主创新与多元资金支持[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4]张保胜著.网络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2.

科技成果策划篇4

(1)科技计划目标明确,科技计划体系化、综合化。美国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是按领域制定的大型专项计划,每个专项计划又由若干专项子计划构成。无论是专项计划还是子计划,都有各自明确的领域和目标技术。每个计划又不简单以项目实施为主,而是构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部分,内涵建设含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和法律制度的宣传等。

(2)科技计划管理民主、科学、法制化。科技计划决定实行双决策制,程序环环相扣,杜绝权力寻租;计划执行实行第三方管理制,计划考核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了美国科技计划决策、运行、管理、考评的公开、公正、公平;科技计划的运行因项目而异,做到差别管理、分类管理和交叉集中管理,既保证了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科技资源的融合度;科技计划以立法形式颁布,确立了科技计划项目的法律地位,实行法制化管理。

(3)科技计划间柔性衔接,政府差异化投入。美国政府在协调各类科技计划时,以分时段衔接保证了项目的延续性和持久性,用跨领域衔接的方法确保交叉点问题得以深入探讨,灵活高效。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中政府所占比重,以是否关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长远发展为原则,前瞻性、战略性、基础类的研究,政府投入占较大比重;产业推广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领域的研究,政府起到引导作用,撬动社会投资机构、企业、研究院所等投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

2日本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

从机构设置看,日本政府设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该会议是日本首相的科技咨询机构和国家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从科技计划决策过程来看,日本政府采取会议制与询问制相结合。一般通过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采用科技部门向大会咨询的方式,经过数轮答与问后制定出科技发展纲要。同时,为确保决策过程的科学性与公正、公平性,由常设审议会等机构做好科技调查、科技评估与风险预测,提供参考依据。从科技计划制定的项目来看,日本政府的基本战略由“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近年来又进一步明确为“科技创新立国”,目标非常明确,先后制定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来看,政府直接管理基础研究、战略性导向性研究;委托社会机构管理应用和开发类计划。日本科技计划管理的特点

(1)科技计划法律体系健全。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法》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科技计划制定的范围。

(2)计划决策、实施、评估等体系完善。日本政府科技计划的决策建立“一个中心一批机构加多轮问答”的模式,以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一个中心,常设的审议、委员会、理事会等一批机构做好前期风险预评、中期技术评价、后期科技评估,为中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会上科技主管部门间通过多轮提问得以确定科技计划。科技评估体系完善。日本政府向来注重对科技计划的评价,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科技计划的评价,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委托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非常严谨的考评,确保了科技计划体系的落实执行,兼具务实性与高效性。

(3)有其独特的“官产学”模式。产学研合作已被列为日本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计划中明确指出,日本政府将在过去技术转移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并支持产学研各方立足于长远的观点开展共同研究,提高合作效果,建立产学研各方之间互惠互利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出台一系列法律推进官产学合作,如《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研究交流促进法》和《产业技术力强化法》。协调各计划间的资金投入、合作关系,吸引多方资金投入产学研合作项目。

3美日科技计划管理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美日两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及特点的分析,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进一步加快我国国家科技计划法制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时,可借鉴两国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实施专项领域计划,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美日两国国家科技计划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我国在这方面自上而下还没有专门的科技计划管理法,因法制建设的缺失,导致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科研现象时有出现,相关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模糊,不利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贯彻执行。

(2)进一步扩大我国科技计划体系的辐射面,促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多样化。科技计划不应单独以项目建设为目的,可借鉴美日两国先进做法,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人才培养、科研基地的建设,推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分类管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有关我国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的项目,应由政府全额投资并直接管理或委托下属资信较高、权威机构进行管理。对这类项目的评审应更加审慎,可借鉴美日两国的双重决策制度,平行建设科技计划风险评估机构,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3)进一步吸引多元渠道投入科技计划项目。政府如何更加有效的配置科技资源,刺激各部门、各单位的内生动力,值得思考。关乎国际竞争力、公共基础事业且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计划,应由政府部门投入大额资金,同时立法规范科研资金的使用,发挥科研经费的最大效用。对于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风投机构、社会资金注入。

(4)进一步简政放权,将科技计划的执行、管理、评价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目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执行、管理、评价仍然集中于主要职能部门,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将职能部门捆绑住,无法集中精力做长远规划;另一方面,职能部门立项并由职能部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无法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公正与公平。这方面,可借鉴两国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的建设,培育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营造更好的、更公平、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环境。

科技成果策划篇5

关键词:科技政策执行;问题分析;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131-04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现在开始拼的是科技竞争,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科技、信息及知识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科技政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促进科技资源整合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一项科技政策成功关键在于中间的执行环节,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只有政策得到了有效执行,政策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但我们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 致使执行的效果不尽人意。

一、我国科技政策制定概况

科技政策一词,196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关于为低开发地区提供适用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提出,它是隶属于国家公共政策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所谓科技政策(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ST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强化其科技潜力,以达成其综合开发之目标和提高其地位,而建立的组织、制度及执行方向的总和。

我国的科技政策制定,自从改革开放时期重申和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后,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规划纲要,先后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一九八六至二年中国科学技术长远规划》、“星火计划”、 “863计划”、“火炬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政策。新世纪以来,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科技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60条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在政策导向上始终将科技进步置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

二、我国科技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提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 10%, 而其余的 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科技政策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距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虽然各国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科技政策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这就决定了科技政策在制定和执行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政策科学这个领域,史密斯( T·B·Smith)颇有建树,他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建构了一个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如下图:

图 1  政策执行模型

由上图我们可看到, 一项政策能否顺利执行,关系到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理想化的政策必不可少,这里的理想化政策一定是具有可行性的,合理的目标。其次,执行机构,也就是负责执行的主体,一般由政府承担。再次,目标群体,一般是政策执行的客体部分,是政策执行的直接影响者。最后,环境因素,一项政策肯定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执行的,那么这些环境因素也势必影响到执行的效果。如此看来, 在史密斯建构的这个政策执行模型中,政策执行的主体、目标群体(客体)、理想的政策和政策环境这四者因素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有效互动的过程。那么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我们也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理想化的政策却不理想

科技政策在制定是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在内的,它既反映了科学技术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又反映了党组织和政府的主观意志,所以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首先,科技政策缺乏合理、清晰的目标。一项科技政策必须具有明确并且合理的目标才会具有可行性。而现实中有些科技往往没有进行事前评估就随波逐流的制定的过高的目标,不切实际,不够具体,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其次,科技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性措施。当某项政策不够具体,就必须出台相应的配套性措施,来保证政策的有效地执行。科技政策同样也是这样,一定要落实好政策内部间子系统的各项配套措施。而现实中,有些领导是为了政策而制定政策,把政策给孤立了起来,导致它不能得到有效地

执行。

因此,有时候看似理想化的政策其实是不完善的,导致科技政策效果偏离目标,造成科研机构的效率下降、计划的科技目标无法按期完成等结果。所以,政策本身的科学与完善与否,对政策执行的效果起很大的影响。

(二)科技政策的执行主体方面

科技政策的执行最终都要依靠各级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来进行,执行主体是影响科技政策有效执行最直接的因素,他们在执行科技政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科技成果策划篇6

[关键词]印度;科技工作;绩效评估;中国

[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84-03

科技绩效评估是根据既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科技活动等相关事项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验收等活动。在严格遵守“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下,通过从国家层面对国家科技工作的绩效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估,从而提高政府科技管理的决策质量,这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成功实践所佐证。

印度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并建立了适合其国情的科技体系,主要包括:中央政府的科技部门、中央社会经济和其他部门中的科技部门、州地方政府的科技部门、非政府组织中的科技部门、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独立的研究机构等,同时其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科技政策,并以推动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为制定科技政策的原则,自力更生、独立发展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国防科技,注重发展高科技,从而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印度的科技绩效评估

(一)印度科技绩效评估的主要组织机构

印度的科技绩效评估机构包括部门内部的评估部门(如DEAR评估和应用研究部)、相对独立的评估组织(如PEO――Programme Evaluation Organisation规划评估组织)。目前印度的大部分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委员会,负责向相应部门制定的科技规划提出建议,对新技术开发提供咨询。印度的科技绩效评估主要集中在对科技计划、项目、规划的绩效评估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评估是对其社会发展规划的绩效评估。按照计划编制委员会和印度政府部门的需要,PEO承担计划(规划)执行效果的绩效评估任务。

从广义范围上说,PEO所承担的评估目标包括计划(规划)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确定在管理和完成阶段中成功和失败的范围;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检查计划扩展的方法、人们对计划的反应以及为未来新计划的执行提供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估被认为是对计划(规划)的监测和审查。PEO是独立于政府组织以外的评价组织,其评价是通过直接观测资料、样本调查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因此,PEO的评价研究不同于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发展报告,其主要评估步骤包括:准备阶段;数据收集和领域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起草最终报告,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印度科技绩效评估的特点

1.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科技政策,在科技政策中明确当前时段的科技工作的目标、优先发展领域,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科技政策。独立初期,印度首届总统尼赫鲁就把发展科技作为维护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印度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印度科技的发展,曾先后于1958年、1983年和1994年将国家科技政策作为指导印度科技进步的大政方针,在科技政策中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有效的科技政策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印度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也是印度科技工作的特点之一。

2. 高度重视国家科技绩效监测和评估,并在国家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中把监测和评估以法规的方式明确规定下来。在印度的“九五”规划中就提到科技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以确保对公共资源的最合理利用,进而使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更有效。在“十五”规划中首次设立了国家强化社会部门发展计划监测和评估系统工作组。

3. 在绩效评估过程的不同阶段,突出研讨和消息反馈。在PEO对计划(规划)进行评估的准备阶段、数据收集和领域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评估报告起草等不同阶段过程中都需要根据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人群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为了便于对大家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提高绩效评估的效果,政策计划的制定者、学术界以及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经常进行定期研讨。

4. 重视监测和评估人员的再培训。根据PEO的经验,为了增强评估组织在绩效评估中的能力,需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认真的培训,并使其能够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培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监测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对监测部门的培训应该兼顾技术培训和一般管理知识的培训。

二、中国科技体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 科技投入规模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科技投入与《科学技术进步法》中要求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已连续多年出现国家财政对科技支出比重下滑的情况。

2. 科技运行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运行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良性运转状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科技部门还未得到充分体现,科研机构相对臃肿、机构办社会的现象仍然存在。

3. 科技积累与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部门分割的科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科技部门有效的协调合作,使资源配置过度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以及研发工作的重复,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另外,学术界内部未能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封锁,分散在各个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4. 科技激励体制不完善。鼓励科技人员专注科技工作、锐意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和促使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流向和流量失控,与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不相协调。

5. 科技意识普遍不强。“科教兴国”的具体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未能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对科技知识、科研优秀成果、科技精英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中国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6. 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发展滞后。多年来,中国对卫生与健康、资源、环境和农业等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其数额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三、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对印度国家科技绩效评估的调研与分析,结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国情,中国国家科技绩效评估需注重以下几点。

1.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绩效监测和评估工作。中国国家科技绩效评估应该政府重视,政策先行,重视立法,关注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绩效评估的软环境建设。同时,也应遵循“政府指导―科技立法―科学评估”的发展模式,逐步引导中国科技绩效评估向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2. 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该把监测和评估作为规划的组成部分;并建立定期评估―公示―反馈―调整机制,实现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法律化。

3. 建立权威的科学数据库来支持绩效评估。要想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科技工作绩效评估,必须具有相应完备、翔实的权威数据来支撑。

4. 注重沟通,逐步建立、完善科技评估信息的反馈机制。在科技评估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广大民众、主管领导、其他评估机构,甚至被评估者的意见(尤其要听取不同意见)。对于最终形成的评估意见和调整措施,如果不涉及保密问题,应该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等传媒手段及时告知广大民众,使公众对科技计划的执行效果以及通过绩效评估进行的适时计划调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 在评估过程中,要明确绩效监测、评估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责任机制,切实保证评估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为了正确反映科技规划(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制定绩效评估的规范制度实属必需。同时,强调绩效监测的责任将有助于消除虚假报告,同时也有助于政府科技政策的调整和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TIQD.主要国家科技及研究机构――印度[EB/OL].省略/cxy/science/world_scienceplace/index1_33.

htm,2003-11-20.

[2]DST.Introduction[EB/OL].dst.gov.in/introduction.htm,2002-09-09.

[3]佚名.印度科技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EB/OL].省略st.省略/kjkx/7.htm,2003-11-20.

科技成果策划篇7

关键词 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栏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13-03

0引言

选题策划是刊物质量的灵魂,是编辑工作的首要环节。通常,科技期刊选题的依据一是看读者需求;二是看技术的新进展。早在17世纪的欧洲已经有把自然科学实验的观察结果作为出版物来实现学术的交流和传播。中国最早的学术类杂志可以追溯到公元1792请乾隆年间,由清代名医苏州人唐大烈创办的医学期刊《吴医汇讲》。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期刊也在历史的不同时期蜕变和更迭。迄今为止,中国的科技期刊约有5000种类,其数量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可是我们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却不能与欧美媲美。随着各种新信息技术的运用,媒体介质的丰富化以及全媒体的传播理念,如何让科技期刊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是每个办刊人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的概念

1.1 科技期刊的概念

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和信息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科技报纸和科技图书之后的重要科技信息传播工具。在17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那时的新科学强调观察自然和科学实验,一个观察实验的结果就等于一份出版物。图书这种出版物不便及时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作者需累积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出版一本著作,由于科学著作的出版费时多、耗资大、效果极为有限,而当时的报纸主要用来报道时事,还不能作为发表科学论著、传播学术信息的媒介,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这样,学术期刊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是1965年法国议院参事戴・萨罗(Deny’s des Sallo)在巴黎出版的《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主要刊载欧洲的新书出版资讯,目次和摘要,时事新闻和科学知识等。

在我国1991年实施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科技期刊的定义是:“科学技术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

1.2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技期刊具有传播、积累科技知识和成果,促进科学技术交流的作用。它出版周期短,刊载速度快,数量大,内容较新颖、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连续性:它要求定期出版,具有连续性,出版内容要系统地反映某一学科、某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

2)时效性:审时度势,文章内容要求新、求快、求准。突出学术前瞻性研究及发展趋势;

3)稳定性:刊物的栏目稳定,有比较固定的作者和读者群。栏目体系层次分明,能够系统反映学科特点;

4)创新性:内容要求新,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新进展、新理论、新方法;

5)深透性:文稿具有一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值得推敲;

6)严肃性:文稿图表、计算公式、特殊符号的标准严格化,排版格式较规范。审稿严谨,杜绝抄袭、伪造、篡改、不当署名等不端学术行为。

2 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

2.1选题策划的定位

选题的目的是为了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更好地体现国家的科技办刊方针及政策,保守国家秘密,避免侵权行为;其次是要及时和充分反映当前科技进展和发展动向,扩大学术影响;三是要突出办刊特色,保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又不落俗套,确保刊物发行的效益。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对于科技期刊编辑部来讲,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刊物质量的保障。从组稿、稿件管理、密级审核、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出版发行、审读到档案管理,都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范。选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刊物质量。不重视选题策划,即便是审读加工等后续工作做得很好,刊物质量也易趋于平庸。同样,在制定选题计划时要考虑当前和长远的结合,有计划地选定一段时期和一个时期的选题,确保报道的连续性。

正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就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一个项目在运作的时候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如何做事;我们能创造什么样的利益”。当代管理学家德鲁克告诉我们一种找出自己优势的方法―“反馈分析”,即在进行一个项目时,要有预见性。先确定你预期的成果,等到项目进行一段时间后,再将预期成果与实际成果做比较,当实际成果大于预期,这便是你的长处;如果实际成果小于预期,则是自己的弱点。

选题就是编辑根据读者不同需求,明确出版物要给读者什么经验,解决什么问题,有计划地选择若干主题,对所刊载的内容预先进行规划设计。

2.2 选题策划原则

2.2.1 全局意识

选题要结合本期刊的办刊方针,注重宏观掌控,微观协调。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既要明确各自刊物的专业报道方向,又要敏锐掌握读者当前关注的、需要研究解决的多样化问题。善于借助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参考网络文献数据库资源,有计划地明确一个时期或一期刊物报道的侧重点,包括系统的和个别的选题,并落实栏目组稿、审稿和编排。同时还要注重不同时期选题的连续性和关联性,确保知识结构的合理过渡。

2.2.2 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就是精品意识,它突出内容的独创性,技术的实用性,信息的及时性。有深度地挖掘学科前沿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向行业专家咨询,指出文献引用不恰当、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指出学术观点有误、模棱两可的提法,确保文章反映客观严谨、理性思辨的科研态度,打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品意识。

2.2.3 时效意识

选题策划要注重时效性,事过境迁的文章只能让读者觉得索然无味。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现代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手段使人们快速获取重点、热点的科技信息成为可能,只有跟上科技前沿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放宽视野而不因循守旧,才不会被竞争出局。

2.2.4 创新意识

创意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创意就是财富,点子就是金钱”。国内同行业品种重复现象明显,突出差异性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选题者要善于搜集、整合、分析信息资源,从中挖掘能够体现适应时代特色,适应技术进步的新情况、新理念、新方法。挖掘读者的兴奋点,调动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期刊良性发展。

2.2.5 质量意识

科技期刊的质量建设(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出版质量)反映期刊能否符合本领域科技发展规划,能否紧密跟踪本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反映科技发展水平能否满足读者需要。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决定刊物的水平和高度。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刊物质量建设提供了科学、便捷、可量化的技术手段和途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平台统计文章标题中含某关键字的文献数量,可以借助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提供的学术不端在线检测系统,检测伪造、篡改、不当署名等不端行为,维护知识产权。

2.2.6 全媒体意识

全媒体就是所有媒体。它是指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和受众接受的全面化,多样化。与20世纪读写文化时代不同的是,大众传媒不再是传播的核心,受众成为传播的核心,不同介质都在向受众聚集,从手机到网络,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传统报刊的内容碎片化,向受众群体重新聚集。赢得和保持可接受规模的受众是经营底线的重要条件。推动全媒体传播模式的构建,重新定位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流程,即使未来纸质报刊不出版了,报刊所承载的资源、受众和品牌等也不会流失,而是顺利地过渡到全媒体时代新的载体上。

2.3 选题计划的制定

科技期刊的选题计划包括总体选题计划、年度选题计划、作者选择、方案实施、选题要求、完稿时间等内容。确定重点选题、分选题和独立选题。选题计划要注重前沿课题、技术热点。科技期刊自由来搞的比重较大,强调知识性、专业性、公正性、可靠性、独立性,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技术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熟悉学科带头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经常与作者、专家保持业务联系,确保选题落实到位。随时浏览代表性的期刊,参加科技研讨会和座谈会都是资源积累的方法。这不仅能开辟稿源,更能提高科技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选题计划要重视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协调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合作关系,集思广益,是选题计划的关键。现在许多的科技刊物出现编委会成员数量过多,而编辑部人力不足的现象,比列不合理,因人设官,遇到问题,意见不一,会对编辑部工作形成很大的阻力。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是编辑人员,也指的是读者;从读者多方位的需求出发,编辑部既要全面考虑长期、短期计划,还要突出重点栏目、基本栏目和特色栏目之分;编委会要果断决定报道方向、内容比例和栏目安排。编辑部的主编多是学术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具备较高的判断力和组织能力,他们常常处在学科的前沿阵地,随时掌握学术发展动向,以保证刊物的质量。

2.4 栏目设计

栏目是刊物的中心思想。不同种类的刊物体例和载文内容相异,阅读群体不同,栏目规划自然迥然各异。栏目是区分文稿的类目。优秀的栏目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整体和谐,能够强化刊物主题,指导作者投稿,刺激读者阅读欲。栏目规划要注重互动性,在不影响栏目大格局的情况下,通过增集编委会成员、学科专家、作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选择性调整栏目,充实更新栏目。

国内科普类、科技文摘类、综合学术类刊物栏目种类比较多样化,如《太空探索》设有热点聚焦、太空新航线、宇宙奥秘、星际探测、尖端武器、载人航天、探测时空、宇航博士、神奇人物等栏目,起到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航奥秘,展现尖端武器,宣传中国航天的作用。而具有高度的专业学术性和读者的单一性的刊物,如《数学学报》,其栏目基本设定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

国外,快报类的的学术期刊已随着市场需求和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多。许多刊物栏目设置也相对简约化,这种简约不是单一,是强调功能、形式的完整性,删繁就简,运用最少的语言,概括出最深的学术内涵。如宇航杂志《Aerospace》主要刊载最新的宇航科技文摘和新书摘要,栏目少,内容精。

3 选题策划的艺术

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念通过一定的手法巧妙构思表现出来,给人美的享受。选题策划也讲究艺术,策划的过程中要注重沟通的艺术,善于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同行及外界交流。选题策划不是个人行为,是一群人的工作,问题放在面前,不是想说啥爱说啥就说啥,要顾忌别人的身份和他人的感受。当然,不是反对实话实说,而是以理为主,有言有默。礼让为先,言语诚恳,问题自然解决。

选题策划讲究艺术的审美。期刊的吸引力是选题、栏目、文稿、装帧设计多元素的协调组合。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字简洁清晰,内容深入浅出,文法逻辑、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使读者有审美的愉悦,自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

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习惯,扎实的职业技能也是编辑部能否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基石。编辑工作者要拥有政治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意识,社交家的能力,哲学家的气质、科学家的学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积淀,培养丰厚文化素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才能够站在较高视点,编辑出优秀的作品。注重社会实践,如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生活、思想、道德的实践中提高自身修养。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为人不浮夸、不骄矜;淡泊名利,不计较利益得失;做事求真务实、一丝不苟是每个编辑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4 结论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大数据、智能移动终端以及APP应用的新媒体时代,期刊也在积极谋变,通过建立网站、开通微博、推出APP应用等多个途径,针对读者、客户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构建新的营销体系,与传统纸刊的优势媒体资源互补,进行立体化传播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编辑出版业要应对多元化的互动传播格局带来的挑战,突出创意,拓宽跨文化,跨区域的发展,增强编辑出版业的渗透力,提高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桂清.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意义和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180-184.

[2]吴天德.浅议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与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11):147-149.

[3]王亚男,刘德生,俞敏.现代科普期刊栏目规划研究[J].编辑学报,2012(4):112-115.

[4]孟萧.期刊编辑意识的与时俱进[J].业务经纬,2003(2):91.

[5]张凤新.科技期刊选题策略浅议.中国编辑[J],2013(1):52-54.

科技成果策划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政府决策咨询的一般流程,分析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背景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论述了软科学在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中国软科学的发展状况,对软科学如何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软科学的内涵及其兴起和发展

1.1什么是软科学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移动床反应器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2软科学在中国兴起和发展

“软科学”一词最早源于英国出版的《科学工作者的科学》一书。日本是最早使用“软科学”具体名称的国家。伴随着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各领域的知识和专家,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指挥才能完成。面对这种形势,某些局部的、单项的科学技术或经济社会措施已经很难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由此对软科学产生了客观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和呼声为中国软科学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党和国家对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视是软科学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也是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

2政府决策及其流程

政府决策,又称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履行自己的职能,依法处理行政事务而进行的决策活动,也是行政决策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政府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行政活动的先导和政府宏观管理成败的关键,政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政府决策咨询的流程如下:首先,政府部门书面或口头委托软科学咨询任务,或者根据实际自行选定软科学咨询题目。其次,了解题目有关的基本情况,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搜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形成调研提纲。第三,根据需要,深人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第四,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审阅调研报告。第五,根据政府部门的审阅意见,修改调研报告。

3软科学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形成过程中的功效

3.1规划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 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同时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顶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巫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在这些背景下,国家需要制订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以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这个规划需要涉及能源、环境、人口、利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许多方面。因素众多的决策形势要求政府决策者做出正确、及时和有效的决策,否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决策复杂化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软科学工作者进人政府决策领域,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从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手,研究其规律,为规划的提出提供政策建议、学术思想、信息资源,有力地促进了规划提出决策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使软科学在最大范围内发挥了它的作用。

3.2规划的战略研究

此次研究由总理担任组长,国务委员陈至立任副组长,中科院院长路角祥、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利技部部长徐冠华等24位部级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是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科学研究。此后,还成立了以周光召、宋健等资深科学家为成员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他们的职责是对战略研究的方向、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任务和战略目标等提出咨询意见;对规划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争议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2 00()多名来自利技、经济、管理、企业等方面专家,分20个专题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战略研究。充分运用软科学中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使规划集中反映了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专家服务于国家决策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科技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方面、在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之间的优先性和重要性方面、在国家的科技政策与措施方面都提出了详实的研究结论、科学的论证依据和建设性的意见。

3.3规划拟订过程中.大限度发挥软科学的作用

《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从2003年6月开始,来自国家有关部门、中科院、工程院以及部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2 00()多名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炼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5个阶段,先后十二易其稿,历时两年完成了《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规划草案形成以后,先后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广泛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对软科学的强烈需求以及软科学对重大决策的广泛影响和渗透,使软科学为制订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3.3.1软科学对宏现战略决策产生的影响

首先,坚持科学的态度,制订了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目标。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提高到前15位,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勾划这一目标作出阶段性的目标安排,国务院从2003年6月开始组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会科学院以及部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2 00()多名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形势以及我国科技工作的基础和潜力。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技发展战略部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加速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三阶段,科技持续发展,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这三个阶段是依据科学原理,通过科学分析,按照决策程序提出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加快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其次,通过软科学研究,确定和实施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在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利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人效率,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强科技工作者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第三,坚持科学探索为科学和技术发展谋求良策。例如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在中国工程院的指导下,于2003年5月正式启动。在国务院领导直接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工程院组织31位院士和相关单位的120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同时聘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各大石油公司的专家23人组成课题咨询委员会,围绕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和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论证工作。充分发挥了软科学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进行跨学科、多层次科研活动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关于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为中央提供了决策参考。

3,3,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具体对策

研究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新思路,设计国家创新体系目标、架构与实施措施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2005年完成的《中国科技发展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课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家全面发展需要的高度来分析与研究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及政策问题,突出针对性、现实性、对学术界、决策层存在的某些非共识问题进行深人梳理,井为科技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具体围绕自主创新与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以及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案。

4结论与启示

未来巧年是我国由低收人过渡到中等收人的黄金发展期,因此,这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我们国家发展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科技发展规划,是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科技发展规划,是支撑实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走先进工业化道路作为一条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技发展规划。所以这次规划实际上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搞好这个规划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十三亿人民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重大规划的制订对软科学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启示:

科技成果策划篇9

关键词:科技型 小微企业 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企业应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事前筹划,以取得节税收益。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我国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小微企业没有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使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也是阻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本文Y合当前湖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营业务中的税收处理情况,并以GH企业为案例,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现行税收政策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符合国家小微企业认定标准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企业所开发的项目或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可以扶持某些特殊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科技产品开发与销售业务,其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现行税收政策是,月销售额或者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免征增值税或者营业税。按照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应纳税额不超过9万元的,也享受相应的免税政策。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现行税收政策为从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止,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3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对应税额减按50%计算,同时按照20%的所得税税率应用。为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在印花税方面规定2014年1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二、现行政策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分析

(一)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筹划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筹划包括控制纳税额节点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两个方面。

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想获得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税收优惠,必须满足政策规定的应用范围和期限条件。而增值税、营业税纳税额要每个季度小于9万元的纳税优惠范围,是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另外,如果某一个月的科技成果转让额或者科技产品销售量较大,突破了这样的限额,科技型小微企业将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所以,销售额或者营业额每月3万元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只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月销售额或者营业额控制在3万以下,就可以按照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以GH公司为例,2015年6月销售收入额为3.1万元,第二季度销售额为9.1万元,2015年6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报税销售额3.1万元,GH公司需要缴纳增值税为3.1÷(1+3%)×3%=145.9元;但是如果调整6月部分销售业务的销售方式,将本月应确认销售额调整为2.8万元,则可以运用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含3万元),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目前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期只到2017年底,从2018年开始,此项优惠政策可能继续也可能取消,这种无法确定优惠政策的期限的问题,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所得税税收筹划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包括控制纳税额节点和科研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运用两个方面。

以GH公司为例计算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额,如果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来计算所得税,不利于优惠政策的所得税支出是30×0.25=7.5万元,利用优惠政策的应纳所得税支出为30×0.5×0.2=3万元,则节税收益为4.5万元。

另外,考虑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可以加计扣除,可能还有0.3万元左右的优惠,这样1万元左右的税收优惠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作用并不大。

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大量创新及产品研发支出,虽然我国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允许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在正常税前扣除的前提下可再加计扣除50%,但是小微企业的研发支出并无单独的优惠政策。同时,申请税收优惠还要提交相关的材料,每年需要备案认定一次,即报送税收优惠备案表、企业职工月度工资表或花名册、接受劳务派遣用工的协议、资产负债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等,这些工作都需要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财务账簿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而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结构和层级也不复杂,多为技术人员的经营者不了解税收管理知识,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也多采用兼职或者聘用素质一般的专职会计人员担任。因此,大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掌握得并不及时,未能很好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三、结束语

虽然国家、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支持,但是一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筹划认识、管理制度等以及社会环境方面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对企业产品经营和销售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得其符合税务优惠政策,同时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税务筹划实现企业的利益,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健.浅析我国税收筹划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2]吕敏,谢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探讨[J].税务研究,2014,12:26-30

科技成果策划篇10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

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