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情愿十篇

时间:2023-04-03 16:33:09

一厢情愿篇1

我以为这样你会幸福

我以为这样我会开心

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

好多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美好

梦醒了还是要生活

累了也不能死亡

一厢情愿

是我不愿再去想的事

一厢情愿

是我做的傻事

一厢情愿

我不知道对不对,只知道

我是

一厢情愿篇2

有一个故事曾经家喻户晓。

一个说的是马前泼水,这个故事代表

>> 中国对朴槿惠有些“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的时候 长远计划:只是一厢情愿 进击的FPS手游,只是一厢情愿 有种爱叫一厢情愿 风险投资,一厢情愿的理想 爱情,是一厢情愿的作茧自缚 设计,一厢情愿的美梦 将心比心与一厢情愿 房产投资不能一厢情愿 校长切莫一厢情愿 红色经典是一厢情愿 奥巴马对普京一厢情愿 他不温不火,我还要一厢情愿吗? 央企公关不能“一厢情愿” CMMB:广电总局是否一厢情愿? “灭村运动”是精英层的一厢情愿 数字电视 一厢情愿的“青岛模式” 教学设计的一厢情愿要不得 比特币:金本位复辟式的一厢情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有些迷思只是男人女人的一厢情愿 有些迷思只是男人女人的一厢情愿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以为女人只爱荣华富贵

有一个故事曾经家喻户晓。

一个说的是马前泼水,这个故事代表了男人的极端想法。最早接触的是二人转版本,说的是汉朝的朱买臣因为被妻子瞧不起,被迫离婚。没承想离婚后还真侥幸出息了,赶考被录取得了个官,回来装横。

二人转把崔氏女演得很不堪,磕头下跪抱着大腿求复合,丑态百出,最后被朱买臣羞辱,马前泼水让她收,收起来就复婚,收不起来就滚犊子。崔氏女最后不能收起来,所谓覆水难收,只好自杀。

我纳闷这个女的离婚能毫不留恋,居然因为前夫发达了,不但回来求复合,没求成居然还自杀了,要是像二人转里描写得那么没脸,绝对也不会因为这点事自杀!

只能说这是男人根本不了解女性心理!一厢情愿地编出这个桥段。

我宁可相信另一个记载,话说朱买臣做官之后,小心眼,报复女人,其实他穷只是一方面,肯定还有其他一些女人不能忍的毛病,比如无趣,比如说话冲,比如不心疼女人,比如心眼小,比如长得难看行为猥琐随地吐痰加变态……看他后来的德行,必然是心眼小加变态。他当官后假装好心眼,逼着前妻和后夫住在他府上,看着他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可能每天还得按时接受他的假关心真羞辱和各种折磨还无处可逃,直到崔氏不堪受辱自杀。

还有个记载,说是为了激发他去赶考才离婚,考上了回来求复合,说出真相,男的感恩复合了,好像盘缠也是岳父暗中资助的。这个还有点走心,不是完全不可能。

有些男人总是以为所有女人果然图他那点荣华富贵!以为他发达了,女人就会后悔,就会摇着尾巴求和!其实绝大多数女人就算你当了皇帝,又与她何干!她走就是走了,不是因为你穷,更因为缘分尽了,当初嫁你时你也没钱不是!对你人无感,对你的荣华富贵自然也无感。

只有爱你才会爱你的钱,光爱钱不爱你的婚姻也有,作为交换你男人也没亏不是?纯粹的爱钱你知道还继续,真相究竟咋回事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

想那朱买臣,既然后来能做出这等小家子气的事,他之前真是枉读了诗书,性格人品多么讨人厌!有一点智商的女人,逃开就是逃开了,怎么明知道他这样还能想回去。

不是每个当了官有了荣华富贵位高权重的男人,就会得到所有女人的喜欢。 以为自己不堪是被男人毁了

有个鸡汤文,号召女人一定要嫁给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男人!在朋友圈被转来转去,如不认真想很有道理!那篇文章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男人写的。他可能并不知道,女人的优秀是骨子里带来的!你要娶到一个理想中的女人,你得更符合她的理想!不是你改变了她,而是你恰好跟她的理想沾点边儿。

十五六岁时亲戚家女孩,明眸皓齿肤白貌美十八岁,突然看上了附近有名的小地痞,吃喝嫖赌抽,奸懒馋滑油,父母反对就要自杀,跟疯了一样,不吃不喝,整天哭号,十八匹马拉着不回头。我从来不觉得那些把找对象找男人当成生活唯一追求的少女是因为年纪小!年纪小得多了去了,偏偏就她小的连智商都没了?最后父母长叹一声,随她去了,她如愿辍学,如愿每天被这个男人搂着睡,如愿给男人生了孩子。等她三十岁的时候,我看见她竟然不认识了,满脸沧桑,抄着手,跟五十岁了一样,男人没有进步,她更安于现状,从来不X得靠姐姐养活自己一家有啥不妥。

大家都骂那个男人毁了她!真的是男人让她变成连普通村妇都不如的吗?跟别人都没有关系,是她自己!她当初不顾一切要死要活的劲头,啥也看不见只靠荷尔蒙去判断爱与不爱,足以说明她脑袋本来就有问题,最起码的理智都没有,再美丽的容貌,也经不住脑残的摧残!!

那些在婚姻里进一步容颜焕发,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独立的尊严,有能力的女人,一般都不是在婚姻里因为一个男人而提升的,她本来就具备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婚姻和男人,因为不依附,只是她生命里的一道风景,绝不是她的全部!有婚姻和没婚姻,她都活得一样美丽而从容!只有能做得起自己的主,能按自己的方向活的女人,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无论是明星学者企业家还是普通女人,都是如此。

自古能够嫁给帝王的多了去的,能当女皇的却只有武则天!她根本就不用谁督促!因为她本来就有那个能力和智慧,就算你的男人是帝王,他也只能给你荣华富贵,却给不了你足够的能力才华和品德,说白了你得是那样的,否则就安心淹没在生活的琐碎里好了。如果你不是那种可以自己发光的人,一切理想巴望都是虚幻!

一厢情愿篇3

叶萱,GANNLD学院,初中部,二年级高材生。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魔法世界管理者:向天,选中的,也是唯一的一个生活在人间的魔法皇家学院高材生,甚至高过,魔法界的王子。

500年前,向天就要求叶萱来到人间,叶萱同意了。500年后,以叶萱之名,入CANNLD。遇见了,羽飞天。

一开始,并没有注意,随后,一发不可收拾…。爱,在心中。

现实,是残酷的,童珊——叶萱在CANNLD最好的朋友兼舍友,也喜欢上了飞天。

两人,没有告诉对方,只是默默,关心,关心飞天。

但是,让叶萱看到了…。那一幕:

飞天,吻了珊。也就是说,她,叶萱,再也没机会了。

泪滑过脸颊,心在痛,真的,好痛“就是因为,把天这个混蛋放在心中,才会。.如此,心痛。”叶萱,喃喃自语。

是,她,叶萱,从来都没有哭过。即使父母在5岁时在三界大战中去世,即使被罗丝奶奶用雷劈,即使被打得遍体鳞伤,也不曾哭过。因为爱,她打破了自己的结界。.让眼泪留了下来。

看见那事一星期后,飞天拉着她的手说:“最近为什么,不理我了?”

“你不是喜欢,珊吗?什么拉着我?”叶萱回头,定睛看这飞天。

“开什么玩笑?”飞天快无语了“我心中只有你一个。”

“这是真的吗?飞天,那一吻是假的吗?”是珊,她站在那,眼里充满泪水。

“珊,不是的。我…”“不用再记得我,因为,我不是人…”叶萱说。

“萱,你说什么呢?”飞天关心的问道。“你可是我选中的女孩。”“不要因为我,毁了你们。我放弃。”萱的选择。

“明天就会走,这些情…我将封印。还有,飞天,忘了我吧。”叶萱说得很平静,本来就输了,彻底的。

一厢情愿篇4

一、学生把我拉出了“牛角尖”

案例描述:在学生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后,拓展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6厘米,高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我在预设时,考虑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入手,寻找长、宽、高的条件。我们从底面积42平方厘米,底面周长26厘米得出:长×宽=42,长+宽=26÷2=13。想:(?摇)×(?摇)=42呢?1×42=42,2×21=42,3×14=42,6×7=42。通过检验,四组中只有6+7=13符合要求。于是,得出这个长方体的长是7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最后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满以为自己透彻地引导讲解分析之后,全班学生都能接受、理解我的这种解题思路。正准备讲下一题,有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我有更简单的方法。42×2=84(平方厘米),26×5=130(平方厘米),84+130=214(平方厘米)。”我疑惑地说:“数学可不能凑数字,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说给我们听。”他自信地说道:“因为长方体中的左或右侧面=宽×高,前或后面=长×高。所以,长方体中的左右、前后四个面的面积=宽×高×2+长×高×2=(长+宽)×2×高=底面周长×高。即:26×5=130(平方厘米)。表面积只要把这四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即:130+42×2=214(平方厘米)。”听他分析后,有些同学则情不自禁地称赞道:“真简单,只要三步!”“你听后,有什么想说的吗?”“只要用底面周长×高就可以求出左右、前后四个面的面积。”一同学兴奋地答道。

分析与反思:我原先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题,只是一味地站在成人的思维角度,教给学生自认为容易理解的一般的分析法,根本没有考虑到该题的思维空间有多大,更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解释该题。我当时可以说已经钻进了所谓的“牛角尖”,连部分学生想到的这一“独特”的解题方法,我都原以为是错的。正因为有了学生大胆的不领“情”,才及时把我从这“牛角尖”拉了回来,也才会引发后面这么精彩的一系列(讨论交流、改编比较、反思总结)活动。本来打算5分钟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足足花了一节多课。虽然时间花费了,但我却觉得非常值得。正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空间,给他们创造了说的机会,学生才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不妨让学生自己“找米下锅”

《新课标》提出: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那么了解了学生,是不是就一定能驾驭学生,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呢?

案例描述:通过课前调查,全班学生都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把学生分成2组,A组是知道公式并且也知道为什么的;B组是知道体积计算公式,但不知道为什么的和不会的。

A组活动:1.自己摆一个长方体,求出它的体积。小组内说说为什么这样求?2.自己测量数学书,求出数学书的体积。

B组活动:老师组织学生任意摆一个长方体,再说说它的长、宽、高,数数它的体积。通过汇报交流,组织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因为沿着长摆了一排,沿着宽摆了这样的几排,(长×宽就表示一层摆了多少个)沿着高摆了这样的几层,求出一共摆了多少个。

两组合并,系统归纳。最后进行一系列的练习。

分析与反思: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大胆创新,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调查,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并进行分组教学,实现分层异步教学,真正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中,学生虽然参与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参与兴致并不是很高,主动性不够强。这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是由教师预先安排的,并不是学生真的感兴趣的,学生没有探究的需要。教师是把现成的“米”给学生找来,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米下锅”?《新课标》一再强调:“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学习材料。”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表面热闹的学习只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

三、顺应学生需求的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更灵动的资源。

案例描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生得出加法交换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还想研究什么?学生通过迁移,大胆猜测:想探究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举例―总结这样一个流程自主探索其他运算有没有交换律。最后,通过小组研究、交流汇报,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因此把课题也改成了“探索交换律”。

思考剖析: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探索出了加法交换律后,极容易把知识延伸开去,马上会猜想: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从教材的知识结构来看,教材先是呈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接着是探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把乘法分配律作为独立单元编排到了四年级下册,学生都要学到交换律。于是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在这节课上重点探索交换律,在探索出加法交换律后拓展到探索减法、乘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上,探索结合律调整到下一课时。

一厢情愿篇5

欧美成熟的企业管理中科学化的比重接近80%,这是为什么类似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司百年来换了多少代职业经理人、在全球多少个区域市场都能做到战略层面的延续以及标准化复制,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则缺少科学化成分,整体运营局面很不稳定,这是因为国内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中艺术的比重太大。

对于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企业家来说,艺术化气质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当年面对多到随处可见的市场机会,尚不知市场营销为何物的企业家们,不可避免的选择了主观判断,比如曾经缔造“三株帝国”的吴炳新父子,1994年以30万元创办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推广三株口服液,吴炳新别出心裁的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思想运用到营销网络拓展,两三年时间里建立了600多个子公司,2000多个县级办事处,营销人员达15万人之众,网络覆盖仅次于中国邮政,其销售额高达80亿元,创造了国内保健品业至今无有刷新的商业神话。

吴炳新为什么会选择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毛泽东思想此前是否经历过营销实战检验证明行之有效?有没有形成可以量化、可供复制的规律或是模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1938年出生并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吴炳新只能凭着对毛泽东思想的崇拜,凭着商业直觉,以近乎理想主义的热情和执着,按自己的想象编制出三株版本的“农村包围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株创造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体系已经被打上时代烙印,没有可能被复制了。

你可能难以认同,这个结论是不是下得太绝对了?或许你,或者你所听过的企业,正打算或者已经在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了。

那么你所理解的“农村包围城市”是什么?是从农村市场起步,逐渐占领城市市场吗?

——错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关键在于“包围”,即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意思是当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方的时候,就选择围歼战术。

在1994-1996年间,中国的大多城市处于新兴阶段,城市的市场规模逊于农村,而城市与农村在消费形态方面的分界并不明显,几乎是无差异的大众化市场,所以三株以遍布全国直至覆盖边远地区的密集网络,无愧于“包围”的称谓。

中国城市化进程至今,城市与农村市场的差异已经是天壤之别,即使是城市城市,由于贫富差距之大,由顾客购买力原因逐级细分出分众化市场,加上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的市场容量远大于农村,造成了农村无法“包围”城市的客观事实。

而且,由于受到文化流行趋势自上及下、自强及弱的普遍规律影响,农村市场只能处在边缘化地位,比如起源于美国的街舞由于具备了强势文化因素,可以从城市流行到农村,但是陕北民歌、秧歌舞、东北二人转等带有乡土气息的歌舞形式不可能从农村流行到城市。我们说到城市市场或者农村市场,其实说的是“城市人”市场和“农村人”市场,因为市场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人在购买选择方面必然受到文化力也就是消费意识的驱动,所以由于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号召力和渗透力,当城市人听说健力宝、非常可乐在中国农村市场卖了多少亿天文数字的时候他们不会激动,不会因此觉得他们也要去买健力宝、非常可乐,但是农村人如果见到城市里流行喝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就会信以为然,进而仿效。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心存“农村包围城市”的打算,那么我劝你要回归理性,在农村市场生存未必是坏事,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但是想再次复制三株的战术,只是堂·吉诃德式的一厢情愿而已。

但是,面对山寨文化在中国企业界的蔓延,我竟然感念堂·吉诃德式精神的难能可贵,因为其精神深处是基于血性的良知。

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过二三十年,我不但没有看到国内企业在运营的科学化方面有质的改变,在企业家(可能还是叫“有钱人”更接近于事实真相)的艺术化天分的指引下,逐渐趋于低俗化,并造就了唯利是图的“山寨产业”,不夸张的说,山寨的本质是邪恶的、是严重践踏市场秩序的。

山寨产业以广东民间IT业为代表,如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电脑等等,形容起来其实就是“黑工厂”、“三无产品”、“盗版”。据央视报道称2007年山寨手机的产量至少有1.5亿部,与当时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几乎相当,对国内手机厂商造成致命打击,国产品牌由于承受不了巨额的亏损压力而纷纷退市。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当“劣币”进入流通市场并泛滥到足以驱逐“良币”出局的时候,意味着市场已无公平、公义、公理可言,最终受害的不仅是“良币”组织,更加是全民权益,所以应予以谴责及强力干预。

不过,如果仅仅批判广东的山寨手机似乎有点不厚道,因为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涉及到多个行业,与山寨手机的本质一脉相连,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为什么把山寨现象归结于企业老板艺术化的“杰作”?因为山寨现象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老板由生存本能激化而来的商业智慧:如果自己在资金、人才、技术、规模、管理等各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并且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不可能获得本质提升的条件下,最优选择必然是付出代价最小以及最容易做的方案,于是就有了“山寨”。山寨公司的运营体系是随意性的,甚至往往左右于老板的一念之间,这不是“艺术”又是什么呢?

一厢情愿篇6

除了汉语好,中国媒体也常常提到朴槿惠如何喜欢中国哲学,并时常提及她那句名言――“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这句话韩国媒体也报道过,但并未能像在中国受到如此狂热的欢迎和推崇。因为在韩国民众看来,这句话是她在总统选举时使用的宣传口号,目的是赢得总统职位。

朴槿惠是否结婚是她个人的隐私,究其原因可能更多来自于父母的悲惨遭遇所导致的对人很难产生信任感。此前她在法国留学,按道理说法语肯定比汉语好。据了解,她也会说英语。但实际上,她的中文水平或许被中国媒体夸大了。朴槿惠的一位外交顾问曾私下向笔者透露,由于中国媒体对她的中文能力言过其实,他们感到有些“压力”。

中国媒体在提及朴槿惠时还经常使用韩国“第一位女总统”的说法,这似乎挑战了男人地位比女人高的亚洲传统。即使这早有先例,亚洲第一位女总统出自菲律宾。

笔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发现朴槿惠在中国的人气这么高,开玩笑说:“如果朴槿惠在中国竞选,更容易成为总统吧!”

但其实,韩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这么喜欢她。总统大选时她的得票率是52%,这意味着相当多的韩国人并不支持她。作为独裁者的女儿,朴槿惠在韩国政治界的争议也很大。笔者认为,中国对韩国女总统的期待更高。中国媒体经常对朴槿惠进行正面的报道,也是向她释放一种友好的信号。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中韩关系在朴槿惠的前任李明博时期已经降到了“1992年建交以来最低谷”。那么,换了新总统,中国期待朴槿惠跟李明博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位比较了解中韩关系的中国学者说,中国人喜欢朴槿惠的原因还包括她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促进改革开放时,参照了当时经济快速崛起的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新农村运动”。但是这些人忽略的是,朴正熙也是韩国历史上最极端的“”总统。到什么程度呢?虽然韩国是美国的同盟,但其实当时的美国对朴正熙的独裁和违背人权非常不满,只是由于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才“容忍”了朴正熙的独裁。

朴槿惠刚上台不久,韩国人也开始慢慢了解她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真面目。朴槿惠跟她父亲有共同点:朴正熙是军人出身,上台之后也重用军人;如今朴槿惠提名的各个部门的部长人选中有很多也是军人背景,这在外交、安保方面尤为明显。比如,总统府青瓦台安保室长、国家情报院院长、国防部长都是军人出身。对于让军人来“掌握”韩国外交的状况,连韩国保守派的报纸都通过社评表示了担忧,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她在任期间会继续对朝鲜采取强硬态度”,毕竟韩国外交的基本方针还是以美国同盟为主。

同时,外交战往往是无声的战争。朴槿惠会说流利的汉语,并不意味着她会立刻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是位名副其实的汉语不错的领导,但金日成也一度想摆脱中国的影响,并建立了“主体思想”。

虽然从2003年以来,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朴槿惠时期的韩国会立刻转身亲近中国。韩国的主流精英,包括朴槿惠的战略顾问,都认为中国体制不够透明,中国的未来战略意图不够明朗,因此韩国最好的战略选择是在中美摩擦的博弈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

一厢情愿篇7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描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西厢记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西厢记读书心得1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特别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己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己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会吭她。因此,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后,张崔向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同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西厢记读书心得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在这四部剧作里,《西厢记》是我唯一一部从头读到尾的作品。

对于西厢记,恐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剧中的人物了,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就崔莺莺这个人物个性,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忧郁上场。封建社会中,女子常被教化“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以及“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生出的大家闺秀。但是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当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 此时莺莺的这种举止已将封建礼教的规矩抛之于脑后,这一细微的动作中,不难想象莺莺以后性格发展的走向。此时年龄的她似乎还带着青春期的小小叛逆之心,但是她却毕竟是封建礼数教化下的大家闺秀,一方面她强烈追求爱情,似乎让人值得敬佩,但是另一方面她对红娘却也有所顾忌,所以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让人哑然失笑。

《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很多值得人们赞叹和研究的地方,其实这些人物性格也是成就者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西厢记读书心得3看完戏剧《西厢记》后,颇具震撼与欣赏,因为之前只是在听老师讲这部极具价值的杂剧,就饶有兴趣,尤其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于此对其剧情有了大概认识。

整个戏曲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波澜,却表现得极丰富、生动,王实甫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莺莺的性格显得十分突出,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含羞与矜持,充满了女性的另一种美。

在整场戏剧中,分为4个高潮,一线贯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以崔、张二人的爱情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二类矛盾是指以崔、张、红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张、红之间的误会性矛盾。这两类矛盾构成了两种不同的戏曲冲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剧情生动曲折。三个人物是指处于全剧结构中心的崔、张、红三个主要人物。整部戏就是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情节发展来展示性格,又通过性格来展开冲突。《西厢记》全剧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赖婚”、“闹简”、“赖简”、“拷红”和“争婚”。全剧既有统一的线索,又有六大转折,因而使剧情波澜曲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戏剧中刻画的四个人物中,张生,一方面执着追求爱情,一方面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莺莺,她既要

克服封建礼教长期对他的影响,更要躲开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现小姐的尊严与矜持,所以充满了顾及与尴尬,这种种的客观因素困扰着她。而在其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尤其生动。

其中的语言极具艺术魅力,比如张生的琴声中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欲细诉哀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已飞兮使我沦亡

表达了张生对莺莺的痴情与志诚,感染力很强!

张生与莺莺的简帖,同样令人惊叹不止:

张生:相思恨转添,慢把瑶琴弄

乐事又逢春,芳心尓亦动

此情不可达,芳遇向须奉

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莺莺: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生动地刻画了崔、张的情深意重,却蕴含这压抑与无奈

通过传简帖,表现了崔张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自由的心情

对张生“痴中见傻,傻中见真”的形象描写,

与莺莺不仅外表美丽,而且还有炽热而又深沉的情感

于此,“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

古言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

虽然张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一介寒儒,但是他对爱情的追求是大胆勇敢的,

并且英俊潇洒,富有才学和胆略。

最后,整部戏剧以喜为圆满

张生功臣名就,与莺莺永结同心,结同心!

自古以来,歌颂爱情的诗歌、小说、戏曲比比皆是,有喜也有悲,尽管大多以圆满

结局,但谁又能看到它过程中所受的波澜与曲折,其中的艰辛与坎坷呢?或许,只有真

真切切地经历了才可感悟到其中的酸甜苦辣,爱恨情长,相聚分离,以换得来之不易的美满团圆!

西厢记读书心得4提到王实甫的《西厢记》最先想到的人物必是崔莺莺,最能见出作者深厚艺术功力的,也要算是崔莺莺。别林斯基说过:“真正艺术的作品永远以其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以致读完之后,其中所描绘的人物好像活人一样,使你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是和红娘互相映照的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红娘的性格有点像出谷长风,那么,崔莺莺则属于幽林曲涧式的人物,细腻隽永,柔美恬静。崔莺莺是元代人民群众民主思想在剧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她一经诞生就又成为封建社会中争取自由幸福的无数青年男女的精神鼓舞,同时她还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可以说,崔莺莺这一艺术形象,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

关于《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看法,学术界基本上众口一词认为《西厢记》是反封建。这种矛盾、含混的说法显示了人们在《西厢记》的主题思想上所处的困境,也透露了人们需要对《西厢记》的主题思想重新认识。崔莺莺和张珙二人从相爱到结成婚姻经历了一个在“礼”的约束中挣扎、冲破“礼”的约束而结合,到最终结成婚姻,也就是回归“礼”的过程。

应该要在这样的文字与已经当中感受美,慢慢享受这种美……

一厢情愿篇8

作为以才子佳人模式构筑的爱情剧,《西厢记》与《牡丹亭》为我们建构了现实与梦幻的两个爱情王国。《西厢记》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来表示对男女自由爱情的呼唤,在礼教森严的现实生活中演绎了一出世俗爱情喜剧;而《牡丹亭》则以“因情而生,榍槎死”的浪漫笔法,于满园春色中虚构了一个终将破灭却又撼人心魄的爱情寓言。

《西厢记》与《牡丹亭》在文化主题上亦有很大差异。正如有学者指出:“《西厢记》在爱情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婚恋的唯一基础是男女双方的‘有情’(即相互爱慕),此外没有任何外在条件。”《西厢记》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真诚呼唤,对当时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进行了反叛,而《西厢记》的时代文化价值也正在于其终篇都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展开的,以现实的方式(“白马解围”“张生中状元”)去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获得现实的幸福,所以“《西厢记》的终成眷属,现实与理想是穿插在一起,水融”的,而《西厢记》之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在于它“以现实圆理想”的方式反叛传统婚姻观念。《西厢记》一剧的焦点就在于爱情与礼教的冲突,而最终张生的“金榜题名”成为调和这一现实矛盾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西厢记》是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对男女自由爱情的呼唤在礼教森严的现实生活中演绎了一出世俗爱情的喜剧。而《牡丹亭》则是一出富有浓郁浪漫色彩的悲剧寓言。《牡丹亭》的情节设计,如杜丽娘死而复生、柳梦梅侥幸高中、杜宝尴尬退兵,等等,太多的偶然性使得此剧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当受众被其中对“情”追求的超越现实的力量所震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体会到一种深深的悲剧之感。杜丽娘表面上看是“因情而死”,但实质上她是身处一种“无物之阵”之中,心灵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在当时的现实环境中根本无法解脱的矛盾构成了她的人生悲剧。在《牡丹亭》中并没有像《西厢记》中如老夫人之类的现实阻挠力量,无论杜宝及其夫人还是陈最良之流都没有构成对杜丽娘之死的现实威胁,但杜丽娘却一梦而死,她死在了一种“无物之阵”中。她的“慕色生情”,所慕之色始终是自己的容颜,怀着强烈的对青春流逝的畏惧,杜丽娘以一梦而死来成就她的永恒存在。因此,《牡丹亭》中的“爱情”是错位了的爱情,在梦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并非指向对方,而是内指于自我(杜丽娘慕自我之色,柳梦梅诩自我之才),于是才有了他俩梦中相见时双方对爱情的双重误解:杜丽娘揣想对方是因为怜念着自己青春的寂寞与美的流逝而来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柳梦梅在梦中却是将对方看作自己金榜题名的验证物:“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汤显祖一方面肯定了杜丽娘“因情而生,为情而死”的对真性情、真生命的追求,另一方面却又徘徊于柳梦梅之对优则仕的才德追求,所以《牡丹亭》中是交织着各种复杂矛盾的,而这些矛盾在当时的现实之中是无法得以解决的。当杜丽娘还魂,重归于封建伦理秩序之中时,她与柳梦梅的故事也就落入了夫贵妻荣的婚姻模式之中了,而真正的杜丽娘则是一梦而死却再也不得复活了,《牡丹亭》演绎的也只是一个貌似大团圆的残梦而已了。

(选自《文学教育》2015年第3期,有删改)

一厢情愿篇9

前天晚上在宿舍其实是很疯的吧,和楷一起,毕竟楷难得的疯,她这么理性的人,毕竟我也曾一度认为这是一个只会学习的女孩,但是也没有想到是一个在感情上有故事的人。那天我们分享着情感文,然后我也控制不了情绪,跟宿舍的人分享了自己看到的一些骂醒在爱情里受伤的人。

因为当时宿舍就只剩下我们几个人了。只有我们这边几个还会沉迷学习的四个,还有对面的一个郭郭,郭郭因为好朋友在楼下,不能去窜楼,而且刚受到月考成绩排名的打击,她一个人放着歌,非常大声,然后沉浸在那里做政治题。而我们几个呢,就在那里分享着感情文,是有点疯吧。

外面来的宿舍的人说我们两个像极了喝醉酒的人。

一厢情愿篇10

关键词:西厢记;爱情;礼教;才子佳人小说

      作为我国戏剧艺术的历史上的明珠,《西厢记》、《牡丹亭》与《桃花扇》、《长生殿》一起被列入中国古典四大戏曲,一直为人们推崇备至。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说:“王实甫《西厢》曲之最工者也。”这在于它走出了前人创作中爱情婚姻的圈圈,塑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崔莺莺这个伟大的女性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和不断深化。同时,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出现,不仅促使当时和更多的人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命运,也促使人们去关注她们所生活的时代。

      《西厢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剧作,它按照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 遵循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剧中的人物、事件,力求表现出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王实甫用现实主义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官宦少女的形象。她是情窦初开的大家闺秀,既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又有初识情滋味的羞涩与矜持;既有不满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无视封建礼教的一面,又有与封建束缚和压迫妥协的一面。这都是现实中的花季少女应有的女儿情状和矛盾思想,也是极为真实的。莺莺热烈的感情,犹豫的心理和勇敢的追求都是现实性的体现,也都加深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苦闷。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塑造的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娴静、“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但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教约束下,她只能生活在寂寞的深宫院墙之中,她的命运同其他官宦女子一样完全操纵在封建家长手中。接受了多年的封建教育,崔莺莺知道,她的父亲生前为她定下的婚约是她“礼”应尊崇的。但是,莺莺是个正值青春妙龄的少女,既已确定的生活之路无法与她萌动的青春相适应。“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是她女性意识萌发的反映。而当她在普救寺与张生一见钟情,深深喜欢上他时,她就陷入极度的矛盾与苦闷之中。于是,拥有自主的爱情成为莺莺生活的梦想,也成为其忤逆封建规矩的原动力。

      莺莺在对自己爱情的追逐上主要表现为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在崔莺莺的眼里,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积淀形成的“门当户对”,“夫贵妻荣”传统观念以及“一夫多妻”等婚姻现状,是让她厌恶、痛恨的,她追求的是平等、有尊严的爱情婚姻。她的婚姻观是以个人情感为基点的,没有传统的门第观念。莺莺是相国小姐,张生虽是尚书后代,但当时已沦落为穷书生。他们之间已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条件,而她却能“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袭,死则同穴。”向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莺莺的爱情超越功名利禄,她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视功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一再叮咛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同老夫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她追求爱情专一性,对张生“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的叮嘱,长亭送别时对未来的清醒认识和担忧等都反映了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崔莺莺在对爱情的追逐中表现出的与外部世界以及自身的思想的抗争,让我们感受到在女性意识觉醒过程中的痛苦。莺莺与张生一见倾心的恋情自其发生的那一时起就处在与礼教信条、门第婚姻观念无法调和的对立位置上。经过多次的犹豫和徘徊,在艰难的自我超越之后,莺莺终于冲破了礼教的羁绊和心理上的重重障碍,在红娘的帮助下,抓住了自己的爱情。

      《西厢记》所处的元代初期,蒙古族自塞外游牧地区而来,他们的婚姻观念都比较自由开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虽然也为统治者所接受,但远已不如从前那样受到尊崇,礼教在元初只是仍以惯性继续运行,但人的思想和观念已有所松动。这表现在崔莺莺的社会空间的相对自由、还存在与张生现实生活的基础,所以莺莺才能私会张生,事发后老夫人为遮丑而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使崔张最终修成正果。但是礼教对元朝的影响并非完全不存在。《西厢记》的结局以崔莺莺妥协于老夫人,张生金榜高中脱去白衣的身份,使崔张门当户对而最终实现团圆。王实甫在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时,却找不到实现它的正确途径,仍不免按照封建惯例,以“金榜题名”来实现“洞房花烛”,体现出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一种妥协,表现了当时的局限性。

      《西厢记》对后世的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厢记》已经具备才子佳人小说所要求的全部要素。首先张生是尚书后代,崔莺莺是相国千金;其次,莺莺才貌兼具,聪慧过人。张生英俊素雅,学富五车;第三,普救寺邂逅并一见钟情;第四,老夫人反对,郑恒添乱;最后,张生及第,奉旨完婚。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都是按照这一套路来讲述故事、组织篇章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核心桥段,如因才相慕、历经万难、夫妻团圆等情节模式,明显受到戏曲中“后花园私订终身,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模式的影响。

      《西厢记》的“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体现出一种向往团圆的美好愿望。才子佳人小说具有浓郁的喜剧意味,这种喜剧风格表现在它的大团圆结局上。这也受到了古典戏曲的影响。从上古神话到明末拟话本小说,都没有一味追求大团圆的结局。而唐传奇、明代拟话本中的很多作品都以凄美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才子佳人小说一出现就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审美趣味,篇篇中举,部部团圆,可见戏曲对其影响深远。

      虽然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不可胜数,但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能够在思想或艺术上有过重大的突破的却是不多。《西厢记》是我国戏曲艺术上的丰碑,它们一问世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们的进步思想倾向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桃花扇》、《红楼梦》等戏曲小说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季思:《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