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精神十篇

时间:2023-03-28 15:14:04

钱学森精神

钱学森精神篇1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追求治学严谨。作为老师,他会提出“点错一个小数点扣掉20分”的苛刻要求;作为处于顶层的技术负责人,他会详细记录某个螺钉螺帽有问题等技术细节;而作为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会反对不合实际的论文署名,且强调“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至要,至要!!!”“严谨、严肃、严格、严密”,钱学森曾在黑板上写下的几个大字,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他一生学术精神的体现。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专权。他的学生范良藻不会忘记物理力学讨论班上那些没有“师道尊严”的讨论和质疑;新疆兵团插队青年郝天护不会忘记自己一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质疑换来钱学森的亲笔回信和鼓励。“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发表意见”,这是钱学森对航天同仁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淡看功名利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钱学森给自己定下的“四不”原则,为此,他把头上的头衔辞了又辞。“淡泊名利、率性本真”,是钱学森众多同事、弟子对他的评价。

钱学森精神篇2

文章来自八一学习网

尊敬的党组织:

钱老先生,您永远活在炎黄子孙心中,请安心走好!伟人,巨人,强人,爱国党人……一切称呼依然敌不过老人二字,钱老终究挥袖而去,给后人留下不少沉痛,然而却已无遗憾。钱老医生奉献给祖国,“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正是钱老人生阶段的缩影。步出国门勿忘根,这是我学习钱老精神后最大的感触之一。现代社会,不少人崇洋媚外,老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导致飘洋海外的学子越来越低龄化。在这我真想反问一句,难道不留洋的学子就不能成才吗?纵使我们面对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尽完善,那也是需要我们13亿人携手合作,努力令其尽善尽美的。

英美的绿卡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现在国家越加富强也争相逃离,那当年钱老对美国一切优越的放弃,是何等的革命情怀啊!或许对于有的人来说,爱国似乎一种冲动,是一种热情,是一波汹涌的海浪,面对五年这近乎两千个日夜,啥都退却了,但钱老却在美国似乎中坚持着。他再次给我们抛出这样一个命题,五年的坚持值得吗?对于我们现在处于历史回顾者的位置来说,我们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当时的钱老呢?他对于国内的形势有太多的未知,对于未来的路途又太多的不确定,他不能肯定地说,回国后必定能获得重用。他所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他要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奉献给祖国。钱老一直记住,他是中国人,他的根无论过去多少个岁月,也无法使之抽离于神州大地之外。我真切希望,所有留学海外的中国人也能清楚记住这一点。

入党不随便,随便不入党,这是我另一大感触。还记得高中时期,目光就只盯着高考二字,对于共产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五字尚未理解透彻,便已成为预备党员之一,对此我深感惭愧。记得钱老说过,他一生激动过三次,而其中一次就是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员。的确,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带领我国人民干了不少大事,钱老为此激动,我更是为能与钱老同为党员而感到无比地骄傲与自豪。现在很多人都在问,入党有什么好处,对此,我是彻底无语。带有功利性地入党,即使党在形式上接纳了你,精神上也容不下你。再有一些人认为,大学入党那么麻烦,有需要的话工作时再弄就简单多了,此言论再次让我无语。入党时随随便便的事吗?这不仅是对你优秀的一种肯定,从你宣誓的那一刻起,你也就承诺了,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虽然我们不可能如钱老般伟大,但也绝不能马虎对待。我承认当初的入党确实来得有点随便,但也请党组织相信,从预备党员走向正式党员的这一年里,我定以正确,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

钱学森精神篇3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那么钱老的出现,则可谓是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科学领域的一个发动机,驱动着这个国家科技领域的一次次突破。

近日,由张建亚导演,陈坤、张雨绮等主演的电影《钱学森》已在各大院线上映,重现着钱学森的昔日风采与传奇人生。这部讲述了中国伟大人物的电影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是一部新时期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他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借助电影这个媒介表现出来,让人们再次熟知这位伟人,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抛开电影给予不同人不同的观点,我们更注重的就是这部主旋律电影所带给人们的精神饕餮。

电影《钱学森》中典型情节是钱学森在美被囚禁入狱这段阴暗与充满屈辱性的历史一幕。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主动放弃在美国的大好前程,筹备归国事宜,但当时美国海军部次长声称: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一个钱学森,顶美国五个师”。这是美国军方给钱学森的评价,其地位与影响力不言而喻。

钱学森精神篇4

在大气厚重的钱学森图书馆“阅读”钱老的智慧人生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因为这个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钱学森图书馆在前年建成并开放。

记者来到上海之后不久。便赶到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参观了位于校园里的钱学森图书馆。走进校园的东北角,一座以赭红色的巨大幕墙为底色的现代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从远处眺望。建筑简洁方正的外形就像戈壁滩上的风蚀岩般苍劲而厚重,前方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钱学森图书馆。

进入钱学森图书馆大厅,一个极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现代雕塑非常引人注目:衬着白色墙壁上的手稿背景和钱学森的亲笔签名,4015页“模拟手稿”从9.8米高处“倒挂”下来。以红色、放射、裂变、升腾的状态组成“升腾的智慧”大型雕塑,用艺术的形式对钱学森精神进行概括红色象征着爱国的赤子情怀,放射、裂变传达着无穷的智慧,寓意着钱学森以红色的爱国情怀和超凡的智慧人生,为祖国航天事业点亮灯塔照亮前方。

记者了解到,钱学森图书馆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88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共计84000余件。其中还有钱学森生前藏书4000余册,这仅是钱学森藏书的七分之一。这些文献、资料等展示了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时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参观中有一件实物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架老式的三角钢琴,据说是钱学森当年送给夫人蒋莫的结婚礼物。一代科学家浓浓的人间情怀透过这架老式钢琴还在不断地感染着后来的人们,

结束参观的时候,记者出来时迎面看到一队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钱学森图书馆。记者想起了钱老生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但愿更多的孩子在参观之后,真正能够秉承大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做出贡献。

在古朴的钱学森故居感受科学大师的严谨家风

第二天一早,记者乘高铁来到杭州,稍事休息,便赶到位于杭州上城区方古园的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故居,顾名思义,就是钱学森从小生长和居住的地方。记者沿着一条仅能容下一辆机动车的巷子向前走。不远就到了门脸不是很显眼的钱学森旧居。进门以后记者才发现,这里现在只是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独立院落。但布置得很规整。这里便是钱学森出生的地方,在他三岁的时候随父母迂往北京。1930年在国立交通大学(即现在的上海交大)读书时,因身染伤寒在杭州静养一年。虽然钱学森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但他心系家乡,经常与家乡人民书信往来。

钱学森精神篇5

钱学森,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令全中国骄傲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个令我们一辈子难忘的名字!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他由于刻苦学习,和惊人的天赋,很快在美国拥有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与妻子蒋英决定回来报销祖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回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五年之久。整整五年,在美国软禁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钱学森和蒋英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一边做研究写书,一边想办法回国。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堪称经典的《工程控制论》。无论在美国的条件多么好,无论美国政府怎么劝诱他,他都毫不动摇。最后,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他回国之后,为我国的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和原子弹。还做到了两弹结合,他培养出了大量可及尖端人才,让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住在一间破房子里。钱学森在中国的生活条件和在美国的时候没法比,为什么他要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呢?因为他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呀!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以国为重"!……

钱学森这个名字我会永远记在心里,因为他那样热爱祖国,我也要向他学习!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7月,为庆祝建党95周年,公司党支部和行政部联合组织开展观影活动。12日,公司高管领导与党支部全体党员第一批观影,作为年轻的党员的我与他们共同观看了爱国励志影片《钱学森》。电影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电影。

作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作为中国人脊梁的支撑者,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推广者,钱学森对于目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是陌生的,正是因为他,使中国走向了世界平衡的一端,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力量支撑,影片中在谈到是否该回国帮助研制核武器时,钱学森说了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无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是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完整和民族尊严最有利的"剑",就在几天前,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搞所谓的"南海仲裁",想破坏分割我国领土,我国海、陆、空军队果断出击,适时"亮剑",以一句"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回应其判决结果,我感觉特别硬气,此刻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令人动容。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自然也不希望打仗,就目前而言,我们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向钱老学习,树立人生目标和远大志向,努力工作,从做好江丰的每一块靶起,为"中国制造"增添光荣。

文/研发课 吴东青

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很早就已在课本中学习过钱学森归国的故事,那时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挠,一心回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公司组织全员观影活动,我通过影片《钱学森》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那种困境,同时也对钱学森的传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国刚刚建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虽然受到了重重阻挠和各种压迫,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坚毅、执着、永不放弃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用他一生对正义的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用他的一生对科学的探索证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理论的攀登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被日本、美国的公司所垄断。2014年江丰电子正式启动了高纯铝铸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丰第一炉超高纯铝正式下线试验生产,当两根铸锭缓缓从铸井中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江丰终于在超高纯铝的生产研发领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铸造的超高纯铝了,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了。

钱学森精神篇6

一、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唯如此,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才会有勇气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钱学森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两弹一星”发展上的功绩。更可贵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异国他乡苦苦求索是为了报效祖国。当他学有所成,身处异国而羁縻难归时,他是何等大义凛然。他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

二、开拓创新,勇于创先争优

钱学森曾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我们在工作中,要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时时刻刻将钱学森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

三、恪尽职守,坚持原则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这是钱学森的真实写照,他也从不为孩子搞特殊,一生几乎没有私产,清廉无私,哪怕自己应得的稿费、奖金等,也系数捐献了出去。他的清正廉洁,坚持原则,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我们要将学习其原则作为一项制度,深入学习其对钱的正确看待,学习其谦虚的胸怀,学习其严于律己、加强自身建设的行为,真正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努力争做一名优秀党员干部。

钱学森精神篇7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一次认识钱学森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课文中这么一段话让我始终记忆犹新,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五个师的兵力。”当时的我对此并不热心,只是老师总说他很厉害,于是便有了小孩子所谓的崇拜,但这种崇拜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另一种崇拜所替代了。第二次认识钱学森是在感动中国人物榜上,因为比较喜欢看这一类节目,所以那一次在感动中国上看到了钱学森,知道他是我国导弹之父,知道他为了祖国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

第三次认识钱学森是偶然看到新闻上播报他去世的消息,那时真的很难过,想着这么一个伟大的人就这么去世了,我想如果当时钱学森没有回来的话,我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吧?当然这是后话,毕竟他回来了,甚至给我们带来了高新技术…

第四次认识钱学森就是这一次了,说实话这一次更触动我的内心,以前看书听老师讲钱学森的事迹,总觉得很玄。毕竟我们这些90后始终也无法了解那些老一辈的艰辛,甚至缺少了一份爱国的热情,一份为国献身的激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很多优良品质似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

虽然只是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给予我的更多的是震撼,是感动,当然还有些许气愤…

当我看到钱学森与众多中国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为中国伟大的建设事业奉献自我,最后终于取得标志性的胜利之时,我真的震撼了!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时期,竟然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又怎能不振奋人心?

当我听到钱学森说,他在美国学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甚至为了回国放弃美国的优良待遇的时候,我真的感动了…试问:如今的中国人有多少能为国至此?又有多少那些所谓的“伟人”“能人”早已贴上外国的标签?为什么诺贝尔获奖史上,中国始终是空白?难道中国人就比那些洋人差?NO!NO!NO!世界上如今盛传如此一句话:“美国人的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句话足以证明中国人绝对是智慧的化身,那又为什么中国总是落后于美国呢?那是因为很多原原本本的中国人如今已变成了“美籍”华侨…这是多大的讽刺啊?中国这个伟大的母亲用乳汁认真浇灌的孩子们最后竟然用这种方式回报他们的母亲。你们可曾听到你们可敬的母亲在低泣?

当我看到那些美帝国主义者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将他关押,处处监视他,甚至以非人的方式对待他时,我不自觉地紧握着拳头;而当我看到所谓的“俄罗斯老大哥”以鄙视的态度对待我国渴求技术的“学生”,我感到我的心都凉了一大截,这是何等的凄凉啊?那种被人瞧不起,被人欺凌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受人欺侮的国家,可是为什么,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经济也发展的极其迅速…是精神!是品质!是热情!

或许如今的我们生活太过安逸,所以那些曾经我们极为推崇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早已被我们丢弃,那些先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正一点点被侵蚀,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钱学森精神篇8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下面为大家宁夏整理了一些关于钱学森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钱学森读书笔记1下午,按照学校的预先安排,在县影剧院看了电影《钱学森》。开始时片头走得快,只注意到陈坤主演,黄建新执导,连漂亮的钱老夫人蒋英是谁演的也不明白

在影剧院看电影和网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剧场的灯光一灭,大厅顿时灰暗,像进入了没有月光的晚上。宽长的影布上现出画面,音乐响起,把人带入艺术的氛围。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高高的发射台上插入云霄,犹如我旁边的墙壁倒塌一般,我的心跟着震颤。画面,音效的质感太强了,震撼人心,怪不得热恋中的人儿不惜花钱买票到电影院中消费,那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啊。

陈坤的明星范十足,白面书生,脸型稍长,面孔冷峻,气质形象没得说,岂能一个“佳”字了得。饰演钱夫人的女主角更是是如花似玉,面容姣好,让我的眼睛绝无挑剔之处。只是我潜意识里的像钱老这样中西贯通的天才科学家,应是比较沉稳、内敛,比较有内涵,个人感情方面并不喜张扬的形象。故事一开始很浪漫:蒋英在上海某个剧院开个人演唱会,粉丝很多。一曲完毕下台来受到围堵,而此时这位佳人往前面一瞟,望见了梦中的白马王子。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抛开繁忙的工作,专程观看女友的第一场演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跟我走吧。没有夸奖她的演艺水平,没有过多的热情。看得出男生把所有的热情都埋在了心底。女友说刚从欧洲回来,下方还有很多演出,但年轻后生只有一句话,跟我走吧,紧紧拽住了女友的手。然后蒋英就义无返顾地随着男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真是“跟我走吧,立刻就出发”。我没有看过钱学森更多的传记,只觉得这个故事太浪漫了,太吸引人的眼球啦。若说蒋英学的是艺术,骨髓里有浪漫的因子,这个故事发生的有因缘,那么我有点不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钱学森身上,却有些不敢相信。可能是钱学森受了多年的美国教育,其生活方式多已西化,像这样对女生大胆追求示爱本来就很很正常。总之,这么严肃的一个题材的电影,看起来很有时代感。加入了钱氏夫妇年轻时感情的花朵,让人的眼睛变得很简单,很完美。这和我去年看过的几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几部电视剧感受是不一样的。(也包括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的)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明白。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我想,钱学森幼年肯定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的祖父或父亲必须把爱国的中国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知识搬移到了他的骨子里,否则他的意志哪有那般坚定,宁死不屈。这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宁折不弯、誓死报国的传统中国

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钱学森身上的映现。联想到前几年电视报纸上的报道,说好多中国的优秀外出留学人才学成后不愿归来,说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说白了,都是些借口,无非是贪恋国外的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愿为报效祖国忍受一丁点的委屈。如果让他们应对钱学森,肯定无语。更重要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几个受过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骨子里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怎样发自内心的爱国?

多年以后,当钱学森躺在酒泉发射基地的一间小土块房子里仰望着矗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号导弹时,想起临回国时老师说过的话,不禁喃喃自语:老师,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此时他的心里应是百味杂陈,他最后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夙愿。

人才,真正的人才都哪儿都是也就应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人才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连钱老的老师冯?卡门先生都说,让这么一个科技天才回国,就等于让中国有了与西方大国相抗衡的力量。冯曾说,钱虽是我的学生,但若背叛美国,那就是我的敌人。这句话固然反映了冯?卡门先生的爱国情感,当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更直接:一个钱学森,就抵得上美国海军陆战军的五个师。我更细微的感触到美国人对科学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联想到眼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何尝不是与对重视科技人才有关。

钱老与蒋英的结合是完美的,浪漫的。我理所当然的理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智慧与美丽的结合。片末镜头很有意思:钱老夫妇相互搀扶着行走在林荫小道上,钱老略带歉意的对夫人说:这辈子你如果不嫁给我,很可能成为一个知名的歌唱家。你在歌唱方面很有天赋。你后悔吗?蒋英的回答饶有兴趣,用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采访丘吉尔的母亲,问她有什么遗憾?这位女性自豪的地说,我很骄傲,我为英国生下一个丘吉尔。然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钱老说:“中国能够少一个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这样钱学森这样一个科学家。”这样一对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的老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恩爱,让人动容。

影片在钱老98高龄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前的一句断断续续的话中结束:人,不能只掌握科学,技术,……,还要学文化,艺术。……相信这句话能给当下中国的千万个家长和教育者中的有心人更多的启示。我愿意相信,科学插在艺术的土壤里,才能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后记:好长时光没写东西,感觉不是正常的日子啦,觉得亏欠,负罪于我的习惯和性格。教学中的事有时也想记下来,但都被以改作业和自我的懒惰为由推辞了。今下午看完这场电影,我是含着泪出来的,搭乘小何的摩的上给他说,回去得趁热打铁,写点感受。从6点半开始敲键盘,两个多小时才完事,看着洋洋洒洒两千多个字,觉得欠账还了一部分了。

钱学森读书笔记2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这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能够,如果我想,我能够去种苹果。”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1世纪的这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拍摄《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这天的世界,珍惜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处。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就应就应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好处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就应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好处。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这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期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潜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能够种苹果。”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再次,《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是永远不会受到歧视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歧视。甚至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从美国建国到这天,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为自我的不成功开脱。种族歧视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远不会被歧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大师必须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必须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个性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天,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钱学森读书笔记3很早就已在课本中学习过钱学森归国的故事,那时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挠,一心回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公司组织全员观影活动,我通过影片《钱学森》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那种困境,同时也对钱学森的传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国刚刚建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虽然受到了重重阻挠和各种压迫,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坚毅、执着、永不放弃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用他一生对正义的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用他的一生对科学的探索证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理论的攀登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被日本、美国的公司所垄断。20--年江丰电子正式启动了高纯铝铸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丰第一炉超高纯铝正式下线试验生产,当两根铸锭缓缓从铸井中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江丰终于在超高纯铝的生产研发领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铸造的超高纯铝了,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了。

作为新世纪的技术工人,我们更要学习钱学森的精神,更要继承钱学森的精神,爱国、坚毅、执着、勇于创新。虽然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就像钱学森要离开美国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也许,在钱老看来,只要为祖国做事,哪怕是种苹果,也是对祖国的报效。而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价值,就是对国家、对公司最大的报效。

钱学森读书笔记4在知道要看一部名为钱学森的电影时我激动难平,因为不久前我刚刚看完一本名为钱学森的书。这使我在看电影时能够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且我并没有纯粹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爱欣赏,更能是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一种钱学森精神。

影片开头是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现实影片与虚拟饰演钱学森的陈坤的活动交替上演的,这是我们体会到了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而这样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让观众们大概的了解钱学森是一个对我国有多大贡献的人,这种由粗到细的叙述方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来期待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国展开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国展开的。而这两个部分的设计却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了影片团队的用心。在美国时,大家都说英语,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蒋英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佬在交流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而回国后,每个人运用的语言又有变化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但每个人的普通话中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独特的浓浓的乡音。或许有人觉得我大题小做,美国人不用英语谈话用什么?中国人不讲中国话说什么?但是问题是,这只是一部电影,现在大多数电影都只为了博票房而把电影规范化,通俗化,虽然这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听懂,却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觉得尤其是那种拍传体时,真实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没有把钱学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钱学森教导大家关于导弹的问题时,钱学森的恶语伤人,也让钱学森更贴近我们,是这一幕又让我们感到真实。而且对照我看的文献资料,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事与现实发生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而没达到的那一部分却是在是电影这个平台的限制。

影片的细节拍摄也是我为之叫绝的一个。我从资料上了解到,钱学森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科男,他的作业可以达到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钱学森笔直熨烫平整的西装,秀丽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钱学森讲课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笔字的设计也让人强烈的感觉到了钱学森的知识渊博和态度严谨。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美国研究所时,一个研?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卑岩桓龀绦蛑械男〉胤接捎诖中乃愦砹耍馐骨笪宦庖卜锨宰约嚎量桃笠灾露员鹑艘惨笱细竦男愿?/p>钱学森读书笔记5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读了《钱学森》,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20--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年10月逝世于北京。

同许多伟人一样,钱老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然而,钱老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依然放弃一切决定回国。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声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对他实施监视拘禁。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这是20--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钱老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学森精神篇9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眼光高远、诲人不倦的导师。在航天科技事业岗位上,当年在他辛勤培养和真诚关怀下的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如今早已成为航天科技事业的栋梁之材。王永志跟着钱老从中国的导弹、运载火箭干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岁月,他饱含深情地说:“恩师永在我心中。”

王永志逆向思维初露头角,钱学森慧眼识金大力支持

1961年,王永志从苏联留学归国,时值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刚刚上马,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受到首任院长钱学森的亲自指导。从我国最初自行设计的近程火箭起步,他开始了走向太空之路。25年后,王永志成为该院第6任院长。

钱学森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他还是经常挤出时间在小礼堂给大家开讲座、作报告。王永志说:“钱老眼界高远,知识面宽,每次聆听我们都受益匪浅。”而让钱学森牢牢记住了王永志的,还是因为王永志的逆向思维初露头角。

那是1964年6月底,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当时戈壁滩骄阳似火,天气特别炎热。试验发射时,导弹射程不够,打不到落点。专家们都在考虑,怎样再给运载火箭肚子里多添加点推进剂,无奈火箭的燃料贮箱容量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站起来说:“戈壁滩天气炎热,对推进剂密度有影响。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火箭就会命中目标。”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这个年轻的新面孔上。只见提出这一见解的是在场人中军衔级别最低的――中尉。几乎所有专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燃料?”于是没有人理睬这个年轻人的建议。

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眼看导弹不能及时发射,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坐阵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是发射场里的最高技术负责人,是技术权威。于是,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钱学森的房门。

钱学森看着突然站在面前的年轻人,很客气地请他坐下,让他慢慢说。王永志汇报了自己对火箭加注燃料的分析,并提出了计算结果,认为从箭体里泄出600公斤酒精推进剂,可以使导弹达到预定射程。钱学森听得很认真,并不时提出问题。在听了王永志充满自信的分析后,钱学森脸上露出了笑容:“行!我看这个办法好。”

钱学森随即派人把火箭总设计师请来。他指着王永志对火箭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

王永志没想到令他崇拜的科学大师竟能如此果断拍板支持自己的意见,内心非常激动。但他非常清楚,方案被采纳并不等于发射成功,必须要经过火箭飞行试验的检验,因此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钱学森对王永志的方案之所以敢果断拍板,是因为他认为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钱学森曾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接着连打三发火箭,发发命中目标。

当时,钱学森站在发射场激动地说:如果说过去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是中学生了。正是因为这次发射中的这个特殊事件,使千里马遇上了伯乐,钱老的推荐,使王永志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的逆向思维法,也记住了王永志这个年轻人。从此,钱学森对王永志有了更多的关心和培养。

钱学森放手用新人:第二代战略火箭让第二代人挂帅

上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元帅说,没有战略火箭,睡不好觉。于是,中国集中精兵强将加快研制远程火箭,王永志也被选调到这支研制队伍中,并晋升为远程火箭的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屠守锷工作。期间,他参加了总体参数的确定,性能的分析计算,箭上各分系统的技术协调和参数的匹配,并拟制了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方案。为适应珍宝岛事件后的战备急需,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王永志提出了优化的试验方案,不仅赢得了时间,还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当时的国防科委对此方案讨论到深夜两点多,最后还是钱学森拍板决定采用。

王永志一直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工作,这些老科学家们以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年轻一代进行了无私的传帮带。他们所做的一切,对王永志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钱学森,早在王永志的学生时代,钱学森就是他崇拜的偶像,参加工作以后又恰恰是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有幸直接聆听他的教诲和指导,钱学森的言传身教使王永志受益良多。王永志说:“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组织安排我参加了我国中近程、中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我有幸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著名专家的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工作,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对国防建设事业认真负责、敢于较真的科学态度,尤其是他们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实践的锻炼,让我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从总体设计组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直到担任洲际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我逐步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骨干。”

1971年,王永志担任火箭首飞试验发射阵地技术负责人。首飞试验获得成功后,他主持这种火箭改型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为我国日后发射返回式卫星做好了准备。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科学技术沐浴着阳光雨露蓬勃发展。这一年王永志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也在这一年,中国的航天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二代战略火箭。一天,钱学森和国防科委、航天部的领导来到火箭技术研究院视察,听完王永志的汇报,钱学森的脸上露出笑容,幽默地说:第二代战略火箭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

王永志继往开来,不负众望。当了多年的总师,他的目光始终盯着世界最高水平,奋力向世界最新技术冲击,以实现技术上更新换代的要求。

可靠性,对火箭的研制极其重要。又要采用新技术,又要安全可靠,谈何容易!王永志首先从设计抓起,亲自撰写了《设计守则》,并在《设计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一文中指出:设计决定产品的固有质量,所以首先要从设计质量抓起。并首次把“可靠性指标”列入战术技术指标之中,把可靠性和突防能力提高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当时,设计人员自由选择元器件生产厂,因此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王永志决心从第二代战略火箭开始杜绝这种现象。他一下子从社会上请来了40多个厂家的代表,当面协商,当面敲定,择优录用。他还编制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规范了选用范围。在质量控制,标准化要求等方面,规定了一整套的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组织管理办法。同时把经济观念引入型号研制之中,最先实践了型号研制经费包干制。

过去,研究院对“钱”的概念比较淡薄,因为实报实销,人们往往不大注意精打细算,感觉不到经济的“危机”。王永志走马上任以后,确立了用性能价格比的眼光,调整型号的管理方式,一切型号的研制都纳入预算、概算,按项目规定经费。在型号发展上,他力主并率先实践了“基本型、系列化”的研制思想。

在各级领导和老专家们的支持下,王永志挂帅第二代战略火箭,在技术、管理、思维方式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

正是钱老的超前眼光和放手使用新人,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

1984年,为适应国家战略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航天部提出了转轨变型的要求。然而,当时我们的火箭面对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运载能力“太小”,我们的导弹面对和平建设时期局部常规战争的要求又“太大”。鉴于此,王永志带领火箭研究院开始研制新型武器装备,他亲自担任研制总设计师。最终研制出技术先进的新型火箭,首次发射便获得成功。

为使中国火箭在世界火箭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王永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期间,“长征”系列火箭的家族中陆续增添了许多新成员,“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12月14日,国务院召开会议批准大推力捆绑火箭上马。而这时离美国卫星公司要求的期限仅剩短短的18个月。合同上白纸黑字地写着:1990年6月30日前,捆绑火箭必须竖立在发射平台上。否则,取消合同,罚款100万美金。他就是这样当上了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的总指挥。

研制这种新型大推力捆绑火箭,是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使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2.5吨提高到8.8吨,可以将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航天市场。

1990年7月16日,中国的大推力捆绑火箭不负众望从西昌发射场飞上云霄,运载能力达到9.2吨,比长征二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几乎翻了两翻。因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运载能力的提高,不仅为发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为成功研制捆绑火箭做出了突出贡献,王永志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让中国的航天员飞上太空,是王永志对恩师最好的回报

1992年11月,60岁的王永志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这一年也是王永志生命中的丰收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一顶顶耀眼的桂冠戴到头上,是光荣也是责任。然而,最让王永志感到振奋的是,花甲之年他调入了国防科工委,又一次穿上了军装。他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任,他将要带领航天大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这时,钱老专门给王永志写信,交代作为总设计师应该注意的问题。王永志说,每次神舟飞船发射前,钱老总要向他询问准备得怎样了;每次发射成功后,王永志也总要在第一时间把喜讯报告给自己的老师。

1999年12月钱学森88岁寿辰时,刚好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不久,王永志给恩师精心准备了一个神舟飞船的模型和一张生日贺卡作为礼物,前去看望钱老。后来,他再到钱老家中时,发现神舟飞船的模型就摆放在钱老的书架上,钱老只要一睁眼,就可以看到这个凝聚了全体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的“神舟飞船”。钱老的夫人蒋英教授说,钱老把飞船模型摆在这里就是为了天天看。在众多的礼物中,钱老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飞船”。

让晚年的钱学森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王永志已经是中国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把中国航天员成功地送上了太空。

中国的神舟飞船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后,总装备部领导去看望钱学森。钱老兴致勃勃地说:“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没有看错人。他年轻时就露出头角,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因为钱老的独具慧眼,王永志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次又一次为中国航天建功立业。2004年,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王永志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看到王永志被授予荣誉称号的报道,钱学森写来贺信:

王永志同志:

您好!

这几天真是喜报频传。刚刚写信祝贺您成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又见中央军委授予您“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的报道。我认为您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贡献卓著,受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我要对您再致祝贺!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2005年3月7日

收到恩师的贺信,王永志马上回信:

敬爱的钱老和蒋老师:

得知二位老人家近来身体健康状况挺好,很是宽慰,还望继续多加保重!

收到钱老的两封来信,使我受到极大鼓励。钱老从我年轻时起直到现在,一直关心着我,对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我非常感动。

钱学森精神篇10

巡天遥看一千河:

航天概念首次提出

1957年10月,苏联将一颗由火箭运载的184磅金属球送到了地球上空。第二年5月17日,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掷地有声的宣言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拉开序幕。

8月,钱学森主持起草了一份给党中央的报告,对发射人造卫星的重大科技意义,作了很好的概括:“发射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域,为导弹技术动员后备力量。同时,人造卫星的上天,是洲际弹道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向高层空间发展的不可少的工具。”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和卫一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的设计和空间物理研究的机构。接着,钱学森主持制定了中国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提出了三步走的规划:实现卫星上天,研制回收型卫星,发射同步通信卫星。

1967年,钱学森首次提出了“航天”这个词:人类在宇宙空间的飞行活动,在很长的时间内只限于太阳系内,将之称为“宇宙航行”未免有些夸大。他建议,人类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而在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飞出太阳系,那才是真正的宇宙航行,可简称“航宇”。

他说:“我提出‘航天’这个名词,是受到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是‘巡天’一词的延伸。”

《东方红》的特殊含义

到1964年,我们自己独立设计和研制的“东风-2号”导弹试验成功,探空火箭也有了几次成果后,钱学森感到发射人造卫星已经有了比较可靠的基础,于是在1965年1月8日,他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没过几天,赵九章也向中央提出发射人造卫星的建议。

由于钱学森的建议是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为“651”。第一颗人造卫星叫做“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叫做“长征-1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颗“政治卫星”。所以对钱学森压力最大的,莫过于“一次成功”的要求,还要求卫星运行轨道尽量覆盖全球,让全地球人听得到,看得见。

为了确保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准确、可靠、悦耳,他多次听取卫星总体负责人员的汇报,审查设计方案,检查设备质量。当卫星总体超重时,他提出,凡是和广播《东方红》乐曲有矛盾的,都要给广播让路。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李福泽、杨国宇、任新民、戚发韧等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重达173公斤的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同时欢快地向全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宣告着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东方红一号卫星文化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体现。接下来的五一节晚上,钱学森、任新民、戚发韧等科技人员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接见了他们。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划破长空,飞临北京上空时,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安静下来,侧耳聆听卫星上播出的“东方红,太阳升”的清脆乐声。

钱学森悄悄地退到了后排,站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连回过头来问“学森同志在哪里”时,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他。

第二年3月,我国第一颗科学探测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上天后,钱学森又提出了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他领导了“曙光―1号”飞船的设计,并开始选拔、培养航天员。

钱学森的遗产:

从杨利伟到景海鹏

按照钱学森设计的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10月,神舟5号实现了中华民族“零”的突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上了太空。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我国共分5次将包括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刘洋等在内的10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其中,包括男航天员8位,女航天员2位。

据公开资料统计,这十位航天员中,有8位男性航天员均为60后。其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他也是10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同时,聂海胜也曾两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分别为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和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两次执行飞行任务时,聂海胜分别为41岁和49岁,期间间隔了8年时间。

今年2月,聂海胜已经接替费俊龙出任中国人民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一职。包括景海鹏在内,进入太空的10名中国航天员中,已有6人晋升为少将军衔。

从年龄上看,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出生于1978年,2012年,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时仅34岁。据此前媒体报道,刘洋的QQ网名是“小飞侠”,简单的3个字寄托着她奋斗的方向。2013年2月1日,刘洋当选为“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2016年8月30日,刘洋当选为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